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政务期末考试复习大纲2014-12-29 10.18.28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一、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之间的区别于联系
1、电子政务的定义:
(1)一般性定义
政府机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后在网络上实现运行,从而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为社会公众以及政府自身提供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
(2)三层涵义:
1)面向公众的服务;
2)(互联)网上办公;
3)政府行政管理的改革与业务重组
2、传统政府经过电子政务立法机构优化重组,职能转变,系统规划与建设转变为电子政府。国外普遍称之为电子政府
因为国情:后工业化或信息社会、小政府(机构简洁、流程优化)、基础设施完善、公众服务意识强
国内普遍接受为电子政务
因为国情:初步工业社会、大政府(机构庞大、结构复杂)、基础设施不完善、公众服务意识淡薄
3、电子政府
在现有的政府机构、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所重新构造的:
一个全新的电子化政府管理形态
一个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电子政府服务体系。与传统政府相对应的概念,重点是“电子化”!
4、电子政务
从政府业务角度讲是一个过程或进程概念,即政府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对原有政府管理机构以及政府业务活动的组织方式进行、能够适应电子化运作的改造或重组,最终将构建一个基于网络的、高效的政府管理形态。
重点是“政务”!强调对原有政府管理结构以及政府业务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进行重大的乃至根本的改革。
二、OA系统(名词):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界定:
所谓办公自动化就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处理、数据量庞大且结构不明确的包括数值型信息的办公事务上的一项综合技术。
三、电子政务的功能(简单了解)
1、可以有力地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助推器)
2、可以有力地促进政府办事效率(加速器)
3、可以有力地促进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领头羊)
4、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动力库)
5、可以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的发展(监视器)
四、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七个方面,了解)
法制理念、民主理念、公平理念、科学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效能理念、系统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
1、法治理念:一方面,电子政务为法治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电子政务使政务处理过程高度透明,政府任何一种违背法治精神的行为都将充分显露在社会公众面前。如果不讲法治、不懂法治,不实施法治,政府自身的合法性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电子政务也对政府法治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子政务技术的应用,给社会带来了经济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等方面的巨变,同时,也使社会面临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个人隐私安全、国家安全等困扰,原有的社会秩序和政府管理受到了挑战。
2、公平理念:公正平等地处置各种事务,实现社会公平是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之一。践行公平理念是要消除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的信息强势群体和信息弱势群体的差别,即“数字鸿沟”。
3、科学理念:科学理念就是要求电子政务的运营要符合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的客观规律。要尊重科学,特别是在遵从科学管理规律的同时,认真遵从特定的技术规律。电子政务使得政府管理大规模采用知识密集大、科技含量高的管理科学方法和技术,政府管理对科学技术的以来程度达到空前未有的程度。这就要求我们顺应这种客观变化,注重研究和遵从科学原则和技术规律。
4、责任理念:责任理念就是要求政府明确责任,牢记责任,切实履行责任,使政府成为真正的责任政府。电子政务能够给建立责任政府创造了有利条件:
1)电子政务需要优化的规范化管理做基础,这一基础给电子政务创造了条件,同时,也给政府内部权责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细化注入了必要的压力;
2)电子政务使政府的透明度提高,这使得来自行政机关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监督活动,因依据更加明确和充分而更具有效性;
3)电子政务密切了政府与公众间的关系,使社会公众更易于参与管理并对政府实施监督,促进政府履行责任。
5、效能理念:靠信息化的力量,增强政府的服务能力,用更低的成本创造更高的服务质量,以达成政府服务于社会公众的目标。
6、创新理念:电子政务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在构建和组织电子政务运行的过程中,创新理念主要是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全面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7、安全理念:未来的政府是网上政府,政府管理离不开网络,践行电子政务的安全理念,就是要保障电子政务的系统安全与信息安全,以及要树立国家安全的观念。
五、电子政务应用模式(G2G,G2B,G2C.....)
1、G2G模式(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政府与政府之间互动的电子政务,它的使命是:打破部门间的条块分割,实现互联互通,政府资源共享,组织机构重组,业务流程优化,实现政府部门间协作一体化办公与服务,使政府机构更精简、更合理,使政府的活动更富有成效。这里的互动包括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政府的部门之间之间,政府与公务员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
2、G2B模式(Government to Business)
政府与企业互动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政府面向企业的电子政务:
包括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向企业单位提供政策法规、行政规定;向企业单位颁发的营业执照、许可证、合格证、质量认证等电子化服务,即向企业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及其服务电子化。
目的是:构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协助企业、帮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加入国家竞争。
企业面向政府的电子政务:
主要包括企业通过网络,应向政府交纳各种税款及企业报表年审(电子税务)、接受网上政府监管(电子工商)、参加政府项目投标及采购供货服务(电子招投标)等,以及就政府如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提出企业意见和希望,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向政府申请可能的援助。
3、G2C模式(Government to Citizen)
政府与公众互动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政府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
主要包括转变工作作风,政务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和透明,使政府的活动更透明、更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提供便民服务,政府公共部门(如医疗、社保、公安等部门)还提供“电子医保”、“电子社保”、“电子证照”等服务。
4、IEE模式(Internal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政府内部有效性和效率
通过内部业务过程优化或重组,并实现业务过程的网络化、数字化、电子化,减少行政程序和管理经费,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内部绩效考核,并以考核客户满意度为评估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公务人员的素质(包括行政文化理念和工作技能),以改善政府机构的有效性和效率。
六、电子政务逻辑模型(了解)
电子政务(EG)业务模型,首先是EG的战略目标、主要功能、业务活动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结构的概念级描述,然后,从逻辑上对EG的功能与业务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加工,它包括电子政务概念模型和电子政务逻辑模型。
电子政务概念模型,以图表方式给出一个EG战略目标、使命、主要功能以及概念级别上的结构和叙述,包括各个目标和使命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功能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及系统内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的分解。
EG概念模型的主要作用:是各种管理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体现,通过EG概念模型的建立过程,使政府首脑部门和有关负责建设实施的部门初步了解电子政务的任务和实质,有利于今后各个阶段的组织、设计和开发,有利于系统的分期分批建设实施。
电子政务逻辑模型,是对其逻辑结构的描述,即为了达到系统目标要求的输出(功能、政府服务)对相应的输入(政府的信息资源、业务过程)关系的描述。它应能反映如下几个方面:
为达到系统目标所需要的最合理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为达到系统目标所进行的最合理的信息业务处理过程(政府功能的重组),为达到系统目标处理过程和相应数据的分类以及归并聚合成大小合适的逻辑模块(规划、开发计划落实的前提)。
七、电子政务网络结构(内网、外网、门户网、专网)
1、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的结构
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副省级以下政务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
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电子政务网络结构大致包括互联网、办公业务网、非涉密政府办公网和涉密政府办公网。
也可以划分为政务内网、政务专网和政务外网。
政务内网建设是指包括公众服务业务网、非涉密政府办公网和涉密政府办公网的建设
政务专网建设是指包括在政务内网中的非涉密办公网络之间建立互联的非涉密政务专网
根据国家保密局的要求,政府内网的涉密政府办公网必须与互联网(政府外网)进行物理隔离
从对公众提供服务的角度,需要将非涉密政务专网与公众互联网进行连通并提供服务。即将涉密网界定为涉密政府办公网,与其他网络进行物理隔离,而非涉密网的政府办公网则将通过逻辑隔离的措施与业务网连接。
八、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经验(了解)
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政府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并放在倡导和推动信息化五个重要应用领域的首位。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是:
1)将公众服务放在第一位,以信息共享和数据获取为基础,以网络办公为依托,以信息安全为支撑,而其中又以信任与授权服务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深化各种应用,注重服务的便捷性、精细化、个性化,注重公众满意度的提高。
2)高度重视政府治理的变革,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政府管理方式,积极实践能够体现依法行政和行政民主,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新的政府工作模式。
3)规划先行、立法先行,做到健康有序、持续不断的推动电子政务或国家政府信息化向前发展。
九、我国电子政务的问题及主要任务(重点),与国外的差距(了解)问题:
1、政府信息化基础发展不平衡
在网络建设方面,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尚未形成,网络互联互通程度低,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同时存在。网络发展基础极不平衡,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先进行业与一般行业,甚至在一个系统内,电子政务的建设都不平衡。
2、对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认识不同
尽管政府部门已接入了内部的网络,但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的作风,使一些部门对公文旅行、文山会海等现象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现在一下子要与这种工作方式决裂,所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而政府部门管理层对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认识不同,也可以导致了电子政务实施的不同效果。
3、缺乏明确具体的建设内容和电子政务业务规范。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管理体制的局限,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大多是按部门开展的,由各个政府部门分别进行,形成了各自为政、各自分割、相对独立的局面。目前,我国虽然已发布电子政务指导意见,但具体建设内容还在讨论拟定之中,尚处于初级阶段。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又造成了新的重复建设。4)电子政务整体应用水平低。
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中国电子海关”、中关村“数字园区”等一系列较为成功的案例,但这不是普遍现象,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
它具体表现在:不少政府机构开展电子政务活动,片面地认为只要投入资金,把网站建起来、设备买回来,电子政务就水到渠成了,至于电子政务的真实效果也就考虑不了那么多了。所以,有些政府部门虽开设了电子邮箱(如市长信箱、局长信箱),也有一些电子政务应用项目,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公众互动的渠道没有真正建立。同时,也没有同政府机构改革进行配套规划与实施!5)电子政务立法滞后
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英、美等国已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法律,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如英国政府于2000年5月就通过了电子通信法案,确定电子签名和其他电子证书在法院审判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而我国在电子政务立法方面显得较为滞后,许多方面基本还处于空白,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6)政府公务员仍需要加强培训
