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格致中学鼓山校区党支部
林晓枫
2006年6月市教育系统第十七届党建工作研讨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格致中学鼓山校区作为一所新创办不到三年的学校,在格致中学党总支的直接领导下,校区的党建工作针对校情,积极开创新途径,坚持“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使学校工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学校教育沃土上,党建工作正逐渐成为学校工作中的强大动力。
一、“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动因研究
1、“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是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需要。
学校党支部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是办好教育的关键所在。学校党支部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每个环节的重要责任。特别是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给学校党支部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学校党支部要抓住这个大机遇,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把现代工作理念与学校文化想融合,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活动吸引并带领全体干部与全体共产党走在新课程实施的最前面,努力成为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校广大教师参与新课程实施的积极性积极为学校新课程实施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工作平台。
2、“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是提高党建自身工作水平的需要
近年来,各校党组织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紧密围绕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在执行新课程方案、促进学校教育发展、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等项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目前学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有一些不相适应之处,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如: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宗旨观念渐趋淡化,党务工作浮而不实。特别是工作方式面临着挑战。信息网络时代给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是信息网络扩大了师生接受信息的自主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得各种信息,给舆论导向管理带来难度。另一方面是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党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受到了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党员对党组织的认识有所偏差,而且也影响到党外积极分子对党组织的认识,从而最终影响到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因此,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 强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从省会城市教育现代化的大局出发,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全局出发,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方法与载体,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3、“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学校党务工作者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探索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学校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使学校党建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真正成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学校党组织要保证这项活动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就必须从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党员队伍的结构特点,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同时,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来看,要起到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良好效果,就必须在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改进和丰富党员管理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努力实现党建工作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变,由应付式向主动式的转变,由静态封闭式向动态开放式的转变。
二、我校开展“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几点实践
我校年轻教师占80%,平均年龄只有27岁左右,学校共有党员35名,平均年龄也只有27.4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针对年轻教师的特点,积极探索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各种各样富有特色的活动方式,使学校的党建工作不落入俗套,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校特色的党建工作路子,从而使全体党员团结起来,充分发挥起先锋模范作用,并带领全体教职工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工作得快乐、生活得温馨、交流得有滋有味。
(一)以“爱心系列”活动为支点,让爱充满校园
