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李源潮)
发扬民主 推进改革 严肃纪律 为科学发展选好配强领导班子
—在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0年11月3日)
李 源 潮
按照中央部署,从明年开始,全国乡、县、市、省党委将自上而下进行换届。党中央对换届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对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专门研究。9月22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全国省、市、县和乡四级党委换届自下而上、适当集中安排的通知》。习近平同志专门听取了中组部关于市县乡党委换届准备工作情况汇报,作出重要指示。经习近平同志批准,中组部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这次座谈会,主要是研究落实中央和中组部关于换届工作通知精神,安排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搞好党委换届工作是明年组织系统的中心任务 党的十七大以来,组织系统在中央领导下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2008年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09年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今年抓了“三件大事、一个准备”,即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和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准备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明年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拔邑搞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工作。
中央强调,地方党委换届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省区市党委要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工作,保证换届工作有序、健康、平稳开展。我们组织系统要充分认识搞好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搞好换届是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全党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市县乡党委是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到实际、落到基层、落到一线的指挥部、战斗部。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十八字”要求,核心是选干部、配班子。选干部、配班子,平时个别调整也十分重要,但换届集中调整更为重要。因为换届换的是整个班子,任的是5年届期。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事关大局,事关长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抓住换届,就抓住了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搞好换届,就能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搞好换届是把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基层的重要机遇。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这些年各地认真落实,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但实际工作还有许多差距。换届涉及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全面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很好机遇。比如,如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如何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如何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等,都是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抓好市县乡党委换届,以换届为契机推动组织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
搞好换届是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实践。近年来组织工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出了许多创新举措。比如,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运行机制,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重要岗位干部实行重点管理,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办法,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防止县乡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出台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等四项监督制度,等等。这些措施有的已经比较成熟,有的还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换届是运用成熟改革成果、检验改革探索的实践平台。换届中还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加以解决。我们要通过换届研究把握新形势下组织工作规律,深入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提高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明确换届工作指导思想,突出抓好两件大事
这次市县乡党委换届,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进行的。搞好换届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遵循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以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选好配强领导班子为重点,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
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努力把市县乡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换届工作要突出抓好两件大事。
第一,形成一个好报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科学发展上来,是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任务。起草和讨论好党代表大会报告,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有一个得到大家赞成和拥护的好报告,才能增强党委的凝聚力号召力,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同心协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一个好的报告,要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肯定成绩、找出差距,给人以继往开来的信心和动力,要清醒研判形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要科学规划未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给人以开拓进取的方向和希望;要有务实管用的举措,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让群众听的懂、干部好操作、组织能落实。要引导市县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上级党委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党委书要亲自主持起草报告,党委一班人要认真讨论。要组织党代会代表认真审议报告,充分发扬民主,反映群众意愿,凝聚集体智慧。要使起草和审议报告的过程,成为一个学习中央精神、研究当地特点、明确科学发展思路的过程,成为一个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把干部、党员、群众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抓住机遇、干事创业上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选出一个好班子。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关键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干部、配班子是换届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组织部门担负的主要责任。中央换届工作《通知》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重要岗位重点管理的要求,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把中央要求落到实处。首先要选好配强市县乡党委书记。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去年中央下发了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二十条”,今年下发了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市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也正在研究制订。这次换届要按照重要岗位干部重点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把选好配强市县乡党委书记作为重点。要严格把握人选标准和条件,着力选拔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干部担任市、县、乡党委书记。市县乡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任务重、矛盾多,要特别注重人选的实际工作能力、地方基层领导工作经历,尤其是下一级党政正职经历。市委书记人选,一般应经过县级党政正职或市党政领导班子副职等多岗位锻炼;县委书记人选,一般应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注重从有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经历的干部中选拔;乡镇党委书记人选,一般应具有乡镇、街道工作经历,优先从具有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任职经历的人员中选拔。其次要择优选配党委班子成员。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开阔视野、拓宽渠道、好中择优,着力选拔政治坚定、党性原则强、清正廉洁、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优秀干部,着力选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做群众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要重视基层导向,注重选
拔具有基层领导经历和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特别是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求真务实、努力工作的干部,不事张扬、默默奉献的干部,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的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要坚决防止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力、政绩观事业观不正、片面追求政绩、搞形式主义的人选进班子,坚决防止把不坚持原则、不担当责任、怕得罪人的老好人选进班子,坚决防止把品行不端、作风不好、群众口碑差的人选进班子,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党员信任、群众满意。三要形成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一个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战斗力,不仅取决于班子成员个体是否优秀,而且取决于班子结构是否优化。十指再强不如拳头有力。从调研情况看,现在有些地方的党委班子,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少懂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金融、法律、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干部;有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县、乡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没有形成合理的梯次配备;有的平时对女干部、民族干部培养不够,换届时找不到合适人选;有的班子成员经历、性格、气质等搭配不够合理,影响了班子团结和整体功能。这次换届要重视优化班子结构,从实际出发解决好这些问题,努力使领导班子成员在年龄、经历、专长、性格等方面搭配合理,做到优势互补、增强合力。优化班子结构最重要的是要统筹选配好担任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的同志,使他们成为知识能力相长、经历经验相补、性格气质相容的好搭档。要坚持不同年龄段干部梯次配备,地区统筹把握班子主体年龄结构要求,不能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市委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应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合理比例,县委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应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合理比
例,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应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合理比例。既要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又要注意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作用,县、乡都要保留一些50岁以上经验丰富、工作得力的干部。要改善领导班子知识、专业和工作经历结构,注意充实熟悉经济、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要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尤其要注意选拔善于解决复杂矛盾、应对突发事件的干部。要注意选拔优秀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要巩固完善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成果,上次换届没有进行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这次要落实好配备改革要求。已经进行配备改革的,要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三、认真落实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三项关键举措 市县乡党委换届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是以往换届工作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央《通知》对这次换届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第一,要把发扬民主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换届要形成好报告、选出好班子,都离不开充分发扬民主。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换届《通知》要求,中组部《通知》对在市县乡党委换届中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扩大代表产生过程中的民主。适应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要求,注重推选那些具有较强议事能力和联系群众能力、带头创先争优的党员。推荐和考察代表候选人,要充分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和纪检等有关部门的意见。要改善代表结构,适当提高
基层一线代表的比例,注意推荐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中的优秀党员,增强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性。二要推进选举过程中的民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被看重的民主权利。中组部《通知》总结近年来各地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如,选举时,除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外,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适当提高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差额比例,扩大选举人的选择空间;采取组织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书面述职、回答提问等方式,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改进选举方式,提倡乡镇一次选举产生党委委员,有条件的市县也可一次选举产生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等等。各地在换届中要结合实际,积极运用。三要强化议事和决策过程中的民主。代表大会召开前,要广泛征求代表对党委、纪委工作报告的意见;代表大会召开期间,要组织代表认真讨论、审议报告,做好代表提案的受理和答复工作。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议,提交大会审议的党委、纪委工作报告,下一届党委、纪委组成原则,以及大会组织中的重大问题等,应由党委全委会作出决定。要引导党员和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执行党的决议、贯彻党的主张,促进党内民主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要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颁布实施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换届涉及面广、影响大,改革要以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等已有制度、推广成熟改革举措为主,积极稳妥推进。一要改进和完善换届人选提名推荐办法。
把好提名推荐关,对选好干部至关重要。要坚持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推荐提名,对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对新提名人选进行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酝酿。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可采取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提名候选人。要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人员的范围,科学分析和运用推荐测评结果,综合考虑岗位需求和干部近年考核评价情况、工作实绩、发展潜力等因素,既尊重民意又不能简单以票取人。要在换届中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现班子成员在全额定向推荐中推荐票未过半数,或在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察确属不宜继续担任原职务的,不再提名。近年来各地在民主提名、公开提名、责任提名等方面有许多有效探索,比如署名推荐、结合年度考核确定初始提名人选、提名情况在领导班子内公开等。这些办法在换届中要注意借鉴运用,促进在群众公认、程序规范、权责对称的基础上产生提名人选。二要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实施一年多来,总的效果是好的,换届中要全面运用、加以完善。要重视干部“德’’的考核,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注意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要坚持和完善差额考察、延伸考察、民意考察,增强考察的准确性。要充分运用经常性考察结果,把它与换届考察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要按照扩大于部工作信息公开的改革要求,完善考察预告、考察对象公示等制度,增加考察工作透明度。三要加大干部交流
