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黔府发〔2006〕41号)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府发〔2006〕41号 【发布日期】2006-11-28 【生效日期】2006-11-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
(黔府发〔2006〕41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充分发挥气象的基础性、现实性和前瞻性作用,更好地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结合实际,就进一步加快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特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省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干旱、冰雹、暴雨洪涝、凝冻、秋风等气象灾害以及暴雨、干旱等引起的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都造成了极大影响,在全省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气象灾害占85%以上。我省气候资源丰富,空中云水资源、风能、太阳能、农业与生态气候资源等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加快气象事业发展,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合理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空中云水资源等气象资源,对于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和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发展要求,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和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加大气象现代化能力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对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安全的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奋斗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气象观测站点间距达到10―15公里,建成覆盖全省的高炮、火箭和飞机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体系,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粮食产量预报准确率和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平均水平。
三、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一)加快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要把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一安排,加快气象卫星接收、风廓线仪、雷电、GPS/MET大气水汽测量、大气成分与生态监测、高速公路大雾、城市气象等监测系统建设。在全省9个市、州、地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或预警雷达,建成地级城市气象监测网络以及省、市移动应急气象台,完成县级雷电监测站、干旱监测站和移动雷达站及乡(镇)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在全省重点加强中小尺度区域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高区域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二)建立气象科技创新平台。按照开放、合作、创新的要求,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将气象科技发展纳入科技发展规划,以山地气候灾害性天气为研究重点,加快贵州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和贵州人工防雹增雨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增强气象科研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技术研究,深入开展干旱、冰雹、局地洪涝、低温等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气象观测、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大气成分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研究,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
(三)建设气象自然灾害预防信息平台。气象部门负责气象灾害监测、信息收集和共享工作,省、地两级分别引进能满足气象资料快速处理的高性能计算机,建设宽带信息传输网络,提高气象灾害信息的存储和计算处理能力以及信息传输速度,实现资源和信息的高度共享。各部门、单位要充分利用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提供雨情、旱情、森林火险、地质险情、植物病虫害、环境污染、流行疫情等与气象有关的监测信息,并按照各自职责相互及时通报预报、预警信息。
(四)建立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各地政府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由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把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建设贵州省气象应急响应指挥中心,建立局地暴雨、交通气象、城市气象、卫星遥感等预报监测平台,提高气象预报预警水平。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灾害信息收集、调查和灾害防御效果评估,开展气象及相关灾害风险评估,增强对农业林业植物病虫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和有毒有害气体、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
(五)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各地政府要把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和完善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拓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声讯、电子显示屏、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迅速传播气象预报警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时效性,扩大气象信息公众覆盖面,做到气象信息进政府、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各种媒体、通信运营企业要积极配合各级气象部门做好气象信息的发布工作,遇有重大灾害性天气时,要及时无偿地向公众传播和滚动播出预报警报信息。通信运营企业要协助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不断拓宽利用手机短信开展防灾减灾的服务面。
(六)抓好气象人才队伍建设。转换用人机制,积极推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制定气象人才培养规划,加大气象人才培养和引进投入力度。加强气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培训能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科技教育,提高气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四、发挥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保障作用
(一)做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警报,开展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认真组织气候监测、分析、评估,及时发布气候公报和信息。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与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各级气象部门要切实履行雷电灾害的社会管理职能,加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研究,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二)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利用人工增雨增加水库蓄水,提高我省水资源利用和抗旱能力。建设省地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建立省地重点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形成省级飞机作业、县火箭和高炮作业的空中水资源开发体系。加强人工防雹工作,预防和减轻冰雹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积极探索和开展利用人工增雨扑灭森林火灾以及应对高温、严重空气污染等突发事件的作业机制和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人工消雨(雾)作业试验。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效益评估。健全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
(三)科学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气象部门要负责组建风能、太阳能观测网,做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普查、精查工作,为制定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大型风电场勘察、选址提供技术支持。各级气象部门要建立风电预报系统,为风电场的安全运行、合理调度提供气象保障。
(四)强化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分析,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粮食产量预报业务,逐步建立粮食安全气象保障和畜牧气象业务服务系统。要做好农作物气候适宜性、新品种引进种植试验和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划研究,引导农民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制作发布乡(镇)天气预报,使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及时传递到农户手中,提高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加强贵州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建设,提升和改造省、地、县、乡、村网络基础设施,提高网络覆盖面和信息传输能力,为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信息服务。