1、关心教师是学校党组织的职责。教师是学校工作中最关键的因素。为此,校党支部从关心教师入手,以新颖有“人情味”的活动为支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校园生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关心教师,除了关心教师思想政治上的、业务上的工作外,学校党建工作更是要关心教师的生存状态,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
(1)生日贺卡传真情。学校处于刚刚起步时期,没能为教职工带来什么太丰厚的礼物,但学校领导依然不忘每一位教职工的生日,亲自为每一位“寿星”写上祝辞,送上最温馨的生日祝福。也许只是一张薄薄的生日卡片,也许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生日会,2 可大家却一点也不觉得寒碜,因为在这“单薄”和“简单”中大家都体味到一种深厚的情意,这就是彼此之间的相互关心与体贴,揣着这么一张小小的纸片、参加这么一场热闹的生日会,大家的心里却有着难以形容的幸福与感动。
(2)感受家的感觉。近几年来,每年都有许多外地老师到我校任职,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遥远的东北。学校充分体谅大家在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校级领导亲自带头,主动为这些外地老师解决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问题,常常过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在各种假期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带着这些老师了解福州、熟悉福州。坚持在每年春节大年三十的晚上,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到没能回老家的老师家中,与他们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学校的关心深深地印在了每个教职工的心坎上,真挚的关怀为广大教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无形中就在校园内部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融洽、密切的文化氛围。
(3)爱让生命延续。2003年,当刚刚调入我校的吉老师的儿子小秉喆突然被查出患“白血病”,生活中出现困难时,大家更是紧紧地走到了一起,同喜同悲,让自己的心与小秉喆的病情上下起伏。在工会的组织带动下,大家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但几十个人的力量毕竟只是杯水车薪,大家又想尽办法,争取家人、社会的帮助。老师们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们也纷纷送上了自己的零用钱,情人节那天,许多学生还自发走上了街头,卖报纸、卖鲜花……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拯救一个幼小的生命。很快,全校师生的行为带动了身边的所有人,校本部学生会组织了捐款、各媒体也报道了吉红艳老师的困难……经过努力,我们共捐款2万多元。同时,吉老师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自发在为小秉喆折千纸鹤,到轮流到医院看望他,学校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吉老师暂时渡过了物质与精神的难关。我们用我们的爱得到了团结,我们用我们的爱争取了一个生命的延续。而今,小秉喆已经出院,也许很快,他就可以一切正常……
2、关心身边的人,让爱传递
(1)关心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在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学校开展了《全员 德育导师制》活动,启动了《学生成长册暨家校联系册》的使用。在在学校里,每一个党员都自觉自愿地承担了8—10个学生的导师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交流沟通,走进受辅学生家庭,建构家校联系的平台,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教育了学生,也教育了老师,同时更加强家校联系,使我校德育工作上了一个大台阶。
3(2)关注身边的困难学生,让他们感受温暖。
对于校内的贫困生,学校一方面除了在学费方面给予减免外,还发动党员与他们结 对子,利用导师的身份密切师生联系,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在校外,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教育,感受学习的乐趣,学校党支部的每一个 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如:我们积极参与由福州晚报和市总工会联办的单亲小朋友征集“临时爸妈”活动,认领了一个叫林晴焰的小朋友。由于父母离异,一直以来林晴焰都和患有脊椎病、长期卧床的父亲相依为命。3年来爸爸几乎没下过床,让爸爸再看到外面的世界成了晴焰最大的心愿。但爱女心切的父亲以孩子学习更重要为由,坚持将孩子的心愿说为书包和复读机。从报上读到林晴焰小朋友的情况后,这份舐犊深情感动了许多人,我校师生马上行动起来了。在六一前夕购买轮椅和学习用品,急着给林晴焰小朋友送来了。有的同学还带来了布娃娃、相册等礼物送给林晴焰,师生们还热情邀请晴焰“六一”节那天到学校共同游园。为了让林晴焰小朋友更健康的成长,也为了教育更多的学生,我们把“临时爸妈”变成了“长期爸妈”,学校少先队组织承担起了具体任务,定期与林晴焰小朋友保持联系。每学期的开学初及时送去学费及文具,春节则组织部分党员及学生到林晴焰及学校其他家庭困难学生家中慰问。
同时,为了帮助更多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我校党支部三个党小组捐助了六名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的学生,并保持着与他们的密切联系,通过书信等形式,交流着美好,引导他们前进。(他们分别是:李全,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4)班,校区党支部支部行政小组捐助;邓智杰,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1)班,校区党支部支部文科小组捐助;康林峰,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2)班,校区党支部支部理科支部捐助;高翻红,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11)班,林晓枫捐助;王小峰,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6)班,林晓枫与两个学生一起捐助;康娟霞,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高一(3)班,吴小强捐助)
(3)情系福利院,党员自愿者在行动。学校党员每年都会定期前往福州市儿童福利院,不仅为他们送去物质上的慰问,更多在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关爱。为此,福州日报还给予了专题报道。
因为这些爱的活动,全校师生的心贴得更紧了。许多从外地招考的老师都说:“刚开始时,对这所新办的学校还有一些疑虑,但现在他们都觉得很幸运,能到格致鼓山校区来工作,这所学校太有人情味了,真好!”
