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大禹治水传说看当代中国江河防
从大禹治水传说看当代中国江河防洪
经济与管理学院 黄巽2009302700006 内容摘要:江河洪水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人身、财产安全的主要灾难之一。从大禹治水到现在,我国经历了不计其数的洪水冲击。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用自己的行动抗洪抢险,保护了自己的家园。然而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除了大量的精力,金钱,有时,甚至是生命。对于我们,如何防洪呢?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我们将会看到一些方案,我们将会从古人的智慧中,思考当代中国江河防洪。关键词:大禹治水;当代江河;洪水治理;鲧;古史传说
很小的时候,便第一次从家母口中听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洪水滔天,吞没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来到嵩山后,一改以往的治水的方法,变塞堵为疏导,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决定在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轘辕山打开一条疏洪与泻流的通道。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多灾的华夏大地变为适合居住和生产之地。大禹治水的事迹也在不断为后人所缅怀。听完这个故事后,因为当时太小。对洪水并没有太多的概念,自然也没有太多的感触。只觉得大禹很厉害,带领人民保护了家园,救了很多人的命。等到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自己听到的故事是简化的,据说在大禹之前他的父亲鲧是最开始负责治水的人,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采用“堵”水的方法,没有把洪水制服。于是鲧被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大禹三国家门而不入最后通过改变方法治好了洪水。鲧用的方法是阻塞和用土堵水的方法,大禹则是通过疏通分流的方法,让洪水排到海里,最后成功完成了父亲的意愿,保卫了家园。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对待洪水的两个不同方法。鲧的土挡法,大禹的疏通法。结果疏通才能治理洪水,挡住只能让洪水更加迅猛泛滥。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在我国当代的江河防洪方面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大禹治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为对大江大河的治理,主要是通淤、分流;二为沟洫的修治。治理洪水只治理一个地方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治理洪水也需要全面治理,范围很广阔。这就好比现在我国的江河防洪治理,下游受灾严重,却是因为上游的自然原因和很多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仅仅在洪水来的时候下游治理是不够的,这样只能治标不治本。从上游中游下游自己的问题上入手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到防治。大禹当时治水的地域主要在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这些水灾较大的地区,故治水重点应在古充州、古豫州、古冀州、古荆州、古雍州这样一些地方。治水需要有效的工具,从今天出土的考古资料看,在当时是具备制作出治水工具的能力的。
通过对大禹治水故事的解读,我们发现人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遏制和阻拦。“川流不息”,一味地堵住洪水,洪水仍会留到别处,就好比现在的江河防洪,一味地修高堤坝只能暂时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然而不及时分流排淤,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仍然可能冲垮大坝,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说,治水主要是方法的问题。当代中国江河防洪通过修建水利水坝错开洪水涨幅期,使河流水量可以相对稳定地流入大海。在建高两岸江滩的同时,人工排除下游淤积的泥沙,并且人工开凿一些合理灌溉渠。在下游合理的分流灌溉减少河流主流水量,借此在洪水到来之际减轻主流的压力。在中游保证江河水流稳定正常,建立洪水监督机构,并裁弯取直,减少围湖造田等人为破坏生态,同时建立更多的防护林,吸收过量的水流。在上游保证水源干净,周围环境不受污染。
如果说中华上下五千年是华夏文明的发展史,那么这五千年也是我们历代华夏人与洪水较量的奋斗史。撇开神话传说,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大禹这位治水英雄是第一位解决了当时大洪水的领袖,而在之后到现在,人们还是饱受江河洪水的侵害,历代君王也把治水防洪当做重中之重的任务。于是,我们便看到了都江堰、橘子洲、和现在的三峡大坝等人类建筑的奇迹。它们的出现保护了数以百万计的百姓。稳定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经济,使华夏文明璀璨夺目。
古代的传说,让我们警惕身边的危险。大禹的故事,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祖先经历过的灾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生存便要做到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告诉我们,无论工具方法多么先进,疏通排淤,顺应江河永远是江河防洪的核心。也告诉我们,顺应自然,而不是抗拒自然。保护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全稳定地在这片大地生长。而这,正是中国江河防洪的核心,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我,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份子,生在北方,在98年前甚至只觉得洪水是大禹治水故事里的很可怕的东西,但毕竟离我很远没有在意。而98年那次大洪水,让我真正见识到了洪水的可怕,很短的时间,村庄被淹没,曾经的美丽便被吞噬。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解放军战士用身体围成的“大坝”,也永远不会忘记洪水给长江中下游人民带来的痛苦。现在我来了武汉,对江河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学习,也对洪水有了基本的认识,不再是那个不知洪水为何物的懵懂少年。我愿以自己微薄之力,好好学习,将来为中华江河防洪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第二篇:从文化冲突视角看当代中国医患关系