目前,我国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不是很高,很多政府机构公务员,或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或者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或者由于自身的基础较差等原因,与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所以,提高政府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7)有效的电子政务评估机制尚未建立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成本如何?建设效益如何?服务效益如何?目前,尚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意义在于: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正面的导向作用,能够真正促进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实效,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
建立有效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制是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主要任务:
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 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 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5)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6)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 8)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与国外的差距: 社会形态的差异 管理体制的差别 政府信息网络的差异 政府信息资源的差异 资金投入差异 投资比例的差异 投入总量的差异 观念的差异
十、电子政务一政府改革(重中之重),西方政府再造,目的,内容(了解、理解)
进入90年代,矛盾更趋尖锐。如何节约财政开支,以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不断满足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成为西方各国在政府改革中十分关心的问题。由于削减政府的任务存在着政治和社会的限制,重塑政府、改善公共服务的生产力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企业化政府的十大基本原则:
1、起催化剂作用的政府:政府应实施一种把政策制定(掌舵)与服务社会(划桨)分开的体制。
2、社区拥有的政府:政府不应该控制公共服务,而应该授权社区实施公共服务,通过对社区拨款和授权来解决自身问题,使之产生更多的承诺以及更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竞争型政府: 将竞争体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让服务提供者在绩效和价格的基础上对业务展开竞争。
4、市场导向型政府:政府要以市场为导向,引进市场机制,改善政府与公共服务,利用政府组织市场、规范市场,利用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5、有使命感的政府:政府必须具有创造性和使命感,改变过去那种只会照章办事的官僚习气,从根本上简化行政制度,要求各政府明确自己的使命,让管理者自由寻找完成使命的最好办法。
6、结果导向型政府:政府必须是讲求实效的政府,需要测量公共机构的绩效,制定组织目标,奖励达到或超额完成任务的机构,并按照预算明确规定。
7、顾客驱动型政府: 政府活动的目的是满足民众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需要聆听顾客的心声,制定顾客标准并提供保障,为顾客提供更大价值的服务。
8、分权的政府:政府的组织形式应该从几圈走向分权,通过组织或体制将权力下放,使组织层级扁平化,鼓励政府雇员直接面向顾客更好的利用自己的决策,另外,分权有利于分散中央财政与决策负担,有利于增加地方的积极性与责任心,有利于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又能显示公众对公共服务的真实需求。
9、企业化政府:政府应该具有事业心,要以企业家的精神追求投资的回报,通过使用企业基金,共同受益和创新基金等激励手段来鼓励管理者在花钱的同时也关注赚钱。
10、预知型政府:政府应当追求预防问题,而不是只知道在问题发生以后再解决问题,通过使用战略规则,未来愿景及其手段,提高政府预测以及应对问题发生的能力。
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变,一大复苏提高组织效能、效能、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病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极力,责任机制、权力机构以及组织文化等完成这种转型的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以及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秩序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再造运动的目的是寻求替代传统的官僚组织的政府治理模式,并且都是以政府职能的市场化作为改造的基本取向。内容:第一,政府管理职能的优化改革,放松市场管制,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非国有化改革等;第二,政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主要是采用合同承包制、公私合营、用者付费制度、凭单制度等几种形式;第三,政府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分权和分散化改革,放松管制、佛你公务员制度给个、绩效管理、政府信息化等。
传统政务:科层制,金字塔,集权,纵横方向,严密的监管,控制,上下级联络迅速,导航机过多干预,多层次造成高费用,最低层次与最高层次距离过长,横向联系不紧密,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呈现分散,重复,低效,难以共享,削弱公务人员的创造力和活力,阻隔政府与公众的密切联系。
电子政务:扁平的网络型,分权,网络化交互化,参与型与自主型,迫使上级授权,必须制定明确的政策,必须谨慎选择下级,上级负担多重,容易成为决策的“瓶颈”,上级有失去控制的危险,要求管理人员具备特殊素质。
政府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工作理念以人为本,为公众服务,工作手段,电子化,信息技术,一站式服务平台
十一、行政效率、行政效能、行政效益的区别
行政效率是关于效果与小号,及行政产出一行政投入的关系。
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组织实现预期目的的适应性和能力,是对行政功能的评价,行政效能的工地取决于组织结构、领导才能、决策质量、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等因素。
行政效益主要是看对社会有益影响的大小,给社会带来福利的多少。
效率的实现是一定的效能为基础,评价效率又要以对效益的肯定为前提。
十二、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重点)
1.开展电子电子政务必须进行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电子政务并非简单的“电子”+“政务”,开展电子政务的实质是对传统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提出的挑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政府管理管理体制创新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保障。电子政务或政府上网所营造的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技术环境,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环境交叉融合,使行政环境更趋合理和复杂。这种网络环境其实质是政府职能的网上再现和虚拟化管理。因此,它需要通过新的流程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要求政府对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规范、再设计和再造,这本身就包含了政府管理创新的成分。电子政务在实际推行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障碍,需要以创新的方式和创新的行动加以解决。政府管理创新的成功实践,是电子政务顺利开展的可靠保证。
2.实施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步骤
功能完善的政府体系,运行协调的电子政务系统,公共服务的最大化,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目标。
电子政务就是要对政府各类职能和管理行为进行界定、分类、重新设计流程,使其软件化,并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协调和不断完善,为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体制条件。
实践证明,电子政务的实施,给现代政府构筑了一个履行职能、实施管理、提供服务的创新平台。
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建立“阳光政府、发质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电子政务对政府机构改革的推动作用: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全面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服务创新包括:
要以新的方式方法做好面向企业和公众的服务工作,针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公众需求,积极开拓信息的公共服务领域。
政府的服务职能也应重新定位,政府应尽可能借助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社会组织(群体)引导到公共服务领域中来。政府应定位在规范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程序和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有谁提供公共服务,而为自己直接提供服务。政府管理创新包括:
政府管理手段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电子政府,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公众的网上管理与网上服务;实现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办公;最终构建体系完整、结构合理、互联互通的虚拟政府形态(包括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全面开展网上政府办公服务。
政府管理方法创新:借鉴企业管理的先进方法,如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流程再造、市场化运作、学习型组织等,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法,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建立一个更具企业家精神的服务型政府。例如,运用客户关系管理方法,不仅能增加政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建立起新的、更融洽的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促使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立能根据用户的意向和需求而不是部门职能来决定,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模式,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使企业和市民获得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实施政府创新的工作步骤:
战略规划:实施政府创新工程的决策者们和管理协调机构必须提出政府改革创新的总体设想、价值取向、基本原则、(阶段)致力目标和考评依据,制定分阶段实施要点,然后将总的规划方案传达到每一个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
分步实施:以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为单位,充分发挥本部门每个公务员的创造能力,根据“政府创新工程”事实要点,提出本部门的工作创新方案,保证总体设想的价值目标得到相应的充分体现,提交决策层和管理协调机构初步评审,经批准后着手方案的实施工作。
及时反馈:各个部门自主实施本部门的创新方案,始终发挥所有的创造性,建立科学的、简洁的、反应灵活和成本节约的工作机制和方法,并及时将阶段创新成果向决策层和管理协调机构反馈,便于上级管理部门把握总体进度,并不断总结经验。
示范应用:上级管理协调机构对各个部门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分析评价,确定优秀的创新方案,以职能类型选出优秀的典型,慎重地进行示范推广。
现代行政要求规范、科学、效率、成本降低和公正透明的政务流程,这些目标要通过创新和电子化得以实现。政府管理创新和电子政务需要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随着公共管理和服务环境的变化及需求的改变,政府管理创新要不断审视自身的方向和使命,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完善。
十三、电子政务与政府廉政建设:
政府及官员腐败的至关重要的两个原因:
权力高度集中,同时,缺少制衡机制;权力的行使缺少透明度,容易进行暗箱操作或权钱交易。
解决的途径:
要形成权力行使的责任机制和合理制衡机制,避免权力的滥用,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改变权力行使的方式,推行政务公开,使其过程处欲公众的监督之下。
责任机制,即在政府内部确立明确的权责体系,同时,以行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保证政府(官员)切实履行;
制衡机制:
1)强化行政监督,加强审计,推行行政复议制度;
2)在行政机关与立法机构的关系上,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特别是加强行政权的控制;
3)在行政机关与司法机构的关系上,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与控制,制裁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和误用、滥用权力的行为,给公众以司法救济,特别是使行政机关承担接受司法审查责任和侵权赔偿责任;
4)在行政机关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上,行政机关要确保公共能参与管理过程、有效监督管理过程,使公众有机会、有条件促使行政机关履行责任。
实施电子政务,推行政务公开,改变权力行使的方式。
电子政务为法治的实现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条件:
1)电子政务使政务的处理过程高度透明,行政机关(官员)任何一种违背法治精神和权力滥用行为都将充分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
2)电子政务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府管理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法治政务。
电子政务为建立责任政府创造了非常必要的条件:
1)电子政务需要优化的规范化管理做基础,行政机关的权责、程序、办事结果、办事过程、时限、监督方式等均在社会公众监督之下,这给政府内部权责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的精细化注如入必要的压力;
2)电子政务使政府的透明度提高,这使得来自自行行政机关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活动,因依据更加明确和充分而更具有效性;
3)电子政务密切了政府与公众间的关系,使社会公众更易于参与管理并对政府实施监督,促进政府履行职责。
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要打破“信息权力化”,警惕“权力信息化”。
“权力信息化”必然导致各种角色划分不清,社会公众不仅要承担管理社会的责任,还要承担政府对商业利益的诉求。政府的计划功能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配置资源,信息交易市场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赢利,但这种赢利是依靠权力在电子政务中加起了一道信息屏障或壁垒,这样有可能保护了那些代表政府甚至某些掌握权力的官员的个人利益的企业在电子交易中获得最大利益。
