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钧副局长在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
王钧副局长在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 课题结题会议暨专项调查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结题暨专项调查工作汇报会,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向国家统计局李强总统计师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同志们和参加专项调查的各省市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祝贺。
今天会议的两项内容,一是对统计研究课题结题,二是对专项调查工作作阶段性汇报,首先我就课题研究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研究成果,为建立体育产业统计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课题研究于2006年5月正式启动,2008年6月份基本完成,历时两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按原计划这个结题会应该在去年就开,由于一些原因延期了。但这又刚好给了我们用实践来检验这一研究成果的机会,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的开展就是最好的证明,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实施,为实现体育产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次课题研究可谓是成果丰硕,在国家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下,总课题组的同志们积极探索、潜心钻研,经反复论证和修改 完善,形成了“我国体育产业统计现状研究报告”、“我国其他行业统计制度研究报告”、“国外体育产业统计研究报告”、“体育及相关产业的概念”、“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实施方案”及“2004年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推测算报告”等8项重要成果,为统一我国体育产业统计口径、开展全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探索我国体育产业统计长效机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被国家统计局采纳,并于2008年6月18日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正式联名印发,这是目前我国体育领域颁布的第一部具有约束力的国家统计标准,为今后全国和各省市开展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我个人概括一下,研究成果有三个方面的突破,对体育产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给了体育产业相应的“名”,从统计的角度界定了体育产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二是给了体育产业相应的“位”,通过分类标准对体育及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分类中进行了相应的集中;三是给了体育产业相应的“量”,通过完善专项调查方案,为获取统计数据奠定了基础,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
刘鹏局长对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的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在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上批示:“这是一项复杂的、具有开拓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向参与研究的同志们和专家们致以感谢。工作初见成效,原则同意对后续 工作的建议,争取尽早建立较为准确可靠的统计体系、拿出较为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对体育产业统计工作也十分重视,李强总统计师多次听取汇报,关注工作进展,协调工作力量,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与体育总局加强合作,帮助体育总局进一步做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参与课题评审的各位专家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吸收有关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充分发挥课题价值,解决体育产业工作缺乏数据支持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服务业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门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尤其是在当前面对经济危机,更是要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体育行政部门在发展全民健身、奥运争光等体育事业的同时,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产业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各界和体育系统都对加强产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呼声和要求。但是与群体和竞体工作管理机制相比较而言,产业工作无论是在数据统计、理论研究、工作机制等各方面都还存在差距。而跳出体育看体育,与其他行业相比较,比如文化产业,我们在政策上、机制上、保障上,各个方面差距就更加明显了。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从政府职能的角度看,行业统计信息发布是重要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体育产业是全社会的产业,体育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从促进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高度,通过做好体育产业统计和信息发布,为社会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是政府制定政策需要数据支撑。统计基础薄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体育产业政策的出台。我们和发改委、财政部共同研究起草的《体育产业发展意见》已经历时七年了。日前,最新的一稿已经送交国办,很快将向有关部委征求意见。在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国办和有关部委的同志希望我们把目标说得具体一些,但是我们一直苦于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撑。我想可能在座很多地方的同志和我有着一样的感受。这方面北京市就做得很好,奥运申办成功后,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体育局和统计部门联合连续做了3次体育产业统计,基本摸清了北京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此后又出台了《北京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提出了2010 年体育及相关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市的3%左右的目标。这种建立在统计数据基础上的目标有说服力,政策有可行性,措施有针对性,才能有力地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充分应用研究成果,做好专项调查工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尽快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充实服务业统计力量,增加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各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服务行业统计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共享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制定规划、政策提供依据。”在2007年11月召开的部门服务业财务统计座谈会上,前国家统计局谢伏瞻局长强调要改进和完善常规服务业统计,加强对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和指导部门建立面向全行业的服务业统计制度。因此,我们要从贯彻国务院的有关要求和国家服务业统计工作统一部署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着力推进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基本数据,改变我国体育产业工作“家底不轻”“胸中无数”的状况,推动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提高体育产业工作水平,同时也为社会投资主体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体育总局经济司在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实施方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2008年 9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启动了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在全国17个省(市)开展2006、2007两年体育及相关产业核心指标数据的专项调查。这项工作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1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的通知》,在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专项调查工作已经进入数据汇总核算的关键阶段。
我相信各位和我一样都很期待最终的数据结果,刚才专项调查办公室的同志对这项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汇报,下面,我就后续的工作提几点建议:
第一,多方配合,克服困难,确保进度,力争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体育产业发展
2000-2005年,北京、广州、浙江、辽宁、四川等省市曾对本地的体育产业进行过统计,也公布了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但存在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统计口径不统一,各省市体育产业统计结果基本上不具备可比性。国内有学者在这些省市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全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进行过测算,但由于统计口径和范围差异较大,测算所得到的数据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态势,统计数据对政府决策的指导意义并不大。
