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质为导向的外线侦查考核模式探索[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09:4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素质为导向的外线侦查考核模式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素质为导向的外线侦查考核模式探索》。

第一篇:以素质为导向的外线侦查考核模式探索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张晓春

【摘 要】以外线侦查考核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探讨侦查课程如何以素质为导向通过有效的设计和评价,实现对学生侦查素质的培养。【关键词】素质教育 外线侦查 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81-03 外线侦查是我国侦查实践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侦查部门通过外线侦查要完成了解目标特征、习性和目标的行动轨迹,掌握目标接触对象,收集目标犯罪的证据等工作任务。这就需要侦查员综合运用信息收集分析、化装、跟踪监视、守候监视、密拍密录等专门侦查技能。外线侦查是侦查活动中与嫌疑人对抗性最强的工作环节,也是侦查员侦查素质、侦查理念和侦查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外线侦查是侦查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的决定,外线侦查是侦查课程教学中实践性要求最强的教学内容之一,但在通常的侦查课程教学中,这种实践教学要求却很难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在实训中体现执法机关与嫌疑人之间的对抗,并让学生通过对抗过程锻炼应变能力,在对抗互动中完成学习课程内容难度更大。这不仅需要科学设计、周密组织和安排,而且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和劳动,还需要投入相当的人、财、物和时间。这样的实训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难度很大,要求很高。因此,很多老师通常以课堂演示、视频观摩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完成或弥补这种实践性的教学要求。学生看似明白和掌握了相关知识,但是实际动手能力很差,一旦到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就会进退失据,漏洞百出,难以把相关课程内容真正内化成自身的素质。受传统评价考核体系的制约,不少政法类院校比较重视学生侦查理论知识结果评价,学生可以通过期末突击死记硬背获得好成绩,所以出现一些学生校内考试成绩很好,到了实战部门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有些学生还会对侦查员的岗位出现心理落差。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样的考核没有体现侦查意识、侦查谋略和应变能力,没有体现根据具体环境制订相应工作方案和合作意识等能力,致使考核难以真正能体现作为一名侦查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有鉴于此,笔者尝试进行以素质为导向、以对抗实践能力考核为途径的外线侦查教学改革,这次考核在考核内容、考核实景、考核环节设计和考核监督方面进行探索,并在2014年春学期着手实施。参加这次考核试点的是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禁毒专业学生31人(分成5个小组),配合实践考核的是同年级侦查专业的学生共10人,扮演与之对抗的侦查目标角色。之所以选择侦查专业的学生配合开展实践考核,主要是因为该专业的学生已经完成侦查措施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侦查知识、能力基础,稍微点拨就可以较好完成教师下达的对抗训练任务。这次改革探索取得了超出意料的好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把课程的相关知识和要求真正内化成学生自身素质的目的。同时,也引发了教师对如何从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侦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一、外线侦查实践能力考核的设计

(一)考核目的和评价设计

考核设计是外线侦查教学的指挥棒,也是衡量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尺度。教师设计的考核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化妆侦查、跟踪盯梢、守候监视、密拍密录的原则、方法和基本技巧,把所学侦查知识运用到侦查实践中,并对外线侦查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因此,考核设计包括了上述五项技能,并根据实施的难度,对四项技能分别赋分,密拍密录能力作为加分项进行评价(见表1)。

(二)对抗的设计和安排

为了使外线侦查实践考核能够更贴近实战,以仿真的状态进行,教师在考核中将目标一方设计了明暗线两人,其中明线在任务开始前给被考核小组成员看照片,通过照片查找人员相关信息、主要社会关系和通信方式;还要求通过侦查工作发现暗线,调查明暗线的姓名、个人情况等信息。在此过程中,明暗线也要通过相关的工作发现调查自己的侦查员,包括侦查员的人数和个人信息等有关情况,同时,还要尽量隐藏明暗线交往的过程。

