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发展勇争先 实现卫生北抬头
矢志北抬头 勇争发展先 奋力搏取医疗卫生工作新业绩
2014年2月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4年度医疗卫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县委九届五次全会和省市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改进作风,发动和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矢志北抬头、勇争发展先”,为“沿海发展开新篇、争当灌河第一县”做出最大努力和积极贡献。
一、全面总结,坚定“勇争先”的信心
在过去的一年里,医疗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优化服务、深化改革、细化管理、强化发展思路,突出“四坚持四推进”,取得了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新业绩。顺利实现了省卫生县城、省中医药先进县、省二级甲等中医院和一批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和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目标,率先探索了“三位一体”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等特色工作,得到省厅市局命名和表彰。
㈠、坚持预防为主,公共卫生服务实现新突破
一是疾病预防进一步加强。积极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收治发热伴流感样病人244例,胶体金检测244例,未发生疫情。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88.49/10万,保持全市较低水平。
健康管理率100%;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416次,健康咨询94次,健康宣传栏更新1760次,居民知晓率及满意度均达95%以上。“三位一体”健康服务模式,在国家卫计委会议上代表江苏做交流经验,在全省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服务中期评估活动中被评为亮点工作,省卫生厅已确定响水为“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县。
㈡、坚持深化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建设实现新加强 一是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农合参合人口达到47.72万人,保持应保尽保。全年共有175.55万人次得到补偿,补偿金额1.82亿元,政策范围内补偿比75.94%,得到万元以上补偿3210人,最高补偿达到15万元。农村重大疾病救治范围扩大到20类25个病种,有3003人得到了重大疾病补偿。在全市率先开展大病保险试点,收益群众3515人次。加强定点医院管理,推行门诊日限额管理,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住院病人平均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同比下降1.86%。查处违纪违规定点医疗机构10家,移交卫生监督部门查处2家。
二是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出台《响水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考核办法》,建立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重点管理制度,对违反基本药物制度的2个村卫生室实施重点管理,室长书面检查,停发1个月基本药物补助,并对所在卫生院给予通报批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年网上采购药品2758万元,较上年上升1100万元,增长150%。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全面完成。县政府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列入2013年全县重点项目工作,我县核
定的2251.6万元基层债务,全部化解完毕,顺利完成省政府和县政府下达的债务化解任务。
四是公立医院改革稳步实施。制定出台《响水县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响水县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2013年12月31日起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
㈢、坚持内涵发展,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新提高
一是卫生经济加快发展。总诊疗人次达139.57万,比上年增长5.17%,全市第八;总住院人次5.4万,增长22.36%,全市第一;业务收入3.74亿元,增长23.48%,全市第三。
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县人民医院投资7000万元,实施医技综合楼和门急诊楼改造项目;信息化建设达三级医院标准,电子病历争创5级评价系统,建成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系统,在全省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投入150余万元对120急救中心进行扩建改造,成为全省首批通过验收的县级医疗急救中心,并被评为全市120急救示范模范单位。县中医院实施整体搬迁,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验收。镇区卫生院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290万元,实施了响水镇预防保健门诊、小尖中心卫生院(周集分院)住院楼、大有镇卫生院预防保健楼扩建、陈家港镇卫生院(海安集分院)预防保健楼、张集卫生院预防保健楼项目。争取省卫生厅对南河、六套、运河、七套等4个镇区卫生院设备扶持项目,设备扶持金额230万元。南河中心卫生院通过省示范乡镇卫生院验收。
二是科教兴卫深入推进。多方引进培养人才,新招录40名本科毕业生、10名委培生。共有143人通过初中级卫生职称资格考试,36人获得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扎实开展卫技人员培训工作,组织到市级以上医院进修52人,务实进修12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人,全科医生规化培训12人,乡村医生用药知识培训206人。县人民医院获得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一项科研项目被省卫生厅立为适宜项目,在全省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县人民医院建成肿瘤放疗中心,经省卫生厅综合评定,被评为全省放疗中心示范科室。刘卫兵同志被评选为“盐城名医”。
三是中医药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省农村中医先进县12月份通过省级验收。
㈣、坚持群众满意,行风建设实现新提升
一是医德医风不断改进。组织开展“我服务,请放心”责任文化建设活动,组织医护人员公开进行责任承诺,并公示上墙,接受监督,建立优质服务示范岗20个。组织优质服务示范窗口、优质服务示范病区、党员先锋岗、医德标兵创建活动,省“医德之星”刘卫兵的先进事迹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巡回演讲,中医院刘学荷护士长获得盐城市“最美共产党员”提名奖,《家庭医生进万家》、《道德教育正医风》被评为 “十佳文明新事”。
二是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把医疗服务质量安全作为医院管理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化医院流程管理,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保障医疗服务安全。全面推行“一站式”导医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县人民医院加入省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平台,专家门诊预约率40%以上。深入实
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覆盖率70%以上。
三是行业管理不断强化。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全年共处理各类卫生许可审批事项1404个,多次被县行政服务中心评为“服务明星”和红旗窗口。加大对非法行医巡查和打击力度,对15起非法行医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认真开展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对23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卫生技术人员信息进行复核清理,注销注册执业医师4人,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7家,查处违法医疗广告 3条次。
