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审判工作 力促社会和谐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3 16:1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审判工作 力促社会和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审判工作 力促社会和谐》。

第一篇:创新审判工作 力促社会和谐

创新审判工作 力促社会和谐

——宝丰法院荣记省高院集体二等功纪实

日前宝丰县人民法院院长井慧宝,从全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暨表彰大会上,捧回了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的“集体二等功”的奖牌。这沉甸甸的奖牌,凝结着该院干警的辛勤汗水和不懈追求;见证着干警顽强拼搏、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艰辛历程;彰显着干警超人的才智和不凡的业绩。

历史的车轮转动到21世纪的今天,法院的审判工作怎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才能为人民群众营造出平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经济建设、民生工作、和谐社会发展?这是近年来宝丰县人民法院着力探讨、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为此,该院围绕能动司法、创新管理、提升质效、改进作风四条主线,努力建设“服务型、公信型、廉洁型、和谐型”一流法院,在审判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先后荣获“省文明单位”、“省花园式单位”、“全省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涉诉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案例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在全市法院系统年度绩效考核中,2008年名列第二,被市中级人民法院通令嘉奖;2009年该院28个单项工作有17项获得第一,总评荣获第一名。日前又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有8人次受到省级表彰,11人次受到市级表彰。该院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法院系统的一面旗帜。

能动司法保稳定 强化调解促和谐

在宝丰法院法官的心目中,公正司法、依法调解已成为对人民群众的一种无言承诺的社会责任。他们把通过一件件案件的审理和公正地依法调解,化解矛盾、实现和解、消除仇恨、促进和谐,践行于审判过程的始终。

2007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在第七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司法和谐”的理念,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努力创建和谐的诉讼秩序,着力维护和谐的司法环境。围绕这一目标,宝丰法院党组大胆改革,勇于创新。2007年7月,他们经过充分调研,进行机构改革,将原来三个民事审判庭改为民事审判庭,民事调解庭和涉诉信访局。民事调解庭专职从事民事案件调解工作,规定除人民法庭辖区内的案件外,其他民事案件均先由民事调解庭进行调解,期限为一个月,在不能调解时再将案件转入民事审判庭审理,以最大的限度将可调、能调的案件全部及时予以调解解决,使诉讼双方及早从诉累中解脱出来,达到节省诉讼资源,和谐解决纠纷的目的。俗话说:“一年官司十年仇”。在对薄公堂,对与错的判决执行后,可能纠纷本身的争执已画上了句号,但纠纷双方当事人却往往留下长久的仇恨,这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损害了司法的权威和形象。为此该院积极探索和谐审判的新方法、新思路。狠抓源头治理,努力在案结事了上下功夫,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方针,以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不断加强调解工

作,先后制定了《民商事案件诉讼调解工作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调解工作的意见》等内部工作制度,要求只要案件存在和解、协调的可能性,都要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坚持把调解贯穿于案件审判、执行的全过程。同时在保证正常办案经费的基础上,规定每调解、和解或协调一起案件,补助120元,以此来激发法官调解工作热情。2009年,结合全省法院系统开展的“调解年”活动,该院召开了“调解工作专题研讨暨经验交流会”,组织法官对工作中积累的调解经验进行交流,总结出了“六必须”和“九心”调解法并在全院推广;还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了41名品行良好、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社会人士,担任法院特邀调解员,参与诉讼调解工作。在开展的调解百日竞赛活动中,鼓励和倡导“零判决”,积级引导法官最大限度地通过和谐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达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目的。从而开创了具有宝丰特色的调解新途径。

天平闪耀促和谐,能动司法结硕果。宝丰法院诉讼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自民事调解庭成立以来,共审结民商事案件993起,其中以调撤方式结案905起,调撤率达到91.1%;涉诉信访局成立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1182人(次),通过调解,使初访信访的接待成功率达98%,信访案件的消化处理率达到90%。其中2009年以来刑事附带案件的调解率达到96.9%,民商事案件的调撤率达到80.6%,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对应的是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数量明显下降,2008、2009两年受理894起执行案件,与2006、2007两年的1302件相比,下降了31.3%,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创新特困救助办法 创立廉政保证机制

