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5年度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公用经费预算编报工作的通知(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16:1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做好2015年度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公用经费预算编报工作的通知(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做好2015年度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公用经费预算编报工作的通知(本站推荐)》。

第一篇:关于做好2015年度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公用经费预算编报工作的通知(本站推荐)

泉教中心〔2015〕5号

关于做好2015年度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公用经费预算编报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

根据财政部《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9号)和《无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编制2015年县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政办〔2014〕31号)的要求,现就做好我校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编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预算编制原则

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正确处理好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二、预算编制主体

各校负责本校的公用经费预算编制工作,以独立设置的学校为基本编制单位,实行一个学校一本预算,教学点预算纳入所属学校编制。中心校负责收集所属学校预算方案,并审核汇总。

三、预算编制内容

(一)收入预算

公用经费收入预算数以2014年秋季学籍学生数为基数,按照初中825元/生.年、小学625元/生.年标准测算;县财政安排的生均公用经费同时列入收入预算,标准为小学10元/生.年,初中15元/生.年;不足百人的村小及教学点按一百人预算。

(二)支出预算

支出预算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学校安保费、校园保洁费、校园绿化费、其他物业费用、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教师培训费、其他培训费、实验耗材费、体育耗材费、其他材料费、劳务费、设备购置费、其他支出等。公用经费不得用于人员福利和偿还债务支出;维修维护按照领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30%安排;教师培训费按照不得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设施运行、维护、教学软件、应用的经费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安排。

(三)政府采购预算。严格按照《无为县县级政府采购2013-2014年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的规定,单位支出预算中凡应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范围内的货物、工程及服务类项目,均要单独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预算年度内原则上不予办理。

四、预算编制程序

2015年度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编制实行 “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

“ 一上”。各学校上报公用经费预算建议数。各学校根据根据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事业发展的需求,编制年度预算建议数于2015年3月31日前上报中心校,后上报至教育局、财政局。

“一下”。教育局、财政局初步审核后下达公用经费预算控制数。财政局、教育局根据上报的预算建议数,结合财力可能,按相关规定统筹安排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编制县本级财政预算初步草案后于2015年4月10日前下达预算控制数。

“二上”。各学校上报义教公用经费预算草案。各学校依据教育局、财政局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安排布置本单位年度预算草案编制工作。各学校根据预算控制数,结合“一上”阶段编报的预算建议数编制预算草案,于2015年4月17日前报教育局、财政局备审。

“二下”。教育局、财政局批复预算。教育局、财政局审核汇总各学校预算草案,履行必要的汇报程序,经批准后下达2015年预算至各学校。

五、预算编制要求

(一)精心组织。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编制工作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上级有关部门对我中心校义务教育经费管理考核的必不可少的项目。学校要成立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工作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切实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二)科学合理。各学校要合理预算各项收支数据,认真如实地填报基础信息,预算内容要全,数据要实,杜绝预算编制随意化,要根据本校实际,加大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资金安排;学区管理委员会将认真审核汇总所属学校的预算表格,完善以学区管理委员会为主的预算编制审查通报体制和机制。各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档案,完善预算编制过程材料。

(三)节约高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会议费、报刊费,做到“只减不增”并大力压缩,其中,报刊费用除必需的党报党刊和本部门业务报刊外,其他报刊原则上不再征订。建立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长效机制。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统筹安排。学区管理委员会将科学合理分配中小学公用经费,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首先,要保证基层学校的正常运转以及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必要开支;其次,资金要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

泉塘中心校

2015年3月24日

第二篇: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使用标准

义务教学校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国家标准

篇一:小学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各区教育局: 为规范和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5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08〕61号)精神,我局制定了《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 二O一O年八月二十五日 附件

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 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5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08〕6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第三条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包括财政安排的预算公用经费和免除的学杂费资金。第四条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办公费、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学生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工资福利、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基本建设、偿还债务等支出。

为便于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加强公用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根据财政部制定的《201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以下简称《科目》),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支出范围为“商品和服务支出”中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维修(护)费、专用材料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15个款级支出科目和“其他资本性支出”中办公设备购置 费、专用设备购置费(只含图书资料购置)等2个款级支出科目。各学校应按《科目》要求,对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以准确反映学校公用支出状况。

第五条 根据中央和省里的相关规定和我市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确定我市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即小学生均515元、初中生均715元。

