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时间:2019-05-13 15:5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一篇:浅议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浅议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摘要:为提升税务管理工作效率、固化税务风险管控体系,近年不少企业集团开始关注和推动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本文重点分析了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涵盖的主要功能,然后对企业集团在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集团 税务风险管理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着国内税收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近年我国大中型企业在企业集团税务管理,尤其是建立健全集团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我国企业集团普遍存在税务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问题,亟需实施或完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笔者基于多年从事税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拟就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涵盖的主要功能

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企业集团税务管理的理念、制度、方法、流程加以固化和提升,搭建企业集团统一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通常企业集团税务管理系统需包含和实现以下主要功能:成员企业基础信息及税务组织机构管理、成员企业纳税申报及所得税会计管理、集团纳税数据统计分析、重大涉税事项税务风险管理、税务交流共享平台。

(一)成员企业基础税务信息及税务组织机构管理功能

成员企业基础信息,包括纳税主体名称、税号、主管税务机关、税务管理人员及联系方式、主营业务及产品、所涉主要税种、主要税收优惠政策等信息。税务组织机构是税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环境,包括企业集团管理层、集团总部税务负责人、集团总部税务管理部门、集团总部其他业务部门、成员企业管理层、成员企业税务负责人、成员企业税务管理部门、成员企业其他业务部门等。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将集团总部及各层级成员企业的基础税务信息和税务组织机构纳入同一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通过权限设置实现不同层级的税务组织机构只能看到本级企业及其下级成员企业的基础税务信息并对其进行管理、维护;应实现按管理层级、行政区划、业务板块等多维度查询、展现成员企业基础信息。

(二)成员企业纳税申报及所得税会计管理功能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通过搭建系统间数据接口,从现有ERP系统采集科目信息表、科目余额表、科目明细账、资产台账明细、合同信息明细等涉税基础数据;应建立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各税种税款计算的台账体系,通过依据税收法规判定应税科目、设定取数规则、约束取数口径,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纳税调整和税款计算,自动生成符合税务机关要求的纳税申报表。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借助自动化工作流引擎或其他管理工具,实现纳税申报事项的启动、税款计算、审核、审批、归档的全流程管理;系统应明确和固化涉税人员岗位职责,在各流程节点自动发出邮件提醒相关人员或在其登录系统时提醒其办理纳税申报事项。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记录纳税申报的税款计算过程、纳税调整过程、审核审批意见。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建立一套完整易用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台账,利用其实现按月度或季度预估应纳所得税额;通过判定税务与会计差异类型实现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的准确核算,提高对外披露报表的准确性。

(三)重大涉税事项税务风险管理功能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包括将企业集团税务内控制度体系中涉及的操作流程、税务风险点、应对策略整理、分类、维护到系统之中,建立可编辑、可调用的税务风险点识别库及管控措施库。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将重大涉税事项税务风险控制流程纳入系统,即税务部门人员获知重大业务事项发生后,将重大业务事项及相关资料维护纳入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根据事项类别、性质,调用税务风险点识别及管控措施库信息进行分析,或聘请外部税务咨询机构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税务部门通过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将最终确定发表的税务意见反馈给决策部门。

税务管理系统需通过流程管理工具和文档管理系统固化企业集团内部税务检查业务流程,包括集团总部通过系统发布自查、抽查通知;上下级单位之间通过系统通报工作进度、交流相关问题;自查、抽查结束后,相关人员将自查报告、检查报告、整改报告等结论性质文档上传存档。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应对外部税务机关检查业务流程,要求成员企业在发生税务机关检查事项的第一时间,通过系统向上级单位报告相关检查内容;上级单位可通过系统掌握、跟进成员企业外部税务机关检查的办理进度,提出指导意见;外部税务机关检查事项结束后,相关人员应将相关结论性文档上传存档。

(四)集团纳税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按行政区划、业务板块、成员企业、税费种类、税款属期等多维度统计、查询应交税费、实缴税费、地方财政贡献情况;应实现查询条件可任意组合,逐层细化和深化统计分析;应通过权限控制,实现层级管理,即每一成员企业均可查询、统计本级及所属下级企业纳税数据。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基于财务预算或业务预算实现对成员企业及其下级单位未来期间的税费预测;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建立纳税指标评估体系,快速计算、评估各成员企业的实际税负率、税负变动弹性指标等纳税评估指标数值,与行业平均值、管理经验值比较并提示预警信息;系统应实现基于税费数据和辅助的财务数据,自动生成集团税务管理报表;应实现按预先制定的模版或管理口径生成不同层级成员企业的税务工作报告,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

