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当前 我们需要怎样的应急通信

时间:2019-05-13 13:3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洪灾当前 我们需要怎样的应急通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洪灾当前 我们需要怎样的应急通信》。

第一篇:洪灾当前 我们需要怎样的应急通信

洪灾当前 我们需要怎样的应急通信

连日来,持续的强降雨让很多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对通信业也造成巨大损失。与此同时,通信业更为防汛通信保障作出快速响应。7月8日,工信部召开防汛通信保障工作会议,陈肇雄副部长就进一步加强防汛通信保障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五点明确要求:落实防汛通信保障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保障、确保通信网络运行安全、做好应急抢修和通信保障、做好应急人员安全保障和防汛救灾宣传工作。

湖北省更是此次受灾严重地区。面对灾情,湖北三大运营商以及铁塔公司快速调集通信保障队伍奔赴一线开展通信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有2482个通信基站停电,退服基站数887个,经过抢修当前退服数77个,水浸未恢复160站;湖北铁塔公司累计应急发电保障3012次,出动人员3123人次,出动抢修车辆1198台次,出动油机3927台次。

通信怕水

洪灾对于通信设备可谓灭顶之灾,相关专家认为,面对水淹,首先抢修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防止二次伤害,运营商应尽快启动应急通信,抢通和修复顺序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基站如果建在楼顶将会躲过一劫,但部分机房将不会幸免于难,运营商应积极商议解决策略,尽可能止损。

而湖北运营商也正积极行动着,面对自然灾害和可能发生的各种极端情况,湖北运营商均表示,应对方案已部署,湖北电信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强调,将加强与电力、交通、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数据信息,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抢修工作。

当发生洪水淹没机房的情况,抢修人员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入机房,判断机房受灾的严重性,必要时转移重要设备,制定应急方案,将机房业务尽快割接至其他机房,保证机房业务正常运转。

同时,洪灾对于通信设施无疑将产生或大或小的摧毁,尤其是形成通信孤岛的灾区,将采用卫星通信等应急通信设备保证临时通信,并将现场的音频、视频和其他相关参数发送到相应指挥部门,获取灾区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救灾。

此外,由于受灾严重,山区塌方现象时有发生,电力中断情况较多,想要抢修光缆变得十分困难,对此情况,将指派工作人员作为“防汛卫士”赶往灾区,“防汛卫士”曾接受专业的培训,可通过地图显示模块深层次了解现场的基站停电和退压情况,更容易统计出哪个站点破坏更严重,可以合理优先分配更容易修复的基站,使抢修工作效率变高,尽可能保障用户的通话和流量使用,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另外,由于通信受阻,为了消除民众由于不能相互沟通造成的恐慌心理,湖北电信进一步表示还将发布汛期预警、高速和港口运营状态等短信,设立免费亲情电话,帮助寻找失散的亲人,让更多人可以互报平安。

可见,应急通信至关重要,如同救命稻草一般第一时间响应,为抗震救灾赢得宝贵时间,对于应急通信的功能需求和系统建设问题理应受到关注。

底线思维=应急通信

运营商基于应急通信均存在一套专业的系统,可以做到随时启动、快速响应,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资源的最佳调配,真正做到临危不乱,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电信行业资深专家舒华英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应急通信系统包括多套备案,通常有卫星通信、集群通信、移动基站、固网和通信车等,真正实现天上、地上、地下的三维一体应急策略。应急通信要首先恢复老百姓的通信顺畅,然后保持电源电力供应,恢复破坏设备等。应急通信应根据灾区特点建立方案,尽可能简单化各站点位置,提升网络的实用性,把硬件建设在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维持现有硬件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在用户速率方面应保证相应水平,支持大流量业务。同时系统要安全可靠易操作,在多媒体交互过程中,要相对统一接口和协议,保持网络体系的一致性。

据了解,我国重点突出以卫星通信为基础的通信应急方案,辅以其他手段,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移动相结合、技术与功能并进、手段繁多的综合应急机动系统,可以充分保证系统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靠性。

舒华英表示,当洪水来袭,移动基站和固网遭到破坏,卫星通信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发挥。卫星通信灵活多样、机动性好,面对孤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构建应急通信网,从而有效保证通信指挥和紧急联络。应急通信网络结构包括星状网、混合网等。卫星应急通信通常包括卫星地面站、应急通信车、机动便携站和卫星电话。

