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66千伏标准化变电站建设规范2011.06.01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66千伏标准化
变电站建设规范
(试行)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六月
目 录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设备管理规„„„„„„„„„„„„„„„„„„„„„2 5 安全管理规范„„„„„„„„„„„„„„„„„„„„6 6 运行管理规范„„„„„„„„„„„„„„„„„„„„7 7 培训工作规范„„„„„„„„„„„„„„„„„„„„14 8 土建、班组建设及文明生产规范„„„„„„„„„„„„15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66千伏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标准,适用于公司66千伏标准化变电站建设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352-2006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5027-1993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 《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安监[2006]904号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 Q/GDW212-2008 《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生[2008]1261 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技术导则》 Q/GDW231-2008 《集控中心、操作队管理规范(试行)》 辽电生[2008]585 号 《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辽电生[2008]585 号 《有人值班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辽电生[2008]585 号 《防止电气误操作管理规定(试行)》 辽电生[2008]585 号 《辽宁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Q/GDW22-1001-2008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2009年修订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集控中心
远方集中控制和监视所辖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的机构。3.2 操作队
负责所辖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事故、障碍及异常处理等运行管理工作的机构。3.3 无人值班变电站
不需要经常有人值班,由其所归属的集控中心(或调控中心)通过自动化系统对其实行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遥视(以下简称“五遥”)的变电站。3.4 监控系统
用来远方监视、控制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和完成各类远方监视、控制工作。3.5 远方操作
通过监控系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遥控、遥调的操作。4 设备管理
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应满足国家、部颁以及国网公司、省公司相关标准、规范和反措的要求。无严重和危急缺陷。4.1 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应满足《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规定。设备最小安全净距不满足要求的应尽快整改,没有整改的应采取安装警示牌等临时措施,保证人身安全。4.2 变压器
4.2.1 早期隔膜式储油柜应更换为全密封储油柜。
4.2.2 变压器低压侧出线铜(铝)排应包封绝缘,防止发生变压器出口短路故障。4.2.3变压器应保证无渗漏、无锈蚀,器身、套管及有载分接开关油位正常。4.2.4靠近变压器箱壁的二次导线应有保护措施,且排列整齐。
需要进行开挖、处理。
4.10.5 定期(时间间隔应不大于5年)通过开挖抽查等手段确定接地网的腐蚀情况。如发现接地网腐蚀较为严重,应及时进行处理。铜质材料接地体地网不必定期开挖检查。
4.10.6 变电站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应满足当地污秽等级要求,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4.11 交直流系统
4.11.1 交直流不得使用同一条电缆,动力电缆不得与二次电缆使用同一根保护管。
4.11.2 对于非阻燃电缆且动力电缆在底层的,或大量电缆集中在一起的,必须采取防火措施,加装防火板或涂防火涂料。
4.11.3 空气开关的选用、级差配合应符合《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落实直流系统反措改造实施细则》。新装、更换的空气开关必须进行动作特性试验并满足级差配合要求。4.11.4蓄电池室的电气设备应使用防爆型,严禁使用普通电气设备。4.12 继电保护、通信、自动化系统
配线整齐,标志齐全,二次可操作设备标志清晰,采用专用标签。屏柜接地可靠。4.13 设备缺陷管理
4.13.1 消缺工作应列入各单位生产计划中。对危急、严重或有普遍性的缺陷要及时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尽快消除。
4.13.2 变电站内年设备缺陷消除率:危急、严重缺陷100%;一般缺陷1个试验检修周期内消除率不低于85%。
4.13.3 缺陷消除时间应严格掌握,对危急、严重、一般缺陷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消缺处理。危急缺陷消除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严重缺陷消除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个月;一般缺陷不需要停电处理的应尽快消除,需要停电处理的结合设备停电消除,消除率在1个试验检修周期内不低于85%。4.14 设备评价
各单位生产管理部门是设备评价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设备评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变电设备评价工作每年进行1次,设备大小修前后也要进行设备评价,变电站设备按规定实施了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流程齐全、设备评价结果正确。操作队(变电站)应留存完整的评价资料。5 安全管理 5.1 安全活动管理
