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文澍)株洲文化资源调查
株洲文化资源调查
一,株洲文化资源概况 1,文化资源收集和分类原则
从相关资料查询我们知道,文化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资源则是人类相关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文化资源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从形式上可划分为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从内容上划可分为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划分为可开发资源和不可开发资源等。
株洲市的文化资源调查我们的理解就是在文化资源方面株洲文化资源有什么?能做什么用?怎么做?株洲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实际情况,我们此次调查,将株洲市的文化资源分为工业文化,红色文化,炎帝文化,民间文化,城市乡镇文化等方面,主要在这些方面展开。
2,株洲市文化资源概况
株洲古称建宁,公元214年,三国东吴在此设建宁郡。唐太宗贞观元年,建宁并入湘潭。到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为株洲。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三角‛区域,最近长、株、潭被定位资源节约和环保友好型城市试点。株洲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里属亚热带季 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境内物产资源丰富,为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株洲还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
株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炎帝神农氏,就长眠在株洲境内炎陵县鹿原陂。株洲,地当湘江孔道,南北通衢,历代既是必争重地,又为优越的旅游资源。风流人物,要闻轶事,代有传述,名胜古迹,革命胜地,遍布湘、渌、水之滨。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在株洲境内南部之炎陵县;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老病孤舟,两次溯湘江而南,留诗十多首;唐代奇女子、慧眼识英雄的名姬红拂之墓在株洲境内的醴陵西山,宋代名将岳飞率军途经茶陵时以枪尖挑禾蔸写的‚光泉‛二字,赫然镌刻在高陇石壁上;宋代大儒朱熹两次到株洲讲学,‚朱亭‛因他而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为茶陵云阳山、灵岩寺、麻叶洞留下一篇篇日记,记下了株洲的名山胜水;明代大学士、立朝五十年的李东阳,以他为代表的‚茶陵诗派‛,将故乡‚茶陵‛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文学史史册上。
株洲,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更有着光荣的一页。茶陵、炎陵(原酃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朱德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炎陵县的十都;红军第一次把党支部建在连上,毛泽东亲自主持的红军战士入党仪式,是 在炎陵县的水口;毛泽东亲自批准组建的井冈山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是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毛泽东亲自主持、做出‚撤围长沙、回师江西、攻取吉安‛重大决策,被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称为‚朱德和毛泽东采取了一生中最重大的步骤之一,这一步骤扭转了中国革命运动中的一次严重危机‛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举行在株洲市徐家桥头的原协丰长绸布店。在解放战争时期,株洲人民为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苏区,为了祖国的解放,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数以万计的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炎帝陵名胜风景区在市境最南端的炎陵县,距市区230公里,景观有中国家级的有炎陵县炎帝陵1处,省级的有炎陵县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株洲县大京风景区、茶陵县云阳山森林公园。炎帝陵气势恢宏,桃源洞景色更是绮丽诱人,富有原始风光气势。随着中华炎帝基金会的成立,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来此寻根祭祖,旅游观光。
株洲市现辖炎陵、茶陵、攸县、醴陵市、株洲县五县市和芦淞、石峰、荷塘、天元四区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14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0平方公里。总人口370万,其中市区人口7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株洲建成了江南工业重镇:新中国的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个硬质合金顶锤诞生在株洲。机械、冶金、化工、建材为株洲的四大支柱工业。株洲,在国内领 先的产品有50余种,产量居全国第一的有11项,出口量占全国第一的有9项,居全国第一流的工艺技术、生产线有8条,获国家金奖产品质4项,银奖35项。
3,株洲市文化资源调查资料: 1,株洲市的工业文化
株洲现已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陶瓷等产业为支柱、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原材料生产和制造工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业体系。株洲工业文化遗产依托交通优势,兴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株洲工业,在六十多年的创业历程中,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的50多个‚中国第一‛,奠定了深厚的株洲工业文化底蕴。株洲工业在创造了无数工业产品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批宝贵的工业文化遗产。对这一批工业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或风貌保护,结合工业陈列馆的展示,凸现株洲工业文化特色。既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工业科技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工业旅游的特色景区。
株洲工业发展有其特定的基础和发展模式,特别是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的相对独立的产业组团布局为我市发展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形成了具有株洲特色的工业经济。
(1)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经过建设和发展,株洲形成了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的相对独立的产业组团结构。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打造以高新区为龙头的园区型工业平台,工业的主导地位逐年突出。目前已涉及40个工业大类中的34个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8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十亿元。目前全市拥有大型工业企业9家,上市工业企业8家,中国驰名商标5个。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市工业经济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结构也不断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传统工业在向先进制造业转变。我市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技术、新能源高节能等四大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势头强劲。二是由国有投资为主向非国有投资为主转变。三是由分散经营向依托园区、产业集群转变。全市已形成了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原料及制品、服装、陶瓷、烟花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都有工业园区,省级以上的工业园区有5个。2006年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有规模工业119家。四是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
(3)日臻完善的发展平台。工业化离不开城市化。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城市发展带动战略,按照‚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总体思路,通过城市内外两环建设、西气东送入株工程、株洲航电枢纽等一批项目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品位,营造了‚洼地‛效应。近年来,先后有广东中成、沈阳金德、浙江耀华、欧洲工业园等一批企业和项目相继落户株洲。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在大型企业入选中国企业 500强。‚唐人神‛、‚钻石‛等产品商标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目前全市有国家级研究中心5家,博士后工作站7个,省级研究中心(实验室)10个,企业孵化器6个。不论是科技资源,还是创业环境均为工业化打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平台。
(4)加快发展的基础优势明显。根据新型工业化评价监测指标体系测算,株洲市2006年新型工业化水平为61.95%,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初期阶段过渡时期,具备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
为充分结合欧盟国家优势产业和湖南省及株洲市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环保设备、生物材料三大产业及相关领域,打造中国中部地区影响力强、投资环境优、投资成本低、运营效率高的适合欧洲企业投资和生活的一流工业园区,湖南省人民政府、株洲市人民政府、湖南省贸促会及中外投资合作方共同组成欧洲工业园开发公司,进行对欧洲(湖南)工业园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工业园选址于国家级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园区内建设有工业区(标准厂房)、研发区、公共服务设施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 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等)、生活居住区、绿化区等功能区,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2,株洲市的红色文化
我市以众多的红色文物精品景点,被纳入全国第八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所辖的茶陵和炎陵2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土地革命时期文物群,近50个红色文物景点。其中有多个‚全国第一‛。如:1927年底12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成立就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它为后来中国红色政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起了示范作用。‚工农兵政府‛这个富有中国气派和革命色彩的名称,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各级政权所沿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成员的经验也为各地所用。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还有‚中国第一个连队建党旧址‛——炎陵县水口镇叶家祠;‚中国革命老区红军标语最密集的地区——炎陵县;‚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建立巩固农村根据地’的会议旧址‛——株洲老城区协丰长绸布店。正在建设中的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也将是中国第一座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这一批特色鲜明的革命旧址,无疑是打造我市红色旅游品牌的宝贵文化遗产。
最近我市编制出《株洲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规划》确定了红军标语旅游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景区等六大核心红色旅游景区。这一《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我市红色旅游资源众多,种类丰富。为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境内的 红色旅游资源,发挥其旅游功能和效益,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去年底,我市着手编制规划,对红色旅游功能区、核心景区进行布局。
根据规划,红色旅游功能区是我市红色旅游的主打品牌,包括炎陵县‚红军光辉史迹‛主题旅游区、茶陵和攸县‚红色政权初创‛主题旅游区,以及醴陵市、株洲县‚中国农民运动‛主题旅游区。其中6个核心红色旅游景区均属我党我军发展史上具有首创性或标志意义的景点,在红色资源中具有优势地位。这6个核心红色旅游景区分别是红军标语旅游区(荣泉书院、红军标语博物馆、工农红军纪念馆和江家试馆)、红军首创革命纪念园景区(叶家祠、周家祠、何孟雄故居、朱家祠、桥头江家、八担丘、军民诉苦台等)、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景区(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茶陵烈士陵园等)、红军军事园(攸县东冲兵工厂旧址等)、中国农民运动博物馆(待建)、李立三故居等。
3,株洲市的炎帝文化
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安寝在炎陵县鹿原陂,炎帝陵被世人誉为‚神州第一陵‛。炎帝文化与炎帝陵始建于宋乾德五年的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的陵寝,是中国惟一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炎帝安寝之地。宋代以来,历代官民朝拜、络绎不绝。明清两代,每逢国家大事,朝廷遣使炎帝陵举行祭祀大典,告祭先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炎 帝陵得以全面修复。如今已成为全世界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旅游胜地,成为拉动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龙头。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二帝的伟大历史功绩,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炎帝与黄帝为代表的两古族融合发展,形成了多民族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几千年来,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始兴和统一的象征,对于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以炎黄子孙为荣,以同源同祖为亲,已成为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感情纽带和精神力量。
炎黄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次某种意义上讲在,炎黄文化也可以说就是中华文化。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显著增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意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思。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源头与特点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祖国现代化和统一大业。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而这种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是与文化自觉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有对于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刻认同,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和吸取一切外来文化的 长处。我想,我们搞文化资源调查,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也在于此。
