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的平衡与全面

时间:2019-05-13 07:1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报道的平衡与全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报道的平衡与全面》。

第一篇:报道的平衡与全面

报道的平衡与全面 作者: 吴麟

关键词: 报道平衡 来稿选登┊阅读:865次┊

现代社会是“参与性社会”(participatory society),即“社会中的个体成员,能够积极地参与决定他或她自身的命运。这是一个讨论的社会、学习的社会,试验的社会和发展中的社会。”⑴ 在“参与性社会”中,报道的“全面”至关重要,从微观上讲,在具体的某一事件中,人们能够知晓相关各方的看法;从宏观上讲,它应是交换不同意见和批评的“公共论坛”,能传达社会各阶层的声音,从而向公众呈现一幅真实的社会图景。如何实现报道的“全面”?笔者以为惟有通过恰当地运用“平衡”原则才能实践。以下通过梳理“平衡”报道的历史渊源、论述“平衡”报道的独特优势来证明这一点。同时还将结合实例,具体分析该如何在报道中运用“平衡”原则以及比较我国传媒运用“平衡”原则的现状。

一、“平衡”报道的历史渊源

“平衡报道”源出于西方新闻学,是西方新闻报道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1729 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接办《宾夕法尼亚报》,他提出“当人们各持异议的时候,双方均应享用平等的机会让公众听到自己的意见”。这一主张被看作是“平衡原则”的首次提出。合众社的创办人斯克普斯也对记者要求:“在争论中,你一定不要带有倾向性或站在某一方面。你不可能做到总是完全客观,但你必须永远力争把争论双方的观点都反映出来。”美国联邦传播法1949年关于“公平原则”的规定中,要求广播电视媒介保持公正和平衡的标准,在对公众而言十分重要的议题上,为冲突双方提供合理的辩驳机会。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1980年出版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就指出:“新闻报道应当求得平衡、公正和客观。”美国报业发行人协会为“具有特殊成就的报纸”所定的四项标准中有一项就是“这一报纸的新闻报道,必须顾及各种性质新闻的平衡”。

在中国大陆,孙旭培在研究我国报道方法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报道经验,也于80年代就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平衡的概念,他认为:“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 同时他还认为:“平衡手法不是讲多种因素、多种意见均衡地、中庸地报道,仍然是把某种因素、意见作为主要的因素、意见突出进行报道,这主要因素、意见就是倾向性,只是要‘顾及’或‘注意点出’其他的因素、意见。”⑵

此外,还有论者认为,“平衡报道”就是“客观、中性刊登被报道人之间的论争,在性质上属于‘客观报道’的范畴。”并且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实践——首先表明“本报道不代表报社意见等”;同时“还应给被报道人提供充分的答辩机会,即发表被报道人对前一报道的态度,以平衡对待每一种意见”。⑶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知道:在报道中运用“平衡”原则,能在突出报道主要因素和意见时,又兼顾其他的尤其是相反的因素和意见,从而可以实现“全面”的效果——各种相关因素和不同立场都能得到反映,事物或问题的全貌尽可能被公平地呈现。

二、“平衡”报道的独特优势 关于“平衡”报道的独特优势,孙旭培较早地进行了总结:“平衡”报道能突破旧的宣传模式、避免表扬报道出现负效应、防止批评报道的过大伤害、有利于及时的舆论监督以及开辟更广阔的报道领域等⑷。

在此的基础上,还有一些其他观点。“平衡”不仅能保证每一篇新闻的真实,同时也能保证新闻整体布局能符合实际,能如实地描绘社会上某一群体图景⑸。“平衡”在报道诉讼活动中非常重要,既能对诉讼活动进行必要的舆论监督,又能避免对审判机关产生负面影响;既维护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又能避免对一方诉讼当事人产生片面的舆论支持或舆论谴责;既能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又能避免公众对传媒的中立地位产生怀疑⑹。运用“平衡”原则,能使报道呈现不同信息源对事物的不同解释和评价、呈现事态发展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有利于增强新闻的客观性⑺。

除了以上的论述外,笔者认为“平衡”报道一个非常显著的优势是:能有效地增加信息量。这也是实践报道“全面”的根本所在。“信息量”不等同于信息,美国科学家香农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即是指“对信息确定程度的量度”⑻。换言之,“信息是用来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的东西”⑼。

信息量的大小与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信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的功能成正比。信息越完整,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就越强;反之,信息越不完整,信息量就越小,信息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功能就越弱。我国传媒业的规模甚巨,不过庞大的传媒队伍提供的信息量并不大,因为其中很多信息是不完整的,或是重复的,这无法引导受众全面、准确认识事物,从而不能在受众心中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

三、“平衡”原则的具体运用

怎样在报道中具体运用“平衡”原则?笔者以为主要有两个个途径: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平衡手法、在编辑中注意使用平衡策略。

(一)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平衡手法

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平衡手法,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践。

1、对那些有不良倾向的事物进行倾向于批评和否定的报道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通常会遇到包含着矛盾对立两个方面的新闻事件。如当事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立场对立,或人们对同一事物存在着相对立或截然相反的看法和意见,或事物本身就包含是与非、利与弊的相反因素。为了使报道公正准确,记者必须兼顾矛盾双方,从不同的信源获取信息,从相对的立场观察同一问题,并将对立面的事实和观点同时摆出来加以比较报道,让受众自己做出判断。特别是那些有问题、有弊病同时又有存在理由的事物,尤其需要运用平衡手法。如2005年1月,北京有政协委员提出对外地人员进京实行“准入”制度,认为外来人口的大量无序调入,使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建议政府摸清北京市实际需要的人才类别,用准入制度进行合理的引入,规范人口流动。据相关人士分析,它实质上就是“人口甄别制”,准许一些外地人定居北京,而不准另一些外地人进入北京,这是一种制度上的倒退,且有违宪之嫌。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理当包括身份上的平等。《新京报》对此的报道没有简单地否定,既有与提出“人口准入制度”张惟英委员的对话,也采访了其他委员以及发改委、卫生局、警方、劳动部、教委等有关部门。同时结合社论,传达出这样的信号:人口总数要控制,但其解决方案只应在宪法与法律的框架内寻求;否则看起来奏效的办法,反而会制造出更大问题。

