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榆次区统计局CNKI应用案例
榆次区统计局CNKI应用案例
浅谈如何搞好区级统计部门的
执法工作
依法统计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实施,为统计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但是目前,虚报、瞒报、拒报、伪造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统计工作,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区级统计部门往往是直接面对基层单位,直接面对这些统计违法行为,所以区级统计部门只有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才能依法查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才有利于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才有利于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职权,才有利于保障统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才有利于保障统计信息的社会共享。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使统计工作适应新形势需要,搞好区级统计部门的执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搞好区级统计部门的执法工作,才能确保依法行政、依法统计工作;才能坚决制止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才能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更有效地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那么如何搞好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CNKI党政期刊信息库和CNKI党政报纸信息库中以下《对破解统计执法难点问题的探讨 》【1】、《规范报表收集:统计执法检查的突破点》【2】、《统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新时期开展统计执法的探讨》【4】等文献。
通过研读材料,理清了当前统计执法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一、当前统计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各方面对统计数据质量的高度关注,对查处统计弄虚作假现象的强烈呼声,要求我们必须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给统计执法工作提出许多新内容、新课题、新要求。
(三)随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深入,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要求我们更加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二、当前统计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偏差
虽然《统计法》颁布实施20多年,并且已开展了统计普法,可以说区级统计部门的领导对统计法律、法规了如指掌,倒背如流,但在实际工作中,当统计违法行为发生时,就不能正视,不敢拿起统计法律武器,为统计工作保驾护航,总是认为给他们提个醒,下回注意,只要能交报表,完成任务就可以了,造成统计执法空白。
(二)统计执法力量薄弱
依照《统计法》,大多数区级统计部门虽然内设了法制工作机构,但由于种种原因,统计局本身人员编制少,编委只给机构名称,不给人员编制,需局内部调整。有的设一名专职法制人员,也有的设一名兼职法制人员,造成法制力量也就相对薄弱,这种状况既不符合统计法制工作的要求,也不利于统计执法工作的开展,难以查处各类统计违法案件。
(三)执法怕得罪人,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有的领导确实想通过“查处一宗,教育一片”来树立统计法权威,当发生案件需立案查处时,就产生了动摇,再三考虑如果我这样做就会带来不良后果:一是怕得罪上级领导;二是怕搞疆了部门与部门的关系、部门与镇(办)的关系,今后的各项普查工作就得不到当地镇府、办事处及部门的支持;三是对企业实行处罚,怕吓跑外商,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四)执法水平不高,难以查处大案要案
由于统计执法力量薄弱,大多数为兼职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不懂得如何调查取证,未能建立一套完善的执法、办案制度,在执法过程中,碰到一些棘手的案件感到无从入手,难以查处大案、要案,致使《统计法》受到严重挑战。
(五)统计执法往往出现偏差
目前,一些外资企业、合资合作企业时常发生瞒报、迟报、拒报统计资料等现象,国家机关非法制发统计报表,区级统计部门在立案查处时,就会受到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干扰,一味网开一面,听之任之,即使违法严重的,也不外乎提出警告,责令改正。而对一些国有、集体、私营等内资企业,一旦违反统计法,就给予重罚。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对民不对官”、“对下不对上”、“对内不对外”的状况。严重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损害了统计法的权威,影响了执法机关的形象,滋长了国家机关、外资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
(六)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
统计执法工作,不能单纯靠一、二次的执法大检查工作来实现,而必须贯穿于整个日常业务工作中。目前,大多数的区级统计执法部门在等、靠,执法部门与各专业股室脱节,未能主动出击,往往给工作带来被动,有的甚至一年也未能查处一个案件。
三、搞好执法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转变过去那种执法与不执法一样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到统计执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法制工作工作中,立法是前提,普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要搞好统计执法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是执法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必须清醒认识到执法可以改进统计工作环境,执法可以改善统计工作条件,执法可以减少迟报、拒报现象。认识是行动的先领,没有认识就没有行动。只有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重视,才能取得显著效果。多年的统计执法工作实践证明,哪个区的统计局长重视,把它摆到重要的议事议程来抓,哪个区的统计执法工作就搞得好,反之,统计执法工作就如同一潭死水。
