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
第一章 【单选题】(3分)
拥有死亡意识,并不意味着()
A.懂得生命的有限性
B.知道人生无常
C.接纳死亡为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
D.每天都要提醒自己有一天会死亡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2 【单选题】(3分)
2、进行死亡教育的必要性不包括()
A.教给人们深邃的死亡哲学智慧
B.唤起人们的死亡意识
C.教会人们认识死亡,了解死亡
D.帮助人们征服死亡恐惧,获得心灵安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3 【单选题】(3分)
3、下面哪一个不是死亡教育的主题?()
A.我是谁?
B.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C.活在当下,如何安身立命、自我实现
D.怎样为来世做好准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4 【单选题】(3分)
4、死亡学的创始人是()
A.梅欣尼可夫
B.罗伯特 · 富尔顿
C.罗斯维尔•帕克
D.荷蒙•菲菲尔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5 【单选题】(3分)5、1963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开设了第一门正式死亡教育课程
A.荷蒙 · 菲菲尔
B.罗伯特•富尔顿
C.西塞莉•桑德斯
D.库布勒•罗斯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6 【单选题】(3分)
6、世界上第一本专业的死亡教育期刊名称是()
A.《临终关怀》
B.《死亡研究》
C.《死亡教育》
D.《死亡学》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7 【单选题】(3分)
7、在华人文化圈内,第一个把死亡学本土化为“生死学”的学者是()
A.傅伟勋
B.钮则诚
C.余德惠
D.郑晓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第二章 【单选题】(3分)
下面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不属于神造论的是()A.盘古开天
B.女娲造人
C.上帝造人
D.进化论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2 【单选题】(3分)
从个体的角度来说,人的生命来源于()
A.猿猴的进化
B.上帝的创造
C.父母性交后精子竞赛的偶然结果
D.地球的演化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3
【单选题】(3分)
为什么要讨论生命的意义?()
A.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世俗的和超越的支持
B.了解生命秘密的需要
C.论证人是否为上帝所造
D.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4 【单选题】(3分)
讨论生命的意义不包括下面哪个方面?()
A.生命对于所在星球、宇宙的意义
B.生命对于生命所有者的意义
C.生命对于生命所有者外的他人、社会的意义
D.生命对于创造生命的神的意义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第三章 【单选题】(3分)
蒙田说:预先思考死亡就是预先思考自由。蒙田的意思是()
A.拥有死亡意识,就不会违心地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B.天天想着自己有一天会死,会让自己失去束缚,获得自由。
C.在死亡之前先对死亡思考一下,生活中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D.拥有死亡意识就会变得无所畏惧,无所畏惧就可以在生活中随心所欲。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2 【单选题】(3分)
死亡无所不在的事实要求我们()
A.生活需要小心谨慎,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B.拥有死亡意识,反思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C.每时每刻都要准备好和死亡的决斗
D.在自己生活中不可以太放肆,要谨防死神的报复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3 【单选题】(3分)
皈依宗教作为超越死亡的一条路径,其合理性在于()
A.正如各宗教所宣扬的那样,世界是神创造的
B.只有宗教才能拯救人类
C.相信宗教的来世之合乎心理卫生,可以缓解人面对死亡时的心理紧张
D.宗教比一般的迷信更加具有科学性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第四章 【单选题】(3分)
濒死体验是()向人们报告的主观体验。
A.终末期病人
B.休克后苏醒的病人
C.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地获得恢复的人
D.已经死了的人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2 【单选题】(3分)
《life after life》的是()从搜集的上千案例中精选了一百五十个左右写成的濒死体验报告集。
A.库布勒 · 罗斯
B.雷蒙德•穆迪
C.阿尔伯特•哈伊姆
D.乔治•里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3 【单选题】(3分)
我们从濒死体验研究中所获得的启示是()
A.人类是有灵魂的
B.人死后仍然会以其他生命形式继续生活
C.濒死体验为人们征服死亡提供了一个心理支柱:死亡并不可怕,而且某种意义上,那是一次奇妙的生命之旅
D.濒死体验是终末期病人的梦幻意识,终末期病人应该得到恰当的心理治疗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第五章 【单选题】(3分)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自杀是()人群的首位死因。
A.8至15岁
B.15至34岁
C.35至50岁
D.51至65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2 【单选题】(3分)
世界卫生组织自2004年开始,将每年的()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
A.8月21日
B.9月10日
C.10月15日
D.12月9日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3 【单选题】(3分)
家庭主妇的自杀率较高,主要是因为()。
A.没有安全感
B.没有社会归属感
C.生活太痛苦,没有幸福感
D.生活太单调,没有挑战性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单选题】(3分)
下面()不是可能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人格障碍。
A.抑郁
B.焦虑
C.悲观
D.自卑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5 【单选题】(3分)
下面()不属于自杀的征兆。
A.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B.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C.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D.向好朋友或者亲近的人诉说自己的烦恼,请他们宽慰自己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第六章 【单选题】(3分)
提出ICU病人形象这个概念的目的是()。
A.控诉现代医学的不人道
B.提醒人们不可陷入现代医学造就的陷阱
C.指出一种现代医学条件下无奈结束生命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终末期病人未能得到家庭的温暖
D.抵制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2 【单选题】(3分)
对“尊严”概念持抛弃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A.“尊严”概念有明晰的涵义
B.“尊严”概念极为有用
C.“尊严”概念等同于自主性
D.“尊严”概念涵义模糊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3 【单选题】(3分)
“人要死得像个样子”是指()
A.人死之时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人死之时应该坦然而且没有恐惧、悲叹、绝望等负面情绪
C.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人死之时都应该穿戴体面
D.人死之时应该给予某种装扮,让他(或她)看起来像是个有地位的人物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4 【单选题】(3分)
病人的意志选择要受到尊重是指()。
A.对终末期病人是否进行医疗干预,以及进行何种医疗干预,应该倾听病人的意见
B.终末期病人无论想要什么怎样,都应该予以满足
C.医师应该根据终末期病人的指示行动
D.终末期病人的家人应该时刻听命于终末期病人的指示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5 【单选题】(3分)
终末期病人道德义务“豁免说”是指()
A.政府通常会豁免终末期病人的道德义务
B.社会准许终末期病人不再履行道德义务
C.终末期病人因其疾病而不再承担道德义务
D.医生替病人申请免除其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第七章 1 【单选题】(3分)
现代安宁疗护的奠基人和倡导者是()
A.西塞莉 · 桑德斯
B.库布勒•罗斯
C.弗罗伦萨•南丁格尔
D.雷蒙德•穆迪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2 【单选题】(3分)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现代安宁疗护机构是()
A.威林安宁疗护院
B.拉合塔安宁疗护院
C.松堂关怀医院
D.圣克里斯托弗安宁疗护院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3
【单选题】(3分)
下面不属于安宁疗护观念的是()
A.接纳死亡
B.生命的质量重于生命的数量
C.尊重晚期病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
D.活着就是一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4 【单选题】(3分)
下面()不能证明安宁疗护的重要性。
A.安宁疗护是人的常态死亡方式中的最佳选择
B.对于终末期病人来说,早一天结束生命就意味着早一天结束痛苦
C.人口老龄化问题所导致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D.人类需要保持生命的尊严和死亡的尊严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5 【单选题】(3分)
