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央行与银监会分离后监管的职能及其协调
央行与银监会分离后监管的职能及其协调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一直行使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职能。然而,直到1983年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分离,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传统上包揽的监管中国金融体系的职责涵盖了证券监管、保险业监管和对银行业的监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央行的职责越来越得以专业化,即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负责金融业的方方面面,而是将监管职责逐步剥离开来:使其更关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1992年证监会的成立,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职责从人民银行中剥离;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对保险市场的监管职责也从其中剥离;及至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其职责再次得以细化。2003年3月,我国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成立后,开始履行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由此我国的银行业监管开创了新格局。
一、银监会职能概述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集金融宏观调控与银行业监管职能于一身的运行机制正式结束,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工作都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监管职能分离使银监会享有了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职权。其主要的八项职责为: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紧急风险处置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银监会将根据授权, 统一监管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 主要职责是拟订有关银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负责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督,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而中国人民银行将主要负责货币政策和跨行之间的资金往来, 具体包括利率的调整、银行之间的现金结算支付和一些新业务等。
上述央行货币政策与监管职责的剥离,最为明显地反映在新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即该法条修改的重点正在于央行监管职责的分离上。原《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央行的职责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和提供金融服务三个方面,目前则调整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具体而言,此次对央行独有职责的修改主要表现在:
第一,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责。具体为,《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二条增加了一款:“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应当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二十三条增加了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金融债券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第三十一条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测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对金融市场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其协调发展。 第二,明确提出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即由过去主要通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审批、业务审批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等直接监管的职能转换为履行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职能。具体为,《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条以“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代替了原来的“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职责。第二条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规定取代了原来的“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规定。将原来的第三十一条修改为:“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测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对金融市场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其协调发展。”增加了第三十四条,即“当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时,为了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有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
第三,增加了反洗钱的职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
从以上的修改可以看出,央行独有职责的变动最主要就是体现在监管职责的剥离,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的明确上。实际上,央行以前同样具有维护金融稳定这一职责,只是该职责的承担分散在央行各项职责的行使之中。此次《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改,明确地提出了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为其权利的行使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央行已经将这一职责确定为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必要时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二是共享监管信息采取各种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三是由国务院建立监管协调机制。为了更为有力地承担
二、央行的职能调整
此次分离将微观监管的一部分职责从银监会分离出来,使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重心更加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监管上。中国人民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行政机关, 主要是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实现充分就业这类宏观经济目标,而银监会则是国务院领导的直属事业单位, 负责监管具体的银行机构与业务, 主要是确保微观银行机构的稳健运行。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支付清算与金融服务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新成立的银监会负责银行业监管职能, 这只是将中央银行众多职能中的一个小分支分设出去,并不改变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中央银行仍然是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后, 人民银行的中心职能进一步显现出来,具体而言,改革后人民银行的职责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加强宏观调控, 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转型期, 各项改革的推进及各种矛盾的化解, 都需要经济的持续增长来支撑。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 也是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供应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 主要是借助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信贷结构调整、利率水平和准备金率的调节等货币政策手段, 引导资源合理流动, 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如今年以来, 人民银行通过在银行间市场上大规模发行票据回笼基础货币、颁布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管理通知、提高准备金率个百分点等货币政策措施, 紧缩货币供给, 防范贷款过快增长而引致的潜在金融风险。一般地, 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 既要防范风险又要促进经济增长, 既要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 又要提高贷款质量, 避免重复投资和盲目建设。同时, 还要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 为提高金融业和其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有利的国内外货币政策环境。
