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合集)

时间:2019-05-13 18:2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第一篇: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五五”普法工作规划

为了进一步增强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根据国家、省及昆山市“五五”普法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五五”(2006年至2010年)普法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关于“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的要求,紧密围绕工商行政管理的中心工作,以推进昆山工商系统依法行政为核心,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干部职工和行政相对人的法律素质,为全面建设“监管工商、服务工商、法制工商、创新工商”,构建和谐工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法律素质,提高法律在调整管理关系中的基础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依法决策、依法治理的观念,提高依法监管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努力实现由提高干部职工法制观念到增强法律素质的转变,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由一般性学法用法到全方位推进依法行政的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培养干部职工现代法治观念,增强干部职工学法、用法、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注重提高广大工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二)紧紧围绕工商行政管理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理念。积极面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广泛宣传与工商行政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和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市场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

(三)加强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妥善处理学法与用法的关系,以依法履行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职能为重点,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同时加强反腐倡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

- 2 -

四、普法学习的主要内容

全体干部职工都要认真学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法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行政执法业务技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具体学习内容是:

(一)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及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相关文件。包括:《立法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以及国家在“五五”期间公布施行的其他基本法律。

(二)工商行政管理基本法律、法规、规章。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商标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担保法》、《拍卖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外资企业法细则》、《个人独资企业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商标法实施条例》、《广告管理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相配套的工商行政管理规章。

(三)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结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着重学习与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有关的法学基础知识,重点包括: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公司法学、竞争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中的有关内容。

- 3 -

(四)工商行政管理基本业务技能。包括:调查取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行政处罚、做出行政许可、受理消费者投诉、主持行政调解、做出行政答复、举行听证会、办理行政收费、审理行政复议、参加行政诉讼等。

根据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和省局的统一部署,昆山局可于每年年初公布要求全系统学习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目录。

五、普法活动的原则

(一)服务大局原则。紧紧围绕 “十一五”规划和工商行政管理中心工作,切实抓好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力求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及依法监管水平,服务于“法治昆山”建设的顺利实施,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以人为本原则。以提高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法律素质,依法维护广大经营者、消费者合法利益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开展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宣传与经营消费密切相关的工商法律法规,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监督管理中引导群众,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并以群众对工商法律知识的接受度作为法制宣传效果的评价尺度。

(三)求实创新原则。研究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率先”是对工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把握全社会对工商法制宣传教育的现实需求,探索工作的内在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倡导并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创新组织机制、创新方法手段。

- 4 -

(四)分类指导原则。把重点对工商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活动与行政相对人的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把握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的特点,研究确定不同的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针对性;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杜绝形式主义,确保工作实效。

(五)学用结合原则。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认真组织实施《法治昆山建设纲要》,推进“法治昆山”建设,努力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动依法行政工作,以依法行政工作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把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要求贯穿到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积极引导行政相对人遵纪守法、明辨是非、明礼诚信。

六、普法活动的组织

“五五”普法活动原则上以昆山局机关科室、分局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科室、分局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参照当地政府部门的要求,结合省局苏州局规划和本规划进行细化落实。昆山局将根据省局公布的年度学习篇目,确定公布年度学习内容,提出年度学习要求,制定年度学习目标。各单位要按照昆山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开展学习。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各级工商部门都要对本单位、本系统干部职工的学法情况及时进行检验。昆山局还将充分利用省局年度“红盾杯”法律知识竞赛的平台,推动和促进全系统普法学习活动的开展。

七、普法活动的形式

普法活动以自学为主,各地可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专题辅导、举办学习讲座、研讨会、交流会、演讲会、报告会、- 5 - 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有条件的还可利用局域网开展远程辅导,还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安排干部脱产或半脱产轮训,使个人自学与课堂教学,分散自学与集中辅导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习的实效。

八、基本要求

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普法活动的重要意义。要将普法学习作为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思想道德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实。要学用结合,全面、准确地理解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精神实质,掌握宪法、国家基本行政法律法规和职位需要的专门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严格依法行政。

(一)领导干部学法要制度化、规范化。要继续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坚持有针对性的组织法制讲座、法律培训和考试制度及重大决策前法律咨询审核制度,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逐步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管理,带头学法用法,为全体干部职工学法做出表率。

(二)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要培养公务员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需赔偿的观念;行政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着力提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能力,确保工商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要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专业学历教育,使其能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公正、高效执法的能力与水平;加强公务员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三)建立完善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根据《公务

- 6 - 员法》和《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将公务员学法、用法情况与公务员考核、评议结合起来,作为公务员任职、晋级的一项重要条件。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的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每位公务员每年学法时间累计不少于8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40学时,确保每年不少于15天的法律知识更新学习培训。一般公务员学习的重点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宪法和规范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律,包括《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行政执法人员学习的重点是与本职岗位相关的工商行政管理常用法律法规和执法基本业务技能知识。继续推进公务员法制培训和考试工作,(四)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各业务条线、业务部门是法制宣传教育重要职能部门。应侧重部门行业相关专业法的宣传和普及,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党组、人教部门,要结合对公务员的管理,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当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与业务有关的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培训课程。

——法制部门应当统筹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总体安排,加强对法制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核。

——注册登记、企业管理、外资登管、个私、市场合同、商广、公平交易、消保,个私协会、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应当结合各自职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向行政相对人普及工商行政管理相关法律知识。

- 7 -

九、普法成果的检验

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体系。昆山局每年对各科室、分局组织一次法制宣传教育综合考核验收,专项工作随时组织检查验收,促进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领导、组织、指导和考核监督的职责,做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五年规划,有年度计划,有工作部署,建立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开展年度和阶段性总结表彰工作。到二○一○年,昆山局将对各科室、分局在“五五”期间普法活动进行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对全系统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验收。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和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工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是实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现“监管工商、服务工商、法制工商和创新工商”的重要法制保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它纳入本系统工商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和监督,确保昆山工商系统 “五五”普法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OO六年十一月八日