4,株洲市的民间文化
我市旅游资源民俗民风还有不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艺术品、文献、图书资料等物质文化遗产,炎帝陵祭典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炎陵县三人龙、茶陵县客家火龙、攸县贾山皮影、醴陵釉下五彩工艺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俗民风资源。
比如株洲市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乡——炎陵龙渣瑶族乡。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为人称道的‚龙渣五绝‛。龙渣瀑布、红星大桥、石刻壁画、‚女儿国‛、瑶族歌舞等,又如苗族民间节俗活动多,而且非常活跃,几乎每月苗族民间都有节庆民俗活动,直接与神农有关的节庆民俗活动有赶秋节、跳香节,跳香节又称跳香大会等。
5,株洲市的城市乡镇文化
株洲投资环境好。近年来相继被国家评为‚全国绿化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株洲把社区平台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切入点来抓,全市189个社区设立了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服务 中心,除政府支持外,该市还规范了社区平台的自身建设,以完善制度为重点,规范平台运作,发挥平台功能。建立和完善了信息统计制度、服务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在社区建设中,该市还调动各部门的力量进行部门间协作,形成了推进社区建设的合力。, 农村文化站等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二, 株洲文化资源传承利用的理性分析
我们此次调查报告没有涉及宗教饮食等方面,主要强调了株洲特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文化、红色文化、炎帝文化、民间文化、城市乡镇文化等方面展开。我们感觉到株洲文化资源传承利用的薄弱。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人们生活中的长期累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这些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和文明底蕴,不但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屹立于当今世界文化之林中,而且在今天为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价值资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意向型思维定式,这种开放性的思维定式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开阔的空间。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 族国家,各个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传统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这为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吸引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和将本民族文化特色推向世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研究株洲文化资源,从地理历史看,立足现状,都存在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有利的一面:由于长株潭区域地处华南经济圈的北缘和华东经济圈的西缘,是东、南沿海地区向内陆过渡的核心区域。未来长株潭区域最有可能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核心区,与武汉形成犄角之势。加上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一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长株潭具有很好的承接优势,加快长株潭一体化的进程,重点将加快湘江防洪景观道路建设,加快湘江的梯度开发,加快三市交通、金融、信息等网络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整体利用“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作为长株潭的核心城市之一的株洲,面临着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新建的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以及在河西设立新的火车站,将进一步带动河西新城的拓展。上瑞高速公路及株洲到黄花机场高速公路的建成,促进醴陵城区的拓展、株洲东大门的打通以及龙头铺片区的发展。湘江航电枢纽工程的竣工,空洲岛将成为发电、旅游休闲及航运的集中地,它与湘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联为一体,进而带动株洲县与市区的互动发展。
不利的一面有: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公路运输以它快捷、便利、点对点等特点显现出它重要的作用,带动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公路引导物流--物流引导经济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以货物编组站及旅客中转站为主导的铁路运输由于缺乏主动权及时效性差、便捷性差而优势在减弱。因为株洲离长沙太近,不能成为独立的区域中心(像衡阳),加上长沙尚处于发展期,长沙是省会,政治、经济、人才、环境等都有着我们暂时无法超越的优势,环境治理可能会使我们在“还历史欠债”中负重前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湖南省也提出了‚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正成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带动经济发展新的引擎。文化资源传承利用具有较强的战略意义,对发展建设有着较强的经济意义,克服不足,创新和发展,刻不容缓。
三,株洲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市场的发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许多文化资源没有得到重视,甚至许多文化资源还处于没有开发的状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将是相当大的。到2010年,我市将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7%以上,使株洲文化发展跻身全省第一阵营,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十一五‛期间,我市在文化建设布 局上,将重点强化一核、构建一环、打造一廊。‚一核‛指建宁大道—天元大桥—泰山路—珠江路—庐山路—白石港大桥—红港路—京广铁路以内的城市区域;‚一环‛指城市内核以外,中环大道内外的环状地带;‚一廊‛指市区沿106国道经醴陵、攸县、茶陵至炎陵的文化长廊。我市将重点完成株洲炎帝文化艺术中心、株洲广电中心、株洲报业发展中心、株洲音乐大厅、中南服饰会展中心、徐家桥文化商业步行街、湖湘文化广场、电视数字化工程、攸县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综合开发、茶陵南宋古城文化园建设恢复工程、炎帝陵景区配套工程、茶陵和炎陵红色遗址保护开发工程。此外,我市将借助湖南工业大学平台筹办芦淞服饰学院,力争5年内将芦淞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服饰品牌基地、服饰创意基地、服饰信息中心、服饰文化中心等。
株洲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发展,我们感觉需要加大普查力度,明确文化资源的详细情况;加大开发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株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保护力度,投入一定资金,挖掘开发。
我们觉得,政府应该具有主导作用,所以在创新和发展工作方面尤其应注意。
1,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认识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文化对社会的回报和贡献。当前,文化产业在整个世界来说是世纪之交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潮流中新的亮点,是 新经济时代的朝阳产业。我们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厚,应该选准突破点,全面铺开。
2,重视科学的论证、规划。在制定规划中,一定要把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进来,纳入其中,不仅要有科学的定位,明确的目标,更要有创新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3,改善机制、落实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根据实际,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切实从机制上下功夫,动起来,活起来。通过理顺调整,出活力,出效益,要适当的资金扶持。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培育文化企业,适当投入,启动市场。
4,重视文化人才。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效益潜力。培养、培训、发现、挖掘文化管理和文化经营人才。经营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懂经营会管理有眼光的人才。政府和职能部门可多做一些服务和培训工作。
总而言之,株洲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发展是为经济服务,为人服务的,要做到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真正做到利在当代,造福后人。
执笔 张文澍 20080108 15
第二篇: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
“美不胜收”的家乡文化
———品味庐州的古韵
我的家乡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的北岸,临江近海,连接中原,贯通南北,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岗冲起伏,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早在新时期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在战国时期,就是重要的皮革、水产、木材集散地。秦朝置合肥县,明清时为庐州统治,故有别称“庐州”。西汉时期,是国内知名的商业都会;宋朝时期,是闻名的粮油集散地;十九世纪末,是安徽的四大商埠之一。历史上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
对于这座在历史上有着种种传奇故事的古城,我想以文化遗址、名人传说和戏曲文化来向世人介绍家乡地域文化,让家乡的风貌为更多人所了解,让崛起的家乡不失那一丝古韵。
首先,合肥自古战略地位重要,是江南之首,中原之喉,历来有“淮西有事,必争合肥”。东汉末年,豪强地主集团为争夺政权,混战不休。自汉献帝初平元年关东州郡讨伐董卓开始,安徽就进入分裂割据状态。淮南先为袁术所占,袁术失败后,淮河南北,为曹操所有。江南各地为孙权所有。合肥是曹、吴分界的重镇。合肥以南,长江以北是双方长期争夺的地区,在此曾发生过大小几十次战争,这些给合肥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留下了藏舟浦、教弩台、回龙桥等众多古迹和传说。
教弩台,又称曹操点将台,在逍遥津南。为防吴军围攻合肥,曹操曾命士兵 1
在此练习射箭。合肥夏日炎炎,士兵拉弓射箭,热不可耐。曹操便令士兵在台上栽植松树,以遮荫消暑,时间长了,原先泥土朝天的教弩台,也就变成了松涛阵阵的阴凉之地,后人因地建听松阁,“教弩松荫”遂成“庐阳八景”之一。教弩台上有古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名“铁佛寺”。唐代改名为“明教寺”。这个古教弩台和台上明教寺,被取名为“教弩梵钟”,为合肥十景之一。
而为魏军隐蔽战船的藏舟浦,现已辟为绿草茵茵的杏花公园。另外,位于今合肥工业大学内的斛兵塘,相传是当年曹操屯兵练兵之地。当年的战场逍遥津今天也是合肥最热闹的公园,也是合肥十景之一。逍遥津内有张辽的衣冠冢,还矗立着一尊跃马横戈威风凛凛的张辽塑像,基座上隶书五个大字:“威震逍遥津”。
不光在古代,近代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淮海战役最后的主持也是在合肥举行的。淮海战役,使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迅速解放了南京。为纪念先辈,激励后人,昭示来者,肥东县政府已于1983年起逐步恢复总前委旧址的原貌,徐向前、聂荣臻、刘华清、张震、迟浩田等为该馆题词作画150余幅。开馆以来,各地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瑶岗纪念馆已成为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其次,合肥人杰地灵,出了众多历史名人。如一代清官包拯、淮军统帅李鸿章、中华骄子杨振宁等等。他们的事迹代代相传,名扬四海,永存史册,也为合肥这一方水土留下了种种传奇故事。
包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是闻名古今的清官。他既有超人的智慧,又有执法严明、不畏权贵的刚毅品质。众多戏曲、小说和其它文学作品为他塑造了其丰富的清官形象。他六次弹劾张尧佐,请求罢免平庸的宰相宋痒,还弹劾了郭承优、王逵、李昭亮等外戚大臣和宦官,使“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之皆惮之。”包拯还多次上书宋仁宗,希望他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做一个能够听取和采纳尖锐
批评意见的皇帝。包拯严于律己,不徇私情。任庐州知府时,其舅仗势欺人,违犯法纪,包拯将就就传到公堂,公开审讯,为受害人主持公道,并按律处罚了舅舅;任开封知府时,包拯大刀阔斧革除陈规,他把不称职的属吏解除职务,撤销门牌司,简化公事手续,允许百姓直接进入大堂面诉伸冤,严禁属吏和衙役利用公事营私舞弊。开封府衙风气为之一新。包拯去世,朝廷颁赐包拯谥号为“孝肃”,加封为东海郡开国侯,赐礼部尚书。包拯归葬于合肥城东公城乡东村(今大兴集)。人们把合肥护城河南段部分称之为“包河”,在和边建包公祠,世代瞻仰。1987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在包河岸边重建包公墓园。
现坐落在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的李府(李鸿章府),是游客们来合肥观光旅游的必经地,这栋在合肥少有的清代建筑,不仅仅因为他的历史文化让人们对另有青睐,更是因为它曾经的主人——李鸿章,一个在近代中国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人物。他是满朝政府里的汉人官员,他统治了一支近代化的地主武装——淮军,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展活动,使一大批淮军的将帅幕僚位居要职,成为当时一个举足轻重的派别集团——淮系集团。李鸿章以及他的淮军事实上充当了清朝国防军的角色,布防在辽东、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漫长的边境上。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都与淮军有关,如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在这些重大的国际战争中,不少淮军将士驰骋疆场,浴血奋战,以鲜血和生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涌现出刘铭传、聂士成、丁汝昌等一批著名的爱国将领。李鸿章的功过备受后人争议,对于到底是爱国官员,还是卖国求荣的鼠辈,我们只能从史书上和这栋保存较好的古建筑上,寻找历史的痕迹,它见证了李鸿章的生命,他的成长,他的灭亡。
最后,我想谈谈家乡的地域戏种。起于200多年前的“小倒戏”,就是后来的庐剧,是以皖西大别山地区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哥、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吸收了端公戏、徽剧、京剧、嗨子戏等艺术形式发展而成的一个教年轻的地方戏种。在其随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向四周扩散,流行区域遍及皖中,包括今天的合肥、六安、芜湖、淮南、滁县等广大地区,观众曾达2000多万人,是安徽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
庐剧的剧目可分为大戏、折子戏和小戏三大类。大戏又称本戏或连台本戏,大部门是反映家庭伦理的戏,也有一部分是反映民族斗争和忠奸斗争的戏,一般故事情节复杂,内容较长。折子戏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存在的故事,另一类是由本戏中抽出来的一折,既可单独演出,又可连在一起演出。小戏又称花腔小戏,内容以描写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较多,也有一些小讽刺和闹剧。而庐剧的唱腔主要分为主腔和花腔两部分。主腔一般富于叙述性和一定的抒情性,在传统里,它是用于折子戏和整本戏的唱腔。花腔多源于民间小调,它简朴自然,曲调优美活泼,与主调相比他更有利于表现欢快的节奏。花腔绝大多数是小戏的专用曲调。值得一提的是,庐剧原本没有管弦乐器,演出是演员“干唱”,只有锣鼓伴奏。解放后炉具建立了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乐队,假如弦乐伴奏,后又增加西洋乐器,增强了演出效果。
