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时间:2019-05-13 20:1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确定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确定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第一篇:如何确定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如何确定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常用的对照组有以下几种类型。

1.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即“处理对不处理”或“有药对无药”。

2.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个对象上进行。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实验变化后是实验组,变化前是对照组。

3.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处理。如: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中,甲组鼠饲喂甲状腺激素(为实验组),乙组鼠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为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为空白对照)。

如果本实验是这样设计的:甲组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实验组(甲组)和对照组(乙)为条件对照.4.相互对照: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在等组实验法中,若不设空白对照,则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方法就是等组实验法,就是相互对照,光照和遮光两组均为实验组相互对照。

再如:植物向重力性生长的向性实验中将玉米种子放置在不同的方向有向上的、向左的、向下的、向右的均是实验组无对照组。

第二篇: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例1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具体体现在

A.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

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疑问

答案到底是D还是C?

例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 ②对照组 ③黑暗中培养 ④在光下培养 ⑤生长育好 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疑问

答案是B。C为什么不对? 究竟谁是实验组

2.1 知识背景[广东省汕头市新溪第一中学(515041)王雪梅]中学阶段,最开始接触“对照实验”这个名词,是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探究实验中,课文是这样描述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高中阶段,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这样描述对照实验„„“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1号试管就是对照组,2号、3号和4号试管是实验组”。此实验的1号不做任何处理,而2号、3号和4号做了处理,所以这属于对照实验中的“空白对照”,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判断出哪个是对照组,哪些是实验组。

2.2 有关看法

粟洋[四川岳池一中(638300)]在实验设计中,设置对照组,主要目的是通过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例2应选C。这样容易接受些。

杨超华 [四川省岳池县顾县中学(638311)]因为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只要有了统一的标准,区分就容易了。个人认为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践中没有任何意义,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只要把其中任一组认为是实验组,另一组就是对照组;区分不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不影响科学家做生物实验和得出科学结论。所以,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任何价值。

2.3 曝光组是实验组

张德路 不难发现,“对照组”起到一种衬托作用,实际上就相当于物理学中参照物的作用,其实验过程、结果和现象,对实验者来说已经有感性上或理论上的认识。也就是说,在未真正做实验之前,实验者对“对照组”的结果已经预先知道„„如例1,在实验设计中遮光组实验结果实验者已预先知道(叶片中的淀粉已经消耗干净,滴加碘液叶片不变蓝),其为对照组,曝光组为实验组。(摘自人教网)

姜万录[吉林省梨树县第一高级中学(136500)]应根据实验的概念,结合实验目的及实验条件去判断。一般认为,原来就存在的条件情况下,则保证此条件的是对照组,排除此条件的是对照组。例1是验证叶片在光下产生淀粉,原来是黑暗条件,则遮光为对照组。而原来不具备此条件的,则创设此条件的是实验组,不给予此条件的是对照组。

2.4 遮光组是实验组

赵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100081)]在对照实验中„„简单地说,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事物称为对照组。针对具体的实验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时,需要清楚实验控制的原理。实验控制的原理不外乎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两种: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减法原理。„„叶片在自然状态下总是要见光的,人为地将一半叶片遮盖起来,让光照(实质是光合作用)这一因素处于缺失状态,这实际上就是运用的减法原理,这一组应当属于实验组,曝光的一半叶片则属于对照组。有人认为结论是相反的,原因有二:一是被“饥饿”处理所迷惑,二是认为遮光的一半叶片缺少实验因素。其实,“饥饿”处理只是为了使实验效果容易检测,与实验中的变量控制是无关的;遮光的一半叶片并非缺少实验因素,而是对实验因素进行的一种控制(即去除)。(物理小眼镜摘自《中学生物教学》2007年第3期)

王建光[山东省曲阜市杏坛中学(273100)]生物学对照实验的实质是通过设计自变量来得出因变量,再依据因变量来判断实验假设的正误或得出实验结论。要找到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依据就要确定实验中的自变量(人为控制改变的量)和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改变的量)。如“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实验中,“光照”为自变量,“产不产生淀粉”为因变量,所以施加光照的一组为实验组。此类由条件看结果的变化,证明条件的充分(不充分)性的实验较好判断。教师和学生疑惑的往往是证明条件的必要(不必要)性的实验中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如“光合作用一定有光的参与”,即“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只能是由给出条件到结论的方向进行,所以要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只能验证它的等价命题“无光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遮光处理的应为实验组,施加光照的一组为对照组。

如何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确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我觉得大家做一个探讨有益无害。

我们用学业试卷为例来说明。

一.中考探究实验题例及其他:

下图是小宝同学做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试验装置图,该装置放在25℃的环境中。

(1)如右图所示:l、2、3号种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仔细观察,请将1、3号种子所得到的萌发条件填人下表。

(2)该装置中,2号种子所做的实验起对照作用。其中l、2号种子是一组对照实验,它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2、3号种子也是一组对照实验,它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3)经过一次实验,小宝发现只有2号种子会萌发,于是他就得出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请问,要得到这样的结论,该探究实验必须做哪两处修改?