- 8 -

第二篇:山东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规范(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建设,促进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建立规范有序的网络商品交易秩序,推动全省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领导

(一)保障措施。

各级工商机关要高度重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强化人员、经费、物资等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列入对辖区单位工作考核和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

(二)职责分工。

各级工商机关相关机构既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又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场管理机构(网络监管机构)负责辖区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其他相关职能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的指导、推进和落实;基层工商所具体负责辖区网络经营主体的建档、巡查和指导,监督落实有关管理措施,查处有关网

络违法违章经营行为。

(三)人员配备。

各级工商机关和基层工商所应分别至少配备一名熟悉市场监管业务和信息化技术的专职或兼职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人员,并制定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

(四)工作部署。

每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对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进行部署。实施重点突破和典型引路,积极开展监管工作试点,培育辖区工商机关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和网络经营主体先进典型,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全面展开。

(五)设备配置。

各级工商机关和基层工商所要分别配备至少一台性能较好的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专用计算机,并开通互联网(或安装无线上网卡),同时配备打印机、传真机、照相机等相关器材,还要适应查处网络商品交易案件的需要,根据本地条件购置相应电子证据取证设备,以保障网络经营主体搜索建档、巡查监管、执法办案等工作的高效开展。

(六)督促检查。

各级工商机关要经常基层一线,对辖区单位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开展深入调研,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七)部门协作。

各级工商机要加强与辖区公安、通信管理、联通、移动、电信、铁通、网络技术服务企业等部门、单位的联系和协作,及时沟通相关信息,积极争取支持配合,提高监管效能。

二、学习宣传

(八)业务学习。

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以案说法、集体讨论、经验交流、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以电子商务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网络商品交易执法办案、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系统操作应用等为主要内容,对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切实提升网络商品交易监管能力和水平。将总局《办法》纳入学法普法计划,组织开展全员学习,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带头学。

(九)社会宣传。

各级工商机关要通过发放宣传单、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向辖区内网络商品及有关服务经营者广泛宣传《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使其了解网络经营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引导其自觉诚信守法经营。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有关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时报道本地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动态和成效,为网络商品交易监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十)消费教育。

积极向消费者普及网络购物和网络交易安全知识,并根据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和受理投诉举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提高网络消费维权意识,引导科学安全网购,促进网络交易发展,保障网络消费安全。

三、软件应用

(十一)系统操作。

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人员应详细掌握“山东工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服务网”和“山东工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一网一平台”)的各个组成模块及其功能,并能够熟练操作使用“一网一平台”开展网络经营主体经济户口数据导入、搜索、建档、巡查、办案和信息报送审核、邮件通知收发等工作,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以网管网”,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十二)系统维护。

各级“一网一平台”操作人员要妥善保管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平台登录用户名及密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和内外网隔离规定,确保有关资料数据安全。做好网络技术支持、保障和系统、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对外网进行清理杀毒,保持系统运行正常。

(十三)定期登录。

各级“一网一平台”操作人员在每个工作日至少登录“一网一平台”一次,查看上级通过系统发布的动态、通知、通报、邮件等信息,及时处理有关业务和反馈有关情况,实现全省一体、上下联动、高效运作。

(十四)数据导入。

各市局应及时将本地经济户口数据库中的新增和变更数据导入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系统,原则上每两个月不少于一次,导入数据要准确、全面。辖区各单位要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及时完成本地经济户口数据的认领排查和搜索建档工作。

(十五)搜索监测。

县级工商局或工商所网络监管人员要运用系统提供的搜索引擎对导入的经济户口数据进行搜索监测,至少每两个月对新导入经济户口数据全部搜索一次,每年3月底前对以往导入的经营主体全部搜索一次。各工商所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对搜索监测数据及时进行认领排查和录入建库。同时,要结合登记注册、日常巡查、年检验照、申诉受理、案件查办、实地走访、部门提供等途径,全面摸清辖区内网络经营主体的数量、类别、规模等情况。

(十六)主体建档。

基层工商机关要将通过上述途径收集的辖区内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它经营主体(具体包括网络商品交易和服务提供商、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器托管、电子支付、虚拟空间租用、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等)全部在系统中建立经济户口档案(包括官网、平台、网页、网店等类型),准确、全面记录网站名称、网址、类型、IP地址、ICP/ISP许可证号、主办者、经营范围、服务器机房地址、经营地址(住所)、接入服务提供商、开办日期、联系方式、电子邮箱等数据信息,同时建立辖区网络商品交易平台和企业官方网站的分类管理书式登记台帐。

(十七)数据管理。

要根据日常监管情况不断维护完善网络经营主体经济户口数据库,数据项目不完整不准确的要及时进行补充修正,经营主体情况发生变动的要及时予以更新,对新发现的

尚未建档的网络经营主体要及时录入,网站(网页)已关闭或停止使用的要及时注销,以确保网络经营主体建档数据信息准确、完整、有效。

(十八)平台报送。

监督辖区平台经营者索要和审查网店身份资料,建立网店档案和登记台帐,详细记录网店的登记信息或其姓名、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实名登记信息,并通过系统及时报送网店登记资料和有关统计资料,网络监管人员要及时将其导入数据库。

(十九)统计分析。

网络监管人员在每个月末对辖区各单位网络经营主体搜索、巡查、建档、营业执照信息公示、自然人经营者身份信息标记、网络违法案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报本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并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监管系统向基层通报。