《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等都是传统庐剧的经典之作。在新中国成立后,庐剧班社和著名艺人的联合下,传统庐剧得到了推广和发扬,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随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新生,合肥市庐剧团先后改变和创作了《人民的心声》、《如意缘》等20多个剧目;重排的《秦香莲》连续演出120多场,场场爆满。1991年,合肥市庐剧团到北京参加戏曲艺术节,演出了新改编的剧目《奇债情缘》,获得优秀演出奖。1985年,上海电视台、合肥电视
台将合肥庐剧团的《双锁柜》、《1情仇》搬上荧幕,分别在多家电视台播放,更广泛的扩大了庐剧的影响。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生于此,长于此,了解合肥,熟悉合肥,热爱合肥。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正焕发出青春活力,变得更加繁荣昌盛,面貌一新,美丽多姿,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中心。这些都增强我作为合肥人的自豪感。故乡人民把对生活的热情,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化作股股动力,倾注在这青黝的土地上,建设着我们的家乡。
聆听那来自远方的曲声,享受着包河岸边吹来的丝丝凉风,头顶那片天空依旧湛蓝湛蓝,闭上双目,展开手臂,深深呼吸,仿佛拥抱整个世界。即使这儿也有世俗的嘈杂,也有纷争,也有……但家乡的美、文化,还有种种让我难以割舍的乡愁。家乡,一个让人永远魂牵梦绕的地方。
李梦雅
09新闻
第三篇:文化资源讲稿
文化资源学
第一讲: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
一、文化产业的学科设置
作为一门学科,文化产业在中国的高校里已走过了近十年。在这段时间里,不管是文化产业的理论,还是它所面临的现实,乃至于文化产业本身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实现了尽管曲折,但依然显著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中,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际,都为自己的丰富和完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的内涵、外延,以及学科构架,在众多研究者的努力下都逐渐清晰起来。这种理论和现实经验的积累,对与文化产业今后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是,十年的时间,并不足以让一个新兴学科真正成熟起来。与哲学、文学、历史学这些拥有悠久传统的一级学科比起来,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经典的理论范式,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国内高校文化产业学科设置的混乱。
作为一门有着明显现实指向的实用学科,文化产业的学科设置应当、也必须考虑它的产生背景和最终归属地——市场。
因此,市场理应是文化产业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文化产业理论可以分为文化资源学、文化政策学、文化策划学、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研究这六个方面。
文化资源是其中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文化产业的学科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上,因此,文化产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和从业人员,最先要了解的就是文化资源学。
文化资源学首先应当阐明文化资源的内涵、构成、分类、范围、特征和作用,还应系统地论述其在文化产业中的基础作用,以及它在市场化的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因此,文化资源学应当把重点放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面,并梳理文化资源的管理机制,透析文化资本在文化市场中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产业化具体途径。最后,文化资源学还应当能够总结一些成功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模式,并对这些模式做出客观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资源学还应兼顾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对对当代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特殊影响。
文化政策学是要研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基础。它不但要为后两者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也要规范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细节和取向。一国的文化政策,是本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逻辑与现实不断碰撞和交融的结果,并往往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意志。
文化政策学要研究文化政策的起源、性质、对象;理清文化政策的主体和客体;分析文化政策的选择、制定、执行以及终止。
文化政策学还应兼顾当前中国文化政策的发展历史、具体内容、固有特征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致力于建立、健全完善、健康的文化政策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运行机制。《文化政策学》,胡惠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
文化策划,是在掌握和积累了一定的文化资源知识,熟悉相关文化政策的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创意活动。文化策划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通过文化创意,文化策划能够发掘、整合、改造或者重塑文化资源,将之变成文化产品,并在市场中实现产业化。
文化策划学应当涵盖文化策划的起源、定义、原则、方法、步骤和分类,并兼顾各个领域的文化策划。
如影视策划、戏剧策划、新闻策划、饮食策划、书画策划、服饰策划等。《文化策划学》。陈放,时事出版社,2003年。
文化经济学以文化活动中的微观和宏观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科学地揭示文化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诸领域的运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文化经济学应当研究文化生产,文化需求、供给和均衡,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经济管理等具体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文化产业管理是从管理学角度对前三个领域的综合,这种综合这给界定和理清文化产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弄清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质内涵,而不仅仅将其当成一种空洞的概念,就要从文化产业自身属性出发,从它所关涉到的各种维度对其进行研究。
有学者系统总结了文化产业管理应当包括的几个方面:意识形态、行政管理、微观管理(文化企业、文化事业、非营利组织、自由从业者)、品牌管理、投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李向民等,书海出版社,2006年8月;《文化产业管理》,徐浩然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
文化研究,从广义上来说,是关于文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研究;从狭义上说,则是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狭义的文化研究诞生于雷蒙德·威廉斯对马修·阿诺德所持文化观念的批判;前者试图以“生活方式”代替后者对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论”的定义,夺取掌握在知识精英手中的文化领导权,从而首先在文化领域打破封建时代残留下下来的等级制度。
可以说,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对权力的角逐。随着伯明翰学派对文化研究的丰富与发展,后者逐渐演变为一种对现实更加普遍的关照,特别是对处于结构性的强制力量支配下的个体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可以说,对于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关注,对于支配性权势集团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对于被统治的社会边缘群体的文化反抗资源的挖掘,是文化研究的灵魂与精髓。”
因此,文化研究囊括了几乎所有能够透视当代社会文化逻辑的关键词:文化工业、文化霸权、文化资本、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现代主义、日常生活、现代性、后现代、亚文化、反文化、主体性、权力、体制、话语、神话、性别、结构、解构、表征、符号、身体、他者、文本。《文化研究导论》,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二、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
(一)对文化产业而言,文化资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丰富的文化资源,无疑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反之,文化产业的发展则可能遭遇更多阻力。在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对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模式。某个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常常和该地的文化遗存紧密相联。
此外,人们对作为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某些历史或虚构的名人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传说的争夺也愈演愈烈。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名人故里之争。
事实上,在中国频繁上演的名人故里之争,恰恰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遭遇的尴尬。文化产业的本质是创意产业,应当是立足创意,对文化资源的整合、改造和创新。它应当以知识、思想和智慧作为支撑,创造财富。
对名人故里的争夺,暴露出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在文化产业的最低端挣扎,仍然之知“守旧”,不知创新。现实是,那种依托历史名人效应,建陵园,造寺庙,修碑林,扩公园的开发模式,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在缺少自然景观卖点的前提下,如果再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仅仅依靠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为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带来真正的繁荣。
因此,文化资源并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产业的繁荣,最终还是要依靠制度革新和思想解放,惟此二者,才是文化产业突破自身瓶颈,迈向真正繁荣的关键。
作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第一大国的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并没有很多历史文化遗存,它的文化产业能够发展成为别的国家无法企及的巨无霸,显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民族抓住了文化遗存这根救命稻草,而是在健康、完善,并且开放的制度保证下,立足创新,用思想和智慧创造了文化产业的辉煌。
因此,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大选胜利演讲中可以说:美国能够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靠的并不是军队和财富,而是美国人源源不断的梦想的力量,靠的是民主、自由、机遇和永不服输的希望。
美国人和美国文化的这些特质,以及它们创造的环境,是文化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最好土壤。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在文化产业异常繁荣的基础上,美国可以通过诸多强大的跨国公司,向外输出它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它在扮演着世界警察角色的同时,也印证着萨义德在东方学和文化殖民理论中的预言,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帝国。
(二)对文化资源来说,文化产业的意义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存。当代中国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剧烈的一次转型中,传统的经济方式、政治制度、文化观念,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经历伴随着剧痛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传统文化由于失去了自身产生和生长的环境,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还有一些,尽管尚未消失,但一直徘徊在消失的边缘。
这些最大程度上保留着本民族文化记忆,蕴藏着最完整的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真正的根。但是,我们对这些宝贵文化的保护,却一直面临着尴尬的困境。如果完全由政府主导,把这些文化陈列在传统文化的博物馆里,它们很可能会因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丧失自己鲜活的面貌,变成一具具干瘪、僵硬的文化僵尸;而用来保护它们的费用,也将成为国家的负担。
因此,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将之置入当代社会最具活力的场域——市场之中,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也许是对它们的最好保护。
其次,文化产业能够促进文化资源的成长和发展。许多文化资源,在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之前,仅仅是带有文化性质的材料。可能是一些传说、一个故事或者一则寓言。这些故事本身,是称不上文化的。
但是,当这些带有文化性质的材料作为文化资源被文化资本带入市场,它们的命运往往会发生改变。这些文化资源本身所蕴涵的能够迎合当下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某些要素,会被反复地挖掘、放大、复制,以致于形成一种可观的文化现象,甚至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参与当代文化的构成。
作为哥特文化的一支,吸血鬼文化在进入市场被大规模开发之前,仅仅散见于东欧罗马尼亚地区的传说,或者一些哥特风格的小说中。它的兴起与发展几乎与电影工业的兴盛一样,是十分晚近的事情。
吸血鬼文化中的那些关于灵魂、肉体、信仰、背叛、时间、黑暗、光明、永生、命运、诅咒等元素,往往在电影中被赋予一层近似幻觉的浪漫色彩,成为电影的卖点。
经过文化产业的放大,吸血鬼文化以影视和小说、动漫等形式为载体,受到了跟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的关注,作为一种亚文化,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形式和内涵,成为哥特文化的代表。
最后,在市场环境中,并不是所有文化资源都能够得到文化产业的滋润。有很多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它的生长环境、形式和价值观,并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因此,某些文化资源在进入市场、被产业化以后,价值内核可能遭到破坏,从而完全变成市场的傀儡。这种已经遭到破坏的文化,在精神上,很可能已经和原来的文化大相径庭了。
在当下,这种由于市场的介入,而改变了某种文化最基本内核,使其染上市场那种肤浅、功利、盲目和庸俗特征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
这种尴尬,事实上反映了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基本困境,即文化产业,到底是要发展产业(经济),还是要发展文化?二者到底以谁为主?在现实中,有没有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可以兼顾两者?如果不存在,在市场环境下,文化是否一定要适应经济的要求而牺牲自己?如果存在,这条道路又应如何修筑?
