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初步思考

时间:2019-05-13 03:4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初步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初步思考》。

第一篇:关于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初步思考

关于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初步思考

泰州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全球性、区域性复杂多变的形势。要明确泰州的发展定位,必须综合考虑区域乃至全球的宏观发展背景。只有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才能深刻分析自身条件,理清发展思路,才能制订更具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的发展规划。

一、发展环境分析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国家、省以及区域层面上的政策形势也在不断变化。正确认识这些变化是泰州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首要任务。

1、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推进,全球范围生产要素加速流动,有利于泰州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集聚外部要素,在更广的产业领域组织现代经济活动并促进产业提升,在更大的区域层面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随着先进技术在生产领域的不断应用,高新技术化、分工细化和柔性生产、产业集群化和链接化、产业间的融合与服务外包等逐步成为区域产业组织的新趋势,有利于产业升级转型。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渴求不断提高,健康、快乐、可持续的生活理念不断深入,带来了新产业、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及生产模式、城市空间组织方式变革,有利于拓展我市经济发展空间。泰州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明显,随着新兴产业发展的推进,完全有可能成为新产业的落脚点,实现新产业的不断崛起。但由于目前高技术人才相对匮乏,高校与科研机构数量较少,加之周边地区新技术的承载环境优越,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强于泰州,从而造成泰州在引进人才技术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压力。

2、从国内环境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使泰州发展既要加快经济增长,又要“好”字优先;既要加大投入、推动项目建设,又要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既要发展 “两高两低”产业,又要兼顾发展充分带动就业、有助改善民生的产业;既要加大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又不能忽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体系的软件投入。尤其受技术、人才等基础条件制约,在经济转型方面将面临较大压力。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推进,要求加快空间开发模式转变,走集中、集约和集聚发展之路,加快人口向城市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但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空间主体功能定位仍不够清晰,政策支撑体系仍不够配套,空间重组和调整面临着较大的矛盾和约束。

3、从区域环境看,一方面,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们拓展腹部区域,调整产业结构,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边缘化挑战。长三角核心地区的产业和资本有可能跨过临近区域向泛长三角地区直接转移。另一方面,江苏沿海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未来投资向沿海倾斜,扶持向苏北转移,使得泰州所在的沿江地区的发展面临强有力的竞争,泰州面临边缘化的危险进一步加大。

二、存在问题分析

1、城市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泰州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市的区域首位度不高,人口、经济和用地规模偏小、占市域的比重偏低,空间增长模式粗放,发展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

2、要素集聚能力有待提高。泰州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总体实力仍然不强,对资本、人口和技术吸引也不强。人口总体上以迁出为主,对外来人口、尤其是专业人才吸引力不强。

3、空间开发不够有序高效。乡镇热衷于就地盲目发展工业园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空间主体混乱,资源整合和协同能力弱。区域内部用地结构相对失衡,工业用地过多,农村生活用地偏多,土地经济效益不高,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出仅为苏南平均水平的41%。

4、资源环境压力趋大。主要是内河、湖泊、湿地和一些农业等生态敏感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里下河地区湖泊不断萎缩,部分河网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规划中的清水通道成为污水通道。

5、发展不平衡、不均衡。沿江、沿328 国道和兴化的东南部地区的城镇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密度较大,而北部里下河地区和东南部黄桥老区工业化程度较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与城镇差距仍比较大。目前,兴化市的人均GDP仅相当于靖江的47.1%,全市乡镇之间人均GDP最大差距达13倍。

三、几个重点问题的初步思考

1、关于主体功能定位。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长三角地区开发条件优越,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较大,为优化开发区域。那么泰州作为长三角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其主体功能定位需要具体研究。从泰州自身条件而言,首先可开发适宜程度较高。自然生态条件较为优越。全境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平均海拔3-5米,其中新通扬运河横贯东西,引江河斜插入境。气候温和,以平原为主,物产丰富,水土丰厚,适宜人居;生态敏感区域比例不高,水气环境质量较好,环境承载力还比较大。其次,交通区位日益凸显,战略地位日益重要。位于沿江开发重要轴线,水陆交通便捷,苏中通江达海的5条重要航道在此交汇,综合交通基本形成,未来随着泰州大桥、江海高速公路、苏中机场等建成,泰州与国内外的交通联系将更加快捷。第三,目前开发状况还不充分。现状国土开发强度只有16%,还低于全省平均的开发强度,更低于苏州、无锡约30%左右的开发强度;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低于苏南等优化开发区域的人均水平。

根据长三角区域规划以及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内容,对泰州所在沿江发展带,要增强长江沿线城市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引导基础产业适度集聚,沿江地区还将进一步得到开发和提升。因此,从国家和江苏区域发展的战略导向看,还是泰州自身发展状况看,泰州都是未来区域发展中需要重点发展的地区之一。

2、关于产业导向。国务院的长三角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将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格局。那么,泰州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其未来产业方向需要超前研究。

泰州未来的产业方向,不仅需要对产业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也有赖于对未来发展可能性的判断。目前已经形成了医药、机电(船舶)、化工等三大支柱产业,成为泰州市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所在。但是如果忽略服务业的发展,任由一般制造业不断扩张,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影响区域的生活品质,更影响着经济增长质量,对制造业升级造成制约。泰州需要大力发展“大物流、大市场、大商贸、大旅游”的现代服务业。

依托现有的制造业,发展服务业,是降低制造业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必要途径,而且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区域生活生产品质、缓解资源环境的矛盾。2005年以后,泰州第三产业的增长率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也显示出服务业发展后劲。但是,要清醒地看到,本区域尚未进入服务业为重点的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特别是泰州中心城市的体量不大、腹地不广,受到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周边城市的强有力竞争和吸附,本区服务业发展主要为本地制造业服务,因而不能脱离制造业的基础。也正是因为缺乏广阔的服务范围和对象,服务业从发展规模和层次上都尚不足以支撑泰州庞大的经济社会发展运行体系。

因此,在加快发展制造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模式,以制造业的发展为服务业提供市场需求,以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制造业的技术和品质提升。这延续了制造业发展的惯性,又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形成两者互动,做到加快发展,又能协调发展。近期仍以集聚度高、关联性强的制造业为主,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远期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经济。

3、关于区域合作与融合。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加快泛长三角合作的背景下,泰州必须以更加主动的合作和融合的态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

目前,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包括上海、苏南以及浙北地区都面临发展转型和产业战略性调整,产业、资本和技术向周围外溢辐射是一个必然趋势。一方面,这些地区产业和资本战略转移同样具有地域选择性;另一方面,泰州作为最为临近这些区域的城市,在接受战略转移时,也存在内容选择性。从目前来看,核心区向外转移的产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劳动密集型行业,价值链低端行业、占地或占用岸线的行业、污染严重的企业等等。如果仅仅是接受这些产业的转移,泰州有可能要重蹈苏南发展的老路。泰州同样也作为长三角的重要城市,理当有能力在较高起点和平台上发展。承接苏南产业和功能转移并非完全无选择性地承接,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与核心区的紧密联系,更多地吸引这些外溢的资本和技术,利用泰州现有的宽松土地和环境优势,发展符合泰州特点、代表技术潮流和市场方向的新兴产业。即便是接受苏南产业转移,也要有选择性地吸纳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附加值较高产业的转移,同时也要积极承接一部分效益好、污染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带动劳动就业和集聚人气。

面对长三角多极网络化的发展态势,泰州也需要采取全方位的合作策略。首先要充分依托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地位,接轨上海的发展思路和重大转型,承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辐射和服务,成为泰州吸引更多国内外的资本和技术的最大平台。其次,要通过跨江联动,更加密切与无锡、常州乃至苏州的发展关系,吸引苏南地区的资本和技术向泰州地区转移,积极构建锡常泰紧密联系的发展板块,以主动姿态融入苏南地区。第三,要通过长江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加强与南京的联系,并在产业政策、基础设施网络、人力资源共享等诸多方面,积极对接南京都市圈。以长江为脉共同开展泛长三角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长江下游地区的国家重要开发区域。

