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 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

时间:2019-05-13 03:4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 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 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

第一篇: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 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

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 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加剧,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突发事件出现频发与高发的态势,在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考验着媒体的应急反应能力。

当前新的传播语境与新的传播格局,给党报突发事件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信息日益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可以实现即时性、全天候、互动性传播,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优势凸显。

因此,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党报如何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如何在快速反应中准确把握导向,已经成为当前提升党报传播能力与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命题。

快速反应,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把握主动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谁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谁就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细心的电视观众可能发现,2009年“‘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发生后仅仅50分钟,手持“CCTV”标识话筒的央视记者就出现在事故现场。

据了解,为了提高应急反应速度,掌握突发事件报道的主动权,中央电视台在上海、广州、武汉、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新闻应急报道驻点,搭建起一张覆盖全国、触角灵敏、传输畅通的应急报道网络,大大缩小了快速反应半径。

央视的做法表明,中央媒体正努力加大应急新闻报道力度,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省级党报,作为当地主流媒体,同样必须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进一步提升应急意识,抢先发声,引导舆论。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发出报道,向受众告知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变化,并先于其他媒体到达受众,形成受众对事件的第一印象和基本判断。

第一时间发表评论。

党报必须第一时间通过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解释性报道和评论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抢占制高点,赢得话语权。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强化提升党报记者的应急意识与应急能力。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新闻宣传上存在种种认识误区,认为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尽量少报、不报或者“淡化处理”。

在这种“报喜不报忧”认识的影响下,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一些记者往往反应迟钝,不是主动出击,而是等上级布置,等采访通知,等新闻通稿;一些记者,突发事件一来,则自我把关,假设不能报道、假设会来禁令,主动放弃了采访报道的机会。

党报在突发事件的“失语”与反应迟钝,危害巨大,有着深刻的教训。

近年来,《福建日报》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不断强化应急意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反应、主动出击,打好了应急报道的主动仗。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强震。《福建日报》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在一版等重要版面及时刊发新华社电稿,回答了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5月19日,《福建日报》三名记者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千里之外的灾区前线采访。在前线,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三进江油、五进都江堰、三进彭州、挺进汶川、深入什邡,采写了一大批来自灾区现场的第一手新闻,第一时间把灾区实情呈现给读者,第一时间把抗灾救灾的感人事迹传递给读者,把福建人民和灾区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牢牢掌握了报道的主动权。

到第一线去,到新闻现场去,不仅是新闻“三贴近”的具体要求,也是记者这一职业的使命所在。

近年来,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闽侯沙堤村烟花爆炸、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抗击艾利台风、圣帕台风、桑美台风等,《福建日报》记者均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为读者发回了一批可读性较强、有影响力的稿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赢得先机。

创新机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引领先机

突发事件的发生总是不期而至,而应急报道则应有备无患。

正如《礼记·中庸》中讲到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当前,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常态性报道对象,从科学管理的要求出发,为了提升应急报道质量,降低突发事件的报道风险,建立突发事件报道应急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表明我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也为危机传播应急机制建设提供了保证。

建立党报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首先,必须制订确实可行的应急报道预案。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很多媒体建立了自己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工作手册。

近年来,各地在应对突发事件传播上引入了危机防范的概念,如济南制订了《济南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等等。为党报应预案制订提供了借鉴。

地方党报在制订预案时,要根据不同类别的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根据分级响应的原则,制定不同等级的响应预案,落实人员组织和保障措施。

近年来,各地党报在应急报道机制的建设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如《甘肃日报》要求,在本省范围内无论发生何类突发公共事件,记者都要第一时间进入现场,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地报道突发公共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把社会舆论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为此,甘肃日报专门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小组,研究制定了《甘肃日报社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对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总则、报道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报道、应急保障、工作要求等做了全面具体的规定,为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常态的机制保证。

其次,必须建立反应迅捷的应急团队。

应急报道战机稍纵即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党报必须组织一支训练有素、反应迅速的新闻应急报道团队深入现场。全方位、多侧面、高质量地做好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

这些记者应具有高度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高超的采访技巧和新闻研判能力。

三是,必须建立运行高效的协调机制。

突发事件发生时,党报应该迅速成立新闻报道应急指挥小组,统一负责报道指挥、组织、策划、协调和落实。同时,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联动互动机制,这些机制包括灵活高效的采编协调机制,渠道畅通的信息支持机制,保障有力的后勤保障机制等。

福建临海,每年台风灾情不断。因此,对福建新闻人来说,防台抗台报道成为每年的“必修课”。

近年来,《福建日报》在防抗台风中摸索出了一整套的应急报道机制,使得台风灾情报道从突发事件报道变成了常态化的防灾减灾报道。

每年台风登陆之前,《福建日报》就制订报道预案与报道计划。报社领导坐镇指挥,驻站记者与应急团队分路出击,台风登陆前,记者就对台风的登陆时间、登陆路径进行跟踪,及时启动预防台风的报道。台风登陆时,记者分兵多路有的记者蹲守防汛指挥部,有的则奔赴台风登陆点、灾害点,及时报道台风灾情和抗灾进展。

在报道中,《福建日报》根据台风登陆的时间、台风行进的路径、台风强度的大小的变化不断调整报道的内容和重点。报道力度随着灾情的变化而变化。

在报道组织中,前方后方采编深度互动,从防台、抗台、救灾到灾后重建,报道一步一步深入,有条不紊推进。

台风应急报道机制的确立,在《福建日报》历次台风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防抗台风报道做到了组织有序、运转高效。