为了防止被考核小组成员熟悉目标,导致考核目的难以实现,教师在明线选择时特意挑选了外表无明显特征、平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比较低调的学生,给侦查目标信息制造一些难度;而暗线则选择了反应灵敏、专业学习认真的学生,他们和明线配合,能够更有效地做好隐蔽和反侦查。

二、外线侦查实训改革的组织实施

(一)前期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外线侦查工作中,侦查员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和技能较多,最主要的包括信息搜集和研判,化妆侦查、跟踪监视、守候监视的准备和实施,还需要应用密拍密录等部分技术侦察的措施手段。要对外线侦查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学生必须先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在相关模块的教学时进行了必要的引导。

1.信息搜集和研判。开展外线侦查,侦查员需要收集目标(包括嫌疑人及嫌疑人的关系人)的有关信息,并分析判断目标可能出现的场合、活动的范围和规律,以及上述活动中出现的可能与其犯罪有关的人、事、物。因此,信息搜集研判的能力在外线侦查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搜集研判知识技能准备中,学生至少应该学习和掌握信息搜集的范围,包括对目标的活动范围做到来知行踪、行知轨迹、去知方向;要了解和掌握目标的体貌特征,做到简单的改变不影响对对象的确认;要调查、了解目标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做到掌握目标关系网异动信息,并根据关系信息划定侦查方向和范围;同时还需要了解和掌握所有通信方式和交通方式,以便在跟踪监视能够更灵活应对。在信息化侦查的背景下,话单分析研判已成为当前常用的侦查手段。教师在这个模块中也增加了话单分析训练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通话次数、开关机时间、基站等信息分析目标的主要联系人、活动范围、生活规律,判断号码持有人是否有涉毒嫌疑,如有则需增加上线号码分析判断,并制作话单分析报告。

2.化妆侦查。外线侦查实施过程中,为了不暴露侦查意图,不惊动侦查对象,侦查员都需要进行必要的外表、身份、相貌,甚至是语言的化妆。在化妆侦查知识技能准备中,学生应学习化妆的种类的方法,了解化妆的目的和任务,掌握化妆的要求,并学会根据侦查环境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化妆。

3.跟踪监视和守候监视。跟踪和守候是侦查员两项最基本的技能,虽然侦查形式不同,但都是为了掌握案件动态、发现同伙、获取证据等目的而采取的侦查措施。具体实施时,需要侦查员根据目标的情况,以及跟踪和守候的环境制定相应的方案,准备必要的器材,选择较好的位置(藏匿地点)和方式(跟踪队形),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研判能力和进行必要的化妆,需要通过密拍密录收集与案件有关人、事、物的信息,需要侦查员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可以说,跟踪和守候会综合运用其他外线侦查的技巧,对侦查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任务执行的结果也和侦查员的侦查意识、能力密切相关。在侦查课程的常规教学中,上述内容的学习和单项训练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和运用,但只有增加嫌疑人和执法人员之间的对抗和较量环节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外线侦查的精髓。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专门就增强对抗做了一些尝试。一是在信息搜集和研判教学和实训过程中,根据近年侦破的案件改编成教学用案例,让学生学习对人员关系的分析,并制作人员关系分析图;禁毒总队兼职教师负责话单分析技能的教学。二是在化妆侦查的教学和实训中,主要根据当前广西毒品案件嫌疑人经常出现场所的特点,预设侦查环境,要求学生根据侦查环境进行必要的外表、身份、相貌化妆,并结合化妆的身份测查学生语言化妆的能力。三是在跟踪监视的实训中,采取了背对背布置任务的方式,要求八名同学分别进行不同环境下演示测梢、脱梢的任务。虽然八个小组的跟踪全部以目标脱梢告终,但学生因此也认识到跟踪情况的复杂多变,同时也学会主动思考跟踪队形如何根据现实需要应变。