力度。推进干部交流是优化班子结构、培养锻炼干部、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途径。换届是推进干部交流的最好时机。近年来各地把扩大交流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大党政正职和关键岗位干部交流力度,对优秀年轻干部实行交流提拔等,效果良好。在这次换届中,要继续坚持并加大交流力度,重点做好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的交流工作。市县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在同一职位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在同一职位任职5年以上的,要根据需要有计划的进行交流。交流干部原则上要干满一届,拟交流担任党委主要领导的干部一般应提前到位,以利于换届选举。要推进上下交流、地方与地方之间交流,注意从国企、高效和科研院所选拔优秀领导人才充实地方党委领导班子。要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有关规定,注意保持班子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的相对稳定,保持本地干部与交流干部的适当比例。
第三,要把严肃纪律、保证风清气正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换届风气好坏,直接关系换届的成败,关系选人用人公信度。换届风气不好,对选人用人公信度杀伤力极大,对党的威信破坏性极强。我们要把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硬仗来打,确保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中央及中组部《通知》都对严肃换届纪律提出了明确要求,执行这些纪律必须铁面无私。中央纪委和中组部还要专门下发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通知,各地要坚决贯彻执行,决不让投机钻营者有机可乘,决不让铤而走险者侥幸得逞,决不让触犯法纪者逃脱惩处。一要把“五个一律”作为高压线,对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突击提拔干部等违纪违法行为作出明确界定,广为告知,做到教育在
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二要把严格监督贯穿于提名推荐、考察、公示、选举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等四项监督制度。要派出督查组,对换届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换届风气进行民主测评。要加强巡视监督,把换届情况作为巡视的重点内容。要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反映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三要从快查处、从严问责。对查实的违反换届纪律的人和事,该组织处理的坚决处理,该纪律处分的坚决处分,绝不姑息迁就。对查处不力、换届风气不好的,要追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责任。搞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加强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要求和部署,准确掌握换届政策,切实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省区市党委要抓紧制定文件,对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换届时间,统筹换届人事安排,统筹安排换届工作与日常工作。市县乡党委要分别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换届方案并指导实施。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加强组织协调,加强工作指导。要及时掌握换届动态,认真分析和研究换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要加强换届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干部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正确对待选举结果。对调整、落选的同志,要及时与他们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关注舆情,防止炒作,为换届创造良好的氛围。
做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集中精力、一抓到底,确保圆满完成市县乡党委换届各项任务,为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李源潮在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在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座谈会上的讲话(5币)
发扬民主 推进改革 严肃纪律 为科学发展选好配强领导班子
——在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0年11月3日)
李 源 潮
按照中央部署,从明年开始,全国乡、县、市、省党委将自上而下进行换届。党中央对换届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对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专门研究。9月22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全国省、市、县和乡四级党委换届自下而上、适当集中安排的通知》。习近平同志专门听取了中组部关于市县乡党委换届准备工作情况汇报,作出重要指示。经习近平同志批准,中组部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这次座谈会,主要是研究落实中央和中组部关于换届工作通知精神,安排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搞好党委换届工作是明年组织系统的中心任务
党的十七大以来,组织系统在中央领导下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2008年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09年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今年抓了“三件大事、一个准备”,即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和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准备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明年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拔邑搞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工作。
中央强调,地方党委换届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省区市党委要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工作,保证换届工作有序、健康、平稳 开展。我们组织系统要充分认识搞好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搞好换届是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全党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市县乡党委是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到实际、落到基层、落到一线的指挥部、战斗部。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十八字”要求,核心是选干部、配班子。选干部、配班子,平时个别调整也十分重要,但换届集中调整更为重要。因为换届换的是整个班子,任的是5年届期。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事关大局,事关长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抓住换届,就抓住了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 搞好换届,就能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搞好换届是把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基层的重要机遇。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这些年各地认真落实,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但实际工作还有许多差距。换届涉及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全面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很好机遇。比如,如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如何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如何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等,都是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抓好市县乡党委换届,以换届为契机推动组织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搞好换届是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实践。近年来组织工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出了许多创新举措。比如,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运行机制,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重要岗位干部实行重点管理,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办法,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防止县乡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出台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等四项监督制度,等等。这些措施有的已经比较成熟,有的还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换届是运用成熟改革成果、检验改革探索的实践平台。换届中还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加以解决。我们要通过换届研究把握新形势下组织工作规律,深入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提高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明确换届工作指导思想,突出抓好两件大事 这次市县乡党委换届,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进行的。搞好换届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遵循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以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选好配强领导班子为重点,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登众值登过的优秀干部,努力把市县乡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换届工作要突出抓好两件大事。第一,形成一个好报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科学发展上来,是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任务。起草和讨论好党代表大会报告,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有一个得到大家赞成和拥护的好报告,才能增强党委的凝聚力号召力,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同心协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一个好的报告,要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肯定成绩、找出差距,给人以继往开来的信信和动力,要清醒研判形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要科学规划未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给人以开拓进取的方向和希望;要有务实管用的举措,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让群众听的懂、干部好操作、组织能落实。要引导市县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上级党委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党委书要亲自主持起草报告,党委一班人要认真讨论。要组织党代会代表认真审议报告,充分发扬民主,反映群众意愿,凝聚集体智慧。要使起草和审议报告的过程,成为一个学习中央精神、研究当地特点、明确科学发展思路的过程,成为一个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把干部、党员、群众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抓住机遇、干事创业上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二,选出一个好班子。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关键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干部、配班子是换届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组织部门担负的主要责任。中央换届工作《通知》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重要岗位重点管理的要求,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把中央要求落到实处。首先要选好配强市县乡党委书记。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去年中央下发了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二十条”,今年下发了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市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也正在研究制订。这次换届要按照重要岗位干部重点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把选好配强市县乡党委书记作为重点。要严格把握人选标准和条件,着力选拔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干部担任市、县、乡党委书记。市县乡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任务重、矛盾多,要特别注重人选的实际工作能力、地方基层领导工作经历,尤其是下一级党政正职经历。市委书记人选,一般应经过县级党政正职或市党政领导班子副职等多岗位锻炼;县委书记人选,一般应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注重从有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经历的干部中选拔;乡镇党委书记人选,一般应具有乡镇、街道工作经历,优先从具有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任职经历的人员中选拔。其次要择优选配党委班子成员。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开阔视野、拓宽渠道、好中择优,着力选拔政治坚定、党性原则强、清正廉洁、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优秀干部,着力选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做群众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要重视基层导向,注重选拔具有基层领导经历和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特别是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求真务实、努力工作的干部,不事张扬、默默奉献的干部,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的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要坚决防止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力、政绩观事业观不正、片面追求政绩、搞形式主义的人选进班子,坚决防止把不坚持原则、不担当责任、怕得罪人的老好人选进班子,坚决防止把品行不端、作风不好、群众口碑差的人选进班子,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党员信任、群众满意。三要形成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一个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战斗力,不仅取决于班子成员个体是否优秀,而且取决于班子结构是否优化。十指再强不如拳头有力。从调研情况看,现在有些地方的党委班子,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少懂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金融、法律、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干部;有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县、乡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没有形成合理的梯次配备;有的平时对女干部、民族干部培养不够,换届时找不到合适人选;有的班子成员经历、性格、气质等搭配不够合理,影响了班子团结和整体功能。这次换届要重视优化班子结构,从实际出发解决好这些问题,努力使领导班子成员在年龄、经历、专长、性格等方面搭配合理,做到优势互补、增强合力。优化班子结构最重要的是要统筹选配好担任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的同志,使他们成为知识能力相长、经历经验相补、性格气质相容的好搭档。要坚持不同年龄段干部梯次配备,地区统筹把握班子主体年龄结构要求,不能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市委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应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合理比例,县委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应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合理比例,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应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合理比例。既要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又要注意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作用,县、乡都要保留一些50岁以上经验丰富、工作得力的干部。要改善领导班子知识、专业和工作经历结构,注意充实熟悉经济、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要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尤其要注意选拔善于解决复杂矛盾、应对突发事件的干部。要注意选拔优秀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要巩固完善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成果,上次换届没有进行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这次要落实好配备改革要求。已经进行配备改革的,要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三、认真落实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三项关键 举措
