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化码头应对不法渔船危害的讨论
石化码头应对不法渔船危害的讨论
大连石化码头是我公司油品进厂下海的重要通道,担负着几十种油品和化工品的装卸任务,又有各类油轮的频繁靠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一些渔船利益所趋,在我码头违章捕捞,严重影响了水上交通以及油轮港口作业的靠离泊及作业安全。
石化码头属于安全环保的重点监控区域,不加大整治力度,极易导致发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以及石化码头、油库区重点消防事故。
一、渔船在石化码头水域活动情况
由于我公司石化码头水域是开放式的,与周围的渔业生产区域没有明显的分隔,因此,要想避免渔船进到码头周围区域比较困难。一般在石化码头活动的渔船大致有:
1.捕鱼作业的渔船
①船体较大、马力较强的渔船。这种渔船以放帘网捕鱼群为主,在航道、石化码头港池较深水域作业,来去较快,在群鱼季节出现较多。
②船体较小、马力也较小的近岸捕捞渔船。这种船以放笼网为主,在石化码头港池内较浅水域放网,以捕杂鱼类为主,这种小船一年四季都有出没。
③小舢板钓鱼船。由于石化码头管理较严格,渔民不敢公然在该区域钓鱼,他们就偷偷划着小舢板到石化码头的栈桥墩底部等水域隐蔽处垂钓。
2.非法兜售的渔船
这种渔船进入石化码头港后,向油轮船员进行非法收购,一些外轮有时会向这些渔船售卖从外国带来的物品。同时,渔船又载着一些食品向船员非法兜售,有些船员贪图方便,经常向他们购买,自然就形成交易需求。特别是新鲜蔬菜、水果等生活补给品。
3.进行盗窃活动的渔船
有些不法分子趁着夜幕作掩护,肆意穿越石化码头港池,把渔船开到没有船舶作业的码头边,然后上岸盗窃港区物资,得手后搬下渔船运走,甚至有些还盗窃码头建设工地上的施工机具等。
4.其他
①一些参与码头建设施工作业的单位,租用渔船改装的运输船,用于建筑材料运输。这类运输施工材料的渔船有时贪图方便,穿越石化码头水域。
②木头渔船被雇佣当作水上交通艇。
③穿行石化码头港池的其他渔船(包括其他用途的木头船)等。
二、作业安全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1.由于受利益的驱动,渔民经常驾驶小船在石化码头航道附近、港池内外、管道栈桥进行撒网捕鱼作业活动。石化码头一般属于栈桥式结构,码头下的桩基横粱在水下形成鱼礁,鱼类极易在该区域栖息觅食。而管理稍有松懈,就会有渔船闯入禁区内捕捞。更有甚者,由于一些鱼类是晚上才出来觅食,渔民抓住这一规律,晚上出来捕捉,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
2.在石化码头区域,违规作业渔船上的人员不知危险,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在渔船上使用明火做饭、吸烟,随意打手机、乱停乱放等,严重危害正停靠码头进行油品装卸作业的油轮安全,对石化码头、油库区的安全管理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渔船在港池航道下网,若不及时收网,也会导致渔网缠住进出港船舶的螺旋浆,导致水上交通事故。
3.渔船上人员、码头施工单位人员进行运货载人、买卖海产品等民间贸易,给危险品作业等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如2008年9月12日,某石化码头作业公司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两位非码头作业人员正从停靠的某泊位上走动,并在码头上边走边打手机。据查,这两人都没有从陆路进入石化码头的记录,后来查出原来是乘渔船靠近码头后,从码头放浪墙进到石化码头区域的
4.有的渔船甚至停泊在石化码头泊位前或港池中央捕鱼作业,阻碍油轮靠离码头。如2008年l0月9日11:00 时左右,一艘日本油轮在抵靠某港石化码头泊位时,一艘广东遂溪籍渔船正在泊位外侧收渔网,渔船不顾油轮逼近,想收完渔网才走。而油轮继续由拖轮推近泊位,眼看就有被夹撞的危险,渔船依然我行我素未有避让。幸好此时公安局水上派出所巡逻艇及时赶到,船上的渔民迫于水上交通公安的威严才舍网离开泊位,避免了一次水上交通事故。
5.对港口设施保安工作的影响。自2004年7月中国政府开始履行SOLAS公约以来,港口设施保安工作已明显得到加强。在人员、车辆、货物进出通道方面,陆上通道得到有效管理,但海上通道至今仍是港口设施保安工作的薄弱环节,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密集的港口,石化码头、油库区成为国家防范恐怖活动的重点。如果恐怖分子租用渔船混迹于捕鱼兜售队伍,对石化码头设施或码头靠泊的油轮实施恐怖袭击,后果是严重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三、石化码头水域违规渔船治理对策
针对我公司石化码头水域出现的以上各类渔船,应采取什么对策进行治理呢?下面根据大连石化码头的现状,介绍一下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加大硬件设施投入
①为防止渔船进入港口石化码头泊位水域作业,我港在码头沿线增设一批面向海域的警示牌,在港池四周设置危险警界区域标志(200米以内不能捕鱼),警示、阻止未经许可船只进入石化码头。
②为监控违规渔船在石化码头水域的行踪,我港针对该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在石化码头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白天对其进行监控。夜晚则通过探照灯对码头前沿或管道栈桥下区域进行扫射监控。
③结合渔船导致的危害,公安局专门成立了水上公安派出所,以发挥水上巡警作用,公安派出所应专门配置了2艘公安艇作为日常巡逻交通工具,提升了水上交通巡逻快速反应能力。
2.加强对违规渔船动态监控
①由于渔船进入石化码头港池主要是从事网捕、钓鱼等活动,因此我公司石化码头作业公司有针对性地对渔船的作业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把握,根据不同的季节、潮水和时段,加强检查和监控,防止渔民在这些时间进入禁区捕捞。
②加强对石化码头港池的巡逻。建议海上派出所每天24小时不定时出警3~4 次,对港池海面进行巡查监控,强力驱赶违法违规在石化码头港池捕捞的渔船。
③另外,我公司还应构筑以石化码头公司保安人员巡检为主,码头作业人员协助的监控网络,确保全天候监控渔船在港口水域的动向。
④石化码头还应专门配备高音喇叭,发现渔船违章进入港口石化码头水域时,立即喊话警告,并及时报“110”报警或告知海上派出所,及时出动巡逻艇进行驱赶。
3.加强违规渔船信息收集
在渔船动态信息收集上,加强海上派出所与陆岸派出所、石化码头保卫队的信息互通平台,及时掌握港口石化码头水域的治安动态。同时,培养信息员,建立流动船只报警点,多渠道收集有关石化码头水域的治安情报,发现可疑渔船(包括其他无关木船)及时报警,及时查处。除此之外,针对出现的渔船违规违章现象,还应还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沟通,明确责任区域。如海事部门负责石化码头泊位前的内航道区域,港务管理局负责协助港口石化码头泊位水域,港口公安局负责港口内码头栈桥区域等。根据船舶靠离的动态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油轮靠离泊作业安。通过采取以上一系列措施,在治理石化码头违规违章渔船上收效显著,预计能较好地控制了水上航道和港池、码头作业区域的乱捕捞、乱穿行等行为,确保水上航行和港作油轮在石化码头区域的安全靠离泊,更好地维护了石化码头、油库区的治安稳定。
第二篇:关于应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初步思考
关于应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初步思考
发布时间:2008-08-22
