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镇政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17:4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乡镇政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乡镇政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当前乡镇政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乡镇政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在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中,乡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面了解当前我县乡镇政权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和提出新形势下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调研。近年来,我县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通过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乡镇财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持了乡村干部队伍的基本稳定,保证了乡镇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保障了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对面上的情况进行调研的同时,深入石塘乡进行蹲点调查,就乡镇政权建设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的建议意见。

一、乡镇政权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县乡镇政权建设仍有些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1、乡镇职能错位,条块关系较乱,责权利不相配套。乡镇都设有党委、政府和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大有1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乡镇党委有6项职责任务。在乡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职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出现,管的事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乡镇就像一个“无限责任公司”。乡镇的基本职责是提供辖区范围内村(居)民需求的公共品和服务。乡镇职能的不稳定,造成不少的乡镇虽然干部叫苦叫累,但群众却并理解、并不满意。税费改革后,乡镇究竟要管什么、怎么管,这一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在乡镇运行机制中,事业单位的管理普遍存在着条块分割、管用脱节、政事不分等问题。一些“有权、有钱”的部门人、财、物权纷纷上收,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任务都还是下达给乡镇,导致乡镇承受了过重的责任负担,出了问题是“属地管理”,板子打在乡镇。由于权属不明,造成乡镇责任与权力的失衡,这无疑给乡镇的宏观掌控增加了难度,很难形成工作合力。有人把乡镇干部形容为“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力,无限大的责任”,上级部门对乡镇的考核检查也过多过频,除了一票否决项目和各种类型的责任状外,还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部门的考核指标。乡镇干部责无旁贷,肩负了原本不应由他们承担的责任,一年到头只能硬着头皮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督促、检查和考核。由于责、权、利不相配套,致使大部分乡镇想干点事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2、机构设置臃肿,富余人员过多,行政成本偏高。乡镇内部机构设臵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石塘乡来说,除了设立党群、农林水电、城建国土、招商、公路、计划生育、综治、机关后勤等办公室外,还有乡属及县直有关部门派驻的乡联校、水电站、粮站、卫生院、畜牧站、农技站、国土所、财政所、司法所、民政所、经管站等10多个站所。从表面上看,乡镇机构行政编制突破的不多,但乡镇实际用人数量大都超过了编制数,石塘乡机关现有干职工72人,其中在岗的45人、退线退休的14人、持卡外出的10人、临雇人员3人;行政编制的干部只有22人,其他站所干职工有47人,仅国土所就有16人,财政所有8人,计生所也有8人。并且乡镇每年都还要考虑一定数量的退伍军人的安臵、离退休老干部子女和个别下岗特困人员的照顾等,致使冗员剧增。虽说乡镇干部工资由县财政全额供给,但其福利补贴及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临雇人员等的工资福利,再加上办公、差旅、招待等费用,一年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每人每年的行政成本只按1万元来计算,全年乡机关就需支付100万元以上。

3、干部队伍不齐,工作作风飘浮,执政水平较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一支靠得住、有本事、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乡镇干部队伍。从乡镇干部队伍的现状看,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知识结构不优。党务型干部多,经济型干部少,在职教育多,“科班”出身少,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严重。石塘乡机关干部中真正学农技、经营、管理专业的只有6人,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的更是少之又少,且有45人为高中或中专文化。从现状分析,大多数乡镇干部的经济知识、法制观念、实用技术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作风不实。部分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想事干事的热情,办事拖拉,作风飘浮,真正下基层深入到群众中的少;有的对工作冷淡,对群众冷漠,遇事应付,得过且过,纯粹是混日子;有的互相推诿扯皮,甚至闹不团结,既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也耽误了一方事业。三是执政水平不高。一方面,由于乡镇干部待遇不高,致使一些年轻、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纷纷下海淘金。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与农民对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和基础设施改造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虽有为民办事之心,却无帮民致富之策,不能很好地为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在领导群众致富、促进农业增效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思路不清、办法不多。

4、财政负担沉重,经济基础较差,农村发展缓慢。由于过来基础建设投入大、垫税集资无限制、机关人员增加、乡镇财务管理不善等原因,有的乡镇本级财政已到了“极限”或“崩溃”的边缘,旧的债务无法化解,新的债务仍在不断生成。石塘乡财政共负债460多万元,其中个人集资借款和银信部门贷款达230多万元,每年还要支付近20万元的利息,财政运转相当艰难。有的乡镇一年到头要账的不断,要确保乡镇机关正常运转都非常困难,根本无从谈发展经济。乡镇一级财政收入的渠道越来越窄,争取资金的门路不多,又不能向群众收取,财源基本枯竭,靠有限的转移支付毕竟是杯水车薪,债务无法化解、开支无法保障、干部待遇无法到位,这始终是乡镇财政的一大顽症。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面对步履维艰的财政现状,乡镇要履行好维护公共安全、调处民事纠纷、建设乡村公路、组织区域内防洪抗旱以及水土整治、基础教育、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社区管理服务等职责,便显得无能为力,以至几年下来,乡镇面貌依然是山河依旧,学校年久失修,道路泥泞坑洼,机埠设备老化,一些公益事业出现了撂荒现象。

