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水利建设工程担保管理办法试行
宁波市水利建设工程担保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水利建设工程担保行为,防范工程建设风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水利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国办发〔2016〕49号)、水利部《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水利建设市场正常秩序的实施意见》(水建管〔2017〕123号)、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支持重大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5〕2179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企业减负担降成本改革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7〕48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为水利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实行工程担保及对工程担保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勘察设计、监理和主要设备供应等可参照执行。
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工程担保管理机构负责对水利建设工程担保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工程担保包括投标担保、承包人(指施工承包人,下同)履约担保(以下称“履约担保”)、工程质量保证担保(以下称“质量保证担保”)。
第四条
所有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水利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均应实行工程担保。工程总承包(EPC)等其它建设模式可参照执行。工程担保可采用第三方担保或提交保证金等形式;担保当事人不应限定担保形式;为减轻企业负担,鼓励采用第三方担保。
第五条
第三方担保可以是银行保函或保险公司保单;保证金可以银行现金存款、保兑支票或银行汇票等方式提交,但须通过当事人的基本账户以银行转账方式缴退。
第六条
工程担保活动应当遵循平等、公平、诚实守信原则,根据宁波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评价等级,对各类承包人提供的工程担保实行差异化管理。
第七条
本市行政区域从事工程担保业务的第三方担保人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银行类担保机构:应当获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和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已依法设立总行或分行。
(二)保险公司类担保机构:应当获得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和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已依法设立总公司或分公司,并已经宁波市保监局获准在本市开展工程综合保险业务。
在开始试行保险担保阶段,可由宁波市建设工程综合保险服务中心牵头负责水利建设工程综合保险的市场调研、产品研发、承保理赔、风控流程的制定以及险种的推广。条件成熟后,再适当市场化开展相关业务。
(三)具有一定经营规模,资信状况、服务质量优良,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在本市无金融或保险行业不良记录。
第二章 投标担保
第八条
投标担保是投标人向招标人提供的保证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参加招标活动的担保。
第九条
投标担保的担保金额一般为投标总价的2%,最高不超过80万。
第十条
投标担保有效期的截止时间为投标有效期后的30日至180日。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人应当相应延长投标担保有效期。
第十一条
除不可抗力外,投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撤回投标的,或者中标后在规定时间内不与招标人签订承包合同的,或其他原因应没收投标担保的,招标人有权要求投标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章 履约担保
第十二条
履约担保是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供的保证承包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
第十三条
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水利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各类承包人的履约担保额度占合同价款的比例按下列规定确定(同一企业的履约担保额度就低计取):
(一)宁波市优秀建筑业企业:1%;
(二)信用评价A级企业:2%;
(三)信用评价B级企业:3%;
(四)信用评价C级企业:4%;
(五)信用评价D级企业或未参与宁波市信用评价的企业:5%;
第十四条
与履约担保额度挂钩的信用等级以合同签订时间所在季度的承包人信用等级为准。
第十五条
合同金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工程,履约担保可以按合同金额确定的付款周期实行分段滚动担保,但每段合同额不得少于总合同额的1/3。
履约担保采用分段滚动担保的,在发包人、项目监理人对分段合同进度签字确认或结算后,当期履约担保解除,并自动进入下一阶段履约担保。
第十六条
履约担保有效期应当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合同工程通过完工验收之日止。
第十七条
承包人由于自身原因而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时,以保证金形式提交履约担保的,由发包人凭相关证明材料向承包人提出不超过履约保证金额度的经济损失赔偿;以第三方担保形式提供履约担保的,由发包人凭相关证明材料向第三方担保人提出不超过履约保证金额度的经济损失赔偿。承包人违约造成发包人经济损失超过履约担保额度的,不足部分,发包人可继续向承包人索赔,追究其违约责任。
第十八条
在合同工程通过完工验收后28日内,承包人凭相关证明材料,办理撤保手续。
第四章 质量保证担保
第十九条
质量保证担保是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供的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限内履行工程质量缺陷修复义务的担保。
第二十条
缺陷责任期自合同工程通过完工验收之日起开始计算。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在合同中约定缺陷责任期的具体期限,但该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在缺陷责任期届满前,因承包人原因导致的缺陷使工程或某项主要设备未能正常运行的,发包人有权要求承包人延长缺陷责任期,延长的缺陷责任期最长不能超过24个月。
第二十一条
以保证金形式提供质量保证担保的可由发包人直接在合同尾款中扣留。缺陷责任期延长的,发包人最迟应在原缺陷责任期届满之日前14日书面告知承包人保证金延长扣留。
以第三方担保形式提供质量保证担保的,承包人最迟应在缺陷责任期开始前7日向发包人提交质量保证担保,发包人收到质量保证担保的同时应退还在合同尾款中扣留的保证金。缺陷责任期延长的,承包人最迟应在原缺陷责任期届满之日前14日向发包人提交延长缺陷责任期的质量保证担保,否则发包人有权向承包人提出索赔。
第二十二条
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水利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各类承包人的质量保证担保额度占合同价款的比例(注:已完成竣工结算的,按结算价款计取比例)按下列规定确定(同一承包人的质量保证担保额度就低计取)。
(一)信用评价A级企业:1%;
(二)信用评价B级企业:1.5%;
(三)信用评价C级企业:2%;
(四)信用评价D级企业或未参与宁波市信用评价的企业:2.5%; 第二十三条
与质量保证担保额度挂钩的信用等级以办理质量保证担保手续的日期所在季度承包人的信用等级为准。
第二十四条
质量保证担保有效期与合同约定的缺陷责任期期限保持一致。
第二十五条
缺陷责任期内,工程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经第三方有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鉴定,因施工缺陷引发的质量问题,承包人应积极履行修复义务。承包人由于自身原因未能履行修复义务时,发包人有权委托他人修复,修复的实际费用由第三方担保人先行赔偿或直接在质量保证金中扣除。第三方担保的金额或保证金不足以支付维修费用时,第三方担保人或发包人可根据质量责任向承包人追偿。
第二十六条
承包人应于缺陷责任期届满后7日内向发包人发出缺陷责任期届满通知,发包人在收到缺陷责任期届满通知后14日内核实承包人的缺陷责任修复义务并结清相关修复费用。发包人在收到缺陷责任期届满通知后14日内向承包人颁发缺陷责任期终止证书,同时承包人向发包人取回质量保证担保,办理撤保手续。
