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103号

时间:2019-05-13 16:4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103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103号》。

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103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办法

桂政办发〔2012〕10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9 号)精神,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及其相关环境管理活动,编制建设发展规划涉及相关的建设项目也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自治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市、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权限具体实施。

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林业、安全生产监管、海洋等相关部门依照职责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对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环境准入条件

第四条 建设项目要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不得新建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的涉重金属和高排放高耗能建设项目,不得采用国家淘汰或禁止使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现行产业政策文件仍不能判断建设项目是否属于限制类或者淘汰类的,应要求企业提供投资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意见。第五条 鼓励建设单位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建设项目的生产水平应符合或等同满足相关清洁生产标准。

第六条 建设项目选址应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水功能区划等相关规划。鼓励和引导新建工业项目进驻工业园区。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旅游度假区、文物古迹、居住文教区等环境敏感区内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项目。

第七条 禁止在国家、自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区域(以下简称重点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禁止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或自治区划定的农产品主产区和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区域新建涉重金属项目。

重点区域应编制重金属产业发展规划、重点行业专项规划,组织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将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作为该区域内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第八条 水电开发、化工、石化、铁合金、电解金属锰、有色冶炼、制革、印染纺织、制浆造纸、制浆生产黏胶纤维、陶瓷等行业应编制专项发展规划,组织进行行业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将行业专项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作为规划所包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

对开发历史较早,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流域,应开展流域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审批流域水电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

未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园区),不得审批除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建设和循环经济类以外的入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或者修订规划而未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得审批规划所包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九条 属于涉重金属和高排放高耗能的建设项目,自治区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或自治区涉重金属和高排放高耗能项目联席会议审查通过后,由各级投资主管部门按权限审批、核准或备案。

铁合金、电解金属锰、富锰渣、电解二氧化锰、钢铁、电石、氯碱、水泥、黄磷以及铝、铅、锌、铜等有色金属冶炼相关高耗能行业的建设项目能耗要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或国际行业先进水平,未通过有关主管部门节能审查的高耗能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或批准项目建设。

第十条 加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将建设项目所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与建设项目所在市人民政府的年度减排计划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可达性分析结合,强化减排计划项目的落实。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未明确来源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格涉重金属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把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前置条件。

第十一条 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以及重金属污染、生态破坏等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突出区域内的建设项目,要将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定的区域生态环境整治方案作为区域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前置条件。

第十二条 环保基础设施不能同步配套的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园区)不得引进有污染的工业项目。未规划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污水不能经集中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尾水去向不合理的地块,原则上不应用于工业开发;因特殊原因确需建设的必须按要求配套建设规范的污水处理设施。严格限制工业污水处理后的尾水排入湖泊、水库等封闭水体。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外排污水应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应排放标准。

建设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不能确保污染物处理效果连续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及不能满足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一律不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第十四条 涉及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防护距离内需拆迁环境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将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制定的拆迁方案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前置条件。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防护距离内的环境敏感目标应当拆迁而未完成拆迁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试生产和项目验收。

第十五条 对公众环保诉求强烈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或听证会,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在综合各方意见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是否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决定。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原有建设项目未依法申请或逾期未完成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暂停审批该单位其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第十七条 存在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必须配套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第三章 监管与实施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组织编制有关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时,其中涉及建设项目的内容应符合本办法要求。对不符合本办法的规划,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组织审查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规划审批机关不得审批规划。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组织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林业、安全生产监管、海洋等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前期论证会商制度,共同做好涉重金属和高排放高耗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符合本办法。

第二十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涉重金属和高排放高耗能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或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有关部门专题审查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拟投资建设的涉重金属和高排放高耗能建设项目。

对不符合本办法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投资主管部门不得审批、核准或备案,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林业、安全生产监管、海洋、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有关手续,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为建设项目提供贷款。

第二十一条 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前应通知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影响评价批复中提出的防治污染对策措施。建设项目需要配套的防治污染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以保证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带负荷运行前,按程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经同意后方可投入试生产或者试运行,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建设单位应当在试生产或者试运行期满前,按有关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治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到原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 5 年方决定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后评价:

(一)建设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符合已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情形的;

(二)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较大环境影响,并且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中明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建设单位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发现有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将环境影响后评价情况以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向审批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项目其他审批部门备案。第二十四条 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区域,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暂停审批区域内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对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区域,暂停审批该区域内新增该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二)对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区域,暂停审批该区域内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