5、政府诚信缺失,群众不打收条,工作开展较难。现行的乡镇运行工作机制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造成了政府诚信力的缺失。一是自利性目标使乡镇政府成为与民争利的不受欢迎的政府。乡镇财政包干制度确定后,由于大部分乡镇无法保障干部的正常待遇,于是将自身的工作利益夹带进部分工作之中,使得干部形象变差,群众认为:乡镇干部上门不是要钱就是要命。二是政策的执行性使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大受影响。比如计划生育,国家有奖罚规定,乡镇由于经济原因,有的只执行处罚,不兑现或不能全部兑现奖励政策;有的地方五保户长期得不到足额的补助款;国家下拔的救灾救济款被县乡指定到关系户或关系村,有个别的还用于对一些村干部的奖励或补助;粮食直补款很难发到群众手中,常被乡、村两级截留和克扣等。对国家惠民政策的截留使群众对政府的公益性提出了臵疑。三是债务急剧增多使乡镇政府信用度降低。欠干部工资、欠各类工程款、欠商店购物款、欠饭店招待费、欠五保户和现役军人的补助款、欠银行信用社的借贷款、欠民间的集资款、欠乡村干部代交的税费款等,致使群众对有的乡镇不相信了。还有税费尾欠无法平衡,对个别部门的乱收费无力约束,对群众的公共需求不能满足等问题,也使得群众对乡镇政府的期望落空,他们不再太多的依靠乡镇。四是乡镇班子、干部本身的不律造成在群众中的形象越来越差。有的乡镇主职变动过于频繁,工作无长远规划,一人一个思路,劳民伤财,承诺要办的实事成为空头支票;部分乡镇工作不透明、作风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个别干部不注重自身形象,吃喝玩乐、索拿卡要,不能依法行政,这些都严重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影响了政府威信,导致党群、干群间的磨擦和冲突日益增多,农民信访与上访呈上升趋势,有的问题积累日久便引发群体闹事,甚至发展到围攻乡镇政府、越级上访。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干部下村组开展工作,群众自然不会理睬、不会支持,甚至对着干,乡村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乡镇政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1、乡镇体制不顺。主要是现行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乡镇发展的需要。比如在财税上乡镇没有税收执法权,不具有收税的职能,却必须完成税收任务;在进人上不管是主管部门批准的,还是由组织人事部门安排的,乡镇都只能无条件接受;在权力上乡镇对一些属条条管理的事业单位,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控和指挥,乡镇的服务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但却必须承担这一切责任。

2、干部教管不严。有的乡镇在乡、村干部的教育管理上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工作靠号召,学习就念报,纪律凭强调。对乡、村干部的学习教育抓得不经常。由于缺少政治学习,部分干部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由于缺少业务学习,部分干部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服务于人民群众,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服务的本领与手段;由于缺少政策法规学习,部分干部不能做到依法行政,甚至人为地激发一些矛盾和纠纷。对乡、村干部的管理要求不严格。乡镇在督促干部转变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上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督查、激励、惩处机制,即使有制度往往也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就是落实不到执行上。

3、民主监督不力。有的乡镇有扣克和挪用项目资金、搞劳命伤财的政绩工程、工作上有严重不作为的行为,对这些乡镇集体的违纪行为,缺乏一套真正管用的监督约束机制,更不能有效地进行查处和惩治。虽有人大、审计、纪委、检察等众多的监督,但由于种种原因,部门的监督总显得有心无力、无能为力。事实上,正是由于部门的监督不力,才导致有的乡镇或主要负责人用权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有人小孩等钱上学、家人急需治病,拿着乡镇的欠条多次讨要,却被告之“新官不理旧账”,如此种种情况,乡镇政权在群众中的威信自然难以树立。

4、工作环境不优。在落实“三农”政策上,中央的一些惠农政策经过省、市、县三级后,有的就已经走样变味,比如有的支农项目建设资金、乡村公路建设和转移支付资金等,不仅县市配套资金很难到位,反而对下拨资金有的还要层层扣克,留给乡镇一个大的缺口。在体现人文关怀上,由于诸多原因,上级对乡镇工作和干部的重视不够,考核检查多,指导帮扶少。加之干部本来少得可怜的福利待遇都很难到位,而且每年还要因垫税、办公、出差等垫付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大减。在工作基础上,绝大部分村同样都是负债运行,部分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工作不得力。有的村组干部和党员思想退化,他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但不能带头支持乡村工作,反而给乡村出难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在舆论导向上,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对乡镇的负面宣传报道较多,有的甚至贬低、丑化了乡镇干部,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群众,造成群众对乡镇干部不理解、不信任。

三、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宏观政策,明确乡镇的定位、职能和权责。

1、要明确乡镇是什么。乡镇本是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是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前沿指挥所,也是面向“三农”问题最直接的政策实施者和执行人。但是随着农村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税费改革和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乡镇的定位随之发生了变化。新时期乡镇如何定位,乡镇体制如何改革,上级组织应给予明确的界定。

2、要明确乡镇干什么。从本质上讲,乡镇的性质和职能是服务于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乡镇必须从“全能型政府”、“无限责任公司”中走出来,要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农民群众的需求,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指导员、服务员和组织者,使乡镇由行政命令和管理型政府向主动服务型政府转变。

3、要明确乡镇有什么。这是乡镇的权力与责任问题,乡镇有什么样的责任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权力,应做到责权一致、人权事权一致。要明确和理顺县主管部门派驻乡镇机构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乡镇工作职能和权力。对专业性不强且与乡镇自身工作联系较紧的站所,如经管站、畜牧站、文化站、水管会、计生所、司法所、民政所等,应将其管理权下放给乡镇,由乡镇统一管理。对业务性较强的涉农性站所,如国土所、财政所、农技站等,应实行双层管理,以乡镇管理为主,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对执法性或垂直管理的站所,如派出所、法庭、工商所、税务所、供电所等,要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他们的监督管理职能,其工作考评、干部考核评优、晋升晋级、人事调整,主管部门应征求乡镇党委的意见。