(二)充实统计执法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要搞好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必须有一个专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和一支高素质的统计执法队伍。要使一个区的统计执法水平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局领导要对统计法制工作的各项建设常抓不懈;其次是把事业心强、业务熟悉、年富力强、能打胜仗的统计干部,充实到统计执法的队伍中来;三是注重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和法律、法规学习,多派他们参加上级统计部门及法制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提高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以适应统计工作需要;
(三)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本单位的行政执法实施方案,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局长总负责,分管局长亲自抓,实行全员执法,建立查处案件目标责任制,明确各股室的执法责任,扩大统计执法对象和范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二是要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及有关法律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种统计法律文书,便于执法,防止执法过程中发生错误;三是建立举报制度,公布统计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
(四)以执法检查为动力,加大统计普法宣传力度 虽然《统计法》颁布实施了二十多年,但仍有部分统计调查对象统计法制意识淡薄,虚报、瞒报、迟报等现象时有发生。总结前几年的统计执法工作,我清醒认识到,没有法律知识的普及,难以打开依法统计的局面,“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要通过多条渠道,多种形式对全区各种法人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再教育、再提高,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要搞好普法宣传,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充分利用本地的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二要发动各镇、办事处、各部门定期出墙报、板报,悬挂横额,张贴小标语,出动宣传车;三征订和发行国家统计局编印的《统计法导读》和省统计局编印的《统计法规手册》;四要举办企业法人普法学习班;五要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和党校的联系,开设领导干部和青年干部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课程;六要定期在区城或中心镇举办统计法律咨询活动。宣传时,要强化统计执法和统计违法这连两个侧面宣传机制,对于严格执行统计法规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相关新闻媒体给予正面曝光,对于一些有代表性、可借鉴性统计违法案件,通过相关新闻媒体给予反面曝光。不同典型的曝光作用,比起千百次一般性说服教育的作用要好得多。通过广泛、深入、细致的普法宣传,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必然会明显提高,为今后开展统计执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五)要把统计执法大检查与定期检查紧密结合起来 统计执法检查是发现各类统计违法案件和线索的主要手段,要搞好统计执法大检查,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切实加强领导。要成立由主管统计工作的副区(区)长为组长,政府办、监察局、法制局、统计局等领导为成员的统计执法大检查领导小组,同时各镇、办、各部门也要相应执法检查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统计执法大检查的领导。
2、精心组织。一方面对整个执法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制定自查、抽查方案,明确任务、内容、要求、方法等,并将检查的有关内容、要求制成自查表和大检查笔录,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另一方面,要组织强有力的检查队伍。
3、抓重点、抓难点。在统计执法大检查的抽查阶段中,要根据实际和随机抽样相结合原则,选好重点抽查单位。
4、注重选准突破口。在重点检查中,要紧紧结合本地实际,把瞒报、虚报主要经济指标作为检查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除搞好一年一度的统计执法大检查外,必须把定期检查贯穿于日常业务工作中,要常抓不懈。一要加强与各专业的沟通和衔接,想方设法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把问题尽可能消灭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之初。二要把各专业提供迟报、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单位,及时向他们发出《统计资料催报通知书》、《统计检查查询书》等法律文书;三要对不参加年报会议的单位调查落实,促使他们前来接受任务;四要加强对上年统计违法案件的跟踪,督促他们按要求及时整改。
(六)要敢动真格,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只有加大执法力度,敢动真格,严肃查处一批统计违法行为,才能树立《统计法》权威,才能扭转统计工作的不良现象。我认为须做到如下几点:
1、坚定信心,痛下决心。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一再强调依法行政,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坚定执法、查处案件的信心和决心,要排除外来因素干扰。一是不怕执法得罪人,影响正常统计工作的开展;二是不怕执法吓跑外商,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三是不怕遇到棘手案件处理不了,下不了台,造成被动。
2、顶住说情风,敢于碰硬。统计违法与网络“关系”有些特殊关系,他们往往以裙带关系代替法制关系,宗亲关系抵制法律关系,以帮伙关系销毁法律观念,这些在统计违法案件中有较突出的表现。
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区别处理。对执法检查查出的统计违法行为,如果事实未查清或证据不足,必须组织专门力量,进一步调查取证,把违法事实彻底查清,把证据取足,然后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研究分类处理。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该立案查处的立案查处,对违法事实情节较轻,认识态度较好的,则从轻处理。要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除要求执法者必须对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建立完善回避制度、听政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外,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4、及时通报检查、处理情况,注重宣传效果。每次统计执法大检查结束后,要以局的名义及时向各镇、办、各部门通报,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向上级统计部门汇报,对依法统计工作搞得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对各类统计违法行为,给予严肃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以达到查处一宗,教育一片的效果。