改革创新是法院工作的动力之源。创新是发展的关键,这其中管理创新尤为重要。然而,如何才能创新管理方式?宝丰法院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创新特困救助办法。2006年,宝丰法院在对涉执信访工作进行调研时发现,刑事附带民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执行案件中,由于被执行人正在服刑或已死亡或无能力给付,且无财产可供执行,而申请人又属于特困户,不能维持家庭正常生活,极容易导致双方矛盾激化。针对此种情况,该院积极探索解决途径,利用多种渠道筹措专项资金,于同年4月在全省乃至全国法院系统内率先创设并实施了特困申请人救助金制度,专门救助那些因被执行人无力赔偿而导致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

该院自救助金制度运行以来,共向符合条件的特困申请人及部分生活陷入极度困难的信访人发放救助金160余人(次),累计金额1712270元,有效地解决了部分特困当事人的生活困难,化解了一批涉执信访案件,维护了社会稳定。《人民法院报》、《河南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报道后,在全国法院系统引起了很大反响。在2006年全省执行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市中院将此情况进行了专题介绍,得到了省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法院系统予以推广。

创立廉政保证机制。党风廉政建设是司法事业成败的关键,是人

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警示教育、廉政承诺、五条禁令等常规措施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如何才能进一步增加违法违纪行为的经济成本,建立和完善违法违纪行为的“不愿为”机制?该院结合自身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06年4月创造性地实行了《无违法违纪保证金制度》。制度规定,由干警每月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院内再匹配同额款项注入干警个人账户。如干警出现违法违纪问题,则视不同情况扣除相应数额的保证金,保证金账户余额在干警退休时一次性支付干警。与其他类似保证金制度不同的是,该制度不但在干警违法违纪或出现审判瑕疵时具有惩罚性质,而且在干警遵纪守法时还体现出了奖励的特征,从而在制度和经济上建立了一道拒腐抗变的防线。该制度实施后的第一年中,先后有四名干警被扣除了保证金,对其他干警起到了威慑、警示作用,之后的三年中,未再出现干警因违法违纪被扣罚保证金的现象。目前,该院干警的个人账号中保证金数额累计人均已达1万余元,大大遏制了干警违法违纪行为,有效预防了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不断提升法官素质 确保办案质量效率

公正司法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才能确保司法公正,而这一切都需要法官素质的提升和法官品格的铸造。

近年来,宝丰法院制定了人才兴院战略,提出了“打造学习型法院,争当学习型法官”的号召。该院成立了学习小组,挤出资金购置

了电脑、镭射机等学习工具,每周二、周四下午利用2个小时的时间,组织干警通过观看法律培训光盘讲座、法官培训法官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积极引导干警开展疑难案件评析、专题业务培训、法律业务考试等活动。对学习中成绩突出的干警,除在经济上予以奖励外,还组织他们分批到山东、延安等地先进法院参观学习。为方便干警查阅学习资料,该院筹资5万余元,购置专业书籍6000余册,订阅报刊杂志30余种,建立了图书室,并逐年对图书室书籍进行更新。同时通过读书演讲会、理论研讨会、审判业务知识竞赛、庭审观摩、速记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大练兵。对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干警每人批假三个月复习,给予经过考试取得资格的干警每人3000元的奖励,从而在全院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学习型法院的创建,干警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文化层次得到提升,已有11位干警顺利通过了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目前,40岁以下的法官全部达到法律本科以上学历,全院有150项(次)工作分别被省、市、县评为先进或优秀,10个集体先后荣立三等功,干警累计受到省、市、县表彰182人(次)。

