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山人才新政实施细则申报服务
江山市人才新政实施细则申报服务指南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奖励申报/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高层次人才身份证、户籍证明、劳动(聘用)合同、职业资格证书、学历学位证书、各类获奖证明、社保部门出具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申报方式:填写《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奖励申请表》报市人力社保局专技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35305、0570-4035309
二、引才奖励申报/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以当年出台的有关申报文件为准。
申报方式:填写《引才奖励申请表》报市人力社保局专技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35305、0570-4035309
三、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申报/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高层次人才身份证、户籍证明、劳动(聘用)合同、学历(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必要的获奖证明、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高层次人才在江购买住宅备案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申请表》报市人力社保局专技科。
申报时间:工作日受理,按月度兑现。
问询电话:0570-4035305、0570-4035309
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关配套奖励申报/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申报条件和审批程序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认为本单位需要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可向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科提出建站意向,并按相关申报程序和要求提供申报材料。
申报方式:被评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填写《江山市博士后人员奖励申请表》,《江山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资助申请表》报市人力社保局专技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35305、0570-4035309
五、专家工作站评选及配套奖励申报/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法人登记证、专家身份证、专家职称证书、与专家签订的协议、与专家合作的项目、本单位主要研发、教学或创作人员身份证、职称证书、学历证书或其他能证明其工作性质的材料。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专家工作站申报表》,有主管部门的,经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科;无主管部门的直接报市人力社保局专技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35305、0570-4035309
六、“招龙引凤”奖申报/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毕业证书或职称资格证书、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身份证、结婚证等原件与复印件。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招龙引凤”申请表》经所在单位审核盖单位后,报市人力社保局专技科。
申报时间:工作日受理,按月度兑现。
问询电话:0570-4035305、0570-4035309
七、企业人员取得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奖励申报/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职业资格证书、身份证、劳动合同、社保部门出具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等资料。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技能培养奖励申请表》报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和职业能力建设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35302
八、企业培养技能人才补助奖励申报/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职业资格证书、身份证、劳动合同、社保部门出具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职业技能培训补助申请表》报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和职业能力建设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35302
九、高技能人才津贴申报/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身份证、劳动合同、职业资格证书、社保部门出 3 具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等资料;企业年度考核表、反映用人单位实施技术技能等级津贴制度的相关证明材料;参与“师带徒”活动手册。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高技能人才津贴申请表》,以企业为单位报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和职业能力建设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35302
十、高技能人才配套奖励申报/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身份证、劳动合同、评选活动文件、获奖文件、社保部门出具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技能人才配套奖励申请表》,以企业为单位报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和职业能力建设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35302
十一、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认定/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申请报告、申请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相应的规章制度等。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申报表》、《江山市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申报表》。报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与职业能力建设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35302 4
十二、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申办报告、申办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复印件、技能大师和工作室成员的身份证、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复印件等其他相关材料的复印件。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申办表》,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向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和职业能力建设科申报;无主管部门的企业直接向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和职业能力建设科申报。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35302
十三、首席技师评选及配套奖励申报/人力社保局 申报资料:职业资格证书,反映技术成果、贡献的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申报方式:被推荐的候选人填写《江山市首席技师候选人推荐表》向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和职业能力建设科申报。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问询电话:0570-4035302
十四、民间机构投资高层次人才企业奖补申报/经信局 申报资料:民间投资机构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基金总额达到3000万元的证明材料、近三年新注册的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有3名E类江山市级高层次人才以上人才证明材料、投资我市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超过1000万元的证明材料等;创业投资公司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累计投资于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 5 超过5000万元的证明材料、企业投资公司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等。
申报方式:企业填写《江山市民间机构投资高层次人才企业奖补申请表》上报市经信局。
申报时间:全年。
问询电话:0570-4023522
十五、企业人才培养奖励补助申报/经信局
(1)审核备案
申报资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上年度财务报表、人才职位文件、身份证、参加学习培训学校课程介绍等资料。
申报方式:填写《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备案表》报市经信局企业科。
申报时间:所在企业在确定参加学习培训项目后的1个月内。
(2)奖励补助申报
申报资料: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备案表;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人才职位任职文件、相应学习经历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同时提供原件用以查验;缴费票据证明复印件;申报企业自主培养人才补助奖励资金的,同时提交人才就业经历证明和继续就业合同复印件;其他要求提供的材料。