(二)做好其他准备工作

前期的教学和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对考核班级进行了分组,宣布注意的问题和组织纪律。要求所有同学把考核作为一次演习,全体组员在考核期间要做好配合,努力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此外,由于外线侦查实践能力考核小组成员之间工作联系、化妆侦查所需材料、密拍密录设备借用,以及跟踪监视、定点监视过程中必要的隐藏都需要花费,如果这些费用全部由学生或者教师承担不太现实。因此,经过申请,学校给了一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考核过程组织和评价

1.目标辨认和信息收集测试。测试方式:给每组5分钟辨认目标特征,明确是侦查专业的学生。要求根据照片查找到跟踪对象,掌握跟踪对象的名字、绰号、身高籍贯等基本信息,了解对象的爱好、活动范围、关系人。承担侦查工作的学生和目标曾经有一年多共同学习的时间,虽然不认识,但至少有些面熟,所以这项考核总体难度不高,稍微有点难度的就是目标爱好、活动范围、关系人信息的收集。

测试结果:学生在侦查工作开始时,能够非常认真地投入,但由于工作经验欠缺,有些组目标信息收集不到位;有些组工作比较有效,但侦查员也被目标发现了;有些组基本能围绕目标调查信息,但对要求不是太明确,反复多次才能完成信息收集任务。

2.定点监视任务测试。测试方式:扮演目标“明线”的同学确定时间、地点和“暗线”或其他关系人接触,由教师将指令发送给执行侦查任务的小组,要求相关小组能够通过定点监视发现目标的活动情况,并了解接触人员的有关信息。这项测试是模拟定点监视设计的,教师下达指令的时间、范围都很明确,而且都在校园里面执行任务,范围不宽,可以有效地监视到目标的活动情况;目标的接触对象也都是同一个系的同学,了解对方情况比较容易。难点就在于执行侦查任务的学生在校内隐蔽条件缺乏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容易暴露;而且参加考核的学生侦查经验不足,如果目标接触时间短容易被忽略。

测试结果:基本能有效收集到目标和“同伙”接触的信息,并能拍摄到有效照片。在执行侦查任务时,学生能注意进行必要的化妆,但有些细节没有注意到位,比如夜晚拍摄的时候开了闪光灯,以及化妆成刚入学新生却没有按新生着装规范穿鞋。虽然这些情况的出现暴露了侦查员,使考核小组扣了分,但也使学生认识到侦查过程中任何细节都不能忽略。

3.跟踪监视任务测试。测试方式:教师通知侦查小组目标在预定时间从某处出发,可能与同伙在某地碰头协商交易事宜。要求相关小组能够通过跟踪监视掌握目标行走路线,接头情况,发现目标测梢、脱梢等反侦查行为,并收集相关证据。这项测试虽然时间明确,但活动区域不确定、范围宽,有效监视有一定难度;而且由于学校条件限制,密拍密录设备、化妆材料缺乏,给侦查活动增加了难度;由于该任务是外线侦查措施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对各项措施的理论知识都能较熟练掌握。

测试结果:每个小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跟踪,大部分都能有效记录目标的行走路线,能够发现目标反侦查行为,能够收集到目标和同伙接触的证据。但由于侦查经验不足,各小组最后的工作都以目标脱梢告终。由于实践考核推开后,被侦查专业全体同学关注,因此在最后的跟踪监视阶段,明暗线发动本区队同学共同做反侦查,增加了跟踪监视的难度,有一个小组的全部成员全部被目标同学拍摄了录像。

三、启示与反思

外线侦查实践考核可以使学生侦查思维、侦查意识得到有效地提高,侦查技能得到有效地锻炼,也唤醒了学生对侦查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虽然这次尝试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也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

(一)正确认识考核在教学中的作用

侦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侦查理念和侦查素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理想的课程考核模式应该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由于长期以来对课程的考核已经形成期末笔试测查的思维定势,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也不足。要想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把期末考核变为过程考核,用分阶段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的方式测查学生学习的结果,把考核真正作为教学监控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

