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牧村法律援助
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抓好农村的法治是关键,搞好农村法治,抓好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是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封建传统思想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加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我国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举步维艰。而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律援助 农村法治 农村普法 树立法律
信仰 增加法律亲和力
一、我国农村法律援助的现状
(一)我国农村法律援助的成就
1、国家重视并不断加强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特别是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在“五五”普法期间,首次把农民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司法部也将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确立为09年全国法律援助重点工作,准备从健全工作体系、畅通援助渠道、扩大援助范围、加大办案力度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人手,从政策上把农村法律援助推上更高的台阶。各地政府响应国家政策,纷纷在乡镇建立起司法所或建立起调解庭,同时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工作。
2、一些农村建成“民主法治村”影响并带动其他村落的法治建设。响应中央的号召,一些村落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工作,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法律知识,也利用党员电教、科技下乡、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有些还按照“符合法律、顺合民意、便于操作、可持续性”的原则,制定了上与法律法规吻合,下与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等并上墙公布,增长本地农民法律知识,建成“民主法治村”。
(二)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
1、从全国范围上看,各地方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不平衡。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法治建设硬件和软件设施比较齐全,法律援助工作开展顺利。而在中西部等落后地区,法律援助的各项工作进展举步维艰,有些村落甚至还没有开展过法律援助工作。即使在同一个省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也失衡,富裕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相对于贫困的农村进展和实效更显著。
2、各地方的形式主义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多地区在发挥地方自治时只是注重形式,疏于实效。许多法制宣传栏形同虚设,宣传内容更新缓慢,内容稀少。工作人员在普法时,工作方式简单,官本位思想严重,不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目前,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地方政府却没有做好有关劳动权利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只是象征性地贴一些法制海报。
3、司法机关有失公正。我国司法的平等原则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可我国某些基层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农民作为当事人的案件,对待农民态度冷淡,甚至不予理睬;在受理农民作为当事人一方的案件中,歧视农民,偏袒另一方当事人,做出不公正的判决,致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
4、大多数村干部和农民法律意识不强。很多村干部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只知道有法律这么一回事,并不明白用法来管理村寨;大多数农民也没有权利意识,总把自己当作义务人,所以他们对是否以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无所谓。对于市县在农村的普法工作,如法律知识的讲解,许多农民都表现表现冷淡,抱着观望的态度。而农村的法制宣传栏、法律书屋也是无人问津。大多数农民认为农村法治建设是村委会或村干部的事,与自己无关,学不学法照当农民,治村依不依法照按常规办。
5、法律援助宣传力度不够。目前有一种认识:法律援助是“花拳绣腿”,造成这种认识的偏颇,宣传力度不够,是原因之一。我国的法律援助中心多设在大中城市,而在城市宣传不足,在农村的宣传就更少。再加上我国农村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求助法律援助部门,这使得我国法律援助现有的资源也没有合理的利用。
6、法律援助经费严重短缺。让无助者有助,法律援助给弱势群众带来了福音,但其自身发展却面临着财政困难。全国每年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诉讼和非诉讼的案件约好几十万件,而每年实际提供法律援助的量很少。由此看来,资金缺口很大。在法律援助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只能抬高援助对象的门槛,条件要求高了,使很多符合援助条件的群众依然无法得到应有的援助。
经费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法律援助者办案的积极性,影响了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律师在查找资料、调查取证时,都需要经费支出,由于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导致搜集资料、取证困难,办案服务质量当然要下降。有些律师甚至还要自掏腰包,这自然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以至于服务积极性下降,在办案中走过场,潦草应付,最终会影响到法律的公正,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7、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远远不足。一是数量不够。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普及,人们的法律保护意识日益增强,需要法律援助的人在增多。律师人数极大的供不应求,在人力上受到限制。目前,我国仅有律师十几万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加入世贸后,涉外法律事业的增多,全国法律援助队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特别是那些高层次的法律援助者,更是人才奇缺。二是质量不高。法律援助人员不仅仅是在量上不够,在质量上也有待提高。一些法律援助机构对法律援助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把关,导致部分学历低、非法律专业和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的人在里面浑水摸鱼。他们缺乏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办案经验不足,社会责任心不强,这就使办案效果大打折扣,降低了办案质量。个别人大脑中还残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封建思想,不能洁身自好,因为利益的驱使偏移工作方向,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8、法律援助管理机制欠规范。要想让法律援助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就必须健全规范法律援助的各项管理机制。每个法律援助机构都有相应的制度,但是却各有所异,各有各的标准,各办各的案,存在漏洞,缺乏统一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的制定。有的法律援助机构与律师事务所共设一室,没有独立的办公地点,法律援助机构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组织,工作程序不固定,任意性大。管理机构不够完善、健全,影响了法律援助作用最优状态发挥。
9、法律援助立法体系不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实践了好多年,在这期间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国务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有了进一步拓展和突破。但同时由于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发展的历程较短,难免粗糙概括,缺乏涉及方方面面的详细规定,各级法律援助组织和个人对《条例》的理解不同,运用起来也有差异,反映出单一的制度可操作性较差的缺陷。而且与西方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相比,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还需要健全完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立法体系。
