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中共柳州市柳北区石碑坪镇纪委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这是党的十七大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反腐倡廉建设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努力适应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需要,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一、反腐倡廉建设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必然联系
1、反腐倡廉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作为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否则将直接影响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进程。当前,由于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存在,破坏了社会稳定,阻碍了社会发展,影响着社会和谐;这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所引发的矛盾,必须通过反腐倡廉建设来解决。实践也证明,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因此,反腐倡廉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落实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反腐倡廉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主要表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民主政治不断进步、先进文化得到推行,而反腐倡廉建设正是实现这些目标最重要的促进力量和有效途径: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发展民主、强化监督,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用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入推进;通过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倡导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3、反腐倡廉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和决定力量。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关系,就成为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只有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严肃惩处腐败分子,才能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和良好的党风政风,也只有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4、反腐倡廉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肩负着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执行情况的重要职责。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两大战略思想,监督检查这两大战略思想的执行情况如何,必然也成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而为改革、发展、稳定局面保驾护航,更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所在。充分履行职责,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纪检监察机关能发挥积极作用。
二、反腐倡廉建设要积极适应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要求
1、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建设,要更加注重树立服务发展、科学推进发展的理念。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重大社会矛盾包括社会和谐问题的基础。反腐倡廉建设必须紧贴中心、围绕大局,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服务。无论是部署任务、确定重点还是实施各项措施,都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来把握,都要以是否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来检验工作成效;要做到主动介入,围绕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落实开展监督检查,在突破难点、破解焦点、化解矛盾上下功夫,确保政令畅通;要注意把深化改革、推进发展中出现的探索失误和严重违纪违法区分开来,支持和鼓励一切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改革实践;要认真检查纠正影响和妨碍科学发展的问题,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破坏科学发展的人和事,坚决进行查处。同时,要遵循反腐倡廉建设的运行规律,做到科学推进、逐步深入,在正确判断反腐败形势的基础上,对反腐倡廉建设进行科学安排和有效实施,在战略上总体规划、战术上分阶段部署,既要切实抓好当前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又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性、预见性。
2、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谐社会是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贯穿到工作之中,心系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更加关注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凡涉及重大民生问题的决策,事前必须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吸收群众的智慧,体现群众的愿望,促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发展。
3、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建设,要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深化改革、创新制度、从源头上逐步化解矛盾的过程。反腐倡廉建设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尤其要注重治本,只有抓好治本,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要坚持不懈地抓改革、抓预防、抓制度,努力拓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在实践当中,必须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机制、权力社会监控机制和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科学运行与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要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着力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举措,不断深化、推进、提高防治腐败的功效。
4、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建设,要更加注重抓好统筹协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握全局,强化统筹协调意识。要统筹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思路同步谋划,把规范权力运作与创新监督机制同步要求,把严肃执纪与制度建设同步实施,寓监督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强化监督,使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统筹纪委组织协调与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反腐倡廉,促进形成全党动手反腐败的良好局面,通过健全机制、规范协调、理顺关系,形成反腐败合力;要统筹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协调发展,既要毫不放松地抓好惩治工作,又要加大防治腐败工作力度,克服把两者割裂开来,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惩治有所放松而又预防不力的倾向;要认真抓好《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着力在教育、制度、监督、改革和惩处等方面抓出成果,整体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要统筹纪检监察两项职能,注重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促进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廉洁高效。