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从宏观来看,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人才引进困难等矛盾和困难日益凸显,而且短时期内难以很快全面解决。从管理层面看,绩效考核需要细化、医疗服务和安全管理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业务技术水平需提高、医德医风建设任务艰巨。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
二、突破重点,抓牢“勇争先”的关键
2014年,医疗卫生工作要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卫生工作的要求和省市卫生工作部署,紧扣“沿海发展开新篇、争当灌河第一县”目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创新创业、进位争先,奋力开拓卫生事业发展新局面。主要目标是: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120/10万以内;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控制在5/10万、4‰和5‰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人口参合率稳定在98%以
精;要加强卫生室服务落实得考核管理,和稀泥的、打和牌的,一律追究院长的责任。三是特色要大胆“创”。“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不能丢,要抓巩固抓完善,要强化县直医疗单位和专家的责任,每月至少组织专家进村入户2次以上,列入职称晋升和单位年度评先评优,由局单独组织考核并通报所在单位。镇区卫生院服务团队要保持正常到村到户开展坐诊、讲座和入户访视活动,坚决刹住弄虚作假,坚决防止虎头蛇尾。要举全局之力组织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确保在试点县中领先率先,丰富响水农村健康服务的品牌。
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要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谋划安排国家级创建工作,不等不靠,对着标准,先干起来、抓起来、管起来,重抓平时和日常,减少“临时抱佛脚”。二要制定实施省、市卫生镇(村)及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计划,分年度实施,确保达到国家级创建的标准和要求。三要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确保农村饮用水的各项指标全面达标。四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在响水电视台开办健康教育专题节目,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健康防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要加强控烟、禁烟工作,在保持卫生系统无烟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五要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完成省下达的1万座农村无害化改厕任务,确保任务完成又好又快,资金管理规范有效。
㈡、重机制、抓完善,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深入
1、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巩固医药价格改革成果,坚决防止“一改了之”,加强价格调整和实施的动态监测,及时分析运行情况,提出完善改进措施,确保医院健康运行。要推
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坚决做到严格考核、认真考核,每月一考核、一公示,半年或年底兑现发放,防止和打破新的“大锅饭”。此项工作纳入院长绩效考核内容,一并考核兑现。同时,坚决落实新医改相关政策,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待遇,凡是基层医疗机构收支有结余的,可以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奖励先进,激励先进。
㈢、重内涵、抓发展,推进医疗服务能力新提高
1、深入推进科教兴卫。一要突破人才招引。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灵活人才引进的方式,主动“走出去”,组织医疗卫生单位到重点高校进行巡回招聘,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急缺毕业生来响工作。二要突破人才培养。加快本土人才培养步伐,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外出进修,立足现有队伍开发培养高层次人才。要打规模培训在岗卫技人员,确保一人不漏、一个岗位不差。三要突破科技进步。强化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和卫生院市特色科室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引进,扩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借助外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2、继续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等级妇保所建设,积极创建妇幼卫生先进县。完成疾控中心达标建设,创建慢病防治示范区。创建先进合管办。二是加强基础实施建设,完成人民医院医技楼新建、门诊楼改造工程,配合港城建设指挥部推进港城医院建设。完成黄圩、运河、大有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建设。抢抓省政府对渠北片重点帮扶的机遇,进一步加强与省、市、县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响水镇、六套、七套、张集卫生院预防保健楼等项目,争取省卫生厅扶持
0
量和医疗安全。二要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三要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高值耗材管理制度,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四要逐步建立控费工作的长效机制,及时查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以及重复检查行为,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3、围绕“医德好”,加强行风教育,严肃行业纪律。一要继续加大行风建设力度,加强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弘扬良好医德医风。二要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卫生系统防止利益冲突专项工作,突出查办收受“红包”、乱收费、大处方、开单提成、因不负责任导致严重医疗质量安全事故的行风案件。三要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将执行结果纳入考核考评。四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医德考评制度,进一步细化量化医德考评标准,并将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和定期考核真正挂钩。
4、围绕“群众满意”,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一要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长效工作机制。认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二要进一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发挥行风监督员的作用,推进卫生纠风工作、维护群众权益。三要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各界和患者的监督。四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弘扬良好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比学赶超,掀起“勇争先”的热潮
213-
第二篇: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
铿锵奔腾的黄河口不会忘记!
