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建设美育文化,促进与谐发展
建设美育文化 促进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校坚持规范+特色的办学思路,着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了学校的管理品质,提高了管理效能,提升了广大师生的美育素养,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现将我校文化建设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理念引领,建设意蕴深厚的精神文化。
如果把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一个整体的人,基本建设是躯体,环境建设好比外衣,文化建设是眼睛,活动建设是血脉,制度建设是神经,理念文化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脑和灵魂。
教育的永恒追求是求真求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人成才。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炼出了办学的核心理念:尚美崇真,成人成才。围绕这一理念,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我校的办学特色:美育教育。我们实施的美育教育并非狭义的美育,而是广义的美育。即以美育为主线,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通过实施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积极构建了我校的特色建设文化体系,主题为:立德修身、以美育人;目标是:争创三个“一流”:建一流名校,塑一流师资,育一流人才;口号:让学校因我而精彩;追求:向美、向善、求真、有爱;校训:崇德、博学、笃志、自强、至善;校风:立德修身、尚美崇真;教风:以美启智、以美育人;学风:求真求美、永不止步;愿景:将祝中打造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结合我校特色,征集广大师生的才智,设计了校徽,谱写了校歌。校徽整体设计为圆形,圆上半部分为祝阿中学大写拼音字母,圆内为参天大树,撑起一片蓝天,中间为一大写的“人”字。喻意为祝阿中学的特色主题:立德修身,以美育人。通过学校的美育文化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支撑起一片教育的蓝天;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拥有崇高的品德、渊博的学识、远大的志向、自强不息的毅力,完美的人格的人。
校歌主题为:精神的家园,成长的摇篮。采用E调四二拍,整个曲调积极向上,热情奔放。激励全体教师立德修身,以美育人;激发广大学子成人成才,报效祖国。为了争创三个一流,打造祝中的美育品牌,我们深入分析了我校的发展现状,肯定了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更明确认识了我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立了指导思想,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实施目标的师德建设行动计划、环境文化建设计划、课程改革行动计划、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管理改革行动计划,教育研究与开发行动计划,六大计划构成了我校美育文化的基本框架。
二、制度先行,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以法治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学校管理,已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共识,因而创新学校管理机制,以制度为本,规范教师执教行为,让制度成为一种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多次召开教代会,下发了“我为学校建言献策意向书”,广泛争取教职工的意见,利用双休日时间,组织学校部分骨干力量修订、整改学校制度,并通过教代会审议通过了《学校工作规程》。我们在制度的健全上努力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全。本规程共分四部、十七编、一百一十六章,涵盖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要求到位,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教师人手一册,把制度文本化、规范化、以实现管理精细化、效能最优化。采取措施,充分利用教职工学习时间,逐项制度逐条学习。通过“先逼——后引——再落实”的有效途径,让制度落实成为习惯。
三、活动创意,建设和谐进取的校本文化
为了引导广大师生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我们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引导师生积极投入到美育文化建设中来,以此提升师生的美育素养。组织了“展巾帼风采,建祝中新功”庆三八女教工座谈会,做最美的教师读书演讲、孝亲爱生演讲,做最美的学生孝亲尊师演讲,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盛世红歌唱响校园、乡村演唱会,最美班级评选,“迎七一”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第三批优秀援教教师颁奖典礼,下学期初,筹备了高效精美课堂专家报告会,开展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孝亲尊师”等系列教育活动;组织了全镇中小学教职工乒乓球比赛,齐河县教职工乒乓球比赛祝阿赛区的比赛。全校学生举行了接力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系列活动;“文明班级” “文明宿舍” “国庆手抄报” “庆元旦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建立了儿童快乐成长活 动站。本学期实施了全员育人导师制,组织了校园金话筒评比、以“张扬美的个性,展示美的风采”为主题的庆三八茶话联欢会、名师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师生搭建了创造美、展示美的平台。而今,我校人人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四、工作成效
美育文化的创建,优化了我校的管理品质,提高了管理效能,使学校成了师生喜爱的学园、乐园、花园。师生的美育素质有了明显提升。“走美育特色之路,育全面发展之才”,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9年,我校被县教育局评为“美育教育试点校”,“推进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我校的美育教育成果被编入《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交流材料》一书中,在全省进行交流。由于师德建设工作成绩显著,2011年我校被市教育局评为师德建设示范星。同年3月份,我校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市总工会验收。本学年,我校被县教育局评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在全县中小学运动会上,我校取得了初中男子组团体第五名,女子团体第四名,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三块金杯,取得了我校运动史上的最佳战绩。在全县中学生篮球赛中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县教职工乒乓球比赛中,我校四名选手代表我镇参加了比赛,并一举夺得乡镇第一名的优异战绩。
