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区地税局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情况说明
县区局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情况说明
20**年度,区局结合辖区地税工作实际和省、市局的工作要求,增强“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意识,结合打造“新常态、新税风”工作主题,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严格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狠抓效能效率工作,促进了年度地税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现就20**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推动情况作以下说明:
一、完善组织机制,明确工作目标。
区局将绩效管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局长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组建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从事绩效管理工作,确保绩效管理工作力量,各科室明确一名绩效管理联络员,与区局绩效办密切联系,及时沟通,促进绩效管理工作高效运转。同时,加强绩效管理分类指导,建立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协调机制,为长期做好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同时,组织完成修订完善本单位绩效管理工作制度,实施考评检查及监督工作机制。确定“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履职担责;转变学习工作方法,切实提升全员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升工作效率;转变工作理念,切实提升征管质量”的“四转变、四切实”总体工作目标。并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并完善区局年度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确定重点工作内容。将各个工作环节效能效率提升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全局工作提升的重要手段,形成全局干部职工自觉履职、提高效能的地税工作格局,并保证绩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二、强化学习,把握绩效管理重点工作。
一方面是统一思想认识,采取“以会代训、以训代干、以干代促”的方式,利用召开局长办公会、局务会、视频会,反复教育动员干部职工深刻认识绩效管理在新形势下对促进以税收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现实意义,引导干部自觉按照绩效管理考核标准要求规范日常岗位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学习培训,组织全体中层干部进行集中学习、业务骨干分批学习、全体职工分别学习的方式,对全体人员开展分期、分批、分类培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练什么”,让其尽快了解熟悉掌握绩效管理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增强自觉投入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量化指标,细化、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
(一)完善绩效管理考评指标。区局要求绩效办结合绩效运行情况,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在市局规定的必考指标基础上,将指标制定与辖区政府对地税部门的工作考核充分衔接,将其工作考核细化分解,形成量化指标纳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实施考核;在绩效管理系统前期运行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总结分析,进一步完善税收收入、依法行政、纳税服务、党风廉政以及内部管理工作的绩效考评指标,使其符合区局工作实际,尽量做到抓住征管重点,突出难点,考核分值设置合理,达到通过推行绩效考核,促税收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二)细化绩效管理工作流程。该局通过细化绩效工作流程,要求科室、分局联络员实时监控各指标的运行情况,按时完成各项指标填报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对被考评部门进行及时提醒,确保被考评指标按时填报;要求各单位指标填报必须经过复核,即绩效联络员指标填报后,先暂存,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再提交,确保填报的准确性。
(三)实时进行问题沟通反馈。区局绩效办安排专人负责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协调,及时解答各单位绩效指标填报和审核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对部分人员在指标填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量给予详细解答,或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与探讨;对于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采取内网公告、飞信发布、手机短信群发等形式进行集中告知;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到尽快向上级请示解决。
四、严格考评,确保考核公开、公正、公平。
(一)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增强考核针对性。区局针对绩效管理考核标准高、要求严、目标细的实际,确立了“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 ”相结合的思路,采取节点管理、日常监控、按季公示、绩效沟通等环节进行考评,统一建立考评台帐,以此作为年终全面考核、综合考评、集中评比的重要依据,既做到“全程打表”,解决“平时不争评时争”的问题,又不搞“一锤定音”,达到“平时成绩评时见效”的目的。
