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5篇)

时间:2019-05-13 03:1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

第一篇:如何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

如何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

孙寒松

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是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在具体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建设中,要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重点做好管人、管钱、管权、管物等人员的教育、约束和监督,以实现企业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可控、有序,从而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加强企业管理中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四管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拒腐防变能力,是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必须要结合实际,在内容上、形式上、载体上不断创新,使教育真正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真正发挥警醒和自省的作用。

1、教育内容要突出实效。反腐倡廉教育要以加强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廉洁勤政为主要目的开展教育工作,内容上要突出实效性。一是要注重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公司内各类先进典型事例开展正面教育,教育员工要向先进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年,公司充分利用“四先”、“十大标兵”、“十大星级党员”等先进评比活动,选树各业务系统先进典型员工,并积极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全体员工向他们学习,这些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很好的推动了学先进、比先进、超先进氛围的形成,使员工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二是要综合运用公司内部和社会上的案件通报、案例剖析、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片等内容开展反面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反面教材的警醒作用,帮助员工构建思想道德防线,增强员工内在的约束力和教育的有效性。去年,公司对发生在员工身边的个别基层单位违规签订物资采购合同、违反财经纪律和职工个人参与赌博、受贿等违纪情况,专门下发了处理通报,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警醒作用。

2、教育形式要更加灵活。反腐倡廉教育要结合基层工作实际,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其更有吸引力,更具震撼力。一是要充分利用廉政党课、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纪律意识和廉洁从业意识。学习中不能光念念案例,读读文件就算是学习,这样学过了就忘,等于没有学习,我们应该组织进一步的讨论,加强相互交流,切实达到学习的效果。二是单位领导要经常利用会议场合,对个别有不良思想苗头的职工进行个别提示、侧面提醒,发挥上级“点”的作用。虽然当时可能被提醒的员工会心里不舒服,不痛快,或者是觉得领导对自己有意见了,但正因为他能想到这些,那么他的不良思想就会因怕而转变,从而杜绝了违纪行为的发生。三是要针对性地对关键、敏感岗位的员工进行廉洁勤政的专题培训。反腐倡廉教育应该偏向“四管人员”,因为一个单位廉政建设效果好不好,关键就体现在他们身上,他们作风正派,能够正确地使用组织赋予的权、钱、人、物的权利,所有的员工就会以他们为榜样,形成一个廉洁从业的良好环境。所以必须要加强“四管人员”的廉政教育,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和荣誉观,在金钱、权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3、教育载体要更加丰富。除了通常采用的以文件通报、光盘案例、学习资料形式下发反腐倡廉教育内容以外,廉政教育要进一步拓宽教育的覆盖面,让勤廉理念深入员工,把党风廉政教育同建设和谐企业文化,营造健康向上、廉洁从业、“廉荣贪耻”的企业廉政文化氛围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办公网络,及时将每年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和专项监察活动情况在内部办公网上登载,开设网上廉政学习论坛,共同探讨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促进互动交流,使教育学习入脑入耳。

二、完善各项制度,构建反腐倡廉约束机制。有效预防腐败的重点在于不断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把约束机制寓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之中,通过科学配置权利,健全权利运行程序,逐步建立权利制约机制,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1、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一是以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为重点,把廉洁从业要求贯穿到企业管理制度和流程中,实行对管权、管钱、管人、管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用权行为的约束,突出对权力规范运作的监督制衡。对于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问题,坚持集体研究讨论,避免与防止个人或少数人擅自决定,确保重大决策不失误、重要人事任免不偏袒、重要项目安排无疏漏、大额度资金使用无风险。二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环节,制定集体决策操作规程,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细化管理规定,着力做到职权、事权明确,并按照制度流程操作。三是领导干部要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重温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在工作作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并主动接受职工的监督,用实际行动树立在职工中的勤廉形象。

2、完善廉洁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结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定》与企业自身工作实际,把廉洁从业要求融入各项规章制度中,尤其是按照对关键岗位、关键环节提下内控和互控的要求,立足于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原则,把廉洁从业作为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具有重要工作岗位特点的从业行为规范,使反腐倡廉制度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之中,贯穿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和工作流程,通过设立权利界限,规范权力运行,把制度规范转化为廉洁行为。同时把廉洁从业作为考察、考核、奖惩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内容,列入班子民主生活会必须对照检查的重要议题。避免出现“四管人员”工作作风漂浮、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等行为的发生,对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各种行为,根据情节轻重,要严格追究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以此实现源头防范、综合治理。目前,公司施工项目增多,人力资源匮乏,在项目管理中难免会出现一人兼管多项业务的情况,对此,我们更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堵塞管理漏洞,确保企业效益不流失。