(二)、以“快乐系列”活动为支点,让和谐走入校园
俗话说“创业为艰”,要让一所新学校迅速成长起来,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其中的 “创业者”——老师们必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学校欣慰于教职工们的努力时,也心疼于大家不顾一切忘我的付出,可要开展怎样的活动才能迎合大家的特点做到劳逸结合呢?我们针对学校年轻教师多、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特点,为让大家的业余生活既丰富多彩,又高雅不俗,党组织带领工会委员想尽办法,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生动而又有意义的活动。教工趣味运动会、师生篮球赛的举办、教工健美操队的成立、一年一度的全校教职工外出活动的组织、教工团支部的师德竞赛活动……这些颇具学校特色的活动都得到了教职工的热烈欢迎,让大家的忙碌显得充实而开心。既然是格致鼓山校区,攀登鼓山,因地制宜,自然成为我们的经典节目。健美操活动,更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由福州市教育工会主办的“福州市教工第十九届耕耘杯健美操比赛”中,我校女子健美操队代表校本部参赛,以9.13的高分荣获第三名。
在教师队伍中,女教职工早已是不可忽视的“大”半边天,因此实施“三项工程、一个行动、一个基础”也就成了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创造新形象、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活动主题,学校十分重视女教职工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帮扶女教职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关心女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为女教职工成才创造条件,不断增强女教职工自我保健意识,维护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活动更是让女教职工们有了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我们都精心策划,开展了系列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充分展现了我校女教工的风采。如三月伊始,我校相继举办了女教工信息技术比赛、朗诵比赛、插花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技能竞赛,并邀请男教工担任评委,尽可能挖掘她们的潜质,充分展现我校女教工的才能。这些比赛得到广大女教工的普遍欢迎,大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些比赛中。还有“如何做一个有色彩的女人”为主题的知性女人健康讲座。每年组织女教工风采展,同时,为了帮助女教工准备最完美的照片参加个人风采展,还组织大家到江滨公园踏青,记录下大家在最放松时刻的欢声笑语,也为大家记录下了这一段美妙的日子。
一个个别出心裁的活动,一份份快乐飞扬的心,不仅联络了同事之间的感情,也充分挖掘了我校教工不为人知的精彩一面,更处处体现着校党支部对教职工的关心与爱护。正是这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充满了“人情味”,校园处处充满了和谐,更激发着老师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热情。这样,学校工作既有效率,又不枯燥无味,深受大家好评。
(三)以“岗位奉献系列”活动为支点,让党旗飘扬在校园 针对学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学校党支部致力于培养素质优良的青年教师队伍。学校每学期都把有关青年教师的系列教育与全方面培养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好抓 紧。
一是岗位开展岗位比武活动。学校制定“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培养计划”,有计划地 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如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技能大赛”,包括板书、硬笔、课件制作、说课、教学片断等比赛。特别是让党员教师踊跃充当“课改的先锋、教科的骨干、教师的榜样、学生的朋友”。鼓励党员教师开展岗位评比活动,比学政治理论,比学新理念,比学现代教学技术,比实干、比奉献、比业绩,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氛围,促进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二是开展青年教师“论坛”活动。每学期我们开展一次论坛活动,引导他们用自己 的热血与青春在岗位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论坛包括:“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新课程”,“什么样的教师最美?”、“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师德论坛等等。老师们在开展论坛活动中积极结合自身的教学与教育实践,交流碰撞,从而达到统一认识,提高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三是争当“优秀德育导师”和“优秀青年教师”活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一 个学校的灵魂,在于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在“全员德育导师制”和《学生成长册暨家校联系册》的实施和使用过程中,我校青年党员及青年教师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他们成为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爱护学生的典范,他们进学生门、知学生事、解学生难、大力帮助救助贫困生和学困生,他们用对自身职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敬业奉献精神,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打动学生的心。为此,海峡教育报还对我校的这两项活动给予了专题报道,这些活动也深受家长好评。
校党支部对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党员,既热情爱护,又严格要求,为他们脱颖而出、健康成长搭台架梯,创造机会。
总之,通过活动,我们增强了学校党组织在老师中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转化成为 老师饱满的工作热情,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机勃勃,健康发展。
三、“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几点理性思考
在学校各项党建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也在反思中前进,以下三大原则是对“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理性思考。我们相信,正确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观念,学校的党建工作,如果能用这些原则或观念指导我们的工作,学校的党建工作必定大有所为。
1、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时下,我们绝大部分党员在入党时信仰是坚定的,组织观念是强的,工作是负责而 积极的,但是为什么越到后来,极少数党员组织观念日益淡薄了?工作被动了?学习放松了?我们分析,这跟我们在工作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能温暖人心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学校的党建工作各项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党员为本,尽力为党员排忧解难,知道党员在想什么,在盼什么,不能只强调奉献,而不注意给予。我们在活动开展中,要为党员的发展创造条件,要为师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2、要坚持“有效性原则”
开展学校党建工作的需要较多较好的形式,需要有适当的载体来表现。学校党建工作只有紧贴时代、学校的新形势,特别是学校教改前沿,在参与教改实践中吸取最鲜活的素材,才能使党建工作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获取第一手资料,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是为了开展而开展,要特别注意载体的有效选择。否则,许多活动的开展就会起到反效果。
3、要坚持“主体性原则”