2、对那些有缺点或可能有争议的新生事物进行倾向于肯定的报道

在改革年代,许多新生事物出现,本来就代表着改革前进的方向,但由于它们在成长初期有某些缺点和不足,或者不无争议,按照昔日的要么大加赞颂、要么大力批评的报道模式,媒体只能不予报道。如果运用平衡报道的手法,媒体就可以给这样的事物既浇水又除草。陕西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就是一个有争议的改革者。自《羊城晚报》 2002 年5 月初首次报道市委书记吕日周的政治实践之后,媒体纷纷热情洋溢地报道吕日周在山西长治以一把手的身份和权威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的事迹。综合各媒体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勤政廉政、下情上达、建立亲民形象、强化舆论监督等方面。但中央级大媒体没有一家报道过,中央电视台去长治采访过多日,但最终没有播出任何有关节目。我们没有必要去揣测原因出在何处,但可以想见的是,我们的媒体向来是以“树典型”的方式对待先进人物,而吕日周虽然在改革上成绩显著,却是个有争议的改革者,不符合他们习惯的报道模式,于是就认为难以报道。倒是许多中小媒体己经冲破了“树典型”的老框框,它们在报道中都不忘提到:吕日周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许多报道都谈到了对吕日周的不同看法:如有的人认为吕日周是在搞“人治”,其主观色彩强,在长治的很多实践手段不太合乎人情,等等。媒体采用这种多侧面报道的手法,并没有对吕日周的改革完全肯定,反而使吕日周形象丰满,真实可信;媒体报道也显得比较全面客观的,能令受众信服。也在某种程度上对被报道者有所提醒和告诫。

(二)在编辑中注意使用平衡策略

这主要是通过版面编排、刊登纠偏文章、给被批评者提供申辩就会来实现。

1、版面编排上的平衡

在新闻报道包含尖锐矛盾或者观点严重对立的争论时,可以从新闻版面的编排上体现出一种平衡,即把代表对立双方利益,观点的报道或图片以对称的形式组合到一起。“如果候选人A向对手B发出一项严重的指控,记者应该让B给出回应。指控和对此的辩解应该尽可能地放在一起。” ⑽不过新闻报道一般并不追求绝对的平衡,因而在编排上只需要报道组合基本对称形成明显对照即可。我国不少媒体在报道伊拉克战争时,一般都在一个版面上同时报道美伊两方的信息,如一边是美国总统布什的图片和讲话,另一边对称的就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图片和讲话;一边是美国的军事动向,另一边对称的就是伊方的军事行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版面对称的平衡方式,借此给读者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2、对失误或偏差进行纠正

对媒体前期报道中出现的失误或偏差,媒体可以提供专门的版面进行后续报道,或者登载反映不同观点和倾向的报道或文章。这种报道既可以是媒体自身的纠偏或道歉文章,也可是意见相左的评论文章,或是读者来信的方式。这对媒体防止出现新闻侵权问题有重要意义。《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栏目在这方面是做得比较好,设有“编往读来”、“不同观点”等专栏,专门刊载有不同意见的文章。2004年8月24日,“青年话题”的“冰点时评”专栏刊登了署名史世民的评论《为什么第二代身份证要日本企业造》,作者所根据的事实仅是雅虎中国8月20日所转载的《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理解也有所偏差。由于刊登在较有公信力的《中国青年报》上,文章激起了很大反响。8月26日,“编往读来”栏目刊登了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的来信批评。编辑部在承认失误、接受批评的基础上,还在当日的A5版上进行了很大篇幅的澄清报道《第二代公民身份证不是日本造》。像这样刊登纠偏或道歉文章,不仅使受众信赖,而且大大提高了媒体报道形象。

3、让被批评者有机会申辩

媒体针对某种现象或观点提出批评是行使舆论监督职责、创造百家争鸣良好氛围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大众传播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这种批评极有可能造成过度伤害。为了掌握好批评的分寸,确保报道的客观公正,媒体应该让被批评者有机会申辩,提供版面刊登他们的辩解或反驳意见,以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2004年经济学家陆德明嫖娼一事曾被炒得沸沸扬扬。11月1日《新京报》报道,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陆德明辞去院长职务离开复旦,被取消教授资格3年。11月5日接着报道复旦校方的声明:陆德明嫖娼确有其事,但辞去公职离开复旦的消息不是事实,同时透露他受到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和留校查看的处分,并称院方尚未收到辞呈。事情并未了结,该报11月9日又刊登了陆德明认错声明,其中他表示“愿意接受处分,但希望合理合法”,对处分的依据不服;并且声称其已经提出引咎辞职、交过两份辞职报告。这种平衡方式既可以防止新闻侵权纠纷,又能让公众了解事实发展的全貌和动向,对树立媒体客观公正的形象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传媒运用“平衡”原则的现状 “平衡”原则在西方新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责任论”而非“自由主义论”,因而“平衡”不是不同观点的杂芜堆积,而是有其倾向性的,但这种倾向性并非偶然的、随意的,而是以媒体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为支撑。西方媒体的报道尤其是言论中,普遍都比较注意“平衡”理念的贯彻和运用,并总结出一套具体的操作办法保证它得以实施。譬如在社论版的对页刊登意见完全不同的文章、以多篇读者来信的形式反映不同观点等。在我国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平衡”原则并未很好地被遵循。如对有争议的事物,只是片面地强调一种观点,未给持不同意见的各方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张颖清教授的遭遇就是非常典型的个案。1995年4月3日《中国科学报》发表了一篇由一位院士推荐的、质疑张颖清教授“全息生物学”的文章,此文作者是山东肥城矿务局职工医院的一名医生,他并不了解全息生物学的内涵,质疑文不对题。张颖清写文反驳,该报不给发表。这一质疑文章还被收入某院士主编的《伪科学曝光》一书。此后,张颖清的命运急转直下,全息生物学在学术上遭封杀,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取消,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申请评奖无处受理,一些大学的全息生物学课程也被停开。由于学术生存权得不到保障,张颖清积怨成疾,身心俱毁,于2004年10月20日逝世,有报道称之为“含冤辞世”、“科技界的悲剧”。⑾ 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宽松和新闻理念的更加进步,我国传媒在实践中愈来愈重视“平衡”原则,在一些敏感问题的报道上灵活地使用“平衡”原则,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2003年6月《楚天都市报》的“民警收钱放走嫌疑人”系列报道,就成功地运用了“平衡”原则来实施舆论监督。6月3日,记者偶然获悉:恩施州龙凤坝派出所两名民警赴新疆押解一名网上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回湖北途中,收下犯罪嫌疑人3万元后将其放走。通过周密地调查,6月5日首次进行了报道。当日责任编辑在头版共发了两条稿,篇幅相当,并且稿件标题的字号和字体相同,从版面上显示了报道的平衡。在报道内容上,一篇是《押解途中收下3万元两民警放走犯罪嫌疑人》;另一篇是《省公安厅明确指示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瞒报缓报有关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处理》。由于“平衡”有方,报道传给读者的主要信息是省公安厅重视并调查这一罕见的执法违法事件,将民警知法犯法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