说安宁疗护是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发展,是因为()
A.安宁疗护可以满足病人的生存需求
B.安宁疗护把病人当作一个有权利、有尊严的整全的社会个体来对待
C.安宁疗护让病人充分享受现代医疗技术的成果,给病人力所能及的治疗
D.安宁疗护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时间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6 【单选题】(3分)
安宁疗护思想启示我们,医学是有局限性的。这是指()
A.医学无法治愈所有疾病,因此不应对绝症病人滥施治疗
B.企图让医学为人类带来健康福利只是幻想,因此应该减少对医学的投入
C.医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有限的,不值得我们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D.医学不能对抗死亡,因此病人不应寄希望于医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第八章 【单选题】(3分)
安乐死的特征不包括()
A.安乐死必须由医务人员参与
B.安乐死的对象必须是在目前医学条件下身体品质无法复原的绝症患者
C.病人在安乐死的过程中必须体验到欣快的感觉
D.安乐死必须是由病人或家属自己提出要求,才可以实施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2 【单选题】(3分)
“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也。”这样一种类似安乐死的思想出自我国古代的()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千金方》
D.《万病回春》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3 【单选题】(3分)
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荷兰
D.比利时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4 【单选题】(3分)
在支持安乐死的观点中,医学人道主义的观点是指()
A.帮助病人安乐死就是帮助病人解脱痛苦,因此是人道主义的做法
B.帮助病人安乐死就意味着杀死这个病人,因此违反了人道主义
C.帮助病人安乐死就剥夺了病人被治愈的机会,因此是不人道的做法
D.帮助病人安乐死就意味着帮助病人实现死亡的权利,因此是人道主义的做法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5 【单选题】(3分)
反对安乐死的人说自愿安乐死中的“自愿”值得怀疑,这是指()
A.自愿安乐死的人其实是受到了他人的胁迫
B.自愿安乐死的人的自愿是假装的
C.自愿安乐死的人是在疾病的折磨下不得已的“自愿”
D.自愿安乐死的人其实是因经济条件所迫而不得已“自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6
【单选题】(3分)
安乐死的执行者应该是()
A.病人自己
B.病人家属
C.医生
D.法警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第九章 【单选题】(3分)
殡葬文化指人类在处理死亡事件的殡葬活动中所产生的()的总和。
A.观念、实物和操作活动
B.丧具、礼仪和坟墓
C.规范、实物和礼仪
D.观念、规范和实物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2 【单选题】(3分)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由此可知,根据儒家文化,殡葬其实是()。
A.对待死者的一整套规范
B.对待死者的一种礼貌方式
C.对死者的礼遇,是孝的体现
D.对待死者的礼仪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3 【单选题】(3分)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在别处还说:“所重:民、食、丧、祭。”这表明儒家在殡葬文化中坚持()的观点。
A.重现实社会生活而轻殡葬活动
B.先事人而后事鬼
C.远鬼神而重丧祭
D.轻现实社会生活而重殡葬活动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4 【单选题】(3分)
《论语?阳货》记载,宰我询问三年之丧时间太长,可否减为一年,孔子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淮南子?汜论训》说“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礼记》里又记载了子游问丧具的故事,孔子回答说:“称家之有亡(无)。”子游曰:“有无恶乎齐?”孔子曰:“有,毋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判断在殡葬问题上,孔子的观点是()
A.隆丧厚葬
B.简丧薄葬
C.轻形式而重内容,即更重视表达内心的哀悼之情
D.轻内容而重形式,即好的葬礼、葬具更能表达对死者的尊重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 【单选题】(3分)
葬礼的社会意义不包括()
A.协调人们的丧事活动,使此类活动有规可循
B.向社会宣告死者的社会性死亡
C.作为安慰生者的一种心理暗示,使之确信死者已经通过某种庄重的仪式安然地从生过渡到死
D.可以增强人们对来世生活的信心,从而减少对死亡的恐惧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6 【单选题】(3分)
《礼运》中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这是()的一个重要理据。
A.土葬
B.火葬
C.天葬
D.水葬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7 【单选题】(3分)
()又叫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居住于南方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
A.树葬
B.崖葬
C.瓮棺葬
D.野葬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第十章 【单选题】(3分)
悲伤辅导中的悲伤是指()。
A.答案:B 陷入失落时的一种状态
B.一个人遭遇失落或被夺去心爱的人或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悲哀、愤怒和罪恶感的感觉
C.悲伤的公开表现
D.在公开或私下的场合中哭泣或者失落的表现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2 【单选题】(3分)
英国精神科医师()提出的悲伤过程四阶段包括,麻木、渴望、颓丧、复元四个阶段。
A.帕克
B.沃登
C.卡文诺夫
D.史班格勒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3 【单选题】(3分)
把悲伤分为正常悲伤和病态悲伤,并明确指出病态悲伤危害的精神科教授是()。
A.帕克
B.沃登
C.卡文诺夫
D.史班格勒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单选题】(3分)
悲伤辅导的终极目标是()。
A.帮助丧亲者尽快摆脱丧亲的痛苦,恢复正常生活
B.帮助丧亲者正常表达悲伤,避免病态悲伤的危害
C.协助生者处理与逝者之间因为失落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并完成未竟事务。
D.协助丧亲者在合理时间内完成悲伤任务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5 【单选题】(3分)
下面()不能说明悲伤辅导的必要性。
A.大多数丧亲者在头一年内都有忧郁症状,许多人其头痛、心悸、颤抖及各种胃肠疾病的症状会加重
B.精神科门诊处的统计数据:10-15%的精神科门诊病人认为自己有未解决的悲伤
C.男性丧偶者死亡率显著比婚姻中男性高
D.大多数丧亲者在丧亲的头一年内难以有效率低工作和参加社会活动,并因此造成社会损失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6 【单选题】(3分)
作为悲伤辅导的基本原理之一,哀悼理论认为()。
A.哀悼是必须的,是丧亲者的一个任务
B.悲伤是一种疾病,影响丧亲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应尽量避免悲伤
C.哀悼是一种状态,应该而且可以尽快摆脱
D.哀悼就是帮助丧亲者走出与死者相联接的感情状态,从而恢复正常生活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7 【单选题】(3分)
在悲伤辅导时,为了强化死亡的真实感,辅导者以下做法中最好的是()。
A.与悲伤者一起悲伤
B.帮助悲伤者尽量将所有悲伤情绪都尽情宣泄出来
C.与悲伤者一起谈论灾难发生时的状况
D.与悲伤者谈论其与死者曾经在一起的美好生活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8 【单选题】(3分)
在悲伤辅导时,下面对悲伤者最有实际价值的话是()。
A.时间能治愈一切。
B.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C.如果要我做什么,请告诉我。
D.请允许我做任何对你有帮助的事情。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9 【单选题】(3分)
居丧辅导一般需持续()的时间。
A.一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3分
第二篇: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尔雅答案100分
....................................................................................................................................................................................................................................................................................................................死亡意识 1 【单选题】
唤醒人们的死亡意识,就是要让人们了解两个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事实。曹操在《短歌行》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道出了其中的一个事实是A A、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B、人生无常
C、饮酒会让人早死
D、饮酒应该唱歌
