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区卫生改革与发展座谈会总结讲话
全区**年卫生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将要结束了。会议期间,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作了重要讲话,传达了全国卫生厅局长培训班主要精神,总结了三年来全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医改与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述了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全面部署了**年全区卫生部门到年底的工作任务。卫生厅有7个处室通报了医改特别是公立医院
改革要求,有7个盟市卫生局汇报了医改工作进展。在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进一步统一了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提出了推动今年任务目标完成的措施。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高效务实的会议,是推动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会议,是用创新思维推动工作的会议。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医改部署上来
李克强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是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医改工作的展望。再次重申了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指出: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行动,是维护十几亿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发展工程。医改实施两年多来,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为下一步改革打下了好的基础。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继续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办法。这说明改革不停步,改革在深入,改革取得成效。
我国卫生十二五规划指明了近四年医改工作方向,明确提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扩大前三年医改成效,继续攻坚克难,向实现2020年深化医改的总体目标持续迈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要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做到“广覆盖、可持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非基本医疗服务的发展,适应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就医需求;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保证医改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在十二五期间,要以推进全民基本医保为目标,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以改革试点为突破口,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新模式,并积极鼓励多元办医。
我区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成效,卫生改革与发展思想认识不断统一,方向把握的更加准确,成为卫生系统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年五项改革的实践证明,深化医改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可喜成果,形成比较好的改革环境和难得的机遇。与会议同志们在发言、交流和座谈中,总结经验、提炼亮点、畅谈成就,展示了各地医改取得的成绩;同时反思过去、查找差距、分析不足,反映了医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大家所践行的历程,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也让我们看到同志们是抓了改革与发展,触碰到了矛盾的;是深入实际,了解具体情况的;是迎难而上,做了大量工作的;是乐于奉献,取得了明显成效的。这也说明,我们过去所作出的努力,有利于全区改革与发展,有利于加速困难与问题的化解,有利于让群众享受改革成果。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的目的,就是通过集思广益、总结经验、分析问题、解决困难,推动改革与发展。因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解决长期积淀下来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直接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有些利益关系已经相当牢固,需要下大力气改革才能凑效。我区拥有地域118.3万平方公里的地域,4211公里的边防线,2460多万人口,是一个典型的地域辽阔、居住人口分散、多民族的边疆地区;是一个地方病病种多、疫源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和疫情活动频繁地区,卫生厅党组针对医改形势和疾病防治任务,利用理论务虚与工作务实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国家和我区医改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总体思路,确定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我们期望参加会议的同志们要从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清当前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践行医疗卫生领域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全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群众病有所医目标,实现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的本质要求,保障边疆地区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完成党和政府赋予我们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光荣使命。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我们大家,要在调整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实现发展方式方面进行实践:一是适应“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增进健康为主”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走预防为主、以人
为本发展之路;二是适应新时期对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由单纯强调机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转变到质量提高、社会效益为重,既要“做大做强”更要“做精做细”,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发展为主之路;三是适应共享改革成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要求,由不同地区、人群和保障制度之间不协调、不均衡的发展转变到统筹城乡、地区、不同
人群卫生发展上来,缩小资源配置、服务利用、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走均衡协调发展之路。我区东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盟市之间、旗县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医改的整体推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各地都要执行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政策,在具体落实方式、措施、步骤上,可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扎实工作,稳步推进,讲求实效。
二、进一步明确重点,把行动统一到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工作上来
会议上,厅长对医改与近期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讨论中同志们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怎么样落实好会议精神,怎么样做好当前工作,怎么样完成好今年任务,我再强调几点。
第一,完善新农合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农牧民保障水平。各地要积极推进新农合盟市级统筹的规范化,抓好新农合扩面提标工作,使各盟市农牧民参合率保持或达到95%;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与大病保险,推动新农合大病统筹,落实20种重特大疾病保障工作;普遍开展支付方式制度改革,特别要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发挥控费和提升服务的作用,着力提高参合农牧民受益水平;大力推进健康卡替代新农合医疗证工作,实现全区农牧民健康“一卡通”,加快建设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信息网络建设以及定点医疗机构HIS系统对接,保证农牧民跨区域就医的及时结报;积极争取政府出台新农合管理办法,不断提升新农合管理水平,把新农合制度巩固好、完善好、发展好。各地医疗卫生部门要主动工作、积极配合、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控制费用,推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向“提升质量”的转变。