4、关于空间整合方向。在资金和劳动力日益自由流动的发展格局中,区域空间已经不再单纯是发展载体的概念,城市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配开始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决定不同社会团体的利益、权利及其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有组织的“空间规划”是各级政府通过城市空间扩展和土地利用管制,对社会、经济及环境发展实行调控的基本手段之一。

对泰州而言,空间规划中的空间整合,目的在于解决市场可能带来的无序竞争和公平失衡等问题,而且能够优化资源组合效应,使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多的竞争力上升空间。根据这一目的,空间整合模式,就是要在空间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化的空间利用效率和有机组织方式。

在外部激烈的环境下,泰州为了吸引更多的发展资源,需要通过都市区空间组织、走大城市集聚的发展模式。打破行政区划,来重新组织一个富有竞争力和弹性发展的城市空间载体,更好地承接新兴的先进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人口。当然都市空间的位置、规模和层级,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开发的适宜性,在基于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均衡协调来进行统筹考虑。

四、总体思路与定位 根据泰州未来发展趋势和总体发展思路,未来泰州的发展可以定位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江苏跨江联动的重要门户,苏中新型的都市成长示范区,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区。

1、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2000年以来泰州作为长三角制造业的新型成长区获得了迅速发展,且规模化发展不断得以壮大,已形成了医药、化工、机电(船舶)等主要的支柱产业。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上海和苏南推进经济的发展转型以及大交通格局基本建设,泰州将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的核心区域,接受这些地区更多的资本和技术外溢,从而不断壮大现有产业,拉长产业链,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由此迎来制造业集聚、提升发展的新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选择和培育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规模产业,泰州成为长三角北翼富有竞争力的制造业重要集聚区。

2、江苏跨江联动的重要门户。泰州高港是长江沿岸传统的重要港口,随着沿江开发,通过高港、泰兴、靖江港的空间联合,将进一步重振泰州港作为长江下游水路中转的物流枢纽地位。同时,放大跨江的联动开发效应,进一步推进跨江通道和网络化交通干道建设,泰州具备了江苏沿江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门户地位,向东连接南通、接轨上海,向西融入南京长江流域国际物流航运中心建设的体系之中,向北辐射广大苏北、向南跨江联动,融入苏南腹心区域。

3、苏中新型的都市成长示范区。泰州市是江苏省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2004年靖江市的市镇联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依托现有基础,进一步探索空间功能分区和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构筑一个疏密有致、均衡协调的空间有机集散与增长模式,引导城乡人口、产业和公共设施的优化配置,合理构筑一个既具有空间竞争力、又富有发展弹性的都市成长区,带动泰州经济社会的集聚发展和优化提升。同时,积极探索分区配套的土地分配与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保障都市成长区的健康发展,并为全国的城乡统筹和空间集聚提供示范。

4、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区。泰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浓郁文化的历史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是一个富有生态资源的区域。在开发过程中,要秉承生态和文化优先的原则,协调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在保持自然本底和文化特色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源的途径,合理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使泰州成为既有强大经济实力、又有文化魅力、更好生态健康保障的区域。

五、发展路径选择

综合权衡泰州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并考虑与“十一五”发展路径的衔接,未来的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五大五化”。

1、大产业、高新化。未来要在这个基础上,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促进产业升级。紧跟国际国内技术进步最新动态,抓住新产业发展的机遇,努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IT等一批新产业,形成一批新产业集聚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助动力。为此,要加快创新人才和资本引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建立面向各部门产业的共享性技术、信息平台,为产业规模扩大和升级创造良好的机制条件和政策支撑环境。

2、大交通、网络化。“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1223”大通道建设,即一条黄金水道(长江)、两条铁路线(宁启、新长铁路)、两座大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三条高速公路(宁通、宁靖盐、江海高速公路)。未来发展一方面着重在于进一步完善与区域外的快捷联系,尤其是与上海、苏南和浙江的联系,加快推进“泰州——无锡——常州——湖州铁路”以及新长铁路过江通道立项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区域内部交通基础设施综合化、网络化,重点是加强各类交通运输体系之间的衔接,加强兴化等边缘地区的交通通道建设。

3、大联动、融合化。“十一五”期间重点以沿江开发为突破口,初步形成了泰州与苏南城市的全方位联动,泰州沿江地区与腹地的全方位联动。未来的大联动,则要进一步推动锡常泰板块建设和沿江航运中心板块建设的基础上,促进泰州发展融入苏南地区,形成一体化发展态势。同时大联动,要进一步拓展泰州与苏北地区乃至泛长三角地区的合作,继而向泛长三角拓展腹地空间。

4、大开放、国际化。未来要将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相结合,致力于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积极向上的创业环境、综合配套的融资环境,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等创新载体,来吸引国内外优秀大学生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完成人力资本储备。其次,要从单纯的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鼓励本地企业到境外投资,积极融入全球化生产体系中,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升级和调整,将一部分产业和投资转移到区外,实现结构升级。

5、大城市、集聚化。“十一五”以构建“一城三区”组团发展格局为重点。未来要统筹考虑各类空间配置,首先,进行功能区划,引导集聚。在确定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基础上,对空间开发与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其次,构筑“三泰一体”都市区的空间组织形式,形成开发重点突出、空间秩序合理、经济生态协调、以都市区集聚为主体的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系。

第二篇:湖北省情基本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浅论

湖北省情基本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浅论

2011级 法学班管 剑

一、湖北省情基本特征

湖北位于祖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现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8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全省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人口6000万,其中28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4.68%,主要是土家族。

湖北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炎帝神农,诞生于此;屈原离骚,万世流芳;随州编钟,举世无双;昭君出塞,稳定边疆;三国鏖战,群英荟萃;武当神韵,独树一帜;武昌起义,惊天动地。

湖北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广阔。以省会武汉市为中心,距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左右,具有极强的市场集散功能和辐射能力。承东启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湖泊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基础牢固,工业实力雄厚,商贸往来活跃,科教事业发达。素有“九省通衢”、“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美称。

湖北资源丰富。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和它最长的支流汉江交汇于此,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1公里,省内湖泊密布,水网纵横,素称“千湖之省”,有大小河流4000余条,总长达6万余公里,水资源极为丰富,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量3133万千瓦,居全国第4位,其中三峡工程发电量居世界各大水电站之首。现已发现的矿藏有138种,其中磷、石膏、岩盐等储量居全国前列。湖北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兼备。

湖北交通发达,通讯便捷。省会武汉“九省通衢”,是我国高速铁路内陆枢纽中心,将武汉分割成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京广、京九等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纵贯南北东西。公路四通八达,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719公里。武汉天河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

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之一。工业形成了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化工、电子信息、轻纺、建材等八大产业支柱,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省内有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两大农业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粮、棉、油、淡水产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湖北科教实力雄厚。全省现有普通高等院校122所,在校大学生140万人,科研机构近1500多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4名(全国第三),引进国家“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118人(全国第四),均居全国前列。光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航天、激光、数控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继北京中关村之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内生产总值(GDP):2012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2225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财政收入:2012年湖北省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与上划中央四税之和)完成3115.63亿元,增长18.0%。其中,湖北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3.05 亿元,增长19.4%。湖北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324.43亿元,增长24.1%;非税收入完成498.62亿元,增长8.4%。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801.79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教育支出725.39亿元,同比增长4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4.59元,同比增长14.5%。

GDP及比重: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48.7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190.45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210.94 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3.1:50.1:36.8调整为12.8:50.3:36.9。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8.7%、7.2%、26.1%、5.0%、14.3%和7.7%。

农业:2012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848.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粮食总产量2441.81万吨,连续9年丰收,比上年增产53.28万吨,增长2.2%。生猪出栏增长8.0%,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7%、9.2%。油菜籽、淡水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茶叶、水果、蔬菜产量分别增长11.2%、3.8%、5.7%。林业全年植树造林任务超额完成,林业产值增长16.3%。

