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时间:2019-05-13 20:1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内容及办理

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0145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0145号提案内容

2013-03-01 案由: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 提案人:施耀忠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监察部办理 主题词:纪检 管理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文化、保障性住房、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2/3左右,约6.68万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民生工程的支出将进一步加大。确保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执行落实到位,加强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反腐倡廉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我国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国家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12年第2号公布的北京市门头沟区原副区长闫永喜贪污受贿案、福建省南靖县山城镇新农合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张信号等人诈骗医疗资金案、吉林省伊通县民政局原副局长石振海等人玩忽职守案、四川省汶川县经济商务局原局长向世茂滥用职权和受贿案、湖南省3家保险机构骗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问题、山东省4家保险机构骗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问题等案件。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廉政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执行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违规操作导致群众利益受损。二是群众意识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决策不合民意,做事有损民利,搞一些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三是制度约束不到位,一些地方权力配置不科学,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没有分开,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四是执纪执法不到位,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治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查处不够有力,处理不够到位,导致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屡禁不止。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继续解决好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执行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断增强监督检查的实效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健全民生工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坚持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检查、传统检查方式与现代化检查手段、专门力量监督与其他力量监督相结合,提高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工作的效能。综合运用明察暗访、专项督查、随机抽查、个别访谈、行政问责等手段,确保及时发现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二、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渠道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完善信访举报电话、信访举报网站、政风行风热线等,建立多层次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公开受理人民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机制,畅通“听民意、察民情”渠道。对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问题解决处理到位。对诉求无门、久拖不决或解决不力的问题,加大督办力度,实行挂牌督办,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

三、加强廉政风险的源头治理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跟进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及时研究可能出现的涉及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防范对策,逐步完善人民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但治理效果不够明显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切入点和工作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逐个解决、逐项落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强化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案件的查办力度,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严肃查处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违纪违法、与民争利的案件,严格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切实做到案件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对造成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件及时通报和剖析,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惩戒和教育功能,以坚决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五、发挥网络媒体的监督作用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监督作用,注意听取网民对民生工程的意见和建议,把网络媒体作为听取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建立民生工程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机制,对网络舆情反映的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及时调查核实,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细心捕捉网络舆情反映的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违纪违法线索,把它作为发现违纪违法线索的一个重要来源,加大查处力度。

六、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作用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聘请了一批特约监察员,要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队伍智力密集、资源丰富、联系广泛的优势,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特约监察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收集人民群众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意愿、反映和呼声,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更好地发挥特约监察员在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0145号提案复文 2013-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2012年8月15日以监提复字〔2012〕30号文函复:

施耀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历次中央全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中央纪委历次全会和国务院历次廉政工作会议都对涉及民生的政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作出部署。确保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执行落实到位,加强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反腐倡廉建设,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负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加强涉及民生的政府专项资金监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注重抓好民生资金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民生资金方面的腐败案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提升民生资金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各地大胆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新举措。如,贵州省通过搭建电子监管平台加强监管,效果显著;海南省将各项惠民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管理范围,确保资金科学安全运行;湖北省制定了《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以案件查办的高压态势保证资金的安全。

我们对您的提案高度重视,对各地加强民生资金监管的做法进行了深入了解,现提出如下意见:

首先,对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开展强农惠农资金清理检查。2010年由财政部牵头、17个部委共同参与在全国开展了强农惠农专项清查工作,对2007年—2009年农民的补贴资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和其他重点专项资金进行清理检查,发现违规问题23765个,涉及资金175.48亿元。资金整改到位56.56亿元,行政处罚708人,组织处理389人,党政纪处分1632人,移交司法机关1017人。二是做好社保基金、扶贫资金、救灾资金、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2008年以来,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和28个省(区、市)2005—2007年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会同住建部对各地住房公积金监管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在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中,对400余名公职人员进行了行政问责,查处和纠正违纪违规金额近13亿元。三是开展教育领域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每年组织至少6个督查组对12个以上省份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等国家教育重点民生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了安徽凤台县、界首市等地义务教育学校虚报套取国家“两免一补”资金和四川等地部分中职学校套取国家中职奖助学金案件,查处各类教育乱收费问题涉及金额20多亿元。四是开展医疗卫生领域监督检查。全面查找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廉政风险点,对药品采购机构负责人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查处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涉及金额9亿多元。