第二,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招采运行机制。全区各地要在全面完成基本药物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上,按照“符合政策、规范管理、完善措施、质量安全、供应安全”的原则,研究制定地区性鼓励保障采购、优化配送、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制度,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在基药网上进行集中采购,做好农村牧区和边远地区基本药物配送工作,保障基本药物能够及时、足量、安全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国家新的基本药物目录基础上,做好自治区基本药物目录的增补工作,科学、有序、适度,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创造公立医院建立基本药物的政策条件,积极探索公立医院采购和使用基本药物,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同时,卫生厅已经积极开展了部分高值医用耗材和高分子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对于降低虚高价格具有有效作用。各地要积极配合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采购与使用医用耗材过程的监管。
第三,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各地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加快改革步伐。毕力夫厅长就公立医院改革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许多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要求,对各地开展公立医院改革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与会的同志们要认真学习理解和思考。一是公立医院改革要有积极的态度,公立医院改革是十二五医改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大家应该清醒看到公立医院改革势在必行,公立医院改革的结果必将惠及百姓;二是公立医院改革要完整准确的把握政策,找准公立医院改革方向,明确公立医院改革内涵,理清公立医院改革模式,明确公立医院改革任务;三是公立医院改革要要抓住机遇,积极行动、充分准备、稳步推进;四是公立医院改革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试点先行、边试边推;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要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性。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各地还要积极向外看、向外走、向外学,要走出去学习其它地区的改革经验,要引进其它地区改革的先进理念,要科学移植其它地区好的改革做法。
第四,要积极深化基层医改,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保障、有效率、可持续的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模式。要完善竞争性用人机制。首先是院长的选拔,要公开公平竞争,强者上、平者让、弱者下,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其次是所有人员,不论是编制内还是编制外的,都要根据岗位要求,在核定资质之后,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定岗、定编、不定人。要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全面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要积极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巩固和筑牢农村牧区卫生三级网。特别是要加大对嘎查村卫生室的扶持力度,加大嘎查村卫生室的管理考核力度;要积极研究和落实乡村医生社会养老保险政策。
第五,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提高卫生项目服务水平。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中,各地要继续落实好10类41项的服务项目。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落实人均25元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坚持打包提供、打包管理和打包考核的原则,制定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惠及百姓的有效管理办法,坚决杜绝服务经费的滞留、截留、挪用、滥用情况的发生。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绩效考核。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要求60%留在卫生院,40%下沉到卫生室,各地要按照这个标准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实行绩效考核。二是创新工作机制。要坚持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服务项目中的主体作用,强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指导、服务和考核作用。要建立和完善服务项目补助资金与绩效考核机制的衔接。三是注重服务效果。要加强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管理与使用效果考核,要在项目组织管理、资金拨付、服务落实及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加大监督考核。
第六,要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控,切实保障群众健康安全。要推广布病防治经验,积极推动公共卫生关口前移。在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中,要重点做好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重性精神病、地方病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疾病防治,抓紧做好疫苗采购和疫苗免疫规划落实。调整卫生资源的布局,合理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突破公共卫生人才短缺“瓶颈”,按照统分结合的模式,构建卫生人才教育培养新机制。
第七,要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卫生工作的软实力。按照自治区卫生事业“十二五”期间的安排,要着力建立适用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是清晰的,各项政策和方案都已经基本出台,重要的是抓好落实工作。如何才能抓好卫生信息化工作,还需要我们继续理清思路,找到建设的重点,加快推动与推进。有两个方面和两个环节要引起重视。两个方面:一抓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使各级管理人员看得见、用得上需要的数字信息;二抓居民健康卡推广使用,使群众随时随地看得见、用得上自己的数字信息。两个环节:一抓使用单位、工作人员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二抓开发合作方的选择,利用好开发商掌握的技术优势。
第八,培育树立先进典型,用典型经验引领推动改革。在工作实践中,各地结合实际,集中智慧,不断培育树立典型。呼伦贝尔市启动实施“健康保障小药箱进牧户工程”,被卫生部医改调研组誉为“三大三小”改革成果。即:小药箱承载大医改、小财政支撑大民生、小卫生实现大政治。巴彦淖尔市新农合市级统筹的六个统一,完成了市级网络监控、完善了农牧民即时结报、方便了群众就医,推进了新农合建设。赤峰市新农合引入商业保险经办与大病保险,提高了农牧民的保障水平,群众受益程度更高,受到社会各界和中央新闻媒体的关注。**市和林县、**市乌审旗积极探索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三制五统一”制度,推行“县聘乡用”卫生人才管理方式,解决了**乡镇卫生院人员难以聘任的问题,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水平。阿拉善盟大力推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完成了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覆盖,保障了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和使用,受到农牧民的欢迎。通辽市加快信息化建设,解决电子健康档案“活档”问题,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兴安盟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在控制费用,加强管理、合理就医等方面取得成效。包头市、乌海市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社区卫生工作,为城镇基层卫生积累了经验。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抓薄弱环节,积极推进发展与建设,为改革奠定了基础。列举这些的目的,就是要证明,各地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做法,有典型可以推广、有经验可以总结、有事例可以宣传。所以,要用心谋划,用心体验,用力提炼,不断培育树立典型,引导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三、进一步加强学习,把自身能力提高到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上来
目前,我国“十二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已经确定,改革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只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改革全局和大局,才能承担起医改这一历史责任。同志们都是各级医改的领导者和践行者,只有勤奋学习,苦练内功,增强素质,才能保证改革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要增强对医改政策的解读能力。医改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重体系、多个制度、多种机制;触及到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多个机构;医改政策重要意义、政策背景、总体目标、工作措施、推进路径的知晓程度,直接影响到改革的进程。因此,各级卫生部门有责任和义务,把政策解释好、宣传好、推进好,助力医改深化。医改政策解读力有三个重点:第一,提高综合学习能力是基础。思考是从学习开始,解读是学习与思考的成果。1951年5月3日,毛泽东获悉苏州市小学生陈永康抓特务被打伤的事迹后,亲笔题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题词,同时向全国青少年发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号召。这对于在学生时代的青少年来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够不断进步。那么,对在工作岗位上的人要调整一下,叫做“天天学习,好好向上”,因为成年人的主要任务是工作,内涵就是你学习了,就会不断进步。学习持之以恒是对每个干部的要求,也是对耐力的一种考验;所以,我们倡导建设学习型机关,鼓励做善于学习的人,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第二,提高洞察与理解力是关键。在深化医改的实践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梳理医改发展中的问题,发现发展中的机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改的进展。洞察在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洞察力是理解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事情。我这里所说敏锐的洞察力,其内涵是善于发现、捕捉和认识政策导向,弄明白客观事物的本质,理解改革与发展关系,做到不骄不躁,有序推进医改。第三,提高想象类比力是不竭动力。正如想象可以让知识插上翅膀一样,想象力可以拓宽改革思路,大胆探索和尝试,创造适宜本地区的模式和经验。通过经常性的类比,分析先进地区发展模式,工作思路,管理办法,充分吸收和借鉴,进一步加深对政策的理解,从而使我们的决策更科学,方案更可行,效果更显著。