执法办案是法院工作的第一要务。人民群众在诉讼中最烦的就是办案不公,拖拖拉拉。面对案多人少的严峻形势和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新要求,宝丰法院提出了判决案件一律要办成“铁案”,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要办成“精品案”,一般案件要办成“和谐案”的目标。为此,该院积极进行民事审判制度改革,将提高案件质量作为评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继成立了审判质量评查领导小组、案件质量责任认定委员会,由院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并将案件评查结果纳入审判质量考评体系和法官绩效考核体系,与干警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年终岗位目标奖惩等三者挂其钩来。特别是2009年,该院进一步加大了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力度,出台了《关于提高法律文书质量的奖惩规定》等制度,在审监庭常规评查案件的基础上,每月再由院领导随机对当月审结的各类案件进行抽查、点评,根据案件质量的高低,对办案法官及其所在庭室给予相应的奖惩。对于评查中发现的问题除实行每月点评通报外,还利用学习时间定期组织审判人员进行讨论,引导干警从自身出发,在庭审质证、证据运用、法律适用上动脑筋、找原因,紧紧围绕提高案件质量进行学习和交流。

为提升审判效率,该院对法官个人审判情况实施月通报制度,在对案件实行审限预警和催办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对于超审限案件,承办法官除向党组写出书面情况说明外,案件每超期一天对其所在庭室罚款100元。2009年在全市法院案件质量评查工作考核中,该院名列第一。

正是由于该院多年来重视法官培养,狠抓司法管理,案件质量和效率有了质的飞跃。近五年以来,该院审、执结的13000余起案件中,二审改判率和发回率分别为6.3%和7.1%,与前五年相比分别下降了6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呈现出收案率上升、信访率下降;结案率上升、发回改判率下降;执结率上升、中止率下降;改判息诉率上升,上诉率下降的良好态势。

严管重教树形象 厚爱法官强队伍

在宝丰法院所有工作人员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形象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在他们看来,司法形象是公正形象、高效形象、廉洁形象、文明形象、权威形象的集合。为了把这5个形象树得更牢,该院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统领,先后开展了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以“零违纪”为目标的法院领导干部廉政建设集中教育活动、法官廉政建设工程等多项活动。形象意识已深深扎根在全体法官的心中,服务大局和司法为民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大增强。

“重教、严管、厚爱”是宝丰法院干部管理的秘诀。为树立法院公正形象,该院在加强对案件管理的同时,高度重视队伍建设。2009年,该院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五个严禁”为主线,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制作“五个严禁”台式提示牌,分别摆放在院领导和每位干警办公桌上,全体干警人人随身携带小卡片,将廉政格言警示牌镶嵌在办公楼过道、电梯口等显著位置,使“五个严禁”入脑入心。成立巡回督查小组,通过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纠正干警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执行考核机制,把“五个严禁”执行情况与法官的考核评价、晋级评优密切挂钩,实行“一票否决”。浓厚的廉政氛围,使法官们行有所思、思有所感,时时绷紧廉政司法、秉公执法之弦。

在从严治警的同时,该院坚持以人为本,从优待警,把科学发展和人性化管理贯穿于队伍建设始终。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解决干警

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年组织干警体检,使他们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建立职工食堂,解决干警就餐难,使干警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为全院干警每人配备了一部手机,每月定期发放通讯补助;每人配置了一台电脑,极大改善了办公办案条件。为解决干警的职级待遇,该院积极与县委组织部门协调,一次性为8名干警解决了正科级职级待遇,7名干警解决了副科级职级待遇。为丰富干警业余生活,该院腾出六间办公室设置了干警娱乐室,崭新的乒乓球案、台球案,让每位干警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喜好进行锻炼,使干警们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饱满地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润物细无声,风顺帆正扬。一系列从优侍警措施的落实,干警们切身感受到了集体的关怀和大家庭的温暖,精神风貌明显改观,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为法院谋发展,全院呈现出了比学习、比公正、比廉洁、比奉献、比争先的良好氛围。

百舸争流千帆竟,乘风破浪正远航。风清气正的宝丰县人民法院正象一艘开足马力的舰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全院干警正以金色的国徽铸就着明天的辉煌。(本报记者王长河)

