西藏高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

时间:2019-05-13 13:2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藏高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藏高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

第一篇:西藏高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

西藏高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

连水星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大队,拉萨,850032;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泉州,362011)

摘 要 依据西藏独特的地理位臵、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发生频率及威海程度,讲全区划分为3个灾害分区,即藏东高山峡谷区、藏南高原湖盆谷地区、藏北高原湖盆区。并根据各地质灾害分区的地质构造条件、气候条件、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形条件等,分析各区地质灾害发生原因。

以西藏高原为主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m,特别是中新世以来强烈的地壳抬升和新构造运动,造就了高原上自北向南排列的有昆仑山脉、喀口刺昆仑—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及喜马拉雅山脉,构成了西藏高原的格局。同时将西藏高原分为藏南高原湖盆骨区、藏北高原湖盆区、藏东高山峡谷区3大地貌单元区。高原的强烈隆升导致地形起伏巨大,为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发生提供活动场所,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也影响整个西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与植被条件,决定了各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规模特征。藏东高山峡谷区

1.1 地貌条件

藏东高山峡谷区分布于林芝、昌都各县、即著名的横断山地,为一系列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区内最高海拔迦巴瓦峰7782m,平均海拔4100m,最大高差达5744m,山峰高耸,山体平均坡度42°,最大处近于直立,著名的“三江”(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这里并流。地势切割十分强烈,形成了西藏东部壮观的高山峡谷地貌。

1.2 气候条件

属喜马拉雅山东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和藏东南高原湿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最高气温30.4℃,最低气温-14℃,品均8.0℃,在垂向上至4100m,平均气温0℃,为终年积雪区。受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暖湿气流的影响,该区为西藏高原降水最多的地区,年均降雨量达884.5mm,在波密县通麦年平均降雨量可达1400mm,充足的降雨为地质灾害发生提供充足的水诱发条件。

1.3 地质构造条件

该区地处藏东“三江”构造带,受其强烈地质构造的影响,尤其是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岩层十分破碎,各类松散堆积物十分发育,局部堆积物厚度超过百米,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

1.4 植被条件

藏东南地区素有高原植物基因的美称,拥有国内最大的原始森林,整体深林覆盖率达到20%,局部可达100%,整体植被覆盖率超过40%,植被发育起到了良好的保水保土的作用。

1.5 地质灾害特征

该区地质灾害活动十分强烈,且规模较大、破坏力极强。以泥石流、滑坡、崩塌为主,还有少量的冰湖溃决、雪崩。

泥石流类型可分为降水型、冰湖溃决型、冰川型混合泥石流。比较特殊有古乡沟泥石流、培龙沟泥石流、冬茹弄巴沟泥石流、末堆沟泥石流、加马其美沟泥石流、昊仲河泥石流、冷曲沟泥石流等。其中培龙沟冰川泥石流,使80辆汽车和物资被毁,造成巨大的损失。滑坡有川藏公路102滑坡,扎水弄巴滑坡、拉月大滑坡、松巴滑坡、基本上均为古滑坡体复活。扎木弄沟特大型崩塌滑坡早在20世纪初就发生崩塌滑坡,堵塞易贡藏布形成百年的易贡湖,2000年再次爆发溃决,使原堰塞型易贡湖变成宽阔的河道。102滑坡每年平均有发生。该区分布着我国最大的海洋冰川群,总面积约5000km²,其分布大小冰湖百余个,因冰湖溃决诱发泥石流,使各类公共建筑设施遭受严重的破坏。

该区地质灾害总体特征呈群发性、发生频率高、危害严重、高强度降水和高温条件下均会发生。所以为西藏地质灾害的重灾区 藏南高原湖盆骨区

2.1 地貌条件

该区地貌发育有3种类型;①高原剥夷高山山地地貌,分布于海拔4500m以上,山坡平缓、起伏不大,高差小于500m,终年积雪,湖泊发育。②高原河谷山地地貌,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及其

沿岸各大支流,地貌多为河谷宽阔、河床比较小、两岸坡度一般都在30°左右。③极高山深切割地貌,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地貌呈流域两岸坡面陡峻、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风华作用强烈,是地质灾害的严重区。

2.2 气候条件

由于被南北向喜马拉雅山脉隔断,东部为海洋性季风气候和大陆性季风气候过渡区,西部为大陆性气候区,南部为海洋性气候区,东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过渡区年平均降雨量450mm,年平均温度6℃,西部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300mm,年平均温度3℃,南部海洋性气候区由于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喜马拉雅山寒流的综合作用,气候受地形控制,如樟木镇,海拔2000m,为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约3000mm,年平均气温11.0℃。

2.3 地质构造条件

该区受东西向的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控制,次级构造带发育,碎屑物质丰富,尤其广泛分布的冰碛物,是地质灾害的发育区和重灾区。

