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财务总监在实施中的作用
强化财务总监在实施中的作用
“>强化财务总监在实施中的作用2007-02-02 21:55:36
中国实施走过了一段探索的道路。前年中国应用的企业达多家,近亿元的投入打了水漂“。自××年的春天以来,中国的市场又一次火了起来。在这种对新技术的燥热中,许多人只讲百强中采用的成功案例,不讲大量失败的教训。只宣扬体现的先进管理理念,不介绍实施中的巨大风险。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誤导了很多企业家。他们怀着能够进入仙境的真诚愿望,倾其所有,上马其结果,多数成为了神坛上的祭品。惨痛的现实告诉我们:企业必须防止盲目上马,误入陷阱的风险。在这方面财务总监应该而且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强化财务总监在实施中的作用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付主任王汝林
当前企业实施风险大,失败率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实施中,相当多的企业领导认为,项目是高新技术,企业不大懂,只需做好配合就行了。因此,管理权旁落,只去签字掏钱者。以至“项目方案无审定,项目进度无要求,项目延期不过问,项目超支无考评”。使项目变成了“稀松工程”,“马拉松工程”。这分析起来固然可能有多种原因,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注意强化财务总监的作用
我们常说:财务总监要“明确而有效地控制每一项资金的运用”。那么,怎样在实施中充分发挥财务总监的作用并对“每一项资金的运用”都进行有效地控制呢?
一、抓好三项财务分析才能防止盲目上马误入陷阱
中国实施走过了一段探索的道路。前年中国应用的企业达多家,近亿元的
投入打了水漂“。可惜,八十亿元买来的教训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深思和警觉。
自××年的春天以来,中国的市场又一次火了起来。
在这种对新技术的燥热中,许多人只讲百强中采用的成功案例,不讲大量失败的教训。只宣扬体现的先进管理理念,不介绍实施中的巨大风险。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誤导了很多企业家。他们怀着能够进入仙境的真诚愿望,倾其所有,上马其结果,多数成为了神坛上的祭品。
惨痛的现实告诉我们:企业必须防止盲目上马,误入陷阱的风险。在这方面财务总监应该而且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⒈抓住立项分析
项目立项是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周期长,投入资金大,因此,企业在立项分析时应对其进行“需求分析”。也就是说,要对企业提出的需求,进行衡量和确认。要论证“确有需求”,并“值得投资”。项目
才能立项。
当前,一些财务软件和供销存软件,“一变脸”,就楞说是根本没有对生产或管理流程进行“过程控制”和“过程管理”的逻辑设计。甚或有的的设计和编程人员还不懂得软件工程学和的过程控制理论,在这种情况下,软件商种种满足企业需求的承诺,只能是虚假的大话。
因此,在确认“值得投资”时一定要防止这些变脸软件冒充软件的情况。免得误入陷阱。
⒉抓住投资预算对比分析
投资预算对企业选购软件是一种约束,也是与软件商洽谈价时的尺度更是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由于是高新技术,很多财务总监觉得不懂行,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和高深。项目的预算,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企业选项考察费用;
系统购置费用;
项目实施费用;
流程变革费用;
培训教育费用(外部和内部讲课,添置培训设施)
数据整理费用(企业数据整理和规范化的成本)
二次开发费用;
系统维护费用;
项目人员费用等。
确定了资金投入预算后,还应进行不同软件商不同报价的对比分析。从分析中进行比较,帮助项目经理做好决策。
⒊抓好经济效益分析
投资效益分析是对企业投入的资金所能产生的效益进行的一种预测和评估。
它包括:直接经济效益评估、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前者是一种定量的分析;后两种是一种定性的分析。
投资效益分析的关键是要看“有没有实现预期的实施目标,取得预定的应用效果”。
这里反应有没有实现预期的实施目标,取得预定的应用效果不能概念说
话。关键是要进行定量分析。
有的软件商说这是高新技术不能进行定量分析。那是一种障眼法。其实,这种定量分析完全是一种常规管理下分析的量值。下面举一些常用的指标为例,说明可从哪些方面取得数据来进行定量分析。比如:
库存降低量。可用资金利息支出的减少来表示;
降低库存盘点误差率。可与历史误差率数据相比较;
降低超储比。可用资金利息和历史上因超储增加的成本和造成的损失衡量;
提高资源利用率。可用增加销售收入来表示;
提高合同履约率。可用减少违约赔偿费表示;
降低采购成本。可用折扣优惠、减少采购中的差旅、运输、保管费等表示;
减少财务差错。用减少坏帐损失表示;
加速资金回收与周转。用资金周转次数表示;
成本控制与精确计算。用单位成本的降低等表示;
生产效率的提高。用单位时间产出量的提高表示;
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用降低质量成本和废品率、返修损失表示等;
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在一个非常明显的方面就是:加快了对市场的响应速度。这是一个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最最重要的体现。从这些方面的分析中我们完全可以计算出他的价值量。可以看到实施以后明显的效果。
二、把好五道关口,才能规避和减少实施风险
控制项目中的资金拨付是财务总监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规避和减少项目风险的重要措施。根据经验,主要应控制五个环节。
⒈预先拨付,要控制方案的完整性。
项目签约以后,一般软件商都要求要预付一定的项目资金。财务总监可以而且应该审查项目实施方案的完整性。把好这个第一道关口。
最近,组织专家对个信息化方案进行审查表明:当前%的方案不具备方案的要件。很多方案只是一个软件说明书。方案中没有实施计划,验收标准,培训安排。没有监理方对方案的审定意见书和方案商的修正补充意见。在没有完整的项目要件的情况下,拨付资金势必存在很大风险。
⒉中期拨款要控制进度的符合性;
就国内情况而言,一般有中期付款的约定。中期财务总监监控制的重点是:
项目进度和计划的符合性;
相互关联环节之间的符合性。
由于项目进度的伸缩性是很大的。相当一些财务总监实践中往往感到不好办。其实,这里只要抓住三个环节就行了:
第一:抓软件商提交的进度报告;
第二:抓监理人员监控进度的验证报告;
第三:抓本单位项目负责人的进度确认报告。
三个报告之间应该有一致性和关联性。验证情况和三个报告应该作为项目进度的重要见证和依据。并应按“受控”文件存档备查。
⒊要控制成本的隐性扩张
相当多实施的企业,成本处于隐性扩张中,不断遇到的问题和对软件不断的修改形成了一个怪圈。使项目成本形成一种无限膨胀的“无底洞”。拖得企业无法承受。
这除了软件不成熟的无控因素外,所有的都是可控因素。之所以形成隐性变量成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软件商预留了“获利的偷手”。项目进展到一半,上不去又下不来,要多少钱,企业就得给多少钱?!
其实,这是一个不攻自破的二难推理:要是具有控制成本的先进性,就应
该能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要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实施成本,那就说明软件不具有控制成本的功能。