第二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力促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力促和谐稳定

——蔡甸区司法局深入推进人民调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蔡甸区司法局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这一主线,以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职能作用为重点,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强化经费保障,努力拓宽调解覆盖面,提高调解水平。1至7月份,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民间纠纷 1760件,调处成功1755件,调解成功率 99.7%,重大复杂矛盾纠纷6件,防止矛盾纠纷激化1件,防激化率100%,未发生因调处不及时引起的矛盾激化和民转刑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战斗力。

一是紧抓调解员的思想政治建设。通过扎实开展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全区调解队伍进一步坚守忠诚的政治本色、筑牢为民的宗旨理念、坚定公正的价值追求、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使广大调解员的思想政治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二是加强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建设。区局领导高度重视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建设,将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建设摆在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职能作用的突出位置,通过岗位练兵、以会代训、庭审观摩、聘请专家对调解员进行调解基本知识讲授以及组织调解员参加市局培训等多种途径培训,使调解员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满足了群众对于人民调解的新期盼新需求。

三是招聘具有专业背景的专职调解员。我们根据区局实际情况,从原蔡甸区法学培训中心管理人员中择优选聘了18民专职调解员充实到调解一线,同时积极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协调成立了医学专家库和法学专家库,成员分别达到30人和16人,使蔡甸区调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支持。

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构筑防范化解矛盾的基层社会网络。一是加强调解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行业性专业调委会。伴随蔡甸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患、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征

地拆迁等具有行业性、专业性特点的矛盾纠纷凸显,因其专业性背景,现有的大调解工作机制难以很好地承担调解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区司法局通过积极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协商,在全区分别建立了医疗纠纷、劳动争议、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争议、食品安全纠纷、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和房屋征收补偿纠纷等6个调委会,为全区的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6个调委会从成立到投入运作的近7个月时间里,共受理矛盾纠纷164件,调处成功164件,调解成功率 100%,其中劳动争议纠纷2件,医疗纠纷2件,食品安全纠纷9件,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纠纷151件。

二是坚持重心下移,推进“法务前沿工程”。通过充分挖掘民间资源,建立以村(居)、社区为依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人和当地精英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法务前沿工程室,进而建立村(居)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居)委会主任负主责、法务室主动受理、小组长(楼门院负责人)积极参与的村(居)级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及时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三是拓宽调解覆盖面,设立园区司法工作站。由于体制的原因,蔡甸区司法行政工作没能在姚家山、常福、沌口3个园区全覆盖,随着3个园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托管村及入驻企业增多,人财物流动量增大,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多。为有效改善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软硬环境,助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司法局向区委、区政府请示申请在3个园区设立了司法工作站,自司法工作站成立以来,园区的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调解,园区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是丰富调解服务供给,设立司法所和社区律师工作室。通过开展“所所对接”暨律师进社区活动,引入律师这一中立的第三方力量参与基层调解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矛盾调处机制、规范了调解程序、提高了调解能力和调解质量,有效提升了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自蔡甸区“所所对接”暨律师进社区工作启动近1个月来,律师参与司法所重大矛盾纠纷调解3件,代理民事纠纷案件2件,解答社区居民群众法律咨询97人次。

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升调解工作效率。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涉及基层调解工作的制度,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区局强化了街乡镇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了《矛盾纠纷台帐登记月报制度》、《矛盾纠纷调解程序》、《司法所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人民调解员工作职责》、《矛盾纠纷转办制度》、《矛盾纠纷调解回访制度》以及《矛盾纠纷调处通报制度》等七项制度。为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提升工作的执行力,区局进一步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蔡甸区人民调解和大调解工作机制检查考评细则》,更加细化了工作要求,如细则要求人民调解工作要坚持对辖区矛盾纠纷一月一排查一调处一上报制度,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等。通过制定这些硬指标,激励鞭策调解员化被动等待调解为积极主动排查化解矛盾,调解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