(五)做好交通、旅游等专业气象服务。气象、交通等部门要加强联合与协作,建立公路、水路交通气象监测网络,制作和发布交通气象预报,开展凝冻、大雾、大雪等的预警服务。做好交通工程建设的气象环境评估、建设方案可行性论证,为项目开工、建设提供气象保障服务。重点旅游区建立生态气象观测站,开展风景区气象预报和气候论证,为旅游开发提供科技支撑。建立城市、旅游、健康气象服务体系,增强气象为各行各业的服务能力。
(六)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要依法组织对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建设工程、重大区域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和减少重要设施遭受气象灾害、气候环境变化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确保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五、建立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地方气象法规体系。加快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地方法规建设,健全地方配套法规体系;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气象行为;加强气象业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完善气象标准体系,规范气象及与气象有关的活动;严格禁止非法从事气象探测活动;加强气象法规宣传,增强全民气象法律意识;各级气象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向公众传播、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增强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引导、鼓励、支持青少年积极开展气象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二)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对气象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支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气象防灾减灾适用工程、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气象部门职工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工作。
(三)加强统筹规划与管理。要统筹编制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重要气象设施、气象台站建设与布局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气象行业管理,减少重复建设,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将各部门自建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全省统一的气象观测网络总体布局,推进气象资源有效共享,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总体效益。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气象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根据国家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结合实际,抓紧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推进我省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省气象局要按照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任务,进一步细化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年度要求,并加强督促检查。
贵州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黔府发〔2009〕7号)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府发〔2009〕7号 【发布日期】2009-03-20 【生效日期】2009-03-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黔府发〔2009〕7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林地保护管理工作,实现我省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现将加强林地保护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地保护管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扎实推进,我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优势进一步显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但我省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特别是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占用征用林地的情况增多,对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林地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充分认识加强林地资源保护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意义,增强林地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林地资源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提高节约和保护林地资源意识,规范林地资源利用行为,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保护林地放在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和完善林地资源保护任期目标责任制。把森林资源是否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是否稳步改善等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落实责任。
二、切实加强管理,严格规范占用征用林地行为
(一)加强占用征用林地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对占用征用林地实行定额管理制度。国家下达的占用征用林地定额,必须严格执行。勘查、采矿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信、建筑等各项建设工程,有建设用地可以利用的,应当充分利用,尽量不占林地;确需占用征用林地的,应当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少占林地,尽量避免占用征用现有的乔木林地、竹林地、国家重点公益林和古树、大树、珍稀野生植物群落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建立和完善占用征用林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预审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涉及占用征用林地的,项目业主单位应当就项目选址征求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选址未征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预审同意的,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核准或批准项目建设。建设项目拟占用征用林地面积较大的,建设项目业主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森林资源调查设计单位调查编制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进行评审。具体办法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二)加强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和监管。
各类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征用林地的,按规定向林地所在地的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林地申请和相关材料;项目占用征用林地涉及两个以上县(市、区)的,要分别向林地所在地涉及的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林地申请和相关材料,经具有法定审核权限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规定标准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征用林地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和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征用林地的,建设单位要根据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一次申请,办理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严禁为规避法定审核审批权限,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分拆报批。分期建设的项目,可以根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方案分期申请使用林地、分期办理占用征用林地有关审核审批手续。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监管。对已依法办理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的,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地点、范围和面积进行拨交,跟踪检查用地过程,防止超审批面积占地、擅自变更地点等非法使用林地行为。需要采伐被占用征用林地上林木的,在取得林地使用手续后,必须按规定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涉及到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大树、名木的,按批准的处置方案执行。
各地在调整城市发展规划时,需要将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林地纳入相应的城市发展规划范围的,原则上不能改变林地的用途、林场性质。要坚决防止借调整城市发展规划之机,随意肢解分割甚至将国有林场大量林业用地规划为非林业建设用地。禁止将林地开垦为耕地,违法开垦的必须退耕还林。