5、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建设,要更加注重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刻认识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建设、以反腐倡廉建设确保科学发展观落实的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努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妨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类问题,努力从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为服务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保证;要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高市场经济知识的能力;要适应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和利益协调难度加大的特点,提高协调利益、服务大局的能力;要适应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提高依法执纪的能力;要适应发展党内民主和营造党内和谐氛围的要求,提高激发党的活力的能力;要适应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需要,提高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能力;要加强对对反腐倡廉建设与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三、当前纪检监察机关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严格遵守党章,加强监督检查,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政治保证。一是认真开展对党的十七大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持全党在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原则问题上的高度一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加强对宏观调控、“三农”工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等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弄虚作假等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加强对市场价格调控、节能减排、固定资产投资、土地管理、房地产调控等方面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开展督查,确保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三是针对优化发展环境、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安全生产和群众关心的其它问题开展执法监察,推进依法行政;四是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征地拆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合法利益。
2、深入反腐倡廉,严格廉洁自律,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作风保证。一是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同领导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创建工作,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二是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着力解决领导干部收受现金、参加赌博以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三是深入推进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继续抓好“政风行风评议”、“形象测评”等活动,督促机关部门切实整改基层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营造廉洁高效、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
3、推进改革创新,健全制约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证。一是进一步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和金融体制等改革,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杜绝和减少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二是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力度,逐步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监督,改革和完善监督机制,尤其在干部提拔使用上严格人事纪律,把好关口,坚决防止出现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问题。
4、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惩治腐败,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纪律保证。一是强化“有案必查,依法办案”的责任意识,树立办案为第一要务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的观念;二是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为重点,严厉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办工程建设、土地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企业、金融、组织人事、司法等领域的案件和商业贿赂案件;三是坚持办案和教育相结合。坚持一案一整改制度、一案一剖析制度、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制度。
第二篇: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学习胡锦涛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是指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和谐社会为环境、条件和保障;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这就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党中央的指引下,率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断克服简约化的陋习,按照规划蓝图,一笔笔描绘、一件件落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将会欣喜地看到,一个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成的和谐社会呈现在自己的面前。
关键词: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党提出了中国社会要求科学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中国发展所要构建的社会是和谐社会。
一、什么是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
(一)科学发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具体包 括以下四项内容:
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发展生产、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1、什么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一种协调的状况,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同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环境等之间的协调。广义的和谐社会就是科学发展观所涵盖的全部内容。狭义的和谐社会是指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的社会。而狭义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指狭义上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和重要意义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美好社会的理想。中共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是对人类文明中关于和谐社会的有益成果的吸收和借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性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发展。(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这六个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特征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治国理想,又是治国实践;既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又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二、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和谐,是在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前提下的和谐,是社会持续前进中不断 调适的和谐,是兼顾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关系的和谐,离开了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无法构建和谐社会,即使构建了,也是低层次的短暂的不稳固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而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和谐社会为环境、条件和保障。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必须要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两大支柱。当前群众对行业垄断、城乡差别、收入差距拉大等现象较为不满。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制,又要通过宏观调控,在二次分配中维护社会公平;既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谐社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衡和保障作用。