四、强化经费保障,确保工作有效运行。

一是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在专业调委会建设过程中,区局向区委区政府争取将设立专业性调解委员会所需的各项经费纳入了区财政预算,使我区行业性专业调解工作经费得到了坚实保障,有力促进了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建设向前推进。

二是区局加大了经费保障力度。从法务工作室、司法工作站的建设,到社区律师工作室的配置以及各种公示牌的制定,区局都拿出专项资金加强了保障,保证了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律师事务所等外力给予了支持。在“所所对接”暨律师进社区活动中,各律师事务所在积极履行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地向司法所伸出援助之手,如:与桐湖所对接的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向桐湖所提供了2万元的保障经费;与索河所对接的威德律师事务所为索河所先期提供了5000元的经费支持;与永安所对接的德恒分所表示要将永安作为律师事务所公益活动、公益事业的基地来办,在物力上将给予大力支持。律师事务所等外部经费支持使我区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了重要支撑。

第三篇:来安县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力促社会和谐稳定

来安县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力促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来安县妇联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县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设在县妇联的组织协调优势,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过夯实社会管理组织网络、推进“两个规划”实施和实事话维权,力促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夯实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换届,村妇代会主任100%进村“两委”。在县经济开发区、汊河经济开发区首次成立妇工委组织,推动妇女集中的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妇委会试点,创新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管理模式。全县建立女职工委员会72个,县直部门妇委会25个,建立138个“妇女之家”,健全妇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组织网络。

二是推进“两个规划”实施。组织全县37个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对《来安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来安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的终期评估,推动各成员单位完成《来安县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来安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的编制,并以县政府名义颁布实施。以“两个规划”评估、颁布和实施建立政府主导、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大格局,推动妇女儿童事业与医疗卫生、教育、经济、决策管理、社会保障、环境、法律等领域同步协调发展。

三是开展实事化维权。开展“十佳优秀女性”、“十佳女性”、“城乡巾帼模范”、“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爱心人士”、“平安家庭”、“好军嫂”、“双学双比”女能手、“优秀爱心妈妈”、“妇女之家”示范点等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典型近200名,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利用网站等各类媒体宣传全县妇女儿童发展新成果,在滁州日报、滁州先锋网、中国滁州新闻网、皖东晨刊、来安先锋网、市县妇女网网络、报刊等媒体发表宣传信息100多篇;开展扶贫培训,培训妇女2000多人次,发放妇女小额贴息担保贷款1000多万元,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协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扶贫助困,捐资助学;耐心接待来信来访,调处婚姻家庭纠纷;组织对爱心妈妈、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妇女儿童事业,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来安县妇联陆传梅)

第四篇:心系信访群众 力促社会和谐

心系信访群众 力促社会和谐

——记浏阳市信访局周瑞明局长

有人说:信访部门是“清水衙门”,信访工作是“机关第一难”的工作,信访干部是“最不像官”、“最受气”的“官”。2009年8月,浏阳市委经过深思熟虑一纸任命将周瑞明同志推上了信访局长岗位。两年来,他以立党为公的政治品格,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勤勉有为的敬业精神,在这个要经常“受气”、“忍气”却必须为他人“解气”、“顺气”的岗位上,凭着一身正气、骨气和血气,演绎着信访战线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精彩人生,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重学习抓调研理清思路谋发展

信访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工作,尤其是接待来访工作,更是有很强的原则性。在来访人看来,接待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重要,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周瑞明常常告诫信访干部,必须时刻注重学习提升素质。虽然工作繁忙,他总要挤出时间学习信访知识、政策法规。每次主持会议前,他总是先来一段精彩的学习心得,让干部职工深受其益。同时,他还经常组织报告会、讨论会,通过灌输和引导相结合,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教育和活动相结合,影响和带动机关学习、讨论蔚然成风。两年来,他带领信访干部深入基层调研40余次,足迹踏遍了全市所有乡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有时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经常深入上访人家中促膝交谈,问寒问暖,倾注了满腔热情。针对调研情况,他先后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30余次,撰写了《如何提高信访部门的影响力》、《浅谈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基本要求》、《信访积案化解的几点思考》等调研文章,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争全省第一、创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围绕“群众满意、工作一流”和“一提高三下降”,创新求变、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做到了“带好一个班子、建好一支队伍、理顺一个思路、明确一个目标”。