(五)税务交流共享平台功能

税务管理系统应实现为集团总部向成员企业提供税收政策咨询单向或互动平台;应实现集团总部通过系统向各层级成员企业发布最新税收法规、内部税务刊物等;应将年度、季度、月度相对固定的工作事项制成税务工作日历自动提醒相关人员。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自动归档功能和手工上传归档功能,用户可按权限查询、调阅本级及下级单位的档案资料。除全税种纳税申报资料自动归档外,应根据需要将系统外涉税文档扫描上传到系统,实现日常涉税文档的电子化分类管理。

二、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围绕集团税务管理的目标

尽管企业集团税务管理的内容繁多,通常包括集团税务管理制度的制定、税收法规研究及税收优惠政策争取、成员企业纳税申报管理、税务筹划和税务咨询服务、重大涉税业务管理、内部税务检查和税务审计的组织管理、外部税务稽查的协调和应对、对成员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等,但其目标与集团内单体企业税务管理的目标一致,即控制税务风险、降低税收成本。

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围绕集团税务管理目标这条主线,凡是对控制税务风险或降低税收成本作用显著的税务管理理念、制度、方法、流程就必须尽量纳入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予以固化;反之,则可以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暂时将需求予以搁置。

(二)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制定正确的实施策略

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众多,一方面各成员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及所涉税种不同,另一方面各成员企业间税务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投入能力存在差异。基于上述原因,企业集团实施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议采取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施策略。整体规划是指集团总部会同成员企业确定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将其划分为集团总部税务管理平台和成员企业税务管理平台两部分。集团总部税务管理平台功能以集团总部税务管控要求为主,兼顾成员企业对下级企业的税务管控要求;成员企业税务管理平台功能主要基于二级单位的业务特点和税务管理重点,但须保证集团总部税务管控需要。分步推进是指首先实施集团总部税务管理平台,同时以个别成员企业为试点实施成员企业税务管理平台;未来其他成员企业在实施成员企业税务管理平台时应优先选择前期采用的税务管理软件产品,且须保证集团总部税务管理平台的税务管控需要。

(三)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选择合适的税务管理软件

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从理论上实施思路有两个:一是基于现有ERP系统进行功能拓展满足税务管理需求;二是开发或使用独立的税务管理软件并与ERP系统建立接口。因此,企业集团可选择基于其ERP系统开发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这比较适合ERP系统应用比较成熟、ERP软件产品相对统一的企业集团;而成员企业应用多种ERP产品或ERP系统应用不够深入的企业集团,则可以考虑开发或使用独立的税务管理软件。

企业集团在选择税务管理软件产品时需考虑如下因素:供应商是否有成功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案例,供应商是否具有较强的税务咨询团队,供应商是否有可行的企业所得税管理解决方案,税务管理软件是否有与现行ERP系统的成熟接口方案,供应商是否具有提供持续服务的能力。

总之,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成功实施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合理的系统建设目标、明确的系统功能需求、必要的资源投入等。笔者希望本文对我国企业集团的税务管理信息化实践能有所帮助和启示。Z

参考文献:

纪作哲.我国企业集团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4):69-70.作者简介:

孟军,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财务资产部,高级会计师,从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

纪作哲,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财务资产部,高级会计师,从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

第二篇:企业集团税务管理工作总结

企业集团财税管理工作总结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2014年工作成绩 1.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

一是继续落实各项所得税的优惠政策。2014年完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等优惠备案工作,共减免所得税981万元。二是继续做好出口退税工作。利用出口退税政策,办理出口退税1198万元。三是完成定向增发事项的涉税备案工作。对增发过程中转让的存货、设备、房产、土地等,向税务机关做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备案,同时申请减免土地增值税7204万元。四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了2011年、2012年技术收入减免营业税的备案审批工作,减免营业税1055万元。

2.积极争取财政政策支持,拓展公司发展资金来源 为公司的科技创新项目和研发能力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及地方财政性资金的支持,2014年收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5100万元,争取税费返还、科技创新、工业结构调整等各项财政补助613万元,合计5713万元。

3.跟踪科技项目的管理、配合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 跟踪科技项目的立项及预算的执行情况,协助项目实施单

以“夯实财税基础,防范财税风险,争取政策支持”为主线,依托信息化建设,提升基础管理手段与措施,统筹财税研究与策划,防范化解财税风险,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与税收政策支持,服务公司发展。