因发包人原因导致质量保证担保逾期退还的,发包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发包人在办理合同备案时,应当向合同备案管理部门提交履约担保证明复印件。
第二十八条
工程担保管理机构有权核查各类工程担保文本的格式、内容及其真实性。格式和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应限期改正,发现虚假担保,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九条
对发包人、承包人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工程担保管理机构应要求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发包人和承包人,将作为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和公示,同时对承包人进行宁波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评价扣分。
第三十条
第三方担保人有下列情形的,将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担保资格;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提供虚假担保;
(二)违反约定,拖延或拒绝承担担保责任的;
(三)在担保备案时制造虚假资料或提供虚假信息的;
(四)担保期限内撤保或变相撤保的;
(五)恶意压低担保收费,进行不正当竞争的;
(六)不进行风险预控和保后风险监控的;
(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人工工资支付担保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四条
专业分包项目所涉工程担保参照本办法由宁波市水利局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工程履约担保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担保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公司建设工程担保业务,有效防范建设工程担保风险,明晰建设工程担保业务操作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及责任人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关于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进一步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意见》、《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担保暂行办法》以及及公司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设工程担保是指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由保证人向合同一方当事人(受益人)提供的,保证另一方当事人(被保证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行为,在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由保证人代为履行或者承担代偿责任。
第三条 本公司建设工程担保业务,主要包括投标人投标担保和承包商履约担保。
第二章 投标担保
第四条 投标担保是指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申请本公司向招标人提供的投标保证担保。本公司的投标担保业务,只为申请企业按照80万元/年担保额出具担保函,按照2%标准收取担保费1.6万元;担保函仅限应用于投标保函有效期内在高新区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活动中使用。
1、受理对象
经营范围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具备较强履约能力,并能提供反担保措施的依法经营的施工企业。
2、企业需提供资料
(1)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2)公司章程、验资报告(需从工商登记部门复印);(3)法人代表资格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和履历表,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简介及相关资质证书复印件;
(4)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5)董事会或股东会申请担保的会议纪要;(6)建筑行业相关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曾获奖项证书等复印件;
(7)企业简介(含企业人数、人员结构、部门,部门设置以及成立以来代表性工程统计等);
(8)银行开户许可证、贷款卡复印件;贷款卡电脑查询结果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9)经审计的近两年财务报告;本当期的企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等;
(10)近两年承建的工程合同前三页复印件;(11)反担保措施说明及资料;(12)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提供复印件的,需加盖公章,并提供原件备验)
3、业务操作流程
(1)投标人(企业)符合投标担保受理条件,持招标 文件及以上资料向我公司申请投标担保并填写《工程担保申请书》,经部门经理初审后报请业务主管副总经理审批立项;部门经理确定项目经理A、B角,项目经理接到任务后收集资料进行尽职调查;
(2)在投标人资料提供完全的情况下,项目经理在3 个工作日内完成尽职调查并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和A、B角意见;(3)公司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部门经理同意并联签后即可为企业办理担保手续;(4)由项目经理办理与企业签订担保合同事宜;(5)企业交纳担保费并办理完毕反担保抵押质押等手续后,我公司为企业出具担保函;
(6)项目经理将担保函交建设管理部门备案,(7)项目经理将担保项目有关情况尤其是反担保措施形成书面材料报,与担保函一并报送建设管理部门备案,并将项目资料存档;管理部门应向我公司开具收到担保函的证明;
(8)项目经理对企业保后进行监管,旁听投标会,掌
握担保项目进展情况,并形成保后监管报告后定期上报;
(9)建设管理部门向我公司出具同意解除企业反担保的意见书后,方可为企业办理解除反担保手续。该担保项目终结后,项目经理撰写项目终结报告书,并与项目相关资料一并存档。
第三章 承包商履约担保
第五条 承包商履约担保是本公司为保证承包商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向业主(受益人)所作出的一种承诺,用于保证承包商严格履行工程承包合同,使业主避免因承包商违约而遭受损失。
本公司提供的承包商履约担保的担保金额为中标价与招标控制价的差额,且不低于中标价的10%。
1、受理对象
(1)经营范围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具备较强履约能力,并能提供反担保措施的依法经营的施工企业。
(2)项目建设期限不超过3年。(3)申请担保金额不低于50万元。
2、企业需提供资料
(1)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2)公司章程、验资报告(需从工商登记部门复印);
(3)法人代表资格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和履历表,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简介及相关资质证书复印件;
(4)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5)董事会或股东会申请担保的会议纪要;(6)建筑行业相关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曾获奖项证书等复印件;
(7)企业简介(含企业人数、人员结构、部门,部门设置以及成立以来代表性工程统计等);
(8)银行开户许可证、贷款卡复印件;贷款卡电脑查询结果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9)经审计的近两年财务报告;本当期的企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等;
(10)企业近期银行对帐单复印件;
(11)近两年承建的工程合同前三页复印件;(12)银行信用等级证明或信用评级公司出具的信 用等级证明;
(13)反担保措施说明及资料;提供本公司指定评估事务所出具的反担保物评估报告;
(14)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上述文件或资料系复印件的,客户应在复印件上加盖公 章。
3、业务操作流程
(1)承包商(企业)符合承包商履约担保受理条件,持中标通知书、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及以上资料向我公司申请承包商履约担保并填写《工程担保申请书》,经部门经理初审后报请业务主管副总经理审批立项;部门经理确定项目经理A、B角,项目经理接到任务后收集资料(按清单要求提供)进行尽职调查;
