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法庭工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进程

时间:2019-05-15 15:0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法庭工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进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法庭工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进程》。

第一篇:创新法庭工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进程

创新法庭工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进程

在过去的一年里,法庭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主题,公正高效地行使审判权,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取得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但是作为基层人民法庭,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法庭建设,才能为司法惠民多做贡献,促进社会和谐进程。在新的一年里,法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转变工作职能,将人民法庭就案审案的工作方式转变以审判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并重的轨道上来。

人民法庭是国家的主要审判机关,审理案件,以诉讼方式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是其主要工作,但是要真正地实现法律实施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必须加大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力度。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又一重要力量,因此要想彻底解决矛盾,最好调动人民调解员的力量,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行进行调解,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所以法庭今后将在庭长的带领下继续支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并且开展如法制调查、法律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为社会和谐创造条件。

二、改变工作方式,由坐堂审案到巡回审理。

为了方便行动不便、地处偏远山区的当事人更便捷地行

1使自己的权利,将审判庭搬到乡、镇、村、社、当事人家中。法庭已建立了巡回审理制度,在巡回审理中,方便了当事人,也方便了群众旁听,接受群众监督,实现了审判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提高了审判工作效果,同时也是进行法制宣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法庭将继续实施巡回审理制度。

三、最大化地适用简易程序,加大调解工作力度。

除了法律规定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最大化地适用简易程序,提高审判效率,多做调解工作,尽早化解矛盾。调解是我国司法工作中的传统,只有耐心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才能彻底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实现家庭,邻里,社会之间的和谐,做到案结事了。

四、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与基层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机制。法庭在凭借自身优势进行解决纠纷外,将建立与基层调解组织之间的信息互通机制,加大与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政府、人民调解委员会之间的合作,经常性的举办学习、交流、培训会,多加沟通,建立和谐的协调机制。

五、建立便民服务措施,多措并举促和谐。

法庭将加强便民设施建设,在法庭门口设置公示栏,法制宣传栏,以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对于各类案件的收费标准、当事人权利与义务,举证需知,风险提示、审理程序等进行公开。在非法庭所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点,及时指导人民诉讼,方便人民行使权利,建立起方便快捷的服务机制。

人民法庭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法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只有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做好审判工作,才能给群众真正带来司法上的实惠。

第二篇:创新人大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当前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我们人大工作的主题。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好人大工作,关键在于能否致力于在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增强代表履职实效、强化人大自身建设上创新。对此,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一、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创新人大监督工作。

人大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应立足人大监督工作,树立监督的权威,把人大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工作创新上,以提高监督水平。

(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确定监督重点。把提高人大监督水平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结合县情,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政府重点工作,把代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工作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等情况,作为监督的重点。做到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和监督重点的有机结合,以达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监督有效的目的,体现人大监督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致性。工作中,我们始终增强中心意识,大局意识,使人大的监督工作与县委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同步合拍。去年,我县人大常委会针对代表反映强烈的全县矿山乱开滥采、山体破坏严重的现状,组织调查组开展了专题调查,就存在的问题,向县政府制发了“监督意见书”,实施了重点监督,并就政府落实“监督意见书”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加大了监督力度,促进了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围绕宪法、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认真开展执法检查活动,保障宪法、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这些监督,支持了政府工作,体现了在县委的领导下,与政府同奏一支曲、同演一台戏的配合效应,收到了好的效果。