本次专项调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统计部门的支持和参与为此次专项调查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项调查工作 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两局统一布置,为各省市的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提供了统一的统计范围、统计指标、统计指导方案、统计报表和软件,保证各省市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口径的一致性,确保所获取的统计数据的质量。目前,按照统一部署,参与本次专项调查的省市基本完成了调查工作,个别进度慢的省市要有大局观,要集中力量,克服困难,想尽办法,确保完成任务。
最后的全国体育产业核心指标核算工作是本次专项调查的关键阶段,希望专项调查办公室的同志严格按方案进行,确保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我也请求国家统计局在两个方面给予帮助,一是在数据核算方法上给予专业的指导,二是在利用和结合经普数据上,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多把把关,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准确。
此外,最终结果的发布也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很多省市和部门对数据的需求很急切,但在调查结果由两局正式公布之前,我们要明确各省市数据公布的权限、方式及途径,数据不但要客观、准确还要统一、可靠。
二,组织力量,精心选题,开发利用好专项调查所获数据和资料。
经过这次的专项调查工作,我对统计工作有了一些了解,一次统计专项调查工作大致包括前期准备、对象登记、数据处理和资料开发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总体上也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在马上就要进入到专项调查数据资料开发利用阶段,对我国体育产业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本次专项调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专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资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可以说此次调查就没有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浪费,严重的浪费。因此,开发利用好专项调查资料,是本次调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衡量这次体育产业专项调查工作是否圆满成功的重要标志。
我们要从服务社会的需求出发,做好研究的选题工作,并组织力量进行开发性研究,可以跟各研究机构、高校部门进行合作。要利用这次专项调查获得的丰富翔实的数据,对“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比较”“体育产业结构分析”、“不同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形成一系列成果,为政府部门决策和社会主体投资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真正的体现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工作的价值。
三,积极探索,拓宽渠道,逐步建立体育产业统计的长效机制
从国外来看,体育产业统计数据一般是由国家统计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定期公布。从国内其他服务行业来看,文化行业是通过搭2004年国民经济普查的车,采用多种渠道和方法得出了2004年的统计数据。商务部建立了商业天气预报制度,通过网络直报定期获得相关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则积极探索在 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下建立旅游卫星账户,以获得旅游行业统计数据。体育产业也应借鉴国内外体育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做法,积极探索充分与国家相关统计制度接轨,以获取年度体育产业数据。
然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经济普查年可以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推测算体育产业的相关数据,而在非经济普查年则缺乏可靠的服务业相关基础数据,获取数据则存在困难。因此,为获取较为准确体育产业有关数据,我们开展了专项调查以获取2006、2007年的体育产业数据。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可以检验和完善我们的体育产分类和指标体系,积累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相关系数,为2008年及以后的推测算工作打下基础。
随着国家服务业统计制度的完善,我国体育服务市场监管工作和体育产业相关协会工作的深入,以及各省区市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逐步落实,我们非经济普查年获得基础数据的渠道将越来越多,测算途径也越来越广。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体育部门的统计制度,与逐步国家统计体系相接轨,利用国家统计数据,通过推测算获取体育产业数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已经进入了数据上报阶段,2008年全国的经济数据即将出炉,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利用经济普查的数据测算2008年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的核心指标。
在此我也恳请统计系统的同志能够给予我们帮助和指导,一是在行业和产品分类标准修改方面,希望充分考虑体育行业的情 况,二是在体育及相关产业所涉及的名录库使用、建设和维护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三是在普查数据的使用方面,希望能提供方便。
同志们,今天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课题正式结题了,但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才刚刚开始。希望大家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下,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扎实工作,把此次专项调查工作切切实实完成好。同时,继续探索和完善体育产业统计的长效机制,为推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服务!
谢谢大家!
第二篇: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工作总结-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评审专家:
受课题组委托,我将课题研究工作总体情况向各位进行汇报。
2006年5月,正式启动的“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课题,到2007年8月完成。从准备这项工作开始,我们课题组首先感到了身上的责任和压力,认识到这次研究,是我国体育产业实践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任务。
一、课题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必要性
我们认为,体育产业统计研究是基于几个方面的需求 第一,是体育产业的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体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现代社会,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是综合的。近年来,作为第三产业组成部分的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贡献日趋显现。但是基础工作薄弱与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指导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基础、最必要的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却一直滞后不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统计的产业门类是不能称之为成熟的产业。因此,产业发展的形势迫切需要产业统计。
第二,是制订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的需要。
由于无法掌握我国体育产业的基本情况,体育产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反映。这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宏观管理、战略规划造成了很大困难,影响了国家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进展。因此,急需进行研究,形成一个各方认可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三、是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
作为政府部门,由于长期缺乏体育产业发展的数据,无法向社会提供产业的基本信息,更无法建立相应的信息发布制度。不利于引导社会投资和群众的体育消费。因此,需要尽快从落实政府职能的角度,做好这项基础工作。
第四,是国家通过推动行业统计完善统计制度的需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和部署,行业统计是完善统计制度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部门分工合作和协同的思想。体育行业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第三产业统计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行业还没能建立起长期的统计和信息发布制度。为全面、准确地把握第三产业总体规模,进一步指导第三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各级党政领导对其统计工作尤为重视,第三产业统计已成为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和综合统计部门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文化、旅游、信息、海洋等第三产业部门相继开展了产业统计研究,并制定了相 关产业统计制度,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体育行业要按照国家统计制度的要求,其它行业经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
第五,是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实践的需要。
迄今为止,尽管国内相继有十几个省市组织实施了该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分类标准以及全国整体领导和监控,造成各地体育产业统计各行其是,体育产业分类、统计口径不一,指标体系、实施办法等更是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从总局层面,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统一引导和规划。
在以上背景和形势下,在国家统计局的法大力支持下,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5月正式启动《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项目。
二、体育产业统计研究的组织实施概况
(一)这次研究时政府主导的应用研究。研究工作框架的特点是:两局领导,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学术组织负责实实施。
