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保 “福利依赖”的经济分析与对策
低保 “福利依赖”的经济分析与对策
重庆工商大学 周昌祥
摘 要:在城市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城市困难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实现城市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施这项福利制度的同时,出现了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赖低保福利,不愿从业的现象,这个问题不仅使政府财政面临很大压力,而且对社会形成负面影响。分析低保对象中依赖福利问题,提出应对之策,有利于完善城市居民的低保制度。
关键词:低保;福利依赖;问题;对策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推行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最后防线。但在这项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低保家庭中部分有劳动力,不愿从业,依赖低保福利的问题。
一、低保的现状及“福利依赖”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国发[1997]29号文件规定,城市贫困居民中“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那部分人的生活困难问题,完全由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承担,其余人员,则必须是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或最低生活工资、下岗人员领取下岗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领取离退休费、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之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才可以按差额的原则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据民政部的资料显示,截到去年底,全国667个城市、1638个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民政部进行的最新排查结果表明,全国现有城市低保应保对象1938万人,其中已有1392.5万人领到了低保金,另有545.5万人正在办理低保手续。
到去年2002月10日,全国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贫困居民已经达到1930.8万人,初步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从低保对象的构成来看,绝大多数是特困职工、失业人员及其家属,其中特困职工981万人,占50.8%,失业人员299.3万人,占 15.5%,特困职工及失业人员家属554万人,占28.7%,“三无”人员96.5万人,占5%。低保对象骤增,个别地方2002年享受低保的人数比1996年增长了2111.8%。财政面临较大压力,全国用于低保的财政预算资金已经达到105.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46亿元,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59.3亿元,地方财政比2001年多安排28.3亿元,增加了91%。
从有关部门的低保调查资料中显示,第一,享受低保福利一年以上的人占被调查者的四成。即42.2%的人享受时间在1年以上;18—59岁的成年劳动人口中也有37.7%的人享受“低保”时间在1年以上,存在福利依赖。第二,找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低保对象主动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从18—59岁的“低保”对象中只有39.3%的人表示自己最近一个月主动找过工作,而60.7%的人表示没有找过。第三,存在着对低保福利的依赖心理。在回答“在什么情况下会自愿放弃低保?”时,只有0.7%的人表示看到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吃“低保”时自愿放弃,57.7%的人表示当有一份较满意的工作时自愿放弃“低保”,6.3%的人表示不可能放弃“低保”。调查表明我国的低保对象中的确存在着“福利依赖”问题。
从走访中了解到,部分低保对象尽管依靠低保福利过日子,但是可以看到他们中的一些人,或打麻将、或聊天,给人悠闲自在、无忧无虑、心安理得的样子。当一些上下班的职工对他们流露出“羡慕”的眼光时,他们中甚至有人得意地说“共产党好,不做事都吃得饱”,有的低保对象认为获得低保费是自己的基本权利,享受理所当然。令在职工人牙痒痒,对这种现象忿忿不平,有的喊出了“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口号。一些纳税人也认为,城市低保费是来自纳税人的钱,因此,享受低保费也应当以一定的劳动来换取,否则是不公平的。认为除“三无人员”外,其余劳动年龄范围的人都有义务从事工作,要求制定实现权利和义务对等,维护工作伦理的社会政策,要求或强制“三无人员”之外的劳动年龄范围内低保人员必须接受由政府、街道、社区和其他非盈利机构提供的就业培训、辅导,接受职业介绍,否则不予发放低保费。
低保对象中的福利依赖,不愿劳动问题,会造成这样的影响。首先会增加政府财政的长期负担;其次容易导致工作伦理的缺失;再次可能造成人际效仿,使更多的低保对象形成福利依赖。因此该问题不容忽视。
二、低保对象中形成“福利依赖”问题的经济分析
“福利依赖”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城市低保对象不愿从事工作而长期依靠政府低保福利生活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提供社会福利的国家常见的社会问题,在西方和我国的港台地区都存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不仅在城市推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提出了“应保尽保”的目标,对于促进深化改革,实现稳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低保对象中的福利依赖问题,给社会的负面影响很大,需要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低保对象中产生福利依赖问题的原因从以下方面分析。
(一)就业空间相对缩小。
生育高峰因素。进入新世纪,我国面临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小孩进入劳动年龄,尽管80年代是我国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时期,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生育保健进步,使现在每年近千万新增劳动力出现,统计数字表明,“十五”期间,每年近1000万城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与现实提供的就业空间形成强烈反差,新增就业人口涌入劳动力后备军,新增劳动力以年轻的优势,挤占就业空间,同时由于缺乏熟练的工作技能,往往以低工资成本从业,在一定程度上,摊薄整个劳动力的价格。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因素。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由于以下因素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一、可耕地本身的稀缺性,人均耕地面积少,经营土地本身所需劳动力少;第二、工业对耕地的挤占,大量经济开发区都是在熟土上建立的,虽然对农民进行了补偿,但由于农民本身缺乏应有的城市生存技能,其中部分游离在城乡劳动之间;第三、农业生产力相对提高。随着生产力的自然发展,农业科技的普及,农产品的产量得到较大提高,部分地解放了劳动力,产生部分赋闲在家的农民;第四、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新的经营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使部分农民的积极性“无用武之地”;第五、农村人口的绝对增长。尽管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幅员辽阔的农村,农民人口基数庞大,在正常的计划生育条件下自然出生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如果加上非计划生育出生的孩子(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其数量更为壮观,使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相比较呈绝对增加之势,无形之中增加了未来劳动力的供给。第六、农业有机构成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推广使用,农业生产资料的性能得到较大提高,促使农村有机构成发生改变,一个劳动者能够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增多,这样必然臵换出部分剩余劳动力。第七、农村农业投资的回报率低下,尽管农业生产力的相对提高,但生产资料的价格也有所提高,农产品单产虽然增加,但是其市场价格却不高,投入产出呈负增长,挫伤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刺激农民寻找其他的赚钱机会。第八、农民现金收入少。由于农产品不赚钱,使农民唯一的现金收入渠道受到影响,改变这种情况,同样会寻找现金收入的机会,一个共同的去向——进城。第九、进城打工者的示范效应。多年前形成的民工潮,也带动资金流,不少民工通过打工带回较为可观的现金收入,盖新房、娶媳妇,令人羡慕、效仿,促使农民打工。第十、地方政府的支持。由于农民进城打工每年可以给当地带回客观的经济收入,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地方政府支持和鼓励农民进城打工,并把它看成是增加当地收入的措施,于是在许多发达的省、市、县设有专为本地打工民工服务的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对民工进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业空间相对缩小,在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只好依赖低保福利。
(二)国有企业改革因素。改革开放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国有企业改革是为了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国有企业的改革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产权体制改革。在开放搞活中小企业的政策下,对中小企业的产权体制进行改革,许多地方将原属于国有的资产权进行让渡,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国有资产。但是企业产权转移,新的企业主必然以市场机制配臵生产要素,必然按有机构成的要求配臵劳动力资源,形成对原体制下部分职工的排斥。第二、经营方式改革。传统的就业体制以牺牲企业效率为代价配臵劳动力资源,使国有企业“人满为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因此必须对企业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于是在国有企业中推行减员增效措施,不少企业通过实行提前退休、退养、买断工龄、下岗等办法,让部分职工离职。后两种人中一部分人因补偿的费用耗尽以后,成为低保对象。第三、实施破产制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破产。而许多国有企业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一些企业因当初资源配臵不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最后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而破产,由于破产导致原有职工失业。据央视国际的消息,1998年至2002年6月底,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发生下岗职工2611万人。中国目前需要解决再就业问题的下岗失业人员已经高达一千多万人。其中一些失业人员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生活没有着落时,只好进入低保。