(一).生活中一些人酗酒后,情绪激动,喜怒无常,甚至呕吐„„酗酒对人体有危害吗?小锋同学希望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寻找答案。

在15℃的室温条件下,小锋同学选用1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做了A、B两组实验,观察水蚤10秒心跳次数。

方法是:①A组: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计数,重复3次,②B组:然后移入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中计数,同样重复3次,③处理数据:分别计算出A、B两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小锋同学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是:

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

(2)在A、B两组对照实验中,你认为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3)小锋同学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并且重复做3次,然后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小锋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又依次观察了体积分数为10%、15%、20%的酒精中水蚤10秒心跳次数,将得到的数据列表如下:

(4)将上面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5)根据表格和曲线,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

,直至死亡。(6)结合这个探究实验,请你谈谈酗酒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07年试题。

图5是模仿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过的一个实验示意图(注:玻璃罩是密闭的)

(1)该实验中,甲和乙是做为一组

实验。

(2)在乙中:植物光合作用为小白鼠呼吸提供了

,同时小白鼠呼吸所产生的也

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在实验取材上,如何确保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

(4)第一次实验后,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下列不符合科学探究做法的是()

A.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检查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08年试题。图6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则是。

(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多次重复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09年试题。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图3。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电脑辐射对

的身体有没有伤害?

(2)实验设置的变量是()

A.电脑游戏种类

B.电脑是否开机

C.大鼠的身体状况

(3)每个实验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

(4)从图3的A图可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

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

(5)数据显示,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大鼠的健康有害,这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这类题目很符合课改理念(也是福州试卷得到认可的原因之一),很多题目来自身边、来自生活,所以每年、特别是大题,都是新的面孔。它贴近学生实际,反映社会问题。用事实、用数据说话,让学生认识到长时间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的危害性。06年的试题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对于对照实验,从上面提到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每年探究实验都会提到或者考到“对照实验”、“变量”这些内容。但是没有一年的题目考查到学生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定。市质检的试卷同样也有类似的情况,这里就不赘述了。

课程改革在我们福州地区已进行了七八年了,应该说我们每位老师都是认真地依据课程标准,按照课改的理念进行教学工作,因此这几年学生不论在生物科学素养方面还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和巩固。

课程标准大家都很熟悉,有十大主题。课程标准是将科学探究列为十大主题之首,表明它的重要性和它的地位,这一点大家都是充分认识到的。因此,无论是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在巩固探究实验这一主题的练习中,还是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各种考试中,探究实验是必讲、必做,必练,必考的。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在讲课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会牵涉到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界定,在做练习的时候可能也会牵涉到。但我想可能在这过程中也是很含糊的。但到了考试,特别是越大范围的考试,有决定意义的考试时,对照组和实验组这一问题就被回避掉了。怕引起麻烦。也是客观原因所造成的。不是老师不想讲、或者考。因为教科书也好,教参也罢,也就是没有权威的资料给出一个定论:对照组是什么样的,实验组是什么样的。

大家也可以去查一些资料,答案五花八门。因此,“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定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评判的标准相去甚远,有的时候甚至是南辕北辙。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这类考试内容确实比较麻烦,这个答案行,那个答案也行,必然影响题目的效度。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在考试中是否就这么轻易地将其回避掉呢?我个人认为不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单就对照实验而言,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置可以说是整个实验的根本所在,是它的基本要素,是对照实验的组织基石或者说是它的结构基础。没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就谈不上对照实验。特别是对照组,在对照实验中,它应该是一个标准或确定的参照物,实验组是以它做为标尺的,做样板的,也就是在许多情况下要确定对照组。不知道或者不能确定对照组,那还叫什么对照实验。

从另一方面上看,虽然教材和教参至始至终没有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定义给予确定,但课本对这一问题也有专题篇幅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也就是说课本对这方面是有要求的,如八上69页的技能训练的“评价实验方案”。

评价实验方案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1 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 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 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讨论

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

3.逐一分析这三种方案,找出每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4.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其中的第三项要求学生逐一分析三种方案,找出每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进行这一训练时,大多数的思路应该非常模糊、混乱。不要说学生,老师如果没看教参,也有可能有点晕乎。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基石和要求)可以看出:判断、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能力。设计实验要知道如何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做习题也要知道判定对照组和实验组。虽然对如何判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不妨碍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尝试着进行区分。

在如何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一些概念。因为在探讨的过程中,会牵涉到相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些概念没有弄清,将影响我们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定。

二、几个概念的说明

1.对照实验

虽然教材没有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阐述,但是在安排第一个探究实验时对什么是“对照实验”作了详尽的说明。教材在七上P15给出了对照实验的定义: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我们也来看一下高中生物课本给对照实验下的定义: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可以说高中的表述直截了当,一目了然。应该说,在对照实验的表述上,高中课本解释的更加直接、明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它很明确地体现出了控制单一变量这一主题、这一原则。

2.对照实验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是所有原则的前提,实验设计要合乎科学性。

(2)可行性原则:符合实验者的一般认知水平;还要满足现有的条件,具有进行实验和完成实验的可能性。

(3)简便性原则:实验的材料易获得,装置简化、简单,实验药品便宜,操作简便等等。

(4)可重复性原则:一方面,减少误差,增加信度。另一方面,你做的实验,同样的情况下,别人应该可以重复验证。

(5)单一变量原则:依据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不同的实验组别中,只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因素不同,影响实验的其他所有因素都相同。