2011年12月,在全国中小学第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学校”实施战略研讨会上,我校被确立为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五、今后工作设想
1、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过程性管理,把师德建设融入学校常规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丰富载体,增强实践性。
2、建设体现自然之美的环境文化。让每一株花草都能育人,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处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
3、各班以“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为目标,积极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提升班级形象,努力探索和实践个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
4、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通过开展嘴上无脏话、地上无碎纸、墙上无划痕的“三无”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抓好文明学生、文明班级、和谐科室创建评比活动。
5、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坚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学生书法、绘画比赛;以及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现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6、举办读书月活动和读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7、设计制定具有祝中特色的校本课程。
8、广泛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充分发挥省、市骨干教师的作用,逐步做到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优势学科。
9、尝试学科教学与美育教育的整合,所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激发创造美的欲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满怀。我校将以特色学校建设现场会为契机,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在以美育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把美育教育工作进一步细化,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精细,努力构建以美育人的创新模式,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第二篇:“红色文化”建设引领学校美育发展
“红色文化”建设引领学校美育发展
太平中学始建于1994年,坐落在川黔交界的美丽的赤水河畔。这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学校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绿树成荫,碧草映阶;花团锦簇,鸟语传歌。蓝天与绿地相伴,假山共池沼齐辉。现有教学班18个,教职工58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20人,市骨干教师6人,学生近1000人。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管理规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立项在研市级普教科研课题和实验教学课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学校始终坚持“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红色扬校”的办学方针,先后荣获“二级合格中学”、“县文明单位”、“县校风示范学校”、“县级教工之家示范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建校以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太平中学的建设和发展,都倾注了诸多的建设投入和人文关怀。学校各界领导也十分重视自身内涵提炼,不断挖掘适合太中自身发展的教育形式,努力构建“普职联教”、“警校共育”、“家校同教”、“红色扬校”等教育行式,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来,新一届领导班子充分依托“四渡赤水”的鲜活红色历史题材,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红色文化”的特色教育、美育教育,使我校德育工作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1.在基础设施上熔铸红色文化。
在校园基础建设上,学校非常注重彰显红色文化。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空间和校园空旷环境,积极打造 “红色文化”,在全校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在修造太平中学校门时,学校就精心设计规划,四根立柱代表“四渡赤水”,校门整体颜色采用暗红色,充分体现“红色文化”的理念构想。同时,学校还精心打造了“红军园”“国学园”和“励志园”。在“红军园”中设置“四渡赤水出奇兵”石刻壁画和“韧”字警语石,在“国学园”中设置《弟子规》,在“励志园”中设置“勤”字和“和”字警语石,以及将“励志园”设计为“雄鹰展翅”的造型,并将其中的假山设计为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模型。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红文化的理念,营造了“红色文化”氛围。其次,在学校围墙上设置中外名人浮雕和创办“红色文化墙”,在教学楼走道上悬挂革命年代伟人、名人画像及其名诗名言警句。这些都凸显了我校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
2.在班级建设上彰显红色文化。