点击数:1203次
渔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据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全球海洋捕捞渔民的死亡数据每年在24000人以上。美国每十万渔民中就有160人死亡,是全国平均死亡水平的25到30倍。澳大利亚每十万渔民中就有143人死亡,而该国家平均水平是每十万人中只有8.1人死亡。英国在 1995 与 1996 年间,每十万个渔民中有 77 人因事故死亡。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海洋捕捞业是渔业的主导产业。全国渔船数96.05万艘,占世界渔船总数的四分之一,海洋捕捞产量1243.5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26.19%,约占全球海洋捕捞产量15 %。在海洋捕捞发展背后,一个沉重话题就是渔业安全事故居高不下,海洋捕捞渔民的死亡率约为2.1‰,即每十万人死亡218人,是美国的1.36倍,澳大利亚的1.5倍,英国的2.83倍。同时,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国家福利支持和可替代的收入来源,一场重大的海损事故就有可能造成倾家荡产、因灾返贫的悲剧。因此,建立快速的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尽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渔民生命财产损失,保持渔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将是各级政府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一个重要的命题。
一、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
“突发事件”这个概念,是当代中国人“约定俗成”的名词,它没有一字不差的古典文献,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和科学的定义。由于很多事件是突然发生令人猝不及防的,所以人们逐渐将“突发”和“事件”放在一起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渔船事故包括渔船生产安全事故和渔船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因争夺渔场造成渔民海上打架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显然都属于突发事件的范畴。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因其发生地点在海上,有其自身的特点。
1、发生的不确定性。海上相对于陆地而言,情况已更为复杂,对时间和地点的确定难度已更大。商船有自己的始发港和目的港,而且航道基本确定,航迹也有相应的记录,同陆上海事部门联系也较为频繁,事故查找起来也较为方便。同商船相比,各类渔船航行的时间、选择的航线、生产作业的海区都不确定性。老大根据经验和渔场情况,那里有鱼群就到那个海区捕捞,事先没有目的性。渔业运销船也同样如此,通过无线电联系,那里有渔货收购就到那个海区。因此,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往往是在完全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爆发的,确切发生的具体时间、明确的地点、实际规模、具体形态和影响深度是难以完全预测的,是无法预见的。
2、反应的紧迫性。在渔船海上突发事件中,往往时间非常紧迫,对时间的把握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突发事件管理的有效性。近几年所接到的渔船海上突发事件报告中,碰撞、风灾事故所占比重较大,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人员失足落水或被网具器械砸死绞伤等事故也逐步呈上升趋势,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人员救助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通常都比较迫切。由于海上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所限,渔业部门又没有专门全天候救助的船艇,往往同周边作业渔船或救捞船只联系,加上海上路途遥远,因抢救途中耗时过多造成人员致残、致死的情况仍屡见不鲜。
3、处置的艰难性。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处置的艰难性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如果是因为天气等自然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则往往是海况恶劣,海上风大浪高,能见度差,给救助船艇自身出航带来困难;如果是因技术应用和管理不善所引起的突发事件,渔业救助船艇到达事发海域后,与当事人及其船舶的联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发生了船舶沉没、电台损毁等情况,再加上夜间能见度的限制,搜寻工作往往进行得异常艰苦;如果抢夺渔场引发的治安类突发事件,除了首先要使双方脱离接触,把突发事件本身及其破坏性影响控制在一定的、最小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把损失伤亡控制在最少程度,把对社会和人们心理的冲击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引发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原因分析
引发渔船海上突发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海洋捕捞生产受制于自然环境因素。海洋捕捞指在海洋中对各种天然水生动植物的捕捞活动。这就决定了它的生产活动环境必定比陆上其他行业要经受更多的自然灾害的威胁。渔业海上生产与风浪为伍,与潮涌相伴,受气候、海况等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每年的3、4月份和11、12月份分别是春汛和冬汛生产旺季,这段时期渔民海上作业忙碌,但海上的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也较多。大量的渔船碰撞、搁浅、触礁事故都是发生在大雾等能见度不良的天气情况下,大风大浪的恶劣海况更是极易造成船沉人亡等突发性事件。而每年的夏、秋又是南海区、东海区台风的多发季节,每年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高达10多次,特别是“云娜”、“桑美”等超强台风,风力大,强度高,来势急,登陆快,给正在避台的渔船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易引发渔船海上突发事件。