4、要明确乡镇改什么。一是要规范乡镇的机构设臵,要大力整合乡镇内部机构,建议将机构设为党政综合、社会事务、经济服务三大板块。此外,各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设立服务机构。如文星镇可单独设立社区管理与服务办公室等。二是要推进干部的优化组合,要采取“公开竞岗、双向选择”等方式,重新调整人员安排,优化人员组合,建议党政综合、社会事务板块各安排四分之一左右的干部;经济服务板块安排二分之一左右的干部;由七站八所归并后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社会事务中心,可安排1到2个乡镇副职担任负责人,原各站所保留2到3人,履行归口业务职能。三是要搞好富余人员分流,对临雇人员和吃“空饷”人员要坚决清理清退,实行政策性分流;对男性年满52周岁,女性年满50岁的人员要动员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实行内退性分流;对站所富余人员实行轮岗制分流;对有创业门路和社会关系较好的人员,鼓励其外出创办、领办经济实体,或招商引资,实行发展性分流。县委要及时出台鼓励乡镇干部分流的政策意见,规范分流的有关程序和手续,支持和帮助他们自主创业。同时,对创业有成就的人员,可优先提拔到领导岗位任职。

(二)、坚持标本兼治,切实优化乡镇发展环境。

1、增收减负,打好乡镇引领地方发展的基础。一是要大力发展乡镇经济,促进财政增收。各级要加强对乡镇的指导,帮助乡镇理清发展思路,支持乡镇加快发展。要通过加强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和政策扶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把好的做优、优的做大,形成特色规模效益,引导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动部门要制订农村劳动力转移具体方案,建立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务工收入。要着力发挥特色资源、传统产业、区位条件等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培植特色工业,壮大财源、税源,增加乡镇财政收入。二是要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乡村的投入。要全面落实中央各项支农富民政策,出台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奖补办法,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对乡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比重,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为农村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现有的资金下拨方式,将转移支付直拨乡镇,变资金“部门掌握、乡镇争取”为“乡镇掌握、部门监督”,切实防止部门对资金重管轻用以及随意分配现象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要多渠道化解债务,减轻乡镇压力。要大力盘活闲臵资产,采取拍卖、租赁、臵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使闲臵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最大经济效益。要依法征收以农业税为主的各类陈欠,填补乡村因垫税而形成的三角债。要降低乡镇各类高息贷款和集资款利率,一律按当前银行最低利率予以砍断结算。要有针对性地对历史债务进行处臵消化。同时,要实行新债责任追究制度和乡镇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坚决杜绝新的债务发生。

2、优化环境,增强乡镇干部的工作信心和热情。一是要优化政策环境,让乡镇干部看到政治前途。首先要从政治待遇上重视。县委在干部的调配上要注重向乡镇倾斜,对长期在乡镇工作,尤其在艰苦环境下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选拔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要从在基层工作、经过基层锻炼、群众公认的乡镇领导干部中选拔,形成“干部下乡镇、乡镇出干部”的正确导向。其次要从财政政策上倾斜。要改革乡镇税收征收体制,适当降低税收包干基数,给乡镇预留一定的可用财力。在税收分成和办公经费方面要实行一些优惠倾斜政策。再次要从生活困难上关心。要建立领导干部谈心制度,经常与乡镇干部开展谈心活动,及时了解情况。要建立乡镇干部人文关怀制度,完善乡镇机关干部工作、生活设施,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乡镇干部家庭,要从物质、精神和工作岗位上进行具体帮扶。二是要优化工作环境,让乡镇干部能全心投入工作。要逐步减轻和缓解乡镇工作压力,针对乡镇工作“责任状”、“一票否决”满天飞的问题,上级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清查工作,对与乡镇工作联系不紧密地要限期废除;对确需乡镇完成的要科学核定标准,使乡镇干部能集中精力来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实际问题。要强化部门服务意识,县直机关部门在工作指导上要强化为基层服务、替基层干部着想的意识,不要下脱离实际的“硬”指标,不要把工作难题、负担转嫁给乡镇,不要唯部门利益是图,在执行上级各项惠民政策上要尽量少打折扣或不打折扣。要压缩“文山会海”,把乡镇领导干部从过多的会议和应酬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搞建设、谋发展、抓服务。三是要优化舆论环境,让乡镇干部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县委要经常组织开展优秀乡镇党委、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优秀乡镇干部等评选活动,及时发现、总结乡镇干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要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乡镇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乡镇干部,支持乡镇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着眼队伍建设,提高乡镇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

1、合理设置领导班子职数和职位。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严控乡镇班子职数。根据目前乡镇的规模,在今年即将进行的乡镇政府、人大换届选举中,乡镇人大、政府班子应以现有的党委班子为主体,采取交叉兼职的模式备配。

2、切实加强乡镇干部的教育管理。要结合中央和省委出台的先进性教育六个长效机制文件,制订加强乡镇干部经常性教育培训的具体办法。要以“勤修为政之德、善谋富民之策”、“忠于党和人民、忠于事业”为主题,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乡镇活动。每年有计划的组织乡镇干部进行专门培训和挂职锻炼,着力提升乡镇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执政能力,特别是要提高科学决策、攻关破难、依法行政的能力。要加大乡镇干部的交流力度,定期对乡镇一般干部进行跨乡镇或部门交流,把交流与干部的培养使用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做到从工作上留住人、政治上激励人、生活上关心人。要采取设立乡镇干部津贴等方式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的待遇,让乡镇干部有为民办实事的愿望和热情,能安心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在基层。

3、健全和完善管理监督制度。一是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对乡镇现有的日常管理制度进行统一规范,重点建立和完善学习、出勤、考勤、值班、会议、联村包户、机关管理等制度,狠抓制度的兑现和落实,促进乡镇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和工作行为的进一步规范。二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有错无为问责机制,出台乡镇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乡镇干部实行绩效管理,对成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要予以表扬和奖励,特别突出的要予以提拔使用,对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要及时调整,对违法乱纪的要严肃惩处。三是健全民主监管机制。要完善乡镇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制度。要坚持乡镇党务、政务和财务定期公开制度,对乡镇全年工作规划、重大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等事项要进行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乡镇事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要完善乡镇干部目标承诺和述职评议制度,组织部门要定期组织乡镇党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评议乡镇领导班子的履职情况。要建立县委巡视组制度,定期督查乡镇班子建设和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第二篇:对强化当前基层政权建设的思考

