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

时间:2019-05-13 20:2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

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9〕71 号 【发布日期】2009-04-23 【生效日期】2009-04-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

(闽政办〔2009〕71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开展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的工作部署,经省政府同意,决定于2009年7月1日至9月30日,对全省各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检查的目的意义

行政复议是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的重要制度,在有效解决行政争议、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目标,更需要通过行政复议“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妥善处理有关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为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目的就在于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及省政府的实施意见,落实全国行政复议工作经验交流暨“双先”、“双优”表彰大会精神,加大对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的指导力度,切实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改变市县政府行政复议能力建设薄弱的状况,进一步加强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提升我省行政复议工作整体水平,努力实现将行政争议有效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系统内部的要求。检查工作要把切实加强市县政府行政复议能力建设作为重点,认真分析本地区行政复议工作好中差等不同情况及成因,研究分类指导的具体措施并加以落实。

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领导重视情况。政府领导对行政复议的认知度、认可度。2007年以来市县政府采取的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的措施,特别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将行政复议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的情况。相关数据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等情况。政府领导每年听取本地区行政复议工作汇报、签署有关法律文书、参与研究重大复杂案件、听取典型案例评析、解决行政复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和督促行政复议机构依法办理复议案件的情况。政府领导出庭应诉和定期参加行政诉讼案件旁听活动的情况。

(二)受理、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情况。行政复议渠道畅通程度(包括:近3年来行政复议案件受理情况;同期未经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和上访的比率、行政复议案件与信访数量、行政诉讼数量比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中因程序或实体原因提起的数量各占的比率),没有行政复议案件的市县政府应就此说明理由;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量情况(包括: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后行政诉讼和信访的比率、法院对经行政复议后提起行政诉讼案件的维持率、运用调解和解等方式手段依法稳妥化解行政争议的情况及效果);行政复议办案具体制度和程序建设等情况;审理行政复议案件采用现场调查、实地勘察、听证等方式的情况;建立完善重大行政复议案件备案、定期报告制度情况。

(三)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情况。行政复议机构是否单独设置的情况;是否按照《中共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市、县(区)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编制的通知》(闽委编办〔2007〕200号)的规定落实专职行政复议人员,确保一般案件至少有2人承办,重大复杂案件有3人承办;配备的复议人员是否符合行政复议工作岗位要求、能否保证工作正常进行的情况;行政复议经费保障情况(年均行政复议经费具体数额);行政复议办案用车及设备的配置情况;行政复议接待室、听证庭及其他相关工作条件的保障情况。

(四)行政复议基础工作情况。是否按照行政复议信息报备管理系统要求按时上报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报表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办案过程中,是否按要求和程序使用报备管理系统;案件相关信息登记填写是否及时、完整、准确;是否按照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印发〈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示范文本〉的通知》(国法函〔2008〕196号)和省政府法制办《关于规范行政复议文书制作和行政复议案卷装订标准的通知》(闽政法〔2009〕1号)的要求,规范行政复议文书制作,做好行政复议案卷装订、归档工作;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情况。

(五)行政复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当前本地区行政复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措施。

三、专项检查的具体安排

本次专项检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自查阶段(7月1日至8月10日)。各市县政府对照检查内容,对本级政府及所辖地区的行政复议工作开展情况,组织进行自查并评分(评分表附后),形成书面自查报告,加盖本级政府公章后,于2009年8月10日前报省政府法制办,并附电子版(发送至fjfzcyr@163.com)。自查报告数字要真实准确,叙述工作情况要实事求是,改进措施要具体可行,并附《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评分表》。

第二阶段:抽查阶段(8月10日至9月10日)。省政府法制办根据各市县政府自查工作完成情况,与相关部门组织力量适时对各市县进行抽查、评分。

第三阶段:总结反馈阶段(9月10日至9月30日)。在自查和抽查的基础上,省政府法制办将对本次行政复议专项检查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将全省检查总体情况及分类指导的具体措施向省政府和国务院法制办报告,同时向各设区市反馈。

四、检查的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市县政府要把这次检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及省政府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开展检查工作,切忌搞形式、走过场。要通过检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推动行政复议工作的新进展。

