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儒学为何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儒学为何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
原因:
(1)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
(2)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而儒学造就了大量的人才。
(3)儒学的主要思想是仁政,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尤其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独占大一统思想地位后而行成的。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
(4)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而儒学为统治阶级所用,为其打击其他学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5)宫廷儒学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一步促进了儒学的峰起。
影响:
儒学诞生于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年代,儒学 与其他学说既对立又互补,相反相成,互相激荡,从而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由 于儒学思想的精华,更是促进了后代多家思想的兴起,崛起一股股新的文学思潮。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积极方面:(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
(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神。
(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 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提倡“以农为本”,是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
(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这一德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1)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没萌芽,不如西方人那么追根问底,以至产生理论和学说.。
(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造成国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这也和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
(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
(5)伦理观念,等级制度置高无上,达到排他性的程度,从而限制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历代帝王也不重视科学技术,把一些科学成就说成“淫计小巧”.。
总之,儒家思想的两部分-----圣人的主观思想和客观政治论,即“内圣”和“外王”,(王的意思是治理,统治的意思),都对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使是当下,我们也无法走出它的圈子多远.它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如实客观的正视这个问题.。
比如,在我们现代的教育中,儒家的教育方法还是很有用的.“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温故知新”等等.。再有在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上,道德,仁义,儒家的思想会是对贪官们的谴责依据吧?再者,我们所讲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勤奋精神,那个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是儒家文化传统的精华呢?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进入20世纪以来,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
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
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在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
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因此最受诟病。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想办法,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
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时感到安放不牢”(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行”,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问题仅在于这一阶层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则领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君子”以及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的建立和运作,正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品格”,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民主与领袖》)。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的是,明清以来“日用常行化”的儒家由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的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李维桢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思想等等),及至晚清,最早在中国宣传“民主”、“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的儒家。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可以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一。在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补入“个体自觉”的阶段,则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
儒家的人本、“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题,人被“物化”,他的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成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为”不合理化,使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准,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此类困境,提倡、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益的。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但是,这并不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一体、人和自然统一,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天人合一”的说法,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一直被斥为现代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
总之,儒家作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中心,在遭受猛烈批驳丧失统治地位甚至一定意义上丧失生存权利的情况下,其适应、促进现代化的部分思想内涵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所以,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内容,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儒家“新生命”的希望所在。
第二篇: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得说
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
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
以儒治世
“
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
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之未来而奋斗。
第三篇: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题目: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摘要】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字】儒学 传统文化 和谐 修身 精神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一、儒家文化的源起
什么是儒家文化?回答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是要搞清什么是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文化应该是社会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自觉实现儒化的必然结果。儒家思想严格地说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不过,儒家学派的思想并非与史俱来,它是在我国的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由春秋末期伟大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正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在这里,太史公准确扼要地指出了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当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颇为自诩地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正是这种出自对传统文化的由衷景仰和狂热追求,才产生了他创建儒家学派的根本动力。
二、儒学的基本思想
儒家思想的内涵是丰富而复杂的,但就统治阶级来说,是取其如下三重基本精神作为自己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第一,讲大一统;第二,讲君臣父子;第三,讲华夷之辨。这三项也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支柱。
(1)大一统所谓大一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即坚决维护在君主专制之下的集权政治,坚决反对地方主义的分权政治,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局面。((2)君臣父子儒家讲君臣父子,实际是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两种基本关系。在阶级社会里,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归根结底是互相对立的,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一致性,而且彼此渗透,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宗法社会