(七)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统计执法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执法是否准确得当,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理能否经得起考验,直接影响执法主体的形象。因此每位执法者只有注重从实际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提高今后的统计执法水平。我觉得应总结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否严格依照统计法律、法规及《行政许处罚法》的有关程序办理;二是在执法过程中是否文明执法、礼貌执法,每到一处,是否主动出示执法证、检查证及相关文件,是否态度和谐、有理有节;三是否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四是在复核调查取证时,是否做到有3人到场,谈话记录是否当场核实并请当事人签字认可;五是对需要立案处罚的案件,有无召开局长办公会议,给予定性何种处罚,是否做到先发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然后发统计违法行为处罚通知书,对重大案件是否举行听政会;六是在办案时,要注重实事求是,证据确凿,使用的法律、法规条款是否合适,手续是否完备,处理是否恰当;七是要注重借助外力,统计部门自身力量薄弱,在这种实际条件下,借助外力推进统计执法工作就成为一种主要的工作方法,所以要与当地的人大、监察、法制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八是是否抓好典型,在统计执法过程中,必须注重典型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以引导和推动面上的统计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报/2008 年/2 月/26 日/第007版 统计周刊/探讨 刘勤
【2】中国信息报/2008 年/1 月/1日/第 007 版 统计周刊/探讨 孙义伦
【3】中国信息报/2008 年/4 月/8日/第 007 版 统计周刊/探讨(王洪波)
【4】统计与咨询, 2008年志)
期(闫莉 04 尹海立 彭云
第二篇:榆次区人民医院CNKI应用案例一
榆次区人民医院CNKI应用案例一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打造医院特色品牌
榆次区人民医院程四新赵振华
2009年1月13日,CNKI党政数字图书馆进入试运行阶段。承蒙OA的厚爱,榆次区人民医院也拥有了CNKI党政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权限。CNKI党政期刊信息库和CNKI党政报纸信息库可谓“海纳百川”,300多种期刊和500种报纸的确为OA的所有用户带来了方方面面的领导决策信息。作为医院,最想了解的是医药卫生方面的决策信息。我们是带着问题访问CNKI党政决策信息库的。我们想深刻理解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涵,进一步了解医院品牌建设在当前形势下的重要意义,挖掘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作为新时期市场战略和医院宣传的决策依据。在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的百余篇文献中,我们筛选了十多篇相关文献,认真学习研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医院文化建设是运用文化的力量和方式,对医院进行管理的一种形式。它是医院文明的基础,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
“医院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是卫生领域以先进文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形式。只有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才能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①
医院品牌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患者的忠诚度。其中,培育忠诚度应当作为医院的长期追求,树立自身的美誉度则是重要保证。美誉度是品牌建设核心中的核心。医院管理者务必慎重对待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价格、医疗服务品质等重要因素,全面提高医疗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真正为医院美誉度的提高夯实基础。
“台湾有关医院管理研究机构研究发现,顾客选择医院主要考虑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医师的服务态度及医院的方便性,因此,医院经营管理者要想在顾客的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外部形象,非从改善服务态度及方便性方面着手不可。改善医生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品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必然的选择。好的医院文化对增强员工凝聚力,把员工思想和价值观念统一到医院发展目标上来,变成整体、自觉的行动,进而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推动医院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②
根据以上对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的学习研究,我们重新调整了市场战略规划和宣传计划,并很快付诸实施。我们大力弘扬“品牌立院,患者至上,真诚关爱”的医院文化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做好技术品牌、服务品牌和文化品牌三篇文章,以提升医院形象,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提升服务意识努力创新服务模式
新年伊始,给出院患者邮寄贺年卡,春节前夕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初一早上给205位住院患者送年饺无疑是牛年的一大亮点,成为社会各界的美谈。而春节期间,门诊大厅红灯笼高挂,住院病区贴春联,挂灯笼,挂中国结等节日饰品,也烘托了节日的氛围,温馨祥和的气氛充满了医院的各个角落。院总支、院委会、工会领导成员探望患病职工,组织全院干部为家庭困难职工捐款,是人性化服务的又一体现。细节决定成败。人性化服务也更多地体现在细节服务中。张庆乡西河堡村的李永红母女俩这样说:“医院环境好,大夫护士们服务态度也好。真没想到,住院后,还有护士给打水、洗脸、洗脚,让人感觉很温暖。虽然住在医院,但这跟在家有啥区别呀!大夫护士进病房时,总是先敲门,非常有礼貌,一日清单每天发放,让咱老百姓明明白白看病。”
榆次人民医院着力为百姓提供有效、安全、方便、价廉的服务,积极
落实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一是对持有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城镇居民和持有特困户救助证的农民,免收挂号费、诊查费,减免10%床位费。二是对持有高龄老人优待证的70岁以上老人,给予优先就医待遇,并免交普通挂号费;对到医院就诊的残疾人、老年人、军人和急危重症患者给予优先就医待遇。三是增加了导医人员、咨询人员、分诊人员,为病人免费提供测血压、称体重、量身高服务,免费提供饮水、雨伞、针线包、胶水、推车、轮椅等,增加了挂号、收费、药房等窗口的设备及人员,在挂号、收费处实行24小时工作制,增设收费窗口,缩短交费等待时间。四是开设济困病床,让贫困患者病有所医。五是大力加强治安保卫、综合治理工作,维护患者就医安全、住院安全。社会各界人士对医院给予极高的评价,有位年过耄耋的老干部赞曰:“医院医疗设备新,真情服务暖人心,诊治及时又准确,大夫护士似亲人。“