我校还创造性的让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红文化建设。在学 校统筹安排下,班主任结合本班特点规划本班目标和班主任寄语,班训主标和副标、条幅内容及自主张贴板块名称,学校专人规划班牌模板及教室内红文化体现形式,包括字体及颜色、大小,各个板块的大小及体现红文化的图片。力求做到每一处设置都展现红文化的元素,充分营造班级红文化氛围,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上进、快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专人规划下,七—九年级的张贴板块的名称分别为“精细班务栏”、“互动展示台”和“智慧管理窗”,体现本班特色的张贴板块有“乐园”、“起点”、“起跑线”、“焦点荟萃”等。条幅设计上,七、九年级都采用了古典镂空窗口封闭边框形状,八年级则采用双手握物形状,并用暗红作为主色调,同时插入学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图片。寓意我们各班都要弘扬革命精神打造形象窗口。所有这些设计,充分彰显学校打造红文化特色学校的理念。3.在舆论氛围上营造红色文化。
我们利用广播、黑板报、展板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努力营造红色文化舆论氛围。学校广播室开设专栏,每天广播时间30分钟,播放一首红色歌曲、宣讲一个红军故事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让学生不拿书本、不进图书室也能受到红文化的熏陶感染。黑板报也成为学校红色教育的宣传窗口。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一二·九等重大节假日,定期组织学生创办学校和班级黑板报,向学生宣传红军的历史和故事,大力营造红文化的氛围。同时,我校还利用各级领导来校检查督导和开展大型活动、校级活动之机,设计制作反映我校德育工作、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展板,充分展示我校红文化建设的成果,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熏陶、感染作用。
4.在课程建设上诠释红色文化。
学校经过长期酝酿和周密考证,决定编纂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红色记忆》和校刊《红雨点》。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四渡赤水”的故事,充分认识“四渡赤水”,弘扬“四渡赤水”精神,学校专门组织力量,搜集、整理有关“四渡赤水”的资料,汇编适合我校学生学习的《红色记忆》校本课程。这一本教材的问世,填补了我校无校本课程特别是无“红色文化”课程的空白。编写这本课程,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当年红军转战川黔两省交界的赤水河的整体情况;进而去感知红军及领导人在古蔺、太平范围内两渡赤水、巧妙周旋、适时歼敌的战斗故事;让学生了解、认识在太平二、四渡赤水期间(含红军进驻古蔺),发生在古蔺各地,特别是太平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同时,我们选取红军在四渡赤水期间遗留下来的部分物件图片,向学生展示红军当年战斗场面、劳动生产、生活宣传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接受“四渡赤水”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洗礼。为了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 活,展示我校师生在“四渡赤水”精神沐浴下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学校决定恢复《红雨点》校刊的编写工作。我们将组织教师编写一期一刊的校刊《红雨点》,充分反映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营造我校独特的红文化氛围。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学校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红色教育,如语文课、思品课中,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与长征、“四渡赤水”的故事有机融合,向学生诠释长征精神、“四渡赤水”精神;美术课上,组织学生编写以“清明节”为题材的手抄报,并开展班级手抄报比赛活动,让学生亲自搜集相关红色故事,写读后感,使学生受到长征精神、赤水精神的熏陶和感染。音乐老师多年来一直把红色歌谣作为音乐教学的校本内容,精选了如《赤水船歌》《赤水情》《月亮河》等多首颂扬“四渡赤水”精神的革命歌曲,教学生传唱。
5.在实践活动中凸显红色文化。
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红色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和永恒的课题来抓,找准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的结合点,以丰富多彩的红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宽德育教育渠道,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1)深入爱国教育基地参观。学校利用“清明节”或少先队建队节,组织学生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渡赤水纪念碑,开展清明扫墓和学生入团活动,瞻仰纪念碑,聆听红军感人的故事,追寻红军留下的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培养学生崇高志趣和激发学生昂扬斗志;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纪念馆参观,亲眼目睹一幅幅真实的图片和一件件珍贵的遗物,认识“四渡赤水”的历史和传统,感知红军革命的伟大和神圣,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开展国旗下讲话和唱红歌活动。学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集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学校还以升旗仪式为切入点开展单周国旗下讲话和双周唱红歌活动。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爱校爱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开展国旗下“唱红歌”活动,让全校师生感知红军理想抱负、革命情怀、人生态度,激发师生高昂工作、学生热情。国旗下讲话和唱红歌已成为我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常态化的活动,对塑造学生的人格,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每当班级学生唱响嘹亮的红歌时,每一个太中人的心中就荡起那种澎湃、激昂的革命情怀。唱红歌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一道靓丽的风景。
