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国农村发展过程演变史的研究(DOC)
关于中国农村发展过程演变史的研究
内江师范学院 韩威
【摘要】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历史源远流长。农村地域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不同时期农村发展特点的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为当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指导。【关键词】农村 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 发展史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农民生活的主要“瓶颈”之一。客观地总结我国历史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实践,对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借鉴意义。深入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主要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历史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握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和农户(私人)投入极大的热情和资金。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因此,对明清以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背景、投资主体和投资客体进行梳理,辩证地看待封建王朝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借鉴意义。
要深刻认识历史上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演进规律,有必要从夏商周开始,因为从这个时期起农业发展需要统治阶级真正重视和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夏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受到山洪和河水泛滥的侵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各个部落开始治水,但是效果不佳。原因有三:第一,堤防设备差,技术落后,难以抵御泛滥的洪水;第二,缺乏整体协调,部落各自为政,洪水此消彼涨;第三,气候变化无常,难以预测。为了与大自然作斗争,出现了大禹父子治水。大禹的父亲治水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大禹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他采用“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的方针,出 现了“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2]38 的良好局面。
(二)秦汉时期 据《华阳国志》(卷3)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天府’也’。”[3]135 由此观之,水利事关农业生产,甚至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秦国很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蜀守李冰及其子观察地形,设计修建的。秦统一六国后,仍不忘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于公元前246年修建成郑国渠。《史记・河渠书》说“用注填淤之水,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 中为沃野,无凶年。”[3]135 在全国各地进行水利建设,筑堤防、水道、渠道和堤坝。汉代在秦朝遗留下来的水利工程基础上进行恢复生产。中国的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十年九旱,农民靠天吃饭。黄河流域和关中的泾渭流域,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充足的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由于农民无法自发组织起来和自然作斗争,只有依靠政府号召组织农民建设农田水利。由于有水源作保障,汉代的旱田每亩约收一石,水田每亩约收四石。汉朝,特别是汉武帝时代,曾经掀起了一个兴修农田水利的高潮。从中央到地方修建了龙首渠、六 辅渠、白渠等著名工程。据《汉书・沟洫志》(卷29)记载:“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 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3]190 西汉大力兴办水利,连短命的王莽新朝也没有间断过。到了东汉,农田水利事业就不如前了。除了明帝修复汴渠还算是亮点工程外,其他的都是在原有的水利工程设施上进行维护修整,使原有的水利工程能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而不至于荒废。(三)魏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前后经历了四百年的**时代,由于战事频繁,水利事业受到重大影响。尽管这样,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各诸侯国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比较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愿意和有能力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主要是政府和地主阶级,政府进行屯田水利,地主进行田庄中的小型水利建设。由于北方战乱,许多地方长期处于战乱动荡的状态,许多中原人为了逃避战乱,举家南迁,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随之,南方水利得到了发展,东吴在长江流域进行屯田水利,还配套了大量的排灌设施建设。(四)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建都长安,因此以关中地区为代表的北方水利灌溉系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河曲地区的水利得到了发展。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是贫水地区,为了解决水源问题,唐朝在汉带汉渠、汉延渠和北魏艾山渠的基础上,又开凿了特进渠、尚书渠等多条渠道。“安史之乱”后,唐德宗在北方兴修的水利工程寥寥无几。唐朝在修建堤塘的同时,也修筑了很多人工灌渠,既有灌水渠,又有排水渠,改造了很多江南地区的沼泽地,开发出了很多水田耕作区。福建一带很早就有海患,为了抵御海难,唐朝还修造了捍海堤塘,动用了大量的政府资金。
(五)宋元时期王安石实施《农田水利法》时,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开垦荒田,兴修水利,修造堤防和修理塘岸等,对较大的工程政府给予贷款资助。《农田水利法》的颁布对地方水利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全国出现了“四方争言水利”的局面。引浊放淤,改良盐碱地,是当时非常突出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北宋时期,政府采用行政力量,专门设立了淤田司管理这些工作。后王安石被罢相后,这项由国家主持兴办的规模颇大的事业也随之被停废了,但这一实践为黄河中下游农田水利建设开辟了一条水利建设的新路。
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南方的水利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宋代南方的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并多以中小型工程为主,多以修堰、浚河、筑堤等为主。包括整个元朝和明朝初期的14世纪,广东(东南)的私人投资建设的水利项目超过了政府建设的数目。