(三)加强对采石、采砂、取土使用林地的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采石、采砂、取土场的清理整治工作。在下列地域林地内禁止开设采石、采砂、取土场:1.大江、大河两侧和大中型水库及其他重点水源区周围第一重山脊内;2.高速(高等级)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等交通干线两旁可视范围内;3.城镇和居民密集区周围可视范围内;4.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城市公园、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域内;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其它禁采区域内。
县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林业、环保、旅游等相关部门,在兼顾生态、环境、景观、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对砂石料、土料的需要,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科学合理编制砂石、土料开采规划。规划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各主管部门必须严格依照实施。凡不符合规划的,林业、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林地、土地的审核审批手续。各项工程建设均应在规划的开采地点和范围内开采砂石,因对土质、石质有特殊需要的,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独立的开采点,但应在工程结束后及时进行封闭并造林绿化。对规划前已在规划开采区域外取得相关许可开采的砂石、土料场,要采取适当措施调整迁建到规划开采的区域内。
三、稳定和维护林地权属,保障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稳定林地权属工作,依法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以平调、无偿划拔等方式改变集体林地或国有苗圃、树木园、植物园、种子园等场圃林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对林地权属明确并已核发全国统一制式林权证书的,要切实维护林权证书的法律效力;对权属明确但尚未核发林权证的,要尽快核发;对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要抓紧调处明晰。对已经验收合格的退耕还林地,在颁发林权证书工作基础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相应的地块进行变更或注销登记,将退耕还林地依法纳入林地管理,以维护林权的稳定和退耕农户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农村林地流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坚决防止在流转过程中发生乱砍滥伐、改变林地用途、改变公益林性质和集体森林资源资产流失等现象。各类国有林地资源在国家没有出台流转办法前,一律不准流转。
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时,涉及到林地的,要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把占用征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和各项补偿补助费足额列入投资预算。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建设项目业主足额兑现有关补偿补助费用,使林地、林木权利人依法得到应有的补偿。各类建设项目临时占用林地的,占用期满后,项目业主单位应当及时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并交还原林地权利人,对于逾期不归还的,应当按照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坚决予以查处,保护好被占用林地权利人的根本利益。被占用征用林地上林木的所有权不变,采伐的林木归被占用征用林地的林木所有权人,用地单位需要留用的,应当与林木所有权人另行协商。
四、加大执法和队伍建设力度,严厉打击毁林占地行为
要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将基层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其依法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同时,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林地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业务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林地管理执法队伍。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加大对破坏林地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少批多占、不批也占林地的乱占滥用行为,擅自减免、截留、挪用占用征用林地补偿补助费和森林植被恢复费的行为,非法采伐占用征用林地内林木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查处。对违法占用林地造成森林植被破坏的,要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责令非法占用者限期恢复森林植被。要建立和推行破坏森林资源重大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对久拖不决的重大典型案件,要限期办结;对因玩忽职守,致使本辖区发生重大毁坏林地、非法采伐林木等案件,或对案件查处不及时,对上级通报、督办的案件不按期查结,造成森林资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贵州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三月二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意见(黔府发〔2008〕3号)(写写帮推荐)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府发〔2008〕3号 【发布日期】2008-01-04 【生效日期】2008-01-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意见
(黔府发〔2008〕3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安全、经济、便捷出行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的建立和完善,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发展我省农村客运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客运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村客运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基础和保障工程之一。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客运市场发展较快。但目前农村客运还存在通达深度不够、经营行为不规范、安全管理不到位以及农村群众出行难等问题,农村客运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我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发展农村客运,让农村群众坐上方便车、经济车、安全车,不仅对解决农村群众出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有利于加强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有利于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有利于加强城乡沟通,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客运的重要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农村客运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农村客运各项工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安全、经济、便捷出行需求为出发点,以县、乡政府为主导,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加快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改善运力结构,强化安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农村客运各项工作,促进农村客运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同步并适当超前;坚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并重,路、站、运协调发展;坚持立足农村群众出行需求,合理布局客运网络;坚持政府政策引导,经营者市场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坚持以人为本,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社会效益优先,兼顾农村群众承受能力;坚持自律和监管并重,确保安全,科学发展。
(三)总体目标。未来五到十年,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布局合理、配置优化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实现与城乡客运网络的有效衔接,安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群众安全、经济、便捷出行的需求得到满足。到期末,实现70%以上乡镇建有客运站,所有通公路且公路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乡镇及行政村开通适合于道路等级的农村客运班车,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70%。
三、建立发展农村客运保障体系
(一)加强发展农村客运的组织领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发展农村客运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成立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及村委会熟悉农村情况的优势,把发展农村客运作为乡镇政府及村委会的重要工作内容,落实其在农村客运安全管理、运输组织、市场监管等各方面的职责。
