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育人,和谐发展
科学育人,和谐发展
——八一路小学义务教育合格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八一路小学前身为汤公庙小学,作为一所具有将近60年历史的学校,它走过了起步、辉煌的阶段,随着所在城区的变迁,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如今的八一路小学已经走上了精细加精品的发展阶段,成为了老城区里一所享有良好声誉的学校。
学校小巧精致,占地面积216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582名学生和一支“爱校敬业,扎实勤奋、崇尚和谐、追求卓越”的教职工队伍。从2001年我校被定为接收农民工子弟入学的学校,本年度,农民工子女314人,占学生总人数56%。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关心下,学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为办校方向,提出了“抓内涵、强特色、求质量、出效益”的战略性发展口号,围绕四优工程——人格工程,智慧工程,特色工程,创新工程,构建全面加特色的校园,培养全面加特长的学生,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培养了大批人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更彰显了体育、艺术、经典诵读等方面特色成果,赢得了社会与家长的信赖。学校先后创建成为全国发展与创新实验标兵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长沙市绿色学校、市巾帼文明示范岗、芙蓉标兵岗、市礼仪教育先进单位、区团支部青年文明号、市六运会突出贡献单位、长沙市文明单位。现将学校工作具体汇报如下:
一、认真落实免补政策,确保每个孩子享受政府优惠。
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九年义务教育有关规定,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对三类残儿入学予以特殊照顾,确保入学通畅。近年来,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增多,我校积极响应政府和教育局的号召,除保证学区范围内适龄儿童外,解决了学区范围内大量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保证了学区范围内每个孩子都能受到优质的教育。近几年,由于我校农民工子弟的增多,学校人数也由三年前的3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00来人。同时,我校严格落实政府的免补政策,从2006年春季开始,就对城市低保户和外地贫困户免收一费制,本地学生免学杂费,全年共计金额36948万元;2007年春季,外地贫困生和本地学生一费制金额共计58373元;2007年秋季,对外地贫困生和本地学生实行“零收费”政策,共免学费金额67024.70元;免全校学生饮水费、本地学生校服费和外地贫困生校服费共计28725元; 2008年春季,免全校学生饮水费、本地学生校服费和外地贫困生校服费共计29075元,本地学生和外地贫困生免一费制23836元;2008年秋季,全免学校饮水费14550元,一年级新生免校服费5000元,外地贫困生和本地学生免一费制23985元。
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营造舒适、规范、现代化的校园。
1999年,学校只有200多学生,十几名教师,我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办学思路,共投资70多万元建成了100兆校园网络、蓉园电视台、小白鸽广播站,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到2001年,学生已达700人左右,初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目标,《人民日报》曾以《发展中的蓉园小学》为题作了报道。近年来,学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学生人数已达1178人,在2005年以高分顺利通过市级示范性学校的复查。作为三湘开发区配套的一所学校,学校在投入使用时,只是一个空的框架,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政府、主管部门想尽一切办法,六年来,共投资近300万元加强了学校基础建设、功能室配备和信息化建设。建成了师生阅览室、图书室、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科技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卫生室、体育馆等功能室;为每个教师办公室配备了微机,实现了电子备课,无纸化办公;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大屏幕彩电、电脑等硬件设施;学校有200米塑胶跑道,4000平方米运动场,400平方米的体育馆和设备齐全、温馨卡通的少先队员活动场地。2005年,为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对教学楼西楼进行了扩建,新建了多功能室、教师办公室和教室,加强了学校环境的美化、绿化、特色化工程改造,营造了整洁舒适、设备齐全、布局精美、特色凸显的校园环境。使学校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
八一路小学现有教师36名,学生582人,其中农民工子弟290人。从2001年我校被定为接收农民工子弟入学的学校。学校占地2160平方米,生均3.77平方米;校舍面积1823.86平方米,生均3.19平方米;活动场地700平方米,生均1.2平方米;绿化面积528万平方米,生均0.9平方米。学校按省标要求配备标准教室12个,配备音乐室、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卫生室、档案室专用教室6个,设置了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宽带网、班班通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充分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2006年区委宣传部向我校捐赠10000元,区委组织部向我校捐赠15000元购买电脑3台。学校现有电脑61台。近几年来政府向我校投资近100万元,将学校各项建设逐步落实,2007年区教育局在我校的教学装备上共投入经费254913.91元,同时还给学校各班购置了电脑、电视机、添置了各种教学用品,教学楼进行了装修和改造,操场、厕所、校门、食堂、会议室都进行了维修和改造,投入经费752376.78元,学校环境从内到外整个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我校坚持把实施科学人文的学校管理与文明单位建设紧密结合。坚持一把手领导,副校长主抓,各部门协同,先后争创了共产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领导班子在2006年七一表彰活动中被评为“和谐领导班子”。同时,至2002年以来,我校被评为全国发展与创新实验标兵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长沙市绿色学校、市巾帼文明示范岗、芙蓉标兵岗、市礼仪教育先进单位、区团支部青年文明号、市六运会突出贡献单位、,2006年我校目标管理考核被教育局评为一等奖、2008年我校被评为长沙市文明单位、游泳项目贡献突出,在六运会上我校共获游泳金牌11枚,占全市游泳比赛金牌总数(40枚)的1/4强,牢牢占据金牌榜的首位,学校因此在2007年游泳被定为我校的特色项目,2008年6月获特色项目贡献奖。这一系列的荣誉。彰显了一所普通小学亮丽的素质教育特色。
近几年,学校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科学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践行“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这一教育思想,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绿洲,教师发展的乐园”,全力向更高的目标阔步迈进!