(二)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审议质量。人大常委会会议是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主要形式。在实践中,我们以提高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来提高人大监督水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做到:议题的确定有的放矢,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围绕议题深入调研,提高审议的准确性;会议审议充分发扬民主,敢于提出调研中了解的问题和建议,体现建议的真实性;及时反馈审议意见,抓好整改回访督查,增强监督的实效性。近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的议题都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由各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反复研究、讨论后确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每次常委会会议前,都认真组织开展相关议题的调查研究,努力掌握真实情况,撰写出一定质量的初审报告,为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提供保证。如:每年两次的财政运行质量审议,常委会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审议,作出有关决议、决定,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监督手段。近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监督与支持这一原则。工作中,准确把握监督重点,注重结合政府工作的难点实施推动性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一是对政府工作难点问题进行参与性调研。2003年,常委会结合县政府加强对建筑税和医疗税收的征管工作,组织两个调研组,分别对两方面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两行业具有丰厚的水源,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对县乡(镇)财政上缴、契税征管、医药税率等政策进行微调,刺激税收的增长。二是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将监督工作向基层延伸。今年初,通过对公安派出所建设情况的督查调研,发现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基层警力少、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政府及主管部门增加经费投入和基层警力,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三是改进调研、视察方式,增强监督实效。采取大规模调研、视察与小规模调研、视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实在的专题活动。每年人代会前,县人大常委会都组织代表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基层、深入选民、深入实际开展大规模的调研、视察活动,为大会审议和提出代表议案、建议做好充分准备;平时,根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等有关议题,适时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机关同志开展小规模调研、视察活动,以提高会议审议质量,这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四是针对不在职权范围内的重大难点问题,努力寻求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外力”积极推进。工作中遇到的职责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勤于向上级人大常委会请示、报告,促使上级人大常委会开展调研,并主动配合和参与,借助调研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的,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创新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要做好代表工作,必须将发挥代表作用的着力点放在落实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实效上。通过督办代表议案、建议,提高办理实际效果,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以使代表更好地督促政府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自己要办的事与群众想办的事结合起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一)加强联系,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在实践中,我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和完善主任及委员接待代表日、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小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重要活动向代表通报等一系列制度,畅通人大常委会与代表密切联系的民主渠道。此外,常委会每年还分片举办代表培训班、组织开展法律知识问卷活动、发放代表学习资料、代订《中国人大》和《江淮法治》等刊物,提高代表法律水平和履职能力,努力为代表知情知政创造条件。每年人代会前的代表活动,都要求广大代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和掌握实情,使代表能够更好地代表民意、反映民意,准确提出具有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议案和建议。

(二)提高质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常委会以代表小组活动为抓手,积极拓展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渠道。多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一直将代表小组活动纳入乡镇人大工作考评内容。通过建立代表履职登记卡制度、开办“今日代表”栏目等形式,提高代表履职自觉性。进一步规范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畅通代表联系选民的渠道,增强了代表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完善机制,提高议案建议办理效果。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均是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办好代表议案、建议是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应以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为目的,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督办与协调,研究制定《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标准》等规章制度,加强督办,严格考核,促使“一府两院”办理议案、建议的过程,成为得民心、树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强化人大机关自身建设。

在人大工作中能否体现合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关键在提高人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和谐的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只有提高干部整体素质,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朝和谐方向迈进。人大机关要结合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以提高机关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本届以来,我县人大常委会,十分注重机关的学习教育,将创建学习型机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机关学习制度,确定每周一为机关“学习日”,集中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人大业务知识。同时,要求机关干部树立时时学、处处学的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法律水平和业务能力。去年,县人大机关通过开展作风整顿活动,进行了为期近3个月的学习、教育和讨论,使大家统一思想,摆正了位置,提高了服务意识,增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机关内部初步形成了踏实肯干、争先进位的良好局面。常委会还先后加入两个全国区域性的人大工作联席会和研讨会成员单位,共同进行理论探讨与工作交流,有效提高了常委会工作水平。通过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活动,使大家深切感受到50年来的人大工作的变化,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在人大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到人大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党性观念。

(二)推进人大机关干部的合理流动。人大机关干部是人大工作的生力军,要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献身人大工作的积极性,不仅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启迪,还需要科学的干部管理激励机制。因此,必须在干部的管理、交流和使用上坚持计划性和长期性,优化干部结构,增(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强队伍活力,形成有出有进、合理流动的良好机制。

三加强环境建设,增强机关内部凝聚力。加强人大机关建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机关内部工作环境建设,我们将机关内部工作环境建设作为凝聚干部人心、树立机关形象的一项工程来抓。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的方针,着力改善机关办公条件,为机关干部创造一个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形成一个人人安心、人人思进的工作氛围,推进人大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只有在致力于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上创新,致力于在增强代表履职效果上创新,致力于在人大自身建设上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历次会议都将其列为重要任务,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可见一斑。