(二)精心组织。各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具体承担检查工作,要根据本《通知》的要求,全面掌握检查内容,具体制定检查方案,切实抓好落实。各设区的市政府法制机构对专项检查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与省政府法制办联系。省政府法制办要加强指导,加强督促,确保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三)注重实效。各市县政府要通过这次专项检查工作,全面总结本地区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推进行政复议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有效加以解决。省政府法制办要把加强市县政府行政复议能力建设作为重点,通过检查,对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的好中差等不同情况及成因实施分类分析,并研究分类指导的措施,实施分类指导,切实提高我省行政复议工作水平。

联系人:陈英容 联系电话:0591-87802201

附件: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评分表

二○○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银政

【发布单位】银川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银政办发〔2009〕86号 【发布日期】2009-05-25 【生效日期】2009-05-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银川市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

(银政办发〔2009〕86号)

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宁政办发[2009]62号),为进一步推动我市行政复议工作,提高我市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经研究决定于2009年4月20日――6月30日开展行政复议专项检查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

(一)受理、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情况。

1、行政复议渠道畅通程度。检查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否依法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途径、行政复议机关是否及时受理复议申请及对下级业务管理部门工作指导情况。主要指标:未经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和上访的比率,行政复议案件与信访数量比率、与行政诉讼数量的比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中因程序或实体原因提起的数量各占的比率;

2、行政复议办案质量情况。行政复议决定做出后行政诉讼和信访的比率,法院对行政复议后提起行政诉讼案件的维持率,运用和解、调解等方式依法稳妥地化解行政争议的情况及效果;

3、行政复议办案具体制度和程序建设情况。

(二)领导重视情况。

1、领导对行政复议工作的重视度。2006年以来采取何种措施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特别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将行政复议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的情况;

2、领导听取行政复议机构汇报、签署有关行政复议法律文书、带头参加行政应诉等情况。

(三)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情况。

1、行政复议机构是否单独设置的情况;

2、专职行政复议人员配备情况。人员配备到位,能保证一般案件至少有2人承办,重大复杂案件有3人承办的;人员配备能适应行政复议需要的;人员配备不能保证工作正常进行的;

3、行政复议经费保障情况。年均达10万元以上的;3万元――10万元之间的;3万元以下的;

4、行政复议办案用车、行政复议听证及相关工作条件的保障情况。

(四)基础工作情况。

1、行政复议案件及相关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

2、统计软件配备是否到位、统计报表上报是否及时;

3、文书格式、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

4、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情况;

5、相关数据纳入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等情况。

二、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自查阶段(4月20日―5月30日)。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要严格按照专项检查内容的要求进行自查,研究改进措施,形成自查报告。自查报告数字和情况要真实准确,改进措施具体可行。在5月30日前报送银川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分别报送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第二阶段:检查阶段(6月1日―6月15日)。由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检查。

第三阶段:总结反馈阶段(6月16日―6月30日)。在各部门自查、政府法制办公室监督检查的基础上,由政府法制办公室对检查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于6月底将检查总体情况及分类指导的具体措施向自治区政府法制办公室书面汇报。同时,做好迎接自治区专项检查的准备工作。

三、检查要求

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要高度重视此次行政复议专项检查工作,把检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以此为契机,努力规范行政行为,推动本部门行政复议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严格按照通知的要求和具体的检查内容认真进行自查,做好银川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检查的准备工作。

联 系 人:樊 颖 丁淑霞

联系电话:6889216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商场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5]99号 【发布日期】2005-05-27 【生效日期】2005-05-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开展商场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闽政办[2005]9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商场、市场的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历史“欠帐”和在建设、经营过程中忽视消防安全等原因,不少商场、市场消防安全条件较差,存在大量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有效改善商场、市场的消防安全状况,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公安部、建设部等6部局办下发《关于集中开展商场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05〕24号),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100天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为贯彻落实公安部等6部局办的通知要求,切实改善我省商场、市场的消防安全条件,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我省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防止和遏制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事故为目标,在去年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保安全”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整改和消除火灾隐患,为建设“平安福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专项治理范围

容纳顾客人数50人以上的室内、室外、地上、地下商场、市场(含集贸市场,下同)。

三、专项治理重点

(一)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和改变建筑用途,未经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者经审核、验收不合格擅自施工、使用的。

