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探索实践案件“自行量纪”审理模式

时间:2019-05-13 18:5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顺昌县探索实践案件“自行量纪”审理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顺昌县探索实践案件“自行量纪”审理模式》。

第一篇:顺昌县探索实践案件“自行量纪”审理模式

顺昌县探索实践案件“自行量纪”审理模式

范仁福

为有效地保证案件质量,切实保障犯错误的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顺昌县纪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积极探索实践案件“自行量纪”审理模式。

一、探索实践“自行量纪”的缘由

顺昌县纪委在长期的审理实践中发现,审理工作程序存在盲区,即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通常由案件审理人员根据法律法规和党政纪条规对违纪人员违纪行为进行定性量纪,违纪人员只有被动接受处分,而没有设定一个程序,让违纪人员充分表达其诉求,陈述自己应受什么处分档次并说明理由及根据。由此,引发了少数被处理党员干部还存在处分决定下达后提出异议、提出复审要求等问题。

面对案件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顺昌县纪委深入研究和探索符合纪检监察工作特点的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程序性规定为切入点,打破单一式、暗箱式、封闭式的传统审理模式,采取部分案件进行探索实践“自行量纪”的审理模式。2015年初,顺昌县纪委在大胆探索实践中,出台了《违纪人员“自行量纪”工作办法(试行)》,从2015年1月至7月,从立案查处的各类违纪案件中,抽取5件案件试行违纪人员“自行量纪”,取得较好的综合效果。

二、主要做法

所谓“自行量纪”就是在审理违纪案件工作中,由违纪人员根据自己所犯错误的事实、性质、情节、责任等情况,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党纪政纪有关规定,自我认定应当受到的具体党纪、政纪处分档次的意见。“自行量纪”是在案件调查结束移送审理后、形成审理报告之前,审理人员与违纪人员审理谈话阶段增设的一个环节,适用于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所审理的各类违纪案件,但因受到刑事处罚或者依照有关规定必须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的案件除外。其主要做法分为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案件调查组调查核实清楚违纪人员错误事实后,将案卷移交案件审理室审理。审理人员全面审阅案卷后,在掌握基本案情的基础上,同调查组沟通了解被调查人在调查阶段的心理状态和对所犯错误的认识态度等情况。然后,审理人员约见违纪人员进行审理谈话。

(二)“自行量纪”阶段。把“自行量纪”阶段安排在审理谈话的过程中,在程序上也是恰当合理的,有利于审理人员对错误事实准确定性、恰当量纪。首先,审理人员告知违纪人员自行量纪的程序、方式及具体时间、地点,并向违纪人员提供有关党纪、政纪条规和政策法规及相关典型案例资料,由违纪人员对照自己的错误事实进行学习,审理人员作必要的解释和辅导。其次,违纪人员通过学习党政纪条规后,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填写《违

(四)作出处分决定阶段。审理人员根据违纪事实、自行量纪意见、支部和基层党委的意见以及纪委常委会或监察局长办公会研究的结果作出处分决定,并送达违纪人员。

三、取得成效

“自行量纪”审理模式为违纪人员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了一个平台,也给纪检监察机关创造一个听取各方面意见的空间,有效地提升了案件质量,保障了受处分人员的合法权益。探索实践案件“自行量纪”审理模式,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

(一)树立了纪检监察机关良好形象。实行“自行量纪”后,增强了案件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大大减少了案件在审理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杜绝了冤假错案的发生,特别是审理人员按照从轻从宽的原则,给予违纪人员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使违纪人员感受到组织是在关心和挽救自己,避免犯更严重的错误,消除了对处理结果不服的可能,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树立了纪检监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维护了违纪人员合法权益。首先,以往党员干部有违纪行为,只有被动接受处分,没有一个能让违纪人员充分表达其诉求、陈述自己应受什么处分档次并说明理由的程序,而“自行量纪”程序正好弥补这一不足之处。违纪人员通过“自行量纪”后,利用所学党政纪知识为自已减轻、从轻、免予处分提出合理辨解,自我评价所接受的处分档次,维护了自已的合法权益,心悦诚服地接受组织给予的处分。其次,从案件审理角度看,实行“自行量纪”

(五)提高了审理人员素质。“自行量纪”的审理模式对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自行量纪”,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自己业务水平、应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促进审理人员更加自觉主动的行动去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推动审理人员养成爱学习、肯钻研、不怕吃苦的作风,使审理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工作。(本文作者系顺昌县纪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

第二篇: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的探索与实践

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的探索与实践

关 键 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成因、特点、对策、探索与实践

内容提要:土地历来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当前民事审判中,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呈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此类案件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关系我国农村的社会秩序稳定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农业的发展前景。但目前由于我国法律对此类案件还缺少一个完整、统一的规定,在具体审判实践中往往对某些案件出现不同的认识和裁判,极大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研究这类案件的审判已成为民事审判人员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的成因

通过深入60多个村庄调查,我认为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因农村土地承包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如处理不好,不但不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而且还会给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对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地方基层组织作为发包方未按实体法进行发包。在实践中,有的村委会和乡政府不认真执行相关法律的规定,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可能带来的后果,将留用地、废弃地私自发包给承包人进行耕种,收起部分群众不满。

