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老龄工作的意见(长府办
【发布单位】长春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长府办发〔2009〕37 号 【发布日期】2009-07-18 【生效日期】2009-07-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长春市人民政府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老龄工作的意见
(长府办发〔2009〕37 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老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农村老龄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农村老龄工作,调动农村老年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村老年人的作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农村老年人给予特别关爱,用法律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加强农村老龄工作,关注农村老年群体,确保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长治久安和文化传承。
二、基本要求
(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老龄事业的范围,把农村老龄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老年人增长速度,建立相应的投入机制。
(二)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老龄工作法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村老龄工作组织,依法开展农村老龄工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三)建立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养老保障体系。
(四)逐步形成以家庭服务为基础、农村社区服务为依托、农村福利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服务为补充的社会化老年照料服务体系。
(五)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减轻农村老年人医疗负担。优先解决高龄老人、贫困老人、残疾老人、五保老人、失能老人的特殊困难和医疗需求。
(六)积极开展尊老敬老助老传统美德教育,形成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七)积极组织农村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提高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倡导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八)推动和发展农村老龄文化事业,搞好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开展老年教育,倡导有本地特色、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三、主要任务
(一)统筹兼顾,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1.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公共财政要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降低农民参保门槛,提高保障水平,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
2.进一步完善家庭养老制度,以签订赡养协议书等形式,明确家庭成员赡养责任。集体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可以建立不同形式的养老制度,减轻家庭养老的负担。要以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逐步建立健全国家、集体、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
3.将失去土地保障的农村人口尽快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之中,探索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与城镇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接轨的问题,同时解决好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
4.要把贫困老人纳入农村低保救助范围,并实行分类施保,不断提高救助标准。认真落实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供养标准要达到当地年人均收入的70%以上。高龄老人补助金和特困老年人救助金要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二)完善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制度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覆盖所有农村老年人,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报销比例。要加大对贫困地区配套资金补助力度,提高合作医疗水平,降低医疗成本,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2.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切实解决贫困地区老年人缺医少药问题。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制度,将农村老年低保户、“五保户”、计划生育家庭老人和贫困老年人口,纳入合作医疗优先保障范围。
3.对按合作医疗规定获得补偿后仍有较大困难的老年特困户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加大普及老年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力度,提高农村老年人防病治病意识,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网点。努力改变缺医少药状况,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4.落实老年人就医优惠政策,凡60岁以上老年人到乡(镇)卫生院看病,免收挂号费,就诊、检查、化验、取药优先服务;各乡(镇)卫生院要对辖区内9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
(三)加强农村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1.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改造现有为老服务设施,充分挖掘现有老年服务设施的潜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共同开发建设老年服务设施。同时把农村为老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之中。
2.完善农村福利设施配套建设,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设施齐全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条件好的行政村有“养老大院”。加快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每个行政村建有一个卫生服务站。
3.整合农村文化建设资源,推进文化、教育、科学、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综合一体化,在整体规划中不断拓展老年服务设施的硬件建设和服务空间,力争每个行政村都有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
(四)加强农村为老服务体系建设
1.推动发展托老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日常照料服务,老年人互助服务等多形式的社会化服务项目或形式。不断开发多种农村为老服务模式,依托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养老大院”的服务设施和人员,拓展为老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农村社会组织、营业网点和青少年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护理、健身和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服务。