2、传统的海洋捕捞渔场进一步缩小。我国海域相邻的国家、地区较多,情况比较复杂,社会政治制度不同,与周边国家有争议的海区面积达120万km2。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以及中日、中韩、中越等双边渔业协定的生效实施,我国海洋渔业生产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国约有3万艘渔船已从部分外海传统渔场撤出,有30多万海洋捕捞渔民和近百万渔业人口的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由于大批渔船从外海传统渔场退出, 被迫退出传统外海作业渔场又返回近海生产,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加大。为了抢夺渔业有限的资源,流动作业之间群体性打架、流动作业侵害定置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渔船与渔船间的作业纠纷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海洋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一部分传统渔场已成为航道,国内外过往客货轮日趋增多,水上通航密度大大增加,加上大雾天气和渔民疏于值班了望,导致渔船与商船间的碰撞事故,发生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概率增大。
3、海洋捕捞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因经济体制转型、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渔业经济体制由社、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向渔船大包干、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转变。在渔业生产资料产权明确、经营自主权明确、生产资料和其他生产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的机制刺激下,渔业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这种体制过于分散,原先以组、队为基础渔船集体出海转变大部分单家独户出海生产,在发生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后很难彼此得到照顾。
4、渔民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水平亟待提高。渔民是农村社会的又一弱势群体。与农民一样,我国渔民受教育的机会少、条件差,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安全意识、风险保障意识以及安全生产法制观念等比较薄弱,重生产、轻安全现象普遍存在。渔民参加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的比例也不高,职业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的普及还不够,渔船职务船员配备严重不足,普通船员持证率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渔船经营体制改革后进入的非渔劳动力,往往缺乏必要渔业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海上求生本领的培训,直接上船作业,造成船员整体素下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
5、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违章冒险生产较为普遍。尽管近几年我国实施较为严格的海洋捕捞“双控”制度,但局部地区、局部海区海洋捕捞强度仍然过大,“船多鱼少海窄”的矛盾依然突出。而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冷藏运输费用不断提升,尽管国家对渔业柴油实施价格财政补贴,但捕捞生产成本仍在成倍增加,海洋捕捞效益每况愈下,渔民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有些渔船船主因生机的需要或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赶风头、追风尾,往往存有侥幸心理违规冒险出海生产,以求得较好的生产效益。特别像温岭渔民长年在海上生产,一次海上时间长达6个多月,鱼货和渔需物资补给全靠专业渔业运销船运输,渔民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的疲劳。同时,专业渔业运销船为了减少往返的柴油成本支出,超载超风力航行时有发生,增大了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发生的风险。
6、部分渔船质量不高,安全设备配置不足。渔船是渔民从事生产作业最重要的工具,渔船装备、及其救生消防设备配置直接关系到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后,一部分骨干老大积累了巨额资本,不断对渔船进行更新改造,渔船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抵御海上突发性事件能力不断增强。但一部分渔民由于生产不好,负债经营并造成恶性循环,渔船破旧,设备老化,安全隐患较多。为减少生产成本支出,这部分船东擅自减少救生、通导、信号等设备配备的现象屡见不鲜,船舶维修保养不及时等等,另外,有的渔业运输船舶无载重限量和载重线标志;有的擅自改装船体结构,均严重影响了渔船的整体安全性能,给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发生留下严重的隐患。
7、渔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还留有死角。我国现有渔港监督机构中,大部分属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执法工作经费不足,力量较薄弱,致使渔船港口签证、海上执法检查等很多管理措施无法完全落实到位。对渔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仍主要停留在事后追究模式上,手段单一,发生和处理事故时往往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长远谋划,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不够,尚未建立起渔船海上突发性事件反映联动机制。
三、应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初步思考
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设。党的十七报告指出,“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在此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 2007年8月30日 通过,自 2007年11月1日起 施行。这是指导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台州是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渔业大市,理应加快建立应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能力,尽最大限度减少渔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促进平安渔业和渔区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事先预防,从源头防范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发生。渔船海上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必须未雨绸缪,预先准备。