(二)因违章搭建将几个独立的商场、市场连在一起的;商场、市场周边搭建棚、房等,影响人员逃生和灭火救援的;占用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疏散通道从事经营的。

(三)在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部位设置栅栏或采取其他形式锁闭、封堵的。

(四)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应急照明灯被遮挡、覆盖的;在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在商场、市场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和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被遮挡或被挪作他用的;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五)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位置、数量不符合要求的;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应急照明灯缺少、损坏和标识错误的;擅自扩大和改变防火分区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在商场、市场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

(六)建筑室内装修材料不符合防火要求,电气线路未按规定敷设,使用电气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七)商住楼中商业营业部分与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未分开设置的,住宅与商业营业用房之间的隔墙和楼板耐火极限达不到要求的。

(八)室内外消防给水、消防车道、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防火分隔等不符合消防要求的。

四、落实治理工作责任

各地要把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内容,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明确职责分工,把治理工作责任落实到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认真组织、推动、落实好本行政区域内商场、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督促检查本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机构开展专项治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治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强化工作措施,采取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公示、部门联合执法等办法,促进火灾隐患的整改。要严格工作责任,对工作措施落实,治理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力,火灾隐患严重而治理成效不明显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以确保专项治理各项工作的落实。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和公安部等6部局办的通知要求,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认真查处商场、市场存在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建设、规划、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对搭建违章建筑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的,要依法责令有关单位拆除违章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对专项治理工作,特别是涉及多方面的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进行协调和监督。公安消防部门对一些单位应当依法实施责令停产停业,但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要立即书面报请当地政府决定;对逾期不履行消防行政处罚决定的,要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防部门要负责督促落实设置在人防工程内商场、市场火灾隐患的整改。公安机关对存在火灾隐患,经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或在商场、市场内违章使用明火作业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实施行政拘留。各地的部门设置和职能划分与本文有关具体工作安排不一致的,由当地政府按照本级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规定予以明确。

各商场、市场必须依法履行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并自觉接受当地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检查,按照专项治理的内容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能够立即改正的必须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必须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并在整改期间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对不能确保消防安全的,要自行停业整改危险部位(区域)。

五、专项治理时间、工作步骤和措施

专项治理时间为6月1日至9月10日,分3个步骤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1日至6月10日)。各级政府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周密部署,明确有关部门的治理工作职责。同时,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开展消防宣传,营造专项治理的强大声势。

(二)自查自改阶段(6月11日至7月20日)。各商场、市场要对照专项治理的要求先行自查自改,对属于专项治理重点第(一)项内容的,要于6月25日前主动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申报补办相应的消防许可手续;对属于专项治理重点第(二)项内容的,务必自行拆除;对属于专项治理重点第(三)、(四)项内容的,要立即改正;对自查发现的其它各类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要积极采取措施,在本阶段内整改完毕;对于公安消防部门已责令整改的违法行为,要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国有和国有控股及集体所有制的商场、市场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其他商场、市场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负责,加强检查监督,落实自查自改工作。

(三)复查阶段(7月21日至9月10 日)。各地在商场、市场自查自改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复查。对属于专项治理重点第(一)项内容未主动在规定期限内申报补办相关消防许可手续的,要依法予以处理;对属于专项治理重点第(二)项未整改到位的,要责令其依法予以拆除,单位不拆除的,当地政府要组织建设规划、土地等部门依照法定程序督促或强制其于9月1日前拆除;对属于专项治理重点第(三)、(四)项未整改到位的,应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整改的应依法予以查处。对商场、市场周边的市政消火栓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设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增建市政消火栓或改造市政给水管网,确保消防用水;对现阶段确有困难无法保证消防用水的,要利用附近天然水源设置取水设施。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车通道,埋压、圈占或者损毁消防设施,将消防器材、设备挪作他用,经通知不加改正等行为,公安部门要对有关责任人依法实施行政拘留。各地要选择一批有影响的重大火灾隐患作为治理重点,专门检查、专门跟踪,加大督促整改力度,以点促面,全面带动和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在治理工作中,公安消防部门应将需要报请政府实施挂牌督办或决定停产、停业的商场、市场,以及去年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保安全”活动中遗留重大火灾隐患尚未实施政府挂牌督办的其他公众聚集场所,依照程序及时报请当地政府挂牌督办。当地政府应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明确批复。凡是列入政府挂牌督办的火灾隐患,各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今年底前整改完毕。对检查中发现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需停产停业或取缔的,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依法取缔或暂扣、吊销其证照。