2.有组织的开展亲情关爱服务、邻里互助服务和青少年志愿服务。在服务好“三无”老人、五保老人、低保老人、空巢老人(含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同时,积极为有服务需求的普通老年人提供服务。
3.县(市)区老龄工作部门要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搞好教育和培训,提高为老服务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使农村老年人得到优质的社会服务。
(五)切实做好农村老年维权工作
1.县(市)、区老龄工作部门要担负起老年维权执法主体责任,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依法查处、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2.建立健全农村老年法律服务与援助体系,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高效的法律服务。司法部门要设立老年法庭,典型侵权事例公开审理。法律援助机构对老年人诉讼提供方便和优惠。健全信访和回访制度,及时接受老年人的投诉和咨询,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3.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和督促检查力度,重点惩治不承担赡养义务,遗弃、虐待、欺骗、残害老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法律干预力度,教育当事人,打击不法分子。把普及老年法律法规知识作为农村普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敬老爱老意识和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观念。
(六)强化农村老龄工作宣传力度
1.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农村老龄工作的宣传力
度,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子女赡养老人、家庭养老和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
2.老龄工作部门要在全市农村开展评选“敬老好儿女”、“敬老模范家庭”、“敬老模范村”等活动,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把敬老、养老、助老作为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和中小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七)积极开展农村老年文化活动
1.各级政府要把农村老年教育事业纳入文化事业和全民教育事业发展的统一规划之中,创造有利于农村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条件,在政策上加强引导和鼓励,加大投入,创造适应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终生教育体系。
2.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村老年人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完善农村老年教育网络,普及农村老年人养老、保健等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农村老年文化生活。积极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村培训老年文艺骨干,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完善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网络。
3.充分发挥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作用,支持和引导农村老年人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
(八)鼓励和支持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为
1.充分调动农村低龄老年人“老有所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自愿和量力、社会需求和个人志趣相结合的原则,鼓励老年人传授农业生产知识,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公益事业,协助调解民事纠纷,开展关心下一代等活动。
2.充分发挥农村老共产党员的作用,动员和支持他们参与村务管理,听取他们对农村经济发展、财务公开、公益事业等方面的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
3.要搭建“银铃行动”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建立老年人力资源库、老年人才档案,储备老年人力资源信息。为具有农业生产专业技能、文化科学知识、卫生医疗专长的低龄老年人,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建设开拓发展空间,提供资金、技术和法律支持,依法保护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收入。
四、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老龄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老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增加经费投入,将发展农村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村老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县(市)区老龄工作部门是农村老龄工作的指导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作用,协调各老龄委成员单位共同做好农村老龄工作。老龄委成员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配合,不断增强做好农村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问题。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抓好典型,总结经验,大胆创新,促进农村老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农村老龄工作组织建设,在乡(镇)村建立老龄工作委员会。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农村乡(镇)、村可以成立老年人协会,在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街道工作意见的实施办法(穗府办〔2005〕31号)
【发布单位】广东省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5〕31号 【发布日期】2005-07-13 【生效日期】2005-07-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街道工作意见的实施办法
(穗府办〔2005〕31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关于加强街道工作意见的实施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七月十三日
关于加强街道工作意见的实施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街道工作的意见》(穗府〔2004〕15号,以下简称《意见》),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街道办事处是城市管理的载体和基础,对街辖范围内的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起统筹组织、综合协调、监督检查作用。
第三条第三条 区政府和市、区政府职能部门要按照《意见》的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逐条对应,制定实施细则,承担相应的行政管理责任,建立联动的工作机制。市、区政府职能部门不能直接向街道办事处下派任务、指标或签责任状,不能直接对街道办事处进行考评。
第四条第四条 告知是指街道办事处对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街道办事处法定权限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需告诉政府职能部门办理的行为。告知是街道办事处的责任和权利。街道办事处发现问题或接到群众投诉时,应当以书面、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可以存查的方式向有关职能部门告知。告知的内容主要包括告知人、告知事项发生的时间、地点、状况、办理建议、联络方式等。