(三)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正当理由不运行、不落实污水处理收费相关政策的区域,以及水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的区域,暂停审批该区域内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四)对未按期完成主要污染物和重金属总量削减目标以及其他污染治理重点项目的区域,暂停审批该区域内新增该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五)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区域,暂停审批该区域内同类行业新增生产能力的建设项目。

(六)对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建设规划控制区域,在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前,暂停审批该区域内除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建设和循环经济类以外的建设项目。上述各款的情形整改完成后,按程序向下达暂停审批的机关提出解除申请,经验收审核合格后,方可恢复该区域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及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擅自建设的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第二十六条 对于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越权审批或擅自拆分项目、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进行审批的,除撤消原审批决定外,对主管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七条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由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问题由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广西壮族自治区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应急预案(桂政办发[2004]86号)

【发布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 【发布文号】桂政办发[2004]86号 【发布日期】2004-06-09 【生效日期】2004-06-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桂政办发[2004]8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四年六月九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为确保我区在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时,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尽快帮助灾区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现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本预案所指的特大洪涝灾害,是指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由于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江河泛滥、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石山地区严重内涝,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洪涝灾害。

(二)救灾工作的原则:

1.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原则。

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

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

(三)救灾工作的要求:各有关部门应根据本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实施相应的防御和备灾工作。

二、预案启动的条件

一次灾害过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本预案:

(一)因灾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

(二)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在20000人以上(含20000人);

(三)因灾倒塌房屋10000间以上(含10000间);

(四)有20个以上的县(含20个)同时启动了本级救灾应急预案时。

三、预案启动的程序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1小时内,向自治区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灾害主管部门报告。自治区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灾害发生3小时内向自治区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领导小组组长决策启动本预案。

四、组织指挥系统

(一)机构设置。

1.预案启动后,自治区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救灾领导小组)是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工作的应急救灾指挥部,救灾领导小组组长为应急救灾指挥部的总指挥长,副组长担任副指挥长,领导小组各成员为指挥部成员,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应急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救灾指挥部办公地点设在自治区民政厅。

2.预案启动后,由应急救灾指挥部从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成5个工作小组,即:总协调组、抢险救灾组、生活安排组、宣传报道组、恢复重建组。

(二)主要职责。

1.应急救灾指挥部: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组织全区特大洪涝灾害的救灾工作;传达贯彻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抗洪救灾工作的指示;根据灾情变化提出救灾对策;组织评估、核查和上报灾情;指导地市县开展组织转移安置、灾民救助和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工作。

2.应急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收集、掌握、上报和发布灾情信息;提出组织召开应急救灾指挥部会议建议,制定救灾应急具体对策方案,传达应急救灾指挥部指令并监督落实;收集各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向应急救灾指挥部报告;负责自治区应急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应急救灾指挥部各个工作小组的组成及其主要职责:

1.总协调组。

组 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

副组长:自治区民政厅厅长。

成 员:自治区水利厅、气象局分管领导。

主要职责:负责全区灾情信息的汇总和灾情的分析;提出特大洪涝灾害预案的启动;协调救灾物资的组织和调度;组织转移安置灾民;组织灾情核查评估和报告;申请、管理、分配救灾款物;组织指导救灾捐赠;负责灾民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

2.抢险救灾组。

组 长:自治区水利厅分管副厅长。

副组长:广西军区、武警广西总队有关领导。

成 员:自治区交通厅、公安厅、通信管理局、广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柳州铁路局分管领导。

主要职责:组织干部群众,并调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赶赴灾区抢救、转移被洪水围困群众,确保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生活安排组。

组 长:自治区民政厅厅长。

副组长:自治区财政厅分管领导。

成 员:自治区卫生厅、粮食局分管领导。

主要职责: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救灾应急和恢复生产所需物资供应,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及时治疗。根据灾区的急需情况发动社会力量向灾区捐款捐物。调度卫生技术力量,抢救伤病员,对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情、疾病的传播、蔓延。

4.宣传报道组。

组 长: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副组长:自治区民政厅分管领导。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指导各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

5.恢复重建组。

组 长:自治区民政厅分管副厅长。

副组长:自治区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分管领导。

成 员:自治区农业厅、教育厅、科技厅、林业局、中国人民保险广西分公司分管领导。

主要职责:指导灾区做好灾后的生活生产设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五、附则

(一)要广泛向社会进行宣传预案,使广大群众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增强救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重点地区、重点部门要进行预案的演练,如灾民的转移安置、伤病员的抢救等。