(2)在承包商(企业)资料提供完全的情况下,项目 经理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尽职调查并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和担保意见;(3)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部门经理同意并联签后即可为企业办理担保手续;(4)项目经理负责与承包商(企业)办理签订履约担保合同、反担保合同等相关手续;
(5)承包商交纳担保费并办理反担保抵押质押手续后,项目经理为承包商(企业)办理出具保函事宜,并亲自将保函送交建设管理部门确认备案;建设管理部门向我公司出具收到保函的证明;
(6)项目经理整理项目相关资料,存档备查;(7)项目经理进行保后监管,并定期形成保后监管报 告后上报;
(8)建设管理部门向我公司出具同意解除企业反担保的意见书后,方可为企业办理解除反担保手续。该担保项目终结后,项目经理撰写项目终结报告书,并与项目相关资料一并存档。
4、担保公司承担责任范围
担保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范围:按照《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担保暂行办法》二十三条规定执行。
(1)向承包商提供资金、设备或者技术援助,使其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2)另觅经业主同意的其他承包商,负责完成合同的剩余部分,业主仍按原合同支付建设工程款;
(3)按照合同约定,对业主的损失支付赔偿。
5、收费标准
按照担保金额的2%收取保费,此保费按单收取
6、中途退保
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在办理完担保手续或已经出具保函,但未使用保函并要求退保的,我公司扣留保费的10%作为违约金。
第四章 反担保措施
第六条 主要反担保措施
可接受的反担保措施主要有信用担保、抵押(质押)担保、保证金担保等。具体为:
1、信用担保:包括申请企业股东提供的连带责任保证
担保和其他第三方提供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2、房地产和动产(包括工程机械设备等)的抵押(质押)、权利质押(包括汇票、支票、本票、债权、存单、仓单、提单、股份、股票、商标专用权、专利权、出口退税单等)、附条件的合同权利转让(收益权、经营权、承租权、期权)等。
3、根据项目风险度可以要求企业按照保函金额10%提供保证金担保。
公司可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担保金额大小、项目类型等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哪一种或同时采用几种反担保措施。
第七条 抵押(质押)率
抵押率需要根据抵押物具体情况确定,主要为:
1、房地产抵押率不高于评估值的70%。
2、设备、车辆等动产抵押率不高于评估值50%。
3、以权利质押的,质押率不高于50%。
第五章 其 他
第八条 单笔履约担保的担保金额不得超过我公司上一末净资产的50%。
第九条 本办法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实施。
本办法未规定事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其他业务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篇: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提高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和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根据《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河南省技术进步条例》、《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等法规文件的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指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及产业技术政策,以增强优势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具有技术及综合优势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在我省组建的研究开发机构。工程中心是我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创新能力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
第三条 工程中心的建设宗旨是通过建立工程化研究、验证的设施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培育、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搭建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
第四条 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一)根据我省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开发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
(二)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开展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
(三)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持续不断地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
(四)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五)提供工程技术验证和咨询服务;
(六)为行业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等。
第五条 工程中心的责任与义务:
(一)工程中心应根据我省行业发展需要,以及主管部门的批复要求,实现设定的研究开发和成果工程化目标;
(二)工程中心要具有协作性和开放性,主动组织、参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并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及成果工程化的试验、验证环境;
(三)工程中心有责任承担国家、省和行业下达的科研开发及工程化研究任务,并依据任务合同按时完成任务;
(四)工程中心有义务将承担国家、省和行业任务所形成的技术成果向行业转移和扩散,起到科研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六条 工程中心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享受省级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第七条 工程中心是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达到国家标准的,省发展改革委支持其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第二章 组建
第八条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修订)并发布工程中心有关政策办法、建设领域等指导性文件,组织工程中心组建方案的批复、验收、运行评估等管理工作。
第九条 省直有关部门、各省辖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或所属单位工程中心的申报、实施与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十条 省发展改革委根据省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等发展规划,确定工程中心建设重点。
第十一条 申请组建工程中心的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该领域中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基础、突出的科研特色和业绩;
(二)具有一批有待工程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市场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
(三)具有科研成果工程化所需要的部分装备和基础设施,并能够为工程中心的建设、运行提供必要的配套保障,必须有资金、资产、技术、人才等实质性投入;
(四)在该领域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开发和技术集成能力及相应的人才队伍,管理团队和技术带头人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能力,在该领域有一支结构合理、工程化研究开发与转化素质较高的技术创新团队。
第十二条 工程中心组建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省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二)具有适应该领域发展要求、明确可行的工程中心定位、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与经营方针;