(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 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保护、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维护和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坚持依法治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坚持正面教育、顺气鼓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
(四)、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谐”一词的本意就是和睦、无冲突。但是这种稳定是相对的,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是通过发展来实现的,即发展是实现稳定和和谐的条件和手段。只有不断发展经济,使人们丰衣足食,生活才能和谐。贫困和不发展是稳定的最大破坏因素,同时也是和谐的最大的干扰因素。可见发展和稳定相互依存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改革则是达到这种状态的手段和途径。为此,我们要努力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体地说,要从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落实构建的条件和机制。一要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养。通过人的社会化机制,把社会成员培养成“四有”新人;通过不断的继续社会化,使社会成员能够恰当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以自己的合法 劳动从社会获取应得的利益,从而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通过社会化的主要手段,把社会成员培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人才,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要;二要通过社会阶层体系这一社会激励机制的建立,在合理的社会差别的基础上,注意激发社会活力,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位社会成员;通过社会流动机制,使社会成员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较低阶层上升为较高的阶层;三要积极调整社会政策,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构筑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发挥社会组织联系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相互协调促进,共同推进中国社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60年来,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使国家发展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灿烂的前景。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当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一五”规划的部署,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国民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科学发展方面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在推进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科学发展观在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实践上有了新的进展,这是最可宝贵的收获。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坚持科学发展的同时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四、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意义深远
(一)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给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
1、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当前,要认真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江泽民文选》全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的教材,学习《江泽民文选》,要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邓小平著作结合 起来,同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鲜经验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这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坚持和发展。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成为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先导。
2、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稳妥 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同社会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人民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发挥出来。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努力化解不和谐因素,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创造全社会更加团结和谐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千方百计增 加就业再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搞好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4、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我们党更加有效地完成人民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二)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这就要 求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党中央的指引下,率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断克服简约化的陋习,按照规划蓝图,一笔笔描绘、一件件落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将会欣喜地看到,一个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成的和谐社会呈现在自己的面前。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0月14日)〔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1日)
〔5〕胡锦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12月15日)〔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8〕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10月11日)〔9〕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12月3日)〔10〕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2月27日)
第三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
灌民委[2011]8号
关于印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支部:
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在民政系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现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灌云县民政局委员会
二O一一年六月十一日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