第六条 各区应按上述最低标准予以保障并逐步提高。有条件的区可以根据本区财力情况按高于上述基准定额标准安排公用经费。

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中不包括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培训经费。

第七条 教师培训经费除按教职工工资总额度的1.5%安排外,还需按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开支的差旅费、伙食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同时市、区财政继续按《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安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资金。

第八条 区级教育部门在提出分配中小学公用经费意见时,应主要依据在校学生人数,同时又要兼顾不同规模学校运转的实际情况,适当向小规模学校和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倾斜,保证各中小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要求。

第九条 中小学校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 3 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 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

第十条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制定本校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中小学校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

第十一条 中小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原则上实行政府采购,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统一纳入中小学预算。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由区级有关部门组织政府采购。

区级有关部门要将批准的公用经费物品采购计划书面通知到各有关学校;向学校提供物品时,须同时向学校提供物品清单,包括物品的种类、数量、型号、单价、供货单位等内容。

第十二条 中小学校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每学期在校内外公布,接受师生和群众的监督。第十三条 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定期组织检查,对不按规定使用公用经费的, 对不能保证公用经费投入,或挤占、挪用、截留、平调学校公用经费行为 的,要按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和有关领导的责任。4 第十四条 各区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第十五条

本办法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二: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严格规范公用经费支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及《山西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和《晋中市财政局、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财务管理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公用经费使用范围及分配原则

第一条 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中小学校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具体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校园环境整治、校园文化建设、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为便于中小学校加强公用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根 5 据财政部制定的《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我县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二级会计核算科目定为以下两大类23款:一类是:商品和服务支出共20款,分别为 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一类是:基本建设支出共3款

分别是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含图书的购置);各学校应按《科目》要求,对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以准确反映学校公用支出状况。

第二条 中小学公用经费分配,主要依据学生人数,同时兼顾不同规模学校运转的实际情况,适当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以保证规模较小学校和教学点的基本需求。同时分类别制订公用经费分项开支定额标准,保障学校教学业务的正常开展。

第二章 经费预算编制管理

第三条 公用经费使用实行预算管理制度。各校在每学期开学初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规范透明的原则进行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既要保证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集中财力 办大事。学校公用经费预算要落实到具体科目、项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不留缺口。所编制的经费预算须经学校民主理财小组或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在财务公示栏予以公示,并填制《公用经费支出预算表》,报县教育局计财股、核算中心备案。

第三章 经费审批管理 第四条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使用公用经费,须先根据编制预算安排,经局计财股负责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批准后,方可从学校基本账户中支取。

各学校申请公用经费时,须带上拨付经费的使用凭证(发票)、账目到县教育财务核算中心进行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有无乱收费、坐收坐支、收入不入账现象;公用经费支出是否合理,有无人员经费等方面的开支;有无乱招待、乱发或滥发教师津补贴;票据是否合法、合理,报销手续是否齐全;有无产生新的债务;账目是否做到日清月结,账务处理是否科学规范等。凡审查不合格的学校,将暂停审批资金拨付。

第四章 经费使用管理

第五条 学校各项收入应在七天内全部缴入基本账户,如需使用,须经申报县财政局审批后方能支取。严禁坐收坐支,严禁以支出发票抵收入缴款,严禁收入不入账。

第六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 7 指导意见》精神,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后,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补贴和奖金。

第七条 各中小学校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制定本校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 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第八条 中小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原则上实行政府采购。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统一纳入中小学预算。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由县级有关部门组织政府采购。

第九条 学校财务管理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分校设账、集中核算、加强事中监督的管理方法。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和县国库支付中心负责监督学校严格按计划使用资金,除少量零星支出必须用现金支付以外,符合转账要求的一律转账支付,拒绝支付不合法、不合规的票据。

第十条 学校公用经费使用采用联批制度。校长是学校公 8 用经费管理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各校要严格执行《会计法》和有关财务制度,严把票据审核关。所有报销票据必须有经手人、验收人(或证明人)签字,报账员审核,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才能报销。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要据实列支,不得以“白条”或其他不规范的票据入账。所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具备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和编号;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业务内容、数量、单位和金额;填制单位的名称和财务(会计)专用章。做到支出项目全面、真实、完整。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伪造涂改原始凭证等违法违纪行为,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

第十一条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工程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基建