摘要:现今社会,医疗服务市场正在经历着日益紧张医患关系的猛烈冲击,并逐渐演变成危害社会和谐的不良因素。近些年,被媒体报道的重大医患关系事件层出不穷,其特点为医疗纠纷数量逐渐增多,涉及事件情节复杂,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危害社会安全。本文主要阐述了医患文化的概念和由来,浅析了医患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从文化冲突的视角讲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文化冲突;医患文化;医患关系;合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37-02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患关系的概念也得到补充和扩大,其中“医方”不再只是主治医务人员,而是包括医生、护士、药检和管理人员在内参与理疗活动的全体机构和人员;“患方”也不只是单纯的求医者,而是包括患者的监护人、亲属,以及其所在的工作单位等群体。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创建合理有序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社会、个人和医疗单位都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医患文化的概念和来源
(一)医患文化的概念
目前,很多人对“医院文化”有所了解,却很少有人知道何为“医患文化”。然而,“医患文化”在许多学者笔下早已诞生,它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方和患方各自持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双方信念、行为准则以及思维方式的总和。一般情况下,医患双方在各自掌握的资源知识和背景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是由于其所处社会地位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不同所导致,这正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基础条件,也是产生医患冲突的根本原因。医患之间的相互对抗、辱骂、拔刀相向、互相伤害等,导致双方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受伤,甚至死亡,是医患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形式。简而言之,医患文化冲突,是由于医患双方各自拥有的文化差异,进而导致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差异化。
(二)医患文化的来源
医患二者作为拥有不同文化的主体,在医患交往中扮演对手角色,两者按照各自不同的文化习惯交流沟通,而巨大的文化差异会导致矛盾冲突,这是激化医患冲突的关键因素。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存在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冲突,而这种冲突表现在医患关系上,就形成医患纠纷。纵观历史,医患冲突也具有时代性特点,具体可分为传统冲突和现代冲突。时代更替,必然会带来不同程度和深度的变革与创新,医疗行业也不例外。新的变化容易被乐于探索新事物、敢于创新的人接受,对那些传统守旧的人来讲,则难于接受。所以,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当代中国医患冲突存在的文化根源。作为21世纪的医学工作者,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带来的巨大挑战。
实际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医患关系受其文明程度影响,反过来,医患关系的文明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医患关系”强调的是医患两者相同的文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情况下,医患两者表现出的是文化差异,因此会产生“医患文化冲突”。“医学文化”是指:人类在医学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成果,其中包括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人类认识学习、钻研探索、接受鉴赏,并不断创新医学成果的过程。医学文化一方面是客观文化,如医院、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疗法律法规等。另一方面是主观文化,如医学知识、医学观念、医学评价等医学思维方式。
“医患文化”不是作为个体单独存在的社会角色,而是各种社会关系交织的节点,其存在同社会的理论文化与医学文化、个体的思维文化与心理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在与社会医学文化的关系上,受社会本身的客观医学文化影响,同时也受包括医学知识和医学文化在内的主观医学文化的影响。而在医学文化中,主观医学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医患双方对医学认识和医学观念的理解,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发展。
二、医患关系的体现方式
面对不同的医患个体,要考虑医患两者之间的文化水平差异。但是在这一方面,我们更侧重的是医者和患者两个不同群体之间的医患文化冲突。针对群体来分析医患的文化冲突,涉及范围包括伦理方面、法律方面和心理方面等。医患之间在认知、情感、法律、期望服务和社会心理的冲突,是医患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医患关系的表现形式,总结起来,主要是体现在心理层面。而医患文化冲突,包括社会层面、法律层面、伦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等所有内容。
(一)社会层面
当今社会,医闹、伤医、杀医等医患纠纷事件频发,甚至医生集体罢工,这些都属于社会层面医患冲突范畴。医患社会冲突作为医患文化冲突最为广泛的形式,主要指的就是医者和患者群体间的冲突,按照“医患关系”定位,分离出来的两类人、两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然而,在媒体的参与下,媒体为吸引广大群众关注,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得医患的社会冲突已经扩展到医务人员和公众之间。
社会冲突是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它的存在具有双面性,应辩证看待。一方面,社会冲突带来一定破坏性,危害社会稳定和谐;另一方面,社会冲突反映出存在问题,迫使促使改变社会结构,优化现行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发展。由此可见,医患社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过程。在面对医患社会冲突时,不应该逃避,而是正面迎接挑战,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社会、集体和个人都要积极配合,为建立良好的医患秩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法律层面
医患文化冲突中最为复杂的是医患法律冲突,这正是医学立法的难题之一。实现医患双方二者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是法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实现的。从法学角度看,虽然医患双方在法律权利和义务上是平等的,但是在是否实现两者各自权力上是不平等的。从后者的意义上来讲,医患关系是掌握专业医学知识的医者与没有医学知识患者之间的的关系,事实上并不是平等的。法律判决的困境是医患法律冲突的实质。在医患冲突中,无法判断医者是否要承担必要的法律义务。因此,学界借助“医患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来处理医疗纠纷,其中包括医疗纠纷人民调节委员会、保险公司等。
(三)伦理层面