对强化当前基层政权建设的思考

发表于:2011-11-01 11:02:15 作者:唐文峰

基层政权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执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基层的贯彻执行,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基层政权重在基层,直接面对群众是基层政权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处于“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位置,是连接国家与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发挥着重要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它所具备的基层性质和基础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总体而言,目前基层政权基础好,运转正常。但是,基层政权在运转中的一些问题也相当突出,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将对基层政权建设构成潜在威胁。

一、基层政权建设现状

我国基层社会行政“末梢”是农村的乡镇党委、政府,从政权初建到农村体制改革,通过理顺关系,分清职责,乡镇政权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基层政权建设也不断加强,基层政权也更加稳固。

(一)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完善。组织建设包括组织配套、干部配套、管理配套三个方面。目前从我国的乡镇来看,都有健全的党委领导班子和健全的政府领导班子,两个班子都有完善的议事制度和权利使用条约。从干部配套来看,乡镇一级基本上做到有职就有人。从管理配套来看,乡镇所有机构健全,职位明确,分工合理,已形成较良好的制度和规范。

(二)核心地位稳固,运转正常。绝大部分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能够带领一班人努力工作,积极应对由于农村改革而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推动由指令型向指导型的转化,努力提高服务意识。特别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是稳固的,也是坚强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乡村两级组织生活正常,法制化、制度化正深入人心,公民道德教育作用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并非“核心移位,大权旁落”。同时,乡镇秩序井然,既有短期发展目标,又有长远规划,有农村经济发展思路,也有财政增收路子,不少发展路子正在实施中。农民群众也普遍反映,现在的绝大多数干部服务态度好了,工作热情高了,办事能力强了,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少了。

(三)工作职能转变,形成共识。过去的乡镇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管春种、管秋收,要统筹、要提留,催还贷、催公粮、催税收”,随着全部免征农业税政策的实施,乡镇政府失去了以往的工作重心,原有的工作思路、方法、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政府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变已成为乡镇政府必然的选择。目前乡镇干部已明显感受到这种变化,绝大多数乡镇领导对乡镇政府工作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化有了共同的认识,并开始实施这种转化。

(四)干群关系密切,社会安定。过去农民负担过重,搭车收费现场普遍,农民不自愿、有怨言。原来征收农业税由镇村干部挨门逐户催缴,方法简单,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免征农业税后,农民不但不再缴纳皇粮国税,而且还能得到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补贴,群众消除了低触情绪,基层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乡镇干部也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了抓项目、谋发展上。

二、制约基层政权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权力和职能异化。从一些基层乡镇政权来看,乡镇政府过于重视管理而忽视服务,重经济建设而轻社会发展,“服务意识”较为淡薄,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权力的异化,制约了基层政权服务能力的建设。一方面,我国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的机构改革不到位,再加上上级的财政转移支付有限,各地的财政缺口不断壮大,使乡镇政府作为基层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因缺乏足够的公共服务资源,而出现无力提供公共服务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在近城的乡镇,城建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成为这些乡镇的工作重点,为加快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一些乡镇甚至动员全体干部职工投身到征地拆迁工作中去,加之征地拆迁工作的特殊性,不仅将自己立于被拆迁对象的对立面,而且更是无暇顾及社会事务公共服务,久而久之造成自身职能的错位和异化。另外,农村宗族和黑恶势力的有所抬头,对基层政权也构成了严重危害。如在农村村级选举活动中,一些大家族为本姓候选人拉票,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手段,谋取到村干部的位置后,再利用宗教势力,操纵或架空基层政权,轻视、绕开、排斥国家法律和基层政权的“权威”,甚至出现族权大于基层政权的现象,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乡镇政府为了使诸如征地拆迁等突击性任务能在短期内完成,引用社会力量乃至黑恶势力参与推进工作,不仅引狼入室,使自身工作的合法性受到质疑,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基层政权的自身形象。

(二)行政能力弱化。乡镇作为基层一级党委政府,对本地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理所当然地也应赋予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然而如今的基层乡镇党委、政府却是行政能力弱化,权力有限,责任无限。一方面,乡镇政府行政机构设置上普遍存在“条块分割”问题。有些理应下放给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却被上级职能部门所把持(这些职能大多有利可图);有些需要由上级职能部门业务指导和行政管理的乡镇事业单位,却被上级职能部门当作“包袱”甩给乡镇政府管理。尤其是前者,这些由上级职能部门实际管理的乡镇部门机构,往往不愿服从乡镇政府的管理或领导,理为严重的是,它们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着本来属于乡镇政府的职权,从而削弱了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权威,将乡镇政府架空、肢解为一级不完全的政府。这些部门机构住乡镇政府的房子,享受乡镇政府的福利待遇,对乡镇政府安排的工作却推诿的多,和衷共济的少,不受乡镇政府的“调遣”,而乡镇政府对这些部门毫无办法,“叫不应”也“管不着”,只好放任不管。由此造成乡镇一些全局性工作和特殊性工作落实难、管控难。另一方面,存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矛盾。我国政权运作是一种“压力型体制”,任务层层下压,导致各级政府和上级各部门将事权下移,最终都落到行政链条最低端的乡镇头上。乡镇头顶着计划生育、财政税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招商引资等“一票否决”的悬剑,加之近年来,乡镇政府求发展,保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紧张的财政状况也致使乡镇调控能力愈来愈弱,权力愈来愈小。不仅如此,凡是有权的,具有吸纳能力的站所全都收编上划,乡镇政府的行动不仅常因之受掣时,而且还常要为它们支付许多费用,这种权力与责任不对等的体制削弱了乡镇一级政权的调控和行政管理能力。