只要掌握权力的官员在扶持代表其权力和既得利益的企业,就不可避免地对扶持范围以外的企业采取歧视政策,这是与公平交易和自由市场形成根本冲突。
十四、电子政务战略计划(深入理解),三个发展战略基本模式(掌握),战略规划,目标管理方法等(了解)目标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方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简称MbO): 目标管理的中心内容是:一是利用一个组织内的分层目标结构,进行纵向的沟通和横向的协调,尽量使组织内每个个人和每个组织的目标与整体目标协调起来,使全组织达到最大的正功效。二是注重目标管理过程的组织落实、掌控与检查。目标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组织总目标的初步确定;明确组织内各单元和领导者的作用;确定下属的目标和制定书面的协议;对目标协议书的检查及下一循环(环节)的开始。目标管理的主要好处是把管理目标的制定制度化和程序化,同时,目标管理促使组织各级部门明确并承担各自的责任,提出对管理部门的一套明确的考核指标,所以,目标管理有助于开展有效的控制活动。目标管理的主要缺陷是不适应当目标的层次结构很难客观地确定的情况,这样提出的具体目标往往是短期的,难于考虑对管理实践的长期性改善。另外的不足是在程序化的目标中没有列入实现目标的战略,而正确的战略可以防止组织行为的短期化。
战略管理方法(Management by Strategies,简称MbS):把目标和战略同时作为组织的战略要素,在确定组织的目标同时,也详尽研究并制定出目标的战略。在对目标建立层次转移时,特别是在把目标分解成低一层的子目标时,可以把子目标看成是手段。这时,要检查这些手段是否符合总目标的战略。对不符合的要加以修改。可以说,战略的设立限制了目标分解的范围和范畴。同样,子目标也要有相应的战略,这些战略服从总的战略。整个战略管理过程仍然参照目标管理的过程,但在上下级的协议中和对工作的检查中均要引入战略的概念。
三个发展战略基本模式:
1)以电子行政为核心的战略模式:该模式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将电子政务看成以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在政府领域的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政府工作的流程再造乃至政府管理方式和制度的变革。而电子政务战略,实际上就是政府不断地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政府管理变革,以提高政府绩效。因而,这个战略的核心在于“电子化”,即不断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战略的目的在于通过电子化推动政府管理的变革,以提高政府的效能。
2)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该模式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将电子政务看成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即利用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新型的途径。因而,电子政务的实施,要以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为出发点,根据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来规划和推动电子政务,以弥补传统政府管理与服务的不足、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这种新型行政模式与传统行政模式主要区别在于,它改变了传统行政模式的程序取向,将行政的价值和目标定位于为公民、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廉的服务。
3)以电子社会为核心的战略模式:该模式从信息化的角度,将电子政务视为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视为政府领域的信息化。它从社会事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一起构成国家信息化的完整体系。因而,发展电子政务,必须将其纳入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战略之中,从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战略高度来规划和推行电子政务。这是从比较宽的角度来看待电子政务的,信息化是一个整体战略,政府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因而,制定电子政务战略应同其他领域的信息化战略一起考虑。如美国的“高速公路“计划,包括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电子娱乐等五大应用领域。
十五、政府信息资源概念,包括哪些方面的资源(了解),开发基本目标,基本任务(认识)
政府信息资源概念:政府信息资源包括政府部门为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能而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资源,政府部门在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以及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信息资源。主题类政务信息资源,行业类政务信息资源,服务类政务信息资源,资源形态类政务信息
基本任务:初步建立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体制,在各级政府部门设置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实施标准,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和政府信息数据库建设标准等法律法规。
围绕政府部门主要业务建设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和网络,开发相应的政务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
建立新形式下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管理运行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落实技术培训,公务员定期接受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应用培训。
目标:政府业务流程生成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这是提高机构内部电子政务的有效性,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向社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基础条件。
跨部门政府信息共享的制度化和技术实现。这是提升电子政务效益的关键,也是当前推进电子政务中体制性障碍造成的一个难点。
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体系化和技术实现。这是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改善政府形象,加强政务公开具有重大意义。
十六、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共同点与区别,过程,电子商务过度到电子政务的支撑体系
共同与区别: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实现商务及其运作管理的整个过程。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使交易双方面临的商业机会迅速扩大。实际上,网络就是一个规模无比巨大的虚拟市场,参与交易的成员可以覆盖全球。电子商务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可定制的服务。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交易,生产者可以迅速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作出反应,还可以分析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是什么,进而主动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实现一对一的市场营销。开展可以为生产者提供可视化的供应链,减少产品库存,实现敏捷生产,电子商务包括4个组成部分(应用模式):一是企业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电子交易与服务(B2C);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交易与服务(B2B);三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交易与服务(B2G);四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交易与服务(C2C)
支撑体系: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支撑体系是“同构”的。开展电子政务的前提是政府实现信息化,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是企业实现信息化。
电子政务是政府对政府部门内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企业与公众等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政务活动。
电子商务是企业对企业内部、其他相关企业、政府机构、以及公众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商务活动。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交集就是政府与企业的信息接口(政企流对接)。
电子政务的开展离不开电子商务的支持,电子商务的开展离不开电子政务的支持。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在管理与服务的理念、方法、技术层面的“同构”。
正是因为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密切关系,所以,我们认为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支撑体系是“同构”的。
1)政府再造流程(GPR)与企业再造流程(BPR)
政府为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办事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需要对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与服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组合和更新改造,这就是政府再造流程(GPR);
企业为了在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运作,要求对以前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更新改造,这就是企业再造流程(BPR)。
2)政府资源规划(GRP)与企业资源规划(BRP)
政府为了节约运作成本,提高政务的处理效率,要考虑如何对政府的资源进行配置优化,这就是政府资源规划(GRP);
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求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所有可用资源进行配置优化,以加快对市场的反应,这就是企业资源规划(BRP)。
3)政府关系管理(GRM)与客户关系管理(CRM)
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提供公众服务,政府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也要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这就是政府关系管理(GRM);
企业为了在市场销售中吸引客户、留住客户、不断升级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就要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与企业的客户之间的关系进行维护、管理和更新,这就是企业关系管理(CRM)。
4)政府供应链管理(GSCM)与企业管理供应链(ESCM)
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实体单位,必然要求采购物质以满足政府部门正常运转的物质供应,如办公设备、燃料、电力等,并对物质采购进行信息化管理,这就是政府供应链管理(GSCM);
企业为了有效满足客户需求,要联合企业上游和企业下游的合作伙伴或动态联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对原材料、燃料等采购以及产品供货进行管理,这就是企业管理供应链(ESCM)。
5)政府信息门户(GIP)与企业信息门户(EIP)
政府为了方便与外界的互动式信息交流,以便快速获取外界信息以及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要建立政府信息的门户网站,这就是政府信息门户(GIP);
企业为了方便与外界的互动式信息交流,以便快速获取外界信息以及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要建立企业信息的门户网站,这就是企业信息门
6)协同政务(GC)与协同商务(CC)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双赢甚至是多赢,相关企业就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交流,联合起来开展电子商务,这就是协同商务(CC);
由于企业或个人要办理的许多事情要与多个政府部门打交道,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协同办公,企业或个人只要在一个网络门户入口填写一份电子表格就行了,剩下的事情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协同办公处理。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企业或个人的开销(时间与成本),这就是协同政务(GC)。户(EIP)。
十七、数字鸿沟含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信息强势群体和信息弱势群体的差别,即“数字鸿沟”。地区间、政府间、政府与企业间、政府与社会公众间、社会公众的不同群体
第二篇:电子政务复习大纲
1、什么是电子政务
2、电子政务的实质。
3、了解“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电子商务”、“数字政府”、“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信息化”等概念的界定。
4、了解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
5、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6、了解国外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
7、了解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8、“三网”“一库”
9、“两网”“一站”“四库”
10、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
11、我国电子政务的效益
12、中国电子政务的基础框架
13、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
14、电子政务促发了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
15、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16、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
17、什么是办公自动化系统
18、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式
20、什么是电子化公共服务
21、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性质
22、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
23、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种类
24、我国政府目前手机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有哪些?