(6)等量原则:除研究因素以外,所有可以影响实验过程或结果的因素都应该保持一样。

(7)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单一变量的前提下,通过对照,就能有效地排除其它因素对结果的干扰,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可以说,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是对照实验的基石和灵魂,而单一变量原则又是对照性原则的前提。

在生物实验的基本思想就是“对照”,因此,大多数生物实验都是在控制单一变量的前提下,根据对照性原则进行设计的。我们前面介绍的学业考试的几个实验都是依据控制单一变量的前提,根据对照性原则进行设计的。

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排除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突出所要研究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各种变量的定义及关系。

3.变量的概念、种类及关系:

变量是指在实验中可以发生变化的因素。

变量通常分为三种:实验变量、反应变量和无关变量。

实验变量是实验中所要研究的变量。它是由实验者人为控制或改变的因素或条件,以此研究它对实验过程或结果的影响。讲的“控制单一变量”实际上就是指实验变量。

当然,在实验中,如果研究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实验变量也就改变了。

反应变量是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或结果。即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存在对应的因果关系。

无关变量是指在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能够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和条件。它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而已。无关变量必须保持相同。

下面通过例子说明三个变量及关系:

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中,光、暗(即光照的变化)就是实验变量(是我们要研究的因素,我们人为地进行控制),而由于光、暗条件的变化,引起鼠妇的活动区域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存在着对应的因果关系。实验变量不是唯一影响实验的因素。除了光照的变化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还存在着其他因素,如土壤的湿度、温度、食物、实验的装置、声响、人员活动等等诸多因素也会对鼠妇造成影响,这些就是无关变量。

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别只有光照这个实验变量不一样(单一变量原则),其他的所有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无关变量)都必须保证相同(等量原则),然后通过对照就可以将实验的结果归结于光照这个变量,而和其他因素无关。

下面用关系图来说明

实验变量、反应变量和无关变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实验变量

决定

反应变量

无关变量

影响

具有可操作性

具有可控性

具有可测性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变量是我们要研究的因素,当我们确定了实验变量后,就要通过各种措施来控制无关变量,使它们保持一致,排除无关变量造成的干扰,使无关变量这些因素被控制在相同的状态。同时,生物实验的对象多为生命体,这就要求无关变量保持常态(如空气、水等等),以满足实验对象正常的生理状态或需要。实验变量就成为唯一影响反应结果的因素,增加问题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上面介绍了对照实验中几种变量及关系,下面看一看对照组和实验组通常的几种判定方法。

三、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

但是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权威、统一的表述,必然导致人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识上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认定方法。

1.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的是实验组。

2.根据实验的目的,施加什么条件来达到这个目的,那这一组就是实验组。3.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对照组的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的,或公认的。实验组往往是未知的、需要验证的。

4.对照组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的为对照组。

5.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作对照组,也可以作实验组。

6.实验前是对照组,实验后是实验组。

7.对照组: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事物称为对照组。

实验的处理是基于加减法原理之上,即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为减法原理。

按照专家的表述,对照组的标准就是自然状态的、公认的、已知的。

比较第一种和第七种的两种说法。

最后一种看法的代表人物是人教版课程教材研究所赵占良和吴成军,实际上头尾两种看法大同小异,只不过是专家将其上升到了理论高度。

但是,即使他们的说法,试着对一些实验进行解释,有的不是很通,或者混乱容易引起混乱。所以说,虽然有一定理论依据和道理,但还不被广泛接受。举两个例子:

1.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就是在自然状态下)

2.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作用:

甲组:不饲喂药剂

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

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明为加,实为减,易引起混乱)

之所以出现以上众多的评判观点,我认为是大家对对照实验采取的方法不了解,不同的对照方法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因此造成概念或者认定上的纠缠、错位。分清对照实验的几种对照方法,对我们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有必要理清对照实验经常采用的几种方法。

四、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

对照实验采用的几种方法

1.自身对照

2.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

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是自身对照实验的经典案例。就是将实验的前后现象进行比对,实验之前是对照组,处理之后是实验组。

课本的例子:

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也是如此。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或者状态上的差异。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此类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是比较好确定的。

2.空白对照。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和专家的表述相比,为什么增加“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的对象组”?一个想回避加减法这么说法,第二更严谨,另外主要觉得单靠后一句“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解释起来有局限性或指向不明。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这里“自然状况”指向就不明确,因为自然状态是淀粉和唾液混合的,因此得出的结果是相反的。

前半句没有特定指向,不管你处于什么水平,自然的也好还,人工的也罢,只要是加入所研究的因素就认定为实验组。事情处理起来简单化一些。如某种化肥的作用,甲组不加,自然状态,对照组;乙一组施加,实验组。如甲、乙两瓶水培植物,本来就是非自然,人工状态了,加入某种生长促进剂,不加的是对照,加的是实验。也可以这样理解,前半句实际上和加法原则吻合,而后半句和减法原则吻合。