根据这一框架,成立了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及各相关单位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组建了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牵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专家学者及各省市体育局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的总课题组。
(二)研究坚持四个明确:第一,目的明确;第二,任务明确;第三,思路明确;第四,基本原则明确。
1、体育产业统计的目的
根据我国现今国情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当前我国开展体育产业统计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客观反映我国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明晰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二是准确、全面、系统地提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的数据,为体育产业有关管理部门和投资主体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围绕总产出、增加值、GDP比例和就业人口几个关键数据进行课题研究。
2、体育产业统计研究的任务
为了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上述主要目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是:①研究界定体育产业的概念;②制定“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目录”;③根据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④研究提出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核心指标统计方案。
3、体育产业统计研究的思路
首先,对国内外体育产业及国内其他行业统计实施情况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国外体育产业统计动态,摸清国内现有省市体育产业统计概况,掌握国内其他行业现有统计制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次,从经济统计的角度,对体育产业的概念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明确体育产业的内涵、框定体 育产业外延,为体育产业统计体系提供统一的调查范围和统计口径,为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规范的结构框架;第三,在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框架下,建立一套规范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旨在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情和政府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其中抽取部分指标,作为体育产业年报的核心指标;第四,针对以上年报核心指标,探索经济普查年份与非经济普查年份的指标获取方案,提出建立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的可行性方案。
4、体育产业统计研究的基本原则
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为依据,遵循以下原则:
——满足政府部门管理、决策需要和社会投资的信息需求。
体育产业统计工作作为一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理所当然应该为体育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服务。因此,在体育产业统计的研究中应始终把握“满足政府部门管理、决策需要和引导社会投资”这一原则。
——与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基本保持一致
国家统计局颁布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调查项目中的统计标准和分类必须与 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规定使用的标准和分类相一致。涉及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规定以外的专业标准和分类,要与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一致。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科学及分类科学的原理进行归纳和设计,并在使用前征求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的意见。”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从体育产业概念的界定、分类到统计指标的设置及其统计调查的具体实施方案,都以与国家统计调查制度保持一致为基本原则,不另起炉灶,尽可能的使体育产业统计制度与国家统计制度接轨。
——兼顾与国际接轨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 为了使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数据有可能与国外进行国际间比较分析,在体育产业概念界定、产业分类及统计范围上适当考虑与国际接轨。另外,要兼顾到未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出现的新的产业活动或新的业态的统计留下必要的空间。
——在满足统计目的前提下,立足现实、抓大放小,节约成本
在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情条件下,任何一项统计工作都会有一个统计成本的约束条件,体育产业统计也不例外,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成本将直接关系到开展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可行性。因此,要本着切合实际的原则,充分了 6 解我国现有统计制度及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情,在满足既定统计目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统计成本。
三、课题研究过程和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总课题组与各分课题组成员针对体育产业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查阅学习了大量中外文献;走访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中宣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商业联合会、汽车工业协会、纺织协会等体育系统外近10个相关部门,分别就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制度以及旅游、文化、流通、信息等领域产业统计制度进行了调研,并就一些难点和问题,组织专家赴上海、浙江、天津、安徽等省市进行考察,深入了解了上述各省市体育产业专向调查的具体实施方案及现有的统计数据情况;此外,根据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课题组还先后召开了多次总课题成员会议,针对课题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为课题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总课题组加强了对课题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聘用了专职秘书,并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网站上开辟了专栏。此外,为了研究需要,总课题组还制定了包括课题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简报制度、例会制度、检查与监督制度、结项审定制度等一系列科研制度。
这次研究共设立了5个分课题,历时四百多个日日夜夜 的研究,直接参加研究的人员40多人,间接参加研究的人员超过200人,召开了大小20多次的研讨和论证会,20余次赴10几个省区市进行调研座谈,访谈人员近百人,编写了17期成果要报和简报,在团队和各方面的努力支持下,最终形成8个课题研究成果,累计近百万字的研究报告。
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一是提出了统计角度体育产业的概念,以及内涵、外延;二是提出了体育产业分类标准;三是提出了体育产业的统计标准体系;四是提出了实施方案,并且已经经统计部门认可付诸实施。
总结这次研究得以顺利推进,课题组有着深刻的体会:一是离不开统计部门和发改委等经济部门正确的领导;二是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三是离不开各级体育部门的全力参与;四是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代表的各个科研单位、院校的全力付出,并形成了一支团结、敬业、作风一丝不苟的研究骨干队伍。
研究体育产业统计课题,推动体育产业工作,是体育行业多年来的一个任务,也是每一位正在和曾经从事产业实践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同志的心愿。
在大家的努力下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终于结出硕果。在此我代表课题组对各位领导、相关部门的支持表示真心的感谢;向给予这项工作大力支持的各省市代表表示感谢;最后向课题组各位同仁的奉献精神和一丝不苟的而研究 表示感谢。
我的汇报完毕。下面,请课题组副组长、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秘书长张林教授就课题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汇报。
第三篇:统计局副局长在统计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陕西统计工作会在紧张、和谐的气氛中即将结束。会议期间,娄勤俭常务副省长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全省统计工作取得的成绩,结合全省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对进一步做好全省统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
与支持。会议传达了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我代表王莉霞局长作了题为《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为“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统计保障》的工作报告。会议还隆重表彰了全省市级统计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和各社会经济调查队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个人。
会议期间,大家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娄勤俭常务副省长的讲话精神、如何做好2011年的统计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期间全省统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完善补充了“十二五”的工作思路,特别是对2011年全省统计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会后,省局将对这些意见和建议逐条梳理,认真研究,合理采用。大家普遍认为,这次大会是一次探讨统计改革的会议,是一次全面推进统计建设的会议,是一次开创“十二五”统计工作新局面的会议。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安排紧凑、组织周密,会风很好、收获很大。