(二十)信息发布。

各地要主动、及时上报有关信息(包括图片信息、工作动态、典型案例、警示信息、行业资讯、监管信息、工作交流等各类信息),上报的信息应具有实质性内容,用语准确,格式规范,并经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负责人审核把关。各级“一网一平台”操作人员对下级机关上报的信息要及时审核处理,符合要求的及时逐级上报省局,省局操作人员要及时审核,符合要求的及时发布。

四、日常巡查(二十一)巡查方式。

采用网上巡查与实地巡查相结合、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巡查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定向巡查与非定向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网页浏览、关键词搜索、现场检查、经济户口信息比对等途径,对辖区网络经营主体开展全面巡查,实施动态监管。

(二十二)巡查重点。

网络巡查监管的重点对象是辖区网络经营主体开设的交易型网站(B2B、B2C、C2C等网络交易平台)、重点商品信息发布网站(特别是提供医疗、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化工产品、品牌服饰、电子产品等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的商品信息服务的专业广告网站)、发布商务信息较多的综合性信息网站以及其他需重点监管的商品经营主体的网站(网页)。

(二十三)信用监管。

积极探索实施网络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定完善信用指标体系,全面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根据守法诚信情况,将网络经营主体划分为A级守信主体、B级警示主体、C级失信主体、D级严重失信主体。建立健全信用激励、信用预警、失信惩戒、严重失信淘汰机制,根据网络经营主体信用度和行业风险度以及监管工作实际,合理确定巡查频率,制定分类监管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巡查,实现科学有效监管。

(二十四)巡查内容。

重点检查网络商品交易经营主体资格、经营行为以及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履行《办法》赋予义务的有关情况,具体

包括: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经营者是否依法办理了工商登记注册,是否擅自改变营业执照核准登记的有关事项;已登记网络经营主体是否按照规定在网站主页面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网页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登载信息或其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是否对暂不具备工商登记注册条件,申请通过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自然人身份进行审查,并加载真实合法身份信息证明标记,是否制定交易规则、交易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良信息处理等有关规章制度等;经营者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违法广告、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企业名称权、销售假冒伪劣和违禁商品或提供禁止性服务等违法违章行为;经营者提供的电子格式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等。

(二十五)巡查记录。

网络商品交易巡查工作结束后,要在监管信息系统中如实、全面地记录本次巡查的有关情况,包括是否公示营业执照登载信息、是否存在违法违章行为以及处理措施等,以随时更新完善网络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必要时应截取有关页面制作成图片文件,作为巡查结果附件上传。

(二十六)结果处理。

对巡查中发现存在违法违章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对网络经营主体相应做出提示、警告、告诫、责令限期改正等处置措施,并加强后续跟踪回访检查,确保监管规范到位。需要立案查处的,应做好相关证据的采集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报请立案查处。

(二十七)行政指导。

采取提醒、建议、引导、警示、告诫、约谈等方式,积极指导、监督辖区网络交易平台与网店经营者签订网络服务协议,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经营资格审核登记、签订经营协议、自然人实名登记、商品准入、交易安全保障、投诉举报处理、消费纠纷和解和消费维权自律、商品和服务信息检查监控、不良信息报告处理等制度,完善自律措施,规范经营行为。要督促符合条件的网络经营主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

(二十八)培育扶持。

与辖区内重点网站建立定期联络制度,经常上门走访,了解网站经营情况,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同时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帮扶建议,引导支持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行业门户网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网络创业,鼓励行业自律,促进辖区网络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做大做强。

五、执法办案(二十九)执法重点。

及时发现和查处辖区网络经营主体存在的虚假宣传、商标侵权、违法广告、无照经营、欺诈交易、不正当竞争、销售劣质和违禁商品、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网络传销以及未公示营业执照登载信息等不履行《办法》规定义务的违法违章行为,有效净化网络市场环境,维护网络交易秩序。

(三十)执法规范。

依法办理网络商品交易案件,严格遵守行政处罚的相关

要求,做好相关证据特别是电子证据的采集工作(包括检查、保全、固定、提取、确认和保存、运输等),做到程序严谨,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处罚措施得当,案卷资料规范,并按照规定发布有关案件信息。对按规定应当移交公安机关和其他部门、其他地区工商机关的案件线索要及时移交,并积极配合查处。

(三十一)执法方式。

查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要注重社会效果,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预防与惩戒相结合、整顿与规范并重,对轻微违法行为,采取提示、告诫、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等措施,督促改正违法违规行为;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对违法情节严重的网站,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提请通信管理部门责令暂时屏蔽或者停止接入服务,直至关闭该违法网站。

(三十二)案件登记。

及时收集本级工商机关查办的网络商品交易案件信息并建立登记台帐,记录案件来源、违法企业、违法行为、主办人、结案时间、查扣物资、案值、罚没款数等内容,并及时录入监管信息系统的违法案件信息中,同时积极选择上报典型案例,每市每年报送不少于2件。

(三十三)申诉受理。

多方位开辟网络消费维权渠道,对群众反映、上级交办或其他部门移交的网络商品交易申报举报和案件线索,按照工商系统内部机构职责分工及时分流,认真调查,积极处理,按要求及时向交办、移交单位和举报人反馈查处情况,并建

立申诉举报和案件线索受理记录,详细登记受理时间、受理人员、申诉举报内容、调查处理结果、反馈情况等,并做好统计分析。

第三篇: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人员着装管理规定

第一条: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下发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规定的通知》(工商办字[2000]第38号)和《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的通知》(工商办字

[2004]第20号)以及财政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财行

[2005]242号、工商办字[2005]第210号和工商办字[2006]19号文件精神要求,为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规范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行为,严格执法管理秩序和执法环境,树立“仪容严整、着装整齐、举止端庄”的执法人员的仪表形象,结合系统实际,特制定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管理规定。