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民政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民政系统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开展,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在民政系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秉持强劲增势,全面跨越提升,加快转型升级,确保首战必胜”的工作要求,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自查自纠与落实整改、解决当前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着力提升各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公共管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全面推进灌云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
二、目标要求
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繁荣秀美幸福新灌云”的目标定位,通过扎实开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充分调动民政系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 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快构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局面,为夺胜十二五首战打下坚实基础。
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通过组织开展进位争先、岗位争先的竞赛活动,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目标意识和争先意识,进一步掀起大干当前的工作热潮,强力推进“三百”工程、大力兴办实事、切实改善民生,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通过“矛盾化解月,问题整改周,为民办事日”、领导干部下访回访、民情恳谈等一系列载体活动,组织和引导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体察民情、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大力排查影响和谐稳定的社会矛盾,着力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和疏导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理顺干群关系,解决信访积案,维护社会稳定。
服务人民群众。就是要通过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活动,组织和引导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认真落实帮扶责任,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帮助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活动安排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从6月份开始,到年底结束,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中旬一6月下旬)。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精心动员部署。党委召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对本单位活动作出安排部署。
2、认真学习讨论。各单位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县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和省市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开展“争当新时期沿海人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责任意识,动员和引导全系统上下抓紧行动起来,扎实做好当前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
3、营造浓烈氛围。要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广泛宣传主题教育的目的意义、具体要求和先进典型,营造强大的活动声势。
(二)排查整改阶段(7月上旬至11月下旬)。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深入排查突出问题。各单位要对照“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认真排查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问题;排查创争意识、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排查完成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对照“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认真排查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方面存在的问题;排查落实上级方针政策、关爱民计民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排查纠纷化解及信访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对照“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认真排查宗旨意识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落实和执行上级政策、依法依规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
2、制订整改落实方案。各单位要结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专题召开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要明确整改项目和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形成后报分管领导审阅,个人整改方案报单位主要领导审阅,并通过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做好公开承诺。
3、集中落实整改措施。一是开展“三百工程”百日会战,整合力量,强势推进,确保工作快节奏、进度超序时;二是开展岗位争先赛和结对赛,迅速形成抓落实的竞赛热潮;三是开展“矛盾化解月、问题整改周、为民办事日”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走进基层群众,解决突出问题,力争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一线;四是扎实开展“三走进、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动员机关单位和机关干部为基层、为群众兴办实事,真正把主题教育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三)巩固提高阶段(12月上旬一年底)。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召开推进会或观摩会。通过召开推进会或观摩会,推广先进单位的创先争优经验,掀起比学赶超热潮,促进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严明问责问效。对目标任务完成不力的单位实行诫勉谈话,落实问责措施;对重点信访积案采取督办制,集中力量解决一批影响全局的突出问题,及时跟踪重点问题的落实整改情况,通过销账方式,督促各单位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
3、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围绕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和服务对象代表对机关作风和服务成效进行满意度测评。向联系村、社区、企业发出调查问卷。依据测评和调查结果,表彰先进单位。
4、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向纵深开展。
5、召开总结大会。总结活动开展情况,部署深入推进工作。
四、总体要求
1、落实领导责任。局党委成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周组织一次会办,每月向党委汇报一次活动开展情况。各单位也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工作机构,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2、周密安排部署。各单位要按照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坚持标准,细化目标,从严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主题教育。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活动方式和载体,努力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全系统 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深入细致地排查问题,切实有效地推进整改,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推进落实到位。党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将采取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活动进展,通报活动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对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的,及时提出批评,要求限期整改。