【单选题】未知生,焉知死C A、墨子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多选题】下面表达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一思想的诗句有ABD A、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B、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多选题】下面表达人生无常的诗句有BCD A、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 B、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C、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D、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判断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人生无常时,是借用了佛学中“一切事物因为因缘而生,迁变流转,没有常态”的思想,指人生的际遇变幻不定,难以预测。正确 死亡意识 1 【单选题】生死教育教导我们尊重生命,下面对尊重生命的理解最准确的是D A、尊重一切生命
B、主要是尊重他人生命 C、主要是尊重自己的生命
D、既尊重他人的生命,也尊重自己的生命 【单选题】“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吕氏春秋》中这段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D A、当天子,生命就会变得宝贵 B、拥有财富,生命才会变得宝贵 C、只有富贵之人的生命才是宝贵的
D、生命是一次性的,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它更宝贵 【多选题】以下主张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名言有ABC
A、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关汉卿
B、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 C、生命就是人的最高的宝物。——费尔巴哈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多选题】以下属于不尊重生命的行为的是AD A、酒驾
B、见义勇为 C、抵抗外族入侵 D、黑社会街头火并 【判断题】中国儒家主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意思是君子不应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正确 接纳死亡 1 【单选题】生死教育让人们接纳死亡的意思是C A、自杀其实是每个人最好的选择 B、我们应该准备随时死去
C、我们要把死亡作为我们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来接受 D、生活了无生趣,死亡更值得期待 【单选题】美国外科医生舍温﹒努兰为什么不敢在死亡证明上写上‘死因:年老’C
A、他害怕被扣上“诊断错误”的帽子 B、确实没有人因为年老而死 C、现代医学拒斥死亡
D、写上“年老”的死因是不科学的做法 【多选题】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使用其他字眼来代替死亡,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心理ABC
A、渴望永生不死
B、认为“死亡”这个字眼不吉利,会带来厄运 C、好生恶死 D、贪生怕死 【多选题】现代医学总是把死亡视为敌人,这种态度为什么是错误的ABD A、医学本身是有限的,不可能包治百病
B、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医学不可能战胜死亡 C、现代医学很多时候能够战胜死亡
D、人总是要死的,这是现代医学无法改变的事实 【判断题】人们在生活中谈及死亡相关话题,却不愿意使用“死亡”这个字眼,是因为使用这个字眼会给人带来厄运。错误 生死两安 1 【单选题】我们把传统社会中公开举行并允许人们观看和评论的葬礼称为B A、小城故事 B、村头故事 C、民间故事 D、生死故事 【单选题】现代社会中病人死在医院而不是死在家里的现象造成了B A、人们更容易接纳死亡 B、人们对死亡的无知
C、人们关于死亡的知识的增加 D、人们更多地接受死亡教育 【多选题】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BCD A、传统社会没有死亡教育
B、现代社会人们很难有机会接触死亡、认识与学习死亡 C、人们恐惧死亡是因为人们对死亡的无知,以及死亡的超经验性和神秘性 D、死亡教育致力于教给人们恰当的死亡智慧 【多选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死亡教育ABCD A、唤醒人们的死亡意识 B、要让人们尊重生命
C、要让人们接纳死亡为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 D、要帮助人们达到生死两安 【判断题】传统社会中公开举行的葬礼给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死亡教育机会。正确 什么是死亡教育 1 【单选题】对死亡教育的理解,错误的是C A、死亡教育要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死 B、死亡教育要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他人的生死 C、死亡教育要帮助人们远离死亡,快乐生活 D、死亡教育要教给人们关于死亡的知识 【单选题】对死亡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D A、死亡教育就是教给人们如何快乐地去死的课程 B、死亡教育是教给人们如何逃避死亡的课程
C、死亡教育是教给人们在死亡面前变得勇敢的课程
D、死亡教育是帮助人们树立恰当的人生观和死亡观,以及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正视死亡的课程 【多选题】死亡教育要处理的议题有ABCD A、关于死亡的知识 B、关于珍爱生命
C、怎样征服死亡带来的恐惧与悲伤 D、恰当的人生观与死亡观 【多选题】以下不属于死亡教育议题的是ABD
A、关于人生美德的养成 B、如何成就人生伟业 C、良好人生观的养成 D、婚姻、恋爱与家庭 【判断题】死亡教育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体验。正确 死亡教育的目的 1 【单选题】关于信仰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只有宗教才叫做信仰
B、为自己树立一个信仰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战胜超自然力量 C、所有的信仰都是正面的、积极的 D、有坚定人生信仰的人不会随波逐流 【单选题】死亡教育要求人们尊重生命,这里的生命是指A A、人的生命 B、动物的生命 C、植物的生命
D、植物、动物以及人的生命 【多选题】死亡教育要让受教育者做出的三个方面的改变是ABD A、让受教育者理解生命的有限性,接纳死亡为生命的一部分 B、让受教育者发展出一种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
C、让受教育不再惧怕死亡,以命相搏成为生活的常态 D、让受教育者树立信仰,让人生有所敬畏 【多选题】把死亡作为自己的死亡来认识,其重要意义有ACD A、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亡,才会产生生命的紧迫感,以合理安排生活 B、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亡,才能懂得生命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才懂得放弃无谓的努力,静待大限到来
C、接纳死亡为生命的一部分,才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坦然面对他人和自己的死亡
D、接纳死亡为生命的一部分,接纳死亡为生命的一部分;他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判断题】每一个人的生命作为一种自然存在,都有其自在的目的,有自己的价值。正确
死亡教育的主题 1 【单选题】死亡教育的主题是C A、我是谁
B、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C、活在当下,如何安身立命 D、怎样为来世做好准备 【单选题】苏格拉底说:“人类普遍地对一件事情无知,而这是一件最必要知道的事情。那就是怎样正确地生活,怎样去照顾自己的灵魂并且使它尽可能地完善,还有,人们对这种无知普遍地是视而不见的。”可见苏格拉底非常重视A A、安身立命 B、身体保健 C、生活情趣 D、生活方式 【多选题】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门柱上刻着的德尔菲神谕是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主要是指CD A、知道自己姓甚名谁 B、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C、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责任、人生价值 D、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人生道路 【多选题】对安身立命的通俗理解就是“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根据这个标准,以下没有真正安身立命的人们有BD
A、“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的老和尚 B、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城市白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D、为了孩子学习成绩而揪心的家长 【判断题】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说“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头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满足的傻瓜”。这表明他认为人在精神层面能得到愉悦比在物质需求方面得到满足更加重要。正确 死亡教育的发展历程 1 【单选题】死亡学的创始人是A A、梅契尼科夫 B、罗伯特富尔顿 C、罗斯维尔帕克 D、荷蒙菲菲尔 【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西方一批有识之士通过撰文和著书的方式推行了一次“死亡觉醒运动”,其中最突出的主题是A A、死亡焦虑 B、死亡意识 C、死亡超越 D、死亡与濒死 【多选题】死亡学的产生直接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所遇到的生死问题有密切关系。这些生死问题包括ABCD A、人口老龄化问题 B、自杀问题 C、艾滋病问题 D、安乐死问题 【多选题】在台湾,为了规避华人文化对死亡的讳言,他们在推动死亡教育方面做的工作有AD
A、把死亡教育视为“生死教育取向的生命教育” B、绝口不提“死亡”二字 C、努力引进美国的死亡教育 D、把死亡学本土化为“生死学” 【判断题】1963年,荷蒙·菲菲尔在明尼苏达大学开设了第一门正式死亡教育课程。错误 怎样进行死亡教育 1 【单选题】中国大陆高校开设的死亡教育课程主要是A A、偏重学理的 B、偏重体验的 C、两者兼顾的 D、两者都没有的 【单选题】以慕课方式开设的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主要有老师线上讲授。这种课程是A A、偏重学理的 B、偏重体验的 C、两者兼顾的 D、两者都没有的 【多选题】死亡教育在发展中分化成两类课程,它们是AB A、人口老龄化问题 B、着眼于学理的课程 C、落实于体验的课程 D、偏重于社会的课程 【多选题】适合偏重体验的死亡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有ABCD A、观看视频资料 B、情景模拟