在国际报道领域,我国传媒采取“平衡”策略,突破了过去“一边倒”的樊篱,让人耳目一新。2003 年3 月20 日,美国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第二天《 羊城晚报》 以14 个专版对美伊双方的战况和外交动向、伊拉克地理历史、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对战争的反响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系统的报道,其报道就采取了对立统一的平衡手法,既有出自于美国方面的消息,也有发自伊拉克方面的声音,因此显得比较客观公正。但在客观全面之中,这14个专版中除了报道美伊战况外,还采用图文的形式报道了伊拉克平民在战争中的惨状,另有4个专版专门刊载联合国、国际上各国政府和人民对战争的谴责,其反战的报道倾向是不言而喻的。

“新闻是人们对其生活作出合理决策所需的信息。”⑿这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在总结新闻定义时提出的原则之一,着重强调新闻的决策功能性。笔者以为新闻若要发挥这一功能,它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全面”的;如上所论述,由于“平衡”报道的独特优势,“全面”是必须通过“平衡”来实践。虽然我国传媒在报道中运用“平衡”原则已有一定的经验,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利弊长短兼有的、有争议的、有敏感性的、有多种发展趋势的事物和现象层出不穷,媒体还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尽可能地为公众提供全面的信息。[注释]:

⑴ 【美】赫伯特.阿特休尔:《从弥尔顿到麦克卢汉》,纽约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⑵⑷ 孙旭培:《论新闻报道的平衡》,《新闻学新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248页

⑶郭卫华:《新闻侵权热点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⑸翟先锋:《平衡报道才能达到整体真实》,《新闻记者》1998.8,第60-61页

第二篇:平衡针全面理论研究

关于平衡针灸学及最新理论研究(转)2008-02-18 21:11 1平衡针灸学的定义

平衡针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其特点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通过针刺机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神经,实施对能量物质的再分配、再调整,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2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2.1 突出人体自身平衡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就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这种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这种平衡机制就是大脑高级调控中枢。针灸就是调整、完善、修复这个系统,来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第二,这个平衡系统还具有被动加强的特性,能够接收外界给予的合理良性刺激。因此,人体出现的生理失调及病理改变,均为人体内平衡调控系统失衡的反应。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去直接治疗病人的疾病,而是把针刺作为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通过患者自身调整达到恢复机体的平衡,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充分地发挥了机体自身调节平衡的独立性,同时产生异向思维,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衡取穴方法。

2.2 突出人体信息系统平衡针灸学充分利用了人体的信息系统。人体信息系统传统医学称为经络系统、现代医学称为神经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共同点都以信息传递为主。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据有关资料报道,针刺神经干的传导速度为每秒钟100米。因此,平衡针灸取穴原则选择了最佳捷径即人体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信息传递。

2.3 突出单穴疗法 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 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因为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直接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而是利用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间接依靠患者自身不断修复、不断完善,恢复患者机体内的平衡系统去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不足传统穴位的1/10。

2.4 快速针刺 亦称三快针法,即进针快、找针感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如果人体解剖层次清楚,针刺穴位准确,不足3秒钟即可出针。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穴位选择不一定都那么准确,因此留出3秒钟的时间把穴位找准确。因为不同穴位有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一些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如不怕针刺而喜欢留针,可以给予留针,以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

2.5 突出即时效应 即时效应亦称一针见效。80%以上的病人3秒钟即可见效。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时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平衡针灸学的疗效不是取决于医生,而是取决于病人自身的平衡系统调节能力。其中发病时间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年龄结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直接决定疗效的好坏。

2.6 突出针感效应 针感是反映平衡针灸疗效的重要标志。因为效应来源于针感,针感产生于效应。不同的穴位有着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此外平衡针灸在针刺手法中不过于强调针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通过提插手法将不同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了针感就是有了疗效。

2.7 突出离穴不离经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而是要求针刺到相应的穴位即神经相应的节段上而出现针感即可。平衡针灸要求针刺的是神经干或神经支,因为神经分布有它一定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在实际临床中不可能对每个人的取穴都十分准确,所以针刺穴位的部位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进针后一旦取穴未准,可根据自己的判断,利用针体的提插从左右或上下方向来寻找针感,如肩痛穴针刺的腓浅神经上下10厘米内均可。

2.8 突出穴名通俗化平衡针灸学的穴位名称通俗易懂,易于普及。其主要特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灵。如治疗头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疗腰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疗胸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胸痛穴,治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治疗半身不遂的平衡穴位叫偏瘫穴。传统穴位由于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和历代医家,穴名繁多各异,五花八门,给临床普及带来一定困难。