把好导向,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主导舆论

突发事件报道敏感性强,必须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

突发事件报道中,在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原则的同时,必须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力求舆论引导的最佳社会效果。要把有利于维护国家形象,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妥善处理作为新闻报道的根本出发点。

具体而言,强化党报应急报道的导向体现在:报道角度的选择、报道尺度的把握、报道深度的拓展上。

首先,要选好报道的角度。

注意正面引导。

党报突发性事件报道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做突发灾情报道的同时,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和部署,充分展示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齐心协力战胜灾害的生动画面。

关注民情民生。突发事件,尤其是公共危机、灾难事件,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抗灾报道要不仅关注灾情,更关注“抗灾”“救灾”和“重建”,着力为抗灾减灾、重建家园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在报道中,除了报道政府作为外,要更加关注普通百姓在事件中的生存状态与生产、生活与心理需求。如在抗击台风报道中,除了报道灾情外,要为群众提供更多有效信息,如气象消息、交通信息、肉品蔬菜等食品供应情况等。

其次,把握报道的尺度。

面对危机,正确把握报道的尺度至关重要。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必须以降低危机对社会和公众的危害为第一准则。

不追求“轰动效应”。

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危害性、紧迫性、复杂性等特点,具有吸引眼球的因素,容易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党报的灾发事件报道不能仅从通常意义的新闻价值来衡量,不能仅仅是“抢新闻”,更不能猎奇。突发事件报道应避免刊登血腥恐怖画面。避免画面选择不当对公众情绪特别是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多体现人文关怀。

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媒体需要保持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媒体在为公众提供冰冷的危机信息的同时,还要传递温暖的人文关怀。

2008年1月下旬开始,雨雪冰冻灾害突袭闽北。眼看春节将至,但冰雪灾害使浦城县12个乡镇、139个村的10.8万人受灾,26万户家庭断电,许多人因无电碾米快要断炊,直接威胁群众的生存。地处九牧镇海拔600米高山区的黄毕洋,由于交通、电力、通信全部中断,成了与外界隔绝的“孤岛”,几百户灾民的生存成为关注的焦点。

《福建日报》南平记者站记者冒险三上黄毕洋,采写了很多第一线的救灾报道。特别是2月3日下午,记者跟随浦城县委书记黄建生带领的抢险应急分队,为黄毕洋的群众运送柴油机、大米、蜡烛、薄膜等过年生活物资。由于车轮打滑无法上山,送粮队只得用肩扛、用板车拉物资上山。记者也情不自禁加入徒步送粮的队伍,回城带病发回了《浦城送粮队破冰上高山》。

稿件通过现场的情景描写、人物对话,真实再现了当地干部群众奋起抵御雨雪冰冻灾害,不等不靠、互帮互助的斗争精神;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关切之情和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从一个小角度折射出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形象,刊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第三,拓展报道的深度。

做好深度报道。在事件发生时,党报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对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就事件发生的内容、原因、背景,事件处理的原则、方法、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同时,注重做好灾后反思报道报道,帮助群众汲取教训,提高警觉,防止类似灾害的发生。

2006年,漳州市接连遭受台风“珍珠”“碧利斯”等重创,《福建日报》记者在做好防台抗台报道的同时,采写了《灾后重建,灾民盼什么?》《觅良策,保安全 如何有效转移群众防范地灾应引起关注》等稿件,拓展了灾情报道的深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总之,突发事件报道是检验新闻媒体应急反应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对媒体舆论导向把握能力的综合考验。省级党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牢牢把握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正确引导的原则,主动出击、把握大局、做好报道。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在报道中树立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在报道中提升党报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作者是《福建日报》记者通联部副主任)

第二篇:关于突发事件报道文本的思考

关于突发事件报道文本的思考

□ 王新阳 《 新闻战线 》(2010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尤其是互联网和手机作为新闻发布载体影响力日益增强,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逐渐成为各种媒体不得不思考和追求的课题。突发事件因其突然性与其他事件相比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因而突发事件报道逐渐成了媒体竞争的热点和舞台,尤其是线性传播的广播电视,更是将突发事件报道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有学者曾经概括说,“突发事件往往是客观事物的一种急剧变动的状态,呈现出偶然性、破坏性、继发性、关联性等特征”。本文拟从文本的角度探讨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

特征

突发事件,最主要的特点是突然发生,因其突如其来、出乎意料,所以影响广泛、关注度高。这决定了突发事件报道在文本方面具有如下特征:

准确。很多人认为突发事件报道首要的是快,我认为,突发事件报道首要的追求是准确,快是建立在准确的前提下的。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似乎是一对矛盾,有的媒体甚至以快为由放弃了准确的自觉要求,结果不但会歪曲事实误导公众,而且还可能造成社会心理的恐慌。这里所说的准确不是说一定等到官方正式发布消息再报道,更不是说等事件有了明确的结论再报道,而是指记者必须尽快赶到现场,尽最大可能了解现场、捕捉细节,尽可能全面地采访事件当事人、目击者、处置者。但往往记者所看到的、听到的只是事件的一个侧面,甚至是被采访对象有意无意的误导。因此,记者必须尽可能客观平衡地去报道,决不能有任何的推测猜测。突发事件报道的文本中应尽可能多地呈现现场的细节、使用采访对象的直接引语,尽可能提供采访对象与事件相关的身份信息,以及事件的背景信息。