3、进一步推进厂务公开制度。推进厂务公开,必须坚持依法公开与体现监管规律相一致,坚持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与构建和谐企业相一致,坚持维护企业利益与维护职工利益相一致。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厂务公开方式,转变监管理念,提高资产监管工作透明度。要着重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如企业经营情况、财务收支情况,人事任免情况,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等。涉及职工利益的有关政策和工作,要采取张贴公示、大会通报等形式知会每位员工,并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真正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不能因为项目施工任务重、人力资源不足等客观情况而将厂务公开流于形式。

三、加强监督检查,构建权利运行监察机制。深化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充分履行自身职责,把党委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和定期监督检查有效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以维护企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1、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党组织的监督主要通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来体现。凡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如企业生产经营、干部任免奖惩、奖金分配、职工生活福利等,要广泛征求意见,经党委集体研究或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后实施,避免决策失误。同时,基层党组织要严格执行公司民主生活会、述廉议廉、诫勉谈话等制度,要积极引导广大员工敢于对违法违纪事件说不,做好违法违纪人员的教育、警告和处理工作,对违反原则问题决不姑息,一查到底。尤其对“四管人员”更要加强日常教育和管理,多“点”,多问,多说,确保他们思想过硬、作风正派,做好其他员工的榜样和表率。

2、充分发挥工会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民主评议与工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工会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企业的重大事项,参与有关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度,检查监督企业有关方面贯彻执行职代会有关决议的情况,坚持对企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和责任考核。加强群众监督,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和办事公开,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和质询。着重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企业经营情况、财务收支情况,项目实施情况,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等。设立专门的举报箱,广开言路,对职工反应重点、焦点事情及时研究解决,对职工反应的违法违纪事件认真查处。

3、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要把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切入点。通过效能监察实现企业管理和监督的结合,督促改善经营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纪委要把查办案件工作与内部审计、专项检查、效能监察、信访举报等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为企业发展服务,为基层单位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基本单位,也是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开展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效能监察一定要把好预算关、合同关、物资设备购销关、劳务队伍选用关、经济监控关和考核奖惩关。要多开展诸如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效能监察、安全生产“五大”活动专项执法监察等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堵塞管理漏洞,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4、定期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这是反腐倡廉动态管理,严格项目管理制度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相关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履职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努力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整合监督人力资源,创新监督方式。要以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为重点,定期开展对项目财务制度管理情况的效能监察,不断完善和督促各项财务制度的规范落实。围绕“三个中心”、“四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定期开展外部劳务队伍使用和管理的效能监察,杜绝和避免劳务纠纷的发生,清除不合格劳务队伍,逐步建立劳务队伍选择、使用、管理和监督的科学管理体系。加强对物资采购、大型机械设备购置和小型基建项目等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购销程序,保障企业合法利益。

第二篇:3如何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防腐倡廉工作

如何从深层次上做好标本兼治拒腐防变工作

在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和关键发展阶段,我们党把反腐倡廉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臵

反腐倡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治标,就是对已发生的腐败问题进行检查和处理,遏制腐败现象的发展和蔓延的势头;治本就是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倡导廉洁政治,使腐败问题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不从治标入手,治本就没有针对性,就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相反,光治标不治本,治标的成果就不能巩固和深化,就不能使问题得以根本解决。所以,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们都要坚持从治标入手,同时提出治本的要求,逐步解决引发腐败现象的源头和深层次的问题,达到标本兼治。现就如何从深层次上做好标本兼治、拒腐防变工作本人提出如下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是通过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要通过举办反腐倡廉建设知识竞赛、反腐倡廉宣教刊物的评选与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要求,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取向,深刻认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工作原则和主要任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是围绕廉政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积极营造节日廉洁氛围,充分利用部门网络的优势,继续发送廉政贺卡、廉政对联、廉政短信和廉政书画。积极探索党政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新形式。

二,重视制度建设,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贯彻落实

要针对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找准权力运行中腐败的易发高发点,从制度上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