2.9 突出安全无副作用 安全无副作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要求。在针刺患者时最为常见的副作用是晕针,而采用平衡针灸治疗,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所以患者来不及晕针,针体就迅速退出,针体出来以后患者立即解除了紧张害怕心理。针刺过程中常见的医疗事故是刺伤脏器,而平衡穴位均分布于四肢安全部位。

2.10 突出临床实用性平衡针灸来源于临床,应用于临床。先有临床实践,后有科学理论,然后根据这种平衡调控理论指导于临床。先后经过国内80余期培训班培训、3000多家医院,6000余名平衡针灸骨干的临床应用,证明了平衡针灸是一门经得起重复,深受患者欢迎的实用临床医学。特别受到开设特色医院、特色门诊的医生、西医离退休医生、出国医生、来国内参加中医院校学习的外国医生的欢迎。

3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来源

平衡针灸学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这两个调控学说阐述的就是人体内固有的自我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也是一种高度精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平衡系统是天生的、高效的、自然的、神奇的、强大的,这种系统也是人类适应内外环境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通过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管制作用;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NEI)网络中心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调控作用。传统医学是从宏观来认识的,现代医学是从微观来认识的,中西医学是一个有机整体,都存在一个平衡系统,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进行阐述。具体讲人体的平衡系统就是人类大脑高级指挥中心对待一切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本能反应,平衡针灸学就是充分利用了人体的这个平衡系统核心原理,通过人为的外因刺激,促使患者机体达到人体自我平衡,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平衡针灸还是心理学、哲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力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现代针灸学,其学术思想充满了信息论、相对论、系统论、调控论、耗散结构论、矛盾论、实践论、整体论、平衡论。其理论主要从心神调控学说、神经调控学说、阴阳整体学说、心理平衡学说、生理平衡学说、生态平衡学说6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心神调控学说 人的心理活动实质上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均是大脑的生理功能。中医学则把大脑生理功能活动归属于心,心既是生理上的心,又含概了大脑的思维功能。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统归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脏化生五气,五气化生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但五志过极能损伤心神,引发出神志病变,所以“愁忧恐惧则伤心”(《素问?邪气脏腑病形》),“忧愁思虑则伤心”(《素问?本病论》)。古人把心 作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藏神而主神志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淮心所使也”。从以上论点来看,人的大脑思维活动从现代医学讲直接影响到五脏的生理功能。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能对外界信息作出及时的正常反应。相反,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异常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活动的异常,思虑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至昏迷等各种病理表现。中医讲的心神调控学说是人对无数外界客观事物或现象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态度反映。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要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外环境如何必然影响到内环境的平衡,它给人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情绪变化及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重大的影响。

3.2 神经调控学说 神经调控学说是以神经高级中枢指挥系统对内外事物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来保持体内生理的相对平衡系统而称之。调控系统就是指大脑的最高指挥部和总开关。人类与高等动物都是具有形成条件反射的功能。但人类最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皮层,有思维和语言功能,这是人类与动物在条件反射上的本质区别。实质上是人类参与社会活动后逐渐形成的这种调控功能,也就是人类通过对外界环境事物和现象进行抽象概括、产生概念、进行推理判断,做出合理正确的结论来认识一切事物,借助语言来表达思维,通过行为来进行思维活动。

机体的神经调控系统是在大脑高级中枢神经的参与下,完成对机体内外环境刺激规律的应答。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高级中枢系统每分钟可接收6000万个信息,其中来自视觉信息2400万个,来自触觉信息3000万个,来自听觉、嗅觉、味觉的信息600万个。这些信息都贮存在神经细胞的化学反应器上,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来完成对环境刺激的应答。简而言之,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作用下,首先使感受器发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通过大脑高级中枢的分析与综合作用,产生的兴奋或抑制过程再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的过程。平衡针灸的作用原理就是利用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传入大脑高级中枢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对接收外界给予的较强信息立即作出应急反应,充分调动体内所贮能量物质——中枢递质,以最快的速度、最佳捷径,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传出神经和一切可利用的其他信息通道,到达病变的子系统。

3.3 阴阳整体学说 阴阳是传统医学心神调控学说的理论基础,阴阳平衡学说是一种哲学的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个事物或现象及人的机体相互对应、相互统一、保持相对平衡的高度概括。因此阴阳是信息,是物质,是能量,是功能,是矛盾,是整体,.是平衡。按照系统制动促动原理,阴阳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功能是相吻合的。

从现代医学讲,阴阳的生理平衡是在大脑中枢调控系统作用下,通过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下丘脑体内交感中枢(阳)及副交感中枢(阴)系统完成对机体的调节管制作用。相反,大脑中枢调控系统平衡失调,造成子系统的平衡失调,甚至破坏,发展为阴阳失调的病理过程。阴阳代表了自然界的一种客观规律,是一切物质运动变化的总纲,也是贯穿于人类生、长、老、亡整个生命过程中作用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的理论。

3.4 心理平衡学说 心理平衡是指每个人通过神经调控系统对一切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正确认识和反应。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具有高级的心理行为能力,参加社会活动,从事生产劳动,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平衡医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的研究主体是心理(也指人的大脑高级指挥系统),心理的研究主体是与心理因素相关的其它因素。如年龄、性别、文化、职业、遗传、体质、生活习惯、职业行为、性行为、道德规范等,都将不同程度地对心理平衡产生反效应。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通过人体的感觉、听觉、味觉、感受器初步接受外来刺激,迅速将刺激转换为信息,然后通过信息系统快速反馈于中枢调控系统。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一样,所以对待工作中的得失、同事的误解、同行的嫉妒、工作的失误、事业的挫折、亲人的亡故、无端的是非等,都会不同程度地给心理带来创伤,时间久了必将造成生理上的功能失调,甚至造成亚健康状态或器质性病变。

