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2:2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第一篇: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程正彪,湖南省湘潭市教育学院院长、市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副教授,市十佳校长

教师的幸福感是学生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孩子在学校是幸福的,他们的教师也应当是幸福的”。教师要成就学生的幸福,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

湘潭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湘潭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提出了“立足改革创新,创办鲜活教育”的理念。副市长苏健全指出:所谓鲜活教育,就是机制充满生机而富有活力,教师充满激情而富有朝气,学生充满兴趣而富有灵性。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关乎学生的幸福人生。市教育局廖贻仲局长明确提出:要站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要以对人民负责、对学生成长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用每一位教师的智慧、汗水和心血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在这样的背景下,湘潭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一、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教师由工匠型向事业型迈进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教师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然就必须造就成为一个值得推崇的典范”。也有人认为,道德教育不仅要使人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定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且应当使他们内心体验到,从中可以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只有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

多年来,湘潭市教育局大力实施“师德工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构建了以党委为“龙头”,行政为主体,教育工会为“纽带”的“三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创造了以“立规范、强教育、树典型、重评议、营环境”的工作思路。

(一)叩问教师职业价值观

教师的幸福来自对教育事业的真正理解。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职业价值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是关于职业的一种持久信念,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它具有动机功能,不仅是评价性的,还是规范性和禁止性的,是行动和态度的指导。有研究指出:职业价值观在工作满意度中起缓冲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正确的价值观,即使工作压力大,职业声望一般,其职业满意度、职业幸福感也较强。长期以来,中小学片面强调“为社会培养人才”,忽视人的本能、潜能、尊严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使部分学校步入发展的误区。教师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多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升学、成才;上级的检查、评估;自己的职称、待遇等,而关注自己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心理因素太少。

难怪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教师只有职业,没有职志。他们敬重那些默默耕耘的“园丁”,但鄙视那些没有职业理想,没有自由独立人格精神的教师。根据这种现状,湘潭市先后制订了《湘潭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和《湘潭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给新入职教师上好第一课,请教育专家讲座或请一线优秀教师现身说法,使他们充分理解教师职业的价值。各县市区运用多种形式加大师德教育力度。

湘乡市和湘潭县都先后编辑出版了《师德风采》、《师德感悟》、《博爱铸师魂》等书籍,免费发给每个教职工学习;韶山市开展了“我身边的师德模范”巡回演讲活动;市教育局与湘潭电视台、湘潭日报联手开辟了“立师德、铸师魂”的宣传栏目。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广大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激发了广大教师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十佳师德标兵”颜焱老师感言:“我们教师要为爱的清泉不断注入时代的活水,用高超的教学艺术与鲜活的心灵对话,呵护每一个生命的幸福成长。”

(二)宣誓教师职业承诺

教师宣誓是美英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师范生进入职场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仪式。以美国为例,教师宣誓作为一种职业承诺,从业者借此向公众表明:将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忠诚地完成作为教育者的全新义务和责任,并坚定不移地恪守这一承诺。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要求全体教师要在升旗仪式上集体宣誓并公开承诺。宣誓仪式决不是过程和目的,而是一次对教师的教育,是一次对教师心灵的震撼和陶冶,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和升华。

为配合宣誓活动,我们还编印了《湘潭市教师行为规范》、《教师忌言忌行》发给每位教师,各校设立了师风监督岗,全市聘请了师德师风评议员近1000名,并广泛开展评议活动。从调查情况看,学生高兴、家长满意、教师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行风评议员对这项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深情地说: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师个人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由走向自为、从平凡走向崇高。

(三)关注教师生存状态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教师是崇高的职业,但教师是人,而不是神。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只是一味强调“理想”、“师魂”、“奉献”,肯定不利于教师的成长。湘潭市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并采取了一系列长效措施。

一是树典型、扬正气。近5年来,全市共表彰市级以上师德标兵52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600余人。举办了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举办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巡回讲座30余场,开展了“爱生如子模范教师”、“感动莲城十佳教师”等评比表彰活动。

二是抓减负、抓维权。近几年来,湘潭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适龄儿童数快速增长,班额人数特别是城区班额人数平均达60多人,这种状况严重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市教育局下大决心严格控制这种现象,每班学生不得超过40人,并且严禁学校节假日组织补课。为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教师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及各种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并及时查处殴打、侮辱教师的行为。