(三)具有符合该领域发展要求的工程中心运行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第十三条 省级工程中心一般应由同一技术领域中的优势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社会投资机构联合组建。鼓励跨地区、跨行业的组建形式,鼓励引进海外一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促进区域科技和产业发展。
第十四条 工程中心成立技术委员会作为技术咨询机构,促进工程中心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执行。
第十五条 申报单位按照本办法的要求,结合组建单位的优势和具体情况,提出工程中心组建方案(编制大纲见附件一),按隶属关系报省直有关部门或省辖市发展改革委。
第十六条 省直有关部门和各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认真审核本地区(部门)所属单位提出的工程中心组建方案,将符合条件的工程中心组建方案(一式四份)及相关申报文件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第十七条 省发展改革委对符合本办法的工程中心组建方案组织进行评审,评审重点包括项目建设意义与必要性、申报单位的条件、建设方案的可行性等。第十八条 省发展改革委根据评审意见,经综合研究后择优批复工程中心的组建方案。
第三章 建设与验收
第十九条 省直有关部门和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中心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中心按照批复要求进行建设。
第二十条 工程中心的组建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组建期内,应每半年以书面形式向省发展改革委提交项目进展报告,如实反映工程中心建设进展、科研开发及工程化等情况。对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上报省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一条 工程中心应按照经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的组建方案进行组建。主要建设内容和技术方案等需要调整的,应逐级报告。对于不影响实现工程中心功能和任务的调整,由省直有关部门和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审核,并抄报省发展改革委;对于主要建设内容、技术方案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实现工程中心功能和任务的,由省直有关部门或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提出调整建议报省发展改革委审批。
第二十二条 工程中心完成组建内容与目标后,应编制工程中心验收报告(编制大纲见附件二),及时向省直有关部门或所在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省发展改革委或由省发展改革委委托省直有关部门、省辖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工程中心组建的验收工作。
验收的内容包括:基本建设工作完成情况及所形成的持续创新能力,财务决算,组织机构与管理,建设期间的主要业绩等。由省发展改革委委托省直有关部门和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主持工程中心验收的,省直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要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验收结论。工程中心要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好建设和验收的档案材料。
第二十三条 工程中心竣工验收合格后,正式授予“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称号并授牌。
第四章 评价
第二十四条 省发展改革委对工程中心实行动态管理机制,每年对工程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工程中心每年须对该工作进行总结,并于12月15日前将该工作总结报告报送省直有关部门或所在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省直有关部门和各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对工程中心的工作总结报告进行审核,并于12月30日前将本地区(或所属)工程中心工作总结报告汇总上报省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五条 省发展改革委每两年一次对工程中心进行评价。评价程序如下:
(一)数据采集。工程中心于评价年12月15日前将该评价材料报省直有关部门或所在省辖市发展改革委。评价材料包括:《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作总结》、《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数据填报表》及其相关附件和证明材料(附件三)。
(二)数据初审。省直有关部门和各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对工程中心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加盖公章后于评价年12月30日前报省发展改革委。
(三)数据核查。省发展改革委委托中介机构对工程中心上报的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查,核查方式包括召开核查会和实地核查等。
(四)数据计算与分析。省发展改革委委托中介评估机构对经核查后的数据按照《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评价指标体系》(附件四)进行计算、分析,提出评价结果。
(五)省发展改革委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并确认。
第二十六条 工程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一)评价得分85分及以上为优秀。
(二)评价得分60分(含60分)至85分之间为合格。
(三)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评价为不合格。1.评价得分低于60分;
2.连续两次评价得分在60分(含60分)至65分之间; 3.逾期一个月不上报评价材料; 4.上报材料内容和数据严重虚假。
第二十七条 省发展改革委对工程中心评价结果在上报评价材料截止之日起80个工作日内公布。
第五章 管理与处罚
第二十八条 工程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内容和数据应真实可靠。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工程中心资格者,经核实后,撤销工程中心资格。
第二十九条 对于评价得分65分(含65分)至60分之间的工程中心,给予警告,由省直有关部门或有关省辖市发展改革委督促整改。
第三十条 对于评价不合格的工程中心,省发展改革委委托中介评估机构对工程中心进行现场核查评估。对确属不合格的工程中心撤销工程中心资格,且2年内不得重新申报工程中心资格。
第三十一条 对逾期不能验收的工程中心,省直有关部门或有关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向省发展改革委提出推迟验收报告,说明原因、拟采取的措施和计划验收日期;对逾期1年不验收的,省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通报批评直至撤销工程中心的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工程中心命名统一为:“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
1、《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案》编制大纲
2、《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竣工验收报告》编制大纲
3、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评价材料
4、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案》编制大纲
一、工程中心组建方案摘要(1000字左右)
二、工程中心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本领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2、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产业发展状况与市场分析;
3、本领域当前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4、本领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5、建设工程研究中心的意义与作用。
三、申报单位概况和建设条件
1、申报单位概况;
2、拟工程化、产业化的重要科研成果及其水平;
3、技术队伍及学科主要带头人概况;
4、现有基础条件。
四、主要任务与目标
1、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发展方向;
2、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功能与任务;
3、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与经营思路;