三、文化资源的定义与相关概念辨析
(一)文化资源的内涵
资源一词,最初常被用来专指自然资源,即“存在于自然界的某种物质或环境,并且能够产生经济利用价值的东西。”
在现代社会中,资源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天然的生产资料或者生活资料,而是包括了更加广泛的含义。凡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材料、手段、技能和思想体系等,都可称为资源。
资源内涵的这种由“自然”向“社会”的转变,也反映了社会本身的变迁,人们所面临的现实,不但是单一的自然,而是日益复杂了。因此,便出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思想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各种资料,包括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
(二)文化资源相关概念辨析
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
一、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活动所赋予的,这种创造活动与人类的思想观念联系在一起,因而被赋予了某种精神内涵,所以,文化资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资源,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和社会功用性,这是它不同与以天然形态表现出来的自然资源的突出特点。
二、文化资源常常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很多文化形态本身不但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更加宏大的文化的载体。比如语言和文字。
因此,文化资源既有内容的属性(文化内涵),又有形式的属性(文化载体),研究文化资源,一定要兼顾这两者。
三、与自然资源不同,文化资源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具有变异性的特点。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包括文化资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量和种类的不同,也包括同一种文化资源本身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形态的变化。
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指的是由历史文化塑造并遗留下来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资料。文化遗产是文化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说,一切文化遗产都可以看做文化资源。
然而,文化资源却不仅仅是文化遗产,前者还包括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文化资料。一切现时代产生和创造的文化资料,也都可以成为文化资源。
因此,文化资源是历史的和当代的文化资料的总和,文化遗产只是文化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遗产常常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已经定型,而文化资源由于包含着相对活跃的现代文化的部分,还不断丰富和改变着自身。
文化资源和文化
一、文化具有整体性。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应当是某种结构性的、有机的整体。它的核心是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被某种风格化的手段表现出来,并参与到社会中,获得一定的社会形式,这种文化才算完整地建构了自己。比如佛、道文化。
文化资源对整体性没有要求,进入市场的时候,根据市场的要求,它常常是独立的、碎片化的、被割裂的,它可能是一种文化中的某个部分、片段、元素,被放在市场的环境中复制、加工、整合与放大。《功夫熊猫》
二、文化是自主的,动态的,有自己的现实意图。它需要通过参与现实,获得必要的社会形式。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它希望能够通过融入现实,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社会结构的形成。
文化资源则不然,作为一种资源,它多数时候是静态的,是被动的,也没有明确的现实意图。在进入市场之前,文化资源缺乏自主性,缺乏成长和发展的动机和动力;进入市场之后,它又时刻面临市场逻辑的威胁,并有可能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迷失自己。因此,文化资源需要开发,更需要保护。
(三)文化资源的特点
1.意识性
无论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整体性的文化体系,还是这个体系中个别的具体文化形态,它们的产生、发展和更新,都参透着人类意识,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文化是人类意识的集中、升华、形式、升化,是人类意识的现实化。2.社会性
文化资源的社会性首先表现在它在社会中诞生,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了文化的出现,并作为文化资源,在历史的长河中实现自己的积累。
其次,文化资源的社会性还在于它依靠一定的社会形式实现自身。没有社会形式,文化就只能成为思想。
第三,在某种程度上,文化是社会的符号系统。文化与社会是同构的,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构建着彼此。3.教化性
文化的教化性是文化的本质力量。文化对个体、民族的塑造,正是通过它的教化能力实现的。文化可以塑造一个个体或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4.传承性
文化资源的传承性是其教化性在时间上的表现形态,文化资源通过一个民族的代际传递,实现自己的传承。5.民族性
和文化一样,文化资源也拥有民族性,并通过一个民族的习俗、服饰、行为、艺术等表现出来。文化资源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本标志。6.交流与共享性
如果说文化资源的传承性体现的是文化在时间上延伸,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性则体现了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能力。不同个体、群体、民族可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共享与交流。7.变异性
某种具体的文化资源或者某一时代的文化资源的总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可变的。这种变化,根据它们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可能是量变,也可能是质变。
(四)文化资源的作用
1.人类思想资料的重要来源.文化资源能够为思想观念的形成提供丰富的资料来源,文化体系和文化资源中所包含的自然观、社会观、道德观、价值观,不但是思想的基础,也常常以思想的形式被总结和阐发。比如,儒家和道家关于“道”的观念和思想,就来源于中国文化本身。
2.人类价值观念形成的依据
价值观是一个群体及其成员所共同遵守的一套观念和规范,这些观念和规范是这个群体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也是他们评价体系的基准。
价值观是通过文化的作用逐渐形成的,是文化的核心,它又具体地体现为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等。3.转化为文化资本,影响社会发展
在当代社会,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和经济互相渗透的必然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存在方式,也丰富这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式。
文化经济的兴起,使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在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范畴,而是能够以资本的形式为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两股力量的结合,极大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甚至改变着社会的结构。4.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来源
随着时间的流失,那些经过了时间检验,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着文化自身发展逻辑,能够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文化资源,将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存下来,成为文化遗产。5.文化生产力的基础.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实际上是对文化资源加以有效地整合和开发利用的结果,它对推动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财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讲 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文化资源划分为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从空间上,可以将之划分为乡村文化资源、都市文化资源、和海洋文化资源;具体的,我们还可以依据其存在形式的不同,将之分为民族文化资源、企业文化资源和社区文化资源等等。
一、乡村文化资源
(一)什么是乡村文化资源
乡村文化也可称为乡土文化,是一种反映着人类早期农耕文明的本质与特点,与现代都市文明并存的文化形态。
乡村文化资源是一种民间形态的文化资源,带有鲜明的乡土气息和乡村文化色彩。
乡村文化存活于日常的田间地头,是生活在乡村的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反映。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居住、耕作、交往、礼仪、习惯、邻里关系、婚姻家庭、节庆活动等等,构成了乡村文化最基本的内容。
(二)乡村文化资源的特点
地域性
乡村文化是一种产生于特定地理空间的文化形态,它的内涵、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都带有突出的地域文化色彩。文化的地域性虽然在每一种文化形态中都可能表现出来,但在乡村文化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因为与其他文化形态,特别是代表着现代文化的都市文化比起来,乡村文化更加质朴、直接地体现着人对自然环境的应对,因而更加明显地带有当地特殊地域环境的烙印。民众性
乡土文化,不但以某些艺术形式反映着乡村民众的生活,常常也就是这种生活方式本身。
每一位乡村民众,在他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中,都参与了乡土文化的延续和创造。因此,乡土文化有着最广泛的民众基础。
另外,乡土文化往往也更加直接和完整地表现着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乡村文化的民中性,是中国文化群体性特征的直接体现。
亲缘性
亲缘性来源于远古社会时期代代相传而形成的家族关系、血亲关系、宗法关系等,这些关系的互相作用,形成了带有突出亲缘性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
在现代社会,当都市文化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冷漠、疏离、隔阂等特征时,作为农耕文明中宗法社会的基本特点之一,亲缘性在乡村文化中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乡土性
乡土观念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持久和最根深蒂固的观念。它包括人们对故土、家园、亲人、乡里的依恋和怀旧之情。
乡土观念可以看作是中国人“家庭观念”的一种放大;是中国人对家庭的依赖、珍视、然而又被家庭束缚的社会形式。
同时,它也体现着农业文明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的要求,并且影响着经济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发展与演进。
二、都市文化资源
(一)城市的起源
城市最早诞生于四大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文化,虽然在产生时间上晚于上述地区,但它是古代城市形态较早走向成熟的地区。约在公元前800—500年,古希腊就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城市形态。
有研究称,在中国,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城市就出现了。在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一些具有城市形态的城邦组织。
中国城市最早起源于原始氏族时代的酋邦国都城,在原始村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聚合而产生。世界其他国家早期城市也表现出这一特点。
(二)古代城市
古代城市脱胎于氏族村落,一般是众多村落的聚合。城市在形成的过程中,成为承载社会功能的聚合体,并孕育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我国古代城市在很多方面仍带有相当浓厚的村落文化的色彩,因而城市与乡村并存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城市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它的要素主要体现为:
1.它是超越氏族村落之上的组织形式和永久性定住点,出现了城市建制和城市居民;
2.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都有超越村落文化的创造力和创造物; 3.有明确的劳动分工; 4.有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 5.是文化传播中心。
(三)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由古代城市发展而来,它们都超越了村落文化具有的社会结构,打破了村落以家族、血亲、宗法观念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核心。
现代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与古代城市最大的不同是,现代城市建立在超越了农耕文明的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上。
现代城市在许多方面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也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
(四)现代城市的基本特性 1.多元化与异质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化特点主要是在城市中体现出来,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
多元化崇尚多样性和异质性,重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和精神特征。
多元化的城市给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追求。多元化和异质性带来了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丰富性。2.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
现代城市注重营造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之间的一种和谐氛围,既要打破古代社会封闭和保守的观念,强调一种更为开放、公开、民主和透明的社会气氛,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联系,同时也强调要尊重个人的权利,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权。3.市民自治性
现代城市强调公民的自治性和公民权,反对封建专制和独裁统治,把参政议政看作是每一个市民所享有的权利,强调公民参与意识,这与体现专制性的古代社会是不同的。4.集体情感与集体人格
现代城市是一个由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和人组成的社会,大家生活在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之中,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这样的一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他律原则取代了自律原则,作为构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5.是整体感与和谐感
现代城市的人们对城市的依赖感和认同感,是城市精神的重要来源。
现代城市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群体,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要注重社会公约和社会道德,不能去损害他人的利益。
(五)都市文化与文化经济
1.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是一种发展程度较高的现代文明,它是在人类城市文明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较高形态的城市文明。所以,都市文化同历史上城市文明的发展演变具有密切关系。