三是送温暖、送真情。湘潭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还组织了“爱烛行动”,每年教师节、春节对优秀、模范教师和特困教师进行慰问,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后顾之忧。只有满足了教师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才能不断升华教师的人生观,才能使教师真正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二、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教师由适应型向挑战型提升

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教师的幸福感来自公平、自由、理性、自尊、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湘潭市不断创新教师管理机制,让教师体验到生命职场的幸福感、成就感。

(一)公平竞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公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在公平社会里,人们幸福感必然强烈。湘潭市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无论是职称评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还是教师的专业技能竞赛,都力求公开、公平、公正。

如职称评审改革,一是将职称申报比例由原来的等额评审改为“5评4”的差额评审,这意味着学历、教龄等硬件达到了也不一定能评上;二是为缩小城乡差别,鼓励教师到艰苦的环境工作,确保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在农村工作30年以上的优先申报;三是所有材料一律设置代码,匿名评审。评委只认材料不认人,避免了打人情分。这项改革体现了优胜劣汰的原则,破除了论资排辈的陋习,有利于年青教师脱颖而出,也培养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多次担任职称评审工作的评委、市教科院院长苏沙平认为,“这项改革对教师的心灵震撼,无以估价。”

(二)动态管理―不用扬鞭自奋蹄

动态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它强调过程的管理。我市将动态管理机制引入到对教师的管理,对已评上的高级教师(2071人)、教学名师(25人)、骨干教师(329人)进行年度考核、过程性评估、周期性考核,从机制上保证上述各类教师不能一劳永逸。如对已评聘的高级教师要进行师德和业务两项跟踪考核,一年不合格者缓聘,两年不合格者建议学校低聘,连续三年不合格者,任职资格由评审委员会重新复评,直至取消。

动态管理机制重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湘潭市一中校长彭奋强概括了这一机制创新的效应:从前教毕业班,担任班主任等没人想干的苦差事现在人人争着干,那些业绩平平只是年龄熬到头的教师也丝毫不敢懈怠,已评上“名师”、“骨干”的教师也再不能不作为。

当前教师中普遍存在一种“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那些年龄大、学历高、职称高的教师,自认为水平高而不思进取,似乎找不到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而动态管理机制成了湘潭市破解教师高原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三)健康教育―呵护教师的心灵

“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与厌倦”。“要知道幸福是存在于心灵的平和及满足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是远离痛苦与厌倦及心灵满足的升华,幸福既是目的,更是过程”。(叔本华语)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时下教师的一种通病。据国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组对168所学校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调查显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据调查,中小学教师中有70%感到压力大,31.2%的人轻度心理障碍,12.4%的人中度心理障碍,21%的人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症状,如强迫症、人际敏感症、忧郁化偏执倾向等。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的健康。

为了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促进教师健康快乐成长,市教育局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迅速组建了湘潭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中心,并将在三年内对全市两万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按照“分段规划、分层培训、分工负责、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分两个阶段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培训,轮训率达100%。

根据全市中小学教师实际状况和岗位要求,确立了三个层次(即骨干教师、班主任、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培训的考核与评价分为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实践考核和培训中的表现四部分,考核未达标者不能颁发结业证,培训合格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中予以加分。如今,“我健康、我快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时尚标签。

三、以教师专业成长为路径,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飞跃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享受幸福的过程是引领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教师只有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培育下健康成长,而自己也获得了成长的同时,才能体会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职业幸福。由此看来,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的主要践行路径是专业成长。湘潭教育就是要打造一支具有人文品质、理性精神和道德智慧的教师队伍。

(一)行动研究―由理性思辨到实践探索

所谓行动研究是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从教育工作的需要中寻找课题,在教育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教育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