五十七年前,一群激情燃烧的有志之士和解放军战士来到了荒凉的莱州湾,他们“天当房、地当床”,以对新中国的拳拳深情为犁,垦荒植粟,战天斗地,在这片沉睡的处女地上播撒着现代农业文明的星星之火。他们以血汗为墨,以奉献为笔,在黄河三角洲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恢弘巨著。
第一章 绿色的丰碑
历史是梭,光阴荏苒,是共和国开国庆典的礼炮,送走了萧瑟久远的秋风。一批批有志之士,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赤诚,汇集于此,以心作犁,掀开了广北农场崭新的一页。幽幽的篝火和嘹亮的夯歌,第一次划破了这亘古荒原的寂寞。
五十七年沧海桑田风雨如歌;五十七载春华秋实茹苦创业。一个辉煌的名字——— 山东省国营广北农场,像一粒倔强的种子,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从此,繁荣代替了荒凉;勤劳送别了贫穷。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富饶的“粮棉仓”。
1949年,我们的共和国刚刚诞生。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扭转一穷二白的旧面貌,国家制定了“发展生产,积累资金,培养干部,示范农民”的国营农场发展规划,大力兴办国营农场。一批又一批的复转军人和城市知识分子,满腔热情地奔赴祖国的边疆地区垦荒戍边。受此鼓舞,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实业处、渤海行署实业处和渤海区党委相继来此勘察论证。1950年3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正式批准投资兴建国营广北农场。这是华东地区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机械化国营农场。
一场与大自然抗争的鏖战在莱州湾畔打响了!
猎猎红旗漫卷荒原大海;昂扬斗志压倒拍岸涛声。
英雄的第一代广北拓荒者,为了早日把广北农场建设成欣欣向荣的商品粮基地,面对无际的碱滩和荒凉的旷野,与雾霭岚烟共舞,同荒草野兔为伴。“小风沙迷眼,大风沙打脸,小雨地返碱,大雨砸饭碗”;“走的是宽阔道,听的是鸭兰儿叫,吃的是草种子,喝的牛马尿”。这就是当时的写照!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并没有动摇拓荒者的意志。他们用理想糊上漏风的土棚;他们用豪情顶住凛冽的海风。像红柳,像芦苇,把根深深地扎在芬芳的泥土里,让高昂的头颅仰望着蓝天,任狂风肆虐、尘沙满天。一条16公里长的防潮坝,在他们的风餐露宿中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汹涌的潮水再也不能肆意吞蚀他们的劳动果实。修渠挖沟,灌溉洗碱,蓄淡压碱,一望无际的盐碱滩变成了万顷良田。
遥遥望去,沃野平畴,粮棉飘香。电影纪录片《富饶的广北农场》,风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时间,欣欣向荣的广北农场成了农民兄弟学习的圣地。
那誉满全国的纯种考力代羊和驰名齐鲁的“渤海马”,至今还深深珍藏在老一代广北人的记忆里。
到1978年,广北农场共改良土壤13万亩,其中耕地5.8万亩,草场2.7万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3台,联合收割机21台,主要农机具180台,农用汽车17部,全场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的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5%。
广北农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机械化农场,所有耕地全部建成了林、田、路、沟、渠统一规划的条田。农场已不再是人烟稀少、地老天荒的苍凉世界,她已经成为紧张繁忙而又充满活力的广北人的乐园。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束缚和制约,广北农场同全国其他农牧场一样,也一度陷入了亏损的境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强劲的东风,吹开了广北农场年年亏损的沉闷局面。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农场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业方面,全场农林牧渔各业全面推开,在管理上实行生产责任制,经历了“联产计奖赔”、“联产计酬”、“承包到户”和“家庭农场”等生产形式,逐步把职工家庭变成了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1983年,全场实现利润108万元,涌现出一批万元户,震动了附近的乡村。这一经验,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农垦系统予以推广。“家庭农场”的大力兴办和1994年实行的“两费自理”、“四到户”的农业政策,促进了广北农场主业的迅猛发展。1999年,全场承包土地50亩以上的达到200户,承包土地100亩以上的达到60户,涌现出5万元以上的承包户18个。然而,历史的辉煌并不能掩饰今日步履的蹒跚。
因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的农垦企业要想站稳脚根,必须付出更多的东西。
五十七年的风雨洗礼,早就让广北的干部职工炼就了一副剑胆琴心。
他们的眼光看得很远!