(二)常规管理工作

1.加强涉税业务审核,规范账务处理

为进一步规范账务处理,财税处会加强对分子公司涉税处理的审核,重点是分公司,并将税项与科目一致性指标、单据与账务处理一致性指标加入财务考核指标范围;同时加强发票的管理,在财务管控中开发发票管理相关报表,登记发票的开具、作废、冲红等情况,将发票冲红和作废的原因等情况进行记录,以备税务部门检查。

2.做好涉税服务工作

一是做好税法宣传工作,定期将最新的政策法规整理归集,并向财务人员宣贯;同时,加强对下属单位涉税业务的指导。二是做好代开发票审核、开具税收证明、逾期发票认证提醒等工作,指导和配合相关部门的涉税业务,做好涉税服务。三是为员工做好纳税服务,完成个税十二万的申报工作。

3.与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维持和谐的税企关系 首先,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做好日常申报工作,及时的上报税务机关要求的各类报表和分析。二是,积极配合税务部门

第三篇:浅议税务信息化建设

浅议税务信息化建设

税收之于国家,如太阳之于万物。税收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对于一个政权的统治来说,税收是必然的存在。从春秋时代开始的“初税亩”制度,经历漫漫两千余年的演变,到如今形成以增值税为主的中国现代税收制度,伴随的是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达到73202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8.1%。这充分证明了税收的重要性。这其中,固然是由于国家的繁荣强盛,可与我们税务人员的辛勤努力也是分不开的。税务部门,上承国之命脉,下接每一个纳税人,“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作为税务人员,这是我们光荣神圣的使命。

依稀记得这样一个画面,一个税务人员,穿着制服,骑着自行车,不顾劳累奔波,为的是收取那微薄而庄重的税款。历史的动车走到今日,映入眼帘的是窗明几净的办税服务大厅,一排排整齐的微机,不再是大量重复性的劳动,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用信息化服务带给我们的是方便,快捷,高效,准确,这是一个趋势,也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听单位老同志讲述着以前那些关于税收的故事,真是感慨万千,让我很难想象现在如果还是以前那样办公,怎么处理那些庞杂的事情。

现代税收必须依赖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个好的信息化平台,比如现在全国推行的CTAIS应用征管软件,那么收上数万亿的税款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税收信息化,就是尽可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来提高税收工作水平。世界各国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2002年,美国用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经费开支就占到了全部经费的17.4%,这是一个相当大比例的投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有了一支规模很大的信息化专业队伍,CTAIS、防伪税控、税收分析监控、发票稽核等一大批专业税务软件已良好运行,公文处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政务类软件也早已开通运行,税库银联网扣税,资源代码共享等对外信息交换系统也已经上马实施。整体来看,现如今的信息化建设对税收工作的覆盖面很广,基本上能够保证无纸化办公,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整个纳税流程。可以说,我们用这么短的时间做出了这样的成效,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绩。

不可避免的,在进行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在我看来,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们内部人员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改革开发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就,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三章明确提到,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强化和推进税务信息资源体系建设。进行税务信息化建设,推行信息管税,这是为了完成现代税收任务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现在基层分局和县局的同志没有这方面的了解,以为信息化建设只是信息中心一个科室的事情,和其他同志无关,从而很难对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这并不利于对以后进行的金税三期工程等的顺利改造进行。

二,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有待提高。有了金刚钻,才能拦瓷器活。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当中,一个先行条件就是整体硬件配备水平的好坏,单位的计算机好些十年前就开始“服役”,现在仍然还在税收工作的一线,运行速度缓慢,故障率高,这些肯定影响工作效率,在今年市委提出的“三治三提”活动中,提到要提高工作效率,受限于客观条件,又如何能真正做到效率的提高?.在网络建设方面,金税三期已决定将基层网络直接纳入到市局管理之下,这对于进一步提高网络的通畅性有很大的帮助,运行其上的各种税收软件才能得到更好的运行和维护。

三,对现有的信息化条件利用程度不高。税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虽然提高了税收效率,方便了管理,但客观上也增加了一些税收成本,现在每一项业务的开展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每个税务人员人均一台计算机,有些还要配备相应的设备,还有各种耗材,各种软件的上马,这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开发,还需要国税内好些技术人才对软件进行维护,例如根据税收政策、业务的发展和变化,对CTAIS、防伪税控系统等打“补丁”,技术人员成了必备的人才,这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而在平时工作学习中,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同志都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进行有关税收分析,政策学习,公文处理,经常有分局同志打电话问自己的CTAIS登录账号和密码忘记了,让帮忙查一下,这对于分析税负情况之类的肯定不利,要是每个人都加强学习,整体效率还能有很大的提高。

