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企业诚信是企业在道德、法律等方面价值的肯定,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金融服务征信报告体系已日趋完善,而国内不少企业对此却认识不足,如三株公司等,靠欺骗消费者“跑火”一时,如今,早已灰飞烟灭、不知所终。就在前不久,食品药品领域企业造假问题屡屡被曝光,引发全社会对企业诚信的大思考。所以企业对诚信的保护应该像对无形资产一样重视。
企业信用市民可查
11315全国企事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将从根本上遏制本地企业“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
市民只要登陆网站即可查询企业行政许可(认定)、行政奖罚、质量监测、知识产权、司法判决等信用档案信息,此外,作为独立第三方征信平台还会综合企业行业评价信息、信贷评价信息、媒体评价信息、市场反馈信息等来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对企业进行从3A级到D级等不同的信用评级,让消费者对目标企业的信用信息一目了然,从而选择是否购买目标企业的服务或者商品。
市民还可对企业发表评论,可褒奖或者投诉相关的企业,在投诉方面,为了更好地集中数据,又对各种投诉进行了细分,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售后服务”、“霸王条款”、“广告虚假”、“诈骗”、“侵权”、“环保”、“偷税漏税”、“劳资纠纷”、“民间借贷”等,成为企业管理和运营的镜鉴。
评论管理系统使得企业能够回复网民的评论,网民也可以对企业的最终回复表示满意或不满意。最终结贴的评论都会最终纳入到企业的信用档案中去,作为企业的市场反馈档案而永久保存。
独立第三方征信平台覆盖全国
11315全国企事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政府推动、大众参与、社会监督、市场运营”的机制下,采用先进的连锁机制在全国各省、市、县级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快捷、便利地为当地企业提供征信服务,按照国际惯例以独立第三方身份,帮助企业挖掘、见证有价值的信用信息,核实后入档,帮助企业完善信用档案,积累信用财富,提升信用形象,帮助诚信的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独立第三方征信平台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的征信系统目前并不完善,央行的征信系统并未对所有企业开放,例如在近两年发展比较迅猛的P2P(网络借贷)企业等。作为央行征信系统的补充,独立第三方征信平台可以利用自己的大平台、大数据对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个人信贷信用信息为主,而独立第三方平台机构的信用记录中不仅包括信贷所产生的信用,还包括社会性信息、媒体评价、市场反馈以及政府监管信息等。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诚信缺失现象愈发严重。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占了三成。我国每年签订约40亿份合同,履约率只有一半。
2014年1月5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原则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根据纲要,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将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使失信受惩的教训成为一生的“警钟”。
第二篇: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
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政府失信也将面临追责
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介绍说,这是国内首份联合奖守信、惩失信行为文件,其中对大量企事业单位失信行为如何联合惩戒作出明确,“就是要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连维良还就企业被地方政府“jqk”作出回应。他说,政府部门需带头守信,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全面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要让政府失信面临“强约束”。
企业欠薪将被纳入失信“黑名单”
对多年存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连维良认为,这也属于企业失信的突出表现,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办法的出台,为解决欠薪问题又增加了一个渠道。据介绍,发改委正与职能部门联合制定一个针对欠薪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办法,拟将欠薪企业列入“黑名单”,推送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发动各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联合惩戒严重恶意欠薪行为,让企业不敢欠薪、不愿欠薪。
针对不同领域的守信、失信行为,将有分领域更详细具体的激励和惩戒措施。当前正在制定的包括对优秀青年志愿者、a级纳税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等方面的守信联合激励备忘录,以及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
信息共享让“一地失信、天下全知”
事实上,对企事业单位的信用实行“黑红榜”制度此前已有探索。但由于各地、各领域的信息未互联共享,曾出现一些失信企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失信赚了一笔又去其他地方继续“坑蒙拐骗”的现象。
连维良对此表示,将通过建立全国统一平台,让所有政府部门共享信用信息等方式,实现“一地失信、天下全知”。同时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对严重的失信信息,凡是能向社会公开的,直接向社会公开。
也就是说,企事业单位一旦因为失信上了信用“黑榜”,投资、出行等方面将在全国范围内受限。
大数据监测预防地方政府搞“jqk”
《指导意见》的主要规范对象是企事业单位,暂未涉及政府部门如何守信。但昨天,连维良也谈到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时搞“jqk”、不守信的行为,他认为,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应带头示范。
所谓“jqk”,是国务院督查组赴黑龙江开展专项督查时,一些民企做出的形象描述。有企业家称,当地政府招商引资时,是“先勾我们进来,圈块地给我们,然后再尅我们”,不兑现此前承诺的条件。
连维良说,接下来政府失信也将面临“强约束”。