他们心里明白,沉重的历史包袱已不再允许他们交什么学费。
他们必须成功!背水一战,哀兵必胜。
第二章 打造黄河三角洲的“后花园”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打在我们脸上的时候;当风驰电掣般的时代列车向我们呼啸而来的时候。
勤劳的广北人坐不住了!他们要崛起,他们要重振往日的雄风。他们又一次睁大了智慧的双眼!
然而,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广北农场的路该怎么走?广北农场的明天在哪里?这一个个沉甸甸的发展命题压得6500多广北人喘不过气来。怎么办?集思广益,听听职工的心声。农场党委走分场串小队,与干部职工实打实的交心做朋友,并在全场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场怎么办?”的百日大讨论。一个崭新的蓝图在广北人的心里越来越清晰起来。2007年3月19日,广北农场五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在总场胜利召开。会上,172名代表一致通过把“文明、平安、生态、和谐”作为新农场建设的主题。
这是一把通向未来的“金钥匙”。
广北农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历史性决策,做足做活自己的文章。首先是强化发展意识,高起点、高水平的编制广北农场的发展规划。这是实现广北农场第三次战略突破的前提。
他们聘请了东营市政府研究室、东营市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在对农场进行综合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一个中心,三条发展轴线,三条绿色生态景观带和三个特色区块”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他们还聘请国内知名设计院——— 北京达沃斯旅游规划设计院进行旅游项目专题规划设计,在对广北农场进行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农场的地理位置、发展环境、发展定位、东营旅游业发展趋势以及近远期投资规划和投资、回报情况分析等方面,初步确定了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规划方案。方案立足实际,突出优势,找准了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其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和真实性极强,为农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三是制定实施了新农场建设发展规划,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投资50余万元更新中心街绿化带,种植景观树270棵,各种绿化苗木2万余株;对主要街道新架、更新照明灯48盏,明沟排水改为暗管排水740米;加快新农场创建步伐,投资20余万元,新建健身活动广场7处,安装健身器材40余套,为职工群众健身休闲和文体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第三章 科学突围
建设现代化的新广北必须找到科学的突破口。
广北农场党委一班人早就明白,广北农场再也经不起盲目的折腾了。他们牢牢抓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审时度势,确定了四大突破口。
农场农场,农业就是广北农场的根本。当然,现在的农业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农业种植,而是生态立体农业。他们按照生产发展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营造新经济。通过精心编制科学发展规划,全场各单位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项目。一分场确立了“两条主线四大片”和发展大棚蚂蚱等特色种养殖项目;二分场制定了“整合资源搞建设,发展订单鸡、合同鸭和高效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三分场确立了利用土地优势,建立良种基地和发展蜜桃种植项目,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双提高;科研所实施了良种繁育工程,实现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在农业生产上,广北农场不断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去年,全场总播种面积50067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600亩,棉花播种面积35824亩,西瓜种植面积1000亩,苜蓿种植面积350亩。粮经饲三者结构比例达8.8:90.3:0.9,结构不断优化。同时狠抓品种改良。棉花生产推广良种良法,由科研所牵头进行棉花最新成果的试验及转化工作,进行了5个常规棉新品种(系)的试验与示范工作,良种繁育面积达到2000亩,籽棉最高单产突破350公斤,科技优势凸现;良种示范田采用了精播技术,每亩播量在1公斤左右,实现了一播全苗,达到了我场棉花精播技术的最好水平。葡萄种植重点进行了品种的更新换代,引进美国红提、黑提、新聚丰、泽三1号等优良品种替代老品种,平均单产1500至2500公斤,最高单产突破3000公斤,平均亩纯收益3000至5000元,创历史新高。水产及畜牧业也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水产业积极推广“上农下渔”的立体养殖模式,全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200亩,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80亩,其中80%以上用于南美对虾养殖,其余养殖草鱼、鲢鱼、鲤鱼等品种。奶牛养殖改变投资主体,实行多元投资的办法,养牛户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奶牛存栏量达到1200头,规模化的家庭养殖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荒碱地整理,改造土壤是广北农场的优良传统。2006年,广北农场投资157万元,完成了一分场万亩荒碱地开发项目,开挖沟渠96条,长99.54公里,完成土方36.6万立方米,新增建筑物22座,植树12000余株;投资204万元,完成武家大沟综合治理项目,清挖土方38.5万立方米,新建邱家生产桥一座,恢复生产桥一座;市级3700亩和省级1700亩土地整理项目正在实施中,同时做好了2.5万亩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的资料整理、汇总、上报等工作,等待正式实施。
工业项目多年来一直是广北农场的软肋。近年来,他们筑巢引凤,强身壮骨,使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大地化工集团多业并举,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氯丙烯加工和餐饮于一体的企业集团。企业不断转变观念,站稳国内市场,努力拓展国外市场,炭黑产品成功销往国外,2006年创工业总产值2.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完成了年初计划的108%、108.7%;乳品厂拓宽思路,抢抓机遇,克服资金匮乏、奶源紧张、鲜奶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全年生产奶粉400吨、豆奶粉50吨,生产鲜奶600吨,奶牛存栏量达到180头;广达公司强化管理,顺利完成企业资质升级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时,该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开拓外埠市场,完成楼房施工面积14516平方米,实现产值131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2%、21.4%;盐场继续实行家庭盐场承包经营制,不断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生产原盐2.5万吨,销售原盐2.25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62.5万元、销售收入326万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25%、114%;供电所强化优质服务,狠抓安全生产和供电管理,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源,全年实现供电量720万度,完成产值430万元、营业收入42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1%、23.6%和23%,是近年来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开创了供电工作的新局面。