第二条: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是指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穿着全国统一的2005式工商制式服装,佩戴统一的工商标志,原有的工商制服和标志从2006年7月1日起停止使用。

第三条:着装人员范围

工商制服的着装范围为省、市(含开发区)、县(含县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含工商所)的正式公务员和省局批准着装的其它工作人员。

第四条:着装标准

工商行政管理着装人员必须按本规定着制式工商行政管理服装,佩戴工商标志,保持仪容严整、着装整齐、举止端庄的仪 1

表形象。具体的服装种类及着装标准如下:

(一)帽子

男性着装人员为春秋、冬季和夏季大檐帽两种,分别与相应季节的服装配套佩戴。佩戴时,大檐帽前缘与眉同高,大沿帽帽墙黄色装饰带应平整,与帽沿成水平状,风带应放入帽内并固定。女性着装人员为卷檐帽,一年四季均可佩戴。佩戴时,卷檐帽前缘稍向后倾,略高于眼眉,但最高不超过4.5厘米。(寒区男、女性戴冬帽时,护脑下缘应当距眉一至二指)。

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时,应当戴制式工商帽(除不宜戴帽外)。在室内脱帽后应将其挂在衣帽钩上(帽徽朝下)。立姿可以将帽用左手托夹于左腋下(帽顶向体外侧,帽徽朝前)。

(二)春秋、冬服

穿着春秋服、冬服时,必须配套穿着长袖内穿衬衣(冬季着制式毛衣除外),并扎系制式领带。一般情况下,男同志应扎系蓝色领带,女同志应扎系红色领带。

(三)长、短袖衬衣

男、女着装人员夏季着长袖外穿衬衣和短袖立领衬衣时,应与夏裤配套穿着,下摆必须扎在裤腰内,并扎制式腰带,系制式领带;着短袖翻领衬衣时,下摆不得扎入裤腰内,女性着装人员应与女裙配套穿着。

(四)防寒服和中长大衣

穿着防寒服和中长大衣时,应将所有衣扣系好,并内穿制式冬服或春秋服。

(五)工商标志

1、领花、帽徽的缀订。穿着春秋服、冬服和短袖翻领衬衣时,必须缀订领花。缀订时,领花的中心点与衣领角边缘左右应相距约2厘米。帽徽分为大小号两种,男性大檐帽缀大号帽徽,女性卷檐帽缀小号帽徽。

2、肩章的佩戴。穿着春秋服、冬服时,应佩戴双斜角硬肩章;着长、短袖外穿衬衣时,应佩戴双斜角软肩章;着防寒服时应佩戴单斜角软肩章;着中长大衣时应佩戴单斜角硬肩章。

3、胸徽的佩戴。胸徽应佩戴在制服左上兜正上方或者相应位臵。春秋服、冬服佩戴铜质胸徽,夏服、防寒服和中长大衣佩戴树脂胸徽。

第五条:着装要求

(一)着装时机和场所。在规定工作时间内,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上岗或外出执行公务时,必须按规定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外出执行公务时必须佩戴帽子)。

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着装人员在参加工商系统正式会议及参加重大活动或集会时,必须按要求统一着制式服装。

(二)工商行政管理着装人员应按规定,不同季节着相应制服。

季节换装时间为:春秋装3月15日至5月14日,9月1日至10月31日;夏装5月15至8月31日;冬装11月1日至3月14日。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着装:

1、非公务、非工作时间一律不得穿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

2、到经营性场所消费的;

3、女性工商行政管理着装人员怀孕后体型发生显著变化的;

4、因涉嫌违法违纪被停职、接受审查的;

5、辞职、调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被辞退、开除公职的;

6、其他不宜或者不需要着装的情况。

第六条:执法着装时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扣好衣扣,不得歪戴帽、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

2、夏服、春秋服、冬服不得混穿,制服与便服不得混穿。

3、穿着工商制式服装时,男同志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剃光头或者蓄胡须;戴帽时,头发不得外露到帽沿外2厘米。女同志不得系扎围巾,不得染指甲、染彩发、化浓妆;不准戴外露饰物。

4、着装时应当举止文明。不得边走边吃东西、扇扇子;不得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不得嬉笑打闹、高声喧哗;不得席地倒卧;不得在公共场所以及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

5、应当佩戴胸徽并随身携带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统一制发的执法证件和工作证件。

6、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时应穿深色皮鞋(含凉鞋),鞋跟高度女同志不得超过4厘米,男同志不得超过3厘米;不得赤脚穿鞋或赤足。

7、两名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着装巡查或外出时,应

当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威严有序。

第七条:纪律要求

(一)各岗位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严格遵守着装纪律,要保持严谨的政容风纪,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和公众形象。

(二)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应按规定佩戴帽徽、肩章、领花、胸徽。不得佩戴其他与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

(三)工商行政管理制服不得擅自拆改或借给非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工商行政管理着装人员调离系统、辞职或退休的,其帽徽、肩章、领花、胸徽等工商行政管理标志一律交回本人所在单位人事教育部门(或由人事教育部门收回)。

各市工商系统的胸徽管理和发放由市、县局人事教育科(股)分别负责,要指定专人负责,加强管理,胸徽的发放应逐人进行登记并逐级上报备案。同时,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证件办理和使用要启用省局2004年统一下发的新式证件样式,证件的编号原则上必须同胸徽编号一致。

工作人员系统内部跨区县分局调动时,应向调出单位交回原有胸徽和证件(或由人事教育部门要主动收回),并由调入单位重新发放。

(四)严禁将工商制式服装当便装、劳动服穿着,更不得转借他人。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制作和买卖工商制服和标志。严禁非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穿着和佩戴与工商制服和标志式样、颜色、图案相仿并足以造成混淆的服装和标志。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用工商制服和标志作商业性广告。影视制作、文艺团体因拍摄、演出需要使用工商制服和标志的,应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机关批准,并严格跟踪管理。