首先要明确责任的主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主体,领导班子首当其冲,但在实际操作中应以领导干部个人的责任为重点。反腐败斗争要取得成效,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取决于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领导人、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对反腐败斗争的认识、决心和重视程度。因此,在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时,除了要明确领导班子的责任外,应把重点放在领导干部个人的责任上。应根据职权和任务的不同,规定不同的责任。特别是要对“一把手”的责任提出明确的要求。中央明确规定,“一把手”要生产经营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一肩挑”。“一把手”能否把“两付担子”一起挑起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硬”,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所管辖的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象下达生产经营任务那样,对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也要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软任务”也要有必要的“硬指标”。使“两副担子”、“两个责任”在形式和内容上充分地体现出来,增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两个责任”意识。

此外,要着重抓好管理人、财、物的部门和负责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等重点、热点部门的领导的责任制建立。近年来的情况表明,腐败现象的多发点亦是经济建设的热点和权力监督制约的“空白点”。这些部门如果管理薄弱,很容易导致问题的发生。明确规定这些部门的领导和职工的廉政责任,加强对这些部门的监督制约,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要明确责任的具体内容。不仅要明确党风廉政责任的重点人员和重点部门,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准做什么,违反了要怎么样”。应根据各单位的工作实际,按照每个领导、部门的职责、权利和任务特点,以及在廉政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责任条款,力戒“大而空”,力求具体实在。总之,凡是可能出现问题的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责任条款、制约措施和违规应受到的处罚规定。这些措施经过一定程序讨论决定后,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方式,按干管权限,由上级党政主要领导、纪委书记与下级签订。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违规也要受到处罚。违规是违法违纪的必经之路,这条路不堵死,违法违纪的问题迟早要发生。现在的规章制度已经不少了,但是许多制度和措施往往得不到落实,从而导致了许多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抓好防腐倡廉工作的考核

有好的责任制度,这只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严格、科学地进行考核,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另一关键环节。考核工作决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责任制的考核工作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双重作用。

(一)准确地评价一个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评价不准确,奖惩也就谈不上准确,就会失去考核的本来意义,有害而无利。

(二)科学、严格的考核工作,能使干部职工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一种严肃感和信任感。有了这种严肃感和信任感,廉政建设工作才能有效地推进。如果走过场、搞形式,或者虎头蛇尾,就会使善良的人们“看破红尘”,使贪赃枉法者胆子更大。因此,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工作,一定要认真严肃,一定要严格准确,一定要善始善终。切勿走过场、搞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考核的目的。

考核工作要改变思路,“只报忧不报喜”或“多报忧少报喜”。传统的考核方法往往“以肯定成绩为主”。其实,许多“成绩”是一些共性的工作过程,肯定成绩往往有许多是客套话。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更主要的是淡化了对存在问题重视,使被考核单位容易产生“自我感觉良好”,不利于对问题的重视和整改。因此,考核、检查工作应该改变思路,以发现问题为主,“只报忧不报喜”或“多报忧少报喜”。考核要走群众路线。腐败最怕群众,群众的监督最有力,应加大群众的监督力度。考核工作除应坚持原有的一些好的做法外,应把民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方法,引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工作。应召开被考核单位的党员、中层干部、职工代表、党代表参加民主测评大会,专门对企业领导班子和每个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情况进行民主测评。测评前,每个领导作一年来党风廉政情况的专题述职,然后进行测评。测评分为“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或“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档,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测评的结果作为考核评价这个单位和每个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重要依据。这种方法比小范围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评价的准确性和监督效果都会好得多。试想,如果一个单位或一名干部在党风廉政问题上,被群众评为“不满意”或“不合格”的时候,会产生多大的监督效应呢。