(三)人员管理机制僵化。一是人员调配不合理。有的地方边远乡镇人员严重不足,有岗无员现象突出,急需为“三农”工作服务的人员严重匮乏,而城区办事处和离城区较近的乡镇却机构臃肿、人员集中、人浮于事。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乡镇事业站所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能够直接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现有人员知识老化,服务手段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缺乏与市场、产业的有效衔接,很难提供优质服务。三是人才合理使用和流动机制不够完善。由于缺乏引进和退出机制,一些非专业人员常常被安排到学非所用的技术岗位,难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些长期在边远山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得不到合理交流而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工作缺乏积极性;一些干部干了二三十年还是个科员,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没有干劲,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一些年轻干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没有激情来做工作,同时,一些端着铁饭碗混日子的庸人却无法让其退出,而那些有能力的人由于编制制约想进进不来,造成基层政权缺乏生机与活力。

(四)干部服务能力退化。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更新程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缺少开拓和开放意识,缺少把握发展机遇的眼光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一是一些基层干部指导思想上错位,自我中心意识强,群众观念差,影响了干群党群关系。有的基层主要领导民主意识差,搞一言堂,家长制,缺少正常民主气氛;有的农村干部与群众坐不到一起,不听群众意见,不主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又缺乏长期性、制度性的沟通渠道,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削弱了党的群众基础。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人为制造了一些不安全因素,造成群众抵触情绪,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二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部分基层干部发展经济思路不清,方法不多,难以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三是政策水平低,法制意识淡薄。一些基层干部不能较好解决一些突出矛盾和棘棘问题,调解矛盾纠纷不力、不公正,要么束手无策,要么优亲厚友、厚此薄彼,难以驾驭复杂的局面。甚至还有些基层干部对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既不懂,又不学,不能依法施政、依法办事,造成了群众对党的农村政策的不信任,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三、对策与建议

(一)要理顺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关系,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当前基层政府大包大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特别是热衷于全心全意抓经济建设,而忽视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责,产生了不少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行政管理科学要求基层政府必须理顺经济建设与社会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转化职能,把主要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要明确职能。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基层政府职能应该以向社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全心全意抓好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主,把工作职能定位在“维护稳定、服务农民、促进发展上来”。另一方面,要树立现代政府理念。基层政府应摒弃政府权力包揽一切的旧观念,树立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理念,使自己从具体参与的经济建设活动中脱身以来,把企业和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交给社会处理,把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来。第三,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基层政府管理创新。要转变行政管理方法,充分运用间接管理手段动态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提高服务水平。

(二)要理顺上下管理体制,确保责、权、利的统一。要从体制上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以立法的形式,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范围、权力运行方式、利益分配结构、承担的责任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范围、权力运行方式、利益分配结构、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等明确下来。特别是对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社会救济等基础性的社会公共服务应由中央承担,在地方承担的任务方面,省、市、县各级的侧重点也应该明确。同时,要按照“强基层、稳基础”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管理协调能力,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除执法、司法部门和中央、省有明确规定的垂直管理单位(如工商、税务、国土等)外,凡与乡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有关的并设在乡镇的部门,其管理权应归乡镇党委、政府统一管理,对相关部门该合并的要合并,不与上级部门搞对口设置。同时,对垂直管理的单位,在组织上要服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在工作上要接受乡镇党委、政府的指导监督,其干部工作考察考核、任用调动、违规违纪处置,乡镇党委必须参与,并有审查建议权。通过严格按照“权随事走,财由事定”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基层政府的运转效率,解决管人与管事、管事与管钱、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问题。

(三)要完善人员配置和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干部素质。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基层政府应从合理人员配置和优化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严格人员编制管理,科学合理地核定基层政府编制,减少财政供给人员,坚决清理超编人员和靠收费供给的人员,特别是对城市街道办事处和靠近城区的乡镇,必须坚决把住进人的“口子”,严禁超编进人,从编制管理上杜绝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同时,坚持实岗补缺的办法,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及时为有岗无员的乡镇补充人员。对一些乡镇和办事处超编配置的人员,可采取支教、支医、支边的方法转移到有编无人的乡镇工作,妥善解决一些乡镇人满为患而一些乡镇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从政策上为广大工作在条件艰苦地方的基层干部解除后顾之忧。要制定灵活的人才流动政策和退出机制,科学设岗定职,明确工作职责,对工作不能胜任,工作不在状态,甚至违背党纪国法的坚决予以淘汰,或分流,或待岗,畅通干部出口。要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努力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对政治思想素质好,勤政务实,组织领导能力强,一心扑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在政治上予以提拔重用,经济上给予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要健全基层干部社会保障制度,把基层干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落到实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按照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要求,积极探索基层干部素质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现代化技能,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

第三篇:对泽州县当前乡镇统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泽州县当前乡镇统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乡镇统战是县级统战工作的基础,是基层统战工作的主体,加强乡镇统战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巩固基层政权的需要。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和统战工作领域的扩大、范围的延伸,乡镇统战工作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乡镇统战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是统一战线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经过深入基层、广泛调查,并结合近年来泽州乡镇统战工作的具体实践,就新形势下如何抓好乡镇统战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现状与特点

我县的统战对象绝大多数在农村,这也决定了我县统战工作的重点在乡镇。从总体上讲,近两年,泽州乡镇统战工作的形势是好的。各乡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始终把统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统战工作,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工作到位、领导工作到位,基层统战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比如少数乡镇干部对统战工作认识不够、基层统战工作机制不健全、宗教工作还需加强等问题亟待解决,这些应当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总的来说,我县乡镇统战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1、乡镇统战工作得到加强。全县17个乡镇全部确定了兼职统战委员,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统战网络。统战工作逐步得到乡镇党委的重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的多了。