工业: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1230家,比上年净增1312家,增长13.2%。完成工业增加值9552.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065.16亿元,增长5.9%。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增加值1424.69亿元,增长7.5%;集体企业增加值86.35亿元,增长11.8%;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34.97 亿元,增长15.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739.41 亿元,增长17.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611.66 亿元,增长8.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655.27 亿元,增长22.2%。轻工业增加值3307.19 亿元,增长20.1%;重工业增加值6245.16 亿元,增长12.0%。

外贸状况:2012年,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19.5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出口194.01亿美元,下降0.6%;进口125.59亿美元,下降10.6%。

外资利用状况:2012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71个。全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增幅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引来省外资金实现较快增长,来鄂投资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2家,累计达到105家。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2010年,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由上年的630.96万人减少到589.81万人,全年减贫41.15万人,超计划2.8%。2010年是全省连续实施扶贫搬迁的第7年,当年搬迁贫困户10337户、4 1348人,超计划3.3%。全年转移培训贫困劳动力54264人,超计划8.5%,就业27190人,转移就业率98%。老区建设项目区农村人平纯收入比上年增加342.4元,达到4200元。

支柱产业:湖北重点培育发展了汽车、农副食品加工、化工、钢铁、电力、建材、纺织、通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等十大 “千亿元行业”。

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加快推进“富强湖北”建设

建设“富强湖北”是一个宏伟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重政策措施。要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找准方向,突出重点,全方位推进“富强湖北”建设。

扩规模,提高经济总实力。在相当长时期内,做大规模始终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要抓住当前的历史性机遇,做大规模、扩张总量。一是做大做强产业。产业是财富之“源”。必须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要加快实施百亿企业培育计划,抓好重点企业培育试点示范,确保实现企业主体培育目标;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完善推进机制,争取更多地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是虚实并进放大财富效应。健康的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助推器”,是财富迸发的“催化剂”。

转方式,提升经济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顺应当前市场变化的必然要求,更

是实现今后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措施。必须切实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自觉性,充分运用政策和市场双重“倒逼机制”,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要切实推进“三个转化”。一是质量转化为能量。二是优势转化为产业。三是产能转化为有效供给。

打基础,增强经济承载力。投资是增强经济承载力的基础。做大做实做强投资是关乎湖北长远发展的“底盘”。要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确保全省投资规模增长幅度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和项目库建设,重点谋划一批大交通、大市场、大产业、大服务、大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把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倾斜,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要素支撑能力。

促协调,强化经济耦合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耦合关系。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缺乏产业支撑,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先进的物质技术手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产业链条延伸、用工业化理念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过程。没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就缺乏有效载体和厚实的基础。以“三化”协调发展为总抓手,推进“富强湖北”建设,就是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做大工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发挥工业化在“三化”中的龙头和先导作用。

(二)全面推进“创新湖北”建设

“创新湖北”建设必须整合创新资源,发挥创新优势,挖掘创新潜力,把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并举、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并重的轨道,以创新驱动支撑和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深入解放思想,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发展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是创新驱动的“原动力”。推进“创新湖北”建设,关键是深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发展文化。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创新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总动力、总闸门和总开关,是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

深入推进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是以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二是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三是以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四是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五是以抓落实为抓手,实施工作任务的项目化、工作推进的工程化,全面创新施政方式和工作方式。

深入推进开放先导战略,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开放平台。扩大开放是创新驱动的“外推力”。在扩大开放上做活四篇大文章:一是建设“大通关”,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二是拓展“大视野”,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三是构建“大体系”,推动“五外”联动发展。四是打造“大平台”,实现区域合作互利共赢。

深入推进自主创新,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强大引擎。自主创新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命运的关键。在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加快湖北发展的主攻方向,突出“四抓”。一是抓体系。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统一,形成集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二是抓产业。强化创新驱动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企业加快产

业转型升级;注重把自主创新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握发展方向,明确主攻重点,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完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三是抓转化。努力把湖北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引导科研人员更新观念,强化市场意识,积极投身科研成果转化;引导各高校、科研院所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度性平台和要素平台。四是抓环境。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科教兴鄂”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有利于“创新湖北”建设的环境支撑和社会氛围。

(三)着力推进“法治湖北”建设

良好的法治环境既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之需,也是保障改善民主、增进群众福祉之要。我们应当牢固树立抓法治就是抓科学发展、抓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紧紧围绕服务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这个中心,统筹兼顾、坚持不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加快“法治湖北”建设进程。

提高立法质量,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领作用。国无法不治。建设“法治湖北”的首要环节是立法。“良法利民,恶法害民,繁法扰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表明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有法可依”,国家和地方立法已经从过去的“构建”阶段步入了“完善”阶段。当前和今后,我省地方立法应从过去的“填补空白”走向“拾遗补阙”和“日臻完善”,应当更加注重提高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效益。要大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和完善以人大为主导、专家与群众相结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地方立法机制,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即由重经济立法到经济社会立法并重转变,由管理型立法向服务型立法转变,由数量速度型立法向质量效益型立法转变,由粗放型立法向精细化立法转变,由注重立新法向统筹立改废转变,不断增强法规规章的统一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的力量在于依法办事和严格执法。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80%是由行政机关负责实施的,因此,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将政府行政行为系统纳入法治轨道是“法治湖北”建设的重点任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湖北省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将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细化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与考核指标,为整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要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依法调整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切实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深化政务公开,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从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向全国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转变。

坚持司法为民,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建设“法治湖北”,必须切实发挥司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特殊作用。要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出发,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清除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紧紧围绕公正廉洁执法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完善司法各环节的工作规范。进一步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所务公开,把公正司法的要求落实到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制裁违法、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的全过程,以公正促公信、以公信树权威。要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司法队伍。要完善法律援助

和司法求助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所有公民平等享受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要加强各级党委对司法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正司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培育法治文化。“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最重要的法律往往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培育法治文化,不断强化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是建设“法治湖北”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多年来,我省先后实施五个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对提高全省人民的法律素养和全社会的法治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当看到,一些干部群众还存在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信仰缺失,甚至信“访”不信“法”、信“网”不信“法”的现象。人民群众既是“法治湖北”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建设“法治湖北”应当突出共建共享,紧密结合“六五”普法目标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党政机关和机关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不断提高公民通过法定程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要紧紧围绕“法治湖北”建设的各项任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各行业专业法的宣传,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法治湖北”既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保障,事关湖北长治久安、兴旺发达。法治湖北的建设进程与富民强省进程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努力加快“法治湖北”建设,在“法治湖北”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助推重要战略支点的构建,助推富民强省进程。

(四)全力推进“文明湖北”建设

“文明湖北”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人民主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选择正确的路径,大力度深入持久地推进。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努力提升精神驱动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灵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指导地位,不能有丝毫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信念,必须坚持、坚定、坚守,始终不渝。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容深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召力引领社会风尚,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推进网络文明建设。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省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坚持把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强省和“文明湖北”建设的标志,努力提升文化影响力。

文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湖北文化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发展潜力巨大。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最主要、最根本的是要以非凡的胆识和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也是文化发展的最大空间和潜力。要充分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

坚持把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和“文明湖北”建设的支撑,努力提升生态承

载力。将生态文明纳入“文明湖北”的范畴,根本意义在于按照“两型”社会要求,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坚持把人民群众素质的提升作为“文明湖北”建设的关键,培育“文明湖北”建设主体。“文明湖北”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的文明素质提升上。只有人人讲文明,社会才会文明。“文明湖北”建设是全体湖北人共享的过程,更是全体湖北人共建的过程。我们应当下大气力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培育文明湖北人,增强湖北人魅力。要引导公民从自己做起。“正人先正己”,文明从我做起。讲文明、树新风,重要的是从自我做起。要引导公民从细节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细节如不注意,就会形成不良习惯,积重难返。要重视细节,视小为大,举轻若重,才能提升文明素质。把简单平凡的小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在细节上讲文明就是良好素质修养的最好体现。