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触角在蚂蚁寻找食物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的因素是触角。设置两组:甲组为保留触角的蚂蚁,乙组为剪去触角的蚂蚁。自然状态下对研究的因素—触角进行处理(剪除)的乙组为实验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触角不进行处理(剪除)的甲组为对照组。

这里有个误区要纠正一下,不做任何处理并不是对对照组什么处理都不做,它是是针对实验变量而言不做处理的。经常还是要做一些处理。

比如七上“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实验前要将叶片进行暗处理;再如八上“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实验设计,实验前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他们的处理都不是针对实验变量的。有人提出这种处理是“排除公害变量的影响”这一说法,它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同时处理,也是保证无关变量保持一致的做法。

举几个空白对照的例子:

如七上P98“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的实验。它是探究缺氮、缺磷、缺钾情况下生长的植物叶片状况。分别将对象组除去研究的因素——氮、磷、钾,这和常态相比是经过处理的,因此它们是实验组。而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对象组是对照组。研究的因素是氮、磷、钾。

如七下“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甲组用食醋和清水配置出一定PH值浓度的模拟酸雨,喷洒植物;乙组用清水喷洒。甲组加入了我们所研究的因素——模拟酸雨,来观察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甲组是实验组;而乙组没有加入所研究的因素,所以是对照组。研究的因素是模拟的酸雨。

下面可一个有争议的例子:

七上P11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到底遮光是实验组还是曝光是实验组?甚至在高考中出现争论。

根据空白对照概念,自然状态下,叶片是曝光的,因此实验中不经过处理的曝光部分应该是对照组。而遮光部分相对于自然状态而言,经过了处理,是实验组。但经常有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出现异议呢?关键在于叶片事先经过一昼夜饥饿的暗处理。也就是说它是从暗的环境移到到阳光下,因此不做任何处理的是遮光部分,因为它原来就是不见光的,既然不处理,那就是对照组。实际上是“暗处理”干扰了对题意的判断,饥饿的目的是为了消耗叶片已有的淀粉,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暗处理并不针对实验变量,实际上是上面讲到的对“公害变量”的处理。

通过例题分析,不管问题多复杂,只要牢牢抓住“对照组就是不施加任何研究因素,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不做任何实验处理”这一关键,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条件对照。

指虽然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不是针对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是作为一种相反意义的对照,使得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在初中出现的较少。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使实验结果更让人信服。

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

甲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

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

大家知道甲状腺激素是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在实验中,甲组不饲喂药剂(正常状态);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甲组不饲喂药剂,不做处理,为空白对照组。乙组进行了处理,且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是否饲喂甲状腺激素)的处理,所以为实验组。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的处理,但是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的处理,(相对空白对照组)是施加了一定条件的处理,应该为条件对照组。此实验通过设置空白对照(甲乙)说明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又通过设置条件对照,从相反方面进一步论证缺乏该激素,会抑制动物生长。使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作用的结果更让人信服。

如七上P71“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具体化到“草履虫对肉汤有趋向性”实验。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虽然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对外界的有利刺激或有害刺激能够作出反应。图甲、乙、丙表示三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甲维持原状。当在乙和丙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滴肉汁和一小粒食盐时,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同理,甲不做处理,为空白对照组。其中的草履虫的趋向是随机的;乙进行了处理,而且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是否滴加肉汤)的处理,所以为实验组。丙是经过施放盐粒的处理,但是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的处理,相对空白对照组,是施加了一定条件的处理,应该为条件对照组。甲、乙空白对照说明草履虫会趋向有利刺激,而丙通过条件对照,从相反的方面说明草履虫也会逃避有害刺激。一正一反的结果更好地说明了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上面讲的是中学阶段对照实验几种主要的方法,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对照组的过程或结果是已知的、公认的、自然状态的。还有一种方法很容易和对照实验混淆,这就是对比实验。五.对比实验(相互对照)。

一般是在未知实验变量对结果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不单设对照组,实际上每个组别都是实验组。实验组之间相互对照。一般表现出实验变量在量上的多少对反应变量的影响。

想了解最适宜萌发温度,事先是未知的,因此每一组都是实验组,彼此之间相互对照

如人们不知道某种植物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因此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条件(不同的温度)进行研究。这就是对比实验。

每组都是实验组,彼此互为对照

实际上每组都是实验组。有人认为七上“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是对比实验。实际上不是,因为课本提供的背景资料也好,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好,都已知了种子萌发的常态标准了,也就是有一个对象组的结果是已知的。如春天,浇水,水过多霉烂,松土等。应该属于前面讲的空白对照。

从对比实验中知道了该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如果想研究其他温度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而设计的实验就是对照实验。它是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确定的参照对象。

这就是对比实验和前面讲过的对照实验的区别

现在我们就对照组和实验组确定这一问题,回头看一看前面提到的几年中考题中的探究题。如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确定进行考察会不会出现麻烦。

五.分析几年中考探究例题

下图是小宝同学做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试验装置图,该装置放在25℃的环境中。

(1)如右图所示:l、2、3号种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仔细观察,请将1、3号种子所得到的萌发条件填人下表。

(2)该装置中,2号种子所做的实验起对照作用。其中l、2号种子是一组对照实验,它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2、3号种子也是一组对照实验,它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3)经过一次实验,小宝发现只有2号种子会萌发,于是他就得出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请问,要得到这样的结论,该探究实验必须做哪两处修改?

