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进一步整治药品经营中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问题的通知
转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进一步整治药品经营中挂靠经营超方式
及超范围经营问题的通知
皖食药监办[2007]215号
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现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进一步整治药品经营中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市〔2007〕601号)转发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挂靠经营等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 性,结合辖区内药品流通秩序整治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研究和把握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的性质及其特征,扎实开展挂靠经营等违法活动专项检查工作。
二、此次专项检查要和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下称《特别规定》)等工作相结合,组织市场监管和稽查等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所有药品批发企业的质量制度执行、药品购销管理、销售人员资质及其业务培训以及落实《特别规定》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有挂靠经营、超方式、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的企业处罚率要达到100%。同时,要督促、指导企业对所经营药品供货渠道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确认,对到货药品,必须与直接供货的单位进行核实,买卖双方企业间互相认定,并予以记录。
三、各地要对辖区内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实施GSP以及药品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设施设备不健全以及严重违反或屡次违反GSP规定的,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报省局撤销其GSP认证证书或吊销其《药品经营许可证》。
四、在此次专项检查中,各地要严格审查企业销售人员的资质,在企业确认后登记造册,着手建立辖区内药品销售人员的数据库和信用评价体系。具体管理办法和要求省局将另文下发。
五、各地要围绕日常监管检查、药品销售人员管理、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信息化等内容,着力研究从根本上解决挂靠经营等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建立完善药品流通监管的长效机制。
六、专项检查结束后,各市局要按照国家局《通知》要求对专项检查成效进行考核,确保有关指标符合国家局要求。请各市局务必于2007年11月15日前将专项检查工作总结及《治理药品市场流通秩序工作情况表》报省局药品市场监督处。电子信箱:adazhanglei@163.com。
七、省局将于11月中下旬对全省专项检查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将作为今年对市县级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对达不到国家局和省局要求或总结报告失实的市局给予通报批评。
特此通知。
附件:治理药品市场流通秩序工作情况表点击下载
二OO七年十月十一日 关于进一步整治药品经营中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问题的通知
国食药监市[2007]6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7〕57号),进一步深化流通环节药品专项整治工作,有效解决药品经营企业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问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挂靠经营等问题的危害性
近年来,我国药品流通领域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问题比较突出,干扰了正常的药品市场秩序。挂靠经营是指药品经营企业为其他无证单位或个人提供药品经营场地、资质证明以及票据等条件,以使挂靠经营者得以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对于药品经营企业,接受挂靠的性质是出租、出借证照;对于挂靠经营者,进行挂靠的性质则是无证经营。超出《药品经营许可证》规定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从事药品经营活动,是《药品管理法》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
挂靠经营者利用合法药品经营企业为其提供相应的经营条件,其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难以确定销售人员的企业员工身份;二是药品购销凭证与物流凭证(如验收、入库、养护、出库等记录)不符;三是往来资金不使用企业统一账户,往往使用现金结算;四是非企业人员利用企业的场地和设施销售非企业购进的药品。挂靠经营严重扰乱了药品市场流通秩序,甚至为假劣药品流入市场提供了机会,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构成了极大威胁,必须加大整治力度,依法予以惩处。
二、整治工作的措施
(一)认真开展挂靠经营等违法活动的清查工作。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领导,认真研究本地区流通领域挂靠经营等违法活动的基本情况,严密部署清查工作。年底前,要完成辖区内所有药品经营企业的检查。对发现的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等违法活动,要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同时,要采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挂靠经营等违法活动死而复燃。
(二)强化药品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核和职业培训。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对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从业人员尤其是药品销售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监管,达不到要求的,不得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教育。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逐步建立辖区内药品销售人员的数据库和信用评价体系,对在药品购销活动中通过挂靠经营形式销售假药的,要按照《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三)强化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建立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要求的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对进货审查、入库验收、购销票据和记录管理、库存管理等关系药品质量重点环节的管理,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必须有明确的控制方法。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结合监督实施GSP工作,督促企业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四)强化企业购销渠道的管理。为保证药品购销渠道的合法性,明确企业在药品购销活动的质量责任,要针对目前药品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购销审批不严、药品销售人员私下交易、假冒购销票据等现象,进一步加强企业购销渠道的管理。药品经营企业应对所经营药品供货渠道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确认,对到货药品,必须与直接供货的单位进行核实,买卖双方企业间互相认定,并予以记录。得到确认后方可验收入库。
三、专项检查的内容