申报方式:填写《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奖励补助申请表》报市经信局企业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23552
十六、企业特殊贡献人才评选/经信局
申报资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推荐候选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明材料(纳税年薪、业绩贡献)和企业内部公示材料。
申报方式:被推荐的候选人填写《江山市企业特殊贡献人才候选人推荐表》上报市经信局。
申报时间:每三年开展一次。
问询电话:0570-4023552
十七、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认定/科技局
申报资料:依托单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依托单位上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依托单位技术创新活动证明材料(包括①企业研发人员名单,专职工作人员名单及其学历或资格证书;②科技项目立项文件、自主知识产权证书、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证书;③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协议;④科研资产清单及价格明细;⑤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制度;⑥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认定申请表》和《江山市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认定申请报告》(即研发中心建设方案)报市科技局综合计划科。
申报时间:每年8月认定一次。问询电话:0570-4111308
十八、重点创新团队评选/科技局
申报资料:以当年出台的有关申报文件为准。
申报方式:带头人填写《江山市重点创新团队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推荐上报市科技局综合计划科。
申报时间:每年8月评选一次。问询电话:0570-4111308
十九、众创空间认定及配套奖励/科技局
申报资料:《江山市众创空间认定申请表》、《上年度众创空间活动一览表》、《入驻企业或项目汇总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工作人员学历证书、职称证书、从业资格证书或证明文件、场地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与专业服务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年度财务报表、建设与运行实际财务支出清单及其他证明材料。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众创空间认定申请表》上报市科技局。
申报时间:全年。问询电话:0570-4116110
二十、中小学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津贴及名竞赛辅导员奖励申报/教育局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名校长人才津贴申请表》、《江山市名师人才津贴申请表》、《江山市名班主任人才津贴申请表》及《江山市名竞赛辅导员奖励申请表》,附上申报所需各项材料报市教育局组织人事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71670
二十一、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认定/教育局
申报方式:对照《江山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考核细则》、《江山市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考核细则》、《江山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考核细则》、《江山市名师工作室成员考核细则》、《江山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考核细则》、《江山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考核细则》进行自评赋分,并将自评赋分表和相关材料交教育局组织人事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71670 二
十二、人才子女入学“教育券”申领/教育局
申领资料:申请人及适龄对象的户籍本原件和复印件、在江山工作满一年相关证明、已落户或办理《浙江省居住证》原件和复印件。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人才子女入学“教育券”申请表》,在服务单位签署意见后提交相关申报条件材料后送交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申报时间:当年4月。
问询电话:0570-4071077 二
十三、江山市“十佳师徒”申报/教育局
申领资料:对照《江山市中小学“十佳师徒”评选管理办法》要求,填写《江山市中小学“十佳师徒”奖励申请表》并附上申报所需各项材料报市教育局组织人事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71671 二
十四、名医、名中医、专家津贴申报/卫计局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名医、名中医、专家奖励申请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上交所在单位,并由所在单位组织审核后报市卫生计生局人事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110109 二十五、十佳下沉医生奖励申报/卫计局
申报方式:填写《十佳下沉医生奖励申请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上交所在单位,并由所在单位组织审核后报市卫生计生局。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110109 二
十六、卫生计生系统业务标兵奖励申报/卫计局
申报方式:填写《卫生计生系统业务标兵奖励申请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上交所在单位,并由所在单位组织审核后报市卫生计生局。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110109 二
十七、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及配套奖励办法/农办
申领资料:个人身份证、职称证书和奖励证书原件、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申报方式:填写《农村实用人才高中级技术专业职称奖励申 10 请表》上报江山市万名农民素质工程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21910 二
十八、社会工作人才评选及配套奖励办法/民政局
申领资料:身份证复印件、职业水平证书复印件、领军人才获评文件、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申报方式: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填写《江山市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认定表》;首次评为全国、省级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的,填写《江山市社会工作领军人才认定表》,上报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18362、4579072 二
十九、优秀导游人才奖励申报/旅委
申领资料:导游资格证书、劳动合同、身份证、社保部门出具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
申报方式:
1、填写《江山市优秀导游人才培养奖励申请表》,经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上报市旅委;
2、高级导游人才津贴,年终与奖励申报表一同申报至市旅委。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问询电话:0570-4015631 三
十、海内外人才工作站/外侨办
申领资料:人才工作站年度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计划;身份证、职业资格证书、学历学位证书等复印件(首次申报提供即 11 可)。
申报方式:按工作站管理办法提供年度总结和下年度工作计划至市外侨办。
申报时间:当年12月——次年1月底前。
问询电话:0570-4022836 三
十一、引进高层次人才申请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公积金办
申报方式:填写《江山市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情况备案表》,经市人力社保局专技科认定人才层级后,到衢州市公积金办江山分中心办理。
申报时间:全年。
问询电话:0570-4012082、0570-4962603 12
第二篇: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一)网络支付;
(二)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
(三)银行卡收单;
(四)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本办法所称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包括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本办法所称预付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包括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行的预付卡。
本办法所称银行卡收单,是指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金的行为。
第三条 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
支付机构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 1
务。
第四条 支付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应当委托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不得通过支付机构相互存放货币资金或委托其他支付机构等形式办理。
支付机构不得办理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经特别许可的除外。
第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遵循安全、效率、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客户合法权益。
