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 狠抓落实

时间:2019-05-13 02:4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服务大局 狠抓落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服务大局 狠抓落实》。

第一篇:服务大局 狠抓落实

服务大局

狠抓落实

积极做好劳动保障信访稳定工作

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9年3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张玉晶,现任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仲裁处处长。遵照省厅的统一部署,现在由我向大家汇报2008年度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访稳定工作主要做法。我汇报的题目是:服务大局,狠抓落实,积极做好劳动保障信访稳定工作。

2008年,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遵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核心,以专项任务活动为重点,积极前沿布控,扎实履行使命,全面实现了“一保二替三为零”的工作目标,即:全力保障社会稳定,替上级分忧、替百姓解难,实现进京登记访为零、发生重大群体性信访事件为零、有影响的滋事行为为零。全年,共接待群众职工来访62646人次;直接立案办理信访案件25件,办理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公室转来的信访复查复核件45件,办结率均为100%;收到感谢信9封,锦旗55面;先后被沈阳市委、市 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和沈阳市奥足赛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贡献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创新,深化内涵,不断提高信访稳定工作的科学性 局党组坚持把创新作为开展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法宝,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思想上有新观念,指导上有新举措,工作上有新机制,成果上有新突破。

(一)在更新观念中,提高政治敏锐性。充分认清各级领导机关对信访工作的新精神、新举措,全力打牢“讲政治、顾大局”的思想政治基础。利用局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先后学习了《信访条例》、中央5号文件和省、市领导机关下发的信访有关政策文件;定期组织召开信访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和总结信访稳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对一些焦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对可能发生的上访苗头提前制定处理预案;在授领专项任务时,即时开会,即时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即时研究工作措施,为科学开展信访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二)在组织指导中,拓宽工作渠道。坚持把组织网络作为开展信访维稳工作的支点,由单一接访模式向联合息访模式转变,着力建立一座“党组统揽、业务分工、突出协作、责任到人”的立体平台。年初,局党组重新调整充实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局常委专项负责信访稳定工作,明确各部门和直属单位主管领导为该部信访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在各业务处和直属单位分别确定联络员,并层层签定了责任状,形成了集“堡垒”的稳 固性和“触角”的敏感性于一体的信访稳定工作网络,为科学开展信访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沈阳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对我局这一做法专门下发了工作简报予以肯定。

(三)在制度保障中,优化工作秩序。制度牵引是优化信访稳定工作秩序的重要手段。坚持领导包案回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倾听群众呼声,对于群众集中存在的问题,局主要领导亲自接待、亲自处理。依据《信访条例》制定局《信访工作要则》,并悬挂于信访接待室,对接待程序、接待纪律、信息反馈等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科学开展信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2008年底,某企业200余名职工因工资待遇问题来我局上访,接访同志立即将这一信息报送局党组,局党组高度重视,责成相关领导立即接待,按照制度要求,讲清了劳动政策,明确了上访纪律,仅用不到3个小时,即化解了一次集体访事件。

(四)在跟踪问效中,促进工作质量。坚持把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一把“铁尺”。年初,局党组会议决定,将信访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度基层单位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于在信访稳定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单位或部门,“双争”评比坚决“一票否决”,对出现失误的个人,当年取消提拔资格。加强对各类专项任务的过程监督和成果讲评,定期由局党组成员组织召开调度会,听取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工作经验,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为科学开展信访工作提供了扎实的监督保证。

二、配强力量,前沿布控,不断提高信访稳定工作的主动性 针对劳动保障信访问题涉及范围广、情况复杂、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和较坏影响的实际,我们从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入手,采取前出式积极防御,有效提高了信访稳定工作的主动性。

(一)充实力量配骨干。6月初,以沈阳市组建信访大厅为契机,局党组认真研究决定,按照“业务基础牢、工作能力强”的原则,从养老中心、医保中心、就业局、局机关办公室、工伤处、仲裁处抽调7名骨干组成我局驻沈阳市信访大厅办公室,进驻到市信访大厅集中接待和处理全市工资社保上访问题,并指定一名正处级干部专门负责驻厅办工作,为劳动保障信访稳定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扎实妥善解难题。针对一些时间跨度较长的案件调查处理工作难度大的实际,通过查阅历史档案文件、向相关部门咨询、向老同志请教等方法,深入了解真实情况;针对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办理的案件,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研究解决办法。半年来,我们的驻厅办先后召开各种信访稳定工作协调会49次,协调研究疑难信访案件43件,使一大批疑难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三)注重协作促合力。我们注重树立“一盘棋”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熟悉掌握政策的优势,为其他驻厅单位提供政策支持平台。虽然信访案件的责任主体大都不在劳动保障部门自身,但很多信访案件涉及劳动保障政策。兄弟驻厅部门接待的信访案件中,经常涉及劳动保障政策,我们做到随时需要随时提供,经 常帮助他们分析研究案件,赢利了驻厅兄弟部门的一致好评。此外,我们还自行编撰了《劳动保障政策指南》,为市民投诉热线提供了政策支持。

(四)迎难而上创佳绩。劳动保障涉及的政策业务覆盖范围极广,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劳动者工资、拖欠应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问题较为突出,形成了大量的遗留问题。随着国家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全社会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大量的遗留问题逐步显现,致使劳动保障部门接访压力十分巨大。数据显示,自6月2日至12月31日,市劳动保障局驻信访大厅办公室共接访处理信访案件5171案,人均接访量为17个市直部门驻厅办公室人均接访量的4.1倍,我们用占17个市直部门驻厅办公室人数5%的人员,完成了大厅20%的接访任务,是接访总量最大的,同时也是人均接访量最大的。

三、任务牵引,突出重点,不断提高信访稳定工作的针对性 我们坚持以开展各项活动和专项任务为牵引,细化层面,区分类别,遵照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信访稳定工作,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专项任务圆满完成。在信访“百日会战”活动中,我们多次召开调度会议,根据业务分工对相关案件进行分类,严格做到“三专一定”,即:专人督导、专人办案、专案登记、定期通报。先后协调区、县(市)解决疑难信访案件36件,接受政策咨询375件次,协助市办公室确定无理访案件19件,到企业协助办理信访 案件56件;完成省信访局交办的“三大战役”案件6件,结案6件;完成省厅交办的重信重访专项整治案件50件,结案50件;完成市联席办交办的重信重访案件10件,结案10件,结案率均为100%。

(二)“大接访”活动深入民心。奥运会前,我们开展了局领导“大接访月”活动,刘健局长带3名副局长和10名业务处长分成五个组在市信访大厅,现场解决各类工资社保信访问题,共接待来访群众249人次,现场化解信访问题190件,立案调查处理59件;奥运会期间,开展了局领导“约访月”活动,局领导约访刘丽娜等6件疑难信访案件当事人,并全部结案息访;9月开展了局领导“下访月”活动,局领导分别“带案下访”到信访人家中与其面对面沟通,直到息诉息访。通过扎实的工作,我们树立了人民公仆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良好形象,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奥运稳控成果显著。我们按照上级指示精神,专题例会部署奥运信访稳控工作,先后成立了信访稳控工作领导小组、沈阳奥足赛劝返工作小组,并指定一名党组成员全程负责督导工作。奥运会举办期间,我局纪检组组长赵红岩带专人进京布控,并责成相关工作人员驻京全程布控。对可能进京上访的重点人员实行了以局领导、处领导、处干部、民警共同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包保责任制,先后排查并妥善化解信访隐患50余件,其中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3件,有效确保了奥运期间的信访稳定,实现 了奥运会期间进京访为零的目标,并向省、市上报书面信访信息32篇,被沈阳市委、市政府评为沈阳市奥足赛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贡献奖。

(四)实践活动扎实有效。针对上级开展“解难题促和谐”活动的各项要求,局党组认真召开了办公会,提出了“思想统一、排查细致、解决彻底、确保时限”的工作原则。制定了《关于开展“解难题促和谐”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重点传达上级精神和上级领导指示;成立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和专项工作组,重点对劳动保障方面的企业工资历史拖欠、未参加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资源枯竭矿山破产工伤人员费用等问题进行彻底排查和化解;实行报送登记制度,对各单位报送的情况进行汇总登记,并要求相关负责人报送个人三种联系方式,做到有案可查,联络通畅;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开展调度会,了解进程,强调时限,确保了活动所涉劳动保障问题在去年年底前全部解决。

(五)宣传工作形式多样。在多年的信访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在上访案件中,有相当比例的案件是由于群众对政府的政策或企业的制度在理解上存在误区而产生的。所以,预先做好宣传工作,在缩堵信访源头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学习〈信访条例〉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通知》,要求基层组织认真学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媒体优势,对新《信访条例》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到街道、社区,采取 悬挂条幅、发放简报和《信访条例》手册等多种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反复宣传。通过开展深入的宣传活动,我们感到,只有对职工群众做到宣传到位,才能真正达到认识到位,必须从思想源头打好基础,才能真正降低越级访和集体访的发生率。