按照国办发〔2007〕57号文的要求,经过专项整治,要基本解决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问题。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国家局将进行专项检查,并对有关指标进行考核。
一是企业实施进货确认工作情况。随机抽查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进货确认工作的比例应达到90%以上,合格率要达到100%。
二是企业药品销售人员管理状况。随机抽查药品经营企业销售人员资质合格率应达到95%以上;企业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教育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以培训档案为准)。同时,省级及省级以下药品监管部门已经初步建立起销售人员管理数据库并开展信用评价活动。
三是企业建立实施质量管理制度情况。要求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准确率应达到95%以上,关键环节执行准确率达到98%以上。
四是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要求对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等违法企业处罚率达到100%。
此外,在这次专项整治中,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对2006年以来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情况进行清查,对违反《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予以全面纠正。
国家局将对达不到以上规定要求或整治工作成效不显著的地区给予通报。为配合检查工作的开展,请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填写《治理药品市场流通秩序工作情况表》(见附件),于2007年11月30日前报国家局药品市场监督司。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国家局关于进一步整治药品经营中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问题的通知
国家局关于进一步整治药品经营中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问题的通知
(国食药监市〔2007〕60l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7〕57号),进一步深化流通环节药品专项整治工作,有效解决药品经营企业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问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挂靠经营等问题的危害性
近年来,我国药品流通领域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问题比较突出,干扰了正常的药品市场秩序。挂靠经营是指药品经营企业为其他无证单位或个人提供药品经营场地、资质证明以及票据等条件,以使挂靠经营者得以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对于药品经营企业,接受挂靠的性质是出租、出借证照;对于挂靠经营者,进行挂靠的性质则是无证经营。超出《药品经营许可证》规定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从事药品经营活动,是《药品管理法》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
挂靠经营者利用合法药品经营企业为其提供相应的经营条件,其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难以确定销售人员的企业员工身份;二是药品购销凭证与物流凭证(如验收、入库、养护、出库等记录)不符;三是往来资金不使用企业统一账户,往往使用现金结算;四是非企业人员利用企业的场地和设施销售非企业购进的药品。挂靠经营严重扰乱了药品市场流通秩序,甚至为假劣药品流入市场提供了机会,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构成了极大威胁,必须加大整治力度,依法予以惩处。
二、整治工作的措施
(一)认真开展挂靠经营等违法活动的清查工作。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领导,认真研究本地区流通领域挂靠经营等违法活动的基本情况,严密部署清查工作。年底前,要完成辖区内所有药品经营企业的检查。对发现的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等违法活动,要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同时,要采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挂靠经营等违法活动死而复燃。
(二)强化药品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核和职业培训。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对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从业人员尤其是药品销售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监管,达不到要求的,不得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教育。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逐步建立辖区内药品销售人员的数据库和信用评价体系,对在药品购销活动中通过挂靠经营形式销售假药的,要按照《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三)强化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建立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要求的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对进货审查、入库验收、购销票据和记录管理、库存管理等关系药品质量重点环节的管理,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必须有明确的控制方法。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结合监督实施GSP工作.督促企业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四)强化企业购销渠道的管理。为保证药品购销渠道的合法性,明确企业在药品购销活动的质量责任,要针对目前药品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购销审批不严、药品销售人员私下交易、假冒购销票据等现象,进一步加强企业购销渠道的管理。药品经营企业应对所经营药品供货渠道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确认,对到货药品,必须与直接供货的单位进行核实,买卖双方企业间互相认定,并予以记录。得到确认后方可验收入库。
三、专项检查的内容
按照国办发〔2007〕57号文的要求,经过专项整治,要基本解决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问题。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国家局将进行专项检查,并对有关指标进行考核。
一是企业实施进货确认工作情况。随机抽查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进货确认工作的比例应达到90%以上,合格率要达到100%。
二是企业药品销售人员管理状况。随机抽查药品经营企业销售人员资质合格率应达到95%以上;企业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教育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以培训档案为准)。同时,省级及省级以下药品监管部门已经初步建立起销售人员管理数据库并开展信用评价活动。
三是企业建立实施质量管理制度情况。要求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准确率应达到95%以上,关键环节执行准确率达到98%以上。
四是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要求对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经营等违法企业处罚率达到100%。
此外,在这次专项整治中,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对2006年以来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情况进行清查,对违反《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予以全面纠正。