(3)定期开展阅读革命诗文活动。为了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充分认识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特别是长征和四渡赤水的历史和事迹,学校要求每位学生每学年要看一本“红色”书籍,并将每周 三定为学校图书室借阅“红色”书刊的开放日和阅读日。这一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在阅览室、教室,甚至学校的三个园里阅读“红色”书籍。同时,德育办还借每年4月2日儿童读书日之机,组织红色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阅读收获,以培养学生崇高理想、革命情怀、意志毅力、爱国情操。
(4)利用节假日开展唱红歌和诵红诗比赛活动。为了继承革命光荣传统,激励学生争当新人,德育办和学生会借每年的“五·四”节和纪念“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之机,举办唱红歌或诵红诗比赛活动。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革命先辈奔赴沙场的豪情壮志,攻坚克难的毅力恒心,临危不惧的英雄胆识,从而使学生受到红文化的熏陶感染。
实践证明,将红色文化运用于学校德育,进而实施美育教育,引领学校向前发展,既是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统一,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美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革命传统的精神内涵和教育魅力,深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虽然,我校结合地域特点在美育教育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特别是“红色文化”建设上开展了很多工作,但也有一些困惑值得我们思考并去解决。学生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中学习热情还不高涨,缺乏解决大困难的毅力和做事情的持久恒心,仍有一些行为习惯与学校创设的红文化环境极不相称。同时,我们编写的校本课程形式还较单一,内容还较贫乏,如何去挖掘、搜集、整理、编纂更具特色并适合学生阅读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更让我们感到困难之大。再有,学校经济基础差,校园文化建设投入还显不足。凡此种种,都是我们太中人需要努力去做的。唯有这样,才能将学校红色文化建设做得更好。
古蔺县太平中学 2015年11月20日
第三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与谐发展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支部书记、校长
杨维斌
校园文化是环境的更是人文的,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全校师生所认同的物质形态和校园精神,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天全新校区建成后,硬件设施发生了质的变化,新天中东依文笔山,南临天全河,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绿草如茵,与朗朗书声,构成了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的亮丽风景,正所谓“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新天中凸现出良好的育人环境。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核。将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等融入人文,渗透在管理细节中,融入在师生心田里,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促进了教师、学生、学校的和谐发展。
一、和谐的氛围在班子表率中示范
学校始终把建设一支“团结和谐、务实进取”的班子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班子成员自觉践行“三种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开拓精神。四个意识: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团结意识、创新意识。校级班子,中层干部每周一次的学习会分享彼此的思考和体验,交流彼此的观念和经验,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印发全校。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校级班子,我们明确提出,不让精力在“内耗”中丧失,要把每个班子成员的精力发挥出来。不让效率在争论中降低,要把每个班子成员的创造力释放出来。班子成员之间沟通协调,以诚相待,敞开心扉。“无怨便是德、无功便是过”的工作氛围逐渐形成,成为学校和谐发展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强保证,也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为学校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示范。副校长高益贵同志就是典型:分管教学工作,同时担任一个班班主任工作,并且兼课。行政工作主管教学,压力大,内容琐碎繁杂,但是为了整个学校的利益,为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他甘愿作出个人的牺牲与奉献。时刻想着大局,处处顾全大局,认真做好校长的助手。每学年工作,他都以“打好高考翻身仗”为目标,积极展开工作。他多次深入教学调查研究,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六认真”,努力为老师多办实事、好事,成为教职员工的贴心人。
二、和谐的氛围在共同愿景中凝聚
2009年3月,学校第六届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天全中学2009—2012年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文化引领、科学推进、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体现在 “传承、创新、发展”的办学思想中,即传承“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传承“办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育有特长的创新型学生”的办学目标。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已经非常清晰,就是要把天全中学建设成为特色天中、效益天中、精品天中、和谐天中。