(二)要增强对医改政策的执行能力。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政策领悟能力、实践结合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展现,执行力要成为一种强势,必须把握好几种理念。一是认同文化。就是认同原有的文化,掌握历史沉淀的有效工作方法,概括来说就是认同在发展过程中所有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在此特指精神财富。二是统一观念。是针对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向问题。团队价值观的统一,是凝聚力的体现。价值观的统一,才会有强的大执行力。三是明确目标。即:SMART原则,目标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具有挑战性的、切合实际的和有时间限制的,这是执行力的原动力。四是细化方案。细化方案是解决通过什么方法到达目标的问题,是执行工作的标准和规范,保证团队做正确的事,并把正确的事做好。五是强化执行。就是强制性的去干、去做。要建立检查体系,通过目标体系书、工作计划表、绩效考核以及监督检查推动。六是严格考核。要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考核制度、激励制度是规范行为,激励的有效手段。
(三)要增强对医改政策的调研能力。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具体体现,是对卫生部门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怎么样开展调查研究:一要明确指导思想。什么是指导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做某件事情遵循的依据、达到的目的。任何一项调查,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了解某一方面工作的情况,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工作的发展。二要制定调研方案。不打无准备的仗是兵家的名言。同样,要搞好调研,就要有所准备,那就是制定调研方案。要让参加调研人员清楚安排,要让相关部门做好准备,要保证有序开展调研。三要创新调研方法。坚持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相结合,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实地查看、听取汇报、问卷调查、网上调查、跟踪调查、明查暗访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调研。四要深入开展调查。调查中要做到五个字,即沉、谦、全、实、记。“沉”,就是要沉下去,用心地听,切忌走马观花,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谦”,就是要有谦虚的态度,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虚心学习,认真了解;“全”,就是要广泛调查,全面了解,尽力搜集和获悉所调研专题的相关素材;“实”,就是要把实事求是的原则贯穿于调研工作的始终,敢于说真话、出实招,掌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突出操作性;“记”,就是要认真做好记录,切实做到身到、心到、口到、手到。五要认真进行研究。调查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是调查的发展和深化。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在调研工作中,调查是基础,研究是核心。只调查就失去了调查研究的真正意义,只研究不调查那是纸上谈兵。
(四)要增强对医改政策的运用能力。医疗保障、基本药物、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公立医院改革,所有工作都直接涉及群众的利益,政策性强,责任重大。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件事情出了问题,都会直接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在落实政策时既遵守原则,又灵活科学,既能规范完成任务,又有创新亮点,是卫生部门领导干部必备的一项工作技能。不断提高医改政策的运用能力非常重要,一是要准确把握好政策。只有不断掌握医改政策,成为医改的“政策通”、“活字典”,才能成为政策的行家里手,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二是要正确执行好政策。一方面,卫生部门政策性、事务性、服务性工作多,必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严谨务实、深入细致的作风开展工作,做到不敷衍了事,不偷懒做事。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是非常严肃、严谨、严格的工作,必须养成雷厉风行、快速反应的工作作风,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绝不允许“变通”,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是要创造性的执行政策。要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精神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执行,创造性地落实。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坚定信心,共同努力,为实施“十二五”医改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集团10周年改革发展座谈会讲话
集团10周年改革发展座谈会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迎来了X集团成立10周年纪念日,上午大家观看了十年成就展,员工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畅谈集团十年来所走过的路程,回顾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所经历的令人难忘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汗水、泪水和成功的喜悦相互交织,历历在目。
在此,我谨代表集团党委,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X集团发展的各级领导、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朋友表达最诚挚的感谢;向一直以来为X集团持续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10年前的今天,X集团肩负着建设国家科技城和产业要素保障的核心使命正式组建成立。10年来,集团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市委市政府和X城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以代明董事长为代表的X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依靠政府而不依赖政府”的经营思想和“融资为主线、项目为载体、投资促发展、经营求壮大”的发展思路,实现了由单一平台公司到“平台公司+金融产业+实业制造”的多元发展,形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科技金融、房地产开发、会展旅游、高端制造等核心业务板块,资产规模近X亿,员工X千多人,业务遍及X等国家和地区。目前,X集团正按照“立足XX、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定位,朝着全国一流的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大型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公司阔步前进。
2010年6月10日,X集团党委成立,当时有X名委员、下辖X个支部,X名党员。发展到今天,集团党委有X名委员,X个支部,X个基层党委,X名党员,党员人数增长了X倍多。集团党委成立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集团董事会、经理层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扎实开展“三严三实”、群众路线、“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学习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总书记来X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弘扬集团“规范行事、正直做人、忠于职守、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在推进从严治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深化企业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履行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责。在灾后重建、保障历届科博会召开、推动X集中发展区建设以及创新中心、会展中心、科技物流园、X厂棚户区改造等科技城重大建设攻坚任务实施中当尖兵;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承接处置汉龙资产包、推进X-X系资产债务重组、落实扶贫攻坚任务等方面站排头,以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科技城建设和集团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证。