医患伦理冲突是医患冲突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从时代发展来看,伦理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医患关系。传统时代,伦理文化支配着医患关系。在此阶段,医患关系是产生于熟人之间,彼此之间拥有信任感,所以主要体现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直接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在当代医学时代,医疗技术和医疗文化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医患关系受医学文化支配也发生相应改变。当代医患关系,是存在于“陌生人”交往中的关系,彼此并不了解,而且其中掺杂了医疗机构和诊疗技术等因素,使得原本传统单纯的医患关系也演变成为错综复杂的关系。从社会现状来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拥有的伦理文化背景差异较大,所以,医患关系受伦理文化影响也不同。
(四)心理层面
具体来说,医患心理冲突,其实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掌握的医学水平和对医学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导致的。时代在发展,医学的发展也与时俱进,站在医者角度,具备专业知识和经过专业训练的高级人才数量不断增加;而患者方面,存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员,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患者对于健康的理解、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对医生的期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在个体心理方面,要考虑患者心理,包括患者个体对医学知识、医学认知观念以及由疾病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医者心理,包括医生个体的医学文化程度,以及在行医过程中出现的防御心理等。区别于传统的医患关系,当代医疗的医患关系主要是由于医患双方不信任的心理造成的。
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体系
当代医学不断发展进步,医学学科分化精细,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医疗机构的性质也发生改变,对当代医患关系的管理也是极大挑战。医患关系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保持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院管理规划中,医院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院方的关注,并意识到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机制,有助于建立良好有序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单纯的从医者和患者视角考虑,无法从根本决绝医患矛盾,只有站在医患文化冲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医患双方的文化差异,医患文化冲突在社会、法律、伦理和道德层面的表现形式,对当代医患关系实施有效的管理,才能建立合理有序的医患关系。
当代医患关系已不再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医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医患关系更为复杂,所以,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医患关系体系尤为重要。要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加强医患关系的管理。
(一)强化医疗人员的素质培养和管理
医护人员作为医疗机构的主体,其专业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及沟通水平等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医患关系。所以要求现代医护人员要掌握优秀的医疗技术,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沟通能力,医疗机构在文化建设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对医护人员的教育。
(二)充分利用媒体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都发挥着其独有的传播与沟通作用。合理利用媒体,强化医方与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传播正确的医学文化知识,争取实现医学知识的大众化。在现今信息数据透明化的社会,只有让医患之间信息相对对等,才能有效解决由认知差异和文化差异带来的纠纷和冲突。
(三)政府加大对医患关系的关注
在医患关系上,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向人民群众传播正面的医患文化,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在政府和媒体的积极引导下,让医患双方明确各自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端正自己的思想,为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各种关系交织的一个节点,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和谐安定。当前,和谐的医患关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个人的关注。医护人员作为医患主体,应该主动承担管理者和沟通者的角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医患环境。患者作为医患的另一主体,应该主动学习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的认知水平,理解医务人员,配合医者的治疗工作。政府和媒体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作用,传播正面的医患关系。社会各界人士,主动积极合作,创建良好有序的医患关系体系。
第三篇: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当代中国腐败现象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当代中国腐败现象
学院:管理学院 班级-学号:
专业:物流管理 姓名: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当代中国腐败现象
自2013年以来,以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无论是中央的高官,还是地方上的官员,大老虎逐一落马。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一些官员一步步地迈入了贪污腐败的深渊,然而,是什么引起他们不顾一切地向前走呢?在此,通过分析我国当代社会腐败的现状,结合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相关论述,对我国腐败现象出现的根源做出了一些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过程中,也是社会问题的高发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腐败现象,特别是公职人员腐败的普遍泛 滥。当代中国社会的腐败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有重 要的历史传承关联和特殊的时代内容。一、当代中国腐败现状分析