C、参观殡仪馆 D、个人冥想 【判断题】落实于体验的死亡教育课程侧重于让受教育者对与死亡相关的现象感同身受,并对于这些现象进行思考,重感受反思。正确 生命的起源 1 【单选题】
下面哪一个是一个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并理性把握人生的开始B A、死亡意识的觉醒
B、生命意识的觉醒
C、懂得了上帝造人说
D、懂得了生命进化论
【单选题】“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这是关于生命起源的B
A、上帝造人说 B、女娲造人说 C、业力感召说 D、生物进化说 【单选题】天文学家估计地球的形成时间是C A、86亿年前 B、66亿年前 C、46亿年前 D、26亿年前 【多选题】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ABCD A、上帝造人说 B、女娲造人说 C、业力感召说 D、生物进化说 【多选题】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表达了与拉马克思想不同的进化论学说,其思想包括CD A、人类都是由猿猴进化而来
B、上帝创造物种,遵循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C、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 D、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判断题】关于生命的来源,生物进化论是最正确的。错误 7 【判断题】目前关于生命的来源仍是一个谜。正确 关于个体生命的思考 1 【单选题】
下面关于个体命运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的命运是被先天注定了的 B、人的命运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所控制的 C、个人的努力对于改变命运毫无作用
D、人的命运会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但是更多地取决于个人努力
【单选题】人类生命繁衍的基本方式是D A、上帝造人 B、试管制造 C、轮回转世 D、性交 【多选题】人的诞生过程中精卵结合的偶然性表明AB A、人并不是带有先验性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B、人生并没有什么先验的意义
C、某个人的诞生受到了上帝的特别眷顾 D、人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
【多选题】关于人类生命受孕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ABCD A、在男性射精后,有五分之一的精子会因为女性阴道的酸性环境而立即死去
B、在到达子宫颈之前,还会有五分之一精子死去 C、实际上真正能够到达子宫的精子不过几百个
D、一般来说,最后仅有一个精子能够顺利地与卵子结合,完成授精过程 【判断题】在一次性交过程中,男性射精的精子数量可以达到3-5亿个。但是通常只有一个精子有机会与卵子结合,使卵子受精,并进而发育成一个幼小的人类生命。正确 人生苦短活在当下 1 【单选题】
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上层社会、富裕之家,那么他基本上可能一生衣食无忧。这表明B A、人的命运是被决定的,个人努力毫无意义
B、人的命运中有一部分的确是被决定的,与个人努力无关
C、生命其实没有意义,因为一个人无论如何努力,总无法与命运对抗
D、富二代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单选题】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坠楼身亡,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C A、一个人越有才能,生命凋零得越快 B、学历史的人常常有自杀倾向
C、对生命意义缺乏认识是导致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D、一个人越是努力拼搏,就越是可能对生命的意义感到迷茫 【多选题】关于生命的意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我们的生活的确有被决定的部分,这些部分与个人努力无关
B、我们的生活中有被决定的部分表明一个人的生命其实就是一种宿命 C、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自己的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D、人的命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里 【多选题】苏格拉底教导我们: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BD A、我们必须经常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以便据此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
B、个人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C、不反思自己生活的人应该结束自己的生命 D、人的命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里 【判断题】个人努力对于改善命运毫无意义。错误
完整版答案请按照下方提示获取: 方式一:
百度:萌面人资料铺 , 点击进入
方式二: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帮帮ING
第三篇:死亡教育
生命教育中的死亡视角
—如何面对死亡教育
慈溪市碧海学校李珊
摘要:死亡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死亡的本质、获得有关死亡的各种知识、认识生与死的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的意义,以正确的态度保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使人们珍惜生命、勇于面对死亡,赋予生命以价值的教育。近年来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或伤害事件日益增多,且年龄层日益低龄化,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专家学者也在呼吁:我国应开展死亡教育。但死亡教育的开展却存在许多种问题,与学生关系密切、责任重大的班主任应该挑起这份重任,传达给学生科学且恰如其分的死亡教育内容。
关键字:死亡教育,内容,问题,班主任
一、死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前台湾省教育厅厅长陈英豪曾指出,生命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就是希望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却忽略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德性、艺术以及人文的教育。生命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在有了生命教育的涵养之后,其知识技能能够对社会有益,而不是用来戕害社会的工具。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是生命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学生在整个教育历程中能够体悟身为人类的意义与价值,重视生死大事,珍爱自己,保护生命,了解生命来之不易,也体验生命成长的艰辛与苦难,是以能够化为更积极正向的行动,认真生活,阐扬生命的光与热,活得尊严。
所谓死亡教育,就是如何认识和对待死亡所进行的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死亡教育包括对死亡的忌讳、了解死及濒死的过程、面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自杀及其预防、临终关怀、安乐死、器官捐赠、葬礼与殡葬管理等内容。死亡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死亡的本质、获得有关死亡的各种知识、认识生与死的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的意义,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培养人们面对死亡时需要的种种应对技能,以正确的态度保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使人们珍惜生命、勇于面对死亡,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激励人们积极投入生活,赋予生命以价值的教育。
死亡教育实际上是通过教育,使人能够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认清死亡、濒死、失落与悲伤的事实,解决和预防因为死亡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在情绪上降低过度的恐惧与焦虑,能够以健康的方式与心态来表达哀伤,在行为上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能够坦率的讨论与准备死亡的相关议题,做好生涯规划等,进而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生命的品质。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使学生从小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看待死亡,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的观念,从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死亡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死亡教育揭示生物死亡的必然过程,帮助学生站在科学的角度理解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所以,死亡教育就是要鼓励学生探求死亡的课题,鼓励他们认识生命的有限与脆弱,知道如何去面对生命,从而珍惜有限的生命,从中寻求有限生命的可爱,勇敢面对生命中的艰难困苦,赋予生命以积极的意义,知道如何在死亡未来临之前好好生活,从而活得更充实、更满意,减少忧虑。
死亡教育所探讨的不只是死亡本身的问题,还包含人们对所处的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死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人们如何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如何坚强地面对人生,让人们理解死亡,而不是害怕死亡。不能让人们因为害怕死亡而珍惜生命,而是应该让人们对死亡坦然的同时也珍惜生命。