具体做法是:
一、学校管理工作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氛围
学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校发展,因此本学期我们加大了学校创新管理力度,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们认为,建章立制的目的不是为了约束人、管制人,而是要通过制度来解放全体师生的思想,引导全体师生的行为,开发全体师生的潜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目标、价值观念。只有这样,制度才能显示出它应有的作用,才能真正尊重师生的权益,最终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和动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立足师生发展的角度制订学校目标与制度。学校在教师制订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订了《学校师资建设三年规划》,使教师的个人发展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民主管理的程序制订学校制度。学校每一项制度、方案的出台,都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通过民意征集、行政讨论、教代会审议等程序产生,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教师的参与与认同。如《学校工作计划》、《学校常规教学制度》等都是按照以上程序产生,并通过每周行政及教师例会、每月民主生活会、每学期的教代会不断修改完善而成。促进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学校的制度一经制订,就在落实和检查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分管领导及教研组长、行政领导值日巡视制、制度执行情况每周反馈制等,保证了学校制度的有效执行,促进了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
二、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提高实效:
1、规范学籍管理、搞好招生工作
本期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严格按程序办理学生的转学手续,缀学率为0。同时,严格按规定办理学生转入转出等手续,异动手续齐全。在学期末我们还联系社区、街道、卫生防疫站对下期要入学的新生进行了摸底,并组织部分教师在5月中旬开展了有序的新生招生工作。
2、强化常规管理,落实措施,提高实效。
①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我们按照上级规定,主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本学期初,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本学期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并针对此专题开展全校性的教学比武活动。课后鼓励教师谈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在借用校园网络平台交流自己的课后反思。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反思,使各科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锤炼。②认真抓好教学检查工作。教学规范是每位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准。本学期,学校于期初、期中、期末对备课、作业等进行进行三次严格认真检查。三次检查各有重点,每次都有小结反馈,期初以各项计划的制定和课时超备为重点,期中主要检查老师们的各项计划的落实情况,期末主要检查各项计划的完成情况。我们还对教师进行不定期地随堂听课,每次听课教导处都有小结反馈,并对当堂课的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我们还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来了解反馈教师课堂教学等各方面的情况。
③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继续抓好学困生的跟踪工作,举行学习一时有困难学生座谈会,让每位教师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激励每个学生,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期中对各学科进行了调研和跟踪分析,及时了解情况,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策略。
④为配合教育科安排的“阳光体育60分钟”的活动,调整了新的作息时间,我校针对本校校情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周二和周四下午的“课外拓展”时间,我校组织了“音乐伙伴”、舞蹈队、合唱队、网上冲浪、国画班、英语、田径队等活动小组,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这些兴趣小组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综合素质训练平台。
⑤为作好迎接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准备,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学习了《长沙市公民基本道德》、《长沙文明公约》等,并开展了知识竞答活动,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教导处配合大队部每周制定一个常规行为训练重点,并进行评比落实,学生的文明行为有了很大的进步,学校几次组织外出开展大型活动,学生都能做到爱护公物,不随便乱扔垃圾,对师长有礼貌。
⑥教学成果累累,教师人才辈出。我校学生在2006届区级毕业生统一考核调研中语数合格率达100%,优秀率保持在全区名列前茅。获得了“整体质量奖”、“城乡学子共享教育蓝天”奖,我校青年教师在全国、省、市、区青年教师评课选优、论文及基本功大赛上连战告捷,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图片)教研蔚然成风,语文发展性评价获省一等奖,并在省、市、区各级活动中做汇报交流。
3、规范仪器管理,责任到人
本期我区又对各中小学各科教学仪器按标准进行了新的配备,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管理好这批教学仪器,学校对
各科教学仪器装备都有人员分管,专柜存放,对仪器室的卫生、仪器的摆放、仪器的整理和维修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把情况与仪器管理老师及时反馈,我校的仪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
三、教研工作开展经常,彰显特色
1、加强校本培训,构建学习型组织:
(1)、创新校本培训形式:更加多样化,专家讲座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鼓励教师多进行自我反思。
为了让广大教师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智慧,促进教育创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教育者”,做学术的主人,开展了“坐坛论道”教师讲坛活动。通过此活动搭建了一个教师交流平台和展示才华的平台,交流思想、超越创新、反思升华,追求教育的新境界,实现教师职业素养和学校软实力的同步提升,建设一支学习型、开拓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活动时间为每周一例会前5分钟,全体教师依次介绍自己阅读的教育书籍内容与感受,每位教师走上论坛,以教育思想者的身份敞开思想,以自己的感受诠释经典,或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经典教育名言,或阐释自己践行的教育格言,……在对话中思考,在碰撞中提高,让思想的碰撞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2)、为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继续开展骨干教师与新教师、年轻教师“手拉手”互动工程,实行师徒传、帮、带制度,形成同伴互助的教研氛围。
(3)、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着力造就名师。多给机会参与各类竞赛与评比活动,多选送骨干教师进行各类培训。
(4)、坚持走“引进来,走出去”之路,努力创造机会使广大教师得到学习提高的机会。继续完善外出学习反馈交流制度,促进共同提高。
2、深化校本教研,营造和谐校园。
(1)、继续完善教研组织和教研机制。各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的活动,活动定主题、定时间,有反馈、有记录,保证教研效果,使教师在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共享,在共享中发展。同时切实组织开展四课活动(汇报课,观摩课,研讨课,评课),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
(2)、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实施新的教研课制度。
开展了课堂教学专题理论学习月、实践活动月、教学技能展示月、教育科研总结月等专题活动。为提高教研课的实效性,本学期教研课以 “营造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的和谐课堂” 为主题实行分年龄段年轻老师组教学竞赛、中年老师优质课展示活动暨首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表彰大会。本次活动分年龄段进行:35岁以下教师为年轻老师组,进行赛课评比,35岁以上为中年老师组,针对研讨主题,进行优质课展示。在课堂中,我们看到了年轻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力和扎实的基本功,中老年教师追求实效的课堂教学,我们欣喜地看到我校教师源于校本教研的总体实力的提升;看到课堂中呈现的有效活动、精彩对话、亮丽生成;看到了教研组真心、高效的合作。活动后学校对通过本次竞赛活动当选的各位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获奖教师给予了热烈表彰,并在中老年教师中开展了“魅力奖”、“风采奖”、“耕耘奖”教师的评选。通过活动形成了“真、小、实”的校本教研之风,边教边研之气,实现根本上的组本教研、校本教研。课已止,但心已远。八一路小学的全体老师将继续在研究课堂教学上耕耘探索,昂扬斗志,阔步前行!(3)、以科研课题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
继续请专家、学者对课题研究向深层次推进作理论指导,并对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进行诊断、点评、指导,并结合课题开展相关活动,在活动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的提高,使我校的课题研究规范化、系统化,将课题做扎实。着力开展了校本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和省级电教课题“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人本特征研究”,着力科研课题内涵的实效性、发展性。
(4)、加强组际交流:数学组作为优秀教研组向全校开放了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授课、说课、评课,这种朴实而又扎实的研究形式。虽然还不够成熟,但让每位老师感受到了它的实效性,能促使听课老师及时思考教学,学习他人优点,提出合理建议。授课老师及时反思教学,有利于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特别是专家的点评,总是让我们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每周上好一节课,用对待公开课的态度对待;每天坚持写课后小记”,不成名师也成名师。教学需要思考、需要探索才会有积累,让我们在研究中成长,在学习中成长。(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赛”育人,加强交流: 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业务技能的竞赛活动,立足岗位,以赛“练”人,以“赛”育人。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课题优秀论文比赛等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本学期,罗琳参加区数学竞赛获二等奖,丁玲中老师参加区综合实践说课比赛获一等奖。