其次,民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民生工程的各个环节容易滋生腐败,目前已查处的案件也表明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反腐倡廉形势严峻。正如您的提案中所指出的,有的单位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违规操作导致民生资金受损;有的地方滥用民生资金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问题查处不够有力,处理不够到位等。民生资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民生工程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确保民生资金真正利民惠民,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您的提案,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鞭策。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执行落实到位。

第三,充分认识民生工程监督检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对当前强农惠农富农资金、扶贫资金、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等各项民生资金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立足确保资金安全和惠及群众这两个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及其领导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并进一步加强跟踪检查,督促对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的参保利益切实得到维护。二是坚决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截留、挪用、骗取、侵吞资金和因监管不力、失职渎职造成资金重大损失的案件,加大追缴违规违纪资金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对查处的典型案件,该通报的通报,该曝光的曝光,发挥教育和警示作用。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信访举报电话、信访举报网站、政风行风热线等诉求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重视网络媒体的监督作用,听取网民对民生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民生工程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机制。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在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工作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四是加强调查研究,从源头上推动健全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各项民生资金的管理涉及监管体制机制制度等许多深层次问题。我们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和症结所在,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措施。督促和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业务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探索源头治理措施上下工夫,切实确保基金安全和基金效益,建立健全真正惠及群众的制度机制。

最后,感谢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关于加大孤残儿童救助财政投入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加大孤残儿童救助财政投入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0131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0131号提案内容

2011-03-02 案由:关于加大孤残儿童救助财政投入的提案 提案者:民革中央

审查意见:建议由财政部研究办理

0131号提案复文 2011-0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0年7月27日以财社函〔2010〕23号文函复:

民革中央: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孤残儿童救助财政投入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孤残儿童救助工作,中央部门积极研究制定政策,指导各地开展工作。为切实保障孤残儿童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完善孤残儿童保障制度,2006年《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农业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民发〔2006〕52号)提出,各级政府要通过家庭寄养、机构集中养育、孤儿收养、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方式妥善安置孤儿;财政部门要通过财政预算安排、民政部门使用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和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孤儿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中央财政将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各地财政保障能力。

为落实孤残儿童救助政策,各级财政部门按照民发〔2006〕52号文件要求积极筹措资金。中央财政通过多渠道安排补助资金,支持地方做好孤残儿童救助工作。具体措施包括:

一、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帮助符合条件的孤残儿童获得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二、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7.11亿元,支持各地2009~2011年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为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儿童开展抢救性治疗和康复,使贫困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三、中央财政通过民政部集中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为机构供养的孤残儿童实施康复手术,以及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孤残儿童养育条件。

与此同时,在预防出生缺陷、减少残疾发生方面,中央财政也加大了投入。

一、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国家级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减少出生缺陷与残疾,2006~2008年中央财政在补助地方的公共卫生专款中安排1.2亿元,支持在全国开展妇幼卫生监测,并在西部六省开展出生缺陷防治试点,为待孕妇女和孕早期的贫困农村妇女免费提供6个月的叶酸。2009年根据医改统一部署,将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作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面实施。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1.6亿元,帮助全国1187万农村适龄妇女享受到免费服用叶酸。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下达2010年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补助资金3233万元。

二、为改善贫困地区居民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中央财政2005~2008年安排中西部地区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地方对患有视力残疾、唇腭裂、小儿疝、睾丸鞘膜积液和尿道下裂等外科系统先天性疾病的儿童21万人开展医疗救治。