一是加强对渔民安全意识的教育。要依照“谁教育、谁培训、谁负责”的原则,采取分级与分层次,分散与集中,分季节与分时限结合,加强对渔民安全知识和法制教育,建立渔业安全上岗证制度。普通船员要加强专业基础训练培训,使其熟悉海上环境和船上情况,具备预防和排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以及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等知识;职务船员特别是船长不仅要具备适任职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指挥能力。
二是严把渔船检验安全质量关。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等渔船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和规范渔业船舶检验及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及程序,提高渔船受检率,严把渔船检验安全质量关。鉴于目前渔船管理的现状,要加大对重点地区渔船修造企业的检查力度和重点环节的把关,严肃处理渔船修造企业的无证造船现象,从源头上堵住“三无渔船”的产生。加强对船用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杜绝无认可证书、无检验证书的船用产品上船。开展渔业船舶安全设备方面专项整治,使渔业船舶的救生、消防、信号等主要安全设备以及载重线、水尺标志的勘划基本达到规范标准要求,不断提高渔业船舶的安全适航条件。要针对当前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多发的实际,有条件的渔船要安装目前比较成熟的渔船自动识别系统(AIS),切实增强防碰撞预警能力。
三是扎实做好渔船进出港签证工作。渔船进出港签证制度是保证渔船具备安全生产要求的一项重要制度。实行“谁检查、谁把关,谁签证、谁负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经复查后方可办理签证,防止渔船“带病”出海。
四是组织渔民编队出海生产。针对以往出海作业渔船各自为政,难以形成集约化、系统化管理的实际,要制定渔船编队生产的分类方式和编组基本原则与要求,并指导有关乡镇落实各组组长,切实做到编组出海,结伴生产,指导渔民正确使用救生筏等安全器具,增强渔船在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开展互救,提高渔船和渔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五是探索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要以服务渔民为宗旨,以保障渔区社会稳定为落脚点,以渔业互保组织为基础,借鉴国外政策性渔业保险经验,逐步建立“政府主导,行业自保”的渔业从业者的相互保险,切实提高渔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二)事中监控,建立快速灵敏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反映机制。减少渔船海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关键的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渔船出事的时间、作业的海区、发生的原因,以便得到及时的救助。为此,必须要建立快速灵敏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反映机制。
一是建立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遵照渔业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渔船救助监控系统的建设。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多制式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处理技术等先进成熟技术,对60马力以上的渔船装载特定终端设备,配备卫星电话等通讯设备,努力构建一个适合中国海洋渔业船舶安全救助的信息系统。通过对海上装载特定终端的海洋渔船进行实时监控,能有效地对海上作业渔船的航行情况、所在位置等动态、静态信息进行实时跟踪调度,变被动报告为主动掌控,及时掌握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为下步救助赢得宝贵时间。
二是建立完善24小时渔业安全应急值班制度。要明确专门人员、专门电话、专门部门24小时值守值班电话,实时监控渔船在海上的动态情况,确保各类信息尤其是应急救助信息的上下传递顺畅。值班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能够按照程序处置一般渔业海难应急救助事件,并按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预案。
三是加强渔船海难救援队伍和装备建设。强化应急救援技能培训,迅速提高渔政执法人员和现役船员的专业技能,以期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海上救援情况,提高救助成功率。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整合加强渔业公务船舶的救助力量,加强与各地海上搜救机构的协作,加强与事发海域渔船的联系,建立起渔政公务船、专业救助船和渔船合理联动、相互补充的海上救援力量。
(三)事后补救,尽最大程度挽回渔民生命财产损失。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尽最快时间、最佳方案对海难渔船进行搜救,尽最大程度挽回渔民生命财产损失。
一是实施最佳的海难渔船救助方案。要认真贯彻《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渔船出事的时间、作业的海区、发生的原因,通过会商分析,实施最佳救援方案。鉴于海上的特殊情况和救援时间的紧迫性,首先要指导渔船进行自救,使渔船脱离危险或渔民脱离危险;其次通知附近海域或编队渔船进行互救,以赢得救援时间。再三,紧急出动本辖区内符合适航条件的渔政船等渔业公务船舶对出事渔船进行援救。对于台风等危害性天气、海况,要积极向上一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上一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调邻近省(区、市)、地(市)、县的渔业救助力量协助救助。加强同各级海上搜救中心的联系,尽快落实专业全天候救捞船队,对失事渔船进行援救。
二是开展理赔帮助受灾渔船恢复正常生产。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相关保险机构应积极主动赶赴事发地,对相关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评估、理赔。各级渔业安全管理部门对渔民和家属进行安抚,尽快让有关人员减轻或消除事故阴影,恢复生产。