(3)华夷之辨儒家讲君臣父子主要讲的是社会内部关系,而讲华夷之辨讲的则是对外关系,即我们这一文化实体与其它文化实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之后,民族接触与民族斗争的必然产物。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3、中国传统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
四、儒学的现代价值
一、道德价值<1>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准则<2>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3>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
二、教育价值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影响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三、政治价值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当然还是政治哲学。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孟子的“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四、社会价值<1>和谐。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2>人本。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一人为本。
五、经济价值“利”与“义”是市场经济中始终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见利思义”,还是“见利忘义”,是两种对立的价值观。
五、总结
不可否认,从历史角度来看,每一种文化都有糟粕,需要遗弃。儒家文化也不例外,比如它的森严的等级观念,比如它的歧视女性的思想,比如它狭隘的香火观念,比如它对商业的歧视等等,因而它引起了清醒者的反抗。然而,毛主席老人家告诉我们要古为今用,洋为今用,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所谓拿来主义是不错的,至少能为当今的社会注入一些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以儒治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之未来而奋斗。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只要合理地开掘儒学传统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就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将会建构一个更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八章加入WT0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作为历史上存在过的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加入WrO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既是资本扩张与增值的经济过程,又是思想文化激荡·与碰撞的政治过程。作为经济和政治过程的统一,经济全球化在产生经济整合的同时衍生出文化冲突,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同时引发民族及地区间的摩擦。加入W10势必加剧这些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是人类为厂满足自己的欲求和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方式、能力和结果,文化既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存在,又表现为内在的精神状态。为了物质上的满足,针对自然界,人类创造了物质文化;为了精神上的满足,针对人类自身,人类创造了精神文化。由于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通常对文化作出较为狭义的解释,而特指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分为知识型文化和心理型文化两大类。知识型文化往往以相对稳定的形态表现在人们面前,它包括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心理型文化则潜在地蕴涵于人们的风俗习惯之中,它包括民族精神、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等。概而言之,精神文化主要指人类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之上,通过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心理定式和行为准则。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生存方式,如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亦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就精神文化的现象而言,其内在蕴涵和外在形式极其复杂,它是社会因素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一种文化的形成均涉及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对文化特性的形成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都不是惟一的。虽然“经济与文化其他方面的关系要比地理环境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更为密切,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生活的每个·特征都由经济状态所决定。我们看不到经济力量如何决定艺术风:格、礼仪和特殊的宗教信仰的形式。相反,我们看到的是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互为因果”①。文化呈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它是特定社会和特定时代的产物。文化拥有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它是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必须直视的历史遗产。我们每一代人都面临着一定的、不容选择的文化环境,同时,我们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继承下来的文化加以改造,抛弃过时的理念,注人新的内容。有鉴于此,众多历史交织的同一社会里,先前文化的某些特征总会以各种方式存在于后续的文化现象中,民族国家的历史越是悠久,民族文化的积淀就越是深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文化是固化的过去,凝聚着古代思想理论之精华,体现着全部历史活动之表征。文化传统则是动态的现实,并不代表传统文化的全部,而是经过选择和积淀的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本身,它是人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对所获成果的一种强调,体现出人主体性所特有的能动与创造。作为人特殊劳动过程的一种结果,文化传统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织之中,得到了重新筛选和沿传。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创造性的历史活动,文化传统不断获新的生命与活力,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力量与生机。因此,一定的文化总是历史的、时代的、民族的,由民族群体在共同的社会环境中创造,由民族成员在共同的历史传承中保持、完善和弘扬。它植根于民族群体的土壤,反映民族群体的本质,折射民族群体的特征,维系着民族群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独立性、稳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经济政治利益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作为意识形态一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意识形态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是千百年来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伦理思想、心理情感、风俗习惯、交往方式与现代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所倡导的、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以政治法律思想为核心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它渗透在人们日常的生活行为方式之中,既奠基于历史的传统,又受制于现实生活中的统治思想,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文化传统是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源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意识形态的承继与演进,反映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不可割裂性。思想意识独特的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惯性,为任何一个社会形态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过去历史时代的思想烙印。在现实小挖掘历史的轨迹,在历史中寻找现实的脉络,以古明今,以史鉴后,构成了生生不息的文化流程,凸显出思想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一定时期的思想意识具有时代性的同时并蓄了历史的延续性。与此相适应,某种意识形态一方面总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物质经济关系,另——方面则往往保留着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物质经济关系的思想观念。民族的从来都是世界的,传统的历来也是时代的。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表现为民族文化,显示出世界文明的斑斓和多彩;同一个民族不同时代的差异,显示出历史的继承-与发展。作为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生存条件下进行生存的表现,文化同组成社会的民族群体相关,同民族群体的社会变迁相续,这正是文化传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就意识形态的思想源泉而言,文化传统是特定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对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整合作用。因此,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既不能离开现实社会的物质经济关系,也不能与该社会的文化传统脱节。在这甩,历史和现实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协调。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种新的思想观念,无论产生于本土:,还是来源于外在,最终都只有在民族国家既有的文化传统山口以阐释和升华,方能生根发芽。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形态小断选择、改造着特定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亦在不断变化着的意识形态中得到延续和发展。