我的汇报结束了,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

务实创新

在推进“三个加快”进程中发挥支撑保障作用

——在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中共绵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市市人编

事委

局办

局主

长 任

胥跃东

(2010年3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会议是经市政府批准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09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工作。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炜同志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一、围绕大局抓发展,锐意创新,2009年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成效显著

一年来,全市各级人事编制部门以“保增长、促发展”为总体要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自觉融入经济,服务产业,切实履行人事编制部门的服务保障职能;以“人才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加快职能转变,突出人才重心,强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人才结构逐步改善,人才环境逐步优化,人才集聚能力逐步加强;以“保民生、促和谐”为重要职责,扎实稳妥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解决被清退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养老问题工作,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以“创模范部门,建过硬队伍”为努力方向,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落实执行力,服务发展,服务人才,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后重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推进民生工程,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卓有成效。一是扎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把高校毕业生创业放在人事人才工作的首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关于稳定就业形势、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决策部署,努力完善政策措施、拓展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建立长效机制,举办了绵阳市首届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和创业公益培训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促进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共接受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申请717项,批准484项,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36场次,培训高校毕业生858人次,建成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共投入资金385.67万元,实现创业人数453人,为省政府下达我市目标任务300名的151%。二是扎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面向基层就业专门项目招募力度,积极实施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全年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65名,特岗教师140名,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1000名,其他到城乡基层就业项目67人。建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42家,其中省级13家。成功举办首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双选会,提供就业见习岗位600余个。全年参加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486人,为省下达我市480名目标任务的101%。我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重点联系城市。三是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得到加强。进一步整合力量,组建了绵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联盟,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网络大型招聘、人才服务机构进校园等活动组织招聘57场次和各类高校毕业生招聘会118场次,提供岗位信息9975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3940人。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活动,登记认定困难高校毕业生129人,纳入困难就业人员范围92人,优先安排就业30人。

(二)服务灾后重建,人才资源开发呈现良好局面。一是公务员队伍建设切实加强。认真做好招录公务员工作,加大从基层和生产一线考录公务员工作力度,全年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公务员786名。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组织全市2万余名县处级及其以下公务员和行政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突发事件应对法培训。切实加强公务员初任培训,培训新录用公务员663人。其他专门业务培训、上级调训累计达2499人次。二是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海外领军人才引进工程”,搜寻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876名,成功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结构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的7名领军人才。申报并获批国家引智项目10个、来绵服务外国专家122人次,争取国家、省引智专项经费资助63万元。推荐、申报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后备人选5名,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资助项目1项,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计划11人。推荐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人选1人、先进单位2个。大力强化专家服务基地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服务,新建绵阳市电子专家服务基地,组织专家到专家服务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服务170余人次。扎实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全年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培训21448人,超目标11448人,完成率210%。首次选择绵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绵阳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考核评估。三是农村人才开发取得新成效。梓潼县玛瑙镇大埝村、涪城区吴家镇兴顺村被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四川省人才开发示范村”,18名农村人才被授予“四川省优秀农村人才示范岗”荣誉称号。会同组织部门命名市级“农村优秀人才示范岗”48名,“农村人才开发示范村”30个。四是灾后恢复重建人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工业强市主导发展战略,编制发布涵盖医疗卫生等灾后恢复重建急需领域近百个相关专业的《绵阳市2009年灾后恢复重建人才需求目录》。针对灾后重建大量需要各类人才的实际,加大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力度,大力开展人才交流,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全年举办招聘会244场次,用人单位提供就业职位18300多个,吸引53000多名市内外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选洽谈,21000多名求职者达成初步意向性协议。通过市场配置实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7300余人,就业率达85%左右。

(三)坚持稳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安排布置了政府系统37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人员过渡考试、登记工作。完成国土资源、卫生执法、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动物卫生监督等执法监督机构311名符合考试登记范围人员的资格审核和过渡考试工作。完成我市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1323名工作人员过渡考试的报名工作。二是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印发了《绵阳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细则》,编印了《绵阳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文件汇编》,组织召开了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会议和举办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专题培训会,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结合市属事业单位人员需求情况,认真做好2009年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组织实施,加大专业科目考试监督管理,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规范完善县市区公开招聘工作。认真研究在全面实施聘用制和岗位设置管理条件下事业单位人员调(流)动的政策、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人员调(流)动工作。三是稳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研究制定了《绵阳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绵阳市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召开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会议,提前完成省政府、市政府下达的9月30日前全部兑现的目标任务,全市46503名义务教育学校工作人员绩效工资100%兑现,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原省人事厅领导的肯定。

(四)大力促进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成效显著。一是扎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多次成功化解集访等突发情况。继续加大对企业军转干部的特困救助。针对我市企业军转干部存在的实际困难,继续开展企业军转干部住院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特困救助。二是解决被清退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问题成效显著。根据市委、市政府解决被清退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问题的有关决定,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在三台县成功召开解决被清退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工作现场会。去年全市共申报被清退临聘人员51526 名,核准 45482名,占申报人数88.27%。其中:核准参保26826人,办理参保21488人。核准领取定额补助18602人,发放2009定额补助5745人、568.5万元。一次性经济补偿兑现479人、100.2万元。

(五)创新体制机制,机构编制管理更加科学。过去一年,机构编制工作为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灾后重建、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理顺科技城和园区管理体制提供了有力支持。市委书记、市长、市编委主任分别在市编办《二〇〇九年工作总结的报告》上批示:“机构编制工作抓得很好。要充分肯定”、“ 去年编办工作细致、严谨、扎实、科学,应予肯定。向同志们表示感谢!”一是围绕中心发挥服务保障作用。科学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大了灾后恢复重建的服务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堰塞湖治理、社会救助、防震减灾、心理卫生服务、地质环境监测、救灾物资储备、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指导、协调安县、北川两县人事编制部门完成两县区划调整后机构编制人员移交任务,共移交各类机构32个,各类编制524名,各类人员1338人。二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点突破。完成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和环境监察执法机构改革。健全了民生工作、人民防空和群众工作体系。完成电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了基层电影公共服务职能。做好了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相关准备工作,摸清了市县两级政府履行职责的情况。三是事业单位改革扎实推进。完成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设置了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进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调整下达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37567名;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工作,充实了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的机构编制;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四是机构编制管理更加科学化。出台了《绵阳市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管理试行办法》。在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科学动态管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正在向规范化、科学化扎实推进。截止去年底,全市市县乡三级行政编制12777名,实有11552人,空编1225名;政法系统编制7055名,实有5996人,空编663名;市属事业单位共核定事业编制12485名,实有9754人,空编2731名。

(六)坚持统筹兼顾,其他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一是职称评审工作扎实开展。加强了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全市非公企业申报技术职称225人,为近年来之最;组建了由393名专家组成的绵阳市首届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委专家库,初定(确认)职称1900人,送评、送审中高级职称2500人。二是军转安置任务全面完成。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128名,其中:计划分配106名,自主择业22名。接收随调家属5名。三是人事考试工作安全有序。全年共组织人事考试47次,50687人参考。人事考试“公开、公平、公正”的形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去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精心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人事编制工作者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成绩面前,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人事编制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和矛盾,与“三个加快”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城人才政策措施对高层次人才还不够具有吸引力,直接服务经济社会的抓手仍显不足;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深层次研究与探索不够;深入调查研究、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相对薄弱;指导极重灾县市人事编制部门推进对口支援向对口合作转变不够,尚未建立起人才工作与对口援建省市的衔接、对接机制。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实施细则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奋力完成2010年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任务

2010年是推进机构整合的改革之年,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人才规划”目标的冲刺之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工业强市战略和灾后重建提出的要求: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使命重大,推动对口援建为对口合作,人才开发工作任务艰巨;二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要求:加强人事宏观调控,规范人事编制管理任务繁重;三是民生建设提出的要求: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任务繁重,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压力巨大,服务民生、维护和谐稳定十分紧迫。又存在三大机遇:一是实施政府机构改革,推行大部门体制,机构整合,职能调整,人事人才工作的舞台更宽,服务领域更广,调控空间更大,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二是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使得人才人事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为我们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三是人才优先发展成为今后时期人事部门的工作主线,重视人才、关心人才、支持人才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为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既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又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必胜信心,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坚决完成2010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任务,不断推动全市人事编制事业的新发展。