四,亟需加强全体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认识够了,配备齐了,利

用好了,可是由于自身信息化水平不高,也是很难胜任现代税收要求。这首先有着客观原因,因为现在国税局内部年龄分层并不合理,我局在职120多人,其中80多人年龄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只有寥寥数人,多数人在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全面提出时就已在税务局工作,中间虽经历多次计算机专业培训等,整体信息化水平还是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我在信息中心工作的两年间,80%处理的是一些很基础的问题,多次解答并告知方式方法,效果并不明显,这也是我以后在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感觉更应该灵活运用现有技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强纳税服务,可以用比较新颖的形式赖和纳税人进行沟通,市局和省局有12366电话咨询平台,县局暂时没有,不过也可以开通县局咨询服务QQ的方式和纳税人在网络上进行沟通,同样的道理,还可以开通微薄等,使政务做到更好公开透明,用轻松愉快的方式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税务办公内网,我一直渴望能够以无线上网的方式接通,这样,即便是不在单位也可以随时处理工作,当然,如果手机能够登录内网,那将会使移动办公更加方便快捷。

税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在新形势下的税收工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税务信息化建设就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在这种情形下,金税三期工程应运而生。在其总体建设目标“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完成后,将会有一个覆盖全国国税、地税的行业网络,一个国家级和70个省级税务处理中心,80玩个工作站。这

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而我们即将是这个工程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这是一种福利,更是一种挑战,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更加适应税收信息化的各方面要求。

虞城县局信息中心 张振涛2011年8月4日

第四篇:浅谈税务信息化系统建设

浅谈税务信息化系统建设

内容提要:

我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以来,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此,必须从系统整合、系统人性化设计、系统配套人才和培训着手,全力加快税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税务信息化建设 数据应用 设计 整合 培训CDL

一、中国税务系统信息化总体情况

近年来,随着金税工程一、二期的推广,以及税务征收管理信息系统V2.0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纳税人的整个经营过程,都已经被税收系统所覆盖,不难看出税收工作已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信息。

信息化使税务工作摆脱了图表、数字和文字处理等大量简单性劳动,实现了工作的自动化、数字化、无纸化和智能化,使税务工作中的人员流、资金流、表票流等统统变成了信息流。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将纵向垂直、条块分割的内部结构转向横向沟通、部门融合的开放性扁平结构。信息共享已经成为部门融合、领导决策、税务综合治理的必然要求。如今在信息技术已成为实现税收业务的主要

手段的情况下,对当前税务信息化发展态势进行总结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税务系统的信息化工作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二、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整合是趋势

现在的税务系统,应用软件过多。仅就笔者所在的国税系统来说,各类系统就有20余种,比如征管类、所得税类、监控类、人教类、办公类、外单位信息共享类、车购系统、加油站系统,还有各级私自开发的固定资产管理、发票监控、考试类、网站宣传类软件„„。这些信息软件的重复上线,不仅使得数据重复录入,加大了基层的工作量、也影响了基层的工作效率和热情。更为关键的是,有许多信息数据彼此之间逻辑关系不一致,录入口径不一致,一旦进行汇总或比对,就容易产生垃圾数据或造成系统出错。

因此,税务系统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应努力于数据系统的整合。可以将所有业务类软件和政务类软件整合到一个系统平台,这个系统的数据库应能够充分的共享,比如企业的基本信息,不仅能在流转税软件中反映,也能在所得税系统、和其他系统中带出,而非录入产生数据。这就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出完整的税务系统数据规划、包涵软件的招标、数据库的接口标准、软件的发布和废止、系统开发后续的售后服务。这些应该形成规范行的制度,对于基层的软件需求,也必须在省一级或者国家一级的集中管理下进行。保障税务信息工作最主体应用系统的权威性。开发软件的同时,也应标明出软件的预计

使用年限,在这个年限内,后续的软件辅导、培训要定期举行。软件升级也应做到完整、参数连续。

另外应建立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对日常征管中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的指标进行整理、分类,逐步建立一个包括税负分析、税收管理质量分析、发票管理分析、税收执法责任考核、关联企业监控分析、数据质量监控分析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指标体系,解决目前数据分析中常见的“分析报告成果不共享”、“分析指标口径不统一”、“已解决问题死灰复燃”等问题。数据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规范了分析行为,统一了分析标准,提高了分析效率,深化了分析应用,全面促进了数据处理分析工作水平的提高。