2.4 植被条件

藏南高原湖盆谷地植被分布极不均匀,森林(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主要分布与喜马拉雅山南坡及雅鲁藏布江宽谷地区,整体植被覆盖率在20%左右,绝大部分坡地和山麓植被覆盖率在15%左右,裸岩山地抗拒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能力较低,易于形成地质灾害。

2.5 地质灾害特征

区内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有泥石流、滑坡、冰湖溃决、沙害等。泥石流以雨水型泥石流和冰溃决型泥石流为主,分布在海拔4000以上的山地。现代冰川分布地区为冰湖溃决型泥石流。康马县多次发生冰湖溃决,2000年发生冰湖溃决,使年楚河河水暴涨,殃及江孜、日客则地区,造成人员的伤亡;吉隆县吉隆河支沟隆达沟196 4年发生冰湖溃决;洛扎县也多次发生冰湖溃决,2002年冰湖溃决造成数人死亡;聂拉木县在上世纪60年代也发生冰湖溃决。雨水型泥石流在区内时有发生,如1996年日客则县东嘎乡、谢通门县彭错林乡、塔顶乡发生泥石流,共造成14人死亡。区内滑坡分布交广,如樟木镇古滑坡复活,现正在治理,江孜满拉电站2处滑坡已完成治理,318国道吞区、妥峡滑坡现处于复活阶段,正在治理、崩塌广泛分布于山体陡坡地段。318国道月巨---大竹卡崩塌、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给交通运输造成极大的危害。沙害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宽谷地段,如日客则市江当乡沙害,移动沙丘埋没公路、农田。

该区地质灾害总体特征呈群发性、发生频率较高、危害较严重、仅次于藏东高山峡谷区,为地质灾害较重灾区。

3.0 藏北高原湖盆区

该区分布在羌塘高原,行政区划属阿里地区、那曲地区的大部分。3.1 地貌条件

该区是高原形态最为完整的地貌单元,大部分海拔在4600m~~5100m,相对高差200m~~500m。地貌上可分为3个大单元。

北部为高原湖盆区,中部为高山宽谷区和南部为高山峡谷区。

3.2 气候条件

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70mm,年平均最高气温为8°C,年平均最低气温---8℃,阿里地区是西藏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之一。

3.3 地质构造条件

该区自北向南分布有横贯东西的3大断裂带,既龙木错----玛尔盖茶卡------金沙江断裂带;班公错-----怒江断裂带;噶尔藏布-----雅鲁藏布江断裂带。由于受构造影响,把该区分割成3大构造区。第四系沉积物主要有冰碛物、冲积物、坡积物。

3.4 植被条件

植被发育程度总体较差,绝大多数山地以裸岩和冰雪覆盖为主,植被覆盖率总体在10%以下,局部湖盆周边湿地有高覆盖草垫生长,但生物量较低,随着人口的增长,过牧条件下植被已呈现明显退化现象.3.5 地质灾害特征

为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高山峡谷区,如噶尔县的扎西岗公路沿线分布二十余处大型冰川型泥石流,呈带状分布,危害严重。在普兰县也分布中小型泥石流。崩塌灾害分布于札达县境内,著名的札达土林自然景观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不断产生崩塌,破坏自然景观。古格王朝遗迹其下部的土质山体,也正受河水淘蚀坡角而不断崩塌,将严重影响这一著名的历史遗迹。班公湖北岸有泥石流、崩塌分布、该区海拔高,气温低,冻土灾害十分发育。

该地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低、危害较轻。为地质灾害轻灾区。地质灾害成因机制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其形成的基础条件密切相关,形成地质灾害的条件包括背景条件和动力条件,形成条件也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规模。

藏东地区降水充沛,气温相对较高、且高山冰川分布广,形成大量的冰雪融水,为诱发地质灾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条件;受“三江”断裂带的影响,该区岩层十分破碎,由于冰川、风化、河流侵蚀作用,形成大量的冰碛物、坡积物、冲积物等碎屑物质,为地质灾害发生提供物质条件;高山峡谷地貌为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利的起动、运移条件,所以藏东地区为西藏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

藏南高原湖盆谷区气温较藏东低,降水量少,仅为藏东的1/4左右,碎屑物主要以冲积物、坡积物为主,由于外动力搬运营力小,二存量巨大,所以泥石流、滑坡、崩塌相对藏东地区数量少,但该区南部发育的冰川和冰湖较多,随近年来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增强,发生冰湖溃决灾害呈增强趋势,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受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带控制,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带及其次断裂带附近。

藏北高原湖盆区,地质灾害受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噶尔藏布断裂

带、班公湖断裂带控制,由于该区气温低,降水量少,仅为藏东的1/20左右,所以发生泥石流、滑坡、崩塌机率少。但该区大部分为高海拔区,气温常年在0oC以下,冻土灾害普遍存在。结语