25、什么是政府网站
26、我国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功能发展的基本方向
27、什么是数字鸿沟
28、什么是政府信息资源
3334
373839、政府流程设计
40、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41、什么国家信息化
42、电子政务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4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油哪些?
44、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油哪些?为什么需要这些技术基础?
45、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是什么?电子政务的发展为什么需要这些基础?
46、你认同“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的观点吗?为什么?
47、有人说,电子政务的成败,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你怎么评论这个观点?为什么?
第三篇:电子政务期末考试
1、电子政务:是各级政府部门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在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的基础上,实现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整合,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打破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和运行。
2、电子民主:是电子政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指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民主过程中的价值观念、政治立场和个人意见等的交流,主要形式有在线竞选、在线选举、在线民意调查、在线政务公开和公民在线参与公共决策等。
3、政府内网:内网主要承担各级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和副省级以上城市政府的办公业务和其他业务。主要是一定级别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此级别以下的政务部门办公网实行物理隔离。内网中包括国家涉密信息,高敏感度信息以及核心办公业务数据等。
4、政府外网:是政府的对外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公众的管理和服务业务及不需在政府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即“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等所需要的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办公业务和专业性服务。
5、发达型电子政府:所谓发达型电子政府,指那些电子政务发展较早、基础较好、覆盖面较广、规章制度较完善的政府。
6、后发型电子政府:所谓后发型电子政府,指那些正积极准备发展电子政务的政府。政府已经具有电子化的意识并积极着手实施相关发展战略。
7、政府信息化:指政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政府的过程,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政府管理的有效性,满足社会及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8、政府采购:一般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政府职能和公务或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依法定方式、方法和程序,从民间购入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9、政府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政府及公共部门增强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动力,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包括观念创新、职能转变、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和改进工作作风。
10、业务流程的优化:立足现有流程,是对现有流程的改进
和提高。
11、业务流程再造:是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来衡量和改善工作业绩,对业务流程进行的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再设计。
一、传统政府与电子政府区别?
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之间存在着显著区别。①在存在方式上,前者是虚拟性,后者是实体性;②在空间属性上,前者是超地域性,后者是地域性;③在管理方式上,前者是分权管理,后者是集中管理;④在运行环境上,前者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环境,后者是传统经济环境;⑤在组织结构上,前者是扁平化辐射结构,后者是垂直化分层结构;⑥在运行方式上,前者是系统程序式管理,后者是政府实体性管理。
二、政府采购模式(与其他相比特点)?
①集中采购模式。指本级政府采购均由一个专门从事采购的部门负责,不允许自行采购。集中采购能保证物美价廉,节约财政资金,也便于政府采购政策措施的运用,确保政府采购各项目标的实现。②分散采购模式。指由各使用单位自行采购的模式,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曾普遍采用。分散采购比较灵活,使用单位可根据需要自主确定采购物品,但分散采购难以实现政府采购的经济性和效率化的目标,只在小规模日常采购中,其才能体现优越性。③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采购模式。指一部分采购由一个部门统一负责,一部分采购由各需求单位自行负责的采购模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采购模式集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优势于一身。但这种采购模式还是属于集中采购,只是与较完全的集中采购模式相比,分散采购的数量更多一些。
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在实施中应该统一规划和协调,有侧重、有重点、有选择地逐步推进。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实行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内及外分阶段实施的策略。②在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与我国政府的职能配置相协调。③电子政府的应用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④电子政府的应用应充分考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避免一刀切。⑤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府自身能力,确定电子政府应用的优先级。
四、电子政府基础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①网络建设是构建电子政府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电子政府的“硬环境”。
1、从“三网一库”到政务内外网
2、数据库建设
3、政府门户网站建设②政府改革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电子政府的“软环境”。
1、组织机构重组
2、政务流程优化
3、职能转变
4、公务员素质培训
五、电子政府的安全风险有哪些?
①物理风险.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直接破坏(切断通信电缆等);对电子供应设施的破坏(切断电源等);静电,强磁场可能带来的破坏(设备短路等);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存储介质自身老化和损坏等。主要来自操作失误、人为破坏和物理自然的恶化(使用者错误格式化硬盘,各种自然灾害等)②技术风险.一是技术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如网络硬件设备弱点将危害网络可靠性和可用性,操作平台的弱点和漏洞可能构成系统隐患等。二是后门。如某些序列码功能有自动传送计算机有关硬件方面信息的后门,带来泄露隐私的危险等③管理风险.管理组织部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低、日常管理松懈④政治风险.具有政治动机的黑客组织、恐怖分子和工业竞争对手等跨国组织的威胁(敌对国家是此威胁的强力后盾)。
六、电子政府构建的必要性?
具体来说,电子政府构建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经济和社会网络化发展的需要②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③建立廉洁、高效、公平、务实政府的需要④民主参政、议政的需要⑤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⑥政府树立全新形象的需要
七、世界各国电子政府的应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政府电子商务.以公钥基础设施为基础构建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推动政府机关之间及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以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通信及交易处理②政府电子采购与招标.实践中电子采购一般采取招标的方法③电子税务.它能提高政府税收的有效性和效率④网上福利支付.随着电子政务的加速化,福利支付的电子化正成为重要的应用项目⑤电子邮递.指建立政府整体性的电子邮递系统,并提供电子目录服务⑥电子资料库.是电子政务一个最基础的服务层面⑦电子化公文系统.公文是政府机关处理公务和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⑧电子身份认证.它是保证电子政务乃至所有网上活动安全的关键环节.八、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的优势?
①电子商务缩短了交易时间。可以在交易的各个环节上跨越空间和时间障碍,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②降低了交易费
用。使交换由有纸贸易变为无纸贸易,缩短业务流程时间,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简化交换过程③电子商务改变了以往的营销方式。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实现了信息互动,易于双向沟通,缩短了营销渠道,减少了竞争冲突和复杂的分销渠道管理,还使目标市场更加明确,实施营销战略的针对性更加具体。
九、(新加坡、美国等)发达型电子政府,为什么属于先发型
电子政府?特点?
新加坡:是全世界最早推行“政府信息化”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实施三项国家信息化技术计划,为政府信息化奠定了良好基础①1981-1985年实施公务员计算机计划②1986-1991年实施国家信息技术计划③1992-1999年,在公务员办公计算机化和国家信息技术计划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将新加坡建成智慧岛的IT2000计划.其电子政府特点:①政府的强势推动②多功能、全天候服务的电子公民中心的建立,使公民可以获得多项服务,政府传递各种公共信息并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
美国:是电子政府的先行者和全球其他国家的模仿对象。其电子政务应用重点:①建立全国性的、整合性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②发展整合性的电子化信息服务③发展全国性的执法及公共安全信息网络④提供跨越各级政府的纳税申报及交税处理系统⑤建立国际贸易资料系统⑥推动政府部门电子邮递系统。美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有网站多、分类细、网联网等特点。从功能上讲①扩大了政府传播信息的渠道②扩展了政府提供服务的职能③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④拉近公民与政府距离。
十、简述当代各国政府创新的趋势?
①一体化格局。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向单个政府部门内部延伸,二是从政府系统向社会、其他部门和私人部门延伸②扁平化组织。指通过简化机构等级,减少中间层次,达到分散公共机构权力,强化组织内部协作,实现各级工作人员参与管理的、趋于扁平的组织形态③项目制管理。它将体现更高的效率、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低廉的成本④“一站式”服务。这使政府服务对象从统一的网络入口就可以实现远程的,甚至是跨地区的服务申请和业务办理。
十一、我国电子政府的典型应用?