4、工程研究中心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五、管理与运行机制
1、工程研究中心的机构设置、职责和运行机制;
2、队伍、编制及学科、技术主要带头人概况;
3、与相关企业、科研单位、院校的关系。
六、组建方案与投资估算
1、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地点、内容、规模与方案;
2、申报单位及参建单位提供的配套与支撑条件;
3、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投资估算;
4、资金筹措方案。
七、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分析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九、提供附件
1、依托单位组建工程研究中心的协议;
2、工程研究中心章程(合法经营文件);
3、前期科技成果证明文件;
4、其他配套证明文件等。附件2 《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竣工验收报告》编制大纲
一、项目摘要
二、建设工作概述
三、主要建设内容和质量评定
1、建安工程
主体工程完成情况,配套设施的完成情况,工程质量的评定情况,文档资料
2、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
完整性、合理性,仪器设备到货、安装、调试以及验收情况,运行状况纪录,文档资料
3、工程化验证单项工程
主要技术、工艺路线及形成的能力,配置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单调、联调、负荷联机运转情况,工艺文件(工艺及技术规范)
4、配套条件
水、电、气等支撑条件,其他配套条件
四、财务决算
5、资金到位情况
6、工程决算
7、科研经费
8、流动资金
9、投资效果评价
10、其他
五、运行机制
11、组织机构
12、规章制度
13、管理与激励机制
14、主要负责人和骨干队伍
六、建设期的工作业绩
15、科研开发
16、工程化
17、合作关系
18、技术转移与扩散
19、经济效益
七、近中期任务、目标与经营决策 20、近三年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21、近期经营战略
22、中远期发展安排
八、初步验收意见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相关附件 附件3 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评价材料
一、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作总结
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评价需要提交工作总结,以全面总结工程中心的工作情况。《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作总结》编制大纲如下:
(一)工程中心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实现情况
1、工程中心发展规划、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2、工程中心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
(二)工程中心的建设情况
1、工程中心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状况和投资情况
2、工程中心创新机制建设和技术队伍建设情况
(三)工程中心的工作开展情况
1、承担研发、试验及成果工程化的任务和完成情况
2、关键技术突破情况
3、研究成果、专利、获奖以及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情况
4、国内外技术交流及人员培训情况
5、工程中心对行业发展的贡献
(四)工程中心运行管理机制
1、工程中心治理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
2、工程中心创新合作、开放交流、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
3、工程中心成果转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五)工程中心的经营和效益
1、工程中心年资金投入和支出情况
2、工程中心年总收入、技术收入、产品收入以及其它收入情况和年利税情况
3、工程中心经营风险和存在困难
(六)其它情况及相关建议
1、其它需要说明的工程中心情况
2、对工程中心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三、需提供的附件及证明材料
1、对外技术合作项目的委托函、协议或合同等文件的复印件。
2、成果鉴定、成果转让协议、成果获奖证书、专利证明、产品证书、项目验收报告等复印件。
四、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工程中心基本数据主要指可以量化的评价数据,包括:资产、经费筹集与支出、基础条件、人才结构、科技活动、成果产出、行业贡献和经济效益等指标。上述数据均指统计数据,即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1、总资产——指统计内工程中心的总资产、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的数值。
2、经费筹集和支出状况——科技经费筹集额指工程中心内来自于政府资金、企业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和其他渠道用于科研项目的各项经费总额;总支出包括科技经费支出和其他支出;科技经费支出指内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涉及固定资产购建费、劳务费等)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之和。
3、基础条件——指工程中心已有研发设备、仪器和软件的数量及其购置的原值;按照能否满足工作要求自我判定研发条件的完备性(完备、一般、不完备)、技术装备水平(国际水平、国内先进、一般)以及设备仪器利用率;办公场所面积指工程中心内用于研发、中试、办公等用途的自有产权或使用权(含租赁)的建筑面积。
4、人才结构——人才结构包括:工程中心总人数,研发人员数主要指从事研究、开发和工程化的技术人员数量,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数量主要指院士、教授、特殊津贴及特聘学术带头人。
5、科技活动——指内工程中心开展的在研科技项目总数,包括:国家、省、市级项目数,对外合作项目数(包括国际、国内机构、企业等合作项目);内国际、国内重要的技术交流活动次数和专家学者交流人数。
6、成果与行业贡献——工程中心成果包括:内专利申请受理数量和授权数量,分别说明属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内科技成果及获奖数包括:科技成果登记数、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金奖和其他奖项;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内开发的新产品、新工艺数量、成果转化数量、产品生产规模、形成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数量等。行业贡献指内由于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的采纳和新产品的生产对行业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及培养和提供给行业关键的、重要的技术人才数量;对行业的贡献需要附用户证明材料。
7、经济效益——指内工程中心总经营收入,包括:科技(课题和项目)收入、产品收入、技术服务(含技术入股分红)收入、其他收入等。
8、其它相关指标——指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工程中心可提供除上述指标之外的其它反映工程中心运行情况的相关指标。
第四篇: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54号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加强和规范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特制定《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 凯
二〇〇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上传者 知盟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为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制约,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依托企业、转制科研机构、科研院所或高校等设立的研究开发实体。第三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开展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关键工艺的试验研究、重大装备样机及其关键部件的研制、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发,以及研究产业技术标准、培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应用、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等。