第六条 支付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的有关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
第二章 申请与许可
第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需经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审查后,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本办法所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的分支机构。
第八条 《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为非金融机构法人;
(二)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三)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出资人;
(四)有5名以上熟悉支付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五)有符合要求的反洗钱措施;
(六)有符合要求的支付业务设施;
(七)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
(八)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安全保障措施;
(九)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第九条 申请人拟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实缴货币资本。
本办法所称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支付业务,包括申请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从事支付业务,或客户可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办理支付业务的情形。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调整申请人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条 申请人的主要出资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为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截至申请日,连续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或连续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信息处理支持服务2年以上;
(三)截至申请日,连续盈利2年以上;
(四)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
本办法所称主要出资人,包括拥有申请人实际控制权的出资人和持有申请人10%以上股权的出资人。
第十一条 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书面申请,载明申请人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组织机构设置、拟
申请支付业务等;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公司章程;
(四)验资证明;
(五)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六)支付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七)反洗钱措施验收材料;
(八)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九)高级管理人员的履历材料;
(十)申请人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
(十一)主要出资人的相关材料;
(十二)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
第十二条 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受理通知后按规定公告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
(二)主要出资人的名单、持股比例及其财务状况;
(三)拟申请的支付业务;
(四)申请人的营业场所;
(五)支付业务设施的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依法受理符合要求的各项申请,并将初审意见和申请资料报送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的,依法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支付业务许可证》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5年。支付机构拟于《支付业务许可证》期满后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出续展申请。中国人民银行准予续展的,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为5年。
第十四条 支付机构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在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前报中国人民银行同意:
(一)变更公司名称、注册资本或组织形式;
(二)变更主要出资人;
(三)合并或分立;
(四)调整业务类型或改变业务覆盖范围。
第十五条 支付机构申请终止支付业务的,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申请,载明公司名称、支付业务开展情况、拟终止支付业务及终止原因等;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支付业务许可证》复印件;
(四)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
(五)支付业务信息处理方案。
准予终止的,支付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完成终止工作,交回《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十六条 本章对许可程序未作规定的事项,适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4〕第3号)。
第三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七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照《支付业务许可证》核准的业务范围从事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核准范围之外的业务,不得将业务外包。
支付机构不得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十八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审慎经营的要求,制订支付业务办法及客户权
益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第十九条 支付机构应当确定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支付机构应当公开披露其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第二十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支付业务统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告等资料。
第二十一条 支付机构应当制定支付服务协议,明确其与客户的权利和义务、纠纷处理原则、违约责任等事项。
支付机构应当公开披露支付服务协议的格式条款,并报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第二十二条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从事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及其分公司应当分别到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终止支付业务的,比照前款办理。
第二十三条 支付机构接受客户备付金时,只能按收取的支付服务费向客户开具发票,不得按接受的客户备付金金额开具发票。
第二十四条 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
支付机构只能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转移备付金。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备付金。
第二十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在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中记载下列事项:
(一)付款人名称;
(二)确定的金额;
(三)收款人名称;
(四)付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支付机构名称;
(五)收款人的开户银行名称或支付机构名称;
(六)支付指令的发起日期。
客户通过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支付的,支付机构还应当记载相应的银行结算账号。客户通过非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支付的,支付机构还应当记载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上的名称和号码。
第二十六条 支付机构接受客户备付金的,应当在商业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存放备付金。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支付机构应当与商业银行的法人机构或授权的分支机构签订备付金存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支付机构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备付金存管协议和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信息资料。
第二十七条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只能将接受的备付金存放在支付机构开立的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第二十八条 支付机构调整不同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头寸的,由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对支付机构拟调整的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余额情况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告知支付机构及有关备付金存管银行。