(二)点与面结合,增强统筹实效性。采取边科学统筹计划、边制定目标方案,明确管理考核的流程、节点、方式、样本、标准和完成时限,以标准化的管理程序提高绩效管理考核实效,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科学统筹、整体推进;积极探索绩效管理工作在基层税务部门的可行途径、运行模式等,以区局绩效管理办公室牵头区分责任,明确分工,全程负责绩效管理工作的日常计划安排、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的收集整理综合、疑难问题的分析、对策的研究和及时处理解决,以期增强过程监控、日常督促落实的实效,保证绩效管理既不“走样”、又不“走过场”。
(三)定性与定量结合,增强可操作性。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严格落实市局有关绩效管理考核指令性要求的同时,紧密联系本单位实绩效考核办法、实施方案和具体考核指标,对部门履职、共性管理、综合评价等绩效管理量化指标进行重新梳理修改完善,统一纳入年度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范畴,全部实行量化和“一票否决制”,既保证绩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又增强日常过程监控的可操作性。
第二篇:XX区地税局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XX区地税局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xx区地税局绩效管理指标设定包括:一票否决、科室指标、税务所业务指标、共性指标(包括市局考核结果),设定总分为500分,奖金额为500元。其中:税务所业务指标合计350分,共性指标150分;科室指标300分,共性指标合计200分(其中包括市局考核结果指标50分)。各科室按照制定的绩效指标按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得分;科室考核结果通过工作完成情况及市局考核结果、审计机关审计结果等进行考核评议。
绩效指标考核评分标准确定为:a--100%;b--80%;c--60%;d—0,如果部门只设定了ab,则a—100%,b—0,设定为abc,则a—100%;b—80%;c—0。考核出现一票否决指标,对所属部门扣发本月全部绩效考核奖。绩效考核结果计算得分=确定的绩效指标分值×评分标准(a、b、c、d)。如:卫生管理指标考核结果为a卫生达标,本项指标分值为10分,本项绩效指标考核得分=10×100%=10分。计算出每项绩效考核指标得分,将业务指标、税务所共性指标考核情况计算汇总得出税务所考核结果,将科室指标、科室共性指标考核结果汇总得出科室考核结果,汇总结果确定为本部门得分,最终确定部门总奖金额,部门总奖金额=汇总结果×部门人员数 例:人事监审科考核结果汇总为460分,部门总奖金额为460×6人=2640元,全部奖金为3000元,扣款额为360元。根据部门绩效得分情况分部门进行排名,确定当月为a类的部门。9个科室确定2个部门、6个城区税务所(包括房地产、建安所)确定1个部门,4个专业部门确定1个部门、8个财税所确定2个部门。
奖励标准为: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扣款金额,分类奖励被评为a类的部门,具体分为:科室扣款金额奖励评为a类的2个科室,税务所(包括房地产、建安所)扣款金额奖励评为a类的1个税务所,专业所扣款节余奖励评为a类的1个专业所,财税所扣款金额奖励评为a类的2个财税所。
第三篇:地税局绩效考核办法
射阳县地方税务局绩效考核办法
(讨论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全系统缋效考核工作,不断增强岗位责任的意识,充分调极性,推动“三个一流”工程建设,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江苏省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本局各单位及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 绩效考核的原则是: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依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岗位绩效考核系数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方法,并适当体现奖优罚劣、贡献与待遇相配比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地税工作的顺利完成。
第四条 县局成立绩效考核委员会。由县局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其他局领导担任副主任,本局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审定考核办法、考核目标,决定重大考核项,受理考核复议,决定考核结果及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考核委员会下设考核办公室,设在县局人事教育科,由分管绩效考核工作的局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人事教育科科长、监察室主任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在考核委员会领导下具体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 绩效考核实行两级考核制。县局考核委员会考核到机关科室(单位入 稽查局、纳税服务中心、税务分局。机关科室(单位)、稽查局、纳税服务中心、税务分局考核到所属单位工作人员。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所在单位绩效考核第一责任人。县局考核委员会定期对各单位二级考核情况进行稽查,对考核不认真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第六条 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考核各单位及典所属工作人员的德、能、勒、绩、廉情况,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以及省市县局“三个一流”工程建设落实情况。
第七条 县局每年初根据省市局上一年工作目标考核要求以及上级当年下达的各项收入指标,制定下发该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内省市局以及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有变化和调整的,县局以文件形式补充下发到机关科室(单位)、稽查局、纳税服务中心、税务分局,并以此作为绩效考核目标。