(二)救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自治区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桂政发[2002]45号)的要求,认真地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并结合本部门职责制定出本部门的救灾应急预案,各市、县(市、区)也要制定本地区救灾应急预案。

(三)本预案由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落实。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武汉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若干规定-武汉市

武环〔2008〕80号 市环保局关于印发《武汉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

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

各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各直属单位,各分局,各处室:

为了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统一全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尺度,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我局编制了《武汉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经局长办公会审定批准。现将《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十月十五日

武汉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若干规定

一、总则

(一)为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切实提高我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门槛,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及其相关环境管理活动,编制建设发展规划涉及相关的建设项目也应遵守本规定。

(三)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区(含开发区,下同)环保局、各环保分局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具体实施。

二、准入条件

(一)工业项目

1、工业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不得采用淘汰或禁止使用的原料、工艺、技术和设备。异地搬迁及新建工业项目清洁生产水平不得低于国家清洁生产标准的国内先进水平,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强度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改扩建项目必须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要求。

2、工业项目选址应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三环线内不得新建化工项目;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应进入经合法批准成立的开发区或工业园,避免分散布局(对用地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工业园区必须经规划环评审查并配套建设环保基础设施,有条件的工业园区都应推行集中供热或使用清洁能源。

3、环保基础设施不能同步配套的园区不得引进有污染的工业项目。未规划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污水不能经集中处理或按要求处理达标、尾水去向不合理的地块,一般不应用于工业开发;因特殊原因确需建设的必须按规定配套建设符合要求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入江河的应经处理达到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严格限制工业污水处理后的尾水排入湖泊等封闭水体。

4、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现有及规划的住宅区内不得新建工业项目;二环线内不得新、改、扩建有污染的工业项目。禁止在长江、汉江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以及全市重点保护湖泊周边建设污染水环境的生产性项目;长江市区江段上游、汉江武汉段严格限制建设可能对饮用水源带来安全隐患的化工、造纸、印染、电镀等工业项目,禁止建设可能排放剧毒物质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业项目。

5、新增排污量的工业项目必须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不得影响区域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完成。环境质量不能达标的区域、以及未按要求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的企业、流域和区域,严格限制建设新增相应污染物排放量的工业项目。

6、工业项目应根据其排放的污染物性质与周围环境敏感建筑保持一定的防护间距,其具体的卫生防护距离由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并应抄告相关部门。卫生防护距离内的环境敏感目标应当拆迁而无法拆迁到位的项目不得进行试生产和验收。

(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1、道路交通项目应在规划阶段充分进行线路比选,对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水体以及成片居住区等环境保护目标进行有效避让;因特殊原因确需跨越敏感水体的道路、桥梁必须设置事故污水收集系统。

2、新城区道路排水工程建设应按照“雨污分流”原则建设排水系统,并应与市政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衔接;老城区应逐步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优先关闭排入湖泊、汉江等敏感水体的排污口。

3、建设经过现有居住区、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城市快速公路和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道路建设必须落实施工期环境和生态保护措施以及监测计划,按期完成环保验收。对渣土运输、土方开挖以及堆土场必须采取抑尘措施。

4、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应结合受纳水体环境容量科学规划尾水排放去向与分期实施方案。尾水排入湖泊等封闭、半封闭水体的应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原有尾水排湖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按要求限期达标;新建污水处理厂边界与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区一般应保持300米以上的防护距离。

5、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选址应当符合国家规定,其边界一般应与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区保持500米以上的防护距离,其主导下风向的控制距离应严格按批准的环评文件执行;垃圾渗滤液必须经收集在场内处理达标排放。垃圾转运站、公厕类项目在选址阶段应当征求社区或居民的意见。

6、新建加油站或加气站项目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卫生防护距离,且该距离一般不得少于25米,如防护距离不足25米,在采取阻燃抗爆强化安全措施,满足环境功能区指标要求的前提下,还必须征得安监、公安消防部门以及环境利益相关者的同意。

(三)房地产项目

1、房地产项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应取得规划选址意见,涉及新增建设用地或改变土地属性的,应取得国土房产部门的土地预审意见,属需在投资主管部门备案项目,应取得备案证件。利用原有工业企业土地开发的,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对该地块进行土壤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确需对土壤进行修复的,修复后方可实施项目。