支付机构应当持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出具的复核意见办理有关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头寸调拨。
第二十九条 备付金存管银行应当对存放在本机构的客户备付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按规定向备付金存管银行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报送客户备付金的存管或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
对支付机构违反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八条相关规定使用客户备付金的申请或指令,备付金存管银行应当予以拒绝;发现客户备付金被违法使用或有其他异常情况的,应当立即向备付金存管银行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备付金存
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报告。
第三十条 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
本办法所称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是指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法人机构根据最近90日内支付机构每日日终的客户备付金总量计算的平均值。
第三十一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支付机构明知或应知客户利用其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停止为其办理支付业务。
第三十二条 支付机构应当具备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支付指令的完整性、一致性和不可抵赖性,支付业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支付业务的安全性;具备灾难恢复处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支付业务的连续性。
第三十三条 支付机构应当依法保守客户的商业秘密,不得对外泄露。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 支付机构应当按规定妥善保管客户身份基本信息、支付业务信息、会计档案等资料。
第三十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阻挠、逃避检查,不得谎报、隐匿、销毁相关证据材料。
第三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对支付机构的公司治理、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状况、反洗钱工作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对支付机构进行现场检查,适用《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1号发布)。
第三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对支付机构进
行现场检查:
(一)询问支付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被检查事项作出解释、说明;
(二)查阅、复制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藏匿或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三)检查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及相关账户;
(四)检查支付业务设施及相关设施。
第三十八条 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有权责令其停止办理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
(一)累计亏损超过其实缴货币资本的50%;
(二)有重大经营风险;
(三)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九条 支付机构因解散、依法被撤销或被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其清算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第四章 罚
则
第四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查批准《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变更、终止等事项的;
(二)违反规定对支付机构进行检查的;
(三)泄露知悉的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的;
(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一条 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其暂停或终止客户备付金存管业务:
(一)未按规定报送客户备付金的存管或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的;
(二)未按规定对支付机构调整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头寸的行为进行复核的;
(三)未对支付机构违反规定使用客户备付金的申请或指令予以拒绝的。
第四十二条 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建立有关制度办法或风险管理措施的;
(二)未按规定办理相关备案手续的;
(三)未按规定公开披露相关事项的;
(四)未按规定报送或保管相关资料的;
(五)未按规定办理相关变更事项的;
(六)未按规定向客户开具发票的;
(七)未按规定保守客户商业秘密的。
第四十三条 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的;
(二)超出核准业务范围或将业务外包的;
(三)未按规定存放或使用客户备付金的;
(四)未遵守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比例管理规定的;
(五)无正当理由中断或终止支付业务的;
(六)拒绝或阻碍相关检查监督的;
(七)其他危及支付机构稳健运行、损害客户合法权益或危害支付服务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四条 支付机构未按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国家有关反洗钱法律法规等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注销
其《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 支付机构超出《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限继续从事支付业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但未获批准的,申请人及持有其5%以上股权的出资人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或参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
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且已获批准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申请人及持有其5%以上股权的出资人不得再次申请或参与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四十七条 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1年内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取得的,不得继续从事支付业务。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发布,以下简称《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办法》所称预付卡不包括:
(一)仅限于发放社会保障金的预付卡;
(二)仅限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预付卡;
(三)仅限于缴纳电话费等通信费用的预付卡;
(四)发行机构与特约商户为同一法人的预付卡。
第三条 《办法》第八条第(四)项所称有5名以上熟悉支付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指申请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中至少有5名人员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会计、经济、金融、计算机、电子通信、信息安全等专业的中级技术职称;
(二)从事支付结算业务或金融信息处理业务2年以上或从事会计、经济、金融、计算机、电子通信、信息安全工作3年以上。
前款所称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或实际履行上述职责的人员。
第四条 《办法》第八条第(五)项所称反洗钱措施,包括反洗钱内部控制、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预防洗钱、恐怖融资等金融犯罪活动的措施。
第五条 《办法》第八条第(六)项所称支付业务设施,包括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网络通信系统以及容纳上述系统的专用机房。
第六条 《办法》第八条第(七)项所称组织机构,包括具有合规管理、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和系统运行维护职能的部门。
第七条 《办法》第十条第(二)项所称信息处理支持服务,包括信息处理服务和为信息处理提供支持服务。
第八条 《办法》第十条所称拥有申请人实际控制权的出资人,包括:
(一)直接持有申请人的股权超过50%的出资人;
(二)直接持有申请人股权且与其间接持有的申请人股权累计超过50%的出资人;
(三)直接持有申请人股权且与其间接持有的申请人股权累计不足50%,但依其所享有的表决权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出资人。
第九条 《办法》第十条所称持有申请人10%以上股权的出资人,包括:
(一)直接持有申请人的股权超过10%的出资人;
(二)直接持有申请人股权且与其间接持有的申请人股权累计超过10%的出资人。
第十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一)项所称书面申请应当明确拟申请支付业务的具体类型。
第十一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二)项所称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应当加盖申请人的公章。
第十二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五)项所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截至申请日最近1年内的财务会计报告。