同志们,我们共同回顾集团10年这段企业发展历程,不仅是要让新老员工共享荣誉,更是要从这些点点滴滴的经历和感受中,提炼出X集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它作为我们企业的传家宝,在未来发展的路上,代代相传,努力实现“天长地久、融会贯通”的企业愿景。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市委、市政府研究如何在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格局中成为经济副中心?如何充分发挥军民融合优势,把XX科技城这个牌子擦亮叫响?同时,市委市政府把“建设西部经济强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集团面临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如何当好科技城建设主力军,打造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大型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公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借此机会,我谈四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集团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确定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明确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这是对党的建设思路和布局的重大创新。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抓好了,对党的其他建设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未来我们的发展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X集团再启航、再奋斗、再辉煌的历程。因此,我们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作为推动我们XX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必须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一是要努力提高政治能力,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关键要着力提高政治能力。在面对风险挑战、复杂局面之时,面对错误思潮、错误言论、错误行为时,面对事关旗帜、道路这一根本原则性问题时,必须敢于斗争、敢于亮剑、敢于碰硬,必须一心向党、在党为党。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方向、看清大势、胸怀全局,始终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要始终坚定政治信仰,牢固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政治信仰,牢记党的宗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持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大力弘扬“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企好干部标准,这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这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传承,又有新的时代内涵。国有企业作为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全体党员始终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不偏,始终听从党中央召唤,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三是要严守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鲜明特色就是立规执纪,把章程、原则、制度、部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立起来,突出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我们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按照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要求,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集团党委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科学谋划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指导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集团党委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重大部署,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职责,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围绕集团建设发展这一中心工作,各级党员干部带头树牢“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省委书记X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带头增强本领能力、带头担当作为,为科技城建设和企业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各级党组织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衡量党组织工作成效;坚持加强集团党的各方面建设不断巩固,坚持加强集团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坚持加强集团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坚持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团结职工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抓深抓牢,从而夯实集团党建工作根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始终当好科技城建设的主力军
10年来,围绕科技城建设和产业发展,我们在融资、投资、经营和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近三年,融资实现了由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向融资品牌化的新突破,2017年获批融资达到X亿元。推动实施了全国最大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承担了XX工业发展史上投资最大的X项目X亿元融资任务,组建了XX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同时我们的深化改革工作,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国企改革创新探索走在全市前列。下一步,要按照科技城建设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总体部署,重点抓好集中发展区、创新中心三期、会展中心三期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做好科博会的承办、产业基金投资、X实业经营管理等工作。要抢抓国企改革的发展机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与非公制经济体依法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促进经营机制转换,科学规范地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多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提升企业自身“造血功能“。
三、实施人才强企工程,打造一支忠诚担当的X骨干队伍
要贯彻落实好中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践行国企领导人员20字标准,鲜明导向、科学考评、强化激励,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选拔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优秀干部为重点,配强好班长;以增强整体功能为重点,建设好班子;以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好梯队,努力打造一支适应集团发展,能打打硬仗胜仗的干部队伍。全体干部要坚定信念、履职担当,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党为人民工作;要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主动作为,把标杆立起来、把先进性亮出来,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营造一种良好风气、提倡一种高尚追求、引导一种正确方向,形成上行下效的正向效应,推动集团各项事业上台阶。
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集团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风廉政建设是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未来集团发展的道路上,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颁布的“两准则”“四条例”,牢记各项廉洁自律要求和党的纪律底线,在思想上划出红线、行为上明确界限、行动上当好表率,自觉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范,带头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好“两个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有则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责任意识,率先垂范、正人正己,争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
同志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眸过去,我们不忘初心、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我们倍受鼓舞、勇往直前。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X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继承和发扬集团10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紧紧依靠集团干部职工,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努力创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新业绩,共同谱写X集团发展历史的新篇章。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X集团再创辉煌!谢谢大家。
第三篇:卫生改革与发展专题片文稿
卫生改革与发展专题片文稿
为了人民的健康
----庆阳市卫生改革与发展掠影 庆阳,周先祖创造农耕文明的地方 庆阳,岐黄医学的发源地 庆阳,全国重要的革命老区
庆阳,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
庆阳,***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庆阳的卫生改革与发展,硕果盈枝、一路欢歌,实现了新跨越!