第八条 各单位根据县局下达的绩效考核指标,依据单位工作人员分工,本着“六定(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定标准、定考核、定奖惩)”原则,逐级签订《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责任书》, 并以此作为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依据,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考核。
全系统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定岗定职。局长与副局长(党组成员)签订《绩效考核责任书》, 副局长(党组成员)按照工作分工与科室、分局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 科室、分局主要负责人与所属单位工作人员签订《责任书》。
各单位签订《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责任书》前,先报县局考核委员会过堂,经审核同意逐级签订后,按照县局考核委员会规定的时问要求,报送一份给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抽查考核的依据。未按时报送的,县局要予以通报批评。
第九条 各单位对所属工作人员的考核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直接考核到所有工作人员。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每年按季组织开展四次考核,分别考核到各单位,发现有考核走过场情况的,要严格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条 县局考核各单位分为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两种。
定量考核即对照县局下达的定量指标,按照具体考核要求定量打分。定性考核即对无法实行定量考核的事项采取定性考核办法。定性考核实行“述职评判、双向评价”办法。即:县局考核委员会召开考核会议,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汇报工作情况。根据汇报情况,县局机关科室负责人对直属机构、派机构工作进行评价;直属机构、派出机构负责人对机关科室工作进行评价;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各单位工作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分别记4、3、2、1分,其中优秀等级不超过参评单位的30%, 依照评价积分情况记入考核总分。
第十一条 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组织考核时,抽调局机关各科室人员成考核组。考核组成员要按照考核委员会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不打和牌、不走过场。县局考核后,又被上级局考核发现问题的,要追究有关考核人员的责任。发现有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行为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党政纪处理。
第十二条 绩效考核实行千分制。县局对各单位的考核结果,各单位对所属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与地方政府的奖励收入挂钩,依此发放岗位绩效奖金。
1、岗位绩效奖金采取:基数X岗位绩效考核系数X岗位绩效考核结果的办法确定。
2、岗位绩效奖金基数根据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和拨付的奖金数额由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3、县局工作人员岗位绩效考核系数由工龄系数、职务系数、岗位系数三部分组成(详见附表)。
第十三条 奖金系数及发放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1、主持工作的副职按正职的职务系数执行。
2、担任非领导职务的,职务系数按照非领导职务下套一级
3、职务晋升人员从职务晋升的次月起,降职人员从降职的次月起,按新任职务所对应职务系数计发。
4、军队退伍士兵从报到上岗的次月起,按新任职务所对应的职务系数计发。
5、调入人员从报到上岗的当月起按新任职务所对应的职务系数计发;调出人员从调出人员从停薪当月起停发。
6、全脱产学习或培训6个月以上人员,从第7月起停发。
7、按规定享受的各类5去定做期期间仍按其确定的职务系数计发。
8、待岗人员在待岗期间停发,重新上岗后按新岗位职务所对应的职务系数执行。
9、被立案审查人员在审查期间停发,待结案后按规定执行。
10、因违纪受行政警告、记过和党内警告处分的,停发1个月岗位绩效考核奖金;受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停发24个月岗位绩效考核奖金。
11、对旷工1 天的,停发半个月;旷工2天的,停发1个月;连卖旷工3-5天的,停发6个月;连续旷工6天以上的,停发当年岗位绩效考核奖金。旷工者另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2、在文明创建、明查暗访及各类检查考核中,影响地税形象的,视情节轻重予以停发。
13、病、事假期间停发岗位绩效考核奖金;超假人员按旷工处理。
14、退休人员从领取退休金当月起停发。
15、工龄系数按照参加工作时间计算。
第十四条 对内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单项奖励。奖励包括:推荐上级表彰奖励、安排考察学习、给予单项物质奖励、提高当年奖金系数、县局表彰奖励。
1、机关科室、稽查局、纳税服务中心在市局考核中列县(区)局三名的,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奖金系数分别上浮15%、10%、5%;列名的,所在科室工作人员奖金系数分别下浮15%、10%、5%。
2、管理分局在县局考核中列前三名的,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奖金系数分别上浮15%、10%、5%;列后三名的,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年奖金系数分别下浮15%、10%、5%。
3、创新工作受到市地税局推广的,县局分管领导及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奖金系数上浮10%;受到省局推广的,奖金系数上浮20%;受到总局推广的,奖金系数上浮30%。
4、对被县局表彰的岗位能手、明星、标兵给予单项物质奖励。
5、对内受到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市以上地税局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给予单项物质奖励。
6、对参加市以上地税局组织的各类竞赛、比赛中获奖人员进行单项物质奖励。