项目应严格按照申请、立项、审批的程序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决算须经审计才办理结算。凡属预算资金安排的项目,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工程支出由建设项目学校根据工程进度,提出拨款申请,报经县教育局审核,县财政局进行复核后,将资金从专户直接拨付给项目单位指定的银行账户,同时告知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

第十二条 规范收支报账程序。9 12.1、学校审核签字:所有报销票据必须有经手人、验收人(或证明人)签字,报账员审核,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才能报销。报账员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分别填制收入报账单、支出报账单和转账通知单,由报账员签字,到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报账。

12.2、核算中心审核:各项支出的票据先由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副主任、主任逐级审核,2000元以下的单项.cSPengbo.CoM 蓬 勃范 文网:义务教学校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国家标准)支出报经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人审批。

12.3、学校预借款和2000元以上的单项支出在学校、核算中心审核的基础上,报教育局领导审批。

12.4、各校报账员应根据收支报账单登记收入、支出备查账,缴存财政专户备查账,固定资产备查账和往来款备查账,并将报账单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以便对账与备查。

12.5、学校的报帐员因工作调动或因故离职,必须办理移交手续,由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派人监交。

篇三: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2 中界完小

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机制改革实施办法

为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公用经费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中心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一章 公用经费来源及使用范围

第一条 学校公用经费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必须的经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核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杂费。

第二条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第二章 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与办法

第三条 我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集中监管、统筹使用、分级预算、计划调控。

第四条 学校会计加强对各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指导及使用的监管。学校费用由校长核准、经手人 “两签”后,再报教管中心审批列支。学校费用收支仍在教管中心账套内分部门核算,以准确反映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

第五条 公用经费管理实行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制度。年初,统筹管理的经费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需要进行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报教管中心初审。统筹使用的经费由中心学校牵头,学校校长参与进行费用预算编制。后由教管中心的公用经费预算进行审核,最后报教育局核准和财政局备案后执行。学校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统筹兼顾、规范透明、高效顺畅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更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学校公用经费预算要落实到具体项目、科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不留缺口,确保每一分钱用到学

生身上。第六条 公用经费执行支出实行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学校预算及使用计划经上报并核准下达后,应严格按计划执行。学校要制定实施预算计划,在学校内部把预算执行职责落实到具体岗位。

第七条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重大财务事项或活动资金支出超出2000元必须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但一次性超过2000元支出项目须书面请示教管中心研究同意,方可实施。‘

学校要对照预算的总体目标,定期分析公用经费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经费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 公用经费使用要求与标准

第八条 公用经费使用要严格按照教育、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及内控计划执行,做到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学校公用经费不得用于教师奖金、福利(按规定标准计提的福利费除 外)的开支、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第九条 相关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执行要求与标准。

1、教师培训费

按照学校日常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培训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住宿费以及大型培训讲座等费用的开支。

2、差旅费

?学校要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天数和差旅费用。?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3、交通费 交通费的开支范围:指汽车燃料费、租车费等。租车费是指师生集体外出需租车而发生的费用。凡所租车辆须有合法证明材料,学校不得租用非法车。

4、设备购置费

设备购置费:指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 合政府采购条件的,由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实行政府采购。

5、维护维修费:指不改变用途的各种设备(不包括车船 13 等交通工具)日常开支的维修费用;各种房屋建筑物的不改变用途的维修费用和平房不改变结构、不增加面积的落地翻修费,校内公共设施,如道路、管道等设施的日常维修费用;房屋内部的装修及内部管线等改造支出;为保证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日常维护支出。

第四章 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开支计划和公示监督检查

第十条 学校应按照教体局《中小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及本校经费预算测算表编制全年公用经费使用开支计划。

第十一条 学校要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固定资产等管理制度和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各校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做到账实相符,安全有效。每学期学校对帐物建册进行自查,定期组织核查。

第十二条 学校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在校内公布,采用上墙公示,接受师生的监督。同时,要定期进行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收支管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2年5月起试行,如本办法规定要求与上级部门规定要求有抵触的,则按上级规定要求执行。

附:义务教学保障经费及公用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14 中界完小 2012年4月30日 马上乡中心校

义务教学保障经费及公用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

一、商品和服务支出约占公用经费总额70% 1(办公费占10%,反映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等支出;2(印刷、试卷资料、图书购置费占6%,反映日常印刷费用的支出;3(取暖费占15%,反映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锅炉临时工工资、节煤奖等支出;4(维修(护)费占10%,反映日常开支固定资产(不含交通工具)维修维护费;5(教师培训费占5%,反映在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开支的资料费、伙食补助、培训场地费等;6(商品和服务支出其它科目(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租赁费、专用材料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经费支出占20%。