3、规范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经典诵读一直是我校的特色课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校也在这个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古诗文诵读课程“论语.子游问孝”教学录象与点评获芙蓉区年会校本课程开发优秀成果展示一等奖,“诵经典美文,做文明少年”获省一等奖,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全球华人首届经典诵读大会,获得了孟子奖。2008年我们又根据学校《校本课程课程纲要》,加强了校本课程管理和评价。六一开展了“人文奥运激情诵”首届校园艺术节。活动阔的中华经典文化为背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的内涵与经典的文化魅力,继承民族灿烂文化,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弘扬奥运人文精神,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奥运、支持奥运、奉献奥运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学校德育及教学活动的的有效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诵读节期间,开展了亲子诵读节目比赛、年级诵读节目比赛、“诗意教室”评比、“我读经典”征文、古诗文手抄报、书签、书法国画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舞台上,师生同台、母女同吟、父女同诵,其乐融融,充分展示了我校诵读教学的丰硕成果。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为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营造了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德育工作主题突出:
1、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2、抓规范教育,重习惯养成
3、以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促进全面发展
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以及校每月的工作重点,各中队经常性地开展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班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做到每月活动有主题;三月,我们举行了“我爱三月”广播稿征文比赛,以“爱”为主题,教育学生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四月,各班举行了“英雄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评选身边的好人好事等;五月份,我们举行了“温馨母亲节,感恩五月天”主题升旗仪式,随后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伤亡惨重,每一位同学和老师无不感同身受,我们立即进行了“心系汶川灾区献真情”的爱心捐款活动,全体师生踊跃捐款,善款超过了以往所有的捐款活动。五月中旬,我们积极筹备为期半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本次大胆创新,以校园“诵读节”为主体活动,在5、31下午的市少年宫为局领导、单位领导和家长朋友们奉献出一台精彩纷呈的节目,无不体现“人文奥运激情诵”的主题,受到的好评如潮。六月,我校开展“1+1中华强”少先队员向贫困地区学校捐书捐体育用品献爱心活动,全校500多学生共捐赠2000余册图书及一些体育用品,通过湖南经济电台送往贫困地区学校用以创建“百所图书馆和体育课堂”,为大山里的孩子献出一片爱心。
4、加强学校综治教育工作,开展共建活动
四、综合组工作屡创佳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体育组的老师本期组织全校学生学习新的校园集体舞,经过刻苦练习,在区校园集体舞的比赛活动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区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取得了甲组综合团体第四名,甲组男子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填补了我校在田径运动会上从未获奖的空白。2006年“游泳”项目认定为芙蓉区“学校特色项目”。在成立特色项目这1年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由学校校长、书记主抓游泳项目,并指派学校专业老师和省市金牌教练一起对我校运动员进行训练,由于制度健全,实施得效,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支持,在随后的1年时间里我校再次代表长沙市参加湖南省游泳比赛,又取得了3块金牌和1块银牌的好成绩,这些游泳小明星是:刘宇奇获得省春季游泳锦标赛男子仰泳全能第六名,省春季游泳锦标赛男子4ⅹ1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一名;夏晨曦省春季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蝶泳第一名,省春季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自由泳第一名,省春季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蛙泳第二名,张玉省春季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自由泳第四名,省春季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第五名,余天义获省青少年游泳比赛男子蝶泳全能第四名,其中刘宇奇同学由于游泳成绩突出,被评为市首届“星城之星”,“体育之星”。
2、音乐组的老师组织学生参加区艺体中心举办的三独比赛我校共有15人分别取得了独唱、独奏、独舞特等奖、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同时,我校的舞蹈队在芙蓉区“舞动、和谐、成长”的选拔赛中也获得了二等奖。
3、科学组在前不久芙蓉区科学实验操作比赛的活动中,彭玲和周安柏两位教师共同配合,出色完成参赛任务,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4、信息组教师吴小奇老师克服重重困难,独自一人带领我校的机器人训练小组的成员,披荆斩棘,从区赛到市赛共获得12项单项荣誉。
同时在信息老师还建立了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对学校各班的多媒体教学仪器进行每月不定期的检查评比,让制度常规化。为了让我校的信息化应用项目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信息部门也制定了资料上传制度,使我校的每位老师都能参与到信息网络资源的建设活动中来。
5、负责卫生工作的朱文波老师,配合区防疫站的同志,对全校学生进行了预防麻疹和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和班主任老师一起督促孩子接种好疫苗,作好了学生的晨检登记工作,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使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总务部门,经费落实
回顾学校的工作历程之路,八一路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一步一个脚印,在洒下辛勤汗珠的同时,也收获了沉甸甸的硕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征途上,八小人将继续满怀豪情,执着追求,厚实底蕴,撑起“科学育人,和谐发展”的一方晴空。
二00八年九月
外地贫困生和本地学生一费制金额共计58373元;2007年秋季,免收外地贫困生10人,免收一费制2185元,其他费用322.8元,本地学生免一费制金额56327元,其他费用8189.9元,合计67024.70元;2007年秋季,全校学生饮水费全免,共:14275元,外地贫困生校服免10人,共:500元,本地学生校服免279人,共:13950元;2008
年春季,全免学校饮水费14275元,外地贫困生10人,免一费制846元,免校服费500元,本地学生286人,免一费制22990元,免校服费14300元,合计:23836元,区教育局补助公用经费80080元,2008年秋季,全免学校饮水费14550元,一年级新生免校服费5000元,外地贫困生10人,免一费制1011元,本地学生免一费制22974元,合计:23985元,区教育局补助公用经费81480元,
第二篇:科学创建和谐发展
科学创建和谐发展
2007年以来,我公司在上级党组织和文明委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我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积极、健康、持续的工作态势,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领导重视,贵在落实,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新水平。
为保证创建工作常抓不懈,公司领导班子始终把创建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畴,每星期召开的班子成员例会中加入了创建工作汇报内容;季度工作会议上对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做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长远规划,有工作要点、计划和工作安排,年终有总结、有检查。
二、以人为本,加强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为公司塑造了较好的企业形象。一是抓好党委一班人的思想作风建设。二是抓好党员干部队伍教育。三是在员工中开展专题读书学习活动。四是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五是鼓励员工自觉参加各类文化学习。
三、规范服务,深化内涵,提升优质服务整体水平。
公司在强化售前管理的基础上,对售中和售后服务工作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公司专门成立服务中心,设立商品质量、服务质量、物价计量三个投诉台,从开门营业到打烊,负责全方位处理顾客的咨询、服务、投诉等工作,对顾客实行一站式服务。
四、诚信经营,严格把关,构建放心的消费市场体系。
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把经销货真价实的商品作为树立企业信誉的第一要素来抓,确保为顾客提供经销货真价实的商品。公司从客户资信调查到合同评审,再到进货、验货、入库、上柜验收、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环节进行全程控制。
五、关心职工,维护权益,为公司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三年来,公司举办了元宵联谊会、职工文体节、登山比赛、卡拉OK大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辅导讲座、户外拓展训练、外出参观活动等特色活动。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公司举办了“五月歌会”大型文艺汇演,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创业激情、强化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推动力企业的和谐发展。
六、调整布局,美化环境,提升企业整体形象。