3、搞好典型宣传。要结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在全系统积极选树一批推动科学发展的先进典型、促进社会和谐的先进典型、服务人民群众的先进典型,采取基层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做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服务人民群众的表率,努力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4、坚持统筹兼顾。要把主题教育与扎实推进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确保完成“三百”工程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既要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既要注重查找不足,更要立足真抓实干,以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来检验和衡量主题教育的成效。
第四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强化全乡卫生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全系统干部队伍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能力,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开展,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根据我院实际,制定“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秉持强劲增势,全面跨越提升,加快转型升级,确保首战必胜”的工作要求和局年初提出的“围绕一条主线、健全两大体系、搞好三项活动、突出四项重点、解决五个问题”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自查自纠与落实整改、解决当前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着力提升各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行政及业务管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全面推进下车卫生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
二、目标要求
围绕县委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繁荣秀美幸福新灌云”的目标定位,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健康需求为中心,以服务民生为天职,以群众满意为追求,以构建和谐为宗旨”的原则,通过扎实开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充分调动全乡卫生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快构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局面,为夺取十二五首战必胜打下坚实基础。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通过组织开展进位争先、岗位争先的竞赛活动,强化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目标意识和争先意识,进一步掀起大干当前的工作热潮,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推进重点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通过“矛盾化解月,问题整改周,为民办事日”、领导干部下访回访、民情恳谈等一系列载体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和疏导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理顺干群关系,和谐医患关系,解决信访积案,维护社会稳定。
服务人民群众。就是要通过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活动,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认真落实各项卫生政策,认真组织实施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创新服务机制,解决人民群众在医疗保健方面提出的新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活动安排
“推动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从6月份开始,到年底结束,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中旬——6月下旬)。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精心动员部署。召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活动方案。
2、认真学习讨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县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和省市县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开展“争当新时期沿海人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重大决策部署的责任意识,动员和引导全体系统上下抓紧行动起来,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和谐卫生、民生卫生这个目标,扎实做好当前工作。
3、营造浓烈氛围。要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强大的活动声势。
(二)排查整改阶段(7月上旬——11月下旬)。重大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深入排查突出问题。各单位要对照“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认真排查各项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问题;排查创争意识、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排查完成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方面的问题。要对照“促进社会和谐”和“建设和谐卫生、民生卫生”的要求,认真排查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排查落实上级方针政策、关爱民计民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排查纠纷化解及信访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对照“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认真排查宗旨意识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落实和执行上级医改政策、依法依规行政、依法依规行医方面存在的问题。
2、制订整改落实方案。结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专题召开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要明确整改项目和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科室和责任人。
(三)巩固提高阶段(12月上旬——年底)。重点抓好以下两项工作:
1、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围绕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向基层单位和群众发出调查问卷。依据测评和调查结果,表彰先进科室(组)。
2、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向纵深开展。
四、总体要求
1、落实领导责任。院成立“推进可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主题活动领导小组,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2、周密安排部署。坚持标准,细化目标,从严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主题教育。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活动方式和载体,努力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搞好典型宣传。要结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做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服务人民群众的表率,努力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4、坚持统筹兼顾。要把主题教育与扎实推进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确保完成医改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争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既要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既要注重查找不足,更要立足真抓实干,以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来检验和衡量主题教育的成绩。
第五篇:以园区建设为载体 推动农村科学发展
以园区建设为载体 推动农村科学发展
——对蓝山县大洞办事处大洞村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蓝山县委副书记 蔡建军
大洞村位于蓝山县东北部,与郴州市嘉禾县塘村镇相邻,省道S324线穿村而过,距蓝山县城25公里,距嘉禾县城15公里,距临武县城35公里,距塘村镇不到2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251户,1411人,有水田600多亩,旱土1200亩,山地4000多亩,享有“湖南黄花梨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在办事处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该村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突出生态农业和铸造工业两大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水果、生猪、铸造、运输等产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科学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该村有铸造为主的民营企业26家、水果3000多亩、规模养猪场9家、运输车辆41台,2008年该村生产总值达到9129万元,农民人平收入达到6470元。全村有丰田、别克、本田等中高挡轿车12台,户平摩托车1.5台,是蓝山县闻名的小康示范村,也是主动化解宗族矛盾、共建和谐社会、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先进典型。