2、队伍结构发生变化。乡镇统战委员的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学历较高,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二是年富力强,年龄大约在30至40之间,处于干工作的黄金期。三是爱岗敬业,大多数统战委员热爱自己从事的统战工作,有的表示愿意继续从事统战工作;乡镇统战工作的对象增多、范围扩大。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出现了一些新的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性人物。二是宗教活动场所多。全县现有宗教活动场所35处,分布在17个乡镇,农村信教群众呈逐年增长趋势。三是党外知识分子增多。随着更多的大中专学生深入基层参加工作和非公企业聘请外来技术人员,党外知识分子也逐渐增多。尤以教育和卫生系统最多。四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三胞”及其亲属不断增多。

3、统战成员流动性变大。许多统战成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他们的职业、身份变动频繁,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和重新组合之中,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非公经济人士和受聘于民营企业的知识分子,流动性比较大。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乡镇统战工作虽然呈现出规范有序、稳步发展的态势,但在具体的统战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

1、对统战工作认识不足。一是少数乡镇领导干部统战观念淡薄,存在着对统战工作认识不够的问题,没有把统战工作摆上主要议事日程,统战工作一直处于配角的位臵,处于配合和应付的状态,有任务,有检查时抓一抓,没有任务时就高高挂起。二是由于统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没有硬性

指标,导致部分乡镇领导认为乡镇统战工作平时可以不管,有检查时应付一下就可以了事。三是基层群众对统战工作缺乏起码的了解,所以就谈不上对统战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工作机制不健全。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缺乏相应的手段和工作机制。一是人员问题。一方面是没有专职。作为兼职统战委员,大家平时也承担了大量的中心工作,造成乡镇统战委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抓统战工作”,“工作应付多”。另一方面是没有具体干事的人。乡镇除配一名统战委员外,没有配备具体工作人员,处于“单枪匹马”、“光杆司令”和“孤军作战”的状况。此外,乡镇统战委员变动频繁,在客观上也影响了统战工作的开展。二是乡镇统战工作还没有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没有一套标准的管理体制,工作开展中缺乏手段和力度。

3、队伍建设薄弱。目前,乡镇统战两支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在统战干部队伍方面:乡镇统战委员的素质还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是多数乡镇基层统战委员业务不熟,对统战理论业务知识只是“一般了解”,由于业务不熟,导致对统战方针政策把握不准,对当前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把握不准。二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认识不足。许多乡镇统战委员认为:“由于统战工作硬任务少,又身兼数职,导致对统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发挥作用不够,常常感到工作无从下手”。有的甚至感到:“统战委员没有分管什么部门,没有实权,没有经济基础,也就没有地位,是给人看不起的位臵,很难开展工作。”三是工作主动性不够。多数乡镇统战委员对待统战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创新意识不强,满足于上级布臵什么干什么,开展工作不主动,工作方

式方法相对滞后。四是工作方式方法较简单,缺乏创新意识。工作中往往是以行政手段代替协商。有的对待统战对象方法简单,态度粗硬;有的不善于做团结协调工作。

在党外干部队伍方面:主要是整体素质偏低,后备干部队伍数量不足,培养不够。尤其是党外知识分子的成长,由于缺少组织的培养和使用,参加社会活动较少,所以进步慢,代表性不突出。同时,一些乡镇党外科级干部认为,“中共党员干部培养、使用机会多,发展有前途,而非中共党员干部由于受领导职数的限制,当个乡镇领导副职已是职务到顶。”因此要求加入中共党组织的人也逐渐增多,给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造成影响。

三、需要加强的几项工作

乡镇统战工作,是整个统战工作基础中的基础,是统战工作的前沿阵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认为应加强一下几方面工作:

1、广泛宣传,把支撑点放在营造氛围上。要加大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乡镇基层干部群众对统一战线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乡镇党委学习中心组每年要组织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二是乡镇党校举办干部学习班、培训班,要将统战理论知识和统战方针政策列入必修课。三是乡镇党委要在已有的宣传栏、公开栏等宣传阵地上增加统一战线的内容,定期组织稿件,宣传统一战线知识。四是要切实保证每个基层党支部至少征订一份统一战线方面的刊物,并做好学刊用刊工作。五是要定期组织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性人物开展活动,寓统一战线宣传于活动之中。

2、健全制度,把着重点放在完善机制上。(1)要健全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的组织网络。各乡镇党委在配备统战委员的同时,一些任务重的乡镇还应配备一名统战干事,具体负责统战工作;各行政村和有统战对象单位的基层支部都要设立统战联络员。(2)要加强乡镇统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对乡镇统战委员的职责、工作对象和范围及方式方法等要加以明确。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乡镇党委政府重大事项通报、协商制度,座谈会制度,交心结友制度等。(3)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以此增强乡镇统战工作的活力和凝聚力。例如,可以开展争做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光彩事业”等活动。(4)要建立乡镇统战工作的竞争激励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考评,改变目前乡镇统战工作重视不重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5)要建立大统战的格局。把统战工作任务分解到乡镇各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形成党、政、工、青、妇等齐抓共管的局面。(6)要加强乡镇基层统战工作调查研究,不断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

3、抓好自身,把努力点放在提高素质上。要切实加强乡镇统战两支队伍建设,在统战干部队伍方面:一是要选配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善于团结人、热心统战工作的干部担任乡镇党委统战委员。二是要保持乡镇统战委员的相对稳定,即必须至少在一个岗位上干满一届。三是乡镇党委要重视对统战委员的培养、教育和使用工作,不断优化基层统战干部队伍结构。四是乡镇统战委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搞好自身修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开拓创新。