5.1.1每周至少进行1次安全活动,活动记录填写齐全,发言留有录音,基层单位领导每月至少在安全活动记录簿上签署1次意见。
5.1.2 安全通报、快报应有公司和二级单位领导批示,当年安全生产文件管理有序,有目录,安全通报、快报齐全。5.2安全工器具管理
5.2.1安全工器具管理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的要求。应有专用的安全工器具室,室内清洁干燥,安全工器具室应有温湿度计,必要时应设置排风扇和干燥设备等。
5.2.2 安全工器具应有台帐和试验记录。各种安全工器具必须有电压等级、试验日期、编号标志,绝缘杆每节都应有标志。安全工器具每次使用前后,要填写出入库记录。携带型地线也需定期进行试验。5.3工作票、操作票管理
5.3.1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2009年版)》、《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补充规定(暂行)(2009年版)》、《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2009年版)》等有关规定。5.3.2编制工作票、操作票应使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PMS)。
5.3.3工作票、操作票管理首先要把住执行前的审核关,严格执行三级审核。考核重点应放在执行过程中,严禁无票作业、无票操作。5.4 防误闭锁装置管理
(6)变电运行岗位责任制
(7)运行分析制度(8)设备缺陷管理制度(9)设备验收制度(10)运行维护工作制度(11)变电站安全保卫制度(12)培训制度
(13)事故处理制度
6.2操作队(变电站)图纸的管理 6.2.1 操作队(变电站)应具备的图纸(1)一次系统主接线图(2)交流系统图(3)直流系统图
(4)正常和事故照明接线图
(5)断路器操作回路、继电保护、远动及自动装置原理和展开图、保护配置图(6)配电装置平、断面图(7)组合电器间隔图(8)直埋电力电缆走向图
(9)接地装置布置以及直击雷保护范围图(10)消防设施(或系统)布置图(或系统图)(11)地下隐蔽工程竣工图(12)变电站土建工程竣工图 6.2.2 操作队(变电站)图纸的管理要求
(1)变电站的图纸由专责工程师负责管理。
(2)变电站竣工图纸,应分别在操作队和上级技术档案室存放。(3)变电站图纸必须与现场实际运行设备相符合。
(4)应按图纸存放要求,在操作队(变电站)设置合适的资料室集中存放图纸。
(5)操作队(变电站)应建立变电站图纸清册,建立图纸查(借)阅记录,每年对图纸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予以复制或修改。6.3 操作队(变电站)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1)设备制造厂家的使用说明书;(2)出厂试验记录;(3)设备交接有关资料;
(4)改进、大小修施工记录及竣工报告、设备验收报告等;(5)历年大修及定期预防性试验报告,变电站设备调试检验报告;(6)设备事故、障碍、异常及运行分析(专题);
(7)设备发生的危急及严重缺陷、移动情况、改造记录、运行验收、投运有关文字说明(运行简历)等。
6.4 操作队(变电站)指示图表的管理 6.4.1操作队(变电站)应具备的指示图表(1)一次系统接线图(2)站用电系统接线图(3)直流系统接线图(4)设备最小载流元件表
(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国家电网科[2008]49号)
(12)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6]904号)(13)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国家电网生[2004]503号)(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15)国家电网公司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指操作队管理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国家电网生[2008]1261 号)6.6.2 省公司下发的有关规程、标准
(1)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管理规定(辽电生[2008]585号)(2)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流设备运行维护规程(Q/LN 1010-2006)(3)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企业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管理规定(辽电生[2007]68号)(4)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2009]修订版
(5)集控中心、操作队及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规范(指集控中心、操作队管理的无人值班变电站)(辽电生[2008]585号)(6)调控中心、操作队及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规范(指调控中心、操作队管理的无人值班变电站)(辽电生[2008]585号)(7)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有人值班变电站管理规范(指有人值班变电站)(辽电生[2008]585号)(8)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运行变电站控制保护楼内作业管理办法(试行)(辽电生部【2007】117号)(9)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外来人员、车辆进入运行变电站管理规定(辽电生[2007]131号)(10)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实施细则(试行)(Q/GDW22-1002—2009)6.6.3 供电公司组织制定、下发的有关规程、规定和有关制度
(1)地区电网调度运行规程、事故预案
(2)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现场运行规程(3)操作队(变电站)根据实际所需的其他有关规程。6.7 标志管理
6.7.1 变电站设备标志管理应执行省公司管理规范(辽电生[2008]585号)设备管理部分——设备标志管理内容。
6.7.2 变电站标识宜执行国家电网品牌标识推广应用手册生产系统分册(2009版)规定,应至少具备变电站铭牌。
6.7.3 变电站电缆沟防火隔断应有明显的标志。
6.7.4 变电站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室应有禁止使用无线通话设备的标志。6.8生产管理信息系统(PMS)的使用和维护
按照要求填写相关记录,完善操作票系统的“五防”逻辑关系,完善设备台帐等基础数据,遇有设备新增、变动等应对台帐进行及时修改。PMS系统基础数据录入完整率、准确率、及时率要达到100%。各种业务流程完整正确。7 培训工作规范 7.1 一般规定