(二)发挥实践能力考核测查学生专业素质的作用

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测查历来都是考核的难点。但设计得当的实践能力考核,就能够了解和掌握学生对知识能力运用的过程,也能通过运用过程较好地了解学生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实现对专业素质的测查。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考核时,要充分了解当前侦查实践的具体情况,并将实践中的情况在考核中以仿真的方式展现。这样才能在测查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不恰当的行为及时纠偏,使学生通过考核锤炼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质。

(三)注重激发和保护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实践能力考核,表面上是学生考核方式的改变,实质上是教学水平的提升,是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实践能力考核时,往往要花费比正常教学考核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考核环节还需要实地反复勘察,测试和思考完成考核的可能性。以外线侦查实践能力考核涉及的相关模块为例,单纯的知识技能授课是15课时,正常教学2周就可以全部完成。但开展实践能力考核,教师前期准备、对定点监视和跟踪监视的地点进行反复踩点,以达到在熟悉“侦查环境”的情况下,进行考核设计;还有对目标进行辅导、完成全部考核项目等工作,前后至少用了一个半月。【参考文献】 [1]杨郁娟.刑事侦查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认识误区[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2]王守宽.公安院校侦查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J].社科纵横,2009(4)[3]俞保华,莫永成.侦查专业人才试点班校内实践教学考核的完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7)

[4]斯进.手机话单分析信息碰撞技战法的应用研究[J].技术研究,2011(7)

[5]刘权.公安院校加强学生侦查隐性知识培养的思考[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5)

[6]李波阳,李栋.“刑事案件侦查”实践教学模式思考[J].公安教育,2011(9)[7]殷尧,陈连喜,连春亮,等.“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3)【作者简介】张晓春(1971-),女,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副主任、禁毒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第二篇:以就业为导向探讨统计学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探讨统计学教学模式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应用技术学院的主要职能。专科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合理调整统计学教学的培养方案,以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岗位竞争能力为目的,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极大地提高就业能力。

关键词:就业;统计学;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其中,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专科学院的主要职能。统计学教学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根据社会需求和社会现状对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当前社会应用技术类人才短缺和就业形式严峻的特点,在统计学教学中,在此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适当调整统计学教学培养方案。

统计学课程的特点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操作,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涉及现行制度及其变革态势,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展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着力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深入社会、行业、企业调查研究,获取来自统计岗位的一线资料,根据统计学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先分析其所需要的若干项主要能力,来设计统计学中重点要详讲的章节,使学生既要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充分的职业技能、较高的统计学软件应用技能。以“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岗位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确立“基础知识够用,动手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根据统计类专业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分析,总结出适合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学习的统计学软件有: Excel、SPPS、SAS等。

二、对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一)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让学生熟悉各个统计岗位的工作流程及要求。其目的在于深化和提高孕生对行政、事业、企业统计以及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的关系,微观统计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这种做法既加深了学生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从小学、中学,进入到大学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了解较少、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接触甚少,因而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存在障碍,通常感到抽象和空洞,而且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带领学生走出去,通过到实际部门的考察、调研可以极大地缩短课堂与实际的距离,有效地促进和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此,我们组织了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考察的课程实习,而且每次实习尽可能在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更广泛地了解不同企业,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并且鼓励学生去寻找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并要求他们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进行积极的思考。比如选择了从事市场调查的四川四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企业统计工作开展较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作为课程实习基地,这些课程实习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程实习不仅有助于经济统计知识的学习,对其它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学生了解专业就业信息也有积极作用。学生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尽量结合实用系统,掌握分析、操作、应用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协调工作能力,培养自我知识更新能力。

(二)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又一个重要手段。

在国外大学的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案例教学法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由于案例所描述的大都是来源于复杂的实际生活的真实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一方面它可以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又可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在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其特殊意义,在于本课程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该课程主要是以企、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而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都离不开统计,无论是传统的统计方法,还是现代统计方法都是市场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而案例教学则特别强调运用理论来指导实际,运用理论模型来分析实际问题。

