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
论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
什么是扩大内需?所谓扩大内需政策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拓宽国际市场,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扩大内需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扩大内需,经济学名词,即扩大某经济体内部的需求。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
扩大内需是有必要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 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扩大内需的原则是慎选项目,国家经济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就说建设项目,包括地方项目在内,少说也有成千上万。当然其中有能耗高、污染大、重复趋同者应该筛选剔除。虽然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可以拉动内需,一般能将投资资金的4O%转化为消费资金,但它对带动相关产业和民生消费的贡献程度却有很大差别。当前中央重点倾斜的是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电站、高新科技产业等重大领域。注重平衡注重平衡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不但要注重行业平衡,还要注重地区平衡。即使在一个地区或行业内部,也要注重综合平衡,不宜差距悬殊。
扩大内需的体现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配合运用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全力解决有效内需不足的矛盾。提薪。适当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的保障水平,提高工职人员工资。降息,暂停征收利息税。(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利息税。)调整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更新消费观念,千方百计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假日经济,调整限制消费的税费政策等。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对人们经济消费的引导。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免除消费后顾之忧推行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完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缩小贫富差距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投资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我国制造业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单位GDP能耗仍居高不下。我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第二篇:从房地产行业看98年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
从房地产行业看98年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趋势。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本文将从房地产行业的角度,通过对98年前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的分析,解析98年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
一 98年之前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
1984年,我国颁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代码》,首次正式把房地产行业列为独立行业。房地产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在1984年左右形成了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不过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房地产业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房地产市场也处于探索阶段,房地产交易规模较小,交易价格波动也不大。
从1986年开始,根据理论界提出的二次分配理论,各地开发企业进入了发展高峰期。房地产交易日趋活跃,各种房地产交易形式不断涌现,我国房地产市场化进程正式拉开序幕。
但随后因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使房地产市场缺乏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改革方向难以确定,因此,无论是政府,金融机构,还是房地产开发商,都对房地产市场持谨慎观望态度,从而到1990年房地产业的主要指标跌入低谷,第一次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全国各地呈现建设高潮, 房地产业急剧升温,。政府也对房地产业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房地产开始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热点,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增长117%,1993年增长115%,房地产业出现了过热与泡沫化倾向,导致了经济的严重失调。为此,政府在1993年下半年开始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逐步生效,全国房地产开发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由热转冷,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步进入了一个低迷期。1996年以后, 中国房地产业一直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需要消化吸纳1992年以来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之后大量积压的空置商品房;二是要解决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商品房空置增多, 销售困难,而福利分房更是使得房地产市场如一潭死水,没有生命力。
综上,在98年扩大内需政策实施之前的几年,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出现投资结构不合理,市场行为不规范,开发失控,无序发展,资源浪费,以炒土地为主的房地产投机活动过多,出现房地产泡沫,还有政府宏观调控过后整个行业处于低迷期等问题,这些问题促使了政府进行房地产行业的改革。二 98年扩大内需政策和其中的房改政策
98年扩大内需政策的总体方略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包括:
1)定向募集2700亿元特种国债注入国有商业银行补充其资本金,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奠定优化的资产结构基础。
2)增发1000亿元国债定向用于公共工程建设投资,并希望由此带动1000亿元银行配套建设贷款的发放。
3)增大中央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从1998年初计划的650亿元扩大到1050亿元,以扩大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需求。
4)调整企业的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来扩大需求。
5)1999年在500亿元国债的基础上,增发600亿元国债,以加强其对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投入。
6)2000年在计划发行1000亿元国债的基础上,增发500亿元西部开发特别国债。
此外,1998年6月,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召开。随后,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这份后来被看作房改纲领的“23号文件”,正式开启了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在新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走到尽头,“市场化”成为了住房建设的主题词。同时,一系列的住房金融服务举措更让中国人在住房上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从此,中国真正进入了商品房时代。三 扩大内需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大大激活了低迷数年的房地产市场,推动了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业进入发展新时期。但是从2003年开始,我国房价出现大幅上升,远远超出了消费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四 扩大内需之后房地产行业发展出现的问题