2010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全国、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中央编办主任会议部署以及《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三个加快”战略部署,坚持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大局,以坚持民生为本、坚持人才优先为主线,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保证,在实施政府机构改革中实现职能转换,在加强管理实践中实现机构编制整体水平提升,统筹推进其他各项人事人才工作,奋力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坚持把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作为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重要抓手,大力组织实施公务员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抓好保密法和网络安全知识全员培训和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在职培训,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专题培训、东西部对口培训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专题培训等调训任务,其中保密法和网络安全知识全员培训参训率达到80%以上。贯彻实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依法开展纪律惩戒工作。大力弘扬公务员精神,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做好四川省第四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评选、推荐工作。进一步严格控制评比表彰活动,加强政府奖励综合管理,规范表彰奖励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二要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全省高层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拟定《绵阳市专业技术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政策措施,围绕产业发展导向、按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实施工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吸引科技人才来绵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工业强市主导战略服务。做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九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010年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推荐、评选工作。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一步加强专家服务基地建设,引导专家到基地开展技术服务,创新人才智力转化的渠道和方式。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继续深入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公需科目培训。加强对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培训的指导,深化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工作。三要加大引进海外人才和国(境)外智力工作力度。围绕急需、紧缺人才,大力实施“海外领军人才引进工程”和“工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切实加强留学回国人员科技项目活动择优资助推荐工作。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科技城建设重大项目引进外国专家和国外智力。完善引智成果示范、推广体系,提高引智工作公共服务水平。督促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及时高效实施项目,重点加大对恢复重建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的督促指导力度。加强对县市区引智工作的指导和重点企业的联系,指导帮助县市区特别是极重灾区县和企业申报2011年国家级重点引智项目。四是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意见》和《绵阳市新农村建设人才规划》,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生产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流动、使用机制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农村人才开发联系点建设等工作。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城市各类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会同组织部门评选2010年绵阳市“优秀农村人才开发示范村”、“优秀农村人才示范岗”、“优秀农村人才”。五是积极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人才对口支援合作。落实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体会议部署,积极推进对口支援向对口合作转变,构建人才工作长期合作的机制、平台,推进人才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干部挂职、支医支教以及人才委托培训。积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专题培训,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二)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一要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规章和省的实施细则,开展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年”活动,健全公务员管理体系,依法加强公务员管理。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按照省上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公安机关执法警务机构警员职务套改工作。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和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中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的力度,加强考录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竞争上岗制度,探索建立上级机关面向下级机关和基层一线公开遴选优秀公务员的长效机制。做好公务员交流和退出工作。加强公务员日常登记管理,会同组织部门建立全市公务员管理信息平台。继续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人员登记等工作。二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认真组织实施《绵阳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加快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推进步伐,研究拟定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管理办法、岗位竞聘办法、岗位考核及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加强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协调,除极重灾区外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结合岗位竞聘,进一步规范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和聘用程序。深化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组织实施市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加强对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进一步完善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用人的实施办法,增强公开招聘工作的科学性。加强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加大办案力度,切实维护人事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奖励、考核、申诉等政策规定,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工作制度。三要稳慎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按照国家和省上部署,在全面清理和规范津贴补贴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检查指导工作,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四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职称分类改革,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相关准备工作,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构建以道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继续推进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建设工作。加强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规范化管理,加强非公企业高级职称评审答辩管理及指导。

(三)着力推进民生工程,加强公共服务。一是突出抓好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启动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牵头落实省、市政府下达的促进20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和建设15个就业见习基地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创业园区和创业示范岗建设,深化、拓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举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充分发掘机关事业单位的吸纳能力,大力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鼓励骨干企业、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以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吸收、聘用高校毕业生,统筹推进实施“三支一扶”等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积极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交流合作机制,输送我市高校毕业生到对口援建省、市就业。发挥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高校毕业生双选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系列就业专项活动。对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重点帮扶,优先推荐就业。二是加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建设。积极探索,扩展和完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功能。优化整合人事公共政策与规划、人才评价与考试、人才流动与档案管理、人事信息发布等人事人才公共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效能。不断推进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公共信息网络建设。着力规范市场服务行为,清理整顿非法中介,加强监督检查,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继续突出抓好考试安全,完善考试安全专项应急预案,做好各类人事考试考务组织工作,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三是做好军转安置和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认真落实军转干部安置政策,创新安置手段,拓宽安置渠道,确保安置任务完成。做好“全省军转安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推荐工作。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管理服务工作。落实四川省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实施细则,认真做好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确保企业军转干部总体稳定。

(四)平稳推进行政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一是完成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做好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拟订及报批。重新制定完善市政府各部门“三定”规定并指导其组织实施,及时研究解决各部门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适时开展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执行情况的评估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改革要求,巩固和深化改革成果。二是基本完成全市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加强对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的指导,按程序做好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审核报批(备案)工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三是统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各类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研。结合日常管理和行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全面推进清理长期不运行事业单位试点工作。

(五)统筹推进各项综合性基础性工作。一要高度重视重大政策问题研究。要围绕重点工作、重大政策和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专题调研和课题研究。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切实发挥研究成果对决策的支持作用。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二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和统计工作。做好“十一五”人才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估,认真编制 “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健全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人事人才统计工作机制,构建多元化的统计调查体系。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统计信息发布和统计数据分析,强化统计服务。三要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进一步建立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改进审批方法,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准确、按时发放。严格执行各项工资政策规定,加强工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国家工资政策的严肃性。研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中有关待遇问题。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正常晋升工资工作。四要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强化行政执法层级监督,严格规范各类行政执法行为。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完善。按照创建法治城市的部署,继续深入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工作。推进全市人事编制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搞好“五五”普法的总结验收。继续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五要加强信息宣传、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整合宣传资源,建立完善统一高效、协调联动的宣传工作体系,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互动,构建多渠道、立体化的宣传网络,形成宣传合力。加强舆情监控,做好宣传策划,切实提高宣传工作质量。拓宽信息渠道,做好政务信息采编和报送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政务公开办法和制度,完善政务公开目录,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门户网站日常维护,增强网上办事和在线交流功能。完善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不断提高人事编制工作信息化水平。

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信访维稳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是硬任务和第一责任。认识务必统一、任务务必明确、措施务必有效、责任务必落实。全市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克服“就业务抓业务”的不良倾向,防止和避免在调整利益关系时因方法简单、工作粗糙而引发矛盾、激化矛盾,要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要从基层抓起,把基础打牢,坚守“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可控”的工作底线。要强化稳定风险评估,坚持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变“被动维稳”为“主动创稳”。要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坚持先调解后仲裁,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要认真落实领导定期接访、干部下访制度,推动信访维稳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确保重信重访问题“案结事了”,当事人息诉息访。要建立网上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加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安全。要紧紧抓住“情报、预案、稳控、联动”四个关键环节,细化稳控工作措施,完善应急处置机制。要看住重点群体,抓住敏感时点。当前,要密切关注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等重点群体的思想动态和活动动向,加强信息研判,落实化解稳控责任,坚决防止进京到省集访和非正常上访。

三、夯实基础,强化保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今年是人事编制工作的改革之年、发展之年、攻坚之年。形势变化对人事编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跨越发展对人事编制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深化改革对人事编制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特殊的形势、特定的任务、特别的责任,需要我们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我们要按照市委的要求,自觉践行“四个特别”、“三用心、三深入、五突破”,统筹抓好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人事编制部门自身建设,确保今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使人事编制工作在改革中强基础、添活力、上台阶。

(一)加强思想建设,增强责任意识。人事编制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政治性、政策性、综合性、群众性都很强,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进一步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履行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职能,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成效。要牢牢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成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决不能因为我们的政策失当和管理疏漏而损害群众利益或引发不稳定事件。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基础建设是提高工作效能、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推动人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建设。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不失时机地抓好基础建设,着力夯实工作基础。要建立健全基础性、规范性、程序性工作等各项制度,对各项人事编制工作采取项目运作方式,量化细化指标,目标分解到位,责任考核到人,做到严肃纪律、严格要求、严明责任。要切实加强统计工作,不断提高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做到基本数据要准确,基本情况要清楚。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调查研究、依法行政、应急处置能力,把人事编制干部培养成学习型团队、复合型团队和创新型团队。

(三)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人事编制部门是党委政府的重要窗口,人事部门还是公务员管理部门,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维护人事编制部门公道正派、高效务实、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要把加强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强化主动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行政效能,为优化政务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要发扬求真务实作风,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大力整治文风会风,精简会议和文件。要加强调查研究抓落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及时掌握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工作落实中的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要加强宣传工作,从群众最关心、与他们的利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掌握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政策。要强化纪律约束,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推进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用严明的纪律管理和关心干部,确保人事编制干部在关键时候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树好形象,着力营造清简务本、清廉务实的良好风气,努力把人事编制部门建设成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部门。

同志们,2010年全市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顽强的精神,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共同努力,继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推进“三个加快”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篇:狠抓落实

狠抓落实 加强监管 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乘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年开局之东风,在这里召开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生产各项通知精神,总结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2010年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一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水利部加强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竭尽全力保安全”,针对我局安全生产工作特点,以加强水利机电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局属企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安全生产监管为重点,落实责任,加强监管,扎实推进水利安全生产工作。

一、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我局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复杂。在行业管理上,受部委托负责对水利水电机电产品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在局系统内,对局属企业投资的水利水电、水务工程项目负有安全监管责任。截至目前,全局拥有在建和运行水电站35座,装机规模达到350万千瓦;在全国40多个城市拥有自己的水务产业,日供水能力超过550万吨。涉及新疆、云南、湖南、山东、内蒙等地区供电安全和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多、范围广,任务繁重,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重大。