申请人设立时间不足1年的,应当提交存续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三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六)项所称支付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拟从事支付业务的市场前景分析;
(二)拟从事支付业务的处理流程,载明从客户发起支付业务到完成客户委托支付业务各环节的业务内容以及相关资金流转情况;
(三)拟从事支付业务的技术实现手段;
(四)拟从事支付业务的风险分析及其管理措施,并区分支付业务各环节分别进行说明;
(五)拟从事支付业务的经济效益分析。
申请人拟申请不同类型支付业务的,应当按照支付业务类型分别提供前款规定内容。
第十四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七)项所称反洗钱措施验收材料,是指包括下列内容的报告:
(一)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文件,载明反洗钱合规管理框架、客户身份识别和资料保存措施、可疑交易报告措施、交易记录保存措施、反洗钱审计和培训措施、协助反洗钱调查的内部程序、反洗钱工作保密措施;
(二)反洗钱岗位设置及职责说明,载明负责反洗钱工作的内设机构、反洗钱高级管理人员和专职反洗钱工作人员及其联系方式;
(三)开展可疑交易监测的技术条件说明。
第十五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八)项所称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是指据以表明支付业务设施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的文件、资料,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和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书。
前款所称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均应当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并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能力的要求。
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进行技术安全检测认证,或技术安全检测认证的程序、方法存在重大缺陷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要求申请人重新进行检测认证。
第十六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九)项所称履历材料,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履历说明以及学历、技术职称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一)项所称主要出资人的相关材料,应当包括下列文件、资料:
(一)申请人关于出资人之间关联关系的说明材料;
(二)主要出资人的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主要出资人的信息处理支持服务合作机构出具的业务合作证明,载明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并加盖合作机构的公章;
(四)主要出资人最近2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五)主要出资人最近3年内未因利用支付业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业务等受过处罚的证明材料。
主要出资人为金融机构的,还应当提交相关金融业务许可证复印件以及准予其投资支付机构的证明文件。
第十八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项所称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是指由申请人出具的、据以表明申请人对所提交的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相应责任的书面文件。
申请资料真实性声明应当由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公章。
第十九条 《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所需申请文件、资料均以中文书写为准,并应当提供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数据光盘)一式三份。
第二十条 申请人应当自收到受理通知之日起10日内在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网站上连续公告《办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3日。
第二十一条 《支付业务许可证》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支付机构应当将《支付业务许可证》(正本)放置其住所显著位置。支付机构有互联网网站的,还应当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公示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正本)的影像信息。
第二十二条 支付机构申请续展《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申请,载明公司名称、支付业务开展情况、申请续展的理由;
(二)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支付机构申请续展《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的,不得同时申请变更其他事项。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支付机构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综合评价后作出是否准予续展《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的决定。
中国人民银行准予续展《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的,支付机构应当交回原许可证,领取新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支付业务许可证》在有效期内非因不可抗力灭失、损毁的,支付机构应当自其确认许可证灭失、损毁之日起10日内,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全国性报纸和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指定的地方性报纸上连续公告3日,声明原许可证作废。
第二十五条 支付机构应当自公告《支付业务许可证》灭失、损毁结束之日起10日内持登载声明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重新申领许可证。
中国人民银行审核后向支付机构补发《支付业务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 《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在有效期内灭失、损毁的,比照本细则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办理。
第二十七条 支付机构拟变更《办法》第十四条所列事项的,应当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申请,载明公司名称、拟变更事项及变更原因。
第二十八条 《办法》第十五条第(四)项所称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对客户知情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告知客户终止支付业务的原因、停止受理客户委托支付业务的时间、拟终止支付业务的后续安排;
(二)对客户隐私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客户身份信息的接收机构及其移交安排、销毁方式及其监督安排;
(三)对客户选择权的保护措施,明确可供客户选择的、两个以上客户备付金退还方案。
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涉及其他支付机构的,还应当提交与所涉支付机构签订的客户身份信息移交协议、客户备付金退还安排相关证明文件。
第二十九条 《办法》第十五条第(五)项所称支付业务信息处理方案,应当明确支付业务信息的接收机构及其移交安排、销毁方式及其监督安排。
涉及其他支付机构的,还应当提交与所涉支付机构签订的支付业务信息移交协议相关证明文件。
第三十条 支付机构应当根据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未明确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支付机构可以按照市场原则合理确定其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支付机构应当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披露其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支付机构有互联网网站的,还应当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进行披露。
支付机构调整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或收费标准的,应当在实施新的支付业务收费项目或收费标准之前按照前款规定连续公示30日。
第三十一条 支付机构应当在每个会计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上一会计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三十二条 《办法》第二十一条所称支付服务协议,包括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可供调取查用的纸质形式或数据电文形式的合同。
支付机构应当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披露其支付服务协议的格式条款内容。支付机构有互联网网站的,还应当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进行披露。
第三十三条 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协议格式条款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全面、准确界定支付机构与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支付机构应当提请客户注意支付服务协议格式条款中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内容,并予以说明。
支付机构拟调整支付服务协议格式条款的,应当在调整前30日告知客户,并提示拟调整的内容。未向客户履行告知义务的,调整后的条款对该客户不具有约束力。
第三十四条 《办法》第二十二条所称支付机构的分公司从事支付业务办理备案手续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报告;