具体讲目前的腐败现象主要由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行贿受贿。行贿受贿和权钱交易是目前腐败现象中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
第二是公款超标消费。对某些领导干部来说,公款虽是公家的,但怎么使用却自己说了算,花公家的钱不心疼,于是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公款挥霍浪费。花的是公款,享受的是个人,所以也都是以权谋私,都是腐败。
第三种是法人腐败。法人腐败也叫单位腐败,即部门或单位进行集体谋私的现象里逐步公开化趋势。其中打着“为公”的幌子用公款公物送礼行贿的行为,被称为“公贿”现象。
不顾别人的死话,只顾自己。所以,与“大跃进”时期不同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虚报浮夸的实质是以权谋私,是腐败。
二、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中国腐败现象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的,是客观事实。但腐败也是一种社会实践行为,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行为是与人的主观动机有内在关联的。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腐败现象的形成是可行而有合理的。
从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来看,当今中国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当一个社会经济条件发生根本变化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必将随之改变,而变化的思想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机体,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意识,人们的意识正在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保守,中庸,平均集体主义思想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开放创新,竞争,效率,个人主义观念改变。传统的道德观念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金钱意识,自我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对于是非的评判也不是“非好既坏”。
从社会客观条件机制来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该如何做
首先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要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这股风来得很猛”是事实,但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反腐败,并不断扩大反腐败战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看形势必须坚持“两点论”,既不能回避腐败问题存在的严重性,一味地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也不能满眼都是腐败,全盘否定党的作风。“一分为二”并不是说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均等的,而是强调看事物的主流、本职,包含着“重点论”。承认当前的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待廉政建设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干部的本质是好的。
其次,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对腐败,要严格确定它的内涵,概念不能泛化,更不能把“看着不顺眼”的所有现象都当成腐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腐败作为不发达、不文明的沉渣,是在伴随着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的。在现阶段甚至今后一个时期,从政行为不洁的现象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对反腐败的评价标准不能理想化。
再次,要努力从规律层面把握形势。
形势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外在表现。对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认识得越深刻,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认识也就越正确。一个国家处在社会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现阶段,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这讲的是规律。腐败的高发多发领域往往集中在垄断性行业,新的腐败行为与改革的重大措施的出台和行政、经济重大决策的实施相伴而生,这也是顾虑性认识。正确把握规律,才能够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避免“悲观论”的
第四篇:夏季江河防溺水活动的宣传标语
1、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请不要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2、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请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
3、请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4、不明水域,请不要下水游泳;
5、为了远离危险,请不要到地势复杂的海边、河流、池塘、水库、沙坑、不稳定边坡等危险区域游玩、嬉水;
6、生命只有一次,请珍爱生命;
7、为了您的生命安全,去游泳时应有家长陪同;
8、珍爱生命、谨防溺水,远离危险、平安成长;
9、大手牵小手,安全去游泳;
10、切实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11、预防溺水事故发生,确保学生暑期安全;
12、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终生;
13、安全是生命的基础,安全是欢乐的阶梯;
14、依法监护子女,杜绝溺水事故;
15、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五篇:从中国社会历史实际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
从中国社会历史实际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
摘要