除了卫星和微波等技术手段外,中国电信于去年自主研发的CDMA小型化卫星,或许是这次救灾工作中在应急通信方面的亮点,其重量较轻,抢修人员可方便携带,并满足2M能力的手动寻星,在一些恶劣极端的环境下,如应急通信车开不进灾区时可灵活出击;而无线端应急通信手段的作用和重要性在现阶段已经不言而喻,包括C网、集群等,将重点提升应急通信的保障能力、移动性能和快速作业能力,并融合卫星带宽压缩、基站异地入网、LTE卫星中继应用等技术,再一次提升了应急通信的作战能力,可以有效地保证应急通信运营效率。

未来还需智能化

可见,运营商对于应急通信投入了大量资金,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次洪灾运营商可以沉着应对离不开平时的建设,应急通信已成为自然灾害发生时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一颗救命稻草,但是我国的应急通信设施相对还比较薄弱,国家也应该重视应急通信的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应急通信的管理体制机制并制定发展规划,建立及时应急的保障体系和部门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提升保障水平,形成理想的产业互动并发挥足够的支撑促进作用。

我国的应急通信设施相对还比较薄弱体现在一直以来应急通信的设施仍是以卫星对讲机和车载站为主,主要原因是过去3GPP LTE标准还无法满足应急通信的部分业务需求。未来,随着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让更多的警用、边防等设备具备联网的能力,包括各种平视设备、生理方面的采集设备和位置信息检测设备等,都会与现有网络进行融合并应用,通信将更加智能化,可以更好地为公共安全和应急通信来提供保障服务。

第二篇: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纪律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纪律

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有一个问题是我首先要面对解决的,那就课堂上的纪律管理问题。怎样维持以安静活泼又有序的课堂环境?怎么处置乱说话违纪的学生?其中一些案例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来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第一个要弄清楚的就是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纪律,又怎样来实现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课堂纪律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有经验的教师,首先一进课堂,就站在讲台上,把整个教室审视一番,检查一下纪律,然后再开始上课。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教法,几个平行班之间,课堂纪律好的教学效果就会很好。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一个学校成百上千个学生,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

那么课堂纪律的好坏是不是安静就好了呢?就学习而言,良好的安静环境是一个因素,特别是在自习的时候,因为安静学生学习就很容易投入,也就是说,让学生投入才是目的。不过安静并不等于投入,有的学生很投入,但他并不一定安静,有的很安静,但他并不一定很投入。比如:一个学生很安静,但他走神了。所以要让学生在该安静下来的时候,安静下来,该活跃的时候就活跃起来,这与课程的设计、教学组织有关。比如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方法缺乏变化或者教学节奏不当,这些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一个好老师很容易从学生的表情中观察到学生是否投入,并相应的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即便是学生缺乏自控能力,教师善加引导,也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让学生守纪律,这个过程本身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自我控制和尊重他人。当学生真正投入时,教师也会从学生发亮的眼睛和兴奋的表情中得到欣慰,从而更加努力地把课讲的更好。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该有多好。课堂纪律的好坏,并不一定取决于安静与否。一个好的课堂,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的话说,应该是“鼓舞人心的”。在《教学的革命》一书中他描述了“鼓舞人心”的课堂中可以观察的五种品质: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自主性——学生做出恰当地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教师,没有对抗和拒绝;觉察——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边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会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说:课堂纪律是该安静时就安静,该活跃时就活跃,课堂纪律好了,教学效果就自然好了。

授课教师要掌控课堂纪律,张驰有度.

课堂中应充分发挥民主,老师的主导性和老师的主动性相结合。

第三篇:我们需要怎样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硕果累累

1992年,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把中国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台阶。19年后的今天,中国这艘大船驶入新的关口,随着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成果,如何理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化解发展过程形成的各类矛盾,成为当前亟待探究的时代新课题。

“拿我们的日子和过去比一比就知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是管用的硬道理。”从四川到北京探亲的田强在西客站站台上乐呵呵地说。

百姓生活的变化源自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如同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度持续增长。