因此,财务总监在项目实施中,要敢于用软件本身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原则进行控制和管理,就完全可以堵死上马工程成本隐性增长的黑洞!
⒋后期拨款应控制项目的验证性
项目完工,实施方应提交项目完工报告;监理方应提出完整的项目监理报告;监理报告中应就项目的功能、安全稳定情况提出验证性情况的说明。本公司应提交项目试运行的稳定性运行报告。验证不合格的、或是三方的报告没有相关性的不能进行项目验收。
⒌防止重复计费的可能性
重复计费是一些不讲商誉的软件商多收费的一种花花点子。也是造成费用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重复性计费一般在以下五种情况下发生:
混淆定型模块功能和新增开发功能的界限;
多报二次开发工作量;
延长调试周期;
模糊应该服务范围和扩展服务范围的界限;
变换名称,增加培训的工作量。
只要财务总监了解和把握了这些内涵,就能把住资金流向的又一道关口。
三、发挥财务总监的作用,才能以最佳方式配置核心技术
实践告诉我们:企业上马的过程是在配置核心技术的过程。这期间,必然会出现某些不适应性。只有调动各种管理要素,运用多种管理职能,不断的调整这种不适应性,才能形成一种增量保障能力,保障的有效实施和企业战略的落实。
上线以后,并不是项目风险的化解,而是项目风险的重点转移和延续。无数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约一半左右的项目会在实施中流产或失败。这其中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数据出了问题。对于这些纠错工作的查找,项目实施经理会很困难。但是,财务总监将很快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再以实施中的项目监理为例。尽管我国已经建立并实施了信息化项目监理制。但从实践看,效果并不理想。许多业主单位,对如何引进监理机制,怎样发挥监理的协调和监督作用,也还很不明确。
某些监理公司,也还缺少可操作性的监控手段和监控能力。以至监而不理,应监而不监,应理而不理的情况大量存在,经常发生。
这一情况说明;在进行核心技术的配置的过程中,只加强过程控制而不进行财务监管是不行的。必须在进行过程控制的同时加强财务监管,形成一个多维管理要素的整合实施能力和整合管理能力,才能取得配置新技术的最佳效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财务总监在实施中的作用是
非常重要的。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就一定能为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如何强化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如何强化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2016-06-28 10:20:56 来源: 作者:7天论文网 【大 中 小】 浏览:4次 评论:0条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81年由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在《z 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当中提出的,但其最早产生并实践是在日本。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实践的核心,推动着组织的发展,凭借着人本管理的理念成为企业致胜的法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曾说“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是核心竞争力”。20世纪80 年代之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传入中国,逐渐引起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包括企业经营思想、企业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传统风俗、精神风貌等。“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才就是企业之本”联想集团柳传志如是说。可见人力资源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涵盖六大板块,即: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管理,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主要可以通过人员招聘、培训以及绩效考核来体现,那么到底怎么有效地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融合起来呢?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诠释企业价值,重视招聘工作
公司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要什么样的员工,不要什么样的员工,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计划和政策又决定了企业要在当下招聘符合什么条件的员工,所以具体而言,在员工招聘过程中,面试官应该将企业文化和公司的用人标准有机结合,在诠释企业价值的前提下对应聘者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以此选择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而且实践证明只有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员工才能在公司内部得到长久的发展,如果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悖,那么员工就会和人力资源部门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同时由于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不一致,会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产生消极怠工、擅自离岗,甚至离职等现象,进而影响组织效率; 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企业文化的无所作为,又反过来使得企业的核心力量削弱,企业文化也成了一个假大空的东西。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进行招聘时不能再仅仅以面试者的个人表现和资历作为评判标准,一定要考察求职者的个人动机、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招聘过程中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从源头把关,重视员工招聘。
正如宝洁公司的价值观: “ 领导才能、主人翁精神、诚实正直、积极求胜、信任”,这构成了中国宝洁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而在宝洁集团校招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影响也体现得尤为明显,先是公司在宣讲会过程中进行的企业文化宣扬,其次是笔试阶段对企业文化的考察,最后是面试流程中对面试者关于企业价值观的提问,所有的这些招聘环节都保证了宝洁集团招到的人是认可并拥护宝洁文化的,这样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因此才有“我骄傲我是宝洁人”这样的说法。