至宋代,唐末五代形成的大圩田开始被破坏,并始终未得到很好的治理, 再加以豪强任意兼并,个体农民也自筑塍岸,以防水旱,大圩田被分割成为零乱的小圩。
(六)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受到封建社会晚期日益腐朽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与以往相比,已逐渐缓慢下来了,有量的增长,缺乏质的飞跃。人们一直认为农业生产与水利的关系甚为密切,“农民终岁耕耨,丰歉听之天时,一遇雨,∫之愆, 遂失秋成之望。”[3]807 “夫水,聚之为害,而散之则为 利;用之则为利,弃之则为害。” [3]807 明朝修复改善旧有的水利设施,经过修缮,旧有的水利工程仍能发挥灌溉之利,但是没有对水利设施进行过非常大的投资建设。为了缓和南粮北运北京的漕运压力,清朝经营京畿地区水利田,发展水稻生产,但后来,由于侵犯了地主阶级的漕运利益,最终被废止。清代把始于汉代的局部海塘工程连成一片,变土质为石质。除了太湖圩田水利外,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珠江三角洲圩田都有很好的发展,出现了江南的“湖广熟、天下足”。由于北方降雨量少,地上水资源贫乏,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开始凿井灌田。河北正定“男务耕耘, 凿井以水车灌田,故其收常倍。”[3]392 南方利用山间泉水灌溉,利用半机械式的水车。清康熙年间在黄河两岸修了大清渠,雍正期间又增修了惠农渠、昌润渠,发展了宁夏地区的水利事业,还对滇池进行过治理。清代的屯田水利,基本上承袭了明代规制,但规模不及明代。清在工部设都水清吏司,掌河渠舟航,道路关渠,公私水事,举凡河防、海塘以及直省的川泽、河湖、淀泊、坡池水利事项,均总理之。乾隆三年命直督李卫继续修治北方水田,复遣大理卿汪隆总江南水利共务,南北并营。顺治、康熙以来,黄河屡次泛滥成灾,情况愈演愈烈,淮河运河受其影响,也随之梗塞不通。在康熙16年,三藩事件还未结束之际,他即用靳辅为河道总督负责治理。清代自康熙年间兴修水利之后,到鸦片战争许多水利设施已年久失修,从某种程度上讲,清朝的灭亡与之存在相关性。乃至近代,由于政府腐败,统治者不仅不关心兴修水利,甚至还挪用和贪污水利经费,或者直接破坏水利,以致近100年来,河道堵塞,海口受淤,海塘、堤坝毁坏严重,自同治七年(1868年)溃决后,中国北方“大堤破坏已极”,一遇大雨便泛滥成灾。无论南北方都出现了严重的河道堵塞,海口受淤,以至“旱无引水之方,涝乏泄水之策。” 从15世纪到20世纪初,究竟是什么因素促进了中国粮食单产增长的呢?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增长的动力包括资本、技术和劳动要素投入。中国农业资本积累正在增长,但是技术却是停滞不前的。人口也在增长,疆界在开拓,然而这种农业资本并没有发生报酬递减。到了19和20世纪初,中国新土地开垦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水利投资就应该开始发生报酬递减。但是,事实是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得到改进后,在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下,水利 设施投资发生了边际报酬递增。
三、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历史的必然
纵观明清以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以农田水利为核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以下特点:第一,受到战争影响很大。由于诸侯国征战不断,政府无暇顾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第二,随政治中心而移动。无论是统一王朝还是诸侯割据,政府在节省经济成本的前提下,为保证粮食供应和社会稳定,农田水利工程大都建在政治中心。由于朝廷腐败,外敌入侵,被迫迁都,水利设施建设也随之发生迁移。第三,水利工程以人工工程和小型水利设施为主。虽然受到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的影响,但是中华儿女还是显示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揭示了“人定胜天”的历史规律。大多数朝代都有可圈可点的大型水利工程,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是多元的,地主和农民等投资主体以小型设施建设为主,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第四,政府是农田水利的投资主体。从图一和图二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政府和私人水利建设项目都出现了波动,但是总体上还是呈上升趋势的;另外,从唐朝开始到明清,除了元朝和明初,私人水利投资
建设项目数目超过政府外,其他时期广东(东南)和云南(西南)都是政府起主导作用。概括而言,明清以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践可以提供以下经验供借鉴。(一)对农业投入立法
农村基础设施是关系到社稷的大事,封建王朝从制度和法规给予规范。如王安石变法时期,就出台了《农田水利法》、《农田利害条约》,从法律上严格地界定了政府农业投资的义务和职责。现阶段,我国预算内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地方财政支农形势不容乐观:增长缓慢、比重下降、结构不合理(苏明,2003)。尽快制定《农业投入法》,明确各级政府支农的事权和财权,建立健全财政支农长效机制,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二)设立专门机构和职务 王安石变法时,专设淤田司管理水利事务;清朝也专设了工部设都水清吏司总理水利设施建设。当前,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负有责任的部门比较多,有发改委、财政、水利、农业等,但是管理职能分散,政出多门,不利于集中人员和资金。只有整合部门和资金,才能形成合力,优化资源配置。(三)政府补贴 农村基础设施显然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性质,存在建设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短期经济收益有限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公共财政应该在该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为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可以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让民间资本先建后助。政府可以根据农村基础设施的受益范围,确定不同的补助比例。(四)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要解决基础设施的不足,最主要的就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农资金,融资渠道单一,难以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在高速的经济增长时期,我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非农 项目建设或重建,需要规模巨大的资金投入;但剩余的财政收入,很难充分满足农村基础设施的要求。而与此同时,数以万亿计的民间资本却找不到婆家,被排斥在外,从而导致大量游资得不到有效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实践证明,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是有必要且可行的,也符合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给予民间资本“国民待遇”,将其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来。(五)重视农业技术创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农业技术变革。农业发展需要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技术革命,技术革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的动力源泉由利用人力变为利用自然流水,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相传,原始社会人类抱瓮灌溉,商代发明了辘轳,春秋出现了利用杠杆原理的桔槔,周初出现了戽斗。