榆次人民医院还在开展人性化护理,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的基础上,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星级服务“活动,在各病区评选护理安全星、优质服务星和技术能手星。每月考核,季度小结,星级护士佩星上岗。今年5.12护士节将评选出第一批星级护士。星级服务活动开展以来,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而且大大提高了社会满意度。伴之而来的是门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增加,床位使用率增加。2009年,榆次人民医院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对全体人员进行人性化服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技术水平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榆次人民医院坚持“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总体发展思路,走“大专科、小综合”的路子,靠人才立院,靠技术强院,靠特色兴院。树名医名科,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2009年力争有两项以上科研课题通过市级以上科研成果鉴定并获奖。与此同时,要积极引进新
技术项目,三级医院技术项目的开展努力达到80%以上。榆次人民医院将继续以心血管介入性诊断治疗、腹腔镜治疗、脑卒中病房、脑微创治疗和消化内科等为2009年的重点专科,着力打造心血管、微创、腔镜和肿瘤治疗、骨关节病治疗等优势品牌,体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尖。
在人才建设方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六字方针,院内医生要不断到省外全国著名的各大医院进行长期和短期研修,拓宽视野,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同时要靠优秀的医院文化,吸引省内知名专家和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来院,组成一支专家学者型的人才梯队。这支学习型组织和特色科室进行资源整合,依靠强有力的品牌建设,产生“品牌效应”,形成专家、科室、医院、社会共赢的良好态势。
提升医院形象大力弘扬医院文化
医院形象是医院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公众对医院的一个整体评价。如职工的着装仪表、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文明礼貌服务用语、医德医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去留,也就影响到医院的形象,社会对医院的信任,最终影响到经济效益以及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榆次人民医院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先进的医院文化凝聚人心,激发全体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病人,尽力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温馨、安全的就医环境,从细节服务抓起。服务文化从各个文明服务窗口、就诊流程、优雅温馨的环境等体现出来。
榆次人民医院利用各种社会宣传之际,组织专家、科主任上街义诊,现场答疑解惑,还经常深入农村、社区,提供健康服务,“送医送药到农村,健康教育进社区”是医院文化的又一表现形式。榆次人民医院还利用
媒体,不失时机地宣传推广医院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名医名家、好人好事,从而宣传、树立自己的品牌,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医院、理解医院、支持医院、爱护医院。
榆次人民医院积极向社会献爱心,经常捐款捐物,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为不懈的追求,此举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在新的历史时期,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品牌战略思想,必须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打造医院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① 遵义日报/2008年/02月/15日/第006版探索.实践
浅论医院文化建设.卢建勤
② 健康报/2004年/09月/28日/
医院品牌建设策略.张智
第三篇:CNKI智慧农民云平台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CNKI智慧农民云平台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摘 要] CNKI智慧农民云平台是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的支持下,由中国知网研发,基于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和26万农技人员的应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农技推广移动服务体系。
[关键词] CNKI智慧农民云平台 农业技术推广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5)10-0085-01
CNKI智慧农民云平台依托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和农技推广协同平台,改变了一张嘴、两条腿的传统农技推广模式。2015年9月,任丘市农业局农业智慧云平台正式启用。在招待处多功能厅召开任丘市农业智慧云平台启动暨信息共建户培训会。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农办主任、农业局技术骨干及信息共建户共计329人参加培训。
“农业智慧云平台”是继“农业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三农”服务热线后,我市又推出的更全面,功能更强大的农技服务系统,汇集了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管理、在线信息四大模块,利用专家在线实时问答系统、农技推广协同平台以及农产品信息展示,将为我市的管理人员、技术指导员和有设备的大户、种养基地提供模块强大、功能完善的办公、管理、农技服务。
该平台在任丘市启用,将进一步丰富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促进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拓宽了农技推广人员的服务手段,提高学习管理效率