3.5 生理平衡学说 生理平衡学说是反映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人体的组成由结构和机能不同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构成。无论从完整的机体内在或在完整的微小细胞中,都能反应在结构上严密组织,机能上密切配合、协调,适应着生存环境的变化。人体内的这种调节机制就是生理平衡系统。具体讲这种平衡是人类进化几百万年来在地球表面生存,通过呼吸、饮食、代谢等活动,反复调节机体来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进而使人体与地球表面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例如元素平衡系统,酸碱平衡系统,体温平衡系统,体液平衡系统,免疫平衡系统,血糖、血脂、血压、生化、肝功、肾功等正常生理值的波动范围。

3.6 环境平衡学说 环境平衡主要是指生存环境,狭义上讲是指人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广义地讲是指地球生物因素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与非生物因素的气候、水、土、光、热之间相互赖以生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为以人类为主体的生物群所处的生存环境主要维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态度反映。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要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外环境如何必然影响到内环境的平衡,它给人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情绪变化及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重大的影响。

4平衡针灸学的作用原理

平衡针灸学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给予患者一种适当的良性刺激信号,这种刺激信号既不针对病原体,也不直接针刺病变部位的组织器官,而是把医生的指令性信息通过针刺神经直接输给信息高速公路,以最快速度、最佳路线输送到高级中枢系统。这种来自人为的超强刺激信号,迅速传递于大脑中枢调控系统,大脑中枢调控指挥中心积极接收了医生给予的指令性信息,迅速对高级中枢指挥系统进行应激性调整,调动体内贮存的中枢递质,再通过神经指挥系统对失调与病变部位的子系统进行对症性调控,释放大量的能量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镇痛效应,增强机体消炎和代谢作用等。对原来失调的病理状态和物质代谢紊乱过程,进行间接干预,通过自我修复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的形成是利用针灸外因刺激手段激发调动患者机体的平衡调控系统的功能来实现的。5平衡针灸学取穴原则

传统针灸以循经取穴、辨证取穴为基本原则。平衡针灸主要采用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对应取穴为基本原则。临床中也配合男左女右取穴、左右交叉取穴、双侧同时取穴等取穴原则。

5.1 定位取穴原则

定位取穴原则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病变的部位来选取特定穴位。如腰痛穴(BP-HN2)、升提穴(BP-HN1)、精裂穴(BP-LE8)、痛经穴(BP-A1)等。也就是说通过针刺特定部位的特定穴位达到治疗另一部位疾病,同时又不能用交叉、对应来解释的取穴原则。

5.2 交叉取穴原则

交叉取穴的原则主要是指左右上下交叉取穴。如臀痛穴(BP-UE1)、升提穴(BP-HN1)、膝痛穴(BP-UE2)、踝痛穴(BP-UE7)、肩痛穴(BP-LE6)、肘痛穴(BP-LE4)等穴位主要分布于上下肢,上肢的病变取下肢的相应穴位治疗,下肢的病变取上肢的相应穴位治疗。

5.3 对应取穴原则

对应取穴原则主要是指前后、左右、上下对应的取穴原则。如乳腺穴(BP-B3)为前后对应取穴,偏瘫穴(BP-HN4)鼻炎穴(BP-HN6)为左右对应取穴。

5.4 男左女右取穴原则

男左女右取穴原则主要是指在人体上治疗疾病的穴位有两个,男性取左侧穴,女性取右侧穴,而且一次性治疗可以治愈疾病的取穴原则。如感冒穴(BP-UE10)、头痛穴(BP-LE11)、腹痛穴(BP-LE5)。

5.5 左右交替取穴原则

左右交替取穴原则主要是指未定性疾病,又不能一次治愈,而且是人体有两个穴位的情况下采取的取穴原则。如痔疮穴(BP-UE3)、癫痫穴(BP-LE7)。

5.6 双侧同时取穴原则

双侧同时取穴原则主要是指急症,又是人体有两个穴位的情况下采取的取穴原则。如降压穴(BP-LE12)、精裂穴(BP-LE8)。

此外,对非炎症性、渗出性、外伤性、疼痛性疾病,以麻木为主的病症可采取局部取穴原则。如指麻穴(BP-UE11)、耳聋穴(BP-LE2)以局部取穴为主。6 临床常用平衡穴位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个。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个,上肢部平衡穴位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3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2个。转自: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平衡生活与工作

新时代的女性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天平

近年来“获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白领中广受热议。所谓“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主要是指职业人士如何处理工作和生活时间支配,或者说是关于优先次序和价值观念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与IQ、EQ并行的TQ(时商)的观点。

大家对卓别林30年代出的一部电影《摩登时代》一定不陌生,他扮演的工人,整天和冷酷无情的机器竞赛,分秒必争工作呆板重复、枯燥无味。电影里有血有肉的人和冰冷刻板的机器,形成了鲜明对比,给观众以强烈地视觉冲击。这就是典型的泰勒思想科学的管理理论,今天看来这并不科学。

而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加剧,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失衡现象越来越明显。有调查表明: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由于家庭周期的特点,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形成“两个高峰一个低谷”。第一个高峰是毕业后进入职场的最初几年,在这一时期,女性或者未婚,或者已婚但无子女,可以在工作上投入较大精力。之后,随着子女的出生,很自然地遇到职业发展中的“低谷”。一般在35岁左右后的十余年时间,随着子女可以托人代管、逐渐自立,这时的女性又可以在工作上深入投入,获得了“第二个高峰”的时间和精力条件。

而我们刚毕业的职场新人,可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个人休闲、自我完善、投入工作,但这并不表明目标的实现、成功的取得会自然发生。作为职场女性,如果只是一味沉浸在“一个人的潇洒”中,任由岁月毫无计划流逝,即便可以实现物质丰富、生活轻松,但未免白白浪费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将无法满足“自我实现”的最终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及早地做好自身的生涯规划,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确立生涯目标,根据自身实际和需求,结合环境条件,确立好中长期目标,并找到实现的路径。时间作为一种资源,若不妥善管理,就有被浪费的可能。若我们能把握好“第一高峰”与“第二高峰”自然连接的独特优势,这段“黄金时间”将能产生巨大的效益。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设立的目标制定时间进度表,监控并限制生活中的“时间窃贼”等方法,妥善平衡职场与生活,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未来的职场生涯中,我们应该如何平衡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呢?