但从根本上说,都市文化代表的是一种现代文明,即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以来的文明发展,因此,都市文化中除具有现代因素外,还具有传统因素,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因此,我们在研究都市文化的时候,既要有纵向的历史坐标(历时性),也要有横向的时代参照(共时性)。都市文化代表了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趋势。
都市文化产生都市精神。后者不同于传统文化精神,它具有更多的现代性特征。都市精神表现在很多方面,有政治上的,有经济上的,有文化上的。
在传统社会中被称为“市民”的城市居民,在现代都市中,已逐步向公共管理中“纳税人”的观念转变。2. 文化经济资源
文化经济资源指的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时可以实现经济价值的各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根据性质的不同,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方面的内容,它们都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因而也都可以形成文化经济资源。
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一般分为市场调节、计划调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三种。现代文化经济资源的开发一般包括外延的开发和内涵的扩展两种。外延开发是指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以增加现代文化资源数量为立足点来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内涵扩展指采用一些新手段、新技术,通过创意这个重要环节来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发掘,提高对现代文化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利用效益。3.开发都市文化资源的关键
都市文化资源,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文化资源。对都市文化资源的开发,最重要的是要结合都市文化的特点。
一方面,开发都市文化资源应遵循市场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先天优势,深入挖掘都市文化中符合市场规律的特质。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都市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在开发都市文化经济潜力的同时,建设健康、独特的都市文化氛围。
因此,具体地需要注重下述措施:首先,研究白领阶层文化心理,培养精英文化消费趣味。在米尔斯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白领并非之“中等财产”的持有者,而是“中产阶级”,即在社会上从事脑力劳动的管理者、经理人、教师、高级技术人员和推销员等等。在中国当下的语境里,白领更接近“小资”。这些人常常和酒吧、咖啡馆、舞厅、美容院、时尚杂志这些较为高档的消费品联系在一起。虽然都市文化中的这种“白领趣味”,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生活中的痛苦、艰辛与困惑,故意简化、涂饰和虚构生活舒适、快乐、潇洒的一面,但从经济上讲,这种趣味能够客观地起到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引领大众消费潮流的作用。
其次,还应注重营造文化旅游氛围,打造城市文化特色。
当代旅游业是现代商品经济与技术的发明物。它从刺激旅游者的消费欲出发,借助现代交通方式、传播媒介甚至国家机器,对旅游地进行批量的复制和宣传,以达到商业效益的最大化。
在这种模式化的旅游中,游客都很难得到外在(景区)和内在(游客)的真实体验。针对这种情况,现代都市应当因地制宜,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加强自己的文化特色建设、旅游环境的营造,挖掘城市本身文化内涵,凸显城市的文化特色。真正的城市气质和城市精神,应当能够凭借自己深厚的内涵,主动包容和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非一味地迎合他们,从而失掉自己的本来面貌。第三讲:民族与文化 ——两种民族理论的介绍
一、民族问题的提出
近代以来,人们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似乎一直占据着众多文化论争的核心。人们发现,在现代的语境下,不管是谈论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讨论更广阔视野中的国际形势,都离不开对民族问题的溯源与探究。
而我们谈论民族,又一定离不开文化。文化和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民族创造了文化,还是文化构建了民族?
这些问题,也许能在下面的两种民族理论中,找到线索。
二、两种不同的民族理论
(一)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
关于民族,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有过一个很有影响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这个定义,长期以来被学界,特别是国内学界奉为经典。
“共同语言”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使用一种语言作为本民族的交流工具,这是形成民族最突出、最显著,也是最稳定的要素。民族的区别首先就表现在语言上的不同。
“共同地域”指的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域,这是形成民族的地理环境因素。
“共同经济生活”是指一个民族内部具有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形成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一致性。
“共同心理素质”也称为民族性格,指的是一个民族长期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它集中反映为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表现出的某种精神性要素,它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或心理世界的反映。
在斯大林的定义里,民族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社会存在;正是民族本身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
这个意义上的民族,强调了民族的实在性与客观性,强调民族文化是民族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更加容易促生厄内斯特·盖尔纳所表述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绪或者一种运动,可以用这个原则作最恰当的界定。民族主义情绪是这一原则被违反时的愤怒感,或者是实现这一原则带来的满足感。民族主义运动,是这种情绪推动的一场运动。”
在这个表述中,民族常常被与国家、祖国、传统这些宏大叙事联系起来,在相互的渗透与支撑中为彼此提供合法性。
因此,这个意义上的民族、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资源,也更加容易被融入国家意识形态,成为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维护体制性权力,进行外交博弈的重要力量。
(二)民族——想象的共同体
爱尔兰裔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1983年出版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散布》一书中,这样界定民族: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安德森提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的背景是,在现代世界里,大众传媒让世界变得日益扁平化,地域、部落、宗教、家庭的“前现代认同”被粉碎了;
民族主义能够提供的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凝聚力,也提供了某种人们围绕它可以建立起来的自己和别人的身份关系。
这种来源于想象的身份认同,赋予人们强烈的归属感,以抵御现代世界中的冷漠和不安全感。
“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大部分同胞,遇见他们,或者甚至是听说过他们,然而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却活生生地有着一个这样的共同体的意象。”
“尽管每个民族都可能盛行着实际的不平等和剥削,但民族成员间总是被伪装成深厚的、平等的同志关系。”
为了能够想象这么多人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拥有能够标记他们身份的那些本质特征和景观,就意味着他们内部存在的分裂必须被忘掉。
以下具有象征性的符号,都可能被有意识地用来支撑那种想象;很多时候,这些象征性的符号,都是具有文化属性,或者直接就是文化本身。
这些符号包括历史文献、文化传统、民俗习惯、文化景观、民间图腾、历史记忆、以及相关的艺术形式。
对这些符号的共有,使得人们对民族的想象更加丰润、饱满,因而具备了现实感和真实性。
“想象的共同体”给我们的启示是,民族也许并不是存在于我们常识之中并与现实对应的那个实体,而是由文化、意识形态、自我意识共同构建起来的想象物。
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都可能只是一套话语,一种叙事,而这种可能的话语和叙事的样貌,往往决定于那些掌握着话语权力阶层的塑造。
这样,最起码从理论上,任何关于民族、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主义的话语,就都存在着虚假的可能。
第四讲: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
一、文化资源的生态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生态问题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所依附的自然环境就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和破坏。
资源枯竭、水土流失、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水污染、空气污染、地质灾害、沙尘暴等等,都是自然生态受到破坏的表现。
归根结底,人类面临的自然生态问题,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问题;特别是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怎样处理现代化理念、现代化发展模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文化资源的生态问题
与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现代社会的来临,改变了很多文化资源(特别是保存着一个国家,民族最完整的文化特质的传统文化资源)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和现实环境,使这些文化资源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从而面临着湮灭在现代化洪流中的危险。
因此,文化资源也面临着生态的问题。
二、文化生态
(一)什么是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从生态学视角提出的,如同自然界一样,文化也有它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它要求文化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一般认为,文化生态理论,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在《进化和过程》(1953)年中提出的。斯图尔德是新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受到了功能学派的影响。
它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文化的发展规律,维护构成生态平衡的多样性。
文化生态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文化生态学是要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而不是要把一般性的原则应用到任何文化环境的情况上去。
第二,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文化的存在有自己所要面临的现实生态,也就是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对文化而言,政治和经济的力量非常强势,它们往往为了实现自己的逻辑试图强制改变文化的样貌。
第三,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文化体系内的各种关系。文化生态学要把文化体系看作一种文化生态体系,即由“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
因此,它必须关注文化体系内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负文化甚至非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的共存模式,通过理论研究以维持这几者之间的平衡。
(二)文化生态对文化资源保护的启示
文化生态学用生态学的观念和理论关照文化,试图在现代社会建立一种稳定的文化平衡,这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文化生态学有利于人们按照文化自身规律保护文化资源。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对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应当依照文化本身的规律,不能根据自己的臆想和需要,任意破坏和改变文化。
第二、文化生态的观念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而用生态的观念关照文化,有利于保持文化的这种多样性。
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以某种主导文化的力量来推进的,这种主导文化因为打上了现代性的印记,而成为一种具有支配性的因素,总怀有无限延伸自我逻辑的意图。
生态观念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一维,对现代性同一化的性质作出了可贵的批判;文化生态观念最基本的追求,就是要极力维持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世界的丰富性,以对抗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不断深入的现代化特征。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应注意的问题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则很有可能出现不顾对文化资源生态保护的需要,进行过度地开发,甚至粗暴地篡改、破坏文化资源的现象,因此,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要特别注重对前者的保护,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体系。
第一是坚决贯彻以保护为主的原则。
文化资源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还有很多是濒危资源,具有不可修复性,它保留着许多“历史记忆”的元素,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逻辑,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开发。
保护文化资源,并非要把文化资源封闭起来,很多时候,将文化资源市场化,是赋予文化资源生命力的有效方法。
在重视文化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结合并发掘出来,与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并行不悖的。
第三是产业化开发应合理适度。
在现代社会,文化资源的保护一直面临着两难,文化资源既需要进入市场获得新的生命力,也时刻面临着被经济潮流吞没的危险。这个时候,就格外需要把握资源开发的度。
合理、适度的开发就是要考虑文化资源的生态现状和生态恢复条件,要按照文化自身的规律和生态要求,而不是经济规律和要求来开发文化资源。
第四是政府要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切实负起责任。
作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段政治资源的综合体,政府永远应当,也必须是文化资源保护的最重要的主体。
任何时候,政府都应明确自己在保护文化资源中的责任和角色,并且应当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中起到主导的作用。
第五讲: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
一、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商品 ——以九莲山“帐书”文化为例
20世纪50年代末,法国学者罗兰·巴特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当时大量出现的大众文化产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试图解读包含在那些“现代神话”及其媒介再现中的信息。
他使用索绪尔的符号分析法,对那些流行文化进行了“解神话”,细致地阐释了它们能指、所指和符号意义。