快捷。突发事件报道必须快。尽量缩短从事件发生到媒体播发之间的时间差,直至实现同步播发,这是突发事件报道所必须追求的。如同雨果的那句名言“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材”,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更是如此。第一个报道往往会赢得极大的关注,如同海湾战争时的CNN,第二个报道却会和第N个报道一样被淹没被忽略。因而,突发事件报道的文本必须体现出快捷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摆脱四平八稳的叙述模式和新闻要素齐全的要求,着力突出某些关键性的新闻元素。

行进。记者在赶到突发事件现场进行报道时,即使尽最大可能去了解事件,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全面。一方面因为该事件往往仍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记者无法预知事件的走向,另一方面即便该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目击者往往只能提供一些个人的观察,第一时间的播发要求使得记者无法进行深入的采访。这就决定了记者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是行进的,关于某一事件的一组报道文本往往随着记者采访的深入呈现出不同侧面和不同时间点上的进展,而且后一篇报道必须对前面的报道进行适当的概括。开放。传统的新闻报道大多是闭合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全都在文本中有所体现,但突发事件则不然,一方面因为记者做不到,另一方面也没必要。受众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关注点大不相同。比如一起车祸,大家首先关注伤亡,其次关注事故原因,接下来关注道路通行情况。因此,突发事件报道的文本必须是开放的,既不能只报道个别事件目击者的讲述,更不能对事件轻易下结论。同时突发事件报道很容易让受众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任何片面、猜测性的内容都会对受众产生误导,甚至影响事件的后续处理和整个社会秩序的运行。近年来屡屡出现的“跳楼秀”,背后个别媒体的炒作就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语态

突发事件报道的文本特征决定了其语态同样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新闻事件报道。从2001年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到2003年我国的“非典”疫情,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让此类报道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语态。

口语化。传统的新闻采访报道模式是采访、写稿、审稿、播发都在相对充裕的时间内完成,热菜放凉了再端上桌的做法让事件的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大打折扣。突发事件报道改变了传统的新闻采访报道的操作模式——记者需要快速到达现场,快速采访了解,快速发回报道,编辑部快速安排播发。对广播电视媒体来说,在突发事件报道中采取现场直播式的连线报道是最佳选择。操作模式的改变首先体现在语态的改变上。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直接描述和讲述要求突发事件的语态必须抛弃书面语,代之以口语化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现场感和真实感,从而更充分地体现出记者到达事件现场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强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从而减少受众接受的费力程度,激发受众的关注热情。

直接简洁。直接简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短和字数少,而是尽可能直接描述、讲述记者的所见所闻。在突发事件报道文本中任何花哨的内容都是多余的,不但不会给报道增色,反而会引起受众的反感。比如传统的新闻报道在导语上很下功夫,有教材总结出不下二十种导语写作方式,但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导语的选择往往很简单,那就是围绕该事件的最大关注点和最新进展进行选择,越直接越好,越简洁越好。

突发事件报道文本的直接简洁更为重要的是事实链和关系链的清晰。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会有很多事实,也都会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关系。如何做到事实链和关系链的清晰,是突发事件报道成败的关键。一些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总是想告知受众尽可能多的信息,总是舍不得自己好不容易采访到的众多内容,结果适得其反,事实链相互交叉,关系链相互纠结,受众听完看完如坠云里雾中。因此,一篇好的突发事件报道往往聚焦于该事件的某一个方面,事实链和关系链既是相互衔接的,又是清晰的,同时既保持了和上一篇报道的衔接,又为下一篇报道留下了适度的空间。

适度冗余。任何新闻报道的基本目的都是为了传递有效信息。根据信息论的定义,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方为信息,冗余信息的作用恰恰相反。因此,在传统的新闻报道文本中,冗余信息是首先会被删掉的。但事实上,任何传播行为都是由有效信息和冗余信息构成的,适度的冗余信息恰恰起到了准确地传递信息和加强社会联系的作用。适度冗余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突发事件事发突然、出乎预料、进展迅速、波及面广、不确定性多,受众接受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错愕,如果突发事件报道文本中缺少适度的冗余信息,那么受众往往会前后联系不起来,甚至急于知道已经播发过的内容,从而干扰了正常的接收行为。

总之,突发事件报道文本应注意多用细节少用概括,多用朴实的语言少用华丽的辞藻,多用短句子少用长句子和倒装句,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多作提醒提示少作结论。

使命

随着传播手段和途径越来越丰富,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媒体、第一个发出报道的媒体将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久而久之会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形成特色和品牌效应,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这是众多媒体,尤其是都市类媒体的普遍想法。但同时必须看到,突发事件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危机状态,往往涉及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突发事件报道处理不当,还会引发关联反应,不但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对,甚至会将受众带入心理危机状态,从而形成社会震荡。因此,突发事件报道是考验一个媒体新闻采访能力和传播能力的试金石,更是考验一个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试金石。某一媒体先于其他媒体发出突发事件报道,会使受众对事件产生第一印象和基本判断。对于媒体而言,这就是抢占制高点,赢得话语权;对于受众而言,这将形成对该事件的“刻板成见”,或者说是判断框架。因此,突发事件报道的文本必须追求准确、快捷、行进、开放,从而完成前述使命和责任。

另外,随着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常态报道对象,众多媒体都为此设计了一系列机制来进行突发事件报道,其中最为普遍的是成立以若干骨干记者为主的突发事件报道小组。而对于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来说,突发事件报道机制应该更为完整。笔者认为,突发事件报道机制还应该包括统一高效的指挥调度、灵活有序的采编播联动、及时强大的信息支持、顺畅充足的后勤保障等,而这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信息支持。在突发事件现场采访的记者尽管是在第一线,但很难获得事件的完整信息,尤其是难以获取其他媒体和渠道的相关信息。这不但会造成采访的无序,甚至会造成报道的失误失实。因此还必须建立起及时强大的信息支持机制,一方面及时全面地搜集整理各种渠道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将整理后的信息及时顺畅地传递给前方记者和后方的编播人员,这种强大的后台支持是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进行突发事件报道所必须具备的。■