二、其他资本性支出约占公用经费总额20%。

1(办公设备购置费占8%,反应用于购置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的支出,其中课桌凳购置不少于5%;15 2(专用设备购置费占5%,反映用于购置装备教学用计算机设备、电教室设备、体育设备、音乐设备等支出;3(大型修缮占5%,反映用于校舍资本化(如围墙、厕所、车棚等)的各类大型修缮的支出。三(突发事件应急预留资金不少于公用经费总额的10%。

支出 国家标准 科目 经费 义务 经费支出分类科目表 经费支出明细科目 16

第三篇: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沛县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

附件三

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

对沛县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

专项督查意见

省政府教育督导团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专项督查组于2004年4月20日~22月对沛县进行了专项督查。现将督查意见通报如下:

一、关于中小学公用经费

(一)成绩与经验

1.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教育发展放在优先地位,教育投入力争做到逐年增加。2003年全县教育拨款已占到县财政总支出的36.4%,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4.6%。2004年,安排教育经费19795万元,比2003年增长15.8%。从2001年起,县政府每年将增加转移支付的补助款4600万元的92%即4229万元用于教育。

2.县委、县政府努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明确党委、政府一把手为教师工资发放第一责任人。建立教师工资发放目标考核责任制。全县中小学教师国标工资实行县财政集中支付,采取或开设个人帐户,或委托银行发放的办法,确保中小学教师工资每月20日前发放。

3.加强教育规范收费工作的领导,重视对挪用挤占教育经费的查处,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镇两级每学期召开教育收费政策提醒会,督促学校规范收费行为,发现问题自查自纠。县教育、物价、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采取定期、不定期联合检查,对违反规定的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实行责任追究。

(二)存在问题

1.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存在着较大的缺口。根据省财政厅、教育厅规定的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小学年生均130元、初中生均190元测算,2003年沛县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缺口达314.91万元。根据张庄镇2004年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购置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2004年张庄镇安排小学生均公用经费59元,初中生均82元。对照省定标准,张庄镇小学和初中公用经费缺口达131.23万元,其中小学达78.05万元、初中达53.18万元。根据敬安镇2004年上半年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购置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情况统计表,小学日常公用支出为14.30万元,生均为20.21元;初中日常公用支出为9.45万元,生均为34.42元。对照省定标准,敬安镇2004年上半年小学、初中公用经费缺口达48.32万元,其中小学为31.69万元,初中为16.63万元。

2.存在截留、挤占挪用中小学杂费现象。2003年龙固镇中小学校上缴镇206.53万元,年终报表显示,学校使用136.96万元,尚有69.57万元留在镇财政所,年底镇财政决算报表中也未见结转下年。据了解,这种情况在沛县比较普遍。

3.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日常公用支出定额标准的通知》规定:‚农村中小学向学生收取的杂费是学校日常公用经费的重要来源。杂费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办法,县(市、区)教育局在财政局设立预算外资金专户,学校收取时缴入县级财政专户,由县级教育部门提出具体使用计划,商县级财政部门同意后,及时全额返还学校用于农村中小学日常公用支出。‛沛县未执行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上述规定,对中小学杂费实行‚校收、镇管、校用‛的管理办法,致使乡镇挪用中小学杂费现象时有发生。全县农村中小学经费尚未取消‚零户管理‛,县教育局尚未能对教育经费进行有效管理。.此外,资料表明,2003年沛县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低于上年0.28个百分点,教师工资没有按省政府的要求实现‚一县一标‛。督查中发现,2003年杨屯镇会计中心分三次将杂费997408元上缴镇财政所,财政所将其调入预算内,虚增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728594.5元。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办学条件与省里的规定尚有一定差距。

(三)建议

l.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尽快将‚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到位,尽快调整县乡财政体制,纠正目前教师工资仍由乡镇上划到县,再由县发放的现象,把教师工资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

2.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建立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学校收取的杂费全额纳入专户,专户资金封闭运行。实行中小学杂费‚校收、县管、校用‛的管理办法。取消农村中小学的‚零户管理‛,各乡镇中心小学和中心初中配备专(兼)职会计人员,会计主管人员由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委派。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检查力度,保证农村中小学杂费全部用于日常公用支出。