2、沿湖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即与湖泊岸线切线垂直距离500米范围内房地产项目),必须满足区域规划以及湖泊“三线”管理规定,并应符合景观及生态要求;对区域内既有(或规划)建设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的,其污水必须经集中收集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严禁就近(或规划就近)排入湖体;配套市政管网尚未完善地区,其房地产项目必须按要求自行配套建设强化的深度污水处理设施和中水回用设施,项目污水必须自行收集处理达到不低于一级A标准,中水回用率不得低于30%,严禁未经处理达标排放。地表水Ⅱ类水体周边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和其他与保护水体水质无关的项目建设,严禁任何项目污水或污水处理尾气排入Ⅱ类水体。

3、在规定的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禁止建设房地产项目及其它相关的环境敏感项目;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内新建房地产项目应当与周围产生污染的企业按照行业标准或审批要求保持足够的防护距离;临近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机场等情形时,应避让足够的防噪声、减振距离,并按照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4、房地产项目内部设置的商业内容应集中规划,其中可能产生扰民因素的商业内容原则上应在独立的单体建筑内实施。

需配套建设变电站、垃圾转运站、公厕的,应按照规范与临近住宅保持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且在时序上优先安排规划、设计、施工建设。

5、房地产项目施工期应严格遵守夜间施工有关管理规定,不得发生扰民投诉。

(四)餐饮娱乐服务类项目

1、在居民住宅楼底层和住宅楼内一般不应设立产生油烟、噪声、异味污染以及严重安全隐患的餐饮、娱乐、服务经营场所;确因特殊原因需要申请设立的,必须通过社区居民自治听证决定或取得环境利益直接相关者的书面同意意见。

2、中心城区内开办产生油烟污染的饮食服务经营项目,炉灶必须使用燃气或电能等清洁燃料,并应当安装与其经营规模相匹配的油烟净化设施,并通过专门的烟道排放,专用烟道排放口高度应高于周围20米内的居民建筑。项目所在建筑低于(或等于)周边民用建筑、学校教学用房及行政办公楼等敏感目标的,其专用烟道排放口与上述敏感目标应保持20米以上的垂直距离。远城区的城镇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参照确定。

3、安装空调器、排风装置产生噪声和热污染的,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空调器、排风装置的设置与居民窗户距离不得低于10米,安装高度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在商业区步行街和主要街道两侧不得直接朝向街面人行道。在运营过程中产生噪声的须采取降噪、隔声、减振措施,达到当地固定噪声源厂界噪声标准。

4、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餐饮废水应经隔油或残渣过滤措施及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不得排入雨水管线或采取其他非正常方式排水;周围无市政管网的,应将废水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废物,不得排入下水道。

5、商业门点不准使用室外音响招揽顾客,严格控制室内音响和高噪声设备噪声影响,达到所在区域噪声功能区标准。

(五)畜禽养殖业

1、项目规划定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城市三环线以内为畜禽养殖禁养区、三环线以外至四环线以内为限养区,四环线以外为适度养殖区。

2、项目选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场界距居民居住区距离不得少于1000米。下列区域禁止设立养殖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3、根据当地耕地可销纳能力控制养殖总量,一般不超过1头猪(存栏数,其他畜禽折算成猪)1亩地的控制标准。

4、新建畜禽养殖场必须采取配套的养殖污染物处理达标或综合利用措施,鼓励采取“零排放”工艺养殖。

三、管理与实施

(一)对于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有关区域开发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应当要求其同步开展规划环评,其中涉及建设项目的内容应符合本规定要求。

(二)各级环保等部门应主动协商辖区人民政府及其发展改革、经济、规划、土地、建设、水务等部门建立建设项目前期论证会商制度,共同做好重大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论证工作,确保项目符合本规定。

(三)建设单位在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时,对明显不符合本规定的工业项目,应按本规定要求调整建设内容或选址。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说明项目是否符合本规定,并就项目应当达到和实际能够达到的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做出明确的分析说明。环保部门根据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污染物排放水平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中限定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相应的排放标准,并将批准的新增总量纳入统计考核。

(四)对不符合本规定的工业项目,环保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要时可将不予批准的意见书面通报相关规划、国土房产、投资、建设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

(五)各区环保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分级审批有关要求进行环保审批,其中造纸、印染、农药原药生产及辐射类等行业的建设项目必须报省级以上环保部门审批;为加强统一管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规定,市域内所有报告书项目以及电镀、化工、医药、酿造、建材、黑色和有色金属生产加工项目、跨区域的建设项目均报市环保局审批,其他项目除国家或省另有规定必须遵守外,均由区级环保部门审批,并按市委市政府规定报市环保局备案。任何擅自越权审批以及降低或提高环评等级审批均属无效。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区域,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暂停审批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对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区域,暂停审批该区域内新增该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2、对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区域,暂停审批该区域内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