为进一步完善孤残儿童保障政策,维护孤残儿童的合法权益,按照中央领导批示精神,我们会同民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孤儿保障工作方案,已于近期上报国务院审批。对于你们提出的明确孤残儿童救助经费的具体规定、落实合理的救助和补助标准、救助标准随着居民消费指数增长而提高、将孤残儿童救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等建议,我们已在方案中予以统筹考虑。我们相信,今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各级财政还将继续加大孤残儿童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并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此项工作,让孤残儿童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获得更好的保障。

感谢你们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3877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3877号提案内容

2012-02-24 案由:关于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提案 提案人:王乃静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会同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办理

主题词:食品轻工

食品安全是当前公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并没有消除。长此以往,不仅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将严重损害政府声誉、法制尊严和人们对社会诚信、道德建设的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制定了近20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近40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部门规章更是有150部,初步构建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制体系,促进了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制化水平。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主要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尤其是分段监管、多部门监管的状况,不仅造成监管不到位,而且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交叉和空白地带。二是生产经营方面存在漏洞。有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追求利润,违背法律和道德,随意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有害物质,而政府部门对此监管不力,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行为。三是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不少消费者贪图小便宜,致使不法食品制造商有机可乘,不安全食品具备生存空间。四是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部分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落后,难以为食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监控手段。五是执法不严。少数执法者不作为、乱作为、随意执法甚至腐败现象,严重干扰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改革和健全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明确责任,消除监管空白地带。

二、认真整治食品生产环节。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和检查,建立相应的追溯制度。

三、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

四、加强宣传。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五、严格执法。对于不作为、乱作为、随意执法、贪赃枉法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严格的追究制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建立严格有效的预防和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877号提案复文 2012-02-24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9月15日以食安办函〔2011〕49号文函复:

王乃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提案》收悉。经商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测问题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保障食品安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基础性工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制定、实施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目前已经建成了由1个国家级、32个省级(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41个地(市)级和65个县级疾控机构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监测项目(指标)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质、致病菌等154项,初步掌握了我国主要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基本状况,并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由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起步比较晚,目前仍存在监测点少、覆盖范围窄、样本量小等问题。为此,“十二五”期间将加大投入,重点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和评估体系,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使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覆盖到全部县级行政区,食品污染物监测点由344个扩大到2862个;监测样本量从12万余个/年扩大到286.2万个/年,由0.08份/千人扩大到2份/千人。

有关部门在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监管体制,不断推进诚信体系、监督体系、责任体系、应急体系等建设,逐步形成科学系统、责任明晰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体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协调、指导力度,不断完善全程监管制度、堵塞监管漏洞,积极推动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不清及监管空白等问题。

二、关于认真整治食品生产环节问题

我国在食品生产环节监管方面,严格执行生产许可制度,质检部门为此制定发布了《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在严格执行生产许可制度的同时,各地区、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2010年各地共检查食品生产单位116.9万家(次),发现问题20.02万个,已完成整改16.8万个,其中吊销了17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

您提出的建立相应的追溯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食品追溯制度的建立,加快了重点食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及试点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42号)要求,2011年年底前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电子信息追溯系统的建设。商务部、财政部2010年开始启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目前已安排两批共20个试点城市,初步建成了中央和城市两级追溯管理平台,追溯体系覆盖170多个屠宰企业、100多个大型批发市场、3000多个标准化菜市场、1400多个大中型超市、4400多个团体消费单位。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乳品、肉类、蔬菜等重点品种追溯系统建设,并逐步向其他品种推广,统一整合、规划各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保证追溯链条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综合效能。