治理工作期间,省政府将适时组织检查组对各地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检查,重点核查各地重大火灾隐患实施政府挂牌督办和落实整改情况,以及“老、大、难”火灾隐患的解决情况。专项治理结束后,各地要将治理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改进和加强工作的意见写出专题报告,于9月10日前报省集中开展商场、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集中整治商场、市场消防安全,是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治理的进一步深化,是去年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的继续,也是“平安福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省政府成立省集中开展商场、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副省长担任组长,公安、建设、经贸、外经贸、工商、安监、人防、消防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挂靠省公安消防总队。各地要迅速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认真抓好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实施、督促等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的专项治理氛围。各地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宣传“人民生命至上,火灾隐患必除”的观念,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报道力度,强化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努力营造专项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拒不整改和拒不纠正消防违法行为的单位和场所,宣传媒体要跟踪报道,坚决予以曝光。同时,要加大对商场、市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其员工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

(三)落实责任,形成专项治理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执法职能,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形成专项治理合力。对不履行自查职责、弄虚作假和拒不整改火灾隐患的商场、市场,相关部门要依法依纪对其消防安全责任人或其他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落实整改责任制,务必做到火灾隐患的整改有人检查、有人跟踪、有人落实,特别是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当地政府要重点督促整改落实,切实消除火灾隐患。治理工作期间,凡属整治范围的商场、市场发生火灾事故的,各地要实行责任倒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相关人员作出严肃处理。

(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各地要认真总结近年来专项治理取得的经验,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进一步巩固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深化治理成效。同时,要指导、督促、推动各单位提高消防安全水平、完善消防设施、消除火灾隐患、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增强社会各单位的消防工作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2011年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汇报材料(一)

2011年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汇报材料

(一)杭州市行政复议工作情况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法办和省法制办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服务“改革、稳定、发展”大局,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认真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法》及其条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以及省市预防化解行政争议会议、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等文件精神,积极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努力发挥省会城市的示范领先带头作用,开启了行政复议新的工作局面,行政复议层级监督作用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地发挥,既推动了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又维护了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主要做法是:

(一)思想统一、领导重视,努力强化行政复议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以来,市政府将行政复议工作 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层级监督、预防化解行政争议的一项重要抓手,先后召开了全市行政复议工作会议、预防化解行政争议工作会议、全市行政应诉工作会议、行政复议工作座谈会等,对做好新形势下行 政复议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形成了“上下一盘棋”、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听取全市行政复议工作情况汇报,市长、常务副市长多次在行政复议工作专报上作了“行政复议工作很有成效,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行政复议工作做得好,这方面工作要强调”等重要批示;主要领导亲自修改签署重大行政复议案件的法律文书,强调行政复议机关要依法办案,注重办案效果;并积极支持市法制办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及时研究协调重大复杂的行政复议案件,多年来妥善处置了多起城市规划、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方面的重大案件。

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制。早在2004年、2006年我市即将行政复议工作分别纳入目标责任制和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范围,重点把复议工作责任制是否健全、复议渠道是否畅通、复议质量是否过硬、复议程序是否规范、复议机构设置是否与工作任务相适应以及复议基础工作是否扎实等内容作为考核的重点,并根据每行政复议工作实际调整具体考核的内容。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普遍建立了以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今年市政府又明确由市监察局牵头、法制办配合,要求抓紧研究制订行政复议诉讼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深化落实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强化行政复议办案责任感。