面对国际风云变幻,我们党始终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民生活从“温饱”跨入“小康”,战胜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入世贸组织大家庭,香港、澳门喜回祖国怀抱,“神舟”飞船腾空而起,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的发展,树起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事实上,“发展是硬道理”绝不仅仅是指单纯的经济增长,它包含了经济社会协调、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

打开《邓小平文选》电子版,检索“发展”这个词,在有1148页正文的三卷文选中,一共使用了1066次,平均将近每页一次。特别是第三卷,共有383页正文558次提到“发展”这个词。“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要实施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沿海地区较快发展起来,带动内地发展;然后到了一定时候,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加快发展”“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句句平实的话,讲出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道理。

在“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指引下,从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到适时实施西部大开发;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启动科教兴国战略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的发展硕果累累。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的发展观’三者是继承、丰富和发展的关系,建立在‘发展是硬道理’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引入了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系统,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陈清泰说。

发展中的问题还应通过发展来解决

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但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发展GDP,不少地方出现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在资源开采上,采了肥的,弃了瘦的;开了大的,甩了小的;挖了浅的,甩了深的。对此,彭真怀称之为“断子孙饭碗”,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利。“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能只是为了这一代人,甚至只是为了这一代的部分人,更甚至是为了某些官员的政绩增长而影响了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我们喝着污染的水,吸入着污染的空气,吃的是污染的食品,这种GDP的增长对各级领导的政绩无疑是一种讽刺。”

无论是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还是10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均未提及有关GDP增速的量性要求。

在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看来,这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信号。“核心是‘建立一个人民满意的社会’,这意味着对于各个地方政府的最终评价就在于‘人民满意不满意’,以GDP为主要甚至唯一考核指标的时代过去了”。

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将以什么具体指标考核官员政绩?中央提出的“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其标准又是什么?对于习惯了GDP思维的各级官员来说,如淡化GDP量性要求,其工作重心将置于何处?另一方面,要改变中国贫富、区域、城乡差距,必须依靠发展,如何科学处理这之间的关系?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历史经验证明,经济大起大落必然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如果经济全局出了问题,任何地方都不能幸免。各地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才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也有利于地方经济当前和长远的发展。

用发展开启人民幸福路

“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才是发展的科学态度。”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教授说,“惟有如此,才能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新旧矛盾,开创发展的新局面。”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将蛋糕做大,更应通过改变发展方式,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底层群众更好地分享蛋糕。事实上,当前多数社会矛盾都是利益诉求型,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些不稳定因素将得到有效化解。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国家独立和富强、为民族振兴、为人民幸福,进行了艰难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建立了丰功伟绩。从本期起,理论版开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栏,刊出相关文章,阐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党的优良作风、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理论问题。

幸福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和存在方式,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和共同向往。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转型期的社会矛盾逐渐凸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薄弱,社会管理领域存在不少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于

幸福生活的呼声和诉求比较集中和强烈。对此,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做长期不懈的努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顺应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并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发展是硬道理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当代中国已具备新的内涵和要求。这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其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既包括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加,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平衡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关于新时期实现人民幸福的理论指南,为人民走上新时代的幸福路指引了方向。

民之所需,国之所倚。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做好民生工作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已成为全党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以增进人民普遍的幸福感为目标的民生工程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最大任务,也是百姓的热切期待。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在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总框架下,各级党委和政府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民生工作新思路,有序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幸福”正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

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既从总体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系统规划,又从具体的方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行了科学部署,有利于解决人民面临的最实际民生问题,以缓解民生压力、夯实民生基础。科学发展观致力于经济与社会、社会内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理念,从实现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为民生幸福开辟新的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从而为实现人民幸福创造较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基础,使新时期的人民幸福建立在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之上。

经济增长有利于社会福利提升,但不等于社会福利提升。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开创中国经济社会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开辟中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通过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加快推进以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再造“富民优先”发展机制,控制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扩大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公正趋势。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只见“物”不见“人”、忽视民生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和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压力,将发展重点转向“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形成人的发展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和

谐统一和相互促进,真正有效提高国民的幸福水平

第四篇: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学生第一》读后感

看了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掩卷之余,我在想,我们现在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无容置疑,北京十一中之所以成为人人羡慕向往的学校,除了它优越的条件,还在于它的教育是开放的,是面向未来的。因材施教,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储蓄。