首先,是认识自己,做个头脑清醒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对自己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只有想清楚这点,才会在各种选择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只有清楚自己的追求,才不至于患得患失,耿耿于怀。其次,是规划自己,做个善于筹划的人,生活与工作,是人生天平的两侧,需要平衡,生活才更和谐,人生才更精彩。

而作为新时代即将步入职场的女性,我们应该在搞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高质量生活,借以使生活和工作得以平衡。

第四篇:监管与创新的平衡

监管与创新的平衡

一边是正在发生的未来――数字普惠金融日趋改变中国金融体系,一边是政策环境趋紧,但凡金融业务均要纳入监管,持牌经营。二者的均衡已经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其潜台词是FinTech的未?矸⒄褂绕湫枰?强调创新与稳定的关系。

从边界的打破,到创新之“虞”、监管之“齿”到监管与创新的平衡之术――穿透式监管;金融科技的监管与创新已步入“提质减量,优化市场结构”的2.0时代。

2.0时代的金融监管风向将更加趋紧,2018年放在首位的仍是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非创新和发展。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金融的发展定位是“稳”字,焦点在于服务实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17年被金融业称为“史上最严”监管年,监管令密集发布,大额罚单频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金融监管部门共出台重要监管文件超过20个,行政处罚超2700件,罚没金额超80亿元。

2017年12月1日,央行与原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清理整顿现金贷行业乱象,划定从业机构应遵循的红线。

监管从严整治现金贷风险,严控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保证金、配资、联合放贷、助贷等模式,变相参与到现金贷资金来源和业务合作,整治行业乱象等。

上述一切均旨在防范潜在金融风险。如此大背景下,创新之“虞”与监管之“齿”的利弊权衡并非易事。模糊边界

现在,不只是金融监管边界的穿破,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带来的结果可能是金融与非金融的边界亦开始变得模糊。

诚然,长期以来,为维护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合法权益,针对金融业内生脆弱性和负外部性强的特点,全球各国普遍按照金融与实业相对分离的基本原则,将金融业作为特许经营行业,实施严格的牌照管理。从事金融业务需要事先获得金融监管机构的批准并接受其持续监管,不允许无照、无证或超范围经营。

然而,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的新金融正在突破金融监管机构的边界。近年多项(类)金融创新领域在兴起之时并未受到严格监管,如P2P、股权众筹、ICO等。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曾指出,金融科技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无界金融。从价值创造的本源上看,我们的企业服务助力了金融机构业务实现了两个层面的蝶变,一是数字化,二是全场景化。

数字化指的是用户、用户行为、产品、业务流程和交易场景数字化,这里不仅包括结构化的数据,还包括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这不是简单的在IT系统中去记录,而是以数字作为业务发展的驱动力和原动力。

有了数字化的基础,全场景化变为可能。全场景化指的是让金融服务不仅能够在互联网上打破服务场景的局限,还能够打破物理时空的局限,连接线上与线下,实现“O+O”式的服务。所谓“O+O”,不再是线上到线下,或者线下到线上单向的传导,而是以用户的活动、场景为中心,双向互为入口,互为服务。在这种模式下,用户、产品和场景将实现完美的融合。让线下能够像线上一样便利并实现更多产品的选择,同时让线上能够拥有线下近场的体验和服务。

不过,金融或科技创新的另一面是不可回避的监管问题。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将所有金融业务纳入监管。

央行在2017年10月16日凌晨发布消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年会上,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谈到金融稳定时表示,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未来将重点关注4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另两个领域为资产管理行业和金融控股公司。

周小川表示,目前许多科技公司开始提供金融产品,有些公司取得了牌照,但有些没有任何牌照的公司却仍然提供信贷和支付服务、出售保险产品,这可能会带来竞争问题和金融稳定风险。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文红认为,目前,与金融科技相关的金融牌照主要有5类:吸收存款类、发放贷款类、支付类、资本筹集类和投资咨询类。迄今为止,金融科技在金融产品设计和业务模式上的应用,尚未改变支付清算、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等金融业务的基本属性,也未改变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17年9月22日,央行行长易纲公开表示:“凡是做金融业务的机构都要持牌经营,都要纳入监管。”2017年10月28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再次强调,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

果不其然,监管层在1个月之内,发布3份重磅文件:2017年11月21日的《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2017年12月1日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和2017年12月8日的《网络小贷整治方案》,旨在根治互金病兆,清肃借金融科技之名违规经营的乱象。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则表示,综合近年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及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来看,未来中国金融发展主要依靠银行、证券等正规金融机构,而如何提升这类金融机构的效率,则为金融科技机构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创新之“虞”与监管之“齿”

不过,在科技公司创新中,亟须做好各方平衡术,合规创新,规避创新之“虞”与监管之“齿”的失衡。

用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谢众的话说,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零售支付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称支付机构)出现后,将互联网、移动通信及各种新兴技术与支付业务更紧密关联在一起,提高了支付结算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改变了金融服务方式乃至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这也对支付市场的资源配置、服务主体和产品服务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加快支付服务市场化发展进程的同时,加剧了支付服务市场的竞争,进而对支付产业链的生产关系和监管理念产生影响。

但谢众指出,支付机构对于客户备付金的使用已出现某种异化,偏离了监管部门批准其开办业务的初衷,要引导其回归支付本源。央行出台的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既是出于保护支付机构客户资金安全的需要,也是基于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将支付机构基于客户备付金开展的各类创新纳入更加审慎的监管范畴。

非银行支付不容忽视的服务风险,包括资金风险、合规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无证经营支付业务风险等。

依据2017年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做好金融工作应把握好“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4个重要原则。对于非银行支付监管工作,特别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金融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央行将从以下3个方面完善非银行支付业务监管,一是回归支付本源,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强化监管,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提质减量,优化市场结构。