(二)地方基层组织作为发包方未按程序法进行发包。因为对土地、山林、滩涂、荒山、荒地的承包都会直接涉及农民的最根本利益,涉及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在发包中,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但有的基层政府在发包时超越职权,对本无权发包的土地、河流等进行违规发包;有的村党支部以党代政,违规行使村委会职权。

(三)地方基层组织以权谋私,实行“一言堂”。有的村委会领导以权谋私,不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讨论就擅自将集体土地发包;有的乡、镇领导插手承包合同的招标活动,搞“暗箱操作”。

(四)地方基层组织政策执行不连续,失信于民。有的村委会或乡、镇政府对法律的严肃性认识不够,往往在换届后,工作缺乏连续性。下一届班子由于和上届班子闹意见,就轻易否定上届班子对外所订立的发包合同,从而使承包合同受行政意识的干预,处于不稳定状态。

(五)部分农民有嫉妒心理,故意破坏他人的承包成果。承包人在履行合同中,付出了劳动和精力,理所当然地会享受一定的收益。但有些农民看到别人富裕后,心理不平衡,想方设法破坏承包合同,从而产生纠纷。

二、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的特点

此类案件由于其标的特殊性,具有与其他民事案件不同的特点。

(一)大多案件涉及人员众多。有的案件涉及农村经济农、林、牧、渔业,承包人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特别在承包经营权流转案件中,承包土地征用案件和土地补偿费分配案件涉及人数之多尤为突出。

(二)易引起矛盾激化和涉法涉诉信访。土地承包案件涉及的是农民最为敏感的土地使用权、开发利用权和流转权的争议。此类案件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农民的不理解和不满,从而引发刑事案件或农民群体性上访。

(三)案件季节性强,要求审理周期短。涉及到种植业和养殖业承包合同案件,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其季节性强,“人误一时,地误一年”,如果不能尽快立案、审理和执行,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对此类案件,应及时采取先予执行或保全措施,以充分保护农民利益。

(四)新类型案件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经营思路的拓宽,农村土地承包案件不再局限于宅基纠纷和常见的承包方或发包方违约等旧类型,而是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案件,如开发商对城市周边土地的“圈地开发”而引起的土地征用和开发纠纷;国家或集体的矿产资源开采利用中的占地补偿和毁地补偿纠纷等。

(五)缺少统一的法律依据。由于对此类案件审理缺少一个统一的、具体的法律法规,土地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国家对其有特殊的要求和规定,它不但受合同的约束,还受到《土地管理法》、《农业法》、《森林法》、《物权法》等法律的调整,而且有专门法即《农业承包合同法》的约束,但在法律适用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对此类案件的审理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对同类案件的审判可能出现不同的理解和裁判,极不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

三、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的指导原则

此类案件的审理涉及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涉及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在此类案件的审判活动中,人民法院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依法审理和促进生产、减少矛盾的原则。审判机关要通过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有关纠纷,稳定农村经济秩序,鼓舞农民发展农业的劲头,保障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切忌单纯为了办案而办案,要考虑办案的社会效果,用是否有利于农民生活改善、是否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是否有利推动农业体制更新与完善的标准来衡量案件的审理质量。对于承包方搞破坏性、掠夺性生产经营的或是私自变更承包性质,破坏土地利用的,要立即采取措施制止,防止或避免损失扩大。

(二)坚持维护大多数农民利益和尊重村民自治的原则。审理此类案件,一定要注意审查某种行为的存在或变更是否经过村民大会的表决和审议,站在大多数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避免受个别村干部利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行为的干扰和迷惑。对于属于村民自治范畴的村务,原则上尊重村民自治的意见,法院不作过多干预。

(三)坚持注重协商和调解的原则。此类案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农民大多不愿对薄公堂;很多纠纷争议标的不大;有些案件强制执行存在很大难度等。因此,对此类案件注重协商和调解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生产经营,防止激化矛盾。但在调解中,也要有一定的原则性,如不能将国家或集体的财产权以调解的方式转归个人所有;不能将应办理的许可证等证件的程序简化或删除等。对于协商和调解不成的,应及时判决,防止因“久调不决”而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中的突出问题和对策

(一)承包程序的强制性和规范性。由于农民法律意识不高,加之部分村干部有特权思想,因此,在一些承包合同的订立中会出现“以权代法”、“以

言代法”的现象。如村委会对外发包耕地时,采用村支书或村主任“一言堂”,根本不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由村领导擅自在承包合同上加盖公章。这种做法不仅侵害了村民自治权,而且还会造成国家或集体财产的流失,也会滋生一些由“权力出租”而导致的腐败现象。

对于未经法定程序而订立的承包合同,人民法院不应对合同效力予以认定。2003年3月1日开始实行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条

(四)项规定:“承包程序合法”,即要遵守民主程序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条规定“承包方案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对于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作为承包方的情况法律还有特别的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

(二)款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农村土地承包法》

(四)十八条也有相同的规定。以上这些都认是关于农业承包合同订立的民主程序的强制性规定,是必须遵守的。否则,承包合同应认定无效。

(二)发包主体的正当性和适格性。主要有两类案件需要注意:

一是村支部有无土地发包权。2003年某县某村村委会和部分村民订立一个土地承包合同,但在同一天该村村支部以自己的名义就同一地块和另外部分村民订立了承包合同。致两个合同的不同承包人就合同效力问题进行诉讼。