2007年公司先后进行了家电搬迁、主楼调整、新苏州百货装修开业,经营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一倍,建筑面积达6.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达5万平方米,经过规划调整后,公司的经营布局更加合理,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购物环境更加优美。
七、支持公益,奉献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
在抓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强化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如参与协办“平江区七彩童年”少儿才艺大赛、“平江区传统文化进观前”等大型广场文艺演出。近年来向市慈善总会捐款20万元,长期为平江区“一家人”超市赞助物资,其他社会公益捐款50万元。
回顾过去三年的创建工作,公司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公司将以本次争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总结创佳经验,提高创建工作水平,不断促进企业和谐、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全员育人 和谐育人
全员育人 和谐育人
多年来,学校根据职业中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新形势、新背景下,学校在继承传统德育工作的同时,锐意进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坚持德育创新、拓展德育途径和充实德育内容,求真务实,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和谐育人的新局面。为此,学校提出一个“抓手”,两个“完善”,四个“突出”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的具有中专特色的德育模式。
一、以“知行量化考核”为抓手,形成全员育人、和谐育人的德育新格局
评价职业中学的学生,我们不仅要看他的成绩、技能,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品行,因此,学校将德育考核作为对学生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这一目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推出了“知行量化考核细则”,其中“知”的考核包括法律法规、校纪班规、安全知识的学习情况与考试成绩,“行”的考核全员育人卡的数据、班级学生量化考核的数据、学生管理部门检查的数据等。另外,如班级获得集体荣誉,学生可以加分。这一考核细则的实施,其主要目的就是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文明学生。同时,在教师中实行“首遇负责制”,教师对遇到的不文明现象、行为要及时制止,加以教育和引导,并记入全员育人卡,使得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德育的场所,每一位教师都是战斗在一线的德育工作者,每一位学生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从而形成全员育人、和谐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以两个“完善”为保障,全面提升教师德育水平
1、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精神,成立了由校长室、政教处、安保科、团委、班主任、学生会六个部门组成的德育领导机构,形成双线并行的教育管理网络。在校内,校长负总责,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德育工作,政教处全面负责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年级组做好各年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学校与各年级组、教师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职责,分工清楚。在
1校外,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座谈会、评议会、家访等形式,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还聘请了多位社会各阶层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同时学校先后出台了《师德教育学习制度》《升降国旗制度》《时政教育制度》《重大节假日教育制度》《先进班集体创建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制度》等50余项管理制度,通过学习宣传,使每一个制度都能约束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在制度落实中,既讲严肃性,又讲人性化。
2、完善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师德师风教育。
学校狠抓教师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工作、教师工作的灵魂予以强化。多年来,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廉洁从教、依法从教已蔚然成风,深受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成为海安职教战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政教处、教科室把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每学期组织至少两次以上的培训。政教处先后组织教师学习《江苏省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南通市教师“八要”“八不要”》《海安县教师师德建设“十禁止”》《全国班主任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教科室先后邀请南通高等师范学校贾真教授、南通大学教育学院冯卫东教授、南通职大陈家颐教授、南通教育学会严清会长、特级教师胡齐国同志开设专题讲座,开展主题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同时,学校严格师德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学校先后颁布《教师师德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条例》《教师教育工作考核条例》等加强师德工作的监督考核。
三、以“四个突出”为重点,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1、突出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自古即为“礼仪之邦”,然而,文明礼仪在现在的很多学生中间已经淡化,为此,学校以“尊师重教”为切入点,突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团委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向学生发出“尊师重教”的倡议,要求学生在见到老师时要主动打招呼,说一声“老师好”。逐渐的,“尊师重教”内化为学生文明礼仪的习惯,在校园里,到处可见学生真诚的问候和教师微笑的点头,一种师生和谐的局面已然形成。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如“文明与我同行”“文明从我做起”“讲文明 树新风”等等,从全方面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并且由团委和学生会牵头,在学生中设立“文明岗”,对学生内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现象进行监督,并与班级考核、学生考核挂钩。各班建立
文明学生评比制度,建立文明学生记录卡,由班主任填写该学生当月是否有不文明的举止,以确定该生能否被评为文明学生。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少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变得“有礼貌了”。
2、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他们身上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和具体要求,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职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通过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及校本研修,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深入开展。利用班团课,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上好班级心理健康课。强调行为训练,不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同时以社会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窗、讲座、黑板报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坚持开放心理咨询室,每天安排两位专业老师值班,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认真、耐心、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一直以来,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
3、突出实践育人。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仅是体现在课堂教育中,更重要的是落实在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我校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等时机,集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将校外活动列入教学安排,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馆校衔接教育或基地实践活动。如利用3月5日学雷锋日、清明节、端午节、一二•九纪念日开展“学习英雄,争做当代活雷锋”“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感恩中国,为中华崛起读书”“一二•九歌
咏比赛” 等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到南京雨花台、县七战七捷纪念碑、“德仁”博物馆、县看守所等基地参观学习。真正让学生在思想上受教育,在觉悟上大提高。
4、突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我校学生来源面广,外县市学生占学生总数的较大一块,一些学生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对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充分发挥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作用。全体教师重视家教指导,坚持班主任家访制度,高
一、高二班主任每周一次短信联系,高三实习班级每月一次电话联系。根据县局要求,学校成立了中专家长学校,分年级组召开学生家长代表会,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通过网络平台、发放资料和短信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情感的交流和知识的引导。同时对学生分类统计,科学分档,落实品德、学习双困学生和留守、特困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做到心理疏导,行动关怀,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另外,“走出去,请进来”,每学期,学校邀请曲塘派出所的干警、县法院的法官来校为学生作主题教育报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的建立,形成了教育合力,共同构建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三、工作反思