3.要做好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工作。据了解,全县学校累计债务已超过1亿元。要采取措施对因改、扩建学校的借贷款、拖欠工程款等负债要统筹解决,尽快化解中小学债务。不得用中小学杂费去偿还债务和贷款利息。

二、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

(一)成绩与经验

1.领导重视。一是沛县政府把控辍工作作为巩固普九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无流生乡镇‛的创建活动。县乡政府专门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控辍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双线承包责任制,努力构筑控辍防线。县政府与镇政府、镇政府与村组、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层层签订了‚控辍责任书‛,将中小学的‚巩固率‛列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内容。三是将每年的3月、9月作为‚控辍宣传月‛,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控辍。

2.建章立制,控辍工作有了法律保障。一是不断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二是严格流生报告制度,各学校每月10日向县报告一次。三是实行‚四书制‛。即,学生入学时有镇政府签发的《入学通知书》,学生入学时,由镇政府与学生家长签订《保学合同书》,学年辍学时,镇政府给家长下达《复学通知书》,不按时复学的,经动员无效的,镇政府责成司法所下达《处罚决定书》。

3.突出帮扶。一是十分注重师德教育。沛县教育局领导明确指出‚挽救一个流生,造福一个家庭‛的口号,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差生,把控辍工作作为对教师的师德考核内容。二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农村孩子营造较好的学习环境。三是捐资助学,奉献爱心。县委、县政府一把手带头捐资助学。2003年4月,全县315名贫困儿童接过了县政府颁发的《爱心助学证》,持证免费上学,同年12月,县教育局又将40多万元助学金送到了811名孤儿、1128名单亲子女和666名特困生手中,从而使全县2920名贫困学生得到了爱心资助,使全县一大批家庭的孩子免予辍学,重返校园。

(二)存在问题

1.控辍工作形势严峻。省教育厅要求,2004年初中阶段学生年巩固率以县为单位要达到99%以上。督查表明,2003年9月~2004年2月沛县共辍学1119人,辍学率为1.54%,已经大大超出省教育厅的要求,此外,全县各乡镇控辍工作很不平衡,五段镇辍学率已高达2.3%。

2.沛县对各乡镇、各学校控辍工作目标偏低,仍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的初中辍学率不高于3%的要求。

3.学籍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有待继续提高,转进转出手续还不够完善。目前,沛县各镇小学的学籍管理由镇教委负责,初中学籍由学校负责,镇与校之间衔接不严密。部分学校对借读生、中途上技校学生的相关手续办理不及时、不完整。部分同志存有‚少几个学生也未超出3%辍学指标‛的侥幸心理,缺乏控辍工作长远目标的理念。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依法控辍的力度。确保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行为到位。在现有的基础上抓各级责任的落实,明确‚考核范围、对象、方法‛的界定,明确乡镇政府是控辍的第一法定责任人,并真正予以实施。

2.要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调整控辍工作目标,进一步提高控辍工作积极性。同时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控辍工作有一定物质基础。

3.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县教育局负责建立好学籍管理台帐,采取县校两级管理模式,取消镇管理这个中间环节,按‚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要求,尽快到位。进一步完善‚小升初学籍交接制度‛,规范转进、转出、借读的手续及审批权限,弄清学生流动的去向,每年进行一次学籍会审并建立好完整的档案。

第四篇: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对睢宁县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

附件四

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

对睢宁县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

专项督查意见

省政府教育督导团于4月20日~22日组织省督学对睢宁县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中小学控辍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督查组认为,睢宁县是贫困县办大教育,县委、县政府为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控辍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成绩。但学校公用经费缺口较大,存在着违反省政府、省财政厅和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统筹中小学杂费的错误现象,控辍工作形势严峻。

一、关于中小学公用经费(一)主要成绩和经验

1.睢宁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苏政发„2002‟66号)和省财政厅《关于切实做好县乡财政体制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的通知》(苏财预„2002‟85号)精神,2003年6月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调整县镇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睢政发„2003‟82号),采取切实措施,将农村中小学在职及离退休教职工国标工资上划县财政统一列支发放,解决了长期困扰教育的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全县教职工国标工资能按规定由县财政统一按时足额发放。

2.农村中小学生杂费实行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统一记帐。2003年中小学校收取3203万杂费全部缴存财政专户,财政局统一管理。督查组所到的3个镇、9所学校已消除危房,改造危房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二)存在问题