当前人们对教育的企盼无非有两种,一是在高考中金榜题名,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二是在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实现创业梦想。前者依靠知识的积淀,着眼于一时的荣耀;后者借助能力,着眼于长久的培养。

从一年一度声势浩大的高考来看,社会民众对教育的重视在不断加强,对学校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高考一结束,他们首先谈论的是哪一所学校的升学率更高,师资力量更强,考虑着下一步该把孩子送到哪一所学校,却不去考察一下哪一所大学更能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等到大学毕业,孩子的工作就成了他们最头疼的事情。文凭很高,因能力缺失而找不到工作或者失去工作的人比比皆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我们说了多少遍,而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却好少去身体力行。我们的教育多数是为了迎合家长们的心愿,宁愿背负着高分低能的压力,也要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诺言,否则家长就不买账。从我们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家长们渴望高分的愿望就很合理吗?我们的教育是否就要被家长牵

着鼻子走路?我们为了学校的生源和声望顺应了家长的心愿,家长买了学校的帐,可是未来的社会会买学生的帐吗?又有谁去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科知识没有错,学生必须接受基础学科的知识学习。可是,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学生的爱好、智慧、能力千差万别,适合接受知识的好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是快乐,不适合知识学习的学生就头疼万分。于是我们就有了所谓的差生,于是就有了问题学生的出现。如果我们的教育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平台,而不是一味地让他们成为“书囊”,广大师生将会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解放和快乐。

知识和能力,犹如东风和西风,我们要的不是谁压倒谁,而是它们的齐头并进,最终形成一股和谐的春风,孕育万千桃李。而哪一所学校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学校教育将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我坚信我们的外国语学校会成为这样一座人人向往的百花园。

第五篇:我们需要怎样的亲子教育

我们需要怎样的亲子教育?-罗博学

索引:他的手掌重重地落在年仅四岁的女儿脸上,小孩便一直哭闹。为了什么原因?聚餐中,孩子渴望多喝一点饮料,在座的都是长辈,气氛当然喧嚷。爸爸忍无可忍,做出了这样的举动。以至于过后的责备,充斥着整个过程。

我知道这又是一次严重的家庭灾难。将此看作一种灾难,其实没有一点夸大其词。虽然他的意思是:为了管教孩子,同时为了挽回在人前的尊严,但是给她的心灵 一定会留下严重的创伤,她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只能在哭闹中,显示出心灵受伤的委屈。很长时间过去,她的小脸还是一片红晕,让人好生心疼。

我认为不应采取此类方式管教孩子有很多理由:

第一:这是早熟的一代。她们心灵的早熟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孩子在未成年时经历的一切,都会对她们的成长产生影响。无论她们遭遇的是来自家庭,还是来自 于学校。也许幼稚园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会成为孩子一生努力的标竿;来自家长一句失去理智的责备,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导致自卑与自闭心理。

第二:对待一个年仅四岁的女孩,采取这样暴力的做法显然不妥,无论家长是站在什么立场上。她们是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在餐桌或其它场所,任何人都不会刻 意指责孩子任性的举动。当然,管教是另当别论。合理的教育既非溺爱,也非暴力教育,而是充满智慧之爱的教育。有很多理由告诉我们,他的举动过于鲁莽失去理性了。当小孩开始感受到父爱的逐渐缺失,最危险的后果也许已经酝酿。爸爸意识到这一点,他并不是在体罚孩子,也并非实施家庭暴力,只是在忍无可忍的关头对孩子进行一次“巴掌教育”,他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又微笑着送给孩子许多糖果。她忘却了疼痛,逐渐欢乐起来。

很多孩子在成年之后,往往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变质”引发出偏激而危险的行为导向,如清华学子刘海洋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等等。追根究 底,这些问题其实早在他们童年,乃至于青少年时期就被深深埋藏下来。目今出现太多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与他们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得到正确而智慧的教育,有不可 分的联系。每当我看到那些在铁窗内的年轻生命,便想到了许多。