市县乡党委换届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是以往换届工作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央《通知》对这次换届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第一,要把发扬民主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换届要形成好报告、选出好班子,都离不开充分发扬民主。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换届《通知》要求,中组部《通知》对在市县乡党委换届中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扩大代表产生过程中的民主。适应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要求,注重推选那些具有较强议事能力和联系群众能力、带头创先争优的党员。推荐和考察代表候选人,要充分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和纪检等有关部门的意见。要改善代表结构,适当提高基层一线代表的比例,注意推荐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中的优秀党员,增强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性。二要推进选举过程中的民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被看重的民主权利。中组部《通知》总结近年来各地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如,选举时,除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外,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适当提高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差额比例,扩大选举人的选择空间;采取组织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书面述职、回答提问等方式,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改进选举方式,提倡乡镇一次选举产生党委委员,有条件的市县也可一次选举产生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等等。各地在换届中要结合实际,积极运用。三要强化议事和决策过程中的民主。代表大会召开前,要广泛征求代表对党委、纪委工作报告的意见;代表大会召开期间,要组织代表认真讨论、审议报告,做好代表提案的受理和答复工作。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议,提交大会审议的党委、纪委工作报告,下一届党委、纪委组成原则,以及大会组织中的重大问题等,应由党委全委会作出决定。要引导党员和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执行党的决议、贯彻党的主张,促进党内民主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要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颁布实施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换届涉及面广、影响大,改革要以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等已有制度、推广成熟改革举措为主,积极稳妥推进。一要改进和完善换届人选提名推荐办法。把好提名推荐关,对选好干部至关重要。要坚持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推荐提名,对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对新提名人选进行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酝酿。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可采取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提名候选人。要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人员的范围,科学分析和运用推荐测评结果,综合考虑岗位需求和干部近年考核评价情况、工作实绩、发展潜力等因素,既尊重民意又不能简单以票取人。要在换届中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现班子成员在全额定向推荐中推荐票未过半数,或在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察确属不宜继续担任原职务的,不再提名。近年来各地在民主提名、公开提名、责任提名等方面有许多有效探索,比如署名推荐、结合 考核确定初始提名人选、提名情况在领导班子内公开等。这些办法在换届中要注意借鉴运用,促进在群众公认、程序规范、权责对称的基础上产生提名人选。二要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实施一年多来,总的效果是好的,换届中要全面运用、加以完善。要重视干部“德’’的考核,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注意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要坚持和完善差额考察、延伸考察、民意考察,增强考察的准确性。要充分运用经常性考察结果,把它与换届考察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全面准确 地评价干部。要按照扩大于部工作信息公开的改革要求,完善考察预告、考察对象公示等制度,增加考察工作透明度。三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推进干部交流是优化班子结构、培养锻炼干部、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途径。换届是推进干部交流的最好时机。近年来各地把扩大交流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大党政正职和关键岗位干部交流力度,对优秀年轻干部实行交流提拔等,效果良好。在这次换届中,要继续坚持并加大交流力度,重点做好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的交流工作。市县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在同一职位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在同一职位任职5年以上的,要根据需要有计划的进行交流。交流干部原则上要干满一届,拟交流担任党委主要领导的干部一般应提前到位,以利于换届选举。要推进上下交流、地方与地方之间交流,注意从国企、高效和科研院所选拔优秀领导人才充实地方党委领导班子。要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有关规定,注意保持班子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的相对稳定,保持本地干部与交流干部的适当比例。第三,要把严肃纪律、保证风清气正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换届风气好坏,直接关系换届的成败,关系选人用人公信度。换届风气不好,对选人用人公信度杀伤力极大,对党的威信破坏性极强。我们要把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硬仗来打,确保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中央及中组部《通知》都对严肃换届纪律提出了明确要求,执行这些纪律必须铁面无私。中央纪委和中组部还要专门下发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通知,各地要坚决贯彻执行,决不让投机钻营者有机可乘,决不让铤而走险者侥幸得逞,决不让触犯法纪者逃脱惩处。一要把“五个一律”作为高压线,对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突击提拔干部等违纪违法行为作出明确界定,广为告知,做到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二要把严格监督贯穿于提名推荐、考察、公示、选举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等四项监 督制度。要派出督查组,对换届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换届风气进行民主测评。要加强巡视监督,把换届情况作为巡视的重点内容。要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反映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三要从快查处、从严问责。对查实的违反换届纪律的人和事,该组织处理的坚决处理,该纪律处分的坚决处分,绝不姑息迁就。对查处不力、换届风气不好的,要追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责任。
搞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加强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要求和部署,准确掌握换届政策,切实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省区市党委要抓紧制定文件,对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换届时间,统筹换届人事安排,统筹安排换届工作与日常工作。市县乡党委要分别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换届方案并指导实施。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加强组织协调,加强工作指导。要及时掌握换届动态,认真分析和研究换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要加强换届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干部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正确对待选举结果。对调整、落选的同志,要及时与他们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关注舆情,防止炒作,为换届创造良好的氛围。做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集中精力、一抓到底,确保圆满完成市县乡党委换届各项任务,为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在全国市县乡党委
换届工作座谈会结束时的讲话(2010年11月3日)沈跃跃
这次全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座谈会就要结束了。今天上午,李源潮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期间,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李源潮同志重要讲话和中组部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精神,进行了热烈讨论,交流了认识,研究了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下面,我受李源潮同志和部务会委托,对会议作个小结。
一、这次会议的主要收获
1、形成了按照中央精神、围绕科学发展做好换届工作的共识。李源潮同志强调,搞好这次换届是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最重要的任务,通过换届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就能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明确了换届工作的目标任务。李源潮同志指出,搞好这次换届关键是要形成一个好报告、选出一个好班子。
3、把握了换届工作的重点和要求。李源潮同志强调,这次换届重点要落实好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等三项举措。进一步落实好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运用到这次换届中,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有力的措施同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作斗争,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保证换届工作有序、健康、平安开展。
4、掌握了换届工作的政策规定。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党内民主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二、对有关政策和问题的说明
1、关于党代会代表的差额比例和基层一线代表比例问题。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少于20%,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的20%。《通知》明确指出,这次换届要改善代表结构,注意推荐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先进模范人物,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应在上次党代表大会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具体比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关于扩大党代表大会选举中的民主问题。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少于10%。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20%。《通知》提出,提倡乡镇不通过预选,一次选举产生党委委员。
3、关于已经开展公推直选试点的乡镇党委选举的问题。《通知》明确,已经开展公推直选试点的乡镇党委,可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委书记、副书记。
4、关于领导班子结构问题。《通知》强调,要统筹把握领导班子中不同年龄层次干部的配备比例,注意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作用,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防止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通知》明确乡镇党委书记要以35岁至50岁的干部为主题。《通知》强调,要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尤其要注意选拔实际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善于解决复杂矛盾的干部。《通知》明确,市县党委领导班子要至少配备1名女干部,注意选拔优秀女干部进入乡镇党委班子。
5、关于巩固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成果问题。《通知》没有对乡镇党委班子职数提出具体要求。《通知》还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党政交叉任职的要求,希望各地从实际出发,加以贯彻落实。
6、关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问题。《通知》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突出科学发展导向和重视基层导向。《通知》提出,坚持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推荐提名,对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对新提名人选进行差额考察。《通知》对完善考察预告、考察对象公示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地要从实地出发,扩大预告、公示范围,丰富公示内容,改进公示方式,努力提高换届中干部工作的透明度。
8、关于严肃纪律、形成风清气正换届环境的问题。《通知》提出了“五个一律”的要求,突出了对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跑官要官、突出提拔、跑风漏气等换届中容易出项的五类问题的重点防治。《通知》提出,把严格监督贯穿于提名推荐、考察、公示、换届选举等各个环节。
第三篇:李源潮在少先队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强少先队思想品德教育
更好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服务
李源潮
中国少年先锋队 61.gqt.org.cn2013年11月11日来源:
今天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4周年纪念日,我们在团中央机关召开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代表和少先队工作者座谈会,学习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研究加强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很有意义。我很多年没有戴着红领巾开会了,今天戴着红领巾和红领巾们一起开会觉得很亲切。刚才大家作了非常好的发言,听了很受鼓舞、很受教育、很感兴趣。孩子们讲得生动活泼,辅导员讲得兴致勃勃,各位少年儿童工作专家包括校长和少先队工作的老同志都讲得很有道理。教育部分管中小学教育的副部长和司长都来了,刚才讲了很好的意见,给了少先队工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大家很受鼓舞。
近年来,全国少先队组织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和总书记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指示,在共青团的带领和教育系统的支持下,加强少先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了“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手拉手”“雏鹰争章”等系列活动;在落实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上、在少先队学科建设上、在少先队活动内容设计上、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上都有所突破。总的来看,全国少先队工作发展势头是好的,全队上下少先队工作者和辅导员们的精气神是高的,教育系统领导对少先队工作是重视和支持的。少先队工作在教育和育人中所作的贡献要充分肯定。
今天参加座谈会的有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的代表,他们是当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不断进步的缩影。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少先队工作的所有意义所在。优秀少先队员是当代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建议很好研究他们成长的道路,总结他们成长为优秀的经验,包括造就他们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努力,引导更多少先队员走他们那样的成长之路。近年来少先队工作的成绩离不开少先队工作者特别是广大辅导员的辛勤和奉献。今天在座的优秀辅导员是全国辅导员的代表,你们从事的是塑造民族未来和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业。你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和聪明才智献给了下一代,献给了祖国,党和人民感谢你们,孩子们一生都不会忘记你们在精神、思想、道德上的指导。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要很好地宣传优秀辅导员的事迹,现在教师越来越受人们尊敬,希望少先队辅导员也成为社会上越来越受人们尊敬的人。
刚才大家讲了很好的经验,也谈到少先队面临的问题。社会在发展,各个方面都遇到新的问题;发展得越快,遇到的问题越多。少先队现在也处在发展、变化、进步、改革的挑战之中。怎样把少先队工作做得更好?要按照党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要求,加强少先队思想品德教育,更好地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很好地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当代少年儿童的特点,贯彻党中央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充分认识少先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预备队
少先队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我们党在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80年代分别提出的三句话,一个叫预备队、一个叫大学校、一个叫儿童群众组织。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他要求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国少先队员像赖宁那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从小做党和人民的好孩子,长大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艰苦奋斗,今天的预备队必将成为明天的生力军。少先队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党的事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永远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总书记今年参加六一活动时对少先队员说,“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我们党对少先队的一贯思想,概括起来就是3条:第一,少先队现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战略预备队;第二,少先队未来是在我们事业发展中担当大业的生力军;第三,少先队要为少先队员从预备队变成生力军做好思想、品德、能力、身心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准备。刚才有位同志讲得好,强国的关键在育人,育人的核心是铸魂,少先队的任务就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育人,为下一代铸魂添翼。这就是少先队组织和少先队工作的战略意义和历史定位。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少先队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育人责任。