(五)合力推进“幸福湖北”建设

建设幸福湖北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众多方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事关全局的关键问题求突破,坚持共建共享谋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建设“幸福湖北”与这一价值取向的要求是一致的。

念好民生“八字经”。建设“幸福湖北”就是要把民生工作作为硬任务,着力念好“衣食住行、医教保业”民生“八字经”。要把劳动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就业服务的全覆盖、零距离。要把发展教育作为民生之基,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强化制度安排。建设“幸福湖北”,制度保障是根本。公平公正的制度不仅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经济发展要素,促进经济发展,为幸福创造经济基础;也有利于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包括公共资源,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幸福不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恩赐,而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幸福由人民共享,更要靠人民共建。“众手浇开幸福花”。建设“幸福湖北”是全省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群众是享有“幸福湖北”的主体,也是建设“幸福湖北”的主体。凡事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幸福湖北”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作为建设“幸福湖北”的组织者、领导者,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肩负起造福人民的政治责任,科学规划发展蓝图,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幸福湖北”的伟大事业中来,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真正把建设“幸福湖北”的过程变成造福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

建设“幸福湖北”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尊重规律、坚持不懈,不断用智慧和汗水培植幸福之花,探索一条符合湖北实际的幸福之路。

第三篇:论湖北省情基本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论湖北省情基本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鱼米之乡的现在与未来

我省是农业大省,历史上就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称,建国以来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农产品,做出了贡献。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省农产品的生产优势得到了稳 定和加强,但是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步伐不快,农业的比较效益未得到有效发挥,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拉大。因此,认识湖北省情,发挥我省农业优势,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再识湖北省情,坚定发展信心

湖北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一是农业资源供给总量大,资源质量与山水地形气候十分适宜农业生产。2006年底,全省农业人口3987万人,占全省人口约66%;其中,乡 村劳动力1967万人;耕地总面积4803万亩,其中,水田占59%,旱地占41%,养殖水面1100万亩,其中精养鱼池近1/3。全省兼有山地、丘陵、平原、江河、湖泊,有“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特征。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在全国都有极大优势。

二是农产品产出总量居前,生产水平较高。水稻是湖北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容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作物,全省约有1200万人口从事水稻生产。历史 上创粮食总产最高纪录的1997年,水稻总产364亿斤,占粮食总产的69%,在全国居第四位。2006年,水稻总产305亿斤,仍居全国第4。2000 年,湖北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在南方产区仅次于江苏、上海、四川而居第四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0%。其中,中稻单产达到590公斤,比湖南高出 2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7%。水稻品质较好,全省各具特色的地方名牌就有100多个,已有 “银凯”、“国宝”、“荆珍雪”、“金浪”、“天城” 等40多个优质稻米品牌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水稻贸易量较大,上世纪90年代前期,全省水稻商品率在40%左右,2000年达到54%,常年外销稻谷 100亿斤左右。

我省的水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全省可养水面、养殖面积、鱼苗产量、淡水水产品总产量和人均淡水产品占有量均居全国第一。2003年全省养殖面积997万亩,已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总产量达287万吨,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全省淡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6公斤,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0公斤,连续10年居全国之冠。全省生产鱼苗485亿尾,生产鱼种45万吨,占全国淡水鱼种产量17%,居全国第一位。

畜牧业质量优、规模大。我省已成为全国种猪供应大省,是全国种猪购买首选地。2003年全省出栏商品猪3024万头,居全国第8位,生猪头平眮体重80公斤,出栏率141%,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分别为77.6公斤和123%。

2003年,我省蔬菜总产3503万吨,面积、产量、产值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四位;柑橘总产124万吨,居全国第六位;茶园面积180万亩,茶叶产量7.2万吨,产值13亿元,面积和产量由1996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产值仅次于浙江、福建居第三位;蜂蜜产量1.2万吨,居全国第 三,50%以上的蜂产品达到无公害生产标准。

三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湖北地处我国中部腹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枢纽特点。以省会武汉为中心,北距京、津,南距广州、港澳,西距重 庆,东距西安,均在1200公里左右,是全国东西、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自古就是万商云集之地。湖北省交通四通八达,快速便捷,京 广、京

九、焦柳铁路大动脉纵贯南北,汉渝铁路横跨东西,铁路网使省内大中城市连接全国所有重要城市。长江黄金水道贯通全省1038公里,通江达海,使湖北 与沿江省市和沿海城市紧密相连。通过省境的8条国道和京珠、沪蓉、银武、随岳高速公路,使湖北成为全国公路网的重要结点。

四是科教优势明显。湖北最大的优势是科教资源优势,整体科教实力全国第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密集我省。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 学、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业学院、中科院油科所、湖北省农科院、武汉粮油科学研究院等都集聚武汉,其中,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 验室21个,国家级农产品检测中心9个,省级和市州级农业科研单位17个。有一大批著名、资深、优秀的教授、专家,在粮棉油及畜牧水产育种、生物工程、粮 油加工、粮油机械制造、粮油质量检测、粮食经济、企业管理方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取得一大批国家、省部级奖励的科研成果。这是湖北省发展农业产业化强 有力的智力支撑。

五是发展基础比较好。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湖北粮油加工在全国占有重要置,大米加工量居全国第2位,油菜籽加工量居全国第3 位,面粉加工量居全国第6位。粮油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规模居全国前列,特别是部分碾米、油脂机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占领了国内主要市场,并出口到 国外,全省已形成以大米、面粉、油脂、粮机为支柱的粮油加工业体系。这对与湖北产粮大省而言,发展粮食产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二、客观分析形势,抓住薄弱环节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农业农村工作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农民的收入逐步增 加,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我省农业发展中制约因素仍然很多,优势还远未得到有效发挥,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先进省份相比差 距还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十五”期间国家虽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由于过去欠账较多、基建投入相对不足、农村取消“两工”后新的劳动积 累机制尚不完善等原因,农业基础设施状况不容乐观。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已由1990年的35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8%),下降到2006年的 30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7%)。近10多年来,基本上是年年有灾,非旱即涝,或旱涝同时发生。目前,全省40%的农田不能保收,60%的农田也只能 抗御5年一遇的灾害;全省泵站现有装机容量220万千瓦,60%的机电设备和渠系严重老化,粮食主产区的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已不堪重负。此外,农业生态环境 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抗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二是农产品加工落后。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加工约占总量的80%,食品工业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比例为2:1:7,而我省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精深加工率不到1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8:1,沿海地区为3.5:1,我省为0.8:1。湖 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仍显滞后。突出问题是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加工层次低,粮食中仍有70%以上以低层次加工品出 售。一些经过初级加工的产品,因加工不细,包装不精,给人以档次较低和质量不高的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品牌的附加价值,也对品牌创立形成一定制约。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依靠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少,既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制约了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产 业带的形成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是土地资源的约束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耕地面积年均减少7‰,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一减一增”使我省人均耕地面积由 1978年的1.24亩降低到2005年的0.78亩,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3,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警戒线,人地矛盾已十分突出。耕地过 度利用,地力下降,全省土壤缺钾面积由1982年的20%上升到2005年的80%,缺硼、锌等微量元素面积达4000多万亩。工业“三废”、农药和化肥 对农业污染加重,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7.8万平方公里。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对我省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将形成长期深远的影响。

尽管我省农业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但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除了自身优势明显之外,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湖北的农业一定大有希望。又适逢国家启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武汉城市圈建设,为我省发展现代农业注入新动力。去年国家出台了中部崛起意见,已经设立机构负责运作。国家把我省等中部省份定位于粮食生产基地和高新农产品加工区,在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推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有利于我们改善农 业生产设施条件,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今年武汉城市圈又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给我省农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城乡统筹是试验区的七大内容之一,重点是推进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强化战略措施,加快农业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必须发挥好自身优势,突破薄弱环节,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实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才能保持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地破解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这道难题,才能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关键是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调高养殖业的比重。养殖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发达的农业必须有发达的养殖业。我省的养殖业,既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养殖业的大发展,可以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还 可以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和过腹增值,促进出口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我省要把畜牧业和水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两大重点,通过调整,大幅度提高 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二是调出地方特色。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要以特色农业为重点实行区域化开 发,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粮棉油渔牧等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大农业。大力倡导“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鼓励“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 势仗”,争取建成更多的特色村、特色乡、甚至是特色县,避免产业产品结构趋同。三是调优产品质量。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中心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今后,应主要在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安全性、供给均衡性和加工专用性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和绿色农产品。