3、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正当理由不运行、不落实污水处理收费相关政策的区域,以及水环境质量持续下滑的区域,暂缓审批该区域内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4、对未按期完成重点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确定的项目以及其他污染治理重点项目的区域,暂停审批该区域内新增该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5、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任务的区域,暂停审批该区域内同类行业新增生产能力的建设项目;

6、对不按法定条件、程序和分级审批权限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依法验收,或者因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环评、“三同时”执行率低的地区,暂停审批该区域内除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及生态恢复以外的建设项目;

7、对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建设规划控制区域,在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前,暂停审批该区域内除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及生态恢复以外的建设项目;

8、建设单位原有建设项目应当完成“三同时”验收而长期不申请验收,或经催办在规定时间内仍不履行验收手续的,可以暂停受理该单位其他新申报的项目环评文件。

(七)建设项目在环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做好公众参与工作,对公众反映强烈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应组织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在建设单位未提出妥善解决办法之前,环保部门不得批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四、违规处理

(一)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建设的建设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二)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浓度或总量超过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审批要求的,环保部门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或停产治理,并同时通报发改、规划、国土、金融等相关部门。

(三)对于违反分级管理规定,越权审批或擅自拆分项目、降低环评等级进行审批的,除撤消原审批决定外,还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将视情节和后果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提请监察机关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五、附则

本规定由武汉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本规定从2008年9月1日起执行。主题词:环保 审批 规定 通知

武汉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08共印40份

年10月17日印发

第四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64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64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6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自2007年自治区组织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以来,我区县域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培训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当前我区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吸引力不强,质量有待提高,还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新需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新期盼。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桂发〔2014〕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43号)精神,加快发展我区县级中等职业教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制定实施方案予以贯彻执行。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尽快制定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报设区市人民政府审定;各设区市也要及时制定本市的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统筹方案。各县(市、区)的实施方案和各市的统筹方案由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在本通知下达1个月之内一并报教育厅备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7月2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桂发〔2014〕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43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2014年,全面启动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招生规模明显扩大,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明显突破。到2017年,按照国家办学标准和要求,基本形成“各具特色、多元立交、产教融合、适应需求、充满活力”的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新格局。到2020年,将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建设成为我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重点任务

(一)编制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规划。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从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实际出发,改革创新,办好1所新型中等专业学校。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要统筹辖区高中阶段教育和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统筹学校和专业合理布局,制定辖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统筹方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做好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办学规模,科学设置专业,优化教师配置,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办学标准和要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校园校舍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并预留学校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将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建成当地集高中阶段教育、教师进修培训、民族文化传承、就业和扶贫培训、业余体校、电大教育为一体的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二)扩大招生规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各市、县(市、区)要按照自治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的要求,坚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统筹做好当地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工作。扩大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规模,规范有序推进职业教育渗透,招收更多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到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就读。统筹城市职业学校和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在做好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同时,努力做好向自治区直属、市属中职学校和其他县级中等专业学校送生工作,送生数与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数一并纳入招生考核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计算范畴。加大“上学免学费、就业有技能、升学有通道”等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招生氛围。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规划和国家、自治区确定的办学标准及要求,持续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生均校园面积标准改扩建校园,实现教学区、培训区、生活区、运动区、行政区等功能区布局合理配套。按照生均校舍面积标准改扩建校舍,满足总量需要的同时,按功能配套需要,填平补齐教学用房、图书馆、体育场所、行政用房以及学生宿舍、食堂等教学生活设施。按照生均教学设备配备标准,突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配套建好计算机室、专业技能教室、理化实验室、远程培训功能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加强与专业建设对应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2014年各县级中等专业学校要按标准完成1-2个远程多媒体、多功能教室的建设任务。(四)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引企入校、校办企业、办校进厂、企业办校等多样化合作模式。广泛吸纳行业企业的课程设置意见,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爱岗敬业等企业课程引入学校。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推进职普融合、与城市职校联合办学和中高职衔接。广泛开展初中职业教育渗透,初中学校要利用劳技课时普遍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接收从初中三年级第二学期转入的初中学生,在帮助其继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相关课程的同时,增设职业指导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并积极引导其继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高中融通办学、与城市职校联合办学、与高职院校贯通办学。积极探索开放办学新途径。鼓励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与区内外有实力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支持优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与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组建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委托管理、合作共建、地方建校集团运营等多种方式支持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参与职业教育集团。