充分发挥少先队是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精神素质培养大学校的作用
队章规定,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这是一个方向性的说法,这个学校具体干什么?我认为主要是进行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精神素质培养。少先队的这种教育与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形式不同。学校教育主要是讲授教育和课堂学习,少先队主要是组织教育和自我学习。二者是同样对象、同样目标,但有不同特点,功能是互补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同时期的教育重点是由党与国家的中心工作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时代需要决定的。少先队的思想品德教育或者叫铸魂教育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一是以“五爱”为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基本情感教育。正像刚才有的同志讲,对少年儿童讲“主义”太虚,不好理解,要把它具体化为基本的情感,化成对祖国、对人民、对劳动、对科学、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五爱”实际上是基本价值观教育,或者叫价值观的基础教育。价值观有“主义”成分,更有情感成分,情感是基本价值观的反映,让孩子们从感情上确认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赞成什么、不赞成什么,这不都是最基本的价值观教育吗?
二是以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理想志向教育。这是基本的人生观教育。每个孩子都要长大成人,成人就要有人生观。对孩子怎么讲人生观?现在跟他讲政治信念,他不好懂,也很难树得起来。我觉得可以讲理想志向,就是将来长大要干什么事、做什么样的人。总书记希望少年儿童立志向、有梦想。这里的梦想,我认为就是指理想志向。现在全党全国倡导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少先队要扎实抓好少年儿童的理想志向教育。过去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曾经抓过“小五年计划”“学雷锋”活动,后来搞“学英雄、建丰碑”“学赖宁”“红领巾心向党”“祖国发展我成长”等活动,一直到最近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都是以理想志向教育为核心,引导孩子们从小立志做优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做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贡献者。
三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孩子们的道德品质很大程度体现在行为规范上。少先队是组织集体,在道德养成和行为规范上有集体性优势。社会主义道德最基本的是集体主义,资本主义道德最基本的是个人
主义。集体主义并不否定个人利益的实现,而是强调要实现每个人的利益,不是只实现个别人的利益。少先队要发挥集体性优势,对孩子们进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观的培养教育。
四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社会认知教育。这是基础的世界观教育。社会认知既有课堂认知,还有具体实际的认知,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少先队要引导孩子们积极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准备走入社会,将来做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五是积极向上、勇于创造的心理素质培养。这是基本的革新观教育。革新是人类进步的基本动力。革新源于人的兴趣,源于人的探索,源于人对现状的不满,也源于人的创造心理。过去我们讲革新,主要讲源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但对孩子们来说,最早的革新动力源于探索未知的兴趣、愿望和创造心理。
少先队教育是对人少年儿童时期的一种社会启蒙教育。这一时期留下的思想烙印会影响人一生的基本情感、基本信念和基本心理活动方式。比如通过少先队的爱国教育,启蒙了少先队员对国家的基本情感,将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才可能去牺牲自己、牺牲个人利益。所以,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趁春天播种,当然这种教育一定要以孩子能懂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进行。少先队教育要有实践性,比如通过树立榜样把“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上做好少年”的要求落在具体的榜样身上,落在具体的行为实践上,让孩子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做得有意义。
培养孩子们的创造精神,实际上也为了使孩子们成长得更幸福。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不能只关注他们物质需要的满足,更要关注他们精神世界的发展。幸福是靠自己的奋斗创造出来的。物质匮乏的时候,满足物质需要能给孩子带来幸福。但现在物质生活比较丰富了,特别是城里的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包括手机、电脑等,很难有那种人家没有只我有的满足感。现在孩子的幸福主要来自于精神发展,人家没有的我有,要在精神方面体现出来。人家没做到的事,我通过自主的创造做到了,就会感到很幸福。
尊重少年儿童群众组织的特点放手锻炼少先队骨干的自主活动能力
最早少先队是党的儿童组织,现在少先队是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要让少年儿童自主,这是由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决定的。孩子长到成人,决定性的变化是什么?决定性的变化是自主,包括思想自主、活动自主、情感自主、责任自主。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是少年儿童成长最重要的心理标志。正确的自主精神是人精神素质健康的重要方面。我行我素,在家里不考虑别人,在外面不考虑社会,这不是正确的自主精神。少先队要让孩子们在自主活动中学会怎么看人、怎么处人、怎么帮人、怎么取得别人的支持,培养正确的自主精神。可见,少先队工作不光要研究社会学,还要多研究点心理学。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年儿童是少先队的主人。少先队要大力培养、充分发挥少先队骨干的自主性,积极开展自主活动,促进少年儿童“自主性”成长,提高少年儿童的社会性自主能力。少先队的自主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主管组织。在辅导员指导下,能够自己商量、自己选举、自己管理自己的组织。二是自主搞活动。在辅导员的指导、推动、帮助和支持下,自己搞活动。自己想点子,自己去设计、去介绍、去总结、去创新,孩子们会对这样的活动比较有兴趣。少先队的活力在活动,活动重在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实践能力。少先队的教育和活动要适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一是少先队教育要解孩子们疑惑,让孩子能懂、能理解,在解惑中认识人生和世界。二是少先队活动要给孩子们快乐,让孩子们有兴趣、能喜爱,在快乐中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学校德育教育也是这样的目的,只不
过教育的方式不同。
少先队教育要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
少先队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少年儿童成长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共同对象、共同目标、共同空间,少先队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各有所长、不可替代,前者是自主教育、集体教育、实践活动,后者是教师教育、知识教育、课堂学习,二者应当相辅相成,形成少先队发展依托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用好少先队教育的局面。这不是否定少先队的独立性。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总体布局,进行规划、部署、检查、保障,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督导指导和考核评价。其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部门要围绕教育发展中心任务,主动商量、主动联系、主动争取支持,对教育工作起好配合作用。其三,学校校长书记要领导少先队工作、支持少先队工作,用好少先队教育形式,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其四,学校少先队组织要自觉作为搞好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助手作用。在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时,要符合学校教育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主动关心参加教育教学改革。
全力建设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在整个少先队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辅导员不是少先队的主人,但辅导员是少先队组织的指导者,是少先队教育的老师,是少先队活动的总导演。好的辅导员应该具备3条:一是有热情和责任心,二是有知识、经验和吸引力,三是品德好、在孩子们中有威信。建设好辅导员队伍,要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一要抓配备。上世纪80年代,团中央和国家教委商量,把大队辅导员按教导副主任配备,现在团中央与教育部明确,按不低于学校中层管理人员配备。这个配备不只是安排位子,更重要的是选配人,把符合学校中层水平的或有此素质的人选到大队辅导员岗位上来,给他这个岗位应有的责任、条件,当然也包括待遇。二要抓培训。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各有各的好办法。刚才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跟我讲,现在教师培训要求5年达到360个小时,平均每年72小时,按每天8小时算就是每年要培训9天。培训合格才能注册,这是个硬要求。把大队辅导员的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就有了时间、经费和场地保证,共青团和少工委要用好、组织好。三要抓工作考核。各个学校都在搞绩效考核,要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辅导员现在主要是怕少先队工作进不了绩效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四要抓专业发展,包括职称评定、学科建设等。要很好地落实大队辅导员职称评定。学科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基础,要依靠教育系统,依靠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抓紧把少先队学科研究建立起来。
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关心、支持少先队工作
这是我们党一贯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历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重视少先队工作,始终把培养教育好少年儿童作为全党的一项战略任务。能否把少年儿童培养好、教育好,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全党全社会都要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更加自觉地重视少先队工作,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良好风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为少年儿童多办实事好事;共青团要更好地肩负起全团带队的光荣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少先队建设和发展;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关心和支持少先队工作,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宣传、新闻、出版、影视和文化艺术等部门要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我们要把中央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各方面工作中去。党委要重视少先队工作,政府要解决好政策保障。最近陕西省委专门下发《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对少先队工作加强政策支持和人、财、物保证。这个做法
很好,值得总结和推广。现在教育部对少先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前所未有的,在人、财、时的保证上有重大突破。过去孩子们出去玩家长很高兴,现在家长要送孩子们去读课外班,少先队活动没有时间怎么办?教育系统规定的每周1课时的活动课是重要的保证。把少先队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少先队活动的时间、场地、经费才有保证。共青团要坚持全团带队,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具体领导。团的干部流动很快,很多少工委主任、少年部长没有做过学校少先队工作,要深入学校蹲点,加强调研、加强学习,成为懂专业的内行。我们的大队辅导员、总辅导员都在一线从事少先队工作,如果少工委主任、少年部长不具体了解少先队工作,那就只能是原则领导。党委托共青团领导少先队,共青团对少先队的领导是具体领导,不是原则领导。所以共青团的少工委主任、少年部长要成为少先队工作的专家。共青团要加强对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的研究谋划,联合教育部门抓紧制定少先队工作规划纲要。
新闻传媒对少先队工作的支持很重要。现在很多孩子们是“低头族”,孩子们在网上和手机上,红领巾组织也要到网上和手机上去。宜智同志提出团中央要办好少先队网站,这很好。同时我认为,办有益于少年儿童成长的网站,不光是红领巾自己的事,而应该是全社会的事,因为网络资源在全社会。比如,要培养网上的少年儿童正面偶像,就要有一定的资源、手段,保证能引起少年儿童的共振共鸣。一方面,大的网要干净、有趣、有意义,能够从正面影响少年儿童;另一方面,团和队能够在网上培养自己的力量和阵地。现在未来网点击量进入前500位,这就不容易了。什么时候能进入前50位才好。用好网上资源,可以采取各种办法,比如到中宣部、国家网络管理部门去汇报争取支持,去找李彦宏、马化腾、马云等网络公司老总支持,他们也有小孩,我相信他们也愿意为中国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好事。总之,要努力调动各方面关心支持少先队工作的积极性,为少年儿童成长创造更好环境。
当前,少先队工作发展面临很好的机遇。希望共青团、教育系统和少先队认真贯彻总书记和党中央领导的要求,共同努力把少先队工作做得更好;希望辅导员队伍中出更多少先队名师;希望全国的少先队员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将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篇:李源潮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精神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1日)
李源潮
这次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是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分析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党的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为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下面,我讲6点意见。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落实党管农村工作原则、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我们要深刻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是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我国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中央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982年,适应农村全面推进“大包干”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中央明确提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团结广大群众前进的核心和战斗堡垒”。1990年,针对实行村民自治后乡村治理机制的变化,中央有关部门召开“莱西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确立了以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工作格局。1994年、1997年中央作出部署,用6年时间对后进乡村党支部进行了两轮集中整顿。1999年,中央制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部署开展了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使农民群众得实惠。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改革创新,普遍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探索创造了“支部加协会”、“双培双带”、农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许许多多新经验新办法。30年来,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98抗洪”、抗击非典和今年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等重大事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30年的实践充分说明,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一切工作的基石。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根本、是关键。