10、法律援助服务形式单一。目前我国求助者一般是找到法律援助部门办公地点,这种情况减弱了法律援助的影响力和亲和力,没有营造求助者与援助者的积极联系。群众是法律援助事业扎根、成长的土壤,失去了群众,就失去了基本的生存环境,到最后变成一项只喊口号不出成绩的“半拉子工程”。只有政府主导、广大社会人员参与,拓宽服务形式,才能使法律援助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才能把法律援助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存在问题的原因
1、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政治、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而实现法治国家又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各地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不平衡,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也会有差距。
2、农村法律援助的专项基金尚未确立
在农村,农民遇到纠纷往往直接找村委会、找派出所处理,或者直接找法官而不到法律服务所咨询,很大原因在于找他们是不收费的,且政府没有法律援助的专项资金帮助他们提起诉讼。缺乏经费保障也制约着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广泛性,使一些大型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不起来。有些地方甚至把法治宣传教育穿插于其他会议或活动中,乡镇司法员的待遇也偏低,很多司法所拿不到国家的补贴,影响其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较低
在我国,除了公、检、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求要具备相应的比较专业的法律知识外,对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并无此要求。在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国家机关采取各种形式要求其工作人员学法并定期检测,但很多都只是形式,很多公职人员对法律仍是只知皮毛。显然这制约着他们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的成效。而在公、检、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多是转业军人,并不都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司法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明显是不利于司法公正的。
4、法治宣传教育在农村不易进行。宣传效果低
在缺乏法治统治的中国,特别是在国家法与民间法冲突严重的广大农村,包括道德、宗教、习俗等在内的众多非法律手段,却常常成为广大农民解决民间纠纷的首要途径,而成为事实上的法律途径的“前臵程序”。发挥着定纷止争、调和民间关系的重要作用。而法律在人们严重似乎太严厉、太没有人情味,常常成为农民不得已时的选择。基于这样的实际,农民对法律宣传教育往往不屑,很多时候,只有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农民才可能参与到法治宣传活动中。农民的冷淡态度浇灭了宣传人员的热情。还有,很多地方法治教育没有把握住农村和农民的脉搏,教育内容与农村的现事情况和农民的现实思想不合拍,有的调子太高,把道理将空了;有的口气太大,理不在点子上,话不在心坎上,你们不入耳、入心、不入脑,使得法治宣传效果低。
三、落实农村法律援助的对策
基于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这一实际,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搞好农村法治建设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那么,落实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稳定农村发展,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
在上述诸多原因中,认为经济上的原因是根本原因,而农村普法教育工作不到位、收效不大是重要原因。因此,认为落实农村的法律援助最主要是有效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具体对策如下:
1、建立农村法律援助的专项基金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下。对于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建立起专项基金实属必要。国家可以用财政的手段予以支持,建立起农村法律援助的专项基金,并且该基金应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该基金用于提高农村司法人员的待遇,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用于农村的普法的宣传教育工作,从而使普法工作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用于填补人民法院减免农民的诉讼费用,从这一角度保障司法平等公正,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其从心理上信任法律。
2、充分发挥法学学生的作用
所谓法律服务,是指在法制环境下,法律人依照一定的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为公民提供法律帮助、法律咨询等业务活动。从广义上讲,它还应当包括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司法活动。由于法律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社会对法律服务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多。而且法治社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是全面的,如果没有充足而有效的法律服务,法律对社会的调整作用将无法充分发挥,法律所追求的正义价值也就无法实现。人人享受法律服务,不仅是实现公民平等享有宪法权利,也是司法机器顺利运行机器及保持其完整性所必不可少的,是法治化社会的根本特征。
法律服务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公民享受“法律消费”上,对公民个人而言,法律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抑制其他方面的消费,尤其是许多不良消费;另一方面,法律服务在宏观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法律消费体系的构建不仅仅是一个公民享受法律的过程,它更重要的一种宏观公共产品的供需构建过程。我国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法治化程度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建立都与这一体制休戚相关。实现法律对公民的平等保护,最终实现人人共享法律的服务迫切要求我们构建与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消费体系。目前各大高校都有法学专业,各地方可以开展寒暑假法律援助志愿活动,组织这些法学专业学生深入农村进行诸如法律宣传等法律援助活动,既可以增强他们专业知识、丰富他们的社会实践经历,也可以弥补农村法律援助经费的不足。学生们的青春活力与热情可以感染农民,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我国目前有些省市建立了村官制度,可以适当选择优秀的法学毕业生担任村官。这样的队伍更加专业,深入农村中,融入农民的生活,便于有针对性地带法律进农村,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针对农村中常见的土地、婚姻、继承等纠纷问题,让这些法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去讲解更专业、更清晰,让农民们更愿意接受,也使得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获取有益的经验。
3、以块为单位,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农村法治的本体是广大农村居民,要使农村法治获得社会认同,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广大农村居民知法、懂法。我国各地的农村是分散的,加上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分布不均匀,这使得各地的农村在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各异。针对这些情况。以块为单位,让经济、文化、语言差不多的农村为一块,在邻近的几个块中设一个总的办事点,各块设分办事点,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相互合作,提高效率,更有成效。同时,有些农村里的村民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其他的语言有些人还听不懂。而各市县下乡普法时,发放书籍等都一律用普通话。
4、培养公民的法律消费意识,树立法律信仰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在法律工具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事法律的人,也像从事经济的人一样,被人看成了压抑其梦想、信念和情感,不关心终极目的,一味任用理智的怪物。” 这在无形中导致了宪政体制下的公民与作为法律主体的职业法律工作者之间的隔阂。传统的“厌讼”思想的形成,其根源在于统治者长期以来片面的追求法律的权威。在这里,法律的权威值得思考。因为对一个社会的法律渊源来说,唯其受到人的信仰才有权威,而法律只有权威才值得人们信仰,把这一难题推到法治的操作中也会出现两难选择,是首先树立法律的信仰,还是树立法律的权威呢?问题很清楚,没有对法律的信仰,即使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消费体系,法治也难以得到实现,但法律没有权威,法律信仰难以确立,法治也不会实现。尤其是我国目前的现状更值得寻味。因为人们会感到法律的执行和政策的稳定性没有保证,法律并没有权威,人们在很大程度上也不信任法律。法律的权威必须树立,这需要立法的保护,更需要各种行为主体自觉守法,接受法律约束,尤其掌握权力的机关和个人更应当带头守法,把法律不仅当成手段,也当成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农牧民对法律的信任,最后达到对法律的信仰,自觉的消费法律,享受法律。