(三)通过论文导读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性很强,不同于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人士应该具有的知识,单纯的理论和计算将有悖于本门课程教学的宗旨,如何把它与学生各方面素质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教学环节———学术论文阅读。因为任何一篇有关经济数量分析的学术论文都综合了语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等方面,阅读是一种观摩、学习、借鉴的创新过程,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大有裨益。

(四)课堂仿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为了让统计专业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生动的感触,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广泛适应性,课题组采用了现场模拟教学的方式。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分析软件的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在电脑网络教室模拟出统计分析实战环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提高学生。

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由于统计常常是在高维空间讨论问题,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离不开复杂的计算,在学生的实践环节中,不一味追求高级统计软件,选择了软件EXCEL, SPSS、SAS。第一个阶段,利用软件EXCEL根据每种方法的步骤,一步一步计算,最终得到结果。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加深理论认识的过程。根据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在实践的第二个阶段选择了国际最著名的统计软件SAS,学生利用软件SAS从易到难,逐步掌握了SAS技术。掌握多种统计软件必将对学生今后从事数量分析和量化管理工作大有帮助,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三、适时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在教学工作之余,要当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导师.首先使学生意识到只要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岗位就是好岗位,其次引导学生就业时要摆正位置,不要好高骛远、盲目攀比,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第三,引导学生认清职业发展和现实待遇之间的关系。一些工作岗位可能条件比较艰苦,现实待遇不高,但却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社会的职业岗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岗位能力要求的内涵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专科学生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站稳脚跟,除了具备必要的岗位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在实践教学环节时,有意识地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人格魅力)和行业规范、国际标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教育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岗位竞争力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参考文献:

[ 1 ] 雷敏。应用多种初中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J ].统计教育,2007,(5)。

[ 2 ] 徐红,雷升刚。以就业为导向探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J ].山东科学,2005,(7)。

[ 3 ] 严建文。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建构和变业指导研究[ Z].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上海,2005.

第三篇: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招聘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招聘模式

作者:张燕娣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1期

摘 要:本文以企业文化与企业招聘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现代企业应当积极采用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招聘模式,并就实施这种新型招聘模式的策略重点进行了阐述。

第四篇: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

摘要: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用好“课堂”这块阵地的同时,走出教室、走出微机室、走出校园,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新颖的考核手段,培养有个性特征的、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程考核改革

一、现行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微机室考试;考试形式单一,常用“笔试”、“机试”两种考试模式相结合;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在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都就业难的时代,为什么却出现了“技工荒”?月薪三千难觅一个“数控技师”?打字速度相当快、排版水平很专业的学生却不能胜任一个机关打字员的工作!因为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会换打印机的色带,不会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

这一系列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禁锢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没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张扬;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诸多的就业“哑铃现象”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机制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二、改革的路在何方

我们知道“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而用人单位欢迎的是不需要“再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员工!针对现行计算机专业考核机制中的种种不足,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路在何方?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职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计算机专业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考试的“不可替代”性和考试独特的“教育资源”性,以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为龙头,推动计算机专业全面、深入的改革。

在改革课程考核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走出校园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让学生做考试的主人,让学生带着一种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去完成考试任务,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促发展。作为新一代的职教工作者,我们既要培养“学以致用”型的计算机操作“蓝领”,也要注重开发这些未来“蓝领”的内在潜力。

三、课程考核改革的试行概况

(一)考核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教材本身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不能与社会的需求相脱离,不能与发展学生个性相违背,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原则是:“基础统一、选修放开”。即对基础课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试。“基础统一”这块,经过多年的完善,有一套成熟的教材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学生将来学习、发展所必须的课程,提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选修放开”是指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等课程实行“活模块”的教学方式,由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结合自主选择。