7.1.1坚持规程学习、现场培训、岗位练兵等在岗培训。操作队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
7.1.2新上岗的运行人员,在上岗值班前,必须经过变电站现场学习、调度仿真培训和跟班实习3个阶段的培训,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培训期满,必须经上岗资格考试合格,履行审批手续,方能从事值班工作。运行人员因工作调动或其它原因离岗3个月以上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履行考试和审批手续,方可上岗正式担任值班工作。
7.1.3操作队有权联系调度的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考试合格。
每班在班前要召开班前会,安排本班工作,提出工作危险点及防范措施等。班后要召开班后会,总结本班工作,提出改进办法等,班前班后会要记录在班组工作日志上,记录保存齐全。8.2.6科技、合理化建议
(1)按规定开展QC活动,定期活动记录在班组日志上。(2)按规定开展合理化建议。8.3 文明生产 8.3.1人员行为
运行人员穿着统一服装、佩带标志,坚守岗位且待人文明礼貌。8.3.2环境与健康
(1)变电站环境整洁、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房屋无渗漏现象。(2)室内物品摆放有序,门窗完整、清洁,地面清洁。(3)上下水道应畅通。
(4)生活房间应保持清洁,实行“四定”,即定房间、定床位、定人员、定行李。(5)食堂或备餐室应整洁,各种食品有固定存放地点或专用存放器具。8.3.3急救药箱
操作队(变电站)应配备急救药箱,急救箱内药品齐全,定期检查,对于过期的药品应及时更换。
第二篇:标准化变电站建设
请登陆:www.t标准化变电站建设
对照标准,认真自查,从设备到管理,从硬件到软件,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扎实开展标准化建设,不留任何死角。信息来看板管理:看板管理是将全所缺陷汇总表分别挂在主控室和办公室看板上,并在设备现场处挂牌标示,使全所运行人员对缺陷一目了然,跟踪监视缺陷,及时汇报和督办缺陷的处理
二次压板色标化管理:制定了二次压板管理规定,对压板实行“双色”管理,长期投运的压板用红色圆点标注,长期备用的压板标签用绿色,通过颜色区分压板的工作状态,使值班员一目了然。并配置“压板功能对照表”、“压板投切对照表”等投退说明,使现场运行规程的内容就地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比如,制作保护压板运行方式对照表和保护压板示意图,从而使运行人员在巡视操作时,一眼就可看出压板投退方式的正确与否。接班班长对压板必须检查到位;固定每周一由站长和班长组织当班人员对压板全面对照核实防止因压板操作不当引起事故的发生。
保护操作说明可视化:变电所保护装置多,且每个保护装置盘面信号灯多,液晶显示屏报告多,倒闸操作时需要更改定值的操作多。运行中对设备不够熟悉就容易出错,会发生保护装置发异常信号不能被发现,更改定值、打印报告不会操作。为此我们在保护盘的醒目处粘贴了保护装置运行说明卡,这张小卡片记录着每台设备的参数、性能、运行注意事项,异常处理原则,巡视要点及操作方法。
将安全文化视觉大量导入变电站,时刻提醒运行人员“时刻保持“警钟常鸣”。如在现场围墙设置企业文化理念及室内走廊设置宣传图板照片、楼层分布图、变电所简介、疏散图等。
编写《变电站操作指导手册》。将现场设备的相对位置、名称、标识、外观等信息均通过手册准确体现出来。同时,按照运行人员要做什么,应怎样做为切入点,制定了变电站安全工器具、技术资料、图纸资料、设备缺陷、设备巡视等具体化、强化可操作性。
设备设施运行进行可视化管理模式。使用专业规范的标签,完善二次设备、端子箱、机构箱、电源箱等设备标识,大到设备装置叫法,小至熔丝空开统一编上号。
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将全站每个职工的培训情况纳入培训档案进行统一管理,以便及时掌握职工的业务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该站充分发挥运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将以前只由站长进行技术讲课,改为由运行人员轮流进行技术讲课,使运行人员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并且在讲课的过程中互相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调动了员工参与生产现场的质量
制定设备管理模式。采取“责任到人、考核到位”的方法,建立设备专责维护包,完善设备履历管理,实现了实现了设备出厂、安装、运行、更换、报废的全寿命管理。
完善设备资料管理。对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核对检查,通过复印、打印等各种方法,完善了运行管理所需各种资料,抽调业务熟练人员扫描编辑设备图纸,实现微机化管理。
完成办公自动化、生产管理网络化(PMS)、五防闭锁微机化、防盗系统监控化、资料查询微机化等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模式。可以实现资料模糊查询、精确查询、分类查询、图纸资料查询、资料资源共享等功能,使变电站资料管理更加科学,查询浏览更加方便。
室外设置太阳能驱鼠器,可移动,非常方便。由于在防鼠方面,特别是户外防鼠布置上,用瓷碟或pvc管放上鼠药遇雨天经常被雨水淋到,此时鼠药就已失效不能继续使用,需不停的更换。使用太阳能驱鼠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比传统用鼠药灭鼠更实用、方便、美观。
行为规范高标准,定置管理细要求。职工的日常行为、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工作汇报等都形成统一模式;主控室、资料室、休息室、会议室、厨房等的所有物品全部实行定置管理。站内办公、生活环境幽雅整洁,职工精神面貌积极向上。
对设备进行全面性防腐除锈工作,给全站设备穿上了统一的着装,使设备既规范又整洁,而且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为了规范安全标识管理,认真照标识管理规范手册逐个整改,经整理后的各种标识标志更加符合安全要求。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同样了决定规范化。相关部位有清晰的禁止阻塞线、防踏空线——这些小细节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围墙抹灰层新粉刷的好看,施工应采用新工艺防止时间一长,风吹日晒的,起壳、变色,影响观感。
以规程、规范为依据,将工作内容细化,用标准化兑现精细化。采用PDA标准化巡视电子作业系统,使运行标准化管理搭上了电子化、网络化的“快车”。使标准化作业深入人心,引进PTA掌上电脑配合标准化巡视,可以降低标准化作业执行难度;帮助查找危险点;全站设备按标准进行维护和切换,安全工具器、消防器材、备品备件按标准配置和管理。为了使执行标准化作业时有可靠正确的图纸依据,该站站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全站设备图纸电子化。为了使老设备焕发“青春”,保持健康运行水平,“逢停必扫”的工作。哈东变要抓住综自改造设备停电的机会,对这些陈旧设备刷上新漆,进行防污除锈处理,让设备常新常亮,让变电站旧貌换新颜。