针对我局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根据水利部2010年水利“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的各项活动,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以水电站、供水厂的安全监管为重点,加强建设施工环节、运行管理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

(一)加强领导 落实安全责任

组织领导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我局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专门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局领导和分管局领导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相关单位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出任领导小组成员,并明确了具体办事机构。局属相关单位也都分别设置了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为适应水利部对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体制的新变化,根据机构职能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及办事机构,落实各级责任主体安全生产责任人,并在局网站统一公布,实行动态管理。

2010年初召开了全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达贯彻水利部有关安全生产的一系列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布置安全生产工作,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在年内共召开3次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按照水利部要求,及时安排部署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局属各单位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也十分重视,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二)逐步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

结合我局工作实际,2009年制定并出台了《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制度》,为全局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2010年6月起草完成《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讨论稿)》,7月向全局各有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了修改、完善。今年,在进一步征求意见后提交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将出台该办法。要在全局范围内,逐步建立并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对各单位的制度建设、安全措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安全事故控制及责任追究、宣教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将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单位和领导干部效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局属各单位也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日趋完善。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

(三)突出重点 抓好安全监管与督察

在行业管理上,积极配合有关司局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一是产品质量监督总站组织开展水利机电设备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对四川、浙江、河南等地十几家水利工程启闭机使用许可证获证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还组织专家对水利工程永久设备进行了质量与安全专项检查,及时发布检查结果;二是建管总站配合有关司局加强水利建设项目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三是加强水利旅游安全的监督管理,在风景区项目评审与复审中加大对水利风景区旅游设施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

2010年根据水利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重点开展了水利安全生产大检查、汛前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安全生产月活动。

1、配合部安监司开展全国水利安全生产大检查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利安全生产重点检查的通知》(办安监[2010]79号)要求,我局成立了以副局长李兰奇、总工程师郭潇为组长的检查组,于5月7日~5月16日对甘肃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石羊河流域西营河专用输水渠、南营水库、东湖水库、红崖山水库等水利工程,新疆地区下板地水利枢纽工程、喀什水文水资源局盖孜水文站、疏附县音萨克电站、红旗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进行了重点检查。

2、重点开展水利安全生产及汛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在局系统内,重点加强对局属企业直接管理的水利水电、水务在建项目和运行项目的安全监管与督察。根据水利部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关于立即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水明发[2010]12号)和《关于开展汛前水利安全生产检查的通知》(水安监[2010]122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了《综合事业局2010年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实施方案》,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范围、内容、组织形式及具体时间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局范围内积极开展水利安全生产及汛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在第一阶段自查整改的基础上,局组织对所属单位投资或控股的水利水电、供水、污水处理等建设和运行项目开展了水利安全生产及汛前安全生产重点监督检查,抽查比例大于建设项目和单位数量的10%。5月9日~22日,李兰奇副局长、郭潇总工程师分别率检查组对河南豫西新华水电项目(禹门河水电站、崛山水电站、张村水电站、长水水电站)、江西下坊水电站、湖南白竹洲水电站、湖南浯溪水电站工程进行了重点检查。5月20日~31日,顾洪波副局长率检查组对内蒙古准格尔供水及污水处理工程、山东蓬莱、日照供水项目的水利安全生产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精神落实与自查整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法规制度的制定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度汛与应急管理和日常安全管理六个方面。重点监督检查采取听取被检查单位自查整改工作汇报,深入施工和生产作业现场进行安全隐患和治理情况检查,查阅相关文件、记录,根据检查内容进行逐项打分的方式。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一个部署、落实、检查、整改、反馈的循环过程,从而实现持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良性过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活动对全局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每年的汛期、重大节日、重要活动、专项检查行动期间以及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安全生产督查组都到工程建设现场和运行管理单位进行重点督查。今年汛期,我局先后3次发文,要求局属各有关单位提高思想认识,落实责任,切实做好隐患排查和汛期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落实值守人员、巡查抢险队伍、抢险物资及通信预警等各项应急措施,切实做好汛期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工程安全度汛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7月21日,在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地组织召开了全局系统防汛及安全生产工作现场会议。局领导,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领导以及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事业单位、各全资(控股)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贯彻水利部近期防汛工作会议精神,通报并部署了我局防汛及安全生产工作,王文珂局长对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防汛及安全生产工作有关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四)落实措施 加大隐患排查治理与应急管理

各项目公司均建立了制度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对涉及安全的重要部位、机电设备等加强检查、监测跟踪和分析。

一是开展经常性的隐患排查。局属企业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对在建、运行项目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如洛宁新华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按照《安全运行分析会议及生产记录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每月25日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并召开安全运行分析会,分析安全工作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做到了“五落实”,及时进行了整改。

二是认真开展汛前安全生产大检查。按照局统一部署和要求,新华公司、水务公司积极组织开展水利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汛前安全生产检查活动,自查比例100%。

今年汛期,我国气候条件极端异常。新华公司所属的湖南茶林河水电站、江西下坊水电站、新疆小山口水电站、波波娜水电站等均遭受了强降雨袭击,防汛及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各项目公司根据雨情适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及时部署力量,切实加强汛期24小时值班和巡查,落实各项防汛物资和抢险措施。同时,密切关注上游雨水情实况及发展变化,加强与地方防汛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应急联动机制,严格按照洪水调度方案做好水库调度工作,从思想上、物资上、措施上切实做好防洪度汛准备,严防密控,全力防汛抗洪。

三是加强应急演练。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各项目公司进一步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工作准备,适时开展各种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青岛引黄济青水务有限公司为预防事故发生后产生恶劣的后果,制定了水厂各项应急预案,其中包括触电急救、氯气泄漏、水质事故、火灾爆炸事故、防汛救援等应急预案,并进行了高压设备倒闸操作的等各种应急演练,使员工熟练掌握了各项应急处理措施。淮安自来水有限公司开展“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推进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并完成演练方案、实施、评价、总结工作。

(五)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宣传教育

一是举办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讲座,对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水利部举办的水利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宣贯培训班等,提高了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素质和监管水平。

二是在综合事业局网站上开辟2010年安全生产专栏,宣传国家和水利部安全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报道局内工作动态、加强内部信息沟通和宣传工作、开展交流,接受监督。发布各种通知公告、动态信息等50余条,扩充了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等内容。

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根据水利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2010年水利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办安监[2010]103号)要求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我局积极组织开展了水利“安全生产月”活动。认真组织局系统内单位集体参加全国水利系统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安排各单位学习水利部安全监督司网站登载的《水利安全生产知识问答》。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如:积极参加或举办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演讲活动,组织职工观看、参演“水系民生,安全发展”水利安全生产汇报演出,悬挂安全横幅,张贴标语和宣传画等等。

局属项目公司还采取汇编、印发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小册子,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法规、操作规程考试,举办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百人签名活动等丰富新颖的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地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积极营造上下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安全生产工作氛围。

四是通过局属相关单位联查、各单位之间学习取经等方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及主要任务

2010年,根据水利部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通知精神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我局一如既往地开展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任务更加艰巨。我局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也不容乐观,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措施、责任落实、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重生产轻安全现象,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中依然存在危及安全的各种隐患,安全生产工作任重而道远。

根据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今后我局安全生产工作有以下几方面主要任务:

1、真正做到思想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责任落实

我局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多样,项目点多、面广,种类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重大。繁重的生产任务、频发的自然灾害、潜在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使得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几率增加,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和肩负责任的重大,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面对新要求,迎接新挑战;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把安全生产放在全局和局属各单位工作的首要地位,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生产责任问责制。

2、逐步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强化监管措施

逐步健全和完善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监督、隐患排查治理、事故查处、应急管理和教育培训等方面。要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的监管措施,进一步增强安全监管工作实效。

3、突出重点,抓好安全监管与督察

产品质量监督总站、建设与管理总站、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要积极配合有关司局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综管中心及各母体公司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水电、水务在建及已运行项目的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打击违规建设项目和“三违”行为。要加大对较大安全事故和重大涉险事故的督导、通报和查处力度,做到及时通报、严肃处理。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理清监管职责,整合、充实监管队伍,落实工作经费,进一步强化安监队伍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水利安监队伍,为做好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2011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年”的安排部署和国务院、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今冬明春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要求,2011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通知要求,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部署

各单位要组织认真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今冬明春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通知精神和要求,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水利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源头上加以研究解决,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年”工作成果;要认真及时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经验,从法规制度建设、安全生产投入、机构队伍保障、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建章立制,逐步构建规范、有序、高效的水利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确保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力开展。