1.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苏政发„2002‟66号)规定,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不足部分“由县级人民政府在预算内统筹安排并给予保证”。睢宁县县财政预算内没有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睢宁县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全部来源就是按规定收取的杂费。

2.农村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缺额很大。督查组实地了解到,县财政将所收全县中小学杂费统筹了25%,总计约800多万元,由分管县长直接掌握。在睢宁期间,督查组未能了解到此笔经费详实的支出项目及数额。学校实际能使用的公用经费不足杂费总额的65%,即小学年生均78元左右,初中年生均117元左右。对照省财政厅、教育厅规定的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小学年生均130元、初中年生均190元,睢宁县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相差52元和73元,全县中小学公用经费缺额达1442.82万元,其中小学832.94万元,初中609.89万元。

3.存在挪用、挤占农村中小学杂费的行为。督查组了解到,中小学杂费收入除县财政统筹25%外,剩余的部分也未全部用于学校的正常运转,部分学校用其偿还债务、支付临时代课教师工资等。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除省补资金外,县乡并无配套资金,学校债台高筑,全县教育负债约2亿元。目前农村初中教师缺编现象严重,2004年又恰逢初中入学高峰,所查乡镇的初中生均班额有的达100多人。沙集中学按编制规定应有160名教职工,实际只有80多名,只能抽调小学教师和聘请临时代课教师来弥补教师不足,学校每年用于支付临时代课教师的工资就有5万多元。中小学校的正常运转很困难。学习无力支付教师外出培训的差旅费,教室玻璃破了没钱换,黑板坏了没钱油漆等;一个有700多女生的小学,厕所只有11个坑,女生课间排队上厕所,有时尿在裤子上。校长们普遍反映学校“太难了”。

(三)建议

1.要规范学校杂费的使用范围。国家规定,学校收取的杂费,只能用于学校的公用经费开支,建议县政府停止统筹学校杂费的做法,同时要监督杂费的规范使用,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另外,代办费按规定不应上缴县财政专户,由学校直接购买书、薄本。

2.建议按省政府有关规定,理顺学杂费的管理机制。目前由县财政部门设立会计代理中心,管理所有学校的学杂费收支的体制,不符合省政府苏政发„2002‟66号文件的规定,也有违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管理原则,因此建议县政府调整学杂费管理体制,建立财政监督、教育统管、核算到校的中小学学杂费管理体制,在县财政设立教育专户,在教育局设结算中心,对杂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收入增长,要根据省政府的有关规定,省财政厅、教育厅制定的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县级财政要逐步在预算内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以弥补学校公用经费不足。

4.统一城乡教师工资标准。目前,县直属学校和乡镇学校教师工资实行不同的标准,这不符合国家和省里的规定,建议城乡教师实行同一标准。

二、关于义务教育控辍工作(一)主要做法与成绩

1.领导重视。睢宁县领导对“控辍”工作比较重视,县政府下发了《关于严格制止小学、初中学生流失的实施办法》。各镇成立了“控辍”工作领导小组,镇长和分管镇长牵头,经常过问控辍工作。全县小学在校生的年巩固率达100%。

2.制度较健全。县政府把控辍工作列入对镇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县教育局制定《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奖惩规定》,县与镇政府、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班级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职责,奖惩分明。

3.措施比较扎实。一是在全县开展控辍宣传月活动,规定每年的三月、九月为控辍宣传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帮扶,如学校减免有关费用、教师捐款、社会赞助、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关工委助学、红十字会救助,使贫困家庭的子女不失学。三是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各校制定了补差工作计划,明确补差的对象和内容,并有具体的补差纪录。四是加强管理,尽可能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所到学校,尽管客观条件不如人意,但老师们的敬业和进取精神是令人敬佩的。随机抽查的学校秩序井然,校园整洁,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

(二)问题与建议

1.要进一步加大依法控辍的工作力度,强化县乡政府作为执法主体的工作责任。督查资料显示,初中在校学生2003年9月~2004年2月辍学196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9%,对照省教育厅“小学、初中生巩固率以县为单位稳定在99%以上”的要求,睢宁县的差距很大,控辍保学的任务十分艰巨,希望能引起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后,镇级政府对教育的管理责任有减弱趋势。建议加大镇级政府依法控辍的工作力度,综合治理,强制公民履行应尽义务,对违反监护人和私企业主招收童工更严肃依法查处。