在党外干部、党外人士队伍方面:对乡镇党外干部要重视做好培养、选拔、安排和使用工作。对乡镇党外知识分子要认真贯彻“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的政策,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等,要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第四篇:对当前乡镇人大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对当前乡镇人大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的乡人大工作,从总体上看,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基层人大的职能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为监督促进政府工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对此,应予以正确估价和充分肯定。但是,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在工作中还有一些困惑,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有时甚至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影响了人大工作质量,亟待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

一、乡人大工作情况

乡人大换届后,乡人大主席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认真履行职责,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和有序开展,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法定会议有序召开

乡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础环节。乡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一是依法召开了乡人民代表大会。乡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最高权威的会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之规定,乡人大在党委的领导下,精心组织、认真筹备,依法召开了乡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审查批准财政收支预算报告,收集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选举或表决通过有关人事任免事项,将党的主张转化为了人民意志。二是依法按期召开了主席团会议。在乡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乡按季度召开了主席团会议。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认真选题,组织主席团成员和部分代表开展会前调研,找准存在的问题,在召开会议时认真审议,提出审议意见,提高了议政决策质量,同时,在会后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通过有序召开人代会和主席团会议,地方权力机关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代表工作取得新实效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乡人大主席团认真贯彻落实代表法和上级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丰富代表活动形式,拓展代表活动载体,建立完善代表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了代表的主体作用。一是组建了代表小组。现有县乡人大代表65名,其中县人大代表7名,乡人大代表58名。为了使人大代表发挥好代表作用,按照“便于组织、便于活动”的原则,全乡共组建了人大代表6个联系组。二是完善了代表活动制度。乡按照2005年中央9号文件、市委24号文件和县委8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的有关文件精神,健全和完善了行之有效的代表工作办法和制度,确保了代表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了代表培训。乡人大换届后,为进一步提高新一届乡人大代表的整体履职水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乡陆续开展了人大代表的培训工作,普及了代表履职的相关知识,代表活动的实效性进一步得到增强。同时乡将代表培训经常化,在召开人代会、代表视察、执法检查时坚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增强了代表的职务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了代表履行职务的能力。四是积极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乡人大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确定的代表活动主题,结合民生热点和本地实际,定期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检查、调研活动,保证和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力,切实履行联系选民、加强视察调研、参与审议、协助政府推进工作等职责,充分发挥了代表知情议政、桥梁纽带、监督支持和示范带头作用,增强了基层人大的工作活力。五是积极发挥代表作用。乡人大通过设立代表活动室、走访代表、寄送学习资料、通报会议和重要活动情况等多种方式,加强了与代表的联系,保障了代表的知情权。同时通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督促办理代表建议等,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通过调研的情况来看,代表作用发挥普遍较好。

(三)监督效能进一步强化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乡人大围绕四个关注(关注全局,围绕人代会的主要议题开展活动;关注中心,围绕乡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关注民生,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活动;关注重点,围绕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工作开展活动),积极开展监督工作,为推动本辖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乡人大坚持以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为重点,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人代会决议、事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视察、执法检查、调研等形式,切实强化监督职能,不断提高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实效,推动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抓住事关全局、带根本性和长远性的重大问题,适时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依法作出决议、决定,有力地推进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进程。

(四)服务大局有新的起色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乡人大主席不仅加强了监督,推动政府工作,还按照党委的安排,直接参与或实施了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一是参与全乡平安建设。今年以来,在做好人大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监督乡平安建设。二是参与决策重大事项。乡人大主席积极参与本地重大事项决策,促进了本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三是参与分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党委的安排,乡人大主席参与实施了党委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并[:http://www.xiexiebang.com]将监督关口前移,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支持了政府的工作。四是协助化解矛盾纠纷。乡人大主席利用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代表人民,与群众接触广泛和密切的优势,组织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开展大下访活动,宣传政策、法律,约见信访人谈心解惑,化解矛盾纠纷,协助党委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

二、乡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乡人大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部分代表履职能力不强,履职积极性不高。虽然大多数代表能按要求出席人代会,参加乡主席团组织的调研、视察和评议等活动,在各自的岗位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部分代表由于政治、文化素质不高,议政督政能力不强,在人代会上发言较少或者根本不发言,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较少或质量不高,在反映选民的利益要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方面,没有能够较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也有部分代表由于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很少与家乡联系,无法正常参加人代会和人大组织的活动,难以履行代表职责。

(二)活动经费难以落实。代表法虽然明确规定了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要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但不少地方对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实际上采用实报实销的办法,乡人大开展工作所需的每一项支出,都要经过层层请示,最后经乡长审批把关。甚至为代表订阅人大报刊都要由人大主席挨村收取报刊费。这不仅影响了人大主席工作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增加了人大主席的工作量。

(三)乡人大的自身建设尚有不少差距。一方面,在乡人大干部的配备上,多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同志,再加上近年来乡人大干部的交流几乎停滞,基本上是“最后一站”,形成了事实上的只进不出,致使乡人大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很不合理。另一方面,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性熟悉不足,存有消极思想,工作被动应付;在开展监督活动时不理直气壮,不敢监督,即使进行监督也显得无力,致使人大工作与法律的规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差距很大,影响了乡人大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解决对策

(一)要加强人大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人大意识。要采取专栏、板报、广播电视、报刊宣传和专题培训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乡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的舆论氛围。党校培训乡领导要上人大知识课,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不断增强乡领导坚持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

(二)要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大建设,搞好人大干部的培训。乡人大要做到“四有”,即有牌子、有办事机构、有人员、有章子。要加强人大办事机构人员的培训和人大工作的法制建设,以适应基层人大工作的需要。

(三)要坚持做到人大干部与党政干部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上,人大干部与党政干部要同级同待遇,非凡是在排位上要按党委、人大、政府的顺序予以规范。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活动经费等具体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解决人大工作中碰到的困难。要不断增强人大意识,努力转变领导方式,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律程序变为国家意志,不断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