05年试题:本题属于空白对照。由于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是已知的(课本上背景提到及学生的认知条件),2号是正常状态不经任何实验处理的,因此为对照组。1号、3号都是经过处理的,去除到研究的因素,排除某种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从而对被减去的因素进行研究。

06年试题。

(一).生活中一些人酗酒后,情绪激动,喜怒无常,甚至呕吐„„酗酒对人体有危害吗?小锋同学希望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寻找答案。

在15℃的室温条件下,小锋同学选用1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做了A、B两组实验,观察水蚤10秒心跳次数。

方法是:①A组: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计数,重复3次,②B组:然后移入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中计数,同样重复3次,③处理数据:分别计算出A、B两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小锋同学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是:

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

(2)在A、B两组对照实验中,你认为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3)小锋同学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并且重复做3次,然后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小锋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又依次观察了体积分数为10%、15%、20%的酒精中水蚤10秒心跳次数,将得到的数据列表如下:

(4)将上面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5)根据表格和曲线,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

,直至死亡。

(6)结合这个探究实验,请你谈谈酗酒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06年试题:实际上用A组和B组的描述就不很准确。第一小题肯定是自身对照。第二小题就有些问题了,是继续使用原来的10只,还是新的;是依次放入啊,还是各放入10只。按题意应该各放入10只。第一部分的问题是将水蚤放于清水中的状态和放于含5%酒精溶液中的状态的变化差异进行比对,前者为对照组,自然状态下;后者为实验组,加入了研究的因素,是典型的空白对照。第二部分问题是将水蚤置于不同酒精体积分数中,探究不同酒精体积分数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结果是未知的,表现在实验变量的多少对反应变量的不同影响。因此是对比实验,每一组都是实验组,又互为对照组。

07年试题。

图中是模仿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过的一个实验示意图(注:玻璃罩是密闭的)

(1)该实验中,甲和乙是做为一组

实验。

(2)在乙中:植物光合作用为小白鼠呼吸提供了

,同时小白鼠呼吸所产生的也

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在实验取材上,如何确保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

(4)第一次实验后,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下列不符合科学探究做法的是()

A.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检查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07年试题:主要证明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密封的玻璃罩是将自然现象进行特定范围的浓缩,并可以控制并排除诸多的无关变量,保持除实验变量以外所有因素的一致,是为了“排除公害变量的影响”,和实验变量的处理无关。同时也是依据我们上面提到的“可行性、简便性”的原则进行的。该题也是空白对照。乙组是自然状态,当然是模拟的,没有对其进行研究因素的任何实验处理,是对照组。而甲组是与自然状态相比去除了植物,这一研究的因素,所以是实验组。

08年试题。图6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则是。

(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多次重复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08年试题:试题分两部分。甲图中A瓶通过煮沸杀灭细菌,针对研究因素细菌进过实验处理,为实验组,而B瓶在自然状态下未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因此甲图为空白实验。乙图不单设对照组,只是将鹅颈瓶的状态进行改变。通过比对前后的状态差异,得出结论。处理前前为对照组,打破瓶颈后为实验组。因此,本题既有空白对照又有自身对照。

09年试题。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图3。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电脑辐射对

的身体有没有伤害?

(2)实验设置的变量是()

A.电脑游戏种类

B.电脑是否开机

C.大鼠的身体状况

(3)每个实验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

(4)从图3的A图可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

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

(5)数据显示,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大鼠的健康有害,这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09年试题:也属于空白对照实验,甲组未施加任何实验因素处理(电脑工作,辐射),它为对照组;而乙组置于实验因素环境的处理下,为实验组。再说一下八上69的技能训练;评价实验方案。

评价实验方案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1 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 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 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讨论

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

3.逐一分析这三种方案,找出每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4.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三个方案都是学生提出的,而且要求学生进行评价,说明肯定存在不成熟之处。通过该项练习,实际上是要达到培养学生在设置对照实验过程中掌握控制单一变量和确定对照组、实验组这些关键性环节,使学生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考虑得更加科学、更严谨。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在这个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细菌的有无。

从空白对照定义来看,对照组是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是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因此,所有的甲组均是对照组,都未对其施加实验变量——细菌,乙组都是实验组,施加实验变量——细菌。但实验1不能论证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这个问题,因为事前没有进行“公害变量”的排除,结果不能说明分解是否是由于细菌的作用,或者落叶上的其他因素。方案2既没有进行公害变量处理,也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出现了两个实验变量:甲组灭菌乙组不灭菌;甲组处理后放于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因此,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定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如果就事论事的话,对照组是甲组,而乙组是实验组,因为甲组没有施加实验变量——细菌。方案3是这三组中方案设计最合符科学、最严谨的。可以说它把所有公害变量排除的干干净净,对照组和实验组完全处于相同的条件。对照组是甲组,而乙组是实验组。应该说三个方案的科学性、严谨性是逐一递增的。

这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不对“对照组”做任何处理只是针对研究的因素,即实验变量而言。