一、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为园区建设凝心聚力。富袋先富脑,治穷先治愚。由于历史原因,该村与嘉禾县塘村镇清水村积怨较深,过去存在越穷越打,越打越穷的械斗现象,曾一度被称为蓝嘉边界的“火药桶”,曾是省政法委挂牌整治的重点单位。为此,村支两委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接塘村,发展大洞,以邻为友,共同发展”的思路,引导村民思富思进,着力化解矛盾、共创边界和谐,谋求共同发展。一是以开放的心态求发展共识。该村村支两委干部主动找到清水村,通过交心通气,达成了“平等协商、友好交流、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共识。同时,依法处理破坏边界稳定的行为。自此,双方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往来也日渐频繁,睦邻关系日趋友好。二是教育年轻人树立发展观念。过去的一些宗族矛盾多因年轻人引发。为此,村支两委把对年轻人的教育与管束作为维护边界稳定的重点。村里以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年轻人把心思用在“三学三比三求” 上,即学文化、学技术、学本领,比才干、比富裕、比文明,求进步、求和谐、求发展。从此,宗族不再介入治安和其他纠纷。三是积极引导村民致富奔小康。村里大树特树致富典型,引导村民树立“劳动光荣”、“致富光荣”的观念,改变“有事不找政府找族长”的传统思维。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导,在村里逐步淡化宗族观念,形成浓厚发展氛围,从过去的“以邻为壑”转变为“以邻为友”。和谐边界的打造,为大洞村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坚持科学发展思路,为园区建设夯实基础。该村按照“开放活村、农业兴村、工业强村、生态养村、和谐美村”的发展路子,以建设新农村、展现新风貌为目标,确立了“建农业生态园,走工业强村路”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思路,在全村水田、山地兴办农业生态园,发展水果、烤烟种植和生猪养殖业;在省道S324沿线兴办工业园,发展铸造业。一是着力打造农业生态园。大洞村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为做活农业产业化这篇文章,村支两委想尽一切办法,捕捉市场信息,瞄准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黄花梨、烤烟、生猪为主的支柱产业和基地+协会+市场的经营模式。目前,该村共发展以黄花梨为主的水果3000多亩,其中黄花梨2200余亩、葡萄500余亩、冬枣300余亩。兴办规模养猪场9个,其中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6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3户。2009年共种植优质烤烟500亩,预计可交售烟叶1200多担,产值达125万元。二是着力打造铸造工业园。该村依托塘村铸钢集散地,通过外引内联,实现了打工能人回乡、建设资金回流和发展信息回归,沿省道S324线建成以铸造为主的工业园区。目前,园内企业达26家,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5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9家,整个园区年产值达1.3亿元。如华兴钢锄厂由村里的3名打工能人联合兴办,总投资1170多万元,年产值4000多万元,主要生产农具、刀具等产品,拥有华兴、双马等20多个注册商标,产品远销广东、海南以及东南亚地区。工业企业的崛起,为700余名农村劳动力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平均月薪在1500元左右,成为附近村民包括外地农民务工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着力狠抓招商引资,为园区建设增添后劲。园区要做强做大必须有投入,上项目。大洞村始终把项目作为加快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依托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特色产业,走出去、引进来,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目前,铸造工业园已有入统规模工业企业6家,一季度完成工业产值5309万元,同比增长1.78倍;已投产可入统的企业3家(雄发铸造厂、杨忠钢锄厂、九八铸钢厂),年产值达3800万元。今年新引进企业5家,均为一般纳税人,其中已注册2家(钜铭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佛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正在注册3家(华阳铸业工贸有限公司、刀王刀具厨具有限公司、大洞乙炔厂),5家企业总投资达7500万元,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年税收500万元。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对投资大洞工业园兴趣浓厚。为格力空调配套生产压缩机汽缸的钜铭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一期投资1500万元,价值400万元的机械设备正在安装,5月份可实现投产,年产值可达3500万元;上市企业、激光切割机亚洲十强企业、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深圳大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拟购地30亩,一期投资2000万元,年产值将达3000万元。这些企业的入园,进一步为园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建设构筑平台。大洞村在抓园区产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品味和树立村级形象,促进全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营造农村新环境。一是抓村庄道路建设。采取“上级拨一点、能人捐一点、村民筹一点、集体出一点”的办法,投资101万元,修建了环村和连接自然村水泥路5500米,安装环村路灯15盏,整修果园机耕路3000米。二是抓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117万元对1300米农田水沟及8座堤坝进行加固拓宽,改善了550多亩农田的排灌,实现了旱涝保收。三是抓村庄环境建设。大力实施“三清三改”工程,美化村容村貌,共清除房前屋后垃圾603吨,清淤泥452吨,改善村民饮水157户,改厨126户,改厕119处,清理拆除废旧空心房150多处、200余间共4000多平方米,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四是抓文化娱乐场所建设。投入55万元新建了一栋130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和高标准的灯光球场,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新风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为园区建设搞好服务。随着农业生态园水果、生猪、烤烟和工业园铸造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该村认真总结过去重一二产业、轻第三产业的思想,突出发展以运输为主的服务业,并根据村民运营的特点,组织成立了三个运输队伍,切实为园区建设搞好配套服务。一是货物运输队,拥有12台东风牌大货车,主要负责水果、生猪、工业产品及原料的运输;二是工程运输队,拥有翻斗车19台、铲车5台、挖机2台,主要为村里及周边地区的基建工程服务;三是公路客运队,拥有10台中巴车,主要从事嘉禾至塘村、塘村至蓝山线路的客运。此外,建筑、酒店等行业也发展迅速,全村有建筑工程队3个,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有60多名,塘村镇5家大酒楼就有3家是大洞村村民投资兴办。
二、园区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大洞村园区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离打造铸造产业基地,形成铸造产业集群园区和建设高效农业生态示范园区仍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力问题。电力问题是制约铸造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瓶颈问题,也是园区各铸造企业主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现大洞村26家铸造企业,若遇枯水季节,大部分铸造企业根本无法正常生产。加上新引进的5家企业,若满负荷生产,用电缺口相当大,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加上线路设备的老化,供电质量不稳定,铸造企业也因供电质量不高受到不小损失。
二是用地问题。工业园区的扩建,需要大量的土地,由于在国家土地政策相对宽松的时候没有进行土地储备,目前没有可储备用地,发展铸造产业建厂扩厂用地比较困难。一方面现园区境内的26家铸造企业,用地100多亩,都没取得正式用地手续;另一方面若按规定办理用地手续,以每亩6万元左右计算,约需资金近700万元,各企业主难以承受。由于用地方面的原因,导致铸造企业发展壮大比较困难,相当一部分企业主都想扩建自己的铸造厂,但受土地的禁锢比较大。
三是用水问题。大洞境内没有大的河流,当地居民基本上依靠地下水生存。随着种养业和铸造企业的发展,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用工人数的增长,工农业用水量将不断增加,水源问题也将是制约园区建设的重要因素。