70年代,巴特有关“神话”的论述被翻译到英文世界,在社会人文科学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90年代前后,西方有学者将神话概念引入旅游研究,认为在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宣传和提升中,通常有一个“神话化”的过程,并对由谁,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方式制造神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九莲山“帐书”文化从一种不为人知的民间信仰,到一个颇具潜力的文化旅游品牌的历程,似乎同样经历了一个被“神话”的过程。
同时,作为一个刚刚被生产出来的民俗文化产品,九莲山“帐书”还有被进一步神化的趋势。
(一)“帐书”文化的发现及现状
2008年6月,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全省启动了民间美术普查、古村落普查和民俗志(县卷本)编纂三个专项工作。新乡市民协在民间美术普查中,发现了辉县市九莲山西莲寺写帐现象。
写帐,又称为“写天书”、“打盘”,包括写帐、开帐和交账三个步骤;
香客按照所谓“神授天命”书写、绘画或者制作的“帐盘”,在“神”指定的时刻展出,由“神”指定的解帐人开账后,在“神”的指令下焚烧,全部完成这三个步骤,才算是完整的“写帐”。
在写帐人创作的帐盘中,不但有各种各样的美术图案和书法,并且出现了许多非常神秘难解的文化符号。
由河南省民协副主席乔台山和新乡市民协主席申法海共同撰写的《关于九莲山西莲寺写帐的考察报告》,是第一份关于九莲山写帐文化的文献。
《报告》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写帐现象。对写帐的定义、方式、程序、分类、地点、工具、时间进行了初步梳理,并介绍了写帐人的基本情况,对他们的职业构成、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性别与年龄、写帐动机等做了细致的归纳。
2010年初,乔台山的《九莲山西莲寺帐书探秘》一文发表在《文化月刊》2010年一、二期合刊上。
据介绍,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靠近九莲山的地区,均有写帐现象。当地有“写帐在中原,交账在西莲”的说法。而写帐的源流则因为其本身的神秘性尚未厘清。
该文把写帐现象定性为一种民间信仰,把“帐书”划归为民间美术的范畴。
(二)帐书神话的制造
帐书文化被发现以后,并没有仅仅被囿于专家学者的小圈子,而是在九莲山旅游有限公司这个民营企业的积极推动下,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取得政府认可,频繁联系媒体以扩大社会影响和知名度,邀请专家学者研究论证帐书的价值以寻求学术认同。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制造了九莲山帐书文化这个小小神话。我们可以把帐书神话的制造者分为三个方面。1.政府及其相关单位
在九莲山帐书被“神话”的过程中,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的作用非常关键。
帐书文化自被发现之日起,就和政府行为息息相关。在此之后,它的操作者也一直在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地寻求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的认可,试图在政府认可的基础上,构建帐书文化的合法性。
2008年6月,新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三个专项”民间美术普查中,首次发现“帐书”文化。
2008年12月29日,新乡市人民政府正式把“九莲山俗神信仰”列入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9年5月,“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经验交流现场会”在九莲山召开。
2009年9月,河南省民协与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称“九莲帐书”为“重大文化发现”。
2010年4月,《灵魂的叙述——九莲山小西天帐文化展》在河南美术馆开展。2010年10月,新乡市文化局、旅游局主办九莲山“九九帐书节”。
2.专家、学者、艺术家
九莲山帐文化之所以能够被人了解,并形成今天的声势,成为一个初步成功的文化产品,一个有潜力的文化品牌,和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肯定是分不开的。
相关专家是最早发现帐文化的人,也是最了解帐文化的人,同时,也是最懂得保护帐文化的人。帐文化迄今所取得的政府认同和社会关注,大都是建立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的。
2009年7月,河南省民协主席夏挽群听取报告。
2009年8月,乔台山、申法海完成《关于九莲山帐书的考察报告》。2009年9月,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听取报告并作出指示。
此外,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国家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主任王锦强、工艺美术家倪宝诚、作家田中禾、戴来等陆续对九莲山帐书文化发表肯定意见。3.媒体
严格地说,罗兰·巴特所说的神话,都是建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奇观”,这些奇观的诞生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现代社会中媒体的泛滥。
媒体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表征工具和载体,几乎所有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景象,都经过了媒体的挖掘、放大与拼贴。
在九莲山帐书称为“神话”的过程中,媒体的力量是不可替代的。
2009年11月,台湾中国电视公司《大陆寻奇》报道九莲山帐书。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九频道播出九莲山帐书专题片。
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三频道《民生印象》播出《天书之谜》专题片。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及郑州、新乡多家报纸刊发关于帐书的文章。2010年1月,河南电视台九频道播出九莲山帐书专题片。
2010年4月,深圳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新浪网报道九莲山帐书。2010年10月,大河报、中国旅游报、新浪网多家媒体报道帐书文化节。
4.神话的神化
政府、学者、媒体在资本(河南太行九莲山旅游有限公司)的牵引下,共同缔造的这一文化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后,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延续着神话的逻辑,把自己进一步神化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帐书对自己的描述。
在帐书对自己的描述中,更愿意使用的是那些不可解,增加自身神秘性,刺激人们想象和好奇心的词汇。比如“神授天命”、“宇宙语”、“天书”、“天机”、“神启”等。
这些词汇本身的蕴含的庄严,往往被下意识地理解为写帐行为的庄严。因此,在对帐书文化的解读中,人们更愿意将其归入精神的范畴,而不是更有可能为之提供科学的解读工具的心理学范畴。
二是市场行为中的神化。
九莲山帐书在进入市场时,经历了一系列的策划和营销,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神秘九连天书,百万重金求解”的广告策略。
在市场中,“百万重金”与其说是一种策划,不如说是一种修辞。策划者无疑并不会拿出百万重金去酬谢解读者,也正是因为解读的不可能,“百万重金”才成为可能;它在成为营销噱头的同时,也是对九莲帐书价值的暗示。
(三)神话的危机
几乎所有文化资源进入市场之后,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变形,变形的程度,往往由其适应市场的程度而定。
这种变形之所以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是因为文化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进入市场之后可能面临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文化和市场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规律。在两者的相互碰撞中,强势的一方(往往是市场)会要求对方做出调整。市场中的帐书文化也不例外。
进入市场的帐书文化至少面临着以下三个危机: 1.帐书的真实性危机
根据文献,帐书往往是写帐人在“神启”的状态下潜意识的流露。这种流露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在景区举办文化节期间,甚至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将之日常化的时候,还能够保证每份帐书都来自写帐人被偶然激发的潜意识吗?如果不能,帐书就是去了它最迷人,也是最神秘的特质。2.帐书的形式危机
如果帐书变成一种人为地、有意识地安排,从而损坏了它的真实性时,那它最接近艺术的一部分,即它的形式感也将遭到破坏。
帐书的形式感不但包括某一幅帐书自身的形式,也包括帐书整体形式上的恣意和丰富,如果后者在人有意的干预下日益萎缩,帐书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审美价值。
3.帐书的生存危机
对写帐人而言,写帐往往是非常私密的事情,包括写帐、展帐、交账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秘密进行。
市场要求把这一切公开,在一些写帐人的眼中,这是亵渎神灵的事情。因此,有不少原来在西莲写帐的人,都不再认同这个地方了。
而市场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文化污染”,更是为帐书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新的危机。
(四)微妙的平衡
巴特曾经指出,神话之所以产生、流行,就是因为它有着多种能指和所指,能符合各种读者的期望。
九莲山帐书适应了广泛的市场需求,是一种包含着政府、学者、媒体、开发商、游客几种符号意义的复合体。
帐书要在这几方的期望中保持自己的原貌,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把握好的参与的方向和力度,协力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政府对待帐文化的态度可能是矛盾的,一方面,政府希望能够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把帐文化打造成一张当地的文化名片;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顾忌着意识形态将之视为封建迷信的要求。
这时候,政府的眼光和魄力都非常重要。政府能否抛开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成见和惯性,真正发挥其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将是决定帐文化未来的关键。
专家学者看似是这一文化资源最重要的保护力量,事实上,在对其研究和论证的过程中,也遍布着局限和陷阱。
包括帐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资源,本身往往非常复杂(常常正是因为复杂,才丰富和迷人),而学者大都据守着自己的研究领域,这样,就会出现把一种复杂的文化事象粗暴地套入简单的理论框架的可能。
学者在研究一种文化时候,怎样透过不同的角度丰富该文化的内涵,而非用僵硬的框架为其定性,是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
在涉及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各方中,媒体可能是最浮躁的。媒体往往单向地关注事物的某个“吸引人”的侧面,并竭尽全力把这个侧面放大,使其看起来更加迷人。
在这种片面的挖掘与放大中,必然伴随着有意无意的忽视和粗暴,使得一种立体的、复杂的事物被压缩成一张光鲜然而虚假且脆弱的名片。如何遵守新闻的客观精神,尊重事物本身,是媒体应当永远警醒的课题。
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即使是一个经营文化的企业。绝少有企业会拿出大部分精力做本该属于政府责任的公益事业,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高估企业在维护文化产品价值属性是将会做出的努力。
企业经营一种涉及稀缺文化资源的文化产品时,应当格外审慎,应当在政府的严格监督下,采取一种温和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经营。
帐书文化的神秘、奇特符合游客对民间信仰的想象,然而,游客对帐书文化的威胁也最为直接。
旅游垃圾,不仅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丢弃的物质垃圾,也包括他们对特定文化样式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污染。
如何把握和控制游客在旅游中参与特定文化的度,在满足游客猎奇和娱乐需求的同时保持帐文化的自身特质,有着重要的文化生态学意义。
二、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方式
(一)资本的概念及划分
资本原指经营工商业所需的本钱,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就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而言的,主要是以货币或者物质财产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东西。
在经济学上,资本是指与物质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的能够带来增值的生产资料或者货币。
“广义的资本是指可以利用的一切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资源,其中就包括了经济资源、科学技术资源、信息资源、自然与社会环境资源。”
(二)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分类
在其著名论文《资本的形式》中,布迪厄认为,资本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其中,经济资本更加接近古典经济学中资本的概念,而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的是一对社会学的概念。
文化资本是文化资源的转化形式,它是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是文化通过其本身价值实现的财富积累和增值。在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的过程中,文化往往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这种价值可能以经济价值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以社会价值的方式表现出来。
文化资本同样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具体化的存在形式。如一个人的惯习、素养、思想和肉体的长期保存。2.客观化的存在形式。如图片、书籍、词典、光盘、绘画、古董、建筑等。3.体制化的存在形式。一个社会中具有文化权威的机构及其延伸,如学术认同感,各种资格证书等。
对文化资本的三种形式作细致的区分,我们会发现,文化资本的具体形态更加接近传统资本划分中的人力资本,体制化的存在形式更加接近社会资本;它的指向是文化基层的划分和文化领导权的争夺;而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存在状态则明显地与传统划分中的经济资本相关。
很大程度上,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常常就是各式各样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
(三)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方式
通过对文化资本形式的具体分析,我们知道,文化产业范畴内对文化资本的关注,应当集中在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及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之上。
文化资本的这种形式想要充分发展,彻底贯彻资本的逻辑,就必须把其所包含的文化资源资本化。
也就是说,在文化产业的范畴内,文化资本的生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其客观形态两部分间的转化,具体地说,即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1.市场运作方式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市场是最有效的途径。市场能够把文化资源、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有效地吸引资金,实现文化资源的商品化。
2.政策介入方式
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大都离不开文化政策的影响,在中国尤其如此。文化政策往往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文化产业融资、文化资源开发、文化资本运作、文化市场培育以及文化产品进入等方面。3.中介服务方式
文化服务业迅猛发展是当代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大量提供中介服务的文化机构和组织的涌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从生产到消费的市场化平台,因而成为文化产业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内容创意方式
创意产业指产品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部门及其相关的市场活动,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其范围涵盖了文化、艺术、生产和服务等多个领域。5.组织管理方式