一是认清了形势。通过认真学习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娄勤俭常务副省长的重要讲话和省局工作报告,大家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加快我省经济健康发展和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宏伟目标给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了更进一步的增强。
二是明确了任务和要求。娄省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做好统计工作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统计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省局的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全省统计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理清了“十二五”时期全省统计工作的思路,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统计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三是振奋了精神。娄省长对“十一五”时期全省统计工作的充分肯定,让我们深受鼓舞;对统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提出的殷切希望,给我们极大的鞭策。现阶段,我们有全党、全国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的宏观环境,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统计工作正处于发展条件、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我们有信心抓住当前统计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好统计职责。
总之,这次工作会开的很成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统计部门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下面,我结合会议讨论情况,就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
这次会议精神主要集中在娄勤俭常务副省长和的重要讲话和省局的工作报告中,各级统计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首先要汇报到位。会后,各级统计部门要及时向当地政府领导汇报好会议精神,特别要汇报好娄勤俭常务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局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全省统计工作的思路和重点。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善用智慧,争取各级党政领导更加重视、关心、支持统计工作,特别是对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四大工程”建设、加强基层统计机构力量和人口普查等重点工作的支持。其次要传达到位。各地要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学习讨论等方式,原汁原味的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要把会议精神贯彻到基层,把工作落实到基层,让大家认清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增强全省统计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主动性。第三要研究到位。各级统计部门要充分借鉴“十一五”时期全省统计工序的成熟经验,按照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通盘考虑,发挥自我优势,制定出符合本地情况,促进统计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部署好本地的各项工作任务。第四要责任到位。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将各项任务逐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要明确质量要求和时间进度。各市统计局、省局各单位,要把这次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省局办公室,在省局内网上交流。
二、切实提高执行力,全面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
2011年的统计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既有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改革、第六次人口普查等重头戏,又有传统的各种报表任务;既有“四大工程建设”、创新专项调查和应急性监测等新任务,又有统计服务水平再提升的新要求。这些任务直接关系到我省统计事业的发展。要做好今年全省统计工作,关键在于强化执行力。各级统计部门要统筹兼顾,从抓班子带队伍的高度抓执行;从抓政风、强服务的高度抓执行。要确保各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实效。
一要强化执行的坚定性。工作之
要,重在执行,贵在坚定。各级统计部门要有一种“自觉履职、主动执行”的强烈意识,坚定在推进全省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成就一番事业的信心与决心。要自觉克服惰性心理和得过且过思想,从“被动服从”向“主动执行”转变,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把功夫下在见成效上。在各项工作的执行过程中,要勇于正视压力,善于化解矛盾,从容应对
困难。要牢固树立“只为争先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不把困难当借口”的执行意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和决定。领导干部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必须身体力行、一抓到底,坚决杜绝执行过程中虎头蛇尾,重形式、轻内容的积弊。
二要强化执行的创造性。创造性是提升执行力、增强执行效率的根本途径。提高执行力的创造性就是要找准上级决策精神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思路和具体措施。要在思路上强化执行的创造性。创造性执行来源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如果思想跟不上发展节拍,就会在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面前顾虑重重、束手无策,丧失推动工作发展的时机和条件,造成工作的被动和执行的低效。各级统计部门要改变旧的思维模式,把执行要求上的刚性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创新落实。要在重点工作上强化执行的创造性。创造性执行要精于抓关键,抓大事,以点带面,以重点突破全局。我省从今年起将推行gdp全省统一核算,工业、投资、农业等专业统计口径将有新调整。工业上,受起报标准调整影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和速度将有所降低,对部分市、县影响更大。投资上,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统计起点提高和统计范围的改变,将影响我省投资项目和投资总量的减少,对部分县区数据将产生较大影响。农业上,核算数据改为以国家抽样调查数据为准,由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提供,主要产品产值实行国家试算。核算上,gdp核算实行下算一级,由于全国与各省gdp汇总数总量和增速的差距主要在工业,所以,下算一级后,全省和各市gdp总量和速度都将有所变化。所有统计方法制度的调整变化,不但影响到相关统计数据,也会对全省经济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各级统计部门要正确认识这次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做好相关领域改革的坚决、有效执行,确保跟进全国改革和各级数据的较好衔接;同时,各地一定要吃透精神,提前研究,全方位的预测改革对本地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情况的汇报、协调和准备,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三要强化执行质量。统计部门工作执行的好坏最终反映在数据质量的高低上,所以,提高数据质量是强化执行的最终目标。对于提高数据质量,我们除了要从管理体制、制度建设、执法力度、考核机制、社会监督等方面做好工作外,还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一要经常看一看自身的思想观念能否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二要经常看一看设计和操作的统计指标和调查方法是否适应新的形势;三要经常看一看开展的统计调查是否严格按照制度方案一丝不苟地组织实施;四要经常看一看统计数据的审核把关是否严密;五要经常看一看统计执法检查是否到位。大家要以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提高数据质量,以此提高全省统计工作的执行质量。
四要强化执行的高效性。提升执行力,不仅要做,更要高效地做。各级统计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要视效率为生命,养成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作风,应该解决的问题要马上办,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要主动办,职权范围内能办到的事要迅速办,重点难点问题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变通办,真正做到环环紧扣、层层推进,把各项工作推向深入、执行到位。以到边到位的工作力度,促进新时期统计事业的高效发展。
三、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服务职能
服务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统计工作存在的先决条件和价值所在。在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要紧扣“统计服务”这个主题,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各级统计部门要把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到统计工作的“灵魂”、“主旋律”,作为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充分将履行统计职能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相结合,不断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手段和服务实效上再上新台阶,使我们的统计工作在服务中求发展、创作为、谋地位,实现统计工作“有为”与“有位”的统一。