二是村委会是否有权未经矿管部门批准而擅自将本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发包给村民。如某县某村委会将一荒山承包给某村民,除允许其进行养殖和种植外,还允许其开采。承包人就在荒山上挖取矿土出卖。这两类案件中,我们要严格审查承包合同的主体资格。在(一)个案例中,村支部是无权对外订立承包合同的,因为它是党的基层组织,只能对村内党务工作和党员进行管理和教育,无权代表村委会行使行政权利,这也是我国一直强调的“党政分开”的要求。在(二)个案例中,村委会无权处分矿产资源。因为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授权当地矿产管理部门对此进行管理,对矿产资源的发包必须要经过矿管部门的批准,承包合同才能有效。

(三)发包方单方违约的合理性与违法性。对于土地承包合同案件中出现的发包方单方违约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

一种情况是由于国家征用土地,如根据规划修路,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将承包方土地收归国有,形式上看,发包方违约,但这是有合理的前提条件的,是服从国家或当地政府的规划,是政府行为,承包人必须无条件配合。如果承包人就此提出诉讼,追究发包人的违约责任,人民法院要驳回其诉讼请求。当然,对于征用行为造成的承包人的损失,必须由征用人进行合理赔偿。

另一种情况是发包人无合理根据而擅自违约,单方撕毁合同。例如,比较常见的村委会班子调整后,新任班子不认可老班子订立的承包合同。对这种情况引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一定要维护承包合同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不能因村委会班子的更迭而随意废除或更改合同。还有,某些村委会不顾农民的意愿强制推行规模经营,集中种植。农民不接受的,发包方便假借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强迫农民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也是不能

得到法院支持的。

(四)承包方违约的审查与判定。对承包方的违约情况,也要区分不同情况而定。如果由于承包方不按合同规定缴纳承包费用或是擅自改变承包性质,那么其要承担违约责任。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承包方的违约并不必然导致承包合同的无效。例如,孟村县某村部分村民在几年前和村委会订立承包本村果树的合同,由于果树不多是50年代所栽种,到近两年不仅品种落后,而且很少挂果。部分承包人就将果树砍伐,改种玉米。村委会对此行为予以认可。但当其他承包人也改变承包地用途时,村委会提出异议,形成诉讼。后经县委和乡政府进行群众评议,大多数群众同意承包方继续承包,但应增加承包费。在此案中,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认定承包人私自改变承包地用途而判定其违约,而要结合承包果树的实际和群众意见,作出合理判决。经审判人员到现场查看,承包果树确实不能挂果,继续种植果树势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最后,法院综合考虑本案情况,判决承包合同有效,并继续履行,但适当调高了承包费用,双方对此都比较满意。

(五)多个承包合同并存与排异。盐山县某村委会先和两个承包人订立了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时,又和另两个承包人就同一地块订立了承包合同。两方承包人由此引起纠纷。

对于多个承包合同并存的情况,人民法院首先要审查,承包合同在主体资格上是否适格,此案中两个合同在主体上都是适合的;其次,要审查承包合同在程序上是否有瑕疵。本案中,前一个合同未经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而后一个合同则严格按照《村民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履行了表决程序,且经过公证部门的公证,并得到乡政府的认可。因此应认定

(二)个承包合同有效。

退一步讲,如果两个合同在各个方面都是完全一致的,那么,这个案件最好驳回起诉,交行政部门处理,或由村委会按村民自治的原则进行选择。

(六)土地补偿费给付中的村民自治。当承包方的土地由于国家征用或其他原因而不能承包时,由占用方给付的土地补偿费用在分配时要掌握两个原则:

一是由于不能耕种土地造成承包人的青苗补偿费和预期利益的收入应直接给付承包人,对于土地复垦费和环境污染费则原则上由村委会统一掌握和使用。如沧县某采油井因采油造成某村土地污染,由油田给付的各种费用,就应按上述原则进行分配。

二是对于城市郊区的农村土地开发占用而给付的补偿费,原则上应由村委会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召开村民大会决议此款项的分配。如运河区某村根据村民大会的决议规定,2001年后落户本村的人不享有土地补偿费。这就属于村民自治的村务,如果不符合分配条件的村民以侵权起诉,人民法院不能简单地以村委会侵犯了该批村民享有村民资格而判令给付补偿费。

第三篇:对案件审理工作方式的探索

对案件审理工作方式的探索

作者:王 谊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6日点击数:137【收藏】【打印文章】将党员违纪案件放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可以将其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 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著名法理学家博登海默指出,“如果冲突是以不适当和不公正的方式解决的,那么社会肌体上就会留下一个创伤,而且这种创伤的增多,有可能严重危及对令人满意的社会秩序的维护”。圆满解决每一个个案,意味着对社会整体价值的保护,这需要更加完善的案件调查与审理能力。当前条件下,探索新的案件审理工作方式,提高案件处理适当性和公正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第一,量纪理性的构建。第二,规范程序的建设与遵守。第三,裁量权的规制。

研究符合纪检监察工作特点的审理工作方式,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就是建立有效的程序性规定,发挥程序的控权性,克服办案工作的粗放型操作模式,强化对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权力运行的监督。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在党纪政纪案件审理工作中,以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素质、提高案件审理质量为重点,以保障被调查人合法权益、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为目标,推行以内部抗辩、审理助辩和公开会审为内容的“两辩一公开”审理方式,积累了一定经验。