2008年以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普惠制、全覆盖、可持续”,全力实施“卫生健民工程”,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健全服务网络,确保群众“看得上病”。投入资金 12.6亿元,强力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建成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住院楼,整体搬迁市中医院,开工新建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整体迁建5个县级医疗机构,新建54个乡镇卫生院,从2009年开始,规划3年时间建设1262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801个。购置了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等大中型高精尖医疗设备500余台。为87个乡镇卫生院配了救护车和急救设备,安装了GPS卫星定位指挥系统,建立了市、县区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管理平台,市、县、乡三级院前急救互联互通,实现了城乡120服务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实行预约挂号,开展远程会诊,设立便民门诊,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完善保障机制,确保群众“看得起病”。2009开始,市财政连续三年增加新农合政府补助资金6300万元,每年为每位参合农民增加补助10元,比全省统筹标准
高出10元。率先建立新农合 “八统一”管理机制,分步推行金穗惠农新农合联名卡“一卡通”报销方式,整合新农合信息、居民健康档案和医院管理系统,实行三网合一,极大的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服务效率,实现了市内定点医疗机构 “一站式”网络直报,参保群众受益面不断扩大,基金使用率明显提高,2011年参合率达到97.1%,基金使用率达到95%,平均住院补偿比达到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2010年5月起,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以县为单位统一公示药品目录与价格,接受群众监督。从今年起,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将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在严格执行全省药品统一招标采购政策的基础上,确定了全市药品采购目录,通过三轮竞价、一轮谈判,择优选择16家药品配送企业,降低和统一了药品价格。深入开展降价工程,各级医疗机构功能检查、化验费在现行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分
别降低了10-20%,降价项目达到总数的20-30%,药品在现行零售价的基础上降低了10-30%,累计让利群众 万元。开展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医生“五个排队”,推行全省统一门诊病历,实行检查结果互认,治理过度医疗。2010年底,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总药品费用比2009年下降15.3%;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平均住院费用比2009年降低209元;全市门诊患者人均费用比2009年降低10.3元。充分利用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把推广中医药工作作为降低群众医药费用的重要手段,在妇幼、疾控机构成立中医科,在卫生监督机构成立中医监督科,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了中医管理科室、中医科,为每个西医科配备1名以上中医人员,制定中医工作考核指标,将西医科室中药消耗量、中医康复人次和奖金挂钩。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有中医门诊、中药房,90%以上的村卫生所能开展基本的中医药服务。在全市小学、托
幼机构开展中医药歌诀诵读活动;以县区为单位开展中药材资源调查,利用地产药材共研发103个常用处方。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开展针灸、熏蒸、刮痧等非药物中医适宜技术,实现了各类人群服用中药和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医保全额报销。市县综合医院、中医院门诊、住院中医药治疗率大幅提升,乡镇卫生院平均中医门诊人次、中药收入、中医药治疗收入均达到全院相应指标的30%以上。
提高服务能力,确保群众“看得好病”。在各级医疗机构全面组织开展了医院管理年、作风建设年、平安医院创建、百姓放心医院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三级业务查房、院长行政查房、执业药师临床查房、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会议制度,提高了医疗服务整体质量和水平。2008年以来,为卫生系统补充1768名专业人员,其中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拔尖人才21名,与中日友好医院、上海我立德医院、西安西京医院等建立了固定的无偿
培训协作关系,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家、省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进修培训,建立了村医每周到卫生院工作或见习1天、卫生院每周下村督导1天的制度。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新业务126项,有 96项获省、市、县科技成果奖,有340多名卫生工作先进代表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奖励。建立住院病人双向转诊制度,合理分流病人,逐步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病不出市”的目标。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确保群众“防得了病”。积极推进“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在全市所有乡镇成立科级建制的公共卫生办公室,各级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各级医疗机构在门诊设立咨询室开展健康咨询,组织人员入村庄、进社区,开展卫生宣传,建立健康档案,设计制作了全市统一的登记册和管理服务卡,健全了管理资料。财政给每对新婚受检夫妇补
助225元检查费用,使全市婚检率达90.1%。在国家每年为村医补助6000元的基础上,市、县两级各增加2000元,使村医补助达到10000元。每年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借助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支持,建成6100多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地方病防治成效显著,省上先后在环县和正宁县召开了全省包虫病防治工作和农村改厕工作现场会。
大胆改革创新,确保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机制。为了破解公立医院改革的难题,市政府制定了公立医院综合体制改革方案,从今年起,在全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全额供给、药品零差率销售、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突出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实行管办、政事、医药、营利和非营利性 “四个分开”,努力实现门诊、住院业务量、业务收入、技术服务水平、群众满意率 “四个提升”,医疗收费标准、平均就医费用、不合理费用比例、单病种费用 “四个降
低”,力求达到“群众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在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十制改革,所有乡镇卫生院长实行竞聘上岗,积极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全面落实“三制”“五统一”,靠实了工作责任。在市、县两级分别建立了由司法部门牵头成立医调委做为第三方调解组织调处医疗纠纷、由医疗机构参与商业保险做为纠纷理赔方式的机制,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方面已显现初步成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向未来,庆阳的卫生事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的征途上,广大医务人员将凝心聚力,以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水平,以良好的医德医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庆阳医疗卫生事业的明天会更加绚丽多彩。
第四篇:2008年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
2008年,各级卫生部门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大力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全力以赴抗震救灾;着力加强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取得了明显进展。现将全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简报如下:
一、卫生资源
2008年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政府和社会卫生投入比例上升、居民个人支付比例下降。
(一)卫生人力总量持续增加。卫生人力总量即“卫生人员数”与“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之和。2008年底,全国卫生人力总量预计达698万人,其中:卫生人员达608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0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人员增加17万人,增长2.88%;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减少2万人。
2008年底,全国卫生技术人员预计达49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5万人、注册护士162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3万人(增长2.7%),执业(助理)医师增加4万人、注册护士增加8万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07年1.54人增加到2008年1.5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1.18人增加到1.22人。
(二)医疗机构床位持续增加。2008年底,全国医疗机构床位预计达396.8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85.2万张(占72%)、卫生院床位83.8万张(占21%)。与上年比较,医疗机构床位增加26.7万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17.7万张、卫生院床位增加7.5万张。全国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由2007年2.63张增加到2008年2.75张。