第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这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要求统筹城乡党建资源,加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 新格局;二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创新组织设臵,改进活动方式,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三是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求农村基层组织改进领导方式,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四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保持农村和谐稳定,要求农村基层组织提高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等等。与这些新要求相比,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理念、思路、方式、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只有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改革创新,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第三,破解农村党建工作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截止2007年底,全国有乡镇党委3.4万个,村党组织60.9万个,占全国基层党组织总数的17.7%;农村党员3101.8万名,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1.8%。总体上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坚强的,农村党员队伍是有战斗力的。但调研情况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村党支部负责人思想作风差,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公信力;一些党员干部“双带”能力不强,缺乏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意识;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报酬低、保障差、出路窄,队伍不稳、后继乏人;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一些地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债务负担沉重,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不足;有的地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贿选问题严重,宗族势力干扰、操纵选举;一些地方宗教组织、国外非政府组织等势力渗透严重,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干扰农村公共事务,等等。这些有的是长期积累的难题,有的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后产生的新问题,有的是农村对外开放后出现的新情况。如果不认真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消弱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切实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二、下大力气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选准一个人,就能带好一班人,致富一个村。这些年,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把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明显成 效。但是,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能力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严格地而不是松软地把这支队伍配好、带好、管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最关键的骨干力量。
第一,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村干部合格人选不多,村党支部书记难选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创新党支部书记培养选拔机制上下功夫。一要扩宽选人视野。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既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又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提前离岗干部职工回村任职创业,同时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择拟任人选等途径,打破本村人当本村“官”的传统模式,不断挖掘村党支部书记的源头活水。二要完善“两推一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等 方式,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办法,把“双带”能力强、办事公道、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提高选用村党支部书记的公信度。三要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的培养。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更多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能力。要认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加强跟踪培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特别优秀的苗子要重点培养。要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贫困村、工作薄弱村任职,在基层一线锻炼成长。
第二,落实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现在,许多村党支部书记对此还比较陌生,不懂不会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素质和能力。一要认真制定、落实培训计划。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要把村党支部书记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制定村党支部书记培训计划,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确保所有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党委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二要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关键要实际、实用,有实效。要重点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村党支部书记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要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组织党支部书记到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今冬明春,各地要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委员普遍轮训一遍。三要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市、县党校主阵地作用,运用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广校等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和资源,加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探索建设专门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要有计划地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历教育,提升文化层次。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加快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第三,推广“一定三有”经验,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保障激励机制。目前一些地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不稳、动力不足、后继乏人,一个重要原因是村干部报酬待遇低,缺乏有效的激励保障。近年来,河北等地创造了“定权责立规范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部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一定三有”办法,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胡 锦涛同志指出,对基层干部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广“一定三有”等经验和办法。一要保证合理经济待遇。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评价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村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奖励制度。二要强化保障措施。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0年底前为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从根本上解决退有所养问题。对正常离任但没有享受养老保险的村党支部书记,也要根据任职年限和贡献,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要注重生活关爱,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体检。有条件的地方,对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大病医疗等保险,可以给予一定补贴。三要拓展发展空间。加大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
第四,强化管理监督机制,确保村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职责。建设一支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必须贯彻从严治党方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各地 要按照落实待遇与强化责任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村党支部书记监督管理制度。一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实际,确定村党支部书记任期目标和目标,并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完善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办法,准确评价履职情况,严格兑现奖惩。二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要向乡镇党委、向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述职,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评议。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三要建立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作风差、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县委组织部要切实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把村党支部书记登记造册,调整村党支部书记要报县委组织部备案。要制定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实绩考核、民主评议办法,督促乡镇党委组织实施,并把实绩考核、民主评议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备案。要组织开展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把村党支部书记的待遇保障落到实处,使村党支部书记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
三、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快速推进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许多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总的看,这些探索都还是初步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根据十七大精神,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这一要求,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第一,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理念。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首先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破城乡分割、自成一体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自觉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把城乡党建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谋划。要增强统筹城乡党建资源意识,从领导体制、组织设臵、活动方式、干部选配、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党建工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同时注意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要充分认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分布实施,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第二,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现在,农民工在产业和地区间转移流动日益频繁。2007年底,全国有农民工2亿多人,约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57.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52%,农民工中有党员131万多名,约占全国流动党员总数的62.4%。农民工队伍主要由青壮年组成,是农民中综合素质比较高的群体,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党员是团结凝聚农民工队伍的重要力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管理教育,把广大农民工凝聚在党的周围,是当前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一项迫切任务。一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党员服务中心(站、点)等工作平台,形成城乡互通、全国联网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城乡一体、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今冬明春,各地要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底。二要在农民工集体外出、务工地点相对固定、条件具备的地方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让流动党员站出来,亮身份、起作用、树形象。要探索建立在农民工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的新机制,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三要引导城乡基层党组织共同做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维 权保障等工作,帮助农民工解决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实际问题,增强党组织对农民工的凝聚力。四要注重发挥返乡农民工党员的作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一些外向型企业经营出现困难,许多农民工返回家乡。城乡基层党组织要注意研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工党员的作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工作。要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党员在本乡本村带头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
第三,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是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实现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按需对接、接对共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一要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带活动。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党组织的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有计划、有组织地与乡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二要深入开展农村经验进城区、城区经验进乡村活动,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三要深入开展城市党员“进农家、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帮助工作。中组部将会同有关部委开展“百部联百县”活动,选择100个左右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每县选择1—2个后进薄弱乡镇,从中央机关选派干部联县驻乡、定点帮扶。同时,指导各区市开展“百城带百乡”、机关干部驻村帮扶等活动。
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骨干带头作用
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部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时,又强调要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这一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党员、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把它和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明年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全面推开。
第一,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确定创先争优的目标要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融入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只有这样,创先争优活动才能增强针对性,富有实效性,彰显先进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才能创有方向、争有标准。创建先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五 个好”为目标:一是领导班子好。党组织领导班子能够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好。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各项制度完善,工作运行规范,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团结一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协调。四是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五是农民群众反映好。农村基层干部尊重农民,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充分肯定,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争做农村优秀党员、干部,要以“五带头”为标准。一是带头跟党走。自觉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模范执行党组织决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强,在关键时刻旗臶鲜明、立场坚定。二是带头发展致富。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为群众提供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支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主动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特别是协助组织做好帮扶困难群众的工作。四是带头维护和谐稳定。积极协调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主动调解矛盾纠纷,消除不稳定、不和谐 因素。五是带头弘扬新风正气。讲文明、讲科学、讲道德,自觉遵纪守法。坚决抵制封建迷信和黄赌毒,勇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坚决抵制宗族、宗教势力和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干扰和非法渗透。