三是加强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后管理。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诺曼·R说过“发现、培育、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突发事件管理的精髓”。建立对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报告、统计制度,对事件的性质、类别、成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判明责任,并对事件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加强渔船海上突发事件的后管理。因作业渔船之间的作业区划分和网具纠纷引发的海上械斗发生后,相关职能部门对原先渔场作业区划分方案中的不合理内容进行了调整,能有效地减少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对渔船生产性事故和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要认真汲取事故教训,分析深层次原因,强化渔船安全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对海难较多作业渔船逐一检查,建立长效机制,把渔船海上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篇:刑讯逼供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刑讯逼供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谢佑平高毅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野蛮到文明不断进化的历程,而反映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正是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臻于完善。刑事诉讼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其自身的变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近现代以来,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呈现文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的世界性趋势。然而就在诉讼文明化日益得到彰显的今天,刑讯逼供这种古老而又野蛮的诉讼手段却在法治的时代背景下禁而不绝,尽管许多国家都在法律中废止了刑讯逼供,但在各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仍有大量的秘密刑讯和变相刑讯存在。如何通过对刑讯逼供的危害及其现实成因的透析,探讨、完善刑讯逼供的应对策略,已成为各国刑事法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高倡依法治国的现代中国,由于传统司法观念的影响以及现行法律制度某些方面的缺失,刑讯逼供现象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相当普遍,已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事业造成了极大损害,这就使得从理论上探讨、完善刑讯逼供的应对策略在当前的中国显得更为迫切。
一、刑讯逼供的危害
我们之所以从价值层面对刑讯逼供作出否定性评价,是因为刑讯逼供作为一种诉讼手段,违背了现代刑事诉讼的一系列基本价值目标和原则。
(一)刑讯逼供损害正当程序的价值目标
国家设立刑事诉讼程序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发现实体真实,即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以正确实现国家刑罚权,维护社会安全,因而实体真实是一切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但是任何一项法律制度所追求的都不会是单一的价值目标,而是一个多种目标兼容的价值目标体系。近现代人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已深深地影响到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取向,现代国家在设计和运作刑事诉讼制度时,不得不更多地关注涉讼公民的基本人权保障。在此基础上,现代刑事诉讼理论提出:实体真实与正当程序是刑事诉讼制度所追求的双重价值目标。
正当程序作为刑事诉讼制度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其基本的涵义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追究犯罪、惩罚犯罪的刑事诉追活动中,必须遵循正当、合理的法律程序;其核心理念在于限制国家权力,防止国家司法权力的滥用,保护涉讼公民的基本人权。根据正当程序观念,刑事诉讼不仅应追求结果的公正,而且应注重过程的公正,即程序正当;它具体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程序必须最大限度地理性化从而体现形式公正;二是程序必须人道。一项刑事诉讼程序即使有利于实体真实的发现,但如果它本身在运作过程中有违理性、不人道或有损人的尊严等,那么这样的程序仍然不是正当的法律程序,正当的法律程序本身必须有助于实现理性、人道、尊严等“善”或曰价值。刑讯逼供作为一种极端的诉讼手段,尽管其在某些情形下采用可能会有助于实体真实的发现(但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但这是以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为前提和代价的,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肉体或精神的摧残折磨有悖于程序的人道性,不符合正当程序观念的要求。不管刑讯逼供在现实的司法背景下是以秘密刑讯还是以
变相刑讯的形式存活,都是对刑事诉讼追求正当程序这一价值目标的极大损害。
(二)刑讯逼供妨害实体真实的发现
可以说,长期以来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禁而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司法官员深信刑讯逼供能获取有价值的证据从而有助于实体真实的发现。在此,我们无意否认刑讯逼供对发现实体真实的个案意义,但是,我们需要理性地沉思与审视的是:刑讯逼供是否有助于普遍意义上的实体真实的发现。
其实,刑讯逼供对个案意义上的实体真实的发现是有前提和条件的。它依赖于两个预设的前提和条件:第一,作为刑讯逼供对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是本案真正的犯罪行为人。刑讯逼供是通过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主要是有罪供述,因而只有本案真正的犯罪行为人所作的口供,才是对真实案情的陈述与回复,才有助于案件事实真相的查明,才能作为破案和定罪量刑的根据;第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讯下所作的口供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从理论上讲,只有在上述两个前提和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形下,刑讯逼供对于实体真实的发现才是可能的;但是从刑事诉讼机制的运作机理来分析,现行刑事诉讼机制并不能确保这两个前提和条件的实现。首先,从侦查机制来看,侦查权指向的对象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罪犯,而仅仅是嫌疑人;侦查权运作的结果既可能是查明案情、查获罪犯,也可能是排除嫌疑人的犯罪嫌疑,因而侦查机制的运作并不能确保犯罪嫌疑人都是真正的犯罪行为人。从侦查逻辑上说,犯罪嫌疑人与犯罪行为人之间的同一性正是国家司法机关通过侦查程序要予以确认的事实,是侦查机关运作的结论而非前提,将犯罪嫌疑人与犯罪行为人之间的同一性作为刑讯逼供发现实体真实的前提条件,无疑是倒果为因。在司法实践中,一旦发生犯罪嫌疑人并非真正的犯罪行为人的情形,刑讯逼供就只能是屈打成招,造成冤假错案,正如贝卡利亚所说:“无辜者被屈打成招为罪犯,这种事真是不胜枚举”。在日本每年在侦查阶段有40%多的刑事被疑案件和不起诉处理,试想如果对这40%多的刑事被疑案件中的嫌疑人都进行刑讯逼供,该造成多少冤假错案,可能整个侦查机制都会运转失灵,还谈何发现实体真实;其次,刑讯逼供作为一种审讯手段,其自身机能并不足以确保犯罪嫌疑人在刑讯下作出客观真实的供述。刑讯逼供“是想让痛苦成为真相的熔炼炉,似乎不幸者的筋骨和真话并不那么自由”,软弱的无辜者可能因为经受不住刑讯的折磨而自认有罪,而强壮的罪犯则可能因为抵御住痛苦而拒不认罪,这样,刑讯逼供只能“保证使强壮的罪犯获得释放,并使软弱的无辜者被定罪处罚”。