根据西藏的地质构造条件,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将全区划分为3个地质灾害分布区,其中藏东地质灾害分布区为严重区,藏南地质灾害分布区为较严重区,藏北地质灾害分布区为轻灾区。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小环境由于气候条件、地貌条件、地质背景的不同,局部地质灾害发生规律与所处大区域有较大差异,同样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近年来全球性气候变暖,西藏的气温有所上升,降水量明显增加,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也在发生着类似变化,地质灾害更加严重,相应的预防和治理也变得日益艰难。这些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提高预警级别,及早采取对应措施,减少伤亡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篇:西藏高原的夜雨

西藏高原的夜雨

高原的夜雨,就像一颗湿漉漉的灵魂,在屋前窗外,呼唤呢喃。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白,听心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在夏季高原的夜晚,我特别喜欢听雨,也喜欢看窗外雨丝的线条,在风中变换着姿势,妩媚而多姿。夜幕的映衬,高原幽灵般的雨却是那样的温柔而多情。

高原上细雨绵绵时,氧气是最富足的。尤其是夜雨,最温馨、最动情、最有韵致。我更觉高原夜雨有灵新之气,清越之声,似古筝、似琵琶,清亮,韵味十足,那调式、那节奏、那旋律似激荡寰宇,又似包罗万象。那段时间,正是X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筹备最为紧张的时刻,每天傍晚排练时,雨就像一个捣蛋鬼,不期而至,将正在排练来不及躲闪的演员们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夜雨在飘落之时,人的思维是最流畅的,情绪应该是最好的。夜雨中,我已不知不觉忘记了窗外灯红酒绿的诱惑,寸利得失的纷争;忘却了冷暖炎凉的世态,大起大落的命运注定。我也会忘记一切烦恼,任思绪进入一种宠辱不惊的忘我境地。我不忍心用半点邪念来玷污大自然的恩赐,也不忍心用一时片刻的惰性,来辜负夜雨营造的恬静氛围。于是,我用爬格子的方式表达对雨夜的偏爱。

高原的夜雨是有情调的。它总是在突如其来的时候到来,不给你任何想象和预兆。即使在酷热的夏季,依旧是悠凉的。刚到高原时,我并不适应那夜夜来袭的雨,正午那炙热的阳光,而夜雨带来那猜不透的凉爽,总是在不经意时带给我最温柔的一击。在高原受凉感冒的滋味真让人难以接受,弄不清究竟是感冒还是高原反应。

高原的夜雨是爽直的。它没有太多的言语,雷厉风行的气势却让人心悦诚服。它是发怒的老天爷,在进行着一场疯狂的发泄。势不可挡的在天地间编织出一道道雨的密密麻麻的绳索,飘飘摇摇的绳索将天地连为一体,天上的雨顺着这绳索不停地下,地上的水沿着这绳索急速地流,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天上的绳索连着地,还是地上的绳索连着天,直下得个痛快淋漓。将所有的燥热郁闷一扫而光,将一切尘埃污垢也统统赶走,还雪域大地一个干净清新。它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胸意酣畅。援友们在雨中漫步,故意收起雨伞,让雨点一滴不漏地从头淋下,听着鞋子踩着地面积水的“叭嗒叭嗒”声,间或故意站在雨中来一个X度的大旋转,溅起的雨花在五彩灯光的照耀下,形成一朵朵绚丽的浪花。更喜欢听嘻雨时那爽朗的笑声,以及对夜雨的无限留恋。

高原的夜雨是无常的。好像一个顽皮的孩童,有着六月天的脸孔,时而嬉笑,时而愤怒,时而忧郁。经常是伴随着雷声隆隆而雨声阵阵,仿佛积蓄着生平的力量一泻而发,不可遏止,但在一阵肆虐的宣泄之后却又顿觉酣畅淋漓,耳目为之一振,犹若听见了天空中的一声欢笑,竟是那样令人回味。夏雨还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排山倒海的力量赶走了夏日的闷热、荡涤了世间的尘埃。在雨水中,似乎雪域高原都变得更加清净了。

高原的夜雨是不羁的。它像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浪人,喜怒全在一念之间。它的来和去往往都出乎预料,来得自由,去得洒脱,无拘无束。它有着男人的性格,懂得释放,敢于直面一切,把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不放在眼里,透着一股勇猛。夜雨有时似乎受白天燥热天气的影响,变得心情暴躁,雷电交加,甚至有时挥洒下它愤怒的眼泪——冰雹。当然,雨过天晴之后又是另一番景象,靓丽的彩虹就是它冰释前嫌的微笑。

高原的夜雨是活泼的。它像个挥洒自如的音乐家,在天地间演奏一首奔放激昂的乐章。雨在自己的舞台上,进行着激情的表演,淋漓尽致,潇洒畅快。雨点落在千万个地方发出千万种声音,就像是敲响了大地的琴键,似万马奔腾,似军歌嘹亮,似惊涛拍岸……似有千万个人在合奏着一曲壮丽的交响乐。这交响乐团的舞美是空中那些翻滚着万丈豪情的云山云海。近处看到的,乌黑奔腾,远处看到的,浓重一片,远处的奔涌而近,近处的荡然而远,远近相接处,如同层峦叠嶂,目不暇接,如同万马奔腾,雷霆万钧。