二是改善金融服务, 维护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银行作为我国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 必须为其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如提高金融电子化水平, 加速资金的流转,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服务还包括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合理地引导公众预期。通过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研究, 提高宏观经济金融分析水平, 普及金融文化知识, 来提高全社会对信用文化和金融风险的认知度此外, 还要健全和完善金融法规体系, 使其成为保护银行业发展而非限制其发展的法律依据, 并在制定金融业“游戏规则和货币政策时, 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央行与银监会的职能协调与合作
尽管央行与银监会的各自职责分工明确,但在个别领域上,二者仍然存在着应该互相协调的地方这种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监管信息的共享
央行和银监会间实行监管信息的共享,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些机构在履行各自职责的过程中会占有一定的信息资料,其中有不少是对另一个机构有用的信息,如果二者缺乏交流,一方面会增加这两个机构履行职责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它们决策的准确有力性;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必要的负担,使它们无须疲命于一次又一次重复的信息供给要求,也在另一个侧面尽可能地提高了央行和银监会实施职责的效率。
为了实现对监管信息的共享,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建立信息的共享机制,如建立一个公共金融信息处理中心,由其充当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信息中心,以此构建一个为各监管机构共用的金融信息平台。由央行综合银行业提供至信息平台,银监会从中提取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将其研究结果及时地存入信息共享带中,便于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信息的运用。由此,央行和银监会能够各取所需且互利互惠。
(二)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的创建与运行
如前文所述,监管职责主要由银监会所行使,但它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有时还是要与央行进行协调与磋商。例如,在通货紧缩时期,央行往往会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发展,此时,金融机构也会随之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样一来,会出现放松对风险防范的情形,给监管带来了困难。反之,严厉的监管又会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逆向的效应。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指出,前文提及的银监会的监管职责属于预防性监管职责,央行还应承担起另一种补救性监管措施,它在性质上属于保护性监管职责,也涵盖于广义监管职责的范畴之内。这种保护性监管职责的最明显体现,就在于央行所扮演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即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将要出现信用危机时,央行所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援救措施。这种措施的行使与银监会监管职责的履行,能起到一种互补性的作用。但是,最后贷款人的措施只有在银监会监管职责已经无法遏制金融机构濒于崩溃的局面出现时,才能加以实施,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保障目的。因而,这两种职责的行使同样存在着需要协调的可能。
(三)关于央行的检查监督权
央行的检查监督权的行使是有严格的限定条件的,也就是说,它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对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日常的监督检查,只有在央行为了实施货币政策或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才可以建议行使或自己行使该权利。但是,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已经将检查监督权利在央行与银监会之间做出了明确的划分。特别是由于银监会对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准入负有直接监管的职责,因此在央行行使对货币市场的监督管理时,银监会的监管职责可能会与央行的这一权利存在着一些交叉。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由央行与银监会对存在“重叠”的职责进行协调,避免对银行金融机构的重复监督检查。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外,央行与银监会还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职责的协调:一是支付结算规则的制定,二是突发事件的处置。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了一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支付结算规则。”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九条也提到,银监会应当会同央行等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制定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因此,在这两个原则性规定的前提下,具体职责的协调上,央行与银监会仍需再做进一步的接触,才有可能使这些职责得到很好地履行。
第二篇: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职能定位与关系协调
题目:
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职能定位与关系协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银监会的成立将改变中央银行同时负有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职能的状况,大大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我国中央银行与银监会在职责上都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在职责上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行使职责的手段不同、行使职责的范畴不同以及二者行使职责侧重点不同等三方面。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 职责分工 关系协调 正文: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与职能概述
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或人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组成。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一直行使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职能。然而,直到1983年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分离,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传统上包揽的监管中国金融体系的职责涵盖了证券监管、保险业监管和对银行业的监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央行的职责越来越得以专业化,即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负责金融业的方方面面,而是将监管职责逐步剥离开来:使其更关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1992年证监会的成立,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职责从人民银行中剥离;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对保险市场的监管职责也从其中剥离;及至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其职责再次得以细化。2003年3月,我国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成立后,开始履行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由此我国的银行业监管开创了新格局。
二、银监会性质与职能概述
银监会即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是在2003年成立的,它将原属于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出来交由其代为行使,这样就使得人民银行更加独立自主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作为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银监会将根据授权,统一监管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职责是拟订有关银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负责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监管职能分离使银监会享有了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职权。其主要的八项职责为: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紧急风险处置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银监会将根据授权, 统一监管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 主要职责是拟订有关银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负责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督,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而中国人民银行将主要负责货币政策和跨行之间的资金往来, 具体包括利率的调整、银行之间的现金结算支付和一些新业务等。
三、央行与银监会职能的不同点