我发现为什么在中国,家长和孩子之间难以达成共识:我们几乎不可能有成为朋友的可能。中国式的教育中,孩子眼中的父母是独裁式的家长,他们没有温暖的情 怀,没有慈善的理念,也没有非常人性化的教育。他们所期望的子女是言听计从,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代表独一的真理,人世间的所有真理都被大人掌握,以至于父母 自身便是上帝,孩子只能无条件地听从他们,从此失去了自主意识,不具备思想自由的权利,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当某异性朋友中学时与男友离家,数月未 归,其父母颇带有“独裁式管制教育”的色彩,其家庭教育的失败影射出中国式亲子教育不被真理引导而产生的一系列根源性问题。对于中国式缺乏真理的亲子教 育,巴金在《家》里完成了一次宏观的集体性反思。觉慧、觉民、觉新都取“觉悟、自省”之义,他们渴望个体的自由与新世界、新理想,而作为家族真理代表的高 老爷在氏族社会中拥有愚昧而强大的主导力量,由此导致家庭的冲突,以及社会的冲突,最终酿造时代悲剧。家庭是培育孩子健全人格与完整思想体系的第一学府及 第一社会,倘若一个家庭中没有真理、自由、平等、博爱,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带来的心灵创伤则十分巨大。

对比西方民主社会的亲子教育,以圣经为终极真理的思想观念深深维系着父母与子女之间平等、互敬、互谅、互爱的亲情纽带,“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 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新 约圣经·以弗所书)。圣经作为千千万万个西方民主家庭的必备经典,是一个家庭和谐、美满、喜乐、自由的根基,他们共同站立在上帝的真理面前,除此之外,没 有绝对完美的个体,“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新约圣经·提 摩太后书)。耶稣史无前例的宣称祂是道路、真理、生命;耶稣宏观的生命形态已然囊括了真理的各样范畴;在耶稣的国度,为人之父学会谅解、自省、付出、与宽 恕;为人之子也必然懂得谅解、自省、付出、与宽恕。如此,便成功塑造一种健全而美满的亲子教育,上帝的真理维系着彼此之间的情感交融。

《活在美国》的作者,作家兼传道人的范学德老师数月前电话中与我聊到他与孩子之间如伙伴、如兄弟的情感交流,我是由衷的羡慕和祝福。

祈祷耶稣的真理与生命,在目今所及的当下,在并不遥远的未来,走向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每一个家庭,都将绽开一朵自由、光明、且满含笑意的花蕾。

《在上帝的爱中肯定自己》

梦凡今年读初二,临近开学,容易陷入焦虑和紧张状态,甚至意欲辍学。我一直关注未成年孩子的心理成长。孩子在未成年时期的心理发育,对其今后的人生有至 关重要的影响。与梦凡交流,能够感受到她的自卑感,她的自卑直接来源于“分数未上线”、在学校不被认可的片面误导。我相信在中国目前并不完善的应试教育的 体制下,很多学生都会被动式陷入类似的心理困境。

应试教育根植于功利心态:考试和分数成为衡量一个学生潜在价值的唯一标准,由此导致成人世界片面而扭曲的价值观:金钱是衡量一个人潜在价值的唯一标准,因而使社会脱序,商业贸易等各领域都缺乏最基本的诚信,以致悲剧泛滥。应试教育完全以分数论成败,以考试断英雄,素质教育的本质仍然属于应试教育。人们将 “素质”片面理解为“考试素质”,却忽略了其余层面更重要的基本素质,如: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以及人格素质。忽略这些,便酿造了马加爵、刘海 洋的悲剧事件,也出现了中国政法学子的弑师案。中高考因一分之差,断送了无数学子的人生理想,令多少贫寒的家庭陷入困境。至于孩子作为一个鲜活生命所急需 的人格培养、以及自身的人性闪光点,却被严重忽略。比如梦凡,她的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对弱势群体的深切怜悯,与同龄女生相比,表现出相当的成熟,读初

一 时,被选为班长,其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肯定,初二时因为成绩功课的“暂时性漏洞”,让她产生心理自卑感,其亲情关系、师生关系、心理健康,或多或少受 到影响。

凡是心理自卑的人,心灵处于非自由状态,被外界事物奴役,因此无法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并最终超越自己。对于梦凡,急需的并非采取恶补以提高 她的学习成绩,而是帮助她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并建立信心,应该尝试以基督信仰的普世伦理让她从

“酱缸文化”中得到解放,开拓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刘墉在《肯定自己》的教育读本中写道:“每个人应当从小就看重自己,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先得肯定自己。”类似的自我肯定在无神论的教育环境中,往往导致盲目的心理自大,因为在肯定之前,缺乏自我认知。为了纾解梦凡的心理阴影,我与她分享了上帝与人的关系。