(五)对违反着装规定的工作人员应视情况给予批评或警告,对多次违反着装规定而不改正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理并撤销行政执法资格。

第八条:监督检查

省、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人事、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所属人员着装的监督检查和政容风纪纠察,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

各级工商局要经常进行政容风纪教育,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尤其是在执法外出时,要及时进行政容风纪检查,及时纠正问题,保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良好的精神面貌。

第九条:本规定由省局人事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有规定与本规定有冲突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四篇: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执法检查总结

规范执法行为

强化执法监督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再上新台阶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2010行政执法检查情况总结

2010年对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工作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4月6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查,标志着总局具体承担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四件立法项目起草工作全部完成。8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总局作为五个发言单位之一,周伯华局长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9月9日至10日,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建设经验交流会时隔十二年再次召开,周伯华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行了部署。11月4日,全国工商系统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对深入推进行政指导、积极创新监管方式作出了安排。12月1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响亮地提出了建设“法治工商”的目标。12月7日,围绕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总局发布了《关于公布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促进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和谐统一......众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部署对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总局有关会议和文件的精神,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和总局工作要求,2010年11月至12月,全国31个地方工商机关同步开展了行政执法大检查。此次检查主要围绕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建设经验交流会议(以下简称“两个会议”)精神情况展开,重点包括四项内容:汇报传达和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情况;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建章立制情况;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情况;加强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情况等。12月13日至23日,总局派出三个检查组,对陕西、云南、河南、江苏、江西、湖北省工商系统相关工作进行了抽查。从此次执法检查的情况看,地方各级工商机关按照总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牢牢把握“四个只有”,以建设法治工商为目标,以推进“四化建设”为抓手,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不断加强执法监督,积极创新执法机制,深入推进行政指导,大力开展法制宣传,狠抓法制队伍和法制机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再上新台阶。

一、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切实把法治工商建设摆上突出位置

“两个会议”召开后,地方各级工商机关高度重视会议精神的汇报传达和贯彻落实工作,采取向党委政府汇报、向全系统传达、召开相关会议等多种措施,迅速把思想统一到“两个会议”精神上来。特别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出台后,地方各级工商机关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有关措施,确保“两个会议”和“两个意见”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一)汇报好、传达好、学习好“两个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辽宁、吉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工商局主要负责同志向省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了会议情况和总局周伯华局长、付双建副局长讲话精神,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工商法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北京、内蒙古、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贵州等地工商局及时召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学习“两个会议”精神,积极研究部署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措施。天津、山西、江苏、福建、山东、湖南、海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局通过召开视频会议、转发文件、编发简报等形式,部署和组织全系统干部认真学习会议精神。通过传达学习,广大工商干部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工商工作的生命线,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切实增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及时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切实把建设法治工商摆上重要位置。在“两个会议”召开后,天津、吉林、上海、浙江、江西、河南、重庆、四川、陕西等地工商局召开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推进法治工商建设会议或者法制建设工作会议等,总结交流法制工作经验做法,研究加快推进法制工商建设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措施。辽宁、山东、广西、云南等地工商局准备在2011年初召开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法制建设工作会议或者法制建设经验交流会。吉林、黑龙江、湖北、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省区市局已经制定或者正在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法治工商建设的决定》、《法治工商建设实施意见》、《法治型工商建设规划》等文件,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落实“两个会议”和“两个文件”精神。

二、全面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年来,各级工商机关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从规范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规范自由裁量权、规范执法办案行为等方面,全面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促进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召开后,天津、辽宁、山东、宁夏等地工商局被省区市政府授予省区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或者在省区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一)认真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换发工作,进一步规范执法主体。各省区市局大都制定或者完善了贯彻《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的具体制度和措施,组织全系统具有公务员资格但尚未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在职人员进行了执法证资格考试并向通过考试人员颁发了执法证,全面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目前,全系统已有199344名执法人员的执法证信息上传总局执法证信息管理数据库,实现全系统执法资格信息的动态管理。

(二)认真贯彻落实总局有关程序规定,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为更好的贯彻落实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总局令第28号),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一批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浙江省局制定了《行政处罚程序补充规定》;吉林省局制定了《行政处罚办案流程》;宁夏回族自治区局制定了《当场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西藏自治区局制定了《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海南省局制定了《行政处罚案件立、销案件暂行规定》;安徽、广西、新疆等地工商局制定了《工商所行政执法权限规定》、《工商所工作规范》等;江西、湖南省局制定了《行政执法证据规则》,对证据的种类、要求、收集、保全、审查、认定进行了规范。厦门市局编著“执法权力运行规范体系”丛书,研发权力运行风险防控系统,通过理权、规权、亮权、督权确保执法权力规范、高效、公正、廉洁运行。

(三)结合实际,细化标准,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为避免行政处罚轻重失衡、宽严失度,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防止和预防执法腐败,增加行政处罚的公信力,各地工商机关结合实际,对总局《关于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进行了细化,进一步规范了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促进了执法公正。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局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量化办法、适用规则、实施意见等。其中广东省局以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作为量化标准,建立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电子数据库。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在吴忠市局召开全区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现场会,推广工商机关的经验做法。

(四)创新执法办案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行为。一是推行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河北、江苏、河南、重庆、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局制定了《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决定办法》、《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以及重大行政许可事项由集体讨论决定,增强了办案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二是推行说理式处罚文书。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局发布了《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实行说理式处罚决定书的指导意见》等,全面推行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明确制作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制作要求,增强了执法的透明度,提升了行政处罚说服力与公信力。三是加强对强制措施的规范,严格对罚没物资的管理。河南、安徽省局制定了《强制措施实施办法》,北京、黑龙江、浙江、安徽、广西、海南、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局制定了《罚没和暂扣财物管理办法》。此外,天津、山东、广东、湖北等地工商局还探索实行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等执法体制改革,其中山东省局的做法受到山东省政府和总局领导的批示肯定。