(二)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没有农业产业链条的延长以及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的多次升值,农业经济效益就难以从根本上提高。湖北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特别是食品工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而且可以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农 产品加工工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篇大文章来做,作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曲“重头戏”来唱,把食品加工业作为全省最大的支柱产 业来抓,并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的进程。发展食品加工业,重点是要抓好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与发展,突出“四个 字”:一是“帮”。坚持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新(产品新、技术新)、大(规模大、带动面大)、外(经济外向、企业外联)、多(成份多种、形式多样)的标准,帮助龙头企业上项目,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内在联系、充满活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界限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二是“扶”。要把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工程,通过落实责任,全面开展扶持、培育、监督、保护、协调等工作,确定一把手大部分精力抓龙头企业建设和农产 品市场开拓。在工作上切实做到“五定”,即定领导、定专班、定责任、定目标、定时限,并将龙头企业建设纳入全年工作主要考核内容。三是“引”。在龙头企业 建设投入上,不搞行政行为,不搞政府包揽,要正确引导,对每个项目都实行先选准法人、落实载体,后采取引、集、股、借等筹资办法落实投入。并积极鼓励部门 牵头、企业牵头、能人牵头招商引资。同时,加大引导工商企业进入产业化经营。四是“管”。要加强行业管理,完善配套服务,改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 展。

(三)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社会资本为支撑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形成以农业高等院校和重点院所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托不同层 次的农业科技园建成农业技术成果孵化和转化体系。整合科技力量,加强科技攻关,抓紧组织开展对农业增产增效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应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 广。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以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其他经营性服务主体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 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社会科技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重点推广农业高产高效模式以及 轻型简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农业应用、标准化生产、高效养殖等技术。深入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农业科技项目为依托,办实科技示范样板,以科技示 范户为重点,建立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

(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落实城乡统筹、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城乡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 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促 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来抓,运用财政扶持的手段,以“阳光工程”为抓手,按 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的要求,创新工作机制,造就转移的条件和环境,拓展培训转移渠道,提高培训转移效果。重点是坚持内转与外移相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坚持实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努力做到培训即就业、培训即转移;坚持拓展工作领域,大力延伸劳动力信息网络、培养劳动 力转移中介组织和创建劳务品牌。力争每年阳光工程培训50万人,带动社会培训50万人,新增劳动力转移80万人。

(五)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

我省农业基本上是以内向型为主的产业架构,出口创汇比重不大,尽管2006年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4.1亿美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与山东 等外向型农业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关键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所突破:一是在发展理念上要有所突破。要克服内陆意识,强化外向意识,立 足全球市场需求,发挥我省农业的比较优势,确立我省的优势和特色产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打造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二是在外 向型龙头企业发展上要有所突破。加强引导,增强企业外向意识,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通过外引、内联、整合、重组一批出口型大中型龙 头企业,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排头兵。三是在外向型市场开拓上要有所突破。积极组织企业到国外、境外,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农产品推介洽谈 会,宣传湖北农产品,开展合作交流,打通外向通道,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国门。四是在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环境改善上要有所突破。在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内引外 联以及在国外、境外创办农业企业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激励龙头企业多出口、多创汇。

第四篇:,学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心得体会

2篇,学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心得体会

篇一:

前,《求是》

杂志发表了

..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文章强调,“我们要举一反三,进行更有长远性的思考,完善战略布局,做到化危为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紧扣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和目

标任务,党员干部当蘸墨于时、走笔于势、行篇于新,着眼当前与长远,释放潜力与动能,转化危机为新机,坚持“一盘棋'

中统筹,在思维调遣、实践走位、攻防有道中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

标的双胜利,为“十四五'

开好局、谋好篇。

思维线'

上谋远,增强全局统筹的战略能力。

思维是行动的先行官。

有高远站位,方能有周密考虑与恢弘视角,思维上承前启后,经济.发展上方能继往开来。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步入常态化防控轨道,全年经济.发展目

标任务近在咫尺,非常时刻,党员干部更要运用好系统思维,增强全局统筹和排兵布阵的战略能力。

党员干部要在拉伸发展主线、瞭望发展前景中丰富与发展思维引领力,强化多维发散、兼容并蓄、辩证联系的全局思维,确立“干什么'的总体目

标和“怎么干'的旨归所在,体现实质性与实践性、前瞻性与全面性、斗争性与规律性,编织集优势、补短板、疏堵点为一体的立体“顶层设计',促“双线作战'

两手抓、两手硬,既为当前的“双线作战'

续能,做出有力部署、细化落实方案;

为“双线作战'

预热,释放思维热度,加强政策调节力度,做好推动发展、开好新篇的详实规划。

防卫线'

上谋稳,增强风险防范的管控能力。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疏于防范,蚍蜉能撼动根深大树,蚁穴能溃千里之堤。党员干部要树牢底线思维,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立足实情、强化举措,扎实做好“六稳'

“六保'

工作,有力推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推动经济.运行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增强风险防范的管控能力。

“双线作战'

是党员干部的“试金石',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思想弦',不卸担子不松劲,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思想和行动指引,持续强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突发性风险隐患的应对能力,拉开严实牢靠的“防卫线',为及时化解事业发展过程中衍生的各项问题打下“预防针',慎始如终、攻守兼备,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先锋卫士'。

发展线'

上谋实,增强夯基固本的补短能力。

文章指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点,对于全面落实“六稳'

“六保',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具有推动作用。

鉴于此,党员干部当在“发展线'

上谋实,以政策的有力落实为经济发展奠基。

一方面,要加快补齐教育养老、生态环保、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供给短板,集聚整合多要素,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推进内需结构升级;

另一方面,要加大“新基建'的投资力度,不断完善“新生代'

基础设施建设,激活市场需求潜力,撬动新兴消费优势力量,形成强健有力的内需主导型增长体系。

聚焦经济.“发展线',党员干部要找准着力点和发力面,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发展主线,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二手并用、十指联弹中迈出高质量发展大跨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补足短板,为“双线作战'

积势蓄能,奋力夺取“双线作战'的最终胜利。

篇二:

日出版的第21

期《求是》

杂志发表中共..、国家.、....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文章指出,要完善城市化战略,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

标,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发展也要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既要增加城市数量,扩大城市规模,实现量的扩张;

又要提高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发展质的提高。

要在城市发展中兼顾经济、生活、生态、安全四大需要,满足城市人口

不断增加的多层次需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面向经济需要,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保量提质。

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在被时代所淘汰。

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各地要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城市特色,明确城市定位,深挖城市发展潜力,探索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发展路径。

要以创新为引领,优化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化经济发展思路,从“数量追赶'11

日出版的第21

期《求是》

杂志发表中共..、国家.、....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文章指出,要完善城市化战略,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

标,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发展也要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既要增加城市数量,扩大城市规模,实现量的扩张;

又要提高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发展质的提高。

要在城市发展中兼顾经济、生活、生态、安全四大需要,满足城市人口

不断增加的多层次需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面向经济需

要,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保量提质。

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在被时代所淘汰。

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各地要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城市特色,明确城市定位,深挖城市发展潜力,探索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发展路径。

要以创新为引领,优化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化经济发展思路,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

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

转向“创新驱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考虑城市的载重和负荷,不断发挥大城市的辐射效应,释放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培育新兴城镇,带动城市周边协调一体发展。面向生活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当为人民。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