文化传统是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支撑。价值观是文化传统的核心,个人和群体行为受思想观念的激励,归根结底来源于价值观的支配。作为人类历史所创造的精神成果,文化传统通过遗传和继承决定了社会个体的语言、心理、思维等结构,进而决定丁社会群体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并潜移默化地积淀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发挥着价值导向莉t精神激励的功能。在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中,文化传统以其特有的运行机制通过影响社会成员的心理定式和价值判断来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以此对社会团体的行为准则发生作用,影响和制约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凝聚和提升。思想观念的历史特质和现实规范往往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这是历史发展的积淀与现实需要的彰显交织的结果。历史特质内含文化传统,构成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内在继承性;行为规范外现时代要求,反映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时代特征。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来源于社会群体对文化传统的认同,这种认同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民族意识,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先在的、作为民族生存方式的文化模式的肯定和礼拜。任何一个民族、群体、个人,不仅包括了以特定遗传基因为内容的血肉之躯,而且包括了以特定文化遗传为内核的心理积淀。换言之,以一定文化心理为基础的社会成员的个体行为必须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的陶冶,并按照一定的文化准则形成社会的群体行为,作为社会存在思想反映的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这样的文化定式。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社会化的强制力除了统治阶级的因素之外,还表现为文化传统所提供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认同一种文化传统意味着信仰和遵循这一文化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统治阶级亦不例外。尽管在某些情形下,意识形态的观念体系可以推崇与文化传统相异的价值观、选择另类的行为方式,然而,无论是推崇还是选择,归根到底仍然要与特定的文化历史传统相结合,与社会成员俗定成规的心理定式相一致。(二)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观念体系。社会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艺理论、艺术形式、道德风貌、行为方式、思维取向、风俗习惯等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意向性或阶级性。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体,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在母体文化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不例外,其基石的构建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铺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是历史上形成的,以维护祖国利益为最高职则,并反映了历史进步趋势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模式。爱国主义是世界上各个民族普遍推崇的思想情感,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以其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团结御侮的不屈精神为特征,为历代中国人所注重和传承。“易之兴也,其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①中国主流文化体系的儒家学说本身就渗透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生存与发展前途的关注,以及对视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感的高扬。“君子忧道不忧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④;“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位卑未敢忘忧国,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Q)。综观中国历史,爱国主义如同一根红线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中华爱国传统的思想基础是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其核心是祖国的利益与尊严,其原则是维护祖国的利益。中华爱国传统的特点在于它的历史性和进步性,即历史上所形成的、反映历史进步趋势的“祖国利益”才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华爱国传统的形成经历了从感性上升为思想观点、再转变为行为模式,由浅人深、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作为思想观点,中华爱国传统表达了爱国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即为祖国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风貌,献身祖国的价值取向,以及自觉维护祖国利益与尊严的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僵卧孤村不自衰,尚思为国戍轮台”③等诗章就是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真实写照。作为一种行为模式,中华爱国传统在国家和民族利益上,反对侵略,捍卫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安全,实现民族间的平等与联合;在群体与国家的关系上,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地方拥护中央,个别民族支持整体民族;在个人与祖国的关系上,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必要时为祖国的统一和繁荣贡献生命。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岳飞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邓世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就是这种行为模式的突出代表。近代以来,中华爱国者们为振兴中华进行了艰难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是千百万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历史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全体中国人通过实践得出的共同结论。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基础,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升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当代的爱国主义才能成为充满实际内容的思想和行动。在这个基础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了o2.群体意识与集体主义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意识孕育了中华民族整体为上的思维传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将天、地、人合为一体,把三者视为一个整体,形成了以三者的和谐统一为基础,以不破坏整体协调为特征的传统思维定式。中国传统文化另一主要学派道家则在强调人与自然、人事与天道协调的基础上,追求主观与客观、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引发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折射出整体为上的群体意识。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墨家的思想亦渗透了“天下尚同”的政治诉求。在文化心理上,整体为上的群体意识使大一统的理性自觉积淀成深层的社会心理。所谓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在治国方略上,整体为上的群体意识使《中庸》所宣扬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的思想匕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以“兼爱”为核心的墨家,也主张“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并提出要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尊天、事鬼、兼受、非攻等。在价值推崇上,整体为上的群体意识使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以个体和群体的协调为前提,从而建立起立足于群体运转之上的集体主义原则,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为了从整体存在和心理满足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完成生存的道义,人们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从而培育出一种以他人为重、以集体为怀的高尚情操,表现出中华民族以小我成全大我,以牺牲局部利益成全整体利益的高尚品格。在新的时代,集体主义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它内在地包含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蕴涵着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认知和选择,把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与其他一切道德尤其与资本主义道德根本相左,集体主义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它是衡量个人行为和思想品质的最高标准,也是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指导个人行为的最一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群体意识与集体主义结合起来了。3.民惟邦本的人本思想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念民惟邦本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早在夏初,人们就已注意到民众是护卫邦国的力量,所谓“众非元后,何戴?元后非众,何以守邦?”①。商周统治者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G),因而有了“重我民”、“罔又惟民之承”、“视民利用迁”、“施实德于民”③的宣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孔子所创立的“仁学”,其核心内容就是“爱人”,所谓“大畏民志,此谓知本”④,这一思想后来被概括成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③的民本思想。孔子还主张“泛民众”,要求统治者实行“庶民”、“富民”、“教民”政策。