——带班子抓队伍团队实力上台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信访工作亦然。在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上,他提出了“反应敏捷、处事果断,敢于负责、任劳任怨”的16字要求。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组织把我放在这个岗位,是对我的信任,我的工作要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每当发生集体上访,他总是带头第一个出现在接访一线,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协调各部门妥善处理。同时,他还十分注重与班子成员沟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两年来,主持召开信访例会80余次,研究讨论信访案例260余件次。确保每一个信访问题的解决方案,都通过会议集体讨论决策。工作中,班子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协作,他善于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总是放手让班子成员独立主持信访协调会、信访案件督办、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为班子成员以及每位信访干部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和锻炼的机会,用充分信任的态度支持每一位信访干部的工作。干部职工遇到工作难题时,他总是积极给予鼓励、帮助、协调。在他的带领下,全市信访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活力明显增强。

——抓协调促联处创新方法破难题

浏阳经济总量大、人口多、民情较为复杂,一段时期内,信访形势严峻,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总量居高不下。2009年,全市信访总量达2.2万人次,群体性上访高达120余批。为此,他转变观念、创新方法,破解难题。一是发挥联席会议作用。联合各部门、乡镇(街道)开展了一系列积案化解活动,列入集中整治的300多件疑难重点信访问题办结率达98%,特别是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环保问题、拆迁安置等系列积案的处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扭转了集体访、非正常上访、重复上访攀升的局面,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去年国庆60周年和今年“两会”浏阳零登记进京上访的好成绩。二是夯实信访工作网络。强化市、乡(镇)、村、组四级信访信息网络建设,全市87个市直单位和37个乡镇(街道)都设有信访办,配备了信访专干,401个村(社区)都设有调解员。市委、市政府将信访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绩效考核范畴,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层层有责任、人人有任务、逐级抓落实的“大信访”、“大稳控”工作格局。三是健全信访工作制度。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若干规定》、《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等一系列制度,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开门接访、带案下访、领导包案、责任追究、专员培训、目标考核等信访工作机制,使信访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力推进。四是创新信访工作手段。2009年底,他在认真总结、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委提出建立“信访救助金”制度,争取市委、市政府当年拨款30万元,使一些“法度之外、情理当中”的信访积案得到有效解决;他重视推行网上信访,拓宽了信访渠道;他将《信访条例》内容和重要文件精神通过报刊媒体加以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信访工作;他将信访典型案例制成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以案说法;他将心理咨询与佛学理念融入日常接访中,从心理上理顺来访者情绪,引导信访人正确看待利益诉求,推动信访积案化解,这些创新做法,使信访工作有了新的活力和特色。

——讲奉献作表率服务群众树口碑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收集社情民意的窗口,是群众发泄怨气心情的减压阀。他始终认为:作为一名信访干部,时刻要牢记自己的宗旨,把责任重担扛在肩头,把原则政策握在手头,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上访人员到党政机关上访,大都是要讨个说法,求个公道。出于这种理念,他在日常接待中,每当遇到一些情绪比较激动、谈话不够冷静的上访人员,特别是一些缠访闹访者,语言尖刻、行为极端,十分注重接待的亲和力和实在感,总是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耐心地听取上访人的陈述,心平气和、态度诚恳地分析问题的实质,用政策、道理给予解析和引导。正是由于他的耐心热情接待,信访者得到平等尊重后,情绪很快得到调整,心悦诚服地服从调处结果。两年来,在信访局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他多次冒着酷暑,顶着严寒为上访群众奔波,经常为劝返集访群众连续工作10余个小时。经常深入到拆迁现场,上门上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双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更是常事。遇上国家和省市重大节会,他始终站在矛盾纠纷排查、重点对象稳控、接访劝返工作最前沿。日常工作中,他注重勤俭节约,从不搞铺张浪费。干部职工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带头大方的伸出援手,帮助其渡过难关。对待荣誉,他不揽功、不争名,总是将荣誉让给其他同事,并鼓励他人比学赶超,向先进学习。