”活模块”是关键,笔者认为在选择“活模块”课程时,要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要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现行行业职位进行细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点、任务和职能要求,恰当设置活模块课程,或增添或删减,并且每个模块还应有相关的行业知识和技能测试的渗透。计算机专业的课时安排,可以适当减少文化课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时,在开设专业基础课的同时,从社会”所需”、学生”想学”的角度,调整课程安排。例如:愿意从事“速录师”工作的同学主要训练录入速度和排版技巧,学习办公自动化等相关的课程;想从事“广告设计”的同学除了添加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外,还要学习色彩搭配、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手绘等课程;搞网站建设的还要学习微机常用外部设备、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网络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与维护等岗位课程。

(二)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笔试”+“机试”的考核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要对考核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可以灵活地设置考场和考核方式,让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个性化,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

1.“岗位能力

第五篇:以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

以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

关键字: 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显著特点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服务多样化。人,确切地说,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决策者和执行者,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现代工商业,对人的管理,特别是对知识型人才的管理,其方式将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那就是以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服务型模式)将替代二十世纪盛行的以管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下简称管理型模式),并将逐步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主流。

以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是把一个组织、组织员工、以及组织的顾客都客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部门是该模式的主要执行者,其职能主要是为这些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其传统的管理职能逐渐弱化,管理范围逐渐缩小。

以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基于知识经济高度发展而衍生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人本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服务型模式的特点

1.管理与服务并重,以服务为主

服务型模式把员工、顾客和组织都视为自己的客户。人力资源部门根据这些客户的差异性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即服务。通过高质量服务产品的提供,加强与顾客的联系,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减少员工的缺勤率和流失率,提高组织整体竞争能力,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管理的职能逐渐弱化,管理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压制员工、驯服员工,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员工。

2.员工参与管理

传统的管理型模式,员工在工作行为、绩效评估、目标设定、薪金福利、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是被动的,名义上员工是组织的“主人”,实际只是一个打工仔,员工责任性差、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在服务型模式中,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与员工地位平等、行为互动。员工,或者员工的代表即工会,参与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包括工作任务的安排、工作业绩的评价、薪金福利的发放、组织目标的规划等等。员工真正成了组织的所有者,真正“当家作主”。他们通过一系列参与活动,与组织命运结合的更加紧密。

3.以人为本进行管理

服务型模式不是不讲管理,而是更加重视之,只是与原来的管理在方法和观念上有很大差异。服务型模式所讲的管理实际上是领导,即是说更加注重领导艺术、领导技巧的运用。在管理观念上,服务型模式把员工视为一种资源,而不是一种成本。作为一种资源,就不是要对它进行“管”、“控制”,或者“限制”、“约束”,而是要对它进行开发,充分发挥它的创造力和潜能。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模式,强调对员工的尊重,包括尊重其意见、建议、人格特点、自我发展需要等等。

4.关注客户需要

作为服务产品提供的对象,人力资源部门高度重视了解客户现在和将来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重点。这里的客户需求,包括了组织的发展需求,内部员工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更包括了组织的顾客对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后者恰恰是传统的管理型模式所忽视了的。服务型模式关注客户需要,主要体现为研究和了解客户期望、确保目标与客户期望相联系、沟通客户需要、调查客户满意度并对结果采取措施、系统管理与客户的关系等。让我们把管理型模式与服务型模式部分特点加以比较,看看它们的区别所在。服务弄模式的主要服务形式

以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服务性质。所谓服务,在这里应界定为为了组织、组织员工和组织顾客的利益而开展的各项工作。换句话说,就是从组织、组织员工和组织顾客利益出发,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所以,这种模式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组织、组织的员工和组织的顾客。三者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关系如图:

1.服务于组织

服务型模式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源部门越来越成为组织的战略伙伴。该部门从组织战略的高度,通过研究组织内各种人力资本,及其配置、流动、激励、需求、满意度等有关人的问题,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决策提供参考。

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部门还像一个组织的供销部门。一方面,它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发展需要、人才结构、组织文化等,源源不断地向组织输入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方法输出组织有形和无形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组织的政策法规、价值理念。