围绕增强服务意识,要着力搞好“三个转变”:一是在服务对象上,要从为党政领导服务为主向为党政领导服务与为社会公众服务并重的方向转变。党政领导对统计信息咨询的需求,是统计工作的着力点。同时,统计信息资源是公共产品,把公共产品积极地奉献给社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咨询服务,也是统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在服务内容上,要从提供一般性的信息服务向提供适需对路的精品服务转变。依据十二五规划要求,要重视社会、经济、民生、科技、环境等方面的统计。要抓住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民增收、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社会生态、启动消费市场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三是在服务重点上,要从搞总量平衡、反映产值指标为主,转到反映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是整个“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统计部门不但要注重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更要注重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要充分反映、深入分析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方面的情况信息。四是在服务方式上,要从传统数字服务向深加工、多层次的现代综合服务转变。同时,统计服务方式要生动活泼,形式要灵活多样,要增加科技含量,要有统计特色。
四、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个人、一个团队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够激发出自身的智慧和潜能,才能以强大的凝聚力不断攻坚克难。为赢得“十二五”统计工作的“开门红”,希望大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一是希望大家对取得的成绩保持不骄不躁的精神状态。“十一五”时期的统计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的充分肯定和赞誉,这是全省统计同仁同舟共济、努力奋斗的结果,来之不易。但从现在开始,这些成绩都成为过去。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要充分估计前进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思忧而进,绝不能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更不能陶醉于已有成绩沾沾自喜,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加压力,以新的工作、新的作风、新的形象、新的作为赢得党政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二是希望大家对艰巨繁重的任务保持不畏不惧的精神状态。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启年,做好开启年的各项工作,对今后全省统计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我省经济已企稳回暖,企业经营状况不断好转,全省的各项经济指标也稳步上升。但从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背景来看,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统计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难度会更大,统计面临的任务也更繁重。大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充分看到挑战中孕育的机遇,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在统计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关于几项具体工作的要求
一是关于“四大工程”建设。“四大工程”建设是今后几年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统计局正在研究细化“四大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各级统计部门要充分认识“四大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加快推进四大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及时向当地政府作好汇报,争取把“四大工程”建设纳入政府“十二五”主要工作规划和地方财政预算。要按照国家和省局的统一部署,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逐步细化,整体有序推进。省局将适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
二是关于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整个“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各级统计部门要按照“十二五”工作规划和思路,谋划好今年一季度的各项工作措施,要准确把握一季度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特别要关注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作好充分预判和相关准备工作。
三是关于投资统计。根据国家投资统计年报会要求,各地务必完成好2011年投资基础数据的报送工作,不得延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投资制度改革要求,做好投资统计工作。密切关注与投资相关的部门统计数据,并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四是关于工业统计。坚决执行国家有关工业制度方法改革要求,做好新口径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同时,加强对接近起报标准的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增强发展后劲,增加我省标准以上企业数量,做大作强总量。
五是关于服务业统计。要对金融、房地产、批零住仓等服务业主要统计指标的变化情况保持高度的敏锐感,深入分析影响服务业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继续做好与服务业统计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充分利用部门统计数据,为科学评估全省服务业统计数据提供参考依据。
同志们,这次会议为今年的统计工作开了一个好头。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士气,更加努力的工作,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不断开拓全省统计工作新局面。
新春佳节将近,在此代表省局党组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地税局副局长在市地税系统计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地税局副局长在市地税系统计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地税系统计财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地税计财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全市地税系统计财工作,明确下一步工作任务与目标,交流各地工作经验,努力实现计财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省地税计财工作会
议主要精神
8月16—17日上午,全省地税计财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各设区市局、省局直属单位分管计财工作的领导、计财科长、部分县局代表和省局计财处全体同志共30多人参加会议,省局李安泽副局长、余木来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_要求,各级地税计财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计财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新时期计财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当好领导参谋,当好部门“管家”;要深化税收分析,加强对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运用,促进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要健全、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做好经费筹集、管理、使用工作,为地税部门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要配齐配强计财工作人员,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计财队伍自身业务素质。
余木来副局长的讲话分三个部分:一是科学全面概括了近几年全省地税计财工作并给予了肯定,主要体现在:改进税收计划管理,服务组织收入的能力不断增强;强化计统基础工作,会统票核算水平显著提高;理顺省以下地税经费管理体制,新体制稳步实施;统筹兼顾,推进其他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分析了当前全省地税计财工作面临的形势。三是确定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计财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总体思路是:认真落实新时期税收工作指导思想,按照“六个坚持”的工作理念,围绕“一个目标”(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经费规范化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加快“两个转变”(计统工作由数据核算向数据分析应用转变、经费管理由本级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实现“四个提高”(提高税收分析水平、提高数据质量、提高经费管理水平、提高计财队伍素质),推动全省地税计财工作迈上新台阶。围绕这个思路,一要落实税收分析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税收分析水平;二要加强计统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三要加强经费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经费管理水平;四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计财队伍素质;五要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切实做好组织收入工作。
会议传达了全国税收计划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了近几年全省地税计财工作经验,新余、抚州二个设区市局和修水县地税局作了经验介绍。
二、近几年我市地税计财工作回顾