创新社会管理之所以如此重要和紧迫,其主要原因于,一方面我国社会已经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巨大变革,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社会管理模式仍然或多或少地处于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已经引入了社区等现代管理模式,但随着人民群众从被动接受管理,接受单一式服务转向就业、就学、就医等全方位的需求,旧有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民小康生活的关键一环,如果不能因应时势,切合民意,推陈出新,创新管理模式,势必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轻则引起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重则引发社会动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有鉴于此,我们应当从服务好,维护好,管理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提升基层服务意识。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整合政府和社会各层次的关系,调动各层次结构中各要素的积极能动作用,而其中党员干部所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干部一台戏”,我们应当着力于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着力于维护好,服务好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的民情联络优势,切实做好就业、医疗、就学等民生服务工作,打好服务人民这场长期的攻坚战。

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于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政府机构、社区到社会团体,普通民众,都应该融入到创新社会管理这一机制中,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社区要发扬纽带联系,建立起涉及民生保障,社会调解等在内的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服务。例如完善大调解机制,实行社警民联防机制,既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又能更好的切合民意需求,化解基层矛盾,防控结合,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创新社会管理,根本在于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居民个人、各企事业单位有序参与管理。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对一些土办法、土点子,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应当大胆采用;对于民众的正当要求,要认真加以对待,并经过民主程序分析研判,让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牢牢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在平安建设、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就业就学等领域加强协作,夯实管理基础。

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应当积极参与并切实行动起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助力。

第四篇:创新信访机制 促进和谐稳定

创新信访机制 促进和谐稳定

信访工作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发扬民主、体察民情、接受监督、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信念,切实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环境信访质量效率明显提升。

一、将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信访工作的最高目标。在健全领导机构的同时,对12369电话进行24小时值班登记制度,成立了一支随时准备现场处置信访问题的应急工作小组,全天候待命。建立归口管理,整体联动制度,对环境信访实行统一受理,分散调处,集中回复的机制,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同时将每周信访及其处理情况以周报的形式进行内部通报,便于督办,有效地杜绝了信访受理后无结果、不回复等情况的发生,几年来,该局环境信访处理率、回复率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二、将创新信访机制作为信访工作的重要法宝。规范了《环境信访处理工作程序》,明确了行为规范、处置措施和处理要求。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信访接待窗口,在电台公布投诉热线电话和重点政务信息,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方便投诉的格局,实行“全天候”服务。通过经常召开信访工作例会,共同剖析案例,研究化解矛盾方法,提高环境信访水平。周密制定《环境信访处理考核办法》,将环境信访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实行一岗双责,使人人身上有担子,形成信访工作全盘有协调,面上有人管,线上有人抓,点上有人干的局面。

三、将提前化解信访矛盾作为信访工作的有效途径。根据各时期环境信访举报的数量和可能出现的污染类型、行业,该局积极开展环境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将信访执法变被动为主动,对有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等苗头和倾向的主动迎上,及时疏导,认真化解。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查办每一件环境信访案件,对重点信访件实行领导包案、限期化解。对涉及多部门职能交叉的环境信访,建立部门联合协调处理机制,跳出信访抓信访,综合施治,多管齐下,拓宽思路解决问题,切实为企业、群众排扰解难办实事,几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赴省和进京大规模集体上访事件。

四、将化解网络舆情矛盾作为信访工作的创新点。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一个重要载体,该局重点关注网络平台上广大网民反映的环境问题,建立了网络舆情巡查制度,安排专人每天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登记,第一时间反馈分管领导,并严格按照“接收-批示-落实-回复”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工作人员将网友留言以书面形式报告分管局长,然后交由承办科室进行落实,落实结果经局主要领导审定后,及时回复网友,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争取工作的主动性与靠前性,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第五篇:创新普法机制促进边界和谐

从江县司法局“普法沿边行” 创新普法机制促进边界和谐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边缘,与广西的三江、融水、环江和本省黎平、榕江、荔波接壤,自古以来,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民俗相融,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居多的县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原因和文化差异等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接边地区矛盾纠纷逐年上升,特别是在土地、山林纠纷方面,由为凸显(例如:2012年黎平县皮林村与我县佰五村“

3、15”事件、榕江县宰麻村与我县往洞乡的归柳村等事件),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冲突械斗时有发生,卷入冲突的人员少时数百人,多时数千人,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使当地人民群众蒙受巨大损失。