常规管理是一个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德育特色工作离不开这个基础。长期以来,我校形成了“严、细、实”的常规管理模式和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这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应当继承和发扬,为德育特色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平台。当然,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细节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改进,不断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全面打造全员育人、和谐育人的德育新格局。
第四篇:以人为本 科学援建 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 科学援建 和谐发展 浅谈援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江阴援建现场指挥组 工程建设办公室 钟卿
“5〃12”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罹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在抗震救灾和对口援建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
由江阴市对口援建的绵竹市清平乡地处绵竹市西北部山区,距绵竹市区32公里,全乡幅员面积302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56人。清平乡以“中国银杏沟”著名,以银杏沟旅游、羌汉文化为代表,每年吸引着数十万人来银杏沟观光旅游休闲渡假。辖区内以磷矿石采掘、猕猴桃种植、红豆杉种植、山野菜种植和银杏果种植等为经济支柱产业。2007年,全乡实现GDP26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9420万实现财政收入6100万元,农民人增均纯收入达到5120元。“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清平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交通中断,民房倒塌,人们失去家园。全乡受灾人数达到6156人,其中死亡275人,重伤190人,失踪18人。地震使清平通往汉旺的18公里道路全部被垮塌的山体埋没,全乡经济损失达17亿余元。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我市对口援建的清平乡受灾面积广、受灾人口多、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并且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才能使灾区人民在恢复重建中赢得新的机遇,和谐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指导援建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科学援建动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在援建工作中,我们始终把解决灾区人民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各项援建工作都以保障民生为基点,以安民、利民、富民为目标。
我们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种力量,优先解决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把建设和修复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和修复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等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援建工作重点。在安排三年援建任务上,把民生问题作为主要内容,占援建资金总量的70%;在具体援建工作实施上,把民生工作任务排在前头,超前运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援建工作原则。
我们把确保和维护受灾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援建工作的内在动力,着力在农房重建、基础设施维护、教育卫生改善、道路交通畅通等事关群众基本生活上多下功夫、多出力气、多想招数,以此增强科学重建的内在动力,增强受援方的自身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推动灾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注重安居为先,激发百姓重建信心
灾后重建,灾区人民群众是主体。只有主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灾后重建才有希望、有活力。
我们始终坚持安居为先,让老百姓快建房、建好房,早日重返家园,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加入到灾后重建的大军之中,成为灾后重建的主体力量。我们把这种意识和工作渗透到各个方面,首先是协助当地加大宣传引导工作力度,开展“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等宣传教育活动,让受灾群众尽快走出地震阴影和创伤,为重建家园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增强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是协助当地党政,把老百姓建好房、早安家作为头等大事,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落实。为全力支持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先后派出多支专家队伍来灾区援建。及早做好受损农房评估鉴定和规划设计,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地震灾区城镇街道和村落布局;加大技术服务力度,为群众重建家园提供各种指导,把农房建设作为援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居为先,既要充分调动受灾群众快建房、建好房的积极性,又要协助地方党政,组织群众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让受灾群众在实现重建家园中具有广泛的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使重建工作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变“要我建房”为“我要建房”,最大程度地激发自身的潜力,使灾后重建呈现出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3、建立科学机制,提升援建工作效能
对口援建工作是一项政治、经济和社会任务,同时也是一项极具开拓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工作。在推进援建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把握科学重建规律,建立和完善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确保援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建立援建工作机制上,我们坚持在对口援建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统一组织和统一协调指导下,充分尊重清平广大干部群众意愿,以清平乡党委、乡政府为主导,以清平干部群众为主体,根据清平恢复重建的需要,为清平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全方位支持。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充分:充分尊重、充分相信、充分支持。
在具体工作运作上,实行江阴现场指挥部与清平抗震救灾指挥部点对点连接,各个部门的工作和需求,都要通过两个指挥部提出、研究、论证,然后上报各自领导小组审定,达成共识,贯彻实施。在援建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建立这种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了援建工作关系,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起和谐共建、联合推进的工作氛围和环境。特别是有力地调动和发挥了当地各级党政组织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大提升了援建工作的效能。
二、以科学和谐的规划设计推动援建工作
1、按照政策,科学制定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设计工作,规划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四川省有关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的政策与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相关标准,以上位规划《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村镇体系规划》,2007版《清平乡总体规划》以及省建设厅出台的相关技术标准为依据,准确定位清平乡的性质与职能为德阳市的“旅游精品乡,国家级的磷矿开采基地”。合理确定场镇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场镇区的建设用地规模是60.8公顷,远期规划人口4000人。
2、强调安全,把预防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作为前提 规划强调安全,把预防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作为规划工作的前提。在刚开始规划时,设计人员就注重地质灾害方面的现状情况调查,注意向国土和抗震部门收集有关地质灾害情况,及时向领导与专家请教,加强分析研究,用以指导乡域人口布局和村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清平乡场镇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确保不能出现因选址错误而使灾区人民重复受灾。
综合防灾作为总体规划的一项专项规划,对于震后的清平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也是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规划重点研究了包括抗震设防与人员疏散、地质灾害防治、消防和防洪、防汛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力图使灾害发生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3、关注民生,把恢复重建放在规划首位
灾后重建,首先应恢复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规划以民生为本,首先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明确了“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受灾民众的安置原则,并以此进行场镇区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其次明确近期重建的重点项目,以关乎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为先导,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住房安置问题,我们通过对居住模式探讨和户型选择,从促进民生方面来引导村民的住房重建工程。