三、关于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信息体系、完善相关标准问题

2010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专门制定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两年来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2011年下半年,我办将继续对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督查考评方法,督促各地区、各有关监管部门认真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的综合协调及信息通报等机制已初步建立。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工作,卫生、农业等部门制定出台了《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切实提高了信息发布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近期成立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及专家委员会,将对整合食品安全信息资源、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和相关认证工作也在积极推进。据统计,我国现行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有1829项,地方标准有1201项,按照内容可分为食品安全基础标准、生产规范、产品标准、检验检测方法等,与国际标准总体上是一致的。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卫生部组建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建立了食品安全标准审查制度,开展了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工作,目前已新公布实施了17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68项乳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3项重要基础标准,102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2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含66种农药)以及蜂蜜产品标准等。年底前卫生部还将完成202项标准的制修订。各地也在及时研究制定地方标准,并针对一时难以出台地方标准的,加快制定规范性的规定。同时鼓励企业自行制定严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并做好企业标准的备案管理工作。

四、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宣传问题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科普宣传,宣讲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深入解读有关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部署和政策措施,集中宣传专项治理行动取得的成效,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展现政府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态度和决心,以增强社会消费信心,有效震慑违法犯罪活动。2011年3月,我办商请中宣部、司法部将食品安全法列入“六五”普法规划;5月印发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要求各有关方面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和“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广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应对风险能力。目前我办正在配合有关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宣传具体实施办法,将食品安全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并作为各级公务人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五、关于严格执法和责任追究问题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始终把严格执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2010年全国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552万户次,发现和限期整改安全隐患50余万个,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位10余万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其中立案查处了涉及食品安全的刑事案件1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同时对于监管部门及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随意执法、贪赃枉法行为,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有关部门已对2010年问题乳粉案件中负有失职渎职等责任的192名地方政府领导和监管人员,进行了严厉的行政问责和党纪政纪处分,目前正在深入调查和严肃查处河南生猪“瘦肉精”案件中的责任人员。

为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有关部门正在制定食品安全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办法,以促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切实落实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水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预防和监督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从源头上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

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四篇: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336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336号提案内容

2012-02-24 案由: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 提案人:安信义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财政部办理 主题词:教育儿童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重要政策文件,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明确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办好幼儿园,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促进社会事业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工程,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民心工程。因此,应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建议如下:

一、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落实学前教育经费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远低于国际3.8%的平均水平。2004年欧洲十几个国家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10%以上。应该说,目前我国已具备增大学前教育投入的财力,建议明确GDP与学前教育的投入比,规定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最低比例,鼓励教育先行省份探索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二、落实幼儿教师编制和管理问题,提高幼儿教师队伍质量。建成覆盖城乡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所在。建议从宽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大力提高公办园的比例、提高公办园在编幼儿教师的比例,落实公办幼儿园的财政经费保障。明确公办幼儿园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扩大幼儿园的办园自主权;同时将集体所有制幼儿园列入定编标准范围。实施教师队伍培养工程,逐年将优秀的在职非公办幼儿教师转为公办编制,也可以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纳入公办编制。公办编制要向农村幼儿园倾斜,以吸引并留住优秀幼儿教师在农村工作。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做到各类幼儿教师同工同酬。可以先指定经济条件好的省份做试点。

三、加强规范建设,保障学前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督促各地要创造性地用足用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政策,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省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前教育作为督导的重点,定期对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安全管理、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专项考核,建立完善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使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迈上科学、规范之路。

2336号提案复文 2012-0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1年11月3日以教提案〔2011〕第326号文函复:

安信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规划纲要》把学前教育作为今后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这是国家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推进教育公平而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设计,确定了“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方向。围绕扩大资源、加大投入、规范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一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要大力发展公办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积极扶持和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二是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要落实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将学前教育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研究制定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成本中的分担比例。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各地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

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严格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切实落实幼儿教师的工资、职称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待遇。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通过扩大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招生规模,招聘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选拔中小学转岗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充实幼教岗位等,加快补充幼儿教师。五年内对园长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为加大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去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已投入20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乡村幼儿园1307所。近期财政部、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一系列学前教育项目,“十二五”期间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各地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了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三年各地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新增在园幼儿规模500多万人。同时各地积极研究出台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快核定公办园教师编制。许多地方明确规定将公办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或纳入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为提高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中央财政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支持各地对中西部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可以说学前教育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区域、城乡之间发展差异显著,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有效解决“入园难”问题,现阶段还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当然,我们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成本中的分担比例,探索实行一定年限的免费学前教育,如陕西等省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对国家学前教育项目和地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监测评估,并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国十条”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抓紧制订《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等配套文件,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五篇: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5125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5125号提案内容