区政府职能部门接到街道办事处告知时,要记录在案,在2个工作日内启动办理程序。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要当即回复街道办事处,并提出其应予告知的具体政府职能部门的建议。对于需市政府职能部门办理的问题,应当及时告知市政府职能部门。
市政府职能部门接到区政府职能部门告知时,要记录在案,认真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回复区政府职能部门。
遇紧急情况时街道办事处应当立即告知区、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区、市政府职能部门接到告知后应当立即办理。所有告知的办理结果,应在办理完毕后2个工作日内由政府职能部门反馈给街道办事处。
第五条第五条 协助是指街道办事处对区政府职能部门在街辖内履行职责,开展城市管理工作予以配合,提供必要的帮助的行为。协助是街道办事处的职责,但行政责任主体是区政府职能部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区政府职能部门与街道办事处应协商并明确协助事项的具体内容、要求以及条件。当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由区政府职能部门报区政府指定的综合部门处理,并以书面形式明确。
街道办事处或区政府职能部门对区政府指定的综合部门的处理意见有异议的,报区政府协调处理。如涉及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问题,应及时向监察部门反映。
第六条第六条 委托是指区政府职能部门为便于服务群众和提高管理效能,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将部分工作任务及相应的管理权限交给街道办事处代为履行的行为。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委托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事项,区政府职能部门可依法直接委托;其他确有必要的委托,应当先听取街道办事处的意见,并经过区政府同意。委托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委托书应包括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委托事项、委托人提供的条件、对被委托人的具体要求、委托事项的责任等内容。区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对街道办事处实施委托行为进行监督,依法承担该委托行为的法律后果。
涉及驻街单位和居民权益与义务事项的委托,其委托书的内容应当事前公示。
第七条第七条 责成是指街道办事处对辖区范围内违反法律、法规、政策的单位和个人,指出其存在问题,要求其整改的行为。责成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其内容包括存在的问题、整改要求的依据、整改的范围与标准、整改的时限,以及不整改的后果等。对拒不执行的,街道办事处告知有关区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第八条第八条 制止是指街道办事处采取措施对破坏公共财物、扰乱社会管理和正常生活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予以停止的行为。制止无效时,应及时告知相关区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处理。
第九条第九条 拒绝是指街道办事处对于区政府职能部门超出《意见》规定范围要求街道办事处承担的工作任务,有权不予接受。街道办事处拒绝区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应以书面、电话、传真等可存查的方式,在接到区政府职能部门任务要求的2个工作日内回复该职能部门,同时抄报区政府指定的综合部门。回复应当说明拒绝的原因并提出意见建议。对应立即行动事项,街道办事处应当立即回复区政府职能部门并抄报区政府指定的综合部门。
第十条第十条 知情权是指街道办事处对街辖内可能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秩序的市政建设工程、商业网点布局和各类大型活动等,有权事先知道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履行知会街道办事处和听取街道办事处意见的责任。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根据城市管理中各有关事项进行分类,其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主受理单位)分别为:
(一)涉及市场违法违规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无照生产加工、经营,非法传销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工商部门。
(二)涉及广告、招牌安全加固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工商部门。
(三)涉及危房鉴定、督修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国土房管部门。
(四)涉及违法租赁、物业公司不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国土房管部门。
(五)涉及在市政道路和城市广场违章设置安装广告牌、电话亭、公告栏和书报亭,铺设供排水管、煤气管道以及在供电、电讯、宽带网、有线电视线路安装施工时违法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市政管理部门。
(六)涉及违反绿化管理规定,违法改变市政设施功能,市政公共设施遭受破损、抗灾不力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市政管理部门。
(七)涉及闲置工地和烂尾楼脏、乱、差,建(构)筑物、基坑和边坡安全加固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建设部门。
(八)涉及擅自设置停车场以及临时停车场拒不纳入管理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交通部门。
(九)涉及非法设置医疗机构和无证行医,无卫生许可证经营餐饮单位和食堂、公共场所的,以及用人单位不落实劳动者健康监护投诉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卫生部门。
(十)涉及水源污染,工业污染源偷排,餐饮油烟和汽车尾气超标排放,工业和饮食服务业噪声扰民等环境污染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环保部门。
(十一)涉及主、次干道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存在的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环卫部门。
(十二)涉及机动车乱停放,住宅区、娱乐场所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或者休息,以及机动车噪声扰民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公安部门。
(十三)涉及弃老和虐待妇孺、残疾人,拐卖妇女儿童,强迫、指使未成年人强讨要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公安部门。
(十四)涉及黄赌毒、偷盗、双抢及影响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的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公安部门。
(十五)涉及影响交通安全、畅通,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公安交警部门。
(十六)涉及违反消防管理的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公安消防部门。
(十七)涉及建筑工地高空抛物、扬尘,占道乱堆乱放建筑材料、建筑余泥阻塞交通,施工损坏道路、破坏周边环境卫生,以及夜间违规施工噪声扰民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城管综合执法部门。
(十八)涉及违法、违章建设,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城管综合执法部门。
(十九)涉及乱拉挂、乱涂写、乱张贴,违法设置工商广告、招牌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城管综合执法部门。
(二十)涉及乱摆乱卖、违法占道经营和乱丢垃圾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城管综合执法部门。
(二十一)涉及占用室外公共场所违法违规进行商业促销、聚众活动,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城管综合执法部门。
(二十二)涉及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民政部门。
(二十三)涉及违反殡葬管理的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民政部门。