二、死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在中小学乃至大学,自杀及他杀现象也屡有发生。有资料显示,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5位的原因,在15—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死亡的原因,而有轻生念头的人就更多了。特别是近一年来,学生死亡年龄不断向低龄化,因为老师家长批评而自杀,因为考试考不好而自杀等等让让人痛心疾首的案例不断发生。此外,中小学生打架斗殴等暴力现象在校园里也时有发生,甚至酿成人命案的事件也偶有发生。面对当前中小学生思想和教育现状,学校、社会、教育行政部门都应清楚地看到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已显得十分的紧迫与必要。
近年来,生命教育在我国大陆已起步,各地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展这项教育活动。一批学者(尤其是我国港台学者)针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青少年自杀、他杀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有生就有死,有登场就有谢幕,这是自然之规律,是不可逆转的。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忌谈死亡,只重“生”不重“死”,这一思想反映到教育中来就造成了往往只重视“生”的教育,而忽视“死”的教育,我们从现有的中小学生命教育教材和当前教材中的一些生命教育内容来看,情况也正是这样,多为讨论如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等等。教科书中没有关于死亡问题的分析、讨论,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有意避讳死亡,对于死亡的现象,死亡的意义与价值等涉及不多。
不知生,焉知死;不知死,焉知生。生命教育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死亡教育的内容却还不到位。
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必要的死亡教育成为教育盲点。
近年来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或伤害事件日益增多,且年龄层日益低龄化,人们逐渐意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专家学者也在呼吁:我国应开展死亡教育。据调查,我国15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意外死亡的人数达40一50万之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自杀。死亡教育的缺失,不仅让少年儿童漠视自己的生命,还会引起他们对他人和其他生物生命的漠视。在小学生命教育中渗透死亡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死亡的涵义已是刻不容缓。
但是长期以来,教学内容往往被现实“功利”所左右,学校教授的知识侧重于与升学就业相关,与成绩和学校面子相关,学校对学生生命意识缺失应有的切实的关怀,学生则更加忽视自身对于生命的重视。许多孩子对死亡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和思考,不清楚“死”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生”的宝贵,自然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更不知道尊重他人的生命。虽然我国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许多学校至今并没有开展起来,即使有的学校开展起来了,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其真实效果也让人不敢深究。有调查发现,小学生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常年工作在心理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普遍认为目前的生命教育多为安全教育,而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忽视甚至拒绝向孩子灌输关于“生、死”的概念,小学生命教育变为安全教育,而死亡教育基本没有被提起过。
目前,社会各界与媒体都非常关注学生对于生命的态度。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了解生命的可贵,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而作为生命教育重要内容的死亡教育更是应该认真对待。2.对“死亡”的避讳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回避死亡这个题目,对学生的生死观教育大多数采取闪烁其词的说法,教科书中没有关于死亡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有意地避讳死亡,似乎都在“善意”地帮孩子们回避掉“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以免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就算不得不提到死亡时,也往往用把死亡描写得非常“优美”的童话、寓言来说明,或者告诉他们死去的人是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暂时不能回来;抑或告诉他们死去的人其实是去了天堂、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回避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疑问,父母除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外,主要害怕孩子因此产生恐惧感。实际上,当亲人去世之后,孩子伤痛的时间远比成年人长,因为人最大的焦虑或恐惧就是分离,成人已经能理解和接受了,但儿童却不能理解和接受。
很多人反对进行死亡教育,有人认为会增加孩子对死亡的恐惧,还有人认为年幼的孩子是没有死亡概念的,因此对他们进行死亡教育是空想,根本不可能。但是有资料显示,3.5岁的孩子就能够获得死亡概念,只是受其时空概念的限制。他们认为死亡同睡觉一样是可逆的,不会活动,没有知觉的身体状态就是死。也许死亡教育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短时期内会对孩子的思想带来冲击,但是进行过死亡教育之后对他们的一生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或许比回避死亡教育要好得多。
死亡教育的缺失究其原因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死亡一直是讳莫如深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提出的死亡问题一般采取回避或敷衍的态度,他们往往认为谈论死的话题对小孩子不合适,会产生不良影响,结果导致许多学生对死亡的认识出现了空白。事实上,没有正确的生死观念,学生就不能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3.错误的生死观,因无知而干傻事
由于我国忌讳死亡的传统观念,往往造成许多小学生对死亡现象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偏差。而媒体艺术所传达的一些信息又会对未形成正确的生死观的小学生产生误导,最终导致一些孩子接受了某些关于死亡的不正确信息。许多小学生只知有生而不知有死,每年都有许多中小学生,因为成绩不好、受到同学侮辱等原因,以各种方式结束自己花一样的生命。花一样的生命,孩子们为何就不珍惜呢?针对在一些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原因却导致孩子放弃生命的现象,专家认为,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以及对死亡教育的回避,加上一些电子游戏赋予“玩主”多次生命复活机会,导致现在孩子对死亡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生死轮回更像是一场电子游戏的结束与重新开始。不少孩子误以为死亡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人死去了还会活过来,结果导致一些孩子视死亡为儿戏。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讲,当类似漠视生命的事件在同龄人当中频频发生,极易给他们造成一种放弃生命即是解脱,生命并不弥足珍贵的错觉,或者使他们形成视他人生命如草芥,可以随意践踏的错误观点。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把轻视生命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当发泄私愤时,就会把其他生命当作出气筒。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涉世不深,阅历也浅,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他们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的看法和行为往往受到某些人的言行或者社会时尚的影响,带有暂时性和偶然性的特征,但是如果一些不合理的观点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又极易逐渐形成稳定的看法,从而成为影响其行为的价值观。不久前,南京市少工委对市里1068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对死亡现象的认识调查显示,选择“人死了,生命就结束了,不会再活过来”的学生占60.30%,近三成(27.62%)的小学生认为死亡是“在这个世界消失,去了另一个世界”,有10.67%的小学生视死亡为“睡觉、作梦”,甚至有人认为“死而复生”(10.87%)。由此可知,对学生加强死亡教育势在必行。
三、班主任与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的开展应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合作,协力开展的。许多专家都认为死亡教育仅靠理论的传授和语言的说教是不能完成的,它必须结合实践才能完成,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再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来进行死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与学生最亲密、接触最多的老师,班主任的教育任务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指导、环境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指导、人生规划,也许有人说生命教育乃至死亡教育隐形地包含于以上教育内容中,但具体或明确的生死相关内容是一点都没有涉及到的,一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必然分化在一个班级中,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是一个连班主任都没有责任或关心到的教学任务,还会有什么老师去关注呢?