内部抗辩:权力运行监督制衡机制

内部抗辩是指在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由案件调查部门与案件审理部门采取举证、辩论等手段反复论证、审核违纪案件。无论是刑事法律框架内的侦查权与审判权,还是党纪政纪体系内的案件调查权与审理权都存在如何科学配置,最终确保案件审理质量和当事人正当权利的问题。就案件调查审理而言,影响被调查人承受结果的,既有党纪政纪条规等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因素,也有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权力配置与运行流程的因素。因而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加强对内部权力流程再造的研究,建立严密的内部权力运行规范制度,促进权力的竞争、制衡与合作,既有利于增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案件审理质量,也有利于保障被调查人正当权益。

目前我国的审判机关正在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逐步强化对审判裁量权的限制。法院刑事审判推行的量刑答辩制度,可以看作是在法律层面公开平衡检察权、审判权与当事人权利的一种尝试,改变以往主要依据经验量刑存在的问题。借鉴刑事审判制度的特点,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案件调查与审理部门的权力分配,应着力建立明确的实体性与程序性规定,避免因内部权力的妥协而损害当事人权利的结果,正如著名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所言:“组织内部只有成本,结果存在于组织的外部。”设计内部机构对抗制度的目的正是着眼于以人为本,降低权力运行风险的预警措施。

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制定《案件审理抗辩制度实施办法》,对审理部门与案件调查部门在事实证据、定性量纪等方面有较大分歧意见的案件,实行内部抗辩。抗辩过程包括通报分歧意见、举证并阐述理由、双方辩论、最后陈述等环节,审理抗辩作为最终定性的重要参考。

内部抗辩具有结构和程序上的双重内涵。结构意义上的抗辩,是指调查权与

审理权的分工与竞争,程序意义上的对抗,指的是对办案程序与证据运用的监督。这种对抗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熟练运用证据规则,适应交叉盘问,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案件审理质量。

从效果看,在适用该规则并结案的案件中,通过查摆事实、举证和辩论,查审双方更深入地交换并统一了意见,促进了对证据规则的运用能力,加强了对办案程序的监督,实现了对审理权的有效监督。

审理助辩:保障被调查人合法权益

随着党内民主的不断推进,党员的民主法制观念和受处分党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中央纪委有关制度要求“保障被调查人的申辩权,注意听取被调查人说明情况和申辩”。纪检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应当进一步增强权利意识,充分保障违纪党员的自我申辩权及其他党员作证和辩护的权利,党纪案件审理助辩模式,正是保障被调查党员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审理公平性的重要举措。

审理助辩的出发点,是借鉴刑事司法审判中以控辩平衡原则为基础的当事人对抗主义制度。当然,随着商谈与妥协比重的增加,以及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权力对抗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学界担心的“司法参与的陷阱”:随着权利意识的增加,社会更多地强调个人权利的差异和要求,导致结案标准的差异化。

对这个问题,应当看到,在实践中更欠缺的,是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体系。我们的经验是,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五个环节:一是注重营造和谐办案氛围。在推行审理助辩过程中,办案人员通过做好思想工作、主动告知审理助辩参与人员范围、保证保护个人隐私、保证案件办理公正性,进一步消除当事人顾虑。二是扩大助辩案件范围。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以及经过法院刑事判决的案件或其他不宜助辩的案件外,均允许被调查党员委托助辩人为其辩护。三是合理界定助辩人身份。要求助辩人一般为被调查党员所在基层党组织中的正式党员。在特殊情况下,经案件审理部门同意,助辩人的范围可扩大到其他党组织中的正式党员。同时,律师等有特殊职业身份的人员,只要是中共党员的,可以以党员身份参加。四是充分保障助辩人权利。助辩人可以了解相关案件证据材料、案情、办案程序;可询问政策法规;可以对事实证据、定性量纪等提出质疑;提出从轻、减轻或无错的处理建议;可以提请办案部门对有关问题进一步调查取证。五是规范助辩谈话程序。主要包括主审人表明身份、确认助辩人和被调查党员身份、告知权利和义务、发表申辩及辩护意见等环节。

控辩对抗是诉讼程序的重要特征,审理助辩可以保证被调查人有效参加到程序中,并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证据,并且这些主张和证据都得到了相当的回应,确保了当事人对结果的认可和抑制了反秩序情绪的宣泄。

实践表明,审理助辩制度符合党内法规的立法精神,程序简便、方法灵活、规模较小、成本很低,在审理助辩过程中,助辩人既可以从程序和实体上帮助被调查党员进行辩护,还可以从社会道德标准、外界群众反映等方面对案件进行分析和判断,与审理人员形成思维互补,有利于认清案件事实,打牢证据基础,正确适用条例,确保处理恰当,不仅充分保障了被调查党员的合法权益,也提高了案件审理的质量。

公开会审:增加案件审理透明度

规则的有效性依赖于其强制性和预防性,合法合理解决冲突的目标既包括了惩罚性的报应,也包括了预防意义上的教育。正如法学家佩顿指出的:“最好的医疗方法是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如法律的真正益处在于它确保有序的平衡,而这种平衡能成功地预防争议。”