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机构监管的权力,但不排斥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权。而且,银监会的机构监管与人民银行的功能监管也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两者在现实操作中是完全可以加以区分的。中央银行与银监会在职责上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行使职责的手段不同、行使职责的范畴不同以及二者行使职责侧重点不同等三方面。
1、二者行使职责的手段不同 虽然央行与银监会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维护我国金融稳定,但他们所采取的手段却有所不同。央行职责的行使主要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的总和来实现,而银监会则通过对各金融机构具体、微观的监管来实施其职责。央行的着眼点是为了维护整个宏观金融秩序的稳定;而银监 2 会是着眼于金融机构的合法稳健运营及自由公平的金融竞争环境的营造上。
2、二者的行使职责范畴不同 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作为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作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主要负责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入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带有管理和被管理性质的特殊关系。中央银行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办理存款、放款和汇款的业务对象。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央行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我国宏观经济。而银监会的从央行中分离出来的,只负责监管商业银行在资金运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职责。虽然银监会和央行都有对银行监督的职责,但权限是不同的。拆分央行的部分职能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实现了金融宏观调控与金融微观监管的分离。
3、二者行使职责侧重点不同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着眼点是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金融机构,进行调节整体经济运行使之达到或接近理想状态。而银监会的成立,在于强化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监管。银监会的基本工作是围绕风险管理这个核心,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审慎的规则来监管,具体到某一对象的金融机构时,只是着眼于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防范和化解其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分离后的人民银行职能和银监会的监管职能的差异,有利于人民银行专注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有利于银监部门在明确总体监管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的同时,从监管效率最大化和监管成本最小化出发,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银行业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
四、央行与银监会的职能协调与合作
1、监管信息的共享
央行和银监会间实行监管信息的共享,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些机构在履行各自职责的过程中会占有一定的信息资料,其中有不少是对另一个机构有用的信息,如果二者缺乏交流,一方面会增加这两个机构履行职责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它们决策的准确有力性;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必要的负担,使它们无须疲命于一次又一次重复的信息供给要求,也在另一个侧面尽可能地提高了央行和银监会实施职责的效率。
为了实现对监管信息的共享,可行的方法之一是建立信息的共享机制,如建立一个公共金融信息处理中心,由其充当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信息中心,以此构建一个为各监管机构共用的金融信息平台。由央行综合银行业提供至信息平台,银监会从中提取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将其研究结果及时地存入信息共享带 3 中,便于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信息的运用。由此,央行和银监会能够各取所需且互利互惠。
2、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的创建与运行
如前文所述,监管职责主要由银监会所行使,但它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有时还是要与央行进行协调与磋商。例如,在通货紧缩时期,央行往往会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发展,此时,金融机构也会随之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样一来,会出现放松对风险防范的情形,给监管带来了困难。反之,严厉的监管又会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逆向的效应。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指出,前文提及的银监会的监管职责属于预防性监管职责,央行还应承担起另一种补救性监管措施,它在性质上属于保护性监管职责,也涵盖于广义监管职责的范畴之内。这种保护性监管职责的最明显体现,就在于央行所扮演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即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将要出现信用危机时,央行所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援救措施。这种措施的行使与银监会监管职责的履行,能起到一种互补性的作用。但是,最后贷款人的措施只有在银监会监管职责已经无法遏制金融机构濒于崩溃的局面出现时,才能加以实施,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保障目的。因而,这两种职责的行使同样存在着需要协调的可能。
3、关于央行的检查监督权
央行的检查监督权的行使是有严格的限定条件的,也就是说,它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对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日常的监督检查,只有在央行为了实施货币政策或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才可以建议行使或自己行使该权利。但是,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已经将检查监督权利在央行与银监会之间做出了明确的划分。特别是由于银监会对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准入负有直接监管的职责,因此在央行行使对货币市场的监督管理时,银监会的监管职责可能会与央行的这一权利存在着一些交叉。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由央行与银监会对存在“重叠”的职责进行协调,避免对银行金融机构的重复监督检查。
结论:央行的职责越来越得以专业化,即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负责金融业的方方面面,而是将监管职责逐步剥离开来,使其更关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而强化其职责执行的效力,增强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可以说,央行的管理体制和基本职能也随之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纵观银监会的整个短暂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它的成立与职责的明确同时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职责专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两者正是在这期间进行职责分工的细化。而且,央行监管职责的剥离与银监会的设立,是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大环境密不可分的,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参考文献:
[1]赵海燕。关于央行监督职能存废争议的思考
[2]魏加宁。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3]张 群。谈央行剥离监管职能和其独立性
第三篇:证监会银监会央行的职责
证监会领导
尚福林:主席
桂敏杰:副 主 席
李小雪:纪委书记
庄心一:副 主 席
姚 刚:副 主 席
刘新华:副 主 席
姜 洋:主席助理
朱从玖:主席助理
吴利军:主席助理
中国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在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督管理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研究和拟订证券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起草证券期货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议;制定有关证券期货市场监管的规章、规则和办法。
(二)垂直领导全国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对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管理有关证券公司的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
(三)监管股票、可转换债券、证券公司债券和国务院确定由证监会负责的债券及其他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托管和结算;监管证券投资基金活动;批准企业债券的上市;监管上市国债和企业债券的交易活动。
(四)监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规必须履行有关义务的股东的证券市场行为。
(五)监管境内期货合约的上市、交易和结算;按规定监管境内机构从事境外期货业务。
(六)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按规定管理证券期货交易所的高级管理人员;归口管理证券业、期货业协会。