四、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赏罚分明,敢于动真格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是一项具有强制性、威慑性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能否执行好这一制度,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又一关键环节。对考核结果能否做到赏罚分明,敢不敢对分管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能否真正得到加强的问题。如果有规不行,违规不究,或者是重违轻罚,势必造成制度荒废,法纪松弛,问题更多。现在有许多问题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法执纪不严。因此,责任追究必须敢于撞硬,敢于动真格。责任追究条款要尽可能的具体明确。责任追究的依据是责任条款,没有明确的责任追究条款,责任追究就难以执行。因此,责任条款除了要明确规定党风廉政建设“要怎么办、不准怎么办”外,还应该规定“违反了哪条规定、出了什么样的问题要受到什么样的处分或处理”。只有这样,在有了考核结果后,才便于“对号入座”,有据而准确地进行奖惩。责任追究一定要敢于动真格。落实责任追究制的关键是要敢于动真格。因为,责任追究不同于一般的纪律处分。纪律处分的对象是直接的违纪者,对直接违纪者的处理尽管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干扰,但相对要容易得多。而责任追究的对象是没有履行好领导责任而导致分管的人员违法违纪的责任人。对这种追究责任者的处理要困难得多。因为,长期形成的“工作中出点问题是难免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要以肯定成绩为主”的思维方式,往往会“一俊遮百丑”、“以功诿过”而不了了之。或以经济处罚为由,逃避执纪;或以集体决策失误为由,逃避个人责任。使责任追究难以落实,特别是对“一把手”的责任追究更难。为此,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他们功、过的准确评价、奖惩,对于促进他们的工作,进而促进单位整体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责任重大,工作辛苦,当他们对单位发展做出贡献时,该重奖的要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重奖;当他们工作失职或失误影响单位形象时,该追究的也要动真格追究其责任。如果干好干坏一个样,或者只讲权力,不讲责任,只有奖,没有惩,单位“两个文明”建设就难以搞好。只有责、权、利平衡,赏罚分明,才能促使他们尽职尽责。

针对本系统的实际情况,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各级党委(党组)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密切配合有关职能部门,本着教育在前,惩处在后的原则,有的放矢地对容易产生腐败的工作环节和部位开展执法监察,如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强化“两权”监督,加大纠风力度,广泛开展行评“回头望”,切实突破工作难点。对落网的“黠鼠”,当他还在“囊中”之时,就果断施以重拳,不给喘息之机,不留后患。切实做到查办案件手段不软、面子不讲、说情不顾,快查、快结、快处,加快提高办结率;对严重违纪行为,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理,直至法律制裁,决不姑息迁就,以求得根治腐败的最佳效果,纯洁党员干部队伍

周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纪检监察室 王松涛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第三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反腐工作论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工作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反腐倡廉工作的思考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部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动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税务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履行“为国聚财”的重要职能,税收执法、行政管理、监督检查、三公支出是税务工作重点领域,征收管理、人事任免、物资采购是税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对如何有效预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作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5月23日中央下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要求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行使进行监督。200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强调指出解决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是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任务之一,当前

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领域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违纪违法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情节严重,影响恶劣,一些地方和部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

二、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认识

在税收工作中因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法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使得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有了可乘之机。由于工作性质比较特殊,税务干部如果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不能正确用好手中的权力,损害纳税人的利益。搞以税谋私、权钱交易,就会拜倒在金钱之下。所以,反腐倡廉、强化源头治腐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斗争,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优化方法、强化手段、惩防并举,进一步从源头上拓宽反腐渠道,从根本上遏制税务职务犯罪的产生。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要抓好税务的反腐倡廉工作,首先要定位、认识哪些是地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此,我们要深入实际,认真分析,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从确立信息管税思路,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征管质效,逐步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的理念入手,我们可以把税收执法、行政管理、监督检查、三公支出确定为4个反腐倡廉重点领域,围绕征收管理、人事任免、物资采购、资金使用中的重要环节,查找突出问题。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加强制度建设,强

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动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

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对征收管理、人事任免、物资采购、资金使用,从多年来的监督实施情况和到相关单位调研情况看,不少单位、干部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一些税务人员有法不依,不严格履行执法程序,行政审批、税务稽查等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税收强制性未得到充分利用现象。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存在考察失真和干部“带病提拔”等问题。私设小金库,三公支出不透明、违规、超标采购、违犯财经纪律等情况。

据统计,自2001年至2010年,地税系统共查处多起违纪违法案件,多名领导干部分别受到了纪律处分和刑事处罚。其中有贪污、挪用公款的,徇私舞弊的,有行贿受贿的。私设“小金库”、建立账外账。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市场经济下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时刻在侵蚀我们的肌体,各种物质诱惑时刻在考验我们的干部职工。如果让这些违规、违法行为任意蔓延,影响了我国税收法规的贯彻实施和依法治税的进程,不仅损害纳税人利益,也破坏了地税的形象,也势必会威胁国家的利益。所以我们要采取措施,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从源头抓起,抓住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控制点,彻底解决问题。