(五)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辖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和城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统筹,优化专业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与学校共同研究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设置工作、“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集中力量支持学校办好1-2个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骨干专业、1-2个适应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的涉农专业,努力办好2-3个服务农村新生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富民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需要的特色专业。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和国家颁发的指导性专业教学计划,构建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科学编制教学班级,科学设置综合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科学确定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

(六)实施“9+3”教育精准扶贫计划。

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对完成9年义务教育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引导其到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接受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创业,摆脱贫困的代际传递。对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后升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自治区规定的标准给予学费补助。(七)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各县(市、区)要按照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编制政策要求加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按照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结合当地事业编制总量情况,合理配备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按照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6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60%以上的政策,突出加强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年龄结构,老中青结合,重点引进青年专业教师,适应现代生产技术和教学信息技术需要。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实现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化。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关于“校长应具有从事三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校长及教学副校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要求,配备热爱职业教育、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员担任校领导。

(八)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

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向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统筹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满足教学、生活、管理、安全需要的信息化平台,2014年各县级中等专业学校要建成一个满足区域教师培训、适应本地行业培训、能够远程双向互动的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创新使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建设覆盖学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招生就业、教师管理、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实习实训等关键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学校管理和教学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九)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利用县级中等专业学校配套的教学、实训、生活、体育等设施和“双师型”师资力量,整合资源,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发挥各部门各行业的优势,加强各部门与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面向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广泛开展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以及农民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扶贫培训等,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2014年在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全面启动农民工培训、教师培训、民族文化传承培训、护理健康培训、业余体校培训等。

三、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办学活力(一)建立分类考评奖补新机制。

2014-2017年,自治区在教育发展资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2亿元的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奖补资金,实行分类指导、奖补分开、奖优扶先,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积极性。

补助各地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2014-2017年,自治区每年安排每县不低于100万元的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补助经费,用于加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向经济基础和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倾斜,向专业建设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先启动先补助,不启动不补助。奖励各地争优创先。2014-2017年,自治区每年安排项目经费奖励,对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行分类考评、分类奖励。考评内容主要包括招生送生情况、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情况、办学条件改善情况、毕业生就业(含升学)情况、特色专业建设情况、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等6个方面。每年对综合考评优秀的前10名,每县(市、区)给予不低于4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基础薄弱、进步显著的前10名,每县(市、区)给予不低于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某单项改革在全区领先的前10名,每县(市、区)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自治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经费奖补办法由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鼓励各地创新奖补机制。各市、县(市、区)要因地制宜通过资金、项目扶持等方式,加大对辖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的奖励补助。

(二)完善鼓励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政策体系。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自治区实行中职学校学生学费全免政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读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接受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交学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给予1500元生活补助,对继续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给予2000元学费补助。

畅通学生就读通道。实行初中毕业生免试注册升入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制度、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入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学习制度、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口升入本科院校学习制度、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相互转学制度。逐步扩大本科高等学校和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规模,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多升学机会和多种升学路径。(三)建立结对帮扶激励新机制。

创新结对帮扶方式。高职院校可通过在县级中等专业学校设立中专部的方式开展中高职贯通办学,城市职业学校可通过在县级中等专业学校设立分校或教学点的方式开展合作办学。鼓励高职院校和城市职业学校通过管理、课程、师资、设备“四下乡”方式结对帮扶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办学,通过选派管理干部到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挂任校领导和接收“校长挂职、干部跟班、教师进修”等方式提高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水平。

激励开展结对帮扶。2014-2017年,自治区对合作办学和结对帮扶成效显著的高职院校每年给予200万元奖补。同时,优先安排其招生计划,优先推荐国家项目和改革试点,优先安排自治区项目和改革试点。对合作办学和结对帮扶成效显著的城市职业学校,自治区优先安排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等项目,优先推荐国家职业教育项目。

(四)建立和完善加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

推行人事分配新机制,改进学校绩效工资管理方式,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内,经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决议,报主管部门同意,并向同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后,可提高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占当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控制线比例。