软环境建设也是广北人这次科学突围的一个重点。
他们从提升农场品牌入手,提炼农场精神,和谐农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一是组织参加了全市劳动者之声行业歌曲电视大赛,并同时荣获演唱、创作、组织三项大奖;我市第一部农场志书《广北农场志》,顺利完成编撰并成功发行;“放心超市”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创刊《广北报》,到目前为止,共刊发报纸32期,为农场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阵地、喉舌、参谋、教育、引导”等重要作用;不断强化信息工作,有 8篇稿件被《东营农业信息》采纳;老年工作成绩斐然,创办老年大学,并在今年全市老年人运动会上,摘取6个大项目中的11个奖项;春节、元旦等重大节假日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农垦企业文化蓬勃发展;场党委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2006年,广北农场荣获“全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3A文明信用企业”荣誉称号;场工会被评为“全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荣获全市考核一等奖,统计、督查、人民武装、共青团、民政等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
第四章 与未来签个希望的“约定”
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这是一方放飞绿色理想的梦幻之地。
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广北人站得更高了,看得更远了。
一个丰收的秋日,记者在广北农场采访了主持农场工作的副场长、副书记王建东,他信心十足、充满豪情地告诉记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和促进和谐农场建设两个主题,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力度,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措施之一,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建设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围绕乳品、桑蚕、生物肥、大蒜、棉花、水产、畜禽等农产品加工,按照“建经济桥、铺订单路、打商标牌”的思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坚持典型引路。认真选定重点,善于发现典型,推广典型,支持机制好、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土地以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合理流转土地使用权,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农业企业集中,为农业企业实行规模经营提供条件。今年,广北农场已与东营阳光丝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万亩桑蚕基地签约和奠基仪式,合作走一条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三位一体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这一场企合作双赢的做法,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要采取政策倾斜和协调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引导企业与生产基地及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三是搞好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省级1700亩、市级3700亩土地整理项目,力争国家级2.5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尽快到位,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措施之二,精心打造名特优农产品品牌,让广北农场成为黄河三角洲最丰盛的“菜篮子”。重点以建设东城菜篮子供应基地为目标,依据交通和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瓜果、无公害蔬菜等优质高效经济作物,优化粮经作物比例,加快瓜果、葡萄、奶牛、水产、大棚鸭、蚂蚱、獭兔和生态笨鸡等优势农产品商品基地规模化建设。积极引导和帮助职工改变传统种养习惯,走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的路子。继续打响广北西瓜、广北葡萄的知名品牌;同时进一步叫响广北鸭、生态鸡和蚂蚱等品牌,创出广北特色,提高市场竞争力,逐步将广北农场打造成东城菜篮子的供应基地、生态观光旅游基地和有机商品供应基地。
措施之三,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建立合理稳定的农业企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既可提高职工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又可解决因住户分散、经营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通等诸多问题,加快农业发展、增加职工收入。大胆探索,善于总结,引导职工通过资金、土地、劳力、技术、设施入股,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逐步建立合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在种子培育、畜禽疫病防治、农作物病虫防治、森林病虫防治、配方施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建立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合作化管理,企业化运作,为农业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措施之四,创造农场生活居住的新环境。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农场,逐步改变脏乱差的旧局面,将农场建设成为环境整洁优美、适宜居住的新农场。首先,搞好村队规划和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各单位都制定切合实际的村队建设规划方案,规划突出特色,量力而行,逐步实施,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洋,更不能负债搞建设。同时,规范对基层村队饮用水、道路、电网、沼气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改造方案,全面推进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四改”工程,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其次,启动生态养生园建设。以二分场生态养生园建设为基点,积极探索住房、温室、庭院“三合一经典组合”发展模式。以农场的近郊区位优势和土地规模优势,发展备受城市居民欢迎的农业休闲种植和园区经济,以新的环境、新的面貌、新的机制逐步向四周辐射,提升农场整体形象。
措施之五,突出特色、借势借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开发的国际旅游游客目的地和打造黄河口休闲度假旅游的机遇,按照“提高起点、优化布局、体现特色、协调发展、突出旅游”的要求,广北农场根据北京达沃斯旅游规划设计院对我场设计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围绕旅游业做文章。旅游业以生态旅游为主体,以休闲度假旅游为重要功能,以观光旅游、体验乡村生活、科普教育等功能为辅助的品牌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依托东营市供销商场,增强广北农场放心超市的物流功能,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二是启动旅游业发展。利用现有速生林基地和三分场冬枣园,在发展生态、绿色笨鸡养殖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体验和餐饮业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农业旅游。同时,启动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客户进场,充分挖掘整理文化资源,利用农场“夏家央”、“马跑泉”、“唐头营”等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业。