四、问题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是与选人任人有关系。税收执法、行政管理、监督检查、三公支出等反腐倡廉重点领域,尤其是税收执法、物资采购,资金使用过程中。这些岗位上从事领导工作的都是税务系统的关键岗位人员,所以,找问题先从责任者入手,领导有多大的责任,就有多大的义务,责任面前,领导首先担当。有些领导干部明知道那样做不妥、违规,还偏就那么做,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丝毫改进的意识、想法,甚至故意搅乱,以便在乱中混水摸鱼,这样的领导干部只能带坏队伍,造成上行下效,把工作搞成一团乱麻,造成部门工作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治理,问题根深蒂固,推而不动。

二是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税收执法、行政管理、监督检查、三公支出等是税收工作的重点领域,也是行政管理中的难点,因为这些领域中的关键环节多,控制点多,制度不健全很容易造成管理粗放,造成问题多发。只有制度健全了,才能对关键环节中的管理人员进行规范要求、严格考核。针对腐败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每个层面和每个部位健全制度。因此制度的建立不能教条本位,一概而论,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将制度建设贯穿于每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方方面面,建立全方位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和机制,不留死角,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

三是监督检查不到位。税收执法、行政管理、监督检查、三公支出的这些领域既然是税收管理中的重点领域,诸多贪污腐败案件证明了一个事实:不受监督的权利必然走向腐败。推进惩治和预防

腐败体系建设,就必须注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有效监督。只有彻底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放低姿态,不搞庸俗的关系学、好人主义才能把监督、检查工作做到实处,收到实效。

五、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开展反腐倡廉监督工作的具体措

(一)健全制度,规范税收执法权。

不断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建立和进一步完善税收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其对规范和约束税收执法权力、保证执法权力的正确、合法和有效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建立廉洁、高效、高素质的税收执法队伍提供坚强保障,并对实现依法治税,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税收执法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监督税收执法权工作的过程中,把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执法权活动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纳入监督的职责范围,统一谋划,全面部署,做到两权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1、健全执法评价系统,细化对点的追究。地税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执行公务分散,不同层次的纳税人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意志差的人就有可能被击倒。为此,要重视构件民主评税、公开办税的社会监督系统,推行地税干部公开向纳税人述职述廉制度,不定期抽取社会各界纳税人对管理人员在廉洁执法、工作作风、征收管理、服务意识方面的意见,作为对管理人员评价的意向重要指标,纳入考核。把好重大税务案件和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关。

2、警戒责任监督,严格把握对线的控制。一是要认真学习相关

制度的内容。充分理解有关制度、办法、措施的精神实质,严格对照执行。把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三种手段综合运用,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落实过错责任追究。二是明确责任,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受人员、精力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做到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实施有效监督。尤其是在税收执法权的运行中,要通过对重大案件的查处、重点部位的监督,起到一种震慑作用、辐射作用,带动整个监督向纵深发展。要注重解决税收流程中不符合现行工作实际的问题,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要把税款征收、两票管理、税额核定、税负公平作为执法检查和监察的重点。以规范自由裁量权为主线,要突出税款核定的公平公正性,及时足额征收入库税款,防止出现应征不征、定税不公、收人情税、关系税、过头税的问题,防止出现混库、延压税款的问题。

3、构建数据分析中心,加强对面的监控。通过征管数据分析与考核,不断加强面的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加强对税收执法进行监督,提高税收执法运作水平。要积极探索、总结、推广以计算机监控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结合征管操作规程、稽查操作规程及其它各项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内部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突出连带责任,逐步形成用人监督、用制度监督、用计算机监督的全方位监督机制。

二、严格监督,强化行政管理权。

按照规范用权、公开示权、合理分权、科学控权、追究制权的

原则,突出对人、财、物管理方面的监督,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要加强对人事管理权的监督制约,认真落实好各项干部监督制度,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落实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防止和纠正考察失真、“带病提拔”和跑官要官等问题。加强对财务管理权的监督制约,严格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实施内部审计。

1.深化“两权”监督,规范和制约权力运作,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通过改革和健全制度,使一个部门权力的行使受到其他部门的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行使经过若干程序、环节,使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监督,以便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衡。比如,在税务系统内部,坚持以税务管理信息化为依托,通过深化征管体制改革,优化业务流程,科学分解权力,坚持公开透明,着力完善机构、业务和人员的三个重组,建立健全人机结合的监控机制,始终把监督和制约贯穿于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的全过程,确保征管手段信息化、税款报缴多元化、税收征管社会化、纳税服务规范化,最终实现地税管理的现代化,以达到征、管、查三分离的目的。