①起步:“三金工程”建设.它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
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其目标是建设中国的“信息准高速国道”。包括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②发展:系列“金”字工程推出。“三金工程”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示范效应,为政府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启动多项“金”字工程.包括金税工程、金财工程、金审工程、金农工程、金盾工程、金智工程、金卫工程、金贸工程
十二、如何应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的防治措施)? ①加强计算机网络立法工作。虽然已颁布的立法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打击了计算机网络犯罪,但也有很多缺陷,如立法工作严重滞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立法中应该明确犯罪行为的法律界定和不规范行为种类,加强针对性②正确定位,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监管工作。我国应该在西方已有的高起点上,开发研究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系统,增强监控力度③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智能型计算机网络监管人才。加强公民对计算机安全等法制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重要程序及资料备份安全存放,同时加强公民自我约束力。
论述
一、政府创新带来的新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问题:①网络的自由性导致政府对公民的言论失去控制②对政府形象的冲击③中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④技术官僚阶层产生⑤信息安全管理成为政府面临的新课题⑥数字鸿沟是制约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的瓶颈问题⑦行政环境变化。若政府职能不能及时转变,易造成与行政环境不协调⑧由于网上管理漏洞难以避免,可能出现管理真空。如果对群众意见没有及时回应易造成群众不满⑨网上信息的自由传播给政府的信息处理造成障碍。容易导致意识形态混乱,危害国家安全。
解决措施:①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②建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机构③加大对公务员的培训,提高计算机水平④加强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电子政府运行⑤及时转变政府职能,适应行政环境的变化。
二、电子政府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包括物理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 措施:①加快我国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员操作水平②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扶植国有信息网络安全产业发展③在管理上,明确责任,规范制度,加强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④在法
律上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⑤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对于破坏信息安全的事件调查处理,建立预防措施以确保信息安全⑥技术上,综合运用加密认证,反病毒等技术,增强系统抗攻击破坏的防御与预警能力。
三、电子商务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①缺乏宏观的规划与指导②多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不够完善③企业本身信息化建设滞后④政策法规不健全⑤金融体系支撑不足,网上支付问题没能彻底解决⑥人员素质与技能需要提高⑦传统的消费观念阻碍了电子商务发展⑧网上交易平台的诚信问题,市场成熟问题制约了电子商务发展⑨信息网络的环境和条件问题。核心技术国有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滞后。
解决措施:①加快电子商务所必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②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制定积极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③研发安全技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立网络安全体系④建立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⑤加快支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与金融体系,解决配送与支付问题⑥倡导以德经商,规范市场行为,逐步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⑦改变消费观念,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第四篇:世经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1、世界经济地理的主要特性 P
4全球性: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空间布局作为研究对象。
区域性:探讨世界范围内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区域的形成发展、分异组合和区域联系是“世经”的主要研究内容。
综合性:要对各层次的特定区域的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综合分析;对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分工综合分析;对特定区域内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发展方向综合分析。
预测性:预测各经济区域及区际经济联系的发展趋势,创建各类的区域产业结构演变模型,是世经的研究目标。
2、经济全球化的正负效应 P1
3正面:1.为资源在全球化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2.使得市场成为不断扩大的、统一的整体。
3.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4.为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负面:1.使世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2.加大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可能性。
3.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全球化。
4.使超越主权和国家主权同时加强。
5.使全球经济运作规则公正性、垄断性并存。
3、当今产业转移的国际特点 P48
产业国际转移呈现多元化:在“达→展”、“达→展中先进国”、“展中先进→展中落后国”多个层面中进行,产业投资方式也逐步多样化。
产业国际转移的重点在更新:70年代,达将大能耗、重污染产业向展转移;80年代达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产业转入展;90年代后,研发和三产成为投资热点。
产业技术转移的“大脑-手脚”模式:实体为主的“手脚产业”布局在展,以知识为主的“大脑产业”分布在达,两类产业按自身优势进行国际分工。
4、当今世界产业布局的新动向 P
52产业在布局形式上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分散性:全球化使各类资源可打破国界进行运输,信息化使信息资源摆脱地域限制。这两种作用减少了距离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使运输要素制约性降低,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更广。
新的产业中心不断涌现:全球范围内产业要素间的相互依赖加强,高级命令和控制功能更倾向于在地域内集中,激发新一轮信息知识的聚集经济,涌现新的产业中心。
产业布局对具体地点的指向性弱化:产业内部生产组织方式改变,生产规模更小型化,生产方向更专业化,导致用地规模降低,区位选择弹性增加,对特定区域指向性弱化。
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互相作用加强:不论在达还是展,成熟或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正成为增强地区对产业吸引力的重要力量。
5、国际贸易地理格局,FDI流出、流入地的地理特征 P72P98
世界贸易从三“极点”格局向三“极区”格局发展:战后美国、欧共体、日本主宰世界贸易,构成“三极”。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推进,它们都积极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从全球范围看,由欧洲、北美和亚洲的三大地区主导的全球贸易网络已经形成,这三大地区的区域内贸易在区域范围内各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主要地位。
东亚作为新的增长极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80年代后,东亚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生产规模扩大,带动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人均收入提高培育了可观的中产阶级队伍,使东亚成为了新的巨大商品市场。另外稳定的政治环境和高质低价的劳动力也吸引了大量投资,使该区贸易持续扩大,良性循环。
“南南贸易”成为全球贸易新亮点: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转变,更为外向,改善了进入其市场的机会;发达国家经济增势疲软,展国经济快速增长,导致达将产业转移向展,由于分工细化,要求各展国间保持积极产品贸易,使“南南贸易”维持强劲增长。
流出地:1.FDI主要来源是发达国家。
2.发展中国家FDI流出量稳步增长。
流入地:1.发达国家是世界FDI的主要流入地。
2.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量呈上升趋势,但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
6、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的直接投资特点
投资领域一低附加值产业为主:投资是为了利用这些国家存在的丰富自然资源、劳动力和廉价土地;或者是出于环境方面考虑,为了减轻本国内的环境污染。因此投资项目集中于资源开发、生产密集型产品和加工装配作业。
投资区位的文化传统或地理位置的相近性:有的跨国公司喜欢利用母国原来殖民统治留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已经建立起来的联系选择FDI的投资区位;有的则喜欢在与母国地理位置相邻的地区大量设立子公司。
7、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集中区域 P10
2集中于东道国经济中心区:可减少因对投资地区的不熟悉而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集中于边界地区:相邻两国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有利于区位选择。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相同语言文化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各方面的沟通,利于避免劳资冲突。尤其是投资者与投资地有密切的死人关系式,这些投资地更容易被选择。
8、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动机 P100
自然资源寻求型、东道国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略资产寻求型、贸易及分配型、辅助服务型
9、人口增长模式划分的四种类型、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 P108 P117
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高低;过渡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
迁移规模缩小;迁移形式多样(移民、客籍劳工、国际难民流);迁移流向变化(展→达、贫→富);迁移原因多样
10、世界人力资源的流动特点 P12
3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参与国际流动的人力资源素质较高
11、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P13
4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城市化浪潮的主体: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城市化发展缓慢;发展中国家城市还在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很快。
大都市化趋势愈益明显:随着交通、运输发展,城市在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作用下向四周蔓延,在城市周边地区人口和财富不断聚集,导致大都市化。
城市全球化趋势开始显现:城市规模扩大,吸引全球投资、资本、劳工和功能。
12、全球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全球性城市的功能和作用 P139
跨国公司的发展:带动了资金、技术、劳务、商品在各国的流动,推动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使得地理摩擦降低,可以消除国家疆域的壁垒。
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使国际化城市迅速成为资本、货币、生产性服务和决策的全球交易管理中心。
本质特征是拥有全球经济控制能力;是全球通信网络的主要结点,发挥全球信息中心的功能;具有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的功能
13、世界汽车产业全球化的动因 P16
2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主要的汽车公司都纷纷采用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进行资本输出,建立海外生产据点。到了20世纪90年代,迫于日益加强的市场压力,几乎所有的汽车公司都更深地卷入到汽车产业的全球化中。
14、世界时装中心及其形成条件 P206
巴黎、米兰、纽约
依托区域文化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汇集了众多世界顶级设计师;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业
15、分别从全球层面、国家层面和城市层面简述ICT产业的地理分布特征 P219 P217 全球:聚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国家:分布在国际性、全国性或区域性中心城市
城市:集中于各种类型的科技园区
简述:区位条件(科研机构、基础设施齐全、优惠政策融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优美)
16、ICT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共同特征 P220
学习型的网络体系:ICT产业集群内不同规模公司有着高度灵活的分包关系。
大学和科研机构密集:自助研发能力强,成果转化率高,是ICT产业发展的学术智库。
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高度流动性的劳动力市场:金融、中介、教育培训服务较完善,高素质劳力多。富于创新的商业环境:区域内公司间信任度高,交易成本低。
17、国际金融中心与“世界工厂”的关系 P259
身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国家很极可能拥有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本国制造业发展能促使金融业发展: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对企业外资本的依赖性也会逐渐加大,促进了本国银行、证券行业的发展与完善。直至国内资本无法满足企业需要,就会开始向国外融资,需要银行和金融机构来实现,导致金融网络的国际化发展,制造过就成为国际资金的净吸收者。
18、论述跨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的动因 P270
内因:1.本国市场的过度饱和和过度竞争
2.国内对增设店铺实行严格的计划政策
3.人口减少和老龄化,以及国内经营成本的增长
外因:1.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出现和世界性消费需求趋同
2.对外资准入放松管制
3.竞争的压力促使零售商采取跟随的战略
19、世界农业生产布局特点、世界玉米分布的三大黄金地带 P288 P300
粮食充裕国家分布集中,缺粮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单产水平呈上升趋势;农业生产凸显产业化、专门化和商品化;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得到高度重视。