湘潭市的“德育生活化”课题研究,确立了“德育生活化”的目标,内容体系,实施方法,还以“名师班主任”为引领,组织全市30多名班主任骨干教师编写了地方教材《培养和谐大爱的心灵》一至九年级各一册,并在全市中小学试用。檀传宝、楚江亭两位专家分别为本套教材作序,对湘潭市“德育生活化”的课题研究和教材的编写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檀传宝教授认为:《培养和谐大爱的心灵》的经验,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国内同行用心借鉴。一是如何用足国家课程改革的政策,努力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二是如何提高德育课程与日常教育行为的专业性,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湘潭市新课程师资培训策略与有效模式研究和实验》课题研究,坚持“边实验,边培训,边提高”的原则,取得丰硕的成果,全市教师撰写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在全国、省、市获奖的有100余篇,其研究成果《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岳搪区接待了来自全国16个省、市、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培训骨干班”的现场观摩活动,受到课程专家、教授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二)校本研训―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摸

苏霍姆林基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想教师的工作变成每天单调乏味的劳动,就要引导教师走上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湘潭市教育局先后颁发了关于加强校本研训的三个文件,对校本研训的指导思想、目标、方法、评价管理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初步确定了30个“校本研训示范校”,并要求全市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当起责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市教师培训中心已组织“校本研训管理者培训”。如今我市“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研训活动已全面展开,实现了“校校有课题,人人搞教研”。一位来自农村的年轻教师说:“原以为教育科研遥不可及,现在可以说是触手可摸。”

(三)教学反思―由他人评说到自我反思

苏格拉底说过:“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反思的概念非常接近儒家的“内省”,指的是通过心灵的反观和内求,实现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认识、批判和超越,提升个体心灵的境界。“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认知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和思想的转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每日四问》中对反思作了最好注脚,这四问是: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叶澜教授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如今教学反思已成为了全市教师的自觉行动。

关注生活,追求幸福生活,成就人的道德品质与幸福人生,应该是德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总理的讲话,反映了广大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心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教育发展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湘潭的德育工作又开始了新一轮冲刺。湘潭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德育工作会议。

第二篇:以就业为导向探讨统计学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探讨统计学教学模式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应用技术学院的主要职能。专科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合理调整统计学教学的培养方案,以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岗位竞争能力为目的,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极大地提高就业能力。

关键词:就业;统计学;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其中,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专科学院的主要职能。统计学教学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根据社会需求和社会现状对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当前社会应用技术类人才短缺和就业形式严峻的特点,在统计学教学中,在此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适当调整统计学教学培养方案。

统计学课程的特点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操作,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涉及现行制度及其变革态势,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展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着力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深入社会、行业、企业调查研究,获取来自统计岗位的一线资料,根据统计学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先分析其所需要的若干项主要能力,来设计统计学中重点要详讲的章节,使学生既要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充分的职业技能、较高的统计学软件应用技能。以“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岗位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确立“基础知识够用,动手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根据统计类专业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分析,总结出适合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学习的统计学软件有: Excel、SPPS、SAS等。

二、对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一)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让学生熟悉各个统计岗位的工作流程及要求。其目的在于深化和提高孕生对行政、事业、企业统计以及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的关系,微观统计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这种做法既加深了学生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从小学、中学,进入到大学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了解较少、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接触甚少,因而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存在障碍,通常感到抽象和空洞,而且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带领学生走出去,通过到实际部门的考察、调研可以极大地缩短课堂与实际的距离,有效地促进和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此,我们组织了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考察的课程实习,而且每次实习尽可能在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更广泛地了解不同企业,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并且鼓励学生去寻找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并要求他们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进行积极的思考。比如选择了从事市场调查的四川四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企业统计工作开展较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作为课程实习基地,这些课程实习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程实习不仅有助于经济统计知识的学习,对其它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学生了解专业就业信息也有积极作用。学生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尽量结合实用系统,掌握分析、操作、应用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协调工作能力,培养自我知识更新能力。

(二)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又一个重要手段。

在国外大学的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案例教学法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由于案例所描述的大都是来源于复杂的实际生活的真实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一方面它可以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又可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在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其特殊意义,在于本课程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该课程主要是以企、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而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都离不开统计,无论是传统的统计方法,还是现代统计方法都是市场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而案例教学则特别强调运用理论来指导实际,运用理论模型来分析实际问题。

(三)通过论文导读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性很强,不同于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人士应该具有的知识,单纯的理论和计算将有悖于本门课程教学的宗旨,如何把它与学生各方面素质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教学环节———学术论文阅读。因为任何一篇有关经济数量分析的学术论文都综合了语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等方面,阅读是一种观摩、学习、借鉴的创新过程,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大有裨益。