国家局将对达不到以上规定要求或整治工作成效不显著的地区给予通报。为配合检查工作的开展,请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填写《治理药品市场流通秩序工作情况表》(见附件),于2007年11月30日前报国家局药品市场监督司。
附件:治理药品市场流通秩序工作情况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建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完成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建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完成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字体:【大 中 小】发布日期:11-02-12来源:作者:
日前,建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了2010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此次评定工作严格按照《浙江省药品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浙食药监办[2006]101号)文件精神, 依据《浙江省药品经营企业信用评价标准(试行)》和《关于明确<浙江省药品经营企业信用评价标准(试行)>部分条款适用情形的通知》(建食药监[2008]12号)的规定执行。辖区内96家药品经营企业均参加了此次安全信用等级综合评定。
评定结果分为A(守信)、B(基本守信)、C(轻微失信)、D(严重失信)四个等级。2010被评为守信的企业共53家,占55.2%;被评为基本守信的企业共34家,占35.4%;被评为轻微失信的企业共6家,占6.25%;被评为严重失信企业共3家,占
3.1%。其中基本守信等级以上的企业占比为92.7%。
今年将增加C、D两个级别的单位日常检查频次和强化药品抽样监督力度,而对信用等级优秀药品零售企业则采取“以自律为主,监管为辅”的监管原则适当减少日常检查频次和药品监督抽样。进一步提升了监管靶向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了我市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自律意识,促进企业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第四篇:关于加强药品零售经营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转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加强药品零售经营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鲁食药监市〔2007〕155号
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现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药品零售经营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市〔2007〕496号)转发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药品零售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药品零售企业是药品流通的终端环节,直接面向消费者,加强药品零售监管尤为重要。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指导药品零售企业积极开展药学服务,普及合理用药知识,增强公众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督促企业强化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促进企业行为自律。
二、清理和查处出租、转让柜台和店内促销人员。药品零售企业不得将药品销售柜台等营业设施出租或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人员。品牌产品柜台必须由药品零售企业人员管理,广告药品不得单设专柜销售。零售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药品营销人员档案,不得以实习生、药品推销员、业务代表等名义安排非本企业人员在店内从事药品宣传或推销活动。企业销售人员应统一佩戴标有姓名、岗位、职务、技术职称或执业资格的胸卡上岗。
三、禁止药品与非药品混放销售。药品零售企业经营非药品,必须设置非药品专售区域,药品与非药品销售柜组必须有明显隔离措施,不得相连摆放。不得把非药品作为药品向公众宣传推介其适应症或功能主治。
四、药品零售企业必须严格执行药品分类管理的有关规定。销售处方药时,执业药师或药师必须在岗,且必须凭医师(农村药店凭乡村医生)处方方可销售处方药。执业药师或其他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时,应当挂牌告知,并停止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
五、药品广告中指定广告药品经销单位的,药品零售企业必须查验并留存加盖广告主原印章并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或备案的药品广告批准文件。
六、开展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专项检查。各地要结合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山东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鲁食药监发〔2007〕38号)部署要求,10月份开展一次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专项检查。重点查处出租或转让柜台、使用非本企业人员宣传推销药品、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和为违法情节严重广告提供经营条件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必须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各市局应将专项检查小结及《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专项检查情况表》(见附表)于10月底前报省局药品市场监督处。
第五篇:关于加强药品零售经营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加强药品零售经营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食药监市[2007]4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的监管,规范药品零售经营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严禁药品零售企业以任何形式出租或转让柜台。禁止药品供应商以任何形式进驻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或者代销自己的产品。非本药品零售企业的正式销售员,不得在店内销售药品;不得从事药品宣传或推销活动。
二、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学技术服务人员应当向消费者正确介绍药品性能、用途、禁忌及注意事项等,不得夸大药品疗效,不得将非药品以药品名义向消费者介绍和推荐。
三、药品零售企业经营非药品时,必须设非药品专售区域,将药品与非药品明显隔离销售,并设有明显的非药品区域标志。非药品销售柜组应标志醒目,非药品类别标签应放置准确、字迹清晰。不得将非药品与药品放在一个区域内销售。
四、药品零售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有关规定,处方药不得开架销售。已明确需要凭医生处方销售的药品,必须执行凭处方销售的规定。
五、药品零售企业要严格执行《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等相关规定,不得擅自悬挂或向消费者发放未经审批或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广告宣传;不得销售因严重虚假宣传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暂停在辖区内销售的药品。
六、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药品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的,一经查实,必须依法予以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吊销其《药品经营许可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七年八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