标。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几方面着手,提升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从交通、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方面着手,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制度,全方位多层次织牢织密.保障网,当好人民群众的“生活顾问'“生活管家'

“生活贴士',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的生活需求,打造层次丰富的生活格局。

面向生态需要,坚持生态优

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市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工业和人口

集中的地区,在.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

不断增多,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纷至沓来,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已经变得相当脆弱,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对立起来。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生态环境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各地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统筹“经济效益'

和“生态效益',坚持生态先行,践行“两山论',坚决杜绝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让绿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绿色氧吧',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银行'。

面向安全需要,加强治安管理,护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治安是第一环境,平安是最大民生。

一个城市的安全指数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治安状况,是衡量.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的基本要求和解决城市发展当前面临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各地要坚持防患未然久久为功,聚焦重点,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强.治安防控、应急避灾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治理、综治维稳、安全排查工作,持续提升城市安全发展水平,为城市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护卫者'

和“守门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确保人民群众过上安心、安定、安

全的幸福生活。

民,乃城之本也',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经济需求、生活需求、生态需求、安全需求,为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打造环境优美、和谐宜居、各具特色、文化厚重、智慧共享的新型城市。

第五篇:瓦楞纸箱包装发展战略思考

瓦楞包装企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Stratagem Reflect for corrugated packaging enterprises

彭国勋(pengguoxun@gmail.com)(包装世界/纸箱世界,2010,(2),18-29)

虽然跨过了艰难的2009,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向实体制造业经济领域蔓延形成的冬天并没有过完,瓦楞制造企业仍然面临着市场需求萎缩、制造成本上升等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过冬”只能让企业被动应对,只有“猎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好冬天”。而“猎冬”更多的是要求在自身的发展战略创新上狠下功夫。

我国瓦楞包装企业已经步入战略转型和系统变革时期,即:从机会导向转到战略导向(产业升级与战略转型),从单一追求成长规模转向规模与效益并重(量利平衡,从结构优化要效益),从粗放式资源投入、人海战术到集约化、精细化、精益化管理(跑马圈地与精耕细作,猎手与农夫),企业家个人的成功转向团队的成功(创业型企业家与接班人,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人治与理性),从依赖潜规则走向阳光规则(创造阳光利润,享受坦荡生活),从点的创新走向系统创新(系统变革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整体的创新)。企业家要完成如下基于战略的系统思考:

 企业的使命追求与愿景;

    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

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应处的位势,以及企业要取得这种位势应采取的竞争方式与经营模式; 企业如何培育自己的核心专长与技能;

企业要形成独特的核心专长与技能需要何种资源,以及如何配置资源; 企业的战略转型将面临哪些系统问题,如何进行系统变革与创新。

下面仅就本人这些年的一些工作体会,就大型瓦楞包装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营销战略

从2004年到企业进行咨询开始,就一直呼吁瓦楞包装企业要在营销战略上要转变观念,即从单纯的销售瓦楞包装制品,向客户提供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服务转变,持续地用最优的方案满足客户的需要,以保持客户的忠诚度。整体包装解决方案的英文是Completed Packaging Solution, 简称CPS。CPS在发达国家已经成功推行多年,是高端客户优化供应链的必然选择。例如厦门DELL,要求包装供应商CPS开展第三方包装服务,满足DELL对缓冲包装按冲击响应谱设计的高要求,以实现DELL的业务持续改进和零库存,为客户和瓦楞包装企业自身带来双赢的局面。第三方物流包装使得产品生产企业能集中精力搞好主业(产品的制造、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的销售等),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包装活动(库存管理、包装的设计与制造、产品的分拨、配送等),以合同形式委托给专业物流包装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包装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达到了对生产经营企业物流包装全过程最优管理和控制。CPS可能带来的好处包括: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的物流包装专家的丰富知识与经验、以及完善的包装加工与试验设备,有可能大幅度降低整体包装成本;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优化的包装材料供应链,有可能降低包装材料的采购与管理成本,杜绝采购贿赂;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的包装生产条件,可以缩短产品包装设计、试验、打样与生产的周期,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的庞大仓储条件,可以保证包装制品的可靠及时的供应,节约生产企业的包装制品的仓储成本;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的专业化设计的完美包装,可以提升产品的品牌与环保形象;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熟悉国际包装法规,有利于企业的产品出口和攻克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

 企业采取第三方物流包装,可以降低乃至取消企业现有的包装设计与开发成本;

 企业采取第三方物流包装,可以让产品生产企业把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在自身产品生产与开发的核心业务上,缩短和优化供应链;

 第三方物流包装承担者将在为生产企业的全方位服务中得到提高,并从成本节约中分享一定利润。

2006年在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咨询时,也提出了CPS概念,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认同。现在CPS已经成为这些制造企业供应链流程再造的主要运作模式,促使有关包装供应商不得不进行营销战略调整,即只有能提供CPS服务的企业才能竞标,一些瓦楞包装企业正是以其之前形成的CPS优势,在2008年成功地挤入了这些大型企业的供应商前列,使双方形成为十分密切的供应链动态联盟的关系。

CPS不仅为瓦楞包装企业赢得高端客户的瓦楞包装市场份额,同时扩大了业务范围,从单一的瓦楞包装制品的供应商,变成以瓦楞包装制品为主,同时能向客户提供缓冲包装、防锈包装、防潮包装、防霉包装、抗静电包装、收缩包装等成套服务的全方位包装供应商,能满足客户对包装件破损率、包装成本、废弃物处理成本、物流成本、碳排量、安全卫生、相关法规等各方面的要求。

品牌是营销的基础,是企业商誉的载体,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无形资产,是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必备条件。实现客户的最大利益追求,作到尽可能高的客户满意率,是维持、保护与扩展品牌的经济与感情基础。我们将与客户共享由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带来的效益,制定最合理的价格体系,与客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双赢的结果。为客户提供周到的售前与售后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其配套服务,对客户的各种需求,以最快的速度给予反馈,并创造市场上尚未想象到的新产品和服务价值,引导进行理性的消费,实现客户在质量、成本、服务和环保等方面的价值期望,反过来又将进一步提升自身品牌的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已经成为品牌提升的重要环节,成为许多高端客户选择包装供应商的考核因素之一。CSR包括如下10项原则:

【人权】

原则1 → 企业界应支持并尊重国际公约的人权;

原则2 → 保证不与践踏人权者同流合污; 【劳动】

原则3 → 企业界应支持结社自由及切实承认集体谈判权; 原则4 → 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和强制劳动; 原则5 → 切实废除童工;

原则6 → 消除就业和职业方面的歧视; 【环境】

原则7 → 企业界应支持采用预防性方法应对环境挑战; 原则8 → 采用主动行动促进在环境方面更负责任的做法; 原则9 → 鼓励开发和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

【防止腐败】

原则10 → 企业界因努力反对一切形式的腐败,包括敲诈和贿赂。

因此,瓦楞包装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在开发高端市场时,不仅要实施以CPS为代表的从制造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还必须强化CSR。山东某包装企业就是因为无视CSR,而被大型客户淘汰出了供应链的名单。

对于重点客户的营销战略的转变,要求营销人员对客户的攻关重点转向说服高层的关键人接受CPS等新理念为主,明晰CPS给客户在降低破损率、物流成本、包装成本、环保成本等方面的确切数据,2 使得上层能下决心排除老关系供应渠道的干扰,建立起真正可持续的伙伴关系。虽然目前CPS主要是在开发高端市场方面成果明显,但是只要在建立起高水平的CPS团队、开发出成熟的CPS设计软件和建立起测试中心后,同样能以较低成本向中低端客户提供高水平的CPS服务。

今天的包装市场,价格和服务是两把主力的“双刃剑”,行业竞争正由价格竞争为主逐步向非价格竞争为主的方向转变,如何创造服务竞争优势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企业能否长远健康地发展。因此,瓦楞包装企业当前应考虑做好两个转型:业务上从制造商转型到服务商;经营上从销售转型到关系运营。