(二十四)涉及生产加工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行为、无证使用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索道、厂内特种车辆)的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质量监督部门。
(二十五)涉及违反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和拖欠工资的投诉等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二十六)涉及违反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是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其他未予明确的问题,其告知受理的责任主体由各区政府指定的综合部门予以明确。明确不了的报请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予以明确。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对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事项,主受理部门接到告知后要履行首问责任制,由其履行本办法第五条所规定的职责及程序,其他部门则履行协同职责。主受理部门应在接到告知后24小时内告知各协同部门,各协同部门在接到主受理部门的告知后,应记录在案并主动与主受理部门商定处理办法、责任分担等,共同采取行动处理告知事项。协同部门不理会告知、不履行职责的,主受理部门应及时向区政府指定的综合部门反映。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市、区两级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城市管理中履行组织指导、综合协调、监督考核职责。
(一)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市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定城市管理规划和目标,部署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全市性的城市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市政府职能部门和区政府城市管理工作;建立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对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和完成目标任务情况实施监督,对没有按要求履行职责的市政府职能部门和区政府进行督办,并同时将情况告知市监察、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市政府的布置,对市政府职能部门和区政府履行城市管理职责情况进行评议考核。
(二)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区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组织开展全区性的城市管理工作;明确区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的城市管理工作任务,指导、协调区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建立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对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和完成目标任务情况实施监督,对没有按要求履行职责的区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进行督办,并同时将情况告知区监察、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区政府的布置,对区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履行城市管理职责情况进行评议考核。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市、区监察部门对市、区两级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市、区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的反映和投诉,要登记备案,在30个工作日内调查核实,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相关单位督促整改、提出监察建议,或对其行政领导进行诫勉谈话等。情况严重的,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处理结果应当通知被反映和投诉者,报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并告知有关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市、区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市、区政府职能部门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大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逐步将适宜市场化运作的事务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重点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
【发布单位】长春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长府办发〔2009〕14号 【发布日期】2009-04-28 【生效日期】2009-04-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长春市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重点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的通知
(长府办发〔2009〕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的工作部署,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09〕39号)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困难家庭居住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创建和谐长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精心组织、配套建设,高标准地完成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任务。
实施新一轮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利用3年时间改造棚户区及危旧房600万平方米。其中:2009年230万平方米,2010年200万平方米,2011年170万平方米。
二、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的原则
(一)棚户区及危旧房的界定
棚户区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平房密度大、年久失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及“城中村”。
危旧房是指居住密度大、区域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住宅室内空间和设施不能满足安全和卫生要求(无集中供热、无分户厨房等)、缺少室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条件和室内改造大修价值、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和有碍城市景观的危旧楼房(筒子楼、火炕楼、“五七楼”)。
(二)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的原则
1.土地收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适宜土地收储的棚户区及危旧房地块,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收储中心)收储,实行净地出让,土地竞得人不享受棚户区政策;适宜市场化运作的棚户区及危旧房地块由地块所在地的区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负责项目申报,相关部门进行现地踏查、联合确认,经实施指挥组严格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招标、招商。项目竞得人必须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信誉、优良的品牌、优秀的管理团队,并按规定足额缴纳拆迁补偿安置资金。
2.以区为主,加强监督管理。