组织管理方式也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一种外在因素。它主要是由一些组织机构承担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包括企业、民间机构和政府。他们常常采用的方式是“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融资”。
第六讲:文化资源管理
一、文化资源管理的作用与方法
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大都具有分散性、流失性与变动性的特点,因此,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一)文化资源管理的作用
文化资源大都具有所有权非私有的特点,因为历史上的很多文化创造都来源于社会性的群体创造活动,尤其是文化资源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具有这一特点。
因此,很多文化资源都属于全社会共有的公共资源,如何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是牵涉到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问题。
首先,文化资源管理有助于从根本上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来保护文化遗产。
其次,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管理,可以防止文化资源的流失与破坏。再次,文化资源管理还有助于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开发利用,防止出现文化资源的滥用和庸俗化。
最后,文化资源管理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转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产业层面来说,很多文化资源都具有形成产业的条件和特质,文化资源本身并不是一种产业形态,但经过一定的开发,可以转化为产业。
这个开发实际山是对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整合中使得文化资源去适应文化消费市场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形成特定的文化产品。
(二)文化资源管理的方法
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虽然同属资源,但前者的所涉及的一个民族和国家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以及它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属性,让文化资源的管理变得复杂起来。一般而言,对意识形态控制比较严的国家,往往对文化资源会采取更多直接的行政管制和干预,相反,淡化意识形态的国家,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往往采取较为间接的方式。
“一臂间隔”
“一臂间隔”是西方文化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也称为“分权法”。它原指人在队列中与其前后左右的人均保持相同的距离,后成为文化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该原则最先运用于经济领域,主要针对一些具有隶属关系的组织,它们在实施各自的营销计划、处理各种复杂的经济事务时具有相互平等的法律地位。
“一臂间隔”主要是就文化管理中的分权管理而言的,它有取代政府以往的集中管理模式的趋势。
政府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方式,垂直管理、分散管理、交叉管理、公众参与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选择和使用的管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最重要通过政府来实现。
1.垂直管理即政府对文化资源的集中管理,它是一种直接管理的模式。它体现为国家对国有资源的一种有效控制,因为文化资源属于国有的公共资源,理应由国家出面进行管理,行使国家对文化资源的管理职能。
政府对文化资源加以集中管理,更加便于掌握文化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整体情况,从而制定明确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
2.分散管理属于一种平行式管理,它采用非集中的分散形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一般是由若干个部门牵头分别进行管理,在管理上目标明确,具有针对性,也容易调动各各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有一定的联系,集中管理同样涉及很多不同的部门,但这些部门一般都具有隶属关系,而分散管理涉及的部门不一定具有隶属关系。
集中管理能够集中力量对文化资源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政府资金的流向也较为集中,容易发挥资金的积极作用。但它在向公众宣传遗产价值方面缺乏热情,也不能解决对遗产资源可持续性保护和开发的资金问题。
分散管理则更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各管理部门也了与对遗产价值进行宣传,并利用市场规则收取合理的费用,用于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它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足够的动力来保护遗产资源的长远利益。
3.交叉管理主要指的是管理部门之间在工作上有相互交叉关系,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彼此协作的密切关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分工合作的管理网络,其工作流程具有交叉性和互补性。
4.公众参与是现代社会实施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一个有效的社会应注重调动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这是对政府管理和部门管理的一种重要补充。
二、文化资源管理机制
文化资源管理机制指的是各种不同管理功能的综合发挥和协同作用,每一种管理都不可能是单方面,它与其他管理形式是并存的,共同行使管理职能。不同管理形式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就使得管理的综合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形成一种有序的管理机制。
政府管理
政府管理是文化资源管理的主导因素,包括代表国家的中的政府的管理和代表地方的地方政府管理。政府应当把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当成一种长效机制,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层面设置相关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文化资源管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社团管理
社团管理主要是指一些行业组织所发挥的管理作用,这些行业组织大都是些行业协会和群众机构,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团体,对行业中的公共事务起到维护和管理的作用。
民间管理
民间管理属于民间自发的一种管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具有最广泛的民众基础,对于政府管理涉及不到的地方,民间文化资源能起到管理和维护的作用。
部门管理
部门管理通常指行业内的管理,它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形式,政府管理正是通过各职能部门的运作来实现的。部门管理的特点是政策性强,目标清楚、任务明确、措施到位,强调规划性,它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管理。
市场管理
市场管理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管理,它是其他管理形式的重要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手段加强对文化资源的调节与管理,是当今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
三、中国文化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
一、传统体制对文化资源管理的制约。中国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是在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事业的观念上建立起来的,在很多方面带有滞后性。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模式比较单一,过多依靠政府管理;另一方面是管理部门冗杂,管理权限以及部门利益纠葛过多,管理效率低下。
二、文化资源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管理不规范。中国文化资源管理一直存在行政色彩过浓,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资源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混乱;二是政府意志过于突出,管理中存在大量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预见性。
三、文化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中国在文化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相关方面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不专业造成的。
四、对文化市场缺乏深入了解。文化市场决定着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配置,要改善政府对文化资源的管理,首先要对文化市场的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否则必然走成管理上的主观和盲目,导致政府决策失误。
五、对国外文化资源管理研究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和观念都比较落后,只有加强对国外先进经验的研究和总结,并大胆借鉴,才能避免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走过多地弯路。
对策
一、完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要把建立在为意识形态服务基础上的文化事业体制逐步转化为为市场服务的文化市场体制,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完善政策法规是文化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也是文化产业进行 文化产业管理的政策依据,以避免文化产业管理中的主观性与随意性。
三、进一步改善文化资源管理方法
应进一步梳理和整合政府的管理方法,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责任不明、权责不分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减低管理成本。
四、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应积极鼓励包括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对文化资源的管理,以弥补政府在管理过程中的疏漏。
五、提高文化资源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对文化资源的管理还停留在经验式管理的层面,专业化程度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探索和借助一些符合文化资源发展规律的专业的技术手段,提高管理的专业水平。
第四篇:文化资源学
文化资源学知识点:
解答题
1.世界文化系统的划分(主体,代表文化)
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1)儒家文化系统;东亚国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地区
(2)印度佛教文化系统;印度,其他南亚地区
(3)伊斯兰教文化系统;阿拉伯半岛,北非
(4)希腊罗马文化系统,基督教文化系统;欧洲,美洲,大洋洲
2.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人文性;强调人本位,将天地人三者并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
(2)包容性;兼容并包的胸襟,各民族地区文化的教会中求生存发展
(3)伦理性;统治者注重道德感化;个人的伦理任务;强调自身道德修养
(4)和谐性;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5)务实精神;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他说人生一切皆苦,生、老、病、死等等全都是苦。
集谛:他说苦的根源在于有欲望,想长生达不到,想不死总要死,这就产生苦,而且有欲望就会有言行,结果有了“业”(“业”指言行的后果),不断轮回转世,不断经受生、老、病死等一切苦。
灭谛:他说要消灭苦,就要消灭造成苦的欲望,消灭欲望就能达到一种“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佛教称这种境界为“涅磐”。
道谛:他说要达到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就要修道,这主要包括学习教义、遵守戒律、打坐静修等。
4.传统婚礼的礼仪程序---“六仪”
(1)纳彩;(2)问名;(3)纳吉;(4)纳征;(5)请期;(6)亲迎;
纳彩:男家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
礼物是大雁(因为男属阳,女属阴,大雁秋南飞,春北返,顺乎阴阳)
大雁雌雄固定,有类夫妻
问名:男方聘媒人询问对方姓名,生辰八字,排行。女方具告,以便男方拿着这些资料占卜凶吉。
纳吉:订婚阶段的主要仪式
男方将两人的生辰八字通过巫师占卜,卜到吉兆即可相配。
纳征:大聘,过大礼
男方正式给女方下聘礼
请期:男方择好合婚的具体日期,并准备礼物请人通报女方。
亲迎:拜堂;共牢;合卺;结发;拜公婆;
婚礼六礼
相亲:纳采 问名
定亲“纳吉 纳征
成亲:请期 亲迎
5.园林文化按地域分布分类(江南园林/岭南园林/蜀中园林/北方园林)
(1)江南园林:又称扬子江园林,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2)又称珠江园林,广东;
(3)成都;
(4)又称黄河园林,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江南园林
分布:南京,上海,苏州,杭州
代表园林: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
特点:清秀雅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面积较小有局促之感
岭南园林
分布:广东
“岭南四大名园”
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
特点:热带风光,建筑物高而宽敞,轻盈畅朗,开敞通透,中西交融,削弱了自然之风 蜀中园林
分布:成都,江油,眉州
代表园林: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江油太白故里
特点:古朴醇厚,朴素淡雅,文化积淀深厚,但精雕细刻略感不足。
北方园林
分布: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代表园林: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特点:地域宽广,石木较少,开朗平阔,宏大壮美,富丽堂皇,秀媚不足。
分析题
1.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的特点:(1)非生产性;(2)短周期性;(3)不可替代性;(4)互动性;(5)深刻的烙印性;(6)经济价值的高增进性;
2.创意旅游(1)主题公园;(2)乡村旅游;(3)实景演出;
3.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
旅游产业链。
4.创意旅游的特点:(1)强调对各类资源的多维化整合;(2)强调对未来文化遗产的创造;(3)强调对旅游消费潮流的引领和塑造;(4)强调旅游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区域整理价值的提升。
问题1.从屠宰场到梦工厂,两者结合的优势在哪?(资金+本土化,技术+品牌)
问题2.主题乐园建设是一项门槛比较高的项目,除了最基础技术,资金,地皮或者是政府支持力度外,成功关键因素是什么?(创意,文化积淀,品牌运营能力)
5.宗教文化
宗教虽然是一种崇拜超自然的神灵的社会意识形态,但是其创造的文物却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表现民族文化的特点,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的组成部分。
宗教文物包括建筑,雕塑,壁画等造型艺术,它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直观表现。
6.缘起论:(1)一切因缘而起;(2)由此生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主张让人们放弃对现实事物的追求,放弃所有的欲望即会尽无烦恼,任何人只要依照佛教教义修行就能获得解脱。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对世界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7.无锡灵山大佛----保护性开发为什么成功?