5、进一步加强立法的亲和力
我们提倡公民享受法律服务,消费法律这一“公共物品”其前提在于作为法律消费体系的组成法律产品其形式上应该是良法。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良法呢?依个人看来,作为公共产品的法律至少应具备如下条件:第一,法律应该是普遍性的。第二,法律必须是人们可以遵循的。第三,法律必须是稳定的。第四,法律应该是相对严格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法律不是唯一的权威,除了法律,还必须尊重“愿望的道德” 如伦理规则、宗教戒律,甚至民间法的约束。因为“法律反映或符合一定道德的要求,尽管事实上往往如此,然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
因此,在制定国家法时,应立足于本土的传统上,从我国的现状来讲,其所代表的应当是中国百姓熟悉的一套规则和知识。正如苏力先生说的那样“国家法律有国家强制力和支持,似乎容易得到贯彻;其实,真正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恰恰是那些与通行的习惯惯例相一致或者相近的规定。” 衡量一个法律消费体系在立法阶段是否有亲和力标准至少有三点:一是民众参与和民意表达的广泛程度、参与程度;二是法律体现民众意志,反映权利的准确程度、发达程度,三是法律服务与消费要求的协调。社会秩序的关键是协调,法律的制定是一个多元利益群体相互博弈和妥协后做出的最终的制度安排,在参与这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官员、专家、群众都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必须让不同的利益群体都能拥有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做到广开言路,从源头上把法律这一社会公共产品做好。从党性的角度考虑也就是必须坚持那句口号“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法律制定过程的民主参与和程序公正,增加法律的公正性,透明度和民主感,使得法律植根于社会农牧村现象的土壤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法律可信性和适用的生命力。
6、切实提高农牧民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水平
如果将法律看成是一种可消费品的话,在中国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对那些无消费能力或者消费能力欠缺的特殊群体的法律保障,应当切实提高公民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消费水平及法律服务的购买力。然而对于社会特定弱势群体而言,法律消费依然是享受不起的奢侈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法律消费保障机制,但与其当权益受到侵害后以一种“免费的午餐”来保证消费权益,不如从立法上加强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构建。具体而言,在弱势群体的立法保障对象确定时应做到全面,即应将目前欠缺法律保障的农村劳动力、城市下岗人员等列入法律保障的范围;在立法理念上,应该在公平的基础上选择那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立法理念,同时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等;从具体内容的界定来看,法律法规应明确的规定保护的范围、对象、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保护机制、以及对于弱势群体的政策保护,真正把弱势群体管理起来,组织起来,使其能够尽其所能去创造价值,并享受一般群体同等的政治待遇和法律待遇。
在弱势群体保护上另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是执法环节。行政执法环节是弱势群体权益能否得到保护的关键环节。在我国,行政执法要求遵循合法性合理性等基本原则,以使行政执法规范化,防止权利的滥用。但现实中能否贯彻上述原则,这既取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也取决与制度设计是否完备。因此,在执法层面上要保护好弱势群体利益,一方面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重视法律素养的培养,转变服务观念,依法行政;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社会安全网。最后才是保证弱势群体能够进入司法救济环节。享受司法救济。只有从根源上抑制侵害弱势群体权益的发生,才能说我们的法律消费体系真正做到了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服务的保障。
7、扩充法律援助者队伍,提高队伍素质。我国法律援助机构主要以广大律师、法律服务工作人员为主要提供者。现在越来越多的法律援助机构在全国各地建立,法律援助提供者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人员严重不足。据悉,以下三类人符合法律援助志愿者条件:一是有法律专业知识志愿者。包括执业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准律师(有律师资格未执业者)、法学院校学生、社会其他部门有法律或相关知识者。这部分人主要从事免费的法律服务项目。二是热衷于法律援助宣传的新闻媒体、文化传播志愿者。包括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和文化部门的创作人员。这部分人主要从事宣传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宣传法律援助战线的人和事,传播法律援助知识。三是热衷于法律援助事业的人士。包括一切有行为能力,有一定经济能力或社会活动能力,乐善好施的社会贤达人士。这部分人主要从事资助或帮助筹资资助各法律援助部门。
为吸引更多的人服务法律援助,要改善法律援助的工作条件,努力造就一支知识储备雄厚、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法律援助队伍。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类编排,加强其工作的专门性,这样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法律援助的性质决定了部门机构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道德教育、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的培养,有利于保持法律援助者队伍的纯洁性。我国加入世贸后,对外开放逐步深入,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增强,法律援助涉及的案件和服务对象的范围也将随之扩大,这就要求法律援助者要及时学习国际法、国际政治经济和外语,提高综合素质,尽快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师夷长技以自强”,条件好的法律援助部门可以给优秀工作人员提供到国外考察的机会,学习外国先进的制度和管理经验。
8、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
良好的管理体制关系的法律援助服务水平,而法律援助的服务效果直接影响到法律援助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要在总结法律援助的基础上,将那些好的工作程序用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用以规范和指导法律援助工作的实践性。健全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分清部门职责,研究出一套统一、高效、科学的管理办法。制度化的工作程序能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起到约束的作用,有利于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建议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工作人员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落实到个人,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罚。政府和司法行政部门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各种违法乱记得行为予以警告和处罚。
向群众公开法律援助制度,落实办公场所的硬件设施建设。“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不仅把法律援助范围、受理条件、程序和服务承诺等制度在办公场所公示,设立及公布咨询电话和办案质量监督投诉电话,而且把不同案件所需准备的申请材料分类明示,让来访群众一目了然。”
现在各地职能部门加强管理,规范了运行机制。为使法律援助作有章可循,高效运行,相继制定了接待人员首问负责制、办案质量跟踪制、区领导每月信访接待制、接待人员守则等八项工作制度,每个援助“窗口”均将法律援助的条件、受案范围、申请援助程序、受援人的权利义务、联系电话等内容公示上墙,坚持做到“四个统一”,即:由法律援助中心统一收案标准、统一受理援助案件、统一指派法律工作者办理援助案件、统一监督检查援助案件质量。
除了以上方法可以借鉴外,法律援助应该建立起上门服务制度、来访接待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发展问题,为构筑一个有效的工作机制,必须建立质量监督体系。