五.其他的例子: 1.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否能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向a、b中喷人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

a组进行了高压灭菌,这种处理措施是针对实验变量(土壤微生物的有无或多少)而进行的处理,所以a组为实验组,b组不灭菌,不做处理,为对照组。

2.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用4个相同鱼缸设计了如下实验:

分析并回答:

(1)如果研究光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应选取哪两组实验装置

C和D。

实验的变量是

光照

,其中实验组是

D

,对照组是

C。

(2)如果选择A和C作为对照实验,能否说明河泥在这个生态系统的作用?说说理由。

不能,因为A和C装置中存在河泥和水藻两个变量

。(3)如果将B瓶和C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请你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探究问题:

河泥在生态系统中起作用吗?。

依据单一变量来判断:第一题研究的因素是光照,光照是实验变量,其他均为无关变量,并且要保证一样。因此选择C和D,C是自然状态下的,对照组是C;D是人为地对研究因素光进行处理,实验组是D。

3.某小组进行甲植物的无土栽培实验,他们利用某品牌植物培养液尝试调制出最适合甲植物生长的溶度。

这就需要设置不同溶度的系列装置,结果是未知的,为对比实验。

六.总结

对照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自身对照

2.条件对照

3.空白对照

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第三篇:例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

例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

重庆市垫江中学(408300)赵德强《中学生物教学》2006年第5期

实验的对照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但在分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时不易区分,这里就依例谈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

1.根据实验目的来判断

生物学实验是有一定研究目的,也就是实验目的。在实验中,实验手段的主动选择,实验对象的干预措施,实验的环境条件控制,都是受实验目的的制约的。因此,实验中的实验组就是针对实验目的来控制、干预研究对象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用来证明实验假设的。而对照组同样是针对实验目的,达到排除其它无关因素或非研究因素的对研究对象的干扰而进行的操作。只要明确实验目的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关系后,就能准确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例: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具体体现在()

A.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

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究竟选C 还是选D,也就是究竟哪是实验组,哪是对照组呢?首先要明确萨克斯实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还是“证明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呢?不同的实验目的其实验的操作就不同,当然实验组和对照组也就可能不同。从当时(1864年)的情况来看,光合作用的过程还不清楚,植物能否产生淀粉并不完全确定,更加谈不上以淀粉作为检测光合作用是否进行的标准了。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萨克斯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淀粉”,而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科书第一册第52页上明确说明了“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此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淀粉”。而为了证明这一点,达到这个实验目的,只需进行直接的实验证明即可,也就是直接把饥饿处理后无淀粉的叶片置于光下,观察有无淀粉产生即可证明,所以曝光处作为实验组。而通过遮光组作为对照组,用以确定淀粉不是来自于其它来源,而是来自光合作用。

但是到现在,知识背景变化了,我们已经明确知道光合作用的过程、条件及产物等,所以又可以通过该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这时的实验目的改变了。当然淀粉的有无就是检测光合作用是否进行的标准了。此时遮光处理是实验组,因为这样可以证明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对照组只是为确定其它因素对此结果无影响(比如材料,空气等的影响)。因此,同样的实验,如果是不同的实验目的,其实验组和对照组就不同。(如果实验目的是“证明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淀粉”,则曝光为实验组;如果实验目的是“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则遮光处理为实验组.就是这样的,确定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先要看实验目的。如果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充分条件,有光的是实验组。如果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则有光的是对照组。)

2. 根据已知与未知来判断

对照组的作用是起到一种衬托参照作用,所以,对照组其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的,有感性上或理论上的认识的,公认的。实验组往往是未知的,要探究的,要证明,要验证的。

例: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 实验组 ②对照组 ③黑暗中培养 ④在光下培养 ⑤生长育好 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B.①③⑥C.①④⑤D.②④⑥

答案选B。但很容易错选C。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这是已知的,公认的,现在做实验的目的只是验证这个结论。所以,我们只要设置实验,在黑暗中培养植物,观察其生长状况,如果生长不良,这就证明没有光是不行的,光就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该组也就是实验组。而用有光下培养的作为对照组。其实验的思路是,要证明a是b的必要条件,只要证明没有a就没有b(实验组),而用已知的有a就有b来对照。

又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的实验中,在A、B二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2mL)的蛋清液、唾液。然后分别向二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2~3滴)0.1g•mL-1的NaOH溶液,振荡。再向二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2~3滴)0.01 g•mL-1的CuSO4溶液,振荡。

在这个实验中,其中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即A支试管中的现象是已知的,公认的,公理性的事实。所以A就是对照组。这个实验的思路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A支试管),如果唾液淀粉酶与双缩脲试剂也呈紫色(B支试管),那么唾液淀粉酶就是蛋白质。反之就不是蛋白质。

3. 根据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方式来判断

在实验中,给实验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而这种处理就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的处理,那么,这个处理组就是实验组。

例如。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否能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