2、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制度建设,认真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要逐步建立健全并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定期组织全面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等制度,逐步建立符合我局实际的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同时,切实抓好水利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3、突出预防为主,继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要始终把“安全生产,重在预防”的安全生产观贯彻落实到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对局属企业直接管理的水利水电、水务在建项目和运行管理项目要继续抓好隐患排查治理与应急管理。要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与各类应急预案制定情况、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以及隐患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应急预案科学完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项工作机制切实可行,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协调能力,切实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4、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对各级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技能。针对工程项目特点,有针对性编制安全宣传手册,普及一线施工与运行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同志们,水利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水利发展大局,水利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常抓不懈,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着力抓好突出预防为主、突出加强监管、突出落实责任“三个突出”,切实做好加强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加强协作联动“三个加强”。行业管理上以水利机电设备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为重点,局属企业以水利水电、水务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为重点,构建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教育。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过程管理、规范管理和精细管理,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切实做好我局的水利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我局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四篇:服务大局 狠抓落实 努力开创省直机关党的工作新局面(共)

服务大局 狠抓落实 努力开创省直机关党的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这次省直机关党的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两会”刚刚结束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两会”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特别是去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科学绘就了“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明确了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的大会。我们这次工作会议既是对今年省直机关党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也是进一步对“两会”精神进行学习贯彻。刚才,树文同志总结回顾了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任务,我都赞成,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吉林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全省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了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势头,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577亿元,增长13.7%;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实现1206亿元和602.4亿元,分别增长23.4%和2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5%;粮食产量达到568.5亿斤,创下历史新高,增量占全国增量的四分之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8.4%。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凝聚着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党务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一年来,省直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工作取得了新进步,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党务工作者爱岗敬业、辛勤工作、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向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省直机关广大党务工作者和全体党员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省委一直高度重视省直机关党的工作,这次会议召开前,政才书记专门做出重要指示,对今年省直机关党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政才书记的指示要求,深刻阐明了省直机关在全省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强调了新形势下做好省直机关党的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努力方向,我们务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学习贯彻政才书记的指示要求、做好今年省直机关党的工作,重点围绕抓落实讲三点意见。

一、切实强化抓落实的责任感

“为政之道,重在落实”。抓落实不仅是工作作风,也是领导责任,是工作能力,是思想境界,是政治品质,是省直机关创先争优必须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和全省“两会”,对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现在,全省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而且得到了全省上下的高度认可,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就是抓好省委、省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把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付诸具体行动,用具体行动把“十二五”的宏伟蓝图加工成现实。由于省直机关位置重要,作用特殊,抓好落实尤为关键。

第一,省直机关表率作用的发挥需要我们必须带头抓落实。省直机关承担着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管理职能,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领导机关,是全省各方面工作的“指挥部”,既是重大决策的参谋部门,也是具体政策的制定部门,又是决策、政策的实施部门,必须在各个方面发挥表率作用,突出的是要带头抓好落实。如果我们不抓落实,耗费大量心血、智慧谋划的工作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如果我们不带头抓落实,很多政策的效应就会在传导中不断流失;如果我们抓不好落实,预期目标与现实成效之间就会出现强烈“反差”,同时也会对基层、对各个方面产生消极影响。省直机关只有带头抓落实,才能在推动全省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示范作用、表率作用。

第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各项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必须迅速抓落实。“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我省“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概括地说,就是要“抓住一个机遇期,突出两个关键词,把握五句话的指导方针”。“一个机遇期”,就是“十二五”时期我省面临许多加快发展的新机遇,必须紧紧抓住并千方百计用好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两个关键词”,就是“发展”和“民生”,务必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民生作为第一目标。我们讲民生,不仅是生存性民生,还有发展性民生和安全性民生;“五句话的指导方针”,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五句话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坚持科学发展是总纲和基本遵循,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是路径和战略选择,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是阶段性目标和奋斗方向,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是根本任务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这是我省“十二五”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全省工作的中心和大局,省直机关党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全力服务这个大局。对省直机关来讲,围绕这个中心、服务这个大局是方向、是根本,是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两个加快”又要求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抓落实,而且必须只争朝夕抓落实,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考、谋划、号召”上,要把战略和思路、原则和要求、目标和任务,通过转化、细化、量化,最终落实到所有部门、各个处室、每个人头,建立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加快实施进度,不能因为“慢”而贻误战机,不能因为“拖”而损害事业。

第三,取信于民的基本要求需要我们必须全面抓落实。我们要践行党的宗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取信于民是关键。只有取信于民,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信于民靠什么?重要的是言出必行。如果我们说了不算、说了不办、办了不成,群众就会对我们的执政行为不信任,进而对党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群众评价党和政府,更多的是看机关,看机关干部的言和行、看机关干部的作风、看机关干部抓落实的效果。而全省各级机关又都在看省直机关。《论语》里有句话,叫做“言必信、行必果”。借鉴到省直机关抓落实当中,就是要说了就算、说了就办、办就办成、办就办好,以此来树立形象,取信于民。

抓落实对于领导干部来讲是一项基本要求,抓不抓落实、能不能落实体现能力,反映水平,折射形象。实践证明,我们工作所取得的每一项进展,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往往是抓而不实带来的。应当肯定,通过几年来方方面面的努力,省直机关在抓落实上有了很大进步,执行力有了显著增强,科学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方面,我们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的是落不实,悬在上面;有的是落实慢,没有效率;有的是落实不到位,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概括起来说关于“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种现象:第一种是不想抓落实。这里有两类情况,一类是有的同志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喜欢“作秀”、“造势”,但作秀”不作事,“造势”不造福,口惠而实不至,用形式主义来装潢门面,因为谁都知道,玩虚的比来真的容易、抓落实比走过场艰难。另一类是不认真、不求实,工作凑合应付,办事大而化之,思想上懒、行动上慢、作风上浮,靠“大概、也许、差不多”来推动工作,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批示落实批示。第二种是不会抓落实。抓落实是一种能力要求,需要抓具体、需要解难题。虽然抓具体中有难度,但抓具体才能把事抓实,抓具体才能见水平。我们有的同志不会抓具体,缺乏把上级原则要求具体化为可操作办法的能力,缺乏把复杂事项转化为简便易行工作程序的能力,把本来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把复杂的事情又简单化了。看一个人的能力,是看能不能很迅速、很简便地处理复杂事情,而不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还有的同志由于工作经验所限,只有办文能力,没有办事能力,尤其是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应对,没事整出事,小事整大了,大事整炸了,在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前显得不顶硬、不够“秤”。省直机关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善学习、多实践,为了抓落实提高能力,通过抓落实提高能力,真正能够“遇到困难能克服,遇到障碍能突破,遇到矛盾能化解。”第三种是不敢抓落实。抓落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不落实的人需要治散治懒,遇到落不实的事需要纠错纠偏,这就需要魄力和勇气,需要有“胆”。但我们有的同志习惯于做“老好人”,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得罪人,发现问题不批评、看到薄弱不点破、遇到矛盾不触及。必须指出,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敢不敢碰硬是对使命感和责任心的考量。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解决好工作抓而不实的问题。

总之,抓落实对于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任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省直机关党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抓落实来展开,把抓落实做为检验省直机关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抓落实上比高低、看能力、见成效、论奖惩。政才书记指出“省直机关是全省各项工作的领导机关,必须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这是对省直机关党的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对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党务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政才书记的要求,绝不辜负省委对我们的厚望,切实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使命感,真正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惠民生、尽心竭力保稳定、心无旁骛抓落实,努力争当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表率,争当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争当服务基层、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表率,不断开创省直机关党的工作新局面。

二、明确抓落实的重点

抓好工作落实,必须明确主攻方向,分清轻重缓急。要在所有工作中把握全局,在全局工作中突出重点,在重点工作中攻克难点。今年,要紧紧围绕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深入谋划,推动落实。

第一,要突出主题主线,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抓落实。“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主线,这是一个总的要求和大的前提。科学发展能不能取得新进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不能取得新突破,关键取决于省直机关在抓落实上下没下真功夫、有没有新作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找准位置,发挥优势。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抓落实,进一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实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要紧紧围绕“三化”统筹抓落实,强化统筹,注重结合,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要紧紧围绕实施“三动”战略抓落实,把投资拉动落实到优化结构上,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把项目带动落实到规划设计、组织领导、力量配备、资金筹措、责任要求、跟踪服务上,最终落实到建设进度和质量上;把创新驱动落实到强化科技支撑上,落实到体制机制创新上。省直各部门、各单位既要率先垂范,又要服务基层,因此要多深入基层、多进行现场办公、多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下决心减少会议、减少文件、减少事务性活动。认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为省委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要着眼于更好地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引导机关干部立足岗位,胸怀全局,认真履责,争创一流。要着眼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我们富有成效的工作,来保证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顺利实施。