第三篇: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原则与策略

主持人:赵金

嘉宾:刘畅中国青年报综合采访部主任

窦丰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广州日报机动记者部主任

主持人的话:从华南虎照片的真假之争,到钓鱼执法的广泛讨论,再到曹操墓考古发现背后的喧嚣与热闹,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缺少敬畏、信任缺失的时代。各种信息如潮涌来,媒体上充斥着各种未经证实的传言,报纸上满是莫衷一是的评论,博客、网络跟帖里表达着精英意见或草根诉求,公众却有“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的感觉。

有人把这样的传播现状称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时代。那么,拥有“专业麦克风”的传统媒体,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该怎样快速、准确地报道?

被忽略的新闻原则

刘畅

互联网舆论不但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议题设置、议事规则和治理风格,也对新闻业长期形成的职业理念产生着重要影响。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认识,从规模、程度的传统判断逐渐上升为社会影响、群体意识的常识预感和疑虑宣泄。一幅生动鲜明的现场照片,一篇表达质疑意见的博客文章,甚至是一个语焉不详、无法证实的传言,都足以掀起一场波及全国的舆论风暴。

眼下,中国社会的舆论形态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有人将其称为“公民记者”时代,或者“人人都是报道者”的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互联网上的博客成为发布新闻的重要渠道。通过互联网博客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记述下来、传播开去,这种叙述并不具有专业性,相反,可能十分个人化、情绪化,可能是一个未经证实的传闻,也可能是一个信手拈来的奇想。应该说,就“人人都是报道者”而言,博客发布新闻的常态是,说者信口开河,听者云里雾里。

不管我们赞美这样的开放多元也好,还是担忧如此舆论乱象会抹杀社会共识(包括灾难事件在内的舆论突发事件已经越来越考验社会公众的承受底线和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罢,值得警惕的是,如果不强调和培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对公众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专业精神,不改变以追求轰动、吸引眼球、娱乐刺激为取向的媒体文化,媒体的报道就会更加不核实消息来源,更缺少职业伦理意识,甚至肆意煽情和鼓动对立情绪,瓦解社会共识,加剧不同阶层和群体间的不信任,进而构建出阻碍社会进步的精神大山。

遗憾的是,在形成舆论声浪的突发事件报道里,一些传统媒体的记者只是跟进表态,急于发稿,更多体现出娱乐化的媒体口味,对很多重要的事件及其复杂背景,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实。事实上,很多传言都是比较具体的,比如,时间、地点、背景,媒体在回应社会质疑时,一定要对这些具体情况进行比对,否则就容易陷入各说各话的状态。这样的跟进报道,往往顾左右而言他,疑点重重,会让听者不明真假。甚至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对于相关突发灾难事件的疑虑。

所以,我们希望传媒和记者的报道专业、客观,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严谨的职业表述将这些疑点一点点揭开,而不是进一步加大疑云,甚至当事双方打口水仗。而有针对性地核实流言、求证传言,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对传统媒体的职业记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7年,在山西黑砖窑事件爆发之后,32岁的河南郑州人辛艳华曾经发出了一个网帖

《400位父亲泣血呼救: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当时,评论家鄢烈山用“侥幸”来形容辛艳华。因为,就在同时,广东有人因为在互联网上“广泛散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而被警方抓获,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鄢烈山认为,辛艳华之所以能平安无事,一是并非举报某个具体的官员,这样被报复的风险会小许多。二是辛艳华说的是山西的事,与河南的形象无大碍。其实,辛艳华引起广泛关注,关键是某都市类媒体对于网帖不加核实的全面引用,甚至没有指明这是未经证实的传言。

在转型时期,尤其是国家经济社会面临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的时候,媒体在发现社会问题、挖掘事实真相和设置公众议题方面,有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社会各界还是媒体自身,都希望建立一种公信力较高的媒体形象,在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以孙志刚案件为标志,传统媒体在发掘真相、引领社会进步方面也确实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就一些媒体而言,也还存在着以追求轰动效应、放弃媒体操守和职业原则的做法。比如,去年记者节前夕,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就提醒说,吸取“艾滋女”事件教训,防止网络诽谤和网络谣言的传播。据分析,在“艾滋女”事件中,“一些媒体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去核实、求证,更没有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自愿充当了造谣诽谤者的‘扩音器’,将其本来微小的声音做了超强功率的放大,使几篇造谣诽谤的博客演变成全社会关注的大事件”。

应该说,这样的提醒,对于传媒而言,具有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因为,公众希望“媒体具有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不能为吸引受众眼球制造、纵容假新闻,应去除浮躁的心态和哗众取宠的作风”。

在重庆审理众多涉嫌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案件中,很多媒体热衷于炒作“女老大”谢才萍私生活的种种猎奇的传言。当时,我曾提醒一些记者,在这样的庭审报道里,要有起码的法律常识和公民意识。

再比如,在湖北原天门市委书记张二江出庭受审的时候,有的都市类报纸记者报道称“张二江厚颜无耻地说”、“张二江百般抵赖”。其实,稍有法律常识的人就会知道,一个人在被告席上为自己辩护,是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利,没有人可以忽视。庭审报道中,关键是控辩双方的事实、观点、依据,而不能肆意用侮辱的笔调蔑视被告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的基本公民权利。