近年来,全市地税计财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围绕省、市局工作部署,开拓进取、扎实肯干,努力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圆满完成地税中心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注重收入计划的科学性,提高税收分析的前瞻性,有力促进了地税收入的顺利完成近年来,各单位计财部门从实际经济税源出发,认真贯彻依法治税的原则,不断总结完善税收计划编制和分析预测经验。在计划编制方面,我们对收入水份始终保持挤压态势,调整计划指标,使税收计划不断接近税源;在税收分析方面,建立了按月预测、按月分析的工作机制,逐步提高了预测分析水平;在组织收入方面,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原则,总结和探索组织收入的规律,做到不预收税款、不引税、买卖税款,严格收入预算级次,每年开展了税收票证执法监察和税收质量执法检查,及时查找征管漏洞,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增收举措,为收入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2003年,我们依据税源普查情况,分税种进行分析测算,分解落实收入计划,建立了税源分类监控台账和“一总四细”的总控管台账,采取了一旬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年一考评的办法抓收入促进度。2004年,重点抓好了税源测算监控和重点企业税收日常调度,认真分析宏观调控政策和地方税制改革对地方税源和地税收入增长的影响,建立了非即期分析制度和收入情况直报制度,实行了领导分工挂片抓收入。开展了税收收入质量检查,确保了税收收入真实可靠。2005年,我们严格遵循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更加实事求是分解税收计划,认真分析经济与政策因素对地税收入的影响,及时掌握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重点税源户税收变化情况,建立科学监控体系,建立实施分行业、分户联系制,使组织收入更具主动性。今年,市局明确提出不以收入论英雄,组织收入不得与奖金挂钩,收入计划只分解到分局,不下达到乡镇,从机制上杜绝做假。特别强调对转引税款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这些措施有力促进了地税收入的顺利完成,2003-2005年,全市地税收入分别实现增幅17.8、27.4、23.6的高增长,今年1-7月完成地税收入81436万元,同比增长17.9,占年计划58.2。
(二)提高会统核算准确性,强化票证管理规范性,逐步夯实了计统基础工作
2004年,全系统开展了税收会计核算改革,选择了2个单位开展集中核算试点工作,从税收会计核算原始凭证开始到税收报表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单位和个人;组织开展了地方税收减免税普查工作。2005年,组织开展了欠税清理核查工作,清理了改制企业呆死账,录入了欠缴呆账税金等历史数据,提高了税收会计的效率和质量
;启用了会统核算模块,全面实行了机开票;做好了旧版税票的清理和新版税票的发放;以县、区地税局办税服务厅为单位进行集中核算,取消了基层分局(所)的会统核算职能,精简了会计核算主体,提高了会统报表的时效,优化了会统算流程。结合实际,还制定印发了《__市税收会计核算操作规程》和《__市地税系统税收票证管理工作规范》,完善了税收会计核算考核办法和原始凭证传递制度;编制了1994年-2003年税收会计统计资料,我市税收会计、统计、电快报在全省报表评比中都获得名次,为税收分析决策提供了及时、丰富、准确的数据。
(三)保持经费体制改革稳定性,维护经费管理严肃性,有效发挥了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
一是认真执行了地税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制度。积极加强了与当地党、政领导、财政部门协调,完成了基本经费上划基数的核定工作,切实做好各项经费的落实、拨付工作,对全市挂钩经费进行了全面结算,对各县(市、区)的经费体制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统计,全市没有发生挂钩经费拖欠情况,确保了挂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为今后的经费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1-7月份共下拨县(市、区)基本经费2831万元。二是加强了经费规范化管理。制定下发了《__市地税局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并结合规范化建设工作,印发了预算外专项经费安排、机关财务核算管理等4个D、E类作业指导书及15个表证单书,健全了内部监督与制约机制。三是规范了市本级会计核算行为,对市局5个直属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2006年的经费预算进行了编制、审核,并提交市局局长办公会研究下发执行。四是加强了经费使用管理。严格按规定执行经费管理制度,严格审核各项开支标准,坚持节约、透明原则,把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认真做好了03-05年、06-07年基层办公用房建设的计划编制、审核、资金筹措和使用管理工作。积极做好了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测算管理和筹集工作,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需要。
(四)增强目标考核操作性,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了地税工作水平
2004年,按照省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根据市局工作重点,我们增加了部份考核内容,修订了一些指标,调整了工作目标考核的侧重点,并量化细化各项指标,增强可操作性。2005年开始,对市直属单位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每年年初开展考核、评比、通报、表彰等工作,在考核中,一方面,与公务员的考核工作结合起来,将考核内容全面分解到科室,落实到责任人,加大了责任追究,达到以考核促工作的目的。另一方面,将目标考核与执法检查、职能科室的专项检查有效的结合起来,尽量减少检查次数,保证基层单位集中精力抓好组织收入和征管改革工作,有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了工作水平提高。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计财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局党组对计财工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全市各级地税部门对计财工作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也与全市地税计财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努力和辛勤工作分不开。在这里,我向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困难与不足。一是收入预测水平有待提高。对税源事前监控不足,税源预测缺乏广度和深度,往往是事后发现问题,不可避免地造成税源失控,税款流失,收入进度不均衡。二是税收分析层面单一,缺乏高度和深度,内容匮乏。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税收分析工作机制,与相关部门没有建立信息共享,影响了分析整体效能的发挥。三是税收票证管理在思想上有所松懈,票证填写不规范,影响了税收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少部分单位存在税款缴库不及时积压税款现象。四是少数单位经费管理体制与省局规定不符,未按规定实施经费管理制度办法。五是计财干部总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经费管理的调控监管能力和税收分析、预测能力不高,不能随时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三、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地税计财工作主要任务
省局余木来副局长在全省地税计财工作会议上从全国、全省、全系统全面分析了当前计财工作面临的形势,重点分析了经费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他特别提出,地税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大力组织地税收入,认真落实各项地方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随着地税征管业务软件成功上线,计财部门要充分利用省级集中处理的数据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加强对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运用,以促进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同时全省地税系统经费管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要求较以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项财务活动统一纳入系统财务核算和监督,经费管理的重点将从过去注重收入的管理转向注重预算管理、资产的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尽快从观念、制度、方法、措施上进行全新的转变,树立系统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将经费管理由单纯的本级管理转向系统管理,用新思路、新办法解决目前工作中面临的情况和问题。
(一)充分认识税收预测分析的重要性,为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做好服务
税收收入预测分析是现阶段全市计财工作的薄弱环节,在今年上半年全省目标管理考核中,我们在这个项目的扣分达到1分,列全省倒数第一,形势十分严竣。收入预测不准确其实就是税源调查不准确,在税源调查中,各地不够重视,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至情况不明,心中无数。从目前税收分析的现状来看,分析的内容狭窄、方法单一,多侧重于对事后静态信息的分析、评价上,缺乏对纳税人经营活动的全部信息进行事前、事中动态监控,与有关部门信息交换滞后,影响了税收分析的质量;从事税收分析工作的专业人才紧缺,影响了税收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凡此种种,导致税收分析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难以有效指导组织收入工作。因此,各地计财部门要全面认识税收分析在税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将税收分析的主要目标切实转移到为加强征管服务,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组织收入上来。
要做好税收分析工作,写出一份高质量的税收分析报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加强事前分析。要将税收分析环节前移,积极开展税源分析,将应征数纳入到税收分析中来。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利润和税负率等指标的分析,对企业财务核算和纳税申报质量进行评判。要加强工商、统计及行业主管部门等外部独立数据与纳税人申报数据的比对分析;要分行业、分税种加强对税基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房地产业税收的分析管理,推进营业税、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纳税能力估算,努力减少税收流失。二要加强事中分析。对有相关关系的各类税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企业财务核算、纳税申报中的异常情况以及税款征收中的问题。充分利用征管信息系统数据、税收会统核算数据、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和企业财务等数据,开展税收分析,及时、有效地发现税款申报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税收管理。三要加强事后分析。要加强税收增幅与经济增幅的税收弹性对比分析,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做出判断,剖析原因,进一步查找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化的因素,从中发现征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要加强税收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对比税负分析,要进行地区、税种和行业的宏观税负分析,利用微观经济和税收数据开展针对企业层面的微观税负分析,找出管理上的漏洞。