他说,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全面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政府部门的信用建设做出具体部署。同时,按照信用记录全覆盖的要求,把政府部门、政府工作人员在行政中的失信情况纳入信用记录,接受社会的监督。探索引入大数据,对政府部门的信用状况进行大数据的监测、评价和预警,对失信情况严重的政府提出预警报告,督促其整改。
最“强”的一招是,连维良介绍,对群众反映地方政府承诺不兑现、政策不落实的行为,将跟进调查、追究责任。
第三篇:2014天津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晒“老赖”,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天津中公教育 http://tj.offcn.com/
2014天津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晒“老赖”,让失信者寸步
难行
2014年天津公务员面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天津公务员面试,中公教育专家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天津公务员面试中荣获佳绩。
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在官方网站推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系统,“老赖”受到极大震慑,主动偿债履行义务。为助力破解“执行难”,人民网3月3日推出“老赖”黑名单排行榜。
点击“老赖”黑名单排行榜,不仅可看见哪些人是“老赖”,还可知道这些“老赖”的失信金额、失信时间、失信次数、失信年龄等等。正所谓“树要皮,人要脸”,一旦上了黑名单,举国皆知,可谓臭名远扬。“人无信不立”,一个失信的人,往往意味着人格破产,谁还敢跟你打交道?但愿稍有警惕心的人都会对你敬而远之。也许有人不在乎名声,但上了黑名单不仅名誉、声誉遭受重创,还将举步维艰,比如乘坐飞机、住星级宾馆、购买不动产、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9类行为,将受到相应限制。
最具震慑效果的是,如果“老赖”违法限制令而大肆消费,将被依法拘留、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承担刑事责任。当失信的成本远远大于失信的所得,谁还敢以失信为能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如何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答案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黑名单”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积极信号。换言之,对失信行为必须出重拳、下猛药,谁失信谁就会付出代价。
据统计,去年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行公开曝光;对7.2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了信用惩戒,约20%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这一数据传递了两点信息,一是,一些失信被执行人被曝光后,受到极大震慑,不得不履行了义务;二是,仍有大部分失信被执行人无动于衷,甚至装聋作哑,态度倨傲,对此就应该依法惩处。一些老赖为何置若罔闻,未受触动?据记者调查显示,失信者上了黑名单,但换个地方、换个“马甲”,就能逃脱惩戒,继续不诚信行为。
有专家认为,由于很多行业、部门的信用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信用信息“孤岛”,导致黑名单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此,就应该尽快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将信用之网织密,使老赖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哪怕改头换面,也难逃法网。
天津中公教育 http://tj.offcn.com/
“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无论普通公民,还是企业,乃至于政府官员,都必须守信。谁当“老赖”,谁就要付出应付的责任。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每个人不敢失信、无法失信,也根本就不想失信,才能打造诚信社会、诚信政府。其实,在信用为王的时代,诚信就是好口碑,就是真金白银,就是金不换的气质与魅力。守信是最好的通行证,讲诚信一路畅通,可为人生增值,可为事业助力,何必失信?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把诚信当成第二张身份证,随身携带,永不舍弃。牢记“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一路畅通”,把诚信视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第四篇:让失信寸步难行,构建信用中国
让失信寸步难行,构建“信用中国”
最近,两则与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新闻备受关注。一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要求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另一则是最高人民法院、中国银监会、国家工商总局等八家单位日前《“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签署情况,公布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措施。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诚信是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粘合剂,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石”。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人们的诚信意识受到强烈冲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屡见不鲜,甚至于医生治病,竟被怀疑为暗拿提成;老人跌倒在地,常被认为是坑蒙拐骗。可以说,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突出“软肋”。
扶起失落的道德、涵养缺席的信任,这固然需要培养诚信文化,但是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治本之策还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如果失信不仅不受到惩罚,反而因此获得不义之财,那么在趋利避害的行为法则下,更多人都会选择失信。就拿法院失信被执行为例,对司法判决视若无睹,既不受到法律制裁,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那么为什么要恪守信用、遵守法律呢?