四是规划问题。虽然村里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规划,但对园区建设的规划不够,特别是对以铸造为主的工业园区的祥规欠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铸造企业基本上呈分散状态,没能很好体现集聚效应。大部分铸造企业都是企业主私自从老百姓手上租地或用自己的土地建铸造厂房,没有什么规划性可言,有的铸造企业资本积累增加一点,厂房就扩大一点,既缺乏科学规划,又不利于长远发展。
五是融资问题。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大洞工业园铸造业发展壮大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园区内的铸造企业提出扩厂的有60%以上,因各铸造企业所占用的土地未能办理国土使用手续,不能利用国土手续贷款,因而普遍都缺乏资金。据了解,目前26家铸造企业总投资近1.3亿元,但贷款只有159万(其中往嘉禾县银行部门贷款100万,蓝山县银行部门贷款59万),基本上是靠企业自身的资本原始积累扩大规模。
六是税费问题。铸造业是高耗能产业,也是高税收产业。按国家税收政策有关规定,生产性企业年总产值达100万元以上的,应定为一般纳税人,按17%的税率征收税费。同时,国家税收政策对铸造行业回收废旧物资利用和用电方面可进行税收抵扣,抵扣率达11%,即铸造行业到国税部门申办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后,可享受这一政策。与我县相邻的嘉禾县塘村镇境内的铸造企业基本上都申办了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享受了11%的税收抵扣,实际交税为6%,因而该县的铸造业快速发展,在湖南享有“铸造湘军”之称。而我市在申办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管理上很严,在具体办理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园区现有铸造企业都未能申办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绝大部分铸造企业不愿申报为一般纳税人,这种状况迫使园区铸造企业不能做大做强,只能停留在发展小型铸造企业的档次上。
三、加快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要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农村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五高”、突破“五难”。
要实现成功的园区开发,首先是要坚持五个高: 坚持高规格认识。要享受县工业园区的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优化发展环境的治理力度,严防“三乱”反弹。始终坚持“发展大洞,对接塘村”的思路,确保边界的稳定,为园区的发展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除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同意外,严格禁止各相关职能部门随意进入园区进行检查和收费,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要主动为园区排忧解难,为园区多服务、服好务,多为园区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必须进一步引导群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把发展作为所有问题的关键,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树立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
坚持高起点规划。借助农业生态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大胆地突破和拓展新农村建设,规划部门应积极支持,按照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相对集中、分期实施、持续发展的原则,整合优势,科学地进行功能区定位,使之成为一流的农业生态区、一流的工业区和一流的新农村建设区。特别工业园规模要充分考虑国家的土地政策和电源、水源供应情况,可作近期和远期两种规划,近期规划为2009—2013年,用电12000KVA以内,用水按综合用水量600公斤/天/人计算,用工5000人,水厂规模要达到1200吨/天,用地规模以5平方公里为宜;远期规划2013—2020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做大。
坚持高标准建设。“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常规的“三通一平”,即水、电、路和土石方平整等,都必须严格按规划进行统一建设,确保铸造企业进驻园内就能开工生产。同时,要着力加强水厂建设。要充分考虑随着铸造工业园和农业生态园的不断扩大,供水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因此,要加大寻找水源的力度,并进行科学论证,切实保障工农业发展和当地居民的用水供应。
坚持高质量引进。园区的生命在于企业的质量,一流的园区要有一流的企业来支撑。从长远来看,企业的档次、品牌和形象就是园区的档次、品牌和形象,特别是在当今严格的用地政策面前,更应把有限的工业用地出让给一流的企业,把“用武之地”配给真正的“英雄”,使每一寸土地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坚持高速度推进。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并明确一名县级领导担任组长,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农业、林业、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协调有关工作,为农业生态园区和铸造工业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洞办事处党委政府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园区建设的相关工作。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尽快成型,严防开而不发,要坚持“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牢固树立只争朝夕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无处不在,只有坚持高速度推进,保持高效率的运作和服务,才能使农业生态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胜人一筹。
其次是要突破五个难:
一是突破用电难。俗话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电力是工业的基础。”必须千方百计突破电力瓶颈问题,没有稳定的电源和高效的电网,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开发无法进行,必将成为空话,特别是铸造工业园区的建设,电力就是第一生产力。县委、县政府必须站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农村科学发展的政治高度认识和看待这一问题,提上重要议事议程,要加大110KVA变电站建设力度,大力改善供电线路和供电设备,想方设法优先保障园区的用电需求,确保供电质量。
二是突破报批难。目前正值国家对非农用地的从严调控,实行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的指标控制,违法用地将追究法律责任,国家从战略高度,保护基本农田,以保证必要的粮食生产,这也是我们生存的需要,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这个原则下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大洞工业园区的扩建基本以旱地和荒地为主,发改委、规划和国土部门必须加强协调,及时报批,及时为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服好务。三是突破征地难。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对农民来说很难接受,因此,我们要坚持开发不忘老百姓,坚持把农民的合理要求和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农民奔小康的重要载体,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依法征地,妥善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对极少数过高甚至是无理要求的,除传统的说服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外,还应有依法办事等硬的一手准备,对趁机敲诈、无理阻绕和扇动群众闹事,影响园区建设的应及时依法予以处臵。
四是突破筹资难。园区农业产业和铸造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不能单纯依靠自身的积累,应大力拓宽种养大户和企业融资渠道。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鼓励民间资金积极投入。要协调好信贷部门,大力支持园区种养大户和铸造企业的发展,当前我县信贷部门的存款资金将近20亿,而贷款资金仅有5亿多,存贷的反差相当大。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做好协调工作,积极争取信贷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动企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我县已向省里争取到的优惠政策,尽快组建信贷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五是突破发展难。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战略决策,主动争取省、市的优惠政策,主动对接沿海地区铸造产业转移,把园区产业做大做强,特别是要尽力协助各铸造企业主申办废旧物资回收公司执照,切实解决铸造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障碍。同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规模、财力、生产产品的结构特点、性能要求、批量大小等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步伐。要帮助农业生态园区种养大户拓宽农产品的提质增值渠道,通过技术改良、定单农业和包装加工等形式,着力提高黄花梨、葡萄、冬枣、烤烟和生猪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