首先,建立当事人反馈机制。办完案并不等于办好案,不能因为是无偿的法律服务就忽视了其质量。要服务群众就要让群众满意和认可,允许当事人反馈办案结果的效果。
其次,领导考察工作人员的业绩。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总结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和成果,加强他们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目的上看,还是要加强其责任心。
最后,进行办案质量评估。服务工作面向广大群众,社会公众对办案人员的工作考卷打分,有利于改进工作方式,精益求精。
学习商家提出的口号“顾客是上帝”,法律援助视当事人为上帝,为社会服务,接受社会监督。
9、制定专门的法律援助法,完善立法体系。
我国法律援助工作近几年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有数百年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起步很晚,尚处在一个探索阶段。纵观世界范围内那些法律援助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健全的法律援助体系作保障。我们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情,开阔视野,借鉴西方国家的法律援助制度,制定专门的《法律援助法》。
把分散在宪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部门法、地方法有关法律援助的规定集合于专门法中,根据实践时发现的当前法律援助制度里欠缺的问题,重新定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专门法中应当包括法律援助的性质、任务、类型、服务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及奖惩机制,对经费管理、“经济困难”全国标准等问题加以明文规定。
对整个弱势群体适用同一部法律法规不能照顾到每类个体。建议对残疾人、经济困难群体、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农民工的法律援助“量体裁衣”,分别制定有关的法律援助法规。
为了适应法律援助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在援助国内弱势群体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国际弱势人群,在法律中添加用于解决外国人法律援助案件的法律法规。
10、构建多元化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
针对现在存在的法律援助服务形式单一的情况,我们要有效地调动广泛的服务形式。依托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街道司法所,为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备法律援助志愿者,初步构成条块结合、辐射各方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
本人认为以下几种形式也具有可行性 :
一是向弱势群体发放“法律援助卡”。凡是经有关部门调查认定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可是持有政府发放的“法律援助卡”,此卡成为他们可享有同等法律援助权利的标志。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可持卡直接申请法律援助,无需其他经济证明。
二是办理网上法律援助登记证。这是一种更迅速、便捷的方法。市民在家就可以登陆专门网页直接填写资料,报名申请填写申请,并得到及时回复。这种新的登记方式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得到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三是在法律援助机构设立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每天有专职律师或志愿者解答来电咨询者咨询的法律援助相关问题,也很方便、快捷。
四是鼓励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走访弱势群体。这是一个主动的方法,它大大方便了求助者,使他们能够足不出户便得到帮助,体现了社会对这些贫弱群体的关心和重视。
五是免费为贫弱群体充当法律顾问,加强与社会各界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能壮大法律援助的工作效率和覆盖范围。与公检法、工会、妇联、残联及其它社团组织和法学院校的联合,均能协调、高效能地的建立功能齐全的有效机制。
六是高等院校将法律援助和法律诊所教育相结合,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在其较为短暂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救助的群众的拥护和普遍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公正化、平等化铺就了一条法治绿色通道。我们要研究解决当前法律援助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制度中不完善的地方,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改进,在摸索中推进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相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法律援助制度必将在我国司法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相信有政府的支持,人民的关注,中国法律援助制度一定会日益完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篇:论如何做好农牧村信访工作
如何做好农牧村信访工作
随着XXX县经济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农村也随之凸显出来,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限制,各类社会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不断形成新的矛盾和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都可以得到逐步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既是基层信访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发挥信访工作积极作用的主战场。
农村相对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不大,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社会事业整体发展较慢,市场化程度也比较低,这就大大增加了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给信访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乡村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安臵转移的难度增大,就业和再就业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县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业县,因草场纠纷和牲畜饮水等信访问题当前农牧村所面临的最普遍的信访案件。
新的形势加剧了信访工作的难度,也给做好信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直接的一项工作,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职责。这样,才能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基层信访工作应立足于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目前越级上访、重复上访、仍时有发生,其中越级上访、重复上访、之所以不断发生,根本原因就在于群众反映的问题
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当前信访涉及的内容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仍然是草场纠纷和牲畜饮水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通过领导包案、实行信访责任制、变上访为下访,已经解决了一大批,但仍有一些难啃的老大难问题得不到完全解决。这既有政策方面的限制,也有条件方面的阻碍,但主要还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方面的问题。
基层信访部门,应充分发挥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工作做深做透做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遇事先想想:群众为什么会这样?假如我是个上访户该如何?如果上访人员中有自己的父母姐妹该如何对待?从而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努力完善政策规定,从而使问题解决得有理有据。对群众要求合理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说服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使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法治社会的建立,绝大多数上访群众是懂政策、懂法律、讲道理的。只要我们的工作对路,群众是可以理解可以等待的。要坚持标本兼治,既要妥善解决现实问题,又要注意从政策措施上查找问题。在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时,一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要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新的矛盾,损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处理结束后,还应当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跟踪回访。
