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坛镇残疾人服务再上新台阶
为民、便民、利民一直都是林坛镇残疾人服务的宗旨,该镇从多方面着手,全力打造残疾人服务平台,残疾人工作深受好评。
1、全面实施多种手续、证件发放及领取的代理服务。虽然各村都配有残联专职委员,但毕竟他们是残疾人,行动不是很方便,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村包村干部主要承担起联残、助残的职责,彻底解决残疾人到镇办理事项的不便;需要到县残联办理的事项,只要不需要当事人到现场的,一律由镇残联理事长或镇残联专职委员代理办理,决不让残疾人多跑一里路、多花一分钱。
2、全方位发动,注重残疾儿童的入学工作。残疾儿童,尤其是智障和聋哑儿童的入学问题是一大难题,虽然市县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但仍有若干残疾儿童未能入学,在镇残联的大力宣传和帮助下,半年以来,已有2名残疾儿童顺利入学,解决了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
3、多方协调,帮助残疾人拓宽就业渠道。常庄村残联专职委员李红星虽然腿有残疾,但有很强的商业头脑,经过大胆摸索,现开办了两家网店,主营养生产品,销量逐月增长。经过与其协商,在镇残联召开了残疾人创业经验分享会,李红星将其创业经验与心得与大家做了分享与交流,由于开办网店的限制较小,其他青年残疾人对此反响热烈,积极发言,纷纷对网上经商跃跃欲试,镇残联将结合县残联进一步加大培训,拓宽残疾人就业形式,为解决残疾人的生产、生活开“绿灯”。
2015年6月4日
第二篇:论新时期如何推进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
论新时期如何推进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残疾事业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由此,“科学发展观”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高频率现诸媒体的热门词汇,而在全国各行各业上下一心、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众志成城贡献力量的大环境下,作为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基层组织及工作人员,尤其需要就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以开展好本辖区残疾人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而进行深入思考。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富裕安全,稳定有序,充满活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建设这个社会的目的是着眼于人、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生活。“以人为本“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和谐社会既是人类的一种追求,又是一个谋求发展的社会,发展是人类创造幸福生活的主要途径和根本动力。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创造较高文明形态的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物质、精神、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和谐统一。
二、和谐社会与残疾人事业的关系
残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不付出的痛苦代价,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但残疾人更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员,因而,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职责。残疾人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又是和谐社会幸福生活的拥有者和享受者。人尽其能、各得其所,整个社会才会有繁荣、健康、充满活力、安祥和谐的环境,才会有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能力。
发展残疾人事业,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搞好残疾人工作,使残疾人能够同健全人一样,以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共同参与创造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分享社会文明的成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发展残疾人事业,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搞好这项工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
残疾人是全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人群,这个群体有着不同与健全人群体的特殊性,极其需要全社会予以高度关注:
一是由于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使之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的条件。
二是低收入决定了残疾人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以相公庄街道残疾人群体为例,一部分具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者,大多在福利企业就业或自谋职业,但是收入较低;另一部分则不具备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能力,大多靠国家救济或家人抚养,其经济收入低于人均收入水平,甚至徘徊于贫困线边缘。表现为生活必需品的占有量低下和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经济上的低收入进一步造成了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或其他灾害,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三是政治上的低影响力。残疾人群体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文化活动,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他们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是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残疾人群体由于自身的缺陷及其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大多职业技能缺乏,市场竞争力较低,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没有职业
安全感,收入低且不稳定,“常有衣食之忧”。这些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或被社会所抛弃,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难以自我调适,从而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出现过激行为。
四、发展残疾人事业,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公正,它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社会主义人权和公正,首先就表现在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等基本权利。解决残疾人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问题,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努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广大残疾人尽快融入到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中,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由于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处于不同程度的困境之中,因而,各界应当多一点偏爱,为他们开点“小灶”,从各方面多给予关心帮助。如加大扶贫力度,扶助贫困残疾人;保障残疾人及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开展职业培训,拓展就业途径,切实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确保残疾人进行康复的权利等等。而作为残疾人事业的基层工作者,只有进一步密切与残疾人兄弟姐妹的血肉联系,才能更好地为这个群体提供服务。残疾人
事业的每一项工作,都闪动着人性善良的光芒,都需要付出真诚的关爱。
除了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外,还必须给他们以安全感和尊重感,这有利于实现残疾人的自身价值。人们不仅有生理、安全、归属的要求,而且有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是对一个人价值的承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希望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希望凭借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一点对残疾人来说尤其重要。单纯的给予残疾人人道主义的同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解除残疾人自身及其家庭的心理压力,调整其因残疾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失衡。这种失衡得到调整,必然会给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自强不息的动力。