(三)产业结构调整因素。
市场经济促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第一产业由于“三农问题”,调整进程缓慢,尽管如此,农业生产要素的配臵、农产品结构调整,正在以市场为基准,土地的有限性,使劳动力出现富余的情况。第二产业的调整进展迅速,由于生产加工性企业云集城市,而城市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地方,企业改革促使其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实体,为此企业讲究少投入多产出,讲究规模经济和资源的最优配臵,为了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巩固市场地位,企业不断地加快固定资本升级换代,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取代劳动密集,以固定资本臵换活劳动,由此减少企业劳动力数量。而新建企业一开始就注重生产要素的市场配臵,追求劳动者的素质与固定资本的性能相适应,对新进劳动力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限制了一般劳动力就业。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获得了空前发展,但最迅速的是邮电、通讯、金融、证券等,这些部门主要是技术和资金密集的单位,因此吸纳的劳动力也是有限的,城市社区服务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对于吸纳文化水平低、缺乏知识技能、年龄偏大的失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诸多因素使社区服务业没有引起城市劳动者的高度重视,一些人对从事社区服务不屑一顾,因此没有能发挥出吸纳城市劳动力的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始终围绕市场发展来运作,市场的无情因素不仅造成对部门升级过程中的富余劳动力实行排斥,更会提高就业门槛提高,使就业空间的相对缩小,低保对象因自身素质低下,每每求职都失望而归,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依赖低保福利。
(四)移民动迁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经济开发区的兴建,城市开发力度加大,占用的土地增多,使农转非人口数量增大,不仅增加城市劳动力供给,而且这部分人中相当数量的人只熟悉农业技术,尽管给予一定的土地赔偿金,但当农转非的补贴费用花完以后,其生活没有着落时,就成为申请低保的对象,由于没有职业技术,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多次折腾失败以后,自信心丧失,成为对低保福利的依赖。
(五)收入比较因素。
作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确定的,可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在一些城市里,尽管整体收入水平较高,但是目前城市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使人均收入具有虚假成分,由此确定的最低生活标准存在一定问题,即较多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职工收入普遍偏低。如果确定的一个三口之家没有人工作的低保户,其人均收入标准为185元,这样一个家庭可以有555元,与一些企业在职工人的收入相差不大,因此,除非有远超过这种收入水平的工作才可能去做。如果不是这样就可能成为依赖低保福利的家庭。
(六)隐含税率因素。
通常各国都是先确定生活贫困线,然后调查申请人的家庭人均收入,当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时,就按其差额进行补助,即所谓补差式救助。这种方案表面上是公平合理的,但是反过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享受这种低保福利的家庭收入每增长一元钱,就要得到一元钱的补助,相当于征收了100%的个人所得税。为了不减少低保福利,就可能选择不劳动。现实的调查中也显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没有远远超过低保福利的收入的工资才可能吸引低保对象去工作,隐含税率成为影响低保对象工作积极性而依赖低保福利的关键因素。
三、解决“福利依赖”问题的建议 福利依赖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可以看到,要解决福利依赖问题,一是提供学习和培训,让这部分人获得从业的职业技术和技能;二是提供就业岗位,让这部分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在被帮助的过程中培养自助的能力,最后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放弃福利依赖,成为自信、自强的劳动者。为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和推行“强制学习”的社会政策
1、“强制学习”政策的内涵。这项社会政策是指针对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开展的与低保福利费挂钩的学习制度,规定享受低保福利的对象必须参加由政府及有关部门培训机构举办各种学习班和培训班。制定这一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低保对象获得劳动技能,增强工作的伦理和义务教育,提升自己的工作信心,通过他助和自助方式,重新就业回归社会。推行政策是基于目前我国低保对象普遍存在从业素质不适应就业岗位的特点,希望通过在提供低保福利这种“助人”的供血机制时,同时通过学习为低保对象提供“自助”的造血功能,即在向低保对象提供帮助的过程中,将“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的。
2、推行“强制学习”政策的意义和作用。其一,是“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通过学习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因此,学习应当成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调查中发现,低保对象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文化程度低下,缺乏技能,成为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组织这部分低保对象参加学习,有利于提高职业技术和技能,为就业打下基础。其二,有利于培育“劳动是美德”的工作伦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人们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因此,劳动不仅是人们自身发展的必要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社会伦理,一种美德。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失业和贫困,但都应当具有对劳动的向往,只要有就业的机会,就应该努力地去争取,这才是社会获得发展的优良劳动品德。针对现实中的工作伦理缺失和福利依赖的状况,推行学习与福利挂钩的制度,可以让低保对象在学习中培养自助精神,重塑“劳动是美德”的工作伦理,努力工作。其三,有利于实现对低保对象的社会管理。低保对象作为无职无业者,社区往往对他们缺乏一定的制度和行为规范,容易产生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推行学习制度,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相应的技能,同时学习制度也可以实现对他们的管理,减少不稳定的因素产生。其四,有利于填补无业后的心理空虚。与低保对象的交谈中发现,他们大多数人觉得没有工作而感到心理空虚,虽然有充足的休闲时间,但觉得很无趣,因此本身有着“想找一些事做”的想法,但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往往见工失败,也会感悟到自己劳动技能的缺乏,如果提供学习的机会,他们乐意参加,这样不仅可以填补心理的空虚,还可以学到劳动技能。其五,通过学习,可以使他们获得相关职业技术和技能,增强从业的自信心。由于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生产要素的有机配臵,生产部门都强调劳动力素质与生产资料性能的匹配,只有劳动者的素质适合生产资料的性能才有可能成为生产部门所需要的人员。推行学习制度既可以提高低保对象的从业素质,还可以为克服“福利依赖”思想创造条件。尽管学习具有“强制性”,会影响学习者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但是从长远看,当学习给自己带来更多好处时,会得到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3、推行“强制学习”政策的措施。(1)政府部门委托高校和其他社会培训部门承担培训工作。政府可以通过委托方式,选择具有条件和能力的高校担任低保的培训工作,至少应当涉及职业技术、心理咨询和就业辅导方面内容,组建适合低保对象就业岗位的技术、技能培训的师资队伍,根据低保对象的特点,编写相关的职业技术、技能和工作伦理、就业辅导方面的教材,定期到社区服务中心和有关培训机构,开展对低保对象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训和就业辅导,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见习和实习操作的基地,为增强其“动手能力”创造条件。(2)街道、社区居委会应当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制定实施“强制学习”的具体办法,如规定低保对象每周必须参加多少小时的学习和训练,并实施考核制度,以此督促低保对象参加学习活动。注意发挥本社区志愿者的作用,目前志愿者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士参与,他们当中有许多是具有职业技能的专业人士,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鼓励他们参加和指导培训工作,对推行学习制度具有重要意义。(3)建立社区学院。根据社区低保对象的特点,开设专业和技术、技能课程,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环节的实践性;以短期培训、轮训,职业素质培训为主,尽可能根据社区居民的作息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时间。(4)学习实行低偿原则。鉴于低保对象的经济状况,围绕提高低保对象从业素质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应当遵循低偿原则,其学习费用可以通过在低保福利中增加一定的金额,这部分钱名义上属于低保对象,但不直接由低保居民自己领取,而由发放低保福利的机构统一支配或划拨给培训机构,作为培训机构的培训经费。这种办法有两个好处,一是低偿收费可以培养人们的自立精神,要求人们自助;二是通过低偿收费,增强学习者的学习责任心,积极、认真地参与学习。虽然,学习也可以是免费的,但是,容易让人们觉得不是自己掏的钱,是否参加无所谓而放弃学习或不认真对待学习。因此街道、社区兴办的针对辖区居民的各种学习班、培训班都应当遵循有偿或低偿服务原则。