最后可以构建数据处理分析模型。充分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多功能的数据展现软件、数据挖掘工具创新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统计学的有关数学模型,参考国内外在数据分析方面的做法,提高对数据的挖掘和综合分析能力。对各个应用系统后台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抽取、过滤、关联、整理和比对,构建符合征管业务特点的标准化数据处理分析模型。这些模型综合运用了关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归纳推断法等分析方法,为数据处理分析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抓手。

三、人性化信息系统设计是重点

税务信息化系统复杂且繁琐,并且涉及到很严格的流程。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易操作性,就必须完善数据系统的人性化操作。比

如在每个子系统或模块中都附带详细的流程说明、软件涉及思路以及配套的法律文件解读,遇到升级问题,也应当给予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对各种文书、页面要有相应的模板。对各种校验错误,要进行通俗的提示,并且提供截图功能或者错误代码。软件内部要整合咨询、服务平台,保障软件开发人员能和用户进行实时的交流和沟通。总之,只有完善了软件的人性化、易用性,税务系统的数据应用才能够走的更加健康、快速。

四、人才配套、培训配套是保障

随着税务系统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征管流程的严谨,整个税务系统数据应用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日渐成熟的信息系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税务干部。提升税务干部的素质一是考输入人才,二是靠对人才的动态、长期培训。

另外税务系统也应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机构,各科没有配备相应的数据管理人员。没有数据管理人员审核录入质量,各科室又需要计算机部门的技术人员帮助查询,而计算机部门的技术人员因为有自己的日常工作也不可能经常性地帮助其进行数据查询。同时计算机管理部门作为一个技术部门,因为不熟悉各科室业务又不能单独管理数据,像这样数据由多个部门管又都管不好的状况在其他业务部门同样存在;

因此,建立与应用系统配套的人才机制和培训机制就是保障税务系统数据应用的必要条件。

在金税工程三期到来之前,加强税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是税务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发展方向之一。在信息数据应用的管理机制日渐完善、业务需求日趋成熟的条件下,突破传统的思维去开发新的信息系统的建设,一定会事半功倍,相信在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更加成熟和富有生命力的税务信息系统一定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李建新 《税务系统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0-06-30 戴文忠《系统整合后税务数据如何应用》 200701-24

高晓元《北京地税信息系统数据整合与利用探析》2008-08-02

吉林市国税稽查局:CDL

第五篇: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

一、开发应用查帐软件的背景和动机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近几年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的检查人员常常感到会计电算化带给传统手工查帐模式的强烈冲击。就以往相关案件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在对会计电算化企业进行检查时往往会面对以下难题:首先是稽查人员对会计核算的逻辑性与真实性难以判断。很多财务软件允许设置多个帐套,各帐套之间可以相互传递数据,可以对凭证科目和帐册再加以筛选、过滤,这就为企业设置AB账,编制虚假财务报表提供了可能。系统超级管理员还能直接进入任意环节篡改,会计信息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不可更改性。其次是财务数据存储方式灵活,易遭转移和销毁。电子帐套可以存在本机硬盘上,也可通过网络存储在其他硬盘、磁带、光盘中。再次是稽查人员获取企业财务软件的基础信息的渠道过窄,虽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但是税务机关往往因为没有相应的运行环境和人员配置而无法试用。这种情况下想在检查前深入了解财务软件的运用情况就受到相当程度制约。最后是信息化环境下对控管、检查企业财务数据的相关法律依据尚欠完善。《征管法》及实施细则没有明确指出税务机关有检查、封存有关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权力。国税发[2003]年47号文虽明确了税务机关有开展电算化检查的权力,但法律位阶低,且对电子取证、电子检查的具体执法程序缺少规定。

因此,我局针对税务检查手段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转变传统稽查思路,创新税务检查手段,从2006年7月起,将部署地税稽查查帐软件列为跨的重点工作之一。一年半来,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对稽查信息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执法程序和管理制度。现就软件开发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二、查帐软件的功能特点

无锡奇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多年税务查帐软件的研发经验,其产品已推广应用于全国二十个省(一百多个城市)的稽查局,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我局与该公司联合开发的查帐软件包括数据准备、分析评估、项目检查、帐务检查、成本检测、结果处理、综合管理、帐套管理、基础数据、模型管理、系统功能等11大模块,从每个模块中又散射出若干功能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又包括若干功能菜单,主要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一)采集范围广,可采集近百种300多个版本的财务软件中的数据;采集数据类型多,包括:帐务数据、物流数据、工资数据和固定资产数据;提供了多种采集方法。