(二)《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三)分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上述文件、资料需提供纸质文档一式两份,由支付机构及其分公司分别报送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支付机构可以根据业务需要为备案的分公司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分公司应当将《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放置分公司住所显著位置。
第三十五条 《办法》第二十二条所称支付机构的分公司终止支付业务办理备案手续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书面报告;
(二)《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三)分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四)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
(五)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其他资料。
前款第(四)项所称客户合法权益保障方案比照本细则第二十八条办理。
上述文件、资料需提供纸质文档一式两份,由支付机构及其分公司分别报送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支付机构分公司应当于备案时交回其持有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副本)。
第三十六条 《办法》第三十二条所称灾难恢复处理能力,是指支付机构应当在支付业务中断后24小时之内恢复支付业务,并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有应急处理和灾难恢复的制度规定;
(二)具有稳妥的应急处理预案及演练计划;
(三)具有必要的灾难恢复处理人员和应急营业场所;
(四)具有同机房数据备份设施和同城应用级备份设施。
第三十七条 支付机构因突发事件导致支付业务中止超过2小时的,应当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并在3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报告事故的原因、影响及补救措施。
支付机构的分公司出现上述情形的,支付机构及其分公司应当比照前款分别报告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第三十八条 支付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防止客户身份信息和支付业务信息等资料灭失、损毁、泄露。
支付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提供客户身份信息和支付业务信息等资料。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 支付机构对客户身份信息和支付业务信息的保管期限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起至少保存5年。
司法部门正在调查的可疑交易或违法犯罪活动涉及客户身份信息和支付业务信息,且相关调查工作在前款规定的最低保存期届满时仍未结束的,支付机构应当将其保存至相关调查工作结束。
第四十条 支付机构对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适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文印发)相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 《办法》第三十八条所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包括:
(一)支付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明知他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仍为其办理支付业务的;
(二)支付机构多次发生工作人员明知他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仍为其办理支付业务的。
第四十二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日
第三篇:广州户籍新政实施
广州户籍新政实施,入户门槛放宽(新广人整理)
8月1日,不仅是广州2014年积分制入户的开闸时间,也将是《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启动时间。在国务院户籍改革意见出台后,由广州市发改委、公安局联合制定的《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昨日发布,今日实施。
作为广州市人口调控和入户政策“1+3”文件中最后一个工作指引性办法,该细则第一时间响应了国务院户籍改革取消农业户口的号召。率先明确广州农业户口人员自愿申请转为居民户口的,均给予办理。
此外,细则还明确了将为环卫、公交、教育、基层医疗、养老等特殊艰苦行业另辟入户渠道。夫妻一方为广州户口的家庭团聚类入户广州门槛也将大大降低。
总的来说,这次《细则》亮点多多,下面新广人就来给各位解析一下。
(1)艰苦行业人员有专门渠道入户
在确定人才入户、积分入户的同时,广州也在考虑为特殊领域专业人才和艰苦行业一线员工开辟入户广州渠道。此次实施细则的第八条就明确规定了,要为体育、文艺、民间传统工艺等领域的特殊技能和特殊专业人才,以及环卫、公交、教育、基层医疗、养老、残疾人照料等特殊艰苦行业一线从业人员,专门设置入户渠道。只是以行业、领域入户将实行总量控制,纳入发改委人口计划的统筹安排。
按照方案设想,特殊行业和艰苦领域的人员入户,需要同时满足年龄一般45周岁以下,在用人单位工作(从事该行业工作)满3年以上,同时具备该行业的从业资格。目前,该细则尚未明确制定,补充入户条件(包括人员遴选原则、具体标准、选取程序等)和指标还没有制定,需要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拟定,审议通过后再另行发布。
按照方案,这些行业入户方式也将采取入户指标数量限制。做好规定领域的特殊技能和特殊专业人才、特殊艰苦行业一线从业人员拟入户人员的推选,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并按引进人才申办程序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办。市发展改革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对指标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2)家庭投靠类入户降低门槛
夫妻一方为广州户籍,另一方则非广州户籍人员。入户广州门槛,将随着细则实施而大大降低等待年限。以往这类情况,非广州户籍一方需落户广州时,需在婚后5年方才可以申请。而在新的实施细则里,婚后两年就可以解决这类家庭的入户难题。
根据实施细则规定,配偶具有本市居民户口且在本市有合法住所,只要符合夫妻登记结婚满2年;男方年龄超过60周岁且女方年龄超过55周岁登记结婚的或配偶是在本市服役的现役军人,申请人符合随军条件三项条件之一,广州准予其本人及未成年子女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投靠子女、投靠父母入户也属于家庭团聚类入户。细则中父母投靠子女的政策设置变化不大,但对于子女投靠父母的依然放宽了年龄限制。只要前来投靠的子女年龄在25周岁以下,且未婚未就业也可申请投靠入户。按原有政策,子女投靠只限于学龄期子女。
(3)允许街道、企事业单位设集体户
准予入户广州,也要让入户者(尤其是无房者)有具体的落户点,细则考虑到了这类情况,并提出在部分街道(镇)设立公共集体户口并逐步全面推广(试点及推广方案另行制定印发)。以实际居住、工作地登记入户为原则,做好辖区内就业、租住、空挂人员的入户及管理工作。街(镇)应安排人员专职负责公共集体户口管理(户管员),做好公共集体户口的日常管理及服务工作,并协助、配合公安机关进行公共集体户口的管理。
除街、镇外,属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部队的,单位办公场所、宿舍的产权为本单位拥有或合法租用(使用),有20人以上(驻穗办集体户除外)的本市户籍在职人员,并设有专职集体户口管理人员的单位也可设立集体户。
“考虑到单位集体户设立的门槛较高,人才市场集体户和学生集体户有自身特定的接受要求,拟推行的街道集体户的意义显得非常重要,可以有效解决无房者的落户问题。但是试点何时开展、何时在全市所有街道实行,集体户的学位等公共服务资源能否得到有效落实,还是个未知数。”余梁等户籍专家表示。
广州市公安局户政部门同时表示,符合规定的持有本市蓝印户口人员,应于2014年8月1日起2个月内(即2014年9月30日前),申办转入本市居民户口手续,逾期不再受理。
“农转居”门槛大大降低,但“居转农”不易,仅两类情况允许
实施细则对于农业户口、居民户口之间的转变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广州农业户口人员自愿申请转为居民户口的,均给予办理。对于符合广州市人口准入条件的市外农业户口人员,办理户口迁移时,可直接转为居民户口,属迁入本市农村的,应提交迁入地村委会出具的同意接收为村民的书面材料。
农转居想转就能转,但居民户口迁入农村转变成农业户口,却属于广州严格控制类型,除因考取大中专院校迁入学校集体户口,毕业不超过两年且找不到工作的原本市农村户口学生(现户口仍在学校集体户口内);养父母双方或一方是本市农业户口的被收养儿童随养父母迁入,且征得当地村委会同意这两种情况,其它一律不得办理居民户口转农业户口手续。
今天实施的细则虽然亮点不少,但是还是有一些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下面新广人就来给大家说说。
集体户人员与友人搭户仍未解决 实施细则还对市内户口迁移问题进行了规定,且与原有的办法没有太大区别。市民在发生住房调整、投靠市内直系亲属、离异等状况时,允许其在广州市内迁移户口。
但对于因各种原因产生的无房户籍人员来说,之前受关注最多的允许人才市场集体户直接迁移至非直系亲属的搭户问题,在新政中依旧没有得到落实。新广人认为:此举可能会对已经被迫开放结婚,但又不能给小孩落户的人才市场集体户的管理带来新的隐患和冲突。
人才市场集体户结婚难的问题,已经通过文件形式得到了缓解,但该群体婚后生育的子女入户又有了麻烦,没有房产让他们落户,又不允许他们外出向朋友搭户,他们的户口就还得待在人才市场集体户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街镇公共集体户将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归属地。
入户办理贴士
凡经批准在本市入户的人员,办理登记迁入手续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选择登记入户地址:首先应在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房产权并供其居住的房屋、合法承租的有一定期限的房管部门的公房(含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或政府或用人单位拥有产权安排供其居住的本市房屋地址登记入户;如没有以上规定住所的,准予在工作单位集体户或实际居住地、工作地所在地街(镇)公共集体户登记入户;以上方式均无法办理落户的,准予与实际居住地、工作地所在行政区的亲戚朋友搭户。
公民有义务向户籍登记机关申报户口登记变化项目,如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兵役情况、身高、服务处所和职业等登记项目发生变化,迁入本市人员及本市居民应及时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变更。