(四)创新基层人大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工作活力。建议推广人大主席团任命乡中层干部的典型经验,加强对乡政府部门工作的监督。创新基层人大工作机制,实行人大主席团成员分工负责制,加强学习,消除困惑,加大监督力度,增强工作活力,不断提高基层人大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对当前乡镇人大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第五篇:对当前乡镇人大工作调查思考

近年来的乡镇和街道人大工作,从总体上看,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基层人大的职能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为监督促进政府工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对此,应予以正确估价和充分肯定。但是,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在工作中还有一些困惑,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有时甚至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影响了人大工作质量,亟待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常设机构。根据法律规定,乡镇人大不设常设机构,乡镇人大主席团主要负责主持召集、召开乡镇人代会。而闭会期间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如监督乡镇政府工作、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反映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等,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由乡镇人大主席团负责,实际上主要由人大主席、副主席组织实施。因没有常设机构,法律赋予乡镇人大的不少职权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无法真正行使。同时,专职人员少,并且还要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党委、政府的某些具体工作,以至于“专职不专干,兼职不沾边”,有的工作只能处于应付状态。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人大意识不强,对人大工作重视、支持不够,习惯于用个人意志代替集体意志,人大难以完全坚持依法办事。

2、乡镇党委重视不够。乡镇人大因其特殊的地位,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乡镇党委的有力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乡镇党委由于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将其摆上应有的位置。有的对人大工作不闻不问,有的将其等同于一个政府部门来看待和使用。在职务的排序上,书记、乡长、党务副书记、人大主席。这样的排位,在目前的传统思维下,不利于树立乡镇人大的权威,不利于依法开展工作,不利于充分发挥基层人大在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化解矛盾等方面的职能作用。这无疑削弱了乡镇人大的法定职能,影响了其工作的开展。

3、活动经费难以落实。代表法虽然明确规定了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要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但不少地方对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实际上采用实报实销的办法,乡镇人大开展工作所需的每一项支出,都要经过层层请示,最后经镇长审批把关。有的乡镇甚至为代表订阅人大报刊都要由人大主席挨村收取报刊费。这不仅影响了人大主席工作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增加了人大主席的工作量。

4、乡镇人大的自身建设尚有不少差距。一方面,在乡镇人大干部的配备上,多数地方将一些年龄偏大的同志安排到人大,再加上近年来乡镇人大干部的交流几乎停滞,基本上是“最后一站”,形成了事实上的只进不出,致使乡镇人大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很不合理。另一方面,部分乡镇人大主席的自身素质还不够高,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存有消极思想,工作被动应付;有的在开展监督活动时不理直气壮,不敢监督,即使进行监督也显得无力,致使人大工作与法律的规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差距很大,影响了乡镇人大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困惑

一是监督政府不硬不行,硬了也不行。有相当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党政不分,不抓党务抓政务,有的甚至以党代政,使人大工作不便开展。因为监督政府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监督党委的工作。而现行体制,人大是没有这方面的职权的。因此,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是执法检查不严不行,严了也不行。在基层工作中,教育、环保等涉及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检查严了部门有意见,检查松了,群众有意见。

三是提议案不实不行,实了也不行。在提议案中颇费心机,提具体了难以办理,容易得罪人。提得不具体,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四是错误决定不撤不行,撤了也不行。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乡镇人大主席团有权撤销政府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执行。

五是代表素质不高不行,高了也不行。人大代表的素质不高,就难以适应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代表素质高了,在选举中,就难以保证组织意图的实现。

三、对策

1、要加强人大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人大意识。要采取专栏、板报、广播电视、报刊宣传和专题培训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乡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的舆论氛围。党校培训乡镇领导要上人大知识课,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不断增强乡镇领导坚持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

2、要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大建设,搞好人大干部的培训。乡镇人大要做到“四有”,即有牌子、有办事机构、有人员(人大主席团成员兼职的不能超过三分之一)、有章子。要加强人大办事机构人员的培训和街道人大工作的法制建设,以适应基层人大工作的需要。

3、要坚持做到人大干部与党政干部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上,人大干部与党政干部要同级同待遇,特别是在排位上要按党委、人大、政府的顺序予以规范。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活动经费等具体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解决人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不断增强人大意识,努力转变领导方式,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律程序变为国家意志,不断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

4、创新基层人大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工作活力。建议推广人大主席团任命乡镇中层干部的典型经验,加强对乡镇政府部门工作的监督。创新基层人大工作机制,实行人大主席团(人大工委)成员分工负责制,加强学习,消除困惑,加大监督力度,增强工作活力,不断提高基层人大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下载当前乡镇政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乡镇政权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当前乡镇人大工作调查思考

    对当前乡镇人大工作调查思考近年来的乡镇和街道人大工作,从总体上看,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基层人大的职能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为监督促进政府工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应......

    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情况调查与思考

    浅析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成因及对策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民生领域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的惠农政策层出不穷,大量的支农资金流入农村,这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带......

    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喇嘛甸镇现有6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居委会、一个管委会。年初以来,镇委、镇政府及农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如何让中央1......

    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喇嘛甸镇现有6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居委会、一个管委会。年初以来,镇委、镇政府及农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如何让中央1号文件促农增收的精神落到实处这一主题,狠抓农村基层政权......

    乡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结

    喇嘛甸镇现有6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居委会、一个管委会。年初以来,镇委、镇政府及农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如何让中央1号文件促农增收的精神落到实处这一主题,狠抓农村基层政权......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合集五篇]

    最近,XX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经管局、县民政局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村级班子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查采取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调查范......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2-24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尚春华[导读]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工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统计工......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近年来我县的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统计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统计在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统计事业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