二、结合企业精神,稳抓培训工作
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所具有的约束功能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中的约束机制不谋而合,而两者能够相互融合之处就是员工培训。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员工培训一直是一个让人力资源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因为这项工作关系企业未来发展却又很难开展。培训的过程不仅是向员工展示企业特色文化、传递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员工接受企业文化输入,快速了解企业的有效途径。于是很多管理者开始抱怨在员工培训上确实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和物力,但就是看不到效果,最后也只得慢慢流于形式了,这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将企业文化和培训工作较好结合。员工培训是指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的,因为公司业务发展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的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管理活动。一般培训内容涵盖企业文化、员工基本素质、工作内容、业务技能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教育,现在的培训方式主要分为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培训内容的多元化和培训方式的多样化让培训工作变得复杂而难以控制,所以如果企业只是一味的对员工进行“ 洗脑教育” 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培训工作应该是使企业文化更深化的载体和落地的途径,适当的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培训工作中才能达成培训的目的。比如在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中就说明公司到底是硬汉文化还是赌注型文化? 是强文化还是弱文化? 是过程型文化还是结果型文化? 这些文化的诠释能够帮助员工更好的认同和信任企业,从而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并提升对公司的忠诚度。松下电器就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下,把企业文化的导入作为培训的重点,1964 年松下在大阪建起了占地14.2 万平方米的大型培训基地,一年开支40 亿日元(占总销售额的0.1%),大规模的人员培训在提升松下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之上,又为松下集团的创新注入动力,使得企业的新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向世界市场。松下幸之助对企业文化的诠释是“松下电器公司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产品”,即:员工至上。这样完美的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员工培训中当然为松下电器的人才培训和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三、融入企业文化,完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绩效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程序,制度是程序的保障,程序是制度的落实,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在符合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前提下考核员工业绩水平。企业常常将考核的结果与员工晋升、职位调动、薪资福利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在实现员工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达到组织预期的目标。麦格雷戈认为从管理的实践来看至少反映出一种心照不宣的信念,即: 认为激励人们去工作是一个“机械学的”问题,在相当的程度上,一个人被看作是一个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必须有外力的作用才能让他运动起来———激励他去工作。所以企业应该制定科学、公平的绩效考核标准来考核员工的业绩,激励他们更好的参与到日常工作中,因为绩效管理的标准无形之中就在引导员工产生相应的行为,例如在硬汉型文化的公司中,员工内部可能更倾向于相互竞争来获得自我认同; 而在赌注型文化的企业中,员工就需要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因为一个简单的决策,员工可能就需要等待若干年才能知道这一决策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收益。
企业文化在绩效考核方面主要是体现其引导和激励功能上。企业文化的牵引导功能可以使企业形成一种“ 文化定势”,能把全体员工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 激励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建立一系列合理的激励体制,使得员工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例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形成竞争意识,从而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便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各项工作,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良好的绩效标准是能将科学的激励体系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相结合的,而不是只一味强调工作效率而忽略了对员工的关爱,这样只会造成更多“富士康式”的悲剧。
河南省著名民营企业———胖东来商贸集团,就是以“ 公平、自由、快乐、博爱” 的企业文化而举国闻名的,其还被称为“零售界的海底捞”。轻松、自在、快乐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位胖东来人都更好的享受工作的乐趣,也做到了为每一位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当然因为零售行业的考核重点是在顾客满意度上,所以企业也根据其实际情况在员工的绩效考核方面严把关,如: 专门设立了“ 顾客投诉奖”,出台了《星级评定考核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将企业文化中的负强化和正强化都有效的融入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层面,让企业的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同时也使得企业达到了每年50 多个亿的销售额。四、渗透企业之魂,培养礼仪礼节