美国中部玉米带;中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东平原、四川盆地;欧洲南部平原
20、世界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名称、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显著特征 P321 P315 东南亚国家联盟;澳新密切经济关系贸易协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经济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安第斯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南方共同市场;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海湾合作委员会
主体是主权国家;目的是通过区域经济组织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分工协作,更有效地利用各成员国的资源,获取国际分工的利益,促进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参与一体化集团的伙伴国家在国家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共同构成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利益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有明确顺序的阶段发展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到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演化。
21、欧盟新一轮扩张的主要特点 P33
5第一,此次吸纳的对象不同,多数为经济政治体制处于转轨时期的前社会主义国家,且数量较多。第二,扩展方式看,欧盟掌握的扩大进程的主动权,申请国的博弈余地很小,只能按照欧盟要求行事。第三,新一轮东扩表现出极强的整体意识,此次东扩力图将东西欧以欧盟为核心统一起来,不再使这片战略空间被其他政治力量瓜分。
22、德国鲁尔区及其改造经验 P386
本是重点工业地区,50年代末,煤炭作为能源受到石油打击,以煤、钢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不能适应科技革命的挑战,鲁尔区陷入了结构性危机,生产萎缩,失业剧增。后为振兴,采取了以下措施:
更新改造传统工业部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改善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
23、德国相对均衡的生产力布局的具体表现 P38
3城市数量众多,但以中小城市为主;德国人口分布比较平均,州与州之间差距不大;各州人口和就业人员占全国比重大致相当;工业主要分布在内地;德国工业中心鲁尔区在全国的地位逐步下降,原来经济较落后的南部地区地位不断上升
24、美国经济活动国际化特征、美国西部南部兴起的主要原因 P419 P4
43市场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生产的国际化;科学技术的国际化
自然资源优势: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矿产、能源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
有利于高兴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优良生活环境吸引科学家和工程师,能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较多的人力资源;气候、污染等方面也优于东北部和中西部,成为投资建厂的有利条件。
工资水平较低,工会势力薄弱: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工资成本又较低;工会势力薄弱,资本家就可以压低工资以获取更多利润。
联邦政府的支持:政府向南部西部投入了大量财力;军事基地和军事供应大都位于西部南部,国防开支流入也加快地区经济增长。
各州地方政府制定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吸引企业投资,加速经济增长。
25、美国硅谷发展形成的主要原因 P22
5独特的社会网络体系:以地区网络为基础的产业组织体系,促进各专业制造商集体学习和灵活调整一系列相关技术。松散联系的班组结构鼓励公司各部门和公司外消费者、供应商进行横向交流。
领先的研究型大学和本地企业间的关系:为技术浪潮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风险投资的推动:高技术知识与金融手段交叉;股票市场与技术市场融合;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联手,有效推动产业发展。
多远的文化、开放的思想:大量海外移民,推动多元文化形成,有利于创新思维产生。
良好的生活环境:气候宜人,是吸引高科技产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26、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布局多极分散特点 P50
4一是工业结构的扩展和升级,表现在产业结构上由军工→轻工→重化工→知识技术集约型的转变。
二是在工业在地域上的拓展,表现在沿海工业带饱和后,技术密集型产业向①工业带周边②消费地③劳动力充足地区④相对落后地区⑤海外扩展。
工业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因:
一是工业地带布局条件的恶化,三大都市圈人口过度集中、用地紧张、用水不足、污染严重„问题严重。二是技术经济条件的改变,创新技术对产业布局和生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7、东南亚国家区域经济总体特征 P46
5传统优势明显的农矿经济:世界最大稻米出口区;世界主要热带经济作物产地;世界重要热带名贵林木出口区;世界重要的汽油产地和锡矿富集区
快速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各国间发展差异明显;对外资依赖严重
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失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28、俄罗斯产业结构特点 P527
资源型的产业基础: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这是俄罗斯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
比例失调的三次产业:发达的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并存,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国民经济高度军事化:俄罗斯军工系统集中了全国最主要的科技力量,各种优质材料首先保证军工需求,其主要工业部门都与军事有关。
29、南亚、西亚北非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特点 P547 P5
52南亚: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发展中的工业(水平低,小规模轻纺工业为主)
西亚和北非:世界石油宝库(西亚北非石油在世界的中心地位;丰富的石油储量,石油的生产和出口);发达的灌溉农业和养羊业突出的畜牧业;发展中的制造业(重工业为主)
30、拉丁美洲经济发达三角区和工业带分布 P568
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三角区
布宜诺斯艾利斯-罗萨里奥-科尔多瓦工业带
第五篇:电子政务复习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考试时间:12月17日上午
考试地点:禧301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述
1、现有的电子政务的定义有哪些?从广义的角度和狭义的角度分别对电子政务的概念做出解释。
狭义的电子政务专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事务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广义的电子政务泛指各类行政机关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2、作为电子政务的开创者,美国对电子政务的定义是什么?
在美国对电子政务是这样定义的:电子政务是政府利用技术手段更有效地为市民、企业、政府职员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和服务。
3、试比较电子政务的不同定义,结合我国国情,试述自己对电子政务概念的理解。
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网上实现,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打破时间、空间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是手段,政务是目的。
7、“电子政务就是电子政府”这种理解正确吗?
不正确。电子政务偏向于构建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他政府机构、企业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而电子政府偏重于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构建一个虚拟政府。因此,电子政府又称为虚拟政府。电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而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的概念同时包含了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其范围不但更广,而且内容也比电子政府丰富得多。
8、政府上网的目的是什么?“电子政务就是为了实现政府上网”这种说法正确吗?试述政府上网与电子政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政府上网的目的是即时发布和更新政府信息,利用因特网的交互性与外界交流,服务于社会公众。
电子政务离不开政府上网,政府上网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电子政务所设计的范畴,除了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事项外,还包括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电子政务对政府信息化应用程度的要求远比政府上网所实现的信息化程度要高得多。
10、从电子政务的实质、核心、作用及实施过程来分析,它主要具有哪些特性?(1)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产物,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龙头”(2)电子政务的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3)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4)电子政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整合过程
11、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上创新和领先的国家有哪些?举例说明这些国家的电子政务有何特点。
创新和领先的国家:加拿大、新加坡、美国
美国电子政务的特点:建立全国性的、整合性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发展整合性的电子化信息服务;提供“共用信息服务站”的服务;提供个人计算机及其他各种渠道的信息获取和服务;发展全国性的执法及公共安全信息网络;提供跨越各级政府的纳税申报及交税处理系统;建立国际贸易资料系统;推动政府部门电子邮递系统。
加拿大电子政务的特点:大力推广和加大电子政务在各行业的应用;采取一系列策略性创新措施,将共同性的需求整合成一个集成电子信息基本框架。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考试时间:12月17日上午
考试地点:禧301
14、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国情,试述自己对各阶段情况的理解。
(1)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办公自动化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
(2)推进阶段。这一阶段开启“三金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3)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共同建立了“政府上网工程”,经过几年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普遍跨越了初期的“静态信息发布阶段”,“动态信息交互”成为目前的应用主流。(4)加速发展阶段。“十五”期间提出了政府信息化,规范了电子政务的运行,初步形成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人员培训工作得到加强,电子政务相关法规和标准取得重要进展。
15、试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绩。
(1)各个部委包括一些地方部门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基本上开发完成(2)公共服务意识加强,公众对政府电子政务的接受度大大增加(3)电子政务已进入到重视信息资源开发整合的阶段(4)开始重视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建设
(5)电子政务的安全的保障体系受到相当的重视
19、从国内、外电子政务的纵向发展情况来对比,简要分析电子政务的发展步骤和阶段。步骤:(1)政府信息的网上发布(2)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3)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4)网上事务处理 阶段:(1)机读化阶段(2)Web阶段(3)资源化阶段(4)平台化阶段
21、在我国,推行电子政务对于促进改革和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何种意义?为什么必须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1)意义:推行电子政务是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有力手段;推行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措施;推行电子政务是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2)原因: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推动国家信息化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和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促进政府的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第二章 电子政务应用
1、电子政务应用的基本内容按功能和复杂程度划分可以分为那几类?各个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类电子政务的特点是以单纯的信息发布为主,信息流向是单向的。第二类电子政务实现交互式数据和信息交换,特点是政府机构的某些数据经过授权允许有条件的访问。
第三类电子政务的特点是应用和业务流程的高度集成,这种应用类型和第二种应用类型的区别是业务流程的集成,从第二类应用发展到第三类应用,需要妥善解决技术和业务流程。
3、电子政务的应用形式有哪几种?
根据服务对象来划分:电子政务可以划分为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G2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2C)。
4、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含义是什么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考试时间:12月17日上午
考试地点:禧301(1)G2G主要是通过办公自动化和现代化通信、网络技术,实现政府与政府之间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传输,使政府的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之间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5、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的含义是什么?
G2B旨在打破各政府部门的界限,快捷地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精简工作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减轻企业负担,节约时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6、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的含义是什么?
G2C是指通过电子化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9、简述政府门户网站的概念
概念:所谓政府门户网站是指在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众、企业和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与信息,并获得个性化服务,使合适的人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
9、政府网上办公和传统的办公自动化有什么不同?政府网上办公包括那些新内容?