构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现代政治制度, 不仅是政治现代化的关键, 而且直接关涉到一个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透过百年历史迷雾, 寻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主线, 可以看出, 自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 即是一部以政治制度变革为主线的历史。对于近代中国来说, 面对中西较量背后的政治制度落差, 政治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创建一套以民主法治人权为取向的现代政治制度。围绕此目标,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 掌控政制变革主导权的政治集团先后发起了三次构建现代政治制度的努力, 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反思和总结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变革历程的经验教训, 不仅可以深化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规律的理解, 而且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与政治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中找寻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社会历史;政治发展趋势;当代中国
自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就面临着西方强势文明(尤其是制度文明)的逼迫与挑战, 而近代中国人对于中西落差的认识也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非正式制度(风俗习惯、文化心理、意识形态)的心路转变。而政治制度学习与政治制度创新之所以最终成为近代中国的显性话语, 乃是受启发于单纯的器物学习1所招致的破产。在求索中国如何“应变”与“图存”的历程中, 随着国人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 政治制度创新问题不可避免地被推向前台, 并成为决定命途多舛的近代中国能否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沦中奋而崛起、重获新生与复兴的核心因素。在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极为落后的近代中国, 应抱以怎样的价值取向和终极关怀, 选择怎样的政治制度模式和建构路径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统一、富强, 就成为近代中国各阶级必须直视和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一艰巨课题,近代中国的政治精英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在历史的不同阶段, 政治精英们选择了不同的求解方案, 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共同的: 通过政治制度创新在中国确立以民主法制人权为核心的现代政治制度。
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制度创新
1911年的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条件, 随后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 1 器物学习,即单纯的学习西方发达的技术,而不去触碰中国固有的封建秩序。
革命之火迅速蔓延全国, 满清帝国顷刻间土崩瓦解。辛亥革命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打破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并开始尝试在中国建设民主共和新秩序。辛亥革命不仅彻底终结了帝制皇权, 使近代中国走出了王朝封闭循环的旧有状态, 民主共和从此深入人心。中国由此踏上了一条通往宪政民主的艰辛曲折的探索之路。1912年,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建立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明确了新生共和政体的“主权在民”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以及议会内阁制等基本政制设置。南京临时政府及其所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上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的政治诉求。但是南京临时政府仅仅存续三个月, 政权就落入了封建军阀袁世凯手中, 临时约法随后被袁废除。南京临时政府所建立的共和政体宛如昙花一现。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进入黑暗的封建军阀割据专制时代。
二、1924--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发起的以“再造”民国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运动
在历经二次革命、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后, 孙中山意识到国民党内许多党员已日趋腐败, 中国革命必须改弦易张, 转而寻求同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并改组国民党、制定了国共合作政策, 并于1924年共同发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目的, 正是1924年9月9日孙中山发表的5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中所言的:“国民革命之目的, 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 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中国国民党之最终目的在于三民主义, 本党之职任即为行使此主义而奋斗。”这场大革命的胜利开展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实行政治合作的结果。国民革命运动旨在“再造民国”, 实现三民主义。然而孙中山却于国民革命期间中道逝世。国民革命运动之后, 政权虽获得“统一”, 民国虽获得“再造”, 但蒋介石统治下的中华民国却走上了极权政治的不归路。后孙中山时代的中华民国, “三民”(民族、民权、民生)、“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之口号虽常挂嘴边, 实则是大众无权、民生困顿、一党专制、个人独裁。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终究未能实现孙中山的发起初衷, 未能在中国大地上创设起一套将中国引向宪政民主、独立富强的现代政治制度。