麦格雷戈在其著作《企业的人事(性)方面》曾说过“今日美国在管理人力资源产业上若干令我们最为挠头的问题,可直接追溯到“权威是绝对必需的”这一设定,并追溯到从这一设定引申出来的控制人们行为的很不适合的企图”。
这说明了绝对的权威和完全的制度化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大问题,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教育才是更加有效而且人性化的手段。
关于文化礼仪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最初是由特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在他们的著作《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当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企业的日常惯例和常规活动可以向员工们表明企业所希望他们产生的行为模式。例如公司每年的年会、每月的部门汇报、每天的例行晨会、每次开展的员工素质拓展活动等等,都属于企业的礼节和礼仪。坦德姆公司每周五下午人人都要参加“啤酒联欢会”,这个仪式远远不止让员工在一周紧张的工作后得到放松这样简单,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让工作群体之间进行非正式的沟通和联络,更好的诠释企业“ 创造活动体会快乐”的理念。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才是更好的体现企业文化的价值,也是能够更好强化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凝聚功能。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人才争夺战也变得愈加激烈,任何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在寻才、识才、留才和育才之上,这就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而人才为公司服务的前提是他们认同并支持企业的企业文化,而文化作为组织的无形资产和精神支柱,又对员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企业文化不是知识修养,而是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 不是利润,而是对待利润的心理; 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人生处世哲学; 不是企业管理活动,而是造成这种管理方式的原因。有效的将企业的文化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必定会给组织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M].李原,等,译.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段维龙.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孙朝晖,赵凌宙.企业文化有效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2).
第三篇:浅谈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培养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廖黎明
【摘要】阐述了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项目经理的管理素质、组织能力、知识结构、经验水平、领导艺术等都对项目管理的成败的影响,并对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素质能力、项目经理的挑选与培养等方面进行建议
【关键词】建设项目 结构模式 项目管理
组织形式
本世纪50年代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和国防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建设很多大型、巨型工程,这些工程技术复杂、规模大,对项目建设的组织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1938年美国所进行的北极星导弹潜艇工程,有8个总包公司、250个二包公司、9000个三包公司、有几十亿道工序,怎样策划、怎样管理成为一门值得很好研究的科学。1961年至1970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花费300亿美元,42万人参加,涉及120所大学、2万家工厂。再如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1992年开始研究,从1999年神州一号上天,到2005年神州六号顺利返回,花费超过2000亿元,三千多家单位和数十万科技人员参与。象这样浩大的工程,要协调好若干单位和部门间的关系,就必须采用项目管理法才能实现。
在我国历史上,万里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都体现了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在高速公路工程、铁道工程、水利电力工程等建设领域中也成功地应用了项目管理。应用项目管理法施工的一个成功范例是鲁布革电站建设工程。
为适应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需要,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应当有三个层次:一是经营决策层。它是企业的核心,其任务主要是开拓企业外部市场控制项目的总成本,承揽工程任务等。二是施工管理层。这是企业为推行项目法施工所建立的生产指挥中心,它应该掌握生产要素调配权、劳动分配权,同时拥有一批施工、生产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财会人员、合同管理人员和其它人员。三是劳动服务层。这是为工程项目的施工输出劳务的一级组织,包括施工队一级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在项目管理组织中,形成了几种项目组织的结构模式:职能化项目组织、项目化项目组织、矩阵化化项目组织和混合组织。选择什么样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要根据企业和项目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一般说来,应考虑的因素有企业人员素质、管理基础的情况以及项目本身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序、专业多寡和项目经理的素质与能力。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混合式项目管理组织。这是完全按照对象原则组建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适用于大型项目和工期要求紧迫的项目,或者要求多工种、多部门密切配合的项目。首先应聘任项目经理,从有关部门抽调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班子,然后抽调队伍归其指挥,建立一个项目工程队,组成新的项目管理经济实体。项目管理班子是施工企业组织的一部分,其人员来自企业各业务部门和企业下属单位。项目经理在企业内部采用招聘、自荐并通过公开考核答辩的方式产生,然后由项目经理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并通过公司审批。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不受原来部门层次的限制,项目经理可能来自于较低层次的部门,这种方式重视的是个人能力,而不是等级。本文着重阐述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