不同:政府网上办公与一般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既密切相关,又在应用侧重点、用户群体及采用的技术等方面有所差异。新内容:
(1)提供电子邮件功能。
(2)处理大量的复合文档型数据信息。(3)包含大量的工作流应用。(4)支持和协同工作和移动办公。(5)具有完整的安全性。
(6)能集成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和Internet。
第三章 电子政务与相关学科
1、名词解释:信息安全、移动通信、虚拟组织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百度)
移动通信是通信的双方或者至少有一方是在位置变换过程中所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移动通信是实现电子政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政务活动的理想的重要手段,是下一代移动政务的技术基础。
虚拟组织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与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合作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
4、电子政务的管理方法有哪些特点?(1)战略化(2)信息化(3)人性化(4)弹性化
6、简述计算机学科对电子政务的影响。(1)计算机对电子政务硬件平台的支持(2)计算机软件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原动力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考试时间:12月17日上午
考试地点:禧301(3)计算机网络是电子政务的网络平台
7、电子政务中使用的软件系统主要有哪些类?(1)平台软件(2)网络安全软件(3)应用软件
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框架结构
3、分析电子政务垂直化层次结构,并阐述各级电子政务的构成及其各系统的功能。
电子政务垂直化层次结构电子政务建设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乡级电子政务,点,共同组成具有层次结构的电子政务系统,如图4.2所示。
国家级电子政务各级电子政务具有不同的特中央政府是一个国家政府体系中的核心组织机构,中央政府的管理在整个政府管理体系中占据关键的地位。它所做出的决策、发布的命令、制定的行政法律、法规,对省级、地市级、县乡级电子政务具有约束力。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防、外交、交通、邮电、行政区域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宏观调控及省(直辖市、自治区)问的事务及涉及面广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电子政务系统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行政立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重大决定等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信息传输系统由中央政府牵头统一规划政府网络建设,制定信息传输标准和安全标准,解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公文安全传输,实现标准化的信息存储和传输。
办公系统由中央政府牵头,制定标准化的政府公文格式和规范,解决政府内部的电子签名认证和安全传输问题,建设电子化公文模板,建设标准化的公文关键词库、主题词库,建设自动化的公文文摘生成系统,建设自动化的公文分类归档管理系统,建设政府部门的公文撰写、传输和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管理、工作日程管理和电子会议管理、政府采购等政府内部业务运作系统,负责标准化的办公系统或规范的推广和应用。
(4)国家社会经济辅助决策汇总从不同渠道采集上来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数据,建立国家层次的数据仓库。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建立各种社会经济模型,协助制定政府预算等宏观调控指标,实现知识型的中央政府管理。
(5)中央政府网站建设主要发布中央政府的各种政策法规,提供政府咨询服务,提供网上信访功能,提供各省、地市及直属部委的网站链接。国家级电子政务与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侧重点不同,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以G2G为主要运作模式;解决中央部委间及和地方政府间的各种信息传输;具有较强的政府行政办公自动化功能;具有较高的宏观经济电子化分析功能;建设各种国家级数据库,进行政府网站的导航、国家政策法规等权威性信息的发布和咨询;提供数据仓库在国家层次上的各种汇总数据;建立国家经济模型;辅助制定国家预算和各种政策法规、计划;通过整个电子政务系统对国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动态监测;自动分析以发现不正常的状态,提出辅助性计划调整方案。
2.省级电子政务省级政府实际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主要的管理和服务内容是向中央政府汇报本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制定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政法规,指导并管理地市级政府的工作。省级电子政务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1)行政立法系统省级政府立法系统主要完成省级法规、政策、重大决定等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
(2)信息传输系统采用中央政府统一的信息传输系统安全标准和传输标准,实现与中央政府间的信息传输,实现省级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本省政府和其他省级政府之问规范化的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考试时间:12月17日上午
考试地点:禧301 信息传输。
(3)办公系统采用中央政府统一的办公系统软件,并组织系统培训和实施,包括政府部门的公文撰写、传输和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管理、工作日程管理和电子会议管理、政府采购及法律、政策法规发布等政府内部业务运作。·
(4)省级社会经济辅助决策汇总从不同渠道采集上来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数据,建立省级层次的数据仓库。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建立各种省级社会经济模型,协助制定省级政府计划等宏观调控指标,实现知识型的省级政府管理。
(5)省级政府网站建设省级政府网站主要用来发布省级政府的各种政策法规,提供政府咨询服务,提供网上信访功能,提供全省地市政府及中央政府的网站导航。省政府一般不直接面向公众,省部级电子政务作为国家和地市之间的桥梁,政务沟通和决策为其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其主要特点为:建立全省范围的各种资源数据库;建立各种数据仓库在省级的各种汇总;建立省级范围的经济模型;辅助制定全省范围的预算和计划;监测全省经济、社会运行状态,将全省所发生的经济、社会数据带入模型,进行反馈计算,及时调整影响因子,辅助省政府进行各项决策;建立省政府网站,提供全省范围的各种资源查询,发布省内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省内、省外政府网站导航。
3.地市级电子政务地市级政府负责大量面向公众和企业的具体管理和服务事务,同时还要向上级政府汇报本地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制定本地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政法规,指导并管理县乡级政府的工作。地市级政府以管理事务为主,更多地负责与公众直接相关的事业、地方治安、消防、娱乐、公共设施建设等工作。地市级电子政务主要分面向企业和公众服务的地市级电子政务和地市级政府管理。面向企业和公众服务的地市级电子政务主要提供证照办理功能、咨询功能、网上税务管理、政府采购管理、教育培训系统、社会保险管理、全社会信用系统、城市数字化、城市公用信息化。地市级政府管理主要包括地市级行政立法系统、办公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地市级社会经济辅助决策、地市级政府网站建设。地市级电子政务不仅要实现和省级政府的文件、信息双向传输,还要及时汇总分析从普通企业、公众收集来的各种信息,以提供给省部级电子政务系统。同时,还要建立地市级政府网站,提供地市范围的各种资源查询,发布地市内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地市内、地市外政府网站导航。4.县乡级电子政务有条件的县级政府应该建立自己的电子政务平台,并为乡政府提供虚拟主机或主机托管服务。也可以将县乡级电子政务设计成一个系统,在各乡政府配置计算机,通过拨号方式访问县级政府的服务器,直接将信息输人县级政府电子政务系统中,从而实现县乡电子政务的一体化。县乡级和社区电子政务的重点是办公应用系统,应当采用市政府统一的办公系统软件,并组织系统培训和实施,包括政府部门的公文撰写、传输和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管理、工作日程管理和电子会议管理等政府内部业务运作系统。县乡级和社区电子政务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发布和宣传当地工农产品和旅游信息,为农业经济服务。提供免费上网服务,缩小城乡之间的数据鸿沟。
4、电子政务框架体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应包括构建电子政务的基础平台(包括网络平台、资源平台),以及基于基础平台的支撑技术平台和应用平台,此外,还应包括整个系统的维护管理体系和保证电子政务安全进行的安全体系和电子政务建设依据的标准化体系。‘图4.3给出了各个体系组成的框架结构。
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1)电子政务网络体系。该体系提供了电子政务运行的网络设施、网络 软件等。它是电子政务赖以实现的网络环境资源。(2)电子政务资源体系。它主要指政务的数据资源,该体系主要完成对数据的收集、存储、转换、提取、过滤、综合处理。·(3)电子政务支撑技术平台。该技术平台主要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利用数据协助政府工作、决策。(4)电子政务应用体系。主要目的是帮助实现不同部门问的协同办公及为公众提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考试时间:12月17日上午
考试地点:禧301 供范围广泛的服务等。在应用系统层上可以建立工商、税务、公安、社保等政务系统,也可以集成各种应用,实现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和综合公众服务系统。(5)政府门户网站。这是电子政务对外的一个窗口,面向广大的用户,是一站式电子政务的公众接人平台。(6)电子政务系统维护管理体系。它对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7)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它对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和运行提供安全保障,包括物理层安全、网络层安全、系统层安全、应用层安全。(8)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电子政务系统要以电子政务标准和规范作为指导和依据。
5、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分为哪几个部分?
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一般分为政务内网、政务专网和公众服务网。政务内网服务于政府机构的日常电子化办公,实现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完整的电子办公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机构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政务专网实现政府内部上下级单位之间的垂直互联,在政务专网中,按照政务业务可划分为各种办公业务资源网,它包括各类政务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及应急指挥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负责连接党政决策指挥系统、宏观调度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所有机关内部局域网所形成的资源网络,并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机关的业务协同提供支撑。办公业务资源网中的政务业务系统将通过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实现业务加载与资源整合;公共监管与服务网建立在公共通信平台之上,通过应用支撑平台与公共通信平台实现接口,并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外网系统实现安全的互联和信息交换。公众服务网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问的横向互联,公众服务网就是为政府对社会所实施的各种管理与大量的公共服务提供平台,而以此构成的整个网络体系则提供了纵横交错的全方位网络服务。
6、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的关系是什么?政府信息资源包含的内容有哪些?通常信息资源库的建设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如果说网络基础设施是电子政务的物质基础,信息资源就是电子政务的内容基础,所以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相当重要。
资源体系应建立在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之上,要在体现政府信息公开和面向社会服务原则的基础上,制定政府信息库建设规范,信息资源采集、加工和发布以及管理实施标准;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以此规范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政府信息资源在政府机构内部实现畅通流转、共享。在信息资源库中,按信息的应用功能可将电子政务的数据类型分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政务数据、专题数据和多媒体语音数据。电子政务涉及的信息范围很广,但和电子政务信息处理直接相关的信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决策信息。它主要包括国家或政府相关政策信息以及有关电子政务的法律信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布的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条例、决策方针、战略发展规划和总体部署等信息。(2)社会经济信息。它指国民生产、国民收入、社会购买力和其投向的变化,及在其影响下市场供求和需求总量、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收入水平、平均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状况及其将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等。(3)社会文化信息。它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人口的数量及其文化、教育、职业、性别、年龄等结构状况及其变化;各地的风俗习惯、民族特点等。(4)科学技术信息。它指在一段时期内科学技术状况和发展动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状况及其对工农业和其他各行各业的影响等。(5)自然地理信息。它指产品或劳务供应区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状况、气候条件和气象变化规律等。(6)政府信息。它主要包括政府内部的人力资源信息、政府办公信息、政府财务信息、政府财产信息等。
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2)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制度。(3)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存储规划。(4)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8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考试时间:12月17日上午
考试地点:禧301
12、在统一的网络体系和安全、应用两个支撑平台上,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还要认真解决的3个关键问题是什么? 3个关键问题:
一是信息交换与共享 二是资源整合与管理。三是安全保密与效率。
14、中国电子政务标准的现状是什么?