二、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是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首先,各村委会要畅通信访渠道,使上访群众有专人
接待,上访信件有专人办理。要在基层全面推行信访村主任责任制和公开承诺制,切实提高初次信访的一次办结率和就地稳定率,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尤其是群众赴省进京上访事件的发生。现在之所以重复上访多、越级上访多,还有一个问题是初次信访得不到重视,一时解决不了就慢慢往后拖,有的甚至干脆放弃自己的责任。
信访工作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和谐稳定的最好体现。要建立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众上访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调解。各村委会要和乡镇信访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定期开展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大调处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改上访为下访,加大对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力度,防止矛盾层层上交,群众越级上访,确保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三、乡镇信访要进一步发挥协调、催办、督查作用 做好农村的信访工作,信访办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新特点着眼,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经常开展信访工作专题调研,在维护信访秩序、开展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化解和处理越级上访等方面,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四、抓好信访工作,乡镇领导是关键。
对重点信访案件,特别是到市赴省进京上访案件,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党政领导包案,通过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切实把信访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限期解决。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对违反信访行政条例规定办理信访事项的行为,要加大监督力度,限期予以纠正。对因
工作失职、激化矛盾,造成群众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或不良影响的,要及时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责任,使信访工作真正成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
我县改革的深化、体制的转换、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能不能妥善处理好群众的信访问题,化解信访矛盾,理顺群众情绪,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牧农村的信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XXX县农村信访形势逐渐凸显出五个特点: 一是越级性。部分上访人员片面的认为,只有级别高、权力大的领导人和行政机关干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一方面,认为只有党政主要领导才能拍板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非得找党政主要领导。于是出现了一到上访机关,就直奔党政主要领导办公室,围住主要领导要求解决问题的现象。遇到主要领导不在的情况,也不讲明上访原因,听不进一般工作人员甚至是副职领导的劝阻,或静坐等待,或隔三坌五的前来问寻,一但碰上便缠住不放,要其马上解决问题,给予答复。另一方面,部分上访人员片面的认为,要解决问题就要找上级,级别越高权力越大,越能解决问题,通过上级部门给下级部门施压,以求迅速解决问题。因此出现了村民直接到县、市、省等相关部门上访,到县、镇上访的多,到村级反映问题的少,造成越级上访现象严重。导致乡镇工作异常被动,得到上级相关部门通知以后,方才获知有群众上访。
二是群体性。部分上访人员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误认为人数越多,队伍越大,越能造成影响,越能引起领导重视,解决的越快,于是便通过串联等手段,纠集几十人,通过较大规模集体访形式向各级党委、政府施压。
三是弃法性。在法制建设仍在进行完善,政府正在积极推行依法行政,未完全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法治环境的今天,公民学法守法意识还不是很强,因此,群众上访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弃法性,许多本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一些上访群众宁访“人”不访“法”,宁愿上访,不愿上法庭。如个别在工程队打工的农牧民,遇到拖欠工资和工伤纠纷等问题,也直接跑到我局上访,这些案件本应通过法律来依法维权。
四是缠访性。部分上访群众因自己的上访要求在政策范围内未得到完全满足,便认为自己反映的问题没有引起领导重视,于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层层上访,或是到党政机关,反复找到党政领导,缠住党政领导,要求解决问题。
五是非法性。在上访过程中,除人数趋多外,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上访群众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心理,鼓惑上访人员采围堵行政机关办公地点等非法手段,严重影响行政机关正常办公和领导日常工作,有的甚至不听信访干部的劝解,直接围堵党政主要领导办公地点。
五、出现新特点的原因分析
一是法律知识缺乏。虽然经过10多年的普法教育,农民学法守法意识普遍增强,但与市场经济形势下的法制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加之一些普法工作由于种种原因不注重实效,图形式、走过场,农民受法制教育的机会很少,致使一些农民没有受到真正的法制教育。因而,广大农村仍然有不少农民不懂法,或者是不很懂法,存在错误认识,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
己。
二是用法成本较高。打一场官司,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这样的费用,对相当一部分还不富裕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法律手续对于农民来说,又显得比较繁杂。一些农民认为,走上法庭支付大,又麻烦,而上访一般花费较少,而且“操作”方便,有时“上访”到一位领导人,一个“批示”就解决了问题。这样,既经济又实惠,因而不少农民也就选择上访。
三是少数干部畏访。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民的越级上访有畏惧心理。处理信访时,原则性不强,随意性较大。少数基层领导干部为了自身形象不受影响,采取头病医头、脚病医脚的办法,或简单地花钱“买”平安,堵上访者的嘴,以达到“息访”目的。有的上访者正是抓住这种畏访心理而屡屡越级上访。
四是存在推诿现象。个别村在接待群众上访过程中,还存在态度蛮横,拖延、推诿和踢皮球现象,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和认真的对待,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是很通畅,导致上访群众认为自己反映的问题没有受到重视,反复数次,便产生敌对情绪,从而通过越级上访和聚众上访等各种形式向党委、政府施压。
五是接处办法乏力。上级信访部门在接待基层群众上访的过程中,往往是一接到上访即电告上访者当地政府或组织,要求党政领导前往接人,并予以责任督办,限期当地党委政府尽快解决问题。而在基层,有些矛盾纠纷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现行政策范围内一时无法解决,基层在处理上访问题和接待上访人员时,只能反复讲解相关法律政策,想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导致部分上访人员认为基层是在推脱敷衍,于是便采取越级上访的手段,通过上级党委政府给下级党委政府施压,使下级党委政府尽快解决其问题。
六、当前信访形势的对策
当前,农村社会正处于建设之中,矛盾和问题比较多,有大量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解决。面对复杂的农村信访形势,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的逐步增强,要解决好农村基层上访问题,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应对,与时俱进,大力构筑“五大体系”,积极探索农村信访工作的新途径。
一是构筑党政领导真情信访体系。