项目经理是项目实施的最高领导者、组织者和责任者,在项目施工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项目经理的地位
1、项目经理是协调各方关系的桥梁和纽带。项目经理在组织结构上处于各方的核心地位。对外,项目经理作为施工企业在项目上的全权代理人,他代表和维护着企业和项目的利益;对内,项目经理对项目行使管理权,对项目目标的实现承担全部责任。在人事管理上,项目经理负责沟通、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冲突和纠纷,所以项目经理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
项目经理应定期向企业汇报工作,向项目的职工大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并接受监督。
2、项目经理是项目合法的最高当事人。项目经理受企业总经理的委托,在合同关系上负责处理与业主、监理等社会各方的关系,按合同履约是其一切行动的最高准则;拒绝承担合同以外的其它各方强加的干预、指令、责任是他的基本权利;在合同与法律范围内组织项目建设是他的基本义务。
3、项目经理是项目信息沟通的发源地和控制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来自项目外部业主、政府、监理、当地社会环境、国内外市场的有关重要信息、指令,要通过项目经理来汇总、沟通、交涉;对于项目内部,他需要及时掌握来自本项目各个方面的消息,便于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制定计划、作出决策、组织实施和协调指挥。
二、项目经理的作用
1、领导作用。为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经理的领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出主意;二是用人;三是培训下属;四是分层授权。如果没有主意和办法,又不会用人,就难以实现项目的领导作用。此外,项目经理还应该维护项目班子成员的正常利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2、管理作用。为了实现对项目的领导、计划、指挥和协调,项目经理要依靠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对项目进行管理,如发布命令和指示、建立和健全经济责任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此外,还应不断提高项目经理自身的管理水平,改善管理作风,增加管理的艺术性。
3、协调作用。协调也就是将各种汇集到工程项目的指令、信息、计划、办法、方案、建议制度等,通过协商、调度、运筹使其配合得当,步调一致。此外,对各种资源通过进度计划和活动明细单等形式进行协调。协调的基础是计划和良好的工作气氛
4、专家作用。项目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项目经理管理着由企业内的专家、熟练专业工程师组成的一班人,因此,不但要有很深的专业技术造诣,还应具备相当高的管理水平、政策水平和组织能力。他必须根据项目特点和实施目的人员来确定工作标准和管理方法。在大型项目中,项目经理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计划和进行协调,其总体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小型项目,项目经理则要亲自过问技术问题和某些专业管理工作,其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则显得更重要。
5、决策作用。决策是以信息为基础的,项目经理要根据信息来估计决策的最佳时机,并确保得到所需的最新信息,为稳妥地作出决策承担责任。
6、激励作用。项目经理应能够在项目遇到困难时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同下属进行对话、交流和公开讨论是激发工作热情的一种良好方法。向项目班子成员甚至同职工讲明项目的目标和当前的困境,同他们一起找原因、定措施,可以弥补项目经理在能力和经验上的不足。讨论要做到目标明确,这样才能激发项目班子成员的兴趣,坚定他们实现目标的信念。
7、社交作用。为协调和解决某些问题,项目经理需要经常与内部、外部人员协商和谈判,以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要取得好的谈判效果,除要讲究谈判艺术外,还要对谈判时间和谈判事项等加以灵活掌握和控制。谈判时要有书面记录,并得到对方签认,不能只凭记性。因此,项目经理必须是一个谈判高手。
三、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素质及培养
作为项目经理应当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体来说,项目经理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专业及管理知识;领导艺术及协调管理能力;实践经验及技能训练。同时,既要有专业技术知识的深度,又要有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知识的广度;必须既是精通本项目专业知识的内行专家,又必须在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上训练有素。项目经理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并结合施工管理实际进行选拔。项目经理首先应具备大学本科或专科工程技术教育的知识水平,这一点只能在学校里通过正规教育完成。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项目经理大多是受过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学习,并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成长起来的,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但在管理理论方面缺少系统的学习,有一定的不足。
我们主张,作为项目经理,首先应经过工程技术专业的学习,因为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次项目经理应具备一定的工作阅历,经受一定的实践训练,以培养其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广泛的兴趣而通过上述基本训练以后,对较为理想和有培养前途的候选人,可委派项目经理助理、或担任小型项目经理,一般情况下,担任过三个以上小型项目的项目经理,其项目管理实施效果较好的人员,才能派任大中型项目担任经理。此外,为了尽快培养项目经理人才,仅仅通过实践锻炼是不够的,因为实践锻炼的周期较长,且在实践中很难较快地拓宽知识面。为此,我们建议从既有工程技术知识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选送尖子参加项目管理研修班、研究会,使其从管理理论如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价值工程、计算机及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上进行系统的学习。(有统计表明,项目经理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组合培训:经验学习、在职培训50%;正规教育、开辟特别课程20%;专业性会议、研讨会10%;自学20%)