第二,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建设农村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指挥部和战斗队。县委是农村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一线指挥部,乡村两级党组织是战斗队。三级联创活动规范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争创先进的具体目标和工作内容,实现了农村党的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紧密结合。多年来,各地坚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重要载体,整体推进,常抓不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针对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丰富“五个好”的内容,赋予三级联创活动新的内涵。要加强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着眼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把熟悉和热爱农业农村工作、对农民有感情、塌实肯干的人选进县乡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好配强主要负责人。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创新三级联创活动的形式,扩大三级联创活动的覆盖面。县委在不断深化自身创建活动的同时,要着力抓好乡镇党委、涉农部门和村党支部的创建活动,强化对他们的考核,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要一手抓先进党组织的创建,一手抓后进党组织的整顿,建 立经常性的发现、整顿软弱涣散乡村党组织工作机制,采取领导干部蹲点、选派工作队、调整领导班子等措施进行整顿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要严密防范和坚决制止宗教、宗族势力以及国外非政府组织干扰农村公共事务、渗透基层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第三,认真落实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各项措施。要确保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有序推进、不断深入,必须有具体有效的抓手和载体。一要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紧紧围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目标要求,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摸清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基本状况,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开展活动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二要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从农村特点出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把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党员自愿服务者等纳入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县、乡、村联创联动的机制和办法,使活动的主题更鲜明、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效果更明显。三要加强对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评比表彰。各地要研究制定对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进行考核、评比和表彰的具体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要及时进行表彰,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表彰对象的推荐评比要充分发扬 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把推荐和评比先进典型的过程,作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的过程,努力形成评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生动局面。
五、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计活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建等各个方面。实现这些目标,关键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农民群众团结奋斗。这就需要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创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思路、形式和载体,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
第一,优化组织设置,改进活动方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农业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改革创新党组织的设臵方式、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引领功能,才能更好地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一要灵活设臵党的基层组织。适应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的需要,打破按行政区域和单 位部门设臵党组织的单一模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等模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要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进一步找准党建工作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结合点,把党组织活动与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扩大党组织活动的开放性,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实现党群互动;充分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新的党建工作平台,拓展党组织活动空间。要重视发挥党小组的作用,把党组织的活动从行政村延伸到自然村,激活农村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让所有党员都能参加党的活动。三要改进党组织领导方式。进一步改变重管理轻服务、命令多协商少的领导方式,寓领导于服务之中,寓领导于示范之中,寓领导于协调之中。要通过领办、创办、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社会服务组织等,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联结起来,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起来。要从政策指导、资金支持、项目引进、信息咨询、科技推广等方面为有创业能力的农村党员提供帮助,鼓励和引导他们带领农民共同致富。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善于运用民主协商的办法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农 村和谐稳定。
第二,探索扩大农村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扩大农村党内基层民主,是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这些年,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由收费收税引起的干群矛盾基本消失,但在一些地方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仍然紧张,一些党员干部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开,不能维护甚至侵害普通党员和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一要完善农村党组织的民主决策机制。推行党员议事会、村情民意恳谈会等方式方法,党组织决定重大事项前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二要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选举制度,完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办法。三要推进农村基层党务公开。明确党务公开内容,提高党务公开质量,实现党务公开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四要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要切实加强对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领导和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政策要求,认真 总结历届换届时的经验教训,正确引导,严格把握,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要坚决整治贿选和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把持选举的问题,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发展。要指导和支持村党支部加强对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和乡镇企业工会的领导,支持它们按照法律程序和规章开展工作,形成村级工作合力。
第三,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全面提高党员素质,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这些年来,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党的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够。缺乏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等问题,在农村党员队伍中依然存在,有的还很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积极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一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在全党展开,明年上半年推到市县机关,下半年推到乡村。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深入调研,早作准备,找准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实际效果制定实施方案、设计实践载体。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尤其是乡村党员干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加强党性修养,改进思想作风,提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二要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确保到2010年实现全国乡村网络基本覆盖。一方面,要加快站点建设,提高建设质量,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入户工程”。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用为本,整合教育资源,加强软件建设,搭建互动平台,培养高度负责、相对稳定的管理员队伍,提高站点的实际使用率。要通过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培训方式,组织农村党员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使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三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近年来,中央采取的下拨党费救灾、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对老党员进行补贴等重要举措,受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普遍欢迎。下一步,要继续探索完善党内激 励、关怀、帮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要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为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创造条件;探索建立党员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农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建立健全农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党员谈心谈话制度,沟通思想,疏导情绪,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六、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多年的实践说明,凡是农村基层组织健全、有战斗力的地方,都是各级党委认真履行管党责任、常抓不懈的结果;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群干群矛盾突出,甚至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究其原因,都与那里的党委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组织部门抓得不得力直接有关。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管党意识,各级组织部门要切实改变重干部工作、轻组织建设的现象,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和指导,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第一,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和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 意见》,对省、市、县各级党委和相关部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省、市委要制定工作规划,统筹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抓好典型示范,搞好激励表彰,加强督促检查和宏观指导。要坚持完善省、市委领导干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县委处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真正摆上县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目标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抓好组织实施。县委常委会每年都要专题研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明确工作目标,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县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要把农村基层的党建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县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要抓好责任分解和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第二,强化考核评价和结果运用。中组部研究制定的关于促进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的“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已经把党建实绩的考核纳入其中,目前正在部分省区市试行。各地要结合实际,进行细化和落实,增加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绩的权重。要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领导班子工作实绩、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扬;对思想不重视、工作 不得力的,要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第三,建立投入保障机制。解决好有人办事、有钱办事问题,一直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两个重点。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解决有人办事问题;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是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不足的矛盾突出起来,加之一些乡村历史债务沉重,导致正常运转困难。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具体实施办法,把经费保障落到实处。要按照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财政配套、党费适当补助的办法,进一步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确保到2010年底覆盖全部行政村。农村基层组织要克服等、靠、要思想,采取发展集体经济等措施,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第四,积极营造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总结推广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先 进典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切实改变目前好的典型不少但面上推广不够、工作要求不少但实际落实不够等问题。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特别要宣传长期在农村一线艰苦环境中埋头苦干、务实创新、默默奉献的优秀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五篇:李源潮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为贯彻落实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1日)
李 源 潮
这次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是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分析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党的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为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下面,我讲6点意见。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落实党管农村工作原则、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我们要深刻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认识以改革创新精
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是 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我国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中央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982年,适应农村全面推行“大包干”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中央明确提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团结广大群众前进的核心和战斗堡垒”。1990年,针对实行村民自治后乡村治理机制的变化,中央有关部门召开“莱西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确立了以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工作格局。1994年、1997年中央作出部署,用6年时间对后进乡村党支部进行了两轮集中整顿。1999年,中央制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部署开展了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使农民群众得实惠。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普遍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探索创造了“支部加协会”、“双培双带”、农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许许多多新经验新办法。30年来,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和