三是重视基础建设。近年来,针对行政复议案件明显增多、人民群众要求不断提高、复议办案压力不断增大的新形势,市政府重视 行政复议机构的建设,多次强调要为开展好行政复议工作保证“基本口粮”和办案条件。目前,市法制办专职复议人员为5人,并由市财政保证每复议办案专项经费40万元。2009年、2011年的机构改革中,常务副市长针对政府法制机构建设问题专门批示“市区两级法制办机构及编制在今年机构改革时,请市人事局充分采纳市法制办意见”、“请市编办在本轮机构改革中尽可能增加2-3个编制”。2009年市政府还专门租赁了170平方米办公用房作为行政复议听证室和接待室,并添置了监控、录音、投影等听证设备,为方便当事人申请复议、推行“阳光复议”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各区县政府也积极行动,想方设法改善复议办案条件,加大支持力度。如临安、西湖、建德等区县政府专门充实了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确保重大复杂案件有3人承办;淳安、临安、桐庐、余杭都专设了复议应诉科;萧山区还专设了行政复议调解室。目前两级政府共有专兼职复议人员50余人,办案经费、设施等均能得到保障。

四是注重改善复议应诉环境。2006年8月,市府常务会议专门讨论通过了《杭州市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暂行办法》,在全市范围内普遍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明确了应当由行政首长出庭的案件范畴,要求对该出庭而未出庭的必须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后报市法制办备案。同时,严格落实出庭应诉责任,将行政首长是否按规定出庭纳入了依法行政考核范围。另外,市法制办还多次组织全市各级行政首长旁听法院庭审活动以及举行模拟行政复议听证辩论对抗赛等活动。通过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进一步强化了我市各级领导干部 的法治意识,改善了行政应诉工作环境。从考核情况看,80%以上的行政首长均按要求出庭应诉。2009年,为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行政应诉工作领导小组,监督、指导、协调重大行政应诉案件,并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市政府行政应诉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和改进了行政应诉工作。该意见为省内首个针对行政应诉工作出台的规范化意见,为切实做好我市行政应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2010年7月,市政府又专门召开了全市行政应诉工作会议,总结通报了近年来我市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全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提出了对策,明确了思路,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行政复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二)扩大宣传、强化学习,努力提升行政复议法律意识和能力

行政复议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定救济途径,和行政诉讼、信访相比,其解决争议、维护权益、层级监督的主渠道作用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各界对行政复议工作的了解、运用程度与行政复议的制度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这几年我市着重加强对行政复议法律知识的宣传和学习,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级的行政复议法律意识和能力。

一是深入宣传,扩大影响。近年来,我市各级复议机关围绕“贯彻行政复议制度,有效化解行政争议,推进依法行政,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利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了对行政 复议工作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了行政复议基本知识、行政复议定纷止争的典型案例以及行政复议制度对化解行政争议、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等。尤其是2009年,以纪念《行政复议法》实施十周年为契机,各级行政复议机关上下联动,集中精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宣传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八个一”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大型现场咨询宣传活动、利用新闻媒体专版刊发纪念性文章、集中开展复议案卷评查活动、广泛印发复议知识宣传读本、组织汇编复议办案手册、发行纪念邮册、拍摄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宣教片、组织复议知识竞赛等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做到报刊上有文、网络上有痕、社会上有声,大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和宣传氛围,有效地宣传了行政复议法律制度,提升了行政复议工作的知名度。

二是加强学习,提升能力。行政复议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考核内容。各级复议机关把“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利用领导学法日、读书会、学习新干线、旁听庭审活动等各种形式加强了行政复议法律知识的学习,市法制办专门组织汇编了行政复议工作手册,供领导干部日常学习和运用,各级领导干部的复议意识不断增强。其次,抓好复议人员的学习培训。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了全市复议人员的学习培训,并要求将学习培训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全市各类复议专兼职人员每均积极参加国务院法制办或省法制办举办的各类行政复议培训班,每市法制办还通过组织行政复议实务培训会、专题研讨 会、复议工作座谈会、案例研讨会、安排旁听复议听证活动、参加行政审判实务的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各级复议人员的交流研讨,并重点培训土地管理复议实务、政府信息公开复议实务、行政复议调解实务等热点、难点内容,全市行政复议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办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再次,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行政复议法律知识纳入全市每行政执法培训和考试的重点内容,并通过典型案例宣讲、规范行政执法文书,重点加强对行政执法诉权告知行为的监督检查,保证各级执法机关在作出影响群众权利义务的决定时及时、依法、规范告知享有行政复议的救济权利,推动了执法文书进一步规范化的同时,也为行政相对人及时行使监督救济权利创造了条件。