(二)制定和推行“强制工作”的政策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仍是谋生的手段。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是实现劳动者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央高度重视再就业问题。江泽民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就是为人民办实事,就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大实践。为此全国各地十分重视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开发城市社区就业岗位。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就业机会多,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中显示,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家庭目前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很大,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和青岛这七个城市中,有70%以上的家庭需要各种服务,其中有近240万户居民目前得不到家电维修的服务,127万户居民得不到房屋维修的服务……累计可为社会提供2000万个就业机会,而目前空缺的就业机会超过了1100万个。有的城市提出,对于下岗工人只要不挑不拣,三天可以提供一份工作,可见城市尚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是,由于以上原因分析中指出的那样,部分低保对象无心于从事社区服务类的工作而依赖低保福利。因此,需要制定和推行“强制工作”的政策。
1、“强制工作”政策的内涵。该项政策是指享受低保福利、有劳动能力的对象,当政府和机构提供与自己职业技能相关的工作机会时,必须接受这项工作,政府根据其收入状况与低保福利额度进行差额补偿的制度。对有劳动能力而不愿接受政府和机构提供的在其劳动能力范围内的就业岗位的低保对象不予提供低保费。政策的目的是体现“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是美德”的工作伦理,主张用向社会提供劳动来获取收入,体现社会公平,既有助于促进低保对象放弃福利依赖观念,同时又提升低保劳动者的自尊。
2、推行“强制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第一,实现强制工作与获得低保福利的对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投入才会有收益。只有向社会提供劳动,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强制工作就是向有劳动能力、体格健全的人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能够有“用武之地”。第二,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公平”如我国学者厉以宁教授所认为:公平是指机会均等,只要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全都按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进行竞争,尽管竞争的结果有差异,但出发点相同,就可以理解为公平。当低保对象能够以劳动获取低保福利,就可以体现出一种社会公平。第三,通过强制工作,可以使低保对象的收入得到更好的改善。以自己所学技能参加劳动,并努力地工作,有可能获得比自己所得的低保福利收入还要高的收入,这样可以逐步减少对低保福利的依赖,最后走向自立的道路。第四,强制工作有利于提升劳动者的自尊。人的自尊是从自己的工作成就中得到体现和提升的,低保对象的自卑心理往往成为他们寻找工作的心理障碍,强制工作因其“强制”性,可能在短时间内因各种不习惯降低低保对象的工作情绪外。但是,经过辅导和适应,他们会从工作成就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提升自尊。第五,强制工作有助于低保对象回归社会。低保对象往往受到社会隔离,如果没有工作机会将会使他们更加封闭,最后远离社会。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就是为他们提供与社会交往和沟通的条件,在工作中人们的交流,会促使低保对象认识自身价值,逐步回归社会。
3、推行强制工作的措施。(1)政府部门清理和创造就业岗位。就业岗位是推行强制工作的基本前提,没有工作岗位,强制工作就无从说起。因此政府应当放较大的精力在清理和创造就业岗位上。一是清理城市现有劳动岗位,特别是适应于低保对象特点的劳动岗位,并摸清从事该劳动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术和技能,为学习和培训低保对象做准备;二是创造就业岗位,根据低保对象的素质特点,当前应当将社区就业岗位的开拓放在重要日程上,通过创造社区就业空间。大力扶持社区服务中心,加大投资力度,增加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与就业功能,尽最大限度地为低保对象及失业工人创造就业机会。三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型的非营利机构,主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对于帮助解决低保对象就业的非营利机构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如减免相应减免各种税费,这等于是政府出钱解决低保对象的就业问题,同时,对解决低保对象中无业人员就业卓有成效的非营利服务机构,政府可以通过委托方式,提供一定的福利资源,支持其扩大服务和就业规模,达到化解就业矛盾的目的。(2)促进低保对象就业的合理流动。由于各区、县,街道、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在开发就业岗位上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经济发达的区、县、街道和社区,可能创造出更多、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但是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开拓的就业空间可能相对少一些,因此,需要减少因“属地化原则”引起劳动岗位资源的浪费。要尽可能地协调区属之间、街道之间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社区就业资源,努力为低保对象提供就业机会,加强协调,减少因属地化原则对不同区、街道、社区低保对象的就业的限制,以市场化择业和政府导向相结合,做好低保对象的就业工作。(3)推行“等值”公益服务制度。规定低保对象,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向社会或所在社区提供与低保费大体“等值”的公益服务。如参加“保安”、“保洁”、“保绿”等活动。可以将公益劳动与社会平均服务平均小时工资价格折算成一定的工作量,低保对象必须完成工作量才能享受足额的低保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具体办法时,要考虑到低保对象中,年龄特点。可以根据年龄情况分别规定一定的公益劳动时间,随年龄增长酌量减少公益劳动量,并将从事劳动的内容、时间等进行登记,成为继续享受低保福利的依据。
参考文献:
新华社 2002年9月12日消息
《人民日报》2002年09月11日第一版 央视国际 2002年9月12日消息
《人民日报》 2002年09月16日第九版 《中国经济时报》 杨宜勇:调研报告 民政部:全国百城万户低保抽查资料 郭伟和:《福利经济学》2001年版,经济出版社
重庆市社会工作协会《城市社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发展学系副教授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发展学系 邮编:400067 E-meil:zcxiang@sohu.com tel:023-62769360/***
第二篇: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关于“手机依赖”的研究是目前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高中生是手机的主要拥有者之一,研究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调查发现,高中生几乎人人拥有手机,并且一部分人开始出现手机依赖现象。高中生心理发展程度、生活环境、人格及个性等因素是导致手机依赖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如何减轻或消除青少年手机依赖是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正确引导、强化监管,高中生应加强自我约束,才能从根本上减弱或消除手机依赖。
〔关键词〕高中生;手机依赖;原因;对策
〔〕G44 〔〕A
〔〕1671-2684(2013)21-0010-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成为手机拥有者,手机的使用为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带来了方便,但是由此而出现的高中生对手机依赖增强甚至成瘾的事实也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基于前人关于手机依赖、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研究,对高中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及手机依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阐明高中生手机依赖产生的原因、手机依赖特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
1.调查工具
本调查使用自编的《高中生手机依赖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信度为0.9284。量表共计26道题,采用5级评分制,选项依次为“几乎没有”“偶尔有”“有时有”“经常有”“总是这样”。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分析和整理。
2.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被试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高中高一至高三学生,共计247人,其中192人来自城镇,55人来自农村;高一98人,高二95人,高三54人;文科143人,理科104人;男生98人,女生149人。学生的居住方式分别是和父母亲居住、住寝室、和父亲或母亲单独住在一起(可以粗略判断为单亲家庭)、寄宿、和家里老人居住在一起。
3.高中生手机依赖情况数据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高中生几乎人人拥有手机,由此出现的手机依赖情况有上升的趋势。
第一,高中生几乎人人拥有手机。在接受调查的247人中,仅有10人没有手机,笔者通过单独调查得知,这10名学生都是刚刚升入高一的,其中8名学生报告说家长马上会给买手机,2名学生说家长答应给买手机,只是最近没时间而已。由此可见,当前高中生能够达到人人拥有手机的情况。