2、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强化对财务管理权的监督。加强对经费预算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对因公出国经费使用情况、公务车配备和使用管理、公务接待费支出、公款请客送礼、庆典、节会、论坛活动等开展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消减“三公”费用支出,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范公务接待,严禁借培训、考

察的名义公款旅游。公务活动和下基层调研,要认真依照规定办事,轻车简从,绝不能搞特殊化。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减轻基层负担。定期公开“三公”消费。加强对经费、车辆、票证、账户、税收级次等方面的自查清理,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

3、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实施对人事管理权的监督制约。重点对税务人员的录用、调配、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税务人员的考核奖励等方面的监督。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干部选拔任用的办法。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对所有干部的提拔任职都认真落实任职见习制和晋升公示制。对领导干部进行交流和岗位轮换,建立起一套监督制约人事管理权的有效机制,人事工作更加规范、透明。

4、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对内,一要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监督;二要加强对党员的监督;三要加强对征收一线的监督。对外,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坚持行风特邀监察员等群众监督评议制度,形成全方位立体监督网络。要采取措施努力拓宽监督的渠道,完善民主监督制度,重视来自各方面的监督。

第四篇:学校美育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学校美育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美育”并不是一门课程,而是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是所有教育内容和教学课程都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育人”,而“美育”就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分目标”——将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培育成“美的人”。“美的人”就是有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美的知识、美的行为的人;是能够辨别与认识美并善于发现与创造美的有良好审美素养的人。我们可以说,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类课程是以美育为基本内容的课程,但并不是说这些课就一定是“美育课”。如果这些课上教师有不美的语言、不美的行为等,那仍然不是美育;而如果这些课被纳入中高考,那就变成了“考试课”。

美育不是一项专业技术,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理应具备的素养,也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法。前面谈到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育成“美的人”,前提当然是每一个教师一定都是“美的人”。只有在此基础上,每一个教师在自己所教学科的每一堂课上才能恰当发掘学科的审美要素,并用自己美的教学行为,如美的教学语言、书法、板书等,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或潜移默化的美育。

显然,教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是美育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中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就应该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合格的美育教师,而不是去培养专门的“美育教师”。

明确了美育的本质,加强相关培训就不是对“美育教师”的培训,而是对教师的“美育培训”,让欠缺美育知识的教师补一补美学基础、美育概论以及学科美育基础知识,并交流美育经验、探讨美育方法等。另外,也要防止掉进对美育的考核与评价的陷阱。一个教师是不是“美的人”,是不是以“美的人”为目标培育学生,这都是很难数字化的。可一旦进入考核与评价系统,其结果就很可能只剩下一组冷冰冰的数字,而数字的大小不仅可能与美没有关系,甚至还会与弄虚作假发生关系。美育所需要的是美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这样的管理本身就是不美的。

“美育”并不是一门课程,而是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是所有教育内容和教学课程都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育人”,而“美育”就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分目标”——将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培育成“美的人”。“美的人”就是有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美的知识、美的行为的人;是能够辨别与认识美并善于发现与创造美的有良好审美素养的人。我们可以说,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类课程是以美育为基本内容的课程,但并不是说这些课就一定是“美育课”。如果这些课上教师有不美的语言、不美的行为等,那仍然不是美育;而如果这些课被纳入中高考,那就变成了“考试课”。

美育不是一项专业技术,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理应具备的素养,也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法。前面谈到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育成“美的人”,前提当然是每一个教师一定都是“美的人”。只有在此基础上,每一个教师在自己所教学科的每一堂课上才能恰当发掘学科的审美要素,并用自己美的教学行为,如美的教学语言、书法、板书等,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或潜移默化的美育。

显然,教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是美育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中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就应该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合格的美育教师,而不是去培养专门的“美育教师”。

明确了美育的本质,加强相关培训就不是对“美育教师”的培训,而是对教师的“美育培训”,让欠缺美育知识的教师补一补美学基础、美育概论以及学科美育基础知识,并交流美育经验、探讨美育方法等。

另外,也要防止掉进对美育的考核与评价的陷阱。一个教师是不是“美的人”,是不是以“美的人”为目标培育学生,这都是很难数字化的。可一旦进入考核与评价系统,其结果就很可能只剩下一组冷冰冰的数字,而数字的大小不仅可能与美没有关系,甚至还会与弄虚作假发生关系。美育所需要的是美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这样的管理本身就是不美的。