办理户口迁移、登记等户政业务应当由本人到公安机关办理;因故无法办理的,需书面委托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亲属办理;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户口迁移由其监护人办理。
(以上内容由新广人入户专家提供)
第四篇:三分钟读懂新都人才新政
三分钟读懂新都人才新政
新都梦想起飞的地方10月9日上午,新都区人才新政暨校(院、企)地人才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新都区举行,活动现场正式发布新都人才新政24条。并与西南石油大学、中国航发涡轮研究院、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新都向“蓉漂人才计划”“四川省千人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战略合作单位国千专家、新引进特需人才等发放最高500万元的资助资金。
随后举办了新都区首届人才高峰论坛,高端人才、企业高管、业界大咖、人才工作者共议人才未来。此次新都区除贯彻落实成都市人才新政12条外,还立足实际,精准对接各方需求,精准施策,创新推出了“青年人才公屋”“特需人才安家补贴”“一校(院、企)一策”等新都特色政策,体现了新都求贤若渴、广纳贤才的诚心。人才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新都区紧紧围绕产业生态圈建设,聚焦航空产业、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出台了《关于深化“香城人才工程”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除了对成都市“人才新政12条”逐条贯彻实施,还有更多独具新都特色的亮点。
对来新都区应聘求职的大学生,行,提供交通补助,住,提供青年人才驿站,不管你是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都会提供丰厚的一次性生活补助。只要在新都就业,还有租金低廉的青年人才生活公寓等你来住。对引进人才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新都区还专门设立了伯乐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招才引智。
同时,“新都人才新政24条”还继承发扬了原 “9 5”人才政策体系的精华部分,继续保留对名优教师、卫生人才、文体艺术人才、社工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相应的支持和资助,实现对各类人才精准化全面覆盖。详解新都人才新政24条贯彻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1、给予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来区创新创业,在获得市级综合资助的基础上给予最高1亿元配套综合资助,对“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来区创新创业或作出重大贡献的本土创新型企业家、科技人才,在获得市级资助的基础上按照我区相对应标准享受资助,同时可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为以上两类人才提供各类生活配套。对我区自主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给予个人最高150万元、团队最高200万元资助。
2、鼓励青年人才来区落户为青年人才来区落户开辟绿色通道。具有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区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在我区同一用人单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
3、保障人才住房a.修建人才公寓,对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的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服务,租住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满5年按其贡献可以不高于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该公寓。同时提供1个标准车位的使用权,并可在购买人才公寓的同时,以不高于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该车位。鼓励用人单位按城市规划与土地出让管理有关规定自建人才公寓或倒班房,提供给本单位基础人才租住。
b.外地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来区应聘,可在7天内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并按照来区交通费用的50%予以补贴,最高不超过500元。
c.推行青年人才公屋,对落户我区且在我区工作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住房困难的未婚青年和青年家庭提供过渡性居住,租金标准参照公共租赁住房标准执行。
4、提高人才医疗待遇完善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待遇,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服务助理、预约诊疗、全程陪同等 “一对一”服务,每年在新都区人民医院安排一次体检,为高层次人才建立保健医生制度。对来区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在享受市级商业医疗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可获赠一份相同保额的商业医疗保险;对我区自主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每年获赠一份最高50万元保额的商业医疗保险。
5、畅通境外人才办理手续渠道积极引进境外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鼓励在华高校外国留学生毕业后来区创新创业,开辟境外人才绿色服务通道,境外人才在我区办理停居留手续时,可由公安部门协调优先办理。
6、激励产业人才a.市域实体经济和新经济领域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人才来区工作,在获得市级奖励的基础上给予1:1比例配套奖励;对我区自主引进的实体经济和新经济领域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人才或经我区认定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可按照其贡献给予不超过其个人收入5%的奖励。b.对毕业5年内在区创业的大学生,在获得市级贴息贷款的基础上,另给予贴息贷款额度超出部分最高50万元、最长3年贷款期限的全额贴息支持。每年举办新都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获得各类项目前三名的团队(个人)给予最高5万元的大赛奖励,项目在区成功落地后还可享受最高10万元的项目补贴。对获得国家、省级、市级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类项目前三名的团队(个人)项目,在区落地后给予最高50万元的项目补贴。
c.对我区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新引进的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获得市级安家补贴的基础上,另给予3年内每人最高1000元/月的安家补贴。对我区自主引进的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3年内给予每人最高2000元/月的安家补贴。建立人才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职称提升奖励制度,对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分别给予2000元、4000元一次性奖励。支持技师(匠人)工作站(室)建设,经认定为市级工作站(室)的,在获得市级资助的基础上给予最高5万元配套资助;经我区自主认定的,给予最高10万元资助。每2年举办新都职业技能大赛,对在大赛中获得竞赛名次且符合晋升条件的选手,在原职业资格基础上晋升一级(最高为高级工)。
7、做强 “蓉城人才绿卡”新都服务功能积极做好与“蓉城人才绿卡”的智能对接,在子女入学、医疗保健、配偶就业、交通保障、政务代办等服务的基础上,开通更多具有新都特色的服务项目和功能。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进一步规范集成人才服务内容,优化公开人才服务流程。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对重点人才(团队)项目,提供“一对一”人才专员服务。
8、支持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支持在蓉高校和职业技术(技工)学校根据我区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在争取市级补贴的同时可给予最高1000万元配套补贴。鼓励区内企业与高校、职业技术(技工)学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按照技能等级给予企业最高5000元/人的培训补贴。对合作建设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的,在获得市级补贴的基础上给予最高50万元配套补贴;我区自主认定的,给予最高20万元补贴。
9、开展全民免费技术技能培训支持职业技术(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面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向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市民提供免费培训。区属事业单位提供社会化培训所得扣除成本后的收入,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额管理,不计基数。
10、建立人才信息发布制度加强与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重点产业领域,建立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定期发布岗位需求公告。
11、支持用人主体引才育才建立企业引才奖励制度,对重点创新创业团队和知名企业引进的“高精尖缺”人才,在获得市级奖励的基础上给予用人主体最高500万元配套奖励;对区内企业自主引进的“高精尖缺”人才,在其上一对新都发展做出的贡献额度内,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通过猎头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人才,在获得市级补贴的基础上给予最高10万元配套补贴;我区自主认定的,按照其引才成本的50%给予最高10万元补贴。支持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对设立首席技师工作室的,在获得市级资助的基础上给予最高10万元配套资助。鼓励人才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引才荐才,对成功引荐高层次人才到我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给予引荐单位最高50万元引才奖励。