建立和完善县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控辍保学的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帮困助学工作。目前是学校和教育部门做得多,社会行为尚处于松散的、临时的、非制度化的状态,需要组织起来,形成制度。加大依法督查力度。县人大、政府、政协等部门每年组织专项督查活动。要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为教育督导工作提供必要条件。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专项督查工作,了解和掌握控辍工作的真实情况。

2.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育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环境,确保学生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目前睢宁县公用经费缺口较大且负债多,农村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都是少而且破,中心初中、中心小学的教室、宿舍、食堂情况堪忧。班额过大,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进修、教研谈不上,这对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照顾学有困难的学生,杜绝流生,是十分不利的。

3、要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工作。要按照数据准确、手续完备、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全县公、民办学校的资料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第五篇: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对丰县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

附件二

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

对丰县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

专项督查意见

省政府教育督导团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专项督查组于4月20~22日对丰县进行了专项督查。现将督查意见通报如下:

一、关于中小学公用经费

(一)主要成绩

1.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开始得到落实。2002年8月县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以县为主财务管理体制的意见》(丰政办发“2002”83号)。我们在抽查4个乡镇时发现,丰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已由县通过邮局直接发到教师手中,做到了按国家标准足额及时发放。

2.农村中小学杂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学校在银行开设了支出帐户,建立了由县教育局主管的会计委派制度。

3.切实加强了对学校日常公用经费开支的督查。教育局、财政局每半年对杂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从我们抽查4个乡镇的学校看,拨入学校支出帐户的经费管理规范,未发现使用不当、乱支乱用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

1.中小学杂费被统筹、挪用、挤占的现象比较严重。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苏政发“2002”66号文件)规定:‚各地要取消农村中小学的‘零户管理’,并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严禁截留、挪用、平调农村中小学杂费收入发放教职工工资、津贴、福利和用于基建开支;严禁挪用中小学杂费平衡财政预算,不得从中提取任何形式的调节基金。‛ 但丰县中小学杂费被挪用现象严重。2003年春学期,全县农村中小学收杂费1926.49万元,政府调用1165.4万元,占杂费收入的60%。其中,小学杂费收1257.58万元,政府调用843.27万元,占杂费收入的67%;初中杂费收入668.91万元,政府调用322.13万元,占杂费收入的48%。督查组发现,被抽查的4个乡镇存在截留、挪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杂费发放教师国标工资的现象。有的乡镇高达60%以上。如:大沙河镇小学实收杂费77.36万元,上交镇财政所49万元,占63.34%;欢口初中实收109.4万元,上交48万元,占43.88%;华山小学收91.2万元,上交41.6万元,占45.6%;宋楼小学收118.67万元,上交57万元,占48%。据了解,这种情况在丰县比较普遍。

2.中小学公用经费缺口较大。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日常公用支出定额标准的通知》(苏财教“2002”104号、苏教财“2002”97号)规定,苏北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标准为每生每年小学130元、初中190元。由于财政比较困难,丰县中小学公用经费在财政预算内没有安排,仅靠学校杂费解决。经测算,实际生均公用经费初中仅为142.32元,小学仅为88.82元(其中农村小学79.97元),与省定标准分别相差47.68元和41.18元(其中农村小学50.03元)。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缺口为869.9万元,其中初中314.31万元,小学555.59万元(农村小学637.80万元),缺口率为28.84%。大沙河镇的小学一年公用经费仅为28.36万元,生均34.96元,仅为省定标准的26.9%,仅能用于支付水电费和日常办公用品、维持学校运转,教师进修、学校正常维修等均无法承担,教师素质提高、办学条件改善均无从谈起。.杂费管理不规范。省政府、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杂费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办法,县(市、区)教育局在财政局设立预算外资金专户,学校收取时缴入县级财政专户,由县级教育部门提出具体使用计划,商县级财政部门同意后,及时全额返还学校用于农村中小学日常公用支出。‛而丰县中小学杂费实行‚校收、镇存、县管、校用‛的管理办法,违背了省政府苏政发“2002”66号文件和苏财教“2002”104号、苏教财“2002”97号文件精神。

4.县里一些部门和单位到学校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据了解,仅报刊费一项生均要10元左右。一些执收、执罚的部门、单位都到学校来收费和罚款,如水资源费、司法咨询费、审计费、消防费等,少则千元,多则上万。以上乱收费乱摊派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也加重了学校经济负担。