(七)监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期货结算机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证券资信评级机构;审批基金托管机构的资格并监管其基金托管业务;制定有关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中国证券业、期货业协会开展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工作。
(八)监管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上市以及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到境外发行可转换债券;监管境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到境外设立证券、期货机构;监管境外机构到境内设立证券、期货机构、从事证券、期货业务。
(九)监管证券期货信息传播活动,负责证券期货市场的统计与信息资源管理。
(十)会同有关部门审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及其成员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的资格,并监管律师事务所、律师及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及其成员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活动。
(十一)依法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罚。
(十二)归口管理证券期货行业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合作事务。
(十三)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银监会领导
主席刘明康
副主席蒋定之
副主席蔡鄂生
副主席郭利根
纪委书记王华庆
副主席王兆星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制定现场检查程序,规范现场检查行为;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督管理;
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制定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
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对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开展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对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
对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撤销;
对涉嫌金融违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关联行为人的账户予以查询;对涉嫌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的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
对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予以取缔;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保监会领导
党委书记、主席 吴定富
副主席 李克穆
副主席 魏迎宁
副主席 杨明生
副主席 周延礼
纪委书记 陈新权
主席助理 袁力
主席助理 陈文辉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2003年,国务院决定,将中国保监会由国务院直属副部级事业单位改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并相应增加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和人员编制。
1、拟定保险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起草保险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定业内规章。
2、审批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保险集团公司、保险控股公司的设立;会同有关部门审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审批境外保险机构代表处的设立;审批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等保险中介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审批境内保险机构和非保险机构在境外设立保险机构;审批保险机构的合并、分立、变更、解散,决定接管和指定接受;参与、组织保险公司的破产、清算。
3、审查、认定各类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定保险从业人员的基本资格标准。
4、审批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对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实施备案管理。
5、依法监管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负责保险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管保险保证金;根据法律和国家对保险资金的运用政策,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依法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进行监管。
6、对政策性保险和强制保险进行业务监管;对专属自保、相互保险等组织形式和业务活动进行监管。归口管理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学会等行业社团组织。
7、依法对保险机构和保险从业人员的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对非保险机构经营或变相经营保险业务进行调查、处罚。
8、依法对境内保险及非保险机构在境外设立的保险机构进行监管。
9、制定保险行业信息化标准;建立保险风险评价、预警和监控体系,跟踪分析、监测、预测保险市场运行状况,负责统一编制全国保险业的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发布。
10、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中国人民银行纪委书记 王洪章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 纲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
第四篇:管理的控制与协调职能
管理的控制与协调职能
控制是指组织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控制就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若有偏差要分析原因,发出指示,并做出改进,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它既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重点,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活动的起点。按照控制活动的性质分,可分为预防性控制、更正性控制;按照控制点的位置分,可以分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按照信息的性质分,可以分为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按照采用的手段分,可以分为直接控制、间接控制。
医院不论是惯性运作还是各项工作计划的执行,都必须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医院内的控制通常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事前控制,又称前馈控制,是指通过情况观察、规律掌握、信息收集整理、趋势预测等活动,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其发生之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如制定实施各种规章制度,开展医疗安全、药品安全、预防院内感染等活动;二是过程控制,又称事中控制,是指在某项经济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者行为给予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如诊疗过程、护理过程等;三是事后控制,又称后馈控制,是指将实行计划的结果与预定计划目标相比较,找出偏差,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下一周期管理活动的良性循环,如医疗事故处理等。
医院进行控制的方式主要有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各类绩效考核等。控制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行为。医院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有控制的职责,不仅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而且必须对医院整体计划和目标的实现负责。控制工作离不了信息的反馈,在现代化医院中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将会成为管理者进行控制工作,保证管理工作沿着医院的目标前进的一种重要手段。
协调就是使组织的一切工作都能和谐地配合,并有利于组织取得成功。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包括组织内部的协调、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对冲突的协调等。协调也可以说是实现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控制相比有更好的管理弹性。
第五篇:央行银监会整肃地方融资平台
央行银监会整肃地方融资平台
网易财经2月3日报道 从支持到整肃,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央行和银监会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态度发生了急转弯。
为防止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成为新一轮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业不良资产的“定时炸弹”,中国银监会已把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列为今年银行业三大风险之首,要求金融机构在最迟6月末打开地方融资平台“资产包”,进行项目还原清理评估。同时,严格控制地方融资平台新增贷款,对违规贷款进行责任追究!