前者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部门按照人力资源规划,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大学生双选会、利用传统媒体广告、猎头公司、Internet等方式网络组织发展所需的人才,满足组织生产经营需要,增强组织的市场竞争能力。

后者更主要地体现在人力资源部门对外宣传组织形象上。一)做招聘广告时,并不仅仅局限于招聘,而是利用语言文字、三维动画、声光效果等,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嗅觉向观众传递组织信息,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二)招聘面试时,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通过得体衣着举止,以及热情、诚恳、礼貌、周到的服务向前来应聘者传递组织的文化特色。三)在组织内部,向员工推广组织的各种政策法规、文化理念。组织的政策法规,是人力资源部门结合管理人员、员工代表或工会共同讨论、制定,然后通过员工座谈、小组讨论:

图文资料等形式,阐述组织政策法规产生的原因、必要性和重要性,倡导组织员工共同参与制定、修改,共同遵守、维护,摒弃了传统人力资源部门就是组织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和“员工遵守制度的纠察队”的观念。

人力资源部门服务于组织,除了直接的方式外,还有很多间接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组织文化建设,培养组织全体员工的主体意识,缓解甚至消除劳资矛盾,从而把全体员

工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

其他间接方式还包括邀请顾客参与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加强员工忠于组织、工作责任心、团队意识、职业道德等的培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在社会上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高服务意识… …

2.服务于员工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是组织的核心。其次,影响各级各类组织发展的因素有多种,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最为重要。有了“人和”,才能去争取和利用“天时”(客观环境和机遇);有了“人和”,才有可能逐步完善和充分发挥“地利”(本组织的资源优势)。

所以,服务性模式最强调的是服务于员工,其核心是从员工的需要出发开展工作。这是因为二十一世纪的员工已经从传统的“经济人”、“社会人”,发展到了“自我实现人”,员工更关注精神方面的需要,更关心个性的张扬、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服务性模式更注重组织员工职业生活质量的提高,关注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安全感、满意程度和自身的成熟、发展期望。

其他满足员工需要的服务方式还包括:

1)尊重员工的个性特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从每一个员工的个性、兴趣、能力、知识结构出发,安排其工作,布置其任务,培养其能力,挖掘其潜力。强调组织战略目标下的个性张扬,真正地做到“适人适岗”、“身心舒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实行“弹性上班制”。所谓弹性上班,就是根据组织需要,并结合员工自身的生理特点、作息习惯,制订灵活多样的工作时间,甚至一些特殊员工,如市场、研发人员可在家上班。

3)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员工的自身特点、知识能力和发展需要,与员工一道,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工作安排、能力培训和岗位轮换。生涯规划注重员工的创造力,倡导团队协作,发挥个人潜力,实现人生目标。

4)实施员工生活计划。服务性模式服务于员工,不是单纯追求组织利润最大化,还根据员工的需要,为员工提供生活、娱乐、社交、休闲、婚育、家庭等多方面的服务,使员工不但工作得舒心,而且生活得开心。

5)网络化的员工培训。员工根据组织和自身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时间安排,通过互联网跨区域、跨国界进行最新的专业技术、管理技能、营销策略或其他方面的培训。

6)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每一个员工都是组织的主人,每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都与员工息息相关。因此,组织的每一个决策都需要考虑员工的利益。员工积极参与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对有关组织发展、职工利益享有更多的发言权。

7)定期的员工心理调查。服务性模式把员工的需要、满意度、团队意识、发展意愿等作为工作的重心。定期对员工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员工心理,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此作为工

作调整、人员配置、目标设定、培训安排的依据。

8)重视人际沟通。服务性模式强调人际沟通的作用,倡导部门之间、团队之间、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领导之间经常的非正式的交流沟通,以促进组织内部协调一致。