中国电子政务标准现状标准化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2002年1月,为有效支撑我国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加快电子政务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京成立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全面启动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2002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总则部分,与之相关的电子政务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规定在2003年完成。《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印发,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致力于提出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体系框架和实施计划,组织制定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的标准,参与解决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互联互通问题和其他与标准有关的问题等。到目前为止,总体组主持研究制定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和《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部分)》已完成第一版。这些文件阐述了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意义、电子政务标准化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思路、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近期需要开展的标准化项目,并给出了电子政务标准化项目的管理办法。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经过几年的努力,在电子政务的意义、目标、作用、投资、建设周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第五章 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
1、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有什么作用?网络协议包括哪几个要素?为什么说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为网络结点之间交换数据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称为网络协议。作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其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等功能,要求各个结点之间要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在任何两个结点之间交换数据,都要求遵循一些事先约好的规则,这些规则精确地规定了所交换数据的格式的时序。包括语法、语义、时序几个要素。
每一套计算机网络都有一套完整的协议集支持其相互之间的数据互换。
2、简述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原则和政府网络建设方法。
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原则:实用性、开放性、可拓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我国政府网络的建设着重借鉴一下两方面:
(1)统筹规划,政府信息网络采取双网双布线,由物理上分离的两个计算机网络组成。(2)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已有网络。打破行业界限,由政府搭建主干网,将政府部门现有基础网络资源加以整合利用,使政府的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公用化。
10、电子政务中数据库的设计包括哪几个阶段?电子政务中数据库的作用是什么?
电子政务中数据库的设计分为若干阶段,具体包括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电子政务中数据库的作用: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考试时间:12月17日上午
考试地点:禧301(1)是组织和管理数据的基础
(2)不同部门、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共享(3)是电子政务信息管理应用的基础
11、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技术包括哪些内容?信息加密技术和信息加密技术有何区别? 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技术包括信息加密、信息隐藏、安全认证。信息加密技术:加密就是讲“明文”(加密前的原信息)通过数学方法重新组织变成“密文”(变化后的消息),只有合法的接受者知道解密方法,其他人很难获知。信息加密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将某一机密信息秘密隐藏于另一公开信息中,然后通过公开信息的传输来传递机密信息。
12、什么是安全认证技术?
保密技术是未来实现信息的保密,而认证主要是为了鉴别信源和发送信息的完整性。
13、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用了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在因特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14、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何特征?简述病毒的传播和预防方法。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计算机病毒特征:可复制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表现性。
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来自局域网外部的计算机,通过局域网内的Internet接入点,将病毒传入到局域网内部;另一种是来自局域网内部的计算机,通过另辟上网途径(如私自拨号上网)、交换文件等形式感染病毒,从而向局域网内部其他计算机传播病毒。计算机病毒预防方法:安装在每一台计算机上的桌面防病毒产品是计算机防毒体系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目前,多种防毒产品均推出了网络版的防毒软件。
15、什么是入侵检测?
入侵行为主要是指对系统资源的非授权使用,可以造成系统数据的丢失和破坏、系统拒绝服务等危害。
16、什么是VPN技术?
VPN即虚拟专用网络,指依靠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和其他NSP(网络服务提供商)在公共网络上位一组用户或一些点实现的一种专用通信网络。
17、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包括哪些方面?
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外网间安全的数据交换(2)网络域的控制
(3)标准可信时间源的获取(4)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加密(5)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考虑(6)数据备份与容灾
18、构建安全的政府信息化网络系统需要在各个物理组成和技术的应用上都达到其应有的安全性,整个系统的安全设计应满足系统的安全设计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简述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解决方案。(1)物理层安全解决方案(2)数据链路层安全解决方案(3)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4)应用层安全解决方案(5)系统层安全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考试时间:12月17日上午
考试地点:禧301(6)数据备份与切换
第六章 电子政务建设的评估问题
3、电子政务建设中项目规划的的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些步骤?
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规划是指为了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目标而进行的编制项目计划的过程,即预测未来、确定任务、预计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方针、措施和手段,以及所必需的各种活动和完成工作成果的过程。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规划的步骤包括:(1)立项、论证和可行性分析
(2)进行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设计,确定开发应用标准与规范(3)考虑构建基本支撑体系与应用体系的相关问题(4)编写项目计划书和相关辅助文件
4、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涉及哪些方面?(1)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管理
(2)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文档、合同及项目变更的管理(3)电子政务建设项目验收管理(4)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政府内部、政府部门间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处理为目标,建立的具有开发式、分布式且容易扩展的系统平台。
8、面向服务的架构方式有什么优势?电子政务建设中面向服务的架构方式应包括哪几层?每层应实现什么功能?
面向服务的架构是一种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组件(服务),通过“服务”之间的良好接口联系起来(也就是服务之间的松耦合)。接口是采用中立方式定义的,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松耦合的采用不仅可以保证系统的灵活性,还可以保证“服务”的重复利用。
面向服务多的架构方式由以下几层构成:
(1)数据层:数据层就是当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存储政务系统中使用的各种系统参数以及公文等政务数据;也可以是遗留系统的数据集合。(2)组件层:由负责实现功能的企业组件组成。
(3)服务层:业务选择支持和公开的服务处在这一层。
(4)业务过程编排层:服务层中公开的服务的合成和编排在这一层中定义。
(5)表现层:在本架构中表现层的形式主要是政务门户,用户通过政务门户来访问政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具体功能。(6)企业服务总线(ESB):这一层通过引入一系列可靠的性能的集合,使服务可以集成。(7)安全体系:是使用当前相对完善的安全技术来保障整个政务系统的安全。
第七章 电子政务的管理问题
2、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以来,传统的政府管理面临着哪些挑战?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考试时间:12月17日上午
考试地点:禧301 ⑴管理体制 ⑵宏观政策 ⑶行政管理
⑷管理效率与专业化水平⑸管理能力与经济的安全性
3、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方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⑴行政组织结构之间的冲突 ⑵分工过细
⑶注重局部环节,整体协调缺乏保障 ⑷组织机构臃肿,助长官僚作风 ⑸员工技能单一,适应性差
⑹内部信息纵向和横向沟通不够,资源闲置和重复劳动
5、为什么说电子政务是当前政府管理的最有效途径?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实现电子式的交互式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进而提供超越空间、时间限制的高质、规范、透明、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所以,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决策质量、加强政务公开,提高行政的透明度、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从而促进了管理模式从金字塔型向扁平化型的转变。
7、什么是“政府再造运动”? “政府再造运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政府工作流程进行梳理、规范、优化。政府流程再造,就是应用国际先进的理论,把企业再造的内涵、精髓、理念及管理经验引入政府管理,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对政府行政管理的体制、机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简化行政程序和环节
12、电子政务环境下,在重塑政府管理理念方面,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创新? ⑴法治理念 ⑵服务理念 ⑶效能理念
⑷竞争理念
第八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维护
1、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网站维护、安全维护分别包含哪些内容? 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管理包括:运行环境维护管理、网络系统维护管理、系统升级管理、局域网内计算机的管理与维护。
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包括:
(1)信息存储、交换、发布的管理与维护(2)数据备份与恢复的管理与维护
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站维护包括:网站页面的更新维护、应用系统的运行管理及维护。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维护:物理安全维护、网络系统安全维护、信息安全维护。
4、电子政务系统的系统地物理安全需要哪些维护内容?(1)设备物理安全(2)物理环境安全(3)系统物理安全
6、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存在哪些新的安全问题?(1)网络安全域的划分和控制问题 电子政务复习材料
考试时间:12月17日上午
考试地点:禧301(2)内部监控、审核问题(3)电子政务的信任体系问题
(4)数字签名(签发)和电子文件原始性问题(5)电子政务的灾难响应和应急处理问题
第九章 阿坝州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案 第十章 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3、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如何?试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现状:
(1)领导人的政治意愿与具体实现的结合;
(2)以用户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将公众视为政府的“客户”,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是21世纪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理念。
(3)门户网站成为主要趋势。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即通过一个门户网站可以进入到政府的所有部门,或者可以进入任何一个由政府向用户所提供的服务项目。未来发展趋势:
(1)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2)促进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3)整合服务,实现“单一窗口”和“一站到底”;(4)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管理;(5)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6)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
★案例分析类型:
提示:运用相关电子政务基本原理、电子政务建设实施等原理进行案例分析 1电子政务系统失败案例(1)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2)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3)总结电子政务建设实施经验教训。
2电子政务系统成功案例(1)分析其成功之处。
(2)分析其成功所采取的有效措施。(3)总结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成功经验。
★考试题型:
1填空题20%、2名词解释24%、3问答题36%、4案例分析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