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由各城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实施,主要负责组织辖区内项目的调查摸底、计划制定、项目申报、规划委托、前期测算、项目招商招标、拆违、拆迁等前期工作,组织实施回迁房建设、督促竣工验收和办理产权登记、组织回迁安置、信访接待等。市政府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做好服务、监督和管理工作。
3.以人为本,合理补偿安置。
通过实行货币补偿与房屋安置基本等值的办法,依法合理补偿与安置被拆迁人;落实低收入住房困难补贴规定;先建回迁房、后建商品房,实现当期回迁,切实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危旧房改造项目,原地能够提供安置房屋的,被拆迁人可选择房屋安置;按城市规划要求原地无法提供房屋安置的,被拆迁人应选择货币补偿。
4.依法拆迁,积极推进建设。
严格执行拆迁法规,严禁违法拆迁、野蛮拆迁。同时,按照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和执行城市棚户区改造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吉高法〔2006〕67号)有关条款:“对极少数或个别被拆迁人因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拒绝搬迁,严重影响和阻碍整体棚改工作进程且确需采取强制拆迁的,应当坚持行政强迁为主,司法强迁为辅的原则,由县(市)人民政府组织和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保障和推进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建设。
5.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建设。
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要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与社区建设相结合,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相结合,与城市“解密外疏”相结合,与保护历史文脉、建筑、街区相结合。同步建设道路、给排水、燃气、供热、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成片开发,改造一片,成型一片。
6.区别对待,改造与改善相结合。
列入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的地块,房屋现状较差的、严重缺少配套设施的,要进行全面改造;房屋现状较好的、有部分配套设施的,要制定完善方案,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对市级以上文物和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要制定保护方案,修旧如旧,按原貌恢复。
三、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的优惠政策
(一)棚户区及危旧房地块,净地出让后获得的纯收益退还给收储中心,专项用于支付银行贷款本息和继续用于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土地收储。
收储中心对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实行统收统保,项目合并计算,按3000万元存储拆迁补偿安置资金。(暂定1年)
收储中心实施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的回迁房项目,按程序委托资质高、实力强、信誉好的建工企业和物业公司建设与服务。
(二)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有关政策。棚户区及危旧房占地实行划拨,其中工业用地、空地、耕地实行出让,出让土地的地上物拆迁补偿安置成本在土地出让时扣除。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收费属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全免;属经营性收费的减半。
(三)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拆迁补偿安置资金随报随返。对采取货币补偿方式安置回迁居民的,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凭开发建设单位和拆迁公司提供的货币补偿安置协议随到随返。回迁房主体封顶前,逐层平均返还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主体封闭前返还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30%。回迁房配套工程预留10%拆迁补偿安置资金,按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比例逐项返回。可提前支付回迁房办理产权所需费用,最高支付比例8%,办理产权后再返还2%。
(四)给予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改造项目,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征契税;对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被拆迁人因拆迁而重新承受普通住房(由原来120平方米增至144平方米)的,扩大面积部分免征契税;房屋拆迁人偿还原拆迁房屋面积部分暂不征收营业税,纳税确有困难的,可减免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五)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用地红线外没有大配套管网的,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电信、邮政、公交、广电等单位要按照规划要求,分别出资同步建设。
应由政府承担的基础配套设施,要落实资金,优先建设。
(六)给予棚户区及危旧房被拆迁人的优惠政策。
1.房屋安置。拆迁私有房屋,对房屋所有人实行“拆一还一”政策,不找差价。在安置户型49、54、64平方米以内增加的面积,根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当年公布的建筑成本,分别按高层和多层,交纳增加面积款,房屋偿还的面积和新增加的面积产权归个人所有。
2.货币补偿。货币补偿实行“拆一补一”,按规定不足49、54、64平方米享受补到49、54、64平方米的优惠政策,本着房屋安置与货币补偿基本等值的原则,按下列公式补偿:
货币补偿总金额=被拆迁房屋评估金额+棚户区价格补贴金额+面积补贴金额+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
3.无照房屋按照有关条例规定原则不予补偿,但对1990年4月1日以前自建、自住、无房屋产权证的独立房屋,其所有人具有拆迁区域内正式户口,又确无其它住宅的,可对被拆迁房屋按照不同结构房屋建筑成本结合成新给予补偿。拆迁公有房屋应遵循“先房改、后拆迁”的原则。
4.被拆迁的低保户居民,租房有困难的,各区政府和民政部门要帮助寻找房源,保证在回迁前有房住;回迁时,帮助办理各种手续,切实维护好低保户的合法权益。
5.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的回迁住房办理产权后,可上市交易。
(七)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使用率,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功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贷款比例,简化贷款手续,支持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满足承贷人合理资金需求。取消对自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次数限制,推行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住房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政策。
(八)拓宽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投融资渠道。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建设资金采取多渠道筹措。一是争取国家、省政府补贴;二是市政府专项补贴;三是开发银行软贷款与金融单位贷款;四是政府政策扶持;五是招商引资;六是被拆迁人按规定合理分担。积极向银行推荐诚实守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城市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在建工程项目(不含回迁房)投入30%以上,允许进行抵押贷款。建立规范的住房置业担保机构,及时补充担保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各类经济组织及民间资金的介入,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贷款担保,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支持个人合理住房消费。