(三)卫生总费用增加,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200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1289.5亿元,人均卫生费用854.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4.52%。与2006年相比,卫生总费用增加1446.1亿元,人均卫生费用增加105.6元。由于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得到一定控制,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0.15个百分点。2007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为20.3%、34.5%和45.2%。与2006年比较,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比重分别上升2.2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4.1个百分点。
预计2008年卫生总费用将达到12218亿元,人均卫生费用915元。
(四)卫生机构总数略有增加。2008年底,全国卫生机构预计达30万个,其中:医院19701个(内:公立医院13111个)、卫生院4.0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6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591个。与上年比较,卫生机构增加0.2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和卫生监督机构有所增加,医院、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略有减少。
二、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
2008年重点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和人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治,全力以赴地做好抗震救灾、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救治工作。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2008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126亿元。
(一)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
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卫生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医疗救援和防疫工作。卫生、军队、武警、公安、农业、质检、安监等部门陆续调派25071名医疗、防疫、监督、药监等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携带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帐篷等物资奔赴灾区开展医疗抢救工作,全国参加地震灾区医疗防疫工作的人员达10万多人次。截止2008年7月17日,救治灾区伤病员301万人次;累计住院伤员96446人,已治愈出院90138人;紧急转运较重伤员10015名。对四川6个重灾市(州)的446个乡
镇、4185个村和灾民临时安置点实行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累计消杀面积43亿平方米。有关部门和军队系统紧急调集了大量的药品、血液、医疗器械、消杀药品等抗震救灾物资。7月份以后突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
积极开展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救治。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卫生系统全力以赴开展婴幼儿筛查和患儿医疗救治工作。截至2008年12月2日,全国因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累计筛查婴幼儿2240.1万人次,累计报告因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29.4万人;累计住院患儿52019人,累计出院51288人,现住院患儿731人;累计收治重症患儿154人,现住院重症患儿1人。目前筛查高峰已过,重症患儿已脱离危险。自9月10日以来未接到因泌尿系统结石致肾功能衰竭的现症病例死亡报告。之前上报的回顾性调查死亡病例11例中,经专家组排查,6例不能排除与食用问题奶粉有关。
(二)加强重点疾病防治,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传染病报告发病相对平稳。
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和人禽流感等重点疾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截至2008年9月底,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覆盖31个省(市、区)1492个县(区);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64302例,报告死亡34864例。2008年1-3季度共报告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4839例,报告死亡6897例。据估计,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2008年1-9月,全国共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77万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35万例。2008年全国452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区)中,267个县(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91个县(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目前,国家免疫规划预防的传染病扩大到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5种传染病,有效地预防了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1岁儿童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疹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相对平稳。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361.6万例,报告发病率274.1/10万;死亡12368人,报告死亡率0.96/10万,病死率0.35%。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梅毒和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3.1%;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新生儿破伤风,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5.3%。
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安徽阜阳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实施了有效防治措施。从2008年5月起,手足口病被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管理。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国共报告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159.0万例,其中:手足口病发病47.1万例;报告死亡182人,其中:手足口病死亡128人。
(三)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下降。我国妇幼保健系统管理覆盖面较广,2007年全国孕妇产前检查率达90.9%、产后访视率86.7%、住院分娩率91.7%(其中:农村住院分娩率88.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4.4%、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75.9%。2008年,由中央财政支持的“降消项目”扩大到中、西部所有农村地区,并提高住院分娩补助标准。
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下降。据妇幼卫生监测统计,孕产妇死亡率由2007年36.6/10万下降到2008年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7年15.3‰下降到2008年14.9‰。2007年,城市孕产妇死亡率25.2/10万,农村41.3/10万;城市婴儿死亡率7.7‰,农村18.6‰。
(四)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通过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活动以及农村改厕、安全饮用水工程等,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截止2007年底,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达到8.8
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2.1%;6.0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62.7%;1.4亿户农村家庭使用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普及率57.0%。截止2008年11月底,全国共命名101个国家卫生城市、25个国家卫生区和316个国家卫生镇。
(五)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据2007年统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经常性卫生监督1609.9万户次,合格率为91.1%;粮食、肉、蛋等食品抽样监测116.0万件,合格率为88.4%;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28.9万件。化妆品经常性卫生监督16.9万户次,合格率为92.7%;化妆品样品监测3.1万件,合格率为95.2%;化妆品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3735件。生活饮用水(供水)经常性卫生监督17.3万户次,合格率为85.7%;供水抽样监测31.6万件,合格率88.6%;生活饮用水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2345件。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222.8万户次,合格率为91.1%;公共场所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4.1万件。此外,职业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6735件,放射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2341件,医疗服务行政处罚并结案9.6万件,采供血行政处罚并结案434件,传染病防治行政处罚并结案2.6万件。
三、医疗服务
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卫生服务利用增加,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因物价上涨病人医疗费用涨幅回升。
(一)着力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2008年,中央安排专项投资111亿元支持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其中:第4季度新增投资48亿元支持157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978个乡镇卫生院、5547个村级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投资10亿元建设100所地市级以上中医院。