12、设立“蓉漂人才日·香城荟”a.每年4月最后1周的星期六设为“蓉漂人才日·香城荟”,开展人才招聘会等活动,广泛宣传新都人才典型、新都人才政策。b.成立“新都人才发展促进会”,服务全区人才成长、产业发展。设立“香城HR高管俱乐部”,为新都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支持新型人才工作站建设,给予最高30万元/年的运营补贴。多渠道加快集聚各类人才
13、强化后备人才储备a.对2017年1月1日后新引进入户且在我区工作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分别给予本科0.6万元、硕士1.2万元、博士2.4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对2017年1月1日后新引进入户且在我区工作的博士后人员,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b.鼓励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继续深造,对2017年1月1日后新取得非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给予最高3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14、推进柔性引才借智聚力鼓励我区企事业单位开展柔性引才活动,对通过柔性引进方式新引进到我区工作且聘期在1年以上的高层次人才,聘期满后根据其贡献程度,给予个人最高30万元奖励。
15、实施特需人才引进每年按照特需人才引进计划,面向海内外知名高校引进一批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分别给予硕士5万元、博士20万元的安家补贴,并直接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培养。
16、加强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对新引进和新获评的名优教师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支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每年给予最高5万元资助。顶尖名师、教育专家来区创(领)办工作室(站),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每年评选一批区特级教师(校长),给予5万元/人的奖励。
17、强化卫生人才引育力度对新引进和新获评的卫生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鼓励其承担各级科研课题,按照课题级别,给予最高2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贴。每4年评选一批区级名(中)医,给予最高10万元/人的奖励。
18、加强文创艺术人才引育聚焦天府文化和“三香”文化,着力引进一批我区紧缺的文体艺术、文化创意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支持文化名家、文创名家来区创(领)办工作室(站),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每培养一名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文化人才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
19、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对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最高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市级以上社工服务项目的,给予实际经费投入、最高20万元资助。每年开展全区社会工作示范项目评选,根据评定结果,给予最高15万元奖励。20、吸引集聚农村实用人才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各类农业人才,给予最高10万元资助。培养一批拥有一技之长、掌握绝活的农业人才,对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最高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高校共建研发机构、示范基地,给予最高15万元资助。强化激励增强人才活力
21、建设“香城专家”智库每3年评选一批扎根新都、热爱新都,关心支持新都区经济社会发展,热心参与决策咨询论证工作,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专家,授予“香城专家”荣誉称号,给予每人最高5万元/年的课题补助。
22、强化人才金融扶持高层次人才在区实施的创业项目,获得社会风险投资机构50万元以上投资的,经认定后,可按照不超过其获得风险投资总额50%、最高100万元的标准,由区属国有企业共同参与创业项目风险投资。对“新都人才计划”入选者领(创)办的企业,给予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的贴息补贴(以实际贷款年限为准,参照利率最高不超过3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鼓励高层次人才领(创)办的企业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完成挂牌上市的给予最高400万元奖励。
23、支持各类人才载体发展壮大支持院士(科学家、专家)工作站(室)建设,对新获评市级、省级、国家级示范工作站的,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50万元奖励。支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对新创建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在站博士后人员给予1000元/月的生活补贴。
24、实施一校(院、企)一策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采用“一校(院、企)一策”的个案处理方式,为符合我区经济社会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制定个性化支持措施,解决用人主体在推进人才强校(院、企)过程中的主要需求。“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本次新都人才新政24条发布 将开启新都人才工作新篇章
成为优秀人才集聚新都有力政策保障 势必为新都建设城北新中心城区 注入强大动力
第五篇:人才新政涉及单位联系方式
人才新政涉及单位联系方式
一、人才和团队引进培养
1.西安市A、B、C类人才分类认定实施细则 责任部门:市委人才办
86780606 2.西安市D、E类人才分类认定实施细则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专技处
86786941 3.海外人才停居留办理
(1)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责任部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86755625(2)申请入境
责任部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86755622(3)申请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
责任部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86755622(4)申请口岸人才类(R)签证
责任部门: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口岸签证处 4.引才“西安伯乐奖”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场处
86786837 5.获奖高技能人才奖励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
86786833 6.技师、高级技师奖励补贴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
86786833
7.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资助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
86786833 8.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工资福利处
86786871
二、人才创新创业扶持
1.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和成果产业化配套奖补 责任部门:市财政局企业处
87279717 2.中小企业上市资助
责任部门:市金融办资本市场处
86786140 3.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
责任部门:市财政局企业处
87279717 4.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专业论坛落地资助 责任部门:西安市会展办
86787146 5.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引进与建设资助 责任部门:市科技局成果处
86786636 6.博士后创新基地资助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专技处
86786862 7.科技保险补贴
责任部门:市科技局科技金融处
86786644 8.知识产权质押
责任部门:市科技局科技金融处
86786644 9.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资助
责任部门:市科技局科技金融处
86786644 10.突出贡献企业家和优秀新星企业家评选 责任部门:市工信委政策法规处
86786397 11.高层次人才创业融资贷款优惠
责任部门:市科技局科技金融处
86786644 12.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重大贡献奖励 责任部门:市科技局成果处
86786636
三、人才生活服务保障
1.西安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服务指南 责任部门:市政务中心
86785148 2.为外国人提供联网住宿登记服务
责任部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
86755611 3.中国国籍引进人才落户办理
责任部门:市公安局户政处
86751623 4.人才引进落户办理
责任部门:各派出所户政窗口
5.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学生集体户口迁移办理 责任部门:各派出所户政窗口
6.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国民教育同等学历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办理
责任部门:各派出所户政窗口 7.投资纳税落户办理
责任部门:各派出所户政窗口 8.买房落户办理
责任部门:各派出所户政窗口
9.长期在本市市区就业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落户办理 责任部门:各派出所户政窗口 10.设立单位集体户口办理 责任部门:各派出所户政窗口 11.人才安居办理
责任部门:市房管局保障处
87618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