(四)课堂仿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为了让统计专业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生动的感触,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广泛适应性,课题组采用了现场模拟教学的方式。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分析软件的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在电脑网络教室模拟出统计分析实战环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提高学生。

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由于统计常常是在高维空间讨论问题,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离不开复杂的计算,在学生的实践环节中,不一味追求高级统计软件,选择了软件EXCEL, SPSS、SAS。第一个阶段,利用软件EXCEL根据每种方法的步骤,一步一步计算,最终得到结果。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加深理论认识的过程。根据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在实践的第二个阶段选择了国际最著名的统计软件SAS,学生利用软件SAS从易到难,逐步掌握了SAS技术。掌握多种统计软件必将对学生今后从事数量分析和量化管理工作大有帮助,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三、适时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在教学工作之余,要当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导师.首先使学生意识到只要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岗位就是好岗位,其次引导学生就业时要摆正位置,不要好高骛远、盲目攀比,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第三,引导学生认清职业发展和现实待遇之间的关系。一些工作岗位可能条件比较艰苦,现实待遇不高,但却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社会的职业岗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岗位能力要求的内涵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专科学生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站稳脚跟,除了具备必要的岗位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在实践教学环节时,有意识地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人格魅力)和行业规范、国际标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教育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岗位竞争力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参考文献:

[ 1 ] 雷敏。应用多种初中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J ].统计教育,2007,(5)。

[ 2 ] 徐红,雷升刚。以就业为导向探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J ].山东科学,2005,(7)。

[ 3 ] 严建文。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建构和变业指导研究[ Z].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上海,2005.

第三篇: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招聘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招聘模式

作者:张燕娣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1期

摘 要:本文以企业文化与企业招聘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现代企业应当积极采用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招聘模式,并就实施这种新型招聘模式的策略重点进行了阐述。

第四篇:市场营销以什么为导向

市场营销以什么为导向?

—湖南商学院屈鑫对于市场营销到底是以什么为导向的,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现在的争议中,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市场营销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另一种认为市场营销学是以竞争为导向的,那么在当今的市场中,市场营销到底是以什么为导向的呢?个人认为以竞争为导向应该更贴切………

当然我绝对不是说在市场营销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就是错误的,在曾经的时代,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也是正确的,只能说,对于当今的市场状况,以竞争需求为导向更为贴切,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点:1,客户其实是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从而影响到潜在需求和市场预测的准确性,这个主要是因为科技是进步的,顾客他自己都不知道科技到底是有多发达,到底厂商能够提供什么商品给自己,当然这里面也可能是因为市场调查的不成熟。2,从管理学来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实是一个目标管理的过程,而以竞争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是过程管理的过程。所谓的目标管理就是在管理中只关注结果,而过程管理则不是这样的,举个例子,餐馆厨师炒菜,第一步往锅里放酱油,第二步往锅里放大蒜,第三步往锅里放水…………,第十步炒三下,这样当客户需要一种口味时,就按照第一步,第二步到第十步,然而当客户需要另一种口味时,只要改一下顺序就行了。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也就是以顾客需求为目标,而以竞争为导向就是以竞争为目标从而来实现一些利益,然而由于市场的环境是变的,顾客的需求随时会变,这样决定了以竞争为导向的优势了…

第五篇:美国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及启示

美国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及启示

进入新世纪,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由于其固有的封闭性、单一性等弊端而受到批评,开放的教师教育观念日渐为大家所接受。美国教师教育自19世纪初到现在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在此期间,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发展变化的影响,美国教师教育机构先后经历了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中的教育学院三种历史形态。

师范学校的广泛建立:1830-1870是美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的大发展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中央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推动下,学校教育蓬勃发展,公立学校的大发展使得师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成为当务之急,在教师的培养目标方面,这一时期的师范院校希望将教师培养成学生的“楷模”,在培养方式上,师范学校是主要的教师教育场所,专业教育模式为“工匠式”学生不需要对学科做深入的研究,也不需要学习过深入的专业知识,而是通过观察、模仿师傅的教学技能,遵循他的指导和建议来进行学习。在课程方面,一是授予学生一门专业知识,二是传授科学的教学方法,三是进行教育实习。师范学院的普遍建立:工业革命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也开始有正规的教学训练,在教育理论方面,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使得实用主义思想取得主导地位。受进步主义教师观的影响,这一阶段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教育