事实证明,信访群众中的绝大部分人不是无理取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因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才走上信访路和做出非法举动的。如果主要领导都能以群众利益为重,将群众面临的问题解决于基层,则群众的逐级或越级上访就会逐渐减少,甚至是完全消失。只有把信访工作放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去认识、去落实;做到补台不拆台,多做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多做和风细雨的工作,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投入真情地做好信访工作,上至领导班子成员,下至一般干部、职工,对群众的来信信访,要做到有感情,有热度,耐心细致地倾听他们的陈述,并认真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向有部门和领导反映,同时把群众的信访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转换立场,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给信访群众一个明确的负责任的答复。
二是构筑信访信息预测预警体系。
一是要畅开信访渠道,及时掌握信访动态。要深入开展调
查研究,通过村级治保、调解机构,及时排查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矛盾隐患,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采取措施,尽早化解矛盾,把群体性上访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领导接访、约访、回访群众活动,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与上访人员搞好沟通,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二是要抓好信访信息的预测防范,建立健全信访信息报送制度。在村设立信访信息员,及时收集信访信息,掌握信访动态,并定时向信访部门报送,信访部门及时向领导反映,做到信访信息畅通。
三是构筑依法信访教育体系。
一是要依法行政,减少信访。建立有效的依法行政机制,加大依法行政相关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素质,自觉实行依法行政,从源头上减少因行政违法引发的信访。同时,在处理信访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依法处理信访问题,依法保护群众正当权益。二是要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信访。以“五五”普法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刊、黑板报、宣传车等有效载体,进行积极广泛的宣传,将《信访条例》等信访法律法规切实宣传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自觉自愿接受教育,达到增强群众依法信访自觉性的目的。三是加强法制建设,使群众走出信“访”不信“法”误区。要切实使广大农民由信“访”转入信“法”,就要从依法治访入手,重视农民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对要求合理,符合政策,有条件解决的,一定要及时予以解决;因条件限制不能立即解决的,要耐心说明情况,做好上访者的思想工作;对属于司法机关处理的,要引导来信来访者向司法机关反映,按法律程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对无理纠缠、违法上访、屡教不改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同时,要切实加大农村的法制宣传力度,注重普法效果,着力提高农民
知法、用法能力。同时,要严肃惩治司法腐败,全力提高司法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确保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让农民相信法律。
四是构筑规范的信访工作体系。
一是要进一步改善接待环境,做到国务院《信访条例》墙上挂,接待人员热情服务,依法依规解答信访人提出的信访问题,并认真做好记录,及时予以研究解决,并做好反馈回访工作,使信访人感受到党和政府送给的温暖,充分相信信访部门,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信访行为,明白如何上访才合法,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为依法信访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增强公仆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依据《信访条例》规定,依法办信接访,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杜绝“推、拖、磨、卡、压”的错误做法,做到言而有信。要变上访为下访。行政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定时定期进行下访,联合基层信访和调解机构,及时发现矛盾隐患,及时制定措施,尽快尽早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要切实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要及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统一认识,在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该那个部门解决落实的,那个部门就要不折不扣的予以解决落实。基层政府或组织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上级政府在接到报告或接到越级上访的过程中,在与下级政府及时联系沟通的基础上,要适时予以研究解决,严禁将矛盾压到基层。
五是构筑村级预防工作体系。
一是发挥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作用,筑牢基层信访第一道防线。实践证明,凡是组织健全、班子团结、办事公开,能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村,村班子就有凝聚力、号召
力,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很少有或没有群众上访。反之,村班子内部闹矛盾、议事不民主、财务不公开,这样的村往往容易引起群众上访,有时会引发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因此,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把素质高、能力强、办事公道的人充实到班子中,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公正、妥善的解决,是构筑第一道防线的关键。二是建立健全党员联系户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农村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理论宣讲员作用,通过他们宣讲政策、法规,与群众进行真情沟通,及时掌握信访动态和矛盾萌芽,引导群众通过正常的渠道和方式,依法有序反映问题。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基层调解组织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深入提高现有村班子中治保和调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对一些德高望众的老党员、老干部和老村民的教育引导力度,利用他们在群众中的威性,有效化解一些基层萌芽矛盾和纠纷,防止矛盾和纠纷升级。
第三篇: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汇报
XX镇XXXX年农村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汇报
一年来,我镇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始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牧村基层党建强基创先工程和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任务要求,以提升各远程教育站点“管、学、用”整体水平为目的,以创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六好”站点创建工作,坚持抓好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各远程教育站点教育培训活动,推动了全镇党员教育工作和农牧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扎实开展,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三个到位”抓学用,切实加强远程教育组织教学管理
(一)突出组织领导到位,解决全镇远教工作“有人抓”。今年,继续加强了组织机构、工作队伍、骨干培训等工作。调整充实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形成了镇党委副书记负责牵头各村支部书记参与配合的远教工作领导机制。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举办了农牧村远程教育业务培训2个班次,通过学习培训、讨论交流、外出参观等形式,拓展了远教干部视野,提高了操作管理人员技能和素质。
(二)突出工作措施到位,解决全镇远教工作“怎么抓”。采取“五个加强”措施,狠抓“五项工作”,扎实推进学用结合。明确加强领导,狠抓工作队伍建设;明确加强落实,狠抓教学组织管理;明确加强结合,狠抓学用成果转化;明确加强宣传,狠抓信息督查工作;明确加强协调,狠抓上级和领导交办工作任务的完成。同时,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指导各站点抓好管理和培训。今年,即针对村两委成员 1
模范带头学,帮助其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业务水平,促进农牧村基层党建工作有新举措;针对党员和居民群众定期集中学,帮助其及时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时事要闻,促进农牧民群众整体素质有新提升,促进农牧村整体服务水平有新提高。