第二,一半以上高中生手机开机时间过长。通过调查得知,高中生每天开手机的时间在12小时以下的为61人,占总人数的25.4%,12小时以上的为179人,占总人数的74.6%。通过个别访谈得知,很大一部分学生开手机时是在接电话、发短信、上网、听音乐、看电子书、浏览视频及摆弄手机等。高中生每天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安排都比较满,开机时间过长势必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第三,高中生手机依赖情况趋向严重。例如:在“经常把手机放在身上”的问题上,92名学生选择了“总是”;在“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的问题上,93名学生选择了“总是这样”;在“会在深夜使用手机”的问题上,116名学生选择了“总是这样”;在“如果手机被没收会很烦躁、气恼、焦虑”的问题上,113名学生选择了“总是这样”;在“当手机铃声响起时你会感到兴奋”的问题上,120名学生选择了“总是这样”;同时在“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当一段时间手机不响时,会感觉很失落”“与朋友、家人在一起时你会因为无聊而摆弄手机”“丢钱与丢手机相比,丢手机会让你感觉更糟糕”“在排队或其他等待过程中,总是利用手机打发时间”“经常会因为玩手机而忘记该做的事情”“手机不见时,心情很烦躁”等问题上,选项“总是这样”的选择率都非常高。由此可见,高中生手机依赖情况严重。
二、高中生手机依赖原因分析
1.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学生正处于独立性增强但自制力较弱的阶段,开始关注自己,追求个性,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但是没有选择性,对群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因此虚荣、从众、攀比、爱表现、追求时髦等心理日益增强,在“别人有,我也要有”“别人玩,我也要玩”及“别人的好,我的就要更好”的心理影响下,一些高中生购买和使用手机的初衷并不一定是自己真的需要。通过个别访谈得知,一部分学生家在外地,不能天天和父母见面,因此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一部分学生说父母主动给自己买手机,是为了联系方便,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回答出自己真正需要手机的原因,只是看到别人都买了、都在用,便认为自己也应该有手机。手机给高中生人际沟通提供了更丰富的方式,但由于其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
2.高中生的心理需求
高中生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等方式随时随地与其他人取得联系,能够满足其社会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先进、人性化的智能手机具备上网、音乐、游戏、电子词典、视频等功能,能够满足高中生娱乐的心理需求。此外,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面临学业的负担、人际的困扰、情感的困惑、家庭的压力等问题,情绪波动性很大,因此手机成为高中生必不可少的宣泄工具。在访谈中,当问及学生“心情低落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排解”时,有很多学生回答“上网”“给亲人打电话”“看电子小说”“打游戏”等,可以看出手机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3.手机自身的特点
首先,手机有开放性、快捷性、多元性等特点,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其丰富的内容吸引人们沉迷其中,有很多大人都“手不离机”,更何况处在成长中的高中生。其次,手机具有便携的特点,小巧精致,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再次,手机越来越具有和电脑一样的功能,甚至比电脑更尖端,处理文字功能、游戏娱乐功能、卫星定位功能等不断升级,吸引着人们在各种场合应用手机。
三、应对高中生手机依赖的策略
对于高中生手机依赖现象,学校、家庭都应该严肃对待,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身应加强自我管理和教育,减少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基于高中生手机依赖的现状,笔者通过自我总结和查阅资料,提出如下应对措施。
1.学校方面
高中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的环境、教育思想等对高中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学校面对学生拥有手机的现实,首先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正确使用手机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手机的用途及过度使用手机的弊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其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各种团体活动、成立兴趣小组、组织社区活动和参观等,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起来,以免高中生将大部分时间放在手机上。再次,学校还应该对高中生使用手机进行严格的管理,比如在课堂、图书馆等地禁止使用;或者在上课期间设置信号干扰,家长如果找学生可以通过班主任而不直接给学生打电话等,以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量。此外,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还应该积极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减少学生利用手机排解困扰的情况。
2.家庭方面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要多给孩子锻炼及体验生活的机会,引导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了解现实,而不是没有人生规划,随波逐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手机短信、手机游戏、电子书籍上。其次,要引导孩子走出攀比、从众、虚荣的心理误区,认真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手机,理智思考自己的需要。再次,家长应该积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平等对待他们,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学生多体验亲子沟通的乐趣,享受家庭的温暖,从而减少无聊、无助、被冷落等现象。
3.高中生自身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中生的手机依赖问题,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的努力,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配合。首先,高中生要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培养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做到定时、定量、定性使用手机,不盲目跟风。其次,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锻炼人际沟通及生存的技巧,尽量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将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再次,一些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学生,除做到以上两项以外,还要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如果靠自身力量实在摆脱不了对手机的依赖,就要真诚地与教师、心理医生等沟通,采取措施克服手机依赖,健康快乐地成长。
综上所述,手机依赖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生当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因此,学校、家庭、学生自身三方面要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高中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高中生克服手机依赖,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青年研究,2005,(12):34-38.[2]苗山根.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浅论[J].中国科技信息,2008,(10):220-221.[3]黄时华,余丹.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0,(3):252-261.[4]潭亮.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湖南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8,(115):140-141.[5]缪仁票.一位手机依赖症学生的早期干预[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69-72.(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80)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阅读相关文档:基于ERG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心理调适与维护策略 阳光不锈 2013年21期 追求卓越打造示范促进区域“心育”工作新发展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理论在职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刻意还是无意记忆更有效 你有几把开启“心门”的钥匙 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不想学”掩盖下的“学不好” 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学习焦虑 让学生在故事中成长 “动”式教学改革下的《英美概况》课程 心理活动课重在“求真” 爱,爱情 2013年20期 敌人派 2013年20期 “故事法”在考前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构建全员育心模式为青少年幸福成长护航 青春式花钱 眩晕六大性 你拒绝生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第三篇:经济犯罪预测与对策
经济犯罪预测与对策
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迎来了快速、高效发展的契机,与此同时经过调研与分析,我们理智地预期,在经济发展创新的过程中,经济犯罪会在一定时期内成为新区犯罪的主要类型,并表现出一定的特性。正确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前瞻性地制定对策,妥善审理经济类犯罪案件,为滨海新区的高速、健康发展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保驾护航,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滨海新区经济类犯罪的特点预测