第二,要突出改善民生,围绕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抓落实。民生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持续改善民生,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始终把民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出台了《关于实施富民工程的若干意见》,此外,从2007年开始,省政府每年都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好几个方面的民生实事,今年又提出了办好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暖房子工程等等。富民工程的47条政策意见,每一条都需要落实,落实每一条都需要许多项措施。无论是落实富民政策,还是办好民生实事,都必须从省直机关做起。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省直部门来制定,工作的推动需要省直部门来组织。因此,能不能圆满完成任务,关键还是取决于省直部门能不能抓好落实。虽然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不要怕事多,好事办一件多一件,难事解决一个少一个。在改善民生上既要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既不能脱离实际承诺现阶段做不到的事情,也绝不能逃避历史责任不去做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要严格落实责任分工,把任务落实到具体处室、具体人头,做到任务明确、标准明确、时间明确、责任明确。对于一个部门来说,要努力形成人人有责任心、事事有责任人、处处有责任制的良好工作氛围;对于一个人来说,要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中有任务、肩上有责任。

三是要突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围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抓落实。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既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从我省看,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还可能引发和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在这方面,机关党的工作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把机关党的工作放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背景下找准着力点、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着力做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进而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要引导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做到胸中始终有大局、心中时刻有群众。我们现在有的同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得不够,主要是下基层不多,即使下基层也还是见到的干部多,接触的群众少。接触基层干部的时候又愿意听报喜不愿意听报忧,愿意听成果不愿意听问题,愿意听办法不愿意听困难。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立足自身实际,发挥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正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既能使我们及时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又能使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更好地体现群众的意愿,维护群众的利益。

三、不断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

抓好落实要求省直机关干部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省直机关党的工作要为此做好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保障。省直机关今年开展的“做表率、创一流、建功十二五”活动要把推动工作落实作为检验标准。

第一,要解放思想抓落实。干事的胆识气魄从哪里来?关键来自于我们的思想观念,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不解放思想,就做不到与时俱进。这几年,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我们就不会有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不会有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就不会把70%以上的新增财力用于改善民生,不会有富民工程意见的出台,不会有群众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也不会在75天的时间里能让洪灾中水毁房屋全部实现重建、所有灾民搬进新房。总之,就不会有今天吉林振兴发展的难得局面。当前,我省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趋利避害,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关键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思路。要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由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变,不为传统观念所束缚,不为旧的模式所左右,不为“条条框框”所限制,敢于打破常规,突破老观念、老办法、老规则,尤其要扭转“用老规则解决新问题不见成效之后仍屡败屡试”的做法,通过解放思想,努力破解工作中的矛盾和障碍,促进难点工作的落实。

第二,要改革创新抓落实。抓落实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吉林的发展,过去靠改革创新,现在、将来更要靠改革创新。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吉林“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目标,追求的就是发展内涵的新拓展、发展境界的新提升、发展水平的新飞跃。没有改革创新,工作就只能是低标准要求、低效率运行,结果也只能是出力不少、出“彩”不多。这更加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理念引领科学发展,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吉林发展的新跨越。“十二五”规划纲要既明确了发展方向,又给各地各部门的贯彻落实留有创造空间。我们要正确认识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开创机关党的工作新局面。要全力推进机关工作创新,着力打造一流服务环境和平台,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要围绕提高机关效率,提升机关执行力,树立机关良好形象,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各项工作深入落实。第三,要转变作风抓落实。作风建设贵在经常、难在扎实。近年来,机关的作风建设有了较明显的改善,特别是连续狠抓软环境建设,“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慢作为”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有的部门、有的干部遇事一是推、二是拖,基层和群众意见很大,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和整治的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推进机关作风的改善,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求真务实、扎实干事的良好风气。去年,省软环境办开展群众评议省中直单位处长活动,在促进机关作风改善上很有成效,要坚持下去。要进一步加大对“慢作为”、“中梗阻”等问题的整治力度,盯住没落实的事,问责不落实的人,努力在转变机关风气、推动工作落实上实现较大突破。在抓落实的过程中,不允许任何部门任何人搞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不允许任何部门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不作为。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着力在抓细抓深入上下功夫。抓细才能落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具体工作、具体环节抓起,一项一项地做,一件一件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抓深入才能落实。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一定要深入,要统筹考虑。比如,应对突发事件要有预案,但仅有预案还不够,要做过细的工作,起码要具备三条:一是相关领导要熟悉预案;二是要有预案能够迅速启动的相关准备,包括物资准备;三是要具备预案启动之后能够保证顺畅运行的一切条件。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机关纪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教育广大机关干部,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机关形象紧密相联,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各项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第四,要强化基础抓落实。抓基础工作要下笨功夫。政才书记明确提出:要强化基础工作,情况要明了,数据要准确,信息要畅通,运行要分析,部门要沟通,反应要迅速。实现这样的标准,不下一点苦功夫,是不可能做到的。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政才书记的要求,针对薄弱环节,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改进方法、打牢基础。制度建设一定要抓实。需要强调的是,凡事要抓紧,从重视制度到建立制度再到完善制度这个过渡不要太长。同时,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因为这既是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制度创新的目标归宿,更是制度具有权威性的基本前提。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所负责的工作情况了然于胸,成为业务上的专家,为省委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当好参谋助手。要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围绕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两个文件精神,不断夯实机关党建的工作基础。要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机关工委、部门党组(党委)、机关党组织层层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整体合力。省直机关工委作为牵头抓总部门,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把省委对机关党建工作的要求与机关实际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在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省直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着力克服党的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我曾经讲过:“不能把抓党的工作与抓经济工作相脱离,不能把抓业务工作与抓党的工作相对立。”要不断提升党务干部的履职能力,把机关党务工作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岗位,加强党务干部与其他岗位干部的交流,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思想素质和履职能力。广大机关党务工作者要树立机关党务工作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观念,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踏实负责地抓好各项工作,在机关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骨干带动作用。

第五,要充满激情抓落实。激情是奋力前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如果一个人缺乏工作激情,就会老气横秋,精神萎靡,工作时没睡醒,开会时睡不醒,不可能有所作为。如果一个领导班子缺乏工作激情,就会缺乏感召力、凝聚力,就会削弱执行力,就会丧失创造力。有激情才能在工作中顽强拼搏、奋力作为,有激情才能够在困难面前提高勇气、增强信心,有激情才能够在成绩面前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当前,我们正处在奋力爬坡的关键时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不胜不休的激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充满激情抓落实,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下了班还在想上班之后要干啥,而不是上班的时候想下班之后要干啥,和谁聚、和谁喝。充满激情抓落实,就能够脚踏实地、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就能够敢作敢为、敢于碰硬、敢于负责,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第六,要形成合力抓落实。古人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合力是抓落实的重要所在。我们看一个干部、看一个部门有没有战斗力,会不会抓落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这个部门、这个干部有没有全局意识,能不能在团结协作中寻求资源共享,寻求携手发展,更有效地推动全局工作的发展。省直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围绕中心、围绕大局开展工作,部门之间要讲协作,整体工作要讲互动,做到上下同频共振,左右相互配合,全省齐心协力。单位内部要讲团结,只要是有利于推动发展,就要允许别人在方法上与你有不同的选择。班子成员之间要做到沟通不勾芡、干事不整事、补台不拆台。要端正自己的人格,尊重别人的人格,对同级不耍权术,对下属不耍权威。要坚决杜绝互相掣肘、推诿扯皮、各行其事现象的发生,决不允许在互相抱怨中消磨斗志,在无谓争论中坐失良机。要注重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督促和推动省直机关工作更好地开展,在把全省上下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加快吉林振兴发展上来的同时,推动省直机关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同志们,省直机关党的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努力开创省直机关党的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第五篇:发挥优势 服务大局

发挥优势 服务大局

为昂首建设新本溪出谋献力

—在本溪市科协七届三次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市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为我市科协事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奠定良好开局。下面我受本届常委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委员审议,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科协的指导下,市科协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求实创新,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凸显桥梁纽带优势,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进一步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去年全市共有23家企业,1.3万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讲、比”活动,共完成“讲、比”项目1.1万多个,提出合理化建议近万条,其中被企业采纳6950条。在2010年全国“讲、比”活动表彰大会上,本钢科协第十一次获得全国先进集体称号,为我市在全省甚至全国科协系统竖起了一面旗帜。同时,市科协荣获了2010年省科协“讲、比”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2、成立我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筹备委员会”。为推动“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为本溪支柱产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保证,我们向市委建议在本钢公司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该建议得到了市人才办、市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被列入2010年市人才工作重点工作任务之一。目前市委人才办已经批准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筹备委员会”,同时从人才工作专项基金中为市科协拨付“建站”专项经费5万元,明确由市科协牵头主办,本钢公司科协具体承办,共同筹备本溪市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启动工作。

3、“金桥”工程扎实运行,获得奖励。全年“金桥”工程共完成立项14项,其中省级立项12项,为政府增加了税收,为企业节约了资金,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搭建了桥梁,创造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工作成绩显著,省科协给予我市“金桥”工程1万元奖励。科技咨询方面,签订技术合同10项,合同成交额共计180万元。