第三篇: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情况汇报
“标准化建设”是提升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变电工区按照省、市公司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不断拓宽思路,突出创新,做到精心策划,全员参与,把提高工作水平和员工素质作为突破口,以基层所站“受用”和“受益”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的管理基础和管理实际,全面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积极创建安全、文明、可靠的标准化变电站。
一、强化领导,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是全面提升电网管理水平,增强变电站运行安全可靠性,努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供电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今后企业发展有着极其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在标准化建设前,我们明确目标,精心组织,成立了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管理规范》及标准化建设施工管理措施,围绕省公司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的总体部署,集中精力狠抓落实。省、市公司领导多次到西郊和北郊变电站改造现场,检查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的组织、技术措施,建设进度,并给予指导;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每天到现场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各项工作做到“严、细、实”,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顺利达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创建过程中,变电工区始终坚持以打造安全性、服务性和可靠性电网为目标,以西郊变电站标准化变电站建设为先导,采取“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重点从人员素质、基础管理、硬件设施、文明生产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变电站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二、超前防范,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提供安全质量保障
为切实加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施工中人员伤害及设备事故发生,针对工程工作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措施:认真审查承包方的资质和条件;进入变电所进行施工前,公司审查承包方的安全技术措施合格;对承包方安全施工所需的机械、工器具、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用具进行审查。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并通过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对工作负责人和现场安全员进行单独的安全培训,经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现场工作。
加强现场的施工监管。在施工前工区根据施工作业特点及所内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包括设备运行方式、带电范围等),使施工人员对现场的安全措施及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等了解清楚后,由双方负责人签字后生效。施工作业中,运行人员认真执行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组织措施。进入变电所施工必须办理工作票,运行人员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施工人员才能进入现场进行作业,杜绝无票作业。每天作业结束后,由运行人员将工作票收回,次日工作前发出,设备运行方式如有变化,运行人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交代并留有记录。施工作业过程中,工区安排专人在现场进行监护,对在带电设备附近施工的人员进行重点监护,及时制止各种违章行为,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在变电所内接拆临时电源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在指定地点由运行人员监护才能进行。在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时,禁止施工人员进入变电所进行作业。
三、精心组织,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提供措施保障
为确保标准化建设工作圆满有序进行,各所站根据建设任务制定详细的保证安全措施及进度表。公司、变电工区在施工开始前制定专门的负责人,协调施工进度及安全管理诸项事宜,工区在每个变电站设立专职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监护,定期汇报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主控室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对运行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影响,我们多次到现场进行考察,采取并制定有效措施,保证了标准化变电站建设安全有序进行。主要建设情况及措施:、对西郊、北郊变电站周边环境进行了整理,清除了危及变电站安全的违章建筑、废品回收站、垃圾站等,并对变电站门前的路段进行了重新修整。、新建食堂、车库、收发室、围墙加高抹面、刷涂料 采取措施:防止人身坠落措施,避免人员伤害。、锅炉房拆除、收发室重新装修
采取措施:使用机械作业,避免人工作业,防止出现人员砸伤等事故。、主控楼内交流回路照明回路改造
采取措施:有关低压交流回路作业时,联系变电站人员停电后方可施工,防止出现人员低压感电。、暖气改造、主控室天棚更换、上下水系统改造、地面楼梯处理、主控楼内外墙面处理。