这里所说的经济类犯罪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范畴,而是指发生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直接侵害经济肌体,危害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犯罪类型的总称,主要包括《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和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罪。这些犯罪发生在经济运行中,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又与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深入部分企业调研,我们认为,在滨海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经济类犯罪可能表现出如下特征:
1、经济类犯罪的数量会增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滨海新区的经济将呈现繁荣发展的局面,经济建设是该区域的主题。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外资本、国有资本、私人资本将大量涌入,各类经济实体将迅速增长,在经营中的一些不合法的行为也会随之而来,投机行为可能增加;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不法企业可能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牟取非法利益;滨海新区的经济是外向型经济,部分企业可能会逃避海关监管,走私牟利;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掌握大量的国家资金,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可能会引发贪污贿赂类犯罪。有理由推测,滨海新区的经济类犯罪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增加的趋势。
2、新类型犯罪有可能会不断出现。中央给与天津最大的优惠政策就是“先行先试”,即可以突破陈规,创造新鲜事物,使滨海新区的经济更有活力,但这在客观上有可能带来新的经济类犯罪手段与类型的出现。例如,在金融改革方面,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会产生新的金融工具、融资手段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会出现新的类型;在天津港东疆港保税港区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的同时,新的走私犯罪手段有可能出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的创新有可能滞后。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尝试中,一些工作人员也会利用改革中出现的“灰色地带”进行新形式的贪污贿赂犯罪活动。我们无法预测究竟会出现怎样的具体方
式,但必须意识到,新的犯罪手段的出现在所难免,更不容回避。
3、单位犯罪有可能增加。与浙江、福建等地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天津滨海新区汇集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他们将在新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十分完善的时期,许多私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往往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争夺项目、抢占市场,而国有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也有可能在市场的挤压下采取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争取市场份额。这种无序竞争中产生的经济类犯罪,往往不是某个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施行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个单位为了单位利益实行的单位犯罪行为。随着对国有企业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对私营、外资企业管理的深入,这种单位犯罪行为将会更多地被清理出来,这是建立有序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的必然过程。
4、“能人”犯罪现象较多。所谓“能人”是指那些对企业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他们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专门性人才,也可能是具有某项专项技能的人,他们的能力与成就是为社会和公众所认可的。滨海新区的大发展必然会吸引众多人才,他们是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在其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后,可能会被提升到较高的职位,而不再单纯地接触其专长领域,如果相应的教育和自身修养跟不上就可能出现经济类犯罪。例如,因贪污罪被查办的一位干部,在盐碱地绿化方面可以算是专家,用他发明的方法,解决了历来盐碱地植树无法成活的难题,为滨海新区的绿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当他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后,面对巨大的金钱诱惑丧失了理智,触犯了刑律。很多人都觉得他非常可惜,也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正确办理经济类犯罪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处理好滨海新区的经济类犯罪,追求办案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检察机关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服务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经济类犯罪可能出现的新特点,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探索办理案件新的方式、方法,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针对以上预测的特点,检察机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自己的工作:
1、提高办案效率,适应新区发展的高速度。滨海新区的经济运转是高速度的,商机稍纵即逝,发生在经济运行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或处于边缘地带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认定,将会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检察机关对一个人立案侦查,有可能影响一个项目的进展,影响上市企业的股市价格,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特别是久拖不决的案件,办案过程中的不确定状态,有可能比最终处理一个人的影响要大。因此,加快对滨海新区经济类犯罪的办案效率,对构成犯罪的坚决打击,不构成犯罪的及时撤案,特别是对新区出现的介于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之间的问题,要及时通过合法程序作出确认,以便企业在今后的行为中有所借鉴。
2、注重对犯罪动机的把握,实行区别对待。犯罪动机不同于犯罪故意,它不是犯罪的构成要件,只是犯罪情节之一,主要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发生在经济运行中的经济类犯罪,有些是行为人贪图个人利益恶意而为,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对法律缺乏认知,只是出于谋求企业发展和对某些市场潜规则的无奈而行之。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不能单纯的从犯罪构成要件出发,只要不办错案就行,而是要对行为人的主观状态进行深入分析,实行区别对待。这绝不是主观归罪或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违背,因为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反映了其主观恶性的深浅,因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犯罪个体预防实现的可能性也不一样,区别对待更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
3、合理适用强制措施。经济类犯罪行为人大多以获得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对社会的危害性也大多以犯罪数额作为直接的衡量标准之一,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较小,其个人素质也与暴力型犯罪嫌疑人有较大区别,实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有时并不是最佳选择。按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在办理经济类犯罪案件中,应当尽量减少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的适用,把经济类犯罪嫌疑人与暴力性犯罪嫌疑人分隔开,更多地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但是,针对经济类犯罪行为大多给被害企业或个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实际情况,在适用取保候审强措施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提高经济类犯罪交纳保证金的数量,或者按犯罪数额或非法所得的一定比例收取保证金,这是恢复性刑罚理念在经济类犯罪中的体现。
4、尝试刑事程序暂停制度。这里所说的刑事程序暂停,不同于学术界所讨论的暂缓起诉制度。它是指由于行为人在某一正在进行的重大项目中具有其他人在短时期内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旦其被迫从项目上离开,将对企业、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司法机关在查清事实,确认犯罪的基础上,在提起公诉、法庭审判、刑罚执行等环节上将刑事程序暂停下来,待暂停原因消失后,再恢复原程序的制度。例如在某一项目的谈判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时无法移交的;在某项工程中具有特殊技能,短时期内无法找到别人来代替的;或掌握关键技术,他人一时无法掌握的等,可以由企业提出申请并提供保证,在一定的时期内暂停刑事程序,待企业妥善处理后,再恢复原程序。这样既能保护经济,又不失法律的严肃性,可达到办案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大统一。