其实,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这样的报道的出现,只能说明相关记者的素质和报道能力存在着重要问题。因为,诸如格调要高、避免迎合低级趣味,在公众被告知的权利和犯罪嫌疑人被公正审判之间寻求平衡等等,早已是世界很多国家新闻行业公认的常识。这样的常识欠缺,说明一些媒体记者在人文素养和法律精神方面存在缺憾。

普利策曾说:“新闻事业的最难之处就是既要保持新鲜报道的生命力,又要使其受到精确和良心的约束,而不是随心所欲。”而另一位美国知名报人李普曼也认为:“新闻工作人员内心深处的希望和敬畏,才是最大的新闻检查者。”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新闻从业者的良心和自我反省能力,在媒体建立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艾滋女”事件经过警方侦办真相大白之后,“凤凰网及时检讨和反省自身报道的问

题,发表了深刻反思的文章”,因其“自律意识和良好风范”而受到了好评。

世界上的约束,无非是自律和他律。在举世震惊的重大突发灾难事件中,如果发生报道失实,媒体不能把自己打扮成正义的化身,摆出一副斗到底的“斗士架势”,而应积极检讨自己的缺点。应该说,自省能力也是媒体文化和公正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容。一个不够专业的媒体和记者,有时不但对社会进步没有帮助,反而会伤害真正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此外,建立传统媒体的同行评议、同业评价制度,也是世界通行的一种媒体监督办法。由具有较好声誉、公信力的媒体和业内具有影响的资深记者,以专业的眼光和富有人文情怀的视角,定期开会梳理、评点媒体自身的问题,营造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共同意识和人文精神,会让新闻界和社会共同沐浴在公正、进步的阳光之下。只有这样,新闻才能变得更加温暖,更具有人性的力量。

广州日报的应对策略

窦丰昌

最近几年来,国内重大突发事件可谓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今年春节之后短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发生了山西疫苗事件、福建南平事件、王家岭矿难救援、青海玉树地震、河南商丘赵作海事件等。每当这类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一直把“追求最出色新闻”作为办报宗旨的广州日报都派出了记者到一线采访,在这种采访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好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对立统一,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也初步归纳出了一些体会和经验。第一,如何保证时效性

重大突发新闻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其时效性,要做好这个类型的新闻,第一要义就是要“快”,只有“快”字当头,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的新闻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快”是一个理念,怎样在日常的新闻实践中做到快呢?广州日报的操作手法,有下面几点值得同行参考。

首先,就是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人员盯防突发新闻线索。线索是所有新闻的起点,没有线索就没有新闻,也就没有突发新闻。怎么样监控好新闻线索呢?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一定要有专门的部门或者专门的记者来监控,换句话说,就是要“责任到人”,一个报社有上百名记者,如果没有明确分工,每个人都有义务盯防实际上也就是每个人都没有义务”。为了做到这一点,广州日报2005年专门成立了机动记者部,国内重大突发新闻的采访被明确为该部门的业务范围之一。

另一方面,全天候全媒体盯防线索。突发新闻是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要全部监控到也是不可能的,只能尽可能去做,在广州日报的实践中,主要监控网络媒体和报料热线两个方面,尤其是网络媒体,是广州日报监控的重中之重,因为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是反应最灵敏的。监控网络不仅仅是通过电脑上网,还要求每个记者都熟练掌握手机上网的技能。另外,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很多好的新闻线索也可以从微博上得到。为了鼓励记者盯防线索,广州日报机动记者部还专门把提供线索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月度考核的指标之一,从制度上对线索的监控给予了保障。

其次,建立快速有效的决策机制。线索有了,接下来很重要的一步是决策,“要不要派记者去”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难题,因为事件刚发生的时候,网上的信息往往很简短,单纯据

此很难对事件的严重性下判断,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一方面,尽可能在网上搜寻更多的辅助信息,另外就是跟部门的其他记者编辑沟通一下,共同判断往往比一个人判断有更多的科学性,还有就是报告给分管的总编,由总编最后定夺。

最后,建立前后方顺畅的沟通机制。一个或最多两个记者到了事发现场,往往是很孤立的,对全面信息的掌握甚至不如后方,要保证比较好的时效性,前后方的顺畅沟通是很必要的。沟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记者与后方主管主任的沟通,二是与编辑部的沟通,这两个沟通可以保证记者在正确的采访方向上努力,最大限度地避免无效劳动。

第二,如何保证准确性

突发新闻因为来得突然来得快,新闻的准确性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原因是很多信息变化很快,一个小时前准确的信息一个小时后可能就不准确了,比如4月初山西王家岭矿难救援事件的报道,获救矿工的数字就是不断变化的,需要记者不断更新数字。另外一个原因是记者采访的对象不够权威,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甚至有些采访对象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不说甚至歪曲对自己不利的,最后影响到新闻的准确性。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在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的准确性都是所有记者应该孜孜以求的,广州日报有下面几个做法。

首先,在第一时间(去机场的路上、候机过程中)和当地媒体取得联系,借助于当地媒体的采访资源,既可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又可以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当地媒体是最熟悉当地情况的,各方面的渠道也比较广泛,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掌握的很多情况他们自己不能随便报道,但一般都可以提供给外来的同行,笔者2006年去贵州采访“县长灭门案”时就通过这种联系获益良多。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不要有太多的顾虑,由于记者有共同的新闻追求,哪怕之前不认识,当地记者一般也不会拒绝合作。