所谓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各级地方政府成立的以融资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公司,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城建开发、城建资产公司。是政府给予划拨土地、股权、归费等资产,包装出一个从资产和现金流上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以实现融资目的,把资金运用于市政建设、公共事业等项目。
地方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急剧膨胀,官方估计目前已经达到3千多个,也有统计数据称全国四级政府融资平台超过8000家。
由于融资途径主要靠银行贷款,在去年全国9.5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中,投向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占高达40%,总量近3.8万亿元。目前,地方融资平台的全部贷款余额已达到惊人的6万亿元。
“地方融资平台主要以政府所拥有的土地作质押进行融资,靠综合收费能力而非项目自身的收费能力偿还债务。因此,可能造成地方融资平台还款能力欠缺、银行产生不良资产等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2010年工作会议指出,要合理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信用风险。
三大风险之首
“银监会今年要求银行业重点防范三大风险,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排在案件风险和房地产贷款风险前面,排第一位。”某直辖市银监局纪委书记告诉网易财经。
据他透露,2009年年末,全国32个省长和直辖市市长的办公桌上,都收到了一份央行和银监会直接发送的地方融资平台信贷数据监测报告。央行和银监会提醒地方政府注意地方融资平台大量举债造成的地方负债风险和间接可能导致的财政风险。
据该银监局纪委书记透露,通过全国信贷登记系统监测,去年年末全国各级政府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在6万亿左右,其中有80%是项目贷款。综合监测下来,一些地方性融资平台的负债率达到94%,有的地方甚至高达400%,而国际上平均为80%-120%。“现在,每个城市都是大建设工地,每个城市都拉大自己的城市建设范围,建地铁、高铁(高铁民航争夺战)、机场、广场、马路、污水处理场、垃圾处理场,这些资金大量来自地方投融资平台。” 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看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立投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搞投资,刺激和拉动经济。
他指出,现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70%以上都分布在地级市和县,要么是以政府所拥有的土地进行质押,要么是以综合收费能力来保证还款。仅刚刚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预计市县两级投融资平产生了5万亿以上的债务。
乱象由来
地方融资平台爆炸式增长可以看作是中国经济政策演变的缩影。
2009年年初,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严重形势,中国提出“保八”增长目标,随后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央行和银监会也在去年3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
此文一出,地方政府热情空前高涨,着急放贷的银行也全力支持,各地名目繁多的地方融资平台呈几何级增长。不仅仅是在传统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土地储备、国资经营等领域,各级政府成立了融资平台,有的还发展到第三产业,如文化等领域。
组建地方融资平台的各级政府从省级到地县市,甚至到乡镇。南京市六合区和重庆市的情况颇为典型。
南京市六合区政府去年6月上旬向区内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政府融资平台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辖区内的相关单位积极行动,建设政府融资平台以拓宽融资渠道。
文件计划通过整合国有资产、财政注资等方式,在六合区打造六个不同职能定位的政府融资平台:分别负责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融资、城乡交通建设项目融资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区域供水等建设项目融资任务等。除了给每个融资平台确定不同的职能定位外,六合区政府还给每个平台公司规定了几亿到十几亿不等的贷款融资目标。
重庆省级地方融资平台组建被称为“重庆模式”。从2002年末开始,重庆市将全市各类分散的政府资源全面整合,组建了水务控股、城投公司等八大政府建设性投资集团,12个融资平台净资产为1390亿,这些公司成立后开始向银行大量借贷。重庆市的做法不仅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更被世界银行称为“重庆国有投资集团模式”。一时间,各地方政府纷纷效法,甚至由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前往重庆“取经”然后再打造此类投融资平台。
大量投向这些平台银行贷款,导致了重庆信贷余额激增。仅去年前三季度,重庆市各项贷款余额8671亿元,同比增长49.2%,贷款增速连续9个月居全国第一位。仅以其中四成流向地方融资平台计算,重庆市各级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总量就超过3200亿。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最新数据显示,重庆去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才首破千亿,仅为1165.7亿元。
投向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通常具有以下共性:期限中长期,利率下浮,信用贷款为主,政府出具承诺函保证还款,投资项目一般盈利不佳甚至没有盈利。
银行也在其中推波助澜。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部负责人告诉网易财经,在去年激烈竞争的信贷投放浪潮中,尽管财务状况高度不透明,但带有地方信用保障政府融资平台成为各家银行疯抢的对象,大大放宽了审贷标准。不少中小银行,在省级融资平台和大项目上竞争不过四大行,将放款延伸至县市一级地方融资平台,而且出于竞争原因,利率还会下浮。