客观而言,对失信行为缺少严厉惩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相关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诚信档案既无联网,失信行为就是一个个“信息孤岛”,征信成本高、确认难度大,都为失信行为免于惩罚洞开方便之门。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意义正在于此,把信息孤岛连城数据网络,一旦出现违约等不良记录,不诚信者将受到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的惩罚,失信不仅无利可图,反而代价高昂,行为主体就会在利益最大化的逻辑下崇德尚义,整个社会的诚信文化就会蔚然成风。
比如,八家单位签署《“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最高法失信被执行人员,将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等。一处失信,则处处被动,时时被罚,谁不会对失信行为有所顾忌?从这个意义上,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仅能大大降低信用交易成本,更能把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行为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孔子在论政时说过,“足兵”、“足食”都可以去掉,唯独诚信不可丢,“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一个道路以目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尔虞我诈;而一个路不拾遗的社会,才会涵养出真正的美德,在这样的沃土中,才能孕育一个高度文明的“信用中国”。
第五篇:让“为官不为”者无处藏身
让“为官不为”者无处藏身
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少数党员干部出现了“为官不为”问题。有的不愿为,表现为饭不吃了、红包不拿了,但该做的工作也不做了,该履的职也不履了。有的不想为,短期内提拔晋升无望,干脆做起敲钟和尚,坐等论资排辈。有的不敢为,表现为怕“摊上事儿”、怕“捅娄子”、怕得罪人,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失误面前不担责。有的不乐为,对严格的监督约束感到不自在,牢骚满腹,精神懈怠,纪律松弛。
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政府过紧日子,群众才能过好日子”。让“为官不易”成为一种常态,防止干部“为官不为”,要按照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的要求,既培养崇高的理想信念又筑牢制度的防火墙,既从严约束惩治又注重正向激励。
用好思想教育传家宝,引导干部正确看待“为官不易”。抱怨“为官不易”,甚至“为官不为”,归根结底是思想认识出了偏差,世界观、政绩观、进步观出了问题。对此,要发挥党的思想教育的传统优势,强化理论武装“补钙”。只有信仰坚定才会从灵魂深处、发自内心地热爱党的事业。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教育,不断深化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教育,使红色基因融入干部血脉、崇高信仰深入干部灵魂。深化忠诚教育“聚魂”。忠诚永远是党员干部的第一位要求。要教育引导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竭尽忠诚、满怀激情,解决好“为谁工作”和“以什么样的状态工作”的问题。加强心理干预“提神”。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心理疏导机制,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疏导干部情绪,引导干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
拧紧从严监督管理干部螺丝,深入治理“为官不为”现象。“为官不为”也是歪风,治理“为官不为”必须与作风建设系列规定相衔接,与函询诫勉、行政问责、干部能上能下等干部监督体系相配套,严早严小严预防,加大监督治理力度。严规矩扎篱笆。有针对性地将干部中暴露出来的不会为、不愿为、不作为、不敢为、不肯为、假作为问题以及其他隐形问题、变种问题,分类对号入座,及时界定情形和标准,清除“灰色”和“边缘”地带,使干部手握戒尺、心存畏惧。严监督密覆盖,让“为官不为”者无处藏身、混不下去。加强随机暗访和日常考核,提升组织监督的权威性;开展“电视问政”、畅通举报渠道、推行公众评估,提升群众监督的有效性;曝光反面典型、注重舆论导向,提升舆论监督的针对性。严执纪抓震慑。防止“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情况,坚持刚性执纪、铁面问责,对苗头性问题,以提醒、函询、教育和谈心谈话等措施,“断喝一声、猛击一掌”,及时提醒;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依据党纪政纪严肃处理;对不称职、不胜任、不适宜的,予以组织调整;对不听招呼、我行我素、屡教不改的,坚决从严处理。
打好约束激励组合拳,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完善干部激励约束措施,反向约束、正向激励一并发力,形成干部活力激发的倍增效应。要强化正确用人导向,严格落实好干部标准,绝不让守摊子、保帽子的圆滑官、太平官得便宜,不让玩花活、走水路的投机钻营者有市场;要规范选人用人机制,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办法,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综合分析把握干部的资历与能力、年头与实绩,切实防止“四唯”问题和论资排辈、平衡照顾问题,严厉惩治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等不正之风。应该看到,“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要多宣传表彰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勤廉从政的先进典型,激发昂扬向上的榜样力量;要更加关心重视基层,落实好县以下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保障干部按规定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增强基层干部的职业归属感;要大力弘扬改革担当精神,对非主观原因在改革探索中受到挫折、有些失误的不求全责备,对工作中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即使民主测评不靠前的要理直气壮地肯定,营造鼓励干事、支持作为的宽松环境和氛围。
筑牢法治防火墙,促使干部依法依规作为。“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当前,领导看法大于宪法、制度规定服从领导决定、有权就任性等现象还存在。法治首在治权、重在治官,要把治理“为官不为”纳入法治轨道。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干部法治素养,促使干部全面深入学法、坚定自觉信法、严格自律守法、积极主动用法,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着力规范干部法定权责。推进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职能转变,规范职能部门的法定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明晰岗位职责、服务标准和能力要求,全面推行负面清单、流程清单、监管清单管理办法,明晰干部的权力边界,规范干部用权流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让制度成为“紧箍咒”,又让制度成为“护身符”,做到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作者系湖南省湘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