三、建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1、创立政治制度框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以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为核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脉,创立了我国国家政权的基本模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2 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比起太平天国后期发布的《资政新篇》来,不但付诸实施了,而且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具备了更加突出的新型兴资本主义色彩。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这些最重要的政治制度确立了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和组成形式,社会制度、党派关系原则和国家结构形式。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完善,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保证。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956年7月,周恩来提出了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的思想。党的八大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强调充分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政党建设以及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意义,制定了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刘少奇在1956年11月召开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借鉴波匈事件的经验教训,防止国家领导人员变成特殊阶层,新的贵族阶层。要加强人民群众对领导机关及领导人员的监督,并使之制度化,要限制国家领导人员的权力,生活水平同工农群众不能过分悬殊。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扩大对外交往,争取外援是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顺应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内政策的需要,制定了各个时期的外交战略,其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是毛泽东外交战略的核心和灵魂;捍卫国家独立与安全,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是毛泽东外交战略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标;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高度统一是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毛泽东外交战略中指导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是毛泽东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适时而灵活地调整本国外交政策,是毛泽东外交战略中所坚持的基本方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矛盾,团结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毛泽东外交战略所运用的主要策略手段。
3、致力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的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制定实施和发展了对台方针策略。中国共产党关于祖国统一的思想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台湾”两个阶段。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3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域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都有很大不同,它们是苏联构成复合制国家的一种行政体制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的民族自治区域则只是单一制国家体制下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一级机关。
纳为“一纲三目”,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由武力解放台湾向和平统一台湾转变的标志。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奠定了我们党对台政策的理论基础。
四、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治发展动力的有效推动。
1.意识形态多元化
意识形态是国家统治阶级政权合法性的理论来源。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分歧和政治制度的差异性,近年来西方国家经常利用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向我国输入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企图推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对我国的民族精神进行瓦解和分裂。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大浪潮中,虽然新自由主义的某些观点有其合理成分,值得引起国内的学者反思,但在社会的转型期,如果国家过早地放弃了某些经济功能,尤其是宏观调控职能,将可能使市场经济改革陷入失控状态,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动荡。
2.社会认同感缺乏的挑战
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政治认同危机,从而对政治安全带来挑战。“社会领域,最基本的概念即认同”,也就是说,社会是关于认同、关于共同体自我观念和个体确定自己作为其中一员的概念。对共同体的认同,也意味着对共同体政权合法性的认同,这种强烈的认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整体的国家观念,并内在地形成了一个国家政治安全的民意基础。如果没有绝大多数人的社会认同,作为共同体的国家也难以长治久安。
3.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挑战
执政党执政能力除了体现为客观的行政能力,还体现为主观的行政动机,即依法定职责高效履行公务和依内在道德约束廉洁从政的能力。因此,从反腐倡廉的角度来讨论执政党能力建设是经常被提及的。有学者认为,只有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能力建设,才能确保执政党执政的政治安全。权力的垄断性和扩张性,导致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也就是说特权是产生腐败的终极根源。而特权现象之所以存在,从根本上来说是体制内的保守性的必然产物。虞崇胜认为,任何体制都内含有进取和保守两个层面的因子,当原有体制的保守性大于其进取性,就必然产生特权现象,因为这时候要维护原有体制就只有巩固原有的权力关系,而官员享有某种特权和维护这些特权的动机,将促使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从而必然阻碍体制内的政治体制改革。因此,我们也可以视其为政治安全面临的制度层面的挑战。
4.各种宗教组织进行渗透活动带来的挑战