1.1 拓宽了农技推广人员的服务手段。任丘市农业局共有农技推广人员150多名,科技示范户1500余名。以前都是靠一张嘴,两条腿的传统农技推广模式,既不方便,也不快捷。现在应用云平台使原来的说教模式提升为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普及式教学,把好的知识和经验传播到科技示范户手中,且做到足不出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加强对农技人员的管理。科技示范户分布于全市28个乡镇,分布大,范围广,这就给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云平台的建立,形成专家、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的业务指导和交流过程,借助办公应用为管理考核提供依据。改变了农技推广工作任务不明确,人员考评不规范的局面。
1.3 普遍提高了农技人员的理论水平。目前的农技人员通过近几年的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培训。并不能有效的汲取知识,同时还不能完全做到与时俱进,知识更新较慢,同时对本地的新品种、新技术还不能有效的了解和利用,更谈不上推广。有了云平台系统,现在信息技术可以在远程培训和自主学习中发挥巨大作用,基层推广人员利用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培训功能,可以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较低成本地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创新农技推广模式,加快了无纸化办公的进程
智慧云平台创新了农技推广模式,实现了信息化办公。为农技人员提供自我能力提升的平台,方便新型职业农民和科技示范户在线学习、在线培训和在线管理。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和数字电视,将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户连接起来,实现实时在线的交流互动。
2.1 信息查找更加便捷。云平台的协同平台模块、专家在线模块以及每个模块中的小模块都贯穿着检索功能,使查找通知、工作日志、指导记录、培训记录等变得更加快捷。
2.2 增进与专家咨询交流。方便了示范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农技人员以及专家的交流互动,农户可手机随时随地查找专家、技术员进行咨询,也能与其他农户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农技人员、种田大户可以利用移动终端的农技百科、农技消息查找资料。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更加方便快捷。
2.3 无纸化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指导示范记录到发布通知通告再到网络培训等均可在线完成,一方面便于信息的查找和维护,另一方面报上来的信息直观呈现,并可汇总、比对,在管理农技推广工作的考评上,减少了管理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指导员的填报工作更加方便快捷,随时随地的上传信息
任丘市农业局开展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建立了“农业信息云平台”系统,为提高技术下乡服务能效,做好项目绩效考核,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10-15名科技示范户,并利用“农业智慧云平台”终端通讯设备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及时解决示范户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认真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协助示范户填写《科技示范手册》,利用云平台系统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做好科技示范户的物化补助工作。使用云平台系统后随时都能掌握每名示范户的生产情况,既可以节省纸质手册,又方便快捷。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供应充足,但由于科研成果成熟度低,推广体制不健全、农业分散等因素,所以存在转化率低的问题。智慧农民云平台系统地建立,加强了基层农民信息需求的调研力度,提高了基层农民群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生产的积极性,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提高农民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信息实用性,地域性,加大网络平台信息服务功能。建立了农技推广人员、农民、专家之间的直接交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多渠道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方位构筑农技服务快速通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
第四篇:应用案例心得体会
《应用案例》心得体会
列宁学校:陈团喜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围绕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素,提供了大量即学即用且富有成效的教学案例。每一“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素都有一段精辟的前沿释文,并列举了成功运用这一关键要素的典型案例和评析。每一部分都是鲜明的理论和典型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细细品读犹如一杯香茶,既让读者容易理解,学习更直观,又提升理论素养,便于服务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指教师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把教材加工成有结构的“学材”,实现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
这本书不仅阐述了什么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列举了北京特级教师陈毓秀老师,江苏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鞍山优秀教师宫铁琳老师等名师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喻芳老师总结了名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六条艺术:“精心取舍、巧妙拓展、大胆超越、多方整合、沟通读写、接轨生活。”多么精练啊!真是可资借鉴、极富启发的二十六个字,这二十六个字时常回荡在我耳边。这告诉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不是把教材被奉为圣经,教材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和“权威”,忠实地讲授教材,教学是对教材负责。而是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对教材的理解与创造。教材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知识上的线索,为学习提供导引和参考,而教师的理解、处理、驾驭和超越教材的能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我们的教学提倡的是“以人为本”,用教材教体现的才是以人为本。