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98抗洪”、抗击非典和今年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等重大事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30年的实践充分说明,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一切工作的基石。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根本、是关键。
第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这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求统筹城乡党建资源,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二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创新组织设置,改进活动方式,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三是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求农村基层组织改进领导方式,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农村基层民主;四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保持农村和谐稳定,要求农村基层组织提高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等等。与这些新要求相比,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理念、思路、方式、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只有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改革创新,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第三,破解农村党建工作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截至 2007年底,全国有乡镇党委3.4万个,村党组织60.9万个,占全国基层党组织总数的17.7%;农村党员3101.8万名,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1.8%。总体上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坚强的,农村党员队伍是有战斗力的。但调研情况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村党支部负责人思想作风差,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公信力;一些党员干部“双带”能力不强,缺乏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意识;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报酬低、保障差、出路窄,队伍不稳、后继乏人;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一些地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债务负担沉重,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不足;
有的地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贿选问题严重,宗族势力干扰、操纵选举;一些地方宗教组织、国外非政府组织等势力渗透严重,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干扰农村公共事务,等等。这些有的是长期积累的难题,有的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化产生的新问题,有的是农村对外开放后出现的新情况。如果不认真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削弱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切实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二、下大气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选准一个人,就能带好一班人,致富一个村。这些年,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把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能力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严格
地而不是松软地把这支队伍配好、带好、管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最关键的骨干力量。
第一,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村干部合格人选不多,村党支部书记难选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创新村党支部书记培养选拔机制上下功夫。一要拓宽选人视野。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既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又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提前离岗干部职工回村任职创业,同时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择拟任人选等途径,打破本村人当本村“官”的传统模式,不断挖掘村党支部书记的源头活水。二要完善“两推一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等方式,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办法,把“双带”能力强、办事公道、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提高选用村党支部书记的公信度。三要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的培养。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更多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能力。要认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加强跟踪培
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特别优秀的苗子要重点培养。要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贫困村、工作薄弱村任职,在基层一线锻炼成长。
第二,落实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现在,许多村党支部书记对此还比较陌生,不懂不会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素质和能力。一要认真制定、落实培训计划。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要把村党支部书记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制定村党支部书记培训计划,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确保所有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党委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二要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关键要实际、实用,有实效。要重点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村党支部书记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要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今冬明春,各地要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委员普遍轮训一遍。三要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市、县党校主阵地作用,运用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广校等各种
教育培训机构和资源,加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探索建设专门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要有计划地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历教育,提升文化层次。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加快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第三,推广“一定三有”经验,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保障激励机制。目前一些地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不稳、动力不足、后继乏人,一个重要原因是村干部报酬待遇低,缺乏有效的激励保障。近年来,河北等地创造了以“定权责立规范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千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一定三有”办法,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胡锦涛同志指出,对基层干部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广“一定三有”等经验和办法。一要保证合理经济待遇。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村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奖励制度。二要强化保障措施。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0年底前为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从根本上解决退有所养问题。对正常离任但没有享受养老保险的村党支部书记,也要根据任职年限和贡献,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要注重生活关
爱,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体检。有条件的地方,对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大病医疗等保险,可以给予一定补贴。三要拓展发展空间。加大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
第四,强化管理监督机制,确保村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职责。建设一支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必须贯彻从严治党方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各地要按照落实待遇与强化责任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村党支部书记监督管理制度。一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实际,确定村党支部书记任期目标和目标,并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完善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办法,准确评价履职情况,严格兑现奖惩。二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要向乡镇党委、向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述职,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评议。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三要建立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
况差、作风差、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县委组织部要切实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把村党支部书记登记造册,调整村党支部书记要报县委组织部备案。要制定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实绩考核、民主评议办法,督促乡镇党委组织实施,并把实绩考核、民主评议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备案。要组织开展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把村党支部书记的待遇保障落到实处,使村党支部书记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
三、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快速推进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许多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总的看,这些探索都还是初步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根据十七大精神,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这一要求;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第一,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理念。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首先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破城乡分割、自成一体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自觉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把城乡党建作为一个
整体来思考和谋划。要增强统筹城乡党建资源意识,从领导体制、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干部配备、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党建工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同时注意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要充分认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第二,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现在,农民工在产业和地区间转移流动日益频繁。2007年底,全国有农民工2亿多人,约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57.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52%,农民工中有党员131万多名,约占全国流动党员总数的62.4%。农民工队伍主要由青壮年组成,是农民中综合素质比较高的群体,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党员是团结凝聚农民工队伍的重要力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把广大农民工凝聚在党的周围,是当前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一项迫切任务。一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党员服务中心(站、点)等工作平台,形成城乡互通、全国联网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城乡一体、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 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今冬明春,各地要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底。二要在农民工集体外出、务工地点相对固定、条件具备的地方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让流动党员站出来,亮身份、起作用、树形象。要探索建立在农民工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的新机制,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三要引导城乡基层党组织共同做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维权保障等工作,帮助农民工解决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实际问题:增强党组织对农民工的凝聚力。四要注意发挥返乡农民工党员的作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一些外向型企业经营出现困难,许多农民,工返回家乡。城乡基层党组织要注意研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工党员的作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工作。要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党员在本乡本村带头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
第三,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是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实现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按需对接、结对共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一要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带活动。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党政机关、企事
业单位和学校党组织的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有计划、有组织地与乡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二要深入开展农村经验进城区、城区经验进乡村活动,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三要深入开展城市党员“进农家、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帮助工作。中组部将会同有关部委开展“百部联百县”活动,选择100个左右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每县选择1—2个后进薄弱乡镇,从中央机关选派干部联县驻乡、定点帮扶。同时,指导各省区市开展“百城带百乡”、机关干部驻村帮扶等活动。
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骨干带头作用
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部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时,又强调要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这一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党员、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把它和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明年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全面推开。
第一,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确定创先争优的