⑥孟子创立的“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⑦,明白无误地表达·了民众比国家、君主还要重要的思想。除此之外,先秦诸子几乎都有强调民惟邦本的思想。老子曾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咽。韩非子认为“闻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⑧,“利之所在,民归之”。⑩正因为民众是国家之本,所以“保民而王”,“民犹水也,君犹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山所谓“民者,万世之本”,“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②;“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只有“行仁政”,才能合乎“天意民心”③。近代以来,许多先进的思想家继承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传统。在康有为所描绘的“至仁至治”、“尽善尽美”的大同世界里Q),我们仍能看到民惟邦本思想的光辉。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特别是民生主义方面更是直接继承了孔子“爱民”、“利民”和“富民”的主张。在新的时代,民惟邦本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的出发点是人民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的最终归宿亦是满足人民的需要,给人民以实际的利益。为人民服务是现代条件下民惟邦本思想的发展,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因此,为人民服务始终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在这个基础上,民惟邦本的人本思想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念形成了现实的统一。4.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历史传统与团结奋斗的时代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⑤的历史传统,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顽强生命力,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完善进取的开拓精神,凝聚成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风俗习惯与传统美德。它具体包括:顽强拼搏的勇敢精神,努力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强精神,除旧、革新的意识与观念,积极乐观的人生哲学与信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历史传统来源于孔子所倡导的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基于孔子所推崇的刚正不网、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所谓“学而不厌”、“为之不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才之将至”。①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③。正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④因此,“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⑤鲁迅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于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⑥正是这种一予贯之的历史传统,凝聚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不断进取的民族斗志,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精神的历史积淀。为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前进的征途不会一帆风顺。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要把现代化事业干成功,必须有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一种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英难气概。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都要自强不息,励精图治,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不断攀登事业的新高峰。”山在这个基础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历史传统与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的时代精神构成了现实的融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的精华,除上述几个重要方面外,还有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精髓,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如抗击强暴、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同甘共苦、团结互助、顾全大局的伦理规范,艰苦朴素、勤劳坚忍的责己意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自然观,言行一致、扶弱济贫、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的良知品格等。
第五篇: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意识形态是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总体,是代表一个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中占统治地位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和,是代表该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的思想体系,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阶级统治的思想武器。主流意识形态对于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根本的指导、稳固与强化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存、稳定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就是要强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对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与渗透。这对于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根本保障作用。然而西方国家打着“意识形态淡化”的幌子,对中国不断加强意识形态的“西化”渗透,再加上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而带来的多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的冲突,使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及其复杂的局面。而对于处在思想意识冲击最前沿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面临更为繁重的任务。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是意识形态斗争中马克思主义的胜利。革命胜利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了全社会的指导思想,也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从此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就成为中国宣传和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然而,面临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中国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1.宣传力度的弱化、教育方式的僵化导致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时效性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党把国家的工作重心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另一方面,由于过去“阶级斗争为纲”危害性和破坏性的影响,在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中留下了严重“后遗症”,他们不敢理直气壮的宣扬马克思主义,害怕意识形态领域的过度宣传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对意识形态教育的郊区会重蹈过去的“阶级斗争为纲”的覆辙。
这种轻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思想在高校教育中同样存在,首先,在教师资源配置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配置严重不足,在教育教学上只能通过扩大课堂规模的方式解决,所以动不动上百人,甚至几百人的课堂导致教育教学效果极差。其次,在资金投入、课时安排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比例极为悬殊,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再次,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僵化,方法简单,观念陈旧。在大学生的教育中这种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不重视甚至忽视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造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落后于现时代的要求,给一些消极、不健康思想造成了可乘之机。
2.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不足
在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观念,、社会意识多样化、社会文化多元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要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再者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少数党员干部腐败突出等问题,致使一些人的思想存在着迷茫和失望,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缺乏信心,失去社会责任心,简单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这一切都造成了当前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感的下降甚至缺失。