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管理和实施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此,对项目经理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项目经理应当具备的素质特征和性格特征。首先具有以下素质特征:有精明而实际的管理经验,拥有成熟的个性与魅力,较强的技术背景,与高层领导关系良好,曾在不同岗位和部门工作过且人际关系良好,具有创造性思维,具有灵活性、同时又有组织和纪律性。其次应具有以下性格特征:诚实正直,预事冷静果断,善于沟通,自信、坚忍不拔、进取心强,多面手。同时,项目经理还应具有可信性、敏感性和领导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雪青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毕星 翟丽
《项目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3、Step.p.robbins 和 Mary Coulter 《Management》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James R.McGuigan
R.Charles Morer Frederick H.deB.Harris
《Managerial Economics》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廖黎明:男,工程师,35岁,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电气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历。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从事工程投标、工程验工计价及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十余年。现正在攻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项目管理专业的工程硕士学位。
第四篇:浅谈在企业体制改革中如何强化纪检监察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在企业体制改革中如何强化纪检监察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正逐步向现代企业体制转化,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主体,企业活力不断增强。但一些企业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力,有的人借改革之机,钻体制不健全的空子,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如何在企业体制改革中强化监督机制,防止和遏制腐败行为,是一个值得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当前企业体制改革中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
1、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工作较软弱
在少数企业中,监督机制残缺不全,监督部门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或流于形式,避实就虚,不能真正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其原因,一是这些企业的党政领导对监督工作不重视,“一手硬,一手软”,使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孤立无援,硬不起来。二是有的领导干部自恃权力大,责任大,贡献大,是“特殊公民”,不要监督;有的领导干部听不得逆耳、刺耳之言,“闻过则怒,讳疾忌医”,拒绝监督;有的领导干部本身就心术不正,行为不端,视监督为“芒刺在背”,必欲去之而后快,想方设法排斥监督。三是纪检监察机构弱化,人员缺编,素质不高,难以发挥作用。有的则身兼数职,精力不济。四是有的纪检监察人员心存杂念,患得患失。监督领导怕受到打击报复,监督其他人员怕得罪人,失“人缘”、丢选票,因而对违规违纪行为睁一眼闭一眼,不能履行监督职能。五是政策观念上的模糊,一些似明非明的提法和“政策撞车”现象,使人产生困惑。如业务接待,我国已跨入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建立良好的对外业务关系和社区关系是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业务接待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接待的“度”上不太好掌握。况且,各地情况有所不同,西双版纳属旅游热点地区,接待量和接待费用自然要比其它地区多。又如通讯费用,市场千变万化,商机稍纵即逝,企业领导和业务负责人使用现代通讯工具是掌握市场信息,捕捉商机开展经营业务的必要手段。通讯费用的报销标准显然不能简单地用党政机关的标准来套,但也不能漫无节制地实报实销。究竟报销多少合适,是个费斟酌的问题。政策观念不明确,监督的信心自然不足。
2、腐败的表现及其危害
在一些地方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封建特权思想,资产阶级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潮成为一种“时髦观念”侵入一些意志薄弱者的头脑,产生消极腐败现象。并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腐败现象未得到有效地遏制而逐步蔓延开,成为一种“社会毒瘤”。其主要表现是:
1、利用职权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
2、公款吃喝玩乐,奢侈浪费,腐化堕落。尤其是有些亏损企业困难重重,职工工资都没有保障,企业领导依然手机随身,小车出入,吃喝玩乐;
3、官僚主义,失职渎职;
4、损公肥私,“富了方丈穷了庙”;
5、任人唯亲,培植个人势力和关系网;
6、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涨价,搞行业不正之风;
7、欺上瞒下,虚报浮夸,骗取成绩和荣誉;
8、滥用权力,盲目决策,造成重大失误等等。上述腐败行为使国家和企业遭受严重损失,破坏经济建设,损害干群关系,分化瓦解企业的凝聚力,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引发和加重社会犯罪。腐败已成为一种逐步蔓延的社会公害,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强化监督机制,是遏制和消除腐败,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它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败。
二、在国企改革中如何强化纪检监察的地位,发挥监督保障职能