住宅安置考虑将农民住房与旅游接待和生产生活相结合。在户型选择上,增加旅游接待、餐饮、住宿和养殖等空间,住房面积适当放大。本着节地原则,住宅采用大进深、小面宽的两层住宅为主。布局上借鉴吐鲁番和丽江古城的布局模式,引申银杏沟的理念,以路为沟,路旁密植银杏,并引山泉水入林,树下结合住宅发展农家乐。布局采用棋盘式布局,以低层高密度为主。组团内部结合住宅发展旅馆业。
4、注重设计,把提升城镇形象作为重点
场镇区的布局体现集中紧凑的原则,以广场及周边重要公建为中心,运用轴线、视廊的处理手法和突出滨水空间的处理,将山水融入场镇,打造生态、休闲和和谐的清平。
为使总体规划便于操作,场镇中心区做了详细的城市设计方案。东西向以广场为中心,用景观轴线把湿地公园、小学幼儿园、文化中心、卫生院和敬老院等场镇最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南北同样以广场为中心,依托原街道,两侧建筑统一规划统一风格,形成场镇的主要生活街道,共同打造清平乡的公共服务中心。
建筑设计注重建筑风格的探讨,清平乡的公共建筑应以川西风格为主,突出援建色彩。以此指导学校、卫生院和敬老院的建筑方案设计,营造建设亮点。一方面体现灾后重建的思想,同时也体现江阴的援建规划建设的水平,改善场镇面貌,打下援建烙印。
5、突出援建,把区域协作、相互促进和资源互补作为目标 规划对场镇区作重点研究,安排一些用地,用以极困难户的安置,旅游度假宾馆的开发,和结合区域交通规划市场区,发展当地特色贸易。同时也拟利用清平乡的生态和磷矿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与江阴区域协作和优势互补,通过冠名、捐赠、合作以及企业赞助等多种模式来筹措资金,解决经济困难户的集中安置,和用以旅游开发、市场贸易以及两地的产业发展。通过加强江阴与绵竹的交流,促进两地经济发展。
6、注重衔接与沟通,力保重建事半功倍
“衔接与沟通”这一原则贯穿规划与设计的始终。规划设计注重与清平乡和援建现场指挥部的沟通,把当地和指挥部的意见融入到规划设计当中去。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注意与省建设厅进行多次的直接汇报与衔接,减少中间层次,力图在最短时间内使规划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在方案初步确定后,还根据施工现场不断产生的新变化,根据清平乡、指挥部尤其是当地原住民的意见对规划和建筑设计作适当调整,增加可操作性。
7、多方协作,设计联动,充分发挥综合设计的优势 规划与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在组建工作班子时,就注重发挥下属规划院是一个综合性设计院的优势,工种涵盖规划、建筑、结构、测量、市政和勘探等专业。在规划局的统一领导下,各工种多方协作、设计联动,综合协作开展工作,不仅大大节省了设计时间,还使规划与建筑紧密联系,援建建筑风格协调统一,也使援建的设计工作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已初步完成。
三、以“四个结合”的政策要求统筹援建工作
通过2008年和2009年我市对口援建的硬件建设,已基本能满足绵竹市清平乡村民生活所需的住房配套、公共服务等其它相关需求。但距江苏省恢复重建工作方案中要求的“四个结合”还存在一定差距,援建工作必须要做到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生产与生活相结合。
1、家家有房住,设施有提高
加强加快农房重建的评估加固和技术指导工作,建设绵竹市清平乡场镇集中居住区(南北各1个)和5个行政村(10个农村居民点)的配套设施,包括新建通往居住点的道路(农村道路标准);集中居住片区组团路、宅前路;土地平整;水、电、雨污水、广电、通讯;环卫设施、绿化景观建设,使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功能全面恢复,保障能力达到或基本超过灾前水平,从而支持清平乡完成场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恢复重建,使灾区群众住上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住房。
2、教育有保障,户户有就业
积极开展教育援助,建议由我市和绵竹市清平乡互派教师进行教育交流和支教工作,安排适当的学生到江阴学校参加定期学习。为使有劳动人口的家庭至少有1人能稳定就业,建议我市实施就业援助工程,加强对清平乡青壮年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对口支援、定向招工、定向培训、劳务输出等方式解决清平乡部分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在三年援建期间,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组织灾区群众参与恢复重建,使群众能得到一定的固定收入,从而为加快自身农房重建提供经济保障。
3、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
加快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科学发展能力增强。建议由我市指导清平乡编制旅游专项规划,依托清平乡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抓住德阿公路建设带来的旅游发展机遇,整合农家乐旅游资源,建设融山区生态休闲、山区田园风光、科普考察、地震遗址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区,成为“成都——九寨沟”旅游线路上的重要中转站和生态旅游基地。邀请我市园林旅游部门帮助清平乡挖掘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点。
对口援建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只有以高度的事业心、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才能确保援建项目优质高效完成,从而重建清平乡人民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可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潜心育人 踏实工作 稳步推进 和谐发展
潜心育人 踏实工作 稳步推进 和谐发展
—大理市风仪镇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下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学校将以聚焦教师队伍建设、聚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聚焦课堂效率提高、聚焦学校地位的提升为主线、以强化过程管理为策略、以校风建设为抓手、以创建特色学校为载体、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开展本学期的工作,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大理市教育局和凤仪镇中心校2010-2011学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意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总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围绕有效教学的实施研究为中心,以抓学科校本教研的运行质量、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教师教学环节的诊断评估为重点,继续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引导教师更新观念,积极开展校本研修,立足课堂,灵活扎实地搞好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实现学校和谐、规范和特色的发展目标。
二、工作目标:
1、普及程度:流失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划片内的学生都能接受到九年义务教育。
2、中考质量:参考率、及格率、合格率、优秀率、普(职)高入学率综合排名较上年进位5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30%,普职高入学率达到20%以上;重点高中升学率达到10%以上。
3、一般质量: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及格率达到50%,优秀率达到10%。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96%。
4、教育科研:校本研训5次,教师参训率100%;校级教科研活动4次。
5、教育装备:理、化、生实验开出率100%;计算机开课率100%,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率100%,电教室使用每月达到20课时;积极推进教师电子备课和集体备课;逐步改善电化教学条件,争取资金,添置移动多媒体一套。
6、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强化门卫管理员管理责任,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实行行政领导值日督查和门卫夜间巡逻制度。对师生集中进行法制教育2次,学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7、规范办学行为: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违规补课,教师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关心爱护学生,坚决杜绝乱收费、滥发资料现象发生。
8、学校发展和建设:校园改造和综合楼申报立项,争取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开工建设。
三、工作思路。本学期的工作思路是:
1、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中心。
2、落实两个重点:以加强过程管理为重点,以规范师生的行为习惯为重点。
3、突出三个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老师都有创新的舞台,让每一个家庭都有回报的欢乐。
4、强化四项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在管理上求突破;加强质量监控与评价,努力在评价方面有突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在教有特色上有突破;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努力在学有特长上求突破。
四、主要工作:
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校行政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协助,并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以锐意改革和不断创新的工作方法,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聚精会神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认认真真抓管理,实实在在求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质量要生源。
1.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与交流,是提高全体行政成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学校将充分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组织行政干部学习;建立行政阶段工作小结和剖析机制,努力提高行政的办事能力,提升团队战斗力;建立行政工作提示机制,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建立行政蹲点机制,搭建行政工作新平台,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扩大行政的影响力;坚持每周例会和碰头机制,实行学校事务集体商讨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成员考核和评价机制。学校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建、支部建设。学校将以“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主题教育为载体,以“提升素质、科学发展”为根本追求,扎实开展2011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培育党员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增强党员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职业道德,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教师队伍。