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加强。2008年底,全国1948个县及县级市共建有医院8877所、妇幼保健院(所、站)199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95所、卫生监督所1696个。全国3.35万个乡镇共设乡镇卫生院3.93万个(其中政府办3.8万个)、床位82.0万张、人员105.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7.4万人。与上年比较,除县及县级市卫生监督所增加外,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乡镇卫生院机构数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机构合并和乡镇撤并),床位数及人员数都在增加。2007年底,全国61.3万个行政村共设村卫生室61.4万个,88.7%的行政村设有卫生室;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11.0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3.2万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6人。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2008年底,全国城市6546个街道中,3704个街道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街道总数的57%),卫生人员数达13.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1万人),平均每个中心36人。规模小的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一般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008年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2.4万个,卫生人员7.2万人,平均每站3人。与上年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910个,卫生人员增加约2.9万人。
(二)门诊和住院工作量继续增加。据前3季度数据测算,2008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诊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诊疗人次预计达29.1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7亿人次,增长2.5%;全国医疗机构入院人数预计达10500万人,比上年增加673万人,增长6.8%。
2008年全国医院诊疗人次预计达16.9亿人次(其中公立医院15.3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90.5%),入院人数6800万人(其中公立医院6230万人,占91.5%)。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0.5亿人次(增长3.0%),入院人数增加313万人(增长4.8%)。医院中,县及县级市医院门诊量由2007年5.4亿人次增加到2008年5.6亿人次,入院人数由2901万人增加到3130万人。
2008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预计达7.6亿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入院人数3050万人,比上年增加388万人(增长14.6%)。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人次预计达2.5亿人次,入院人数97.5万人。与上年比较,诊疗人次增加0.3亿人次(增长8.7%),入院人数23.2万
人(增长31.2%)。
(三)医疗服务效率提高。据2008年前3季度统计,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0.8%(其中:公立医院84.0%),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达到54.1%。与上年相比,医院病床使用率提高2.6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提高5.7个百分点。2008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5日,比上年平均缩短0.3日。
据2008年前3季度统计,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0人次、担负住院1.8床日,与上年基本持平。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1人次、担负住院1.9床日,工作负荷略高于医院平均值。乡镇卫生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4人次、担负住院1.0床日;与上年相比,门诊减少0.3人次,住院增加0.1床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1.9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14.3人次。
(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据2008年前3季度统计,公立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8.5%,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9.0%,医院感染率1.2%,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95.3%,无菌手术感染率0.8%。与上年相比,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五)病人医疗费用涨幅回升。据2008年前3季度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统计,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146.5元,比2007年增加10.4元(当年价格,下同),上涨7.6%;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5446.5元,比上年增加472.7元,上涨9.5%。费用的回升主要受物价上涨影响,2008年前3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7.0%。如果扣除物件上涨因素,人均门诊费用为136.2元,仅比去年增加0.1元;人均住院费用5065.2元,比去年增加91.4元,上涨1.8%。
从五级综合医院看,2008年部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260.5元,比上年减少21.0元(当年价格,下同),下降7.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广东中山大学5所附属医院由省属调整为部管医院,如扣除该因素,部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为279.2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13.6元、13.1元、14.2元和7.6元,分别上涨6.8%、9.4%、12.6%、8.2%。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县属综合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729元、983元、744元、431元、211元,分别上涨5.6%、9.6%、12.6%、11.4%和8.5%。扣除价格影响因素,部、省属医院人均门诊费用分别下降13.9%、0.7%,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分别上涨1.8%、4.7%、0.6%;部属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8%,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分别上涨2.0%、4.7%、3.6%、0.9%。
药费占医疗费用比重上升。2008年前3季度,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药费比重为50.0%,与上年持平;住院病人药费比重44.2%,上升1个百分点。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门诊药费比重分别为56.9%、52.9%、50.3%、49.5%和44.4%,住院病人药费比重差异不大。
四、医疗保障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一)参加新农合人口达8.14亿人。截至2008年9月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2729个,参加新农合人口8.14亿人,参合率达91.5%,越来越接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目标。与上年相比,开展新农合县(市、区)增加278个,参合人口增长12.1%,参合率增长5.3个百分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人均40元提高到80元,农民缴费也相应提高。截止2008年9月底,全国新农合本已筹资71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46.1亿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340.7亿元,农民个人缴费118.3亿元。前3季度全国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429.1亿元,累计受益3.7亿人次。参合农民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就诊率尤其是住院率提高。
(二)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79个,参保人数达4291万人。2008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新增229个,其参保人数将大大增加。2007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8亿人,全年基金收入2214.2亿元,基金支出1551.7亿元。
(三)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工作。据民政部2008年前3季度统计,全国城市医疗救助支出18.3亿元,救助447万人次,人均救助水平409元;农村医疗救助支出32.6亿元,医疗救助4869万人次。2007年农村医疗救助中,资助参加新农合资金占19%,人均资助参合水平19元;大病救助资金占81%,人均资助大病水平543元。2008年前3季度的医疗救助支出已超过2007年,政府投入的增加保障了各地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