为强化对审理工作的监督,发挥案件查办效果,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2005年以来我们开始探索推行开放式审理模式,以宣传党纪政纪、开展警示教育为目的,在案件审核过程中,经被调查人同意,由被调查人所在党支部、单位相关人员和部分社会监督员共同参与,对案件实行适度公开会审。

按照严格保障被调查人和有关人员的合法权利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严密的制度和规范的程序,以及能涵盖公开会审全过程的规范化文书,使公开会审工作程序规范、有据可依。选择那些具有普遍性、有利于扩大警示教育效果和群众普遍关注、议论较多,有利于加强党纪政纪宣传的案件进行公开会审。在确定公开会审的范围上,坚持因案制宜、视案情而定,主要针对有关街道、区直部门的党员干部及重点岗位人员,注重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让当事人充分陈述意见,鼓励列席人员踊跃发言,可以对被调查人的违纪行为进行批评,也可以为被调查人辩护。

通过探索、完善和稳步推进“两辩一公开”工作法,近五年来我们办理的120余起党员干部违纪案件,未出现有理申诉案件,实现了案件办理效果和社会教育效果双提高。

提高制度建设水平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此,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严格执行党纪政纪条规,又要发挥主动性,不断增强制度创新意识,提高制度创新能力,探索符合纪检监察工作规律、符合当地工作实际的审理工作方式,为推动审理制度进一步创新积累经验。

第四篇:逮捕案件审查模式改革及探索(最终版)

逮捕案件审查模式改革及探索

□高陵县院

刘小娜

审查逮捕是我国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是我国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逮捕案件的审查模式的改革亟待解决,然而在实践中却未能引起我国司法理论界的足够重视。当前,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以强调诉讼经济和诉讼效率为目标的司法改革中,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两种模式的概念及区别

所谓模式,就是标准的样式,本文讨论的逮捕案件审查模式则指按照审查的范围和内容,对逮捕案件审查方式的概括、分类。

根据我国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进行审查的范围和内容,逮捕案件的审查模式可以分为完全性审查和必要性审查两种模式,检察机关长期采用的是完全性审查模式。近年来,由于经济迅猛的发展引发刑事案件的大幅增加和“严打”办案的需要,在理解和适用逮捕条件时,产生了必要性审查的要求,在检察工作中也出现了相应的做法,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查模式。

完全性审查就是对公安机关提请批捕案件的全部事实、证据、刑事责任和可羁押条件进行全面、完整的审查。其基本特点是检察机关对逮捕案件的审查具有全面性、被动性。检察机关重建以后20多年来,几乎毫无例外地采用这一模式。必要性审查则是对公安机关提请批捕案件的事实、证据、刑事责任和可羁押条件进行适当审查,以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逮捕必要性,可否适用逮捕措施。其基本特点是检察机关对逮捕案件的审查具有选择性、主动性,也可称为选择性审查。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对逮捕条件修改以后,必要性审查逐步受到重视。两种审查模式存在以下的区别:

(一)适应不同时代背景和法律规定

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的核心条件,对办案及办案人员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当时,正值我国检察机关重建之初,法律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办案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案件事实与证据的分析判断能力难免受到影响,低素质与高要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完全性审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上述因素对案件质量的负面影响,较好地适应了关于逮捕条件的法律规定,对保证批捕案件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必要性审查模式则较好地适应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60条关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逮捕条件的规定。这一立法规定本身并不要求办案人员对逮捕案件的事实进行全面审查。同时,由于办案人员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必要性审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二)审查的范围与要求不同

完全性审查模式以全面审查为原则,要求对案件的全部事实、证据和刑事责任等内容进行全面、周到的审查。必要性审查则以适当审查为原则,要求对认定有逮捕必要性的事实和证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查,并不要求对逮捕必要性影响不大的其他事项进行审查。

(三)审查的方法与影响不同

完全性审查采取被动、包揽式审查方法,检察机关审查的内容和范围取决于公安机关报捕的内容和范围,基本上没有选择的余地。按照这种模式,报捕多少个罪就应当审查多少个罪,报捕多少犯罪事实就应当审查多少犯罪事实,批准逮捕所认定的犯罪性质与事实对案件的继续侦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批捕时对报捕的罪名和事实未予认定,必然挫伤公安机关继续侦查的信心。必要性审查则采取主动、筛选式审查方法,检察机关审查的内容和范围虽然受公安机关报捕内容和范围的限制,但却具有主动性,有选择机会。按照这种模式,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报捕的案件,不必要进行全面、完整的审查、认定,而可以选择证据比较充实、足以逮捕的部分事实甚至个别事实进行审查,无论是主罪事实还是次罪事实,是单个事实还是多个事实,皆由检察机关掌握。在这种模式下,批准逮捕所认定的犯罪性质与事实对案件继续侦查的影响不及前者直接、强烈,对批捕未认定的报捕事实和罪名,公安机关不能据此认为检察机关作出了否定性评价。

(四)办案效率与质量控制不同

由于两者的审查范围、方法、要求不一样,必要性审查在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将使多罪名、多事实案件的办案效率大幅度提高;在质量的控制方面,虽然在形式上弱一些,但在实质上并无明显弱化。首先,办案注意力更集中,办案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利用有限的时间抓住一两起事实审透、查深、办实。过去,由于办理批捕案件的时间限制,对多罪名、多事实案件的审查形式上面面俱到,实际上事事不细,不利于保证办案质量;其次,控制案件质量的其他配套制度没有改变,如集体讨论,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制度等。