可见,刑讯逼供尽管可能发现个案意义上的实体真实(比如犯罪嫌疑人正好是真正的犯罪行为人而又抵御不住刑讯的痛苦而招认),但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刑讯逼供作为一种诉讼手段本身并无发现实体真实的机能,因而在司法实践中采用刑讯逼供不但无助于反而会妨害普遍意义上的实体真实的发现。
(三)刑讯逼供违背无罪推定原则
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重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保障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确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可以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的变化体现着刑事诉讼文明化、民主化的进程,而表征这一文明进程的正是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
无罪推定原则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针对封建司法专横,实行有罪推定而提出的,此后逐渐得到世界各
国的原则的基本涵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判决为有罪之前,应推定其无罪。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的合法权益,保障其在刑事诉讼构造中享有与控诉方平等的诉讼主体地位,以使其能运用以辩护权为核心的各项诉讼权利与拥有强大诉追能力的国家追诉机关相抗衡,并借以自保。作为一项抽象的法律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在立法上和司法运作中具体外化为以下几项可操作的技术性规则:(1)证明责任规则,即证明责任由控诉方承担,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据此,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有权保持沉默或者拒绝供述,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者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其有罪;(2)审判规则,即当控诉方不能证实被告人有罪,审判者对被告人是否犯罪、罪行轻重尚存怀疑、难以确证时,应实行“疑罪从无”原则,作出对被告人有利的判决。刑讯逼供与封建纠问式诉讼下的有罪推定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从而与无罪推定原则在内容和精神上存在根本性冲突:刑讯逼供实质上是国家追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通过刑讯迫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有罪供述,以此作为证据来证明被告人有罪,这实际上是在强迫被告人自证其罪,是将本应由控诉方承担的证明责任强加给被告人承担,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的责任规则强调控方举证的基本要求。同时,刑讯逼供违背被告人的意志强迫其供述,实质上否定了被告人在诉讼中意志的独立性,从而将其视为不具有独立性的诉讼客体,这就与无罪推定原则保障被告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的精神相悖。
二、制度完善与观念更新:刑讯逼供的应对策略
探讨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导,但探讨问题的最终目的仍是要解决问题。前面我们透视刑讯逼供的危害、分析其现实成因,最终目的都是为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十分突出的刑讯逼供现象找寻妥善的应对策略。从背景上分析,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现象突出的原因,既有现行诉讼制度的不健全,也有传统诉讼观念的消极影响。针对此,完善刑讯逼供的应对策略,从宏观上看应包括制度完善与观念更新两方面的内容。
(一)制度完善
制度完善的基本方向,我们认为应是向刑事司法的国际标准接近和靠拢。刑事司法的国际标准是指联合国为各国刑事诉讼程序和刑事司法活动确立的基本权利保障标准。这些标准一般以“基本原则”、“标准”或“准则”的形式存在于一系列由联合国通过的国际法律文件之中。刑事司法国际标准的建立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日益呈现出文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的世界性趋势的必然结果,它是在总结、归纳各国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经验的基础上,对刑事诉讼机制内在规律的提示,具有普适性。刑讯逼供对现代国家法治秩序的危害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共识,近几十年来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已在不少规范性国际法律文件中对刑讯逼供的制度防范作出了有力的规定,综合起来看包括:(1)确立“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规则。如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3款庚项规定:“不被强迫作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联合国大会1985年11月29日通过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还宣告:根据正当法律程序,保持沉默的权利是“公平合理审判”所应包括的基本保障之一。(2)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如联合国大会1975年12月9日《保护人人不受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或处罚宣言》第12条规定:“如经证实是因为受酷刑或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而作的供词,不得在任何诉讼中援引为指控有关的人或任何其他人的证据。”其后,联合国大会1984年12月10日通过并开放供签署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第15条进一步完善了前述规定:“每一缔约国应确保在任何诉讼程序中,不得援引任何业经确定系以酷
刑取得的口供为证据,但这类口供可用作被控施用酷刑者刑讯逼供的证据。”