因此,从事残疾人事业,绝不是居高临下甚至带着施舍和怜悯之情去对待他们,而是要站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为实现全社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发展而真诚和热情地提供支持和帮助。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作为残疾人工作者,一方面应始终把握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主题,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残疾人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关心残疾人、尊重残疾人的和谐氛围,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残疾
人工作;一方面要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使更多的残疾人由自卑走向自信,由怯懦走向坚强,由彷徨走向成功,使他们能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成果,共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让他们的生活永远充满阳光,是残疾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毕生努力的方向。
第三篇:推动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立足新定位 适应新形势 创新新做法 推动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书记指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办既是保障中央决策落实的前哨,又是党中央的后院‛。栗战书同志去年9月在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上要求,“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要充分发挥„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做好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好‚巩固后院‛的作用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党委办后勤工作的经历,谈几个观点。
一、立足新定位
‚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是党中央对各级党委办公厅(室)的新定位、新要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及相关领导也对市委办工作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做好机关后勤保障与服务,就应该要立足新的定位,高标准、严要求。
(一)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建设服务市委和办公室的“巩固后院”。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总书记的讲话总揽全局、思想深邃、文风朴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是新一届党中央执政理-1-
念、治国方略、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的集中反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于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领导工作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当前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高标准、严要求,争创“四优”走前列。为了增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实现五个‚走前列‛的目标任务,中共宜宾市委办公室决定在本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当好‘五员’作表率、争创‘四优’走前列‛活动。‚四优‛(即:流程制度更加优化,工作成效更加优质,团队建设更加优秀,环境秩序更加优良)既是对市委办及各部门(科室)的要求,同时也涵盖了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市委及办公室对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明确的要求和定位。我们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准确把握新的定位,把后勤工作做到‚前面‛,真正实现‚四优‛和五个‚走前列‛的目标任务。
二、适应新形势
市委机关大院占地50余亩,在此办公的单位70余家;原市委机关宿舍区占地余亩,有住户700余户。市委办长期承担着市委机关大院和宿舍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工作量之大、各种事务之琐碎可想而知。要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就必须依靠专业、科学、高效的管理。年,前进社区成立;2012年,宜宾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挂牌成立,无疑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机制还有待完善。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机关后勤工作新要求看,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必须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的商品化、运作的市场化和资源的社会化。
(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必然要求。第一,后勤服务社会化,是解决传统管理体制下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服务供给主体单
一、服务供给效率不高、服务运作成本较高、后勤服务效益低下、后勤服务市场化不足、后勤服务更新提升缓慢‛等问题,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方法。第二,后勤服务社会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选择合适的后勤服务的供给主体,商定有效的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确保后勤服务供给的系统化、专业化、高效化、规范化,有助于实现后勤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增效。第三,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就要承认勤服务的商品属性,通过市场之手来实现经济效益与服务质量的有机统一。
(二)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几点思考。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场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应该要结合宜宾经济
社会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现状和市委办的实际情况积极思考这一命题,并有所作为。一是要分步骤、分阶段确立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应该是转变思想观念,转换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后勤服务从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实行集约经营、有偿服务,达到减员增效,提高保障效益的目的。中期目标是初步建立后勤服务经营实体与社会服务市场的双向交流、相互融合的服务体系。最终目标则是将后勤服务全面推向社会,纳入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和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前期,我们已经对原机关宿舍区的水网、电网进行了改造,初步实现了社会化管理。下一步,可以考虑将市委机关大院的绿化、卫生、保卫以及公务用车等逐步推向社会。二是要转换服务方式的运行机制。管理职能由管理部门承担,服务职能由服务单位承担。完善内部经济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现代管理制度,使后勤服务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三是要依托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完善,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趋势。依托社会,就是最大限度地将属于社会服务保障的事情交给社会,就是要依靠社会办后勤,促进服务联合,参与市场竞争,以促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
三、创新新做法
综上所述,机关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定位和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体制、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