采取措施:在室内进行破拆工作时充分考虑振动问题,防止保护误动造成设备事故;在有二次设备的房间进行室内施工时,用苫布将保护设备覆盖,防止大量灰尘进入影响电子元件运行,更换天棚等高处施工,搭建脚手架将二次设备上方遮挡,防止落物砸伤设备,造成设备短路或保护误动。、室内外设备标识的统一更换
采取措施:更换室内外标识工作由变电工区负责,室外架构上的标示牌由公司协调检修工区协助完成。、所内道路整修
采取措施:在高压设备区域作业,避免使用大型机械设备,防止安全距离不够,导致感电,用小型较矮机械设备施工并设立专职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监护。、配套安防设施、防火设施建设 采取措施:制定专人负责加强设备验收,保证设备的可用、好用。
四、规范管理,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提供行为保障
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确保变电安全供电能力,全面建设可靠的电网是省公司对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的基本要求。创建标准化变电站绝不是做一些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而是把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真正落实到站所建设上,切实做到按标准化管理设备运行、技术培训、优质服务和文明生产。
一是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和工作评价标准实现了细化统一。按照要求,对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包括运行记录)、规章制度建设、站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规范;制定了统一的安全生产、办公及生活设施配置方面的标准;不仅规范了站内的工作,而且有效解决了变电站运行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在工作要求上的不同意见,有效地克服了不同领导、不同人员检查有不同要求、不同标准的问题,简化了运行人员在非生产性工作的负担,得到一线员工的一致赞同。二是将运行管理的标准细化到每位值班员,对照标准将值班员的维护管理、设备熟炼程度和规范操作情况每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运行管理中,突出安全生产这个重点,持之以恒地反对违章作业,针对系统内发生的事故教训,尤其是今年的变电操作事故,结合实际,举一反三,认真查找事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和事故处理预案。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标准化建设是全过程的管理,是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积累起来的,任何一个细小环节都不能忽视。针对反事故演习活动以往不切合实际、内容空洞乏味、没有起到预防和演练的效果,工区及时采取措施,结合不同季节负荷特点,详细列出典型事故案例,认真加以分析,使值班人员深刻理解事故预想在安全管理中发挥的预防作用。
三是每月将重点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技术问答题下发,强化职工的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通过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职工的专业基础更加扎实,判断和解决日常故障的能力显著提高,从而解决了“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工作、工作标准是什么”的现实问题。通过查找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解决突出问题,有效提升了创建工作质量。在此基础上,组织全市各一二次变电站负责人到西、北郊变电站互查,提出意见、建议,对查出的问题,逐一认真整改,不留死角,狠抓落实。促进标准化建设。
四是以文明生产标准规范运行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值班人员的言谈举止,接听每一个电话,看似职工的个人行为,其实质体现了企业文明生产管理程度的高低。标准化变电站建设不仅是对运行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实践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为变电运行人员营造一个学技术、促技能的良好氛围,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生产再上台阶。
五、突出特色,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提供持久创新 标准化变电站创建工作对提高设备运行管理水平,提升变电站的管理标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标准化变电站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变电工区推陈出新,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及颇具新颖、实效的变电站管理模式,提高了标准化建设的水平。
特色一:安全文化系统的导入为变电站营造安全氛围。变电站场地安全提醒牌和室内安全警示图片将企业文化理念大量导入变电站,时刻提醒运行人员确保安全。“把隐患当事故跟踪,把违章当事故处理”、“家庭是幸福的港湾,安全是家庭的靠山”、“安全措施重落实,互相监督保安全”等安全理念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事故的贴近性、预防的重要性和无知的可悲性。同时变电站场区及所内道路的整修,使场地整洁、道路畅通,采用标准固定遮拦,使作业现场安全措施布置方便、可靠。
特色二:新技术、新装置的大量引进,使管理手段更趋先进,科技自动化水平明显提升。西郊变电站建立了智能巡视系统,增强了巡视的可靠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利用掌上电子操作票专家系统,实现微机五防开票、操作功能,杜绝人员擅自解锁操作现象;新型地线和地端的选位安装,杜绝了接地线挂错位置或误触误碰的发生;利用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工作票的网上远传、审核和缺陷管理的网上流转,提高了工作效 率,节约了成本。
特色三:全面推进变电标准化操作准备会制度。在操作前进行现场勘查,根据勘查情况,全面分析作业及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关键点,做到人人清楚后,指定专人进行风险控制。同时根据工作任务,进行人员分配,做到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标准化操作准备会和全过程录音等好经验、好做法满足了动态变化中的安全要求,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确保了操作“零事故”。