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我们就是要依靠办学文化的影响力和向心力来引领学校团队的价值取向,引领学校、教师、学生的精神追求,并且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深化课程改革,进而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实力和持久发展动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要继续坚持“目标激励、制度规范、情感凝聚、评价引导”的治校方略,形成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管理文化;二是要培植学术带头、梯队跟进的学术文化;三是要建设以“民主、合作、学习、创新”为内核的精神文化,包括 “团结、求实、竞争、创新”的校风,“敬业、精业、爱生、律己”的教风,“自主、博学、合作、探究”的学风以及“敬业为本、精业为荣、爱生为怀、奉献为乐”的员工价值取向;四是建设有育人氛围的物质 文化。学校发展目标是学校精神文化中的精华,凝聚全校师生的理想与希望、人生与追求。是一种高于现实、凝聚鼓舞人心的蓝图,是教师工作动力的源泉。校长必须承担树立教职工共同愿景这一角色的责任。由于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学校的共同愿景,和谐的氛围使教职工上下一心,找到主人翁的归宿感。许多教师在对待工作的态度里多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管理,在对待工作的看法上开启了新的空间。改变了许多内隐概念,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增强了教职员工的自信心。和谐的氛围在共同愿景中凝聚。
三、和谐的氛围在多元构建中达成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学校的和谐必须建立在个体和谐的基础之上。班子成员与教职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教师之间的协调配合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师生关系的优化让教育更具人文气息。教育教学的相得益彰使和谐变得更加生动。
1、在和谐中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潜能
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所在,是学校处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什么样的理念决定什么样的管理。从前一段时期,天全中学人心涣散,班子成员与教职工关系紧张,时间、精力和机遇在内耗中丧失。学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于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营造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必须变成广大教职工的共同追求,必须内化为教职工的工作行为。学校综合不同意见,协调多种利益关系。学校管理者建立和谐的管理方式,做到管理上合法,工作上合作,关系上和睦,态度上和蔼,氛围上和煦,环境上和谐。学校始终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化解各种矛盾,争取福利待遇。平衡各种利益关系。通过几年的努 力,“怨声在减少,阻力在减小,外力正有效利用”。“负重自强,艰苦创业”的天中精神,在和谐中成为师生一种重要的精神泉源,焕发出了强大的现实力量。“心平气和干工作,心情愉快抓发展”下的管理秩序和教学秩序使广大教师的潜能得到激发,学校涌现出了一批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杨晓燕,市表彰的优秀教师,才上高中三年,当艺体班班主任。前年,她所带班级39名同学,高考双上线30人。汶川地震期间她和住校生吃在食堂,住在帐篷。备战高考,她每天早上6点多干到晚上11点多钟。杨老师从工作中找寻乐趣,在岗位上做出了成绩。杨老师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因为有她这样的班主任,学生每天能快乐充实,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做人。
2、在和谐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和谐的理念只有融入教育教学过程里才能落地生根。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也决定于学生。学校提出“尊重学生、发展个性”的教育、教学态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用真诚的关爱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和谐的校园必须由优良校风做保证。作为学校,要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环境,使大家彼此信任,互相了解,愉快协作,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和谐的校园是青春的校园,民主的校园,开放的校园,更是秩序井然的校园。教育与教学的和谐发展才有学校和谐发展。德育工作以提升品味为抓手,出现了许多“亮点”与创意,增加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形成了健康文明、感恩诚信、勤学友爱、蓬勃向上的学生文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易刚同学就是个代表。身为学生会主席,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使用文明用语,带头起到文明示范作用。作为班长,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积极维持班级纪律,维护环境卫生,努力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在家里,由于父亲早世,他孝敬长辈,不挑吃穿,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法规,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特别是在汶川地震期间,也就是5月16日——6月2日,他身带300元钱,自费到青川当志愿者。在那里,他第一次用稚嫩的身躯承受灾区的苦难和呻吟,第一次把苦涩的汗水洒在遍地废墟的土地上,第一次以青春的名义在人生的履历表上写下最值得骄傲的精彩的一笔。这是天中的骄傲。
和谐聚力,和谐增效。一个学校一旦形成和谐的局面,必然会对全校师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成强大的合力,促进学校的发展。用学生、老师的事迹以及自身工作中的经历来诠释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和谐,自觉非常肤浅,但我们始终认为,学校和谐发展而焕发出来的活力是永远精彩的。
第四篇:建设特色文化园区 促进区域发展
建设特色文化园区 促进区域发展
2011-05-24 14:16:0
2祁述裕
全国各地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特色文化园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本文所说的特色文化园区,重点是指近些年来在西部地区方兴未艾的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国家公园等建设。特色文化园区建设的共同特点是,以特定地域空间为载体,通过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实现保育文化、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的目的。特色文化园区建设已经成为促进西部区域发展的一条路径。