通过上述比较,充分反映了必要性审查模式的优势与特点。

二、选择改革审查模式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在审查逮捕工作改革中,如何选择逮捕案件的审查模式,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

(一)改革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正在进行,检察改革也在同步推进。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检察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检察改革”。审查逮捕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当与时俱进,深入改革,突破陈规,吐故纳新。

1、审查逮捕工作改革要敢于突破现有的模式和框架。完全性审查模式过多地消耗了审查逮捕的人财物力,对其改革已经具有紧迫性。

2、实践已经孕育了可供选择的新模式。“我们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

界”。要改革、突破现有的模式,就必然选择新的模式或方法。必要性审查经过检察工作的孕育,已逐渐为各地接受。2001年,高检院与公安部在《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中明确:“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不要求查清全部犯罪事实。其中犯罪事实既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对“有证据证明有数罪中的一罪的”、“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应予逮捕。这是对完全性审查模式的实质突破,为必要性审查提供了依据,对必要性审查模式起到了催长作用。此后,一些检察院一改过去形式上完全审查,实质上重点审查的做法,公开提倡使用形式上有选择,实质上有重点的必要性审查模式办案。

(二)改革的目标。这将直接影响改革的方向和效果。“公正与效率是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而逮捕是最为严厉的一种诉讼强制措施,审查逮捕更是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活动。审查逮捕工作应当将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具体化,追求诉讼经济、诉讼效率与诉讼公正、诉讼安全的统一,兼顾质量与效率,确保公正与安全,把优质、公正和高效、安全作为审查逮捕工作改革在实体方面和程序方面的应有目标。

1、优质、公正是司法改革的出发点和实体目标。优质体现公正,公正依靠优质。审查逮捕质量高低,不仅影响诉讼安全,而且关系到人权,包含公正的要素,而公正是司法的根本价值所在。因此,逮捕案件审查模式改革必须以保证质量、维护公正为前提,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改革是不成功的,对实践是有害的,是无法接受的。

2、高效、规范、安全是诉讼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规范是安全的保障,安全是高效的前提。诉讼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在安全的基础上,在公正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并规范诉讼结构和诉讼方式,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逮捕案件审查模式改革亦不例外。然而,优质与高效乃是一对矛盾,审查模式改革必须在“优质”与“高效”之间选择一个合理的平衡点,选择适宜的模式,使改革既科学,又可行。必要性审查堪当此任:

第一,必要性审查模式符合新的逮捕条件的立法精神。刑事诉讼法将逮捕的核心条件由“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修改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其立法精神并不要求对报捕案件的所有事实、证据进行全方位的审查,这也是对逮捕的客观规律的把握。必要性审查正抓住了“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立法精神实质,为检察机关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的逮捕条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法。

第二,必要性审查模式反映了审查逮捕的合理定位和客观规律。逮捕作为强制措施,目的是保障诉讼安全,保证侦查机关进一步调查取证,查清事实,顺利诉讼。与此相应,审查逮捕的目的也就是审查对犯罪嫌疑人的逮捕必要性问题,审查应否逮捕、可否逮捕,解决应否使用、可否使用逮捕措施开展侦查的问题,而不是审查犯罪嫌疑人犯了多少罪或侦查机关认定了多少罪。可见,必要性审查乃是审查逮捕的应有之意,符合审查逮捕的规律,反映了审查逮捕工作的合理定位。相反,如果在审查逮捕工作中采用完全性审查,则模糊了审查逮捕的定位,混淆了捕、诉之别(审查起诉无疑应采用完全性审查),将导致用起诉的标准衡量逮捕案件。

第三,必要性审查可以大幅度提高办案效率。必要性审查不仅有利于办案人员集中时间和精力,从证据比较充实的事实入手,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审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早结案,使质量与效率得到了较好的结合,而不像完全性审查那样,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讲效率;而且还可以大幅度缩减文书制作时间,对作案时间长、犯罪事实多、涉及面广、影响大的重大复杂案件,其效果尤为明显。当前,各地普遍反映按照“意见书在手如同案卷在手”的要求制作《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消耗了大量时间,约占审查逮捕办案时间的75%以上。如我们办理的张某某、姬某某等11人抢劫、抢夺案,张某伙同姬某某等5人持刀抢劫两名男子的钱物和手机、张某与李某某、赵某骑摩托车多次抢夺路人手提包等案件事实多达数十起,如果按照完全性审查和上述文书制作要求,《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将长达数十页,但如采用必要性审查,只摘录其中一、二次犯罪事实(其中要包括所有提请报捕的犯罪嫌疑人),则此文书可减少到十页以下,这样,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保证了办案的质量。

第四,必要性审查适应当前审查批捕办案力量的配置状况。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不仅要承担所有审查批捕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和延长羁押期限的审批工作等法律监督职责。而当前侦查监督部门的资源配置是非常有限的,人员少与职责宽、任务重、要求高、时限紧的矛盾非常突出。例如我院侦监上有两名办案人员,承担了全县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刑事案件的频发,团伙、暴力犯罪明显上升,案件数和人数都较去年同比上升了2%和5%。人员少与任务重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审查逮捕工作中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侦查监督部门的当务之急。必要性审查模式将能有效化解办案任务重的部分压力。