引入用人新机制。建立适应职业教育办学特点需要的灵活用编用人制度,在中等职业学校临时性的聘用教师编制定额内,通过学校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用人计划,教育行政部门报同级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方式,由学校自主聘请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专业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调剂空余编制和岗位用于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优秀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实施教师定向免费培养计划和特岗计划,为学校培养和安排“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专业课教师。建立全区“双师型”教师信息资源库,探索建立培养培训、资格认证、聘任管理新机制。

落实社会服务激励机制。鼓励学校面向市场需求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开发经营、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并取得合法收入,允许学校按绩效工资发放有关办法从其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或进行自主分配,用于支付本校教职工开展科技开发经营、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的课(劳)酬,以及教师到企业管理学生实习、开展招生就业等方面工作的补助。

构建培训激励机制。实施国培、区培计划,免费为学校培训教师,提升在岗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实施中职学校名师工程,充分发挥名师对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辐射作用。各学校要以“传帮带”、“名师工作室”、“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教师校级培训;以“走出去”方式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安排专业教师每2年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实践。

四、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一)落实政府责任。

县级人民政府是举办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的责任主体,要把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工作纳入县级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的议事范围,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负责组织制定和落实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职业教育投入、用地、建设等方面政策。确保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安排职业教育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自治区政策规定。“两费附加”可用于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建设贷款贴息。各县(市、区)按不低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各校按照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辖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的统筹领导,制定辖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城乡中等职业学校及专业布局规划。安排城市职业学校对口帮扶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和开展联合办学,加强对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的指导。

落实自治区部门指导和协调责任。自治区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沟通,配合协作,完善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继续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落实自治区奖补经费,加强业务指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示范推广;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建立综合改革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自治区对各地办学奖补的主要依据。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全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推进、具体指导。(二)转变职能,规范管理。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扩大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形成会商机制和工作合力。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定,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是举办学历教育的法定机构,同时可作为职业教育中心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

(三)建立健全考评督导制度。

把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自治区将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纳入各市、县绩效考评,各市、县(市、区)也要将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比例纳入各初中学校绩效考核,不断扩大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规模,促进县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的督导作为重要任务,列为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县级政府落实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责任,特别是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9项重点任务的推进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将督导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告并作为自治区经费奖补的主要依据。(四)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动员全社会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县级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上学免学费、就业有技能、升学有通道”等国家职业教育优惠政策的宣传,大力宣传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改革新举措,大力宣传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大力宣传学生就业创业升学典型,大力宣传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68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6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桂发〔2014〕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7号)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区制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将试行学区制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是通过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区在部分县(区)开展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在体制机制创新、教育资源配置、教师调配与交流、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内外广泛实践经验证明,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是促进县域内学校间互相帮扶、优势互补、融合共生、内涵提升、促进均衡的重要手段,是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破解“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有力抓手,是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学区制管理改革的目标任务

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要牢固树立优质均衡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资源共享、优质引领、提升质量”原则,通过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教育资源调配机制和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实现学区内统一进行资源配置、师资调配、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学校招生、质量评价的“六统一”,构建县域、城乡、校际之间深度合作,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融合发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新机制。

三、学区制管理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设置学区。

1.学区设置原则。按照“城乡统筹、强弱搭配”原则,根据县域内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学校分布、距离远近等实际情况,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个学区。

2.学区组建形式。学区设置可采取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城乡帮扶等多种组合形式进行设置。学区一般以1所优质学校为龙头学校,与若干所同学段相对薄弱的学校组成教育融合发展共同体。一般按小学、初中学段分别设置学区,也可探索初中+小学的模式设置学区。每个学区学校数原则上不超过10所。学区设置主要有以下形式:

(1)城乡帮扶形式。

①城区学校+乡镇学校(村小学):由1所优质城区学校+若干所同学段乡镇薄弱学校(若干村小学),通过帮扶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②乡镇学校+村小学+教学点:乡镇中心校在参加与县城优质学校组成学区的同时,自身作为牵头学校与村小学、教学点组成学区,辐射村校、教学点,提升村小学、教学点教育质量。

(2)集团化办学形式。

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由1所优质学校+若干所同学段薄弱学校组成学区,实行集团化办学模式统一管理。

(3)学校联盟形式。

①初中+初中+小学:1所优质初中学校+若干所薄弱初中学校+若干所小学组成学校联盟,共同促进内涵发展。

②优质学校+优质学校:若干所同学段优质学校结成联盟,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内涵发展。