我喜爱高原夏天的夜雨,它勇敢而无私,短暂而动人;它温柔而体贴,细腻而平静。它应不会带来什么灾难,因为高原有的是沟沟壑壑,有的是渴求雨水的广袤大地和草原,它会在你的梦乡悄然而至,然后又匆匆离去。它洗去尘世的浮躁与污浊,留下一弯弯美丽的彩虹,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第三篇:《西藏高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从小夜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感染;

3.初步领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你们愿意听吗?大家仔细听一听,谁在唱歌?是的,在寂静的田野上,在茂密的树林里,这歌声是那样的清脆悦耳,是那样的宛转悠扬。如小溪流水,似鼓乐丁冬,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夜莺宛转的啼鸣,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夜莺的歌声。(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是怎么理解它的呢?(一个化名夜莺的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主要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检查预习

1.指读全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叫夜莺的男孩把一群德寇引向游击队的埋伏圈,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帮助游击队报送有关敌人情报的?你从中体会出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抓住重点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夜莺是个勇敢、机智、热爱祖国、仇恨敌人。沉着冷静的孩子。

(1)夜莺会用白桦皮做成口哨,会学夜莺和杜鹃叫。

他坐在离德国兵很近很近的地方说明他是主动和敌人接近的。

当孩子把口哨递给德国兵时,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说明孩子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

(2)当德国军官问他村子里就剩你一个了吗?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这是夜莺在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敌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沉着。)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一就都跑了。

(这里的野兽其实指的是德国强盗。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德国军官轻蔑地认为它是蠢东西,其实德国军官自己才是真正的蠢东西。因为夜莺骂他们的话他都没有听出来。)

(4)夜莺在带路时,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后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这句话讲他好像沉浸在大自然当中,天真自然,这样做实际是在迷惑敌人,使他们觉得他只不过是个顽皮、贪玩的孩子,以取得的敌人的信任。他学夜莺和杜鹃叫,是在麻痹敌人,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5)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敌人问树林里有没有游击队,孩子用话岔开,用蘑菇来回答,答非所问,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再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6)夜莺用夜莺和杜鹃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枪。

(从这里可以想见用这种办法已经不是一次了。他曾多次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7)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

(夜莺刚刚听到信号动作极快,钻进树林里。也说明夜莺对这里的环境极为熟悉。也正是由于夜莺准确的传递情报,才使游击队员充分地做好了战斗准备,最后彻底地消灭了敌人。)

(8)大家想一想,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

(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3.此时,你最想对小夜莺说些什么?

(四)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

指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是互相照应的的关系。

你从哪看出来的?都是说小孩在发出夜莺的歌声,以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同时也强调了夜莺又在执行新的任务。我们今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认真运用这种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1.把《夜莺的歌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围绕大家共同提出的主旨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以真正理解课文内容。读中理解,理解中感情朗读,读思交融。学习首尾照应写法。

第四篇: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分布特征与成因论文资料

池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分布特征与成因

目录

摘要……………………………………………………………………………1 英文摘要……………………………………………………………………2 1绪论…………………………………………………………………………3 1.1研究背景及意义……………………………………………………………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3

2安徽省饮食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分析……………………………4 2.1

自然地理因素……………………………………………………………4 2.1.1自然资源…………………………………………………………4 2.1.2气候环境……………………………………………………………4 2.2

人文地理因素……………………………………………………………4 2.2.1 经济发展水平……………………………………………………5 2.2.2 历史文化因素………………………………………………………5 2.2.3 政治因素……………………………………………………………5 安徽省饮食文化分布特征…………………………………………6 3.1

淮北平原…………………………………………………………6 3.2

江淮地区…………………………………………………………7 3.3大别山区…………………………………………………………7 3.4皖江地区…………………………………………………………8 3.5皖南山区………………………………………………………8 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开发………………………………………………9 4.1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9 4.2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11 4.3

跨界融合,共同发展…………………………………………………11 4.4

宣传策划,推广营销………………………………………………11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池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Food culture is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a very important cultural phenomenon , its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re are a lot of factors , geograph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one.Geographic determinism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diet culture is by their geographic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decision of the human diet is to adapt the produ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such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In Chinese culinary culture, Anhui cuisine with its unique style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 especially Anhui , one of eight major cuisines of China.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 , Anhui dishes innovate, win the market , gained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Therefore, this food culture through Anhui research and analysis , we can perceive their way of life inherent in the culture.By studying the literature and experts and scholars to food culture in this region of Anhu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 from a geographical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ood culture in Anhui Province , Anhui Province, to inherit innovative food culture , food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tering industry in Anhui and other issues raised Solutions , Anhui food culture gives new market vitality.Key Words:Anhui Province;Food Culture;Anhui cuisine;Distribution;Causes