一、国内外特色文化园区建设概况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速,通过建设特色文化园区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受到各国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法国为代表的国际博物馆协会领导人着眼于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倡导生态博物馆(ecomuseum)理念。与传统博物馆以静态建筑为载体不同,生态博物馆强调以活态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保护社区各种人文资源。在欧洲,生态博物馆更多是着眼于对工业文明遗产的保护。1971———1974年,戴瓦兰以法国索勒特索煤矿区为依托,建立了生态博物馆。这是最早的工业社区生态博物馆试验。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城市化,日本出现了农村人口流失,农业衰败的严重问题。在此背景下,日本提出了“造村运动”的理念。“造村运动”倡导依托乡村文化资源,努力形成一村一品,发展1.5级产业。一村一品要求每一个乡村培育出一个有当地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1.5级产业是鼓励在传统农、林、木、副业基础上,增加其文化内涵。比如,开发编织等手工艺产品,发展特色旅游等。
受日本“造村运动”启发,上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文建会在台湾乡村倡导“社区总体营造”运动。该运动有五个核心理念,即人、文、地、景、产。人,指生活在乡村中的人口;文,指乡村的文化;地,指地理特色;景,指乡村的独特风景;产,指当地特别的物产。“社区总体营造”运动旨在通过发掘地方文化内涵,提升地方竞争力。以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桃米社区为例。桃米社区位于台湾腹部的山地乡村。多年来,当地农民以竹笋为主要生活来源,收入微薄。年轻人
流失十分严重。1999年“9.21大地震”,桃米社区毁损的房屋超过2/3,再遭重创。后来,在台湾文建会帮助下,桃米社区居民发展特色旅游,发掘地方特色餐饮业,提炼特色品牌,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1]
二、特色文化园区成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路径
20世纪中叶,生态博物馆理念被引入中国。1995年,中国政府与挪威政府合作,在贵州共建苗族梭嘎生态博物馆。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生态博物馆,也是亚洲第一家生态博物馆。梭嘎生态博物馆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崇山峻岭之中,海拔1400-2200米,面积120多平方公里。梭嘎乡共有12个苗族寨子。仅有4000多人,有自己的语言。梭嘎乡的苗族以长角头饰为象征,属于苗族支系中的“长角苗”,保存和延续着古老而独特的文化。20世纪90年代,梭嘎苗族村寨基本上处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文化古朴,有丰富的婚恋、丧葬和祭祀礼仪,被称为人类工业化前生活的活化石。
1995年4月,中挪两国博物馆学家发布了一份《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97年10月23日,中挪两国首脑签署了《挪威合作开发署与中国博物馆学会关于中国贵州省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协议》。1998年8月和10月,中挪两国博物馆学家讨论制定了“六枝原则”,共有九条,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当地居民参与,民主管理,保护文化优先,鼓励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等。
梭嘎生态博物馆的成立,改变了梭嘎苗寨的境况。其一,长角苗的文化遗产得到了系统保存。1998年10月31日,梭嘎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在陇嘎村建成开馆,面积420平方米,配有档案室、展览室、视听室等,濒临消失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被储存在这里。同时,整体维修保护了村内10幢百年以上极具特点的民居,编写了10万多字的《中国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资料汇编》。其二,提升了梭嘎苗寨的知名度。梭嘎生态博物馆的成立,使前来观光、研究的人络绎不绝。从1998年以来,梭嘎生态博物馆接待了10余万参观旅游者和专家学者。其三,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实现了水、电、路三通。随着旅游业的出现,当地居民也有了新的职业,如艺术表演,导游等,增加了收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大大增加。1998年,当地居民人均收入不到200元,2008年达到1680元。其四,丰富、拓展了博物馆理念。梭嘎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这对拓展博物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不仅贵州在此基础上兴办了多家生态博物馆,也带动了周边省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热情。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了“1+10工程”,即一个“龙头”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和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组合。广西的“1+10工程”有两个特点:其一,定位简洁明了。“1+10工程”的建设宗旨为“促进社区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推动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第二,连锁经营。根据广西多民族特点,将广西省级民族博物馆与各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形成一个体系,这是生态博物馆建设新的探索。不仅西部地区,东部一些地区,对建设生态博物馆也有浓厚的兴趣。如浙江安吉市积极实践生态博物馆建设。
云南以民族文化生态村、国家公园等概念探索建设特色文化园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云南有关研究机构就与美国大自然协会合作,在云南实施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腾冲县和顺乡、新平县南碱花腰傣村、丘北县仙人洞彝族村、景洪市巴卡基诺族山寨等一些成功试点。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与生态博物馆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处,强调专家指导,强调当地居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减少政府干预等。[2]