在信访局长岗位上,周瑞明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平凡小事,但从这一件件小事中,真实体现了一位信访局长对信访工作的热爱,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倾注了对信访工作的全部热情,真心诚意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他用一颗热心、一颗爱心、一颗公心,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2009年,信访复查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并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信访局全面工作荣获“长沙市红旗单位”称号,他本人也被长沙市评为先进个人。

第五篇:创新人大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当前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我们人大工作的主题。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好人大工作,关键在于能否致力于在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增强代表履职实效、强化人大自身建设上创新。对此,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一、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创新人大监督工作。

人大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应立足人大监督工作,树立监督的权威,把人大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工作创新上,以提高监督水平。

(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确定监督重点。把提高人大监督水平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结合县情,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政府重点工作,把代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工作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等情况,作为监督的重点。做到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和监督重点的有机结合,以达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监督有效的目的,体现人大监督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致性。工作中,我们始终增强中心意识,大局意识,使人大的监督工作与县委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同步合拍。去年,我县人大常委会针对代表反映强烈的全县矿山乱开滥采、山体破坏严重的现状,组织调查组开展了专题调查,就存在的问题,向县政府制发了“监督意见书”,实施了重点监督,并就政府落实“监督意见书”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加大了监督力度,促进了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围绕宪法、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认真开展执法检查活动,保障宪法、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这些监督,支持了政府工作,体现了在县委的领导下,与政府同奏一支曲、同演一台戏的配合效应,收到了好的效果。

(二)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审议质量。人大常委会会议是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主要形式。在实践中,我们以提高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来提高人大监督水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做到:议题的确定有的放矢,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围绕议题深入调研,提高审议的准确性;会议审议充分发扬民主,敢于提出调研中了解的问题和建议,体现建议的真实性;及时反馈审议意见,抓好整改回访督查,增强监督的实效性。近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的议题都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由各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反复研究、讨论后确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每次常委会会议前,都认真组织开展相关议题的调查研究,努力掌握真实情况,撰写出一定质量的初审报告,为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提供保证。如:每年两次的财政运行质量审议,常委会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审议,作出有关决议、决定,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监督手段。近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监督与支持这一原则。工作中,准确把握监督重点,注重结合政府工作的难点实施推动性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一是对政府工作难点问题进行参与性调研。2003年,常委会结合县政府加强对建筑税和医疗税收的征管工作,组织两个调研组,分别对两方面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两行业具有丰厚的水源,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对县乡(镇)财政上缴、契税征管、医药税率等政策进行微调,刺激税收的增长。二是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将监督工作向基层延伸。今年初,通过对公安派出所建设情况的督查调研,发现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基层警力少、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政府及主管部门增加经费投入和基层警力,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三是改进调研、视察方式,增强监督实效。采取大规模调研、视察与小规模调研、视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实在的专题活动。每年人代会前,县人大常委会都组织代表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基层、深入选民、深入实际开展大规模的调研、视察活动,为大会审议和提出代表议案、建议做好充分准备;平时,根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等有关议题,适时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机关同志开展小规模调研、视察活动,以提高会议审议质量,这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四是针对不在职权范围内的重大难点问题,努力寻求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外力”积极推进。工作中遇到的职责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勤于向上级人大常委会请示、报告,促使上级人大常委会开展调研,并主动配合和参与,借助调研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的,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创新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要做好代表工作,必须将发挥代表作用的着力点放在落实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实效上。通过督办代表议案、建议,提高办理实际效果,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以使代表更好地督促政府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自己要办的事与群众想办的事结合起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一)加强联系,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在实践中,我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和完善主任及委员接待代表日、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小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重要活动向代表通报等一系列制度,畅通人大常委会与代表密切联系的民主渠道。此外,常委会每年还分片举办代表培训班、组织开展法律知识问卷活动、发放代表学习资料、代订《中国人大》和《江淮法治》等刊物,提高代表法律水平和履职能力,努力为代表知情知政创造条件。每年人代会前的代表活动,都要求广大代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和掌握实情,使代表能够更好地代表民意、反映民意,准确提出具有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议案和建议。