2013-02-28 案由: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 提案人:樊庆斌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教育部办理 主题词:文化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方文化和思潮日渐流行,使得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呈现出西方化的趋势。一些青少年学生不辨是非地接收外来思潮影响,“哈韩”、“哈日”之风甚嚣尘上,过洋节、吃洋快餐一度风行校园,不少学生忘却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青少年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客观上导致了青少年学生缺少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导致校园文化和精神中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着许多璀璨迷人的民族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有着重要的显示意义。

一、文化传承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俗文化正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据调查,青少年学生对西方圣诞节的兴趣远远大于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传统节日;高年级学生对NBA球队所在的城市如数家珍,却对舞龙、高跷、剪纸等民俗活动知之甚少。西方物质和文化的影响,令教育工作者感到迷惘;教育的偏差和缺失,有可能让孩子们迷失方向。给孩子们补上民俗文化这一课,引导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意义非同寻常。

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及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中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仍然难落实到实处,如果把即将失传的民间技艺传入校园,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从培养健全人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出发,遵循传统文化教育的一般规律,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通过纷繁多姿的民族音乐、舞蹈、戏曲演出、书法、国画、民间工艺制作、中国象棋围棋擂台赛、猜灯谜猜歇后语、武术体育等各项活动和课堂诵读辅导、文化基地熏陶、课外活动固化、社会展示激励等多种途径,引导中小学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链接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血脉相传的精神纽带,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道德支撑作用。

5125号提案复文 2013-0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年8月20日以教提案〔2012〕第70号文函复:

樊庆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教育部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措施,引领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在中小学体育和艺术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普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国家颁发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教育方针的要求,是落实培养目标、指导教材编写、组织实施教学和进行教学评价的规定性教学文件。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课程标准,都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作为课程的核心价值理念。例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指出“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应大力继承和发扬。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武术、舞狮、舞龙、踢毽子、抖空竹、竹竿舞、蒙古式摔跤、抢花炮、荡秋千、重阳节登高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来补充和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中,分年段对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以及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

艺术方面。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例,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在“课程内容”中,分年段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每学年背唱歌曲中包含若干首中国民歌,学唱一段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

二、在高等学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

根据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在《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以及四类任意性选修课程中,均纳入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内容。《指导方案》要求,普通高校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

三、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有机融入课外活动,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

体育方面。将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引进校园,鼓励学校组建传统体育项目社团,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和课余锻炼的内容。2010年我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协商,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研发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组织师资培训,在中小学推广校园武术活动。中国大学生体协设置了“中国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每年举行全国性的赛事和研讨,积极鼓励国际间武术文化交流,目前会员学校已达百余所。教育部每3~4年举办一届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中,均把武术作为必设项目,发现和培养了大量传承民族民间体育运动的优秀人才。

艺术方面。2002年以来,教育部每3年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艺术作品类中列入了书法、篆刻等传统文化艺术项目,在艺术表演类中列入了民族民间音乐歌舞和戏曲等项目。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坚持育人导向,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影响面大,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作用。2006年以来,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国家级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的演出中安排了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川剧、秦腔、民族民间音乐歌舞等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经典剧目。同时在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的专题讲座中安排了书法、篆刻、民间工艺、民族音乐和中华戏曲等项目内容。多年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优秀文化艺术的知名品牌,成为增强青年热爱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情感的有效途径。

四、组织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目前已评出449所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项目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入选国家级或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从今年起,教育部还将在全国高校建设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基地,大力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

我们将认真研究并充分考虑您所提出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关建议,采取积极务实的措施,不断深化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来源:中国政协网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