学校的全体师生是党建工作的主体,党建工作只有充分发挥全体党员教师的主体作用,充分吸取他们好的意见建议,并激励他们主动接受党支部的各项工作要求,才能使党员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起表率作用,使学校党建工作更具魅力。总之,要把学校的党建工作开展得有生气、有活力,实际上就是要求学校党支部努力以新思想、新思路去积极营造学校党建工作的氛围,以开拓创新的工作方法将看似简单的工作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第二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街道党委书记××
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部分,其建设状况将影响着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党建工作,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创新基层党建,围绕发展做好人的工作,这是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同时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以人为本创新基层党建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基层党建,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以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立足点,来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 发展是第一要义、第一要务,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虽是两个领域,实则水乳交融,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在实践中,我们牢固树立“大党建”的观念,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找准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具体结合点,切实做到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是培养过硬作风,强抓落实能力,真抓实干促发展。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近年来,街道党委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发扬“白加黑”、“六加一”和“三讲三不讲”(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不讲困难、不讲价钱、不讲问题)的工作精神,把愿不愿抓落实、去不去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作为衡量各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作为评价政绩和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2009年,组织开展了“整作风、抓落实、鼓干劲、促发展”的主题教育,1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进取心和责任心,真抓实干、加快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
二是突出岗位特点,开展争创活动,激活动力促发展。根据党员从事的不同行业设岗定责,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争创“五好党支部”、“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我为企业献一策”、“党员示范经营户”等活动,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了人人争先创优、合力推进发展的良好局面。亚太汽车有限公司党员李读芹,建议对生产工艺改造,年节约成本100万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街道各级党员引进发展项目10多个,在慈善救助、新农村建设中捐献资金达20余万元。
三是结合重点工作,摔打锤炼队伍,一线建功促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街道承担了众多的市级重点工程、民生工程。街道党委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在一线摔打锤炼,在一线建功立业,高效率、快节奏地推进项目建设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伦达国际商贸城拆迁建设中,街道抽调机关干部80余人,仅用40天就完成11万平方米320户居民房的拆迁任务,使项目提前6个月开工建设,形成了城中村改造的“××模式”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基层党建,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以促进党员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素质的高低事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水平,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必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基层党员队伍。近年来,街道党委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从教育培训入手,全面提高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
一是加大投入强化阵地建设。去年以来,街道共投资190余万元,新建了于岗、马东、杏西、侉庄等8个居党组织活动场所,47个居级活动场所全部达到标准化,做到了活动室内有党旗、有誓词、有黑板、有桌椅和完好的电教设施、有播放教材、有党干学习材料,对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与时俱进拓宽培训渠道。街道党委立足街情实际,更新培训理念,拓宽培训渠道,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先进模范和市土地局、规划局、行政执法局等部门领导为党员干部授课;组织党员干部89人次到外地参观学习,选派了3名支部书记,赴浙江奉化参加了全市优秀村(居)优秀支部书记培训班。街道还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学习法律、经济、政治等专题知识。为检测培训效果,党委组织了党员理论知识考试,共有2214名党员参加了考试,省委《组工信息》对此进行了报道。
三是面向未来鼓励自主深造。党委深入实施“村村有大学生村干部工程”,制订下发了相关文件和奖励措施,鼓励现任在职村干部、农村后备干部和“经济型”、“能人型”、“老板型”人才积极报考农村干部大专班。目前,已有21名居级干部报考了农村干部大专班,41名居级干部参加了省委党校农村干部大专班的学习,街道大专以上文化的居级干部达到71.2%。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基层党建,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不断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往往过多地强调党员义务,而忽略了党员权利,因而造成了党员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党
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发挥。现在,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党员为本,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使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兑现,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我们的党更具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加强党内民主,建立“阳光党务”制度。街道党委在“党员活动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建立了党员参政议政制度,在居级党组织领导下设党员参政议事会,成员由群众推选的党员代表及部分街居干部组成。议事会每月28日随“党员活动日”一同召开,必要时可随时召开。居“两委”干部对本居规划、党费收缴、后备干部、居级事务、重大经济支出以及其他事项在议事会上进行通报,对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对重大事项进行表决通过。党员参政议政已成为干部决策的“导向标”、干群关系的“粘合剂”、居级经济的“助推器”。