四、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建设标准
(一)符合城市规划和国家有关建筑规范,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二)棚户区、危旧房及周边区域的市容市貌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三)提倡建设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型住宅,按规定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四)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完善。
五、组织实施
(一)编制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计划和规划。
市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实施指挥组办公室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供应计划,编制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3年规划和改造计划;制定《回迁房建设监管工作流程》,跟踪督办棚户区及危旧房回迁房建设,加强全过程监控。
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房地产开发企业按规划要求负责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专家咨询论证后按程序报批。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界定棚户区内工业用地和空地(含耕地)范围。
(二)运行方式。
1.棚户区改造采取“双轨”运行方式,即土地收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采取“挑、选、收”的办法:挑,棚户区地块先由收储中心挑;选,收储中心挑完后,由开发企业选;收,剩余的棚户区地块由收储中心收。收储中心对全部收储地块进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有条件的小块棚户区可贴靠到临近棚户区项目一并改造。
2.危旧房改造以单位自行改造为主与多种改造形式相结合。单位自行改造,是指房屋产权单位或房改房的原产权单位的危旧房屋,经市危旧房改造主管部门批准后,可自行改造。在符合城市规划、保障被拆迁人房屋安置的基础上,适当增建部分住房和商业用房出售,销售收入用于补充改造成本。增建的住房可优先出售给本单位住房未达标职工,以改善职工居住条件。直管公房管理单位可作为改造主体对所管理的危旧房实施改造。
结合招商引资项目实施改造,是指对地块小,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由具备条件的开发企业实施改造。
结合建设各类保障型住房实施改造,是指对适宜建设廉租房、廉价房及经济适用住房的危旧房地块,由政府实施改造。
3.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不允许转让。如因资金等问题无法按规定时限实施改造的,依据相关规定收回,由各城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按照规定重新组织招投标。
4.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要由具有资质和良好信誉的拆迁、评估、施工单位进行实施,对存在不良记录的拆迁、评估、施工单位一律清除市场。
(三)先拆违、后拆迁,加大解决阻碍拆迁力度。
各城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要组织有关部门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和房屋拆迁实施单位要做好房屋拆迁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使被拆迁居民正确理解拆迁法规和有关政策,积极配合和支持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工作。对阻挠棚户区及危旧房拆迁和严重影响回迁房建设的,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行政裁决力度,依法组织行政强迁、司法强迁。
(四)先建回迁房,后建商品房,保证当期回迁。
开发企业取得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项目后,在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监管下,要先确定回迁房建设位置;实施拆迁时,要先拆迁回迁区域;拆迁受阻时,要先提交回迁区域裁决申请;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要先组织回迁区域的行政强迁;开工建设时,先建设回迁房,确保被拆迁居民按协议约定时间按期回迁。开发企业未按规定先建回迁房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发放商品房《施工许可证》。回迁房的设计要符合《长春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住宅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暂行规定》要求,经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审核后方可施工。
(五)严格执行市人大常委会第32号公告规定。
根据长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市政府《关于提请对<长春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四款进行解释的议案》,《长春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四款中关于“建筑面积不足49平方米补到49平方米”的规定,是指2004年7月31日以前,房屋所有权证标明的建筑面积和2004年8月1日以后,房屋初始登记的房屋建筑面积不足49平方米补到49平方米。本解释与《长春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具有同等效力。
根据上述规定,2004年8月1日以后,只有房屋初始登记建筑面积不足49平方米的,可享受棚户区房屋拆迁补偿政策。
(六)实行回迁房综合验收。
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的回迁房在被拆迁人进户前,由市房地产开发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单位进行验收;综合验收备案后,由建设单位按程序移交给小区业主。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质监部门不予备案,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
(七)及时办理回迁房产权登记。
各城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要督促开发建设单位及时办理相关建设手续,按时为回迁居民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开发建设单位超过产权登记办理时限,未办理产权登记的,由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出意见,未办理商品房销(预)售许可证的,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暂不发放;已发放商品房销(预)售许可证的,暂停其商品房合同打印。
(八)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在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建设中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要加强对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要选用符合国家与省技术标准要求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建设节能环保型住宅;要不断提高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建设的整体水平,将新建小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小区。
(九)建立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
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工作实施指挥组办公室要建立、完善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进行调度,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工作部署,使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十)加强监督,落实责任。