第五篇: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破

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破

——“十一五”改革成就综述

每一个政策都有苦和乐伴随,每一个措施都有得与失碰撞……走进“十一五”,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走进了攻坚阶段。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制约“十一五”期间发展的各种难题,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发展任务,都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走过“十一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又推向深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又取得突破性进展,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深化体制改革和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各项任务积极推进。新起点,新突破,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也许人们还记得,2008年有一个词汇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大部制改革”。

2008年,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国务院机构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六次改革。被社会各界形象地称为“大部制改革”的这次改革,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从1982年到2003年,国务院机构进行了5次改革,机 1

构的数量大大减少,政府职能逐渐从管理计划经济转向了管理市场经济。“十一五”时期,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2008年的改革将国务院组成部门从28个调整为27个,虽然数量变化不大,但意义深远,“大部制改革”被誉为政府改革的新起点、新突破口。走过“十一五”,转变政府职能在多方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国务院第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审核又取消和调整了188项审批事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施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印发,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问责制度进一步健全。《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政府投资条例等正在研究制订,核准制、备案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调结构,转方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在“十一五”开局时,改革开放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把中国带进了繁荣发展的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初步建立。但细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发展

方式粗放等问题,追根溯源还是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对刚刚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中国而言,推进改革的任务更加繁重。

继续深化国有经济改革,我们别无选择。“十一五”期间,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原则、目标和措施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推进力度不断加强,中央企业由2006年初的169家调整重组为目前的123家。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深化,邮政体制实现政企分开,电信行业和航空工业完成重组,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供水、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行业普遍引入竞争机制,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基本形成。

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我们毫不动摇。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这5年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方面,又有大动作。继2005年新中国首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中央政府文件“非公经济36条”的发布,有关部门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政府监管和服务、营造舆论环境等方面出台了近40个配套文件。2009、2010年,国务院又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者被民间称为“新非公经济36条”,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有力改善了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我们立体推进。

2010年,讨论多年的资源税改革在新疆率先“破冰”。在看到此举对新疆发展具有的积极意义外,社会各界更读懂了这一改革对完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十一五”期间,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出台了许多类似的举措:全国24个省(区、市)开展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9个省(区、市)正逐步推开“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统一;增值税转型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环境税、房地产税等改革的脚步声越来越响;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初步形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成果同样可圈可点。土地制度不断完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得到落实。《劳动合同法》等重要法律颁布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妥推进,全面推行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实施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制定出台了差别电价和可再生能源加价等一系列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电价政策。

统筹城乡,破解难题,综合配套改革快马加鞭

也许人们还记得,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城乡居民各收一个“大红包”:中国股票市场迎来一个十分红火的大牛市;农业税的全面取消,终结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交“皇粮国税”的历史。承继这个好的开头,这五年的农村改革有声有色继续深化。除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费的取消外,还推进了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体制攻坚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十一五”期间这项改革从单兵突进向综合配套改革、协同推进发展。5年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国务院已经批准设立了8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部有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主要对加快开发开放,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探索;中部有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开展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验;西部有成都市和重庆市,进行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东北地区有沈阳经济区,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进行重点探索。

目前已初步形成东中西互动,多层次推进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格局。

走进“十二五”,改革仍将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仍将走向深远。

下载如何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反腐败工作浅议-河南周口张勋

    从一案例谈起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止腐败工作浅议 河南省周口市电信公司综合部:张勋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一典型案例入手,提出案例对反腐败工作的启示,分析重点领域和......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治腐败工作探讨(五篇范例)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治腐败工作探讨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就提出“党的纲领是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是腐败的总根子。只有铲除私有制,才能消灭......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预防国企腐败工作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预防国企腐败工作 从党和国家近年出台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来看,国有企业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越发凸显。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也将......

    如何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如何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建立健全 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通知》中特别强调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抓好学习的关键环节

    抓好学习的关键环节 学习的关键环节可分为四个: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每个环节都有其特点,也有其关键。 1、预习 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习惯很重要,既然是习惯就绝不能三天打......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理论研究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理论研究 宋伟民 [摘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区域,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过了一条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改革、从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先易后难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当前,各部门各地方要完成调结构、稳增长的新任......

    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抓好反腐倡廉教育

    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抓好反腐倡廉教育 内容提要:这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等原使领导干部是腐败的高危人群,所以要加强对领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