在国企改革中要强化纪检监察的地位,发挥监督保障职能,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解决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构筑抵御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政治思想教育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措施。
针对我州企业干部队伍的思想实际,应从四个方面加强宣传教育。一是抓好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的学习,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明确前进的方向,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进行党风党纪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反对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住“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自觉抵制以权谋私的不良风气;三是抓好艰苦奋斗教育,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树立“勤俭兴业”的观念,反对享乐主义,抵制铺张浪费、奢侈腐败之风;四是抓好法纪教育,增强企业干部职工的法纪意识和自律自控能力,做到自律、自省、自警、自励;五是通过宣传教育树立对监督工作的正确认识。监督工作既是抑制腐败,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必要手段,又是发现腐败苗头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犯错误的干部越走越远,坠入犯罪深渊的预防性措施,因而它是关心爱护干部的一项重要措施。认识统一后,纪检监察工作才会得到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支持,从事纪检监察的同志也才能理直气壮地大胆工作。
2、健全法规制度,促进廉政建设法制化
离开法制化、制度化管理,廉政监督将无以为据,处于“因人而治”的无序状态,难以保证廉政监督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稳定性,因而法规制度建设是企业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制度化建设中,着重应抓好以下几项:
(1)党的民主集中制。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通过集体讨论决定,才能有效地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因个人专权,权力失去控制而必然导致的腐败行为。
(2)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内民主监督,洗去身上的“尘埃”,轻装前进。如果领导干部虚怀若谷,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择善而从,将造就民主的氛围,大家都敢于在会议上或当面发表不同意见,并进行争论(而不是唯唯喏喏,随大流,或心存意见埋在肚里形成积怨),一是对领导的正确抉择会有很大帮助,二是有助于领导同志及早发觉自己有什么事做得不对,或自己身上存在什么缺点毛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早作改进和纠正,避免犯错误。而表面上的随声附和,一团和气,一派升平景象,往往危机就潜伏于其中。
(3)民主测评领导干部制度。民心是杆称,也是一面镜子。坚持民主测评制度,将领导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使得有腐败意识和行为的干部有所顾忌,及早收手。
(4)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代会依照《企业法》和《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赋予的权力,对企业重大事务和决策进行审议,参与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体现。企业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工作机构,应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多发挥作用。
(5)党风廉政责任制。它是廉政反腐领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责任、目标、监督、考核、追究”为一体,对责任人有一定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特别对企业党政“一把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6)领导干部任期交流和重要部门岗位轮换制度。这项制度既有利于干部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也是廉政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
(7)健全企业财
务管理制度,清理“小金库”。腐败行为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混乱密切相关,严格财务管理,按国家财务制度行事,清理取缔“小金库”,对廉政反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大额资金开支双签制度、领导干部个人收入、财产申报制度、收受礼品登记制度、接待费用公开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干部廉政档案制度等都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除了上述制度外,企业还应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针对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及时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我们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卷烟采购、批供、作价调价、业务洽谈、合同签订、资金开支审批、基建投资管理等重要环节均建章立制,并由公司领导带头,严格按制度办事。另外,公司对印章证件进行严格管理,严禁对外提供“合同书、委托书、介绍信、准运证、帐户帐号、印章”等营运性有效证件,防止冒名欺诈经济案件的发生。由于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几年来,公司干部职工中没有发生贪污受贿经济违法行为,经营上也未发生上当受骗经济案件,保障了公司经营业务的顺利进行。
3、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
针对腐败产生的原因,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实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督: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认识;二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并重在落实;三是抓好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使之自觉抵制腐败风气的侵蚀;四是认真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第五篇:如何强化党务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施