总之,必要性审查模式符合审查批捕工作方式改革的目的和要求,适应审查批捕工作的现实需要,是模式改革的应有选择。

三、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推行必要性审查模式办案,必须克服以往传统观念、习惯做法,树立适当审查的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建立配套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重点掌握逮捕案件审查范围,确保办案质量

在必要性审查模式下办案,对案件事实的审查范围应该由办案人员依据逮捕的条件适用并结合案件事实等区别处理,承办人的业务素质、审查判断证据的能力和执法办案的思想态度将对案件审查范围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影响逮捕的准确性,影响办案质量。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办案人员准确适用逮捕条件,公正执法,秉公办案,既避免办案人员有意颠倒主次轻重,混淆是非清浊,提出不捕意见,放纵罪犯,又防止因审查范围过窄造成分析判断失误,影响批准逮捕。在实践中,可以明确规定,对承办人提出不捕意见的多罪名、多事实案件,必须进行讨论;不批准逮捕案件必须对全案事实进行审查,因为只有在对全案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审查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无逮捕必要性的正确判断。

(二)调整审查逮捕的功能定位与质量要求

过去普遍认为,审查批准逮捕“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及时发现漏罪漏犯,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同时也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种高而全的定位虽然适合侦查监督工作改革前的审查逮捕工作,但已不适应改革后“三项职责”的划分,应当调整。在功能定位上,确立审查逮捕就是审查应否、能否适用逮捕措施;在工作目标上,确立审查逮捕就是保证及时、合法、准确逮捕犯罪嫌疑人。只有树立这样的观念,才能摆脱完全性审查的思维束缚,为必要性审查模式办案创造工作环境。在必要性审查模式下,审查逮捕案件的质量评价标准应侧重于批准逮捕的准确性、合法性、及时性、规范性等方面的要求,压缩或剔除对批准逮捕准确性影响不大的要求和事项。

(三)简化工作文书,提高办案效率

在实行必要性审查模式下办理案件,为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简化审查逮捕意见书显得很有必要,对于在全面性审查模式下,对案件全部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审查的方式下,人员少与任务重、时限紧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而在必要性审查模式下,对审查逮捕意见书的内容实行简化审理,对于报捕案件中的单人单案、多人一案等案件的审查,核实主要证据和事实,达到《刑事诉讼法》第60条关于逮捕条件的规定,即予以批捕;对于报捕案件案情重大、复杂,多人多次、流窜作案、团伙作案等案件,只选择其中的一、两起(包括所有提请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进行审查,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在严把批捕案件质量的同时又提升了办案效率。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素质

在必要性审查模式下要求办案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在审查逮捕案件中提高分析证据的能力,避免分不清主次轻重,理不清证据关系。如果缺乏过硬的业务能力,就容易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错误,因部分否定全案,或者重返完全性审查的老路,甚者造成错案的发生。

(五)探索对捕后案件强制措施的变更

在案件审查逮捕后,对犯罪嫌疑人执行情况的监督也是侦查监督职能之一,为使逮捕措施真正起到惩治犯罪、保护人权的双重作用,对捕后案件强制措施的变更应该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符合变更强制措施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的要求并符相关材料,而应当由作出批捕决定的检察机关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否则逮捕措施的适用则只是一种手段,但其又具有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强制措施,能够作出逮捕决定必须是符合《刑事诉讼法》60条之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可以逮捕。依据此条之规定,作出逮捕决定是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而作出的,而公安机关随意在捕后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使得逮捕工作流于一种形式,而削弱了对案件后续侦查活动的监督。

(六)先试点后推广

由完全性审查模式转向必要性审查模式转变的过程,是一种新旧模式不断交替、衔接的过程,新模式将不可避免地与传统习惯和现行做法发生碰撞。为积累经验,可以选择办案人员素质比较好,办案任务稍重的单位进行试点,以观后效,完善制度,择机推广。

第五篇: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万州区汶罗小学陈小红***小学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教学方面面临着三大改革:教学内容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这三项改革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价的改革不断推进,受教学内容和考试评价制度制约的教学模式应如何变革,这是教育界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九义教改经过一个轮回之后,从不少志士为九义教改补课的呐喊声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正好是一个准确的切入口。

本文就我区推行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一年多以来,经过自己的实践,总结提出了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的运用思路,以见教于方家。

一、可行的理念引领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由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1、提高教学质量与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并不是矛盾的。担心质量下降是因为只看见这种改变可能会出现另外一种不良结果,而没有看到积极的效果。传统的力量始终在受到非传统的挑战,一旦非传统的东西成为传统的力量,这样的非传统的东西还是会受到挑战的。

我区推行的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其关键在于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讲授时间,讲授时间要控制在10—15分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动性;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方法与艺术,减少时空占领,浓缩教学内容,应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问题上,实施精讲的方式。通过教学使学生由“讲三得一”转变到“讲一得三”,由教师的“一碗水”变成学生的“一桶水”,真正使学生获得系统有序、结构合理的知识,以利于他们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由此看来,采用10分钟教学的模式,其理论支持是比较充分的,学生的后续学习(高中、大学学习)是特别需要自主学习能力。推行之初,师生双方都处 1

于不适应和尝试阶段,但随着推进过程的深入,学生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提升的速度和质量都是惊人的。