巨龙腾空起,再唱大风歌。
我们相信,广北的未来决不是梦!
因为,这里承载着几代拓荒人战天斗地、不向大自然屈服的广北精神!(本报记者 陈谨之 通讯员 孙良龙)
第三篇:科学监管求创优 服务发展勇争先
科学监管求创优 服务发展勇争先
毕建民同志事迹材料
毕建民,男,运城临猗人,196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82年8月参加工作,2003年12月任临汾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几年来,毕建民同志立足自身职能,始终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省工商局“五增五创”工作主题和市委、市政府“中部领先,进军百强”的战略部署,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以“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作为各项工作的切入点,致力开创工作新局面。领导临汾市工商系统在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信用临汾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加强队伍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各级政府及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在他的带领下,2004、2005、2006临汾市工商局分别被省政府授予“环境治理”、“毒鼠强专项整治”、整顿市场秩序先进集体,再就业先进单位;被临汾市委、市政府评为“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环境治理先进单位”、“通讯报道先进集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行风评议名列全市第一。
毕建民同志2000年被运城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个人一等功。同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工商系统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荣誉称号;2002年被评为运城市优秀矛盾纠纷排解先进个人;2003年被省工商局授予“抗击非典先进 个人”称号;2004年荣获全国“3.15”荣誉奖章、临汾市劳动模范;2005年荣获临汾市五一劳动奖章。
一、做表率,强班子,狠抓队伍建设。毕建民同志政治立场坚定,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组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把落实“五增五创”工作主题,加强工商行政管理能力建设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进行理论知识的沟通与交流,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参加研讨活动,2005年8月15日,市局与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政策研究室联合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五增五创”工作主题理论研讨会,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都亲临指导,市理论学术届的专家教授全程参与,集体攻关,使全系统人员从思想和理论上加深了对“五增五创”工作主题的认识,较好地解决了“为谁执法,为什么执法和怎样执法”的问题。
他勤奋敬业,工作务实,以事必躬亲的作风,感染和带动各级班子成员之间建立民主团结、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在他的指导下,市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班子建设的意见》,完善、健全了用人、理财、办事等方面制度,提高了各级班子的向心力和感召力,从而为创新工作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使务为民之实、务工作之实的朴实作风成了各 级班子的共识共行。在2005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毕建民同志以身作则,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学习教育活动,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起到了典型示范和表率作用,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局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市局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也由此得到了市委督导组、省工商局的充分肯定。
二、抓作风,创环境,服务经济发展。毕建民同志把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扭转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下真功,动真格,倾真情,使全系统作风有了新的改进,服务有了新的提高,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结合行政效能建设,他倡导和推行政务公开,阳光执法。本人带头在新闻媒体公开工商部门的服务承诺,推动全系统的政务公开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不断深入。先后制定了“创造环境、优质服务、树立工商新形象”十项规定和《打造信用临汾、优化发展环境考核办法》,在各个服务窗口开展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清理取消了45项行政审批事项,把市、县政府确定的300余家重点企业和建设项目列为市、县工商局直接服务对象,市局出台了《促进全市非公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五项兴农工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0条意见等优惠措施。深入开展了商标注册便民活动,帮助引导102 家企业申请了临汾市知名商标,发展了38件省著名商标,2006年,“语文报”获全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开展了上门服务和实施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进城经商五条优惠措施,全系统免收各项费用117万元,免费办理3818户营业执照,帮助11450余人再就业,被省政府评为“全省落实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231户,同比增长40%,个体工商户2596户,同比增长45 %,有力支持和促进临汾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毕建民同志胸怀大局,开拓创新,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工作当中,勇当主力,甘为苦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信用临汾”建设的排头兵作用,投资1000余万元,更新配置了现代化机房网络设备,成立了档案扫描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全面铺开了数据录入工作,共录入各类登记信息8万余条,150万项,各类监管信息7万条。建成了信用临汾红盾网站,实现了与各基层工商所、县(市、区)局与市局的网络连接,在全系统建立起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实施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网上信用公示。2003年10月,市局组织举办了“信用临汾我先行”演讲大赛,营造了良好信用建设氛围,调动了大家自觉地参加信用临汾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此举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及市四大班子领导的充分肯定,社会反响强烈,2005年11月,成立了临汾市信用企业协会,有力推动了“信 用临汾建设”工作。