拓宽民主途径,开通“阳光党务”网站。街道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透明度、公开化建设工作,认真探索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实现方式,并立足网站媒体的平台作用,创新推出“××阳光党务”网站。网站设立社区党建、时事要闻、居务公开、企业党建、大学生村官、远程教育、老干部活动等专栏,随时将街道党建工作、党员发展、居“两委”干部的公开承诺、“党员活动日”开展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截止目前,各居通过“阳光党务”参政议政人员达5000余人次,提出合理化建议120余条,共解决居级热点、难点民生问题22项
四、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基层党建,必须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以帮助党员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关注点,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切实做好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的关怀帮扶工作,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街道党委从帮助党员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难入手,在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立党内互助机制。建立街直部门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基层党组织及困难党员制度,党委主要领导每人帮扶2名贫困党员,副科级以上领导每人帮扶1名贫困党员,每名致富党员帮扶1名贫困党员,街道共结成帮扶对子50多对,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形成了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建立了流动党员专人定期联系制度,明确党支部书记为流动党员帮扶的责任人,掌握其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家庭实际困难。在农村、社区建立党员服务站点47个,在杏花村干杂海货市场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了杏花村市场流动党员党支部,在党建网站设立流动党员之家栏目,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党员服务网络。目前,共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帮扶对子21对,为街道85名流动党员办实事、解难题20多件,提供就业、致富信息10余条。
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实施了以“政治上关心、生产上帮扶、生活上关爱”为主要内容的党内关爱活动,建立起了困难党员档案,对遇到生活困难或生病、子女就学困难时,及时予以救助。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大力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渠道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积极推行农村、社区工作绩效考评奖励和党员干部误工报酬等激励机制,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创业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注重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待遇,在选举各级党
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所占比例。对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离任村干部、老党员进行慰问奖励,发放生活补贴,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2009年,街道共为6名建国前老党员和62名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发放慰问金达2万余元。
实践在发展,认识无止境。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也要有具体的形式和载体;既要有坚强有效的组织领导,也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总之,我们将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断探索以人为本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为党的事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第三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邢殿忠 富锦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时间:2011-03-21 09:19
【摘 要】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要在继承中发展,不墨守成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各项工作实际,在工作思路上、工作内容上、工作方法上、活动载体上不断创新。使党的基层组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
【关键词】创新基层党建思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调查民意、掌握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要在继承中发展,不墨守成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各项工作实际,在工作思路上、工作内容上、工作方法上、活动载体上不断创新。使党的基层组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党的建设和发展才能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现结合自己多年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在党校关于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学习,就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学习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必须从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全局高度,切实把加强学习作为政治责任、作为提高领导水平和素质本领的迫切需要,努力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当表率,争做学习型领导干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所在,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成熟、信念上坚定的前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集体学习制度,给全党发挥了表率作用。作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主要是加强党组
中心组学习,学习成果对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辐射作用。领导同志结合自己学习的体会,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理论辅导,有利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带动全体党员学习的自觉性。
二是注重调查研究,提高执政能力。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里所说的使用就是实践。学习与工作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一体,工作本身就是学习。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注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学习型领导干部,就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用平时总结出来的理性知识去研究和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现实问题。如要做好检验检疫工作就必须经常深入口岸一线、深入企业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促进发展。