生产战略

金融危机出现之前,一些集团型瓦楞包装企业根据当时的乐观预测,大面积地在工业地区投资新建或扩建工厂,在2009年投产时恰逢严峻的经济危机,出现生存危机。让瓦楞包装生产走出危机的可能办法之一,可以考虑借鉴丰田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90年代风行于欧美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方式。德国在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分形企业和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的思想。精益管理要求整个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必须面向用户,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精益管理的原理图

精益管理,精益生产和团队工作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精益管理,精益生产和团队工作的关系

精益管理的基本战略是:

1、拓宽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应尽可能将所有职工结合在连续改善过程中。

2、减少系统的复杂性 产品、层次型组织结构和过程的复杂性不仅使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变得困难,而且使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减少复杂性首先要找出产生复杂性的原因。引起复杂性的原因有:

    企业成果的复杂性和用户要求的复杂性; 企业规模;

未来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 按功能分解的组织结构。

减少复杂性的方法如下:       按生产流程进行管理; 优化车间布置;

建立与供应商的伙伴关系; 与生产同步的采购; 减少产品品种的多样化; 减少加工深度。

图3为产品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与减少企业复杂度、提高企业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系。

图3 产品的模块化、标准化与减少企业复杂度、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系

3、合适的领导和控制原则

精益管理中的新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面向职工的原则要求领导方式的相应改变,要求将任务的责权和管理下放给承担任务的职工。

供应链管理战略

当今制造业的普遍面临以下难题:

1、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 客户定制化、个性化需求层出不穷:从“功能型”到“享受型”等;

 社会、技术、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市场全球化、产品商品化、竞争激烈化、技术复杂化)。

2、多变的市场使得预测不再可靠   预测总是错的;

正确性越高的预测、其可用性越低。

3、客户削减存货的要求和趋势越来越强  企业产品供应前置时间短、交货急迫;

 交货及时---在客户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全部订单的交货,成了赢得订单的头号标准。

4、企业管理压力日益增大

 设计变更难以控制、生产流程经常变动;  制造、物流等经营活动成本居高不下;       供货商交期难以控制、品质不稳定; 相关活动协调十分困难; 现场绩效衡量困难;

缺乏管理所需的决策信息。

低成本竞争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差异化竞争战略(differentiation); 企业目前采用的竞争战略通常是:

 聚焦(集中化)竞争战略(focus)。

制造业的运作管理理论发展历程如图4所示。目前瓦楞包装企业一般只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采用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 JIT)的企业不多。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tainment,TOC)在ISO 9000中作为持续改善的一种方法,在许多领域取得成效。当前有许多包装企业正在推行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 AM)。但是,进入21世纪后,实施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全程控制与优化的阶段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

图4

制造业的运作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市场竞争是企业核心价值链管理间的较量,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其出路与方向可以归结为以下内容:

   流程重组:重新设计符合供应链管理的业务作业流程; 组织重组:重构适应供应链管理的组织体系;

信息集成:建立贯穿于供应链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

 规范制度:重新制定与供应链管理相配套的制度体系。

达到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可以分步实现。第一步先进行基础建设,完善采购、物料控制、生产、销售、分销等模块;第二步进行职能集成,如集成为物料管理、制造管理和分销三大模块;第三步完成内部供应链集成,即把上述三大独立的模块集成在统一的系统内;第四步进行外部供应链集成,将供应商、内部供应链和分销三个模块集成在统一的系统内;第五步将上述外部供应链集成系统上升为供应链动态联 5 盟。如果通过PLM等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达到供应链管理优化,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如下显著效益:

         库存缺货减少90% ; 计划时间减少95% ;

库存水平减少50%到90% ;

从订购到交货的时间减少50%到90% ; 运转时间减少50% ;

供应链成本占总收入的份额减少20% ; 库存周转加快200% ; 按时交货率增加40% ; 年收入增加27%。

实现供应链全程控制与优化的重要举措,大多数企业通常只是花一点钱购买ERP的几个模块,缺少产品设计、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 PDM)等影响成本最大的基础数据,ERP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建议引进类似西门子属下的UGS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等信息化系统,结合瓦楞包装企业的实际进行二次开发。PLM系统是一种企业信息化的商业战略。它实施一整套的业务解决方案,把人、过程和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作用于整个企业,遍历产品从概念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与产品相关的协作研发、管理、分发和使用产品定义信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创新协同过程数字化管理,扩展了产品数据管理的应用,能管理产品配置和产品数据如何应用于后续的生命周期阶段:工艺、采购、生产、运营、支持、回收服务,以及管理与产品相关的过程数据,功能主要包括:需求管理、战略流程、项目及项目组合管理、协同产品设计、产品数据管理、零部件重识重用、变更管理、制造协同、战略采购、服务支持管理等。PLM覆盖了从产品诞生到消亡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它是一个开放的、互操作的、完整的应用方案,可以实现如下目标:

   

财务战略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司发展战略,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从总体上做出的一种客观而科学的概括和描述。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财务战略具有从属性、系统性、指导性、复杂性的特征。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经济周期相适应,财务管理人员要跟踪时局的变化,对经济的发展阶段做出恰当的反应;要关注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深刻领会国家的经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对企业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目前的经济动荡形势下,最后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一方面,调整企业财务投资战略,加大基础项目的投资力度; 另一方面,加大财务制度创新力度。

筹资战略是企业实现战略转型,首先面临的挑战,需要寻求切实可行的措施找到业务发展所需的投资渠道。包装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募集到了大量社会资金,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一般企业没有这么幸运,需要寻求其它的筹资渠道。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与瓦楞包装产业实际情况,兼并、重组、参股、代工等模式都值得尝试。

投资战略要解决战略期间内投资的目标、原则、规模、方式等重大问题。目标包括:收益性目标,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证;发展性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投资战略的直接目标;公益性目标,这一目标是多数企业所不愿的,但投资成功,亦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原则主要有:集中性原则,即把有限资金集中投放,这是资金投放的首要原则;准确性原则,即投资要适时适量;权变性原则,即投资要灵建立统一的产品数据源,实现包装创新过程的数据共享和可追溯; 打破空间限制,提高与客户、包装行业内部的协同流程沟通效率; 实现多产品项目、业务流程和数据的纵向一体化,实现项目敏捷性;

集成包装创意及设计执行过程中与创新设计及分析工具(如有限元分析与优化)无缝集成,满足快速出图、快速报价、设计优化等CPS运作模式的急需。

活,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对投资战略作相应的调整,做到主动适应变化,而不可刻板投资;协同性原则,即按合理的比例将资金配置于不同的生产要素上,以获得整体上的收益。在投资战略中还要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做出恰当的安排。

收益分配战略要解决企业的收益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问题,包括权衡债权人、企业员工、国家与股东的合理分配。从战略角度考虑,股利战略目标为: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稳定股价,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等。

单纯通过扩大规模或产量的传统盈利模式,已经无法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发更多新的盈利点。前面提到的CPS营销模式只是其中的一种扩大盈利率的模式。

作为财务部门,则需优化收入、成本、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创利能力等问题。由于瓦楞包装工业属于资源耗用型产业,产品生命周期较短,成本管理格外重要。需要建立适合多元化经营的有效财务管理体系,开发适合瓦楞包装企业特点的PLM系统,实现按需优化配材和生产工艺等智能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降低原料、人工、能源、管理、物流等各项成本,以便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赢得主动地位。

财务战略需要建立财务的组织体制,实现对各经济实体的日常监督,对各责任中心的全面预算-即责任目标管理;对进行各实体、各岗位各责任中心的预算考核;搞好资金的筹措和调配;对重大资产的变动进行管理;制定会计政策;加强会计信息沟通;全面主管集团范围的资本运营;抓好内部管控,基础管控制度的建设;强化全面审计监督,提高对经济运行健康安全的监管力度。

前述的PLM系统的全程可视化管理开发,有利于各部门主管实时监控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成本和利润,随时进行业务改进。