(二)提供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层层逼近分析技术和模型项目修正。模型分析功能十分强大

(三)提供分税种项目化检查平台,针对不同税种、不同项目提供相关的检查工作表、检查模型和稽查提示信息帮助检查人员完成项目检查。

(四)提供个人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的专项检查平台

(五)提供物流数据及成本检查分析方法

(六)提供数据集中管理平台(B/S结构),以实现数据增值应用,加强稽查实施过程监控管理。

(七)可以将企业多个的相关数据放在一个检查平台上,并提供跨年、月分析工具,以强化工具的分析功能。

(八)各种分析模型按照行业和不同进行设置,加强了分析模型的适用性和软件的伸缩性。对于主要模型的运行结果,内置数据加工功能,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

三、使用查帐软件查帐初见成效

经过一年半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信息高科技对税务检查的有力推动:查帐力度大大增强,案件质量得到切实提高,稽查威慑力明显提升,队伍建设再上一个台阶,内部管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提高效率和准确度,查深查透案件

查帐软件所提供的查帐工具和多样化的模型提高了查帐的工作效率。传统的手工查帐只能从海量凭证中单纯凭经验来抽查,而软件通过科目的名称、凭证的摘要内容、金额等信息,运用查找、过滤等删选手段,能快速地将所需要的信息汇总列示,方便了检查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利用软件提供提供的指标分析、报表分析、帐户分析、帐户检测、分录比对和存货检测等模型分析功能,迅速发现异常信息,并通过穿透式阅帐功能帮助稽查人员任意透过总帐看明细帐,透过明细帐直接看记帐凭证,省去了稽查人员到企业大量的原始凭证中去翻找这一烦琐的工作环节。

(二)塑造稽查高科技形象,提升稽查威慑力

利用信息化查账工具,进一步强化了查账手段,可以对多种常用财务软件数据进行导出,也可以多人联合对一个案件同时进行案头分析,拓展了检查的广度和深度。

在使用软件以前,按照传统的查帐方式对会计电算化企业进行查帐,面对海量的原始单据,调帐费时,费力,如要企业把凭证打印出来可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一旦遇到企业不配合的情况,工作就难以顺利展开。现在只需带光盘和U盘,稽查人员就可以独立将企业数据采集出来带回去检查,研究,不需要会计从旁协助,企业也不必担心凭证丢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查帐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减轻了企业对于税务稽查的抵触情绪,同时也为我们稽查队伍塑造了文明,亲和,高素质,高科技的形象。

据一线检查人员反映,查账软件对企业的会计分录进行全面检测往往只要用几分钟时间,而人工检查起码要两天,效率是后者的十倍以上。税务部门能快速、高效、准确地摸清对方的底牌,极大的震慑了那些企图以高科技手段蒙混过关的不法分子。

(三)规范稽查业务流程,加强队伍监控

查帐软件的使用过程体现了实施检查的业务流程,加上对各税种、各项目计税依据的归集和对查帐过程的记录与控制,使内部管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对检查人员而言,规范了各类工作底稿,检查内容和范围,统一了各类计算标准,实现定式检查。一些扣除比例、扣除限额预先设置好参数(如业务招待费、计税工资限额、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等),一旦归集好计算依据就可自动计算出结果,可以避免检查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误差,在规范检查内容的同时,对稽查人员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特别是所得税的归集设置的项目,从内容到口径全部与省局的所得税申报表基本一致。这样,对所得税申报缴纳不足的情况,可以直接找出税款差异的原因。

对审理人员而言,能够以查阅人员的身份查阅最原始的帐册数据,从软件应用各模块的记录中可以看出整个查帐过程。审理时就弥补了传统的审理仅审查纸质案卷的缺陷。审理人员可以看出取证是否完整,对“事实清楚“的把握更到位更准确,有效地排除差错。

对领导层而言,事中、事后的工作过程都会在检查帐套内留下记录,可以方便局领导监督、检查稽查工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也提醒和督促检查人员须敬业爱岗,工作精益求精。

(四)提高稽查业务水平

稽查人员要想成功地运用查帐软件开展稽查工作,必须具备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的会计电算化知识。检查干部在使用查帐软件的过程中积累和共享查帐经验,不断接触和加深这些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尤其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稽查业务水平。