通过加强学习和宣传,社会各级层面对行政复议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人民群众的复议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行政相对人选择行政复议这一法定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008年-2010年三年间全市行政复议案件量分别为:502件、651件、913件,市政府本级的行政复议案件量分别为:177件、197件、380件。行政复议案件明显上升,也充分说明行政复议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三)规范程序、完善制度,努力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 规范的工作程序和健全的制度是开展好行政复议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我市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决定》等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公信力。一是全面规范行政复议办案程序。我市在全省率先制订出台了《行政复议办案程序暂行规定》,全面规范了行政复议立案、审查、中止、决定等各项工作流程,完善了调查取证、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细化落实了复议当事人查阅、申辩等各项权利。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不断促进办案规范,有效规范了行政复议行为,提升了复议工作质量。

二是改革完善行政复议法律文书。近年来我市各级复议机关以改革完善说理式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为抓手,努力提升行政复议决定的说服力和公信力。2008年,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要求,对38类复议法律文书及时进行了修改完善,使各类复议文书种类更加齐全、格式更加规范、内容更加全面、使用更加便捷,较好地保障了新形势下行政复议办案的需要。同时,还通过开展行政复议优秀文书评选等活动,积极推动全市各级复议机关提高法律文书的制作水平。

三是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为保证复议办案质量,坚持集思广益,各级复议机关先后建立了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专家论证制度、重大案件专报等制度,认真落实统计分析制度和重大行政复议案件备案制度。2004年,我市建立了行政复议、行政执法和行政诉讼联席例会制度,重点加强对土地山林、城市拆迁、政府信息公开等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流和研讨,共同理思路、商对策,推进了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既提升了行政复议水平,又推进了依法行政工作。各区县政府如余杭区,还积极探索行政复议简易程序,不断提高行政复议办案效率,并建立与法院、信访局、监察局的联系单和信息 传递制度,加强了复议、司法、信访、监察之间的全面协作与联动。

四是建立完善各项监督指导制度。我市较早制订出台《行政复议案卷评查规范》,建立了行政复议案卷评查制度,并将行政复议案卷评查结果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提高了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复议办案的规范化程度。我们始终坚持复议监督与指导并重,充分运用行政复议办案成果,积极拓展行政复议职能,早在2003年即借鉴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经验,建立了行政复议监督意见函的制度,对复议办案过程中发现的个案或者普遍性的问题,向执法部门或区县政府发送复议监督意见函,要求相关单位规范、完善执法行为,加强对发现的普遍性执法问题的研究。《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正式确立行政复议意见书和建议书制度后,我们又进一步强化复议监督指导效果,将落实行政复议意见书或建议书的情况列入依法行政考核范围,要求各级部门将复议监督和指导的内容落到实处,强化监督指导效能。三年中市政府向各区县政府及市级部门先后发出各类行政复议监督意见书或建议书达40余份,较好地发挥了行政复议在促进执法规范、提高执法水平中的积极作用。

(三)畅通渠道、创新机制,努力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积极拓宽复议受理渠道。我市在省内率先开通了行政复议网上申请业务,推行行政复议政务公开,公布行政复议咨询电话,建立“首问责任制”、“AB岗位制”、“一次告知制度”等,疏通行政复议进口关,努力为人民群众直接、快速、准确表达利益诉求搭建了有效平台。各区县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畅通了复议渠道,如西湖区进一步完善复议便民机制,加强对信访案件的动态跟踪,积极引导符合行政复议条件的上访对象通过复议途径解决问题;淳安县专门建立了复议与信访互动机制,规定申请人可以直接向信访部门提出复议申请,由信访部门按要求转有处理权的复议机关处理。通过畅通复议渠道,较好地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复议救济权,也为信访部门和人民法院有效减压解负。