第四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建立先进的产业技术研发试验设施,形成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构建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成为应用研究成果向工程技术转化的有效渠道、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撑平台。
第五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原则: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要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强关键技术供给,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国家工程实验室要具有显著的专业技术特色、突出的产业技术优势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体现高水平、专业化。
国家工程实验室要充分利用现有研发基础和条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增量投入带动原有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等各方优势和积极性,可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第六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采用专家评审、竞争择优的方式推进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并对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予以适当投资补助。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组织部门,主要负责:
(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工程实验室有关政策,发布建设领域,指导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组织评审、审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对符合条件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予以命名。
(三)编制和下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计划。
(四)组织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运行评价。
第八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
(一)组织本地区或所属单位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和管理。
(二)组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以及进行验收后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运行管理。
(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稽察、审计、监察和检查等各项工作。
(四)对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安排适当的配套资金,并通过相关计划支持其发展。
第九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单位主要负责:
(一)按照有关批复文件的要求,实施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落实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支撑条件,筹措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经费,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常运行。
(二)承担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的研发任务,保证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开放和共享,为国家相关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提供研发和试验条件。
(三)按照有关要求向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情况。
第三章 申报与审理
第十条 拟申请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单位,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建设领域等要求,委托本领域具有甲级资质的工程设计或咨询单位编写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见附件),报相应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一条 申请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具有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经历,具备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
(二)申请单位应在本领域具有先进的研发试验设施和相应的技术创新团队,拥有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高水平研发成果和技术储备。
(三)提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清晰,任务、目标合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
(四)符合国家其他相关规定。
第十二条 主管部门对有关条件进行审查后,将符合要求的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三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审核批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对国家工程实验室予以命名。
第十四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批复实施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待建设项目完成后,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并将验收结论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五条 对于拟申请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但不需要国家投资的,申请单位应参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有关要求提出国家工程实验室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审理程序与同领域的其他项目一并进行审理,择优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复并命名。
第十六条 对于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实行运行情况年报制度。项目建设单位应按时将运行总结报告上报主管部门;报告主要包括科研基础设施与条件运行状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技术研发重大进展以及其它相关情况和建议等。主管部门将上运行总结报告审核、汇总后于每年四月底之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八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运行评价管 5 理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委托相关中介评价机构定期对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运行评价。
第十九条 评价程序:
(一)国家工程实验室根据有关要求将评价材料报主管部门。
(二)主管部门对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相关中介评价机构对上报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查与评价。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和发布评价结果。
第二十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完成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相关研发工作的情况;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以及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研发试验设施建设和利用情况;产学研合作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项目建设单位对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保障作用等。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具体要求另行制订。