秦汉时代,出现了脚踏龙骨车(翻车)的雏形。隋唐时,发明了水转筒车(即水作动力的水车)。南宋,又出现了水转龙骨车(高转筒车)。本文得到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经济与土地问题”博士生访学项目资助,特此感谢。参考文献: [1][美]德・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M].宋海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2]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M].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3]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9.[4]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M].天津:天津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2.[5]岳琛.中国农业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89.【责任编校
张建乡】
第二篇: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历程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历程
1、农村合作医疗的产生:1959年之前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最早产生时期许多学者都做过研究,有许多各不相同的结论。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而正式提出合作医疗是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时期。当时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力举办卫生保健站,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公益金中拿出15%——20%,每个农民每年再交少量保健费,形成合作医疗基金,农民可以凭此免费就医。这种方法很快得到了一些农业生产大队的响应,当时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合医合防不合药”的医疗制度,卫生部以其“无病早放、有病早治、省工省钱、方便可靠”的优点肯定了农村医疗制度,并逐步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
2、农村合作医疗的大发展:1960年——1980年
1959年的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农村合作医疗迅速壮大,到1960年,全国农业生产大队中,建立合作医疗的已达40%。到1978年,我国有“赤脚医生”4777469人,卫生员1666107人,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在同年的五届人大,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把合作医疗列了进去。1979年12月15日,卫生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医药总局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通知,发布《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试行草案)》,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对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规范。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1980年,全国农村约有90%的行政村(生产大队)试行了合作医疗。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村合作医疗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有了如此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我们小组组员在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合作医疗的大发展,来自以下几个原因:1)集体经济保证了农村合作医疗的经济来源;2)运行成本低;3)医疗需求基本一致。
3、农村合作医疗的衰退:1981年——1992年
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合作医疗制度及整个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集体经济在多数农村已经名存实亡,合作医疗逐渐衰落。1985年,全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由过去的90%猛减至5%。1989年,继续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仅占全国的4.8%。
为什么在我国曾经辉煌一时的农村合作制度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走向了低谷呢?我们小组组员在查阅了资料并经过了多次讨论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1)集体经济的瓦解;2)对合作医疗的错误认识;3)医务人员的减少和流失;4)农村各级卫生机构的市场化
4、农村合作医疗的恢复:1993年——2002年
1993年,中共中央做出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1994年,全国7个省147个县开展了“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及跟踪研究工作。之后的几年中,中央再次颁布多项决定来支持农村合作医疗的恢复。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努力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据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统计,到1997年底,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了一定得恢复,全国农村居民中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有12.56%,其中合作医疗的比重从80年代末的5%提高到了9.6%,而在1997年——所谓的医疗制度的高潮时期,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也仅占全国行政村的17%。在1997年之后,农村收入增长缓慢,依靠“自愿”参加的合作医疗又陷于停顿甚至有所下降的低迷阶段。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2003年至今
2002年10月19日,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自此,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次成为我国建立新型农作的工作重点,截至2005年9月30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到达671个,覆盖农业人口2.33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26.30%,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1.77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19.94%,参合率为75.79%。2006、2007年还要将试点覆盖面分别扩大到40%、60%左右,到2008年,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全国农民的目标。可是,据卫生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率仅为80%左右。其发展速度与预期尚有一定距离。
第三篇:活字印刷发展过程
印刷通史
二.