国家公园建设理念、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2009年6月,国家林业局将云南省确定为建设国家公园的试点。云南省成立了省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对《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四个试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丽江市老君山国家公园是其中之一。老君山国家公园是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面积约710公里。有丰富奇特的自然风貌,有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云南确立的国家公园还包括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大理苍山国家地质公园等。
三、特色文化园区的价值
从目前来看,各地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国家公园等特色文化园区建设差异很大,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徒有虚名也不少。总体来说尚处在探索之中。但其价值和意义应予充分肯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特色文化园区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近些年来,中央反复强调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科学发展;强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找到减少物质资源消耗、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特色文化园区建设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对文化
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极有意义的探索。
其二,特色文化园区建设丰富了主体功能区建设思路,为西部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均提出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规范空间开发秩序。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大多是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列出了22个限制开发区和1164个禁止开发区,其中有17个限制开发区和大多数禁止开发区均位于西部地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要求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前提。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发展经济,常常是两难选择。特色文化园区建设为解决两难选择提供了路径。西部一些特色文化园区建设证明,生态资源、人文资源越是得到很好保护,地方经济越是可能做到绿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可持续发展。
其三,特色文化园区建设为传统与当代找到了结合点。特色文化园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总是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最佳目的地,像黄山、丽江等一些地域文化鲜明、环境优美的城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特色文化资源稀缺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这些特色文化园区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闲适的生活态度与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理念有很多契合之处。
上述现象也说明,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能够和谐相处。以前,基于历史进化论的历史观,人们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文化也是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过程。传统理念、习俗的解体,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传统与现代是对立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社会势如水火。实际上,在当代商业社会我们常常看到相反的情形,传统理念与现代理念、传统习俗和时尚往往能够和谐相处,甚至常常相得益彰。比如,在拉萨的八角街,人们能看到,西藏的传统工艺品将佛教文化与时尚相结合,成为商品社会传播藏族文化的极好载体。佛教、少林武术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不但没有式微,相反借助商业平台如鱼得水,充分彰显其价值和影响力。这说明,就保存本土文化来说,在经济上越成功,对保存本土文化越是有强烈的自觉意识。因此,特色文化园区不仅在经济领域提供了有别于工业经济的发展路径,也在观念领域提供了有利于彰显个人价值和生活情趣的另一种方式。
其四,合理利用人文资源是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特色文化园区建设过程说明,合理利用人文资源是对人文资源的最好保护。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一些学者赞同建设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但很反感利用人文资源的提法,认为文化遗产资源只能提保护,而且必须保持原貌,任何变动都是对文化遗产资源的破坏。这种观点初衷很好,但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如果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不能为当地居民服务,文化遗产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对西部许多生活在温饱线上下的当地居民来说,文化资源如果不能起到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期望他们自觉保护文化遗产,也只是空中楼阁。在建设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时,中方专家与挪威专家就有不同观点的争论。挪威专家认为,为防止现代知识污染当地美好文化,不应该让当地长角苗女孩去读书。中方专家则认为应该让她们获得现代知识,学习更多的技能,这也有利于提高保存自己文化的自觉性。挪威专家认为,长角苗妇女由于长期背水,为保持身体平衡,有着独特的站姿与走姿,不应引入自来水,以免破坏长角苗妇女独特的走姿;而中国学者认为,不能因为要保持当地妇女的身形,而要她们长此以往地背水。上述争论的焦点是,究竟是人为文化遗产服务,还是文化遗产为人服务。实际上,只有在当地居民看到地方文化资源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活环境时,才能真正激发起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文化的保护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确实要正视目前文化资源利用中普遍存在的盲目开发、破坏性开发的问题。上述现象的出现,一是急功近利;二是监督不力。但因噎废食,对文化资源利用一概排斥也是不可取的。