三、建立健全执法监督长效机制,执法监督效能进一步提高

全国工商系统狠抓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的贯彻落实,不断强化内部和外部监督、同级和层级监督以及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等,建立健全执法监督长效机制,执法监督效能进一步提高。

(一)健全完善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制度,强化行政执法内部监督。为规范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工作,强化行政执法内部横向监督,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工商局制定《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办法》、《依法行政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行政执法监督办法》、《个案监督工作规程》等,规定了内部监督的主体、方式、职责、范围、程序、期限、效力等。北京、甘肃等地工商局通过行政处罚案件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对行政处罚案件实行全程监督,保证了行政处罚案件的质量和效率。重庆在坚持同级案件核审的同时,从全市抽调人员组成大要案核审组,开展大要案提前介入核审。据统计,2010年全国工商系统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93万余件,其中简易程序处理的71万余件,约占37%;一般程序处理121万余件,约占63%。在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中,报送法制机构核审的案件120万余件,约占一般程序处理案件的98.9%。在报送核审案件中,被变更、撤销的13000余件,约占报送核审案件的1.1%,有效避免了处罚不当案件的发生,起到了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强化行政执法层级监督。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等省区市局制定了《依法行政考核实施办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实施细则》、《执法评议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等制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局制定了《行政处罚案卷标准和评查办法》;黑龙江省局制定了《行政执法责任体系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了省、市、县、所、员五级行政执法责任体系和逐级抓落实的行政执法责任考核体系。天津、内蒙古、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工商局将执法评议考核列为目标考核的内容,其中贵州省执法评议考核结果在目标考核中的比重达到20%。海南、陕西等地工商局实行执法检查常态化,每季度组织一次,采取自查与抽查、综合与专项、日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起到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的作用。

(三)推行“阳光执法”,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各地工商机关能够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监督工商工作的权利。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国工商系统共有17万余名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向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其中正副所长4万名,约有57万名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代表听取了述职述廉并参加了评议。北京、广东、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区市局大力推行“阳光执法”,建设“阳光工商”、“效能工商”等活动,进一步清理、公开了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项目的执法依据、执法主体、执法程序等,通过主题开放日、网络、报刊、电视等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率。其中云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对云南省局开展“效能工商”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四)认真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事后监督。北京、浙江、湖南、四川、云南、陕西、宁夏等省区市局制定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暂行规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涉及行政执法活动各个环节,明确了过错责任追究的程序,建立完善了监察、人事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四、积极创新执法方式,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初见成效

2009年11月总局下发《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以来,各地工商机关结合各自实际,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初步取得了成效,也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相对人的好评。

(一)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部署有力。各地工商机关迅速把思想统一到总局要求和文件精神上来,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四个统一”,加快实现“四个转变”的高度,准确把握行政指导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迅速部署本地区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天津、山西、辽宁、吉林、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局迅速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指导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本地行政指导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具体部署。北京、河北、吉林、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工商局召开行政指导试点总结会、经验交流会等,及时推广基层的经验做法,推动行政指导工作平衡发展。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有效开展。各级工商机关能够把推进行政指导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摆在突出的位置,采取各类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天津、山西、黑龙江、福建等地工商局成立了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各处室负责制定本业务条线行政指导工作制度并组织落实,形成了分工明确、联动协作的工作机制。北京、福建等地工商局实行行政指导“项目+案例”模式,江西、广东等地工商局根据不同业务职能特点,分别就行政指导部门、类型、事项、依据及方式作出了专门规定。

(三)结合实际,创新形式,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亮点层出。在具体的行政指导实践中,各地工商机关结合各自实际,创新行政指导的内容和形式,涌现了许多工作亮点。上海市局在世博会期间,针对一些展馆在销售商品时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以《行政指导书》的形式向有关展馆提出整改建议,得到了参展方的积极响应。河北、广西、西藏、陕西、宁夏、新疆等地工商机关根据当地特点,扎实推进“一所一标”工作,有针对性地确定了苹果、绿茶、脐橙、葡萄、民族刺绣等一批行政指导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总结经验,建章立制,全面推进行行政指导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各地工商机关及时总结推进行政指导的经验做法,着眼长远,建章立制,初步建立了全面推进行政指导的长效机制,保证了行政指导行为规范统一。福建省局对《实施行政指导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山西、湖北、甘肃、宁夏等工商局地制定出台了《实施行政指导办法》、《工作规则》等关于行政指导的综合性规范。北京市局制定了《行政指导工作程序性规定》,形成了行政指导工作系统的程序性制度体系。天津市局出台了《关于在行政许可审批中实施行政指导的意见》,充分发挥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功能。广东、重庆等地工商局出台了行政指导行为配套方法和文书范本等,提高推进行政指导的执行力。

(五)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成绩显著。各地工商机关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行政指导高效性、灵活性、民主性的特点和优势,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行政指导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赢得了党委、政府和行政相对人的好评。黑龙江省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在服务发展上实施重点指导。山西、浙江等地指导中小企业充分运用股权出资、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方式,解决融资难问题。福建省政府在全省行政执法机关推广工商机关推行行政指导的经验。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等都在工商机关行政指导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

五、加强法制队伍特别是基层法制队伍建设,夯实工商法制建设基础

各级工商机关高度重视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优化人员配置,加强教育培养,全面提高工商法制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法治工商建设方面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