尽管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还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生命教育,尽管许多家长在避讳死亡的话题,尽管死亡教育的开展可能颇有难度,但班主任还是可以从自身的工作特点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科学的死亡观,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场景或设置一定的生活情境,对小学生进行体验教学。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有死亡事件发生的人家中看看,知道人死不能复生,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也可请一些“劫后余生”的人谈谈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因为经历过死亡体验的人,对生命存在的意义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生命也就更为留恋和珍惜。碰到电影或电视作品中提到死亡,也可以与学生就死亡进行讨论,比如你怎么看待死亡?生命是否可以重来?通过这些电影或电视内容,告诉孩子生命是有限的,是不可逆的。当重大事故发生时,比如自然灾难、交通事故等,也要告诉孩子生命的不可预期性,告诉学生如何珍惜当下的、身边的人,珍惜与父母、同伴、亲人在一起的日子,甚至可以以集体写遗书的形式让学生直面生死,体验死亡的沉重感。
四、总结
死亡教育的紧迫性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教育学生正视死亡现象,确保学生的心理卫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死亡,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懂得正因为人生中有死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而更加珍惜生命,提升个体生命价值。
人们往往煞费苦心地让孩子知道两点:1.你要活得优秀出色。2.你如何才能活得优秀出色。这是不够的,应该让孩子自己明白生命因有限而珍贵,因珍贵才倍加珍惜,这才是想要活得优秀出色的原因,是主动而非被动。
参考文献:
[1].葛桥,沈贵鹏.论国内关于死亡教育的问题[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3月年149期
[2].李艳.台湾地区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启示[EB/OL].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_Y896185.aspx [3].王申.死亡态度和生命教育需求调查研究[EB/OL].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514335.aspx [4].项传军,叶以舵.台湾学校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21期 [5].王学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7期 [6].张桂琴.在小学生命教育中应重视死亡教育[J].班主任.2008年2期 [7].罗伽禄.中小学生命教育现状及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4期
第四篇:浅析《挪威的森林》中的生死链条及其死亡原因
浅析《挪威的森林》中的生死链条及其死亡原因
[摘要]《挪威的森林》由一系列依靠死亡而连接成的生死链条构筑了整篇小说。死亡是叙事线索、叙事动力以及叙事内容,小说的死亡观既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也有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子,不仅可以看作是村上春树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他对美的更深层次理解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生死链条;死亡原因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180-02
“叙事性”是这部小说与其他文体区分开的显著特征。在看似散漫的生活叙事背后,也具有明显的叙事脉络和清晰的叙事内容。格非曾说过,所谓的叙事小说是“由时间上的延续性与事件前后的因果关系构成”的。在《挪威的森林》中,“时间上的延续性”便是依靠死亡而连接成的生死链条,一系列的死亡事件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死悖论中的生存体验则构成了“事件前后的因果关系”。在《挪威的森林》中,死亡是叙事线索、叙事动力以及叙事内容,我们可以将其视作“一连串的死亡故事”或“由死亡引发的故事”。
一、生死链条
死亡事件不断出现在整部小说中,从木月的死开始,到直子的死亡为结束,中间一连串的死亡事件将人们束缚于生死困境中。直子的救赎之路、渡边在生与死之间的犹豫与徘徊、初美平静地自杀等,都不断推动着小说的发展。木月的死亡是一个开端,它深刻、用力地撕开了直子内心脆弱的伤口,让她难以去直接面对现实所发生的一切,只能逃到阿美寮。同时也将渡边往阴间拖拽,使其长时间以来难以释怀。木月与直子的先后死亡是渡边对生死领悟的来源,而作为木月与直子通向现实世界的桥梁,渡边在直子去世后更是悲伤到不能自已,深陷生死的漩涡之中。可以说,每个小说人物的内心都对死亡怀揣着特殊的体验与感受,围绕着死亡不断在现实生活中痛苦挣扎,而这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则构成了《挪威的森林》的主要内容,不断推进着整个小说的叙事发展与节奏。
这些依靠死亡而连结成的生死链条在小说中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网。每条生死链是否存在依赖于它能否维持生死平衡,这一过程则左右着小说的叙事发展。小说中有这样几条生死链:木月一渡边一直子、直子一渡边一绿子、永泽一渡边一初美。
木月一渡边一直子和直子一渡边一绿子这两条生死链,分别是小说中最主要的和最为完整的,可以说,木月的死是小说中重要的关键点之一,他的死既使直子无法自拔,致其崩溃而自杀,又模糊了渡边的生死界限的认识,更使其游离于生死两端。木月的自杀使木月一渡边一直子这一链条中断,木月与直子都是死亡的象征,那么这两条生死链可以合为一条。其中,木月和直子是阴界的代表,绿子是阳界的代表,而渡边则挣扎、困惑和徘徊在阴阳两界,正如直子对渡边所说的“对我们来说……你的意义就像根链条,把我们同外部世界联结起来的链条。”渡边本来希望将直子拉回到阳界,却一步步地欲被处于极度自我封闭状态的直子引向阴界,以至于连现实生活中活泼可爱的绿子都无法轻易地将其拉回到现实世界中,“你总是蜷缩在你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却一个劲‘咚咚’敲门,一个劲儿叫你。于是你悄悄抬一下眼皮,又即刻恢复到原状。”木月和直子的先后自杀曾一度使渡边陷入死亡的陷阱中不能自已,此时绿子的出现则让渡边恢复了不少生存的动力。而且后来渡边得知直子已死,一个月的旅行也并未缓解直子的死带给他的打击,返回东京后他意识到一个事实“直子死了,绿子剩下。直子已化为白灰,绿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存留下来。”终于他拨通了绿子的电话,通过绿子离开了死亡的边缘,得到拯救。
如果说木月一直子一渡边一绿子是小说的主要叙事线索的话,那么,永泽一渡边一初美则是小说的辅助线索。永泽就像绿子一样作为阳界的象征,而初美则如同直子,作为阴界的象征,渡边无疑又处在中间。但是,由于初美割腕自杀,而且在初美死后渡边断绝了同永泽的联系,因此这条生死链失去了平衡,被迫中断。
小说中的生死链并不是一条一条孤立的状态,而是有许多蔓延和延伸,丰富和推进着小说的发展。就像渡边,他一个人不但与木月、直子、绿子有联系,还与永泽和初美联系着。还有直子,她联系着自己的姐姐和叔叔的死亡。绿子则经受着父母的离世。它们共同丰富着生死链的脉络和小说的叙事。但是在生死链中,一旦有一方走向死亡,那么整条生死链将失衡而不复存在。随着木月和直子的先后死去,渡边终于偏向了绿子,同时使这条生死链失去了平衡,曾长期迷失自我的渡边此时却更加失重,想开始新的生活却在拨通绿子电话的一刹那茫然失措。这些生死链生动的表现了现代个体所要面临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二、死亡原因
《挪威的森林》中对死亡的偏爱并不是村上春树一时心血来潮,也并非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存在主义生死观
村上春树作为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作家,虽然也受到日本传统文化的浸染,但是由于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大力引进,也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村上春树的西化倾向是其创作的主流。纯正日本传统文学作品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如此多的青睐和共鸣是不可想象的。林少华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特色之一,是“他往往用非日本的视角,即西化的视角来审视,把握和感受日本社会的种种现象”。这与他的成长背景以及个人兴趣有很大的关系。从《挪威的森林》中可以看出,作者喜欢披头士,喜欢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他喜欢的是西方文化而不是日本传统文化,他的小说更多的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延续日本的文学传统,相反,二者之间是一种断裂。他大跨度的想象、简洁明快的语言、欧化的句子以及孤独自我的把玩都证明他对日本传统文学的反叛,而这种反叛却正好迎合了20世纪以来的欧美文**流。作为小说的核心生死观念便在这一潮流中与盛行的存在主义思潮接轨了。