B.向a、b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

C.检测敌草隆消失的情况,预计a组敌草隆含量不变,b 组的全部消失

D.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

答案选A、C,即A和C项是不正确的。但是,人们很容易认为A是正确的。

a组进行了高压灭菌,这种处理措施是针对实验变量(土壤微生物的有无或多少)而进行的处理,所以为实验组,b组不灭菌,不做处理,为对照组。

又如,验证鱼鳍的作用这个实验中,剪掉鱼鳍的就是实验组,不剪鱼鳍的就是对照组。

但是,有的实验中虽然给实验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不是针对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的处理,这样的处理组不是实验组,而是对照组。

例如:“饲喂甲状腺激素对小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实验分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丙组:不饲喂药剂。

该实验中,甲组进行了处理,且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的是否饲喂)的处理,所以为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的处理,但是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的处理,是施加了一定条件的处理,应该为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不做处理,为空白对照组。此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的作用。

4. 对没有明显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

有些实验,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这就没有专门的对照组,也就是各实验组之间相互对照。在等组实验中,大都是运用这种相互对照。在相互对照中,各个组的实验结果往往均是未知的,要探究的。

例如: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方法步骤:(1)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2)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该题中有光照组与无光照组就是相互对照。因为这两组的实验结果都是未知的。

又如,考察某生物实验中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此时,各实验组分别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做实验,各个组在实验中就起到了相互对照的作用。

综上所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分,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实验结果的已知和未知,实验的对象的不同的处理措施等情况具体而定。对一个具体的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也可以用这种几种判断方法综合来考虑。

[实验的目的是探索仅靠观察所看不到的未知。为了探索这样的未知,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控制或施加某种影响。在对照实验中,经过这样的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这里之所以强调“一组”,主要是考虑到平行重复的问题。简单地说,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事物称为对照组。针对具体的实验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时,需要清楚实验控制的原理。实验控制的原理不外乎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两种: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减法原理。对不少教师来说,运用加法原理设计的实验,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容易;运用减法原理设计的实验,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时则常常困惑。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1号试管处于常温环境(不加热),也不加任何催化剂,2号试管加热、3号试管加 FeCL3溶液,4号试管加肝脏研磨液。这显然是运用加法原理进行控制的实验,1号属于对照组,2号、3号、4号属于实验组。又如,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做的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对天竺葵进行“饥饿”处理后,让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检验。叶片在自然状态下总是要见光的,人为地将一半叶片遮盖起来,让光照(实质是光合作用)这一因素处于缺失状态,这实际上就是运用的减法原理,这一组应当属于实验组,曝光的一半叶片则属于对照组。有人认为结论是相反的,原因有二:一是被“饥饿”处理所迷惑,二是认为遮光的一半叶片缺少实验因素。其实,“饥饿”处理只是为了使实验效果容易检测,与实验中的变量控制是无关的;遮光的一半叶片并非缺少实验因素,而是对实验因素进行的一种控制(即去除)。](2007年3月赵占良文章《中学生物教学》)

第四篇: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指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实验。

往往好多因素对实验结果都有影响,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类型

空白对照

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际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实验结果的说服力,排除了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单组法和轮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条件对照

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

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甲硫咪唑)(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蚯蚓的生长发育。

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级别的对照组,由此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通过实验的相互对比,确立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的关系。在等组实验法中,若不设空白对照,则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例如,“植物的向性运动”的等组实验中,5个实验组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又如“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吸收的特性”,可把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元素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现番茄吸收Ca多,吸收Si少;而水稻吸收Si多,吸收Ca少。以上就是两个实验组的相互对照。再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个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标准对照