第一:任何生命,都不是一个偶然的存在。你的生命源自上帝,你无须再因“进化论”的诱导而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生命失去热爱。上帝在光明之中,每一道 光线出自于他,由他照亮了整个世界。你是世界的一部分。你的生命本身是上帝爱的一部分,你不是为了考试而存在,也不是为了其它事物而存在,你是因为上帝而 存在,你的生命因爱而有,你是为爱存在。你的生命本身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不被任何事物局限或贬低。《独立宣言》最新译文中,人并非“生而平等”,任何生 命降临,势必因为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外貌长相的不同而本质不可能平等,但因为“受造而平等”,上帝赋予一切生命以追求幸福、自由、光明的权利,上帝以超 越人类之爱的爱,爱着每一个人。也许你并不美丽、聪明、和富有、或生理有一点点的残缺,但都无法阻碍上帝对你的爱:“上帝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你从 远处知道我的意念。(诗139)”上帝对你的爱包括你的不可爱,你的失败、软弱、痛苦、和忧愁,他仍然无条件的爱着你。因为上帝是爱,你是他眼里杰出的创 造,他创造你的那一刻,运用了最卓越的智慧和心血。你必须明确一项重大事实:在你没有肯定自己之前,或者,当人们否定你的时候,上帝已经肯定并完全接纳了 你。你的存在本身即是宇宙间恢宏而壮烈的神迹。

第二:你必须在地球上给自己一个定位。你虽不完美,然而上帝赋予每一个生命不同的潜力与恩赐,你无须因为成绩的滑落而自卑。功课方面,寻求上帝赐你智 慧,尽你所能,但尽量保持快乐、友爱、完整的心灵。当你具备完整的心灵,你会在上帝的带领中发现自我,与室友和睦相处,日渐学习处世为人的基本智慧,这是 你日后的最大保障。永远记住:即使遭人唾弃的乞儿,上帝同样赋予他们尊严。任何人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使命。上帝更看重一个人的“内在成就”:诸如苦难中感 恩,孤独中自省,和绝望中守望。他希望你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站立在心灵的地平线上,前方将是荣耀的曙光。

第三:希望你在《阿甘正传》与《给我三天光明》中获得启迪。你会看见:上帝如何在一个残缺的生命身上,彰显他毫无保留的爱与智慧。除此之外,你仍然需要 感恩。你的物质生活已相当富足,获得喜悦和信心的最佳方式,是将所拥有的十分之一奉献给一位乞儿,并为他的生命祈祷

下载洪灾当前 我们需要怎样的应急通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洪灾当前 我们需要怎样的应急通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们需要怎样的稳定(大全五篇)

    编者按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稳定”、“改革”、“发展”是三条互相关联的主线: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在思考社会管理创新这个当今中国思......

    期末了,我们需要怎样的总结

    期末了,我们需要怎样的总结 期末,老师们开始写学期(学年)总结了,对于一些学校的老师来说,这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情,为何?下载呗!以前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现在“抄”都不用,直接复......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小结

    附件三: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小结” 进入课改前“课堂小结”一直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备环节,司空见惯。进入课改后似乎又不是一个必要环节,但它又实实在在地影响到课堂教学......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 8月15日作业6501040154 新疆语文3班 喻华 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在上课前所作的准备。它是对教学个环节(从预习、导入到展开和小结)的预设,必须考虑教......

    我们需要怎样的“德育”-德育五篇

    我们需要怎样的“德育”作为“促进社会文化传播的过程”道德的教育,其明确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的性格和精神福祉(人格)产生持久的好的转变,间接地,让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发生好的变化,最......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读后感

    大家都发表了对于该文章的感想,我觉得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差就以此为借口而忽略过去,我也是有思想的人,虽然有时候想什么只有我知道,因为表达不出来,对《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防台风.防洪灾应急预案

    防台风、洪灾应急预案 龙厦铁路工程艰巨,技术复杂,所处地域常年水害不断,台风频繁,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各种安全质量的突发事件。为提高应急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及时、有效地控制和......

    洪灾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附件1中煤第三十一工程处洪灾应急救援演练方案1、前言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