2、努力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1)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学校各项工作要服务于和服从于教学这个中心,要围绕提高质量转变校风、改进教风、营造学风的建设,为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和良好声誉打下基础,让学校吸引得来学生、留得住学生、造就得了学生。(2)落实常规教学管理。根据学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重新制定和细化《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坚持常规管理日查、周评、月考核制度,硬性落实巡堂和推门听课制度,做到查严查实,正视问题,限期整改,全校通报。强化教师教学活动的全程管理,确保常规教学各环节工作落实到位。(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想办法落实资金,让一线得力的优秀教师代表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先进教育教学方式,真正推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杠杆,激励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广泛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设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制定《大理市风仪镇第一中学教育科研奖励细则》,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做学者型教师,努力提高学校知名度。强力推进电子备课,坚决推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激发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积极性,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广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及达标课、示范课、汇报课、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研论文、优秀课件的评比活动,营造民主和谐的教科研氛围。(5)切实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规范课程开设,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督机制,加强教辅资料的发行管理,实行课外作业班主任负责制,控制学生学科作业量。(6)、重视对各年级教学工作的研究与指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年级特点,认真研究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对学业考试规定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尽量做到学期过关、年级过关、循序渐进。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教师要做好小学与初中的学科衔接教学,要特别注重对学生适应初中阶段学习要求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重视班内少部分学生的英语、数学及其他薄弱学科的补弱、提高工作。八年级在认真实施新课程教学要求的同时,注意做好学科、班级平衡,提优补弱,防止两极分化。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班内学业困难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九年级教学是初中阶段教学工作的重心。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科教学的计划性、研究性、全面性、平衡性和合作性。各备课组教师更应认真研究近几年来的学业考试“考试说明”和试卷,注重信息收集、分析和利用,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把学业考试研究落实到实处,切实提高学业考试研究的质量。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教学进度,为下学期提供充足的复习时间。各年级、各班级、各学科要继续抓好相关学科的培优补差辅导工作,增强我校优势学科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各年级备课组教师要对上一届本学期期末考试卷要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命题中的新思路、新动向,了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特别是九年级教师要关注、研究以往几年学业考试试卷的命题动向和学业考试各科的《考试说明》,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科教学工作。(7)、鼓励和倡导集体备课形式。各备课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工作,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每位教师精心备好一个单元,在此基础上各备课组反复讨论,不断修改,最终形成比较完满的教学设计。同时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本人特长进行修改完善。认真撰写课后教学反思,促使自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对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撰写课后教学反思2篇,写在教学设计(教案)后面,字数不限。(8)、继续实行外出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好最新教研、教学信息。凡参加外出教学交流、听课观摩、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参与教师将活动的主要内容作好详细记录,回校后实行汇报制度,并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间向其他教师汇报传达(市区级及以上在教研组内汇报,协作片及校际的在备课组内汇报)。特别是大理市组织的教研活动,凡教务处安排的原则上必须参加,并作为学期教学考核内容。(9)、切实抓好毕业班工作: a、有效召开领导组会议、毕业班班主任会议和全体授课教师会议,认真组织召开全体学生会议和毕业班学生家长会议,群策群力,家校联动,做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b、要求全体毕业班授课教师上好超前课,提前进入总复习,确保三轮总复习的时间和质量。认真组织开展四轮模考,使毕业班学生获得充分的复习巩固和考试锻炼。c、认真做好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工作。抓前三分之一学生,冲刺州市示范高中,外树学校形象;抓中等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带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狠抓学困生转化工作,努力完成义务教育工作任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以优异成绩迎接市局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验收。d、努力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多次选拔考试工作。成立组织,明确工作责任。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积极谋划,做好各项考试的考前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好毕业生的体育中考、和升学考试。以优秀的工作成绩,向凤仪镇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3、改进学校德育工作。(1)完善机制,健全网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机构,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明确班主任责、权、利的关系,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开展先进班级创建活动,落实德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形成学校党支部、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班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德育工作制度化。(2)开展养成教育。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涵盖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行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集中开展学生仪表专项整治活动。立足身边小事,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做到“十个好”:把衣穿好、把饭吃好、把路走好、把地扫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把字写好、把课上好、把人待好、把人做好。从不乱扔一张纸屑、不说一句脏话、节约一点水、不浪费一粒粮食等一些小事抓起,彻底扭转学生习惯差的现象,办特色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品味。(3)开展法制教育。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每学期集中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开展禁毒专题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教育;增强学生守法意识,自觉维护本人、他人和学校的利益,做遵纪守法和文明的青少年学生。(4)加强校园文化教育。不仅要做好校园硬化、绿化、美化、净化、文化工作,而且要围绕“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促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做文章,增强校园文化底蕴,激励师生蓬勃向上,同时要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忠、孝、雅、诚”主题教育。(5)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特别是残疾学生、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学困学生等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发展,通过结对帮扶,设立心语信箱,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教师等有效方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6)、以“一日常规”管理为抓手,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加强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迟到早退的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保证学校良好的秩序和学风。