作为具体从事后勤工作人员,下面,我结合当前的工作,仅从工作举措创新方面谈几点我的想法。
(一)进一步加强后勤理念重塑。要彻底纠正后勤工作不重要的错误思想,彻底驱散后勤人员自我边缘化的心理‚阴霾‛。开展一次‚后勤工作再认识‛的大讨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光荣感,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机关后勤工作新理念。一是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树立‚追求完美‛理念。继续做好水电气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房屋与固定资产管理、大院秩序管理、绿化卫生、维稳综治、安全消防、值班执勤、监控巡逻以及工会的工作,更好地服务各部门、科室和广大干部职工。二是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树立‚豫事而立‛理念。后勤工作同样需要提前谋划,要‚当好党委坚强‘前哨’‛,围绕市委和办公室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大局、主动服务领导,加强与相关人员的沟通协调,变领导要求为提前谋划,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三是强化高效服务意识,树立‚第一时间‛理念。后勤工作十分繁杂,要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基础上,打造高效团队,全面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后勤事务管理。后勤工作千头万绪,往往会忙中出错、乱中出错。要提升服务的效速和质量,必须加快推进后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当前,主要有三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和中、省、市的相关规定,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规定条款,把政策研究透彻,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全面梳理现有的管理制度,包括现在正在执行的、已经失去操作性没有执行的、约定成熟默认执行的,及其操作流程,全面摸清家底,理清、理顺各类关系。三是结合相关的规定和后勤工作实际,集思广益,按照更全面、更细致、更科学、更严格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公务接待、基建维修、物资采购、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重要、敏感领域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按照‚加强‘四性’建设、打造‘四型’机关‛的要求,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理论修养与综合素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工作作风切实转变。一是要更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后勤工作人员的政治敏锐性和纪律性。二是要形成学习的更好氛围,积极参加办公室的各类学习实践活动,以科室为单位搭建更多的学习的平台,形成‚多学为荣、少学为耻‛的学习导向。三是要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推手。
第四篇: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再上新台阶
公立医院改革再上新台阶
4月4日根据《河北省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确定河北省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冀医改办[2018]2号。我区中医院被确定为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
4月4日根据市人社、财政、卫计、联合出台的《关于印发扩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张人社字[2018]59号,我区区医院、区中医院被确定为市级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医院。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区将全面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各级医改政策,不断查漏补缺,进一步深化创新医改工作,并结合我区实际,认真谋划“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及“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力解决区域内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切实让医改政策惠泽更多百姓。
第五篇:云南银监局助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云南银监局助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今年以来,云南银监局多措并举,有效推动了全省银行业在融资产品、营销、服务、经营理念和担保方式等方面积极创新,实现了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新突破。
――强化监管引导,把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列为重点。云南银监局将小企业金融服务作为全年工作重点,突出运用监管例会、通报提示、深入调研、座谈交流、典型推介等方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服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有扶有压,调整信贷结构和盈利模式,大力推进小企业信贷业务。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支持小企业金融服务59号文和94号补充通知的相关监管政策要求,继续深化“六项机制”建设,按照“四单原则”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大小企业业务的管理建设和资源配置,9月末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03%。
――强化联动扶持,把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全面推开。云南银监局联合省金融办、财政厅、工信委等部门,深入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研究,起草《关于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上报省政府。携手工信委、人行昆明中心支行举办2011年“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对接会”,启动开通云南省中小企业网上融资平台,达成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1180户中小企业协议贷款67.47亿元。联合工信委编发《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手册》,系统介绍中小企业融资知识,对中小企业全面了解融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直接帮助。
――强化典型带动,把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引向深入。云南银监局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摸索立足本土市场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探索了多条特色之路。民生银行实施小微企业“万户百亿工程”,采取“商户进支行、商户进柜台,建立1+N专业销售团队采取兵团战”等特色做法,累计信贷投放近100亿元。中国银行推出“钢贷通宝”金融产品,有效解决小企业对钢材采购资金需求时间短、资金量大、寻找担保难等问题。交通银行推出“沃德e贷”,通过交通银行网上申请,无需办理纸质手续,即可获得10万元的信用贷款,以满足小企业主的日常经营消费。浦发行针对摩托车商会量身定制批量化授信方案,对摩托车商会的批量授信达6400万元。招商银行积极参加云南省中小企业集合债项目,为工信委推荐发行券商和拟发债企业,并与工信委和券商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光大银行与财政厅政府采购中心合作,为采购中标的小企业提供专属服务,授信金额累计达31400万元。曲靖市商业银行专门面向小企业客户推出独具循环贷款随借随还功能的融惠通卡,实现小企业存贷融合、方便实惠,并引进国际项目咨询公司德国IPC公司全方位技术支持,积极探索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微小企业信贷技术。工商银行进一步拓宽营销范围,实现由“零散”向“批发”、由“单一”向“集群”的转变,小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量和任务完成率多个方面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富滇银行、华夏银行等机构与昆明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就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累计为39户符合政府帮扶条件的优质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贷款7655万元。目前,辖内银行机构推陈出新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新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