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已摸排确认的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共243家。目前,处于核查取证阶段的无证机构有28家,已进入清理整顿阶段的有215家,其中137家已完成整改,27家正在整改中,51家已被出具行政认定意见并移交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8家已由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诚如Rebecca Lynn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所言:“为了处理欺诈和合规问题,大型机构每年支出金额达到数百万美元。随着欺诈问题越来越严峻,这些机构要降低风险就需要采取一套新的模式。”

那么,监管层该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黄益平认为有六大要点:

第一,借鉴监管沙盒计划和创新加速器的做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创新,同时也可以尝试用数字技术监管数字金融的方法;第二,对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监管应该统一标准,否则容易出现监管洼地,引发监管套利;第三,要切实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保护;第四,数字金融具有很强的混业经营特点,因此在分业监管的大框架下,监管部门之间应该大力加强政策协调;第五,实行穿透式监管,资金流向要透明,防止挪用;第六,监管能力需要大力加,一方面需要紧跟市场加强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增加监管部门的编制和经费。

对当前的中国金融业来说,新兴行业、传统部门都在快速发展,产品变得越发复杂。如果监管部门的力量跟不上,以后可能会爆发更多风险。所以,我们在允许创新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力度。

在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看来,推动金融创新,一定要平衡好风险与对社会的收益。他解释,这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安排是沙盒机制,就是在可控环境里尝试金融创新。

2016年6月,英国正式启动沙盒监管政策;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还发布了《监管沙盒实践经验报告》,其中总结到,过去1年共有50家企业参与沙盒监管项目,整体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表现在大大减少了创意从孵化到产出时间与成本、让产品能在面向市场前得到充分的测试和改良,同时允许监管机构与创新企业共同为新产品建立适当的消费者保护措施等方面。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报告认为,一般来说,国家权威机构的监管目的主要包括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维护金融市场信心,增强金融普惠,促进创新和竞争。而维护金融稳定性在现阶段很少被列为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金融科技业务创新拓宽了个人和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带来许多机会。新的应用程序增添了例如支付和结算的业务方式,增强了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在金融稳定方面,金融科技可能会引发一些实际问题,即监管机构在金融服务不断创新发展的情况下,应纳入监管范围进而建立强劲可持续金融体系的问题。

李文红建议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强化金融监管、将所有金融业务纳入监管的要求,进一步梳理我国现存的金融科技及互联网金融业务,明确哪些业务需要持牌经营及其所适用的监管规则。对此,要求各金融监管部门按照穿透原则,无论某项业务采用何种名称和形式,都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研究其业务模式、产品结构和流程,分析其业务实质、法律关系和风险特征,明确其是否需要纳入监管以及所需申领的牌照类型和适用的监管规则,从而确保对同类金融业务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维护公平竞争,防止监管套利,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总之,于监管而言,当下创新与监管的平衡利器是穿透式监管;于市场来说,业态环境释放的信号是监管趋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创新将会就此止步,而是要求市场主体更加依法合规经营,科技驱动的力量不可阻挡。如腾讯副总裁江阳所言,以前做普惠金融的痛点有两个,一是触达性不够,二是服务成本过高。而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恰恰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两个痛点。

因此,监管与创新的平衡重在规则与策略。但就当下市场环境而言,似乎防范系统金融风险的发生甚于技术创新的推进。

第五篇:读后感《远见、平衡与团队》

远见、平衡与团队

《一问一世界》概况

一、作者介绍

作者:杨澜朱冰

杨澜:著名节目主持人,资深传媒人,现任阳光媒体集团、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

朱冰:中国传媒大学知名学者,资深策划人,独立作家。一本书,两个作者,每一章都是杨澜写一篇,朱冰写一篇。杨澜以第一人称写自己的东西,朱冰则主要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写杨澜,但是主题都是一样的。有人说这本书是杨澜在请人炫耀自己,我并不同意这种看法。在读完全文后,我更相信写这本书是杨澜对于自己创办节目的热爱和对理念的坚持,是以另一种方式在梳理十年500余位嘉宾的对话和个人经历。为了准备这次演讲,我特意在网上查找关于作者朱冰更多的迅息,可惜没有,我不禁再一次感叹作者身为媒体人,对媒体营销策略的准确把握,低调的合作作者,使大家的注意力没有丝毫的分散,从而使得本书销售取得巨大成功。

二、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个传记作品,立体展现杨澜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

全书分为六个篇章,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六个主题:

(1)你真的那么有远见吗?

(2)你不想赢吗?

(3)谁能在石头上轻松睡觉?

(4)为什么总问女人这个问题?

(5)奥运可以是件很浪漫的事吗?

(6)你是否曾站在空空的舞台?

到2011年,杨澜做了500多期《杨澜访谈录》,每个访谈人物平均要问到20个问题,算下来就有一万多个问题。从一万多个问题中挑选出来六个问题,成为本书的六个章节主题,基本涵盖了《杨澜访谈录》访谈嘉宾集中的若干领域:国际政治、商业、文化、女界、体育、艺术。经由这一个问题,串联起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采访,以及她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过程,告诉我们一个真实、多面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

整理这本书里的杨澜的20年历程,大致如下:

杨澜,1968年生。1990年,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那一年,因一个提问引起制片人的注意,使得非播音专业的杨澜有机会走上了电视舞台。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同年,放弃主持红极一时的《正大综艺》,赴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主修国际传媒。1996年,可能是杨澜最有成就感的一年,这一年,在纽约,她拿

了一个学位,生了一个孩子,做了一套节目(杨澜视线),这些在别人看来需要思前想后、来回取舍的大手笔,让杨澜一气呵成同时做了。1997-1999两年里,杨澜停留在“凤凰卫视”这座山头,用三人半的团队,制作了一百期节目-《杨澜工作室》,成为当年凤凰卫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广告收入相当于整个台广告收入的1/10。2000年1月,杨澜和丈夫成立“阳光文化”,开创了亚太地区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人物传记为特色的主题频道-阳光卫视,同年,杨澜的第二个孩子诞生。2001年,《杨澜访谈录》暨新版《杨澜工作室》开播。2003年6月,阳光卫视70%股权转让,走上从“卫星电视运营商”向“电视内容提供商”转型的道路。