池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设与完善。与此同时,大力发展饮食餐饮、观光旅游经济,将安徽省旅游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让饮食文化助推安徽经济发展。安徽省饮食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分析

2.1 自然地理因素

2.1.1自然资源

多样性是安徽省地形地貌的显著特征,省内长江、淮河分别流经全省。将全省划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基本自然区。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地势平坦开阔,为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大别山绵延起伏,江淮丘陵曲折;长江沿江两岸地势低平,土沃平畴,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皖南山区层峦叠嶂,峰岭俊秀。全省代表性山脉有黄山、九华山、大别山和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4米[3]。

安徽省自然地理环境在地势上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从地形地貌上来说,呈现复杂多样的地形分布特点,南北地形差异大,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全省耕地总面积408万公顷,肥沃的土壤为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提供了条件;约680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安徽省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位于皖西大别山区的淠史杭灌溉工程,将皖西南变为物产富饶的地区;位于安徽省和县乌江镇的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为滁河上、中、下游的灌溉提供了稳定的水利资源。全省植物种类多样,资源丰富,土地利用率高,生产潜力大,为安徽饮食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

2.1.2 气候环境

从气候带来说,安徽省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日照条件充足且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从水资源总量角度来说,主要河流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资源相对丰富[3]。

安徽省地理位置是华东内陆省份,东去距海不远,依靠长江的便利水运可以直通海洋,境内长江、淮河贯穿全境,发达便利的水运条件使得安徽省成为跨江近海省份[11]。从农业地理环境角度来看,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农业、养殖业的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使得安徽省境内耕作业、渔业、林业、牧业资源丰富,成就了安徽丰富多样的物产,山珍野禽、粮食、多种蔬菜、温带水果等丰富食材为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2 人文地理因素

自古以来,安徽省是以江淮之滨的位置优势,社会经济因此得以繁荣,同时也促进

池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批著名的政治人物为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公元196年,曹操将亳州的“九酝春酒”献给汉献帝刘协,并上表酿造方法,从此该酒成为皇室贡品,这便是今天古井贡酒的源头;据霍山县志记载: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渡过淮河,进入衡山国(今霍山县),衡山王选用当地好酒敬献汉武帝,汉武帝饮后连声赞叹,迎驾贡酒因此得名;民国时期,胡适先生出任美国大使时,每年过年用家乡特色菜肴“一品锅“来招待使馆的工作人员。后来“一品锅”改为“胡适一品锅”用来纪念一代文学大师对徽菜推广作出的贡献。此外,如李鸿章大杂烩、三河虾糊、三河土菜等都是清朝重臣李鸿章所钟爱的家乡菜,这些菜肴的推广、流行都与李鸿章的政治影响力分不开的。安徽省饮食文化分布特征

3.1 淮北平原

淮北平原是属于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受到黄河和淮河中上游河水带来大量的泥沙冲击而成,地势平坦开阔,土层厚而疏松,土壤肥沃,是发展耕作业较好的地区。从地域划分角度来说,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涡阳等地是传统意义上皖北地区。受气候和地形特点影响,皖北地区的主食和皖南地区主食习惯迥异。但如蚌埠、淮南等沿淮河两岸地区,在农业作物轮作周期上具有相似性,因此主食上也有相似之处。

沃野千里的淮北平原盛产各种粮、油、蔬果、禽畜蛋品,在2012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安徽省阜阳市、亳州市以及霍邱县等21个产粮油大县获表彰。具有代表性的特产有:砀山酥梨、萧县葡萄和葡萄酒、怀远石榴、出口日韩的涡阳苔干、贡品太和椿芽等都是驰名中外的安徽特产,给安徽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因淮北北地区盛产小麦、玉米、高粱、山芋、豆类等北方农作物,当地群众在主食选择上以面食、杂粮为主,在季节收成相对稳定的时期,是把当季农作物作为主食来源,“麦浪翻一翻,馍香阵阵飘”的谚语是对麦收时节的生动描绘。皖北地区麦面制品种类丰富,有大馍、烙饼、杂粮煎饼、油条、葱饼等,而在杂粮丰收的季节,麦面与杂粮的结合是主食制作的特色,如阜南县的杂粮馒头、阜阳的枕头馍等。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米饭和杂粮都兼作主食。将主食和副食品相结合制作食物是皖北饮食文化的特点。

根据不同时节和气候腌制一些蔬菜和咸货,成为淮北副食品一大特点。如:清明节气腌制腊鸭、立夏节气制作雪菜、夏季来临制作腐乳、入秋以后的辣椒酱和豆酱、立冬节气后腌制种种腊味,如腊鸡、腊肠等。其中一些富有特色的产品,如淮南八公山腐乳、颍上县腐竹等畅销省内外。在蔬菜种植旺季,当地群众制作各种干菜,其中安徽省涡阳