2、应该确立新的教材处理观。我们普遍感觉课程的内容多,有些内容难度也大,要完成教学任务很困难,如果采用10分课堂教学模式会不会影响进度,从而影响质量。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我们也没有必要悲观。只要我们进行科学的改变,就能够产生新的思路与效果。由此,我们应该确立这样两个观点:一是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生学习的依据,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二是如果我们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新的课堂模式的效力,反而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使一开始不怎么顺利,但随着教师的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巨大的助推力,这一点已经被教学实践所证明。

3、要正确认识和引导我们的学生。学生并不乐意一贯性的接受没有改变的教学模式,再加上万州区教科所对这次改革的强力推动,教师的积极参与,将很快形成良好的变革氛围。教师根据自己对进行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的思索,在组织学生方面多做一些工作,良好的氛围一旦形成,就连教师自己也会感到惊喜。相反,阻力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保守思想而产生的;从学生这个角色看,学生是追求新奇与变革的群体,不存在太大的阻力。这些就需要我们的信念和坚持去支撑、去证明。

二、有力的组织管理

为了顺利推进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当然要占了很大成分,仅有区教科所的指令性政策也是不够的。另外,学校的有效组织实施及其管理,也是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学校要安排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如何备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和可能的生成目标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并适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测,对实施效果进行检测。

三、有效的实施措施

(一)、准备工作。

1、把每个班依据学生的兴趣、习惯、学习水平等将学生分成A、B、C级,把一个班按照A、B、C级将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4——8人一组为宜,并以学习小组为区域坐位,并且两周或者一个月编排一次,实行动态编组。

2、编列学习小组评价花名册,记录评价学习小组的课堂表现情况,充分调动学习小组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增强学习小组的凝聚力。

3、建设好“停车场”,“停车场”的作用在于收集课堂学习中遗留的学习疑难问题或者是学生的其他学习要求。

(二)、改进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我们觉得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学重心必须前移,因此就要加强集体备课。精心编写导学案,科学预习就成了推行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要编写一份好的导学案,必须以有效的集体备课为前提。一般采用同年级同学科的几位老师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方法,由一到两位老师主编导学案,编写完后交付同年级同学科组的老师共同斟酌修改,最终形成共案,同年级同学科组的教师也就可以使用相同的导学案。编导学案流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将本节课的知识问题化,再将问题层次化,形成学生导学案的预习提纲,以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自学、预习——围绕目标恰当配备例题、习题——努力提出有深度、综合性的思考题,以供学生思考、探讨、发挥。

(三)、课堂流程

导演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求知学习,如何才能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呢?

1、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舞台”。课堂利用“展示舞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激情,从而引领学生走向高效学习。教师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展示,也要坚持“生进师退”的原则及时“退”,把舞台还给学生。

2、充分发挥团队动力作用,有些问题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要注意培养和使用好“小老师”。

3、教师在课堂上要对个人或小组不断进行激励性评价。要发挥教育机智,即便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也要将错就错,使之“错”出智慧。

4、要注意即时反馈矫正。这样,就可以由只重视尖子生转变到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上来,实现“生教生、生练生、生帮生、生强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由传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高效的学习方式转变。

归纳起来,有六个基本程序:①明确目标,②预习交流,③分组合作,④ 疑难解答(点拨重难点),⑤变式演练,⑥成果展示与评价总结。这些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把其中几个环节进行合并甚至大胆变革。在这个程序的指引下,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真正实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目标。

四、推行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所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从目前实施的总体情况看,目前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

1、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变革实施之初干劲足,时间长了,厌倦情绪产生,集中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交流不充分,有些科目教师数量少,很难进行集体备课。

2、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模式担心教学成绩的下降,很多情况下还感觉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是保险的、是有效的。部分老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新鲜事物还持怀疑态度,还在穿新鞋走老路,这也就是推行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有重大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

3、学生的配合往往成为组织新的教学模式的障碍。由于我们是农村中学,学生绝大部分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家庭辅导根本跟不上;在分组的时候,出现了学习小组都不愿要某个或几个同学,严重挫伤少数同学的自尊心;再加上学科特点,要想把讲授的时间都严格控制在10——15分钟内,很难。这是目前最棘手的问题。

这是一个容易产生梦想并且能够让梦想变成现实的时代。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推行1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只有科学管理,在探索中前进,持之以恒,我们才能在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翩然舞蹈,才能让梦想变成现实。

下载顺昌县探索实践案件“自行量纪”审理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顺昌县探索实践案件“自行量纪”审理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

    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 详细论述了研讨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通过工程地质课程的研讨式教学实践活动说明了研讨式教学的显著效果,实现了综合培养大学......

    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计算机教育》 作者:李 祥1绪论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

    西部地区中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西部地区中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摘 要】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也处于弱势地位,职业教育如何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起助推作用,这是一个难题。结合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先......

    法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法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一、法学实践教育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学教育无论是在法律人才培养的规模,还是法学教育本身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不能回避的......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的数学高效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

    “自学+指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自学+指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黄店小学章永东前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总括起来有三种状态:第一种:被动的学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存储知识的......

    家校合作德育模式实践探索(模版)

    家校合作德育模式实践探索 夏淑平摘要:家庭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_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德育目标。广州市开发区第一小学......

    学工交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工交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实施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