由此可以看出,《挪威的森林》中的生死观并非仅仅是日本传统生死观的延续,更是存在主义生死观的表现,村上春树所做的是将这两者进行了融合,将其打造成了一种具有一定普适性的青年所共同的生死体验,这也与存在主义人本、人道的人类普适性主题不谋而合。
(二)日本传统生死观的渗透
死亡是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日本文学史中也早有记载。公元905年左右编订的《古今集》“通过对樱花的歌群的吟诵体现了由畏惧死亡、逃避死亡向亲近死亡、赞美死亡的生死观的转换。”稍晚出现的《源氏物语》(约公元1000年)中流露出来的“物哀”格调更是成为了日本文学的优良传统,被川端康成等一批作家发扬光大。加上日本文学惯有的细腻语言技巧,日本文学以其对“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描画而成为世界文坛中一道明艳的风景。
日本民族之所以形成这种独特的生死观念,以下两个因素是不可或缺的。首先,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大海的瞬息万变,加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雪灾台风频繁,相对恶劣的环境使日本人自古就形成了生命易逝、孤独封闭的心理。无所凭依的形势、自然灾害的摧残,正因为他们知道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所以日本人特别钟情于瞬息消逝的晨露、红叶和樱花。这种情绪逐渐演化成为对破灭、对死亡的崇拜。所谓“花当樱花,人当武士”,樱花花开即盛,花期又短,盛开后随即随风而逝,始终保持美的形态。武士的宗旨是“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他们一直用生命去捍卫武士的思想精髓,一旦不能做到或受到屈辱,他们会毅然决然的拔出刀剑割向肚腹。肉体虽然死亡,但精神不死,依然会得到赞颂。这种铁血的做法被认为是日本的气节,备受推崇。其次,佛教中人生虚幻无常观与日本的“物哀”“伤感”刚好契合,更是坚定了日本对死亡的赞美。日本人不相信超越的虚无缥缈的神,而是相信人死可以复活,相信世道轮回之说。就像《挪威的森林》中渡边说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死亡是高尚的艺术,死亡是美的最高境界。人物的死并不是凄惨的,虽然生命结束,但生活的恐惧、烦恼与孤寂也随之消失了,是一种解脱,是在日本传统生死观影响下的追求美的方式。
三、结语
作者通过《挪威的森林》中依靠死亡而连接成的生死链条,向人们展示了在对待个体面对死亡的绝望和恐惧时,要在接受死亡是永恒的前提之下,淡然地接受死亡,不惧怕死亡,并且以一种更坚强的方式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世界多么灰暗,心灵多么孤独痛苦,都要从悲哀中挣脱出来,继续活下去。就像林少华说《挪威的森林》“既是死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铭。死给生者留下只有通过死才能学得和体会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格非.小说叙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7.[2]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上海:上海译出版社,2007.[3]尤海燕.古代日本人生死观的转换及“飞花落叶”美意识的形成[J].外国文学研究,1999(3):37.[4]张文初.文学:死亡的出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7(4):31.[5]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6]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665-669.[7]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第五篇:《生死抉择》与《海瑞罢官》
《海瑞罢官》与《生死抉择》
——主旋律文学的命运
新闻学二班
沈闰州
21521045
在当代文学的舞台上,有一类文学值得我们注意。这类文学作品往往顺应着一个官方所提出的“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作为教育社会的工具。
诞生于60年代的《海瑞罢官》和90年代的《生死抉择》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它们的出现,都是时代不可忽略的大事。前者为了迎合毛泽东的意旨而写作,却恰恰被毛泽东理解成翻案之作,对它的大肆批判成为了“文革”的导火索;而后者却成为了新时代反腐影片的开山之作,至今文学界反腐题材创作的热度仍然没有降温。
但是当我们跳出这两个时代的窠臼来审视两个剧本的时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与它们命运天壤之别相对照的是,两部作品从立意、文化背景到人物关系甚至细节都惊人地相似。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离不开对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心理深刻的体认,这可以解释他们相似的原因;而政治嗅觉与判断力,则最终决定了这两部作品的命运走向。
两种顺应时代的作家
1959年4月2日,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举行。晚上毛泽东主席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湘剧《生死牌》,明代清官海瑞的故事引起了毛泽东莫大兴趣。4月4日上午大会上,当讲到人民公社整顿问题时,毛泽东推开发言稿,扳起右指,向与会者说起了清官海瑞:海瑞是忠臣,大忠臣!他对崇道求仙的嘉靖皇帝很不满,给皇帝的上疏中就讲,嘉靖,嘉靖,家家户户干干净净。结果惹恼了皇帝老官,被关进了大牢。后来,得知嘉靖死了居然顿足捶胸,恸哭不止。讲完海瑞的故事,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共产党人应当提倡海瑞这种一片忠诚而又刚直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他希望各级干部在整顿工作中,好好学习海瑞,发扬海瑞精神。
此后,写海瑞的文章和剧本纷至沓来。北京京剧团的马连良先生几次去北京市政府,请副市长吴晗写一出海瑞戏。吴晗1960年底写出京剧剧本《海瑞》,看过剧本,好友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提议:本剧不是写海瑞一生,而是写海瑞任江南巡抚之际为民除害,敢怒敢言,直到罢官,不如叫《海瑞罢官》。吴晗拊掌称妙,欣然提笔正式命剧名为《海瑞罢官》。在吴晗开始写作《海瑞罢官》的时候,庐山会议已经开完,彭德怀在会上被打倒。我们今天结合这段史实再看毛泽东称赞海瑞的那段话,其重点是将海瑞的“忠”,而不是海瑞的骂皇帝。特别是彭德怀的倒台,更证明了毛泽东对于直言进谏的人其实没有多少雅量。那么,在这个时候,吴晗为什么还要塑造一个因为刚直而被皇帝罢官的海瑞形象?
吴晗本人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历史学家,身上还保留着不少传统文人的特质。而传统文人在现实的阶级专政社会至少有两点致命的弱点:第一是要求思想的独立,第二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在毛泽东大讲海瑞之后,吴晗作为主管文教的北京副市长,不可能不写点东西交待。他也许知道毛泽东想要的什么样的海瑞,但这显然不是他自己想要塑造的。写出《海瑞罢官》,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的应景文章,反映了他一直以来积压的情绪的抒发。这种顺应时代,更可以被理解成借时代潮流抒自己心声,是一种独立的、形式上的顺应。
吴晗显然低估了毛泽东变卦的能力。在《海瑞罢官》受到高规格批判的时候,他居然对朋友说:“我写的《海瑞罢官》,经上面(指党中央和北京市委负责同志)看过,有的还修改
过,不会有问题的,你放心吧。我怎么会反党?我相信这件事早晚会弄清楚的。”
相比之下,《生死抉择》的原著者张平和改编者贺子壮、宋继高显得要聪明得多。这个电影诞生于2000年,正是朱鎔基政府下定决心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之时。导演于本正说:“文艺工作者不能远离反腐倡廉这场斗争,应该从政治的高度关注这场斗争,应该积极地运用文艺作品参与这场斗争。”
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仅是反映了主旋律。更重要的是,用一句话来说,他们精准地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具体说来,这个剧本看起来平平常常,但是却在“党性”与“人民性”上做到了前无古人的统一(相比之下,《海瑞罢官》的反党帽子戴了好多年,至今互联网上连该一个该剧的完整剧本都没有)。这部剧被舆论称作“历年反腐题材影片中最真实的一个”,而其真实又恰恰在官方能容忍的最大限度之内;全剧揭露了现实政治中的种种“黑幕”,而其中的每一种都可以在之前的媒体上找到允许揭露的先例;剧本反映了目前党内的权力斗争,但这种斗争反映被精心设计在中层,而且斗争的两个主角——李高成和杨诚都是坚定的共产党员,斗争到了结尾,发现这只是一种误会;上层存在着腐败,但是腐败的人只能作副职,在清正廉洁的正职出差时猖狂一时„„如此等等,都皆大欢喜地“深刻”反映了这个片子的反腐主旋律。这种顺应时代,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力在深入观察与迎合上,是一种驯服的、本质上的顺应。
在思想、文学与政治三者密不可分的时代环境下,两种顺应时代的划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前一种是在悬崖上游戏,稍有不甚就会有出局跌入万丈深渊的危险;而后一种往往能够在当时创造出一个奇迹般的作品,在体制之内大获成功与嘉许。这样看来,《生死抉择》主角李高成的名言就更有深意了:“你选择了党和人民,党和人民也一定会选择你!”