扩大内需后,房地产行业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为打击“囤地”、“倒地”现象,规范土地交易市场《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全国范围内“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用地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意味着持续多年的“协议出让”在法定意义上被叫停。但这一政策出发点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降低不合理的房价”,实际操作缺乏统一规范,为其出现新的高房价问题埋下了隐患。
从2003年开始,我国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再次出现经济过热迹象。由于2003年土地使用权全面施行招投标、挂牌、拍卖方式取得,导致土地价格和房价大幅上涨。而从98年开始的房地产信贷给尚不完善的中国银行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房价上涨的影响深远而严重。房价的上涨,导致房产泡沫产生;加剧了工薪一族买房的还贷压力,百姓的经济负担会越来越重;厂房租金和工人工资的增加,导致了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最后会导致企业破产或转行;企业的利润减少,负担增加,会让部分实体企业的资金转向房地产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的恶化,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日子越来越困难;进一步拉大社会的贫富差距,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会增加;导致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品需求,同时也会导致这些行业产能过剩;国内外的热钱将涌入房地产市场,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可能;导致银行的贷款风险,这一切有可能会出现下一个金融危机。五 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房地产行业和由房地产带来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1)放宽土地政策,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和土地价格,从根源上降低房地产行业的成本。2)提高房地产行业入行门槛,限制房地产开发商的数量,从而保证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在,由于房地产行业门槛很低,敢修就有人买,几乎是稳赚的行业,导致房地产行业的鱼龙混杂,投资结构不合理。
3)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抑制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投机需求和人们的买房需求。例如,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投资成本增加,伴随着风险的增加,会让开发商持谨慎态度。对消费者来说,贷款利率增加会减少对房子的需求,从而降低房价。
4)引导各方面的理性预期。预期房价上涨,会导致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投入房地产行业,而老百姓也有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所以预期房价上涨会导致房价真正上涨。政府应该引导开发商,房价一味高涨并不是件好事一方面,要引导房地产开发商理认识到房价过度膨胀对本、房地产业和整个民经济风险,把利润增加的动力更多地放在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房屋质量、优化房屋结构和降低经营本。另一方面,要引导消费者理地认识到“买涨不买跌”的风险,克服从众心理,把预期建立在了解房地产市场及其变化的信息基础之上。
第三篇:从房地产行业看98年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
从房地产行业看98年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趋势。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本文将从房地产行业的角度,通过对98年前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状况的分析,解析98年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
一、98年前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
从1986年开始,根据理论界提出的二次分配理论,各地开发企业进入了发展高峰期。房地产交易日趋活跃,各种房地产交易形式不断涌现,我国房地产市场化进程正式拉开序幕。
但随后因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使房地产市场缺乏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改革方向难以确定,因此,无论是政府,金融机构,还是房地产开发商,都对房地产市场持谨慎观望态度,从而到1990年房地产业的主要指标跌入低谷,第一次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全国各地呈现建设高潮, 房地产业急剧升温,。政府也对房地产业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房地产开始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热点,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增长117%,1993年增长115%,房地产业出现了过热与泡沫化倾向,导致了经济的严重失调。为此,政府在1993年下半年开始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逐步生效,全国房地产开发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由热转冷,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步进入了一个低迷期。1996年以后, 中国房地产业一直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需要消化吸纳1992年以来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之后大量积压的空置商品房;二是要解决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商品房空置增多, 销售困难,而福利分房更是使得房地产市场如一潭死水,没有生命力。
二、98年扩大内需政策和其中的房改政策
98年扩大内需政策的总体方略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措施包括:1)定向募集2700亿元特种国债注入国有商业银行补充其资本金,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奠定优化的资产结构基础。2)增发1000亿元国债定向用于公共工程建设投资,并希望由此带动1000亿元银行配套建设贷款的发放。3)增大中央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从1998年初计划的650亿元扩大到1050亿元,以扩大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需求。4)调整企业的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来扩大需求。5)1999年在500亿元国债的基础上,增发600亿元国债,以加强其对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投入。6)2000年在计划发行1000亿元国债的基础上,增发500亿元西部开发特别国债。此外,1998年6月,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召开。随后,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这份后来被看作房改纲领的“23号文件”,正式开启了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在新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走到尽头,“市场化”成为了住房建设的主题词。
三、扩大内需之后房地产行业发展出现的问题 扩大内需后,房地产行业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为打击“囤地”、“倒地”现象,规范土地交易市场《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全国范围内“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用地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意味着持续多年的“协议出让”在法定意义上被叫停。但这一政策出发点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降低不合理的房价”,实际操作缺乏统一规范,为其出现新的高房价问题埋下了隐患。