新产品开发战略

尽管瓦楞纸板在1871年由美国人艾伯特•琼斯发明以来,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新产品的开发仍然是需要企业坚持不懈的大力投入的领域。

客户需求不断变化,技术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在激烈竞争的现代市场条件下,开发新产品对于公司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新产品可以归结为以下类型

     新问世的产品:开创全新市场的新产品;

新产品线:公司首次进入已建立市场的新产品;

现行产品线的增补品:公司已经建立的产品线上增补的产品,包括改变尺寸、形状等; 市场再定位:以新的市场或细分市场为目标的现行产品; 降本产品:以较低成本提供相同性能的新产品。

开发新产品是一种风险投资,要研发出一种成功的新产品是很不容易的。瓦楞包装不像塑料包装那样容易创新,真正属于创新和新问世的瓦楞包装新产品在上述新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一般都不大;首次进入现成市场的产品不易从已经占据该市场的企业那里挖掘到较大份额;增补品与降本产品对技术开发水平要求较高;细分市场的新产品产量不一定大。总之,新产品的成功开发,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团队,要有相当多的开发资金以保障开发用软硬件的建设。如果不能快速开发出成功的新产品,也有可能错失市场的最佳时期,难以收回开发成本。

呼吁了好多年的高强低克重瓦楞纸板的开发,在绝大多数瓦楞包装企业那里仍然停留在口头上。原因较复杂,如国内的纸厂很少生产符合高强低克重瓦楞纸板要求的原纸,或者性价比差;客户对瓦楞纸板的质量控制一般专注于定量,误认为“缺斤短两”就是质量不好,要客户接受高强低克重瓦楞纸板需要费一番口舌。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瓦楞纸板用防水涂料或拔水剂,有油溶性、醇溶性和水溶性防水涂料,这三种防 水涂料相比较,水溶性防水涂料的上光、防潮性能优于油溶性、醇溶性防水涂料。水溶性纸箱防水涂料通常是以石蜡、氧化聚乙烯为主要成膜物质,并与分散剂,稳定剂,增稠剂,光亮剂,调节剂,水等多种助剂配合而形成的水基乳液。其突出优点是:无毒无味,抗水的渗透性好,不易燃烧,稳定性好,冷热温差适应性好。具有使用安全、价格低廉、短期防水防潮性能优良、使用方便(喷、涂、刷均可)的特点。面纸涂布拔水剂的瓦楞纸由于涂料含石蜡而不便回收,而且只能作为疏水瓦楞纸板,只是新不能用于仓库或冷库中长期堆码存放。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开发防潮性能优良的瓦楞原纸,如增加施胶度等,但现在的瓦楞原纸生产厂家少有生产这类产品。

最近开发成功的使用30%-40%的粉煤灰超细纤维与木纤维混抄而成的原纸,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而且符合节材代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一项值得开发的新产品。

FEFCO发布的箱型已经接近200个,我国选用的有限,值得瓦楞包装企业根据细分市场进行针对性的新产品开发。例如国际上流行的可堆码的通用果蔬包装用0435箱型,在我国还没有推广开,大多数仍然采用费材费工的0300箱型。

低碳瓦楞包装系统的提出,给瓦楞包装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按欧盟排放交易计划(ETS)第三阶段谈判中要求制造业于2012年后开始购买ETS排放额度的规定,英国纸制品行业购买所需的排放额度,将超过1亿英磅/年,相当于最近几年的盈利。2009年11月17日上海济丰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注销了一笔6266 t CO2,以抵消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产生的碳排量,揭开了包装企业自愿碳中和的历史新篇章。面向低碳经济的包装系统将成为未来新产品开发的关注热点。

开发降本新产品或低碳瓦楞包装系统,需要功能强大的瓦楞包装系统的CAD/CAE/CAM系统及其数据库。国内虽然有些单位开发了纸箱纸盒CAD系统,但与国外的ARTIOS或KASEMAKE等先进软件相比,在功能和数据库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美国的TOPS软件能完成简单产品的几何建模、隔板与纸盒纸箱的几何尺寸设计、托盘堆码与装柜优化等设计,但缺乏CAE模块。瓦楞包装成本优化,除了进行物流环境条件下强度分析优化等结构动力学优化之外,还需要有缓冲包装、防潮包装、防锈包装、抗静电包装等设计模块配合以确定包装件的最佳内尺寸。美国的缓冲包装有Packaging Designer 和 PAD-CAD等软件,但有待改进。以上海信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纸箱纸盒电脑打样机,实现了纸箱纸盒CAD/CAM的无缝集成,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国外产品的几分之一的价格优势,占领了国内外相当一部分市场。功能强大的瓦楞包装系统的CAD/CAE/CAM系统需要有条件的企业加大开发的力度,以提高CPS的服务质量和新产品的开发速度。

人力资源战略

上述五大战略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人力资源战略实施的好坏。人力资源源于公司经营的需要,它必须服务于公司业务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让客户满意的同时,也要让员工满意。

当前人力资源面临三大转型:

1、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

目前企业的现状是基于战略的郁闷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能力的缺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脱节。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意识不能有效的转化为战略管理能力,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能力的缺失又使得企业人力资源难以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企业应将人力资源的战略意识有效的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能力,以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从个体能力到组织能力

由于企业系统效率的困惑,人力资源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呈现改革多动症。人力资源专业职能模块缺乏协调,各自为政,人力资源的业务难与企业的其他业务相互衔接,导致人力资源机制、制度不配套。因此需要优化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与制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整合与创新能力,确立企业管理的整体竞争优势。

3、从业余选手到职业选手 在相当多的企业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业知识短缺、职业化技能不足。人力资源管理粗放,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冗员与人才短缺并存,企业选人盲目,缺乏胜任能力模型(素质模型)的牵引,使用与培养人才的投机心态,核心人才流动率过高;人与岗位不能匹配,员工适岗率低;个体能力强,但团队绩效差,难以形成互补型人才团队。急需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含量与人力资源管理产品服务的差异化;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与精益化,提高人均效率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有效性。

企业的核心能力来源于核心人才的核心专长与技能,培养与留住核心人才是企业最关键而又十分困难的任务。尽管本人到担任顾问的企业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核心人才,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出现部分流失。如何吸引、开发、激励与保有信奉组织价值观的核心人才,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建立有效的机制,经营好人才比经营好几个客户更重要,要把员工看的与客户同等重要。人力资源管理要从“行政-权力”驱动转向“客户-价值”驱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性,承认人的价值,有效沟通。人力资源管理要为员工创造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绩效。需要探讨为员工提供多元的价值分配形式(包括:机会、职权、工资、奖金、福利、期权、利润分享、学习、信息分享、认可、荣誉等),优化企业人才成长与发展环境。至于通用人才可以随时招聘,辅助人才可以通过外包或短期合同解决,稀缺人才尽量外包以节约成本。

各项战略的细节难以在此展开讨论,不是几篇文章或几次培训就能说明白的,这里仅提出一些要点供决策参考。最重要的是需要企业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战略,组织强有力的团队,进行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下载关于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初步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初步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笑宇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

    南宁市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思考

    内容摘要:作者:杜文宏 王炜华 黄庆风[摘要] 南宁市是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枢纽城市和区域性核心城市,同时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前沿城市。应根据本区域 发展 战略的需求和南宁市城......

    学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心得体会(大全五篇)

    学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心得 体会日前,《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文章强调,“我们要......

    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理解(五篇模版)

    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理解 王焕驰 2009年,是古丈县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中共古丈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大兴调......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以国际化的视野,适应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激发科技组织创新活力 为国家复兴提供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魏全忠 2014年11月20日13:5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份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

    试析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发展战略思考

    【原文出处】上海党史与党建 【原刊期号】200112 【原刊页号】15~19 【分 类 号】A2 【分 类 名】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202 【 标 题】试析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发展战略......

    煤炭企业发展战略思考(写写帮整理)

    煤炭企业发展战略思考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离不开党的好政策,需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走科技兴企战略之路;通过科学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安全高效、和谐稳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