针对这一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接边地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构建接边地区群众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有效预防和及时排查调处接边地区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增进接边地区干群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接边地区社会稳定,从江县司法局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与周边县建立《“普法沿边行”接边地区和谐长效机制》和《接边地区“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工作思路。这一思路于2012年5月分别与广西三江县、融水县司法局经过多次调研和讨论,结合双方接边地区的客观实际,11月制定并签订了《“普法沿边行”接边地区和谐长效机制协议》和《接边地区“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协议》等法律文件,为共同处置接边地区的矛盾纠纷提供了有效依据。

近年来,我县进一步积极探索深化“普法沿边行”普法机制,在开展接边地区常规的普法工作的同时,将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接边地区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有效预防和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减少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增进了人民群众民族团结,实现临界接边地区社会稳定。

一、领导重视

1、成立调研工作组。为将工作落到实处,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以局长一把手为组长的“普法沿行”工作组,负责对全县范围内的接 1

边地区开展调研工作。2012年5月起,调研组多次深入接边地区的斗里、秀塘、刚边、等乡镇与当地领导、群众开展座谈进行调研,交换意见。

2、召开专题会议。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最终提出与周边县司法行政系统建立“普法沿边行接边地区长效和谐机制”和“接边地区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工作思路。这一思路分别与广西三江、融水县司法局经过多次研讨,结合双方接边地区的客观实际,11月制定并签订了《“普法沿边行”接边地区和谐长效机制协议》和《接边地区“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协议》等法律文件,为共同处置接边地区的矛盾纠纷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建立工作机制

1、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成立 “普法沿边行” 联合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实行轮流值班制,组长由值班方司法局长担任,副组长由次值班方司法局长担任,成员为各司法局相关部门和司法所负责人担任。

2、建立教育引导机制,积极营造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舆论氛围。两地把接边地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和工作计划,定期联合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接边地区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政策观念。

3、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机制,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根据不同季节和边界矛盾纠纷的变化规律,两地定期共同部署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采取“过筛式”、“拉网式”方法,逐级负责,层层摸排,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4、建立联合调处机制,牢牢把握矛盾纠纷处理解决的主动权。在毗邻乡镇成立联合调解委员会,专门调解跨区域矛盾纠纷。在接边的村成立联合调解委员会,由双方村主任轮流担任主任。乡(镇)、村联合调委会通过联席例会、信息通报、联合调处等方式开展工作。

5、建立重点矛盾纠纷防范控制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春耕、夏种、秋收等农忙时节和其他敏感时期,双方组织工作人员和有

关村调解主任到有争议的地段和纠纷易发地区宣传法律、化解矛盾、处理纠纷。每年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和专项治理活动,发现跨区域的纠纷苗头,立即向对方通报,分头做好宣传教育和调解工作,将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和隐患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主要做法

1、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由值班方主持。主要内容:回顾一

年来联普、联防、联调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分析形势,通报有关情况,研究矛盾纠纷规律及特点,共同探讨加强“三联”的有关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商讨下步工作。

2、每年开展不少余四次边界联合大型普法活动。通过设立宣传

站点,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大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展示宣传图板、散发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以案释法、播放警示教育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宣传氛围。

3、加强民间纠纷矛盾排查调处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引发大的治

安刑事案件。双方要积极配合支持,不搞地方保护主义,以发生地为主,相关地积极配合,共同疏导,共同调解,公正处理。妥善化解涉及社会稳定的民间矛盾,协作调处重大群体性案件

4、加强信息交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机制。协作

单位要及时通报以下各类相关的信息:接边本地地区普法、矛盾纠纷情况、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工作情况、其它有可能引发重大矛盾纠纷信息,各单位特色工作情况。

5、进一步强化司法行政多方面的协作,及时交流工作信息和经

验,促进协作方共同发展。

四、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人民群众意识

1、利用民族节日、赶场天群众集聚契机,在接边乡镇集市设立

咨询点,开展交通安全、防盗、防抢、防火、人民防线、反邪、禁毒、扫黄打非、打击传销等安全防范常识宣传,切实提高群众自防意识和群防群治能力;

2、接边地区学校和学生为重点,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开展法制

教育和安全知识讲座,全面推进“法制进校园”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

3、以村组干会议、拉家常及发放明白书等方式,进村入寨,到

组到户开展“送法下村”活动,将普法工作延伸到接边地区村寨;