答: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历史悠久,从最早的发明,到发展,再到创新,之后成熟,这其中蕴含了无数人智慧的结晶。
我们印刷的祖爷爷,毕昇,一生从事与印刷事业,在对传统的雕版印刷的使用中得到了体悟,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用于取代雕版印刷术。与毕升同时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详细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成陶土活字,每一字有几个活字,之也之类的字,造二十几个活字。将活字排入两块铁范,排满为一版。同时用两块排字版,一版印刷时,一块排字,交替使用。若只印二三本,活字法并不简易,如印几十本以上,活字法十分快捷。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背诵崇宁二年(1103)年间的《佛说观无量佛寿经》残本于1965在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内发现。有学者认为,“温州发现的印本残页„„考古学家金柏东将此本鉴定为北宋泥活字本。这说明毕升之后50年(1103)北宋仍以泥活字印书„„温州发现的印本是现在存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这个结论仍然成立,它是毕升活字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采用毕升泥活字印刷术创制的西夏文泥活字排印的《维摩诘所说经》,印制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前期,只比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晚一百多年,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泥活字印本。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其又是一次飞跃。不仅加快了工人的工作效率,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王祯在《农书》中叙述木制活字:“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即满,用木榍榍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元英宗至冶二年(1332年)浙江奉县尹马称德,用十万木活字,排印《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二十册。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诏令制木刻活字。253500个木刻活字,在一年内全部完成,排印了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金简在图文并茂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中记述造木活字的程序。
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再传到日本 韩国,再到欧洲。德国古腾堡受到中国印刷技术影响;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古腾堡以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的印刷的蓝本。门多萨的书很快被翻译成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法国历史学家路易·勒·罗伊,文学家米歇尔·德·蒙田等,都同意门多萨的论点。德国发明了铅合金活字(1440左右),约翰内斯.古腾堡将当时欧洲已有的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实质上推进了印刷形成工业化。古腾堡所发明的铅字,实际上同时含有铅锡锑。其解决了油墨在金属上粘着的问题。同时发明了木制印刷机,变压印为平印。
以上就是活字印刷术的发展的主要过程和人物,他们对印刷事业的贡献将永远记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以后学习印刷的动力源泉。我将以他们作为榜样,要像他们一样在印刷事业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农业发展过程
农业发展过程,是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开始,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业
第五篇:婚姻法发展过程
婚姻家庭法,指调整婚姻家庭法关系的法律,此类法律有不同的名称,其涵义也不尽相同。我国的婚姻家庭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婚姻家庭主体之间,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婚姻家庭法是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
婚姻家庭法学是以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和婚姻家庭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基础法学学科。本门课程介绍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产生及发展历史、立法体例、基本原则和法律措施,研究亲属制度、结婚制度、夫妻关系制度、离婚制度、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家庭成员关系制度、收养制度、监护制度、保护婚姻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法律救济措施制度、涉外和涉港澳台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等内容。学习婚姻家庭法,对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和法律意识,运用婚姻家庭法律知识解决婚姻家庭领域的法律问题、维护公民在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婚姻家庭法经由以1950年《婚姻法》为标志的初创、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停滞、以1980年《婚姻法》为标志的恢复和发展,至90年代逐渐形成了以《婚姻法》为主干、以《收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为配套、以其他部门法相关规范和各个不同效力层次的法律渊源为补充的分散化结构态势。与此相伴随,法学界关于修改婚姻家庭法的研究从80年代末拉开序幕,90年代中期趋于共识,至今已提上立法工作议程,初步完成了“专家试拟稿”,并正在展开讨论。参与这一跨世纪的重要立法研究活动的学者,理应感受到一种学术的沉重和历史的责任。为此,笔者特就中国婚姻家庭法宏观定位的五个方面提出粗略思路,以期学界同仁加以提升和深化,并纳入到具体法律制度的建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