二是创新复议审理方法。面对近年来各类社会矛盾凸显、行政争议上升的新态势,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2008年7月,我市在省内出台了首个制度化、规范化的《杭州市行政复议调解暂行规定》,创新了复议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全面、有效地规范了行政复议调解工作,增强了各级行政复议机关运用调解手段解决行政争议的意识和能力。从实施效果看,行政复议调解领域不断扩大,全市行政复议调解率不断提高,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和报导宣传。2008-2010年,市政府本级2008复议调解率为52%,2009为65.9%,2010为33.2%(案件基数变大),三年平均调解率为49.5%,同比增长近20%,全市三年行政复议平均调解率39.1%,同比增长近10%。越来越多的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调解实现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十六部委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要求,又专 门印发了《关于全面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见》,要求大力推进行政调解工作,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大调解工作中的专业、综合、导向作用。而行政复议调解制度是行政调解的重要组成内容,目前市政府根据该意见要求正在研究《关于加强和规范杭州市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现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对加强行政复议调解工作、整合各种调解资源实现行政复议调解与司法调解、人民调解有效联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要求。

三是健全完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近年来,市政府及余杭、淳安、下城等各区、县政府积极推行听证方式审理案件,不断加大“阳光办案”力度。《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颁布后,市政府重视行政复议听证制度的建设,专门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健全完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努力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为“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作贡献,并将健全完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列入2009一类目标考核范围。2009年9月,我市研究出台了《杭州市行政复议听证程序规则》,有效规范了行政复议听证程序,并建立了行政复议听证监审制度和专家听证员制度,推动了“阳光复议”的进程。

四是创新设立行政复议监审制度。为了加强社会公众对 行政复议工作的监督,保证依法、公正、公开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我们创新设立了行政复议监审制度,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行政复议监审员”的概念。所谓行政复议监审,即在行政复议过程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公信人士或其他基层组织的相关人员参与行政复议活动的监督,包括监督听证活动和调解活动、对复议办案提出监审 意见等。2010年11月,又研究出台了《杭州市行政复议监审规则》,明确了监审员的权利义务,规范了复议监审程序。行政复议监审制度,是行政复议机关自我加压、提升行政复议透明度和公信力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借助外智、吸收社会专业力量参与监督复议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强化工作责任心,而且通过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了复议活动的透明度和开放度,有利于增强当事人对复议工作的信赖和认同感,意义积极而深远。至今为止,首批14名行政复议监审员已按照《行政复议监审规则》的要求,通过现场监审、书面监审等多种方式,对十余起案件认真行使监审权利,履行监审职责,效果明显。该制度被列为2011目标考核的创新项目,并于今年9月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法制工作会议上专门作了经验交流。

通过畅通复议渠道,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我市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行政复议定纷止争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行政复议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2008-2010年,各级复议机关共收到复议案件2066件(其中市政府754件,13个区、县政府464件,市级部门848),受理前妥善处置260件,正式受理1806件,撤销、变更或确认违法、责令履行50件,协调后撤回412件,维持及驳回1098件,中止246件。各级复议机关通过依法、公正、高效办理各类行政复议案件,既依法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的利益诉求,化解了一大批行政争议,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又监督、保障了各级执法机关依法办事,避免“越位、错位、缺位”,推动了法治政府的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总体上看,在各级行政复议机关的努力下,行政复议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其监督、指导、维稳功能逐步显现,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因受主客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市行政复议工作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虽然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作用日益显现,但其制度优势和主渠道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三年信访与复议的比率为102:1,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比率为1:1.1,如何积极融入大调解工作平台以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调解优势,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虽然社会各层面对行政复议的重视、支持、认知程度有所提高,但行政复议工作的理想化氛围尚未形成,行政复议能力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也还不相适应;虽然行政复议办案质量不断提高,但办案效率、复议公信力仍有待加强,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虽然复议监督指导力度不断加大,但复议工作开展仍不平衡,有的对复议工作重视、关心、支持还不够,有的法制机构力量根本上还没得到解决等。

行政复议是一项“辨是非、断曲直、止纷争”的法律工作,与行政诉讼、信访相比,不言而喻有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在当前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纠纷多元化、复杂化、表象化的态势下,行政复议制度作为法定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争议矛盾化解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责任更大。下一步我市将以这次行政复议专项检查工作为契机,紧紧围绕行政复议工作为“富民强市、社会和谐”做好服务的要求,坚持以解决行政争议为 核心,以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工作宗旨,深入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及其条例,研究解决行政复议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推动行政复议工作在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基本思路是:

(一)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大局意识,不断深化新形势下对行政复议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把行政复议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常抓不懈、扎实推进。要进一步树立依法受理、依法办案、力争使行政复议成为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对行政复议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支持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夯实工作基础,为深入开展行政复议工作进一步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二)多措并举,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知晓、了解并运用行政复议制度,让更多的领导干部理解和支持行政复议工作,进一步积极营造良好的行政复议工作环境。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成果,进一步推行行政复议政务公开,为人民群众直接、快速、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进一步健全复议、信访化解行政争议的分工合作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及时引导到复议轨道依法、高效解决。加强对拒绝、推诿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等情况的监督考核,严格、依法处理,绝不姑息。

(三)强化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工作水平。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是保证复议办案效能、发挥行政复议制度优势的关键。采取措施进一步健全政府法制机构,配足配强复议人员,改善工作条件。注重行政复议人才的培养和复议队伍的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培训、交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水平高的新时期行政复议队伍。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采取措施充分调动行政复议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主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加强对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的探索,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

(四)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定纷止争的 功能。大力推行“阳光复议”,积极实践听证制度,提高复议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探索实践行政复议监审制度,强化监督,提高办案效能。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积极主动”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探索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制度,创新行政复议审理方法,不断提高调解实效。要积极融入大调解工作平台,加快大调解体系的建设,健全行政复议与信访、司法及基层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和快速反应协同机制,研究探索行政复议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专业调解之间的有效对接,努力提高协同处置、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五)加大监督指导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市行政复议整体水平。加强指导是形成工作合力的基础。要加强对省市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各区县政府履行行政复议职能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健全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加强重大行政复议案件备案工作和对有关行政复议法律文书落实情况的督查。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指导处理好行政复议工作中带有根本性、普遍性的问题。组织行 政复议共性问题的研究,实现实务界与理论界的良性互动。通过加大监督指导力度,推动全市行政复议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市政府采购专项检查情况通报批评材料

市级各部门:

根据《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预防腐败局关于开展全国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全省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工作安排,我市于今年**月份启动了市级单位200*­—200*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针对全市**个市级单位和*个集中采购代理机构进行了政府采购执

行情况重点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检查情况表明,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不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市级政府采购已全面涉及工程、货物和服务类采购项目,采购规模逐年增长,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财政支出管理、节约财政资金、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41个单位200*—200*年年初采购预算共计3679.35万元,实际执行采购预算1.31亿元,实际采购支出1.18亿元,节约资金1300多万元,资金节约率为9.69%。

在检查中也发现,有31个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采购违规行为,违规采购金额共计855万元,其中违规采购金额均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有: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市农业局、市中医院、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市电视台。这些单位违规采购情况在类别上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采购项目擅自实施采购,二是对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未按法定程序办理,脱离财政部门的监管;在项目上主要表现在违规采购办公自动化设备93万元,违规采购修缮装饰装修工程212万元,违规采购苗木390万元,违规采购专用设备45万元,违规维修车辆34万元,其他违规采购81万元。

这次重点检查,突出反映出目前市级部门政府采购工作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年初到位率较低,在中追加政府采购项目和预算的现象比较普遍。41个单位年初政府采购预算仅占执行数28.09%。这里面既有部分项目资金到位较晚或中工作实际情况变化较大,从而造成年初预算编制时难以准确确定政府采购项目及预算的客观原因,也有部分单位预算意识淡薄、工作计划性不强、对年初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不够重视的主观原因。政府采购预算年初小,也严重影响到政府采购的计划性管理、影响到政府采购效率的提高、影响到政府集中采购规模效益的实现。

另一方面,一些单位政府采购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采购行为还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化整为零、规避集中采购甚至违规采购的问题。主要反映出这些单位依法办事、依法采购意识淡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政策、程序不熟悉,对违法、违规采购的相关后果和责任认识不到位,对政府采购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

根据《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责令以上单位进行认真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并将整改情况报市级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

希望市级各部门引以为戒,牢固树立依法采购观念,一是要严格采购预算,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凡支出预算中符合本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要求的项目,必须单独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采购人确需调整政府采购预算的,必须依法履行调整手续,并根据批复(调整)的采购预算实施采购。二是要提高业务水平,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定程序,坚持按照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开展政府采购活动。

市财政、监察、审计部门将针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程序,推动市级各部门不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循环。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市县政府行政复议工作专项检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