工作者”。教师教育着眼于培养师范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专业方面更加强调“教学艺术”。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时期(20世纪中期至今)。1850年,美国布朗大学设立师范教育部,成为美国首个设立专门院系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综合性大学。至此,美国教师教育开始朝着主要由综合性大学中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方向发展。在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的过程中,美国主要采用“大学+师范”的模式,即新生人学后,先在大学的各院系接受3—4年的文理学科教育,然后进入综合性大学中独立设置的教育学院接受1—2年的教师专业教育。这种既重视学术标准,又重视教师专业训练的教师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师教育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美国现行教师培养模式目前,美国没有独立于综合性大学之外的师范学院,中小学教师几乎全部由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培养。由于美国大学众多,且各州采用的教育政策有所不同,因此,美国教师培养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模式I:4+O模式。这种模式又分为两种,第一种为新生入学后同步学习教育课程和其它课程,且随着年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这使学生在人学初期就接触教育类课程,使教育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种常见于规模较大的院校,学生在第三年才开始学习教育课程,第三、第四年的教育课程均占年总课程的75%。模式II:4+1模式。大学新生入学后,先在各文理学院专修4年专业课程,取得学士学位后,经过考试

选拔有志从事教育事业者进入教育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学科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素质。模式Ⅲ:5+O模式。这种模式学制为5年,在这5年中,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同时进行,强调这三类课程的平衡和有机结合。美国非常重视教师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实践环节。兴起子20世纪80年代的职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001)大大密切了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美国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l树立教师专业化理念。推动我国教师职业和教师教育的发展。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使他们树立起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教师教育观念。首先,以专业化为目标,确立教师专业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和形象。其次,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确立“专业人员”的身份和地位。最后,教师教育机构要开展教师职业形象和工作性质的教育。转变教师自身的传统职业形象观念。社会大众传媒的宣传也要跟到位。最重要的一条是教师经济待遇的改善和提高。这不仅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专业化得以深入推进的前提保障。2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规范教师教育的开放性。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针对教师行业的职业准人制度。随着标准的提高、鉴定的严格、管理的规范,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教师专业化中将发挥日益

重要的作用。3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改变传统的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师范院校要根据本小师范专业设置和培养层次情况,选择学校附近的一所或者几所中小学为合作伙伴,并征得中小学的同意。之后,双方就有关事宜达成默契。4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改革我国现行教师评价制度。首先,实施发展性评价制度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其次,倡导教师开展自我评价。再者,考核方式七更多采用“基于表现”的评价方式,注重对教师实际教学情境的真实评价与分析(引入档案评价和现场评价),避免已签单纯依靠学生书面考试成绩来做出判断的片面做法。5建立教师专业组织,扩大教师专业自主权。一方面,我国需要加大现有专业组织在教师权益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关注和投入。另一方面,需要继续建立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教师专业组织,凝聚教师队伍,以争取教师专业权益,谋求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国家教育发展宗旨。

下载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算法教学研究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算法教学研究 摘要:算法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教授学生算法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目前算法课程传......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论文

    论文关键词:能力导向 教师教学 评价论文摘要:促进学生能力成长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理念要从重知识教学向重能力......

    初探以专题研究为导向的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

    在开始介绍工作室教学模式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的基本情况,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是93年中央美院恢复成立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到03年我们通过和北京市建筑设计......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定稿)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以人民满意为标准 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工作 中共丹水镇委员会 丹水镇人民政府 西峡县丹水镇位于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域,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猕......

    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

    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人才评价是对人才的水平、能力、个性特征、职业能力倾向、发展潜力和工作业绩等全面情况进行的综合测评。要正确地发现和使用人......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培训心得体会 9月13日上午,我校全体老师到在东山中心小学学校参加由秀英区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2017年国培 计划。老师们认真聆听专......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杨光明.(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摘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现在有三对矛盾并存,为此,高职高专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教育教......

    高中化学论文: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契机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契机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发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