(一)加强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县级工商机关特别是工商所是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基层组织。近年来各地工商系统以加强法制机构宏观协调能力、法律研究能力和对下指导能力为目标,把法律素养好、基层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法制机构,特别是不断加强基层法制建设,着力解决基层法制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截止到2010年底,北京、天津、河北、吉林、上海、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贵州、陕西等地工商系统在县级以上工商机关均设置了独立的法制机构。其中湖南省局下发文件要求,地市级工商局法制机构人员不少于5人,县级工商局法制股人员不少于3人,工商所专职法制员至少1人。陕西省人员最少的县级局只有4个独立机构,其中就设有法制机构。江西省局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法制机构的规范执法行为作用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法制机构的监督作用。

(二)强化对法制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北京、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工商系统通过定期培训、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干部培训,切实提高法制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法制工作水平。山东、河南、重庆、陕西等地工商系统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选送优秀法制干部到高校进行学历教育,为法制机构配备相关设备,购买法律书籍和相关资料等,为法制机构提高素质、履行职责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三)建立法制干部的考核评价和培养使用机制。河北、黑龙江、江苏、湖南、广东、重庆、贵州等地工商系统制定了《法制员制度规定》、《业务工作指引》、《法制人员管理办法》、《法制人员考核办法》等,对法制干部的资格、职责予以规范,构建自上而下的层级考核体系。辽宁、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湖南、重庆、陕西等地工商局开展优秀法制干部评选、试行公职律师制度、建立法制人才库等方式,并对优秀法制干部、公职律师、法制人才优先培养使用。通过建立法制干部准入和退出机制,开展客观、公平、公正的考核,有效地激发了法制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法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六、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虽然各地在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执法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管手段和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特别是在食品安全监管、广告监管、消费维权等领域需要逐步加强科技化、信息化监管手段和方式的运用;二是执法文书和案卷需要进一步规范,特别是有的地方仍没有启动新式法律文书,少数文书和卷宗存在证据不充分、法律适用不准确、裁量权行使不规范等问题;三是执法监督有关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特别是在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研究行之有效的落实途径、方式和具体措施;四是行政指导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还不够深、不够透,个别地方存在行政指导工作泛化、异化的问题;五是执法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个别地区存在执法人员平均年龄偏大,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六是个别地方法制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个别地方县级工商机关全都没有设置独立的法制机构,个别地方地市级工商机关没有全部设置独立法制机构,有的工商所法制工作比较薄弱等。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全国工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法制建设经验交流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在加快法治工商建设方面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对法治工商建设的领导力度,切实把法治工商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按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抓好法治工商建设各项任务措施和目标要求的贯彻落实。总局将于2011年下半年召开座谈会,听取各地贯彻落实情况汇报,部署法治工商建设有关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大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能力和水平,重点加强对法制人员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法制人员和执法人员履行职责的能力。总局将通过加强业务指导、做好“六五”普法规划、建立工商行政管理法律知识测评系统等方式,支持各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三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结合各地实际完善行政执法适用规则,细化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各类执法行为的具体情形,准确适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建立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细化量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行政执法裁量权;积极开展增强行政处罚文书说理性工作,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文书制作和案卷归档。总局将继续做好各地规范执法行为、执法程序、自由裁量权、文书制作和案卷归档等经验做法的总结推广工作。四是加强行政指导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在梳理监管职责、服务举措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指导工作规则,确定实施行政指导的具体领域和方式;制定与行政指导方式相适应的程序规定、格式文书、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对行政指导的监督、激励、考核和风险防控等制度。总局将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指导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总结推广工作,为建立健全行政指导有关规章制度打下基础。五是加强上级工商机关对下级工商机关,各级工商机关对本机关及其派出机构执法行为进行检查、评议、督促、纠正等监督工作,健全执法监督制度,完善执法监督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手段。积极探索行政执法层级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逐步建立行政执法层级监督的长效机制。总局将做好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执行情况、执法监督案件办理程序等项目的调研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工商机关执法监督长效机制。六是进一步重视法制队伍建设,把政治素质高、法律素养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法制机构,加大对法制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努力为法制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总局将加强对全系统法制队伍建设情况的督促检查,加强对基层法制工作的指导,做好公职律师试点工作的综合协调,不断提高法制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法制机构高级参谋、得力助手和合格顾问作用。

第五篇:浅谈如何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行风建设

一、从强化建章立制、规范执法者行为入手抓行风

加强队伍行风建设离不开人这个根本因素。纵观本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应该说大部分人员自律性比较强,一言一行都能严格遵循党章和法律的规定,无论是思想作风还是组织纪律都堪称模范和表率,但也确有少部分干部在执法当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部分人员就是行风建设的重点对象和目标,解决了这部分人员身上存在的问题,行风建设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首先,要落实健全制度。列宁说过:“把正确行使权力的希望,完全寄托于个人的信念,忠诚和其他优秀精神品质,在政治上是完全不严肃的。”可见用制度约束执法者的行为对行风建设是何等重要。近些年来,国家总局、省局、市局下发了一系列针对行业不正之风的规定、禁令、制度,丰宁县局也制定了“工商局办案规则”、“着装制度”、“违纪违规处罚细则”等等,对狠刹行业不正之风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有些问题的发生关键在于制度落实不到位。今年丰宁县局结合国家、省、市局的各种制度、禁令,制定了便于基层操作的“五要求、八严禁、三杜绝”即“583”工作行为规范,对工作纪律、行政执法、思想作风都做了明确规定,并严格检查,严格落实,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用监察通报和建议书的形式予以纠正和警示,使整个队伍的纪律焕然一新。其次,一刻也不能放松思想教育工作。无庸讳言,人的行为是思想的集中体现,一个有着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有着远大理想和政治报负的执法者不可能做出损害群众利益,败坏工商形象的事情来,所以要结合当前学习党章和“八荣八耻”教育活动,通过扎实深入地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顿和教育行动,如学习座谈会、理论研讨会、开办培训班、讲学班及围绕湖南桃源和陕西潼关事件开展的自查自纠分析汇报会等,来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坚定干部的信念,促使干部道德自律和自省,从而对干部的行为形成制约。丰宁县局近期开展的礼貌礼仪知识讲座课,使系统职工第一次对礼貌礼仪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对提高执法素质,端正执法形象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二、从开设便民通道、提高服务质量入手抓行风