(五)降低稽查成本

电子数据比较容易复制、转储,可减少调帐检查的次数与成本,软件查帐减少了单个企业查帐时间,大大降低了税务稽查成本。

(六)实现数据增值应用

随着查帐软件的不断应用,积累的案件数据会越来越多,查帐软件应提供数据增值利用工具,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各种统计分析,以自动生成相关行业数据,自动修正查帐软件中的相关参数。同时可以将已查案件自动或半自动生成案例库,用以指导类似企业检查或案例学习。

四、开发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我们感到上马查帐软件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人、物、财、目标、机器设备、信息等六大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要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环节必须全程伴随开发过程。这里谈一谈开发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一)成立强力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开发工作

领导重视,带头参与,上下一心是做好工作的有力保障。我们的做法是:成立了以稽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局长和市局信息中心主任为副组长,局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小组,由查帐能手和业务骨干组成,具体负责项目的测试、应用、二次开发的业务和技术工作。班子成员结构合理,既有综合管理人员,也有专业技术人员,既保证了团队的有效沟通交流,又便于在开发过程中高效灵活地配置人、物、财、机器等各类资源。

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尊重软件开发客观规律,科学统筹,将开发应用工作细化成实施准备、实地采集数据、测试应用、测试应用评估、项目实施等五阶段,分解责任,落实到人,有条不紊地予以实施。

一年多来,我们边开发、边测试、边修改、边完善,分行业、有重点、有针对地对查账软件进行实地测试、应用、比对,充分将稽查经验、方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攻克了财务软件版本繁多、数据接口不统一等难关,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二)重视配套队伍建设,人员培训贯穿始终

查账软件应用要求稽查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丰富的财会、稽查知识和技能,熟悉税收法律法规,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所以我们认为“宁可人等装备,不可装备等人“,决不能等软件出来后再培训干部。局里从开发起始之日就狠抓配套队伍建设,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贯穿始终。到目前为止,已利用双休日大规模集中培训3次(包括召集市本级全体人员和各县(市)部分人员集中培训1次,市本级全体人员单独集中培训1次,检查人员集中培训1次)。在平时,通过演示性培训,小组讨论,赴企业现场实地培训和互帮互学等形式,使全体稽查人员了解了软件基本框架和主流财务软件的运作模式,逐步掌握了查账软件的基本操作,理解了检查模型设置原理、能熟练应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查账技巧。

(三)探索完善相关制度,严格规范执法程序

《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检查纳税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国税发[2003]47号文明确了税务机关有开展电算化检查的权力。这是电子查帐的主要执法依据。然而以上法律条文对电子数据作为稽查证据所涉及的证据完整性、规范性、安全性以及证据使用、储存和保管等方面的具体操作都缺乏详细指导。我局在参考了兄弟单位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和本地实际,大胆探索,主动创新,制定了《XX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利用查账软件实施稽查的工作程序》(见附件1)。规范了电子数据的调取、保管、归还、存档等多个环节,将利用查账软件实施稽查与TF2006设定的流程相结合,为检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规范执法、严格程序、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武器。

(四)采用二次开发模式,科学规避项目风险

现代软件工程学实践表明,近一半的项目存在开发延期,预算超支等风险因素。为把项目风险降至最低,项目小组决定大胆创新,参照快速原型法(rapid prototyping)思想进行二次开发。即首先构造一个具备主要功能的查帐软件原型,然后通过对它的不断试用,不断修改,不断扩充完善得到“本地化“的查帐软件。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们以奇星公司原有的综合性查帐软件为原型,将稽查问题分析转化成查帐软件业务需求,边试用、边细化、边完善,顺利实现了软件的“本地化“。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开发,成功开发出工业、商业、餐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等六个行业的专业查帐软件,并在各行业的检查中进行了应用,尤其是在餐饮业、所得税汇总缴纳企业的检查中发挥了重要功能。

这种开发模式前期投入小,风险低,非常适用业务需求经常变化的情形,有效跨越了业务人员不懂技术,技术人员不懂业务的鸿沟。

五、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在税务稽查工作中,取证是实施稽查的关键环节。查帐软件的电子取证功能集中在数据采集软件上。随着查帐软件的广泛使用,加大电子取证力度,规范电子证据取证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以往的数据采集经验,下一步我们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规范电子取证工作:

(一)强化数据接口,扩大采集范围

目前的数据采集软件已经可以采集近百种300多个版本的财务软件中的数据,涵盖了国内外主流非主流的财务软件,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从我局的实践和其他兄弟省市的案例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可采集数据的国外财务软件偏少;二是对采用新型网际网络架构,服务器不在本地的财务软件难以采集数据;三是对企业自行开发,量身定做、结构复杂的财务软件难以采集数据。

我们将与奇星公司联合,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财务软件接口的研发力度。

(二)保护目标系统,确保取证全面客观

电子取证时,如何划定取证范围,确保取证全面客观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实际操作中只对财务软件中的帐套取证,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能满足检查需要,但必要时建议扩大取证范围。稽查人员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7条的规定对现场可能记录违法行为的物品、数据等证据,经批准后采取封存方式,以备进一步分析。封存前要保护好各种与系统相关的软硬件及外围设备,避免数据丢失。封存对象可以包括:现场的信息系统、各种可能涉及的磁介质、上机记录、命令记录、内部人员使用的工作记录、现场的各种打印输出结果、传真打印件、程序备份和数据备份等。

(三)依照法定程序、科学取证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证据收集。我们觉得将来在取证的执行程序上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最好由两个人以上进行提取操作,稽查人员提取电子证据后在文书化的证据材料上签字,并由在场的当事人同时签字确认;二是提交有关取证过程的文字说明材料,注意电子文档的存贮位置、文件名、文件后缀等细节;三是提取的电子证据来源必须与原始计算机和备份硬盘、软盘的编号一致;四是要确定形成时间,注意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上机时间和实际操作时间之间的差异。

常用的固定电子证据的方式不外是打印和拷贝两种。无论采取哪种取证方式,在固定证据后,都应当现场确认,明确电子证据的收集和固定情况,包括:案由;参加检查的人员姓名及职务;检查时间、检查地点及检查顺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取证方式及取证份数;参与检查的人员签名;提供电子证据的人员签名。特殊情况下,如收集证据时电子文件遭意外损毁或非法篡改、删除的,应及时通知专业技术人员予以协助。

(四)积极开展电子证据检验鉴定,提高证据法定效力

理论上电子证据通过鉴定才能成为定案的直接证据,税务机关在办理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时,应及时提请法定机构对电子证据进行检验分析。找出电子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客观联系,从而确定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但是目前省内电子证据鉴定尚欠完善,该项工作开展有相当困难。

(五)精心存档,确保证据安全

在处理电子证据的过程中,有些案件设计金额较大,需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有些案件处理后纳税人申请行政复议,提请行政诉讼。为保证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安全性,检查人员要对各个步骤取得的电子证据进行归档,确保安全。因此取证调查时可将备份的介质打上封条,并采用安全措施进行保护。非相关人员不得对存放电子证据的计算机进行操作,相关人员调取证据时不得轻易删除或修改与证据无关的文件,以免引起有价值文件的丢失。

总之查帐软件不仅填补了稽查过程中计算机监控的空白,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税务稽查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作为稽查人员必须认识到,查帐软件不是万能的,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是再科学再先进的查帐软件,要想用好用活,也要求使用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基本功是开展电脑查帐的根本前提。我局的实践表明,积极使用查帐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查账,综合运用其他稽查方法,不失为新形势下促稽查力度、促案件质量、促队伍建设的一条新思路。

下载浅议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一、开发应用查帐软件的背景和动机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税务稽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近几年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的检查人员常常感到会计电算化......

    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5篇模版]

    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内容提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要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实现从传统的人海战术、手工征管方......

    浅谈基层税务信息化队伍建设与管理

    浅谈基层税务信息化队伍建设与管理 贺鸿儒 是谁在21世纪独领风骚?又是谁在21世纪牵引着世界前进的步伐?毋庸臵疑——信息技术。与此同时,我国的税收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

    税务信息化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1. 税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 2. 对加强税收信息化管理配套工作的研究 3. 信息化条件下税收征管流程再造的思考 4. 税务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5. 信息化条件下......

    税务信息化论文

    税收信息化问题研究税务0901王志远1402090244摘 要: 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20 多年的历程,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支撑税收工作的坚强依托,但在应用中仍存......

    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

    【关键词】信息化 [摘要]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需要我们从各方面予以重视,从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设、目录数据库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

    消除瓶颈 提高税务信息化建设水平

    消除瓶颈 提高税务信息化建设水平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税收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进一步使税务活动科学化、规范化,最大限度的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是建立高效税务、和谐税务的必......

    税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税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思考目前,大力发展税务信息化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历史使命,也是推进依法治税,提高税收科学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纵观税收工作十多年来的发展,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