三、六个问题带来的思绪涌动

看完整本书,我头脑里闪过6个字“远见、平衡、团队”。所谓远见,即洞察力,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掌握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它是某种稀缺资源,不是因为它要求当事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能否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定。书中提到的嘉宾如美国前总统布什、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英国首相布莱尔等,在政治上体现出来审时度势的雄才伟略,把握历史发展的远见。但是,历史中一些重要的政治决策有时是审时度势,顺应民意,有时是各方势力博弈妥协,甚至是纯属偶然。作者杨澜把握住时代的机遇,勇于向新的生活挑战,让她不断具有前瞻的视野,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事业

与家庭并驾齐驱,成为新时代女性代表。同时,在经历“阳光卫视”的发起,成长,瓶颈,衰退后,她找到事业上新的平衡点,那就是放弃,这样的“失败”未尝不是更深一步了解自己的“成功”。当你认为她聪明时,书中会告诉你,她做了多少“笨功夫”,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阅读一摞摞厚厚的资料、人物传记、嘉宾的文章为采访做准备。平时镜头前她的眼袋已经告诉我们她有多劳累。她的个人经历再一次印证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当我们在感叹生不逢时时,可曾想到,每一代都会有人自叹生不逢时。父辈们出生的时候赶上大饥荒,少年时赶上文化大革命,工作时“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环境恶劣不是我辈所能想像的。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完全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80后更关心自己的出路。1998年高校扩招,2002年大学生在大城市明显供大于求。2011年考研报考人数在150万人左右,录取比例是3:1。一个本科生工资低的也就一千多,甚至赶不上经验丰富、勤劳的农民工。房价与考研人数一样,年年都在飙升,这两年在国家强力的调控下才略有减慢。这一代,想不啃老有点难,啃的是父辈用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积累起来财富。远见果然是某种稀缺资源,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大多数人都无法把握时代的命脉。每个人都想卓越,如果成真,卓越一词就会消失。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懂政治,不懂GDP,没有大学文

凭,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没有远见,但是不能忘记了我们有笨功夫。远见,我们送给那些更优秀的人士吧。

平衡,杨澜将这一词演绎得很好,不仅是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新时代女性代表,还是孩子钢琴课上出勤率最高的家长。在学业最忙碌的时候、在“阳光卫视”创立的时候分别孕育了两个孩子,事业、家庭都没有耽误,达到完美的境界。我们不需要成为最出色的那一个,但是我们可以做好,事业和家庭并不是只能二选一,也不需要取舍,其实平衡得很好人在身边比比皆是。作者在博客上也为职业女性为事业、生活平衡支了三招: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建立明确的目标,建立家庭的支持系统。我认为这点可以和80后的女朋友们分享。

团队是我看这本书首先在脑海里闪出来体会。我们总是关注到作者本人是如何优秀,但是往往忽略了正是由于幕后工作人员的付出,才使得杨澜在幕前光彩照人、运筹帷幄。那么多优秀、不同背景的工作人员在幕后,凭着一份纯粹而高贵的精神追求,互相配合,精诚合作,形成以杨澜为灵魂的“梦之队”,打造出一个高端、坚持自我的品牌。在我们工作中,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合作的成员不是我们能选择得了的,所以我们要相互信任,友好相处,加强沟通。如果成员总是想要在保护自己,可能就没有什么

当面的争论,只要是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情便高高挂起,即不愿对彼此负责,那么,也不会有人来对集体的利益负责。“人心齐,泰山移”、“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些平常的谚语讲的都是团队的力量,杨澜为职业女性支的招“建立家庭的支持系统”也是团队在生活中的运用。

你不想赢吗?谁不想赢?有远见的决策,把事业和家庭平衡好,与伙伴一起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达到其中任何一条,我们都会在生活或事业赢,会在自我人生的某一节点上赢,我们不一定能都赢,也不一定能双赢,但是我们可以赢一次。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总有一个可能是你想要的。

下载报道的平衡与全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报道的平衡与全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衡计分卡与企业战略执行

    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战略的内容;● 知晓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因果关系;● 掌握平衡计分卡介入战略执行的途径。平衡计分卡与企业战略执行一、什么是战略战......

    中海油总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专题讲座报道

    中海油总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专题讲座报道 2008年11月12日 10月31日上午,中海油总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武广齐同志对上海地区总公司所属单位及总公司所属单位驻上海地区D级(......

    平衡针(本站推荐)

    平衡针灸疗法 ------广东省中医院 传统疗法中心 陈秀华 共38个穴位,其中: 头面部穴位9个 上肢部穴位 11个 下肢部穴位 11个 胸腹部穴位7个 头面部穴位共九个穴位 1、升提穴:......

    《平衡》观后感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200930910514 姓名:黄静施无人区里的角斗士,用生命捍卫的保护藏羚羊事业——观看环保纪录片《平衡》有感 藏羚羊为羚羊亚科藏羚属动......

    平衡作文

     1、生物圈的平衡是人类发展的基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如此美的景象,现在却离我们越来......

    平衡影评

    《平衡》影评 一开始在一块悬空的板子上站着5个人,他们分别站在五个端点上,板子保持平衡。不一会儿,有个人从板子下面钓上来一个箱子,他那边的重量增加了,于是其他四个人走到板子......

    南方周末与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与深度报道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南方周末》的读者定位和报道风格,进一步探讨其在深度报道领域所取得巨大成就。并提出在如今新媒体的冲击下,深度报道该如何进一步......

    爱国主义精神与战争报道

    爱国主义精神与战争报道 苏薇 徐州师范大学 信息传播学院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为配合战争爱国主义宣传,交战国对新闻及其传......