其次,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到达新闻现场。新闻要准确,首先记者要在现场,这是必须的。有些媒体为了节省采访成本,会采取电话连线的方式进行采访,一般情况下也可以,但在准确性上就留下了漏洞,因为毕竟是二手转述的消息,记者难以直接核实真伪。另外,就是要快,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3月份发生的福建南平校园惨案,早上发生,我们的记者当天下午就赶到了当地,掌握了第一手的材料,才有了第二天见报的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报道。再次,判断并采访权威的人物,并且尽可能采访更多的当事人以保证新闻的准确性。权威人物是新闻准确性的最大保证,记者到了现场后,先要判断好谁是权威人物或者权威部门,然后力图采访这样的人物或者部门。当然,通常的情况下,这样的人物不一定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接下来,就要看记者的突破能力了,还要有韧性,争取能让这样的人物开口说话,至少是表个态。不过,要注意一个问题,有些权威部门不仅不愿意说话,而且还可能做些工作把记者“打发回去”。遇到这样的情况,记者需要见机行事,没有死的规则。还有,就是要尽可能采访多方当事人,对同一事件多几个不同声音,正所谓“兼听则明”,不过,受制于时间和采访条件的限制,这一点只能是尽力而为。

最后,后方部门主管和编辑部对稿件要起到一定的审核作用。在信息时代做新闻,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后方编辑部也可以知晓前方的事情,甚至掌握的信息还快,这种情况下,后方主管和编辑部就要起到审核的作用,和前方记者一起努力,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第三,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对立统一

前面分别讲了突发新闻采访中如何保证时效性和准确性,初看起来,时效性和准确性似

乎是矛盾的,为了时效性要牺牲准确性,而为了保证准确性,又要丧失一定的时效性。在某些情况下,的确是这样的,比如有些稿件因为当天不能核实完所有细节而留待第二天进一步核实,而第二天发现同城媒体已经见报了,这篇稿子再发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在这种情况下,二者是对立的。

不过,通过上面的表述,我们也发现时效性和准确性也有相当多一致的地方,它们的保证措施很多也是一样的,比如后方编辑部的指挥和审核功能,对时效性和准确性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二者又是统一的。

怎么样做到既对立又统一,我想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优化的采编流程,二是记者超强的能力。有了这两点,大部分稿件既可以有很好的时效又可以保证准确。采编流程的优化需要在报社和部门层面做很多工作,而记者的能力一方面来自天赋,另一方面来自日常的强化训练和部门所塑造的部门文化。这两点不只对突发新闻的采访,而是对所有新闻的采访来说都是第一位的。○

第四篇:如何突破典型人物报道的传统模式范文

如何突破典型人物报道的传统模式

典型人物报道一向是我国主流媒体的强项,但是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报道局限于固有的传统模式,致使读者在看过报道后反而对典型人物产生怀疑心理。本文试从读者的怀疑心理定势、传统模式的局限等方面分析典型人物报道现存的问题及成因,并从采访意识、平等视角及时代特征等方面,结合读者调查探讨如何突破典型人物报道的固有模式。

读者的怀疑心理定势

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一条普通的社会新闻,时间地点人物各要素俱全,读者会毫不犹豫地接受这一信息,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但是,一篇图文并茂的典型人物报道,同样时间地点人物各要素俱全,更增加许多“旁证人物”的客观叙述,读者却会说:“这是不是真的啊,不知道又拔高了多少。”在我所做的百位读者抽样调查中,87%的读者认为所有的典型人物报道都掺有水份;83%的读者认为现在的典型人物是虚假的、或是被大大拔高了的。

而另一份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更能说明问题。调查显示: 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 ;6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类报道“模式化、概念化” ;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39%的受访者认为是“对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 ;32%的被调查者认为 “对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色挖掘不够”。这就是典型人物报道目前的命运,受众对典型人物报道和报道所树立的典型人物几乎是条件反射式地产生怀疑、排斥,甚至逆反心理。

客观地说,在老百姓中已经存在一种较普遍的看法:典型人物不可信,批评报道较真实。于是就有所谓“看小报不看大报”、“看娱乐不看头版”的说法。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他们已不再是单纯的 “受众”,他们会自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典型人物不可信”正在这长期的经验累积中,成为一种定势心理。

典型人物报道传统模式的局限

1、报道意识 :英雄的“圣人道德”

我们的典型宣传,常常不自觉地把事业和生活对立起来,把事业和人性、人情对立起来。这种“圣人道德”的标准,从不考虑需要尊重合理的个人利益,严格地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不可能存在和为任何人真正做到。事实上,一个远离大众行为准则的典型,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对读者也是不具备感召力的。而且根据传统的经验,他本人在现实中的声誉往往将与报道量成反比。这种宣传甚至可以说是反人性的和不人道的,是对道德的极大曲解和误导,这种思维定势指导下的典型宣传害处颇多。

对“圣人道德”极力渲染还有另一个典型的负面效应 :每年国内各大报刊报道的少年儿童救人身亡的事迹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是救人的和被救的一起身亡的。这些孩子就是在所谓英雄主义的感召下,无法确知自己的行动能力,做出了无谓的牺牲。如果媒体不考虑社会的主客观条件,显然就会导致错误的舆论引导。

2、典型人物报道模式的典型缺陷

曾有人总结典型人物报道传统模式的几个“典型”:一是“雕像式”,典型人物高高在上、空洞说教,没有亲切感 ;二是“画像式”,典型形象千人一面、毫无特色,没有吸引力;三为“神像式”,故意回避典型缺点,营造光环效应,缺乏可信度;四是“蜡像式”,典型看似栩栩如生,实则毫无情感和生命力。