(二)提高质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常委会以代表小组活动为抓手,积极拓展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渠道。多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一直将代表小组活动纳入乡镇人大工作考评内容。通过建立代表履职登记卡制度、开办“今日代表”栏目等形式,提高代表履职自觉性。进一步规范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畅通代表联系选民的渠道,增强了代表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完善机制,提高议案建议办理效果。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均是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办好代表议案、建议是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应以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为目的,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督办与协调,研究制定《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标准》等规章制度,加强督办,严格考核,促使“一府两院”办理议案、建议的过程,成为得民心、树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强化人大机关自身建设。

在人大工作中能否体现合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关键在提高人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和谐的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只有提高干部整体素质,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朝和谐方向迈进。人大机关要结合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以提高机关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本届以来,我县人大常委会,十分注重机关的学习教育,将创建学习型机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机关学习制度,确定每周一为机关“学习日”,集中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人大业务知识。同时,要求机关干部树立时时学、处处学的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法律水平和业务能力。去年,县人大机关通过开展作风整顿活动,进行了为期近3个月的学习、教育和讨论,使大家统一思想,摆正了位置,提高了服务意识,增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机关内部初步形成了踏实肯干、争先进位的良好局面。常委会还先后加入两个全国区域性的人大工作联席会和研讨会成员单位,共同进行理论探讨与工作交流,有效提高了常委会工作水平。通过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活动,使大家深切感受到50年来的人大工作的变化,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在人大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到人大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党性观念。

(二)推进人大机关干部的合理流动。人大机关干部是人大工作的生力军,要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献身人大工作的积极性,不仅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启迪,还需要科学的干部管理激励机制。因此,必须在干部的管理、交流和使用上坚持计划性和长期性,优化干部结构,增(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强队伍活力,形成有出有进、合理流动的良好机制。

三加强环境建设,增强机关内部凝聚力。加强人大机关建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机关内部工作环境建设,我们将机关内部工作环境建设作为凝聚干部人心、树立机关形象的一项工程来抓。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的方针,着力改善机关办公条件,为机关干部创造一个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形成一个人人安心、人人思进的工作氛围,推进人大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只有在致力于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上创新,致力于在增强代表履职效果上创新,致力于在人大自身建设上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下载创新审判工作 力促社会和谐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审判工作 力促社会和谐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历次会议都将其列为重要任务,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可见一斑。 创新社会管理之......

    和谐共享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和谐共享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思考题 1、怎样正确看待当前社会问题? 2、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当前要重点抓好哪几项工作? 3、谈谈当前社会建设的重点。怎样正确看待当前社会问题?科......

    浅议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模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各级党和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人社部门创新社会管理,要做好“四新”工作。 一、转思想......

    加强和创新审判管理

    加强和创新审判管理----以西湖法院审判管理改革完善为论点 11/5/2011 4:13:39 PM 叶丽 张钟林 赵莉萍 杜翼飞 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是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实现新时期人民法院科......

    创新法庭工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进程

    创新法庭工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进程在过去的一年里,法庭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主题,公正高效地行使审判权,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营造了安定......

    拓展民事审判思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0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司法制度,保障公平正义”的明确要......

    切实做好救助管理 力促首都社会和谐(优秀范文5篇)

    切实做好救助管理 力促首都社会和谐(图)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开始正式实施。3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

    化解社会矛盾力促平安和谐范文大全

    创新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力促平安和谐近年来,我县围绕“强化宣传,围绕民生,化解矛盾,创新管理”的工作思路,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为重点,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