(二)制定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各地要结合本地乡村布局、人口分布、道路情况、经济条件等实际,逐级制定农村客运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县级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县级农村客运发展规划要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并实施。县级农村客运发展规划要与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有效结合,并突出农村客运站点规划、农村客运线路规划和运力投放规划等重点,力争农村公路建成一条,验收合格一条,客车通一条;要统筹城乡客运网络和站点,引导客运车辆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三)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禁止货运机动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从事客运及无牌、无证、无照经营、欺行霸市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等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要落实监管责任,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维护运输市场的良好秩序。
(四)建立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监管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县、乡政府牵头,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交通安全协管员、农村派出所、村干部的作用,强化对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维护农村客运交通安全。
四、优化农村客运运输结构
(一)提升农村客运组织管理水平。积极鼓励和引导客运企业开拓农村客运市场,让企业把进入农村客运市场作为新的效益增长点和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重要内容。按照“放活”的方针,引导和鼓励农村客运经营者实行规模化经营,充分提高农村客运的机动灵活性。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农村客运线路、划分经营区域,在规定条件下,允许客运车辆采取区域经营、循环运行、设置临时站点等灵活方式运营,切实满足农村群众乘车需求,提高农村客运车辆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有条件的市(州、地)要逐步统一农村客运车辆标识,树立农村客运品牌。
(二)规范农村客运经营行为。县级人民政府要督促乡镇人民政府落实相应的责任,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农村客运车辆的管理,规范客运经营者执行各项服务标准,落实普遍服务的义务,为农村群众提供连续、规范的运输服务。要重点抓好运价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处理好现有农村客运线路和新开农村客运线路的关系。布局客运网络时,要在充分考虑方便农村群众出行的基础上,同时兼顾经营者经济效益,妥善处理好新开线路与现有线路的关系。对现有的农村客运线路,要按照集约化、公司化的经营方式引导改造,使新老线路成为经营的整体,提高农村客运组织化程度、集约化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切实避免和减少经营矛盾和纠纷的发生,保证农村客运市场的稳定。
五、落实农村客运优惠政策
(一)减免农村客运车辆各种交通规费。按照“少取”的方针,根据农村客运车辆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农村客运车辆养路费、客运附加费等交通规费实行减免,免收个体农村客运经营者工商管理费,切实降低农村客运车辆运行成本。经营不进入县城的乡镇到乡镇的客车,可分别减免50%养路费、客运附加费;经营乡镇到村和村到村的客车,可免征客运附加费,可减免养路费,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具体减免的办理程序由省交通厅另行制定。
(二)提高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各有关职能部门和机构要切实做好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的服务工作,将申请从事农村客运的许可条件、办理程序及办理时限等对外公开,尽量简化农村客运车辆各种证件办理和审验程序、手续,努力做到随到随办,增加透明度,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方便和鼓励运输企业、组织和个人投资进入农村客运市场的各种措施和办法。
六、强化农村客运的安全管理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从维护农村稳定和保证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把农村客运的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强监管,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及派出所等管理和执法机构的作用,把具体的日常监管、安全教育、考核指标等落实到乡镇,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道路运输安全责任制。
(二)强化驾乘人员安全意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切实把好农村客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关,同时,各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驾乘人员的宣传和教育,让其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经营意识,自觉遵守道路运输管理和安全营运的有关规定。
(三)切实提高农村客运的抗风险能力。加强宣传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客运的规模化、公司化经营水平。要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督促农村客运经营者按规定落实承运人责任险等各种保险,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保证赔付能力。各单位不得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外,以安全或其他为由,向农村客运经营者收取各种费用。
(四)逐步改善农村公路安全状况。各地政府、各级交通部门要逐步改善农村公路的安全状况,增设必要的交通标志线和安全防护设施,治理危险和事故多发路段,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技术状况和防护条件,维护农村客运交通安全。
贵州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一月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加快气象文化建设 推进气象事业发展
加快气象文化建设 推进气象事业发展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映着一个群体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为群体行为提供导向和约束。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广义上的气象文化,是指气象部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群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驱动下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狭义上的气象文化,是指气象部门在长期的业务、服务、科研、管理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其基本内容包括思想观念、部门环境、部门目标、部门精神、部门制度、部门形象、行业特色标识、部门美育以及部门的先进典型等等。大力加强新世纪、新时期的气象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四个一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深入发展、加强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丹江口市气象局按照 “价值为引领、精神为凝聚、教育为基础、创新为推动、文化为支撑、人才为保障、环境为载体”的理念,结合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气象文化建设,增强了单位的 “软实力”,构建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有利的推动了事业的发展。
一、弘扬丹江气象人精神,大力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长期以来,丹江气象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务实,2008年丹江局党组将“热爱气象事业,真诚奉献社会,服务优质高效,团结求实创新,文明诚实守信,共创一流水平”提练为丹江气象人精神,并在职工中广泛宣讲;同时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讲究诚信,讲究责任,讲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强化业务工作行为规范,杜绝伪造、涂改资料数据等现象。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在干部职工中自觉形成热爱气象事业、遵守社会道德、牢记服务宗旨、无私奉献敬业的良好氛围。
二、以实施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提高部门形象,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多年来,丹江局历届局领导班子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为创建原则,按照“以服务当地建设为中心,以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以打造特色文化为基础,以提高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根本,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创建思路,突出“行业、品牌、特色”,深入持久地开展具有现代气象品位的特色创建,凸现建设效果“四个明显”:职工素质明显提高,行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单位面貌明显改观,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树立良好的气象人形象,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以开展规范化服务为切入点,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用语,优化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深化服务内涵。定期进行科普宣传,使社会各界了解气象、关心气象、支持气象、应用气象。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单位干部和社会人士作为行风监督员,定期进行行风评议,搞好行业形象和行业特色标志建设,总结和树立先进典型,向全社会展示新世纪气象人的精神风貌。