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是一项政策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参与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的部门、单位、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要以大局为重,进一步贯彻落实“绿色通道通行证”制度,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做到特事特办、急事速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打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本部门监管职责,不得互相推诿。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玩忽职守、顶着不办、非法占地、非法分户、倒卖房屋、野蛮拆迁、以权谋私、严重干扰破坏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等行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六、组织领导机构
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为加强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工作的领导,将原有长春市重点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和长春市住房保障领导小组,合并调整为长春市重点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增设住房保障组。棚户区改造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城市建设开发管理办公室;危旧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房地产管理和住房保障局。
各城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要调整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的机构,抓好具体实施工作。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筹兼顾、精心组织,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对于完不成任务的要追究责任。市政府要和城区、开发区签订责任状。各城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各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任务圆满完成。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南府办
【发布单位】南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南府办〔2009〕25号 【发布日期】2009-02-19 【生效日期】2009-02-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南宁市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
(南府办〔2009〕2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区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06〕155号)精神,加强防雷减灾管理,预防和减少雷击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气候异常背景下雷电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严格落实防雷减灾责任制,做到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努力把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要健全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因防护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认真落实防雷安全措施
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强防雷设备设施建设作为预防雷电灾害的基础工作来抓。各类防雷建(构)筑物、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通信设施、广电设施、电力设施、人口聚集场所、公共场所,以及其他易遭雷击的设施和场所,必须按照国家防雷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选用和安装防雷装置。符合雷击风险评估条件的建设工程项目,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保证防雷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要认真执行防雷装置定期安全检测制度,做好防雷装置日常维护和定期安全检测工作。由气象部门负责牵头,安监等部门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开展防雷安全排查检测工作。对在排查检测工作中发现的防雷安全隐患,要督促及时整改,确保防雷安全。
三、切实加强防雷减灾管理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气象部门要依法履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管理职责,加强防雷减灾工作指导,严格执行防雷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行政许可制度。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建设项目防雷装置质量监督管理,把好防雷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关。防雷装置建设与建设项目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到当地气象部门办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种防雷产品质量和流通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四、全面做好雷电天气预测预报工作
气象部门要加快雷电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加强雷电监测和预警预报以及雷击森林火灾预报。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电天气的预报警报水平。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发布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各级各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采取避险措施提供帮助。
五、强化农村地区防雷减灾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针对雷击伤亡事件多发在农村地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做好农村地区防雷减灾工作。各级政府要把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气象部门要逐步构建农村地区防雷减灾服务体系,开展农村地区防雷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推广农村地区雷电防护技术,加强农村防雷科普宣传,特别要加强对偏远农村地区的防雷科普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懂得雷电原理和防护方法,消除部分群众迷信和恐惧心理,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雷击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六、全力做好雷电灾害应急处置
雷电灾害突发性强,对农村地区,以及电力、交通、通信、石化等行业影响重大,必须切实加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健全和完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气象部门报告灾情,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严禁隐瞒不报。重大雷电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高效妥善处置灾情,迅速开展救助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七、广泛宣传防雷减灾知识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防雷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针对当前雷电灾害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大的情况,结合典型事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深入基层社区、乡村、学校等广泛开展普及防雷减灾知识和常识活动,做到家喻户晓,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气象部门要建立防雷科技推广基地,加强防雷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有效地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的通知(长政办函〔2009〕39号)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的通知(长政办