三是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本领。特别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步伐不断加快。领导干部如果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不及时吸纳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就会出现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本领恐慌”,就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检验检疫是靠技术支撑的执法部门,尤其是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严重冲击,中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技术壁垒、贸易保护主义,各种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周期明显缩短。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不断地更新世贸知识,掌握检验检疫新技术,才能提高本领,出色完成检验检疫任务,为我国对外贸易保驾护航。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强调:“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新时期、新情况、新任务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同心同德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代发展同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要树立创新意识,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第一,观念要更新。要转变思维方式,树立人本意识和人文意识,把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发展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第二,内容要更新。把准时代的脉搏,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把与广大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加以解决。坚持深入基层,加强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人民之所想,帮人们之所需,关心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放下架子,甘当人民的公仆。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标准,用真心换真情。第三,方法要更新,由单纯“灌输型”向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渗透型”转变。第四,制度要更新,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必须辅之以制度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施教,批评讲方式。做政治思想工作的类型很多,但最常用、最棘手的是批评教育方式,因此掌握批评的方法很重要。一是直接式批评,即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这种方式对性格开朗、思想基础较好的人适用。二是渐进式批评。批评时讲究层次性,由浅入深,逐步传输批评的信息。这种批评适用于缺点毛病较多,自尊心较强的人。三是参照式批评,即借他人的经验教训,映托出批评的内容,使被批评者与他人对比之下感到错误所在,促使其自我反省。这种方式适用于生活阅历浅,盲目性大,易受感化的人。四是商讨式批评。通过共同探讨某一个问题,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适用于思想敏锐,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同志。五是触动式批评。这种批评措辞尖锐,态度严肃。它对平时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或者不肯轻易承认错误的人比较实用。针对不同的思想问题对症下药,讲明道理。根据对象不同的阅历、性格、文化素养,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区别情况因人施教。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针对性和时效性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实际,脚踏实地贴近中心任务,贴近人心。一是要切合实际。不管你的工作思路如何现代,出发点如何良苦,只要你说得不实际,没有针对性,搞形式主义没有实效性,就势必会造成群众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工作大打折扣。二是顺应民意。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即变远为近,改虚为实,贴近群众,取信于人。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点落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现党和政府关怀和温暖上。三要贴近思想,正确选择时机。新的历史条件下,内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多变,影响和催化人们的思想因素增多。打铁要看“火候”,做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掌握时机。早了条件不成熟,达不到预期目的,晚了时过境迁,失去意义。最佳时间是在问题未形成,矛盾初露;工作、生活有困难,需要帮助;工作要变动环境改变等。针对以上情况,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人有一种“雪中送炭”和沐浴春风之感。
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其艺术性。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精雕细琢,多做一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应未雨绸缪,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三心”,即,热心、耐心、爱心。热心,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像一团火,要真心实意,像对待亲人一样无微不至,时刻用真情去温暖他人的心,让人有一种亲切感和敬畏感。耐心,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怕思想反复,虚心听取对方意见,不能好为人师。要因势利导,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功到自然成。爱心,思想政治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之以诚,要以诚相见,不说假话、大话,心诚则灵。
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讲道理。善于运用生动的事例说明问题,运用鲜明的对比、恰当的比喻启迪思想,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力争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让人感到听之有趣、学之有识、思之有理,使人产生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古人云:“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欲影正者端其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领导者应当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身首先不做。处处以身作则,为
人师表成为楷模。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挺身而出,冲在前面,率先垂范,敢为人先,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德、务实的作风去感染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三、创新党建工作要做到“三个结合”
创新党建工作与提高工作质量相结合。党建工作要结合具体工作来开展,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避免出现就党建抓党建,党建工作与实际工作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围绕检验检疫中心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党建工作内容进行创新,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以抓党建提高工作质量为宗旨。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实实在在,不搞空对空,真正体现在实效性上。