自2001年起,丹江口市气象局连续五届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荣获“全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十堰市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丹江口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在2010年丹江口市有58家单位参加的行风政风评议工作中名列第8名。
三、建设统一醒目的行业标识与良好气象文化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丹江口市气象局在局办公楼外安装了统一字体的“中国气象”和统一规格的气象行业徽标,按照统一要求制作行业规范(业务技术规范、气象服务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并镶嵌或印制在规定的位置。建成了“三室一场”,即职工文体活动室、老干部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职工体育运动场,为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每年开展一次职工乒乓比赛、象棋比赛,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虽然我局在气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气象文化建设尚待进一下完善,精神文明创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省、市局对基层台站的气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上加强指导,同时加大投入力度。
丹江口市气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第五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06〕46号)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府发〔2006〕46号 【发布日期】2006-12-21 【生效日期】2006-12-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
(黔府发〔2006〕46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与可及性;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三)工作目标。
到2010年,全省设区的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贵阳市要力争在2007年底前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体目标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非营利性卫生事业单位,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向医院模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连续服务为主,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健康干预,大力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开展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五)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贵阳、遵义、六盘水和安顺市等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要制订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以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以诊所、医务所(室)、护理院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各市、区原则上按3万居民或按照街道办事处(镇)所辖范围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还可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可实行一体化管理。各市、区人民政府要在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卫生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通过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对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进行转型或改造、改制设立。现有卫生资源不足的,应加以补充和完善。要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统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
(六)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分工协作关系。市、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所辖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机构的职能进行调整,将原由地段医疗机构承担的预防保健等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职能和任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并由相应专业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
(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一是要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编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省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意见,省编制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核定;二是要加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全科医学与社区护士的转岗培训,以满足现有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三是要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社区护士护理学科教育,积极为社区卫生服务培养全科医学生;四是要建立我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输送合格的全科医师,建设我省高素质的全科医师人才队伍;五是卫生和人事部门要完善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制定聘用办法,鼓励医学生和符合条件的其他卫生技术人员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六是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有计划的组织卫生技术人员到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鼓励退休医务人员依照有关规定参与社区卫生服务。
(八)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以市、区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审批。街道办事处要将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好组织、服务和协调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独立法人机构,中心派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非中心派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业务上接受中心的统一管理。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要改革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收入不得与服务收入直接挂钩。
各市、区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管理机制,规范收支管理,有条件的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地方政府要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社区服务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相关成本核定财政补助;尚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人员基本工资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核定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财政补助,并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完善财政补助方式。鼓励省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生产、供应质优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药品,开展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和医药分开试点。
(九)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审批,依法严格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和内容,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对不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限期整改不达标的予以撤消,保证服务质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执业监管,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将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作用。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确保医药安全。严格社区卫生服务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监管体系。
(十)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作用。加强社区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备中医药或民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广适宜的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应用。在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充分利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十一)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爱国卫生工作中的作用。要将爱国卫生工作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紧密结合,在街道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明确人员负责爱国卫生工作,承担其所在街道的爱国卫生工作。