池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迎驾酒业集团依靠大别山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酿酒产业,迎驾生态旅游,是把绿色生态旅游、酒乡人文、自然景观旅游为一体;大别山铜锣寨小吊米酒,取当地山岩石隙中渗出的无污染清泉水,用杉木存酒酵熟,精心酿制而成。酒精度一般在20度以下。其味醇香甘美,有滋补、祛寒、舒筋活络之功效。

大别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过度地区,山地、丘陵地区气候湿润,茶树生长条件优良,尤其是山区,云雾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茶叶品质优异。最具代表性的安徽名茶有:作为国礼的六安瓜片,大别山麓的霍山黄芽,安庆岳西翠兰等。

3.4 皖江地区

在皖江地区由于水稻大量种植,米饭和米面制品成为其主食形式。皖江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优质稻米的主产区。芜湖南陵县马克籼、马坝小粘、香稻、红稻等等,历来享有美誉,口感细腻丰富,出饭香软,成饭率高,成为群众百姓争相购买的品种;糯米制作的糍粑和小粑也广受群众欢迎,如芜湖的糯米糍粑、宣城腌菜粑、池州小粑等。此外,皖江地区有着悠久的酿制米酒、黄酒的习俗,以宣城古南丰酒业和庐江县海神黄酒为代表,探其成因,都是与皖江地区盛产稻米是分不开的。

河湖广布,如长江、巢湖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淡水产品的产地,为皖江菜肴的制作提供了鱼虾、河蟹、鳖鳝等常见水产,还有一些特色、珍稀水产,如:银鱼、虾米、芡实、菱角等丰富的水产资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长江下游鲥鱼、沿淮肥王鱼、巢湖银鱼、虾米、芜湖河蟹等都是久负盛名的餐席上珍品;皖江城市中,以芜湖为代表的,历史上芜湖不仅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芜湖水产也极负盛名,其中的“芜湖三鲜”,即盛产于芜湖段长江面的刀鱼、时鱼、螃蟹。民间流传:“清明挂刀,端午品时鱼,金菊飘香螃蟹矶。由此可见,皖江地区群众喜食水产品,河鲜成为皖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皖江地区群众也喜食和制作腌菜、酱菜,如铜陵嫩姜;辣椒、黄豆、蚕豆等打磨成粉或者整体腌制后发酵做成辣椒酱、豆酱,如安庆胡玉美酱制品、马鞍山金菜地腌制品;皖江地区对黄豆制品有着特别的钟爱,豆制品成为广受欢迎的食品,其中马鞍山采石矶茶干、铜陵月亮卤豆干、芜湖臭豆干等都是安徽省内有着良好口碑的品牌。

皖江地区小吃点心有着兼具南北风味的特点,烧饼、包子、油条、面条等都是日常风味小吃,如芜湖灌汤包、芜湖老奶奶牛肉面、安庆包子等;以稻米或米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皖南小吃点心也是群众喜食的食品,如:芜湖糯米糍粑、芜湖南陵炒米、怀宁贡糕等。

3.5 皖南山区

皖南山区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使用当地和当季的食材原料进行烹饪,既保证了食材新鲜又使得菜品种类和内容的丰富。皖南山区食材原料的来源是极为广泛和丰富

池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不开特定历史环境的。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安徽省饮食文化发展历史上的闪光点和长处,在不断分析和总结饮食文化发展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同时,在现在饮食文

表1 五大自然区饮食文化特征和代表性饮食

五大自然区域 淮北平原

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

①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等杂粮为主,以面食、杂粮为日常主食

②菜肴口味鲜咸油腻,喜食牛羊肉 ③盛产白酒,饮酒成风

代表性饮食

江淮地区

阜阳枕头馍、亳州牛肉馍、烙馍、萧县羊肉汤、符离集烧鸡、胡辣汤、古井贡酒、口子窖酒

①稻麦轮作,米面兼食 淮南牛肉汤、油酥烧②菜肴兼具南北风味,善于烹饪河鲜 饼、皖西贡鹅、霍邱淮③小吃点心种类丰富、口感独特 滩三黄、颍上油煎饼 ①口味偏咸嗜辣

②菜肴以山珍野禽、河湖鲜为特色 ③生态酒乡和著名的茶叶产区

①优质稻米主产区,稻米产品丰富 ②鱼鲜蟹肥,擅长烹饪河湖水产 ③菜肴风味南北皆宜,喜食酱腌菜 ④小吃点心品种丰富

金寨鱼籽烧鱼泡、万佛湖鱼头、香辣蕨菜、鹅肉火锅、迎驾贡酒、六安瓜片、霍山黄芽 巢湖银鱼、芜湖三鲜、怀宁贡糕、南陵糯米糍粑、安庆豆酱、铜陵嫩姜、芜湖老奶奶牛肉面、芜湖口福灌汤包 黄山臭桂鱼、徽州毛豆腐、红烧果子狸、问政山笋、石耳炒蛋、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 大别山区