房价上涨的影响深远而严重。房价的上涨,导致房产泡沫产生;加剧了工薪一族买房的还贷压力,百姓的经济负担会越来越重;厂房租金和工人工资的增加,导致了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最后会导致企业破产或转行;企业的利润减少,负担增加,会让部分实体企业的资金转向房地产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的恶化,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日子越来越困难;进一步拉大社会的贫富差距,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会增加;导致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品需求,同时也会导致这些行业产能过剩;国内外的热钱将涌入房地产市场,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可能;导致银行的贷款风险,这一切有可能会出现下一个金融危机。
四、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房地产行业和由房地产带来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方案:1)放宽土地政策,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和土地价格,从根源上降低房地产行业的成本。2)提高房地产行业入行门槛,限制房地产开发商的数量,从而保证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在,由于房地产行业门槛很低,敢修就有人买,几乎是稳赚的行业,导致房地产行业的鱼龙混杂,投资结构不合理。3)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抑制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投机需求和人们的买房需求。例如,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投资成本增加,伴随着风险的增加,会让开发商持谨慎态度。对消费者来说,贷款利率增加会减少对房子的需求,从而降低房价。4)引导各方面的理性预期。预期房价上涨,会导致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投入房地产行业,而老百姓也有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所以预期房价上涨会导致房价真正上涨。政府应该引导开发商,房价一味高涨并不是件好事一方面,要引导房地产开发商理认识到房价过度膨胀对本、房地产业和整个民经济风险,把利润增加的动力更多地放在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房屋质量、优化房屋结构和降低经营本。另一方面,要引导消费者理地认识到“买涨不买跌”的风险,克服从众心理,把预期建立在了解房地产市场及其变化的信息基础之上。
第四篇:扩大内需与调整消费政策
扩大内需与调整消费政策
我国目前无论是最终消费率还是居民消费率,都明显低于国际上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消费率水平。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受到国内市场需求的严重约束。因此,实行鼓励消费政策,经过经济运行中的政策效果磨损,达到适度消费的目标,应该是我国政府当前消费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
一、消费需求对经济长期发展影响的国际比较
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严重偏低的判断,可以从历史纵向比较和国际横向比较两方面来认识。
纵向比较,从我国1981年至1997年16年三大需求结构变化趋势看,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占支出法GDP比重)
基本上以平均每年0.6个百分点的幅度持续下降,由1981年的67.5%降至1997年的58.8%,居民消费率由53.1%降至
横向比较,最终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在70%左右,素以高储蓄率闻名的东亚国家也在65%以上。居民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为60%左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略有下降。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H·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1997年我国人均GDP已接近1000美元,但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却仅为47.5%,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我国居民消费率如此之低极不正常,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从国际经验比较分析中可以得出三个推论:
1、不能绝对地看待储蓄率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不存在储蓄率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绝对关系。高储蓄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刃剑”,高储蓄率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埋下消费不足的消极隐患。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国际环境中,高储蓄对经济发展的正负面作用影响大小不同。
2、高储蓄转化为高投资是有条件的。投资需求从社会再生产看并非是最终需求,它不是为出口服务就是为消费服务。在出口主导增长型国家,只有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形成良性循环,高储蓄才能转化为高投资。在内需主导增长型国家中,只有投资需求与居民消费需求形成良性循环,高储蓄率才能转化为高投资率,高投资率才会有高效率。如果居民消费不足或出口需求不足,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将发生困难,高储蓄将造成资金的闲置。
3、从长期看,经济大国发展只有走内需主导型增长道路,才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通过出口主导增长型发
展起来的经济大国必须及时转换到内需主导增长型模式,转换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能否振兴消费需求。
二、谨防中国落入消费内需不足的“日本式陷井
将中国目前的居民消费率、投资率、出口依存度等指标与日本由高速增长期(1965-1970年GNP实际增长10.3%)向平稳增长期(1970-1975年GNP实际增长5.6%)转换点1970年时有关数据作一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目前存在落入消费内需不足的“日本式陷井”的危险。
1、出口依存度和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日本1970年的出口依存度为9.48%,我国1997年的出口依存度达到20.3%.有人认为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因加工贸易比重大而高估,若将1997年GDP和出口总额同时扣除加工贸易额,出口依存度仍然高达9.8%,同样高于日本1970年的出口依存度(注意日本数据中未扣除加工贸易成份)。为了避免加工贸
易的不可比性,我们再比较两国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日本1970年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为0.22%,而我国1997年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为4.5%,这已经达到日本历史上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登峰造极时期的水平。事实上,我国自1994年以来,进出口顺差占GDP比重在不断提高,已在不知不觉中走上日本式道路。
2、储蓄率和投资率。日本1970年的国内储蓄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率为40.3%和35.5%,而我国1997年的国内储蓄率和投资率为41.2%和38.2%.90年代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超过35%,国内储蓄率高居世界首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内需不足并非在于投资内需不足。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也并非在于国内储蓄不足。1994年开始我国改变了投资率高于国内储蓄率的局面,国内资金出现剩余,银行存差不断扩大。
3、居民消费率。日本1970年的居
民消费率为52.3%,从历史数据比较看,这是70年代以来日本居民消费率的最低纪录。我国1997年居民消费率仅为47.5%,消费内需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已经比日本近30年来历史最低点还要低近5个百分点,我国消费内需不足问题的严重性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
通过消费率的国际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GDP仍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国家来说,目前58.8%的最终消费率水平和47.5%的居民消费率水平明显偏低,不利于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内需条件。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不可能再有日、韩、东南亚国家当初的国际贸易条件,也不可能有支撑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庞大海外市场。中国决不可能走“低消费率、高外向度”的外需主导型发展之路,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只能是以内需为主。因此,消费率偏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只有实行鼓励消费政策才能达