他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深入开展了“作风建设”三年达标活动。启动了“1325”工程,在他的带领下,班子成员先后到市委市政府、3个县(市、区)五大班子、20个乡镇、50家企业进行了走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的意见和看法。依据意见反馈,全系统按照“五对照、五查找”的要求,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了整改,有力的加强了队伍建设。在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上,他主张开门评议,主动吸纳广大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人大、政协、执纪部门及新闻媒体参与监督。全系统共聘请行评员900余名,召开面对面座谈会40余次,发放各类征求意见表30000余份,确保了作风整改的针对性、目的性。由于作风建设成效明显,得到社会各届广泛认可,市工商局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在2004、2005、2006年都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下大力气抓基层基础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全市72个工商所不仅硬件建设达标,而且内部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2006年11月,全省工商系统基层规范化建设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市工商局召开,副省长胡苏平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大会推广了该局的经验与做法。
三、严执法,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近几年来,毕建民同志本着保稳定、保安全、创环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标 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全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近三年来,通过20余项专项执法行动,共累计查办各类经济违法案件30485件,收缴罚没款4235万元。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整治、打击非法传销、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方面,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的表彰奖励。同时,加大了对重要商品和市场监管力度,开展了“抗击非典”专项执法、禽流感防控、“红盾护农行动”、煤炭市场整治、打击制售“毒鼠强”、旅游、粮食、棉花、网吧、成品油市场等专项整治工作。省人民政府授予临汾市工商局“山西省2003—2005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第四篇:凝心聚力抓发展鼓足干劲勇争先
统筹“十二五”再创新辉煌
为加快建设创业和谐宜居幸福的新吉安县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吉安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月日)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一是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各项指标数据以及与2005年的比较)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整合,经济集群效益凸显。强势推动园区决战,大力实施招商引资。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积极调优产业结构。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做活第三产业。
三是高位推动城区决战,城乡发展日趋和谐。县城建设卓有成效,人气品位不断攀升。
扎实推动乡镇规范化建设,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以点带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四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民生事业快速提升。坚持 “生态立县”理念不动摇。
全面启动民生幸福工程。
五是政治文明推进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一是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法制建设和平安建设得到加强。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思想建设全面加强。
二是组织建设全面推进。
三是作风建设全面深化。
几点体会:
一是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不动摇。二是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必须坚持项目拉动和招商引资不动摇。三是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必须坚持和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四是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必须坚持建设一支高素质队伍不动摇。五是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必须坚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不动摇。
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及措施
总体思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23421及五大战略,五区目标
(一)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打造工业产业集聚区。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目标。二是助推产业升级目标。三是做大产业集群目标。
(二)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创业区。在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上的目标,(三)实施全局治县战略,着力打造统筹城乡先行区。
一是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目标。二是推进“一城连四镇”一体化建设目标。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目标。
(四)实施和谐理县战略,着力打造和谐平安示范区。民生工程目标
(五)实施党建带县战略,着力打造党的建设先锋区。党建工作目标。
要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在做好五个统筹,实现五个跨越
一、统筹推进产业扩张与结构调整,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
跨越;
一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大支柱产业继续发展)
二产(重点工业、旷产、电子、饮食、治金建材等企业)
三产(商业、服务业)打好“人文古县、文化名县、革命红县、生态绿县”四张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二、统筹推进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在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上实现新跨越;
规划建设有依据
县城建设有品位
小城镇建设有亮点
新农村建设有特色
三、统筹推进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在实施项目推动上实现新跨越; 积极上大项目,大上项目
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破解影响发展的三大瓶颈(企业用工、征地用地、融资)