皖江地区

皖南山区 ①善于烹饪山珍野味、河鲜家禽 ②徽菜的发源地 ③名优茶叶产区

化理念继承上,应该摒弃不合时宜的观念,跟紧时代的脚步,创新饮食文化理念,使安徽菜肴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根基。

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发展创新,首先在菜品的创新上找出路,这就需要具有专业烹饪技术的人才根据现代消费者饮食需求,进行传统菜品的改良。新派的安徽菜系强调的是菜品烹饪技法的新颖、食材选取的不凡、对应市场需求的新派安徽菜。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需要徽菜适当加快制作速度,选取和吸收一些快餐食品加工技法,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多层次、宽领域的饮食要求[6]。

池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源,在对外宣传工作中适时、一定比重的增加饮食文化的宣传内容。例如:举办2009年芜湖凤凰美食节、2011年第四届中国徽菜美食文化节、2013年萧县伏羊饮食文化节等具有地方代表和特色的饮食文化活动,加大了宣传力度,受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纸媒等宣传方式,对安徽省旅游资源和饮食文化进行广泛的市场宣传,如:安徽卫视《美食来了》、央视《一城一味》芜湖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宣传介绍芜湖虾籽面、歙县手工菜籽油等;加大网络信息发布和宣传力度,使安徽省饮食文化更快、更好的融入国际、国内市场,如:安徽省文化厅网站开设食在安徽专栏、安徽省餐饮协会网站主页开设舌尖上的徽菜专栏等;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徽菜等特色饮食研究专著加大宣传效果,介绍安徽特色地方小吃、名优地方菜、特色酒店,特色饮食的民俗文化、故事传说、等书籍,用图片和人物体验游记的方式品尝安徽美食、用美食名家的品尝感受等形式满足现代多媒体化感受的食客和游客消费需求,提升安徽特色饮食产业的市场知名度。结论

安徽省北部广阔的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地区和长江冲积平原,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多重地理环境提供了河湖水产、温带水果、家禽、家畜、山珍野味等丰富的饮食资源,皖南山区山脉起伏,山水秀丽,徽州新安江、宣州水阳江穿境而过,山区丘陵沟壑纵横,茶树林木广布,河谷、山麓地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耕作。从人文环境上来说。地少人多的条件下,古徽州居民多外出经商、务工,商贸自古发达,加之山区物产丰富,对外贸易的需求旺盛,因此自唐代来以来,就有红顶巨商胡雪岩、茶商胡炳衡、徽商工业创始人胡练九等一大批优秀徽商杰出代表人物。徽商家族的豪华享乐生活方式,也肯定会给当时的饮食生活与习俗带来某些影响。

从现代饮食文化角度来看,地理条件的差异性和饮食功能的多样性的交互作用促使安徽人对“吃”产生特殊的关注和偏爱,追求食材原味、注重口味的酥嫩、鲜醇和菜式多样化的特点,应季食材的选择和顺应食客绿色饮食消费心理造就了安徽省饮食文化的与时俱进。事实上,安徽饮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是复杂的,其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如古徽州和徽商饮食文化与皖北饮食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浙沪饮食对皖南饮食市场的改良与改革开放背景下各地方菜系和国外饮食都对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12]。但从根本上来说,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文化群体和社会变迁发展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池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谢

本次的毕业论文设计经历了从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资料整理分析、论文的写作、论文修改以及最终的定稿,这个过程我得到了许多可敬的师长、亲爱的同学以及朋友们的指导、帮助与支持,在此,请接受我诚挚的感谢!

我最想感激的是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胡文海教授。从论文选题到毕业论文完成写作,胡文海教授都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是胡教授多次询问我的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是胡教授在我出现困难时给予我积极帮助,再次感谢在我完成毕业论文的全过程中,胡教授毫不厌倦给我一直以来的帮助,支持和指导。胡文海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术知识、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宽容的待人风范使我获益颇多,谨向胡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深深的敬意。

第五篇:西藏高原公路施工项目侧记

珠峰脚下创一流

西藏XXX机场至XXX市专用公路X标侧记

白天时晴时雨风云变换,夜晚璀璨银河仿佛手可摘星。珠峰脚下的这片热土,美丽的边陲重镇XXX被年楚河环抱,向世人展示着神秘莫测的魅力。山峦起伏之间,一条宽阔的公路跃然眼前,气势如虹,向着远处的云端不断延伸。西藏XXX机场至XXX市专用公路X标段,施工海拔3950米,是XXX公司目前海拔最高的自营项目。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建设者亮剑西藏,在珠峰脚下争创一流工程。筑路人勇往直前、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决心,已经深深铭刻在了这条高海拔之路上。