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保障措施
(十二)制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省人民政府把社区卫生服务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卫生规划,逐步落实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各市(州、地)、市(区)人民政府(地区行署)也要将社区卫生服务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卫生规划,充分利用辖区内卫生资源,抓紧制定和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对规划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院进行具体的转型或改制。在城市新建和改建居民区中,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要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市辖区人民政府原则上不再举办医院,着力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十三)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中央财政从2007年起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对西部地区按社区服务人口人均4元给予补助。各地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逐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市(州、地)、市(区)根据本级情况为辖区服务人口提供专项补助,主要用于社区居民的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各市、区人民政府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医疗卫生设备等设施,对业务培训给予适当补助,并根据社区人口、服务项目和数量、质量及相关成本核定预防保健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离退休人员费用,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前,由地方政府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安排。各级财政根据财力状况和实际需要,认真安排好医疗救助资金,对城市低收入对象给予救助。
(十四)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援和指导。建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及爱卫会(办)等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关系与协调监督作用。采取“走下去、接上来”双向结合的办法,抽派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城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修学习。建立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在聘任中级和副高专业技术职称前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卫生机构服务的制度,在城市社区或农村乡镇卫生机构服务工作满一年且工作出色的(时间可合并计算)优先聘任。正高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应轮流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指导工作。
(十五)扩大城镇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定点管理办法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基本用药、诊疗和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引导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努力缓解城市低保对象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在贵阳市和市(州、地)所在地城市选择有条件的社区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
(十六)落实有关部门职责,共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省卫生厅要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妇社发〔2006〕239号)、《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妇社发〔2006〕240号)、《关于印发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06〕244号)和《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国中医药发〔2006〕3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订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加强行业监督,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制订推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政策措施,服务社区居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社区卫生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省发展改革委要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省财政厅要根据财政部《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2006〕61号)精神,制订我省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政策及监督管理办法。
――省劳动保障厅要结合劳动保障部下发的《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劳社部发〔2006〕23号)精神,制订促进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有关政策措施,开展社区首诊试点。
――省民政厅要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全省社区建设规划,指导各地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对低收入对象和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实施医疗救助,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民主监督工作。
――省人事厅要根据国家人事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6〕69号)精神,制订完善我省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制订社区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聘用办法和吸引优秀卫生人才进社区的有关政策。
――省编委办要根据中央编委办《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6〕96号)精神,制订我省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及政策。
――省教育厅负责指导和督促相关医学院校加强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科教育,将社区卫生服务技能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设(规划)管理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将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并依法加强监督。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避孕药具发放、人员培训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指导和管理。
――省物价局要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1305号)精神,制订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监督检查,督促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将依法进行查处。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管理。
四、加强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
(十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责任在市、区政府。省人民政府已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并将把发展社区卫生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对各地、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要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成立由政府(行署)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层层明确责任,加强调查研究,统筹协调,加强督查指导,落实任务,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城市社区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十八)营造有利于社区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对在社区卫生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和支持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加强社区卫生法制建设,完善配套法规和规章,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税务、工商、卫生、城管等相关管理部门要大力扶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严禁以各种借口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乱收费和乱摊派费用。
贵州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