刑事司法的国际标准对我国而言,具有两方面意义:
一、刑事司法的国际标准实际上是对各国刑事司法程序的设计和运作提出了一种“最低限度”(minimum)的要求和标准,它是确保刑事司法程序公正性、正当性所必需的。我国可以之为参照系,全面推进司法改革,使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逐步世界化;
二、刑事司法国际标准的“最低限度意义”可以确保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对本土资源的充分关注,使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世界化目标建立在本土化的基础之上。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例,在证据制度中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是世界性趋势,但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各国有不同的认识,美国主张证据排除的范围应包括言词证据和通过违法搜查、扣押获得的物证;而德、日等国则主张言词证据应绝对予以排除,但物证具体是否排除应加以权衡。这样,在求同存异的“最低限度意义”上,《宣言》和《公约》中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仅将证据排除的范围限于言词,证据并未包括违法搜查、扣押获得的物证。从社会文化背景和法律传统上来看,我国显然更适宜于接受德、日等国的主张,《宣言》和《公约》的“最低限度意义”就为这种本土化努力提供了保证。
正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主张我国完善刑讯逼供的制度防范的基本方向,是向刑事司法的国际标准接近和靠拢。具体而言:
1、应确立“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规则,并建立相应的程序保障机制。包括:(1)取消我国刑诉法第93条关于犯罪嫌疑人有如实供述义务的规定,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和拒绝供述权;(2)建立讯问前的告知规则,对讯问前告知权利的内容及程序作出统一规定;(3)规定讯问时律师有权在场。我国刑诉法第96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但并未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律师有权在场。我们考虑到犯罪嫌疑人与侦查机关相比在诉讼地位和力量上的差距,如果让犯罪嫌疑人单独面对侦查机关接受,就容易受到侦查机关的强制包括刑讯逼供。律师于讯问时在场,一方面可以协助犯罪嫌疑人行使“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对侦查机关的讯问,哪些可以回答,哪些回答了可能自我归罪而有权不回答,律师可以在旁提醒甚至代答;另一方面律师于讯问时在场也可以监督侦查机关的侦讯行为,防止侦查机关刑讯逼供;(4)确保犯罪嫌疑人与律师的会见、联络权。我国刑诉法第96条和第36条规定了犯罪嫌疑人与律师会见、联络权,但从立法与司法上看,这种权利受到了一些不合理限制:一是刑诉法规定“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造成司法实践中大量案件侦查机关都派员在场进行监督,这就给犯罪嫌疑人造成巨大心理压力而不能向律师自由陈述案件情况以及是否受到侦查机关的不当对待,也就不能及时得到律师的法律帮助;二是刑诉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由于何谓“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立法上并未加以界定,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往往以此为借口拒绝批准犯罪嫌疑人与律师会见。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上对犯罪嫌疑人和律师的会见、联络权的不合理限制不但使律师执行辩护职能受到影响,而且也使律师对刑讯逼供的制约难以实现。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取消这些不合理限制,使犯罪嫌疑人和律师能有充分机会、时间和便利条件进行会见和联络。
2、应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我国刑诉法中应明确规定:只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于自愿所作的供述才能采纳为定案的根据,违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意愿,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口供,不能作为对被告人定罪的根据。在这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
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应该说,这一司法解释已经体现了排除非法证据的精神,但是我们认为,基于诉讼规范化的要求,自白任意性规则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还是应当在刑事诉讼立法中得到确立。
(二)观念更新
观念与制度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一项制度的变革往往是观念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一项创新制度的正常运作又有赖于与之相应的观念的支持,这又提出了观念更新的要求。我国当前防范刑讯逼供,不仅应着眼于诉讼制度的完善,还应重视诉讼观念的更新,即建构与现代诉讼制度相适应的以“正当程序”为核心的现代诉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程序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应批判“程序工具主义”,认识到程序不仅有发现实体真实意义上的工具价值,也有实现程序正当化意义上的独立价值;另一方面应重塑刑事诉讼价值目标体系,认识到实体真实与正当程序是现代刑事诉讼追求的双重价值目标,刑事诉讼不仅应控制犯罪,也应保障人权。
然而,从结构上看,诉讼观念是诉讼文化结构中内隐性、深层次的内容,它相关于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国家制度、民族传统、社会心理等社会大系统,这就使得:一方面诉讼观念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大系统的调整、转换;另一方面诉讼观念的更新、转变将有一个较大的时间跨度和较长的文化沉淀过程。这也许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刑讯逼供这种“暴行”(贝卡利亚语)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隐密或半公开地存在,这也正是我国的司法改革任重而道远的原因之一。
时间:2002年4月26日 来源:北京检察院第一分院
第四篇:如何应对雾霾的危害
ZRA雾霾净化器
德国精工 专注防霾
如何应对雾霾的危害
雾霾天气是自然和人为污染环境所形成的,面对这种恶劣天气,我们只有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其给人们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的危害。如何应对大雾带来的健康危害?