生物生理、生化的某些项目也都有相应的标准,将观察测定的实验数值与规定的标准值相比较,以确定其正常与否的对照方法。

第五篇:对照实验的原则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对照实验的一般原则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阐述对照实验的五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科学性原 则,平衡与平衡控制原则.阐明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基本概念.结合教材对实验原则进行分析.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概念, 使之对生物科学实验的方法,思路有基本认识.教学重点:对照实验的原则.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对照实验的原则.突破策略: 突破策略:结合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及科学惯例展开,积极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导入: 导入:在报纸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减肥药的广告:一张是减肥前,一张是减肥 后,两张照片有明显的身材差异,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里两张照片的对比就 包含着一个最基本的实验思想:对照原则——通过设置一个对照组,来使实验结 果更具说服力.如我们所知,这类广告通常有大量虚假信息,其实验并无严格的操控,因而实验 结果不够准确.如果是要我们来设计并完成实验,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板书):探究服用某药物是否会减肥.分析:对实验组(服用药物)和对照组(不服用药物)的不同处理是是否服药, 这个要严格控制的因素我们称为自变量,也叫实验变量.我们要观察的结果是减 肥的效果,是体重的变化.我们将之称为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板书):自变量:是否服药;因变量:体重变化.延伸: 延伸: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实验对象.如果有两个肥胖者,那么应对他们做怎 样的处理?(学生回答)一个服药,一个不服药.这两名实验对象,应该满足哪 些条件? 由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体重,年龄相当,健康状况接近,工作强度相同,饮食习惯相近等.在实验过程中,年龄,体质,工作强度,饮食,生活环境都可能影响到实验结果.但却是自变量以外的因素,我们称之为无关变量.为保证体重变化只能由是否服 药这一自变量引起,则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即实验组与对照 组只能有一种处理因素不同:自变量不同.这一原则称为单一变量原则.同时,在实验中,还要注意操控无关变量.比如两组都应有较为舒适的工作与生 活环境,都应有正常的适宜的饮食等.不能使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就 是说,若实验对象体重减轻,不能是因为饮食不足,工作强度过大或心理郁闷引 起的.除了自变量以外,其他无关变量不光要相同,还要处于最适宜的水平,这 一原则叫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在上述实验中,总共只有两个实验对象.考虑到人体生命活动的复杂程度,这是 不在合适的.举个例子,在实验进行中,某名实验对象突然生病,患上了严重腹 泻, 很短时间内体重迅速减轻.这将使前期的实验毫无意义.因而在上述实验中, 应尽可能多地观察较多的实验对象, 使实验结果不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呈现的特 例.选择较多的实验对象,排除偶然误差,这是实验过程中应遵循的平行重复原 则.让我们来看看真正的科学实验.为了验证一种新型药物(不是减肥药)的临床效 果,医生们是这么做的: 1,选择大量的测试对象,要求涵盖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患病程度的人群.将实验对象均分为两组.这时的分组必须是随机的.提问:为什么要随机分 组?答:排除人为原因造成的偶然误差.2,两组在同样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3,实验组服用药物,对照组服用等量的安慰剂.注意安慰剂的服用量不仅相同, 还要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提问:为什么要做这种处理?答:排除心 理因素可能带来的干扰.4,选取合适的观测指标:如可以量化的症状缓解程度,预期寿命的延长等.由此可见,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对象的筛选,观测指标的确认,实验数据的处 理等都必须科学,严谨,周密,这是实验的另一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归纳:(板书):验证(探究)条件 A 对事件 B 归纳:我们可以将生物科学实验概括为: 的影响.其中,我们将条件 A 视为自变量,事件 B 视为因变量.(板书):自变量:条件 A 的有无或自变量的适宜程度.因变量:事件 B 发生与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否可发生程度.因此,对于生物实验也可以描述成这样一句话:验证(探究)某一自变量对某因 变量的影响.在实验中要遵循以下原则:(板书):1,对照原则:在实验中,必须设置对照组.通过对照,使实验结果更 加可信.2,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与对照组只能有自变量这一种处理因素的不同.3,平衡与平衡控制原则: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无关变 量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应完全相同,且处于最适宜的程度.4,平行重复原则: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以消除偶然误差.5,科学性原则:实验方案严密,选材合适,实验原理科学无误.巩固提高: ,回答以下问题: 巩固提高:阅读“探究酶与 Fe3+的催化效率” 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是什么?(催化剂的种类;反应速率)实验中除了催化剂的不同外, 哪些因素可以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实验中是如何 控制这些因素的?(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物的量与浓度,反应环境中温度等;使用洁净试管,反应物的量与浓度相同,所处环境相同.)实验中通过什么可以检测的指标来说明催化剂的催化能力?这体现了哪条实验 原则?(观察气泡逸出的速度与卫生香燃烧的程度;体现了科学性原则)若本实验是为了说明酶的高效性,哪一组是对照组?其目的是什么?(加入 Fe3+ 的一组,通过无机催化剂的较低催化效率来说明酶的高效性.)本实验中有哪些操作分别体现出何种实验原则?(分别使用不同的催化剂体现出 对照原则;严格操控无关变量体现出单一变量原则及平衡与平衡控制原则;选择 新鲜的猪肝研磨液,设置易于观察的观测指标体现出科学性原则.)

下载如何确定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确定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鲤中实验幼儿园开展“七个对照”活动(合集五篇)

    鲤中实验幼儿园开展“七个对照”活动方案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认真学习、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听取意见,为全园教职工做出了榜样,营造了活动......

    咸安区实验中学领导班子对照材料(定稿)

    咸安区实验中小学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咸安区实验中小学领导班子按照教育局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在学习教育方面,坚持集中学习和个......

    初中生物对照实验(印)(五篇材料)

    初中生物对照实验 一、对照实验的概念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高中教材)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

    韩中俗语对照

    가까운 남이 먼 일가보다 낫다 远亲不如近邻 가랑비에 옷 젖는 줄 모른다 潜移默化 까마귀 날자 배 떨어진다事出有因 가슴에 칼을 품다口蜜腹剑 가자니 태산이요 돌아......

    北国之春中日文对照

    北国之春中日文对照 北国の春きたぐにのはる kitaguni no haru 北国之春 作詞 :いではく さくし:いではく sakushi: idehaku 作曲:遠藤 実 さっきょく:えんどう みのる sakkyok......

    工程中开工日期的确定

    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日期,只作为准许施工单位进场施工的日期。不作为施工单位总工期计算的开始日期。 因为,施工单位做施工准备的时间也应计入总工期,受施工合同保护。 计算......

    There be结构中的be动词的确定

    There be结构中的be动词的确定1. there be 结构中的谓语动词be在人称和数上应与其后的主语保持一致。主语是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时用is,是复数时用are。如: There is......

    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 确定教学目标要分三步走:解读课程标准——与文本对话——了解学情 一、立根课标,把握教学方向。 要解读课程标准,首先是熟读课程标准。经常读、反复读,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