4、利用互联网,成功举办“2010年本溪农业灾害预测及防灾减灾对策科技论坛”。为科学地运用专家的预测建议和防灾减灾对策,推动全市农业走上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去年组织有关涉农学会就2009年我市农业灾害实际发生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10年本溪农业灾害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防灾减灾对策。为节约成本、方便农民、增加互动,去年首次尝试在互联网上举办了“农业灾害预测及防灾减灾对策科技论坛”,提高了为“三农”服务的针对性、便捷性,加速了将防灾减灾对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二、拓展学术交流渠道,放大学术和智囊建设成果

1、市级学会队伍不断壮大,学术交流活动更为活跃。去年将新成立的市发明家协会吸纳为直属学会,指导市预防医学会、市心理卫生学会召开了学会换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组织部分市级学会工作人员到吉林市科协就学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交流考察,提升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支持本钢科协,组织冶金方面相关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圆满承办了中国金属学会在本钢公司举办的“2010年全国冶金科技活动周暨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培训班”。全年市科协系统共组织开展规模较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240多次,参加活动人员2.5万余人次。

2、以《本溪科技工作者建议》为载体,抓好建言献策征文活动优秀成果的落实反馈工作。在印发《“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建言献策优秀成果文集》的基础上,精心筛选出六大类107条优秀建议,分别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合理化建议,并积极跟踪反馈落实情况。目前,一批送交的建议成果得到了落实。如“关于开发本溪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关于建设我市旅游培训基地的建议”已由市旅游局组织落实,“关于对我市医药产业技术岗位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和职业等级评定的建议”已由市药监局组织落实。

3、圆满完成省、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的推荐及评审。在省级学术成果奖推荐上,共征集申报项目56项,其中关于我市钢铁产业和现代生物制药产业的成果比重进一步增大。经过选拔,我市共有24个项目获奖,其中二等奖6项、三等奖18项。市档案局保送的“关于本钢一铁厂历史定位及保护开发的建议”项目,被评为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建议类二等奖,这也是去年建议类的最高奖项。在市级学术成果奖评审上,共征集申报项目328项,最终有70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40项。其中获一等奖的辽宁科技学院报送的“磁控形状记忆合金多点特性检测与分析”项目,不仅被国际著名文献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同时还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专项资助。

4、积极参与,加强学习,提升高水平学术交流氛围。市科协以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为核心,围绕学科前沿学术问题、重大科研问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2010年11月,市科协带领3家市级骨干学会共11名基层科技人员参加了中国科协第十二届学术年会。由于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坚持广泛发动与精益求精相结合,保证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本溪代表团向学术大会提交的7篇学术论文全部被收录到《中国科协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文集》中。

5、第五届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圆满结束。为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会同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人社局、科技局、财政局六部门,历时半年重新修订完成了《本溪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选拔管理办法》。新办法的出台,成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选拔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期间,先后组织召开了各种座谈会、研讨会,及时协调解决了有关问题。在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下,经各市级学会,县(区)、企事业单位科协推荐,候选人所在单位审核把关,共收到全市505名科技人员的申报材料,申报范围涉及172个学科。在此基础上,对所有申报材料认真组织资格审查,对合格材料认真进行审核整理及分类造册。经过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层层筛选,其中260多人当选,加上部分直接当选的人员,第五届自然学科带头人共计310多人当选。

三、丰富科学普及内涵,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水平

1、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对我市科学素质工作的督察。为做好督查前的准备工作,市科协牵头先后召开了领导小组办公室部分成员单位协调会议和领导小组牵头单位协调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安排,对5年来的科学素质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基础档案进行了收集归档,协助科学素质纲要的牵头单位分别形成了丰富的总结汇报材料,为迎检做好了周密准备。最终省政府督查组对本溪市的科学素质工作给予了满意评价。

2、认真开展了本溪市第二次全民科学素质状况调查。经过抽样确定调查单位、培训调查员、入户调查等步骤,六个县区近100个社区和自然村的1400个抽查对象接受了问卷调查,为确定我市科学素质工作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了准确、详实的数据。

3、持续推进农村科普工作深入开展。一是继续坚持了订单科普。第22届“科普之冬”活动共组织科普大集35场;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600多次,农民经纪人培训班50多期,培训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5.1万人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300余人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7种,3.5万多份。二是创新农村科技服务的形式,会同有关单位开办了“2010年春耕科普惠农服务热线”,将农业科技人员请进直播间,解答了农民备耕期间遇到的技术问题。三是继续推进乡村科普学校建设,重点培养有规模和特色的办学典型。四是狠抓了科普先进个人的培养,科普示范基地和优秀农技协的建设。桓仁县北甸子冰葡萄协会、桓仁县大玉蔬菜种子繁育示范基地和本溪县孟广仁成功入选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表奖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平山区种鸡养殖协会作为省“科普惠农示范工程”通过了省科协的检查;本溪县养猪协会、明山区养鸡协会作为省“科普惠农示范工程”通过了省科协的复查,2011年将继续得到省科协和省财政的经费支持。

4、继续加强社区科普学校和科普示范城区建设。一是去年新发展社区科普学校19所,至此,全市社区科普学校达到90所。二是按照有校舍、有人员、有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要求,重新对现有的社区科普学校进行了登记,规范了83所社区科普学校的档案,并上报省科协资源库。三是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了科普学校的讲师团队伍,举办了讲师团教学研讨班,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搭建了平台。四是积极推进南芬区创建我省科普示范城区,并顺利通过了省科协的验收。至此,我市四个城区全部成为省级科普示范城区。

5、科普常规工作得到巩固、稳中有升。一是积极组织和参与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日”活动。“科技活动周”期间,为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和本溪水洞两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颁发了牌匾;“科普日”期间,对

10名科普带头人、19个优秀农技协、19个科普示范基地进行了表奖,并召开了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座谈会;组织大规模的广场科普活动6次,开展科普教育基地参观活动10余次;开展了第八届科普知识竞赛。二是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本溪水洞、桓仁五女山自然保护区成功晋升国家科普教育基地,本溪市博物馆、本溪县天龙洞成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三是继续与市、县(区)电视台合作,续签了科普大篷车播出协议,为播好《科普大篷车》节目奠定了基础。

6、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实现跨越发展。一是组织开展了第一届本溪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选。二是积极申报作品参加省级大赛。共获得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6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4项。其中1项优秀作品获国家3等奖、1项科技实践活动获国家2等奖,2幅科幻画分获国家2、3等奖。三是成功举办“全国机器人辽宁省赛区选拔赛暨第17届辽宁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填补了我市的历史空白。赛上我市取得了3金1银的好成绩,并有两个队入选国家赛并分获银牌和铜牌,市科协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市科学馆荣获“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经市科协推荐,市群力小学和第一中学分获省级“科技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四是积极争取活动资金和项目。一方面为我市争取到第26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承办权。另一方面为满足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添置设备和器材需要,争取到的10万元财政资金。五是积极拓宽青少年科普渠道。举办全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班一期,培训50多人,全年“全国英特尔求知计划”培训200名学生,“科普讲坛”进校园6次,受教育学生1100人次。

7、科普拥军、科普进军营活动成果可喜。市科协将“科普大篷车进军营”活动作为支持我市创建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重要载体。建军节期间,我们会同中国科协在老秃顶子组织了科普知识竞赛。竞赛以科普大篷车节目播出的科普知识为题目,用影像的形式出题,生动、直观,其间还穿插了部队的技能比武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干部战士参加竞赛活动的热情。中国科协还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为干部战士进行了心理测试和辅导。针对野战部队大幅度军事训练对战士造成损伤的情况,我们为部队提供了300套关于运动损伤防护与体能恢复方面的科普书籍,解决了部队所需。2010年争取到中国科协资助“科普大篷车进军营”活动专项经费10万元。我们的“科普大篷车进军营”活动得到了市政府有关领导和双拥办的充分肯定,该活动被省科协评为“创优工程”,市科协被推荐为“辽宁省双拥模范单位”。

四、搭建会员服务载体,夯实“科技工作者之家”

1、以“建家创优工程”为契机,巩固和扩大“建家”成果。“建家创优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基层科协组织在“建家”工作中积极争先创优,不论是从组织机构的配备和管理,还是从文件的收集与汇总、基础材料的归档及整理、活动的总结和归纳等方面都显示出了活动的效果和魅力。一是使基层科协的建家工作更规范、更科学;二是使科协组织更有影响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三是使基层科协组织总结经验,创新体制,整体提升。经过努力,有三家基层科协顺利通过了省科协的终评验收。

2、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工作实现历史飞跃。经过市科协的积极推荐,本钢科协邹天来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为我市科协事业增添了荣誉。我市林东、赵千水等6位同志荣获第七届“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奖人数位居我省第四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经过推荐,我市有35名精英入选“辽宁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总人数位居全省第四,受到省科协领导的高度赞扬。目前,市科协人才库拥有各类人才2031人,并实现了动态管理。