四、统筹推进民生改善与管理创新,在加快社会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环境)
文化教育卫生
社保和民生
五、统筹推进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实现新跨越。
政治文明(人大、政协、统战)
价值观教育活动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公众安全感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一)坚持重视和加强各级班子的领导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
(二)坚持弘扬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不断造就团结有力、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
(三)坚持创新机制,建设凝聚力大、战斗力强的基层组织,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四)坚持从严治党,继续深化党风廉政教育,树立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第五篇:卫生改革发展心得体会(一)
卫生改革发展需要体现群众利益(为人民服务)
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在世纪之交历史高度,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作出的精辟论断。其中“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终归宿,也是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卫生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坚持人民的健康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全力发展卫生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卫生改革与发展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任务艰巨和繁重,我们只有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才能保证卫生改革的正确方向,才能克服困难实现预期目标。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要落实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需求,也就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的健康服务。让群众少花钱,看好病,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直接体现这一点,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事业,“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卫生部门应尽的职责。针对当前卫生事业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搞好卫生事业改革,这就要求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转变观念,更要转变职能和作风,转换机制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被动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动服
务上来,尽最大可能满足病人需要。要全面推行药品集中招标和药品
收支两条线;要尽快改变服务模式,实现“病人选医生”和“一日清
单”等能给病人群众带来利益和方便的措施,让百姓花明白钱,看放
心病,医院要尊重病人的意愿,对病人从生活、环境、服务、态度等
多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关心照顾,真正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
急。
搞好卫生改革,要正确对待各种利益的关系调整,要把卫生改革
纳入全国改革的大局,坚持从国情出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
调。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做到个人
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部分利益服从全局利益。重点抽查医
疗机构的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和服务收费等情况。特别要检查是否有
大处方,滥检查,乱收费,开单提成,药品回扣等问题,坚决清除与
人民利益不相符的东西,把人民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卫生改革的最终标
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还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在上海
召开的“三项改革”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努力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
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服务基本医疗服务需
要,强化内部管理,管理是生产力,管理是高科技,管理出效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客观上医院制定了年卫生人事制度改革后上新台
阶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人为本,医德为先,科技兴院,艰苦创业,服务社会”的办院思想,实施了“摸拟市场,二级核实,效益领先,质量否决”,的经济技术综合目标责任制方案。具体改革过程中的“减
负增效”为突破口,根据人事制度改革思想方案首先解决机关职能科
室,竞争上岗,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效益。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整体目标,积极认真地抓好各项措
施的落实。一是要巩固发展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二是做好药品集中
指标采购工作。通过逐步推行招标采购,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
格,增加药品购销透明度,有效地遏制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三是
加快实现卫生监督和预防体制改革工作。四是要深入推进医药分开核
算,分别办理和实行医药费用收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药品收支与实践管理认真加以落实。五要不断深化医疗机构实行
机制改革,要以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完善,有活动的运
行机制与目标,有了进一步推进医院内部管理改革,六要全面推行区
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站,并尽快运转,逐渐承担起社区医
疗,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居民教育,计划生育,技术质
量等社区服务功能,七是要完善管理机制,要争取增设诊室,调整技
术劳务项目收费。降低大型设备检查和治疗收费标准等措施,促进此
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的建设纲要,为我们迎接新挑战,实现新任务,迎接新成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卫生改革与发展
经营,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坚信只要我们以“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昂的斗志,锐意改革,以饱满的热情致力创新,以振奋的精神求发展,贴近实际,我们的工作水平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我们的事业就会更加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