减少外出。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防护身体,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
减少户外锻炼。雾霾天气气压低,能见度低,空气中悬浮大量尘埃等有毒颗粒,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锻炼,以免诱发慢性病得发作或加重。同样大雾天气压较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宜做户外锻炼,以避免诱发心绞痛、心衰。
中等和重度霾天气易对人体呼吸循环系统造成刺激,尤其是在早晨空气质量较差。通常来说,若无冷空气活动和雨雪、大风等天气时,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上午到傍晚前的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地点以树多草多的地方为好,霾天气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戴好口罩再出门。为了防止雾害,首先应做到大雾天戴好口罩再出门,防止毒雾由口鼻侵入肺部,有晨练习惯的人,应停止户外活动。因为每天6点到11点是污染较为严重的时段,相对而言,晚间的空气较为清洁,有晨练习惯的市民不妨把锻炼放在晚间。
做好个人卫生。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因此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重视居室卫生。大雾天气尤其要重视居室卫生。每天记得开窗换气,保证空气清新。及时打扫房间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给病菌以孳生之地。
关闭门窗。由于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大雾的天气应紧闭门窗,避免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调节情绪、饮食清淡。由于雾天日照少、光线弱、气压低,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建议大家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
采取预防措施。为预防雾霾的危害,增加身体抵抗力,人们还可以自己制作生姜红枣汤(生姜5-6克,红枣10克,加两碗水放红糖)饮用。这样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以预防雾害。
ZRA雾霾净化器
德国精工 专注防霾
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能见度较低,视线差,驾车、骑车和步行的人们都应多加小心,特别是通过交叉路口和无人看管的铁道口时,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第五篇: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
自然地理学结业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
作者:xxx xx大学xx学院
1、全球变暖的原因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日趋变暖,全球变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个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行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2、全球变暖的危害
自然地理学结业论文
全球有40个左右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领土。它们面临着许多不利处境,包括资源种类缺少、经济上被孤立、土地和海洋环境退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可能引起的海平面升高的问题。应地球问题首脑会议的要求,联合国于1994年在巴巴多斯召开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全球会议”。会议强调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和生态脆弱性问题,并通过了一个议程(即《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巴巴多斯议程》)。该议程阐明了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需要采取的各种政策、行动和措施,以支持这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丕远:“全球变暖”已经引起了整个生态环境的变化。首先,“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雨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变暖”破坏和影响了生物链、食品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中国东北过夏天。由于全球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晚,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等。
政治: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应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如同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儿童,需要通过消耗能量来促生长,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再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气候问题其实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政治问题。
气候: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
海洋: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CO2,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一般来说温度上升必将会加速冰雪的融化,增加海水对太阳能的吸收,加剧全球变暖,但同时海冰的消融又会加强海-空之间的热流,降低气温。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低地被淹: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2)海岸被冲蚀(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4)地下水位升高。(5)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6)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农作物: 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雨量增加尤其在偏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变暖伴随的CO2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 2
自然地理学结业论文
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云层:全球变暖会导致云层中的含水量增加,吸收更多的红外辐射。但科学家又观察到热带的暴风云会在较高温度下升到高海拔处,产生大量的降雨,使对流层的湿度降低,减缓变暖趋势。人体健康:(1)全球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因为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2)全球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变暖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当蚊子叮咬一个带有传染病毒的人时,这种病毒就会跟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开始繁殖,并通过下一次叮咬进入某个健康人体内完成病毒的传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蚊子的繁殖速率和叮咬速率都大大提高,其体内病毒的繁殖和成熟速率也将随之提高。夜晚和冬季温度上升,大大延长扩展了蚊子的生活期和地域,使得靠它传播的疟疾、猩红热、黄疸、脑炎等恶性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4)全球变暖会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粮食减产,也使当地居民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同时会加速某些靠水传播的病毒的扩散速率,如脑炎、痢疾、高烧等。
3、全球变暖的应对策略
碳循环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地化循环,它支配着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深刻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动态及其反馈效应密切相关。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因此,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我们有以下措施: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有实现的可能性。(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3)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于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于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
(4)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5)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做出无谓的浪费。
(6)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
(7)汽机车的排气限制:由于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量。这种作法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
(8)鼓励使用太阳能: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之类”。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于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
(9)开发替代能源:利用生物能源作为新的干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借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燃烧生物能源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点固然是和化石燃料相同,不过生物能源系从大自然中不断吸取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故可成为重覆循环的再生能源,达到抑制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效果。
作者:xxx
时间:xxxx年xx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