到适度消费目标
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坚持适度消费政策,即在宏观调控中努力保持消费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快速增长,消费增长率不超过经济增长率,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速度不超过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从长期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仍然必须坚持适度消费政策。但是,“九五”后两年和“十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这一时期促使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通过数量模型测算,如果影响消费的各项政策不作重大调整,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的自发走势仍将继续下行。根据近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目前已经达到严重低水平的客观现实,如果我们继续实行目前的适度消费政策,政策作用经过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的磨损,其实际效果将可能是消费不足。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继续下降,这将影响整个扩
大内需政策的效果,影响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后劲。
因此,我们认为,要扩大内需,将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就必须实行鼓励消费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使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略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使政策作用虽经过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的磨损,但最终将达到适度消费的目标。我们这里所说的“适度消费”目标是建立在对“适度消费”动态、辩证认识基础上的,“适度消费”的本质应当是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使消费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到“九五”后两年和“十五”时期,适度消费的目标是促使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回升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水平。第一步目标是使最终消费率由目前的59%逐步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62%的较低水平,居民消费率由目前的47%逐步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的50%的
较低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应当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
四、当前可供选择的鼓励消费政策措施
1、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2、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新制度,树立消费者信心,引导消费者的支出预期。
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现金购买能力。
4、取消抑制消费的过时政策,拓展新的消费领域。
5、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
6、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第五篇:工商局落实扩大内需政策思考建议
目前,全国各级各部门都在积极落实国务院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应对和化解经济危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既是市场规制和监管部门,也是经济推动和服务部门。认真分析考量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并结合工商部门的职责,笔者建议当前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落实国务院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
一、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拉动社会投资。市场经
济的发展主要是由外贸、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带动的;现在外贸需求滑落,保持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国家投资四万个亿,一是激发大家的信心,二是增加需求保增长,三也是希望带动民间投资。如果只是政府唱独角戏,没有互动,没有其他市场主体参与,其内在动力、责任心、方式方法和效果等是不一样的,市场是很难活跃或者兴旺起来的,也是不能够实现保增长目标的。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们现行的市场准入法律规定了正常情况下市场准入的条件,却没有规定经济危机条件下市场准入的门槛。虽然新近实施的《反垄断法》第15条第(5)项规定对经济不景气状况下实行豁免制度,但它不是市场准入法律,不能对市场准入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随着现实问题的来临,我们应该考虑制定经济危机条件下的市场准入法律规定。严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等会引发社会恐慌和动荡,经济危机同样也会引发社会恐慌和动荡。作为经济规制和监管部门,特殊情况下应该采取特殊措施来应对和化解经济危机。建议国家总局出台暂行办法,规定经济危机条件下(如两年内)设立登记的企业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企业,其注册资本可为正常情况下的1/2,认缴出资期限可延长为3—5年。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市场主体总量,拉动社会投资,带动市场需求,保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践,为我们完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摸索和积累经验。
二、发挥部门资源优势,提振消费信心。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与生产和流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形成发展新优势。国家将大力促进农民消费,稳定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作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政执法机关,我们现在已经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消保维权法律法规制度;全系统共设立各类12315维权联络站或投诉站50.4万个,“一会两站”(即消费者协会、12315维权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进社区、进村镇、进市场、进企业、进超市,覆盖面达80%,目前已形成了从国家总局到省局、市局、县局、基层工商所共40多万人的消费维权执法组织队伍和网络;经过多年的实践也摸索和积累了丰富的消费维权执法;这是我们的部门特色和资源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部门特色和资源优势,营造积极和谐文明安全的消费环境和消费需求;要将消费维权工作置于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大局来思考和谋划,加强消费引导和提示,主动提供消费知识与信息,倡导积极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发展;及时调解和处理消费纠纷,规范和维护正常的消费秩序;强化对农民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等的监督和保护,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基层工商所要以此为契机,迅速从停征两费的茫然和失落感摆脱出来,振奋精神,脚踏实地,积极开展辖区消费维权执法,如严厉打击在农村销售假冒伪劣家电的行为,确保中央“家电下乡”政策贯彻落实等;尽快适应职能转变。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来抓消费维权执法工作,有为才有位,才能够保证和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