全区各地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对学区设置形式进行积极探索创新。

(二)创新学区管理机制。

1.明确学区管理职责,创新学区管理机制。全区各地要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区长学校、学区其他学校的管理层级和关系,赋予教育行政部门、学区长学校办学资源配置、师资调配、教育教学管理等职责和管理权限。明确学区长管理学区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学区长学校与学区内学校的职能和相互关系,强化学区长学校管理学区内学校的统筹权。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区办学资源的配置、校长教师的调配、学区整体绩效考核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要将学区长和学区管理人员从事的学区管理工作计入工作量,建立基于学区管理成效的激励机制。学区长学校负责对学区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示范引领和帮扶,学区长由龙头学校校长兼任。学区内各学校校内行政、财务、后勤、安全等常规管理体制机制可维持不变。

2.建立学区运行机制,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按照“统筹协调、统中有分、分中有合、统分有序”原则,建立学区运行良好机制,统筹推进学区教育资源调配、教育教学管理一体化改革,制定学区工作计划和学区议事、决策制度,建立教育教学、财务后勤、学校安全管理等协作机制,搭建学校管理交流平台,提升每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

(三)建设和共享学区资源。

1.全面改善学区学校办学条件。全区各地要按照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学区学校体育场地、实验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等场所建设,配齐配足教学设施设备,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配套建设教师周转房,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2.共享学区学校教育资源。要着力构建学区办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和仪器设备在学区内学校开放共享;促进学区教师资源、教学成果、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共建共享;促进学区内学校校外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家长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的共享。

(四)加强学区队伍建设。

1.打造学区管理团队。加强学区管理人员配备,每个学区设学区长1名、副学区长及管理人员若干名,均由各学校工作人员兼任。定期组织学区长和学区管理人员学习和交流。加强学区管理后备人才储备,从学校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重点培养一批优秀学区管理人才。

2.配齐配足学科教师。根据编制标准、学生规模和教育教学需要,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实行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盘活编制存量,提高使用效益。配齐配足各学科合格教师,重点向村小学、教学点倾斜。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统筹调配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等问题,实现学区师资配备基本均衡。

3.促进校长、教师交流。建立健全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通过跨校兼课、支教、走教、轮岗等方式促进教师交流。支持学区统一调配教师,使教师从“学校人”转化为“学区人”、“系统人”。

4.加强学区教师培训。支持学区开展以学区为单位的教师培训、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及教研能力和水平。学区要统筹培养薄弱学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共建教学团队和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坊等方式,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5.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岗位结构比例和职称评聘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提高乡村教师补助标准,并按距离远近、艰苦程度等因素进行差异化补助。

(五)全面提高学区教育质量。

1.统一学区课程实施。学区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协作机制,加强课程教学实施的统筹,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扎实推进教学常规管理,要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提升课程实施效果,要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必修、选修与社团活动相统一的学科课程体系,共建特色课程教学资源,确保开齐开足开好课程。

2.统一学区教学研究。学区要实行学区联合教研制度,统筹开展学科备课、教学研讨、听课观摩、课题研究等活动。加强学区内学生差异化研究,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科教学与德育、美育的融合,发挥学科教学综合育人功能。学区要协同高校、教学科研机构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教学研究新格局。

3.共育学生核心素养。学区要统筹组建德育工作团队,共同研究和推进学区德育工作,共享德育资源。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整合体育艺术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艺术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协作,组织协调开展学区内学校学生共同参加科技、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4.共创学区文化。学区要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和学区文化。在传承、提升学校原有文化底蕴的同时,从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拓展延伸,加快融合,构建互励共进的学区文化,形成“一校一特色、一学区一品牌、一县一风采”的良好育人环境。

5.统一学区质量评价。学区要统一开展教学质量监测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加强学区内学校教学质量监测、综合分析与整改提高。注重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区各地要把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领导协同抓,完善领导和决策机制,建立工作会商制度,及时研究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要建立市级统筹、以县为主、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头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编制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的相关配套政策。财政部门要统筹保障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推进的工作经费。教育督导部门负责加强对全区各地实施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的专项督导评估。

(二)加大经费投入。

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义务教育相关经费、项目,保障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教学科研、教师培训、设施设备配备等经费项目安排要充分考虑学区内学校间及学区间的相对均衡。学区要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学区内薄弱学校的发展。

(三)强化督导检查。

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与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教育督导部门要结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督学责任区工作,对学区制管理改革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科学合理运用督查结果,提升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深入宣传动员。

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向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广泛宣传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政策措施、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要广泛动员广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和投身到学区制管理改革事业中,在改革创新中再立新功,要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支持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2月28日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103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103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