特色四:行为规范高标准,定置管理细要求。工区各站主控室、资料室、休息室、会议室、厨房等的所有可移动物品全部实行定置定位管理,并悬挂定置定位图表。强化变电站半军事化管理来塑造企业形象,展示职工风采。站内办公、生活环境幽雅整洁,职工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军人作风充溢全站。
特色五:图纸、资料、台帐齐备且实现了电子化管理。目前站内图纸资料整齐、存放有序,达到能方便查找、随时取用的要求,而且还将目录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为设备检修和现场培训提供完善的基本资料。此外,通过建立常用生产指示图表、规范常用资料夹(盒),规范存放地,使杂乱无章的资料和表格得到规范管理,使现场面貌一新,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
特色六:现场设备管理清晰、实用。根据标准,使设备标识全面清晰,一次设备标示均采用白钢材质,按标准尺寸制作,名称四重编号,全部设备的接地装置外漏部分均涂黄绿相间标示。二次设备保护屏全部采用统一标示,名称编号及操作更加清晰,使得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现场管理更加规范且具有适用性。配电箱统一粘贴标牌标明用途,箱内开关有明显的标识。使变电站设备管理统一规范、焕然一新,为有效杜绝人员责任事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面提升了现场工作的快速性和安全性。
特色七:后勤工作实现物业化管理,减轻了运行人员负担。对变电站的环境、绿化、生产办公设备以及卫生间、淋浴间、厨房的改造完毕后,全部实现了物业化管理,有效减轻了运行人员工作负担,既确保了运行人员能够专心安全生产,同时也为变电运行环境规范管理提供了专业保障。
特色八:生产办公设施统一装备。对办公室、会议室、控制室需要的桌椅、电脑、标签机、传真机、扫描仪、资料柜等予以规范装备,有效改善了变电站生产办公环境和办公设施,为提升现场日常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资料管理、站务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全面推行生产管理系统运作提供了基础条件。
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创建达标只是阶段性工作,我们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提高生产运行水平,稳定电力保障能力,准确把握市场定位,才能在日趋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浅谈变电站班组标准化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变电站班组标准化建设
作者:王宏丽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6期
摘 要:班组标准化建设,是近年来班组开展的最主要的活动,着重围绕“标准化、减负、提效”目标,突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依据科技进步,强化安全管理,不断细化变电站各项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对班组记录进行整合,强化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现场执行力,责任到人,将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大力开展班组文化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已达到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目的。
关键词:班组 标准化 管理 和谐 建设
中图分类号:TV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1)12(c)-0000-001 引言
班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管理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构建和谐企业的落脚点,开展班组标准化建设的目标是不断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增强班组团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建设高素质、高技能运行队伍,实现班组管理四统一,即:专业管理统一、工作服务统一、基础管理统一、班组文化统一。基础建设
首先建立以站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确定站班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和分工,成立变电站班委会,按照人员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做到新老搭配、人尽其才,分路推进。制定详细的月度工作计划,内容细化到日并实现PDCA管理。梳理各项工作流程,完善各项管理标准、规章制度,编制符合现场实际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典型操作票、典型工作票、常用图册等现场资料,力求简洁实用,编制图文并茂的设备台帐,便于运行人员随时查找相关资料。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严格规范各类记录、报表的填写要求,对班组记录进行整合。实行一表、一卡、一书管理,强化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现场执行力,责任到人,将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安全建设
安全管理是变电站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不能放松。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依据科技进步,强化安全管理,变电站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目标,设置变电站三级安全网,并分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及时传达上级安全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各类事故通报,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结合“安全生产月”、“春、秋季安全大检查”等工作部署,切实开展现场安全检查整改,在倒闸操作和大型检修工作中,规范了各级人员到岗到位制,提前召开大型操作安全分析会,进行危险点
分析及工作两交底。建立员工反违章常态机制,深入开展创建无违章班组活动,发现违章严格考核,使“一切风险皆可控制,所有事故都能避免”的安全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一手抓规章制度建设,一手抓安全文化建设,构筑起安全管理的可靠屏障。技能和创新建设