如何强化党务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党务建设是基层的党建工作的切入点与出发点。在企业中开展党务工作要适应所在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定要成立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也比较强的工作组织。探讨研究新的形势下怎样开展企业党务工作发展新的想法和思路,增进企业中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以及行动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党务工作如何开展,做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提议与想法。
一、加强党务工作组织建设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对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是为了调整好所有者与管理者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就要制定出与外部状况与内在环境相适应的现代管理体制与架构,这之中必然要包含企业的党组织建设与党务工作者履行职责的方式方法。现在有的企业管理者认为可以放弃或者减少党的建设了,党务工作其实就是用来应付上级部门的,党务相关工作人员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工作人员,年龄大些或者素质低些是没什么要紧的,通常一个很大型的企业只有几个人在搞党务工作。这种错误认识绝对要打住。事实表明,越是现在的市场经济形式,我们越需要把党的建设工作搞好,让党务工作者在企业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很多人对在新的形势条件下怎样贯彻执行党的基本方针,为企业的经营生产做好服务,如何能让党员队伍更好的发展,大都没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被弄清楚,会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认清事实,抛弃那些不正确的认识与看法,对党务工作投入更大的精力与热情,是党务人员具有崇高的使命感与优越感。
二、更加促进党务工作在企业日常工作中作用与地位
我们党所具有的先进性,保证了党务工作者是员工队伍中带头人和先进分子,在企业的管理行为过程中,由于党务人员的积极参与,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引领广大的党员同志和企业员工,时刻都处在企业改革的前沿阵地。
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作为核心,努力开展党务工作,把经济技术的考核方式纳入到党员同志的管理目标中,并且运用灵活的政治工作方法,适时对员工进行形势和,转自[星论文网]任务以及经营生产等各种教育,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组织文体活动,主动的去化解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矛盾,最大程度的调动员工的责任心,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够顺利发展进行。在对企业机构的改革中,要把党务工作作为发展改革重点,把原来党务工作队伍中那些年龄偏大,素质不高,政治觉悟不够的人员换下来。将一批有德有才的,年轻有为的优秀管理者推到党务工作第一线,将他们的才学最大的发挥出来。在选拔这些人员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理念,尽量选拔那些综合性的人才,不仅要重视对政治素质的考察,还要具备相应的业务水平,决不能认为这样会造成人才的资源浪费;还要把衡量的标准与政绩的考核相挂钩,绝对不可以缺掉任何一项,将之作为以后选拔任用的评测标准;第三,要注意这些人员的年龄和文化层次,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年龄层次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把党务部门的人员都定位成比较年老的人员,会造成很大认识误差,也不适合在企业中开展党务发展工作,这些党务工作人员一定要适合党务工作的需要。坚定的走群众路线,依据这样的光荣传统来培养党务工作人员,还要坚持民主选举和组织的考察,通过党委集体讨论来决定,把一些真正优秀的人才放到党务工作战线上。
三、怎样加强企业中党务工作人员组织队伍的建设
加强党务工作组织的建设,是企业党建工作里一项基础性课题。跟着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发展的脚步,企业的党组织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新课题。依据各个企业的发展阶段
不同,也会对党组织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跟着时代的发展,时刻以饱满的热情来完成解决企业赋予的新课题与新任务内容,学习创新党务工作发展的新方法途径,这是一项崇高而艰巨的任务。
(一)要把党务工作组织当做企业中重要的人才组织
各级的党组织与党政干部要意识到党务工作人员也是人才资源,有意识的把党务工作人员当作企业中重要的人才资源来培养,要把对他们的重视落实到具体的举措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选拔任用,吸收储备的良性培养发展模式。要把对党务工作人才的栽培引入到整个企业的人才培训体制中去,同时规划设计并实施。要把党务工作当作是对各种人才培养的试金石,保证从这个岗位走出来的一定是廉洁优秀的人才,从根源上排除影响企业党务工作人员不好找与没有发展前景的问题。
(二)落实提升党务工作人员素质的任务
要把好入口关。遵循企业和党组织同时建立的原则,加大力度建设党组织,把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配备到党务工作第一线上;通过实践来培训,加强对党务工作人员的锻炼和培训,让他们逐渐成为综合性人才;建立党务工作人员档案资料,实施灵活的管理,优中选优,保证党务工作人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四是建立完善严格的监督机制,充分的引导调动企业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党务工作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和原则性,而企业中的党务工作更加是这样,我们要正确认识并对待,企业要为党务工作在企业中开展提供必要的实施条件。虽然经济在不断发展,企业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改革压力,但是党务工作这项工作内容,绝对不可以被抛弃,党务工作人才也不可以被冷落轻视,它应当始终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针对煤矿企业中女工这类特殊的群体,良好的工作氛围,先进的思想熏陶都对企业的长久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