缺乏对受众感情触发机制的正确认识,报道选择的事实往往新闻性差,角度陈旧,说教意味浓重。由于提炼主题、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不够,所以宣传报道表现手法单

一、缺乏新意,内容呆板。如此众口一词、老生常谈、套话连篇,缺乏特色和个性,新闻如何出彩,如何打动读者? 以点带面,以偏概全,随意拔高,夸大其词。甚至因此出现移花接木的现象,完全忽略新闻的生命所在,这样的采访作风下写就的典型报道只能令读者更为反感。

求突破:人性、平等视角、时代特征、细节

1、选择民间舆论场关注的人物

一篇典型人物报道的开始,当然是对典型人物的选择。要想令这个典型人物在推出后获得民众一致的首肯,达到我们希望达到的宣传效果,那么在确定报道对象时,选择已经在民间舆论场有突出表现的人物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民间舆论场”,指的是由民间形成并且在百姓中自然存在的舆论场域。它通常反映的是民众的思想和意志,由群众口口相传,虽然不具有权威性,但却代表着民心民意,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尽管民间舆论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有时难免会有片面性和夸大渲染的地方,但却具有“无处不在、无处不及”的特点,媒体若能善加利用,对之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则能令“媒体舆论场”紧跟社会“风向标”。近期为全国读者广泛接受的两个典型人物——公安局长任长霞和舍身救人的民工李学生——正是在媒体大量介入之前就已在民间舆论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媒体的宣传报道正是来源于民间舆论场的传播,又反过来推动了民间舆论场的扩大和走向。

2、鲜明的时代特征

典型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都需要有与它的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典型来弘扬时代精神,发挥鼓励示范作用。我们今天要塑造的典型,也应该是与这一个时代的呼吸脉搏相一致的。典型报道应该通过弘扬正确的时代精神来确定时代的精神主旋律。

3、运用平等视角

先进典型是站在平民中的,与你我他处在同等地位,他们并不是供在神坛上任人膜拜的圣人。要避免将典型炮制成高大全、惹人厌烦的圣人,我们首先必须突破“仰望”的思维定势,学会从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平视的角度透视典型。

别忘了,与你我他相似的人最可亲最易被接受最具备打动人心的特质。切不可在典型报道中仰望典型,俯视群众,没人愿意花钱买报纸只是为了接受训话。媒体的任务只是心平气和地制造舆论。

1995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她把所有的15万美元都捐给了一所大学》,讲述的正是一个典型的典型人物的故事。一个年迈的黑人洗衣妇,辛劳工作了20年,自己生活极为简朴,却将一辈子的积蓄15万美元捐给了一所大学,资助黑人学生。作者里克·布拉格并没有仰望主人公,将她作为一个多么“高尚”、多么“了不起”的典范来渲染。在作者笔下,主人公正是一个普通的洗衣妇,“奥斯奥拉·麦卡锡一辈子都在打扮别人。1987年来的绝大部分日子里,她日复一日地同成堆的脏衣服打交道,将它们清洗干净、熨烫平整„„”她有高尚的举动,但她并非一直像一个圣人那样生活和思考,这正是生活的真实。事实上,真正的典型人物也并不需要你浓墨重彩地加以演染,他所做的事实本身就已具有说服力。

4、还典型本来面目

典型人物,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着属于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典型报道应描述一个真实的人,把他作为一个“人”放在被关注的主体位置,以“人”的价值为取舍标准。从人性的角度,展示其人格魅力。此外,要体现典型的个性特征,不必讳疾忌医,故意隐藏典型的缺点。一个人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才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说服力。要注意挖掘典型人物个性化的一面,表现普通人的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把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充分表现出来,打动人的正是典型人物作为普通人不平凡的那面。

5、让细节说话

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让细节说话。好的通讯正是对人物的一言一行、矛盾发展的具体环节进行细致地描摹,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渲染,才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丰满了人物的神韵,增强了感染力。细节,尽管看来似乎是细枝末节,却小中见大,正是人物生活中最真实、最具特色的精华部分,是新闻的活力所在。典型人物报道,要有几个富有个性的细节作支撑,才会使全文活跃。

6、以情动人

一篇典型人物报道要催人泪下、发人深省,就必须找准典型与读者的共鸣点,以情动之。

作为个人,任何典型都有自己丰富、复杂的情感,友情、亲情、爱情„„这些正是常人所有的,也是典型人物都有的,在情感的流露和互动中最易找到共通点。千万不要把典型写得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单纯得像白纸,也不必刻意对典型的情感经历进行回避。但对典型人物情感的描述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还有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记者自己的情感。任何一个典型人物的背后都是记者的思考和情感,只有记者自己被这个人物打动了,被采访过程中获得的故事和细节打动了,写出来的稿子才会同样富有情感的厚度。

第五篇: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总结

针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几点建议

2013年以来,“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坍塌”事件和“4·20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两次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接连不期而至,上级领导均在第一时间派出报道力量赶赴现场。在这两次报道任务中,我有幸都成为第一梯队赴现场报道的记者,较为圆满的完成的报道任务,但其中也遇到很多问题,这次主要针对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中采访遇到的问题向领导提出几条建议。