四、特色文化园区建设的启示
一是需要重视跨区域合作。一些特色文化区域往往跨行政区划,如果仅仅着眼于本地区的规划,会出现重复建设。以酒文化为例。以赤水河为动脉,方圆500公里汇集了许多名酒,是中国著名酒乡。在该区域内的遵义仁怀镇茅台酒厂有酒文化园区,宜宾五粮液酒厂也有酒文化园区,其他酒厂都计划做酒文化园区,这就需要统筹协调,避免雷同。还有,少数民族往往分布广,具有跨行政区划的特点。在建设少数民族文化园区时,也要注意统筹协调。如苗族山寨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多个省市,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应该引起重视。
二是鼓励因地制宜,探索为当地居民接受的管理方式。从目前来看,特色文化园区的管理方式各有特点。有以下几种:
1.政府为管理主体。地方政府在特色文化园区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2.非政府组织为管理主体。贵州省黎平县地扪侗族生态博物馆就是一例。地扪侗族生态博物馆受香港明德集团资助,由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负责建设和运营。该工作室是一个在香港注册成立的非政府组织。
3.外来公司为管理主体。如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就是与北京一家旅游公司合作,由该公司负责经营。
4.当地村级组织为管理主体。如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村就是由村办集体企业经营和管理。
各种管理模式都有优势和不足,仍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责任编辑:林秀琴)注释:
[1]参见祁述裕、于国华:《海两岸文化产业的比较与借鉴》,《东岳论丛》,2010年第10期。
[2]参见尹绍亭、鸟尼尔:《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部)
来源:《福建论坛》2011年第2期
第五篇:开展石画教学,促进美育发展
开展石画教学,促进学生美育发展
重庆市武隆区江口镇中心小学校
李波蓉
前言:石画是指在石头上画画,创作者利用石材的形状、质地、纹理进行创作构思,结合石材本身的特质创作出与石材相得益彰的绘画内容,提升石头的美感。我校在江口镇位于武隆区东部,距武隆城区17公里,坐落于芙蓉江与乌江汇合处。这里的石头很多,就将石画作为了我们的校本课程。且在2020年创建为“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石画)特色学校”。本文从石材选择与绘画主体、石画构图与上色、石画展示与欣赏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教会学生进行石材选择与绘画主体构思
石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构思,需要创作者根据石材创作与之相符的绘画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教授学生如何选择石材,如何根据石材进行绘画主体的构思。
我在授课时,为学生提供了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并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块石头。其中一位学生选择了一块类似三角形的石头,上面比较尖,左侧向外突出,中间向里深陷,石头的下边缘是平滑的。对于这块石头,问学生:“你觉得这块石头的形状像什么呢?”学生说:“像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于是,我便根据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石画主体的构思:“那像不像一只大企鹅带着一只小企鹅呢?或者一只大熊带着一只小熊?”学生点点头,并说:“企鹅的头是尖尖的,长着两个小翅膀,跟这个石头的形状比较像,我觉得画企鹅比较好。”我赞同地点点头。由此,学生便了解石材选择与绘画主体应当对应的原则。
二、如何进行石画构图与上色
在小学生确定了石材和绘画主体之后,教师便可以教授学生在石画上进行构图和上色了。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为学生做出示范,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对石画进行构图和上色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构图和上色。
我在教授学生这部分内容时,先自己选择了一块石头,并让学生观看我的构图步骤:首先,用铅笔在石头上打稿,画出一条小鲸鱼,由于石头是长长的,所以要运用横构图画鲸鱼。之后用平峰笔蘸取蓝色的丙烯颜料,涂鲸鱼身上大面积的颜色,再用其他笔和颜色涂完整个画面的基础颜色。接下来,用细一点的勾线笔画出鲸鱼的眼睛和嘴巴,也将鲸鱼的轮廓线勾画出来。在上色的过程中,还告诉学生要根据自己所画的图像的大小去选择合适型号的画笔,尽量精细。这样学生便了解了石画的构图方法和上色技巧,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学生便自己尝试进行石画创作。
三、大胆展示与学会欣赏
当学生自己创作出石画作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石画作品展示在课堂上,大家共同欣赏彼此的石画作品,在欣赏过程中了解彼此在石画创作上的优势,互相学习。这样便能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提升。
我曾在教授了学生石画创作之后,便让学生各自展示出自己创作的石画作品。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了自己画的猫头鹰的石画,有的学生展示出自己画的鱼石画,还有的学生展示出自己画的小猫石画。一位学生在欣赏彼此的石画作品的时候说:“我觉得小猫的石画画得比较好,将石头的形状和小猫卧着的姿态结合在了一起,在画小猫的时候还用勾线笔勾画出了小猫身上的毛,非常精细。”还有的学生说:“我比较喜欢那个鱼石画,将鱼画在石头上,然后再把同学们画的鱼站在一个画有背景的画框里,在粘上一些没有涂色的小石头,这样一就形成了一幅海底世界。”还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猫头鹰的石画,虽然只画出了猫头鹰的脸和爪子,但是运用了石头本身的灰色作为猫头鹰的羽毛颜色,非常巧妙。”
在小学美术运用石画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掌握材料选择与绘画创作的搭配方式,还能使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
附:1.学生作品
2.李波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