(三)突出规范管理到位,解决全镇远教工作“抓得好”。为确保日常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不断推进远教工作常规化、制度化,突出加强规范建设。一是坚持开展学用需求问卷调查。各站(点)通过进组入户和召开会议等各种渠道,采取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对党员干部和群众需求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做好信息反馈记录,合理制定每月学习培训计划。二是量化任务开展好有效培训。镇接收站全年对机关党员针对性集中培训12次,对村干部集中培训2次,对所属站(点)操作管理人员培训2次,开展经常性分类培训和个性化学习300人次。三是按照全县统一要求,规范填写《组织教学记录薄》、《信息反馈记录薄》和《节目预告》,要求各站点及时规范收集、整理、归档有关工作资料。
二、明确“四点突破”为重点,推进远教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单位对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明确以“四点突破”为重点,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远程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推进了我镇远程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以完善和拓展站点功能为重点,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终端站点建设。积极配合县远程教育二期工程建设,确保了村村有站点,实现全覆盖。由相关接收站定期刻录光盘送学上门,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和群众学习,利用远教设备向群众宣传抗灾救灾知识、及时播报最新天气情况和农产品人多供求信息,为群众提供服务。二是加强站点管理
和维护体系建设。我镇组建一支由精通业务知识的人员组成的远程教育站点维护队伍,承担各站点维护任务,使维护力量逐步向基层和站点延伸。
(二)以增强针对性、适用性为突出点,着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一是合理制定今年教学计划,结合乡村旅游建设、基层组织示范带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二是进一步加大乡土课件开发力度。继续按照“明确一个任务、选定一个课题、安排一定经费、规定一个时限”的要求,以农牧村党员干部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
(三)以学用结合、务求实效为出发点,着力抓好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一是抓好示范带动工作。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总结“一站一基地”或“一站多基地”做法,全力打造远程教育党员示范户。各村结合当地农牧业生产特色和优势,建立相应的教学应用辅导示范基地,使之成为远教技术的实验田和示范点。二是抓好市场引导工作。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组织和培训功能,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培训、技术、信息、管理方面的支持。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了农民合作意识、市场风险意识。在“支部+远教+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模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通过远程教育学到的先进适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和经济成果。
三、做好“督导与调研”两项工作,致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一)落实督促检查指导任务,服务基层管理工作。各村党组织支部书记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对远程教育工作亲自研究,及时指导,每周对工作开展情况、学习培训等工作情况进行自查。镇远教办负责人每月对所辖接收站进行督促检查。在工作开展上,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载体,安排播放优
秀文化艺术节目,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给党员群众带来美好的视听享受,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
(二)落实调研工作任务,服务信息宣传再上台阶。一是加强工作调研。对全镇、村级站点工作运行情况检查摸底调查,及时掌握基层工作动态,找到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特别是在如何发挥远程教育作用,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促进素质提升等方面做了积极研究和探讨。二是加强信息宣传。极大地调动了远教干部写信息的积极性。每月向远程办报送有价值的工作信息1篇。我镇村和学校还在醒目位置翻新或增加了宣传标语。
从明确目标、采取措施、取得成效等方面分析教学的效果,实践再次表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不仅丰富了教育培训农牧村党员干部的内容,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素质,还有效传播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牧业实用技术,促进了农牧民增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但是,远教工作仍存在个别站点管理不够规范、学用效果不好,部分站点设备维护更新不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强领导,采取更加积极和有力的措施,贯彻落实“远程教育以用为本”的精神,更好的发挥远程教育在服务基层党建、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夏河县农牧村青年夏河县农牧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总结报告
夏河县农牧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总结报告
团州委:
为认真贯彻落实团省委相关通知精神,全面提高我州农牧村青年素质和技能,加强农牧村青年培训,提升青年农牧民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帮助青年农牧民发家致富奔小康,推动全团重点工作有效开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牧村建设步伐,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甘南藏区服务广大农牧村青年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甘南州广大农牧民青年实际需求,我委举办了全县农牧民青年实用技能培训班,下面就我委2011年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情况
2011年8月26至8月29日,我委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全县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出席开班典礼的领导有共青团甘南州委副书记陈锁平、中共夏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曹建军、夏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才让吉、夏河县政协副主席祁光兴、以及县农林、县畜牧、县人社局、县扶贫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培训开班仪式的专家和教师有甘南州农科所高级教授,综合室主任杨林贵、甘南州畜牧学校讲师赵宗义、甘南州动物监督所监察科科长郭维新、甘南州畜牧工作站畜牧师石少英、夏河拉卜楞唐卡艺术中心才宝加画师、夏河县畜牧局渔业工作站站长李瑞武。全县14个乡镇团委书记及农牧村青年150余人参加了培训。
26日,上午由甘南州农科所高级教授,综合室主任杨林贵教授主要从大棚蔬菜栽培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棚架的结构和构造、种子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通俗易懂的知识讲
座,在场全体参训人员仔细听着台上的讲课内容,并认真做好培训记录。这堂通俗生动的培训课受到了广大培训者的好评。
下午全体参训人员前往麻莲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进行现场培训观摩。在现场专家主要从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农药的安全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现场示范培训,切实解决了农村青年蔬菜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盲点或难点。
27日上午由甘南州畜牧学校讲师赵宗义老师甘南州畜牧业产业化现状及前景(讲座)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农牧村青年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尤其是通过对一些成熟、先进的实用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使广大农牧村青年由过去的不了解、不接受转变为自觉学习、自觉运用。同时,农牧村青年学习、使用科技知识的意识也不断得到增强,特别是青年种植户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调动。
下午,全体学员赴桑科草原现场观摩学习,高原暖棚养畜技术及牦牛酸奶酿制技术培训。