同与异
首先说人物设计方面。两部戏的主角——海瑞和李高成,都是敢于直言和忠诚的典型。他们都是一种理想化官员的化身,更深入地说,是百姓对于腐败官僚的痛恨的心理的舒解渠道。两个人斥责腐败的话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百姓的心声:
你在朝也曾燮理阴阳,谈道学讲孔孟称述先王,居乡里纵子弟田产豪攘,抢民女行贿赂丧尽天良,你纵然使奸计欺君罔上,诬蔑那老百姓如虎如狼,说乡官如鱼肉有话难讲,却难逃万民恨何处潜藏?我海瑞丢乌纱心胸开朗,有一日再居官重整朝纲!(《海瑞罢官》第九幕《罢官》)
国营企业积重难返,步履艰难,所以我们更要咬着牙改革,非改革不可!但这决不能成为有些人贪污受贿、腐败堕落的理由,决不允许这些人趁机大捞特捞,发改革财!如果说,改革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阵痛,此刻,我们更应该和工人群众同舟共济,生死与共;那些在此时此刻置国家、群众利益于不顾,挖墙角搞腐败、中饱私囊的人,无异是釜底抽薪、罪加一等,更加可恨、可杀!(《生死抉择》第146幕)
两个人的性格尽管相似,但是一个关键问题是:海瑞是封建时代的官僚,他忠于明朝皇帝;李高成是共产党员,他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同样是把他们塑造成崇高的形象,李高成所表现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共有品质,也就是说,他只是一个泛泛的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化身,政治上完全可靠。而海瑞,历史上确有其人,把这样一个官僚赋予共产主义战士的优秀品质就显得有些问题,更何况“罢官”的情节在当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是在为彭德怀招魂呢?
正面人物的对立面也极其相像。直接违法的一个是徐瑛,一个是郭中姚、曹万山等腐败分子,都有着强有力的后台支撑。他们的后台一个是徐阶(退休的宰相),一个是省委常务副书记严阵,并且徐瑛是徐阶剩下唯一的儿子,曹万山是曾经舍身就过严阵的老战友的遗孤。更巧的是,海瑞在天牢的时候徐阶曾经婉言救解,而李高成能当上市长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严阵的提拔。这样,人情与法理的冲突就更加明显了,两部戏剧能够成功的重要一点就是深入
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说服观众接受正义比“报恩”更为重要的观念。
海瑞和李高成的妻子都是“落后”分子的形象,她们都是好人,但是只懂得持家,对于丈夫的事业并没有完全的理解。王氏劝告海瑞:“杀徐瑛申国法不顾情面,人道你忘故旧忍把恩捐。更何况徐太师神通方便,连乡党结官禁气势炎炎。这桩事非小可从长打算,免落得遭报复忧患相缠。(《海瑞罢官》第五场《母训》)吴蔼珍则很现实地反驳李高成的大道理:“够花?你不当家不知道油盐贵!给梅梅请老师、看病、投保险要不要花钱?给你爸办丧事造坟、给妈治病要不要花钱?摆平你老家那一大摊子事要不要花钱?凭咱俩这点工资够吗?再说,咱们退休了怎么办?没有点积蓄,你那退休工资只够喝西北风!还有梅梅怎么办?咱俩总不能陪她一辈子吧?不留下一笔养命钱,她将来怎么活人!高成,这些你都想过没有?”(《生死抉择》第120幕)
但是,她们具有深明大义的潜质,在自己丈夫的劝说下终于改造了自己的思想,站到了正义的一方。相比之下,吴蔼珍的形象更有血有肉一些,从而使得《生死抉择》更加生活化,更加贴近一般的市井生活,这既与电影的表现形式有关,也与90年代人们观念解放妇女地位提升有关。
其次是故事情节方面。腐败案件的发生,都在他们尚未到任或者去党校学习期间,他们来到反腐败的前线,面对着一个异常艰险的反腐形势。大多数官僚都陷入了腐败的圈子中,于是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私访的办法,直接深入第一线了解情况,又都被当作多管闲事的人。海瑞因为撞到了松江知府李平度差点被鞭打,而李高成则在中阳纺织厂房里面被保安殴打昏迷,直到拖到郭中姚他们吃饭的房间才被认出。被打事件让他们坚定的立场显得更有根基,成为他们摆脱“官官相护”的推动力。
在反腐的过程中,他们都分别触及到了比他们权势大、根底深的腐败后台。并且,徐阶与严阵在最开始都是以正面人物和主角的大恩人身份出现的。于是,当他们的腐败面目败露的时候,海瑞和李高成都面临着一番内心的抉择。海瑞在剧中说:“徐太师纵子弟抢女行凶,夺田产逃税役百姓困穷。顾私恩忘国法读书何用?守封疆抚黎庶要秉至公。”(《海瑞罢官》第五场《母训》)而李高成在摊牌会议上的表白更加慷慨激昂,反映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面对这些我当年的同事和朋友,面对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的亲人,面对提拔了我,引我走上仕途,可以说有恩于我的老领导,我彷徨过,犹豫过,我甚至怀疑自己真的是他们一个圈子里的人。今天,我想明白了,我是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哪个圈子里的人!我为自己的彷徨和犹豫而惭愧!万书记,同志们,现在我郑重声明,有关中纺的问题,凡牵涉到我本人和我家属的,请省委市委一定查到底,就是把我查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把我查得撤了职、坐了牢、杀了头,也要查到底!我宁可以自己为代价,宁可粉身碎骨,也不能让腐败分子蒙混过关,毁了改革前程,毁了我们党,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永不回头!”(《生死抉择》第166幕)
这两部作品最截然不同的在于结尾:海瑞被皇帝罢官,依法斩了徐瑛后高举大印悲壮离职;而在李高成似乎山穷水尽的时候万书记“恰巧”及时赶到了会场,制止了严阵一伙的图谋,并且最终将腐败团伙绳之以法。这种结局的安排,与正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切合的。海瑞虽然是清官,但是他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就必然会得到一个悲剧的结局;而李高成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员,党员的主流是好的,因此正义最终将战胜邪恶。主旋律文学之本然,就是时代意识形态的文学化反应。因此结局是一定的,主线是一定的,就像格律诗一样,离开了这些条条框框就不可能被认可为主旋律文学。
主旋律文学的历史价值
说到主旋律文学的历史价值,在这里当然是指那些优秀的主旋律文学,它们在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自己的文学特性。它们对于人物的塑造,反映了这个特定时代的理想人格与道德评价标准。
从前一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主旋律中存在的支流,看到主旋律对于作家的压力和作家在这种压力下写作的坚持与扭曲。后一类作品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反映时代语言的材料,一个时代的强势话语注入了文学作品的血液,这种融合在这类主旋律作品中无处不在。
相比那些纯粹文学的作品,主旋律作品的表现更加直白,它们要尽量做到不使受众产生歧义的理解。它们对于生活更多的是刻意的提炼,与其说这类作品是对生活的写真,不如说是对生活思想的反映。在《海瑞罢官》中,尽管作者不想凸现,阶级斗争的痕迹仍然随处可见;同样,在《生死抉择》中,官场上的现实逻辑最终让位于人民公仆的崇高品德。
它们既然是文学作品,又不可能完全是观念的反映或者产物,在观念显得空洞的时候,作家必须寻找办法将它变成生活中可以接受的文学。《生死抉择》上映后,很多人批评最后靠万书记回来而不是靠法治来解决问题仍然反映了传统的人治思想,是作品的一大败笔。但是,如果这个作品真的设计成李高成单纯依靠法治取得胜利,那这部作品在观众眼中就成了乌托邦,再多的营造真实氛围的努力也将白费。主旋律作品始终在观念与现实之间艰难地寻找着一个平衡点,这样的作品后世看来也许可笑,但是它们的确是一个时代特殊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