(二)提高数据质量,为税收分析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据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统计分析的广度、深度,进而影响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各级地税计财部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数据来源,提高数据质量,为提高税收分析工作奠定基础。要加强与统计局、发改委及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联系,取得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利润等相关指标,与企业申报数据进行比对,研究企业真实的税源状况。在数据应用方面,计财部门要会同征管、信息中心等部门加强对数据采集、加工、传输、维护、发布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禁止人为调整数据,严禁收入串库、混库现象发生,从制度上加强数据的质量控制、审核,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差错。要充分利用征管业务软件中的数据,利用各种先进分析工具,借助各方力量,逐步建立适用于常规收入分析、宏观税收分析和微观税收分析、涵盖各个税种、主要税目以及主要行业的实用税收分析预测模型。
(三)严格规范经费管理,为顺利开展地税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
第一,要严格加强经费预算管理。要进一步抓好经费管理体制的落实到位,保证经费收入来源。各单位各项经费收入支出年初要统一纳入经费预算管理,年终进行决算,未列入预算的支出项目一律不得开支,年末对预算执行情况要进行全面检查。要求在经费预算编制上要优先保证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开支,保证基层征收一线的经费需要,然后再安排专项支出和基建支出。第二,严格加强财务核算管理。要认真执行经费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经费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内部审计,严把经费支出关,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第三,严格加强资金资产管理。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现金管理的规定,加强内部控制,要按照规定开设、使用和管理银行存款账户,做到专户专用,单位内部非独立核算部门一律不得开设账户。要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9月份的全系统组织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按照市局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各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清查工作要做到全面彻底准确,清查工作结束后,要按规范化程序规定审批,并进行账务处理。各单位要借此次财产清查之机,全面掌握全系统固定资产情况,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认真做好信息化建设资金筹集工作,目前有个别县信息化资金出现收支倒挂,要按照省局要求抓好落实。
(四)切实做好组织收入工作,为完成全年收入计划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前7个月,全市累计组织地税收入81436万元,剔除广丰卷烟购销公司因体制性因素减收57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收18174万元,增长28.7,各级地税部门要冷静分析思考收入增长的原因,挖掘增收潜力,找出薄弱环节,密切关注组织收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科学判断地税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强收入预测工作,强化组织收入措施,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同时,各级地税部门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好规范执法与组织收入的关系,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实事求是组织收入,坚决防止有税不收、人为调节收入进度和违规批准缓税,坚决杜绝寅吃卵粮,收过头税现象的发生,坚决防止“引税”、“买税”、“卖税”和收入掺水分现象的反弹。
(五)提高计财队伍综合素质,为地税事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各级地税机关要通过充实人员、加强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切实加强计财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批懂经济税收、财务会计、统计知识,综合业务素质好、税收分析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计财部门。要设立税收分析专业岗位,每个单位至少要培养2名专职税收分析人员,提高对各种信息的应用水平。要充分利用系统内外各种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一些宏观经济环境讲座,举办一些税收分析、财务软件应用等专业培训,提高计财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经济税源变化情况,了解税款征收入库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要围绕组织收入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有参考价值作用的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计财工作时间性强、任务重、压力大,计财干部经常加班加点,很辛苦,各级地税领导要关心爱护他们,鼓励他们爱岗敬业,帮助他们成长进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保护提高计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展望未来,做好计财工作任重而道远,齐抓共管,求真务实,努力开创__计财工作新局面,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落实的问题。让我们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埋头苦干,团结奋进,切实做好地税系统计财工作,促进__地税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地税局副局长在市地税系统计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地税局副局长在市地税系统计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五篇:张为民副局长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
张为民副局长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
(2010年12月25日)
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会议开始时,马建堂局长传达了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指示,作了题为《锐意改革,奋力创新,全面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的主题报告。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学习领会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讨论马建堂局长的重要讲话和《“十二五”时期统计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7个省(市)和部门代表作了典型经验发言,各地方、各部门交流了统计改革和建设的好做法。会议期间还举行了2011全国统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统计行风建设责任书签署仪式,进行了2010年国家统计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与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民主评议。现在,我受马建堂局长委托,对会议做个小结,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对会议的基本评价
代表们普遍认为,会议开得很好,很及时,很有成效。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统计工作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给广大统计工作者以巨大鼓舞和极大鞭策。马建堂局长的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主线清晰,重点突出。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谋划未来。会议明确提出以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为中心任务,以规范统一、改革创新、公开透明为工作主线,以建设四大工程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全面开创统计科学发展新局面。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在统计事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准确判断形势、明确发展方向、描绘宏伟蓝图的重要会议,在新中国统计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是改革创新。马建堂局长的重要讲话和“十二五”统计规划纲要,字里行间体现着改革创新的精神和要求。会议中,同志们谈论、议论最多的是改革创新。大家一致认为,要解决当前统计工作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舍改革创新别无他路。同志们纷纷表示,要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加快四大工程建设,系统再造统计调查流程,努力变革统计生产方式;全面推动制度创新,奋力推动“三个提高”,加速实现统计现代化。
三是求真务实。大家一致认为,马建堂局长的重要讲话,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布置任务切合实际,操作性强;谋划未来立足国情,务求实效。大家在讨论中,积极想办法、出主意,讲的都是如何把工作做实,如何把数据搞准;谋的都是如何建设四大工程,如何推进各项改革;想的都是如何加强行风建设,如何将统计职业操守落到实处。
四是催人奋进。大家纷纷表示,听了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指示,听了马建堂局长的重要讲话,研读了“十二五”统计规划纲要,深刻体会到统计工作很重要,统计使命很神圣,统计前途很光明。同志们一致认为,建设四大工程找到了在现有体制条件下实现“三个提高”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路径,各项重大改革找到了破解困扰统计工作多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办法,奋斗的目标已经明确,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要立刻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夺取新的胜利。
二、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关于明年的统计工作,马建堂局长已经作出全面部署。这里,结合会议的讨论情况,我再强调几点。
(一)关于四大工程建设。