5、把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纳入量刑的酌定情节。目前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量刑情节主要是与犯罪行为本身直接相关的因素,而没有将行为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情节纳入刑法视线。在实践中,一些对企业、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只因一念之差犯了罪,受到的处罚与那些工作上平庸、一味敛财的人相同,这不能体现出区别对待的政策,在群众中的反响与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应将个人在工作、社会上的一贯表现作为量刑情节之一,特别是那些对企业、社会作
出的突出贡献,可以作为从轻或减轻量刑的酌定情节予以考虑。
综上所述,检察机关要针对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应滨海新区高速发展的节奏,以经济类犯罪为重点,不断提高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的能力与水平,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作贡献。
第四篇:经济全球化利弊分析及对策
经济全球化利弊分析及对策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它是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结果,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必然。它有利有弊,人们习惯将其比为“双刃剑”。它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认清形式,分清利弊,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真正受益于经济全球化。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双刃剑;机遇;挑战;对策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经济全球化是福是祸,是利是弊?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分析。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学术界的观点不尽一致。国际基本认可的“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不断走向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经济利益相互交错和各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日益走向一致的一种趋势。其总体特征是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究竟应该怎样对待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经济的一把双刃剑
对整个世界经济而言,全球化的利主要表现在:第一,全球化完善和稳固了统一的世界市场,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第二,全球化为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和全球扩张开辟了广阔空间,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经济品位,孕育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期,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为每一个国家增进国家利益带来了机遇。第三,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增加了人类的全球意识,合作、对话、和平、发展,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从而有利于国际社会稳定的长期化,有利于各国致力于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全球化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第一,全球化加大了全球金融市场风险,为国际投机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大量 “热钱”用于炒汇投机谋利,一旦信用出现危机,就会引发区域经济甚至全球经济危机。第二,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严重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世界经济包括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
(二)发达国家的一只掺了黄沙的香馍馍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直接推动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因而发达国家无疑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第一,全球化扩大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空间和势力范围,增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而且每到一处,他们都能凭借自身优势和经济实力迅速占领和垄断市场,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获取最大利润。第二,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扫除了许多贸易障碍,为发达国家扩大出口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第三,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廉价制成品供给来源,为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创造了条件,提升了产业结构水平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四,全球化促进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形成了全球经济垄断优势,为发达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垄断收益。目前全球6万多家跨国公司80%以上属于发达国家,它们在全球生产、贸易、科技开发、国际投资中占据着绝对支配地位。
当然,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并非都是福音。境外投资增加和国外廉价制成品输入的增加,对发达国家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国内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技术输出加速了国际竞争对手的成长;境外投资增加导致税源转移境外并增大了政府福利开支压力。刘胜湘博士在论及美国所受全球化影响时认为,全球化对美国提出了三大挑战:一是对美国模式的挑战,二是对美国国际地位的挑战,三是对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挑战(刘胜湘,2000)。的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过去由美国单极称雄的格局变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加之亚太经济圈的兴起,美国的国际地位已受到冲击。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解体,美元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美国对外贸易收支开始由顺差变成逆差。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由国际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债务国。但总体说来,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远大于负面影响,他们所受影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国内失业增加,工资和收入水平下降,并不主要因全球化而起。据美国经济学家的调查表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仅使美国国内制造业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下降6%,远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么严重。
(三)发展中国家的一朵血玫瑰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人们议论最多、意见差异最大的话题。原因是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利弊差异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十分明显,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已不可概而论之。少数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中受益较大,已是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发展较快的国家,虽然收入水平还不高,经济实力还不强,但已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已在较大程度上卷入全球化;低收入或中下等收入水平国家,只是正在扩大对外开放,部分参与全球化。不同国家在全球化中受益受损程度不同,反映自然也不同。但不管如何,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只有积极应对,抓住机遇,才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并减少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近年来,中国和东南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实现了经济持续和高速发展。联合国《全球工业发展报告1996》指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总体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匪浅,中国的成功证明了全球化可以给低收入国家带来益处。表现在:(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机会,可迅速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解决资金短缺问题。(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增加国内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3)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创造了契机,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4)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投,发展跨国公司,更多地占有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并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5)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和平发展环境,为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这一切构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谁能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谁就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推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远逊于发达国家,因此,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和冲击。主要表现在:(1)由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大规模扩张,使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增强,国家主权受到威胁和挑战。特别是一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很可能被发达国家和