几年来,富锦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一线具体工作中锤炼党员队伍的作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集力,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检验党建工作成果。在党员中开展了“创先争优”和“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根据党员工作岗位的职责划分责任区,将工作纳入组织工作考核目标。开展“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发展”的总体要求,很抓产品质量。对辖区20多家出口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实行“管产品、管企业、管自身”的管理模式。责任区的党员经常深入企业,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诚信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等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加强实验室检测整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监管,强化产品质量,守住安全底线。从未发生过质量责任事故,真正体现把关服务作用。
富锦检验检疫局管辖的20多家出口粮油加工企业及7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技术、质量、信息、经营等方面遇有难题时,只要一个电话,党员干部随叫随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顺利开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富锦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创新党建工作与优质服务相结合。党建工作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找准为企业服务的结合点。在制定服务措施上要贴近实际,不能只是写在纸上、宣传在嘴上、挂在墙上,而是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富锦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转变作风,打造“服务型”党员干部。结合检验检疫工作“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的宗旨。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党员干部企业行”等活动,认真了解出口企业的所急、所需、所盼,力所能及地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努力做到“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和“无缝对接”服务,并为企业举办多种类型的培训班,为企业相关人员宣讲区域性关税优惠等相关政策,使企业得到实惠。在党员中开展了 “五心服务”活动:热心对待没一位客商,为进出口企业热诚服务;虚心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诚心为客商排忧解难,做好超前服务;耐心宣传检验检疫政策法规,做好咨
询服务;细心对待检验检疫工作,消除工作中的差错。
创新党建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抓党建必须抓党风廉政建设。小平同志说;“共产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构筑牢固的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几年来,富锦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注重从教育、监督、制度等各个方面对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进行引导和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廉正准则》和检验检疫“八严禁”、“十不准”。开展纪律作风大整顿、纪律教育月、以案说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党员廉洁自律意识。建立了重要岗位轮换制度、双人上岗制度、样品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正建设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落实到人头。真正做到“为检清廉、无私奉献”。
第四篇: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这既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这一要求,以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和党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努力实现“待遇制度化、经费保障化、工作专职化、服务常态化”的目标,创新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从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推动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增强。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事实证明,党的基层组织富有活力,才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在增强活力上下功夫。
抓好村级党员后备干部培养,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活力的重要前提
当前农村社会人员流动性大,人们价值取向和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多样性、多变性特点以及农村党员队伍的老龄化日趋明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党员干部培养相应变得日益突出,能否建立村级党员干部后备队伍,直接关系到村级
党组织的发展和活力。为此,我镇把储备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党员干部后备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明确在现有村“两委”成员、、高校返乡毕业生、复退军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外出务工返乡的优秀青年中吸纳。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结对培养”方式,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采取多岗位任职、强化锻炼的“压担子培养”方式,把“双强”党员后备干部培养成村干部;采取引路子、搭梯子、加椅子、让位子等办法,为村级党员后备干部上岗创造条件,从而为村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活水源头。
着力提升村干部素质,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关键所在村干部是村民群众开展公共事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服务者。村干部服务意识的强弱、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村级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为此,我镇把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素质能力作为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活力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好。村级“两委”班子换届后,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驾驭农村工作的本领,切实增强村级领导班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我镇把村“两委”干部培训纳入党员干部培训整体规划,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措施,开展学历教育与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等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村干部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活力的必然要求