28日,上午由州动物监督所监察科科长郭维新、州畜牧工作站畜牧师石少英、县畜牧局渔业工作站站长李瑞武等专家教授给全体学员进行常见牛羊疾病防治、牛羊养殖效益、畜牧良种繁殖等实用技术做知了识讲座。参训人员仔细听讲,并认真做好培训记录,培训课受到了广大培训者的好评。
下午全体参训人员赴甘加草原夏季牧进行场实地培训,主要从草场沙化和草原防鼠方面进行现场观摩培训。
29日,上午由夏河拉卜楞唐卡艺术中心画师才宝加给全体学员主要围绕早期藏汉文化联系,佛教艺术在藏区的兴起,唐卡绘制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知
识讲座。才宝加从藏族悠久的历史,藏文化和汉文化的联系,对唐卡的制作做了详细的讲解。才宝加讲师说:“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参训人员听后一致认为唐卡绘画艺术激发了他们从事创业的激情。
下午,全体学员前往夏河拉卜楞唐卡艺术中心进行现场培训,主要从构图,磨布,颜料调配等基础知识方面进行了培训。
通过此次农牧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广大农牧村青年依靠科学知识、实用现代技术,加快生产发展和增产增收的理念,激发了他们想创业,能创业的热情,切实为广大农牧村青年提供了一把自主创业的金钥匙。
三、培训效益
首先是学员的思想认识得到更新,视野得以开阔,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对农牧民群众来说,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这一点十分重要.有的牧民群众通过自身的努力,顺利实现自主创业.通过对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进一步更新了发家致富的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为更好的提升全县农牧民青年动手、动脑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接受新型农牧民先进技术经验,依靠科学养殖和先进理念改变命运和致富的能力进一步明显。在参训的150名青年中,已有15名青年在拉卜楞唐卡艺术中心成功就业,3名在桑科乡羊吉才让畜牧合作社当技术骨干。
四、存在的问题.(1)有的乡镇领导重视程度较低,传达培训项目的通知精神慢,组织不到位,缺乏责任感,严重影响了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的开展,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被动局面.(2)实行短期实用技术引导性培训,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接受能力不强,学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3)全县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须进一步完善资源整合力度,实现培训资源整合带动培训效益提升.附件:
1、夏河县农牧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人员花名册
2、甘南州夏河县青年农牧民培训班费用明细
3、共青团夏河县委召开全县农牧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班媒体报道稿件
4、夏河县农牧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现场照片
5、工作简报
共青团夏河县委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卓尼县新农牧村建设指导员
卓尼县新农牧村建设指导员
“六举措”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卓尼县新农牧村建设指导员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作用,结合驻村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以良好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为农牧民当好调解员、技术员、服务员、信息员、教导员和负责员,从六个方面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发挥了指导、协调、教育、服务和参谋助手作用,实现党建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村情民意。为切实摸清所驻村的基本情况,充分掌握村情民意,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广大指导员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狠抓调查研究。通过入户调查和召开群众座谈会、民情恳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分析掌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帮助农村理清发展思路,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驻村指导员共深入农户调研4万余人次,撰写调研报告257篇,编制规划268个,开展政策宣传2000余次,上党课445次,出黑板报630期,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万多份。
二是完善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各驻村指导员紧密结合所驻乡村实际,积极帮助村“两委”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为农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开展科技培训,形成了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经营格局。通过对所住村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真帮实扶,有效推动了所住村经济发展,增强了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建立党员创业示范户1986户。阿子滩乡、扎古录镇、喀尔钦等乡镇,带领广大农牧民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原日光温棚,邀请县蔬菜办技术员,多次举办培训班,强化服务,使全村的蔬菜大棚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三是开展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素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把提高农牧民群众素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切入点,努力抓好“素质提质工程”,聘请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农牧民群众进行科技培训。通过培训,农牧民群众提高了认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全年共组织科技培训200余期15106人次,免费发放各类农村实用书籍1万余册,筹办农家书屋38个,举办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160期,培训党员3000余人次。
四是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在政策指导、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广大指导员自身优势,依靠派出单位,积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在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争取上级对所驻村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主动为指导共建村(社区)党组织提供便利和服务,适时采取送科技、送文艺、送书刊、送设备等多种形式的帮送活动,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2010年,全县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00多件,争取项目258个,协调争取资金250多万元,驻村指导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199个,指导和帮助发展党员工作380人次,为联系村办实事205件。
五是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干部素质。积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帮助村“两委”班子增强把
握方向、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协助规范村规民约,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村“两委”议事规则及决策程序,推进村级组织建设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帮助培养、发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公道正派的致富带头人,并推荐给当地党委、政府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有效促进村“两委”干部素质的整体提高。
六是强化工作作风,维护良好形象。各驻村指导员,积极克服农村生活条件差、工作艰苦、任务繁重的困难,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服从大局、服从安排、服务群众,坚持工作在农村、生活在农村,与群众同甘共苦,为基层干部群众作出表率,既是下派新农牧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作风过硬的生动体现,也是创先争优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