7、对取得三师(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的人员进行单项物质奖励。
8、对受到市以上地税局单项表彰奖励项目的负责人进行单项物质奖励。
9、对获得表彰的先进个人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外出参观学习。
上述考核奖励项目由各单位、个人自行申报,经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审核确认后进行奖励。
第十五条 对内工作落后以及影响地税工作争先创优的人和事进行惩戒和责任追究。惩戒和责任追究包括: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组织诫勉谈话、扣发奖金、降低奖金系数、离岗学习、试岗见习、调离工作岗位、责令引咎辞职、辞退。情节严重,专、《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撤职、开除处分。
1、税务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帮助纳税人偷逃税款,或者擅自降低税率、越权减免税的,依法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税务管理员工作不负责任,所管理的纳税对象被县稽查局、市稽查局、市县审计等部门查补漏缴税款超过应缴税款5 %的,追究管理工作过失责任。
3、县局稽查人员检查过的单位,又被市稽查局、审计等部门查补漏缴税款超过应缴款3%的,追究稽查人员工作过失责任。
4、全系统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在创建工作中被优化办、文明办曝光造成影响的,追究当事人和所在单位负责人责任。
5、工作责任意识不强,业务能力不达标,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调整到较低能力岗位,再不胜任岗位的,实行离岗学习,离岗学习期间只发基本工资。
6、对廉政意识淡薄,群众屡有反映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检查属实的,按照党纪政纪规定处理。
7、对考核达不到考核目标要求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岗位调整后次年仍然达不到考核要求的,按照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处理。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办公室不定期对全系统考核工作进行督查,发现上述问题的,提交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研究决定处理意见。县局人教科、监察室、计财科负责有关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六条 县属根据考核结果将奖金兑现到各单位,各单位根据二级考核结果兑现给个人。各单位二级考核结果报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审核,凡是考核不认真、走过场的,县局不拨付考核奖金。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二0一二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由县局考核领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区地税局推行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新机制
区地税局推行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新机制
近日,区地税局根据区委、区政府“大督查”工作机制要求,结合省市局有关工作精神,对各职能科室、税务分局、稽查局实施开展绩效管理,设置了改革发展、依法行政、税务形象、满意服务等四大类考核内容,形成了权责一致、执行通畅、监督有力的全方位管理工作新机制。
一、科学制定绩效管理考核办法
(一)下单子,科学制定考核绩效管理目标
围绕区委、区政府交办的重点工作,结合区地税局2015年创新项目,选定培育涵养优质税源、优化收入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确保政令畅通等项目作为绩效管理的重点。按照可量化、可衡量、可实现的要求,将责任落实和考核内容细化分解为考评目标,做到任务到人、目标到岗、责任到位。绩效考核以《税友龙版》系统、完成工作的各项原始记录为主要依据,方便数据的采集、监控、查验,实现考核工作无死角、无遗漏、无偏差。
(二)钉钉子,动态监控绩效管理考核过程
强化绩效考核的过程监控和动态管理,根据设定的绩效管理考核工作目标的季度、半、考核节点,掌握被考核单位的工作进度和重点指标完成情况。针对绩效考核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纵向和区委区政府及省市局的要求比,横向和同系统兄弟单位的先进做法经验比,查找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本制定的绩效计划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全区重点工作任务和重点政务督查事项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三)抽鞭子,切实运用绩效管理考核结果
经过自行填报——考评主体审核——绩效办复核形成的最终考评结果,将报送至局长办公会议,作为干部问责、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的主要参数。对优秀的科室(分局)和个人在系统会议上,给予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对考核不合格的科室(分局)和个人实行行政问责,给予通报批评,约谈科室(分局)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责成其提交书面的整改意见。
二、实施绩效管理考核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一)机关效能得到增强
通过发挥绩效办协调、考评、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强地税部门的执行力、战斗力和服务力,全面落实全区“三个一”的工作机制,使“下单子、钉钉子、抽鞭子”更加具体。抓人促事,对责任人开展绩效评价,形成“压力氛围”。既看重结果也看重过程,在年终评功过、论奖罚,营造出浓厚的干事创业新氛围。
(二)队伍管理得到创新
实施绩效管理考核,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也是带好税务干部职工的有效抓手。细分明确的责任有效地解决责任重叠和管理真空,改变了以往上级抓一抓,下边动一动的被动的、从属的工作管理状态,形成了管理规范、工作有序、考核量化的工作管理新模式