“经常还出现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本来申请贷款5个亿,银行说干脆给你10个亿,授信先给你,你慢慢用。” 该负责人说,由于银行难以把握地方政府的总体负债和财政担保承诺情况,不少贷款存在“多头融资、多头授信”的格局,贷款追踪管理非常混乱。
地方债务信贷化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一针见血地指出,地方融资平台最大的风险,在于把地方政府基础建设和公共事业产生的债务信贷化。
长期把财政支出建立在赤字财政基础上,尤其是政府信用做担保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投资到没有自偿能力和收益的建设项目上,这样的投资会给未来政府留下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一旦债务出现问题,地方政府就会把负担甩给中央政府,导致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 他不无忧虑地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分析认为,应该看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村庄尤其合理性,通过大规模融资推动城市,化建设,为中国应对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无论是从微观的风险管理还是从整个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存在明显的风险。”他表示,去年经济刺激下宽松的信贷投放环境,必然会鼓励一些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地方政府对信贷资金的低效滥用。投资的风险十分容易转移到中央财政或者商业银行体系。
他表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很不透明,有的地方政府自身也并不清楚不同层次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和担保状况。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目前主要依靠的并没有真正法律效力的财政担保等形式。据了解,发改委和财政部近期已经明令禁止地方以财政收入为地方融资平台做担保。融资平台总体上负债率都相当高,资本金普遍欠缺且偿债能力低下,责任主体十分模糊,如果出现偿还问题,商业银行实际上难以进行顺利的追溯。
巴曙松进一步分析表示,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获得大量的资金,在不少地方呈现出一些新的风险行为。首先,因为许多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土地收入等来偿还这些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容易对房地产泡沫形成显著的推动作用。其次,在具体的项目选择和决策上,地方政府替代企业,成为主要的决策者。这些投资不可避免地出现过于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或者贷款流向国家禁止的产能过剩行业。
“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进行大规模的借贷,还直接制约了宏观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使得明后年的信贷投放的调整空间极大降低。”他说,因为2009年启动的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不可能在明年或者后年因为信贷紧缩而使其成为“半拉子工程”,这样就在客观上倒逼明后年的信贷投放依然保持在相对的高速增长水平。
银监会三条整肃令
地方融资平台的膨胀好像一个潜藏决堤风险的大水坝。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
央行2010年工作会议明确,要合理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信用风险,加强贷款用途管理,防止变相使用银行贷款作为项目资本金;引导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在建、续建项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贷款投放。
在1月26日银监会召开2010年第一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重点提出金融机构要“全面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加强贷款跟踪检查。”
上述某直辖市银监局纪委书记向网易财经表示,银监会最新下发的文件,对评估和清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做出三条规定。
第一,在6月末以前,所有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必须打开项目“资产包”,解包还原,银行进行专项摸底清查。
各地银监局已经要求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逐笔梳理,审查资本金、现金流、项目投资收益、自偿能力等。缺担保的贷款,必须补齐;没有现金流的项目,重新设置抵押品;达不到贷款条件的项目,停贷或者收回;部分银行的大额集中授信,重新做银团贷款。坚决禁止地方融资平台多个项目打捆集中申请贷款。
上海银行一位高管向网易财经证实,各家银行目前都在方融资平台的工作摸底清查。“现在的关键先要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把„包‟打开,银行先弄清楚其中真实财务状况,才能决定是留还是走。” 据网易财经从上海银行同业公会得到的反馈,在该会组织专项座谈中,为摸清地方融资平台的“家底”,一些银行提出希望上海市政府公布各区的财政收入状况。
第二,严格控制地方融资平台新增贷款。
民生银行(行情 股吧)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网易财经,现在银监会要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项目贷款,新合同一律停签。曾经签过的合同,经过重新审查后,优先保证在建、续建项目。
“比如去年我和你签了10个亿的贷款协议,去年放了7个亿,剩下的3个亿今年继续放贷没有太大问题,但你说要再签10个亿就不可能了。” 该人士说。
第三,违规贷款责令整改并严格追究责任。
上述某直辖市银监局纪委书记告诉网易财经,地方融资平台清查中,发现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贷款过程中有失职行为,严格进行信贷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