3、积极搭建平台,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一是充分利用会刊《辽东科普》宣传我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二是积极推荐,大力宣传。由市科协推荐的毛丹等4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经市科协推荐,这些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还被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地域研究会合编的《山城精英谱》刊物收录。经过我们的评审和推荐,本溪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赵德伟的《辽五味高效栽培技术》和辽宁科技学院教授侯长来的《太阳跟踪装置与技术》两篇专著成为省科协资助出版的优秀自然科学专著项目。

五、加强自身建设,为科协事业发展固本培元

强基固本,创新争优,是科协组织巩固地位、发挥作用、提高影响的必然要求。一是切实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调整了机关部分工作人员任务分工,充实了文秘、财务、党务岗位力量,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设置改革,印发了《本溪市科协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暂行办

法》,使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二是以“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切实提高科协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认真开展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新模式,转变活动方式,激发自身活力。加强对基层科协工作调研和指导,通过组织学习交流,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县区协会、市级学会干部的培训教育,提高科协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提高机关刊物的质量和覆盖面,提升科协社会影响力。科协会刊《辽东科普》,得到不断调整完善,增加了科普知识的容量,而且在栏目设置和内容选择上也突出了实效性、资料性、可读性。市级学会内部刊物《科协学会工作》印发及时、内容充实,具备指导性强、交流性强的特点。四是认真贯彻落实我市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组织所属各市级学会认真开展整顿落实,受到了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的好评。五是经过积极争取,市科技馆建设项目被发改委确认立项,并被列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科协资源需要不断扩大,科协品牌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二是科协工作理念、载体与模式需要创新,运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科协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科协系统需要深化改革,为大局服务的能力与水平需要不断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2011年主要任务

今年市科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和省科协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三服务一加强”的质量,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充满激情,昂首“十二五”,宏观献计,中观献策,微观献力,在建设“新本溪”中再做新贡献。

一、在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1、打造市科协决策咨询品牌。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学科齐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网络健全的优势,最大限度动员和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我市“沈本一体化”建设、“三都五城”建设,围绕市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科技论证和出谋献策活动。全年编发四期《科技工作者建议》,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参考资料、研究依据。同时,进一步做好有关科技建议落实的跟踪反馈工作。

2、发扬“讲、比”活动优良传统,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认真贯彻落实省科协“讲、比”活动三级联创工作方案,积极引导企业科协创新“讲、比”活动方式,丰富“讲、比”活动内涵,提升“讲、比”活动水平,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以搭建平台为工作方式,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凝聚科技工作者力量,激发企业职工广泛参与,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组织实施“金桥工程”、“厂会协作”、“四技服务”等活动,促进“科企对接”。从人才、政策、信息、科技上加强对民营科技类企业的指导,积极探索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3、启动和推广“院士专家工作站”。按照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规定,今年上半年在本钢公司建立我市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同时启动“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模式研究”课题,积极探索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紧密结合的对接模式、运作机制、保障机制、考评机制,待时机成熟后,以点带面,力争“院士专家工作站”向其他领域延伸,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和顶尖智力支撑,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在繁荣学术交流、凝聚智囊成果上开创新局面

1、加强学会改革创新,推动学会组织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一是召开“学会工作改革创新研讨会”,积极推动学会工作改革创新。二是适时举办“市级学会干部业务培训班”,加强学会专兼职干部的业务培训工作。三是将2011年设为“学会工作创新年”,提高对学会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以此推动各市级学会积极创新,不断提高办会水平。

2、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我市学术繁荣。一是按照新修订的《本溪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选拔管理办法》规定,认真组织做好第五届本溪市自然科学青年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省、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征集、评选工作。三是精心举办两个论坛,即农业防灾减灾论坛和医药产业科技论坛。四是组织开展百名学科带头人百场学术报告活动。五是积极邀请国内外、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溪开展学术交流。六

是树立市级学会学术权威形象,力争有一批市级学会建立起富有典型特色的品牌学术活动。七是积极参加中国科协和省科协学术年会,并积极争取承办大型学术会议。

三、在普及科学技术、提升公民素养上有所新贡献

1、充分发挥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的职能作用。一是根据本溪市第二次全民科学素质调查的结果,对数据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完成高质量的分析报告。二是做好本溪市科学素质工作“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三是根据国家和省科学素质工作规划要求,及时调整和充实本溪市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人员,为科学素质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四是抓好“科技周”、“科普日”、“会员日”等大型科普活动,进一步整合科普教育资源。协调争取一批科普展板并积极组织巡展,挖掘和推荐一批新的科普教育基地,实现《科普大篷车》进广场、进街头,形成家庭、商场、街头、广场、军营的全覆盖。五是贯穿“七大行动主线”,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高。即:以学习型机关和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的主线;以“科普惠农”、“科普之冬”活动作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主线;以科普示范城区和社区科普大学建设作为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的主线;以科技创新大赛作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主线;以“科普益民计划”作为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的主线;以“科普进军营”作为提高部队官兵科学素质行动的主线;以“心理咨询走进特殊群体”作为提高城市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科学素质行动的主线。

2、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要以“科普惠农”为主题,以服务“三农”为目标,深化农村科普工作。一是以“科普惠农”为抓手,丰富形式、创新载体、健全机制。组织好第23届“科普之冬”活动,以农产品进超市、设立优秀农产品展台、打造农村科普旅游项目、建设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形式,宣传优秀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的成果,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重点抓好“科普惠农”专家资源库建设和专家能手惠农服务机制建设,积极组建“科普惠农专家服务团”,尽快建立起一支适应农村科普工作需求的,专业全面、业务扎实、素质过硬的科技服务队伍。三是在提高“典型引领、先进示范”的辐射面上做文章。以树立和培育先进典型为抓手,狠抓科普示范基地、优秀农技协和农村科普先进个人的培育和培养。同时,积极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强化农村精英力量为“三农”服务的支撑作用。

3、积极探索城区科普工作形式的创新。要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科普益民计划”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城区科普功能。一是按照省科协的要求,坚持以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原则,继续抓好社区科普学校的建设,充实完善社区科普学校资源库,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果。二是创造性地开展“科普益民”试点工作,探索社区科普服务的机制和具体办法,努力提高社区科普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指导基层单位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认真指导本溪县、桓仁县、平山区科协做好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4、以承办第26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一是抓好青少年科技创新爱好者的培养和辅导,二是抓好青少年科技创新辅导员的任职培训,三是抓好青少年科技创新研究专家队伍的建设,四是抓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开发成为集“整合学校科普资源,展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巩固青少年科学素质工作成果、打造科协服务品牌和扩大科协组织社会影响力”四位一体的辐射平台和示范工程。

四、在加强自身建设、筑牢“建家”基石上攀登新台阶

一是深入推进“建家创优工程”。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扩大成果,丰富内涵,提升“建家”工作的层次和质量。二是加强科协组织建设。开展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情况调研,加大企事业科协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科协组织的发展力度,加强县区科协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进一步夯实科协组织基础。三是拓展和畅通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渠道。创新工作方式,做细、做实与专家联系、慰问、交流工作,举办科技工作联谊活动,结合重大会议、纪念日、历史事件及时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四是着实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创新调查方式,准确掌握科技工作者队伍结构、价值取向、就业方式、流动趋势的变化,加强与各类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反映他们的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五是加强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对本溪市科协网页和市科协人才库实施动态化、科学化管理;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协作,扩大宣传内容和覆盖面。六是做好学科带头人的动态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和监督,完善学科带头人的管理,提高学科

带头人履行职责的自觉性、积极性。

各位委员、同志们,本溪市的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昂首‘十二五’,建设新本溪”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勇敢地担负起历史使命,果断地把握住历史机遇,为推进本溪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载服务大局  狠抓落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服务大局 狠抓落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执法为民,服务大局

    执法为民,服务大局 “执法为民,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就是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

    服从服务大局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认真学习贯彻周永康同志重要讲话 强调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自觉服从服务大局本站北京3月28日讯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中共中央......

    真抓实干 狠抓落实

    真抓实干 狠抓落实 全面开创我县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 中共永宁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段伏林 (2008年2月20日) 同志们: 下午好,今天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

    加强谋划 狠抓落实

    加强谋划 狠抓落实 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在部分省区市创先争优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17日) 傅思和近日,李源潮同志作出批示:关于明年的创先争优活动要......

    健全制度狠抓落实

    党风室2011-4 健全制度 狠抓落实 全力推进行政效能监督工作 ——西双版纳州纪委监察局五项措施推进投诉监督工作的做法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投诉监督中心坚持以社会和群众关注......

    狠抓落实年

    。中心2014“狠抓落实年”活动工作公开栏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转变作风,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和县域经济发展。大胆创新,提升工作效率,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范文)

    加强领导 狠抓落实 努力为市政府全局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新的形势充满挑战,新的目标催人奋进,做好2010年的市政府全面工作,责任重大,时不我待。我街道将以科学发......

    解放思想 狠抓落实

    解放思想 狠抓落实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健康服务 --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省卫生厅厅长 刘维忠 (2010年1月11日)同志们: 为了尽快传达贯彻刚刚结束的全国卫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