4、结合帮教工作,有针对性对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重点

管理人员开展政策宣传和法制教育。

五、取得成效

“普法沿边行”各项机制的建立,有利推进双边司法行政普法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的普法活动,切实增强接边地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学法、用法、守法,依法反映合理诉求,依法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12年12月14日,我局与融水县司法局联合在斗里乡利用当地“芦笙节”之机,举办了“普法沿边行”法制文艺汇演普法活动,标志着从、融两县接边地区联合普法机制正式启动。演出通过歌舞、说唱、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律知识通俗、生动、易懂的与百姓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传输给广大群众,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法制教育。整台演出令人震撼,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赢得了现场上1000名群众的多次热烈的掌声。当天下午,两县司法局的干警一同向群众们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设立法律咨询点、播放警示教育片和利用普法宣传车到接边村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

2013年3月,利用全县“安全生产‘百日’会战”法制教育专题活动之机分别在洛香、贯洞、秀塘等6个接边乡镇,12个行政村,5所中小学校开展大型普法宣传,分别采取讲座、播放警示教育片、设立宣传台、组织观看案例展板等形式进行宣传,接受群众咨询120余人次,发放资料3万余份,受教育群众2.5万人。

2013年7月,利用“三项教育”专项活动,对西部地区4个乡镇,6个接边行政村进行了宣传,受教育群众1.5万人。

2013年10月14日,“黔、桂、湘”(贵州从江、广西三江、湖南通道)少数民族接边地区法律联宣工作启动仪式暨联席会在三江县司法局召开。活动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以创建平安边界为目的;以加

强协作、联合预防和及时排查调处为手段,按照“不护短、不拖延、不推诿”的原则;在行政接边地区建立“联普、联防、联调”的工作新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果断处置各类矛盾纠纷,预防矛盾纠纷激化;加强信息沟通,立足全方位协作,实现整体工作互补和全面发展,为实现“社会共同进步、经济共同发展、平安共同享受”的目标。

2014年3月,我局创新普法载体,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分别提出了“法律讲堂”进村寨、进学校和“春风送法行动”进村寨普法宣传活动。3月-6月我局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交警、消防等普法成员单位分别在停洞、谷坪、加勉、光辉、西山、翠里等接边乡镇,11行政村开展宣传,分别与送戏下乡、讲座、播放警示教育片、利用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宣传,受教育群众3.5万人。“法律讲堂”、“春风送法”进村寨巡回活动开展,这是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项新举措,是政法各部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法制扶贫的重要举措,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次尝试,也是解决、联系、服务接边地区群众的体现。

“普法沿边行”活动的开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促进了边界和谐与稳定,增进了接边地区老百姓之间的友谊与团结。自“六五”普法启动以来,开展“普法沿边行”活动又是我局探索创新普法载体又一项重要举措。

从江县司法局

二0一四年七月三日

下载创新法庭工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进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法庭工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进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社会管理 促进和谐发展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发展 天下事“和为贵、谐为美”,和谐是发展之基,是利事之本,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和”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人们对成功最好的注解。自古以来,人......

    创新城市管理促进社会和谐1

    创新城市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1

    (一)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管理是一项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刻不容缓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地政府面前。创新社会管理,关系我国经......

    创新维稳机制促进和谐发展

    XX乡地处岳阳县南端,辖31个村,402个村民小组,有9060户人家,38400人口,全乡耕地面积38000亩,山林面积85000亩,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平行穿境而过,是一个交通便捷、土地肥沃的农业大......

    创新工作机制 加快农标进程

    创新工作机制 加快农标进程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视察通江时,作出了立足区域优势、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指示。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相继作出了“......

    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宗教管理

    团结街街道办事处位于宁江区西部,地处城乡结合部,分别与临江街、文化街、前进街、民主街相邻。街道辖区面积6.9平方公里,共有团结、胜利、松滨、松宁四个社区,常住人口5316户,总......

    浅议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模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各级党和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人社部门创新社会管理,要做好“四新”工作。 一、转思想......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农村社会管理发言稿今年以来,我局结合省委、省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对永佳河镇栗林店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大走访、大调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