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

“面对紧张的工期和艰巨的任务,只有高效率才是制胜的关键。只有能吃苦,才能有高效率。”XXX机场路X标的项目经理XXX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一年多来日夜兼程的施工,咬紧牙关度过的每一道坎,都一幕幕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开工11天后,拌合站开始顺利出料;21天后,第一根桩基成功浇筑,27天后,所有临时设施建设完成„„施工节点紧锣密鼓般的推进,为之后的按期完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月春寒料峭,西藏的草木还未萌芽,XXX地区空气含氧量低,昼夜温差大。项目经理亲自带领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夜间检查混凝土温度是否在要求的范围之内。尽管白天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但夜晚却寒风砭骨,气温直降零下。大家彻夜不眠,分5个时间点测取大气及混凝土的温度。身上的热量迅速流失,不时的胸闷气短导致全身无力,大家面对极为艰苦的环境,不断地测量,记录,总结应对方法,向西藏人兑现 “质量第一”的忠实承诺。

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XXXX标仅用12个月的有效工期,就完成了7.02亿元的产值。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高路入云端,迅猛的速度和过硬的质量,也为公司赢得了西藏自治区公路施工信用AA的最高等级。

西藏第一条绿色公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西藏施工,保护环境,还原环境,是项目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经理XXX这样说到。

XXX连接线两边,河水潺潺,芳草萋萋,正是著名的年楚河国家湿地保护区。在连接线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设置沉淀池、蒸发池,并采用桥面集中排水以保证湿地水源不受污染。

为了确保主线沿线的取土场和弃土场然能恢复其自然原貌,项目部制定了一套详细的环保方案。取土场取土前先进行表土剥离存放,取土完成后再进行表土覆盖;弃土场根据地形,设置挡土墙,防止水土流失;进行平整、绿化和复耕的处理。

“建设大美西藏,保护生态环境”,XXXX标可谓将这句口号落实到了实处。项目部自发组织成立了“蓝马甲志愿环保队”,到路肩、桥下清理白色垃圾和废旧建筑材料。“来时什么样,走时什么样,工程建设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能为保护西藏净土出一份力,我感到十分自豪!”中交一公局XXX的志愿者们,在当地掀起了一阵蓝色旋风。

进入夏季,道路两边盛开着烂漫旖旎的格桑花海,K29大挖方的6级护坡仿佛被泼上了一层一眼望不尽的翠色。作为西藏自治区第一条绿色公路,XXX机场路为后续的道路工程树立了优异的典范。

精准扶贫促民族一家亲

为响应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的号召,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最大化地使用当地人工、租赁当地机械、车辆,为当地村民创收。

“项目部雇用的零星用工、租用的的大型机械和车辆均来自项目部所处的联卓村,工程为当地百姓创造了1800多个工作岗位,为藏族同胞创收7000万余元”项目书记XXX介绍。

定期走访,实行零星用工身份证确认制度,按时核对工资数量,使得扶贫工作从大水漫灌变为了精准滴灌。边巴卓玛是当地一位藏族姑娘,家中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还有一个等待开学的妹妹。项目部得知了边巴卓玛的家庭情况,特意拜访了边巴卓玛一家,并为她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道路绿化技术的工作岗位。获得了专业技能,也缓解了妹妹学费的燃眉之急,边巴卓玛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企业是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通过企业帮扶,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力才能增强,政府主导的精准扶贫格局才能更完善,精准扶贫是项目部和企业的责任。XXX机场路也成为了XXX在西藏自治区 “民族相亲、和谐共赢”的一张名片。

下载西藏高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藏高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分布】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中国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

    adakite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5篇

    adakite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1968年,Green and Ringwood提出,大洋玄武岩(MORB)在岛弧俯冲带转变为榴辉岩之后,可以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钙碱性的安山岩。然而,Stern和Gill的试验和地球......

    潜意识特征及其发生机制

    潜意识特征及其发生机制人所共知,潜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核心内容。现今,受现代脑科学、自组织理论等研究成果的启示,人们逐渐认识到长期囿于心理领域中的潜意识......

    矿山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合集5篇)

    矿山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摘 要】: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岩(土)体变形灾害、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和因矿体内部结构引起的灾害等三大类型,重点对这些类型及其亚类型进行了......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李红勋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

    浅析广东饮食文化特征与成因5篇

    浅析广东饮食文化特征与成因 摘要: 饮食文化作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文化,其主要特征有选料杂博,杂食成风、制作精细,追求享受等方面,另外其自身的特征与形成成因与广东的自然资源......

    英语课堂低效教学行为特征及其成因

    英语课堂低效教学行为特征及其成因 摘要:教学是双边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英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师把新理......

    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御 论文

    文章编号:20150811 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御 姓名:筱珂学号:123456789 班级:视传**** 摘要: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