【事件一】:在雅安地震灾区,当地通讯设施严重受损,仅有临时搭建的一台卫星传输设备,且多家媒体抢夺资源,速率非常低。记者从当天凌晨1点开始回传素材,到早上9点,只传回200MB,还有600MB无法回传,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记者在救灾现场完整记录到一名特警战士因体力不支而昏倒,在1个多小时后该战士又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等到记者找到传输设备时,该新闻事件已经失去了时效性。在随后几天完成采访后,记者要跋涉十几公里去寻找传输设备,极大的耗费了记者的精力。信号传输是突发性事故现场报道中给记者带来的最大制约这也是记者无法通过个人努力克服的难题。新闻现场是有价值的,电视的报道方式也是鲜活的,但是受到传输设备制约,我们往往错失良机却束手无策,令人扼腕。

建议:应建立立体式的传输设备保障机制: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派出卫星直播车。

2.在卫星车无法到达的位置,且基础通讯设施无法使用,应配备便携上星工作站。

3.在卫星车无法到达的位置,但基础通讯设施完好,应考虑配备3G/4G便携高清画质新闻直播站(背包)。

4.在极端情况下,专业记者或设备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可考虑手机直播系统。

【事件二】:在义昌大桥坍塌事故报道中,已经有迹象表明大桥坍塌跟爆炸有关。现场的两路记者中,一路看到了爆炸的现场,如北半幅桥面的缺口处钢筋呈放射状被冲击波捋直,桥北面30米外的树枝被削断,满地的烟花碎屑;另一路记者采访到了现场的目击者,详细描述了当时看到的场景,包括爆炸发生的状况、时间顺序、现场的环境状况等。但两路记者在现场没有进行细致沟通,导致信息不畅,不能完整还原当时的现场,直至被央视首先报道出来,错失了先手。虽然其中也有传输不及时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新闻现场秩序混乱,不仅考验记者搜集、甄别、整理信息的能力,更考验报道团队之间组织、协调的能力。前方不能组织协调好,不仅容易打乱仗,更容易错失核心信息。

建议:在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事故的报道中,除后方编辑部的指挥外,应该建立前方指挥部,责权明确,统一组织协调,不打乱仗。

【事件三】:在四川雅安采访过程中,秩序更加混乱,记者在现场得到的信息虽然生动,但往往都是碎片化的,反而不如后方编辑部得到的信息全面。前方不知道后方想要什么,后方也不知道前方能采访到什么。前方在向编辑部传输过素材后,不知道播出情况,无法向受访者反馈,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受访者的宣传积极性。

建议:后方编辑部应主动向前方通报状况,前后方有机结合,不仅效率高,新闻报道也更有针对性,更生动。

【事件四】:记者在挺进雅安灾区后,缺少必要的生存设施和生存技能,只能依附壹基金河南救援队,三天换了3个住宿的地点。不仅给别人添麻烦,而且限制了自身的机动性。而且当地气候多雨,台里配发的设备防雨装置无法满足需要,记者只能把冲锋衣包裹在电脑外,衣物长期潮湿,不利于记者健康。

建议:配备帐篷、防潮垫、保暖气垫、户外毛毯等基本户外装备,特别是印有统一标识的防风雨冲锋衣、冲锋背包等装备(冲锋背包应充分考虑到电视记者工作特点,包内舱室分割合理,可以防止电子、编辑设备,便于机动携带),既能保证设备不受损失,也能保证记者健康。

【其他】:

1.记者、摄像、车辆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遇到突发状况时先要找领导签设备单、派车单,会贻误时机。

2.在外地采访难免会产生一些费用,但很多地方没有发票,建议领导考虑实际发生费用的报销问题。

以上几点意见是在现场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未经考量秉笔直书,有不当之处请上级领导海涵。

新闻中心 秦岩

下载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 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报道提速与导向把握 突发事件报道的突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方周末与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与深度报道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南方周末》的读者定位和报道风格,进一步探讨其在深度报道领域所取得巨大成就。并提出在如今新媒体的冲击下,深度报道该如何进一步......

    爱国主义精神与战争报道

    爱国主义精神与战争报道 苏薇 徐州师范大学 信息传播学院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为配合战争爱国主义宣传,交战国对新闻及其传......

    感恩昨天 把握今天 展望明天报道

    感恩昨天 把握今天 展望明天 ----记高二体艺班联合主题班会 3月31日,阳光灿烂的午后,我校高二年级三个体艺班同学会聚学校报告厅,开展了主题为“感恩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

    蒙牛与伊利的相关报道

    据伊利有关人士介绍,伊利在奶源基地的建设上,实行了四种模式。第一种是实施"公司 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是:"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第二种是实施"公司......

    我与雷锋同行报道

    “我与雷锋”同行主题班会新闻报道3月7日下午明珠校园内,春意融融,鲜花盛开,一片生机。在这大好春光里,一股学习雷锋的热潮在校内掀起。 原来明珠中英文学校的学子们正在开展形......

    独家新闻采访与报道协议 范本

    独家新闻采访与报道协议 甲方:________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站 法定代表人:________ 地址:________ 乙方: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 地址:________ 鉴于: 1. 乙方知晓、经历了本......

    报道的平衡与全面

    报道的平衡与全面 作者: 吴麟 关键词: 报道平衡 来稿选登┊阅读:865次┊ 现代社会是“参与性社会”(participatory society),即“社会中的个体成员,能够积极地参与决定他或她自身......

    典型报道:渊源与命运

    典型报道:渊源与命运 作者: 张威 关键词: 典型报道┊阅读:724次┊ 内容提要 News=消息,Feature=特写,Investigati ve Report=调查性新闻报道,Indepth Report=深入报道„„ 以比较新闻学的眼光观察,在新闻写作的形式方面,西方拥有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