目标要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融入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只有这样,创先争优活动才能增强针对性,富有实效性,彰显先进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才能创有方向、争有标准。创建先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五个好”为标准。一是领导班子好。党组织领导班子能够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好。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各项制度完善,工作运行规范,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团结一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协调。四是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五是农民群众反映好。农村基层干部尊重农民,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肯定,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争做农村优秀党员、干部,要以“五带头”为标准。一是带头跟党走。自觉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模范执行党组织决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强,在关键时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二是带头发展致富。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为群众提供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支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主动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特别是协助组织做好帮扶困难群众的工作。四是带头维护和谐稳定。积极协调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主动调解矛盾纠纷,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五是带头弘扬新风正气。讲文明、讲科学、讲道德,自觉遵纪守法。坚决抵制封建迷信和黄赌毒,勇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坚决抵制宗族、宗教势力和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干扰和非法渗透。
第二,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建设农村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指挥部和战斗队。县委是农村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一线指挥部,乡村两级党组织是战斗队。三级联创活动规范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争创先进的具体目标和工作内容,实现了农村党的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紧密结合。多年来,各地坚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重要载体,整体推进,常抓不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针对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丰富“五个好”的内容,赋予三级联创活动新的内涵。要加强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着眼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把熟悉和热爱农业农村工作、对农民有感情、踏实肯干的人选进县乡党政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好配强主要负责人。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创新三级联创的形式,扩大三级联创活动的覆盖面。县委在不断深化自身创建活动的同时,要着力抓好乡镇党委、涉农部门和村党支部的创建活动,强化对他们的考核,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要一手抓先进党组织的创建,一手抓后进党组织的整顿,建立经常性的发现、整顿软弱涣散乡村党组织工作机制,采取领导干部蹲点、选派工作队、调整领导班子等措施进行整顿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要严密防范和坚决制止宗教、宗族势力以及国外非政府组织干扰农村公共事务、渗透基层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第三,认真落实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各项措施。要确保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有序推进、不断深入,必须有具体有效的抓手和载体。一要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紧紧围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目标要求,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摸清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基本状况,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开展活动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二要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从农村特点出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把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党员志愿服务者等纳入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县、乡、村联创联动的机制和办法,使活动的主题更鲜明、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效果更明显。三要加强对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评比表彰。各地要研究制定对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进行考核、评比和表彰的具体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要及时进行表彰,大力宣传他们的典
型事迹。表彰对象的推荐评比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把推荐和评比先进典型的过程,作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的过程,努力形成评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生动局面。
五、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建等各个方面。实现这些目标,关键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农民群众团结奋斗。这就需要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创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思路、形式和载体,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
第一,优化组织设置,改进活动方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农业经营方式的深刻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改革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引领功能,才能更好地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一要灵活设置党的基层组织。适应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的需要,打破按行政区域和单位部门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推
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等模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要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进一步找准党建工作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结合点,把党组织活动与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扩大党组织活动的开放性,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实现党群互动;充分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新的党建工作平台,拓展党组织活动空间。要重视发挥党小组的作用,把党组织的活动从行政村延伸到自然村,激活农村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让所有党员都能参加党的活动。三要改进党组织领导方式。进一步改变重管理轻服务、命令多协商少的领导方式,寓领导于服务之中,寓领导于示范之中,寓领导于协调之中。要通过领办、创办、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社会服务组织等,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联结起来,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起来。要从政策指导、资金支持、项目引进、信息咨询、科技推广等方面为有创业能力的农村党员提供帮助,鼓励和引导他们带领农民共同致富。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善于运用民主协商的办法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第二,探索扩大农村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扩大
农村党内基层民主,是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这些年,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由收费收税引起的干群矛盾基本消失,但在一些地方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仍然紧张,一些党员干部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开,不能维护甚至侵害普通党员和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一要完善农村党组织的民主决策机制。推行党员议事会、村情民意恳谈会等方式方法,党组织决定重大事项前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二要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选举制度,完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办法。三要推进农村基层党务公开。明确党务公开内容,提高党务公开质量,实现党务公开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四要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要切实加强对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领导和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政策要求,认真总结历届换届时的经验教训,正确引导,严格把握,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要坚决整治贿选和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把持选举等问题,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发展。要指导和支持村党支部加强对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和乡镇
企业工会组织的领导,支持它们按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形成村级工作合力。
第三,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全面提高党员素质,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这些年来,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党的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够,缺乏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等问题,在农村党员队伍中依然存在,有的还很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积极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一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在全党展开,明年上半年推到市县机关,下半年推到乡村。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深入调研,早作准备,找准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实际效果制定实施方案、设计实践载体。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尤其是乡村党员干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转
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加强党性修养,改进思想作风,提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二要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确保到2010年实现全国乡村网络基本覆盖。一方面,要加快站点建设,提高建设质量,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入户工程”。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用为本,整合教学资源,加强软件建设,搭建互动平台,培养高度负责、相对稳定的管理员队伍,提高站点的实际使用率。要通过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培训方式,组织农村党员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使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三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近年来,中央采取的下拨党费救灾、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对老党员进行补贴等重要举措,受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普遍欢迎。下一步,要继续探索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要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为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创造条件;探索建立党员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农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建立健全农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党员谈心谈话制度,沟通思想,疏导情绪,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六、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
任务落到实处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多年的实践说明,凡是农村基层组织健全、有战斗力的地方,都是各级党委认真履行管党责任、常抓不懈的结果;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群干群矛盾突出,甚至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究其原因,都与那里的党委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组织部门抓得不力直接有关。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管党意识,各级组织部门要切实改变重干部工作、轻组织建设的现象,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和指导,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第一,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和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对省、市、县各级党委和相关部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省、市委要制定工作规划,统筹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抓好典型示范,搞好激励表彰,加强督促检查和宏观指导。要坚持完善省、市委领导干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县委处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真正摆上县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目标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抓好组织实施。县委常委会每年都要专题研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明确工作目标,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县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县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要抓好责任分解和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第二,强化考核评价和结果运用。中组部研究制定的关于促进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的“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已经把党建实绩的考核纳入其中,目前正在部分省区市试行。各地要结合实际,进行细化和落实,增加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绩的权重。要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领导班子工作实绩、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扬;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要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第三,建立投入保障机制。解决好有人办事、有钱办事问题,一直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两个重点。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解决有人办事问题;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是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不足的矛盾突出起来,加之一些乡村历史债务沉重,导致正常运转困难。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通过财政
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具体实施办法,把经费保障落到实处。要按照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财政配套、党费适当补助的办法,进一步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确保到2010年底覆盖全部行政村。农村基层组织要克服等、靠、要思想,采取发展集体经济等措施,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第四,积极营造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总结推广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切实改变目前好的典型不少但面上推广不够、工作要求不少但实际落实不够等问题。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特别要宣传长期在农村一线艰苦环境中埋头苦干、务实创新、默默奉献的优秀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