同志们对推进四大工程建设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认为现在的关键是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具体实施方案。要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名录库建设方案,抓紧出台名录库更新维护与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确保建成全国统一的“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调查单位库;要抓紧对现有报表、指标进行整合,设计统一规范、方便填报的企业一套表制度;尽快按照功能完善、方便使用、标准统一、友好兼容的要求,明确可供推荐的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国家统计局内部率先实现软件平台的统一;按照硬件承受能力和有利于提高源头数据质量等原则,加紧论证,尽快明确国家联网直报系统建设和实施的具体方案。要抓紧配备与四大工程建设相适应的硬件设施,扩建与四大工程建设相适应的信息化网络,培育与四大工程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四大工程将覆盖以企业、住户等为调查对象的全部统计调查,与各级统计局和国家调查队都密切相关,需要全系统共同努力。同时要看到,建设四大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按照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明年将在2/3地区的“三上”企业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重点推进。工业生产者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房地产价格统计、企业景气调查和采购经理调查已纳入试点方案,全国550个城市的消费价格调查和农产品价格调查将利用电子终端采集原始数据并直接报送国家。未来几年,国家调查队开展的与企业调查有关的抽样框都将基于基本单位名录库,各项调查都将使用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调查员将普遍应用电子终端采集原始数据并通过网络直接向全国数据中心报送。
(二)关于几项重大统计改革。
明年的制度方法改革任务异常繁重,许多改革事关国家宏观调控,事关人民生活改善,事关统计事业长远发展。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积极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方案。关于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大家认为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
也有一些担心。多年的探索证明,必须走统一核算这条路,同时尽可能考虑稳步推进,分步衔接。同志们要从大局出发,方案一经批准,就要坚决执行。关于完善服务业统计。发展服务业是“十二五”期间重要的战略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关注服务业统计。要抓紧建立完善全国规范统一的服务业调查制度,切实提高非普查服务业统计覆盖范围。《服务业统计基本规范与职责分工》一经批准,各级统计机构要向党委政府汇报,切实加强服务业统计力量,构筑便于工作、多部门主动配合的工作体系,做好对有关部门的指导,确保部门按照文件的要求开展服务业统计。关于提高工业企业和投资项目统计起报点。这是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改革,明年是正式实施年,各地必须严格按照新标准确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投资项目,同时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国家调查队要及时更新规下工业抽样框,做好样本轮换工作。各地要认真做好提高起报点后的数据衔接工作。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主要统计指标环比制度等都是重大改革,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其他各项改革也要抓紧落实。
(三)关于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建设四大工程、推进各项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在建设四大工程和实施各项改革的同时,确保各项常规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是各级统计机构的神圣职责。关于收入统计。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收入统计的科学性,切实搞准数据。关于数据质量评估。经过大量研究,国家已制定了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评估办法,明年将抓紧进一步完善,不断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解决当前数据评估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建设四大工程,确保各级共享原始数据。关于专项检查。要加大对主要专业源头数据的核查力度,定期对主要调查单位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集中、交叉检查、核查。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
(四)关于基层基础建设。
基层是统计工作的根基。随着四大工程建设的推进,基层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充实基层统计力量,改善基层统计工作条件,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显得更为迫切。要确保县级统计机构独立单设,确保乡镇依法设置统计岗位,积极推动在乡镇设置统计机构。四大工程实施后,基层统计工作重点将主要转向对原始数据的核查和企业基础统计工作的督导,这对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法知识、业务技能、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将重点放在对市县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的培训上。切实落实好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价办法,努力提升基层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加大对基层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向基层倾斜的经费分配机制,切实提高基层经费保障水平。
(五)关于规划纲要。
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于做好“十二五”时期的统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吸收近年来重大统计研究课题成果,借鉴国际组织的文件内容和有关国家的统计实践,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十二五”统计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会议期间,大家已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组织本地区、本部门对规划纲要进行认真研究讨论,形成书面修改意见并于2011年1月25日前报送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将认真吸收采纳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后作为指导未来5年统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印发执行。
三、狠抓会议精神的落实
明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是真抓实干。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人员要按照会议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积极主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务求取得实效。
一要统一思想。这是落实会议精神、做好明年工作的关键。思想统一了,认识一致了,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及时把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积极争取支持。要及时组织传达学习,把全系统的思想统一到李克强副总理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各项部署上来,统一到“三个提高”上来,统一到促进统计工作规范统一、改革创新、公开透明上来,统一到四大工程建设等重点任务上来,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统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推动统计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要坚定信心。这是落实会议精神、做好明年工作的重要保障。明年四大工程建设要迈出实质性步伐,各项重大统计改革要取得实质性成效,各项常规调查任务要圆满完成,必须使全系统牢固树立坚定的信念。要使全系统深刻认识到,有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公众对统计改革建设的广泛关注,有现代信息技术对统计发展的强大支撑,有数十万统计人的奋力拼搏、辛勤奉献,建设四大工程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各项改革一定能够成功。
三要明确责任。这是落实会议精神、做好明年工作的重要基础。要把落实会议精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制定周密工作计划,细化今年建设四大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步骤,逐项分解会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明确进度安排和完成时限,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改革和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各专业要强化协作,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能。广大统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四要强化督查。这是落实会议精神、做好明年工作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对各项统计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查促改,以督促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部署的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要建立重大工作事项挂牌督办制度,对四大工程建设和重大统计改革进展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对完不成目标任务或进展不力的,要坚决亮牌并予以通报。要建立报告制度,各地要把落实会议的情况及时向国家统计局报告。
同志们,做好明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团结起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实现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的新提高,共同谱写统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新年就要到了,我代表国家统计局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安康,工作顺利,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