评价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劣最终离不开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这个标准,只要在工作中时刻体现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我们的行风建设工作就算牵住了“牛鼻子”,民主评议行风就算抓住了基础。为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打造为民服务的绿色通道,如注册登记窗口,接待咨询既要健全服务设施,提高服务热情,又要和声静气,心绪不烦,审查登记既要快捷细致,补充交待清楚,又要不拖不卡、两袖清廉;商标注册单位,既要创设名牌,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又要将工作再延伸,做到提前介入,亲自查询,协助办理,成功注册、后续扶持一条龙服务;消费者协会和“12315”指挥中心既要将“一会两站”建在最基层广大农村和社区,又要加大宣传力度,将“一会两站”建在广大群众心中,使人人都知一会两站,人人都能从“一会两站”中看到维护自身权益的希望。其它诸如动产抵押、再就业优惠等工作,只要我们时刻不忘服务人民这个关键,人民群众就没有理由不赞成我们、不支持我们。

三、从提高执法效能、维护市场秩序入手抓行风

依法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立足社会,被公众认可的重要保障之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天敌就是制假、售假、垄断经营、无序竞争、欺行霸市、虚假宣传等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对这些行为的查处就是我们职责所在。因此做为行政执法机关,针对上述不法行为,要秉公执法、重拳出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丰宁县局查处的假“五得利”面粉案,经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广大消费者拍手称快,很多对工商机关不熟悉、不了解的人说:“以前只知工商管市场、管收费,不知还管这事。”由此不难看出,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优势,多做一些利民的工作,如红盾护农、食品监测等对广大群众来说是何等重要。同时,打造工商、宣传工商,让整个社会了解我们的工作,认识我们的作用,对行风建设的加强又是多么的紧迫而有意义。

四、从改进工作方法、构建和谐关系入手抓行风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场监管、强化执法中难免与周围利益人群发生纠葛与摩擦,如查处工矿企业对当地政府局部利益的触动;对被管理者的约束;对违法经营者的处罚及不明真相群众的误解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不利因素。如何变不利为有利,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融通与当地党委、政府之间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要向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勤汇报并与之勤沟通,要消除当地党委、政府个别领导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垂直管理后产生的距离感,代之以同志谊、朋友情,要让他们走进工商、了解工商,最后达到理解工商、支持工商的目的。二是要缓和监管与被监管之间的关系。监管与被监管之间不是将军与奴隶之间的关系,以往那种以管理者自居、盛气凌人的监管模式已不适应现代行政管理方式的需要,人性管理已渗透到整个行政管理领域,所以做为工商行政管理者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管理方法,用更文明、更人性化的理念指导监管。对被管理者要春风化雨,循序善诱;对违法经营者要分清动机与后果,看明知还是故犯,采取预警教育与打击相结合的策略,思威并用,才能使我们的监管工作不致于走向矛盾激化境地。三是舆论造势,明理于众。我们的监管工作一人难称百人心,对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的查处,可能会激起一部分人的不满情绪,而我们要及时将案情大白于天下,让大多数人明白真相,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

五、从落实阳光工程、监督权力运行入手抓行风

推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就是要将工商机关的权力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防止暗箱操作,达到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权为民所用之目的。权力公开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停留在半遮半掩状态,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动态地将工商管理机关监管执法权公布于众,便于群众监督。公开不能处于被动状态,除了要让相关的生产经营者了解,还要让不相关的领导和公众知晓,这样才能克服和防止一部分生产经营者因害怕打击报复而丧失对工商监管执法权的监督和控告。

只有与惩治相链接,监督才能真正起作用。纪检监察部门除要对最易诱发不廉行为的审批权、收费权、处罚权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外,更重要的是要对检举、控告及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惩处。惩处的重点应放在那些对党纪国法置若罔闻;对工商形象肆意践踏;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漠不关心,任意损害的极个别人身上。这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惩防腐败体系《实施细则》的必然要求。

下载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威海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写写帮整理)

    威海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实施方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激发干部职工的爱国热情,不断提高全市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根据省局通知精神,结合我市系统......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名单

    附件1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名单 (200个) 北 京 市 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 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 北京市工商局大兴分局 北京市工商局顺义分局 北京市工商局房山分局......

    加强县级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建工作之我见

    加强县级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建工作之我见 加强行政机关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行政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巩......

    聊城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信访工作考核办法

    聊城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信访工作绩效管理制度 为加强系统信访工作,维护信访秩序,稳定本系统信访工作的稳定性,努力促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信访条例》和《山东省工......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名单

    附件2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名单 黄国英(女)齐宇清 马迎春 张 涛 高伟东 赵 锋 关明煜 李菊生 王国勇 韩德宝 于 文 (501人) 北 京 市 北京市工商局东城......

    2011关于表彰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

    徐州市新沂工商行政管理局文件新工商„2010‟15号关于表彰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经济卫士的决定局属各单位: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徐州市局党组的领导......

    来凤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来凤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责任及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严格责任制度,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根据《......

    昆山中小学生报名系统如何注册[合集五篇]

    昆山中小学生报名系统如何注册根据昆明市教育局规定,小学新生依据实际居住地和户口,以实际居住地为主,免试、免费、就近或相对就近报名入学,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可以报名。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