事实充分证明,制度建设更带根本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激发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归根到底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说,建立科学有效的村干部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既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活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为此,我镇结合现行的村级干部绩效量化考评实施意见,加强村级干部监督管理和考核,注重突出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将其与绩效待遇、激励奖惩、选拔任用相挂钩,激发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工作活力。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和健康上关心爱护农村干部队伍,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使他们真正感到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甜头、工作上有干头、退职后有靠头。
第五篇:以“三会一课”为支点 撬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以“三会一课”为支点
撬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十九大中“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基层党支部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方式,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规范党的组织生活,从严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xxxxxx前期对各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一、当前“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会议内容存在“行政化”倾向。在查阅基层支部台账时发现,大部分党支部都存在会议内容“行政化”倾向的现象,部分会议成为了“行政工作布置会议”,忽略了思想政治建设。二是工作落实存在“流于形式”现象。从台账记录来看,大部分支部都能够及时按照xxx下发各项工作通知和提示要求组织开展学习及布置。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部分支部仍存在“只管布置工作,不抓工作成效”的现象,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致使工作安排形同虚设。三是党课内容存在“照搬式”问题。在检查中发现,基层支部党课内容大同小异,有的只是从网上照搬中央精神或党课材料,党课变成了读材料、看专题片,未能针对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回应普遍关心的问题,内容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参与度不够的问题。由于企业逐利的本质,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过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党员如何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如何加强党员党性锻炼缺少正确对待。二是党员参与社区事务“青黄不接”的现象。以社区“三会一课”为例,参与党员大都为社区退休老党员,即使时间安排在周末,也难有青年党员参与,党员“双报到”机制流于形式,在职党员服务社区能效未能体现,党员参与社区议事决事后继乏人。
(三)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对于“三会一课”制度的学习不到位。在与部分基层党支部负责人谈心谈话过程中,发现部分党支部书记对于“三会一课”的内容、程序及要求比较模糊,未能够按照规定频次、程序开展“三会一课”。二是对于“三会一课”形式的创新不到位。形式单一、缺乏新意是大多数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的现实写照,缺少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对于“三会一课”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党员仍将“三会一课”视作一项被动参与的工作,而未将其当作一名党员的重要权利和任务,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二、对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基层党务干部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虽然xxx已下发了“三个一本通”“《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务实操教材,并多次在会议上强调了党务工作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基层党务干部惰于学习,仍按照以往所谓的“惯例”,按着自己性子个人意愿开展“三会一课”,想到了就临时组织开一场,想不到就事后补下台账敷衍了事,致使“三会一课”无章可依、无规可循,阻碍了所在党组织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
(二)内容形式未达到党员的期望值。千篇一律的内容、乏善可陈的空话越来越不被广大党员接受,活动开展缺乏有效载体,内容涉及理论多与基层实际结合少,大政策大方向多与党员身边人身边事结合少,形式单一、内动单调,缺乏党员之间的互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未能做到《条例》“形式多样、氛围庄重”的要求。
(三)日常检查及培训指导还不够不到位。从xxx层面来讲,对于基层党组织的日常督查还相对欠缺,致使很多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事后发现、事后处置,未能及时指出更正;对于基层党组织的培训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对党务工作的培训力度还不够,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和帮助。
三、提升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规范性和有效性对策建议
(一)提升党务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强化基层党务工作者对“三会一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组织开展“三会一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建立健全《xxxxxx干部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日常学习与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使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二)提升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能力。强化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制定《xxxxxx基层党组织书记例会制度》《xxxxxx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制度》《xxxxxx基层党建责任制工作督查制度》,编发《xxxxxx党务实操手册》,重点教育引导党总支(支部)书记如何立足岗位当好书记、如何紧扣重点、遵循规章开展好“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业务素质能力。
(三)提升“三会一课”的吸引力。在落实基本制度、规定程序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贯彻落实xxx《关于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内组织生活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注重与党员实际需求相结合,结合不同时期时代特征、舆论焦点,针对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党员群体,采取党员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形式,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