第二十一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被评为优秀和良好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发展需要择优对其后续的创新能力建设给予进一步支持。被评为基本合格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给予警告,并由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整改。被评为不合格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将予以撤销。
第二十二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名称、项目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如需变更,须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等需要以及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际运行状 况,对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重组、整合或撤销。
第二十三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出现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停止拨付或收回国家补贴资金,撤销国家工程实验室,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一)擅自改变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国家资金未按规定要求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违反项目资金使用规定,截留、挤占和挪用国家资金。
(三)有重大工程质量、安全、环境等问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较坏社会影响。
(四)有重大弄虚作假、伪造或瞒报行为。
(五)有其它有关情况,造成严重后果。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有关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的其他要求按照《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国家工程实验室统一命名为:“XX国家工程实验室”,英文名称为:“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XX”。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二〇〇七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附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附件: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一、项目摘要
二、项目建设的依据、背景与意义
三、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1、国内外技术状况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技术发展的比较
四、主要方向、任务与目标
1、国家工程实验室拟突破的技术方向
2、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功能与任务
3、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五、组织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
1、项目法人单位概况
2、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3、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团队情况
4、运行和管理机制
六、建设方案
1、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与建设地点(包括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
2、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 9 项目)
七、节能及环境影响
1、节能分析
2、环境影响评价
八、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
1、建设周期
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建设期的项目管理
九、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2、建设投资估算
3、分年投资计划表
4、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及其落实情况
5、国家安排资金的具体使用方案
十、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十一、项目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
2、技术应用及市场风险
3、其它风险
十二、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十三、相关文件所要求的附件、附图、附表
第五篇:河南工程室管理办法试行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南,根据《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法规政策,参照《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是指以提高我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突破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制约为目标,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主要依托高校、骨干企业、转制科研机构等建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实体。第三条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开展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工艺试验研究、重大装备样机及其关键部件的研制、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发,以及研究产业技术标准、培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应用、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等。
第四条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建立先进的产业技术研发试验设施,形成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构建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成为应用研究成果向工程技术转化的有效渠道、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撑平台。
第五条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原则:
(一)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强关键技术供给,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二)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显著的产业技术优势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体现高水平、专业化。
(三)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坚持整合创新资源,以增量投入带动已有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充分发挥产学研等各方优势和积极性,建立健全协同共赢的合作机制。
(五)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第六条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展改革委)采用专家评审、竞争择优的方式推进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建设。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七条 省发展改革委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的组织部门,主要负责:
(一)组织制定相关政策,指导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组织评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对符合条件的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予以命名。
(三)组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验收和运行评价。
(四)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指南,推荐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申报国家工程实验室。
第八条 省直有关部门、各省辖市发展改革委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
(一)组织本地区或所属单位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管理。
(二)做好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的材料准备工作,以及进行验收后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运行管理工作。
(三)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检查等工作。
(四)通过安排配套资金、相关计划等支持所辖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建设。
第九条
建设单位主要负责:
(一)按照有关批复文件的要求,落实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相关支撑条件,筹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经费,保障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二)承担省有关部门委托的研发任务,保证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开放和共享,为国家、省相关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提供研发和试验条件。
(四)按照有关要求向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和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情况。
第三章
申报与审理 第十条 拟申请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单位,应编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大纲见附件一),报主管部门审查。
申请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具有主持国家或河南省重点科研项目的经历,具备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
(二)申请单位应在本领域具有先进的研发试验设施和相应的技术创新团队,拥有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高水平研发成果和技术储备。
(三)申请建设的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应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清晰,任务和目标合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
(四)符合国家和省其他有关政策。
第十二条 主管部门对有关条件进行审查后,将符合要求的申请报告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第十三条 省发展改革委审核批复项目申请报告,并对符合条件的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予以命名。
第十四条 项目单位根据相关批复,实施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及时编制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编制大纲见附件二),向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省发展改革委。第十五条 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或委托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进行验收。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实行运行情况年报制度。建设单位应于每年2月底之前将上运行总结报告上报主管部门;报告主要包括科研基础设施与条件运行情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大进展情况以及其它相关情况和建议等。主管部门将工程实验室上运行总结报告审查、汇总后,于每年3月底之前上报省发展改革委。
第十七条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运行评价管理机制。省发展改革委定期组织专家或委托有关机构对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进行运行评价。第十八条 评价程序:
(一)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根据有关要求将评价材料报主管部门。
(二)主管部门对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报省发展改革委。
(三)省发展改革委委托相关中介评价机构对上报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查与评价。
(四)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和发布评价结果。第十九条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完成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相关研发工作的情况;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以及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研发试验设施建设和利用情况;产学研合作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建设单位对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的保障作用等。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要求另行制订。
第二十条 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被评为优秀和良好的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省发展改革委在安排相关项目时,将择优对其后续创新能力建设给予支持,并推荐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申请国家工程实验室。被评为基本合格的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将给予警告,并由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整改。评为不合格的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将予以撤销。
第二十一条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名称、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如需变更,须经省发展改革委审核批准。省发展改革委可根据国家、省产业政策和重大战略任务等需要以及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实际运行状况,对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进行重组、整合、撤销等。
第二十二条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出现下列情况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暂停受理建设单位申报项目,撤销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并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一)擅自改变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
(二)有重大工程质量、安全、环境等问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较坏社会影响。
(三)有重大弄虚作假、伪造或瞒报行为。
(四)有其它有关情况,造成严重后果。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统一命名为:“XXX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