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卫生资源总量增加,政府投入加大,卫生服务能力和效率提高,医疗服务利用增加。这是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卫生系统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严格医院管理、规范医疗服务和挖掘潜力的结果。应该看到的是,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医改方案还没有出台,体制、机制还没有改变之前。我们相信,加快改革体制,不断完善机制,健全各种制度,将有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第五篇:在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做好卫生工作对于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祖芸同志通报了去年全市卫生工作情况;爱明同志结合我市实际,对做好今年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近年来,我市卫生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卫生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就医条件、服务质量、应对公共突发卫生事件能力等方面又有了新的进步。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卫生工作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很大差距,公共卫生体系还不健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卫生发展不协调,卫生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农村卫生落后面貌以及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旧突出,等等。为此,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履行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高度,改革创新,强化服务,紧紧围绕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不断开创我市卫生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公共卫生关系着民众的健康,是我市今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加快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步伐,把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行整体考虑、统筹规划,尽快完善市、县卫生监督体制。要按国债项目建设要求,按照“强调功能、科学设计、适度超前、确保质量”的原则,加快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市紧急救援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和设备装备配置。要狠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市、县(区)、乡(镇)应急指挥机构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加强医疗卫生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做到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行动,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二、全面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步伐,逐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农村是卫生工作的重点,农民是需要特别关心和扶助的重点人群。由于多种原因,我市农村卫生工作总体上还较薄弱,投入不足、人才缺乏、设备简陋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关注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从政策制定、工作部署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切实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一是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提高预防、保健、基本医疗等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改善农民群众就医条件。二是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作为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米易县,要在广泛宣传、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强培训、提高水平上下功夫,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逐步建立起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与,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确保试点成功。三是要大力加强城市支援农村以及医疗救助工作。坚持开展好卫生扶贫、对口支援、巡回医疗等活动,在技术、药品、设备、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加大对农村扶贫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从最困难、最急需的贫困农民中开始实施,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四是要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大力实施农村卫生人才全面培养计划,强化乡、村卫生人员学历教育,提高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从业比例。五是要着力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于水质差、水体污染、水源无保证等原因,造成农村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问题突出,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各级政府、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规划,努力做到科学找水,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水源保护,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饮用水卫生质量。
三、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着力构筑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目前,我市以街道、社区为单位,基本建立了布局较为合理、覆盖全市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但从整体上看,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相当数量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位一体”(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功能尚未实现,离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和内涵建设。改革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逐步实现投资多元化、医疗服务多样化、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规范化目标。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将服务重心向社区特困人群倾斜,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卫生服务。要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做到既合理分工,又协调配合,真正实现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
四、大力加强中医药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功能。中医药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它和西方医学一起,构成了我国医学的一体两翼,在维护人民健康、提供医疗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按照“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继续加大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加强专科建设和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做大做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规划建设好米易县精品中医院。要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完善县、村、乡中医药三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的作用;要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和实效。要抓好中医药人才培养,做好名中医专家的学术继承和带徒授业工作,开展好乡村医生中医药学历教育,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名中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优秀的中医药管理者。要加大中药及中药材为原料的相关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培育中药材产业。
五、切实加强卫生行业管理,减轻群众不合理医药费用负担。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看病贵”、乱收费、滥检查、医疗事故等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意见很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改革体制、加强监管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突破。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医疗体制改革政策,努力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办医模式,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兴办民营医院,推进医疗服务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促进合理竞争,最终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要从建立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并重的长效机制入手,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行业的监管,继续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降低药品价格;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和费用清单等查询服务制度,增强收费透明度;坚决查处药品回扣、开单提成和索要、收受红包等违规违纪行为,从源头上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六、逐步加大卫生投入,增强卫生事业发展后劲。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主要责任在政府。长期以来,卫生投入不足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逐步建立起稳定增长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重点加大对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的投入力度。要创新投资机制,积极拓展资金来源,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把有限的资金统筹好、分配好、落实好、管理好,对挤占、挪用或截留资金的单位、部门和个人,要依法严肃查处。
同志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不断开创我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