(三)作风建设得到深化
通过设定绩效考核目标,制定绩效考核标准,落实绩效考核责任,实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抓督查抓反馈,切实体现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倒逼干部职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让一批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税务干部脱颖而出,展现税务部门新形象。
第五篇:A区地税局内部绩效沟通优化研究
A区地税局内部绩效沟通优化研究
【摘 要】行政机关内部的绩效沟通具有重要意义,是绩效管理各环节紧密衔接,顺利推进的基础保障。在实践中,往往存在重考核轻沟通的现象。本文通过对A区地税局内部绩效沟通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税务机关;内部绩效沟通;优化对策
一、行政机关内部绩效沟通的含义、目的及内容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绩效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需要大家对这套体系的运行方式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并且各方能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到绩效管理体系带来的好处。美国绩效管理专家罗伯特巴克沃认为:“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由员工和其直接管理者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未来工作达成明确的目标和理解,并将可能收益的组织、管理者与员工都融入到绩效管理系统中来。”绩效沟通贯穿于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全过程。
二、A区地税局内部绩效沟通存在的问题
1.制定绩效计划缺乏沟通。A区地税局制定绩效计划的流程是将上级考核计划分解到对应的科室,科室承接上级考核的分值就是自己拥有对税务所、稽查局或其他科室考核的分值。科室基本能够独立具有相关制定绩效指标的大部分权力,只需报分管局领导审核通过即可。制定过程中,区局除了限定指标体系架构、要素构成、分值之外,没有更多的指导,科室也很少听取被考核单位的意见。待科室将指标制定好之后,由区局绩效办进行简单汇总,即成为全局的绩效考核计划。在制定绩效计划的过程中,各科室各自为政,在战略目标的分解上、资源的配置上、权重的协调上,缺乏与绩效办和其他科室的沟通;在绩效指标对被考核单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上,协同性不够。
2.?效考核过程缺乏沟通。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强调过程的管控。绩效考核主体相对被考核主体,对绩效指标拥有更深刻的理解,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而且掌握着更多的与该指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当被考核主体对实现绩效目标遇到困难时,考核主体就是天然的指导老师。A区地税局的绩效考核过程较多时候只有“一头一尾”。“头”是指的计划下达,“尾”是指的结果通报。绩效管理过程的指导、督促和交流则往往被忽略。由于沟通的缺乏,考核主体和被考核主体之间常常产生较大的差异而导致对立。
3.缺乏对绩效评价的沟通。A区地税局的绩效评价含有上级(领导)评价和内部评价。一般分数30―80分,占总分数1000分的3%~8%。评价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被评价者打分,其分差往往对绩效排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A区地税局监察室,近3年,如不考虑评价分数,排名前列,加入评价扣分,其名次往往降到了倒数二三名的位置。由于采取的是匿名评价的方式,评分较低的被评价者迫切地想要了解为什么会被评较低的分数,但是缺少这方面的沟通。
4.绩效沟通的内容不清目标不明。如前所述,绩效沟通有其特定的内容和目的。而在A区地税局绩效沟通信息的传递之中,传递本身就是工作的目的,并不关心其所承载的功能或价值。A区地税局与上级地税局之间的沟通往往是公文形式。只是在固定的时间节点以公文的形式向上报告和向下布置工作。而A区地税局和内设、下设的各单位之间的沟通机械性、形式性更加突出。往往类似于“办了――知道了”这种模式。无论是对上级还是对下级的沟通,都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即使涉及到部分实质性内容,也往往被对方所忽略,而缺少必要的反馈。
三、A区地税局内部绩效沟通优化对策
1.建立内部绩效沟通的价值取向。和任何努力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样,绩效沟通也应当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具备明确的价值取向。绩效沟通最大的价值在于提高组织的绩效。但这过于笼统,不足于激发人们沟通的动机。因此,在不同的层次,其重视的价值亦不同。最高层着眼于整体绩效的提升,中层着眼于考核过程中消除差异,基层着眼于明白要求、指导工作。各个层次都需要通过沟通反馈改进。
2.建立绩效沟通制度,明确沟通内容。行政机关最大的执行力是内部行政命令。而实现这种命令的有效载体就是各类制度。将绩效沟通形成制度,需要明确绩效沟通的要素。包括沟通的主体、客体、方式、环节、渠道、沟通方向等。通过制度让人们养成沟通习惯,认识沟通的价值,从而主动沟通、全程沟通。
3.改善绩效评价的沟通。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主观性、不可量化性也使评价的弊端非常明显。可以通过详细的调查问卷方式,细化和增加评价的项目,减少单项评价的分值。将评价问卷反馈给被评价者,使之从结果中反思自身工作。还可以考察评价者的一致性,是否对某个被评价者始终具有偏颇的评价,如有,则避免让其参与评价。
参考文献:
[1]赫尔曼?阿吉斯.绩效管理(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58.[2]包国宪,保海旭.范式演进视域下的政府绩效沟通 [J].行政论坛,2015,(2): 59-64.[3]于魏华.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159-162.作者简介:
高扬(1978―),男,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族:汉,职称:中级会计师,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会计与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