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这个观点可谓是一针见血。是啊,师生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上,教师和学生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而形成与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不良的师生关系使得师生之间相互对立、排斥,这种情况下教师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有时连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维持。学生由厌恶老师而导致对该老师的课也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反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能起到积极的影响。正如所说“亲其师、信其道”。
人人需要赞赏,赞赏是人的生命的一种需求。当你听到几句赞赏引出的“祸”时是否也感到诧异,用心读了这个案例后才得知教师对一篇普通作文多说了几句评语,不吝啬对一个离校的学生说了几句发自内心的赞赏话,让一个离校的学生回到学校教室的座位上,并且充满了感激和信心,以全班第三,语文第一的优异成绩被高中录取。可见一句真心实意的话语使学生重新树起自信,也许成为学生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刻。
三、坚持反思性教学
经常提到“反思”一词,这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内容,我们平时也经常写,但那都是片面的,总以为反思是教学后的一种教学行为。读了这部分内容后我知道了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强有力措施。根据教学的进程,可以分为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教师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师们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总结教学知识、技巧和经验来实现。
曾经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也看到过相关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读了该书内容,犹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的确是受益多多。今后我会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课堂教学中,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篇: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评析
观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评析》心得体会
21C是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了社会的主流,人们的生活与信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201岁末有幸聆听了专家关于《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评析》的讲座,让我受益良多,针对自己的不足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是一个越来越鲜明的主题,并且也是一项迫在眉睫,急于落实的任务。
如何运用好信息技术,使它发挥出自己的实效性,达到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呢。改进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我们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记,属于硬性的灌输式教学,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或许是记得最牢的,但结合起实践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且,如果让学生根据所学,结合实际,发挥想象的时候,学生也很难超越书本的局限。因为硬性的灌输,着重孩子的听、记,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直觉感官和抽象思维的配合。总结起来,这样的教育还是存在很多缺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对人才的取舍标准、方式变了,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还要有创新意识的实践,超前意识的实践。运用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也由原来的灌输式变为启发式。在课堂上,老师不再过多地讲解课文或答案,而是通过设疑或激趣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教学情境,老师交给的最重要的是学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结果,孩子学会了正确的方法,自然而然就会悟出正确地答案,正所谓“授人以渔,不授人以鱼。”也因此,信息技术在新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播放课件,或制作幻灯片,应用实物投影等在日常教学中,也相应节省了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片、教学挂图的时间,而且效果更好。二是它的直观、形象。这一特点正适应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尤其是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如果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一定会收到来自学生的良好反应。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涣散,从而不能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时如果课堂教学增加趣味性,使这种刺激大于其他刺激,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都可以通过看课件和阅读课文自己找出来,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响应课堂教学。并且,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高明,培养他们向往科学、崇尚科学的感情。另外一点,就是要善于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和必要性。课程改革提倡运用信息技术,但不是滥用信息技术。传统教学中虽有一些不足,但同样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传承。比如板书,只不过是不多的几个字,但这其中包含着教师精心地设计、巧妙地安排和课文的主要脉络。工整地板书,清秀的字迹,对培养学生的美感、写字的规范也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所以,即使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也不能省略板书这一环节。我们的新课改提倡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精彩,使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更优秀。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太激进,以免造成其他不良影响。而且一定要掌握好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