保护性开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为达到更好保护的目的,针对某一地区所具有的特殊自然,社会文化等景观,通过政府,专家及社区等多方参与,以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做出的合理开发。
开发的目标是:在不破坏区域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更好地进行保护,同时促进区域特色景观的发展,实现被开发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其中,保护是核心,开发为外在表现。
灵山大佛从建设之初到目前,一直重视自身的品牌宣传和形象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和活动打造“灵山”品牌。总结灵山景区的各类宣传营销方式方法,有以下几类:
(1)固定性的节庆活动,如新年敲钟,佛诞法会等等;
(2)纪念性节日的事件活动,如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灵山大佛开光五周年,十周年活动等;
(3)景区原创性宣传活动,如一年一度的灵山文化节,无锡灵山盛会等;
(4)承办世界会议型活动,如佛教协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议,世界佛教论坛等;
(5)慈善性活动,如“千手观音”慈善晚会,“感恩与祝福”学子联谊会等;
(6)媒体合作性节目活动,如灵山大佛与自由女神像对话,《周末喜相逢》大型文艺晚会;
(7)新建项目的开放开光活动,如太子像开光法会,灵山书院成立仪式等等;
总结灵山大佛成功的经验:
(1)景观建设上,中国之最;
(2)文化内涵上,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支撑;
(3)宣传上,运用各种宣传方式扩大影响;
(4)营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和承办重要会议;
(5)公益活动方面,积极参与公益和慈善活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6)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8.宗教可开发的方面还有;(1)旅游;(2)建筑;(3)商品,纪念品;(4)饮食;(5)影视;
9.饮食文化(文化立国,韩流)
文化立国的背景和策略
背景: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在本国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应将目光转向文化产业,以“文化立国”战略推动本国经济的复兴。
策略
(1)韩国把中国作为目标市场,它的文化产品,积极地登陆中国大陆;
(2)为了促进发展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建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电影产业振兴委员会等;
(3)建立了文化产业园区,在2010年文化产品在世界上的占有率达到5/100;
10.韩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冲击:(1)旅游;(2)饮食;(3)明星;(4)音乐;
(5)韩语;(6)服饰,化妆品等;
11.韩流
“韩流”一词源于围棋,后用以指代韩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
广义的韩流包括韩国服饰,饮食等等;狭义的韩流则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的地区性影响。
12.韩流的发展历程
(1)韩流现象是在亚洲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在亚洲以外的地区亦逐渐发展;
(2)上世纪九十年代,韩流进入中国;
(3)2005年下半年以来,韩流文化开始出现萧条;
13.韩流为何会在中国发展?
(1)历史上的相同之处,有着儒家的文化传统;
(2)韩国政府的高度支持;
(3)韩国的经济发达,韩剧中的情景,使我们看到人均年收入2万美元的人们的生活,这是我们一些年轻人所向往的追求;
(4)韩国的歌曲中,和大陆,港台的歌曲中许多单一的情感表白不同,有许多强调青年人个性发展,以及对未来向往的有益内容;
14.韩流在中国出现萧条的原因:
(1)韩国本国国内娱乐事业的萧条;
(2)缺乏创新;
(3)中国本地有部分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开始限制韩流文化;
(4)韩国明星来中国的负面影响,韩国电视剧以及韩国的娱乐节目中许多民族主义过重,伤害中国观众心理的台词,影响着中国观众的收视心理。
补:
文化资源绪论
1.文化产业: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创意+技术(文化产品)+产业化操作。
2.文化产业基本分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3.大陆文化特点:(1)盆地文化;(2)墙文化;(3)小农文化;
4.中国文化形成背景:(1)地理环境;(2)农耕经济;(3)社会结构;
饮食文化
5.鲁菜派别:(1)沿海的胶东菜(以海鲜为主);(2)内陆的济南菜;(3)自成体系的孔府菜。
6.封建时代的食礼:合食制始于唐中期,至宋代普及。
在筵席座次上:在筵席坐次的安排上,中国向来有以东向为尊的传统。
7.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大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8.座次排序基本规则:以右为上(遵循国际惯例);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前排为上(适用所有场合);以远为上(远离房门为上);面门为上(良好视野为上);
9.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秦——熬茶; 制茶叶源于古巴蜀地区。;西汉—— 煮做羹饮;茶树开始人工栽培,茶叶生产进入专业化;魏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南朝时期——饮茶与佛、道联系起来;唐代——中国茶文化形成期,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代的时期;宋朝—— 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朝—— 中国茶文化的转折点;清朝—— 中国茶的家族基本建立;
10.中国茶道:茶艺,茶德,茶礼,茶情,茶理,茶说,茶引导(即茶气功)----核心思想:和;
民俗文化
11.中国古代礼俗的基本内容:1.尊老敬师的优良传统; 2.讲究礼让的优良传统; 3.以诚待人的优良传统; 4.相互理解的优良传统; 5.礼貌待客的优良传统; 6.护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
12.节日民俗文化的特征:节日民俗是文化的历史积淀(1.时间跨度大;2.数量多; 3.内容丰富)体现主体文化精神(1.重亲情和重人伦; 2.注重人际交往; 3.群体意识较强);起到调节社会生活的作用(1.改善和调剂人们的物质生活;2.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精神活动);
13.妇女社会地位下降表现为:1.血缘世系的转换; 2.婚居方式的变革;3.财产支配权的丧失;
园林文化
14:按园林布局划分为三类:1.自然式园林;2.规则式园林;3.混合式园林;
15.按所处环境条件分类:1.山 水 间 园 林;2.田园乡村园林;3城市园林;4.寺庙园林;
16.按占有者身份分类:1.皇 家 园 林;2.私 家 园 林;
17.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1寓情于景;2步移异景;3因地制宜;4.自然美与人工美高度结合;
5.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18.中西方园林的风格对比
19.世界七大自然奇观:1.科罗拉多大峡谷—地球上最大的裂缝;2.维多利亚瀑布—”咆哮的云雾”;3.阿拉斯加的冰河湾—”冰雪幻境”;4.猛犸洞—变化无穷的洞穴;5.珠穆朗玛峰—世界的屋脊;6.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7黄石公园—世外桃源;
宗教文化资源
20.宗教本质:宗教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21.玉佛、金佛、卧佛被视为泰国的三大国宝。
第五篇:天津资源调查
天津资源调查报告
我们的故乡是天津,它用一切哺育着我们,这一切就是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类似于水,土地,空气等等。可是现在我们的母亲,我们的摇篮却将要被我们的一些所作所为所侵蚀,而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周围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因此,我对天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大致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天津的水资源严重短缺,它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60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15,即使加上入境水和引滦、引黄等外调水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只有370m3,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m3的缺水警戒线。我们都知道,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泉,所以,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逐渐被重视。
天津的非常规水资源主要包括咸水、微咸水、再生水等等。因为由于天津市有着丰富的地下咸水、微咸水资源,所以天津市已经确定了咸水、微咸水用于农业灌溉制度,并着手开发利用地下咸水、微咸水资源,增加农业灌溉水源。目前,地下咸水、微咸水年开发利用量已经比从前要多得多了。而再生水的利用,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共有17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85×104m2。天津市已经建成的再生水厂总供水能力为9×104m3/d,其中位于中心城区的纪庄子污水再生水回用工程供水规模为5×104m3/d,供梅江、梅江南等15个新建居住区的217×104m2、13400多户和98×104m2公园绿地、6个工业企业的生活杂用、道路喷洒、浇灌绿地、景观水体、冷却循环等用水。2003年以来,纪庄子再生水厂供水量逐年上升,日供水量最高达到1.16×104m3。将再生水的利用发挥得惟妙惟肖!水资源的利用看似已经十全十美了,可是就是这样,还是存在了一些问题,例如,水事务管理不统一,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水价结构和水价体系尚需完善等等。
除了水以外,土地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天津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海岸带和滩涂等。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平均在2-10米之间。并且,通过天津市1990年土地详查和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查明,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191970公顷,共分八个一级地类,四十个二级地类,如耕地、园地、成片林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牧草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天津对土地管理和土地保护一直非常重视,十分注重土地的使用效率,早在八十年代就确定了工业战略东移的方针,1994年又提出了用5到7年时间把中心城区成片危陋平房基本改造完毕、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滨海城区的发展目标,形成了一个好的城市发展布局。在具体工作中,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使用强度,降低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深入实施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结构的“双优化工程”,为合理用地和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开拓了新路;加强了土地宏观控制,严格非农建设用地的审批和管理;颁布了《天津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天津市基本菜田保护条例》,完成了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作;加快了土地开发复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加强土地管理和执法检查,制止乱占乱用耕
地现象。虽然如此,也还是有一些弊端,例如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土地利用率还比较低、部分土地用养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但是,1996年底,全市近6.8万公顷的未利用土地中,有待开发土地资源6.3万公顷,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有宜农土地5万公顷以上;宜建设用地0.7万公顷。这些待开发的土地资源,通过一定的投入和相应政策,尚有很大的利用潜力。而且全市现有亩产不足400公斤的中低产田29.19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有平均亩产低于285公斤的低产果园1万公顷,占全市园地面积的27%。此外,在城镇建设用地中,还存在布局不尽合理,建筑密度低,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充分合理利用和开发这些土地的潜力也很大。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对策努力完成,那么,我们美丽的故乡一定会重现光彩,将会更加辉煌,因为我相信,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马晴
初一八班
方舟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