跨国公司所控制。(2)金融全球化加大了全球金融风险,国际投机资本猖獗,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实力弱,很容易成为发达国家资本投机财团的牺牲品,时刻笼罩在金融危机阴影中,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和挑战。1994年和1997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已为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3)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竞争实力弱,很容易因国际市场不良因素引发国内经济波动。
三、中国的对策
由前已知,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本性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任何国家,想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置身其外就会被“边缘化”。因此,面对全球化,中国的惟一选择就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前和今后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其利大于弊,中国要积极、主动地融人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当今世界曾出现一种反经济全球化的倾向,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新的盘剥。国内也有相应的反经济全球化的言论。可是纵观日本、韩国等以出口导向为基础而迅速壮大的国家的经验来看,只有敢于面对经济全球化,一个国家才能不断强大。中印两国刚开始现代化时,贫困程度都差不多,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极为相近。但自此后,印度被中国远远地抛在后面。阿马提亚?森(印度经济学家)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经济上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政策,趋利避害,与全球化潮流齐头并进。历史昭示未来,中国过去的和平崛起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中国只有继续融人全球化,才能不断前进。
2、实施双向开放,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就“引进来”战略而言,我国要继续合理、有效地引进外资,使我国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外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我国的资源和某些控制权,如果国家政策对某些外来投资不加限制,外来投资就很容易形成垄断,影响甚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政策及税收优惠是吸引外资的必要条件,而过度的优惠政策将导致明显的市场扭曲和寻租,不利于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我国已经加入了WTO,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幅度调整,但是外资政策仍然存在某些问题和缺陷,一些外资政策
仍然与WTO规则不相符,特别是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严重影响了对外资的引进。因此,我国应该按照自由化原则继续加速国内外资立法的修改,消除仍然存在的黑箱操作,确保外资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透明度。同时,我国还应加强对外资活动的监管,完善税收政策,加强对外资企业纳税的管理,防止税收流失。
就“走出去”战略而言,政府部门要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优质服务,尽量简化审批手续,继续与其他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降低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风险和成本。国内企业应该进一步树立全球化经营的理念。目前中国的经济,放在世界范围内定位,还是一个“制造大国,品牌小国”。所以,企业要不断提高品牌意识,提高中国产品的知名度。国内企业还应该申请国际认证及贸易对象国的认证,取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以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竞争中加强收集和研究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技术法规、标准、检验与认证制度,把与企业出口商品相关的内容加以吸收,并制定到自己的产品标准中去,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具有了穿透对方技术壁垒的能力。
3、我国政府应该大幅度增加对教育科研投资,加大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培养的优惠政策,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给企业一个良好的环境。
企业自身也应该不断地改善内部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待遇,以公正合理的薪金,完善优厚的福利留住关键人才,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着力塑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造就能令人心情舒畅的、有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增强企业人员对企业的情感、归属和成就寄托以及团队的合作精神,加强对跨国人才的培养,重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为跨国经营打基础。除了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外,企业还应致力于开发和完善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终身学习、永恒成长的能力提高机制。跨国企业更应该利用国外当地的人才资源,实行人员本地化这一西方国家已普遍采用的战略措施,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4、我国应有步骤地开放证券市场,积极地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加大对短期国际游资的监管,对快速进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游资征收惩罚性税收,鼓励长期的投资,强化对商业银行放贷的责任制约束,扩大内需,培育国内市场;鼓励银行实行混业经营,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加强货币的区域合作,增强共同应对大规模金融危机的能力。
5、经济全球化要求政府不断转变职能,提高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政府要朝廉洁政府,透明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方向改进。中央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改进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变施政理念和施政风格,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权,建立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等。政府还必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电子政府和实现网上办公,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
【参考文献】:
(1)路爱国.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研究综述
(2)张家哲(译).全球化和发展问题——第二次国际经济学家哈瓦那会议纪要
(3)唐任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中国的对策
姓名:颜士叶
作者简介:临沂大学商学院2009级工商管理五班
邮编:276000
电话:***
QQ:1402172546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双岭路中段临沂大学商学院
第五篇:发展县域经济对策分析
发展县域经济对策分析