将“重技能、重实效”始终作为班组技能建设的核心思想。变电站的人员培训应以值为重点,将工作与学习融为一体,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首先把学习看成一项重要工作,培养及时学习、全程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其次把工作过程看成学习过程,把工作中出现的异常当作一次次提高自己的机会,在巡视中学习,在维护中积累,在操作中领会,使大家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定期开展防洪、防火、防震等实战演练,使全站人员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逐步提高。通过发布QC成果,申报专利,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撰写论文发表。开展班组技术比武、运行规程知识竞赛、安全知识演讲比赛,“五小活动”等小型、多样、新颖的班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发简单而实用的小软件。在继电小室悬挂低压交直流级差配置图,以提高低压交直流系统倒闸操作正确性,缺陷处理、故障查找的方便性,大大提高了班组工作效率。将“5S”管理运用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强化定置管理。通过创新活动的开展,激发和树立全体员工的决心和信心,上下统一思想和认识,齐心协力,积极协商和解决新困难和新问题,逐步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思想、民主、文化建设
开展班组文化建设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班组员工队伍,有利于保持班组旺盛的活力和高昂的斗志。最终建立一支优秀的团队,变电站应从征集个人愿景、班组愿景开始,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每位职工对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深思,对自己的岗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创建具有自身特色文化墙和职工小家都让变电站增添了全新的文化气息,充分展示了职工多才多艺的个人风采,提高班组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归属感,形成了团结、互助、民主、和谐的良好风气。
变电站应以礼仪培训、技术比武、职工PPT比赛等小型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倡导职工建言献策极,设立公开专栏,定期公开材料发放、奖金发放、人员考勤,充分利用宣传展板、局域网等平台,使班组民主管理更加透明。通过为地震灾区捐款、举办集体婚礼等活动,鼓励职工塑造奉献爱心、互济互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6 总 结
通过班组标准化建设,变电站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班组素质的整体提高,班组文化的不断沉淀将为变电站的发展注入了无限动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国电力出版社,2006.[2] 祁有红,祁有金.安全精细化管理.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第五篇:辽宁电网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监控信息管理规范20130225
辽宁电网变电站监控信息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化 “调控一体化”工作,对辽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省调)和各地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地调)监控系统所采集的监控信息进行规范与优化,统一设备运行监控信息的归类和描述,进一步加强设备监控管理工作,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明确了辽宁电网66kV及以上变电站上送调控中心的监控信息的规范和优化原则,结合辽宁电网实际情况,对不必要的信息作了删除,对部分信息进行了合并优化。为保证调度主站和变电站两端信息的一致性,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监控信息命名应按照本规范附件中的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典型监控信息表进行规范。
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辽宁电网66kV及以上变电站监控信息的设计、采集、调试、验收及运行监控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 信息分级管理
第四条 变电站监控信息分为事故-1级、异常-2级、越限-3级、变位-4级、告知-5级,分级原则如下。
(一)事故信息是反映各类事故的监控信息,需要实时监视、立即处理,包括:
— 3 — 1.全站事故总信息; 2.单元事故总信息;
3.各类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动作信息; 4.开关异常变位信息。
(二)异常信息是反映电网设备非正常运行状态的监控信息,需要实时监视、及时处理,包括:
1.一次设备异常告警信息; 2.二次设备、回路异常告警信息; 3.自动化、通讯设备异常告警信息; 4.其它设备异常告警信息。
(三)越限信息是反映重要遥测量超出报警上下限区间的信息,需要实时监视、及时处理,其中重要遥测量包括有功、无功、电流、电压、主变油温、断面潮流等。
(四)变位信息是指各类开关、装置软压板等状态改变信息,该类信息直接反映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需要实时监视。
(五)告知信息是反映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状态监测的一般提醒信息,主要包括主变运行档位变化、故障录波启动、油泵启动、刀闸变位等信息,该类信息需由运维人员定期查询。
第五条 变电站监控信息应按照附件中的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典型监控信息表进行分级,对于信息表中未包含的信息可参照上述原则进行分类。对于事故信息、异常信息、越限信息和变位信息由调控中心监控人员
— 4 — 实时监视,告知信息由运维单位按照相关规定查看和处置。
第六条 调度端监控系统告警窗可分为“全部”、“事故”、“异常”、“越限”、“变位”、“告知”、“操作”和“SOE(事件顺序记录)”八个子窗口,其中“全部”子窗口显示全部遥信告警信息,“事故”、“异常”、“越限”、“变位”、“告知”五个子窗口分别显示第四条定义的五类监控信息,“SOE”子窗口显示全部SOE记录,“操作”子窗口显示所有监控员操作类信息(包含操作设备、挂牌等信息)。