陈蔚结合社会责任领域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的出台,提出对我国政治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各种西方反华势力利用宗教渗透,传播西方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宗教渗透是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政治渗透。他们通过扶持地下宗教势力,干预我国宗教事务,从而对民众的政治认同感形成挑战,并对我国的政治安全形成潜在的影响。
5.经济活动政治化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国际政治利益经济化,另一方面使国际经济利益政治化。不同国家经济利益背后的政治目的使得经济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上升为政治问题来考虑。西方国家常常利用多种经济政策来影响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如通过有针对性的金融改革政策、汇率政策等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政治安全。
6.网络政治参与无序化
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不同政治信仰、价值观念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安云初从网络政治参与方面探讨了政治安全在信息时代必然面临的全球信息化挑战。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全球性和开放性趋势,敌意和恶意的网络政治参与对执政安全的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得多。网络为各种敌对势力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提供了便利,而恶意和敌意的网络政治参与,往往具有对执政安全的巨大的破坏力量。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失控性,而参与膨胀引起的利益实现障碍容易引发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危机,从而对政治安全形成挑战。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普世价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秩序等等方面探讨了政治安全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应该说,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变得复杂而多变,因此,抓住核心问题,并掌握必要的原则才能真正应对这些随时存在的挑战和威胁。
五、结语
中国政治制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要坚信在不断的改革完
善中,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奖越来越好。政治制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改革变动的是一种制度层面的东西,而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与促进作用。每一步的改变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具体的实施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改革过程中要多方论证、并进行实时模拟或者采取试点实验,切不可盲目求快、急功近利!通过这次的写作报告,我对祖国的宏大政治蓝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充满信心。在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推动下,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做好手头的工作,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我国的改革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努力奋斗!参考文献
[1] [美]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编.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 [M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 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大学出版社.2O06.
[5] 刘星帆.全球化视阙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浅析[J].党史博采(理论), 2011(5):40-41.[6] 邹丽莉.经济结构多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J].菏泽学院学报, 2006(4):82-84.[7] 魏淑艳.中国的精英决策模式及发展趋势[J].公共管理学报, 2006, 3(3):28-33.[8] 詹建志.从全球化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J].九江学院学报, 2007(1):31-35.[9] 罗纳德·H ·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 何楠.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建设途径[D].四川师范大学, 2008.[11] 育龙网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
[EB/OL].[2014-2-4].#.[12]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 托马斯·戴伊.公共政策新论[M ].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9.
[14] 徐湘林.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15] 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 民出版社,1998.[16] 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7] 贲道鹏.当代中国公民参与性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 2005.[18] 王长安.传统政治整合机制的变迁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7(1):27-29.[19] 刘保庆.略论转型时期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演进的特点[J].天中学刊, 2000, 15(3):18-22.[20] 李华.理性化与世俗化:政治文明的二元审视[J].社会科学论坛, 2013(1):205-213.[21] 张丽娟.民族主义与政治文化关系略论--兼谈毛泽东思想产生背景的政治文化特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1(6):68-70.[22] 宿园.公民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D].济南大学, 2011.[23] 罗建荣.当代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7(1):36-40.[24] 林俊.微博对我国政治世俗化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