3.服务于顾客

对于一个现代化组织来说,“资金、人才和市场”是关乎组织生死存亡的三个必备条件。其中,市场的重要性仅次于人才。

满足顾客的需要,不仅仅限于为顾客提供价格合理、性能优良的产品或服务,更重要的是让顾客更多地参与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增强顾客对组织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这是因为顾客不仅是组织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而且还是组织市场信息、技术信息、质量信息、以及批评建议等其他信息的提供者。

服务于顾客不单单是市场营销部门的事,也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人力资源部门服务于顾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招聘、录用、考核、评价营销员的过程中,求得顾客更多的参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访顾客,了解哪些类型的营销人员受欢迎,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哪些营销人员的服务质量令人满意,甚至让顾客对所了解的组织营销人员直接进行考核。

2)培训顾客。人力资源部门除了要求市场营销部门对顾客进行产品、技术、维护等方面的培训,还组织其他部门,甚至自己参与其中。这些培训主要是让顾客了解组织的企业文化、新产品开发、组织程序、质量保证、人事变化、经营目标等,使组织变的更加透明。

3)邀请顾客参与组织的生产经营。人力资源部门经常性的邀请一些顾客参观组织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全过程,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或者开辟一条通道,定期向社会开放,让顾客在专业导游的指导下,游览组织的各个部门;甚至激励顾客参与产品设计或生产;对于有些重要顾客,组织还邀请他参加重要的活动,如董事会、股东会…

传统的管理型模式画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已经不是一般劳动力和劳动密集性产业,而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和相应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关注人的需要、尊重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使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人员素质等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素质。原来那种认为人事管理人人能做、可有可无的观念早已落伍,新形势下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是复合性人才,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有较高的领导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是人事专家、心理专家、管理专家和社会学家。

其次,必须转变观念。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必须摒弃过去的旧观念,树立服务的思想,走出办公室,到员工、顾客中去,成为他们的朋友、知心人。

服务型模式下的人力资源职能活动工作艰巨、任务繁重、涉及范围较广、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单靠人力资源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将一部分职能下放到各部门,只有依靠全组织的力

量,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另外,服务型模式要求工会更多地参与人力资源活动。工会作为组织员工的代表,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了解和反映员工需要,参与各种政策法规的制订和组织经营战略的决策,协助人力资源部门作好对员工的服务工作。

结 论

以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是知识经济的产物,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应用和发展,它要求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以组织、员工和顾客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关注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需要。换句话说,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把服务于组织、员工和顾客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

以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尚处于在理论探索阶段。在现实的组织管理中有的企业,特别是商业企业或多或少已开始得到运用,真正全面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发展方向,有着广阔的前景,有必要引起各位专家和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视。

下载以素质为导向的外线侦查考核模式探索[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素质为导向的外线侦查考核模式探索[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场营销以什么为导向

    市场营销以什么为导向?—湖南商学院屈鑫对于市场营销到底是以什么为导向的,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现在的争议中,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市场营销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另一种认为......

    以工程能力为导向的CDIO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

    以工程能力为导向的CDIO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工程能力培养的缺失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较为突出,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实践能力,满足企业需求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亟待解决的......

    以提升素质能力为导向的演讲与口才课程开发与探索

    摘 要 提升学生素质能力是高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做为公共课的“演讲与口才”,在课程定位上应以拓展专业之外的知识面为主,课程设计以实操为主线,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演与说主动......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方式探索论文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发展的需要,将就业的意识融入整个实习教学环节中,更新观念,开发多元化的实习方式,建设相应的实习基地,加强实习的管理和考核,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新型......

    试析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论文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形成崭新的高职教学模式,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努力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关键词:就......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工艺差异教学模式的探索五篇范文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工艺差异教学模式的探索 生物制药工艺是三年制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及工艺的控制要点,培养学生......

    初探以专题研究为导向的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

    在开始介绍工作室教学模式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的基本情况,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是93年中央美院恢复成立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到03年我们通过和北京市建筑设计......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定稿)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以人民满意为标准 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工作 中共丹水镇委员会 丹水镇人民政府 西峡县丹水镇位于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域,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