(三)建议

1.尽快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按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尽快完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上收到县集中管理,同时调整县乡财政体制,并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工资总额上划到县级财政‛。县级财政要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上级财政体制调整转移支付资金和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首先用于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

2.尽快建立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专户资金实行封闭运行。不得挪用中小学杂费来发放教师的国标工资。

3.尽快完善现行杂费管理办法。农村中小学杂费要坚决实行‚校收、县管、校用‛的管理办法,坚决纠正不规范管理,杜绝挤占挪用中小学杂费现象。

4.要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中小学债务。据了解,丰县中小学累积债务2.12亿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累计负债已达1.21亿元。政府要重视和化解农村中小学的高额欠债问题,不得用中小学杂费来偿还中小学债务和贷款利息。5.要坚决制止各镇、各部门对教育的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乱收费。

二、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

(一)主要经验和成效

1.控辍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县政府把每年的9月定为‚义务教育宣传月‛,统一了《义务教育行政处罚决定书》式样,强化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的职能。各镇政府成立了控制义务教育学生辍学工作领导小组。县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控辍工作的管理力度,严格了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衔接工作,与初中入学新生签订《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协议书》。学校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形成了中心校与所属学校、学校领导与任课教师、学校与学生监护人共同控辍的工作网络。

2.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的管理制度。县、镇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实施义务教育目标责任制,把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情况作为一票否决的重要指标。县教育局确立了辍学情况报告制度,辍学生返校通知书制度,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学生监护人的行政处罚制度,初中、小学借读申请制度,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和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协议书制度,创建无流生乡镇和无流生学校等制度。

3.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学生辍学。一是县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对学校的综合考核评估的力度,学生的巩固率所占的分值权重为40%。二是形成了政府、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责任的控辍保学制度。今年宋楼镇有5名学生家长被政府行政处罚。三是积极筹措资金资助贫困家庭的子女完成义务教育。据教育局介绍,2003年,教育局就拿出150万元,帮助10000学生完成学业,约占学生总数的5%。

(二)主要问题与建议

根据资料显示,丰县2003年6月小学毕业生25867人,2003年9月初一招收新生25079人,减少788人,流失率达3%。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初中阶段流失率近1%。对照省教育厅年初提出的2004年初中阶段年巩固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9%以上的要求,丰县控辍工作形势严峻。

1.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控辍的责任。丰县各级政府重视控辍工作,但责任还没有到位。在督查组抽查的乡镇中,2003年,已有5位学生家长受到行政处罚,但学生还是没有到校,行政处罚没有落到实处。建议在落实控辍工作‚双线‛责任制方面,政府依法控辍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县政府要把控辍目标管理列入被乡镇政府的综合考核,促进乡镇政府重视控辍工作,主动承担控辍的工作责任。

2.要进一步加大对控辍工作的综合管理力度。一是要强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目标管理力度。据相关资料表明,县教育局与学校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工作目标为,小学按时毕业率为97%,巩固率为99%;初中的入学率为95%,年巩固率为97%,争取达到99%,毕业率为97%。明显低于省教育厅的基本要求和‚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建议要重新制定工作目标,确保2004年能完成初中阶段年巩固率达到以县为单位99%的水平。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生及其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相关的资料表明2003年9月~2004年2月,全县初中在校生有300人左右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接近辍学总人数的一半。建议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助学金制度、杂费减免制度,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采取切实措施,保证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学困生的帮扶力度。据相关资料表明,2003年9月~2004年2月,全县初中在校生有218人因厌学而辍学,占辍学生总数的33%。建议各学校要通过建立学困生档案,建立学困生帮扶计划,深入细致地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四是要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和强化相关资料的积累。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省、市的学籍管理规定,按学籍管理的程序来加强学籍管理,不得漏报隐瞒。督查发现,2003年有一所学校初中招生423人,但学籍流水号为377人,有46个人没有编号。同时,要严格转进、转出、病休、复读、借读和小升初的衔接手续,加强对流动学生的跟踪调查,对减少的学生要有相应的佐证材料。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料的积累,如对贫困生帮扶、学困生帮扶、学籍流动等方面的资料积累,形成县、镇、校统一的管理资料库。3.进一步加大对各项控辍制度的落实力度,强化对制度的考核考评。

下载关于做好2015年度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公用经费预算编报工作的通知(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做好2015年度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公用经费预算编报工作的通知(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