3.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缺乏规范的导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在文化、信息、观念等的传播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更是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加强了其文化、价值观、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的鼓吹和渗透。美国中情局在其所谓的《十条戒令》中提到:“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为此,他们利用网络、影视、文化交流等方式传播其经济、政治、价值模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战略。中国在抵御其渗透方面的工作明显做的不够。特别是近几年电视、电影的制作在片面追求收视率、上座率的驱使下,对主流意识的宣传越来月淡化,只强调娱乐化,不重视教育意义,以至于对“帝王戏”、“王后戏”等的热拍、翻拍乐此不疲,“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节目更是层出不穷。这些节目在给大学生带来娱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们宣扬追名逐利、争权夺势的功利思想和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投机思想,在一定意义上配合了西方国家的西化策略,给我们的主流意识教育起了不良的消解作用。另外,我们在加强大众传媒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时,在内容的创新上做的不够,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譬如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影片,十几年来都极少更新,严重脱离时代,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而美国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到位,他们根据“911”事件拍摄了多部电影,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尽管宣扬了一些诸如个人主义、人道主义以及反恐怖主义的主题得到了人们的认同。相比之下中国某些导演动辄斥巨资拍摄的一些只追求场面宏大而内涵粗糙的影片只能给人们留下肤浅的感官享乐,没有丝毫的感染力。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在倡导言论、舆论,新闻自由的同时,忽略了对大众传媒的主流意识导向的规范。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造成的大学生对意识形态认同危机等各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因素的,因此要加强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必须要有新的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创新。
(一)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尤其是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教育内容的强势灌输,较少关注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使他们对主流意识思想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主动性。尽管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但片面强调施教者的主动性而忽略受教对象的能动性对于教育的效果是不利的。
首先,我们要改变过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强势灌输的教育理念,应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之中。居高临下的灌输方式常会在充满逆反心理与思想的大学生那里取得截然相反的效果。有人把思想政治教育比喻为食盐:食盐适量放在汤水、菜肴之中,人们就会乐于食用、欣然接受,而不能以打包的形式让人们直接食用。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把主流意识形态“打包”强加于人,而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于大学生生活的点滴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次,要尊重个体差异,把普遍教育与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由于大学生的阅历、成长环境不同,人的思想觉悟、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既要注意解决普遍性的问题,又要正视和尊重个体差异,确立相应的目标内容,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做到因人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再次,充分发挥情感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先导作用,达到以情动人。在主流意识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最常使用的是板着面孔的说教,时不时就“扣帽子”、“揪辫子”,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在任何教育过程中,情感都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关系的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越融洽,教育的效果就越好,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也不例外。要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行之有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情感的先导作用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加大情感投资,方下架子,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增强主流意识教育的人情味,要使学生“信其道”,必须使学生先“亲其帅”。
(二)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
第一,要毫不动摇、理直气壮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对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当前中国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这一条是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来执行的。但是加强经济建设并不是要舍弃或放松上层建筑的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对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保证和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建设与经济建设绝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必须要摒弃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偏见,增强危机感、使命感,切实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提高到维系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对科学发展观的宣传中发下包袱,加大力度,以巩固其在当代大学生思想中的统领地位。
第二,努力尝试新方法,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改进、创新。
思想灌输是主流意识形态信息获得的正面手段,对于培养人的政治立场、观念和方法,树立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但是填鸭式的说教与古板的教育形式经常使教育效果不佳,往往使得事倍功半。如何巧妙地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与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对主流意识的认同就更为重要。
第三,吸收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精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性、生命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具有与时俱进、自我发展的品质。在当代意识形态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环境下,意识形态的建设要增强其稳定性和凝聚力,必须彻底摒弃不合乎时代要求的观念和错误意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特点,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作为自己发展的原动力。只有这样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才具有时代意义,反映时代要求,才能增强大学生对它的认同和支持。
(三)加强和规范影视网络传媒的意识形态导向
首先,党的宣传部门在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下,借助新闻媒体工具来接触民众,扩大政治影响的同时,也要增强引导舆论、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的本领。大众传媒应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决杜绝误导青少年的舆论报道和节目。要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的引导,进一步完善舆论监督的管理规定,各类新闻、专题、谈话等节目要注意热点问题的引导,要确保把公众情绪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既是现代媒体的历史责任,也是现代媒体发展的历史机遇。
其次,影视作品应当立足时代背景,挖掘时代内涵,确实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标。所以我们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的同时,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对于意识形态的载体功能,重视影视、网络、报纸等大众传媒的主流意识形态导向,另一方面要不断推进文化产品与文艺作品创新,紧扣时代脉搏,倡导时代精神。
再次,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并努力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既有消极影响,更有其宣传速度快捷、影响范围广阔的优势。目前我们的网络制作水平不够高,内容陈旧,信息量缺乏,版面制作呆滞等不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而造成的。面对这种现状,大力培养和聚集大批网络技术人才,把网络建设纳入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使网络成为我们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是当前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阶级的重要问题只一。
总之,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粉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西化”、“分化”阴谋,保证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与实现的前提,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又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能否取得成果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样采用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正确认识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规律,推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