第七条 事故、异常、越限、变位等信息可根据需要设置音响告警及显示颜色,但事故信息应区别于其它信号,采用不同的音响报警。
第八条 调度端监控系统中各窗口显示的监控信息及筛选方式可以根据监控人员的应用需求定制,并具备分类、分时、分站、分设备间隔进行提取和统计监控信息的功能。
第九条 事故类信息和断路器位置信息应设置SOE信号,显示在“SOE”子窗口中,其它信息原则上不设置为SOE信号。信号是否设置SOE信号应做好相应记录。
第三章 信息描述管理
第十条 遥信信息属性规范如下:
1.开关、刀闸变位描述为:“合位”(1)/“分位”(0);2.小车信号描述为:“工作位置”(1)/“试验(检修)位置”(0); 3.保护动作信号表述为:“动作”(1)/“复归”(0);
— 5 — 4.保护压板状态信号描述为:“投入”(1)/“退出”(0);5.越限告警信号表述为:越上(下)限/复归;
6.测控远方就地把手位置信号描述为:“就地”(1)/“远方”(0); 7.一般告警信号描述为:“告警”(1)/“复归”(0)。8.通信状态行为描述为:中断/正常。第十一条 遥测信息的单位规范如下: 1.线路电压、母线电压:单位kV;
2.中性点电压、消弧线圈位移电压、直流系统电压、所内系统电压、3U0(二次值):单位为V; 3.有功功率:单位MW; 4.无功功率:单位MVar; 5.电流:单位A; 6.频率:单位Hz; 7.温度:单位℃。
第十二条 控制行为属性规范如下: 1.断路器:合/分,同期合/分; 2.隔离开关(小车)、接地刀闸:合/分; 3.分接头档位:升档/降档、急停;
4.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投入/退出,定值区切换,信号复归; 5.VQC:投入/退出;
6.母线PT并列、母联非自动(退出母联操作电源)等;
— 6 — 7.顺序控制命令。
第十三条 调度端和变电站端的监控信息内容应按照附件中的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典型监控信息表进行规范,在监控信息规范和优化工作中要保持两侧信息定义的一致性。
第十四条 调度端监控系统中的监控信息必须按照《电网设备通用模型命名规范》进行描述,全路径命名结构为:电网.厂站线/电压.间隔.设备/部件.属性,其中,正斜线“/” 为定位分隔符,小数点“.”为层次分隔符。
第十五条 新建及改、扩建厂站的监控系统后台机中的监控信息必须按照《电网设备通用模型命名规范》进行描述,但在信息窗口中可显示为电压.间隔.设备/部件.属性,即要求监控系统后台机信息窗具备屏蔽“电网.厂站线/”的功能,避免监控信息过长后换行从而影响监视及查看信息的情况发生,设计部门应在变电站监控系统招标技术条件中对该项功能予以要求。
第十六条 实现“告警直传”功能的变电站,告警直传信息参考syslog格式,标准的告警条文按照“级别、时间、设备、事件、原因”五段式进行描述,各段之间用空格分隔,具体格式详见《变电站调控数据交互规范》。
第四章 信息编制及优化管理
第十七条 变电站监控信息点表编制应满足变电站典型监控信息表及其它相关规范文件要求。信息点表由运维检修单位(部门)负责编制,提交调控中心前应对监控信息点表内容进行认真审核,调控中心各相关处室(专业人员)负责复核,复核通过后监控信息表方可生效。
第十八条 监控信息表信息排序宜按电压等级从高到低排序,同一电压等级原则上按线路、旁路、主变(含各侧)、高抗、母联、分段、母线设备、无功补偿、所用变、交直流系统、自动装置、公用设备排序。
第十九条 变电站典型监控信息表中所列信息原则上均不允许合并;双重化配置的保护信息,“装置闭锁”与“装置异常”,“第一组控制回路断线”、“第二组控制回路断线”,“第一组电源断线”与“第二组电源断线”,“TA断线”与“TV断线”,以及不同告警级别的监控信息严禁合并,对于本规范发文前已投运的变电站,要求在设备停电检修时,对照上述信息核查情况,结合开展监控信息整改工作。
第二十条 变电站典型监控信息表中部分信息为变电站现场多个信息归并生成,应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将多个信息进行归并上送,如变电站监控系统无法归并上送的,则保留原有模式进行分项上送。变电站监控系统后台机必须保留原始信息。
第二十一条 为满足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遥测信息接入需要,电压等级在220kV及以上的变电站,需要将变电站内母联、分段开关的有功及无功值分别转发至省调及地调。
第二十二条 对设备正常运行或操作过程中发出的伴生信号,可采用
— 8 — 延时过滤防抖、信号动作次数统计等功能进行屏蔽,防止误报或重复上报。延迟时间和计次数值的设定可根据不同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对于经延时、计次等仍无法过滤的,按异常信息处理。
第二十三条 监控信息屏蔽是信息优化展示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厂站间隔和装置检修时,该间隔(装置)上送的遥信、遥测信号、保护软报文应对运行监控人员屏蔽,但不影响自动化调试。信息屏蔽功能应具备全站屏蔽、单间隔屏蔽、单信号屏蔽等方式。被屏蔽的信息应有醒目标识(颜色或标牌),用于区别正常信息,使监控人员易辨识。屏蔽功能应具备设置屏蔽时间功能,到期后自动撤销屏蔽状态。
第二十四条 为满足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事故判断及推画面功能,应合成变电站间隔事故信号及全站事故总信号,并按不同要求上送至省调及地调。
第二十五条 间隔事故信号可采取不对应启动方式和本间隔相应事故信号合成两种方式获得,其中不对应启动方式是将合后继电器接点KKJ 串联保护跳闸位置继电器接点TWJ(常开)或断路器辅助接点DL(常闭)的启动方式,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间隔,优先选用这种方式合成信号,对于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间隔信号由供电公司自行掌握。
第二十六条 事故总信号是将全站各电压等级间隔事故信号合成后生成。对于220kV变电站,应将220kV间隔事故信号合成后,命名为“220kV事故总信号”上送省调;将全站各电压等级间隔事故信号合成后,命名为“全站事故总信号”上送地调。
— 9 — 第二十七条 各级调控中心应按照此规范在66kV及以上变电站基建、改扩建工程项目中进行监控信息的审核、调试及验收。
第二十八条 为确保在本规范执行之后,调控中心监控人员能完整掌握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运行状况,应加快部署变电站“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
第五章 检查与考核
第二十九条 省调负责对辽宁电网变电站监控信息的规范性进行检查与考核,各地调负责对所辖电网66kV(35kV)变电站的监控信息的规范性进行检查与考核。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规范由辽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表:1.辽宁电网500kV变电站典型信息表
2.辽宁电网220kV变电站典型信息表 3.辽宁电网66kV变电站典型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