党的十六大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中央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做出的一个重要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已成为关系提高综合国力,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标志性变化:一是县域经济不仅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而且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传统农业份额明显下降;二是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县域总人口和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显著下降;三是民营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外部环境和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县域经济同市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陷入趋同;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融资环境差、筹资渠道少、资金制约严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县域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客观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科学谋划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更新发展思路,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县域经济能不能快发展、大发展,前提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度、观念转变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和成效。我省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较慢,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且县与县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存在着思想认识和工作不到位问题。表现在一些原来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县市,发展差距拉大。有的县发展思路明确,能够抢抓机遇,争上项目,短短几年经济发展就上了台阶,而有的县市不思进取,创新意识不强。这就导致一些县经济发展缓慢,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的位次不断下降。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解放思想,就必须克服“等、靠、要”观念,要充分发挥各地的主观能动性,立足自身谋发展,依托优势求突破。要解放思想,就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迎难而上,善于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要解放思想,就必须打破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条条框框,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勇于探索,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二、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强化工业导向作用
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工业化过程,也就是用现代工业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从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国内经济大县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难以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还会增加农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从而也是最终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进入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鼓励农民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分享规模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和最迫切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都是工业或服务业发达的县市。进入新阶段,推进工业化要改变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两张皮的状况。要看到,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发展空间已受到明显制约。特别是在新时期,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乡镇工业也强化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机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发展乡镇工业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如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等;积极促进城乡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打破现有的阻碍城乡产业整合的管理模式,在规划、政策制定和实施上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阶段后,全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为县域经济工业化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只有继续推进工业化,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夯实县域经济基础
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相对于城市已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言,农村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城镇化,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造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进入新阶段,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盲目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分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
四、加快制度创新,推进市场化进程
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20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新,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以农业为主的县域经济的发展;九十年代初中期,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办工业的创新,使县域经济获得较快发展。进入新阶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同样需要制度创新,特别是对于一个县域经济欠发达、制度创新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应当看到,当前县域经济制度创新又进入活跃期,包括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组织、农民户籍制度、县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这些领域的制度创新,必然促进新阶段县域经济的新发展。
为了有效地推进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应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明确新阶段县域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即要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扫除阻碍市县经济和工农业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自由流动,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市县产业整合和企业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重组,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二是要积极培育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促进农户之间土地流转,在稳定土
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农户土地使用权入股、“反租倒包”等形式,将农户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三是创新县域经济组织,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采取“龙头牵动”、“服务组织联动”、“专业市场拉动”、“能人带动”等方式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但无论采取哪些方式,都应坚持自愿组成、互助合作,协调行动、保障利益,市场运作、民主决策,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等原则;四是要加快县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推进县域企业民营化进程,确立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五、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县域经济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和壮大,关键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县(市)要用抓大项目、抓结构调整的精神,毫不动摇地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县(市)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公有经济改革,公有退出的领域要让民营经济去占领、去发展,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要与新上项目相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新上的项目,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要鼓励和动员民营经济参与,吸收民间资本并创造条件支持他们控股;要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相结合,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是关系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涉及哪个领域,都要同发展民营经济紧密结合,要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他们成为中坚和骨干;要同能人带动相结合,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等县域各类能人为核心,支持他们在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鼓励他们成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