函〔2009〕39号)
发布日期:2011-03-05来源:长沙市人民政府
进一步落实粮食生产行政责任制。加强粮食生产,是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保证市场有效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粮食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区、县(市)要成立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和解决粮食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坚持粮食生产区、县(市)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发布单位】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长政办函〔2009〕39号
【发布日期】 2009-03-18
【生效日期】
【效力】
【备注】
一、进一步落实粮食生产行政责任制。加强粮食生产,是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保证市场有效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粮食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区、县(市)要成立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和解决粮食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坚持粮食生产区、县(市)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增长。力争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3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40万吨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10万亩以上,并且确保早稻种植面积225万亩以上。各地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依法保护耕地,坚决杜绝乱占、滥用耕地的行为。要
认真落实治理耕地抛荒工作责任制,坚决遏制水稻生产“双改单”,积极引导农民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要积极鼓励有耕种能力的农户代耕代种,帮助农民解决因外出务工或劳力缺乏造成无人耕种的问题。要鼓励和引导农户在不改变耕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适度流转,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三、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契机,在长沙县的果园、路口,望城县的格塘、新康,宁乡县的回龙铺、双江口等乡(镇)开展粮食万亩高产创建活动。集中组织重大增产技术推广,落实增产技术措施,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各地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各项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形成有机统一的粮食高产示范体系,确保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取得实际成效。同时,各区、县(市)要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县、乡农技服务机构的定岗、定编、定员工作,切实落实农技服务人员的工作待遇,建立职能强化、网络健全、服务可靠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四、切实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粮食生产的投入,支持发展粮食生产。一是提高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标准。2009年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标准由2008年的每亩89.5元提高到每亩94元左右。二是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即早籼稻90元/100斤,中晚籼稻92元/100斤,粳籼稻95元/100斤,比2008年平均提高13元。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对插秧机、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耕整机、小型拖拉机、施耕机和铧式犁等部分机具的补贴标准。四是加大对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扶持。2009年市政府继续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兑现粮食生产目标考核,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优质稻产业化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种粮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
发展粮食生产。各区、县(市)要切实按照《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扶持发展生产确保市场供应的若干意见》(长政发〔2007〕29号)文件要求,在国家粮食奖励资金中拿出不低于30%的资金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同时对优质粮产业工程给予资金配套。
五、积极推动粮食生产产业化发展。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组织抓好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优质率,确保全市优质稻面积390万亩以上,高档优质稻面积100万亩以上。各地要按照“连片种植,一片一种”的原则,抓好优质稻生产的规划,鼓励和扶持稻米加工龙头企业、种粮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联合建设优质稻基地,帮助企业打造优质稻米品牌。要加快龙头企业的改造升级,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的粮食加工企业,提高粮食精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增值增效。
六、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积极发展以机耕、机播、机收、机械植保、秸杆还田、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体的专业化服务组织,鼓励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广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科学组装配套。大力推广机械化节本增效技术和秸杆机械化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防治技术,实现农机与农技的有机结合,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七、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防灾救灾机制。牢固树立抗灾夺取丰收的思想,不断完善和健全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预案。要建立水稻生产储备育秧机制,逐步建立常规性的水稻储备育秧基地,搞好秧苗余缺调剂,确保水稻生产的需要。要认真组织做好水稻保险工作,各区、县(市)要明确专人,明确责任,配合保险公司开展水稻生产保险合同的签订,协助保险公司及时搞好水稻灾情的勘查理赔。要加强灾害预测,气象部门要及时发布灾情信息,指导种粮群众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