继续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结合学校校情及每月的特点,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班班出特色、人人乐参与”的德育新局面。深入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营造浓厚育人氛围,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本学期,学校将围绕“3月31安全教育日”,4月份“预防溺水教育周”、5月份“交通安全日”、6月份“全国安全生产月暨爱国卫生运动”、“禁毒防艾”等主题开展系列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7)、继续抓好常规德育工作。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岗位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安全排查与整改。将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通过安全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各种安全演练提高安全自救技能。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学校将狠抓校舍安全、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周边整治及治安安全,坚持把查找和整改安全隐患作为一项常规工作。采取根本性措施,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妥善处理校内突发公共事件,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4、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1)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校园群众性的“全员参与,达标竞先,强健体魄”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利用大课间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在运动的快乐中成长。(2)加强学校艺术教学。组建学生兴趣小组,确保每一名学生能参与到所喜爱的体卫艺活动中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拟于本学期举办一届艺术节。(3)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管理法》,扎实开展预防疟疾、艾滋病、肺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推行新一套眼保健操,做好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工作。
5、改进学生评价办法: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理念,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办法,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形式过程化,注重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纵深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以强化教师爱心和责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弘扬“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师德精神。要求教师对学生教育要有耐心、细心、爱心,要理解、包容、善待学生,不体罚学生。继续开展“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教育,开展教育教学“开放周”、“开放月”活动和“开门评教”活动以及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名师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典型,全面提升师德水平。
2、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管理。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完善学校干部、教师考核与聘期考核制度,坚持教师异动情况报告制度,严肃处理擅自离岗教师,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按照岗位合理配置教师,鼓励教师转岗从事学生服务工作,实现教师资源有效利用。建立以教学实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教师绩效考评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办法,规范绩效工资发放,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教师管理激励竞争机制和有效约束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3、整体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积极引导教师“走出去”,拓展学识视野,培养专业名师;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启动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以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为抓手,加大校本研训力度,提高校本研训实效;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教育,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强化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共同提高,壮大优秀教师群体。
(三)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1、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努力完成综合楼新建、校园整体改造工程。
2、全面实施扶贫助困工程。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杂费,课本费以及贫困生生活补贴工作,认真做好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继续实施特困生入学“绿色通道”,坚决杜绝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现象,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3、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加强安全教育,强化管理措施,完善安全工作人防、技防配置,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提高安全防范和应对能力,保障师生安全。耐心细致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债权人稳定工作,加强矛盾排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学校维稳工作网络。
4、切实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树立学校后勤为师生、为教学、为学校发展服务的思想,开展“满意食堂”的创建工作,提高师生生活水平和后勤服务质量。搞好学校预算,加强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解决教师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努力提高教师待遇。
5、加强学校的民主、科学、规范化管理,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推进精细化管理,从细节入手,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校务、财务公开工作,拓宽校务、财务公开渠道。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在民主参政、议政及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通过校务公开栏、校园广播等方式,做到学校管理公开、教学评估公开、财务收支公开,评优评先公开,绩效工资分配公开,科学构建民主、科学、规范的监督体系。
四、具体措施:
1、强化工作执行力。“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建立科学规范,责权明确、注重实效,有序、统一、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是良好工作执行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强化执行,不打折扣,不做表面文章,重在落实,确保工作全面完成。
2、严格管理学校收费。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新机制改革的政策,认真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规范学生用书征订和管理,取消学生住宿费,强化服务项目准入制度,加强学校服务性收费的监督力度,加大乱收费查处力度,切实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3、推进民主管理。学校重大事项集体议决,坚决反对“一言堂”和个人专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把教师的意见作为学校工作决策的主要依据。
4、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牢固树立“厉行节约”的观念,严肃财经纪律,做好财务开支预算计划,定期结算,增加财务透明度;严格控制非教学性开支和瞎支滥补现象,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5、加强目标管理和制度建设。健全干部、教职工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考评细则,明确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6、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制定学习计划,落实学习时间,提高教职工思想业务素质。
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洁教育,搞好廉洁教育,教育全体教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廉政从教,做到“自尊、自警、自省”,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本学期,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将立足自我,争创特色,外树形象,内抓管理,按照“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行业新风”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加强协调管理,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办风仪镇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争创大理市教育强市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大理市风仪镇第一中学
2011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